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微课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第一教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异分母加减法为什么先通分的道理,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3、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运用通分的方法解决异分母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减的问题。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45-13等于几?
看个位上的2,表示的是2个1,对吗?它是怎样得到的? 3表示什么?它是怎样得到的? 能用这里的4减3吗?
也就是说只有计数单位相同时才能相加减。45-1.3 结果还是12吗?这个5能减3吗?为什么?
25-1.3应该是多少?7表示什么?是怎么得来的?题中有10吗?哪来的?
11对!十分位不够减,我们可以向个位的5退1,转化为10个,再减3个,1010还剩7个1,也就是0.7。10小结:刚才,我们在计算这题时,其实是做了一步“转化”工作,只有把1个111转化成10个时,才能减3个。101062、1的分数单位是(),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7123、+=(最后要约分。)
66这题是同分母加法,实际上也用到了相同的计数单位才能相加的原理。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是什么?
设计意图:(本环节不仅突出了“计数单位相同时才能直接相加减”,而且也摆明了“计数单位不同时”的策略。45-13与45-1.3题目极普通,但却小中见大,寓含了一般的数学原理。)4:复习通分:
我们上个星期还学习了通分的方法,谁来说说看?(课件)(为接下去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复习铺垫。)
二、加法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问题,请看大屏幕:明桥小学有一块长方形试验田,其 11中种黄瓜,种番茄。种黄瓜和番茄的面积一共占这块地的几分之几? 24你有什么好办法吗?(同桌讨论)
【评析】结合直观图提出问题,可以使学生更清晰的体会“分数单位不同就不能直接相加减”。
11和通分,为什么要通分? 241233、理解:通分后转化成了,合起来就是,现在你们怎么一眼就看出来了?
2442、交流:你是怎样做的?你先把【评析】异分母分数直接在图上合并就看不出结果是几分之几,通分后再在图上合并,就能一眼看出结果是几分之几。前后对比,相得益彰,“分数单位不同就不能直接相加减”得到了最直接的说明,再也不是形式上的迁移了。
424、如果老师把它转化成+可以吗?
88择优:为了计算简便,我们一般用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
5、小结: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发现:异分母分数相加,一般先通分,使它成为同分母分数,再计算。
316、试一试:+
457、揭示关键:运用通分方法把不同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
三、减法
1、如果老师把这题的问题改一下,种黄瓜比番茄多的面积占这块地的几分之
11几?你会列式计算吗?-
242、交流:你会计算吗?
3、小结:刚才我们研究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我们都是怎么做的?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评析】这一段落再次直接印证了“分数单位不同就不能直接相加减”的道理。
四、技能训练
511、-
63生做,指名板演。交流时说说检验方法。42、1- 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评析】计算课有一个主要目标是形成计算技能,这环节能瞄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重要步骤(找公分母和把分数化成规定分母的分数)进行训练,层次清晰,效果扎实。
3、小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及注意点。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要注意约分。
4、练习十四:1、2、3
五、拓展:
11111111+ + - - ***1- + + - 58611955111、导入:老师这儿还有8个计算题,你可以用刚才的方法先做前几题,边计算边观察,你能发现什么,计算时有没有规律?如果有的话,后面几题可以利用规律直接写答案。
2、交流:先看前两题,你们发现什么?再看后面两题,你又发现什么?是不是任何两个分数相加减,都能这样计算?只有在什么情况下才能这么做? 齐说后面几题的答案。
3、小结:通过计算我们发现: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当两个分数的分子都是1,分母互质时,我们可以用分母的乘积作得数的分母,用分母的和(或差)作分子。
114、深化:+
68这题分子也都是1,但分母不互质,还能用刚才的方法算吗?验证。小结:我们发现:只要分数的分子是1,我们都可以用刚才的规律来计算,但有时的结果不是最简,要约分。
【评析】本环节在巩固算法的同时增强了学习趣味性,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5、延伸:如果分子不都是1,是2,3,甚至更大,有没有巧算方法呢?这个问题留给同学们课后自己探索。
前测题:先计算, 再说一说理由。
1.表示3个 () 加上3个 () , 和是 () 。分母不同, 能不能直接相加?为什么?
2.如果不能直接相加?怎么办?
3.只要解决了什么问题, 异分母分数就可以直接相加了?
1.表示5个 () 减去2个 () , 差是 () 。分母不同, 能不能直接相减?为什么?
