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心得体会

2024-09-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大别山心得体会(通用9篇)

大别山心得体会 篇1

为加强组织建设,提高党员党性,深化全体党员同志对党的认识,在公司党委领导的带领下,7月10日,我们怀着万分憧憬之情驶向了向往已久的革命圣地—大别山。

大别山之行的第一站是我国著名的将军县—红安县,匆匆吃过晚饭后,我们身着红军服,在“红安文化”的传播者,王邵华教授的讲座中,我们了解了红安是黄麻起义的策源地,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都诞生在这里,是两位国家主席董必武、李先念和223位将军的故乡。在炮火硝烟的革命年代,四十八万红安儿女在这里赴汤蹈火,前仆后继,进行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在26年革命斗争的史诗中,红安人民为了中国革命的伟大事业奉献出了14万英雄儿女的生命。为抗击外来侵略,推翻反动统治,为新中国的诞生,无数革命先烈献出了毕生的精力甚至是宝贵的生命。正是由于红安人民有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革命才能长期坚持并取得胜利,才能使这片热土人才辈出,将星闪耀。由此产生了“万众一心,为党为名,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红安精神。

次日,在王邵华教授讲授的红安精神指引下,我们先后瞻仰了鄂豫皖苏区中心烈士陵园、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董必武纪念馆、李先念纪念馆及其故居,七里坪革命纪念地。在鄂豫皖苏区中心烈士陵园,一座座的墓碑代表着一份份的忠诚,展示了各位英烈的光辉事绩。他们当中,有一位年仅十三岁的英魂,我仿佛进入了充满血泪和硝烟的革命年代,看见战火中闪耀的光芒。这便是中国共产党执着的追求和勇敢的斗争,面对这一块块写满烈士英雄事迹的墓碑,我不禁肃然起敬。在当时的恶劣环境下,在反动派惨无人道的严刑逼供下,宁死不屈、顽强斗争的英勇气概令人敬佩。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共产党人面对敌人酷刑与死亡,义无反顾、大义凛然的革命精神,以及他们表现出的临危不惧、坚贞不屈、斗争到底的革命精神,他们是中华民族永远的楷模。

在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碑巍然起立,碑前左右各有雕塑一座,左塑武装农民身背大刀,高举铜锣,象征着黄麻起义;右塑红军战士,高攀钢枪,奋勇向前,象征着根据地军民坚持武装斗争。侧面,碑上刻着“小小黄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一首简单甚至粗糙的“黄安谣”,居然让当时的人民唱出了一系列革命先驱们的英勇乐章,如果没有红安精神的引导和支撑,这块土地上,怎么可能产生如此之多的英雄儿女,这里的土地都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染红的。

在李先念故居,里面还原了他们当时的生活环境以及工作场地的物件摆设,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中,他们时刻心系人民,用自己毕生的心血换来了革命成功后的幸福生活。参观过程中,让我印象尤为深刻的是李先念小女儿李小林叙述的短片,她为大家呈现了一个国家领导人如何将自己一生奉献给国家,奉献给党。李先念同志把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哪怕是当时遭到党的误解,他也依然对党忠心不二。

生动的红安精神,激励我们奋发进取。我们要学习“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红安精神,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提升本领;学习革命先烈把牺牲留给自己,把生还的希望留给群众的英雄气概;学习革命先烈不畏艰难险阻,不计个人得失,一心一意的无私奉献精神,结合实际,结合工作,充分继承和发扬红安精神。

接下来我们沿着刘邓大军进入大别山的路线体验挺进大别山的不易和生活的艰苦,并有幸接受了杨建新教授为我们讲授的《大别山精神及其时代价值》,教授的课讲的很是精彩,引人入胜,让人不愿错过每分每秒,从来没有感受过有人能把党课讲的如此生动。在课堂上让我体会到当年革命斗争的残酷与无情,让我重温了党成长发展壮大的历程,让看到苏区的人民群众的无私与伟大。在艰苦的革命岁月里诞生了以“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斗,勇当先锋”为基本内涵的大别山精神。

四天的红色之旅时间虽短,但让我们学习了革命战争的历史,精神受到了庄严的洗礼,党性得到高度的提升,更重要的是,我们来到圣地,才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我们今天所处的和平年代来之不易,是先辈们用鲜血和牺牲换来的,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懂得感恩和珍惜,要将先辈们的革命精神继承并发扬光大。我将把此次“红色之旅”所汲取到的精神运用到今后的工作和学习当中。以实际行动,继承先烈遗志,以“坚定信念、勇于担当、敢于担责、开拓创新、扎根群众、无私奉献”的大别山革命老区精神努力工作,不断创新,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我将把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转化为精神动力,立足本职、甘于奉献。不断地鞭策自己要勤于思考,勤于学习、勤于工作,要以更高昂的工作热情、更认真的工作态度,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长足的进步。我要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精神,弘扬民族精神振奋革命精神,以更加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政治责任感投入到本职工作中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观。

重走大别山心得体会 篇2

——重走大别山心得体会

(情报中心 黄颖)

6月19日,在中国共产党诞辰九十周年之际,在我入党预备期将满之际,我有幸随局年轻干警一起参加了团市委组织的“重走大别山”红色教育活动,去了素有“将军第一县”美誉的革命圣地——红安。我们怀着对革命老区无限崇敬之情,沿着革命先辈的足迹,先后参观了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碑、革命历史纪念馆、七里坪长胜街、李先念故居等地。这个诞生将军的小县城,在曾经的40多万人民中,有三分之一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为了实现民族统一、人民解放的伟大事业,先后壮烈牺牲。在烈士纪念碑前,我们面对庄严肃穆的纪念碑和鲜艳的党旗,重温了入党誓词。在宣誓的那一瞬间,我脑海自然地浮现出无数革命军人在战火硝烟中冲锋陷阵的画面,他们不畏敌人炮火,在一阵阵冲锋号角声中奋勇杀敌„„

通过近距离对先烈们的英雄事迹的学习与感受,心灵受到了一次震撼与洗礼,进一步坚定了我对共产主义理想的信念,内心的感触也颇为深刻。

一要学习革命先烈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一心一意干革命、无私奉献的红安精神。“小小黄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短短一首民谣,却反映出红安人民“万众一心,为党为民,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无私奉献精神。在革命烈士的纪念馆里展示的第一位烈士就是黄麻起义的领导人潘忠汝同志。他在领导革命队伍突围时七出城墙,腹部不幸中弹,但他仍然坚持战斗,手捂掉肠继续参加拼杀,最终为党的革命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像潘忠汝同志一样为党的革命事业牺牲的烈士可谓不计其数,他们之所以抛头颅,洒热血,视死如归,就是因为他们坚信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有着共产主义的坚定理想信念和执着追求。正是这种坚定与执着,红安的先烈们在革命岗位上不图地位高低,不计个人得失,舍生忘死,一心一意为革命作贡献。正如红安人民所说,他们“一要三不要”(要革命,不要钱,不要家,不要命)、“一图两不图”(图贡献,不图名,不图利)。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年轻民警,就应该学习他们这种百折不挠、敢于斗争、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在工作中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克难攻坚,勇于开拓,善于创新,全面做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

