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志愿者工作总结

2024-08-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于志愿者工作总结(通用8篇)

关于志愿者工作总结 篇1

光阴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我们的工作又迈入新的阶段,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计划吧。相信大家又在为写计划犯愁了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志愿者工作计划4篇,欢迎大家分享。

志愿者工作计划 篇1

蓬勃志愿者协会始终坚持“交通安全知识、交通事故预防与急救、汽车节能减排”为主题开展宣传和教育的志愿服务工作。20xx年xx月协会开启了交通文化节交通安全知识教育的系列活动,交通文化节征集大赛接近尾声,协会将组织作品的评审工作和作品网上公投的工作。而且,交通安全知识竞赛也将在xx月6日举办和交通安全知识讲座将于xx月7日举办。另外,协会将继续与东北林业大学三页草报社合作,继续在三叶草报刊上设立交通安全教育专栏。详细来说,协会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有以下工作:

一、交通文化节之交通安全知识竞赛

xx月6日,协会即将举办交通文化节之交通安全知识竞赛,同时邀请全校同学参与,这是协会开启发展之路的新起点。以前,协会绝大多的交通安全知识竞赛数只局限于交通学院学生,而现在面向全校同学开放,服务的对象将更加广泛。

二、“交通文化节之交通安全标语、交通图标、交通安全教育征文、交通安全教育海报设计大赛”评审

xx月5日,交通文化节征集大赛接近尾声,征集大赛截稿,作品评审工作即将开启。在11月8日前,协会将组建一个“20人”评审组,其中10人是协会从事交通安全教育的志愿者,而其他评委有其他学院志愿者协会推荐志愿者或者协会邀请老师等。协会始终本着“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评审各项作品,坚持各个角度进行交通安全知识教育,最终达到预期的效果——同学参与交通文化节接受交通安全教育,而评审组也因为同学们对交通安全的认识而再次受到交通安全的教育和感悟。11月8日,评审组将对所有作品进行人工初审,然后挑选优秀作品制作成展板以后在二教展出,同时将作品发布在校园网站,发动同学参与优秀作品投票,让广大同学们在投票的过程中观看作品,认识交通。

三、交通文化节交流论坛之交通安全知识讲座

xx月7日,交通文化节交流论坛之交通安全知识讲座将在交通学院501#举办,本次讲座将邀请交通学院交通工程教学与从事交通安全研究工作的老师为我们讲解交通安全知识。本次讲座也面向全校同学开放,相信有更多的人员参与,让更多的人关注交通安全,关注生命。

四、协会发展规划与志愿者培训大会

xx月底,协会将举办“协会发展规划”演讲比赛,旨在让xx级学生深入了解协会的发展和加强协会主题发展的讨论,培养协会下一届交通安全教育志愿服务的工作者。协会要发展,关键要提高志愿者的志愿服务能力和工作能力。因此,协会在“协会发展规划”演讲比赛以后,根据目前志愿者反映出来的问题,将邀请协会指导老师和协会前一届会长以及工作比较突出的志愿者,为志愿者们解答协会管理和主题活动开展的问题。

志愿者工作计划 篇2

为了进一步加强消防志愿者队伍建设,更好开展消防志愿服务活动,实现志愿者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和多赢共赢,现制订工作计划如下:

一、完善消防志愿者队伍建设和服务活动的机制

本着“有利于志愿者队伍长远建设,有利于志愿服务活动全面开展、有利于充分实现志愿者的社会效益”的原则,对现有制度和工作模式进行改革完善,重点对消防志愿者组织机构、培训、奖励、惩处、人文关怀、选拔培养、职务任免、社会推荐、活动程序、活动标准、监督制约、服务保障等方面进行制订修订,建立规范化操作手册,一季度由办公室负责开展调研,提出完善方案,分工抓好落实。

二、加强消防志愿者人事培训管理工作

1、合理招募新志愿者。年度计划招募新志愿者500人,对新招志愿者履行谈话筛选、消防培训考核,凡不符合招募条件或考核不合格的,不予转正。招募对象为消防志愿者演艺人员100人,消防志愿者学校服务人员200人,消防志愿者社区、农村服务队员各100人。年初由人事培训部制订计划,分阶段组织实施。

2、加强志愿者骨干队伍建设。年度培养骨干消防志愿者200人,其中组织管理型骨干70人,演艺队员30人,学校服务队员50人,社区农村服务队员40人,媒体宣传人员10人。年初由人事培训部制订骨干志愿者选拔条件、选拔程序和享有待遇,印发有关海报和宣传招募材料,在消防志愿者网站和有关媒体公开选拔,对选拔合格的,给予相应任命和其他待遇,并为他们的志愿服务活动创造条件。

3、加强志愿者的培训工作。年内举办新招募志愿者培训班5期,每期1天;骨干志愿者培训班2期,每期2天;志愿者部门、大队负责人培训班1期,时间1天;学校志愿者服务示范培训班2期,每期2个小时;社区农村服务示范培训班2期,每期2个小时;媒体宣传人员培训班1期,时间1天。具体培训内容和计划由人事培训部年初制订,并由办公室指导,联合东港大队、特勤中队实施。

4、抓好志愿者职务调整、任免和辞退。3月份、10月份集中进行人事调整,对各部门和大队人员进行任职和充实。其他月份需要临时调整任免人员的,由人事部提请志愿者服务支队例会研究确定,并及时发文公布。3月份,对需要转正的.新训志愿者归口转正,需要任命的,任命相应职务;对不能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志愿者,一律调整到后备大队;对申请加入消防志愿者队伍,两年内无任何服务记录的,一律辞退。

5、做好志愿者奖励和人文关怀工作。年度继续由消防志愿者协会和服务支队开展十佳、优秀消防志愿者表彰,开展优秀消防志愿者团队表彰,四星级以上志愿者特殊贡献表彰,优秀消防志愿服务活动创新奖励。对表现突出的志愿团队和志愿者,推荐参加国家、省、市有关部门的表彰,并寄发表彰喜报。继续落实好星级评定、谈话交流、节日祝福、特殊情况慰问、志愿者服务档案等关怀活动,年内组织2-3次联谊聚会,组织1次骨干消防志愿者外出交流参观学习活动,并视情组织其他类型的团队沟通活动。

三、全面开展消防志愿服务活动

1、进一步加强对活动的指导和规范。活动的申请、公示、活动期间的讲评、安全要求、内容要求、分组和时间要求等,由活动策划部制订规范化操作手册,并逐项指导完善。

2、年内由活动策划部策划组织10次活动,每个学校大队年内完成8次活动,其他大队年内完成10次活动,大队的活动开展计划在3月份报活动策划部。

3、实行活动跟踪指导计划。支队领导和办公室主任、副主任分工指导有关大队,并督促和指导大队及时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4、提倡创新活动内容、丰富活动形式。在宣传站宣传、进农村、社区、单位宣传,消防电影放映,消防讲座,消防演习,消防演艺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创新活动内容和方式,提倡消防志愿者与单位、社区、农村、个体经营业户结对子,互相学习、宣传、服务。年初由活动策划部广泛征求意见,提出活动创新形式内容,并对全年活动进行规划。

四、加强消防志愿者团队和服务活动的宣传

1、改版消防志愿者网站,3月份完成新网站的改版任务,突出宣传消防志愿者服务的各项活动,突出宣传骨干消防志愿者和优秀消防志愿者团队,并为消防志愿者各项管理提供更加便捷的操作,将消防志愿者网站建设成为全国最好的志愿者网站。

2、建设消防志愿者影像、图片站并开展相关活动。上半年,将历年来消防志愿者影像、图片分类整理,建立影像和图片站,集中宣传志愿者团队形象。开展优秀图片、影像评选表彰活动,开展优秀文章征集评选活动,在学校、幼儿园开展优秀消防题裁征文、征画、征字、征歌曲等活动。

3、抓好消防志愿者团队和服务活动的日常宣传,并强化典型宣传。对每次活动,每名消防志愿者均应留有图片,应保留有集体合影。抓好普通志愿者的跟踪宣传,抓好典型志愿者的形象树立。宣传活动要在各个媒体广泛开展,年内推出5名典型志愿者,推出1个优秀团队,制作1期电视专题片,办好2期报纸专栏,办好2次网络大型宣传活动。

