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教学案例及反思

2025-01-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品德与社会教学案例及反思(精选8篇)

品德与社会教学案例及反思 篇1

本课呈现的是听《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曲,然后讲发生在家里的真实故事,最后进行家庭故事的表演。这样循序渐进的安排是一条很好的思路。就教材话题的本身来说应该不算陌生,但也不可否认,现在的独生子女家庭让这些“宝贝”们对父母的疼爱的感受能力大打折扣。有的学生习惯了父母的疼爱,不知道珍惜和感激。所以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体验父母对自己的疼爱;感激父母。教学设计意图: 这是一堂情感课。按照教材所呈现的思路先说后演这也是符合学生情感发展的规律的,我就按先回忆后体验分为三个版块:亲情故事会——亲情表演会——亲情绽放。力图“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的生活实际,来理解,丰富教材,也想通过这些真实的故事唤起学生情感的波澜,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情感共鸣。使之成为一堂激情涌动的课。教学目标:

体会家庭亲情,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疼爱和养育之恩。以恰当的方式感谢父母,向他们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活动准备: 1.课件。(亲子图片、音乐)

2.让学生回忆或向家长了解从小到大父母关怀自己的事例。3.信纸。活动过程:

一、亲情故事会

1、曾经有一个家庭在春节联欢晚会上深情地唱了一首歌,让许许多多的人为之感动,大家想和老师一起来静静地聆听这首歌吗?课件播放《我爱我的家》并滚动出现家庭亲情的照片。

2、听着这熟悉而又深情的歌,看着这亲切而又动人的画面你想到了谁,想到了什么事?学生个别发言

3.教师小结:是呀,熟悉的歌声勾起了我们美好的回忆。使我们想到了自己温暖的家,想到了无限关爱我们的父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聊揭题:父母的疼爱

4.今天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讲讲你父母疼爱自己的感人故事,挑选其中最感人的一个讲给大家听。比如(出示提示语): 有一次我回家晚了„„

有一次天气突然转冷,而我穿得又少„„ 有一次停电我热得难受„„ 5.大家可以自己先准备一下然后,可以是口述的,如果带着照片或物品可以边展示边介绍。先分四人小组交流,然后推选出最感人的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要求每人都要讲,别人讲时仔细倾听。教师巡回倾听学生的讲述。

6.机动:如果学生只讲到生活中父母照顾自己之类的事例,那么,老师引导学生认识,严格的要求也是一种爱。在你因挨打挨骂而伤心难过的时候,你是否仔细思索过此时此刻父母的心里又是如何的呢?播放父母的录音。7.小结:集体朗诵诗《母爱》 二.亲情表演会

1.这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每天都在我们的生活中发生着,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当一回小导演、小演员,把这动人的故事演一演。

2.根据刚才听的故事,小组先商量确定演哪个故事,分析一下剧情,然后小组人员分好角色进行表演。

3.小组表演。教师观察指导。4.集体交流。教师随机采访。三.亲情绽放

1.一个个普通的家庭故事,却一次又一次地感动着我们的心,这么多年来,父母为我们倾注了多少心血,他们对我们的恩情比山还高,比海还深。听了今天的亲情故事会,演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此时此刻大家想对自己的父母说什么?

2.请用你最真的情谊写下你最想对父母说的话。播放《烛光里的妈妈》歌曲学生把最想对父母说的话写在信纸上。

3.这页沉甸甸的信纸你准备怎么办?(悄悄放在父母的床头枕边„„)教学片断: 师:刚才我们在小组里交流了自己家的感人故事,下面我们请每个小组里讲得最感人的同学来讲给大家听听。

生1:有一次我们到公园去玩,我不小心掉进了小河里,爸爸赶紧跳下来救我„„ 师:还记得当时爸爸的表情吗?他说了些什么? 生„„

师:大家觉得她的故事感人吗?(感人)那我们送她一颗亲情果吧。

生2:有一次我病了发高烧,妈妈知道了很着急,马上送我到医院,陪我挂盐水。生3:有一次,我不小心摔了一跤,骨头摔断了,疼得要命,(有点哽咽)爸爸知道了送我到市里的医院,路上,他开得很快„„(眼泪不断地流下来)下面听的同学有几人在偷偷地笑。师:下面听的同学要认真地用心去听。

师:下面请同学上来把他们认为最感人的故事表演给大家看。第一组同学:表演掉进河里去救人的事。边表演边笑。

师:希望大家用真情来演,把这件事最感人的地方表演出来。

第二组同学:演生病了,家长带他去医院看病,挂盐水的事。依然是边演边笑。惹得看的同学也在下面笑个不停。教学反思

下课的铃声已响过,看得出学生的心思已经和外面的喧哗声开始融合了,我也该休息一下,轻松一下了。可我却怎么也轻松不起来。因为刚才课堂上的一幕幕情景实在让我不安,这究竟是怎么啦?这本该是一堂激情四溢的情感课,课前我化了那么多心血精心制作的课件,斟酌再三的导语,过渡语,在学生面前一切都变得那么苍白。就连同学的眼泪都唤不起他们一点点的共鸣,是学生太世故了?是世态炎凉到了这般地步?一个个的问号把我的心压得沉沉的。

在这堂课上,老师与同学没有共鸣,同学与同学也没有共鸣。是现在的孩子不会共鸣?不是的,在谈起波比娃娃时,他们个个眼睛发光,滔滔不绝地,那共鸣不要太强烈噢。那是父母不够疼爱他们?显然更不是,现在的孩子绝大多数都在父母百般呵护中长大的。我开始反思自己的设计,课堂语言的表述。忽然我的眼睛一亮,对,就是它——“最”,我不是让他们把记忆中印象最深,最感人的,讲一讲;听的过程中,最感人的演一演吗。就是这个“最”,是它害得孩子们找不到共鸣,害得我这堂课没有一点生命力。

本来父母对自己的疼爱体现在每天每时每刻点点滴滴的小事中,比如一个充满爱意的眼神,一件暖暖的毛衣,一块干净的毛巾,一杯清凉的饮料„„这些是多么平淡的小事,但正是这一件件平凡的小事交织成了一张张细密的亲情网。而我非要他们找“印象最深”、“最感人”的事,最感人那一定是大事,比如掉河里了,爸爸来救我。比如生重病了,妈妈日夜守着我。天呐,我把学生的思维一下子从广阔的田野带到了狭小的马蹄坑。再想想像这样的大事,他们的生活中常会发生吗?学生熟悉吗?常常说教育要回归生活,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可这是学生熟悉的生活吗?我不禁质问自己。既然学生说的是那些偶然发生在他个人身上的大事,对他来说印象绝对深刻,可对大多数人来说,有些简直就像天方夜谭。难怪他们要笑,因为他们没有过这样的体验,没有这样的生活经验。你让他们哪里来的共鸣呢?而让他们演的又是“最让你感动的”大多数可能根本就没经历过,于是他们便想当然地编导一番,体验又从何谈起呢?

想到这儿,我开始有点明朗了。常说要贯彻好新课程的理念,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可从没意识到原来理念就体现在课堂提问的语言中,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最”字。如果再让我上这堂课,我想把“亲情故事会”改成“亲情大搜索”不让学生讲“印象最深”的,而应该让学生仔细回忆,搜索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从这些小事中寻找父母的疼爱,看谁的眼睛亮,谁的心细。或许那才是一篇真正感人的乐章。《秋天到了》案例分析 教材分析:

《秋天到了》是通过观察秋天的天气、动植物的变化、感受秋天的特征、体会秋天如诗如画的美,培养学生亲近大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教学目标:

1、感受秋天的美丽,体验天气、季节的变化,对生活的影响。

2、学习观察秋天的特点,了解秋天的各种果实。

3、了解收获的来之不易。设计思路:

为了让学生亲近秋天,寻访秋天的足迹,感受秋天的美丽景色,了解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使学生产生亲近大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自然美,用心灵感受美,用双手去创造美。

教学重点:

了解秋天的气候、农作物、花草树木、小动物的变化。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秋天果实头饰若干。学生准备:

留住秋天景色美工活动的一些材料,如:树叶、野花、彩笔„„ 片断:

1、找秋天

师:我们这里是个四季分明的地方,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你们知道现在是哪个季节吗?