二要继承和发扬共产党人顽强拼搏、勇于奉献、永远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的优良传统。通过对老一辈革命家在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对敌战役的了解,真正感受到了他们的伟大。在纪念馆内还有这样一位烈士,他就是共产党员张南一,在一次回村养病时被叛徒出卖,遭到敌人的包围,敌人搜查

无着,就将全村群众赶到稻场进行杀戮。张南一为让群众免受磨难,从躲藏处挺身而出,后被敌人逮捕,最终遭到活埋而牺牲。他为了保护群众的生命安全而不惜牺牲自己,正体现出了共产党人始终把人们利益放在首位、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作为一名即将转正的预备党员,就应该继承和发扬他们这种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始终把人们利益放在首位的光荣传统。立党为公,执法为民,不畏权势,敢于同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行为作斗争,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大别山精神红色教育心得体会 篇3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 大别山精神红色教育心得体会

7月13日至15日,在办事处党委安排下,我参加了为期三天的”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大别山精神红色教育培训班,重温革命历史、感悟先辈的革命精神。我真切感受到革命前辈为了革命的英勇献身和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深切体会到如今社会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

我们分别参观了鄂豫皖分局旧址、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西河古村落、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穿红军服走志仁小道、鄂豫皖苏区将帅馆、许世友将军故居及墓地、七里坪革命旧址群、常胜街、箭厂河乡革命旧址群等。期间讲

解员为我们讲述了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听了以后,我心里无限感慨。

在参观首府烈士陵园时,我们为缅怀先烈,重温了入党宣誓。烈士们为国家的解放和繁荣强盛而奋斗,革命先烈们的无私奉献精神让我们深切的感受到,革命先辈的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信仰和为革命献身的大无畏精神。也让我领略到了大别山的独特魅力,也感受到了大别山儿女的英雄气概。

在许世友将军故里的展厅中有三个用纪念章组成的”忠”字,反映出老将军对党和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展厅中主席的”谁能携枪见毛公,唯有许家大将军”的对联,也充分体现出主席对老将军的欣赏与厚爱。从农民的儿子成长为共和国的将军,历经千辛万苦,没有这种大忠信仰,是无法实现的。对于母亲的孝是大孝,为了革命不能尽孝,死后要葬在母亲身边尽孝,将军陪在母亲旁天天尽孝,可谓是孝。对于国家将军是大忠,对于母亲将军是大孝。

大别山革命老区的每一个地方都见证了艰苦的烽火岁月,每一片砖都记载了激情的历史征程,每一个细节都彰显着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激励着我们不断奋勇前行。

学习大别山精神心得体会优秀 篇4

第一个收获:是理想信念进一步坚定。中国工农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的长途跋涉,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写下了一部惊心动魄而又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一个人,要有信念,一个团队、一个组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更需要有一种信念、一种精神把民众团聚起来,这样才能形成合力,克服困难,走向成功。

这一点,从牺牲在敌人枪口刀尖上的13万烈士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从大别山战斗过的349位将军英勇战斗故事上我们看到了,从大别山满门忠烈的黄德跃这一家人身上看到了,大别山地区28年红旗不倒的光辉历史,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信念的力量。

见证“中国力量”、激扬“民族信念”,需要我们党员干部率先垂范,身体力行。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弘扬传统、坚定信念、锻炼作风,吃苦耐劳,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铭记习总书记“走在前头、作出表率”的要求,坚守共产党人精神家园,永葆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的政治本色,争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

第二个收获:是服务群众意识进一步提升。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在革命战争年代,大别山的共产党员用鲜血谱写了亲民、爱民、为民的英雄赞歌、大别山的群众们也用行动保护了革命的火种、支持并参与了对敌的各项斗争。通过学习“大别山精神”,我深深明白,要有认真工作的意识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态度。不要处处计较报酬,红军前辈当年不要工资,不要生活费,还要进行革命工作,而且还冒着抛头颅、洒热血的危险,有的一家几十口被杀,倾家荡产还要进行革命工作,我们现在在和平的幸福年代工作,就不要再嫌报酬少了。

第三个收获:是人生的目标进一步明确。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系统学习,特别是这次“大别山精神”的学习领会,对照战争年代的革命先辈、对照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党的好干部、对照改革大潮中的人民公仆,我再次思考:革命前辈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不惜流血牺牲,我为社会做了什么?我也清醒地看到了自己的差距与不足,找到了作为一名普通人民教师的努力方向,人生目标更加明确。

第四个收获:是团结协作顾全大局的胸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是由鄂豫边、豫东南、皖西三块根据地逐渐发展起来的。在发展过程中,各根据地人民为了革命的利益,顾全大局,相互协作,相互支援。学校是一个整体,仅靠一己之力是办不成事的。俗话说,团结就是力量,协作才能共赢。我们要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增强团结协作的能力。在工作中与同事互相配合,取长补短,齐心协力。努力把教育教学工作做好,形成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

学习大别山精神心得体会全新摘选 篇5

5天来,实地参观了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旧址、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箭厂河乡革命旧址群。瞻仰凭吊了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碑、郑维山、许世友将军故里;观看了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鄂豫皖苏区将帅馆及《金门战役检讨》大电影,看到了珍贵的历史资料、图片、经验及教训;身着红军服,头戴八角帽,追寻红色足迹,重走“志仁小道”,接受精神洗礼;聆听安令裕主任《三严三实》授课及_县退休干部李建设夫妇重走长征路专题报告,两位老人为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遗志,自费从鄂豫皖首府_县出发,历时近两年,形成二万八千公里,跨九省市自治州、_0县,风餐露宿,历尽千辛万苦,最后抵达延安,两位老人几度泣不成声,感染了在场的每位学员,感受到了红四方面军在艰苦的条件下,克服重重困难,是大别山28年红旗不倒。

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我们从中获取了很多人生启迪,吸取了宝贵的精神营养,珍惜今天得来不易的和平,繁荣的幸福生活;敬佩革命先驱坚持理想,信仰,为国家的前途,人民的希望而抛弃个人的一切名利地位直至生命的崇高精神。如今硝烟散去,只留下静静的墓园,葱郁的山林,让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去回想艰苦年代的生死考验,血泪洗礼,没有这里的英烈,就没有我们和平的生活,没有他们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大别山参观学习心得 篇6

2015年端午节之际,我有幸参加了XXXX党委组织的赴安徽大别山为期3天的参观学习。公司党委在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建设中,充分发挥了党组织和党员的积极作用,团结和凝聚广大干部职工,实现了企业和党建工作的同步发展。我想这也正是公司党组织每年都要举行红色之旅的意义所在。

