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开展教学活动

2024-12-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浅谈如何开展教学活动(通用9篇)

浅谈如何开展教学活动 篇1

教学活动是教师工作中最为之重要的一环,良好的开展教学活动应该是教师在教学时追求的理想和方向。那么如何更好的开展教学活动呢,我有以下几点浅见。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做学生的老师同时也要做学生的朋友。我们都知道有时学生是因为喜欢这个老师从而喜欢这个老师所教的学科。如果能够让学生达到喜欢你所教的学科就为你成功的实施教学活动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这应该是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前提。同时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教师的教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的学也能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下达到最好的状态。所以教师很重要的工作是要注意加强和学生的“情感交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让学生无时无刻都要感觉到教师的师爱。但这里应该注意的是我们所说的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对学生的爱、尊重和教育的前提下的关系。建立这种关系是为了更好的实施我们的教育。我们反对对学生的逆爱!无原则的宽容!

2.真心热爱你的学生。班主任是塑造学生心灵的建筑师,班主任工作是对学生的身心施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感化作用。而“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童心是一颗由父母用爱的乳汁哺育而成的晶体,对爱抚情感的渴求是每一个青少年学生的心理需要。班主任只有把爱的情感投射到学生的心田,师生间才能产生心心相印的体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说热爱学生是班主任教育艺术的基础和前提。教育艺术之树只有植根与爱的土壤里,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教育中的一切技巧和方法,离开这一基础都将变得苍白无力。一个对学生冷漠无情的人,是根本无法实行教育的,更谈不上教育艺术。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管理;没有爱,就不能掌握成功教育的管理方法。一位老师说得好,教师爱学生,师生感情好,老师表扬学生,学生认为是鼓励;老师批评学生,学生认为是爱护。如果师生关系紧张,表扬学生认为是哄人,批评学生认为是整人。所以,只有真正的爱生之情,才能掌握更好开展教学活动。

3.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教师应该有着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实施教学活动时始终应该保持阳光心态和饱满的热情。教师首先是人他也应该有他的喜怒哀乐,每个人都有心情好的时候和心情不好的时候,这都是人知常情。但教师更应该记住他职业角色是一名人民教师!作为教师在走进教室之前应该把你的喜怒哀乐暂时忘在脑后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活动之中,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掌握必要的心理健康常识,有自我调空的能力。因为我们教师的情绪始终在感染着你的学生。如果你的表情始终是冷若冰霜,你的学生就会感觉心情压抑,而压抑的状态是不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学习和学生潜能的开发。如果你微笑着走进课堂学生就会感觉亲切学生的精神就会感觉轻松,在放松的状态下,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和学生潜能的开发,同时学生接受能力也会由于环境和谐而会得到提高。如果你在讲课时

始终是精神饱满、激情四射,听课的学生也会感觉精神振奋意气风发,这时的学生将始终保持轻松、活跃和旺盛的学习状态。

4.对你的学生了如指掌。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虽然我们教书不是战争,学生也不是我们的敌人,但了解学生是我们进行有效教学的有利保证。了解学生的方法是多种,但真正了解学生我们还是应该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一是要了解学生在想什么怎么想;二是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三要了解学生的生活经历;四要了解学生的知识面。只有这样我们每节课才能恰到好处的把握好知识的轻重、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真正做到面对全体学生,才能使我们的教学行为做到有效。

5.注重因材施教。我们教学所面对的都是活生生的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提出的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而这句话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就是要以人为本。如果每个环节都做到了我们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自然就提高了。就大部分学生而言,学不好是因为不会学,不知道怎样学。人的学习过程是复杂的。动机的确立,兴趣的培养,热情的保持,方法的掌握,都制约学习的进程和质量。对执教者而言,导学的艺术重于授业的艺术。对求学者而言,“受渔”与“受鱼”是不同境界的效益。在安排教学、检查教学和总结教学时,始终抓住“学法指导”这一“面向全体”的核心问题,在施教中变学生的“学会”为“会学”。坚持“读求活、写求新、听求实、说求精”,坚持开展各种活动,如练字、写日记、办手抄小报、出黑板报、开演讲会、从多角度、多形式、多内容、多层次来开启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形成学习热潮。

浅谈如何开展教学活动 篇2

一.全面了解评分原则, 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高三的英语老师, 要对高考阅卷要求与各档次的分值范围和要求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并要求学生对高考阅卷要求做相应的了解。在教学工作中要进行有系统的、有针对性的训练, 使学生能在给定的时间范围内写出较高质量的文章。

二.抓好第一轮复习, 加强词语积累, 巩固语法知识

如果把写作看作盖房子, 那么文章结构是框架, 词汇及语法知识则是砖瓦, 砖瓦多了, 楼房才能盖的高, 只有掌握了足够的词汇和语法知识, 才能随心表达, 才不至于出现“中式”英语, 词不达意。所以, 在第一轮单元知识梳理过程中, 提醒学生注意单词的用法, 每周对所学的重点词组要默写过关。在语法专题复习时, 要切实抓好学生的语法基础训练。让学生牢记五种基本句型, 复习一些基本的复合句。同时在复习中要注重汉译英与造句练习。因为句子是作文的基本单位。成功的作文是由清晰的、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组成的。因此, 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还必须加强学生基础语法与句型的训练。