生:秋天。

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呢?(生交流)

生:天气凉了,身上的衣服变了,白天变短了一点;夏天看到的知了,青蛙不见了,地上有很多落叶,庄稼地里农民伯伯丰收了,果实熟了,桂花开了„„ 师:同学们说的太好了,从“听、看、闻”知道秋天来了。

2、欣赏秋天的美

(播放课件)同学们说的让老师想起一篇课文。《秋天来了》蓝天下累累的果实;农田里白白的棉花、金黄的稻子,野菊花开满了山头、红红的枫叶,大雁往南飞。(背景衬托秋天的景色,生朗读《秋天来了》。)师:你们喜欢秋天吗? 生:喜欢„„

小结:我最喜欢果实累累的秋天了。秋天是成熟的,秋风吹来,吹黄了稻谷、吹红了果实、吹落的树叶翩翩起舞,可美了!

3、秋天的气温

师:虽然秋天很美丽,同学们可一定要注意喔!(播放课件)

早晚的温差、衣着变化、人们的神情、医院里打针的小朋友特别多的情景。师:为什么这么多小朋友会生病呢?

生:有的同学没有按天气变化合理穿衣服,有的同学上完体育课,马上就把衣服脱了„„ 师:所谓“中午开空调,晚上盖被絮”、“一场秋雨一场寒”,因此同学们要根据季节的变化、气温的变化,合理的穿衣,不让自己着凉,这样才不影响生活和学习。

……

片断:

1、猜谜语

师:同学们想和老师一起去收获秋天吗? 生:想。

师:那先和老师玩猜一猜的游戏,猜重有奖品。播放课件

①麻屋子,红帐子,里面睡着个白胖子。

②紫红藤,地上爬,藤上长绿叶,地上结红瓜。

③风里生,水里长,小时绿,老来黄,去掉金黄甲,煮成白饭喷喷香。(猜对的同学奖果实的头饰)

师:这就是收获的季节,累累的果实,多美啊!

2、和农民伯伯一起去收获。

师:这些累累的果实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它们是农民伯伯辛勤劳动的结果。播放课件

(农民伯伯从播种、田间管理,直到丰收的情景)师:看了以后,你们感受到了什么? 生:农民伯伯很辛苦,他们又很开心。

师:即使是丰收了,还要付出劳动去收获,老师带你们一起去吧!(放课件:小学生到棉花田、稻田、菜田采摘的情景)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农村,有很多同学家里就种了果树和稻田,有谁帮助爸爸、妈妈去采摘的? 生:我帮助摘学生,摘棉花„„

师:经历了收获的全过程,你们有什么感受呢?又想到了什么? 生:感受丰收的喜悦,农民伯伯的辛苦,我们要珍惜粮食„„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但老师还想让那些没有亲自体验的同学亲自去收获,下节课把收获的成果带来再来说说自己的感受,粮食的来之不易,我们以后应该怎样珍惜呢? 生:„„

师:同学们刚经历了丰收的全过程,知道了其中的辛苦与快乐,也知道了如何去珍惜劳动果实,收获可不小呢,让我们唱起来、跳起来吧(放音乐《丰收之歌》,同学们唱一唱,跳一跳)

3、留住秋天 师:同学们秋天太美了!(播放课本上的儿歌:秋姑娘,秋姑娘„„)有什么办法把这丰收的场景留下来呢? 生:照相,画画„„

师:画画是个好主意,请学生利用带来的材料进行留住秋天的美工活动。学生制作,展示作品。

师:请同学们下课后,一起把我们的作品把教案装扮的像秋天一样美丽,好吗?

教学反思

《秋天来了》这一课教学,不仅只局限在40分钟课堂上,而是把课前、课上、课后的活动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课前用了10多天的时间,学生们和我都在留心观察自己身边秋天的景色变化。在整个观察的过程中,对学生有一定指导的,并不是让学生盲目的观察;课后,让学生亲自去体验、发现,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在这一课的教学中,体现了学校活动与家庭生活、与其它学科的整合。如:同学们庆丰收边唱边跳,用画画的方式留住秋天的景象,与音乐、美术进行有机的整合,这样不但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而且拓宽了学生的视唱,课堂效果很活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收获秋天这个环节,由于时间仓促,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不足之处。比如,了解收获的来之不易,引申学生要珍惜劳动成果,学生体会不够深刻,在今后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学习,在每一次课前、课中、课后都能悟出点什么值得改进学习的东西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小手拉小手》教学案例分析

一、设计理念: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要达到课程的总目标,就得摈弃传统的教学方法,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现实生活为本在课堂中开展一系列有目的的活动,让课堂回归生活,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感受、体验、探究和感悟,并从中得到情感的交流、良好习惯的培养及能力的发展。在活动中提高教学实效,在活动中促进自主发展。让课堂真正回归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

二、教材分析:

爱心的培养,是人的成长过程中重要的内容之一。针对现在儿童都是独生子女,只知受人关爱,不知去爱别人的现象,本单元以爱心为主题,编排了《小手拉小手》、《关心老人》等四个主题活动,从不同层面,引导儿童去观察、探究、体验爱的真谛,帮助儿童学会爱、乐于爱。让他们在爱心的培养中,快乐的成长。《小手拉小手》的教学活动,旨在让学生在生活中,在成长的过程中知道遇到困难应学会求助,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在互助中学会爱,在爱中体验快乐,在快乐中幸福地成长,让课堂真正回归生活。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指导学生遇到问题学会求助及互相帮助,培养儿童爱同学、爱集体的思想感情。

2、了解并学会求助他人时要用的文明用语,培养与同学团结友爱的精神,养成乐于助人的良好习惯。

3、通过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向人求助和帮助他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四、教学情境描述: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师:哎呀,今天老师走得太急,竟忘记带课本了,谁能借老师用一用呢?(生借给老师,师说谢谢!)

师:刚才老师碰到了困难,同学们都伸出了热情的手,来帮助我,让我感到很快乐.那么你们在平时的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同学是怎么帮助你的呢!(生自由发言)小结:是呀,其实在生活中我们都难免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麻烦只有我们伸出友爱的双手,小手拉小手,互相帮助,互相关心,任何困难都会随之解决,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温暖,更加美好。(出示课题)

(课堂的导入从生活的细节入手,让学生在自然的生活中进入课堂,让课堂体现生活。)

二、活动

(一):演一演,悟道理

1、出示图片,创设情境,问题讨论

大家看,图上的盼盼遇到了什么困难?同学又是怎样帮助他的呢?(点击)如果你是他的同学,你会怎么帮助他?请你们来演一演好么?(学生演小品)

讨论:刚才两组同学表演得都很好,但你觉得哪个盼盼表演的更好,为什么? 谁帮助的方法更好?为什么? 小结:是呀,看来当我们遇到困难向别人求助的的时候,还要注意求助的方法,态度要亲切,语言要有礼貌。(板书:有礼貌,亲切。)而帮助别人的时候也要讲究方法的科学性。否则反而帮了倒忙。(板书:热情,讲究科学)

师: 那么当你们向别人求助的时候每次都得到了帮助吗? 明白:(1)借别人的东西要及时归还。(2)不能乱搞人家的东西

(3)只有你帮助了别人,别人才会热情的帮助你。(生活情境的再现能充分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活动与讨论交流中,让学生感受到求助的方法与帮助别人的态度,这就是生活的经验与积累!在课堂教学中体现生活的本质。)

三、演演“爱心互助剧”

1、师:明白了这些道理,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爱心系列互助短剧”的演播厅。看看录象中的同学们是怎样互相帮助的。(播放录象)

2、看了这个短剧,你想说什么?