今年的行程主要以“红色大别山”为主题。在三天中,主要的参观学习了金寨县烈士纪念馆、大别山地质公园天堂寨、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前线指挥部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集中学习“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斗、勇当先锋”的“大别山精神”,开展党性教育,锻炼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

金寨县是安徽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贫困山区县和旅游资源大县,也是中国第二大将军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革命战争年代,金寨牺牲了十万烈士,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烈士陵园景区丰富的“红色”革命文化和“绿色”山水景观紧密相联,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有机结合,园内松柏长青,翠竹参天,四季花卉艳丽多彩,登高漫步,山城美景尽收眼底,如此游览佳境,使人留连忘返。

天堂寨景区是大别山第二高峰,位于安徽省金寨县与湖北省罗田县交界的地区,有“华东最后一片原始森林、植物的王国、花的海洋”的美称。天堂寨所处的大别山,是中国南北水系的分水岭,在天堂寨峰顶巍巍群山尽收眼底。上山和下山的路是崎岖而漫长的,艰辛的旅途不禁让人想起我党在建立新中国时不惧艰险,排除万难的决心与毅力,正如在工作中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去惧怕困难,要迎面而上,当你真正的去面对困难的时候,不要放弃,勇往直前,困难变得不再可怕。在陡峭的小山路上同事们互相帮助,互相支持,体现出了我们嘉捷人的齐心协力、团结一致团队精神。要保持整个团队的最佳状态,使其成为一个无坚不摧的战斗团体,必须增进彼此的了解和加强相互之间的信任感。由此应用到具体的工作中,我们要时刻以团队为中心,没有团队的群体,是一盘散沙,没有凝聚力,有了团队的合作,才能使很难完成的任务变得简单起来。

进入刘邓大军前方指挥部,展现面前的就是一幅波澜壮阔的解放战争画卷,让人身临其境。指挥刘邓大军挺进并转战大别山是毛泽东军事生涯中的得意之笔。刘邓所部在大别山斗争中经受了严峻考验,付出了重大代价。大别山斗争的胜利在于刘邓所部指战员具有高度的政治自觉性和英勇奋斗精神。在导游的讲解中,配合图文并茂、实物并举的形式,再现了刘邓大军在大别山期间,克服各种困难,克敌制胜,不断创造战争上奇迹历史场景。由衷感到革命的艰难和胜利的不易,顿生敬仰与感恩之情,让人觉得应该更加珍惜今天、珍爱和平,积极投身于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去。

大别山心得体会 篇7

汪老师20多年来热爱岗位、专心教学,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科学育人,信守为师即要为人师表的神圣理念,维护师道尊严2010年06月15日

发扬师魂精神 献身特教事业

蕲春四中语文教师汪金权,主动放弃黄冈中学的优越工作条件,选择到蕲北山区四中任教22年来,他扎根特教、爱岗敬业、默默奉献,教育教学成绩显著,先后为高校输送毕业生1100多人,同时资助贫困学生200多人累计金额超过10万元,几乎把自己的大半薪水都用来资助贫困生他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教师”等诸多荣誉称号,被誉为“大别山师魂”看了他的感事迹,我几次感动得流了眼泪.、因此,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要坚决响应号召,虚心向汪老师学习

一是要学习汪老师扎根山区、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教育事业是人类最崇高的事业,教师是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不仅可以影响一个学校的孩子,还可以影响整个社会作为华中师范大学的优秀毕业生,汪金权老师毅然放弃较为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主动从全国名校黄冈中学回到大别山深处的蕲北山区,在蕲春四中一干就是22年他把为山里的孩子营造享受公平教育的机会作为个人的最大愿望和终身追求,充分体现了“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的红烛精神,深刻诠释了“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教育事业的崇高在于奉献”的人生信念,是当前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教育的生动教材作为特校教师,我要学习汪金权老师扎根山区、甘当人梯、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献身特教,发挥才智,在平凡中创造伟大要像汪老师那样,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炼***、在艰苦的地方建功立业,争做特殊教育的模范实践者

二是要学习汪老师淡泊名利、甘守清贫的人生境界“纵有高楼大厦,我只睡六尺床;纵有山珍海味,我吃青菜豆腐一样香”,这就是汪老师人生境界的真实写照他虽然工作在艰苦的地方,过着简单而清贫的生活,却身居陋室而胸怀天下,生活艰苦仍不改其志,甘愿做承责负重的“桥梁”,始终无怨无悔他施恩于人不求回报,帮助他人不图索取,各种诱惑面前,泰然处之、不为所动,体现了他崇高的人生境界作为特校教师,我要学习汪老师,追求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坚守清贫、甘之如饴的人生境界,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以一流的工作业绩回报党和人民的重托,让每位特殊儿童家长都放心,都安心,都满意!

三是要学习汪老师爱生如子、克己助人的高尚品格对学生的爱,是汪老师教师生涯里最动人的篇章之一20多年来,他省吃俭用,尽其所能地扶助那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与特困生同吃同住,为求学困难的学生撑起一片蓝天他把全部的身心都倾注在学生身上,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学生的自尊心,细致入微地关心“双差生”,自觉践行着“有教无类”的可贵思想他用爱心、诚心、细心、平等心、责任心和恒心,用自己的辛劳和汗水,先后将1000多名学生送进大学,改变了无数山乡孩子的命运,使他们到达梦想彼岸汪金权说过,“我个人的力量很微弱,需要帮助的孩子还很多,但我努力每天去做,相信星星之火,最终可以燎原”作为特校教师,我要学习汪老师克己助人的高尚品格,让爱的阳光撒满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照耀社会的每一个人,关爱每一位特殊儿童,以我之力推进***社会建设,推进特殊教育发展

四是要学习汪老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职业风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他把学生青胜于蓝作为一名教师的最大安慰,始终保持着“辛劳之后有欢乐、付出之后是幸福”的良好心态,在教书育人中从最基础之处着眼,授业解惑,常教常新,不断探索新方法,教学水平和质量在当地一直名列前茅他以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为新时期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供了生动范例,为我们高扬了一面新时期师德大旗,是当之无愧的“大山师魂”作为特校教师,我要像汪老师那样,干一行、爱一行,勤奋学习、刻苦钻研,辛勤耕耘、勇于创新,立足本职岗位、做到业精于勤,努力提高为人民

下面我结合自己实际工作谈谈今后努力的方向和一些想法。

一是全面学习业务知识。通过听优质课、学写优秀教案,不断向老同志学习,积累丰富的经验和教训,以提高业务技能和业务水平。二是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努力提高自我修养;牢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上的相关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强化事业心、责任意识,认真履行教师的义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扬好学进取、追求卓越的工作作风;树立不畏艰难、献身教育的崇高理想;培养淡泊名利、甘守清贫的做人风范;养成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