三、传授写作技巧

1. 熟悉高考写作体裁

高考英语写作, 命题形式主要以图画、图表和文字提纲提示为主;体裁以叙述性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为主;题材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关注学生身边之事。例如:记叙文要求考生根据考卷中提供文章写一篇内容概述。一般说来, 记叙文在讲述发生的事情的同时会有深层的教育意义, 所以对文章做概述既要讲故事, 又必须提示深层的含义。说明文在概述的时候要力求全面, 它没有什么深层的含义。无论是记叙文、说明文还是议论文, 在具体的概述过程中, 我们都应该像做阅读理解题一样, 要抓住文章的主题大意和中心思想。所以, 一定要教会学生寻找文章的中心句 (topic sentence) 和重点词 (key words) , 中心句经过转换表达方式可以成为文章的大意, 重点词可以用以表达一些相关的意思。在写作的过程中也有一些技巧。

2. 认真审题, 确定体裁、人称.和时态

在基础写作中, 还要确定文章的体裁, 用第几人称写, 基本时态是什么。要避免只是用一、两个句式或者多次重复使用同一词汇。要灵活运用各种句式。如倒装句、强调句、省略句、主从复合句、对比句、分词短语、介词短语等。

3. 注意篇章结构, 合理布局

开始部分 (opening paragraph) ———说出文中的要点、核心问题。

正文部分 (Body paragraphs) ———围绕主题开展叙述、讨论。

结尾部分 (concluding paragraphs) ———对全文的总结和概括。要做到全文中心突出、段落之间必须是有机地联系, 内容完整、连贯, 前后呼应, 祛除与主题无关的内容。

4. 列出要点, 组词成句

有不少同学习惯于一看到题目便动笔, 也不打腹稿, 更懒于打草稿。这样一来, 在慌乱之中难免会出现遗漏某些要点的现象。所以首先把要表达的各个要点按顺序和层次一一列出以免遗漏。例如, 在一篇作文中给出了这样的汉语提示:1, 浪费水电。2, 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首先, 列出关键词:1.waste, throw away, recycle 2.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ducate然后, 组词成句:The waste of water and electricity is very common..Students should be educated not to pollucted the environment..

四.定期写作, 限时训练

训练写作时, 教师当场发题, 限时交卷。这样能促使学生瞬间接受信息, 快速理解信息, 迅速表达信息, 提高实际应用和应试能力。这一步是关键, 也是学生的的难关。要严格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在训练的初级阶段, 教师要把时间放宽一点, 随着学生写作能力增强, 时间相应缩短, 逐步做到25分钟内完成任务, 不能养成拖拉的习惯。

五.上好讲评课, 使学生每次写作都有所收获。

抓好写作讲评课, 对学生的作文进行及时点评, 是提高学生书面能力不可缺少的工作。以下是本人的做法:

1.尽可能地全批改。在批阅过程中, 认真记录习作中存在的带有普遍性和典型性的错误, 并把学生的错误进行归类, 分析, 为讲评课积累材料。

2.将一些写得较好的习作展示出来。这样做即鼓励了写得好的学生, 有可以让其他学生学习这些习作的好的方面。

浅谈如何开展小学作文教学 篇3

【关键词】习作过程 合作 探究 交流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09)12-0047-02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作文教学需要训练,训练过程又是由说到写,由述到作的过程,本身就蕴含着许多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的因素。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注重合作活动,培养合作精神,为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创造机会和平台。

1 师生互动积累材料

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互相交流、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过得新的发展。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主要以老师的讲授为主,按照不同的文体类型结合范文进行分析,要求学生大量阅读范文并记忆,然后模仿写作。目的是想通过大量的模仿强化学生对词句的理解与运用,来积累学生的语言,积累学生的作文材料。这种方法固然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那不是学生通过思维与互动学习得到的东西,而只是一些生搬硬套上去的僵化语言组合,不能说是学生能力的真正体现。学生的作文材料从哪里来?应该从生活中来,从学习中来。那么,怎样教会学生从生活中选择材料呢?我在实践中是这样做的:

1.1 指导观察,让学生运用教材中学到的观察方法,观察自然,观察社会,观察生活,留心身边的人和事,从中捕捉和积累作文材料,提高观察、分析事物,认识自然和社会的能力。学生的观察能力并非天生俱有,而要经过后天的培养与训练。这个训练与培养过程也是师生互动学生的过程。作为教师,就应该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组织学生通过辩论、动手操作、搜集整理资料、实地考查等方式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1.2 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补充,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不仅能促进学生基础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而且能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参与社会的兴趣。同时也能较好地为学生积累材料提供平台。但教师在组织这些活动中只是学生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

1.3 引导学生通过电视、电影、广播等视听途径积累材料。经常有目的、有选择地组织学生观看爱国影片、儿童节目、《新闻联播》、《人与自然》等,以扩大学生的见闻,丰富学生的生活。看后要组织学生谈感受,写心得等。

1.4 鼓励学生勤动笔,及时作些记录,坚持写观察日记,作好文字积累。每个人都有惰性,如果教师只是要求学生及时动笔,坚持写日记等,学生的动笔可能只会流于形式。这样就达不到积累的目的。因此教师必需从兴趣上培养学生积累的习惯。如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收集整理的名言佳句,优美词句装订成册。过一段时间让学生拿出来评比,看谁搜集得多,装订得最好。