2.如果不能直接相加减, 怎么办?
3.只要解决了什么问题, 异分母分数就可以直接相加减了?
前测分析:对学生的前测进行分析, 即学情分析。
设计意图:这个过程就是学情分析, 教师通过前测分析了解学生的知识起点, 掌握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的了解和知晓程度, 为本节课的学习打好基础。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1.计算下列各题。
说一说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
2.通分。
将下列各组分数通分
说一说通分过程中的几个要点:
(1) 通分的依据。 (分数的基本性质1)
(2) 求分母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1) 两个数具有特殊关系的:成倍数关系, 成互质关系 (公因数只有1) 。
(2) 无特殊关系找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通分, 并表述算理算法和通分要点, 帮助学生复习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算理和算法, 为学生的探索研究活动提供很好的脚手架。
二、探究新知
1.美丽家园, 美化环境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 作为小学生应该怎么做呢?老师认为至少我们要保护好我们的环境, 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做起, 我们生活的每一天都会产生很多生活垃圾, 我们要对这些生活垃圾进行分类。下面请同学们看图, 仔细观察。
2.出示生活垃圾分类图:
(1) 谁来找一找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 (2) 根据图中的信息, 你能提什么数学问题? (3) 从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中出示:
问题一:纸张和废金属垃圾是垃圾回收的主要对象, 它们在生活垃圾中共占几分之几?
问题二:危险垃圾多还是食物残渣多?多多少?
(4) 指名学生列式:
3.比较不同, 激发学生探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好奇心。
师:黑板上这两道题, 同学们能直接算出结果吗? (不能) 刚才那些题你们算得特别快, 为什么这两道不行呢?它们有什么区别吗? (指名回答)
师:是的, 像黑板上这样, 由不同分母分数组成的加减法, 叫异分母加减法。与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不同。这一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 (板书课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1) 师:同学们能直接算出这两个算式的结果吗? (不能) 为什么? (指名回答分母不同)
师:分母不同就是分数单位不同, 就不能相加减, 像这样分母不同的分数加减我们就叫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板书课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2) 这节课老师想请同学们来探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大家愿意试一试吗?有信心吗? (有) 老师相信我们班的同学能试着自己解决。在探究之前我们先来讨论3个问题, 然后再计算。 (1) 分母不同, 不能直接相加减, 怎么办? (2) 只要解决了什么问题, 异分母分数就可以直接相加减了? (3) 同学们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吗?
(请同学们把探究的过程写在练习本上)
教师巡视参与并指导。
代表汇报交流。 ( (1) 分母不同, 不能直接相加减, 要通分, 化成同分母分数, 就是分数单位相同; (2) 只要化成同分母分数后, 就可以直接相加减; (3) 能。)
提问:为什么做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 要先通分?
重点强调:分数单位不同的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减, 所以要先通分。
(3) (我们请2位同学把探究的过程写在黑板上。)
(4) 请板演的学生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设计意图:抓住计算问题的两个基本角度———算理和书写格式分层突破, 先通过暴露错误的方法解决格式问题, 再通过旧知进行比较使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构筑在更加坚实的基础之上, 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4.总结计算方法。
(1) 过渡:刚才, 我们探究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同桌之间先相互说说)
(2) 交流。 (课件出示)
(3) 能用一句话总结吗?谁来说?
异分母分数相加减, 先 (通分) , 然后按照 (同分母分数) 加减法的方法进行计算。
(4)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怎样验算呢?