三是在教学上,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不断更新思路,开拓创新。汪金权同志的先进事迹为我树立了一面鲜明的旗帜。他的事迹使我感觉到,教师岗位是一种辛劳、一种付出,也是一种收获、一种享受。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未来的路还很长。在今后,我将时刻用汪金权同志的事迹去鞭策、激励自己,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教育事业中去。

人世间,最无私、最宽厚的是爱,爱心是人的一种积极的高尚的情感,是人的行为的动力,爱可以产生融化冰雪的力量,爱心所至,金石为开。

一、浓厚的爱心,滋润学生的心田。

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的全部奥秘就在于热爱每个学生。”教师的爱是建立在对教育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上面的,有这样一个分式是:亲近感+理解感+期望感。在老师爱心的雨露照射滋润下,学生感到集体的温暖和舒适,从而激发起奋进的欲望。在严谨治学方面认真研究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坚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不断地自我充电,因材施教。

在团结协作方面,我总是和同事良好合作,谦虚谨慎,尊重同事,虚心向他们学习,共同讨论,探索教学规律,我不单单注意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主动调解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摩擦,同时也注意树立其他科任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维护科任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不在学生面前议论科任教师的“长短”。就是学生对别的老师有什么误解,我也主动帮助解决。

在尊重家长方面,人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教育好孩子,离不开父母的教育。一个人所受的教育是多方面的,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教师要想教育好学生,就离不开与家庭联系,共同教育学生,只有主动与家庭联系,才能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积极向家长宣传科学的思想和科学教育方法,共同教育好学生,在廉洁从教方面,我一直认真作为人民灵魂的工程师,就要有无私奉献精神,社会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很多行业都面临着巨大的冲击,教师也不例外,有的教师私设课外辅导班,收取补课费,有的教师向学生推销学习资料,从中获取回扣等等腐败现象时有发生。我向来以此现象为耻,从不做加强学生经济负担的事。

在为人师表方面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深体会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将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我时刻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在平时工作和生活中,遵守社会公德,克服个人主义、注意言行,不讲粗话,以模范对学生做出表率。外出学校、注意自己的形象,不参加任何赌博活动和其他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的活动。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严于律已,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经过近阶段的师德师风教育学习,我深深地体会到“爱岗,敬业,仁爱、奉献”的内在核心。自己还存在着诸多不足及根源:

⒈教育理论学习不够透彻,只停留在表象上,没有从实质上深入研究,导致教学过程中出现很多困惑,甚至对某些教育政策的出台持观望的态度。其根源于本人主观上思想怠惰,不思进取,客观上理论修养不够。

⒉业务有待提高,本人多年从事语文教学,教材变动过几次,似乎是对教材很熟悉了,其实只是很肤浅地照本宣科而已,不能动态地了解新课标,不能与时俱进,其根源于思想僵化。

⒊教研力度不够,多年来只是听听课,评评课,只抓课堂教学,没有把教学经验总结下来,很少写教研论文;只做井底之蛙,没有走出学习,究其原因,教学任务重,时间少,写作水平低,不善于积累。

⒋很少使用多媒体教学,跟不上时代步伐,有现实条件的限制,也有个人因素。

⒌教学有分心的现象:家庭孩子尚小,常常为照看孩子有一些分心,尽管没有影响到学生的成绩,但是如果能一心一意地工作,也许会更出色。

⒍普通话不够标准。作为语文教师,发音不准,虽然普通话考试都是二级乙等水平,但经常使用方言,影响教学效果。

当然我的缺点还很多,自己脸上的黑点自己看不到,恳请同志们给予帮助指正!针对以上缺点,本人提出整改和努力意见如下:

⒈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积极参加教育部门和学校有关学习活动,把时间用在业务钻研上,勤劳苦钻,精益求益。

⒉加强专业知识学习,虚心求教,探索教学理论,改进教学方法。

⒊加强本职分管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团结互助,发扬奉献精神。

纸上谈兵总只能说是认识,要想扬长避短,谈何容易,非一朝一夕可得,但我相信,态度端正了,方向正确了,只要我时时进步,哪怕只是一小步,那么总有一天,我一定能完成自我修复,能够更加自信的站在三尺讲台,不愧地面对那一双双明亮求知的大眼睛!内容摘要:经过几天的师德师风整训的学习使我受益匪浅,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加强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最为重要的内容。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因此,师德师风的好坏往往影响和决定了学校的校风和学风暑期培训心得体

培训纪事 2007-09-01 22:19:40 阅读342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为期6天的暑期培训已结束,这短短的几天学习,使我受益匪浅,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我,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从那崇高的人生追求、高尚的师德情操、无私的奉献精神中,学习了知识,碰撞了

心灵,得到了启发,也受到了鞭策。

在本次教师培训会中,体会最深的是平阳县教育局王振中局长在作《从平凡到不平凡》的讲座时讲到“人人都献出一点爱”。我认为爱是心灵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用爱去关心学生,才能教育

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

教育事业就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就不会有教育。作为一名教师,就应关爱每一个学生,在生活上关心他们,在学习上帮助他们,让他们在感受爱的过程中,理解爱,学会爱。霍懋征老师强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也没有教育”。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真诚的、无私的、广泛的、一视同仁的。尽管孩子情况不同,但要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在老师爱的教育下长大成才。对每一个学生的关爱,都应该是毫无保留的,无论是对品学兼优的学生,还是对顽皮、学习成绩不理想、需要心理疏导的学生,教师都要主动去亲近和关爱他们,让学生感到老师是自己最信赖、最尊敬、最亲近的人。其实,每一个学生都是好学生,他们身上有不同的闪光点,只是有的没被发现。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细心,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夸奖学生,激励每一个学生上进,赏识每一个学生的才华,让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期待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我常常把更多的爱,倾注在那些后进学生的身上,倾注在那些需要帮助的学生身上。以平等的心灵善待学生,用爱的情怀关注学生,这是一股巨大的教育力量,它比任何高明理论的说教都有效。把这种情怀融入平实的生活,把学生的进步当作自己的成功,用坦诚的相待诠释幸福的内涵。以往每一届学生毕业时的合影留念都让我感动好几天,他们捎来的每一个节日的问候,总让我心头热乎上

一阵子。

“昨天的孩子,课本是他们的世界;今天的孩子,世界是他们的课本”,身处经济大潮中的一名普通教师,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面对今天的教育?我想,我应该快乐地迎接每一天,以正确的态度面对自己的事业,面对自己的工作,面对自己的学生,全身心去研究课程、教材、学生、教法等,让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得以提升,做到得才兼备,让每一课的知识变得如此生动有趣,并培养学生的能力,做到教书育人。

大别山心得体会 篇8

调研策划

一、项目背景:

改革开放后,在国家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业产业和城镇转移。据2000年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统计,中国流动人口达1个多亿,其中18岁以下的流动人口达1982万。到2004年,流动人口的规模已经达到1.4亿,而且还有上升的趋势。在我国,进城务工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个主要途径,这一现象也成为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动因。与此同时,人口的流动和转移也加大了城市在就业、住房、医疗、教育、交通和社区服务等许多方面的压力。而我国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和人口分割状况以及其他诸多的政策规定,使得进城务工农民不能享受与城镇市民同等的待遇,不能享有国家提供的各种公共服务,加之城市的生活成本比农村要大,那些进城务工的农民往往将自己年幼子女留在家乡生活,于是,大量的留守儿童就出现了。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中国农村目前“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人。数量庞大的留守儿童遇到的心理、生活、医疗、教育等问题是亟待解决的社会重要问题。

二、立项原因: 农民工进城是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过程,也是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途径。但是,农民工并不能享受和城市居民一样的待遇,他们不仅工作强度大、工资水平低、居住环境差,子女进城就读也会受到种种限制。出于各种原因,农民在进城务工的同时,只能把子女留在农村户籍地,由父母之外的其他监护人照看,由此产生了一个庞大的留守儿童群体。

当前,学术界把关注的目光大多投向农民工在城市的社会保障、权益保护等方面,往往忽略了隐藏在农民工背后的留守儿童。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不仅关系着“三农”问题的解决,也影响着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的实现。那么,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如何?父母外出务工究竟给他们带来了什么影响?等等。这些问题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并通过大量的文献查阅和分析讨论,最终确定了“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分析”这一研究主题。

三、研究内容及目的:

1、外出父母与留守儿童的联系状况。包括联系的时间、频率以及与联系的内容等。以次来考察外出父母与留守儿童的情感交流和沟通程度。

2、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包括饮食、衣着、健康和活动等方面,通过与非留守儿童的相应状况进行对比,发现留守儿童在生活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

3、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包括学费的缴纳情况、学习的辅导与监督情况、监护人与学校的沟通情况以及留守儿童的学习表现情况。

4、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主要包括留守儿童与监护人的情感沟通状况,留守儿童对父母外出的心理感受,留守儿童的心理需求和留守儿童的理想等方面。

我们小队将通过与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大别山区来沪务工人员、当地政府的采访、调研等了解大别山区留守儿童生活、安全、心理、卫生、教育情况。以此探寻帮助留守儿童健康生活以及提出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

四、地点选择:

大别山六安地区地方偏远,与外界联系相对困难,其中外出半年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20.53 % ,人数高达138 万人(下图为大别山区金寨县人员外出务工情况)。留守儿童数量庞大,面对的各方面问题突出,十分典型。

五、实践安排:

准备阶段:

4.15~4.20:组建团队,人员分工,拟好主题。4.20~4.28:撰写活动策划书,开通相关交流联系群以及微博、博客等。

4.29~5.3分析活动资料,并且着手联系相关的新闻媒体以及单位。

小组开展活动前的准备阶段的准备事项:制定参观、调查、访问等的计划;制作调查问卷;准备单反、DV等活动工具。实践阶段:

7月28日:赴上海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工地实地采访外来务工人员,向其了解家中留守儿童情况。

7月29日:赴浦东大道朱家门(外来务工人员聚居生活处)实地跟踪采访外来务工人员暑假期间带来上海的留守儿童的情况。

7月30日:赴上海地方外来人口办事处及相关单位了解上海外来人员的总体情况,了解相关政策。

7月31日至8月2日:出发前的准备阶段,小队人员各自准备物品、确认自己的职责以及讯息,做好安全和保健准备。

8月3日:到达安徽省六安市大别山区。确认安全以及调查路线。8月4日:采访当地县(村)政府,向其了解国家以及地方对留守儿童的相关政策,向政府工作人员分发调查问卷。

8月5日:采访当地学校教师以及相关人员,了解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

8月6日:采访当地医疗单位,了解留守儿童的医疗卫生情况。8月7日:在当地实地跟踪采访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监护人、村民等。发放针对留守儿童以及针对其相关人员的调查问卷以了解留守儿童在生活、心理上的情况,借此更透彻地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8月8日:确认随身物品,返回上海。

8月中旬:撰写心得体会,生成论文报告,选取图片,制作视频,并根据回收的调查问卷制作专业的分析报告。

六、研究方法:

访谈法:通过与留守儿童以及其相关人员的深度访谈,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认识、需求和看法,尽力客观准确地判断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对当地政府的现行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与挑战,进一步提出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建议。

问卷调查法:通过对外来通过对留守儿童以及其相关人员的问卷调查来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心理、教育、医疗等各方面情况。同时通过数理统计方法来得出科学的结论,以此更好地提出完善留守儿童的生活等方面的建议。

文献法: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种现存的有关留守儿童的文献资料,从中选取信息,以此来更系统地了解国家以及地方的政策以及相关措施。

七、预期成果:

小组将制作相关视频、照片、简讯以及根据回收的调查问卷做出的研究报告。联系相关媒体机构(当地报社、上海相关杂志等)进行采访并且进行网上宣传。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将会在学校举办此次暑期实践的影展。同时我们还会针对留守儿童活、心理、卫生、教育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现实提出对偏远地区留守儿童问题切实可行的建议与方案。

八、调研意义:

1、通过对安徽省六安市大别山区留守儿童政策的评估,总结其工作中的经验教训,以利于政策的进一步改进。通过上至地方政府下到留守儿童家庭的走访,我们试图从各个层面各个角度对留守儿童政策及其执行情况展开整体的调查,其中不仅有经验更是有困难和问题。

2、把留守儿童及其家长真实迫切的需求传递给政府部门,增强两个政策主体的沟通。

3、通过结合现实的分析,提出我们关于留守儿童政策的建议,应对留守儿童问题。

九、经费预算:

长途汽车费用(单程):135*2*10=2700元 专线巴士:20*10=200元 住宿:60*4*10=2400元

文案(报告以及调查问卷等):100元 药品等必需品:50元

总计:5450元(自筹3450元,申报经费2000元)

十、注意事项

安全事项:

1、小组组长要在出发和活动途中,适时清点小组成员;如有成员要临时离队,为保安全,需两人以上陪同才可离队。

2、注意交通安全,无论碰到什么情况,要把人身安全放在第一位。

3、联系当地的同学以及亲友,并且自愿购买保险。其他事项:

1、在外出考察期间,每位小组成员都将代表着我院的形象,须保持良好的精神风貌,体现出优质的团队合作精神。

2、如有问题可以向其指导老师请教,活动小组成员要相互协作,相互忍让,以小组为中心,共同完成任务。

3、发放调查问卷时态度要诚恳,尽量把发放的问卷全数收回。活动中的资料要齐全、真实、有效。

4、活动策划、调查报告、总结要保证质量,不可抄袭。

5、餐饮的费用支出最好有餐饮发票,如果真的没有发票,可用其他发票代替,并附上详细列表。

大别山红色之旅 篇9

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XX旅行社导游员XX,按照县先教办安排,今天由我为大家作活动讲解。希望在我的陪同下,各位领导既能有所收获,又能有一个轻松愉快的旅程。