3、师:是呀,在生活中,我们看到别人有了困难,就应该主动的伸出双手去帮助他,这样互帮互助,学习生活多快乐呀!你们看,图上的这些同学都遇到了一些困难,你能带着爱心去帮助他吗?请大家选择其中的一个情景来演一演,看哪一组演得最有礼貌,最科学,最有创意!

(出示课文中的三个情景,四人小组选择其中一个场景进行排练)

3、体验表演,说说你的感受,评一评表演得怎么样。(陶行知先生曾说过:非得给学生机会训练其道德行为不可。爱心互助短剧是来源与生活的情境再现,在生活中我们需要帮助和给予帮助的时候很多很多。它符合道德行为必须加以训练的规律,因此足以让学生在短剧中真正感受到助人的快乐与得到帮助的温暖。体味到生活的滋味)

四、情感热线

1、师:看了刚才的表演,老师知道小朋友都已经懂得了怎样向别人求助,怎样去帮助别人?那么当你们得到别人的帮助或是帮助了别人时一定有很多想法和感受吧,你愿意和大家交流一下吗?让我们一起走进爱爱鸽的“情感热线”吧!(点击)

2、说说真实的事例,说说内心的感受。(学生上讲台,说自己的感受)

3、看故事《小熊生病了》,听听小熊的感受。

师:小朋友说的真好,得到别人的帮助时我们很快乐,当我们帮助了别人,同样我们也感到了快乐.这呀不禁使爱爱鸽想起了发生在森林里一件感人的事情.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播放课件)师:小熊生病的时候,小伙伴们都伸出了友爱的双手,带着礼物来看望它,给它带来了温暖与快乐。如果你是小熊,你会有什么感受呢!(生说)让我们一起听听熊熊的感受吧!

(回忆生活的点滴,畅谈心中的感受,此时此刻,学生已经从课堂走进了生活,情感也因此得到了升华。)

五、齐唱《小手拉小手》

师:是呀,小熊说的对,只要我们互帮互助,伸出友谊的手,温暖伙伴的心!让我们共同伸出自己的手,拉在一起围成圈,来唱一首友爱的歌。出示歌曲〈小手拉小手〉

六、小结:课外延伸

1、通过今天的交流和学习,我们小朋友之间的友谊更加深厚了。老师希望大家都能在生活中伸出友谊的小手。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让小手拉小手,共同成长,一同进步。

2、老师这里有一棵“爱心向日葵”我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把帮助别人的事情添入爱心花瓣。让友谊之花在我们的教室里越开越美。(小小的一棵“爱心向日葵”,又是情感的延续,课堂的延伸,现实生活的回归。让课堂回归了生活。)

教学反思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育不通过生活是没有用的,需要生活的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这就是说,人的认识活动是与人的情感活动、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新课标的基本思想特别强调了课堂教学要联系学生的生活,指出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应放在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并使学生的课堂学习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上。因此,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非常注重课堂的学习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充分体现课堂教学回归生活,实现品德与生活教学的道德教育目的。

一、从生活入手实现道德教育

教材上的内容尽管都来源于生活,然而,我们的教材只呈现一个生活状态,一个范例,不是特定学生当前现实生活的写照,而我们的孩子是活生生的人,他们的生活环境千姿百态又是千变万化的。因此,我们教学的设计要根据学生的生活层面,组织活动,展开活动。

在教学中我以教材为例子,努力挣脱教材的禁锢,在教材与儿童生活之间建立内在的有机的联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寻找课堂教学的素材,为孩子们打开生活的窗户,从具体的生活事例引入课堂,能更加容易的被孩子们所接受,也更能激发强烈的道德情感,这就为孩子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奠定了基础。

二、让孩子在生活中丰富道德体验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基本理念认为: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感悟,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因此生活是学生道德践行的土壤,更是他们形成良好个性品德发展的基础,让孩子回归生活,体验生活,使之成为道德的选择者、理解者、实践者,让孩子自己创造德育环境,自己去拉长德育环境的链条,成为道德的探索者、创造者,这无疑是丰富学生道德生命的有效手段。

三、让孩子在实践中为生活增添色彩

品德与生活是通过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挖掘儿童的现实生活,促进儿童文明健康地成长,积极向上的生活,即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而我们所倡导的融入生活的德育,更加推崇的是“学以致用”,即为学生开辟一条与他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交互作用、持续发展的渠道,让他们在广泛的生活世界中实践道德,提升自我,谋求自我与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从而创造出更富有德性的生活。

总之,课堂教学生活化就是课堂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课堂,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的。只有将二者紧密的结合起来,学习才有兴趣,情感才能激发,教学才能真正体现实效。

《诚信是金》教学案例

一、教学内容 《诚信是金》这一课的主题目标是帮助学生认识到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行为。诚实是守信的基础,只有拥有诚实的品德才能真正做到守信。

二、学情分析

进入21世纪,我国社会经济在发展,一些道德观念却发生了第三次转型。由于家庭教育的功利性,目前我国的家庭教育普遍存在着只关注孩子学业成绩,忽视德育教育,导致学生在与老师、同学、伙伴甚至家长的交往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欺骗等不诚实行为。这些都影响着我们的孩子们的思想和行为。许多孩子对别人诚实的行为视而不见,对自己不诚实的行为习以为常。

针对这一客观现象,在上课之前,可以制作一个调查表,让学生调查同学、朋友、家人诚实的行为;可以用给老师写悄悄话的形式让学生回忆自己不诚实的经历。在教学中,通过播放故事,创造情境,请学生自由谈谈对诚实的理解;用典型的事例,引起学生心灵的震动。让诚实更深地扎根于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感悟。但诚实的话题源远流长,不可能一节课就谈得完,不可能把诚实的含义挖掘透,不可能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诚实的重要性。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诚实的含义,知道诚实是一个人应具备的基本的品德。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中有关诚实的复杂性。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明确为人诚实的重要性,体会到不诚实的后果。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明确为人诚实的重要性,认识到不诚实的后果。难点:能够正确看待现实生活中有关诚实的复杂性的问题。

五、教学方法

“情境——探究活动——构建”教学法。

品德的形成源于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和生活经验出发,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开放、互动、活泼的教学情景,围绕学生在实际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讨论、探究、对比的活动,激励学生自主探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道德学习的愿望,从而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最终实现课程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指导生活的理念。

六、教学过程 活动一:感知诚实

[设计意图: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本环节顺应孩子们爱听故事的天性,采用故事开课,触动学生的心弦,激活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在故事情境中感悟诚信的重要,为下一步的教学作铺垫。]

1.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故事。出示课件:华盛顿小时侯的故事

2.听完了故事,你有什么想法? 生:我觉得小华盛顿很诚实。

生:华盛顿没有说谎话,没有欺骗爸爸。

师:你喜欢小华盛顿吗?如果你是华盛顿,你会怎样做?(诚实,知错就改)

师:华盛顿从小诚实,长大后在担任美国第一任总统期间,为人诚实正直,品德高尚,深受人民爱戴。为了纪念他的功绩,美国首都以他的名字命名。大凡这样伟大的人物都有一个诚实的童年。华盛顿一生都把诚实作为做人的原则。

3.出示课件:诚实,就是说的和做的一个样,不说谎话,不欺骗他人。活动二:寻找诚实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周围寻找案例,使课堂贴近生活,使教学生活化。让学生明白,互相信任、和谐的社会环境同样需要建立起社会的“诚信体系”。] 师:老师还听说过《诚实的晏殊》的故事,想听吗?(讲《诚实的晏殊》的故事)

师:在生活中,你们的同学、朋友、家人中也有像这样的诚实人吧?请你们来讲讲。(找多名学生讲)

师:你怎样看待这个人的?诚实的人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师:听了同学们的发言,你有什么想法?你是怎样看待这些人的? 生:诚实能化解矛盾,赢取谅解,交到更多的朋友。(诚实拉近了心灵的距离。)(诚实使父母变得宽容。)(诚实的人,你会相信他,愿意和他交朋友。)师:这些同学的行为是诚实的行为吗?为什么?

