新概念第二册教案完整版(通用10篇)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草原的美,地域辽阔。(2)、体会草原人的热情,感受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的教育。(3)、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爱护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草原的美丽景色,体会草原人的热情,感受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大团结的教育。
三、教法与学法:情境创设法,引导点拨法,朗读想象法
四、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PPT出示草原图片,播放歌曲《天堂》。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老舍先生的《草原》。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作者围绕草原写了哪两部分内容?(景色美,人情美)
师:草原独特的风光,孕育了具有独特性格的蒙古族人民。现在我们就走入草原。
二、学习第一部分,感受草原的美。
1、自读课文,思考:作者初入草原,看到的景色怎样?从第一段中找出描写草原“美”的句子。
2.指名汇报交流,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学生反馈: ①、天空:“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体会作者的心情)
②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
3.思考、在这种境界里,作者产生了什么样的感情?
三、学习第二部分。引导学生感悟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
1、体会草原的辽阔,生找出第二段中描写草原辽阔的句子。
指名反馈交流,(“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
2、初入草原,作者先见到了什么?走了许久,又看到了什么?作者再见到了什么?(先看到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比喻句)
3、主人热情好客表现在哪些地方?画出表现蒙族人民热情好客的词句。
指名反馈交流,ppt出示: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远处的小山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1)(理解群马疾驰,襟飘带舞)(2)理解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来(3)飞能不能改掉
4、生自读3、4、5段,主人的热情还体现在哪些地方呢?主客是怎样见面的?手是怎么握的?怎么笑的?怎么说的?这些表现什么?你体会到主客见面时大家的心情怎么样?
(2)好客的主人是怎样招待客人的?从这节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蒙汉两族人民情谊如何?
(3)客人告别时的情景怎样? PPT出示:“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4)何忍别什么意思?由此看出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感情怎么样?
(5)这句诗的作用是什么?表达了蒙汉两族人民之间深厚的情义和依依惜别的感情。是本文的中心句(6)读好这句诗
5.蒙汉情那么深,那你能根据这句诗想象当时的情景吗?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欣赏了草原的美,感受了草原人民的热情。这么美的环境,这么好客的主人,我们能破坏他们的家园吗?(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景 美
16、草原 蒙汉情深
人 热情
五:布置作业
1.将文中的比喻句,整理出来,读一读,想一想把什么比作什么,然后抄写在回家作业本上
转载▼
分类: 新概念英语第2册辅导
本课重点:在若干动词及词组后的动名词(ing)
一、词组
no matter how 不管怎样
wave to=signal to 打招呼, 招手
just in time 刚好,不迟不早=only just
insist on 坚持
prevent…form 避免
follow around 跟着转
there(be)plenty 有不少……
二、跟ing的动词及词组
avoid meeting him 避开他
come running 跑过来
it was no use pretending 假装没有用
enjoy meeting him 喜欢见他
insist on coming 坚持要来
(be)busy doing… 忙着干
(would you)mind opening 你是否介意打开……(请你打开……)finish speaking 讲完了
fancy meeting 真想不到见着……
it’s not worth worrying 不值得担心
I can’t stand shouting 不能容忍大叫大嚷 smell(something)burning 闻到什么烧焦味
go dancing(swimming,shopping)去跳舞(游泳, 购物)forgive(somebody)for being rude 原谅别人卤莽
三、come和现在分词连用表示“来”的方式:come十ing wind came blowing 风吹来
画出不懂的单词摘抄到笔记本上,用颜色笔标出不懂的句子,请教老师或者自己查阅语法书。
学习新概念英语第二册的第二步:做课后练习
新概念这样的教材文章和华尔街日报不同,真正的精华并不是文章词汇本身,而是课后设计的练习,亚历山大享誉世界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因为他很擅长设计教学练习,这些练习的目的是让你把课文的知识词汇都吸收转为主动词汇,练好英文基础,但很不幸国内都简化成死记硬背了。所以,需要认真做习题,而且还要反复做。
学习新概念英语第二册的第三步:听课文录音
每天抽出一段时间认真听看过的文章的录音,集中精力,反复听
以上都搞定了,需要做一个最重要的主体工作
学习新概念英语第二册的第四步:仿写复述全书中的文章
拿第一课A Private Conversation举例,原文如下
Last week I went to the theatre. I had a very good seat. The play was very interesting. I did not enjoy it. A young man and a young woman were sitting behind me. They were talking loudly. I got very angry...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发挥想象力,用不同的人称来叙述这个故事了
首先以主人公的姑妈视角写作
Last week my nephew went to the theatre. He had a very good seat...
还可以以不讲礼貌的男女中任何一位视角写作
Last week, my girlfriend and I went to the theater...
事实上,只要你愿意发挥想象力,每一个故事都可以用两到三种人称视角来复述仿写,比如第三课Please Send Me a Card,就可以用作者的朋友,大堂经理,大堂服务员的角度来复述
一般来说,一天一篇,每篇用两个人称来复述就可以了,也就是一天写两篇小作文
写的时候注意下,发挥想象力固然是好,但是不要玩脱玩大了,尽量中规中矩,以扎扎实实练好自己写句子的能力为主要目的,像我小站里面很多成员会瞎想,写到最后如来和上帝都介入到主人公的纠纷中,这个就很不好,尽量依照原文的情节来仿写,避免不必要的瞎发挥,因为有必要看这本书的人,英文水平远没有好到可以编写小说的程度
如果写的时候不确定文章时态用过去时还是现在时,那么就直接采用原文的时态比较好
还有,有些同学可能一开始比较写的比较困难,那么很简单,当你遇到不会的表达的时候,可以直接抄写原文!但是注意这不是简单的抄写,而是你苦思冥想之后的有意识的吸收,印象绝对比你背诵这篇文章500遍来的深刻的多
但仅仅是写两篇小作文是不够的!下面的两个步骤更加重要!
学习新概念英语第二册的第五步:写完之后的整理工作
写作时候我们必不可免的会遇到很多好词好句,尤其是那些我们平时到了嘴边却不会表达的概念,通过这种仿写会让你学到很多这类表达,而且会注意到很多平时自己没有注意的语法小错误,比如说我写完了第二课,知道了,get up late的late不可以用lately,仿写完第8课The Best and the Worst之后,我知道参加比赛不仅可以用join和take part in,还可以用enter for,而这类表达和你死记硬背词汇表得到的完全不同,这些是你通过上下文和自己动脑筋思考之后得到的主动词汇,以后就能有意识的使用了,可是这个时候,我们有必要把每篇文章中比较好的短语统统都背下来么?怎么取舍呢?
前面也说了,背诵是没用的,也太枯燥了,可是看到好词好句不想放过怎么办?很简单:每篇文章,只可以记录一个用法和相应例句,最多两个,连同课文标题记录在小小的本子里,其它的统统扔掉不看。
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激活你的笔头表达能力,充实你的主动词汇库,最重要的,不会让词汇和表达,成为你的累赘——每次只记录一个,然后时时刻刻能用起来越用越顺畅,比你一次记录10或者死记硬背100个句子,然后就抛诸脑后死活不会再用要好的多。
学习新概念英语第二册的第六步:一个月后的修改工作
由于我在豆瓣小站已经开始集体的写作练习教程,从已有的结果上我很惊讶的发现,很多人的仿写烂的一塌糊涂,最基本的动词第三人称单数和时态都会写错,这个时候要么是自己的水平远远没有达到此方法所需要的标准,要么是平时确实太过粗心大意,这个时候怎么办呢?
指望别人修改自己作文根本是不切实际的,而且没多大用:每个人都会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可是你们仔细想想,小时候老师给你批改了那么多作文真的有用么?哪个作家不是通过大量的读,大量的练习写来提高写作水平的?