“五个一”红色之旅先进性教育活动是由县委党员先进性教育办公室主办的一次学教体验活动,“五个一”呢,就是走一趟红军路、唱一首红军歌、扫一次红军墓、吃一顿红军饭、听一堂红军课。我们今天的行程安排是这样的,第一站到胜利烈士陵园,重温入党誓词、扫烈士墓,第二站参观胜利老街、金凤楼,第三站在XXX吃红军饭,饭后听红军课,第四站是上薄刀峰,走红军路,完成行程后从大地坳方向返回。

在外地,说到罗田,可能会有人说不知道,但说到大别山,那就很少有人说不知道了。这是由于包括我们罗田在内的大别山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勇奋斗,前赴后继,以巨大的流血牺牲,赢得了“大别山红旗不倒”的历史地位,为建立新中国所作出的重要贡献所决定的。大别山与井冈山、韶山一起,并称为中国革命三大策源地。更重要是,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一举扭转国内革命斗争局面,揭开解放战争我军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大反攻的序幕。

今天,我首先先给大家介绍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和刘邓大军在罗田战斗活动情况。这得从大别山的战略地位说起。

大别山,位于鄂、豫、皖3省边界地区,南接长江可威逼宁汉,北向豫皖可俯瞰中原,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早在党的创立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这里即成为创立党组织较早、受党的影响较深、工农运动高涨的地区。因此,大革命失败后,鄂豫皖3省党组织根据“八七会议”所确定的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在探索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过程中,相继把武装起义的重点放在敌人统治薄弱的大别山区,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实行大别山工农武装割据的战略构想。随着这个战略构想付诸实施,大别山相继爆发了黄麻起义、商城起义和六霍起义,形成了大别山工农武装割据的新局面。

1947年,国民党军队将全面进攻改为重点进攻,将战争引向解放区。因此,党中央决定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在外线大量歼敌。邓小平说过:“大别山,敌人必争,我也必争”。遵照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指示,6月30日,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一、二、三、六纵共11.5万余人,迅疾南下,一举突破了黄河天险,发起鲁西南战役,歼敌九个半旅,接着向南实行无后方的千里跃进。“进”,是一种特殊的进攻方式,不是逐城逐地向前推进,而是长驱直入,一举插进敌人心脏。

其间,我军在刘邓首长的率领下,抢渡黄河,越过陇海铁路,通过黄泛区,渡过沙河、汝河、淮河,于8月27日胜利进入大别山区。刘邓首长命令一、二纵(含六纵16旅)攻克大别山北麓,担负掩护,三纵直指皖西,六纵直指鄂东,迅速抢占大别山中心区,包括罗田。

1947年9月4日,刘邓大军进至滕家堡,就是现在的胜利镇。这是刘邓大军首次进入罗田。刘邓大军在大别山活动期间,罗田既是前线,又是大军后方。

47年9、10月间,刘邓大军在大别山开展游击战,辗转于麻城、英山、浠水、立煌(金寨)、蕲春、罗田等地,我县民间都流传着刘邓大军五次攻克罗田县城的故事。第一次刘邓大军6纵18旅53团(先遣团)于47年9月6日从麻城白果出发,经李婆墩、三里畈,于当日黄昏到达石源河,然后兵分三路:一部过河占领城南钵盂尖,一部占领城东黄道山,一部占领城西党家山高地,然后主力部队猛烈攻城。当时城内有国民党广西军一个营和县自卫队1000多人。在我军攻击下,顽抗一阵,弃城向雷家大垴方向逃窜。刘邓大军首次攻克罗田县城。入城后,成立城防司令部和罗田县爱国民主政府,开仓济贫。53团主力,于数日后主动撤出县城,经大河岸赴英山。县自卫队于13日占据了罗田。

第二次是18旅一支部队,于9月18日路过,二次攻克罗田城。收复县城后,挥师经大河岸向英山方向开去。敌军于20日又占据了罗田。

第三次是9月29日,正值中秋节,六纵主力北返麻城路过罗田,城内守敌闻风丧胆,我军稍加攻击,守敌就弃城而逃。县城第三次被攻克。

第四次是10月五日。也是六纵一部2000多人,经石桥铺进入罗田,县城守敌闻风逃窜,我军再次攻克罗田。随后开向蔡店河。

第五次是10月27日,刘邓大军在蕲春高山铺大捷,歼敌40师和52师82旅共1.26万人之后,六纵一部从广济向罗田出发,攻打罗田县城,击溃敌第7师516团,于29日第五次攻克罗田城。至此,大别山战略要地罗田,完全控制在我军手中,成为大别山游击战争根据地。1947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有这样一则报道:“罗田经五次易手,人民已认清了解放军和爱国民主政府真正是人民的救星,当我军队和政府入城后,老百姓纷纷前来诉苦,控诉蒋匪军之罪行”。

好了,刘邓大军在罗田的情况介绍我们暂告一段,下面我们进行第二项活动内容――学唱一首红军歌。

在大别山老区,流传着很多革命歌曲,有出自红安的《八月桂花遍地开》,很多人都会唱。在我们罗田也有不少,为配合这次活动,县文化局搜集整理了十几首,精选了两首,下面我给大家唱一遍,请大家选学一首……。

(教唱一首红军歌)

[过方家坳后]

各位领导,我们马上就到胜利镇。胜利镇原名屯兵堡,又称滕家堡。屯兵堡名称的由来,民间传说宋朝有一女将,身怀六甲带兵打仗,战斗中在胜利镇北面的松(生)子关生子,在脱甲岭解下战袍包裹,到洗儿岭洗婴儿,最后屯兵于在这里,将这里取名屯兵堡。后人改称为滕家堡。比较可信的说法,此地是鄂豫皖边陲,北通中原,南接江汉,为兵家必争之地,历朝历代都屯兵于此,所以称为屯兵堡。52年,在这里设胜利县县址,所以地名改为胜利,是纪念革命胜利的意思。

胜利地区是我县革命的发源地,我县第一个中共党支部在这里成立。红一军、红四军、红25军、红28军,刘邓大军在罗田都是以胜利为主要活动区域。

[烈士陵园]

胜利烈士陵园,建于1986年,是为纪念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在胜利牺牲的300多名烈士而兴建的。园内建有烈士纪念碑,碑高18.6米,花冈岩碑身,碑身由王任重题写“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碑座上刻有碑文,记述了烈士概况。

[李梯云烈士墓]

李梯云,又名李继棠。胜利镇上金垸皂树坳人。1907年生,1924年考入董必武创办的武汉中学,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考入武昌中华大学。1926年夏,受组织委派,回罗田开展革命工作,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1926年8月,他主持在滕家堡金凤楼成立第一个党支部――中共罗田支部,并当选为书记。同年十二月,中共罗田县委正式成立,他任县委书记。从此,罗田地区的大革命运动在以李梯云为首的中共罗田县委领导下蓬勃兴起。