2 师生合作选择材料

传统的作文教学一般是老师给定题目后,由学生自己去选择与组织材料。这种简陋单向写作模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势必导致有的学生无材料可写的局面,从而造成学生厌恶作文的心理。对此,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围绕题目展开思维,想出一连串与题目有关的材料,只要与题目有关,能想到多少就想多少。当列出一定数量的材料后,就让同组的同学互相研读,经过讨论达成共识,应该选择哪些材料和舍去哪些材料。最后将这些选中的材料交班内交流。这种经过集体讨论选择材料的方式,可以集思广益,开拓思路,让那些文思枯竭的同学也能材料可写。

3 自由写作,指导订正

在学生的写作过程中,要把学生的写作过程当作一种自我发现手段,而不仅仅是交流的手段。在写作过程中,传统的作文教学一般要求学生布局谋篇,讲究文法,注意遣词造句等,在教学作文时,我一般事先不在文法、句法、句式等方面作出要求,学生写作时甚至可以不分段,一气呵成,写完之后再指导学生作出订正。和传统的写作训练不同,这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在这里,写作看似茫然无序,实际上学生是真正写作活动的主体。写作不再是重复前人的故事和任何虚伪浮华的东西,而是自己感情的释放。而写完之后由老师从理论上加以指导,让学生根据学过的文法知识进行订正,又能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4 探究、交流、互评习作

浅谈如何开展班队活动 篇4

浅谈如何开展班队活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班队活动已逐渐告别了包办、封闭、被动、虚伪的局面,开辟了自主、开放、主动、实在的新天地。经过两年来的探索、实践、创新,我们的班队活动已成了学生展示各种才华的舞台,成了促使学生快乐成长的乐园。现谈谈我近两年来开展班队活动的一些做法。

(一)人人参与制定班队计划,培养自主意识。

班队活动是学生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良好品德的主要渠道。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提出要让儿童“充分表现自己”,取得“某种完美的高度”。因此班主任应改变以往单方制定班队计划为让学生参与班队制定计划的做法。这样就为学生充分表现自己创造了一个很好的自主实践机会。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开展活动应该说是学生自己的事。因此,班主任应该充当好引导者的角色,把活动的权利还给孩子,让他们自主参与班队工作计划的制定。从日常生活中寻找主题。然后由班主任与学生一起商讨研究正式确定本学期的活动主题。在商讨的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自主意识非常强。个个畅所欲言,体现出主人翁的精神。可根据学生学习习惯较差的状况,确定了“如何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主题;也可根据学生不爱劳动的情况,确定了“劳动最光荣”或“我是劳动小能手”的主题„„根据本班实际情况,确定不同的既符合新课标内容,又富有时代气息或富有教育意义的主题。根据师生共同商讨的结果,由中队辅导员负责拟稿,等写完计划后,再与学生进行讨论,提出修改意见,做到既民主又集中。为此,更多资料请访问:豆丁 教育百科

许多同学还积极为班级管理出谋献策,提出了非常好的有针对性的班改建议。这令我感到很欣慰。在制定计划的整个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由于活动的计划和主题是学生共同参与商讨制定的,所以在实施过程中也很顺利。而且教育效果也比以前好。

(二)自己安排活动内容,体验自主乐趣。

形式多样的少先队活动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21世纪要求学校培养的人具有很强的创造性和自主性。怎样才能让学生有创造性和自主性呢?邓颖超同志指出:“首先要发扬主人翁精神,开展活动,不能什么事都等辅导员来安排,你们要自己当家做主,自己出主意,自己作准备,自己来组织。”自主是创造性活动成败的关键,更是少先队员强烈的愿望。所以计划制定后,要继续让学生自己安排好每次班队课的活动内容。教师只作必要的引导。但在引导学生自己确定活动内容时,要注意4个结合:

(1)要注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现在的孩子家庭生活条件都很不错,在生活中他们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凡事都要别人帮他做好。且唯我独尊,只知道全家人要听从自己,关心自己,而不知道自己也应学会尊重别人,关心别人。特别在为人处事、待人接物方面也都很不尽人意。针对这些现象围绕“一言一行见公德”这一主题,开展了“如何关心他人”这一主题班队活动。如通过让学生表演小品《晚饭后》(有关一家人应如何相互关心体谅的内容)、问题答辩等,通过开展本活动,使同学们懂得了为什么要关心他人?如何去关心他人?特别是在如何和同学相处,如何体更多资料请访问:豆丁 教育百科

贴关心父母方面的认识提高了。在这个活动中,每个队员都收获多多,欢乐多多。懂得能为他人着想的人也是心灵美的一种表现。这项活动不但激发了同学们爱家、爱父母、爱班级、爱同学的情感,思想觉悟以及人生观、价值观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3)要注意与各学科相关知识的结合。

队活动内容的选择,要注意课内课外的有关知识的联系,要注意各学科之间的整合,有意识地将各学科学到的知识、课外学到的知识巧妙地运用到队活动中去。如要开展“做一名讲道德的小公的中队主题活动。可结合品德与社会课出一些相关的辨析题进行辨析或背一些名言警句。结合音乐课唱唱《公民道德歌》等。结合语文课让学生比一比,说说有关形容人物的品格方面的成语或讲一讲有关表现人物高贵品质方面的故事或演演课本剧等。这样,每次活动内容就会显得因不单调重复而变得丰富多彩。

(4)要注意与各类节假日和纪念日结合

活动内容的选择还要注意与节假日和纪念日紧密结合。但要注意指导学生在活动前做好收集有关资料的准备。同时,视野要“宽”一点。要引导学生把活动内容从课内引向课外,把活动领域从校内扩展到家庭、社区、大自然,力求形式活泼,队员喜闻乐见。