第一章
总论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
上课时间
4学时
上课地点
教学目标
能力(技能)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
2.理解财务管理的目标。
3.理解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
1.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
2.财务管理的环境。
3.财务管理的目标。
能力训练任务及案例
1.通过多媒体教学方式,讲授财务管理的含义和内容,并具体分析财务管理的目标,以及财务管理的环境因素。
教学重点
财务管理的含义,目标,环境。
教学准备
制作课件PPT,并选取典型应用题,设计学生练习问题点。
二、教学设计
步骤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学生活动
时间分配(分钟)
告知(教学内容、目的)
简述本单元教学内容:
1.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
2.财务管理的环境。
3.财务管理的目标。
简述本单元教学目的:
1.理解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
2.理解财务管理的目标。
3.理解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
讲授
用多媒体教学
听课
引入(项目)
综合实训项目:案例引入
案例:周正毅的堕落之路。
讲授
用多媒体教学
听课
任务1:
1.具体理论内容讲授。
引导、示范、指导
用多媒体教学
听课、提问、个人发言
任务2:
1.当堂进行课后习题的练习。
指导
用多媒体教学
个人做题,分别提问
创新或拓展
财务管理的组织与环节。
示范、指导
用多媒体教学
听课、讨论
归纳与小结
财务管理的含义和内容。
财务管理的目标。
财务管理环境。
讲授
用多媒体教学
听课
作业
无
《财务管理》课程单元教学设计(教案)—第二周本次课标题
第二章
时间价值与风险分析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
上课时间
4学时
上课地点
教学目标
能力(技能)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风险与收益的关系。
2.掌握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
3.掌握风险的衡量方法。
1.资金的时间价值。
2.投资风险与收益分析。
能力训练任务及案例
1.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方式,首先介绍资金的时间价值的概念,以及意义。并通过例题的讲解,讲授具体的应用当中,复利以及年金的计算方式。最后介绍风险衡量的各种方法,以及分析的方式理论。
2.随堂应用题的练习。
教学重点
复利和年金的计算方式、风险衡量。
教学准备
制作课件PPT,并选取典型应用题,设计学生练习问题点。
二、教学设计
步骤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学生活动
时间分配(分钟)
告知(教学内容、目的)
简述本单元教学内容:
1.资金的时间价值。
2.投资风险与收益分析。
简述本单元教学目的:
1.理解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风险与收益的关系。
2.掌握资金市价价值的计算。
3.掌握风险的衡量方法。
讲授
用多媒体教学
听课
引入(项目)
综合实训项目:
应用例题的介绍引入。
讲授
用多媒体教学
听课
任务1:
1.具体理论内容讲授。
引导、示范、指导
用多媒体教学
听课、提问、个人发言
任务2:
1.应用题的练习。
指导
用多媒体教学
个人做题,分别提问
创新或拓展
资金时间价值的形成来源。
示范、指导
用多媒体教学
听课、讨论
归纳与小结
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
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
风险的衡量方法。
投资风险与收益分析。
讲授
用多媒体教学
听课
作业
课后练习题。
《财务管理》课程单元教学设计(教案)—第三周本次课标题
第三章
筹资管理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
上课时间
4学时
上课地点
教学目标
能力(技能)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企业筹资的目的和要求。
2.掌握企业资金需求量的预测方法、各种筹资方式资金成本的计算。
1企业资金筹集的管理。
2.各种不同的资金预测方法以及筹资方式。
能力训练任务及案例
1.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方式,首先介绍企业筹资的目的和要求,其次讲解具体的企业资金筹集的管理方法,并具体介绍企业资金需要量的预测方法以及各种筹资方式的计算方法。
2.随堂应用题的练习。
教学重点
资金需求量的预算,资金成本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制作课件PPT,并选取典型应用题,设计学生练习问题点。
二、教学设计
步骤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学生活动
时间分配(分钟)
告知(教学内容、目的)
简述本单元教学内容:
1企业资金筹集的管理。
2.各种不同的资金预测方法以及筹资方式。
简述本单元教学目的:
1.理解企业筹资的目的和要求。
2.掌握企业资金需求量的预测方法、各种筹资方式资金成本的计算。
讲授
用多媒体教学
听课
引入(项目)
综合实训项目:
应用例题的介绍引入。
讲授
用多媒体教学
听课
任务1:
1.具体理论内容讲授。
引导、示范、指导
用多媒体教学
听课、提问、个人发言
任务2:
1.应用题的练习。
指导
用多媒体教学
个人做题,分别提问
归纳与小结
企业筹资的目的和要求。
企业资金筹集的管理。
各种不同的资金预测方法以及筹资方式。
讲授
用多媒体教学
听课
作业
无
《财务管理》课程单元教学设计(教案)—第四周本次课标题
第三章
筹资管理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
上课时间
4学时
上课地点
教学目标
能力(技能)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复合杠杆与资本结构的相互关系。
2.掌握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复合杠杆以及企业综合资金成本的计算。
1.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复合杠杆。
2.资本结构。
能力训练任务及案例
1.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方式,首先介绍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复合杠杆的含义,以及具体的计算方法,其次进行企业资本构成的讲解,并介绍综合资本成本的计算方式,最后讲述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复合杠杆与资本结构的相互关系
2.随堂应用题的练习。
教学重点
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复合杠杆的计算方法、企业综合资金成本的计算。
教学准备
制作课件PPT,并选取典型应用题,设计学生练习问题点。
一、教案头
二、教学设计
步骤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学生活动
时间分配(分钟)
告知(教学内容、目的)
简述本单元教学内容:
1.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复合杠杆。
2.资本结构。
简述本单元教学目的:
1.理解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复合杠杆与资本结构的相互关系。
2.掌握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复合杠杆以及企业综合资金成本的计算。
讲授
用多媒体教学
听课
引入(项目)
综合实训项目:
应用例题的介绍引入
讲授
用多媒体教学
听课
任务1:
1.具体理论内容讲授。
引导、示范、指导
用多媒体教学
听课、提问、个人发言
任务2:
1.应用题的练习。
指导
用多媒体教学
个人做题,分别提问
拓展
最优资本结构的决策方法。
示范、指导
用多媒体教学
听课、讨论
归纳与小结
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复合杠杆与资本结构的相互关系。
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复合杠杆以及企业综合资金成本的计算。
讲授
用多媒体教学
听课
作业
课后练习题。
《财务管理》课程单元教学设计(教案)—第五周本次课标题
第四章
营运资金管理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
上课时间
4学时
上课地点
教学目标
能力(技能)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现金、应收账款的目标、功能与成本。
2.掌握最佳现金持有量、信用政策决策的分析技术方法。
3.了解现金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
1.营运资金的含义与特点。
2.现金、应收账款的成本核算方式。
3.如何判定最佳现金持有量,以及如何进行信用政策的选择。
能力训练任务及案例