(小组一起看教材P13中的情境图,然后组内交流,后进行全班交流。)

出示课件:诚实是一个人应具备的最基本的品德,一个人只有诚实才能取得别人的信任。活动三:体验诚实

[设计意图:教学内容要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教学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因此,本环节,我将文本资料和生活素材进行重组,使教育活动更具生活性和时代性。](课件出示小故事:不诚实的代价)(学生谈感受)师:你有没有过不诚实的时候啊?当时你的心情怎样?现在想起这件事,你又是怎样看待自己的?

(以悄悄话的形式讲给同学或老师听)(自愿讲述家庭事情或学校事情)

师:通过刚才的谈话,你们已经认识到不诚实会使自己的内心不安,其实不诚实还会给别人造成危害,不诚实究竟有哪些后果呢?下面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把结论写在白纸上。小组展示讨论结果。

师:你们这么一分析,看来不诚实的后果真让人难以想象。(播放《三鹿奶粉事件》相关的视频文件和图片文件)师:这一副副令人心酸的照片,它在警示着我们什么呢?

生:它在警示我们做人要讲诚实,守信用,否则不但害了别人,还害了自己,最终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师:是的。同学们,这个真实的新闻事件在警示着我们每一个人:如果不诚不信,不但会受到道德的谴责,更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8.出示课件:不讲诚实的人是可悲的,可怜的,可恨的,也是可怕的。我们国家的总书记胡锦涛爷爷在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讲话时提出的“八荣八耻”中就有一条: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板书)活动四:实践诚实

[设计意图:通过角色体验,换向思维,缓解课间疲劳情结,调动积极性。回顾学习过程,通过评价,引导学生反思,促使学生注意自我发展。] 师:其实我们的生活中,有时候也会遇到一些烦恼,不知道该不该讲诚实。(出示录象:《小玲和小刚的一次考试》)

师:看完了录象,你想对这两位同学说些什么吗?

生:小玲不弄虚作假,老老实实地对待考试,品德好,是诚实的孩子。生:小刚考试时抄袭作弊,得了“甲”,不是诚实的孩子 师:小玲和小刚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小组讨论,指名回答)

师:是啊,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出示录象《小东也有烦恼》)

师:面对这位陌生的叔叔,他该怎么办呢?(先组内交流,再分组表演)

师:通过刚才的表演,我们懂得了什么? 生:诚实也要讲智慧,有时候对不怀好意的陌生人不能实话实说。师:解放军战士王海涛在一次执行任务中牺牲了,他的战友为了不让他重病在床的妈妈伤心,一直以他的名义给他的妈妈写信。像这样的做法是不诚实的吗?(善意的谎言、真诚的谎言)师: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全班交流,互评。

生:诚实是每个人应具备的好品质,若能正确看待一些生活中的诚实问题,你就是一个聪明善良的诚实人。最后,让诚实的美德像阳光一样洒进我们每一个人心里。

教学反思

课程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儿童只有在真实的生活中感受、体验,才能领悟到诚实的重要性。所以,在教学《诚实》一课中,我注意指导学生各种活动。活动,即以少的时间,精的内容,活的形式,形成学生主动把握,快动思维,灵动氛围的良性循环圈。以“活动”贯穿始终,在活动中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同时体现了生活性和实践性的统一。

1.注重活动方案的设计。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对于小学生来说,生动形象的道德教育情境是其产生情感体验的土壤。因此,我注重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来使学生“动情”。并注重通过活动发掘知识的形成过程,明确制定活动目标,营造活动氛围,鼓励全体参与活动,充分体现活动价值。

2.注重活动方法的掌握。倡导在活动中发展,但不是为活动而活动。活动过程应更多的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因此,我设计了表演、讨论、悄悄话、讲故事、演讲等活动形式,要求每一个学生参与,让学生的眼睛有可看的,脑袋有可想的,身体有可动的。

3.注重活动实践的能力。学生受年龄、阅历等限制,有时因为不知道该怎样做,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有时因为缺乏坚强的意志,很多美好愿望就此夭折,“听听激动,做做不动”这是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实际问题。例如有的学生认为不诚实能占点小便宜,我及时捕捉了学生的心理,让他们展开讨论“不诚实给自己,给他人带来什么”,使学生体会和认识:在社会生活中,一旦失去了诚实,不仅给当事人造成直接的伤害,而且也使整个社会失去安全感,人与人失去最起码的信任,受伤害的是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人。虽然诚实有时候吃点小亏,但是对你,对我,对大家,对社会都有好处。这就对学生的实际生活起到了指导作用。

总之,品社课要走进学生的生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时启发学生自我评价。只有将学生的情感体验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充分感悟、发展,才能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我们共同的家》教学案例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使他们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风俗习惯。

2、使学生从中感受到民族大家庭的欢乐,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设计意图:在《我们共同的家》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中,我通过让学生参加“合唱《大中国》”、“收集、汇报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文艺表演”、“民族知识大闯关”等活动,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使之在参与中获得愉悦的体验,从而激发他们满腔的爱国热情。

三、教学实录

实录一:创设情境,引导情感体验。播放《大中国》歌曲。

在逐渐转弱的音乐声中,师:小朋友,还记得这首歌吗? 生:记得。

师:它叫什么名字? 生:《大中国》!师:会唱吗? 生(齐说):会!

师:那就让我们带着自豪的感情来唱一唱《大中国》,好吗?

《大中国》的歌曲再次响起,教师和学生一边看着课件上的歌词,一边载歌载舞。师(指着歌词中变成红色的“兄弟姐妹”):小朋友,这里的“兄弟姐妹”指的是什么? 生:指的是各个民族。

生:指我们中国的五十六个民族。

师:你真聪明!对,它就是指我们中国的五十六个民族好像兄弟姐妹一样相亲相爱。教师接着介绍汉族、少数民族、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区分布图。

(上课一开始,教师先让学生欣赏《大中国》的音乐,再激发他们一起自豪地跟随音乐唱唱跳跳,不但让学生再次感受到中国的地大物博,而且充分放松学生的身心,营造了一个轻松、和谐的氛围,为课堂教学创设一个良好的开端。接着,教师边用课件显示歌词中的“兄弟姐妹”,边问:“这里的‘兄弟姐妹’指的什么?”自然地过渡到我国的民族知识教学上来,从而初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实录二:设计活动,丰富情感体验。师:小朋友,我国不但民族多,而且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服饰、饮食、歌舞等风俗习惯。上次陆老师到云南去旅游,正好赶上了傣族的泼水节,还拍了一段录像呢,想不想看? 生(齐):想!

教师一边播放泼水节的课件,一边现场解说,学生看得津津有味。

师:这就是傣族特有的泼水节。课前,陆老师已经让大家分组去收集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收集到了吗

生:收集到了。

师:哪一组先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第一组学生走上讲台,生1:我们组给大家介绍一下收集到的几个民族的文艺特色。首先,我给大家介绍傣族的象脚鼓。

生1接着把象脚鼓的图片放在实物投影仪上:这就是象脚鼓,因其形状似象脚而得名,它是傣族人民喜爱的打击乐器。象脚鼓是将一段完整的圆木挖空树心,用牛、羊皮蒙制而成,鼓声浑厚宏亮,能传数里之外。每逢泼水节或丰收喜庆的日子,傣族男子将象脚鼓系带挎在肩上,边敲边舞,人们随着鼓声欢乐舞蹈。师:你介绍得真清楚!