(三)自己编写活动方案、自己主持活动过程,体现自我价值。辅导员要尊重队员在活动中的小主人地位充分相信队员的自主能力,在引导他们自己选定内容的基础上让他们自己编写活动方案。更多资料请访问:豆丁 教育百科

如写活动方案要注意写清楚本次活动的主题、谁主持,活动内容、参加对象的先后次序的安排组织等等。班主任适当引导他们,的评比当学生感受到队活动的乐趣时,他们会把班队活动当作一件快乐的事,而不是一种负担。队活动是队员自己的事,应该由队员自己来主持.。主持人的表现好坏,直接影响活动的整体效果。所以辅导员要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前提下,注意培养主持人的应变能力。每学期还可举行一次编写班队活动方案评比及最佳主持人的评比活动。这样既可激发学生编写活动方案的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还能让他们活动过程中感受成功的欢乐,体现自我价值。

(四)自己总结活动效果,体验成功快乐。

活动进行完毕,并不是活动全过程的结束。首先在班队活动结束后让队员积极参与活动的总结工作。让队员试着对所完成的活动进行分析和研究,总结出活动的成功与经验,从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找出不足,并从中引出规律性的东西,用来指导今后的工作;试着自己来评估自己活动中的表现,逐步学会正确地评价自我。

浅谈如何开展好少先队活动 篇5

少先队活动是少先队的生命力,丰富与发展新时期的少先队活动,是少先队工作的重要任务。对于小学少先大队辅导员来说,工作是多方面的,既要从现实出发,配合学校及班主任,努力搞好实际工作,又要着眼长远,抓好德育工作,关注少先队员的心理发展,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所以少先队的工作总是千头万绪,杂乱纷繁的。那么,如何充开展特色少先队活动呢?我认为利用地方优势是少先队开展特色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只有针对该地区所特有的,才是最具有魅力的;只有具有地方特色的,才能走出少先队自己的发展道路;只有是孩子所喜欢的东西,才能有效地开展。因此,在新课改精神指导下,我校少先队工作主要从活动开展方面去营造特色,重点突出以下几点:

一、少先队活动与传统教育相结合

清明时节,桃花盛开,芳草遍地,是我国人民传统的扫墓日。学校组织少先队员集体在烈士陵园的扫墓活动,既了解烈士的动人事迹,又学习了英雄的可贵精神,以达到缅怀先烈、继承传统,激励奋进的目的。“五一”是国际劳动节,是对少先队员加强劳动教育的最佳时机.队员们都懂得:劳动能换来幸福生活,能获得累累硕果。在各类劳动实践劳动中,队员体验到了劳动的乐趣、辛苦。在热爱劳动的同时,也要教育队员讲究勤俭节约。例如我校组织少先队员开展“爱粗惜粮”“一粒米的价值”等活动,要求队员人人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以培养他们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让他们明白劳动成果来之不易,从而进行一次深刻的优良传统教育。端午节根据吃粽子的习俗,开展“走进家庭学包粽子”、“有滋有味品尝粽子”、“热粽飘香话端阳”、“端阳节里思屈原”系列小活动,不仅使队员学会了包粽子的技能,了解了端午节的来历,而且把亲情、乡情、爱国情融为一体,在小活动里受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热爱农村的大教育。

二、少先队活动与社会化教育相结合。

学校教育习惯上应用灌输教育,而灌输教育又常常很难收到良好效果,这是由于灌输教育的内容与我们生活实际常对不上号,而少先队员们生活在这个五彩缤纷、纷繁复杂的世界上,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真、善、美、假、恶、丑”光靠辅导员的空洞说教很难奏效。而社会化的少先队活动,让队员参与社会实践。亲身感受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既丰富了队员的生活,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又增长了队员的能力,也使他们通过自我认识、鉴别达到自我完善。如:少先队组织开展的“我与绿色同行”、“我一定能行”活动,就是让队员走上社会,看到违反交通规则、破坏绿化等不良行为及导致的严重后果,并认识到培养自尊心的重要性,从而提高认识和接受压力的能力,受到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化少先队教育活动,有效地促使良好校风、班风、学风的形成。开展符合时代气息的社会化少先队活动,让队员参与社会实践是队员们走向社会、了解社会的有效途径,少先队活动不但能使队员获得知识,而且能提高队员管理与参与意识,提高能力,使队员关注社会发展,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创造力。

三、活动中激励队员自信心

每一个队员都蕴藏着无穷的潜力。辅导员的工作就要循循善诱的去开发,让它成为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基石。因此,辅导员要先发动队员进行“我是小主人”的宣传。收集中外名人、体育健儿自信、自强,做国家主人翁的事迹,用黑板报形式宣传;访问爸爸妈妈及长辈,请他们谈对小主人的希望;调查班内有小主人行为的队员,利用课前、课后、队会时间,及时表扬,树立榜样。给每一个人展示“我是小主人”的机会,就要注重创造支持性环境。辅导员要注意发现小主人意识的萌芽。如外出游玩时,当平时很少出头的一个队员拿起相机给班里照像时,辅导员要及时发现他做事的自信,如果回来后举办“摄影作品展”,就会使这个队员的自信心倍受鼓舞,主动性大大增强。学校举行手抄报评选,一些人落选,如果辅导员能使落选的作品在班里展出,让每个人都有展示小主人能力的机会,就会促使队员的积极参与。中队内如能经常展出绘画、读后感、作文、手工制作、书法等,学生就会在一次次交流中感受到做小主人的参与快乐。