4、强化沟通,建立多方位宣传阵地。网站要与各公益网站、栏目和各大学、相关部门单位互建链接,建立消防志愿者信息简报,不定期出版,并通过邮件发往有关单位和人员。

五、做好志愿者团队建设和服务活动的各项保障

1、抓好志愿者协会财务管理和资金筹集。通过多种渠道,包括网站广告等形式筹集资金,严格收支管理,规范资金使用,严格物资管理,确保物资完好。

2、保障消防志愿者团队和服务活动的各项物资以及资金,根据需要印刷宣传材料,制作志愿者服装,购买添置消防志愿者服务器材和其他用品,对经过审批的服务活动资金,及时支付和报销。

3、进一步加强支队及各部门的内部建设,端正服务态度,建立相关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为基层大队做出表率。

4、争取在政府和有关部门寻求政策支持,为志愿者服务活动创造条件,为志愿者个人和团队建设提供有力帮助,在全社会营造有利于志愿者团队发展的氛围。

志愿者工作计划 篇3

西部计划各省(区、市)项目办、xq生产建设兵团项目办、研究生支教团各高校项目办:

为进一步做好志愿者服务管理工作,确保近一阶段尤其是元旦、春节期间志愿者健康平安工作,各地要在做好西部计划日常服务管理工作的同时切实加强西部计划志愿者(含研究生支教团)安全教育管理和关心服务工作,切实提高志愿者安全自护意识,保障广大志愿者度过一个充实、愉快、安全的假期。现就做好近期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1开展走访,加强组织关怀。各级项目办要深入志愿者所在服务单位和宿舍,开展慰问走访活动。了解志愿者工作生活情况,掌握志愿者思想动态,倾听各方意见建议,帮助志愿者解决实际困难,妥善安排节假日期间留在服务地的志愿者的相关生活,并适当组织一些联谊交流活动。县级项目办的走访工作要实现全员覆盖,访单位、进宿舍、听意见,全面掌握每一名志愿者的身体、心理、生活、工作等情况,形成详细的走访记录。

2做好排查,严查安全隐患。各县级项目办要结合走访工作,在近期对志愿者工作生活场所的社会环境安全、房屋安全、水电安全、餐饮安全、取暖安全、相关设施等进行全面检查,督促有关方面加强整改,排除安全隐患。当前部分地区正值采暖季,各级项目办尤其是县级项目办务必要提醒志愿者做到安全取暖,严防火炉取暖中出现一氧化碳中毒或电热毯取暖中出现漏电、短路等情况。

开展教育,提高自护意识。各县级项目办要集中开展志愿者安全健康自护教育,并借助群发短信、网络宣传等途径做好广大志愿者的安全提醒工作。主要内容包括:严禁志愿者外出探险、到无安全措施的危险水域滑冰、到存在安全隐患的野外登等;提醒志愿者注意出行安全,严禁无证驾驶或乘坐“三无”车辆,严禁乘坐超员、超限等违规运营车辆,严禁乘坐农用车和货车,严禁购买、骑乘无照摩托车、电动车及刹车不良的自行车,严禁搭乘陌生人的顺风车;严禁志愿者使用没有烟囱(排烟不畅)的煤气炉、不达标的电磁炉做饭;严禁酗酒;提醒志愿者在出行、返程、离岗等途中注意自身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谨慎与陌生人交往,谨慎接受约请、赠与,防止上当受骗;提醒志愿者妥善保管好个人财物,若遇突发事,要冷静应对,依法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及时向服务单位和县项目办报告。

4加强管理,严格请假制度。各级项目办要严格志愿者请销假制度。各服务单位要详细统计双节期间外出志愿者名单、外出地点、往返日程和联系方式等,报县级项目办备案。各级项目办要向志愿者公布节日期间值班电话,确保24小时通讯畅通。各级项目办及服务单位应建立双节期间突发事应急预案,事先与当地公安、消防、医疗、卫生防疫等单位联系,建立通畅的工作网络。

强化责任,落实保障措施。有关保障工作尚未完全落实到位的项目办,要切实按照《20xx-2018年度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实施方案》精神,尽快落实到位。省级项目办作为牵头部门,要强化责任意识,统筹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和自身财力,加强与各级财政部门协商,推动落实省市县三级财政配套,将志愿者生活补贴、社保单位缴纳部分、商业保险(单项最高保额不低于80万元的急性病身故、意外身故、意外残疾等险种)等保障经费严格落实到位,全方位为志愿者提供保障。

各级项目办要本着对志愿者高度负责、对西部计划工作高度重视的态度,将志愿者人身安全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严格落实以上各项要求,加强督促检查,做好各项安全健康管理工作。各省级项目办要对以上工作进行部署、督导和核查。各县级项目办要将近期开展走访、排查、安全教育等工作情况及时报省级项目办汇总。对因管理疏漏而导致发生志愿者重大安全、健康事故的,全国项目办将依照管理责任规定和三方协议,严肃处理。

联系人:

联系电话:

联系邮箱:

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项目管理办公室

志愿者工作计划 篇4

志愿者协会是一个用心服务社会的团结组织,一个甘愿奉献的爱心集体,在这里能学到的不仅是如何组织服务活动,还有如何吃苦,如何爱人,很多很多。一种令自己终身受益的词汇在这里深切感受吃苦耐劳。

新学年开始,为了更好的提升办公室部的工作质量,我列出以下几点工作计划。

1、协调好各部门,完成各项活动

2、密切联系各部门成员,加强各成员之间的交流沟通,从而带动大家积极性,使我们的工作更加高效。

3、准备好每次例会开会内容,主持好每次例会,记录好每次会议记录。

4、每次活动收集、整理好策划书、总结与、计分条和各项文件等。

5、每次活动收发好各种工作牌。

6、认真做好每次报账工作,管理好青协会的活动经费,使其用到恰当处。

7、条理,清晰的整理好各项活动得相关文件。

为了更加明确的表明办公室部在下学年的工作决心,以下几点办公室部会坚守实行。

1、成员考勤(重点)

本学期成员采取签到与点名并存的考勤制度。签到主要由青协成员亲自签到,不得代签;签到分为迟到签到,早退,点名,签到三种,点名工作有办公室人员负责。

2、青协例会与临时会议

本学期青协例会与临时会议开会地点均在综合楼(地点待定),例会时间定于每周四下午13:00召开。临时会议的通知由电话通知。

3、财务管理

青年志愿者协会是一个人数众多的协会,为保障资金的合理有效利用。财务采用一元以下(包括一元)不报销,个人解决,一元以上已支出申请的原则,申请采用口头申请与书面申请并存的申请方式。

4、值班

社团必要值班采取社团签到和社团管理部签到。为保障值班质量和良好的值班环境,下学期社团必要值班尽量做到每节课都安排人值班并尽量每班排两人。本学期在值班室设值班记录本专供值班人员记录值班期间处理事情及对收到申请等做记录。

新学期开始办公室部的第一个工作任务就是招新。在招新的过程中,是否能够招进一些高素质的学生,是一个关系到办公室乃至整个青协发展的关键,所以我们办公室在招新时,一定要慎重。招新的原则是:

1、工作态度为先,能力其次(因为热情远比工作能力重要)

2、针对我们办公室的实际情况,我建议办公室下学期在同届同学里面招1~2名成员,以便提高工作效率,让老一辈有工作经验的学长带来新成员更快的熟悉新环境和新工作。由于下个学期办公室的工作任务较重,迫切需要在同届同学里在进行招新,以保证办公室在下个学期能更好的完成工作。

以上便是办公室对新学期的一些工作计划,希望协会各位成员共同协作,将本学期的工作顺利、保质保量的完成。

新学期开始,我列出以下几点建议,希望志协的工作能更有序和谐的进行,同时提高工作效率。

1、校园服务的关注校园,关心服务同学,让同学们遇到困难时想到的是志愿者。例如设立帮助热线,下雨时困在教学区的同学只需打一个电话,都能找到没课的青年志愿者为你送去雨具,这些雨具的提供可与外联部携手找商家。当有同学生病时,也有志愿者的身影,替他买药并送去问候。

