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经典素材名人事例(精选10篇)
哈佛大学校庆,打算邀请时任美国总统的里根参加。里根一想,机会来了,就让人捎话,问能不能送他个荣誉博士的头衔。哈佛师生对此议论纷纷,认为他和学术一点都不沾边儿,还是不送为好,于是里根没来,庆典照办。
哥伦比亚大学曾拒绝给英国女王授予博士学位;牛津大学曾拒绝给撒切尔夫人授予荣誉学位。曾任佛罗里达州州长的布什总统的弟弟,也被佛罗里达大学拒绝授予荣誉学位,只给了个荣誉校友算是安慰。
大学的大“脾气”除了是自己“耍”出来的,也是烘托出来的。因为许多本身“脾气”就很大的名人,一到了大学,马上就变得没“脾气”。几次获得奥斯卡奖的好莱坞导演斯皮尔伯格,年轻的时候大学没读完就辍学投身电影了。几十年后,年过半百的他再度报名母校的电影专业,继续攻读学士学位。这时的斯皮尔伯格是如日中天的大腕,他的电影成了教学范本,可他依然得接受年轻教师指导,该交作业就交作业,该做论文就做论文。虽然有时候交上去的作业就是自己导演的著名电影的片段,可老师给的分数还真就不高。斯皮尔伯格呢,也是服服帖帖,毕业典礼时既不上台讲话,也不去主席台就座,而是和其他毕业的年轻人一样,穿着学士服,老老实实地坐在台下。
桑兰,出生于1981年2月,浙江宁波人,原国家女子体操队队员,曾在全国性运动会上获得跳马冠军。到今天为止,坚强的桑兰已经笑着度过了6年的轮椅时光。
7月21日晚在纽约友好运动会上意外受伤之后,默默无闻的桑兰成了全世界最受关注的人。这确实是个意外。当时桑兰正在进行跳马比赛的赛前热身,在她起跳的那一瞬间,外队一教练“马”前探头干扰了她,导致她动作变形,从高空裁到地上,而且是头先着地。遭受如此重大的变故后却表现出难得的坚毅,她的主治医生说:“桑兰表现得非常勇敢,她从未抱怨什么,对她我能找到表达的词就是‘勇气’。”就算是知道自己再也站不起来之后,她也绝不后悔练体操,她说:“我对自己有信心,我永远不会放弃希望。”
梅兰芳——将京剧艺术引向世界
从生命的谷底到艺术的巅峰,他的生命本身就是一场华丽的出演,他的一生就像一场永远听不到尽头的京剧。幼年的苦练,青年的继承,壮年的弘扬,成就了这位将我国的京剧艺术引向世界的第一人。
有的人被流放到贫瘠的土地,他的灵魂却愈加丰盈;有的人被禁锢在闭塞的山村,他的`歌喉却可以飞跃千山万水。他没有出生在京剧世家,也无天赋可作径,他的生命中本无乐符,可他却用勤勉继承了中华戏曲文化的精髓,唱响了京剧的大美。
他倾其一生在弘扬京剧的土壤上耕耘,终于收获了丰硕的果实。曾赴日,赴美,赴苏,将京剧艺术引向了世界。创作如歌,弘扬作曲,和曲而歌,方知歌之动听。
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余秋雨
静坐寒窗苦守,动辄行者无疆。他是长江边的艄公,溯流而上行一段苦旅;他上高山下的愚叟,舞起双臂铲除文化的劣根;他是高明的外科医生,剜除传统中的千年病灶。九万六千平方公里,满满的是他探求文化根源的脚印。游历欧洲十国,不变的是他永无止境的文化反思。千万里溯源之路,十余载文化苦旅。秦汉烽烟、魏晋霜雪,在他的笔下再生;唐诗平仄,宋词韵律,在他的手里跳动。
静看历史千层浪,最是智慧余秋雨。
“不临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他一直在行走,走遍中国,又走向海外。为深刻理解中华文化,他追根溯源;为全面剖析传统思想,他游历世界。他结束了中华文化盲目自信的历史,他为国人打开了真正的开放之门。
王国维——用生命树起民族文化的大旗
厦之将倾,方显英雄本色;国难当头,彰显赤子真魂。
他曾是指点江山,吞吐日月的国学大师,也曾是挥戈漠北、千骑逐虏的英武将才,却终于投水颐园,含恨而去。他以渊博的知识推开国学文化之门;他以文人的坚守传递文化传承之火;他以不屈的脊梁支撑文化将倾之厦。他把生命中的力量化为一缕星光,想要点亮文化的黑夜,他把古籍中的精华化为一只舟楫,想要横渡国难的海洋。
他就是王国维,国学大师,文之大者,人之至伟。
1、达。芬奇画蛋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家达?芬奇,从小爱好绘画。父亲送他到当时意大利的名城佛罗伦萨,拜名画家佛罗基奥为师。老师要他从画蛋入手。他画了一个又一个,足足画了十多天。老师见他有些不耐烦了,便对他说:“不要以为画蛋容易,要知道,1000个蛋中从来没有两个是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同一个蛋,只要变换一下角度去看形状也就不同了,蛋的椭圆形轮廓就会有差异。所以,要在画纸上把它完美的表现出来,非得下番苦功不可。”从此,达?芬奇用心学习素描,经过长时期勤奋艰苦的艺术实践,终于创作出许多不朽的名画。