生2:苗族人民能歌善舞,每当在传统节日苗年、龙舟节时,苗族人民都喜欢跳芦笙舞,(一边把芦笙舞的图片放在实物投影仪上)。下面,我就给大家唱一首《苗家娃娃吹芦笙》。生2边唱边跳,其他学生打拍子,气氛极其热闹。师:你唱得动听极了!

生3:我给大家表演几个舞蹈动作,你们猜猜它是哪个民族的舞蹈?

生3表演了几个孔雀舞的动作后,问:你们知道我表演的是哪个族的舞蹈吗? 生:孔雀舞!

生3:祝贺你,你猜对了!

师:这只“小孔雀”的舞姿太优美了!

生4马头琴的图片放在实物投影仪上:大家看,这就是蒙古族的马头琴,它由于琴杆上端以雕刻的马头为装饰,才得了这样一个好听的名字。它演奏出的琴声委婉动听。另外,蒙古族能歌善舞,蒙古族的舞蹈节奏欢快,动作刚劲有力,以抖肩、揉臂和马步最有特色,下面我就给大家表演一段蒙古族的舞蹈。生4表演后,问:你们想学吗? 学生大声回答:想!

生4当小老师教同学们做了几个简单的动作,同学们都学得兴致盎然,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

……

(教师用一段生动的“泼水节录像”引路,激发学生踊跃地介绍课前收集到的各民族的风俗习惯。然后,学生分组拿着收集到的资料在实物投影仪上边显示边介绍。在介绍的过程中,还穿插了学生的文艺表演和老师的介绍,形式活泼多样。这一过程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很好地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学生通过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汇演,既对教学内容作了补充,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形成了教学的高潮。师生在欣赏中得到了情感的熏陶和品德的升华。)

实录三:借助“闯关”,积淀情感体验

师:下面,老师出了一些题目要来考考大家,我一共设置了三个关口,看看你们能不能顺利闯关。课件显示:(1)第一关,请你们把各个民族相应的乐器、节日找出来。(同桌讨论)蒙古族那达慕马头琴 苗族龙舟节芦笙 傣族泼水节象脚鼓

(2)第二关,请你们猜猜看,它们分别是哪三个民族的服饰?(3)最后一关,请你们判断一下,下面播放的四段舞蹈分别是哪几个民族的?(小组讨论)(教师设置的“民族知识大闯关”,形式活泼多样,既采用了竞赛方式来调动学生求知的欲望,又通过教师富有鼓励性的语言来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挑战,让学生在紧张而又热烈的气氛中,进一步巩固了他们学到的民族知识。)实录四:欣赏歌曲,升华情感体验

师:小朋友,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种文化,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像我们中国一样有这么多的民族和如此灿烂的民族文化,这些怎能不让我们由衷地感到自豪呢?面对这样伟大的祖国,你们最想说的是什么?

生:我们中国真是地大物博,我为自己能生长在这样一个伟大的国家而感到自豪!生:我们中国真是一个大家庭!我们各族人民应该相亲相爱。

生:我真想到蒙古族去看一看那辽阔的草原,品尝一下香喷喷的“烤全羊”啊!

……

师:小朋友,我国每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都是这么独特而有趣,长期以来,我们五十六个民族都互相尊重、互相帮助,所以我们的祖国才变得更加繁荣、富强。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欣赏歌曲《爱我中华》。

(教师在引导学生充分表达出对各族人民的热爱、对祖国的赞美之情后,让大家在激昂的情绪中紧接着欣赏歌曲《爱我中华》。在《爱我中华》豪迈深情的旋律中,学生一边欣赏着各族人民载歌载舞的画面,一边随着旋律轻声哼唱,并翩翩起舞,进一步深化了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教学反思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每个人自身存在的潜能是巨大的,每个人只要相信自己的潜能,而且不断开发自己大脑的潜能,人人都能成功。但传统的课堂教学,许多学生的思维受到束缚,不敢想、不敢问、不敢做、不敢说。因此一此学生成绩低,缺乏自信,课堂学习就越来越糟。其实他们并不是什么都比不上别人,只要环境和条件允许,他们的潜能就会表现出来。陶行知先生说得好:“只有民主才能解决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数人之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而在这节《我们共同的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了一个民主和谐的上课气氛,让学生始终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习。在这节课上,师生情感融洽,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敢动,充分发挥灵活敏捷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让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参与的状态之中,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之在参与中获得愉悦的体验,从而充分激发他们满腔的爱国热情。

综上所述,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只有洞察学生心灵,了解所需,从学生心灵需求出发,以学生为主体,开拓思想体验教育新途径,开辟更多的体验课堂,并开展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相互渗透,彼此联系,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生活垃圾哪里来》教学案例

一、教学理念

品德与社会课的课程理念:课程源于生活,生活是第一性的。应该力求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其完整生命投入的过程,成为其完整心理结构参与的过程,成为其回归生活的过程。所以我在执教《生活垃圾哪里来》一课时,遵循“回归生活”这个基本理念,改变教学模式,创设情境,力图使教学内容贴近生活;让学生课前收集材料,课上整理反思,使学生课堂讨论源于生活;设计课堂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知识,使学生在课堂上回归生活.二、教学过程

(一)通过了解数据,体会垃圾数量之多,并导入学习。

1.猜一猜,在我们生活的这座美丽的城市上海,你知道每天会产生多少垃圾吗?(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回答)

2.到底有多少垃圾呢?有关人士对此做了相应的调查并制作了一张统计表。(出示统计表)

3.了解了这些数字后,你有什么想法?

生:这个数字很惊人。

生:那么多的垃圾肯定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危害。

生:每天我乘车过黄浦江,发现江水越来越脏,垃圾影响水源,危害人体的健康。

生:垃圾不断地增长,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生:我们生活中的垃圾越来越多,会污染空气给空气带来许多有害物质。

生:垃圾那么多,会使我们的环保越来越差。

4.同学们说的都很对,那么多的垃圾会影响市容、水质、生态平衡,给人类带来危害,那么多的垃圾是从哪里来的呢?(揭示课题)

(三年级的学生已初步有了“环保”的概念,但还没有主动参与的意识和兴趣。因此,我从联系生活实际,出示上海一天的生活垃圾数量,使学生在感叹垃圾数量惊人的同时,也意识到减少垃圾的迫切性,从而产生探究垃圾出路的兴趣。这一环节不但把学生引入新课的学习,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促使学生思考,便于他们在后一环节中联系自己生活的情况进行交流,有助于课堂教学的开展。)

(二)从生活经验入手,创设情境,贴近生活,使学生了解垃圾的产生和我们有着密切的关系。

1.教师出示录像(吃的方面)请学生思考,录像中的小朋友将什么扔了,为什么扔掉?

生:牛奶过期变质了,里面含有细菌,所以要扔掉。

生:牛奶过期了,如果吃了就会肚子疼。

生:记得有一次,因为我吃了变质的蔬菜,后来拉肚子到医院去吊盐水,几天没能上学。

2.教师分别从穿、用、住这三方面出示三段录像,同时问学生:录像中的小朋友将什么扔了,为什么扔掉?