四、在设计学校少先队活动时把握“小、细、近、实、新”五字原则

“小”是指活动主题要小。少先队员接受教育要由浅入深,从小到大,由具体到抽象,倘若活动主题定位过大,容易导致空洞,流于一般化而不易理解。因此,在少先队活动中,必须设计全面,使活动主题突出,目的明确,具有时代特色和儿童特点的品牌活动,这样具有一定的号召力和凝聚力,使整个活动有利于扩大少先队组织在社会上的影响,有利于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有利于组织更好地开发和利用社会资源,同时结合少先队德育品牌创建活动,从“名称-内容-形式-效果”,以便做得更好、更大、更强、更有影响力辐射力。

“细”就是指活动组织工作要细致。辅导员在组织活动中,要把各个环节考虑周全,根据队员特长细分工作任务。作为一名辅导员,切忌把细节遗忘。细节,就是一个整体中极为细小的部分,或一个系统中平时极易被人们忽略的环节,从某种意义上讲,活动就是一个个细节组成。我们往往常会因为没重视某些细节,而不得不付出惨重代价。比如写错一个字,算错一个数;我们也常常会为一些细节而感动,又如一句温暖人心的话,一个善意的举动等。

“实”是指活动要从实际出发,追求实效。对于农村地区来说,要开发适合本地特点,就要充分挖掘地区资源、教育效果高的活动项目,坚持“以人为本”,在充分尊重学生的感情需求、人格独立和个性自由的基础上实施“实”的活动,必须具有人本性、情感性、自主性和间接性的特点,即充分尊重学生的权利、义务和人格,依赖于每位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得以关心、赞誉、信任、理解,更主要是需培养成由外化到内化的过程,潜移默化地产生影响,从而达到每项活动立竿见影的效果。

“近”是指活动时针对性要强,即离队员的年龄近一点,离队员的生活近一点,离队员的兴趣近一点。比如:游戏是儿童的天性,也就是说“玩”也是儿童的天性,辅导员一定要学会“玩”,而且能和孩子玩在一起,并且要玩得出水平、玩得出名堂、玩得出特色、玩得出成果,作为辅导员,必须能在玩中求和谐,能和队员们打成一片,和谐相处,真正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在玩中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用玩的形式能引导队员收获长知识,吸引出他们广泛的爱好和兴趣,对历史知识、民间艺术知识、科技发明知识有所爱好,致使他们最喜闻乐见,在生活活动中以典型而搞创新。

“新”就是指活动内容要有创新,活动形式有实效。只要我们辅导员能发现诱导,处在我们周围的典型数不胜数,必须杜绝追求片面化、城市化,应找准我们农村身边的典型。

浅谈如何开展小学科学课有效教学 篇6

科学课教学在小学被称为小科教学,也许在一些人的眼里不如语文、数学看似那么重要,但我身为一名科学课教师,不但没有轻视它,反而努力去上好这门课,促进这门课与其它各科教学协调发展。为党的教育事业,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现在,就小科教学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与大家交流,希望大家多多批评指正。

一、渲染课堂学习气氛,增加教学趣味性

其一,是在教学中,我既注重自身的外在的教学形象,也注重言语表达的简明、扼要、亲切。语气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为良好的教学氛围做好铺垫。我认为,教师是教学的领头羊,这个头一定要领好。

其二,是充分利用黑板这块教学中心阵地,强化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经常利用彩色粉笔画进行小科教学。如《动物的驯化》这一课,我在黑板左上角画了一棵对称的绿树,中上方偏右画了一只抱着铅笔的小熊猫,小熊猫下方竹叶衬托。中下方画了一个地球仪,黑板左侧中部画了一只活灵活现的小白兔,右侧中部则画了一个骑马驻留遥望的牧马人。图画周围再配以河流,草地、小山。色彩生动、形象鲜明的画面带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不仅渲染了课堂学习的气氛,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而且也让学生获得了一种美的享受。这些图画配合教学内容进行教学,乐趣丛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调整学习心态,强化学习精神,调动学习积极性

教学中引入、编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歌谣让学生表演。统一学生的思想,强化他们的集体意识,感受到团结的力量。《动物的驯化》这一课,我引入编创拍手歌《爱护地球,人人有责》:你拍一,我拍一 ,地球妈妈穿绿衣。你拍二,我拍二,人和动物好伙伴。你拍三,我拍三,都来爱护大自然。你拍四,我拍四,美化国家和城市,……朗朗上口歌谣易学,易于表演,为教学增添了生气与活力。适时让学生表演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歌谣,能够让学生将知识深深地融化在心灵,让学生体验到课堂教学特有的情境趣味,甚至让学生终生难忘、终生受益。歌谣表演能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促进身心健康,培养了学生集体观念,勇敢精神和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