无论哪个部门有活动,我们都会心甘情愿的提供帮助,这也是加强凝聚力,体现团结的重要方面。

2、社区服务

走进社区,服务困难群众,体现当代大学生志愿者优良风貌。例如和宣传部合作,向社区居民宣传防盗、防病、健康知识,也可与社区、计生委或主管法律宣传的政府部门联系在围墙上写宣传标语,绘宣传画。

查找与生活有关系的部门电话号码,如买米,买煤气,社区门诊等,制作小册子分发给行动不便的老年人,让他们的生活更加方便。

3、社会服务

帮助交通部门维持交通秩序,在人流较多的路口与社会实践部的兄弟姐妹们宣讲交通安全知识、指挥交通,为辛劳的交警同志送上一瓶水一个问候。

联系希望工程,举办公益活动,比如组织有爱心的同学献血、捐款,把真真切切的情感赋予需要帮助的人们。

4、文化服务

把知识文化,娱乐演出等丰富人们精神家园的文化大餐带给的人。与宣传部和策划部携手将日常生活中需要的知识和必要的社会知识传达给在校大学生,或把日常生活小窍门,饮食烹饪技巧传递给周边生活的居民。

关于志愿者工作总结 篇2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的变化, 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已成为社会大趋势, 如何完善社会服务、缓解老龄化趋势已成为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高校离退休工作是整个老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维护高校和社会稳定、构建和谐校园、实现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大学生志愿者作为公益事业的生力军, 积极参与各种助老服务工作, 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的和谐建设、推动我国老龄事业的发展创新。大学生志愿者与高校离退休人员服务工作的结合是时代的现实需要, 是探索离退休工作服务管理新模式的有力补充、积极尝试。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2010 年以来启动了“手牵手”大学生志愿者工作, 逐步形成大学生志愿者“共乐、参与、服务”离退休教职工活动的特色机制。本文根据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学生志愿者的活动实践情况, 进行了调研分析, 就大学生志愿者在离退休人员服务工作中发挥的作用做一些探讨。

1 离退休人员的现状

1.1 基本概况

当前高校离退休人员当中产生两个显著的变化:离退休人员队伍呈现“一增一减”变化, 即退休人员逐年增多, 离休人员逐年减少;离退休人员年龄结构呈现“一高一低”变化, 即离休人员平均年龄越来越高, 退休人员平均年龄越来越低。高龄人员当中又面临着孤寡、失能、病困人员比重上升等新问题。与此同时, 由于社区建设不够完善, 高校的离退休人员对原单位归属感强、依赖程度高等各种主客观原因, 造成目前不少学校尚维持着传统的离退休工作制度, 即单位“一手抓、一揽管”的工作模式, 高校离退休服务任务越来越重。

1.2 工作群体的特点

高等学校作为高级人才培养的摇篮, 在长期的教学、科研、育人环境中铸就了高校离退休人员有别于其他行业人员的性格特征:即文化素质高、政治经验成熟、社会参与意识强、对学校具有强烈的归属感、有广泛的社会影响等。另一方面, 高校离退休成员构成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有常年活跃在教学一线的教师、部门的领导、行政人员, 也有长期为学校基础建设作出贡献的一般工勤人员。因文化程度、工作经历、家庭条件、收入情况等不同, 他们对离退休服务工作的要求也不同。高校离退休人员的复杂性、特殊性决定了高校离退休工作要以人为本, 把握实际, 在遵循老龄工作普遍规律的同时, 从思想政治工作到具体服务措施, 需结合老同志们的不同特点开展工作。高校离退休人员的复杂性、特殊性加大了离退休工作的服务难度。

2 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离退休人员服务工作的现实意义

2.1 探索离退休工作服务管理新模式的现实需求

高校离退休工作是一项繁琐、细致又极其重要的服务性工作, 仅靠离退休处的人员并不能将离退休服务工作做到面面俱全。目前, 传统的服务工作模式也已无法满足离退休干部日益增长的服务照料要求, 离退休服务管理模式迫切需要改变。我国《全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对高校离退休工作服务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考验, 即:要主动适应人口老龄化加快的趋势, 结合学校实际, 积极探索新时期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的新模式, 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积极整合各方资源做好工作。

高校的志愿者资源是高校离退休工作的巨大优势, 也是区别于一般社会性离退休工作的重要特点。大学生志愿者在高校开展助老服务也具有高度的可行性:高校离退休同志居住集中, 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 离退休老同志主要居住在白下区瑞金路街道的南航西苑社区、苜蓿园街道的卫桥社区以及江宁区的揽翠苑宿舍区, 分别靠近2 个校区, 便于大学生志愿者就近服务;纳入高校离退休工作指导下的大学生志愿者活动更加能得到离退休老同志的信任、理解、配合;高校离退休部门与大学生志愿者之间工作信息的交流互补, 有利于在把握老同志整体情况的同时, 进一步深入了解个体状况, 完成从“一对多”到“多对一”工作服务的转变, 形成“以人为本、个性化服务”。推动大学生志愿者工作和离退休工作的结合, 是探索离退休工作服务管理新模式的积极尝试。

2.2 推进老年精神关爱工作的有效途径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离退休干部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老同志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旺盛, 他们不再满足于吃穿住等基本要求, 而是追求更为充实的精神生活, 希望能够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目前, 江苏省正在大力推进老年精神关爱工作, 老年关爱作为一个广泛的体系, 包含了老年教育、老年文体、心理关爱等诸多内涵。老年精神关爱需要整合政府、社会、家庭、老人等资源, 各展己长, 形成合力。

高校的老年精神关爱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 老年文体活动兴盛, 老年教育资源可谓供不应求。然而新时期老年人要学的新事物越来越多, 使用传统的老年教育并不能满足老同志们对新领域、新课程的追求。在心理关爱方面, 目前的离退休工作也做得远远不够。因此进一步推动老年精神关爱工作需要更广泛的社会力量参与, 需要注入新的活力。大学生志愿者富有朝气, 乐于奉献, 敢于创新, 积极进取, 是从事公益事业的生力军。离退休老同志多年从事教育工作, 对教育事业无比热忱, 喜爱、习惯与青年学生接触、交流。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助老服务, 给离退休老同志带来心灵慰藉, 有助于他们学习新事物, 有助于双方情感交流, 丰富离退休老同志的精神世界。大学生志愿者与离退休老同志的互动也有利于老同志们发挥余热, 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教, 用他们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下一代, 为改进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出贡献。

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志愿者参与离退休人员服务工作的实践探索

自2010 年以来,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校团委和学生处的支持下启动了“手牵手”大学生志愿者活动。除本校大学生志愿者外, 还初步建立了信息化管理系统, 通过网上“爱心平台”征集社会力量。服务内容涉及心理咨询、学习现代通讯、计算机使用方法、资料整理、老人扶助、助医购药等, 既有常规服务工作, 也有专业化服务。根据实际需求, 针对部分80 岁以上高龄空巢老人, 还用结对帮扶的形式, 将志愿者们与之结对。结成对子的志愿者们定期给老人们送去电话问候, 抽时间家访、陪老人们聊天散步, 提供陪伴上街购物或代购、陪伴上医院等服务。

“手牵手”大学生志愿者工作于2010 年7 月正式启动, 活动开展近2 年来, 具不完全统计, 通过离退休处参加此项活动的, 现有50 余名志愿者与20 户离退休老同志保持了稳定的结对关系。他们常常利用周末或节假日关怀帮助老人, 给老人送去问候。此外, 在老同志中开展集体活动, 将“共乐、服务、参与”精神相之相结合, 即:大学生志愿者积极服务、参与活动, 与老同志共乐。通过这些活动, 一是让离退休老同志切实感受到大学生志愿者敬老爱老的诚意, 感受学校对他们的关注和关爱, 有效促进高校老年关爱工作的开展;二是大学生志愿者通过与离退休老教师、老干部、老前辈的相处、交流, 从他们那里学到优良的传统美德, 为大力弘扬“敬老爱老”的文明传统, 树立社会典范。