(新教材消除了原来神圣光环,呈现出开放性,活动性。在《生活垃圾哪里来》一课中出现了较多垃圾的图片意在让学生明白生活垃圾的产生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可是通过试教,我发现这些图片对于学生了解垃圾的来源并不十分难,却无法让学生从自身产生共鸣。如何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用好教材?鲁洁教授提出“把生活作为本源,以生活为本”。所以我根据教学目标达成的需要和学生实际,从吃、穿、住、用这四方面选择有代表性、具有普遍意义的事例,请同学进行讨论。这样,不但使学生了解了垃圾的来源,同时也给垃圾进行了分类。而且这些事例来自学生的真实生活,学生会觉得它真实,因而可信;觉得它离自己很近,因而可亲。小学生主要通过某种具体情境的直接感知而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贴近学生生活事例的情境创设,能激发相应的环境气氛,使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拨动学生心弦。)

(三)通过小组讨论和家庭调查,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成长。

1.除了刚才录像中所提到的,在吃、穿、住、用这四个方面还存在着哪些垃圾,请小朋友选择自己的伙伴组成小组挑选其中的一方面进行讨论,并共同完成表格的填写。

2.课前,老师让每个小朋友回家做了一次小小调查员,调查你们家一周会产生哪些垃圾,请小朋友来交流一下。

(教学中,我力求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首先,我设计了调查表,请学生选择自己的伙伴组成小组挑选吃、穿、住、用其中的一方面进行讨论。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合作学习,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看法,有机会听取同学的想法,丰富自己的认识。新教材赋予了我们新的观念和新的思想,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在“沟通中学”、“合作中学”、“体验中学”。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之一。它有力地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改变了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的现状;它能给学生合作的机会,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责任感,发展交往与审美的能力;它还有助于因材施教,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对有差异的众多学生的不足。

然后,我又让学生课前在家长的陪同下开展“家庭调查”,调查每一个家庭一周所产生的垃圾。通过看一看、写一写,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去发现和了解家庭生活垃圾。通过调查让孩子们在实践活动中意识到垃圾的产生和增多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关心垃圾问题,都有义务来减少垃圾。)教学反思

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一个坏的老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老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也是如此。作为一名《品德与社会》课老师,只有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回归到学生的生活中,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活动中用心体验与实践,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在探究中感悟,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在适当时机对学生进行点拨,从而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德育教学的实效性才有可能更明显地得到体现。

一、内容来自于生活

《品德与社会》课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学生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因为,道德不是抽象的概念,它存在于生活之中,由于社会生活中处理人们相互关系的需要才产生道德。同时,社会常识和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也只有在社会生活中获得。所以学生的生活是本课程的基础。要让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可以说,《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一条主线就是学生的社会生活。在教学过程中,要克服脱离儿童生活实际、说教式的教育方式。所以,教师应十分了解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善于发掘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来组织教学。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己教育自己,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也能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二、认识来源于实践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在学生的思想与行为之间有一条小小的鸿沟,需要用实践来把这一条鸿沟填满。实践证明,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只有在自我实践中才能形成。可以说:《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如果没有实践为基础,品德教育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克服这一教学缺陷,就必须在教学中强化实践,让学生在真实的实践活动中感悟与创造,教师在教学中进一步关注学生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表现,才能最终达成育人目标,从而取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根据行为习惯的养成规律,小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一般难以在空洞说教中形成,更多的是在长时间的实践中逐步养成或得到有效的提升。

三、效果源自于平等

在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的、融洽的。我认为,品德课上教师不应是与学生对立的道德权威者和道德完善者的形象,学生也不再是道德无知的代表。课堂教学中,应该更多地表现为一群平等的个性在平等地探讨有关道德话题,每个人都有说话的权利。在具体的实践情景中相互影响,以实现师生角色的相互转化。只有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自我之间的心灵对话、真诚沟通,才能促进学生的成长。

品德与社会教学案例及反思 篇2

回味品德与社会这一教材, 无处不体现出浓厚的生活气息。就内容而言, 所需要学习的知识和孩子息息相关, 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教材的设计具有趣味性和生活性, 从孩子熟悉的社会生活以及文化生活中选取孩子所关心的问题。教科书新颖的编排方式以及大量真实感很强的照片还有精美的插图, 并且选用了西部闻名的人文景观来贴近孩子们的生活, 培养孩子热爱家乡、关爱家乡的情感。图片在某些方面而言虽然比文字形象和生动, 却不及文字来得明确, 在传情达意上是具有一定模糊性的。而图文形影相随使得教科书变得绘声绘色。同时具有可观赏性和可读性, 让学生愿意学习, 也在不知不觉之间收获良多。显而易见, 这样的教学模式往往比传统的说教更加具有教育性和实效性。潜移默化中对孩子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并且全新的教科书打破常规逻辑编写, 遵照内在逻辑为孩子生活逻辑, 它所要表达的是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带有社会生活的问题, 正确且有效地促进孩子的良好品质健康形成。

品德与社会这一课程始终有着一条主线是孩子们的社会生活。孩子的社会生活圈子是伴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正比例增加的, 个人到家庭再到学校再上升为祖国和世界。教科书的教学内容正好选择的是这些大大小小的生活领域。不经意间建立起个体与自我、社会和自然方面的价值观念, 有效地促进儿童的良好品德及其社会发展。引导孩子向生活进行了全方面学习, 获得对于世界的一个全新认识以及完整的理解, 以不同的角度来看这个世界。书本上, 许多问题的讨论往往是开放式的, 不局限孩子们的思考能力, 也不追求孩子们一个统一的结论。为孩子留有选择、创新以及开拓的余地。编写教科书的方式并不是按照学科的逻辑来编写和设计。而是按照孩子的认知逻辑来编写教科书。非常重视和尊重孩子们的生活经验, 重点选择与孩子生活关系密不可分、愿意学习的内容, 体现教科书的发展性和现实性。

二、活用新教材

教师应该不断地了解和钻研教材, 应该从教材出发, 把教学的内容生活化, 激发孩子们的参与愿望。倘若只是单一的教学生节俭, 则也只是在说教和空谈, 这样的话减少了教学的有效性。在课堂上利用互动式教学、实践活动等手段使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如, 节俭这一话题, 若只是不断地灌输如何节俭, 不断地说教让孩子们难以接受。不如把节俭和生活中的一些小事相结合, 让孩子们自己讨论应该如何节俭。而教师这个时候便只是一个引导的作用, 让孩子们自己感悟浪费和节俭的差别以及正确的观念,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可以让孩子们自行管管家, 管理一个星期或者几天的生活费, 了解自己的家庭收支, 懂得钱的来之不易, 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精打细算的好习惯。新教科书更改了过去绝对的编写理念, 当中包含的科学知识以及道德、审美观念不再是以“告诉”这一单一方式, 更多的是让孩子们对于周遭的一切用眼睛去看、去感悟, 把孩子们培养成学习和活动的主体。这包含了个体生活的主体和社会生活的主体, 这样的教学方式也让孩子们乐于接受。

而研究性学习即是一种学生在教师的辅导下, 选择部分觉得比较有意思的课题, 用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 主动地进行研究和探索的教学方式。如, 《做地球卫士》一课, 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是首先让孩子们根据兴趣自主独立地思考、讨论制定自己的方案, 再把这些方案统一和整理, 进入实施的阶段。各小组的成员们把那些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归纳和概括。通过小组的成员得出最后的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最后通过多样化的方式, 如文章、图表等各种方式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展示出来。教师来不断地引导他们找出方案的不足之处, 总结、归纳, 让孩子更有效地学习。教师在实施自己的教学方案, 往往只有不断地改进自己教学的方式方法, 思考在教学中那一系列问题, 才能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课堂的教学过程当中不能局限于古板的课堂教学, 应该尽量采取多一点教学方式让教学多样化, 让孩子们从自己的生活中学到东西, 自主有效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学过程是“在孩子现在生活的河流里, 引入他们未来将生活的水流, 要把我们在遥远地方藏匿的教育的种子逐渐一致到他们那生机勃勃儿童的生活的心田”。

总之, 小学的品德与社会是灌输小学生正确道德荣辱观的主要渠道, 对于引导孩子从小逐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和品德起奠基的作用。作为教师, 应该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全面提升小学品德和社会教育的有效性。