2、孙康映雪夜读
晋人孙康,家贫而酷爱读书。夜晚,虽有时间却买不起灯油,只好默默地回忆,消化白天学过知识。有年冬天,他半夜醒来,感到屋内并非漆黑无光,还能隐约约看到一些东西,原来是皑皑白雪反映所致,这给了他启发:何不借雪光来看书呢?于是雪夜,特别是月光映照下的雪夜,就成了孙康苦读的好时光。由于勤奋好学,他终于成为一个有名的学者,并当上了御史大夫。
3、头悬梁锥刺骨
战国时苏秦,与魏人张仪同师鬼谷先生。他夜间读书,苦心钻研,困倦欲睡时,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血一直流到脚步上。
汉代孙敬好学,读书时,用绳子把头发系在屋梁上,以防止打瞌睡,来督促自己努力攻读。
4、被认为是傻子的科学家
小霍金也像普通的小孩一样,喜欢玩具,着迷于玩具火车,甚至自己花钱买来了电动火车。十几岁时,霍金还喜欢制作飞机模型和轮船模型,甚至尝试发明一些游戏,比如制作不同颜色零件的工厂、运送产品的公路和铁路,以及股票市场。霍金和一个同学负责编制游戏的规则。在编制这些游戏时,小霍金的目标是“建造我能控制的可以开动的模型”,“这些游戏及制作都来自于探究事物并且进行控制的要求”。这种要求一直驱动霍金去“探究事物”,甚至在后来的宇宙学研究中仍在起作用。
上学期间,霍金分在一个很好的班,尽管他的成绩名次从未进过前一半,但仍受到同学的尊敬,同学为他起了一个“外号”---爱因斯坦。霍金在班上有一些要好的同学,他们喜欢听音乐,特别是古典音乐,如莫扎特、马勒、贝多芬,也到音乐厅去听音乐。他们还经常讨论一些科学和宗教问题,例如宇宙的起源和宇宙的运行是否需要上帝的作用。
乔布斯知道自己也会犯错误,所以会完全信任他的团队,要求他们指出他的错误,并进行纠正。
苹果苹果前零售主管罗恩·约翰逊在接受斯坦福大学商学院采访时讲了以下这个小故事:5月份苹果开设第一家零售店之前,约翰逊开车载着乔布斯一起去一个每周例行会议。
约翰逊当时对乔布斯说:“我们把零售店设计成一个围绕产品的场所,但如果我们是围绕音乐或电影等活动来设计会怎么样,我们应该那样做。”
当时,乔布斯听了对他说:“你知道这是一个多么大的改变吗?我没有时间再重新设计零售店。”
2. 阳光越是强烈的地方,阴影就越是深邃。——歌德
3. 或许悲观主义者最绝望地哭泣正是因为世界并不像他想象的那样糟糕。——伯纳德•贝伦森
4. 这世界除了心理上的失败,实际上并不存在什么失败,只要不是一败涂地,你一定会取得胜利的。——亨•奥斯汀
5. 人平不语,水平不流。——宋•释惟白
6. 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是谓大同。——清•康有为
7. 公则四通八达,私则一偏而隅。——明•薛宣
8. 一个人最伤心的事无过于良心的死灭,一个社会最伤心的现象无过于正义的沦亡。——郭沫若
9. 憎恨自己和轻视自己是人类特有的疾病。——蒙田
10. 在这个世界上,和我们共同生存的是满目的罪恶和悲伤。——塞•约翰逊
11. 在他们看来,在天空里明亮的彩云上总悬着一颗黑色的灾星。——爱默生
12. 生活是一种极可怕的苦役。——狄更斯
13. 一公则万事通,一私则万事闲。——袁子正论
14. 只要提着正义之剑攻击,再柔弱的手臂也会力大无穷。——韦伯斯特
15. 天下事,坏于懒于私。——宋•朱熹
16. 公正是赏罚公明者的美德。——亚里士多德
17. 三种人生态度:悲观主义、职业主义、理想主义。君子应该是理想主义者。——于丹
18. 自暴自弃是一条吸取心灵的新鲜血液并在其中注入厌世和绝望的毒液的毒蛇。——德国
19. 悲观主义像鸦片一样,是一种有毒的物质。虽然有时可以入药,但绝对不能当饭。——切斯特顿
有一次,有个农民拿来一张盾牌,请达。芬奇的父亲披耶洛在上面画些凶恶的东西。披耶洛虽然绘画技艺不错,但不如达。芬奇画得更好。于是,他就让儿子为他代劳。
画什么呢?达。芬奇决定画希腊神话中的女妖麦杜萨。麦杜萨是什么模样呢?谁也没见过呀!可这难不住达。芬奇。他捉来好多蜥蜴、刺猬、壁虎、蚂蝗、萤火虫,把它们统统放在一间谁也不去的旧屋子里,一边观察,一边思考。几天后,他开始动笔了。他把这些小东西的丑恶特点加以综合和改造,画成了一个口吐毒焰、浑身冒火的妖兽。为了检验效果,达。芬奇把盾牌安放在画架上,拉开窗帘,使盾牌的面上微显阴暗。一切布置好了,他大声地叫道:“爸爸,盾牌画好了,您来拿吧!”