1.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方式,首先介绍营运资金的含义与特点,其次进行现金应收账款的目标、功能与成本的说明,并具体介绍现金的持有成本以及应收账款的成本计算方法,再次进行最佳现金持有量、信用政策决策的分析,最后介绍现金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
2.随堂应用题的练习
教学重点
现金的持有成本以及应收账款的成本计算,最佳现金持有量、信用政策决策的分析。
教学准备
制作课件PPT,并选取典型应用题,设计学生练习问题点。
一、教案头
二、教学设计
步骤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学生活动
时间分配(分钟)
告知(教学内容、目的)
简述本单元教学内容:
1.营运资金的含义与特点。
2.现金、应收账款的成本核算方式。
3.如何判定最佳现金持有量,以及如何进行信用政策的选择。
简述本单元教学目的:
1.理解现金、应收账款的目标、功能与成本。
2.掌握最佳现金持有量、信用政策决策的分析技术方法。
3.了解现金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
讲授
用多媒体教学
听课
引入(项目)
综合实训项目:
应用例题的介绍引入。
讲授
用多媒体教学
听课
任务1:
1.具体理论内容讲授。
引导、示范、指导
用多媒体教学
听课、提问、个人发言
任务2:
1.应用题的练习。
指导
用多媒体教学
个人做题,分别提问
归纳与小结
营运资金的含义与特点
现金、应收账款的成本核算方式
最佳现金持有量
信用政策的选择
讲授
用多媒体教学
听课
作业
无
《财务管理》课程单元教学设计(教案)—第六周本次课标题
第四章
营运资金管理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
上课时间
4学时
上课地点
教学目标
能力(技能)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存货的目标、功能与成本。
2.掌握存货经济批量、存货储存期的分析技术方法。
3.了解存货的日常管理。
1.存货管理的过程与意义。
2.ABC存货分类法
3.存货成本的各种核算方式
能力训练任务及案例
1.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方式,首先介绍存货管理的过程与意义,其次介绍存货的具体分类方法,ABC存货分类法,并介绍存货成本的各种核算方式,最后介绍存货的日常管理。
2.随堂应用题的练习
教学重点
ABC存货分类法、存货成本的各种核算方式。
教学准备
制作课件PPT,并选取典型应用题,设计学生练习问题点。
一、教案头
二、教学设计
步骤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学生活动
时间分配(分钟)
告知(教学内容、目的)
简述本单元教学内容:
1.存货管理的过程与意义。
2.ABC存货分类法
3.存货成本的各种核算方式。
简述本单元教学目的:
1.理解存货的目标、功能与成本。
2.掌握存货经济批量、存货储存期的分析技术方法。
3.了解存货的日常管理。
讲授
用多媒体教学
听课
引入(项目)
综合实训项目:
应用例题的介绍引入。
讲授
用多媒体教学
听课
任务1:
1.具体理论内容讲授。
引导、示范、指导
用多媒体教学
听课、提问、个人发言
任务2:
1.应用题的练习。
指导
用多媒体教学
个人做题,分别提问
归纳与小结
存货经济批量、存货储存期的分析技术方法。
存货的日常管理。
讲授
用多媒体教学
听课
作业
课后习题
《财务管理》课程单元教学设计(教案)—第七周本次课标题
第五章
项目投资管理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
上课时间
4学时
上课地点
教学目标
能力(技能)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投资的含义与分类。
2.掌握现金流量的计算方法。
1.投资的含义及其分类。
2.现金流量的构成。
3.估计现金流量。
能力训练任务及案例
1.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方式,首先介绍投资的含义及其分类,其次进行现金流量构成的分析,最后进行具体的现金流量的计算方法讲解。
2.随堂应用题的练习。
教学重点
现金流量的构成、现金流量的计算。
教学准备
制作课件PPT,并选取典型应用题,设计学生练习问题点。
一、教案头
二、教学设计
步骤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学生活动
时间分配(分钟)
告知(教学内容、目的)
简述本单元教学内容:
1.投资的含义及其分类。
2.现金流量的构成。
3.估计现金流量。
简述本单元教学目的:
1.理解投资的含义与分类。
2.掌握现金流量的计算方法。
讲授
用多媒体教学
听课
引入(项目)
综合实训项目:
应用例题的介绍引入
讲授
用多媒体教学
听课
任务1:
1.具体理论内容讲授。
引导、示范、指导
用多媒体教学
听课、提问、个人发言
任务2:
1.应用题的练习。
指导
用多媒体教学
个人做题,分别提问
拓展
现金流量计算中应注意的问题
示范、指导
用多媒体教学
听课、讨论
归纳与小结
投资的含义及其分类
现金流量的构成。
现金流量的计算方法
讲授
用多媒体教学
听课
作业
无
《财务管理》课程单元教学设计(教案)—第八周本次课标题
第五章
项目投资管理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
上课时间
4学时
上课地点
教学目标
能力(技能)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经营成本的计算方法。
2.掌握投资回收期和平均薄厚率的计算方法。
3.掌握净现值法、现值指数法和内含报酬率的计算方法。
1.投资评价指标
2.经营成本、投资回收期、平均报酬率、净现值法、现值指数法、内含报酬率。
能力训练任务及案例
1.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方式,首先介绍独立方案、护持反感的定义以及投资评价指标,其次进行经营成本、投资回收期、平均报酬率、净现值法、现值指数法、内含报酬率的具体计算方法的讲解。
2.随堂应用题的练习。
教学重点
经营成本、投资回收期、平均报酬率、净现值法、现值指数法、内含报酬率的计算。
教学准备
制作课件PPT,并选取典型应用题,设计学生练习问题点。
一、教案头
二、教学设计
步骤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学生活动
时间分配(分钟)
告知(教学内容、目的)
简述本单元教学内容:
1.投资评价指标
2.经营成本、投资回收期、平均报酬率、净现值法、现值指数法、内含报酬率。
简述本单元教学目的:
1.掌握经营成本的计算方法。
2.掌握投资回收期和平均薄厚率的计算方法。
3.掌握净现值法、现值指数法和内含报酬率的计算方法。
讲授
用多媒体教学
听课
引入(项目)
综合实训项目:
应用例题的介绍引入
讲授
用多媒体教学
听课
任务1:
1.具体理论内容讲授。
引导、示范、指导
用多媒体教学
听课、提问、个人发言
任务2:
1.应用题的练习。
指导
用多媒体教学
个人做题,分别提问
归纳与小结
投资评价指标。
经营成本、投资回收期、平均报酬率、净现值法、现值指数法、内含报酬率。
讲授
用多媒体教学
听课
作业
课后习题
《财务管理》课程单元教学设计(教案)—第九周本次课标题
第六章
证券投资管理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
上课时间
4学时
上课地点
教学目标
能力(技能)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证券投资的含义与特点。
2.掌握证券的投资种类和影响因素。
1.证券投资的概念、分类。
2.初步介绍债券投资与股票投资。
能力训练任务及案例
1.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方式,首先介绍证券投资的概念及其特点。其次介绍证券投资的分类,及其影响因素,最后简要介绍债券投资的方式与股票投资的方式。
教学重点
证券的投资种类和影响因素。
教学准备
制作课件PPT,并选取典型应用题,设计学生练习问题点。
一、教案头
二、教学设计
步骤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学生活动
时间分配(分钟)
告知(教学内容、目的)
简述本单元教学内容:
1.证券投资的概念、分类。
2.初步介绍债券投资与股票投资。
简述本单元教学目的:
1.理解证券投资的含义与特点。
2.掌握证券的投资种类和影响因素。
讲授
用多媒体教学
听课
引入(项目)
综合实训项目:
我国证券业发展历史的介绍引入。
讲授
用多媒体教学
听课
任务1:
1.具体理论内容讲授。
引导、示范、指导
用多媒体教学
听课、提问、个人发言
归纳与小结
证券投资的含义与特点。
证券的投资种类和影响因素。
讲授
用多媒体教学
听课
作业
无
《财务管理》课程单元教学设计(教案)—第十周本次课标题
第六章
证券投资管理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
上课时间
4学时
上课地点
教学目标
能力(技能)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债券与股票投资的特点及其风险。
2.掌握债券与股票投资收益率的分析技术。
1.债券投资决策。
2.股票投资的收益与成本、股票投资的分析方法。
能力训练任务及案例
1.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方式,首先介绍债券投资决策,及其各种收益率的计算方法,其次讲解股票投资的收益与成本和股票投资的分析方法。
2.随堂应用题的练习。
教学重点
债券与股票投资收益率的分析技术
教学准备
制作课件PPT,并选取典型应用题,设计学生练习问题点。
一、教案头
二、教学设计
步骤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学生活动