分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相同。
设计意图:解决比较简单的分数实际问题, 通过把新知异分母分数转化为旧知同分母分数, 帮助学生理解异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和算法。教学重点突出转化中十分之三也是二十分之六, 这个过程就是通分的过程。初步让学生理解异分母分数不能直接相加, 要通过通分的办法, 使异分母分数化成同分母分数, 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法的方法计算, 从而迁移类推出新知异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算法和计算的结果。
三、呈错, 析错, 改错
呈现前测中学生的错题, 让学生自己找出错误、分析错误、改正错误。
设计意图:直接出示学生前测时出现的错误, 让学生来说思路, 说理由, 让学生用语言来表述算理和算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核对交流学生自学时解题的思路和答案, 让学生彼此之间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 也展示自己的自学成果, 从中能体验到会自学的愉悦情感, 获得更多的成就感。通过呈错、说错、改错这种方式进行知识的学习, 更能体现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 也能不断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四、巩固练习
1.即时练习。完成课本第112页的“做一做”的第1、2题。
2.课内作业。完成课本第113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2题
设计意图:层次分明的练习, 由浅入深, 螺旋上升, 不断引发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 既落实了学生的基本技能, 又培养了学生数感。通过巩固练习, 扫除学生在以后的异分母分数加减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使学生所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完善。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先自己总结、补充, 教师再进行归纳。
二次研读 教材 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4A-
0087-03
人教版教材编排呈螺旋上升的特点,同一内容在不同年段有着不同的教学要求。如何对这些知识进行衔接?如何基于学生的学情展开教学?这是教师经常遇到的问题。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时,我们产生了这样的疑问:三年级下册教材已经出现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并且学生已经掌握了计算方法,为何到了五年级下册又再次出现《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呢?此处教学如何与前面教学衔接?不同年级的两次呈现,教学目的是否一致呢?其对后续学习起到怎样的作用?教师应该如何根据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展开教学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对教材进行了第一次研读。通过研读,我们发现:三年级的同分母分数的计算,学生是从图形等直观演示去掌握算法的。在教学时,教师会借助具体教具,动态地演示加和减的过程,让学生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而五年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应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即让同学们回顾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法;启下——即在进一步掌握了分数的意义、理解了单位“1”、在分数单位的基础上,让学生感受到分数加减法的含义与整数加减法的含义是完全相同的。它们的计算方法从表面上看截然不同,但实质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减”,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埋下伏笔。
一、学生学情分析
随着时间的推移、年段的变化,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和能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些变化将给我们教学带来怎样的影响?为了能更好地基于学生的学情展开有效教学,我们选取了一个班级进行课前测试。前测重要考查三个方面:1.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掌握情况。包括学生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的掌握情况;整数、分数、小数的计数单位的掌握情况。2.学生动手能力的了解。3.学生对同分母分数算理的感知和迁移的情况了解。
(一)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掌握情况
【分析与思考】学生第一题的正确率为88%,但他们受以前学习的影响都不会主动约分。学生犯的主要错误有:有4人是看错符号导致计算错误;有2人是计算方法错误,即采用分子加分子、分母加分母。第二题正确率为76%,共计12人填错。学生出现的错误主要是不会填写计算单位,其中遗忘比较多的是小数的计数单位。第三小题正确率为100%,在说明理由时,40人提到错误的原因是“数位没有对齐”,能进一步指出“5”和“3”的计数单位不同的只有5人,占10%。
从测试情况看,大部分孩子对学过的知识还是掌握得较好,但也有个别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掌握不透、不牢,且随着时间推移,对所学的知识有些遗忘。学生在整数、小数的加减法计算中,更多的是停留在相同数位对齐层面,对计数单位的敏感度不高。
(二)学生的动手能力情况了解
问题四:给一张圆片你能折出它的吗
【分析与思考】测试中,96%的学生能较快折出圆片。这说明学生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可以尝试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出算理。
(三)学生对同分母分数算理的感知和迁移的情况了解
问题五,结果是几?为什么?