摘要:小学阶段是一个培养孩子综合素质的初级阶段。品德与社会这一课程对于孩子身心教育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素质教育不断地普及, 这一课程在初级教育过程有了一定的地位和作用, 极大限度地提升了课堂教学有效性。

品德与社会教学案例及反思 篇3

关键词:德育; 教育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程; 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9-070-001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强调品德与社会课程以加强学生思想与道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然而,目前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在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效果不佳,严重影响着品德与社会课对学生的道德教育的培养,削弱了该课程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功能。那么如何才能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发挥其德育的优势作用呢?结合我几年的教学工作,谈谈自己的几点教学反思。

一、注重培养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课的学习兴趣,是发挥德育功能的基础

要发挥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德育功能,首先要帮助学生认清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的意义,了解品德与社会课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品德与社会课是学生的必学课程。教师在上品德与社会课时,一定要让学生明确自己对他们的爱,让他们知道老师都希望他们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而一个人要想对国家对社会有用,除了要掌握先进的文化科学技术,还要有良好的品质。教学时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联系实际,阐明所学知识的用处,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深入浅出地对他们进行学习目的教育,这样,学生对学习品德与社会教学就会有浓厚的兴趣,从而引导自己去学习。

二、结合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内容挖掘教育意义,是进行德育教育的依据

品德与社会教学教材中有很多插图和时政说明,教学时可以选择富有教育意义、形象生动的插图,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教学时,教师不应仅仅只停留在这些材料的表面上,而应通过这些材料,挖掘出它的更大的教育意义,激发学生的道德践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树立长大后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作贡献的雄心壮志。

三、引导学生把品德与社会课程所学知识扩展到生活中,是开展德育教育的关键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力量,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紧密结合,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启发,并使之内化,用所学知识去指导自己今后的行为。能否使学生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并使之科学化和持久化,是品德与社会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把品德与社会课程所学知识扩展到生活中,是开展德育教育的关键。引导可以表现一种启发,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价值和做人。当学生迷失方向时,教师不要轻易告诉他方向,而是引导他怎样去辨明方向。引导也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当学生畏惧时,教师可以激发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他不断向上攀登。

四、积极开展品德与社会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是达到德育教育目标的保障

培养学生锻炼学生的最好方法是让学生多实践,因为虽然说学校教育一般意义上仍是以灌输理论为主,然而不等于说学生能脱离实践而生活,也就是说,学生生活的基本方式仍然是实践。社会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意义,就在于只有社会实践才能使人的认识开始发生,开始从客观外界得到感觉经验。作为品德与社会教学教师,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认识。积极开展品德与社会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是达到德育教育目标的保障,可以使得学生能够比较深入、比较直接地体验现实社会的合理性,对学生主人翁态度和责任感的形成意义深远。

综上所述,品德与社会课的任务就是教育学生牢固树立堂堂正正做人的思想,通过兢兢业业做事,体现出堂堂正正做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基于德育教育目标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依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崔玲.浅谈新时期的德育教育[J].现代企业教育,2010,(14)

[2]聂培英.学校德育教育缺失的原因剖析[J].文教资料,2010,(21)

[3]张文亮.浅谈中学德育教育现状及对策[J].青年文学家,2010,(12)

[4]王国志.浅谈中小学德育教育的意义、内容和途径[J].教育革新,2008,(03)

[5]刘翠华.谈新时期如何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J].学苑教育,2010,(16)

[6]杨高辉.中学班主任如何进行班级德育教育[J].学生之友(版)(下),2010,(05)

[7]解云通.浅谈小学德育教育[J].中国体卫艺教育,2010,(07)

[8]闫晓宇,赵华朋.学校德育教育的现实性问题研究[J].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2)

[9]张小玲.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考试周刊,2010,(34)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篇4

由于这些内容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因此在设计上以新课标精神作指导,把多媒体与教学内容融为一体,设计了以下四个活动:谈交通好处、交通问题、行为辨析、畅想交通。

整节课下来我认为成功的地方有:

一、注重体验,获得真实感受。通过体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对于实际的真实感受,这种内心体验是形成认识,转化行为能力的原动力。

二、注重学生情感体验。《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只有通过体验才能产生情感。只有源于学生生活实际的教育体验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就能引发他们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与教学内容相结合,突出教学重难点。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篇5

我首先想到的是以一首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来突破,教师先创设一个简单和协的气氛,在此环境下,引导学生倾听海外华人的心声播放张明敏的心声,从而使学生尽快进入情境,产生情感共鸣。然后我又想到透过让学生搜集一些表达海外赤子浓浓爱国情的具体事例和一些感人的图片使学生感受到海外华人那种强烈的爱国之情,从中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于是我让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搜集事例并合作研究自我的汇报形式,然后在课堂上展示。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真正参与教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体会感悟爱国情怀。

在课结束前,让学生与海外华人真心对话,延伸爱国情感,并以我们的《大中国》结束教学,使学生意犹未尽,回味无穷。就在这个档口我给学生留了一个以“龙的传人”主题延伸活动,让孩子们在课下透过展示海外华人对世界的贡献,展示学生课外收集超多的资料加以说明、评选的结果,意在既深入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又拓展了社会课堂空间,延伸到课外,锻炼了学生收集资料、获取和整理信息的潜力,真正到达了开设品德与社会课的目的。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心得 篇6

1、从生活出发,以学生为主体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体现了:“课程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教育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在儿童现实生活中培养道德情感、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把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会“做人”作为课程的核心;不仅关注生活体验的本身,而且更加关注对儿童正确价值观的培养,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参与性,重视学生主体性学习” 品德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都可以成为课堂的资源。所以这节课,我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调查:家乡的旅游景点、土特产资源等;教师利用了这些生活中的资源,创设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场景,这样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将课堂变成了活泼的课堂,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扩大了教学空间,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为这节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转变角色,贴近生活,快乐体验

新课程对教师提出:“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他们的感受和体验。” 突出的是“把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与情感体验相结合”的原则。现代的教学观还要求课堂教学方式多样化,要求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如角色扮演、观察、比赛等方法,理解和内化知识技能。这些在本课的教学中都有体现。让学生通过当导游这个角色,贴近了生活。从而参与学习、得到了快乐的体验。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品德与社会教学案例及反思 篇7

笔者有幸参加市、区的品德学科教学竞赛。在比赛抽签时, 听到参赛选手有这样的对话:一位年轻的女教师说:“天哪, 我工作七八年了, 从没上过品德课, 学校却指派我来参加赛课活动, 怎么办呀?”另一位女教师安慰她:“我也不会上, 平常虽然有品德课, 可是平常都是拿来上语文课的。”一边的学科教研员面露无奈与尴尬。这一现象折射出目前小学品德学科的现状:学科教师队伍不稳定, 学科骨干力量相对薄弱。笔者在区域的各小学了解到, 学校在配备品德学科的教师时, 通常一部分是安排学校后勤人员或者临退休的教师, 大部分品德学科教师是兼语数等主科, 在主学科的教学任务无法满足工作量时, 将品德学科作为工作量的补充。这些老师通常对品德学科没有清晰的认识, 也没有热情, 既不钻研教材, 也很少研究教学方法, 品德学科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了。笔者在本校听过几节品德课, 课堂上基本上还是以教材为主, 学生在看教材、读教材, 在听讲中学完一节课。在和上课的教师聊起品德学科的课程理念, 老师一脸茫然。相当多的品德课教师, 不了解相关的课程理念, 无法正确地围绕课程理念来组织教材、组织教法、组织学生活动。笔者也曾听过类似语文课的品德课。课堂上, 老师指导孩子一幅图一幅图地看教材上的图片, 分析图片上的人物、背景。这些课, 明显违背了《品德与生活、科学》的课程标准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诸方面协调发展这一基本原则。学期结束时, 教学校长明确重申:小学科的优分率必须不得低于90%。小学科测试采用书面形式, 列于小学科的品德学科同样如此。到底通过这门学科, 孩子们学会了什么, 思考了什么, 形成了哪些好习惯, 体验了哪些积极的情感, 根本无从去评价。无论是课堂评价还是学期阶段评价, 严重落后。