时间分配(分钟)
告知(教学内容、目的)
简述本单元教学内容:
1.债券投资决策。
2.股票投资的收益与成本、股票投资的分析方法。
简述本单元教学目的:
1.理解债券与股票投资的特点及其风险。
2.掌握债券与股票投资收益率的分析技术。
讲授
用多媒体教学
听课
引入(项目)
综合实训项目:
应用例题的介绍引入。
讲授
用多媒体教学
听课
任务1:
1.具体理论内容讲授。
引导、示范、指导
用多媒体教学
听课、提问、个人发言
任务2:
1.应用题的练习。
指导
用多媒体教学
个人做题,分别提问
归纳与小结
债券投资决策。
股票投资的收益与成本、股票投资的分析方法。
讲授
用多媒体教学
听课
作业
课后练习题。
《财务管理》课程单元教学设计(教案)—第十一周本次课标题
第七章
收入和利润的管理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
上课时间
4学时
上课地点
教学目标
能力(技能)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销售收入的含义以及销售收入的日常管理。
2.掌握销售收入预测方法、目标利润的确定方法。
1.销售收入管理的概述。
2.销售收入预测方法
3.销售收入的日常管理
能力训练任务及案例
1.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方式,首先介绍销售收入的含义,并讲授销售收入管理的意义,其次,具体教授销售收入预测的方法,最后讲解如何进行收入的日常管理。
2.随堂应用题的练习。
教学重点
销售收入预测方法、销售收入的日常管理
教学准备
制作课件PPT,并选取典型应用题,设计学生练习问题点。
一、教案头
二、教学设计
步骤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学生活动
时间分配(分钟)
告知(教学内容、目的)
简述本单元教学内容:
1.销售收入管理的概述。
2.销售收入预测方法
3.销售收入的日常管理
简述本单元教学目的:
1.理解销售收入的含义以及销售收入的日常管理。
2.掌握销售收入预测方法、目标利润的确定方法。
讲授
用多媒体教学
听课
引入(项目)
综合实训项目:
应用例题的介绍引入。
讲授
用多媒体教学
听课
任务1:
1.具体理论内容讲授。
引导、示范、指导
用多媒体教学
听课、提问、个人发言
任务2:
1.应用题的练习。
指导
用多媒体教学
个人做题,分别提问
归纳与小结
销售收入预测方法
销售收入的日常管理
讲授
用多媒体教学
听课
作业
课后练习题。
《财务管理》课程单元教学设计(教案)—第十二周本次课标题
第七章
收入和利润的管理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
上课时间
4学时
上课地点
教学目标
能力(技能)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目标利润确定的方法。
2.了解目标利润和利润分配的含义、股利政策确定应考虑的因素。
1.本量利分析法、相关比率法、因素测算法。
2.确定利润分配政策应考虑的因素。
3.股利理论。
4.股利政策。
能力训练任务及案例
1.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方式,首先介绍目标利润和利润分配的含义、股利政策确定应考虑的因素,其次重点讲解本量利分析法、相关比率法、因素测算法的具体运用,最后讲解确定利润分配政策应考虑的因素以及相关的股利理论和股利政策。
2.随堂应用题的练习。
教学重点
本量利分析法、相关比率法、因素测算法,确定利润分配政策应考虑的因素
教学准备
制作课件PPT,并选取典型应用题,设计学生练习问题点。
一、教案头
二、教学设计
步骤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学生活动
时间分配(分钟)
告知(教学内容、目的)
简述本单元教学内容:
1.本量利分析法、相关比率法、因素测算法。
2.确定利润分配政策应考虑的因素。
3.股利理论。
4.股利政策。
简述本单元教学目的:
1.掌握目标利润确定的方法。
2.了解目标利润和利润分配的含义、股利政策确定应考虑的因素。
讲授
用多媒体教学
听课
引入(项目)
综合实训项目:
应用例题的介绍引入。
讲授
用多媒体教学
听课
任务1:
1.具体理论内容讲授。
引导、示范、指导
用多媒体教学
听课、提问、个人发言
任务2:
1.应用题的练习。
指导
用多媒体教学
个人做题,分别提问
归纳与小结
本量利分析法、相关比率法、因素测算法。
确定利润分配政策应考虑的因素。
股利理论。
股利政策。
讲授
用多媒体教学
听课
作业
课后练习题。
《财务管理》课程单元教学设计(教案)—第十三周本次课标题
第八章
财务预算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
上课时间
4学时
上课地点
教学目标
能力(技能)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财务预算的含义、功能及其地位和作用。
2.掌握各种预算方法的编制。
1.财务预算的概念,地位、作用。
2.弹性预算、零基预算、滚动预算、固定预算、定期预算。
能力训练任务及案例
1.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方式,首先介绍财务预算的概念,地位、作用,其次介绍具体的预算编制方法,具体讲解固定预算与弹性预算、增量预算与零基预算、定期预算与滚动预算的具体运作方法。
2.随堂应用题的练习。
教学重点
弹性预算、零基预算、滚动预算、固定预算、定期预算
教学准备
制作课件PPT,并选取典型应用题,设计学生练习问题点。
一、教案头
二、教学设计
步骤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学生活动
时间分配(分钟)
告知(教学内容、目的)
简述本单元教学内容:
1.财务预算的概念,地位、作用。
2.弹性预算、零基预算、滚动预算、固定预算、定期预算。
简述本单元教学目的:
1.了解财务预算的含义、功能及其地位和作用。
2.掌握各种预算方法的编制。
讲授
用多媒体教学
听课
引入(项目)
综合实训项目:
应用例题的介绍引入。
讲授
用多媒体教学
听课
任务1:
1.具体理论内容讲授。
引导、示范、指导
用多媒体教学
听课、提问、个人发言
任务2:
1.应用题的练习。
指导
用多媒体教学
个人做题,分别提问
归纳与小结
财务预算的概念,地位、作用。
弹性预算、零基预算、滚动预算、固定预算、定期预算。
讲授
用多媒体教学
听课
作业
无
《财务管理》课程单元教学设计(教案)—第十四周本次课标题
第八章
财务预算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
上课时间
4学时
上课地点
教学目标
能力(技能)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日常预算的特点及其编制的依据。
2.掌握日常预算、现金预算的编制方法。
3.掌握预计利润表和预计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
1.销售预算的编制、生产预测的编制、直接材料预算的编制、直接人工预算的编制、制造费用预算的编制、产品成本预算的编制、销售与管理费用预算的编制。
2.现金预算的编制、预计利润表的编制、预计资产负债表的编制。
能力训练任务及案例
1.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方式,首先介绍日常预算的特点及其编制的依据,其次具体介绍销售预算的编制、生产预测的编制、直接材料预算的编制、直接人工预算的编制、制造费用预算的编制、产品成本预算的编制、销售与管理费用预算的编制方法,最后讲解现金预算的编制、预计利润表的编制、预计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
2.随堂应用题的练习。
教学重点
复利和年金的计算方式、风险衡量。
教学准备
制作课件PPT,并选取典型应用题,设计学生练习问题点。
一、教案头
二、教学设计
步骤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学生活动
时间分配(分钟)
告知(教学内容、目的)
简述本单元教学内容:
1.销售预算的编制、生产预测的编制、直接材料预算的编制、直接人工预算的编制、制造费用预算的编制、产品成本预算的编制、销售与管理费用预算的编制。
2.现金预算的编制、预计利润表的编制、预计资产负债表的编制。
简述本单元教学目的:
1.理解日常预算的特点及其编制的依据。
2.掌握日常预算、现金预算的编制方法。
3.掌握预计利润表和预计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
讲授
用多媒体教学
听课
引入(项目)
综合实训项目:
应用例题的介绍引入。
讲授
用多媒体教学
听课
任务1:
1.具体理论内容讲授。
引导、示范、指导
用多媒体教学
听课、提问、个人发言
任务2:
1.应用题的练习。
指导
用多媒体教学
个人做题,分别提问
归纳与小结
预计利润表和预计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
讲授
用多媒体教学
听课
作业
课后练习题。
—
END
教学目标:学生模仿教师的动作做熟悉球性的练习;学生能接受教师的指导和要求进行练习;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
教学过程
组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课堂常规
1、教师接受体委报告出勤状况。
2、师生问好,宣布本课内容。
3、检查服装,处理见习同学。
二、尝试性比赛
1、将学生分成两组,每组5人,指导学生根据自己对篮球比赛的理解进行尝试性比赛。
组织教法:
(1)体育小组长组织比赛,学生自觉参与比赛。
(2)学生根据自己打球时的体验,积极回答以教师的问题。
(3)通过讨论,学生明白篮球基本动作的重要性。
2、教师根据学生比赛时的体验,提出以下问题:
A、你做的动作适用吗?B、有同学违反规则吗?
C、你打球的水平有没有得到发挥?为什么?