【分析与思考】本题中正确计算出结果的学生有17人,占34%,说明个别学生对分数加减法的算理还是有着模糊的感知。这个测试结果给我们的感觉就是:学生对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就隔着一层纸,一捅即破。
二、二次研读教材
从前测中,我们发现学生对整数、小数加减法“相同计数单位才能相加减”的算理并不敏感,可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仍然能计算得准确。这是为什么呢?这样的学情对本次教学有怎样的影响?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再一次研读教材。
其一,教材对整数、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归纳为“相同数位要对齐”。如三年级“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四年级“小数加减法”,教材提到的都是“相同数位要对齐”。受到教材的影响,教师在教学“加减法计算”时都比较偏重从数位去判断计算方法是否准确和规范,而很少注意到:相同数位要对齐的背后隐藏着“相同的单位的数才能相加减”的本质。
其二,在整数和小数中,数位和计数单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而对于分数单位而言,它是没有相对应的数位。所以,学生在理解分数“相同计算单位才能进行加减”时,本身就比整数和小数的要复杂和困难一些。因此,在教学时我们不能沿用整数和小数的“数位对齐”的方法,而要从其本质——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减去引导学生掌握和理解分数加减的算法。
三、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思考
通过对“同分母分数”教材的研读和对学生已有知识的分析,我们逐步产生了一些思考:1.三年级和五年级的学习起点不同,教师应该如何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展开教学?2.由于三年级和五年级的教学目的不同,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处理好算理和算法之间的关系?如何在学生掌握算法的基础上,凸显算理的探究,让学生从算法的单纯记忆,进一步演变成思维的一种发展呢?3.在教材分析中,我们已经提到了这个内容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且启下的作用更为明显,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如何才能有意识地引起学生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法思考呢?4.五年级学生的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等都比三年级的时候有所提高,在教学中,教师如何利用这个优势进行教学呢?5.如何在本节课中,从整数、小数加减法的相同数位对齐,回到相同单位才能进行加减?6.如何让学生逐步养成对计算结果化简的习惯?带着这些思考,我们做了如下的设计:
【教学过程】
(一)课前复习,出示一组口算练习
【设计意图】在前面的思考中,我们提到三年级和五年级的学习起点不同,在教学中,我们应如何利用好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展开教学?学生在三年级上册时已经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并能根据分数的意义来进行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从前测的情况来看,学生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也掌握得很牢固。对于这样的现状,我们是忽视它的存在,直接针对“相同单位才能相加减”展开教学,还是在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上展开教学呢?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过:“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在试教中,我们也尝试过完全忽视学生已有的这部分知识,重头教学,但最终发现,不管我们怎么做,学生在阐述算理时,还是说不出分母不变的原因,这样就达不到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和效果了。于是,在避无可避的情况下,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反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能让学生在熟悉的知识中去探索、去发现。
(2)比较美羊羊和羊村长的答案谁更好(指出要求:对答案进行化简)。
(3)让学生自己编类似的题目做一做,重点考查学生能否主动对答案进行化简。
【设计意图】通过前测,我们看到几乎没有学生会主动对计算结果进行化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在小学三年级的计算中,由于学生还没有学过分数的约分,故不要求学生化简。这就导致了学生即使学习了约分之后,也不会主动化简。结合前面的思考,笔者提出:如何让学生逐步养成对计算结果化简的习惯?笔者认为,虽然不能在一两节课就能让学生养成这样的习惯,但是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不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这方面的习惯,就一定可以让学生以更快的速度、更少的时间适应新的要求,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因此,除了在这里重点检查,笔者还在后面的练习中选取了一组比较特别的数据 ,以进一步强化学生对计算结果化简的感受和刺激。
2.深化探究算理。
(1)懒羊羊不服气,提出了两个质疑:A:如果我的答案是错的,那么是比正确答案大了,还是小了呢?B:就算分母不能相加,那为什么分母不变,分子能相加减呢?
【设计意图】在前面的思考中,我们提出:由于三年级和五年级的教学目的不同,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好算理和算法之间关系,如何在学生掌握算法的基础上,凸显算理的探究?如何让学生从对算法的单纯记忆,进一步演变成思维的一种发展呢?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从一开始就肯定了学生提到的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的算法。可是,学生并不知道该算法背后的算理——相同的单位才能够相加减。如何让学生主动去思考其背后的道理,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呢?为此,笔者根据整个故事的延续性和发展性,以懒羊羊的不服气来凸显算理的研究,让学生能从中发展思维。
(2)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若干个大小相同的圆片、彩色笔)来回答懒羊羊的两个问题(可独立研究,也可合作研究)
【设计意图】探索算理,是本节课的难点。如何突破难点,让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如何在课堂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并积累一定的活动经验呢?在前测中,我们发现五年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已经有了一定的提高,因此,设计了这样的环节——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圆片,通过分一分、涂一涂、剪一剪、比一比来想办法证明:懒羊羊的答案为什么错?错在哪里?这样设计的效果是:学生都能主动从最本质的分数单位去分析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他们甚至可以触摸到分数的分母与分子扩大和缩小与计算结果大小的关系。这样的设计,能让孩子们走得更远。
(3)师生共同小结出:相同分数单位才能够相加减。
(三)巩固练习
1.判断题(略)。
2.课本做一做(略)。
3.修路队修一条路,第一周修了全路的,第二周修了全路的,两周共修了全路的几分之几?还剩下几分之几没有修?