二、我的大品德教育观

品德教育不止是一门学科所能解决的, 也不仅是学校一个组织所能完全完成的。从学校来看, 每一个老师、每一节课、每一次活动、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有可能且应该进行品德教育。品德教育是潜移默化的, 是润物无声的, 是知行一致的。作为学校来说, 应该充分认识到教育孩子成人是教育之本。从整个社会来看, 学校、社区、媒体、家庭都应该成为品德教育的主要执行者, 且须成为一个共同体, 共同创造价值取向积极向上的品德教育环境和活动, 让孩子们在耳濡目染中、在不经意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家校联盟、社区、媒体等共同配合, 为孩子营造积极向上的成长环境。所谓近墨者黑, 近朱者赤, 所谓入芝兰之室, 久而不闻其香, 说的都是环境对于人的影响。家长们应看淡分数, 而将引导孩子正确做人作为自己重要的责任, 并身体力行地行善成为孩子效仿的榜样。媒体多报导积极正面的新闻, 将正确引导公民在正面或负面新闻中获得正确的信念作为从业目标, 而不是哗众取宠。学校应摆正学科位置, 科学配置品德学科教师。品德学科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应该将其与语文、数学等学科同等规划, 配备适合的教师, 并至少配备一至两位专业研究品德学科的教师来带动整个学科教师队伍的建设, 带动整个学科的教学实践与研究。健全教研制度, 开展课题研究, 以制度为保障才能有效促进品德学科教研的顺利开展。定期组织品德学科教师进行教学观摩、研讨学习等活动, 带领教师们学习课程标准, 学习教材教法。通过听课评课, 更好地掌握适合孩子们身心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活动方式。同时, 学校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科骨干教师, 在时间、空间上能为其创造研究品德学科教育教学的有利条件, 鼓励他们进行扎根学生、深入课堂的草根式的课题研究。以研促教, 研教并进, 从而落实并提高品德学科的教学实效。完善评价体系, 尊重孩子成长。评价方式始终是教育改革的瓶颈。品德学科的评价方式采用分数式的评价, 显然是不合情理的, 孩子是有差异的, 我们更应关注每个孩子的纵向发展成长。比如可以设计孩子的品德成长表或者品德成长袋, 里面记载孩子在某一阶段里的所做、所思、所想、所获。

总之, 品德学科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是尴尬的, 所以形成这样的尴尬现象也是正常的。作为学校的管理人员和品德学科的教师们应该反思这些现象, 并从中找出行走的方向。向左, 向右, 不畏尴尬, 不求地位与名利, 艰难着, 也前行着!

摘要:小学阶段是儿童品德、智力、生活能力等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品德与生活、社会》 (以下简称品德) 这门学科是一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综合性活动课程, 儿童在生活中通过认识自然、了解社会和把握自我, 并在其与自然、社会的互动中发展着自己, 建构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从而形成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等的人格品质。

品德与社会教学案例及反思 篇8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优势;不足

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国正在积极地进行课程教学改革。这一次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点在于,教师需要将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从学生现实生活的角度进行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与他人更多地进行沟通和交流,不断地审视自我,认清社会。小学品德和社会课教育工作人员要不断加强研究力度,明确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生活化的优势和不足,促进课程教学改革,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使我国的教育水平可以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希望通过本文对相关人员有所启示。

一、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优势和不足分析

(一)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优势

小学生还处于人生的起步阶段,他们的成长会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小学生生活在社会之中,他们每天的所见所闻对于他们自身道德品质、性格特点、审美观念的养成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对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工作的开展,不能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脱离,也就代表着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课堂教学需要具备生活化的特点。品德与社会课的众多教学内容都来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利用生活化的课程设计理念可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众多限制,加强课堂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促进课堂教学成效的提升。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准备的教学素材来自学生生活,在教学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生活情境的再现,利用学生的生活体验对学生进行教育,从而使学生得到生活启迪。(2)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在课程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与学生更多地进行沟通和交流,并且利用课堂教学提问的形式,更多了解学生的现实生活,从而引发来自学生内心真实的道德情感。

(二)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不足

受传统应试教学思想的影响,现阶段很多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现状并不乐观,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品德与社会课存在着很多的矛盾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学生生活在现实世界中,但是教育活动开展却脱离了现实生活逻辑,没有从学生现实生活和生活体验的角度对教学活动进行设计。长时间作用下导致学生对道德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厌烦心理,对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成效也造成了严重影响。对于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存在的不足可以概括性地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1.教学理念过于落后

对于小学的发展而言,素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现阶段很多教师仍然死板地对学生进行教学内容的灌输,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为了能够在考试中获得优异的成绩,学生只能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记忆,这样的教学模式不能满足素质教育的实际需求,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消减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将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意义充分展现出来。

2.教师不注重教学细节,指导方法应用不当

教师要具备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提升对课堂教学细节的重视程度。一些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师对课堂教学生活化有所重视,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生活素材,但是教师并没有对学生所提供的生活素材进行分类,也没有对学生收集素材的价值进行分析,对学生的道德发展不能进行全面、有针对性的指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普遍采用的生活化教学方式是进行情景剧的表演,以及对采访情境进行模拟。但是在实际落实中,教师设定好的教学情境只能揭示学生生活的表象,不能使学生明确其背后的内涵所在。例如,在讲述《圆明园在哭泣》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要求某一名学生承担记者的角色,然后要求这名学生依据教师所提供的问题对其他学生进行采访,然后由教师进行总结。教师在总结过程中经常会直接引导出教学内容,对学生在表演过程中的表情、动作并没有过多的在意,并没有真正地实现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所以相关教育人员还需要对自身进行深入的反思,促进自身教育素养的提升。

二、加强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策略分析

(一)转变教学理念,让课堂回归生活

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对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相关教育人员需要明确素质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深入了解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特点,对自身的教学理念进行转变,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众多限制,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延伸,使教学活动可以真正地回归于学生的现实生活,让学生在探索、实践过程中领悟教育内容,从而有效地强化学生的道德教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例如,在讲述《孝心敬老人》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与自己的爷爷奶奶进行沟通和交流,并且询问爷爷奶奶的梦想和期盼,将了解到的内容记录下来。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将班级学生进行学习小组的划分,学生在小组内对收集的资料进行交流。这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你想为爷爷奶奶做些什么”的讨论话题,并且引导学生对以往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鼓励学生将自己内心的想法在课堂上大胆地说出来,从学生的发言中对学生进行深刻的道德教育。以学生的生活体验为基础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可以深化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记忆,还能唤起学生对老人的尊重、爱护之心。

(二)以学生现实生活为切入点,挖掘教材内容存在的生活点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所以相关教育人员需要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切入点,挖掘教材内容中存在的生活点,并且与学生生活中的某一情景融合,从而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例如,在讲述《日新月异的交通》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采用情景剧表演的形式,以过马路为线索,对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交通情景进行再现。教师让一些学生扮演道路上过往的车辆,变形金刚是很多学生都喜爱的动漫,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代表不同的车型。还有一些学生需要扮演过马路上的行人,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表现现在交通与以往交通的巨大变化。这样的教学方式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可以吸引学生的目光,使学生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事物,真正感悟周围生活的变化,加强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珍惜,并且教会学生一些过马路的知识。

素质教育对学生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工作人员需要积极地找寻课堂教学生活化存在的不足,应用有效的措施进行改善,从而保障课堂教学成效,强化学生的素质教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潘茂春.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优势及不足[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9):14-15.

上一篇:关于返乡农民工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下一篇:2021年硕士生自我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