3、教师根据同学们的回答,使学生认识到篮是一项集体性运动项目。三、熟悉球性练习
1、双手抛接球练习。组织:两人一球,定时更换,听口令集体练习。
教法:抛接不同高度的球,接球时尽量不看手。
2、单手投接球练习。
组织:同上教法:投球高度由低到高,逐步加大难度。
3、示范抛球击掌动作要领。
组织:同上。教法:让学生在走动中练习。
4、水平指拨球练习。组织:每人一球,定时比次数。
教法:进行不同频度、不同手臂间距的练习。
四、放松结束
1、让学生自由分组进行熟悉的练习。
(1)学生可在熟悉球性的基础上进行创造练习,并向其他同学展示。(2)找出自己的不足。
2、总结
课后小结:
提示:词汇教学应遵循如下的原则
> 系统性原则:必须充分注意到各个单词之间的各种系统内部关系,如组合、聚合关系。> 文化性原则:在词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 认知性原则:两种词汇在大脑中的认知基础不同,学习者学习不同类型词汇的方法相异。> 情感性原则:教师应培养其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动机,努力克服学习过程中的负焦虑。> 实践性原则:精讲多练,以学生为中心,改变教师满堂灌的现象。“精讲活练”(不要一味地机械性死练,要切忌出现教师一个人讲的情况,自始至终都要调动学生参与)
> 深入浅出原则:避免照搬词典注解的做法,尽量使用简明的语言讲授词语。根据词语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方式。
> 交际性原则。词汇教学和词汇练习都应该突出交际。可以采用教具,实物。又比如解释生词使用的例句和帮助学生练习生次设计的情景,都要注意常用性和真实性。5.词汇教学的内容
思考:你认为对外汉语的词汇教学应当教些什么?和我们学的现代汉语课程、词汇学课程的内容一样吗?
1)教学内容的分类:词的构成——不同的分类标准
语的构成
语块的构成及其教学意义
2)教学内容:词语的形音义,词语的用法,构成词语的语素的意义,汉语的构词法,词语的语境知识,词语的网络联想词群,词语的文化意义,基于汉外比较的词汇的“空位” 6.词汇教学的方法
分类一:直接的词汇教学和间接的词汇教学
分类二:* 直观法
* 定义法
* 关联法(上下关联、新旧关联)* 联想法(本义引申释词、文化典故释词、文字结构释词)* 对比法
* 比较法
* 词语的练习
分类三:网络化教学法,利用配价理论进行教学,语素教学法(字本位),“输入-输出”模式教学法
二、语法教学的基本方法
*
(一)演绎法(规——例法)
1.由一般性的原理(或叫前提),推出特殊性的结论。这是一种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方法,三段论就是这种推理的基本形式。
这种推理方式应用到语法教学当中,就是先给出语法规则,再举出例子说明,并让学生按规则进行操练和应用。
2.教师示例:用演绎法进行“存现句”教学 3.学生教学实践:用演绎法讲解“形容词重叠”、“一向”和“向来”的区别。4.教学实践讲评
5.演绎法强调语法教学的系统性、完整性,往往偏重于形式方面的讲解和操练,在意义方面可能显得比较薄弱。
另外,在运用演绎法的时侯,要注意防止简单地向学生灌输语法知识。
*
(二)归纳法(例——规法)
1.它是从特殊性的前提,推出一般性的结论的推理,是一种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
具体运用到语法的讲解上就是先让学生接触到具体的语言现象,进行大量的练习,然后从这些具体的语言材料中概括出语法规则。这是一个从具体到一般的归纳过程。2.教师示例:用归纳法进行汉语疑问句的教学 看下面的句子,讨论一下哪些句子要用“吗”,哪些句子不能用“吗”:(1)你是美国人?(2)你学习汉语?(3)你是哪国人?(4)你学习什么?(5)你是美国人还是英国人?(6)你学习汉语还是日语?(7)你是不是美国人?(8)你学习不学习汉语? 师生归纳得出结
3.学生实践:汉语基本句型小结;讲解“上下”,“左右”表示大约数目时的区别 4.归纳法能够比较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己有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归纳法往往系统性、完整性不强,这是其缺陷。另外,在运用综合法的时侯,要注意发挥教师的启发、引导作用,注意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对比法 1.新旧对比
教学示例:可能补语的讲解“被”字句的讲解 2.内部对比
教学示例:“再、又”这一组副词的讲解“动词+着”和“在+动词”两种形式的用法 3.汉外对比
教学示例: 教学定语
*
(四)归类法(结构归类、功能归类)
1.也叫句型法。这是从具体语言材料到语言材料,既不同于归纳法也不于于演绎法。它把语法规则归结为若干句型,把句型具体化为一些范句。先让学生接触范句,然后通过模仿、类比、操练,让学生掌握语言技能。2.教师示例:
A你们昨天赢了没有? B,没赢。
然后让争生作替换练习: 你们
昨天赢
了
没有?
B·没
赢。
看书
看
工作
工作
见面
见面
显然,这个练习的用意是要学生熟练掌握“·„„了没有”这一疑问方式以及否 定回答“没„„”。
类比法比较直观、通俗、实用,缺点是不利于帮助学生理性地把握语法系统,语
法知识往往比较零散。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演绎法、归纳法、类比法都曾经是语法教学方法的主流。
A.抑郁症
B.社交恐惧症
C.恶劣心境障碍
D.适应障碍
E.急性应激障碍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该患者疾病有以下特点:①自幼娇惯,从未离开过父母,生活技能较差;②远离家乡开始新的大学生活后2个月起病;③精神症状主要为情绪低落、认为自己能力差,不如其他同学,少语、自卑,发愁等。该患者是在环境改变后出现了一些抑郁症状,这符合适应性障碍的诊断标准。2、20岁的女性患者,反复出现情绪不稳定2年半。患者在2年半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情绪不稳定,有一段时间自觉精力下降,话少,自信心不足,对前途悲观,失眠,不愿与人交往,有一段时间自觉精力增加,活动增多,自我感觉很好,思维灵敏,比平时更善言辞,与别人相处时更合群,过分乐观,睡眠需要减少,上述情况反复出现,心境完全正常的时间不超过1个月。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0.5分
A.心境恶劣
B.环性心境障碍
C.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
D.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
E.双相情感障碍混合性发作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该患者心境不稳定已有2年半时间,在此期间反复出现若干轻性抑郁和轻躁狂的周期,中间只有1个月左右的间歇期,但没有任何一种抑郁或躁狂的表现其严重程度或持续时间足以符合躁狂或抑郁发作(中度或重度)的标准。这符合环性心境障碍的诊断标准。环性心境障碍在抑郁周期中的症状主要为:精力下降或活动减少、失眠、自信心不足、集中注意困难、社会退缩,言谈比平日少,对前途悲观或悔恨过去;在轻躁狂周期中的症状主要为精力和活动增加、自我评价过高、思维敏捷、比平日合群、更善言辞、兴趣增加和过分乐观等。由于患者的躁狂或抑郁没有达到诊断标准
3、有关情感障碍生化研究的描述,正确的是0.5分
A.具有自杀倾向的抑郁症患者脑脊液中5-羟吲哚乙酸(5-HIAA)含量增高
B.抑郁症患者脑脊液和血浆中γ一氨基丁酸(GABA)含量升高
C.β2受体功能下调与临床抗抑郁药的作用有密切关系
D.SSRI(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类药物主要促进去甲肾上腺素(NE)和5-羟色胺(5-HT)的再摄取
E.利血平使5-HT耗竭可以治疗抑郁症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具有自杀倾向的抑郁症患者脑脊液中5-HIAA含量下降,血小板对5-HT的摄取功能也下降,研究也显示抑郁症患者脑脊液和血浆中 GABA含量下降。有关抗抑郁药作用机制的研究中最为公认的发现是β2受体功能下调与临床抗抑郁作用密切相关;SSRI类抗抑郁药主要抑制突触间5-HT 的再摄取,对NE的再摄取作用较小或没有作用,而利血平使5-HT耗竭可以促发抑郁发作。
4、关于柯萨科夫综合征,不正确的是0.5分
A.近记忆障碍
B.明显的意识障碍
C.错构
D.顺行性遗忘
E.与B族维生素缺乏有关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柯萨科夫综合征以严重的近记忆障碍、遗忘、错构和虚构,定向力障碍为基本症状。但一般来讲,患者意识是清楚的,其余选项均正确。
5、哪一种药不属于SSRI0.5分
A.氟西汀
B.帕罗西汀
C.氯米帕明
D.舍曲林