大革命失败后,李梯云秘密转入商南继续从事革命活动。历任中共商城南邑区委委员、中共商罗麻特别区委委员、中共赤城县委书记、中共鄂皖特委委员、中国工农红军第11军32师党委书记兼政治部主任等职。在此期间,他与徐思庶、肖方、周维炯等人,成功组织并指挥了商南武装起义,创建了鄂豫皖第二支工农红军。1931年,在金寨狮子垴指挥作战中,不幸中弹牺牲。年仅25岁。

(选讲:这座烈士墓为李梯云烈士夫妻合葬墓,经其子重修,同时修建的还有陵园内的揽胜亭。其子已从台湾返回大陆定居,现居于县城林贸一条街)

[纪念碑]

(开展向革命烈士敬献花圈、重温入党誓词两项活动,由县先教办主持)

[吴光浩烈士纪念碑]

吴光浩,鄂豫皖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创建人之一。1906年生于湖北省黄陂县。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他被派到国民革命军第4军叶挺独立团,任连长,参加了著名的汀泗桥、贺胜桥和攻克武昌的战斗,后提升为营长。

1927年,中共湖北省委派吴光浩领导了以咸宁、蒲圻为中心的鄂南起义。同年10月,中共湖北省委又派吴光浩等人到黄麻地区组建了鄂东特委和鄂东革命委员会,统一领导黄安、麻城两县的武装起义。11月上旬,根据上级指示,潘忠汝任黄麻起义总指挥,吴光浩任副总指挥。

1928年1月,工农革命军鄂东军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7军,吴光浩任军长。7月,为适应新的形势,奉上级指示,第7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11军第31师,吴光浩任军长兼师长。

1929年五月,鄂东北特委派吴光浩前往商南领导武装起义。吴光浩率10余名战士化装为小商贩,途经胜利镇北洗儿岭,在一家小饭店休息吃饭,一名战士不小心露出藏在腰间的手枪带子,被店老板发现。吴光浩一行上路后,店老板向驻地民团报了告。民团副团总金淑辉带50名团丁紧追,到脱甲岭将吴光浩一行包围。吴光浩见势不妙,一边还击,一边命令和掩护战士撤退。战士们都安然脱险,吴光浩不幸中弹被俘。后被危害于胜利河坪,时年27岁。

有学者将吴光浩与叶挺、王尔琢、黄公略、许继慎等人一起列为我军英年早逝的17位重要将领之一,概叹说,他们如果能活到解放后,也许我军的元帅、大将不止20位。

[“五二九”烈士殉难纪念处]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消息传到罗田,滕家堡反动商团、土豪劣坤陈伯华、金伯如、金南台和流氓地痞陈子晋、金猪婆(金明武)等人,密谋**,散布谣言:“共产党,真稀奇,先分田地后共妻”、共产党要开“五卅”大会是要搞五杀:杀土豪、杀劣绅、杀流氓、杀地痞、杀农民,一边煽动不明真相群众疏远共产党,一边组织“黑杀队”。先后抓了区农协、工会、妇协、工人纠察队等组织负责人夏登阶等共产党员。5月29日,拷打并杀害了叶绳裘、夏登阶、肖锦云、闫云鹏。由于这些党员坚贞不屈,守口如瓶,不肯交出党员名单,肖锦云、闫云鹏被金猪婆(金明武)用大刀剁死。夏登阶被**分子用切茯苓的大片刀割掉耳朵、鼻子,脸上身上的肉也被一块块割下来,金猪婆还用沙子擦割开的伤口,夏登阶宁死不屈,被活活割死。接着,又同样割死了叶绳裘。第二天,**分子将另六名共产党员捆绑游行,其中女同志方玉恒,被暴徒们剥去上衣用铁丝穿透乳房游行。后将六人押到河坪,用前一天杀人的残酷手段一一危害。“五二九”**被害党员共有十人。

[胜利老街]

胜利镇始建于宋代,原叫金店,后建立盐营。屯兵堡、滕家铺都是后来的称呼。由于此地为战略要地和通商要道,历代不断有大批的军队驻扎需要大量的物资供应。通商要道的位置又使这里成了进出货物的重要集散地,各地商人纷至沓来,千年老镇渐渐形成规模。据老人们回忆,胜利原有规模与风格相近的四条老街,分别称为一甲街、二甲街、三甲街和四甲街。我们现在参观的是保存较好的一段,它长约1000米,曲巷幽深,由一条主街和几条岔街构成,街道宽2至3米,现存建筑多为明、清建筑。风格以徽派建筑为主,兼具南方古镇特色。街道砖石铺就,房屋青瓦粉墙,马头山墙,共壁连体,一进几重,厅堂、厨房、后院、木楼,一应俱有。临街面为一或两层,上宿下店或前店后房,均用板门、板壁、穿花窗。早先,店铺前挂着灯笼、写着竖式字样招牌,有丝铺、饼子铺、染房、铁匠铺、竹器店等字样。

这条老街,看似平凡。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燕王秦日纲、国民党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政府代总统李宗仁,曾在这里设过指挥部。大革命时期,在这条街上,红一军、红二十八军,刘邓大军三纵、六纵指挥部也都曾设在这里。这条饱经苍桑、古韵犹存的老街,是大别山根据地革命斗争的一个重要见证。

[二野六纵司令部旧址]

1947年9月4日,刘邓大军六纵政委杜义德率六直属机关,进驻滕家堡,解放了罗北地区。纵队司令部设在老街一农店铺。当时,司令部举派人找到当地党组织负责人廖鹏、刘敏,杜义德听取了他们的漏报后,摊开地图,分析了形势,决定将六纵后勤机关设在滕家堡一带,在前线建立大后方,并嘱咐廖鹏要广泛发动群众支援部队。12月初,敌人围剿开始,很快占领了浠水、英山、罗田,并向六纵司令部压缩,杜义德率司令部及后勤机关奉命离开滕家堡,转移到黄安、黄陂地区。

[鄂豫皖南线剿匪指挥部旧址]

1949年,为围剿窜入鄂豫皖边区的国民党残匪,7月,独立三师进驻滕家堡。随后,鄂豫皖南线剿匪总指挥王树声来到滕家堡,决定将指挥部设在二曱街头,就是这所老房子里。考试大收集整理

[肖方故居]

肖方,滕家堡(胜利)洗儿岭村人。家中在滕家堡一曱街头开有一店铺。他在平乡小学读书期间,一直住在铺中与父为伴。

[红一军指挥部旧址]