【设计意图】在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计算方法的同时,选择学生不易发现可化简的分数,进一步强调对计算结果进行化简的必要性。
(四)拓展延伸
羊村长又给了美羊羊一块蛋糕作为奖励,问懒羊羊:“刚才你俩吃了的蛋糕,现在美羊羊又吃了块蛋糕,一共吃了多少蛋糕?还剩多少蛋糕?”如果答对了,羊村长就也给懒羊羊一块蛋糕。
【设计意图】在前面的教材分析中,我们已经提到了这个内容在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前面的思考中,我们提到:如何才能引起学生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算法的思考呢?对此,笔者就设计了这样的一个环节,引发学生对异分母分数加减的思考。本节课通过一个完整的故事,从三者的争执,到懒羊羊的争辩,再到羊村长给懒羊羊的一次机会,一步步深入,一层一层地剥离出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本质,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2.初步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 教学重点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运用通分的方法解决异分母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减的问题.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教师提问:前几节我们学习了什么?(通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通分方法是什么?(先求出原来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然后把各分数分别化成用这个最小公倍数作分母的分数.)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是什么?(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2.出示一组数:
(1)自己任选两个数组成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2)学生可能出现的算式:
(3)引导学生把上面算式分成两类:
一类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一类为分母不同的分数加减法. 教师引入:
分母相同的分数加减法我们已会做,那分母不同的分数加减法又怎样计算呢?这节 课同学们自己解决这个问题,好不好?(板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二、探究新知.
(一)异分母分数加法.(学生任选一个分母不同的加法算式)
1.教师提示:你学过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又学过了通分,请你用学过的知识把 分母不同的分数加法计算出来,能行吗? 2.学生分组讨论.
3.汇报结果:你怎么做的?把思路说出来.
引导学生明确:以为例,与分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用通分的方法使他们分母相同,找分母2和3的最小公倍数,用最小公倍数6做公分母,就是,就是,加板书: 就等于加.然后按同分母分数加法的法则计算.
4.你认为最关键的地方是干什么?
运用通分方法把不同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
5.反馈练习:
(二)异分母分数减法(学生任选一个分母不同的减法算式)
1.教师提示:请你依照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解决异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问题. 2.汇报结果.
3.填空,并说明理由.
4.反馈练习:
(三)整理法则.
1.启发学生讨论:根据上面做题的过程,怎样把异分母加法法则和异分母减法法则合并成一个法则.
2.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板书.
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3.反馈练习:
①学生独立完成. ②说说应用什么法则及计算过程. ③验算.
引导学生明确:分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与整数加减的验算方法相同,都是用交换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的方法来验算加法;用差加减数的方法来验算减法.
三、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与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有什么联系?
四、随堂练习. 1.填空.
(1)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然后按照()法则进行计算.
(2)分数的分母不同,就是()不相同,不能直接相加减,要先(),化成()分数再加减.
(3)分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
(4)
2.列式计算.
(1)与的和是多少?
(2)减去的差是多少?
3.填空.
(1)
(2)
4.南京长江大桥建成以前,火车乘轮渡过长江,需用时.现在火车过江比乘轮渡节省多少小时?
五、布置作业. 计算
小时,现在从大桥通过只用小
六、板书设计. 导分母分数加、减法
例1 计算(也可能是别的)
一、猜测验证
(学生根据题意列出算式1/2+1/4)
师:在没研究之前,请大家猜一猜1/2+1/4的得数可能是多少?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猜得数是1/6、2/6=1/3、3/4,同时让学生说说自己想的过程。)
师:大家的想法听起来都有一些道理,那到底谁猜的对呢?你能利用手中的材料验证一下吗?
(学生分头行动进行验证)
师:你猜的得数是什么?你是用什么方法验证的?
汇报:①、分数化成小数再相加。
②、折纸涂色法。
③、先通分再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加法进行计算。
师:大家非常爱动脑筋,用不同的方法验证到1/2+1/4=3/4。
二、提练方法
师:根据刚才验证的经验我们再来做一题:2/3+2/9=
学生练习后进行汇报交流,发现大家都用通分的方法进行计算。
追问:有没有同学用化成小数的方法来做的?为什么不用这种方法?
指出:看来不是每道异分母分数加法题都可以化成小数来计算的,但都可以用通分的方法进行计算。
师:根据以上两题的计算过程,你知道怎样计算异分母分数加法?(交流并进行小结)
三、方法迁移
师:这道2/3+2/9=8/9加法算式究竟算的对不对,我们应对其进行验算。你准备怎样来进行验算呢?(用和减一个加数看它是否等于另一个加数)
指出:其实分数加法的验算方法和整数一样。
(放手让学生自己验算,再汇报)
①、8/9-2/9=
这道题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还可以怎么验算?