E.氟伏沙明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目前SSRI包括五种药物: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西酞普兰,不包括氯米帕明。
6、有冠心病史的老年抑郁症患者应选用0.5分
A.电休克治疗
B.舍曲林
C.阿米替林
D.丙米嗪
E.碳酸锂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因三环类抗抑郁药对心脏毒副作用大,而舍曲林对心脏副作用小,所以有冠心病的老年抑郁症患者选用舍曲林。
7、患者女,30岁。首次出现心情不好,疑人议论,凭空闻声3个月。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情绪低落,整天唉声叹气,认为别人在背后议论她,说她长得丑,曾凭空听到过有声音说她工作能力不行,爱出风头,不好好工作等,从未出现过兴奋话多等表现。此患者最佳的治疗方案0.5分
A.抗抑郁药
B.抗精神病药
C.碳酸锂
D.抗抑郁药和第二代抗精神病药
E.电休克治疗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该患者有抑郁情绪,也有精神病性症状,因此最佳治疗方案为抗抑郁药物合并使用中、小剂量的新型抗精神病药物。
8、王某,男,32岁。个月前因车祸致头部外伤后渐表现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与之谈话经常走神。行为幼稚,与邻居小孩争东西吃,与以前判若两人。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对工作和家人不负责任。焦虑急躁,性情变得粗暴,稍不顺心即拳打脚踢,其妻子常被打得遍体鳞伤,朋友相劝却举刀追杀。此次因打伤行人而被强制入院。该患者出现的精神障碍不包括0.5分
A.人格改变
B.注意障碍
C.情感障碍
D.幻觉妄想
E.行为异常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根据题干信息,该患者存在注意障碍、情感障碍、人格改变及行为幼稚冲动,无幻觉妄想症状。
9、没有脑器质性损害,而对自己经历的重大事件突然失去记忆,被遗忘的事件往往与精神创伤有关,并非偶然想不起来。0.5分
A.分离性遗忘症
B.Ganser综合征
C.癔症性精神病
D.分离性身份障碍
E.情感暴发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没有脑器质性损害,对自己经历的重大事件突然失去记忆,被遗忘的事件往往与精神创伤有关,并非偶然想不起来。
10、患者女,22岁,总经理助理。因兴奋话多,疑人害,行为紊乱1周入院。1周前因工作上的疏忽被总经理批评,之后出现兴奋话多,怀疑同事害她,因此不停地给同事打电话质问为什么要害她,乱发短信给单位的同事,同事收到短信后觉得患者莫名其妙。入院后治疗天,患者不再怀疑别人要害她,但仍表现话多,活动多,纠缠医生,见人就打招呼。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0.5分
A.分裂情感性精神病
B.精神分裂症
C.分裂样精神病
D.躁狂发作
E.急性应激障碍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根据病史材料,该患者有兴奋话多,被害妄想,行为紊乱,但在治疗天后,被害症状消失,保留话多,活动多,纠缠医生等兴奋的表现,提示该患者有躁狂发作。尽管出现了精神病性症状如被害妄想,但它并不是精神分裂症和分裂样精神病的特征性症状,在躁狂发作时,同样也可出现精神病性症状。躁狂发作时可出现与心境相协调的幻觉及妄想,如言语性幻听和夸大妄想,甚至被害妄想,但这些症状的持续时间并不长,且妄想并不荒谬,显然根据题干的信息尚不足以作出分裂样精神病或精神分裂症的诊断,而躁狂的可能性更大,进一步可询问患者的情感症状及思维症状
11、患者男性,45岁,已婚,个体户。反复出现容易烦躁、感头脑昏昏沉沉、脑子不清晰,精力欠佳、睡眠不好年左右。躯体检查未见异常,未发现明显精神病性症状,未发现病理优势情感。患者的诊断可考虑为0.5分
A.焦虑症
B.恐惧症
C.神经衰弱
D.抑郁症
E.疑病症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根据题干,患者病程年,反复出现脑功能衰弱症状、情绪易烦躁、睡眠障碍。躯体检查未见异常.夫发现明显精神病性症状,未发现病理优势情感。所以可以考虑为神经衰弱。由于神经衰弱的症状缺乏特异性,可见于许多躯体疾病,可能是这些疾病早期症状,可能是其伴随症状之一,也可能见于这些疾病的恢复期。特别是40岁以后表现有神经衰弱症状的患者,即使不是首次出现症状,既往已有明确的神经衰弱病史,仍需打开思路,谨防叠加有躯体疾病,有可能症状就是躯体疾病的首发或伴发症状,而不是神经衰弱的复发。
12、以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焦虑症时,下述哪些说法不正确0.5分
A.一般从小剂量开始
B.达到最佳有效量后维持6~8周逐渐停药
C.停药过程不应少于2周,以防症状反跳
D.根据临床特点选用适当药物
E.合并β-受体阻滞剂时,应考虑有无哮喘史等禁忌证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以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焦虑症,一般要求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大到最佳有效治疗量后维持2~6周逐渐停药,停药过程不应少于2周,以防症状反跳。
13、某男,21岁。急起兴奋,乱语,说有人要杀他,行为冲动6个小时入院。仔细追问病史,患者6小时前和朋友一起在歌厅唱歌时一起服用冰毒,具体剂量不详,服用后不久开始出现症状。患者既往没有类似发作,但经常服用此类物质超过半年。对此患者目前的处理正确的是0.5分
A.纳曲酮
B.纳洛酮
C.丁苯诺菲
D.吗啡
E.氟哌啶醇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冰毒的主要有害成分是苯丙胺,它通过抑制突触间多巴胺的回收,导致多巴胺含量增加,从而出现精神症状,所以苯丙胺中毒引起的精神症状宜用拮抗多巴胺的药物。
14、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临床表现除了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或者回避使患者触景生情的活动情景外,与上述症状并存的常见症状还有0.5分
A.焦虑和抑郁
B.躁狂状态
C.强迫状态
D.幻觉和妄想
E.冲动行为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创伤后应激障碍中,焦虑和抑郁与反复出现的创伤性体验和回避现象等症状并存,甚至出现自杀观念。
15、对心境稳定剂的选择,下列描述错误的是0.5分
A.双相I型急性躁狂或双相II型轻躁狂发作,可首选锂盐
B.既往对锂盐缺乏疗效,则选用丙戊酸盐或卡马西平
C.如不能耐受锂盐,选用丙戊酸盐或卡马西平
D.对快速循环发作或混合性发作应首选丙戊酸盐或卡马西平
E.对双相抑郁障碍患者,必须使用抗抑郁剂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因双相抑郁时使用抗抑郁剂可诱发躁狂,因此在抑郁相时使用抗抑郁剂须谨慎。在下列情况下可考虑在充分使用心境稳定剂的基础上使用抗抑郁剂:①抑郁持续时间超过4周;②有明显的自杀企图或自杀行为;③既往以抑郁发作为主。
16、患者女,5岁,学生。少语、少动、失眠,反复发作1年。患者在1年前无明显诱因在月经前出现失眠,少语少动,不能上学,月经来潮后,上述症状渐缓解,能去上学,一切恢复正常,以后几乎每月均出现上述情况。本次入院后给予丙戊酸钠治疗,住院第6天,患者出现见人说英语,行为动作增加,自诉高兴,吵着要回家。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0.5分
A.周期性精神病
B.复发性抑郁症
C.双相情感障碍
D.精神分裂症
E.分裂样精神病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根据题干的信息,该患者的精神症状为发作性,1年来精神症状与月经关系密切,主要表现为少语少动,不上学,类似于抑郁的表现,因为每月的精神症状为复写症状,月经过后症状消失,与周期性精神病有类似之处,但住院后出现了躁狂的表现,见人就说英语,高兴,做鬼脸,与以前相比似乎是换了一个人,因此不再考虑周期性精神病的诊断,亦不考虑复发性抑郁症的诊断,没有出现精神病性症状,亦不考虑精神分裂症和分裂样精神病的诊断,因此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双相情感障碍。
17、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征不包括0.5分
A.多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部分患者有前驱症状
B.以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最为常见