披耶洛正惦记着盾牌的事,心里暗暗嘀咕:“这孩子几天来老是不见影儿,大概把画盾牌的事给忘了吧?”一听达。芬奇的喊声,连忙向那间旧房子跑去。他推开门,刚要迈进门坎,突然惊叫一声:“妖魔!”一连倒退了十几步。
达芬奇疾步出屋,拉住父亲的胳膊说:“别怕,这是我画的呀!”
“哎呀,我还以为……”披耶洛摸着额头,心还咚咚跳得厉害。“爸爸,”
1986年,共青团浙江省委向全省团员发出了为社会风气根本好转作贡献的倡仪。年轻时的孔胜东想到了用自己的自行车的修理技术为群众做点事。于是,他立即行动,每逢周六晚上7时到10时,在自家门口挂出了“共青团义务修理自行车”。他修车从不收一分钱,当车主有急事而车又一时难以修好时,他就把自己的车借给了别人。
就这样到了1995年春节,孔胜东父亲病重,他也只陪了父亲两天,因为第三天正是周六。在父亲去世的第二天正好是星期六,事虽多,但他还是自觉补了一个晚上。
魏王感到非常生气,他传下命令说:“谁要再来反对我的决定,一律杀头!”这样,大家都不敢再说什么了,只是在心里着急。
一天,有个叫许绾(wǎn)的人背着筐,拿着铁鍬到王宫来求见魏王。他对魏王说:“听说大王要建一座‘中天台’,我愿前来助大王一臂之力。”
见到这个前来帮助建造高台的第一人,魏王感到很高兴。魏王问他:“你有什么力量能够帮助我呢?”
许绾说:“我没什么了不起的力量,我只是能帮助大王您商量建台的计划。”
魏王连忙高兴地问他说:“你有什么高见?快讲来我听。”
许绾不慌不忙地说:“大王您在建造高台之前,先得发动大规模的战争。”
魏王很不理解地说:“你这是什么意思?”
许绾说:“请大王听我分析。我听说天地间相距15000里,中天台的高度是它的一半,那就是7500里,要建7500里高的台,那么台基就得方圆8000里。现在拿出大王的全部土地,也远远不够做台基的。古时尧、舜建立的诸侯国,土地一共才方圆5000里。大王要建中天台,首先就得出兵讨伐各诸侯国,将各诸侯国的土地全部占领。这还不够,还得再去攻打四面边远的国家,得到方圆8000里的土地之后,才算凑齐了做台基的土地。另外,造台所需的材料、人力,造台的人需要吃的粮食,这些都要以亿万为单位才能计算;同时,在方圆8000里以外的土地上,才能种庄稼,要供应数目庞大的建台人吃饭,不知道还得要多大的土地才够用呢。所有这些,都必须先准备好了,才能动工造高台。所以,您应该先去大规模地打仗。”
【高考作文经典素材名人事例】推荐阅读:
高考作文素材写名人事例07-17
高考作文经典素材名人名句12-06
英语高考作文素材复习事例07-24
高考议论文素材:名人素材经典评析06-22
高考作文热点名人名句素材07-13
高考语文作文名人语录素材03-22
高考作文常用素材名人名言07-07
名人励志作文素材事例10-14
高中作文素材名人事例03-17
勇气素材作文事例名人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