三、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的自然衔接与巧妙过渡

浅谈如何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篇7

一、开展群众文化的总体概况

按照“积极健康、丰富多彩、服务人民”的要求, 大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要求健全群众文化工作网络, 加强群众艺术馆、文化馆、文化站建设, 其基本建设布局是:在地级市以上城市建立群众艺术馆, 在县级建文化馆, 在乡镇建文化站。经过长期努力, 形成一个遍及城乡的群众文化工作网络;创造多种形式, 活跃城乡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 城乡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也异常活跃。传统的民俗文化和新兴的地区性节庆文化的结合, 文化活动和经贸活动的结合, 大大地提高了群众参与的热情。城市的假日文化、休闲文化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 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除传统的吹拉弹唱、书画文学之外, 歌舞厅、卡拉OK厅、电子游艺厅等消费型活动和扭秧歌、跳交谊舞等自娱型活动也吸引了广大群众。由一些文化主管部门组织的有专业文艺团体参加的“广场文化”活动, 已成为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一个热点;以奔小康为目标,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大力推进与小康经济相适应的小康文化建设, 是当前农村文化工作的重要战略任务。文化部要求各级文化主管部门以小康文化建设总揽农村文化工作, 认真制定规划并切实做到组织、任务、资金、政策四落实, 积极进行农村文化基本设施建设;进一步发展农村电影放映队伍, 扩大农村电影市场。

二、文化站的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作用

作为群众艺术馆, 我们应该主动担当起全市群众文化活动策划者、组织者、引导者的光荣使命, 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构建丰富多彩的农村文化中扮演“三总”角色, 努力唱好“主角”。一是在大局中定位, 当好政府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总参谋”。二是在大局中尽责, 主动当好全市群众文化活动的“总编导”。三是在大局中作为, 主动当好城乡群众文化活动的“总调度”。我们将统筹安排、统一调度全市的城乡群众文化活动, 唱响城乡一体化的“四季歌”。比如, 当前我馆组织的“公益文化活动广场”在市区影响很大, 而且深受群众喜爱, 下一步我们将不断把此项活动引向深入, 通过与各县 (市、区) 文化馆的协调, 把“公益文化活动广场”推广到广大农村, 让广大农民朋友也能够充分享受文化的发展成果, 真正开创乡村互动的新格局。

三、文化馆要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文化馆工作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文艺方针政策,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为人民服务, 为社会主义服务, 坚持“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弘扬主旋律, 提倡多种化。要以人为本, 紧密结合工作实际, 要与时俱进, 以繁荣和发展为中心, 以改革和创新为动力, 努力开拓文化馆工作的新局面。文化馆的工作一要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任务, 服务大局;二要贴近实际, 把职能服务延伸到基层。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文化活动, 用先进的文化给人民以思想的启迪和心灵的净化。从而发挥文化馆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独特作用。

四、文化馆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要提高

文化馆要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 着眼于人的素质提高, 加强自身队伍建设。通过目标管理、专业培训, 逐步建立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业务精、作风正、具有责任感和创新意识的工作队伍。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化, 政府职能逐渐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文化馆工作也要更新观念, 与时俱进, 提倡宏观管理, 强化服务意识。要通过多种形式强化业务培训, 强化业务技能, 提高文化馆人员综合业务素质, 如举办舞蹈培训班、音乐培训班、开展音乐知识讲座、书画培训。使他们都掌握一技之长, 都具有创新思想和创新理念, 对文化活动不仅有指导能力, 而且还有一定的组织力, 这样文化馆工作人员才能真正起到文化服务的主导作用, 群众文化才能得以全面开展, 使文化馆各项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

五、深入基层, 摸准需求, 制定活动计划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越来越多样化。这就需要文化工作者深入基层一线, 与群众交朋友, 面对面地和他们交流、沟通, 摸准群众的真实想法, 把握群众的实际需要。只有真正掌握了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所需, 才能在制定群众文化活动计划时做到有的放矢。要坚持制定规划、完善政策。通盘考虑, 做好规划, 不断完善激励、扶持、投入等政策, 有序有力推进各项工作。要坚持加大投入、完善设施。继续加大对乡镇文化站和村 (社区) 文化活动室等文化设施的投入力度, 引导多元投入, 着力提高建成率和使用率, 进一步拓展阵地, 夯实基础。要坚持深化改革、优化机制。加大政府购买文化力度, 关心支持文艺院团改革, 扶持先进单位做强做大。要坚持统筹推进, 重在培育。统筹推进城乡文化发展、历史文化传承和现代文化弘扬、“送文化”和“种文化”, 着力帮助和扶持扎根当地的本土文化。要坚持文化惠民、共享成果。建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机制, 开展多种形式文化活动, 提供优质文化服务, 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他还要求各地在近期和春节期间, 广泛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和特色文化广场活动, 努力丰富城乡人民节日文化生活, 大力倡导和弘扬文明过节的良好风尚。

六、建立艺术人员档案, 开展各种文化活动

一是建立群众文化艺术人才档案, 全面掌握他们的基本情况。利用一定的时间对全乡各村、各单位的文艺表演、书法绘画和体育等方面的人才情况进行调查, 掌握他们的基本情况, 分类建立档案, 并及时更新, 以便更好地开展活动。

二是定期开展各种文体活动, 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我们积极组织开展秧歌大赛、歌唱比赛、书画作品展、篮球比赛等文体活动, 通过活动为他们创造相互交流的机会, 尤其是积极参加市以上组织的各种文体活动, 提高他们的文化艺术水平。立足于我县群众文化资源较为丰富的比较优势, 把群众文化与时代要求紧密结合, 因势引导, 使之成为全县人民发展县域经济的精神食粮和思想动力。开展文化活动贵在长期坚持, 不断拓展、打磨和提升、引导群众文化向先进文化迈步, 力求文化和经济相辅相成, 使我们的大众都可以得到良好的文化修养。