4 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 大学生志愿者在高校离退休工作中发挥着较为广泛积极的作用, 大学生志愿者的助老活动已成为各大高校离退休工作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但由于实践时间不长, 缺乏相配套的规章制度, 大学生志愿者尚未能充分发挥在离退休工作中的作用。

4.1 尚未形成完善的长效机制

“手牵手”工作以“自愿参加、量力而行、讲求实效、持之以恒”为原则, 但大学生志愿者流动性较强, 由于校区迁移、学业进度等原因, 人员变更不可避免, 空缺人员填补的问题大多不了了之, “手牵手”工作很难长久维持。现维持下来的50 余名学生志愿者与20 户离退休老同志的结对也面临着后续无人、停滞不前的问题。

4.2 尚未形成规范的组织和高效的互动

“手牵手”工作中, 大学生志愿者的参与由校离退休处牵头, 但活动开展后以学生为主体, 零散开展, 自行运转, 没有形成规范的组织形式, 没有有力的领导团队, 缺乏活动总结和情况反馈。离退休处对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的服务工作不够了解, 仅能通过部分离退休老同志的主动反映知道个别情况。在“共乐、服务、参与”相结合工作中, 征召的志愿者多为临时性质, 活动结束则服务结束, 未能加深老同志与大学生志愿者的进一步交流。

4.3 尚未形成一支稳定的专业化队伍

除离退休处组织征召的志愿者外, 还有大批校级、院级志愿者活动在老同志服务工作中。他们多利用“教师节”、“敬老月”等特定的节日空暇或假期实践, 参加老年服务工作。但在参与的过程中, 大多为常规的搀扶、谈心、探望工作, 有时甚至流于形式, 未能形成一支稳定的专业化队伍。

5 几点思考

与党的十七大一样, 十八大再次强调“全面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新形势下如何做好老龄工作, 如何发挥高校优势做好高校特色离退休工作, 下面结合南航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离退休工作的实践, 试进行一些探讨。

5.1 完善体系总结提高

“手牵手”与“共乐、服务、参与”相结合这2 项工作经过近2 年的实践, 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和方法, 作为传统项目, 需要保持。如何进一步扩大活动的规模和影响力, 更有效地发挥服务离退休人员的作用, 则需要加强宣传力度, 完善现有运行体系, 进一步总结提高。离退休处作为专门的职能部门, 主要面向离退休人员。如何扩大在校园中的影响力、号召更多学生志愿者的参与, 则需要加强与学校其他部门、各级院系的沟通联系、协力共助, 搭建运行有效、管理有序的工作体系。在此基础上, 继续完善志愿服务信息化管理体系, 不仅让更多志愿者了解老同志的需求, 也能让老同志们及时获取服务信息, 并对志愿活动进行评价。要对每一个志愿者进行电子化登记, 进行规范管理。通过志愿服务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完善, 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信息服务, 优化组合资源, 提高效率。对已参加服务的大学生志愿者, 应提供服务手册, 每月组织开展工作汇报, 实行情况反馈, 并定期举行大学生志愿者之间的服务经验交流会。要对离退休老同志、大学生志愿者实行双向调研, 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 规范志愿服务体系。

5.2 创新机制加强交流

充分发挥大学生志愿者的作用, 开展高水平、富有成效的志愿服务, 需要创新机制, 发挥高校优势, 加强和学生、尤其是优秀的党员学生的交流, 共建共创。如将以离退休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间的支部共建活动为牵引, 搭建共建平台, 实行支部对接。老党员发挥余热适时对青年学生进行指导, 青年学生力所能及地为老同志排忧解难, 促进师生交流互助、共同进步。这个活动将大学生志愿者的团体参与与离退休支部建设相结合, 有利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建设, 有利于老同志发挥余热、发挥老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 加强了组织性、规范性, 使之更具可行性。

5.3 指导引领专业服务

关于志愿者工作总结 篇3

关键词:宁波;法律援助;志愿者

中图分类号:DF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2-0069-03

宁波市的法律援助事业起步于1996年,通过建立服务网络、扩大援助范围、增强援助社会影响力、推进信息化建设等多方面努力,法律援助事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有力地维护了弱势群体的合法利益。

一、当前宁波志愿者法律援助的基本格局

全市法律援助机构已建立市-县-乡镇(街道)-村(居)四级服务网络。全市所有乡镇(街道)、37个社会团体都建立了法律援助站,在2765个村(社区)、317个200人以上的外来人口聚居地建立了法律援助点,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法律援助工作网络。民事法律援助范围从最初的6类案件扩充到24类案件,刑事指定案件从3种案件扩大到14种案件。2011年,全市各级法律援助机构共投入宣传经费34.73万元,并率先在全省完成第二代法律援助信息化管理系统开发与使用,实现“市-县(市、区)-乡镇(街道)”三级电子服务网络。据统计,2008年至2012年底,全市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37427件,受援人数超过4万人,共为困难群众挽回经济损失或取得利益6亿元,全市共接待来访、来信、来电27余万人次,有力地维护了弱势群体的合法利益。

二、宁波市法律援助志愿者工作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弱势群体的法律援助需求也在快速增长。为了加大法律援助的供给,宁波市已初步形成“以政府法律援助为主导、以社会力量为补充”的法律援助模式。但是,宁波市法律援助志愿者工作现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法律援助志愿者工作机构有待健全

至今,全市各地共建社团法律援助站37个。但由于没有建立法律援助中心与各社团法律援助站的定期联系、交流和沟通制度,实践中各社团组织的法律援助工作还是处于自我管理的状态。同时,还有一些自发的法律援助志愿团,如律协组织的法律援助志愿者律师团、普法办组织的发展宣传教育志愿者队、宁波市工会法律援助律师志愿者纵队、还有团市委领导下的法律援助志愿团等。这种多头管理会导致几个弊端:首先是法律援助志愿者管理缺乏统一规范,有些活动管理不严密,形式主义严重,影响了一部分志愿者的积极性;其次是法律援助志愿者可能在各级各类组织里是交叉的,活动安排有时也会重合,这会造成人和事的混乱;再次是不同部门之间合作较少,缺乏良性互动和协调沟通,缺乏统一领导。

(二)法律援助志愿者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律师志愿者资源逆向配置。宁波市法律援助中心共有专职律师22人,不可能完全承担全部的援助案件,大部分法律援助案件由中心指派给社会律师办理。宁波市全市共有律师1560人,律师事务所共有128家,而县域律师业中,拥有律师620人,占全市律师人数40%左右;律师事务所68家,占全市53%,市区律师资源丰富,律师数量多于法律援助案件数量,相当一部分律师整年都没做过法律援助案件,而县域弱势群体相对集中,法律援助需求大,律师人数却相对缺乏,基层法律服务队伍也日益萎缩,存在人为抑制案件数量增长的情况。

法律援助站点志愿者数量缺乏,没有发挥站点应有的作用。295个乡镇法律援助工作站和社会团体法律援助工作站工作人员多为兼职,队伍不稳定,专业性不强,经常会出现无人值班接待、解答法律咨询不准确、非诉调解不到位、应受理案件而未受理等现象。由于专业联系人严重缺乏,3082个法律援助点也发挥不了应起的作用,许多需要法律服务的困难群众往往不知道或者不信任就近的援助点或援助站,宁愿舍近求远到宁波市援助中心寻求帮助,既浪费了资源,也导致中心的服务供不应求。

(三)法律援助志愿者服务质量有待提升

虽然宁波市通过深入宣传,不断扩大法律援助社会影响力,但仍旧有相当一部分弱势群体法律意识薄弱,当自身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不知道通过什么途径和方法来维护,也不清楚什么是法律援助,法律援助知晓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其次,信息系统的应用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一些市县区没有按规定及时录入咨询接待、电话解答、案件受理等相关信息,信息不完整、不及时现象比较突出,导致咨询监管实施不到位,咨询不准确现象时有发生,没有得到及时纠正。再次,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监控措施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虽然宁波市在质量监管方面,制度、手段和创新都走在全省前列,但有些好的制度没有好的落实而流于形式,如法官质量反馈表、旁听制度等。