②、8/9-2/3=
这道题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减法时也要分数单位相同,才能直接相加)
小结异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反思:
一、猜测中引发探究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分数的意义、分数的基本性质、通分、约分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由于个体理解的多样性,有的学生用分母相加,分子相加;有的学生用分母相加,分子不变;还有的学生把这两个异分母分数转化成同分母分数进行计算。根据学生不同的理解,在猜测中出现了1/6、2/6=1/3、3/4的结果。丰富的答案引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在自主验证中不仅提高了学生探究的能力,同时又让学生把计算中可能出现的错误消灭在了萌芽状态中。
二、探究中学会转化
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猜测,产生了多种答案。“那到底谁猜的对呢?你能利用手中的去材料验证一下吗?”果断的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有的学生用长方形纸折一折、涂一涂找到了答案;有的学生把分数化成了小数找到了答案;还有的学生利用通分找到了答案。学生有效地把新知进行了转化,从不同途径验证了自己的猜想,同时,又提高了自己的学习能力。
三、在运用中建构知识
在自主探究中学生对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有了初步的感知,这时让学生利用验证中的经验自主练习2/3+2/9,在交流中发现学生都选用了通分的方法。这时追问:“有没有同学用化成小数的方法来做的?为什么不用这种方法?”在讨论中学生认识到不是每道异分母分数加法题都可以化成小数来计算的,但都可以用通分的方法进行计算,从而有利于学生提炼出异分母分数加法的一般方法。
四、在验算中学会迁移
学生小组讨论、试算,选一位同学板书:
教师:(指学生板书)计算的第一步是做什么?达到了什么目的?(通分,统一分数单位。)
(2)教师:下面我们用一个圆表示单位“1”,从图上看一看加的过程。
第一步:
第二步:
问:这一步是做什么?有什么变化?
第三步:
问:表示什么?
(3)教师:由上面的图形演示,我们更清楚了异分母分数是怎样相加的。谁能说一说异分母分数相加的方法?
学生口答后教师板书:(留出“减”字的位置。)
异分母分数相加,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算理:1/8+3/8,1个1/8加3个1/8是4个1/8,写作4/8。算理,可以解决计算的“对”的问题;算法:1/8+3/8=1+3/8=4/8,分母不变,分子相加。算法,可以解决计算的“快”的问题。所以,算法是对算理的熟能生巧。
计算,总离不开“又对又快”这两个要求。当算理与算法放在一起时,算理会解决“对”的问题,“算法”会实现“快”的需要。当算律与算法放在一起时,算法会解决“对”的问题,算律会实现“快”的需要。
回到“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这一课例中,因为算法是算理的熟能生巧,所以在此一课例中,算法可以顺势而为之,算理却须精耕细做。
讨论一:教材上算理呈现的问题
在教材中,“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还是套用生活原型,即画图法,为:1/8+3/8=4/8。
在成人看来,这个过程显然是正确无误的,但在学生看来,问题可就大了。
在学生看来,两个圆放在一起时,一定会填4/16。这种情况,部分学生可以延续至六年级,更何况学生在学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时还没学过假分数。
讨论二:从意义到算理
现在,我们换个思考角度:不从原型, 从意义来分析,算理的理解是否会更流畅?
材料1:填空,表示成算式。
3个10加2个10是( )个( ), 表示成算式:______。
3个1加2个1是( )个( ),表示成算式:_____。
3个1/5加2个1/5是()个(),表示成算式:______。
3个1/8加2个1/8是()个(),表示成算式:______。
讨论:5个10: 30+20=50
5个1: 3+2=5
5个1/5:3/5+2/5=5/5
5个1/8:3/8+2/8=5/8
材料2:你能算吗?理由呢?