C.一般散发,无季节性与区域性,可见于任何年龄组
D.精神症状可为首发症状也可为主要临床表现
E.仅少数病情严重的患者出现意识障碍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病毒性脑炎出现意识障碍最多见,国内报道达90%,可随病情的进展逐渐加深。
18、下列哪种睡眠紊乱对于抑郁症患者最具有特征性0.5分
A.早醒
B.人睡困难
C.醒后不易再睡
D.易醒
E.睡眠过度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抑郁症患者出现睡眠紊乱,如入睡困难、早醒、易醒、醒后不易再睡,在不典型抑郁症患者还可出现贪睡的情况,但以早醒最具有特征性。
19、哪一种药不属于SSRI0.5分
A.氟西汀
B.帕罗西汀
C.氯米帕明
D.舍曲林
E.氟伏沙明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目前SSRI包括五种药物: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西酞普兰,不包括氯米帕明。
20、患者女,5岁,学生。少语、少动、失眠,反复发作1年。患者在1年前无明显诱因在月经前出现失眠,少语少动,不能上学,月经来潮后,上述症状渐缓解,能去上学,一切恢复正常,以后几乎每月均出现上述情况。本次入院后给予丙戊酸钠治疗,住院第6天,患者出现见人说英语,行为动作增加,自诉高兴,吵着要回家。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0.5分
A.周期性精神病
B.复发性抑郁症
C.双相情感障碍
D.精神分裂症
E.分裂样精神病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根据题干的信息,该患者的精神症状为发作性,1年来精神症状与月经关系密切,主要表现为少语少动,不上学,类似于抑郁的表现,因为每月的精神症状为复写症状,月经过后症状消失,与周期性精神病有类似之处,但住院后出现了躁狂的表现,见人就说英语,高兴,做鬼脸,与以前相比似乎是换了一个人,因此不再考虑周期性精神病的诊断,亦不考虑复发性抑郁症的诊断,没有出现精神病性症状,亦不考虑精神分裂症和分裂样精神病的诊断,因此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双相情感障碍。
21、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临床表现除了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或者回避使患者触景生情的活动情景外,与上述症状并存的常见症状还有0.5分
A.焦虑和抑郁
B.躁狂状态
C.强迫状态
D.幻觉和妄想
E.冲动行为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创伤后应激障碍中,焦虑和抑郁与反复出现的创伤性体验和回避现象等症状并存,甚至出现自杀观念。
22、与苯丙胺有关的描述不正确的是0.5分
A.具有强烈的中枢神经兴奋作用和致欣快作用
B.可导致出现幻觉、妄想症状
C.与可卡因有类似的药理作用
D.使用后很快体会到快感
E.极易产生躯体依赖,较难产生精神依赖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一般认为,苯丙胺较难产生躯体依赖而更容易产生精神依赖。
23、某男,21岁。急起兴奋,乱语,说有人要杀他,行为冲动6个小时入院。仔细追问病史,患者6小时前和朋友一起在歌厅唱歌时一起服用冰毒,具体剂量不详,服用后不久开始出现症状。患者既往没有类似发作,但经常服用此类物质超过半年。对此患者目前的处理正确的是0.5分
A.纳曲酮
B.纳洛酮
C.丁苯诺菲
D.吗啡
E.氟哌啶醇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冰毒的主要有害成分是苯丙胺,它通过抑制突触间多巴胺的回收,导致多巴胺含量增加,从而出现精神症状,所以苯丙胺中毒引起的精神症状宜用拮抗多巴胺的药物。
24、有关情感障碍生化研究的描述,正确的是0.5分
A.具有自杀倾向的抑郁症患者脑脊液中5-羟吲哚乙酸(5-HIAA)含量增高
B.抑郁症患者脑脊液和血浆中γ一氨基丁酸(GABA)含量升高
C.β2受体功能下调与临床抗抑郁药的作用有密切关系
D.SSRI(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类药物主要促进去甲肾上腺素(NE)和5-羟色胺(5-HT)的再摄取
E.利血平使5-HT耗竭可以治疗抑郁症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具有自杀倾向的抑郁症患者脑脊液中5-HIAA含量下降,血小板对5-HT的摄取功能也下降,研究也显示抑郁症患者脑脊液和血浆中 GABA含量下降。有关抗抑郁药作用机制的研究中最为公认的发现是β2受体功能下调与临床抗抑郁作用密切相关;SSRI类抗抑郁药主要抑制突触间5-HT 的再摄取,对NE的再摄取作用较小或没有作用,而利血平使5-HT耗竭可以促发抑郁发作。
25、患者,男,65岁,退休工人。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夜眠差,难以人睡,多梦、早醒,白天感到疲倦无力,干什么事都打不起精神。自觉爱忘事,心情也越来越不好,心烦,担心要出事,不能料理家务,过去爱下棋现在也不下了,有时唉声叹气,说自己老了,是家庭的累赘,不如死了,食欲日渐下降,身体逐渐消瘦。曾做各种检查未发现异常。近两周上述症状加重,整夜不眠,在房间内无目的地乱翻东西,有时认不清家人,有时恐惧害怕,称有人要来抓他等。白天则显得平静一些,问他晚上所做的事,却显得茫然不知。既往有高血压史5年。入院后检查头颅CT示:多发性脑梗死;经颅多普勒示:双侧颈动脉管腔狭窄,有粥样硬化斑块。精神状况检查:有时不能分辨昼夜、当天的日期,未引出幻觉,有时有被害,记忆力、定向力障碍,找不到自己的床位,对既往病史不能回忆;情绪低落,兴趣减低,常暗自落泪。此时应该首先诊断什么0.5分
A.亨廷顿病
B.血管性痴呆
C.谵妄
D.阿尔茨海默病
E.抑郁症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患者目前病情特点为:①有高血压史多年;②有动脉硬化的证据,经颅多普勒示:双侧颈动脉管腔狭窄,有粥样硬化斑块等;③头颅CT示:多发性脑梗死;④有智能障碍;⑤有抑郁症状,而且有时伴有意识障碍。因此,在临床上应该首先考虑血管性痴呆,血管性痴呆患者可以出现抑郁症状,但非原发的抑郁,因此不考虑抑郁症的诊断。所以,血管性痴呆为正确答案。
26、患者男,60岁。反复发作情绪低落,想自杀6年,本次患者在家中用煤气自杀未遂入院。有高血压病史。此患者不宜使用下列哪种抗抑郁药0.5分
A.帕罗西汀
B.舍曲林
C.文拉法辛
D.米氮平
E.西酞普兰
正确答案:C
all right 在不同的上下文中会有不同的含义。当指人的健康状况时,它可以表示“安然无恙的”、“良好的”:
I was not very well last week, but I feel all right now.
我上星期有点不舒服,不过我现在觉得好了。
2.… he asked his doctor to tell him whether his operation had been successful, but the doctor refused to do so.……他问医生他的手术是否成功,但医生拒绝告诉他。
whether引导的从句在句中作动词 tell 的直接宾语,是一个间接一般疑问句。(cf.本课语法)
so在这里为代词,代替前面的动词不定式(在 to tell himwhether…)。它一般出现 believe, do, expect, hope, say, tell, think, appear等之后:
Is it true that John has had an operation?
约翰真的动手术了吗?
I am afraid so./I believe so./I think so./It seem so.
恐怕是真的。/我相信是真的。/我想是真的。/看来是真的。
3.The following day, the patient asked for a bedside telephone. 第2天,这位病人要了一部床头电话。
(1)following 在这里相当于next,表示“紧接着的”、“其次的”。
(2)ask for 在这句话中表示“请求”、“要求(得到某个东西)”;在下一句话(…asked for Doctor Millington)中它表示“要求(某人)来(接电话)”。
4.…Mr.Gilbert said he was inquiring about a certain patient ,a Mr.John Gilbert.……
吉尔伯特先生说他想询问一个病人的情况,是一位名叫约翰·吉尔伯特的先生。
(1)certain 在这里没有“肯定的”、“确实的”等含义,而表示“某一”、“某位”,暗指说话者或说话对象可能对这人/这事不大清楚/熟悉,或所指的这个人身份不大清楚:
Many years ago a certain doctor arrived in London.