三、宁波市法律援助志愿者工作运行机制的完善途径

(一)以政府支持为主导,建立健全法律援助志愿者工作机构

首先,成立全市法律援助志愿者协会。协会办公室设在同级法律援助机构,协会会长由司法局领导担任。市法律援助志愿者协会办公室承担全市法律援助志愿者的日常管理工作:负责全市法律援助志愿者的登记注册和服务管理,组织和指导全市法律援助志愿者开展活动;接受各类社会资助和捐赠等。

其次,加强法律援助站点建设。在乡镇(街道)法律援助站工作进一步规范的情况下推进行业法律援助站建设;充分利用社区(村)的既有物质资源,落实法律援助点建设,如社区调解室可同时兼做法律援助点,方便群众就近获得法律援助;完善法律援助站点的物质配备。

再次,在宁波市主要新闻媒体上建立工作平台。在点击率高的宁波市普法网开设志愿者法律援助专栏,提供志愿者在线咨询解答,也可提供电子邮件咨询,同时可将常见法律问题及建议收集在法律援助小册子,公众可通过普法网下载获得;利用普法新浪官方微博快捷便利的特点,发布法律援助各种活动信息、政策信息等。与宁波电视台合作,制作志愿者法律援助主题节目,在节目播放过程中滚动播出全市法律援助各站点的办公地址和联系电话。同时,利用传统媒体普及面广、读者稳定的特点,在本地一些报纸和杂志上开设志愿者法律援助专栏,并面向全市公众征稿。endprint

最后,完善电话热线服务制度。做好“12348”法律援助专线呼叫平台的全市联网和分流工作,在县市区“落地”工作,各地区座机和手机拨打“12348”由所属地区法律援助中心或法律援助站接听,接听电话由法律援助志愿者专人专岗专线,全天24小时开通,规范接听用语,完善接听制度。同时在”12348“法律援助专线电话的基础上,建立“12348”和“81890”的联动平台,与社会服务平台充分融合,并将法律援助站点的办公地址、咨询电话和志愿者信息等纳入“81890”信息管理系统,方便人们查询和选择。

(二)以多方支持为依托,增强志愿者法律服务的资金保障能力

法律援助经费是志愿者法律援助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制约志愿者法律援助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一是征得宁波市财政局的财力保证。从世界各国法律援助发展的经验来看,国家的财力投入是法律援助全部经费的主要支柱。随着宁波市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应逐步提高法律援助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加大对法律援助的投入,应争取将法律援助经费列入镇级政府的财政预算。

二是广泛拓展经费来源。发动社会捐助志愿者法律援助资金,政府可以对捐助的企业进行一定额度的财政补贴,也可以采取企业、个人捐助抵消一定比例的纳税资金的办法;建立有支付能力的求助者服务金捐献制度和民事法律援助费用转付制度;专项提取,从律师事务所、公证所、基层法律服务机构上缴费用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援助基金。

三是加强法律援助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建立志愿者法律援助资金的专款账户,实行独立核算制度;加强专项资金的财务管理,实行会计监督;建立台账登记制度,及时掌握资金的使用情况;制定细分的费用项目补贴标准,结合工作时间、案件复杂程度、被服务人数等因素进行核算,使补贴标准更加合理和可操作。

(三)以多元激励为合力,加强法律服务志愿者队伍建设

首先,确定法律服务志愿者的人员构成。建立宁波法律援助志愿者统一注册和单独编号机制,志愿者注册号由县市区编号+社区编号+工作单位性质+本人序列号组成。根据志愿者的来源和发挥的作用,可将志愿者队伍分成3个组成部分:专职队伍、专业兼职队伍和协助队伍。专职队伍是由应届法学院毕业生组成,这支队伍由宁波市司法局牵头制定招募条件,对思想、身体和专业素质都符合条件而报名的志愿者进行审核,审核合格后进行笔试、面试,合格者再予以录用,服务期限一般为2年。专业兼职队伍由宁波市执业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组成。协助队伍的组成人员包括:公、检、法、工商、卫生、文化等政府职能部门的执法人员、法学院师生、民间热心于法律援助的“五老”和其他法律人士。

其次,加强法律服务志愿者队伍的常规培训。由司法局宣教处牵头,法律援助志愿者协会具体实施以实行短期定期培训制度:培训方式为集中培训和网络培训交替进行;培训内容为应知应会的业务技能、最新法律法规、中央相关方针政策以及宁波本土文化特点;师资可由宁波市行政学院和宁波律师学院解决;培训费用从法律援助专项基金中支出。

最后,建立健全法律服务志愿者队伍的激励机制。将激励机制分为利益激励、荣誉激励和制度激励。利益激励是从法律援助专项基金中专门支出一部分奖励基金,定期由法律援助志愿者协会根据考核情况评选10%优秀志愿者,分成若干个等级进行物质奖励。荣誉奖励是定期评选“标兵”、“能手”和“优秀”,颁发有社会影响力的奖励证书,邮寄感谢信给志愿者家庭或单位,同时推举评选全国“道德模范”、“感动中国”等荣誉。制度激励是落实有关单位在招录、晋级、考核、职称等方面,将法律援助活动情况作为一条重要的标准,同等条件下优先志愿者。

(四)以立足社会为根本,建立健全质量评价机制

建立完善的法律援助志愿者评价反馈机制,对志愿援助的状况及时进行评估和反馈,及时发现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以保证志愿服务规范运行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一方面运用现代软件系统进行全方位跟踪动态管理。根据宁波市法律援助志愿者工作的实际情况,研制开发管理软件系统,将志愿者法律援助的流程纳入系统管理之中,以保证管理者能适时进行跟踪管理。另一方面建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制度。成立专家质量评估小组,由法律援助管理部门、法律援助机构、律师协会、有关社会团体选派人员组成。法律援助志愿者有向法律援助机构或专家组履行报告义务并接受监督,及时听取受援人的意见并建立投诉制度。同时,应及时细化服务质量管理程序,不定期开展案件质量专项检查活动。要采取旁听、收集案件承办反馈意见、检查案卷、电话回访等措施来完善服务案件质量监督体系。对调解和咨询服务过程要做好书面记录,新录用志愿者所开展的每一个案例都应进行检查,资深志愿者可以进行抽查。

参考文献:

〔1〕宁波司法行政网http://www.nbsfj.gov.cn/.

〔2〕马栩生.当代中国法律援助:制度与理论的深层分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3〕宫晓冰.外国法律援助制度简介[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

〔4〕贾午光.法律援助制度改革与发展—2009年度全国法律援助研讨会论文选[J].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

关于开展国际志愿者日活动总结 篇4

精心组织 周密部署

12月2日下午,局党组组织召开了12.5“国际志愿者日”主题志愿服务活动部署会议。会议由局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冯军亚主持,局党组书记、局长朱松作动员讲话并对整个活动进行部署,明确责任,细化要求,密切配合,确保活动做到准备充分、组织严密、有序开展。

关爱社会 志愿服务

一是组织举办志愿服务主题实践系列活动。机关党委党委要求我局三个党支部结合各自实际,分别利用秦湖社区服务广场、社区活动室、生产现场等在12·5“国际志愿者日”主题志愿服务活动期间,结合“12·2”交通安全日、“12·3”国际残疾人日、“12·4”国家宪法日,广泛组织志愿者深入社区,为群众开展普法宣传、“拒毒防艾”宣传、科技知识宣传、文明交通、质量安全、文化辅导、护绿保洁、清扫卫生等类型的志愿服务系列活动,得到了居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关于志愿者工作总结 篇5

为加强青年志愿者工作部的系统组织建设及学生干部内部管理,进一步优化工作作风,准确了解和掌握学生干部各方面素质、能力以及工作成绩,经研究决定,对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学生干部进行考核及表彰。特制定本办法。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考核原则:公平、公正、合理、全面

二、考核宗旨:树立典范、创先争优、提高学生干部队伍素质

和工作能力,着重从德、能、勤、绩等方面进行考核

三、考核对象: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全体成员

四、考核机构: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办公室及各职能部门

五、考核标准:

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优良的工作作风及个人品德修养,自觉遵守青年志愿者工作部的规章制度;

2.热心集体,为同学服务,真正起到日常管理中的桥梁纽带作用;

3.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工作积极主动,能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成绩显著;

4.积极参加青年志愿者工作部的活动,做到不缺勤、不迟到、不早退,积极维护青年志愿者工作部的形象;

5.能够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顾全大局,具有良好的组织和沟通能力。

六、考核方式:

1、结合办公室考勤,各个职能部门自行安排内部的考核;

2、考核时间为2010年10月1日-10月31日;

3、考核期间,各职能部门部长在部门内部带头学习规章制度

手册,10月下旬安排规章制度手册考试;

关于志愿者工作总结 篇6

市文明办:

根据市文明办《关于做好全国优秀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网上投票的通知》文件要求,我局党组高度重视,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广泛动员、精心组织,有机地把活动与学习先进、强化教育、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努力把组织开展学习宣传和进行投票活动的过程作为推进我局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过程,现将我局开展相关活动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局党组高度重视,及时进行部署

开展向全国优秀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学习宣传和网上投票工作活动,是我局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一项重要实践内容,也是局党组加强道德教育,强化职工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正力亲自过问活动的组织情况;局党组成员、局政治部主任赵远涛专门听取汇报,并进行部署。我局党组的强力推动为活动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政治部认真组织,推动活动开展

我局政治部按照党组部署,把组织开展此次宣传和投票活动摆上党务工作的重要日程,专门组织召开了我局开展全国优秀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学习宣传及公众投票工作动员 1

会,及时传达了市文明办《关于做好全国优秀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网上投票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并对我局开展学习宣传和投票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局属各科室部门领导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认真组织开展学习宣传和公众投票工作,广泛宣传,切实动员本部门所在科室职工及家属积极踊跃参加投票活动。

三、各部门积极响应,积极参与投票工作

各部门按照局党组要求,一是召开科室内部职工会议,认真组织传达我局关于开展学习宣传和公众投票活动的精神,扎实宣传我省优秀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的先进事迹,做到了解活动要求,学习先进事迹。二是确定专人负责组织落实投票工作,确保我局整体按时、保质保量做好投票工作。

四、取得成效

我局此次活动,参与面达100%。全局系统党员干部、职工、家属共35人充分利用互连网等载体,积极参与了投票。今后,我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狠抓落实,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为加强我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出应有的贡献。

广安市司法局

关于大学生志愿者精神培养的思考 篇7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者,志愿者精神,培养

志愿者精神是指一种自发的、不计报酬的参与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公益事业的奉献精神。志愿精神是推动志愿服务乃至社会发展进步的巨大精神动力。志愿者精神具有自愿、无偿、利他、公益、仁爱等特点。培育和弘扬志愿者精神对于缓解社会矛盾, 增强社会公平正义, 推进和谐社会构建起着有力的补充、促进作用。

一、大学生志愿者精神的内涵

大学生作为志愿者群体中的一个重要群体, 数量众多, 年轻而富有活力, 知识丰富, 具有创新性。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 大学生志愿者帮助他人、服务社会。依据大学生的身心特点, 大学生志愿精神可定义为:大学生志愿精神是指具有一定的素质、特长、技能的大学生依其自由意志与兴趣, 自愿的、不为报酬和收入所驱使在学校或社会从事自愿服务、促进社会进步、推动人类发展的思想意识, 是大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一种重要形式, 它体现着大学生对生命价值、社会、人类和人生观的一种积极态度。

二、大学生志愿者精神培养的意义

2009年, 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 “把志愿精神作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充分发挥志愿服务活动的育人作用, 教育部日前印发意见, 要求切实加强对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领导, 建立健全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长效机制, 深入推进学生志愿服务活动。”

共青团中央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青年志愿者行动在众多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中成为最受大学生欢迎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之一, 占较大比例, 约为47.7%。大学生志愿者精神的培养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 志愿者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深入社会,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西部计划”、“三下乡”等志愿服务活动, 使大学生有机会深入基层, 认识农村, 了解社会, 不仅使大学生经受锻炼、增长阅历, 有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和自己, 促进大学生感受自身肩负的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 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其次, 志愿者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提高能力, 实现自我价值。志愿服务活动中, 小到为残障儿童、空巢老人提供帮助, 大到为奥运会、残奥会等大型赛事提供服务, 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 志愿者不断增强交流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各方面素质, 像普法宣传、食品安全宣传、英语支教等涉及专业知识的志愿服务活动, 更是为大学生在实践中强化专业知识学习发挥了积极作用, 大学生在提高志愿服务水平中实现了自我成长和提高。

三、大学生志愿者精神培养的现状及问题

以1994年12月5日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的成立为标志, 我国大学生志愿者行动进入到一个正式化、规模化的发展新阶段。我国的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不断发展, 志愿者精神得到弘扬。首先体现在志愿者人数上, 据有关数据显示, 在校大学生参加志愿者行动的比例 (约38.3%) 在各界青年中最高, 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大学生志愿者共5.3万人 (占志愿者总数80%) , 残奥会大学生志愿者共2.1万人。其次体现在志愿服务领域上,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 如“西部计划”、“三下乡”活动等项目蓬勃开展。然而, 我国大学生志愿者精神的培养依然存在着问题。

1、大学生对志愿者精神意识不强, 认同度有待提升

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多数是由学校组织的活动, 在简单地完成分摊下来的工作任务时, 往往忽略了对志愿者精神本身的正确理解与认识。对志愿者精神的准确把握与认识, 是大学生正确进行志愿服务行动的根本。不乏大学生把志愿者精神简单地理解为乐善好施、助人为乐, 仅仅把其理解为道德层面上的行动体现, 无形之中窄化了志愿者精神的内涵与意义, 对志愿服务活动的对象、形式、内容及意义认识不足, 从而缺乏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与动力。这种对志愿者精神理解与认识上的偏差, 也成为了影响大学生志愿者精神培养的一个重要因素。

2、大学生志愿服务有形式化现象, 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得到了各级党团组织的重视与大力支持。然而一些任务指标性的工作任务,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的独立发展空间, 更有些志愿服务活动在开展过程中, 忽略对志愿者自身的培训, 不强调服务质量的提高, 使得一些志愿活动的完成应付了事、流于形式, 并没有完全体现出活动本身的初衷与意义。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 未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自我价值体现不足, 其内在需要得不到有效满足, 使得活动本身对志愿者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产生的促进效果不明显。

3、大学生志愿服务保障体系、相关机制不健全, 有待改善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得到重视与支持无疑有助于志愿者精神的培养, 但目前我国的志愿服务保障体系尚不健全。在法律保障方面, 我国还没有一套完善的法规来确保志愿者自身各项权益的保障, 以及志愿服务工作的开展。在资金资源的保障方面, 部分大学生志愿者组织活动资金不足, 使得活动开展受到一定限制, 志愿者培训等资源的不足使得志愿者在提高服务质量方面难以改善。在激励机制等方面, 大学校园内各项评奖、评优、保研等均以成绩为标杆, 使得志愿服务认同度不足, 挫伤了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增强大学生志愿者精神培养的途径

1、在大学生群体中推广志愿者精神的涵义

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认为, 志愿者精神是公众参与社会活动的重要方式, 是自愿的, 不计报酬而参与的失去人类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完善社区工作的精神。志愿者精神是自由选择的精神, 不受其他外办因素的支配, 是基于社会责任感而产生的一种奉献精神, 在服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他人与社会的共同提高。大学生只有正确深刻地理解了志愿者精神的内涵, 才能将志愿服务与自身发展, 与担当社会责任紧密联系起来, 才能从内在根本上激发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与积极性。增强大学生群体对志愿者精神的理解, 首先可通过海报展板、网络媒体等多种形式加强宣传教育, 使大学生从多种途径了解志愿者精神的内涵与意义;其次可通过树立志愿者楷模加强榜样引导, 使大学生在听榜样故事, 学榜样行为的过程中, 强化对志愿者精神的理解,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加强对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的培训及专业化管理