讨论:4个1/9加2个1/9是6个1/9,写作6/9。
4个1/9减2个1/9是2个1/9,写作2/9。
材料3:计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讨论:不用去想几个几分之一加几个几分之一,只要分母照抄,分子相加减就可以了。
进一步讨论: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讨论三: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在于相同的计数单位相加减,而相同的计数单位相加减这个“理”,学生已经感悟了三年,只是他们的感悟尚不能表达为计数单位相加减。
河北省武安市西苑小学 韩晓辉
教学目标:
1、经历操作、观察、归纳等数学活动,知道异分母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减的道理,探究出异分母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地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2、在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过程中,培养和发展数学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等能力。
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获得情感体验,感受到探索成功的喜悦,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体会转化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出示:208+1791 14.53-2.8 2.5吨+3.15千克
2、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图见课件)
学生口答
师:如果想把两个图形的涂色部分合起来,你认为哪两个可以合并?算式怎么列?(1/8+6/8)
师:为什么1/8+6/8能直接相加,为什么1/2+1/3不能直接相加? 师:分母相同的分数叫同分母分数(板书:同分数),分母不同的分数叫异分母分数。(板书:异分母)
师: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我们以前已经学过,说说 如何计算1/8+6/8呢?能说说你的计算理由。生: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师:为什么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可以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呢?
生1:6/8表示把一个圆平均分成6份,表示这样的6份,1/8也表示把一个圆平均分成8份,表示这样的1份,6份加1份,就是7份,也就是7/8。
生2:是的,每一份相同,然后就可以直接相加减了。师:说的非常好!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因为分数单位相同,所以可以分母不变,只要把相同分数单位的个数相加减。所得结果如果不是最简分数,一定要约成最简分数。
师:那这个算式(1/2+1/3)可以这样直接相加吗?为什么?
生:分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减。
师:分母不同,也就是什么不同?(分数单位不同)如何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就是我们一块研究的内容。(板书课题)
二、新知展开
1、探究算法
师:1/2+1/3 应该怎样计算?你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1)独立完成,愿意和同桌分享你的智慧的可以互相交流一下(2)汇报交流,生:我是先通分。
师:能把你的通分过程告诉大家吗? 通分的目的是什么?
师:通分之后,什么变了,什么不变?
师:分母变了,也就是分数单位发生了变化,分数单位变了,表示分数单位的个数自然也发生了变化。那现在的分数单位是多少呢?
生:他们的分数单位都是1/6,师:如果让你图把我们的这个思考过程画出来,你打算怎么画?
(随着学生的讲解,课件演示操作过程和算式。)
师:刚才我看到下面的同学也有做图来探究算法的,你们是这样的思路吗? 回忆一下整个解题过程,谈谈我们是怎么计算异分母分数加法的。
引导学生总结异分母分数加法的方法:先通分,把它们转化成同分母的分数,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的加法来计算。
师:还有其他计算方法吗?
2、熟练算法
(1)师:这节数学课,首先让我们一起来看几张图片(生活垃圾图片)。看后有什么想说的?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会产生一些垃圾,我们如果不能妥善的处理这些垃圾,垃圾就会破坏我们的环境,危害我们的健康。
如果我们把生活垃圾看成一个整体,就可以分成了这样几类:我们来看看,通过统计图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生:我知道到了生活垃圾分为四类,分别是危险垃圾占生活垃圾的3/20,废金属等占生活垃圾的1/4,纸张和食品残渣占生活垃圾的3/10。
生:我发现废金属和纸张是可以回收的。
(2)你能根据图上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式吗?
(3)让我们来看看这些算式,哪些用我们学过的知识可以解决?
学生列式计算:3/10+3/10 1/4+3/10 3/10-3/20(4)总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我们都会做了,你能用一句话说说怎样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吗?(出示完整的计算法则)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三、应用练习:
1、计算
2:判断对错,并改正
3、点击生活:
妈妈买了一个蛋糕,小明说:“我吃了4/15,妈妈吃了它的1/5,爸爸吃了它的2/3”,你认为小明 说的对吗?为什么?
四、知识延伸:
师:比较一下,哪种方法最简单? 教师通过课件直观演示,帮助学生理解。
师:在计算过程中,我们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通过转化,变成我们学过的知识再去计算。
这里大家用到了“转化”,这是我们数学上常用的很重要的思想方法。板书:转化
师:老师知道你们不仅口算能力强、探究问题的能力强,我想你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定也不差。
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垃圾也越来越多,我们把它们叫做生活垃圾。它们是现在危害人类生存的大敌。
课件出示:扇形统计图
师:这是尧治河少先队通过调查得到的信息。一起来看看,每种垃圾大约占生活垃圾的几分之几? 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一些数学问题吗? 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大家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而且都一一解决掉了。在生活中善于运用数学的人,说不定将来你可以成为一名经济学家呢!现在咱们来总结一下,我们是怎样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 指名交流。
三、巩固练习。(6分钟)P112T做一做第2题。
检查这些题算的对不对,你有那些方法来检查?