七、群众文化活动服务要优化

文化活动是系统工程, 方方面面的服务工作都要到位, 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全盘工作。如文艺演出中, 灯光师、音响师、舞台监督员、节目主持人, 哪方面有所闪失都会影响演出效果。巡回演出时, 车辆调配不当, 途中出了问题, 或生活安排不当, 影响演员情绪, 都会贻误演出, 因此, 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协办单位都要把任务分解到人, 哪个环节出问题就要追究哪方面的责任。同时, 在活动举行开幕式、剪彩仪式、闭幕式时, 牵头单位一定要精心安排, 请参与主办的单位派领导参加, 并认真检查其它服务工作是否到位。

斗转星移, 如火如荼的群众文化活动, 弹响了和谐的音符, 焕发了我区人民积极向上的健康人生心态, 人们已告别了吃饭上班睡大觉的平淡生活, 多姿多彩的群众文化生活已成为我区广大群众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并将继续发挥先锋和号角的力量, 引导和凝聚全区人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繁荣文明和谐的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摘要:群众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农村文化的发展, 要推进农村文化建设更离不开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 而文化活动又是农村文化建设的生命力, 所以我们要积极开展群众文化活动。那么, 如何在文化站的指导下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就是我们必须要探讨的。

浅谈如何开展数学活动课教学 篇8

一、加强认识

在开设数学活动课的过程中,老师们的认识是不尽相同的。有的教师说,正课都应付不了,还上什么活动课;有的认为,数学活动课与原来的“第二课堂”没有什么两样,只不过是搞搞学科竞赛辅导而已;有的认为,数学活动课就是“专业训练课”,重点就是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系统辅导,为升学服务;有的认为,数学活动课就是学科教学的延续等等。说到底这是教育思想和观念没有转变过来,对数学活动课的认识存有缺陷。实际上数学活动课系指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自主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和培养实践能力为主的课程。开设的目的应在于弥补数学学科课程的不足,加强实践环节,重视数学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 学生志趣、个性、特长等自主和谐发展,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对于数学活动课程与数学课外活动的联系和区别,我认为数学活动课程来源于课外活动而又高于课外活动,是课外活动的发展和升华,也可以说,它经历了一个课外活动“课程化”的发展过程。

二、加强管理

1.学校要制定数学活动课的整体规划和阶段计划,班级制定活动计划。学校要将数学活动课排入课表,让其具有一定的法规性。

2.落实“四定”。①定时间。每周活动课的时间要固定。②定人。每节活动课要有专人负责,指导,学 生人数一般30人左右为宜,保证小组活动的稳定性。③定地点。每节活动课要有固定地点。④定内容。数学 活动课要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内容,每节课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求,要按计划完成教学任务。

三、加强研究

1.活动的组织形式

根据我校经验,我们认为有小组活动、全班活动和全校活动三种形式。在遵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下,以全班活动为主要形式,面向全体学生施教,采取有合有分的形式进行,同时适当成立校级活动小组,使一部分学有特长的学生得以提高。

2.遵守的基本原则。

①自主性原则。数学活动课是为了适应学生的兴趣爱好而设置的,因此要以学生为主体,让每个学生自主参与,自我活动。教师只是活动的组织者,只能在必要时给予启发和适当的指导。

②实践性原则。数学活动课重要特点是强调实践“活动”,因此要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让他们在活动中多动手实践、多动脑思考和多动口表述,在实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

③趣味性原则。活动课是由学生自主参与,因此要以激发儿童的学习、钻研的兴趣为着眼点,使学生喜欢 活动,乐意参与。无论是目标设计、题目拟定、内容安排、形式选择、情境创设、效果评价都应体现趣味性,达到寓教于乐,启智于动的目的。

④异步性原则。允许学生在起步上不同,效果有异,在发展上不受限制。要做到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因材施教,个别指导,要在不加重学生负担前提下,适量适度地开展,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各扬所长,各尽所能。

⑤思考性原则。活动只是数学教学组织的形式,通过活动让学生获取数学知识,形成数学能力才是数学活 动课的最终目的。因此要让学生在活动中以典型问题为研究对象,学会一些基本的思考方法,从而掌握基本的 知识规律。选择活动内容时,要在趣味性中兼顾思考性,要使学生在活动时有思考和探讨的余地。

3.数学活动课的课型。

①拓宽延伸课。在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外,把课本上的某些内容适当地加深和拓宽,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探讨、解答,发展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数学才能。例如难题指导课,思路分析课等。

②故事活动课。结合有关数学知识的教学,通过活动的形式,讲一些数学故事。包括数学家和数学历史故事,蕴含数学知识的童话和寓言故事等,由老师学生共同收集,可由老师讲,也可由学生自己讲。通过讲故事,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③实践操作课。指导学生制作学具或操作学具,进行实际测量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操作 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活动课可制作内容较多,如计数教具类有:简易计数器、数字卡片、口算卡片、口算表等。几何形体类有:用硬纸制作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等模型或表面积的展开模型,制作推导面积、体积的计算公式教具等。还可以有计划组织学生进行实地测量或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如在学习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后,可组织学生帮助学校或家长计算装饰有关房间的墙壁,该粉刷的面积的大小,应贴多少墙布,教给学生合理使用材料,讲究节约等。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培养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才干。

④游戏活动课。数学游戏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炉,让学生在游戏中提高辨别能力和反应灵敏度,是一种 很好的益智活动,如下数学棋,玩數学扑克牌,猜数学谜语,开设数学诊所、数学游乐园等。