大学生志愿者依托自身高素质群体及专业知识技能方面的优势, 能为服务对象提供优质有效的帮助与服务。但是, 实际志愿活动的开展中, 志愿者常需要应用到平时的生活学习中所并未深入接触过的知识。如, 为奥运会担任礼仪的志愿者, 除了基本的礼貌礼仪知识外, 还需了解担任礼仪的各项细节知识;为残障人士提供服务的志愿者, 需要掌握与不同残障人士交流的技巧与服务时的注意事项;为留守儿童支教的志愿者, 除了具备所教科目的知识外, 还需要掌握讲课技巧的应用, 研究怎样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等等。切实有效地完成一项志愿服务项目, 需要志愿者具备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因此, 为保障服务质量, 避免志愿者活动的开展流于形式主义, 组织对志愿者的专业化培训是必要的。志愿者组织可通过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为志愿者进行培训, 定期开展志愿者座谈会加强志愿者之间的经验交流, 对同一志愿项目交流志愿者日记等形式, 加强志愿者服务能力的提升, 促进志愿活动的有效开展。

3、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保障体系, 建立合理可行的长效机制

完善志愿服务保障体系首先要健全志愿服务法制化, 从志愿者的招募、培训、评估、激励、保险等多方面进行法制化体系建设, 使志愿服务在法律的监督与保护下有序开展, 使大学生志愿者更有信心更放心地参与到志愿服务中, 实现志愿服务更深层次的发展。其次, 志愿服务需建立培训机制、激励机制等长效机制, 从落实志愿服务作为大学生第二课堂、将志愿服务融入评奖评优机制中等方面, 鼓励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定期的培训使志愿者在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同时, 不断提升自我, 实现自我价值, 激发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完善的规章制度等组织建设机制, 使志愿者组织更加正规, 各项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也更加有效。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志愿服务保障体系, 有利于大学生更好地弘扬志愿者精神。

参考文献

[1]芦伟.志愿者精神的文化特性及其社会价值取向[J].理论探讨, 2011 (4) .

[2]肖望兵.志愿者精神视野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2 (6) .

[3]王春华.大学生志愿精神培养的思考[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 (6) .

[4]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 教思政[2009]9号.

关于高考志愿我想和你谈谈 篇8

近年来,由于大学生就业率并不理想,再加上初次就业时薪水较低,导致社会上开始议论“读书无用论”。然而,这种说法是经不起推敲的。高等教育的意义不应只是让人找到工作,有了谋生的饭碗,还应该让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过得更加幸福。当然,脑力劳动不一定比体力劳动高贵,有些白领的薪水没有优秀技术工人的工资高,那也是在常理之中。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预计2020年,中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要达到40%。但是在适龄人口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不到30%的当下中国,优质教育资源的缺乏注定了高考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还会是一个“指挥棒”和“独木桥”。虽然说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等原因,适龄大学生的绝对数量在减少,大学录取人数比例在不断提高,但高考的压力在短期内只能得到减缓,而不会消除。尽管教育部门也在尝试改革大学入学考试的招考方式,已经有不少高校开始了自主招生的尝试;2011年自主招生中,北大领衔的“北约”PK清华挂帅的“华约”已不可避免,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高考对普通同学的重要性。俗语云,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嫁郎”和“入行”都是一门选择的艺术,高考志愿选择也是在“嫁郎”和“入行”之前对大多数高中生来说最重要的一个人生选择。

专业冷与热 神马都是浮云

高考志愿选择时,大学各专业的就业率始终是考生、家长和社会最为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教育部门所公布的平均70%的就业率更是让学生家长更加担忧学生的志愿选择,“迫使”父母家人为每个高考学子选定一个所谓的“热门”专业,帮助他们在未来更好地实现就业。如果说高考是享受高等教育资源的选拔,那么就业率是高考志愿填报的风向标。这种逻辑很简单,但却实用,即冷门专业就是社会需求少,就业率低的(可能工资也低);热门专业就是就业率高的“好”专业。高校似乎也在顺应这种逻辑,每次高考招生咨询都会叫上主管学生就业部门的工作人员,耐心回答每个家长和考生有关就业率的问题;细心的家长甚至还会问许多相关的问题,如这个专业毕业去哪些单位?是不是国企?薪水有多少?

我们很难对这种现象做一个价值判断,到底是好还是坏,它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但不能被无限放大。如果从就业的角度来看,社会需求是一个现实的因素,也就是说市场决定了一个专业的冷热。但是,我们选择专业志愿不应该跟着市场走。这样的说法恐怕是要遭到大家的攻击了。举个简单的例子:一场全球金融危机让投资银行等金融公司倒闭或裁员,甚至波及对外贸易和实体的制造业,华尔街的金融人才都要重新找工作,金融专业大学毕业生们更要发愁了。几年前,如愿录取为经济管理、金融专业的同学肯定窃喜,因为一般人都认为他们拿到了通向一个好工作的入场券。然而,这也只是一个表象,或者用流行语来说,这都是浮云。虽然说市场行情对就业有影响,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学生本人。从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多年,这是我感受比较深的。就业的竞争关键是个人综合实力的竞争,这不是一个专业冷和热能解决的问题。正所谓一个“热到发烫”的专业也有同学找不到工作,再冷门的专业也有“牛人”可以任意挑选自己想从事的工作,所以说,专业对就业的影响对不同个体而言,差异是非常明显的。有没有好工作取决于学生在大学四年做了什么,而不是取决于你读了什么专业。更何况,很多公司企业录取大学生看重的并不是唯一的专业成绩或绩点(GPA),而是他们扎实的基本知识,良好的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快速的学习能力和良好的适应能力;比如,国际知名的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著名跨国公司管理培训生招聘都是不限专业的,他们看重的就是大学生的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软技能,而不是你是否是会计、经济管理还是计算机专业,专业成绩是否都为A。因此,无论是宏观上还是微观上,专业对就业的影响都没有我们想象的重要。其次,我们的专业设置和市场是脱节的,前些年拼命招生计算机、英语、国际贸易和法学等专业在当时可谓是“热”,现在再看看他们的平均就业率,你就会发现它们已经很“冷”了。

兴趣最给力

既然我们无法预见变幻莫测的市场,所以不如抓住能让我们自己安心的真实体验。高考志愿选择很重要,但它不是全部。不管学习什么专业,我们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还有我们的生活。我们在一生中要做许多选择,或大或小,所以不应该过分强调高考这次选择的重要性。高考志愿只是一次选择,如别的选择一样,我们要综合考虑许多因素,不断权衡最终决定。所以,如果只以某个专业当下的就业率作为重要甚至唯一的标准来决定确实是不明智。既然不要以就业为导向来选择专业,那么到底以什么为导向呢?答案就是“兴趣”。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些将求学、工作和自己兴趣结合起来而取得成功的例子不胜枚举。我们职业咨询师在做职业规划时经常告诉大学生:人生应该择己所爱。如何找到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呢?很多中学生埋头于书本,应付没完没了的测验和考试,让他们没有时间再继续中小学期间的兴趣爱好,甚至让他们自己忘记了:我擅长什么,我喜欢什么。生涯规划或生涯心理辅导是探讨如何为人的一生的发展设计蓝图,为实现理想,走向成功提供阶梯。(当然,这里的“成功”应当是一个多解。)因此,生涯应当具有终身性、发展性、综合性等特点。然而我们现行的教育体制并没有给生涯教育足够的重视。小学和中学并没有相关课程或课外活动来进行生涯教育,甚至多数大学也只是用就业指导来代替生涯规划,所以我们的高中生不知道选什么专业,大学生不知道找什么工作也就不难理解了。