1930年2月,中共中央决定建立豫皖边特区委员会,组建红一军。1930年12月上旬,军长许继慎与副军长徐向前率红一军攻克罗田县城后,军部进驻滕家堡,设在这里。红一军军部驻扎滕家堡期间,发布了《告滕家堡群众书》,帮助当地建立了“行动委员会”。一周后,司令部迁驻商南。

[店员工会旧址]

店员工会是在本地成立的中共罗田第一个党支部领导下,于1926年12月成立的工会组织。当时有会员30多人,成立有纠察队。店员工会成立后,发动和组织当地店员、工人,积极配合党组织的活动。为当时在这里的革命形成声势,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大革命失败后,店员工会被解散。

[金凤楼]

各位领导,这就是罗田第一个党支部旧址――金凤楼。金凤楼原称大庙,始建于公元1465年,几经兵毁,几经重修。有记载的一次全面重修是清康熙年间(1658年),重修资金来源于民间捐助。当时一位安微富豪的女儿远嫁到这里,捐了一枚陪嫁的金凤钗,故修成后取名为金凤楼。门楼上“金凤楼”这三个字是清代进士、翰林院编修李力琮书写。

1925年,李梯云受党组织指派利用寒暑假回乡开展革命活动。回乡后组织进步青年肖方、林成一等人在已成为平乡小学的金凤楼里成立了“罗麻青年读书会会”,并介绍肖方等加入共青团,成立了罗田第一个团支部,罗麻特支,肖方任书记。1926年,李梯云在团员中介绍肖方、林成一、闫尤、陈绍康入党,并在金凤楼召开五名党员会议,成立中共罗田支部,李梯云任书记,肖方任组织委员。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另一位革命先驱肖方。

肖方,又名肖大椿。胜利镇洗儿岭村肖家冲人。1907年生,早年就读于私塾、县第二高小。毕业后考取黄埔军校第一期。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担任过中共商(城)、罗(田)、麻(城)特别支部书记和罗田县农协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及罗田县县长等职。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肖方调到叶挺部第24师教导团,参加过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后因战斗失败,转入豫商南。1929年5月与李梯云、徐思庶、周维炯一道组织和指挥了商南暴动,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32师,肖方任第97团团长。1930年10月至1931年10月,他历任红一军第三师副师长,中央教导二师师长,红四军第12师副师长兼34团团长,在粉碎蒋介石对鄂豫皖发动第二次军事“围剿”战争中,率部英勇作战,转战3省10县,功勋卓著。

然而,这位曾经为创建商南革命根据地和中国工农红军第32师作出重大贡献的红军指挥员,在张国焘“肃反”扩大化中被秘密杀害于河南省光山县白雀园。牺牲时年仅24岁,又一将星过早殒落。

[中午吃红军饭,随后听红军课]

[自金家河出发去薄刀峰]

我们下午的活动内容就是走红军路。当年,红一军、红四军、红二十八军等多支红军部队在这一带活动。徐向前、高敬亭、王树声、陈锡联等红军将领都在这一带战斗过。后来,刘邓大军在这一带建立了后勤基地。可以说,这一带的每条老路,都留下过我军战斗的足迹。我们现在走的,只是其中一条。现在,这里的环境、交通和人民条生活件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从这一带的地形,大家可以想象一下,革命年代先烈们生活和战斗的艰辛。

[刘邓大军后勤医院][到达板桥附近]

各位领导,我给各位领导介绍一下刘邓大军在这一带建立后勤医院的情况。刘邓大军六野进驻胜后,将六纵卫生部下辖一个警卫排,两个护士班、一个担架队共120余人,和100多名伤员,分布在板桥、江家畈、闫家河、八迪河、牌形地一带群众家中养伤。后来,一、二、三、六纵在高山铺大战后,有伤病员700多人,转移到这一带,以牌形地为中心成立第一干休所,以江家畈为中心成立第二干休所,负责人李呈祥。当时有一名伤员叫叶护超,在高山铺战斗中巴被炸掉,江家畈方焕文夫妻每天挑面糊一口一口地喂。还有王又文家中养伤的伤员,伤好后归队,王又文一直送到西庄畈,两人洒泪而别。现在,江家畈伤员住过的房屋依然在,藏匿过伤员的山洞完整无损。有一个当地群众给伤员送饭的竹蓝现陈列在中国军事博物馆里,名称为“方家的竹篮”。来源于考试大

[五垸、六垸]

这两个不起眼的小村庄,由于地势险要,隐蔽性好,是当年红军小股部队的驻地。五垸,是罗麻县委旧址。红军主力开始长征后,28军留下来坚持武装斗争。28军主力离开这一带时,曾留下37名伤员,分布在五垸、六垸、麻栗坪养伤。在群众的精心照顾下,全部伤瘉归队。

[场部]

现在的繁华的旅游接待区,老地名叫麻栗坪。红28军军长高敬亭率部经常在这一带活动。1935年秋,红28军在九资河组建了两支便衣队――薄刀峰便衣队和肖家坳便衣队。薄刀峰便衣队由詹锡春、彭安仁带领。这支队伍有点类似于电影里的敌后武工队,虽然只有十几个人,但是活动能量很大,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打击土豪劣绅,为红28军筹集军费。他们筹款的办法是向土豪“下条子”,如果土豪不按时交款,就在黑夜里将土豪抓走,令其家人交款取人。一次,便衣队向牌形地大土豪余鸿发下4万块银洋的条子,余鸿发拖延不交。一天夜里,便衣队抓走了余鸿发,并留下一张纸条:“余老爷我们请去了,4万块大洋取人。”余鸿发是个大胖子,走不动路,红军、扮成家丁抬着他走。天明,途经李家坳,过路人问:“这不是余老爷吗”红军便衣队同志回答:“不是,是钱篓子。”没几天,余鸿发的家人请30余人挑银洋到指定地点取人。

[卧龙岗]

讲解词略。

[回程路上过大河岸后]

今天的行程,有点紧凑,大家都很累。刚才已经休息了一会,现在,我想给各位领导提一个问题:刘邓大军在罗田,召开过两次很重要的会议,分别是在哪两个地方召开的呢?

答案:一是在石桥铺四口塘召开的团以上干部会议,由邓小平同志主持,主要是研究大军如何在大别山区发动群众,推进土改,站稳脚跟。

二是在僧塔寺召开的三纵干部会议,由纵队司令陈锡联同志主持,主要是讨论大军撤出后,如何继续开武装斗争的问题。

[结束语]

今天的活动即将结束,我有幸跟随各位领导一起重走红军路,扫红军墓,唱红军歌、吃红军饭、听红军课,一路重温先烈们的革命情怀。真正地受了教育,受了启发:第一、我们罗田有着光辉灿烂的革命史,我们为此而光荣;第二、先烈们在艰难岁月里,为了理想与信念,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精神可圈可点;第三、革命的胜利是先烈们以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们应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大别山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大别山培训心得07-03

上一篇:爱的守护优美散文下一篇:民族文化传承基地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