浅谈如何开展教学活动 篇9

单位: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莲庄乡中心小学作者:张记帽

电话:***电子邮箱:zhjm.1979@163.com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的设计,完善教学的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①语文课程的评价是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目的和要求,对教学全过程和结果的有效监护。通过评价,能使学生在语文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能使教师获取语文教学的信息反馈,有利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和适当的调整,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语文课程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如何对语文课堂教学进行全面、科学、合理地的教学评价,如何对学生的具体状况做出全方位地评价,并能及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何真正发挥课堂教学评价作用。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学习、听课和课堂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在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方面的一点认识。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理念

1、坚持“发展为本,师生共长”理念。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不再仅仅是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以发展为主、师生共长的过程。关注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综合发展,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进行评价的灵魂。这一理念体现以下几点: 首先体现在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评价。这一评价要关注学生们语文基础知识和技能掌握,如低年级学生认识声母、韵母;学会用字典为生字注音等;要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和发展,如学生由原来不会写的汉字,到会写,再到写的工整干净和学生学会用工具书去解决一些自己能够解决的语文问题等;要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

其次体现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的评价。师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往往通过对话、交流、合作等多向互动过程,实现共同发展。学生习得知识和技能,掌握学习方法,获取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师也获得教学技能的提高。

最后体现在课堂上教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情感和价值,关注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克服困难,支持学生开拓创新、宽容学生的个性发展。

2、坚持“以学论教,以教促学”理念。

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

导着、合作者。因此说,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必须落实到学生这一主体上,才能发挥评价的效益,促进学生知识的生成。这一理念体现在:

首先是要坚持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的学习状态来评价课堂教学的质量。也就是说在一节课上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怎么样,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获取知识的情感体验又如何。这就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评价模式,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的理念。

其次是教师的教是否促进学生的学。这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想尽一切方法和策略,创设出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情境,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关注学生的学法指导,通过调控课堂来促进学生的交流合作和自主学习。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施。

1、关注学生发展,进行多元评价。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课堂教学评价要着眼于学生的整体发展和个性发展,评价的实施要多元化,不要过于单一化。”②在传统的教学评价中,评价的主体是教师,课堂评价活动只限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教师是课堂评价的执法者和权威,学生只是课堂评价的被动接受者,教师没有留给学生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的时间。而在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评价,要求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发展,要体现人文价值观和评价的多向性、多元性。这就要求教师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组织者、协调者,学生自己也将参与到评价活动中,使评价更全面、公正、公平,更具有指导意义。这一过程表现如下:

首先自我评价。

在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要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客观的自我评价,可以使学生准确地评判自己优缺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养成自我意识与独立性,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例如在每节课结束前,我都会提出一个问题“这节课你学习的怎么样?你觉得自己表现的怎么样?”使学生在这节课上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从而找出自己的优缺点。同时作为教师我也总在每节课后问自己“这节课你组织的怎么样?对学生进行知识学习的引导开展的如何?”等,使自己在教学上进行认真的反思,找到教学过程中优缺点,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其次学生互评。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要体现价值多元和民主评价,使每一个学生在评价过程中领略成功的喜悦,追求评价的最大效益。”因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不但开展自我评价,而且还开展学生互评,使学生互相促进,共同发展。我们知道小学生的模仿性强,喜欢模仿大人去评价别人,而这种互评的方式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优点,改正不足,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判断能力和表达能力,使学生自身素质

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但是小学生由于年龄小无法掌握评价的尺度,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有时会把指出别人的缺点和不足,当成自己的特长。这不仅伤害了被评价者,也不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这一过程需要我们教师进行耐心的引导,逐步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和评价能力。例如在《司马光》一课,分析司马光砸缸时,几乎每个学生都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使课堂氛围变得十分活跃。这一过程使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评价,达成共识,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让学生领悟到一种学习方法。

最后教师评价。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继续学习的一种动力。”因此说,教师在课堂上的激励评价,往往会使学生产生喜悦的情绪,这种体验能促进学生自觉的向我们所提倡的方向努力。尤其是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教师都要认真听取、公平对待、耐心评价。例如在一次语文课上,我提出了一个问题,一个平时不爱回答问题的学生举起了手,而自己并没有忽视他。他在回答问题时,由于畏惧和慌张,说出的话语无伦次。这时我就鼓励他“慢慢说,再说一遍。”通过对他的鼓励,使他终于把问题顺利完成了。这个过程使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快感,同时也为他以后的发展打下一个基础。如果当时我觉得他语无伦次,把他搁置在一边,那么他以后可能不会再发言,更为担心的是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对小学生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时,首先要先肯定、多肯定学生的合理部分,再进行点拨引导。让学生在极力的评价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是在重视语言评价时,还要重视非语言的评价。例如:“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个轻轻的抚摸”等,这种无声评价将会牵动学生的心,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2、关注学生差异,进行真情评价。

“教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用冷漠、讽刺、责怪等不适当的评价,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我认为花费时间去苛求学生,不如用一点心,去发现孩子们闪光点,并以此鼓励他们。我们知道评价一个人不应用一把尺子,对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进行评价,也要因人而异。例如对待学困生,要找他们微小的进步,用心去评价他们的进步,来激励他们上进,对待优秀生,在肯定和表扬的同时提出更高的要求,使他们有更大的进步。

上一篇:后进生转化记录二下一篇:美的集团营销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