如何才能补上这一课呢?方法有很多,一是你可以选择专业的心理学量表定位自己的性格和兴趣。比如说,专业的MBTI性格测试量表,在了解自己性格的基础上寻找一个匹配的专业。MBTI是当今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性格测试工具之一,它已经被翻译成近20种世界主要语言,每年的使用者多达200多万。MBTI向我们揭示了性格类型的多样性和由此导致的不同个体之间行为模式、价值取向的差异性;性格类型深刻影响着我们观察事物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方式、决策的动机、工作中的行事风格,乃至人际交往中的习惯与喜好;不同性格的人在相同的境遇中或者面对相同问题时往往做出截然不同的反应,这很容易成为各种误解、矛盾的导火线,甚至引爆一场信任危机。所以,学习和了解MBTI可以正确看待人与人的差异,因人而异地开展交流与沟通;能够在进行志愿选择时,结合个人不同的能力优势与局限,做到扬长避短,为最合适的人安排最合适的志愿。在借助专业的测评工具时,最好到专业的机构进行这样的测试;其次,对测试结果要有个辩证地看待,测评后的解释和点评固然专业,但还要和自己的生活相结合,由被测者自己来确认最后的结果。切不能盲目相信测试对自己产生误导作用。

方法之二,就是进行自我探索。被誉为“职业辅导之父”的帕森斯认为,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涉及到三个主要的因素:对工作性质和环境的了解,对自我爱好和能力的认识,以及它们两者之间的协调和匹配。这个理论同样可以用到专业选择上来的。由于前述的我们国内的生涯规划教育在中小学的缺失,导致我们的高中生对自己的兴趣、对专业和职业一无所知或一知半解。那么我们在高考前后能做的切实可行的就是了解自己,包括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经济条件、身体状况等诸多因素。学生朋友们可以自我探索,可以通过朋友、同学和家人来告诉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自我探索包括了一些简单易行的自我提问。在安静的无压力环境下,不妨问问自己:有哪些活动和事情想起来就让我觉得有劲?这些事情和活动又体现了自己怎样的能力和特长?我希望的理想的学习环境或工作环境是什么样的?我希望有怎样的休闲生活?我的价值观排序又如何?我的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分别又是什么?如果对这些问题都有清晰的答案,那么专业的选择也就没那么困难了。

高考志愿选择中,考生是主角。你懂的……

据一项调查发现,高考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和父母一起商量决定的人最多,占到调查人数的56.7%;其次是与老师商量决定,占调查人数的20%;15.9%的人自己决定;而依据职业测试、心理测试专家建议的有7.4%。可见在报考志愿时,很多学生是与父母或老师商量决定的,而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是到专业的测试机构或自己单独决定来填报志愿。高中生不知道选什么专业,所以在高考志愿选择时家长代替做决定的现象较为普遍。其中最主要原因不是父母武断决定,而是学生不能坚定自己的兴趣和想法。当他们无所适从时,父母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让他(她)选择一个热门专业就理所当然了。当然,中国的家长也习惯了为子女操心;操心完高考,小孩上大学了又来操心小孩未来的工作;大学毕业工作找到了,操心他们是否有人生伴侣。(当然,笔者在这里并没有戏谑父母爱心的意思,只是描述一个现象。)回到高考志愿这个选择,家长如果知道了解学生的爱好和特长帮学生选择一个适合的专业也就罢了,关键是家长朋友们比较“功利”,觉得当下哪个工作既轻松又收入好,那么就找个合适的“上游”专业,即通过该专业较容易进入那个职业。等学子们进了大学,自己体验后却发现专业并非自己所爱。有些同学会积极改变认知,寻求变化和突破;有些同学却给自己找到了不好好学习的借口,浑浑噩噩度日。李开复博士在《做最好的自己》一书中提及:大学生中不喜欢自己专业的占64%。笔者并没有考证这一数据的准确性,但是结合自己曾经做大学辅导员工作的实践来看,这个数据有一定的代表性,可以说明现状。不是说,这都是家长们错误选择所致,而是准大学生们自己在志愿选择上要更加积极主动。2010年暑假,我接待了一位高一学生和他的母亲,他们是为文理分科选择而来,这个案例可能具有一定代表性,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来访同学希望选文科,因为他感兴趣;而家长希望他选理科,理由是因为孩子是男生,而且将来高考专业选择面比较宽。在做完MBTI测试后,我对测试结果做了一些说明,同时给了自己的意见。后来,小孩坚持选择文科,家长也只好作罢。咨询师和家长应该扮演助手的作用,为同学的选择提供支持和帮助,而不是完全代替考生决定。另外,可以咨询一些正在大学学习的亲戚朋友的意见,他们的观点也值得参考,毕竟他们有切身的感受。所以,还是希望考生能在志愿选择上更加积极主动,有自己的想法,因为这是你的选择。

喜欢的学校和专业不匹配,将错就错是一门艺术

对于学生和家长们所关心的到底是选学校还是选专业的问题,可以说见仁见智。如果当事人清晰的想法并且有自己的论据支持时是不便说服的。因为这本身不是一个明显的是非对错的问题。个人的意见是如果专业不是感觉讨厌的情况下,优先考虑学校。正如前文所述的那样,专业对人的影响和塑造很重要,但没有重要到影响一生。然而,一个学校的选择确有着这种作用。学校的生源组成、综合素质、教师的品德和学术能力、校园文化的氛围,甚至学校所处地理位置都会对学生产生长期而深远的影响。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对学校的选择权重要高于对专业的选择。当然,前提是要考虑学生本人对专业的喜好程度。

现实中,如果确实因为志愿冲突或选择错误,导致学生发现没有就读喜欢的专业怎么办?其实对于这个问题,大学教育完全可以弥补的。首先,一些学校在尝试按大类招生和对学生开展通识教育,其实这些都在弥补专业教育的缺点,尝试加强人的全面发展。其次,很多学校为大学生提供转专业的机会,让他们进行大学后机会重新选择,当然会设置一些要求和条件;再次,在转专业不成功的情况下,学校还提供有第二专业、第二学位和跨校辅修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有机会接触自己真正喜欢的专业学习。

大学对人的教育和培养是全方位多层次的,除了专业的学习,学生应当利用校内外一切资源锻炼自己的能力和偏好,使自己具备进入社会所需要的各种能力和素质,从而有助于学生选择一份适合的工作,并且有一个健康快乐的人生。

写在后面的话

文末和大家说说几个实际的问题。第一,志愿调剂“服从”还是“不服从”的选择。如果大家把前面内容看懂了,这个问题的答案也就有了。如果更看重学校一些,那么自然是服从调剂;如果对某专业深爱有加,并且做好最坏的打算,准备来年再战的,那可以考虑不服从调剂。当然,现实抉择没这么简单,这个问题倒是应该和父母、老师进行充分的沟通,有时怕是当局者迷。个人意见比较倾向于服从调剂。第二,现实当中,家庭职业对学生的影响呈现两个极端,就是父母及亲人的职业对学生专业和职业选择的影响。比如,在父母都为医生的家庭中,可能孩子受到环境的影响非常想做医生或坚决不做医生。对于这种情况我们也要理性看待,在这种情况下做选择要更加慎重。如果是建立在孩子的良好认知和兴趣爱好上,那么是可以认可的。如是仅仅因为一些误解,做出一个不适合的选择那是非常遗憾的。其次,对于专业和职业相关度较大的专业在选择时也要更加慎重,比如医学专业等。大学生就业职业和专业的相关度是很低的,学什么将来不一定做什么。大学教育,更多的是对基本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所以,做一个所学专业表面上不相关的职业是很正常的现象,当然实际上,不会完全无关,学生所经受专业训练对各行各业都是有用的,关键是自己如何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实践中,在一个团队中不同的专业背景的人可能贡献更多,因为会不受局限,从另一个专业的视角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最后,少数专业或某些性质的专业在就业选择时会受一些限制,有些是政策性的,例如国防生、免费师范生等,所以考生在选择之前要吃透政策,慎重决定。

高考志愿的选择很重要,广大考生应该在对自己全面的认识基础上理性分析、综合考虑做出选择。家长朋友扮演的只是一个帮助者和建议者的角色,真正的决策者应当是考生本人。如何学会明智的选择,并为可能的各种结果调整方案、承担责任,这也是人生的必修课,特别是那些平时很少做决策的同学,从高考志愿开始,尝试积极主动的选择。

上一篇:餐饮管理软件介绍下一篇:街区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