许多年以前,有某个医生来到了伦敦。
(2)在第6课的语法中,我们提到姓名前不加冠词。但是,a/an有时可以用在称呼(Mr.,Mrs.,Miss等)前面,表示“我不认识的某某人”:
A Mr.Gilbert phoned and left a message for you.
一位姓吉尔伯特的先生给您打来电话并留了言。
这种情况下,a通常与表示“某一”的 certain 连用:
A certain Mrs.Hart is waiting to see you.
有位哈特夫人正等着见您。
5.He then asked when Mr.Gilbert would be allowed to go bome…
然后他又问吉尔伯特先生什么时候可以回家……
would be allowed 为被动语态用于过去将来时。 when引导的从句为间接疑问词疑问句。(cf.本课语法)
6.for another two weeks,又两个星期。
another 作为限定词表示“另一个”、“再一个”的时候,通常与可数的单数名词连用,不和复数形式连用;但是后面可以跟基数词/few+复数名词(它们被当成一个整体):
Do you need another cup of coffee?
你要不要再来一杯咖啡?
I need another three driving lessons before my test.
考试前我还需上3节驾驶课。
I need another few hours before I can finish my homework.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课后习题答案详解Lesson 33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课后习题答案详解Lesson 33 练习答案 Key to written exercises 1.关键句型练习答案
A 1 The girl set out from the coast.2 She jumped into the sea.3 She swam to the shore.B 1 to 2 from/out of 3(up)to 4 for/ from 5 from…to/ to…from 6 at 7 to 8 from C(sample answers)1 A bird flew into the room.2 The parachutist jumped from the aeroplane.3 The child pointed at the fat lady.4 Put the milk in the refrigerator.2.难点练习答案 the other day 2 passed 3 next 4 past 3.多项选择题答案
第一节
金塔的饮食文化
一、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家乡饮食的特点、种类、历史渊源等。
2、了解金塔饮食文化形成的原因以及蕴含的人文、地理背景。
3、为家乡的饮食文化发展献计献策。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培养同学们从生活实际入手,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小组活动,使学生学会分享共同的劳动成果,培养他们的探究、合作的能力。
情感目标:1、让学生们在实践中体验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中华文明。
2、增强学生们自觉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意识。
3、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及课时建议:
1、学生特征分析:
我们选取的主题以家乡为背景,活动内容贴近孩子的生活,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认知水平,能最大程度地激发他们的参与兴趣。
2、教师准备:
摄像、录音设备,相关饮食图片、实物,多媒体教学课件、标牌、小组活动方案的范例等。建议四课时。
活动过程:
(一)引入新课,交待学习任务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开展以“金塔的饮食文化”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板书课题,大屏幕出示课题)
2、思考并回答:你们小组所要研究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师板书。
3、交待本课任务:这节课我们就将结合本组的内容来制定各自的小组活动方案。
(二)指导学生明确制定小组活动方案的项目及要求。
1、出示范例
指名读,思考并回答:小组活动方案一般包括哪几项?
2、质疑问难:对于范例中的各项内容你有什么问题要问?
3、重点讲解组员分工与活动步骤,这两项的具体要求。
(大屏幕出示要求)
4、学生讨论:
本组的小组活动方案是否需要增减一些项目?如何增加,请在备注一栏中标明。
学生讨论后汇报
(三)指导学生分组制定各自的小组活动方案学生起草,教师巡视指导。
(四)指导学生修订各自的小组活动方案
1、选一组汇报自己的小组活动方案,集体评价,提合理化建议。
(大屏幕出示组员分工及活动步骤的注意事项,提醒学生按要求评价)
2、各小组成员修订完善本组的活动计划。
3、再次选一组代表汇报发言,集体评价。
小结:同学们这节课各小组围绕“金塔的饮食文化“这一主题下确定了切实可行的小组活动方案,在参与小组活动方案制定的过程中,同学们有探究、有交流、有分工、有合作,每个人都充分发挥了各自的聪明才智,为进一步开展本次综合时问活动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老师也相信本次活动最终能为同学们带来更大的收获!
作业:
收集金塔其他饮食文化。
板书设计:
第一节
金塔的饮食文化
一、所要研究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二、制定小组活动方案的项目及要求
三、分组制定各自的小组活动方案
四、修订各自的小组活动方案
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
我的旅游计划
第一节
家乡的旅游胜地
(一)活动目标
通过调查,了解金塔的旅游胜地,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及对大自然的热爱。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调查整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团结互相与人和作的意识。
(二)活动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老师刚一见到你们就觉得你们非常的活跃、聪明,而且知识丰富,那么老师考考你们,行不行?请听题:一年中有多少个月?生(12
个月)太简单了,是吧!换一个话题:
这回我说月
份,你来说这个月
中有什么节日?听明白了吗?3月、8
月、10
月、5
月、6
月
......(学生分别回答不同月
份中不同的节日)那么在刚才大家说的这些节日中,你最喜欢哪个节日呢?为什么?(生会异口同声的说:十一国庆节。)十一国庆节刚刚过去,是吧。
就在今年十月
一日那天,老师和家人去金塔玩了,由于时间短,只有一天,所以老师只去了一个地方,你们想不想知道老师去哪了?来,一齐来看看。(课件演示金塔胡杨林的录像)生答(胡杨林)那么金塔除了胡杨林之外,还有其他的好玩的地方吗?(生自由汇报)你们真不愧为金塔人的好儿女,对自己的家乡了解的真多!俗话说: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师生一同观看课件)刚才我们看的这些景点只是一部分,可是在咱们金塔啊,还有很多旅游胜地呢!(课件演示其他的旅游景点)同学们,通过刚才我们的探讨,现在咱知道了我们金塔有这么多的旅游胜地,此时此刻,你们有什么想法吗?(生自由谈感受)下面就让我们一齐走进《家乡的旅游胜地》
二、确定主题、划分小组:
那么看了这个主题,你说说这节课你想研究什么?知道什么?(生随意回答)刚才我们通过一些图片对咱们家乡的一些旅游景点有了初步的了解了,(屏幕出示各个旅游景点)那么假如这周六有机会,让你去参加金塔一日游活动,你最想去哪?(生自由选择旅游景点)机会难得啊,你可要慎重考虑,另外出去玩最好得和自己的好伙伴去才有意思是吗?给你半分钟考虑考虑,千万别错过机会啊!(生自己考虑去哪)想好了吗?下面你想去哪就大胆的来到前面站在你去的地方的前面。
(生随音乐自由选择,自由分组)
很好,那么咱们这次活动老师就准备将咱班的同学分为这些小组,下面请同学们按刚分好的小组回到座位上。
三、选择组长,布置方案:
俗话说:
国不可一日无君,家不可一日无主,那么我们新成立的小组也不可群龙无首啊,下面每个小组自由推选出一明小组长,并给你们的小组起个响亮的名字,好不好?(生自由讨论,并汇报)
四、活动总结:
这节课咱们共同确定了活动的主题,划分了活动的小组,并且明确了小组要研究的子课题。那么下节课我们还要进行详细的方案设计,到时候,你们还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发挥你们的聪明与才智,好不好?
小结:
知道金塔的旅游胜地,更加热爱家乡。
作业:
上网查查还有什么旅游的好地方。
板书设计:
主题三
我的旅游计划
第一节
家乡的旅游胜地
一、金塔的旅游地方
二、有什么特别之处
【新概念第二册教案完整版】推荐阅读:
新概念1教案完整版09-19
Rita-新概念英语教案-第二册09-09
新概念第二册Lesson2教案06-15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第八课教案09-09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第三课教案03-09
新概念第二册第10课文06-05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练习06-25
新概念第二册笔记l09-16
新概念第二册复习资料03-23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语法解析及练习题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