师:分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相同。现在请选择你喜欢的方法来检查吧。交流订正。
老师希望你们在自己的作业中也能养成自觉检查的好习惯。
2、P112T做一做第1题。任选两题计算。
用你喜欢的方法帮助同桌检查计算是否正确。解决问题。
四、课堂总结。(4分钟)谁来说说你在这节课上的收获? 学生自由畅谈。
五、课堂作业。(5分钟)练习二十二第1、4题。附:板书设计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通分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两周前,老师布置了一项调查、收集资料的作业:调查自己生活的社区主要有哪些生活垃圾?每种垃圾大约占生活垃圾的几分之几?哪些垃圾可以作为有用资源回收?同学们可以以生活的社区为单位分组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整理在下表中:
(二) 教学实施
1 .交流调查情况,并提出问题。
请学生将课前调查的情况进行交流,触发联想,让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融人环境教育中。然后老师把某个小组调查整理好的一份统计表用投影仪显示出来。如下表:
老师:我们知道纸张和废金属是垃圾回收的主要对象,它们在生活垃圾中(zhong)共占几分之几呢?
请学生列出算式:+=
2 . 探讨“+”的算法。
(1) 尝试计算“+”。
老师巡视,然后将学生中的几种不同算法列举在黑板上。
① +=+==
② +=+=
③ +===
( 2 )集体评价。
让学生分别对上述三种计算方法进行评价。达成共识:第一种算法正确,但不简便。将和通分时,没有找10 和4 的最小公倍数,而是找它们的公倍数,所以计算时数据较大,结果还要约分。第二种算法既正确又简便,先找10 和4 的最小公倍数,通分后再相加;第三种算法不对,算理错了。两个分数的单位不同,一个是,一个是,单位不
涟水县外国语小学 徐金鑫 223453 教学内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苏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五年级《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第二课时。是在学习完第一课时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之后的教学内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这节课的重点是学生对算理的理解,掌握异分母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目标:
1、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必须先通分的道理,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进一步培养学生自觉验算的良好习惯。
3、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为什么先通分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口算卡片
学情分析:学生对分数的意义理解比较透彻,对同分母加减法的运算有了一定基
础。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出示卡片口算
4/5-2/5= 3/4-1/4= 2/7+3/7= 8/9+2/9= 16/18-15/18=
2、说一说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板书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3、为什么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可以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因为分母相同,也就是分数单位相同,单位相同的数可以直接相加减。)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1、根据情境提问题并列式。
向学生介绍什么是生活垃圾,以及生活垃圾对环境的污染情况。渗透不乱扔垃圾,自觉把垃圾分类处理的环保教育。
用课件出示例1的垃圾分类图,请学生仔细观察,说一说,从图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根据情境中的数据,提出问题:(1)废金属和纸张垃圾是垃圾回收的主要对象,它们在生活垃圾中共占几分之几?(2)危险垃圾多还是食物残渣多?多多少?
引导并指名学生列式: 1/4+3/10 3/10-3/20(板书算式)
2、比较不同,导入新课
教师:黑板上这两道题,同学们能直接算出结果吗?(不能)刚才那些题你们算得特别快,为什么这两道不行呢?它们有什么区别吗?(指名回答)
教师:是的,像黑板上这样,由不同分母分数组成的加减法,叫异分母加减法。与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不同。这一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板书课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三、新课
(一)例1(1)1/4+3/10
1、理解分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
教师:我们先看第一道加法题:1/4+3/10,为什么分母不同,就不能直接相加呢?(指名回答:分母不同,也就是分数单位就不同,就不能相加)
看扇形图加深理解。图片出示:
教师:我们再从图上看一下,用两个大小相同的圆表示单位1,根据分数的意义,涂色的部分分别表示1/4和3/10。1/4的分数单位是1/4,用这样的一个大扇形表示,3/10的分数单位是1/10,用这样的一个小扇形表示,它们的大小不同。1/4+3/10就是用一个大扇形加上三个小扇形,能直接相加吗?所以,1/4+3/10因为分母不同,也就是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
2、引导学生合作交流
教师:只要解决了什么问题,1/4和3/10就可以直接相加了?(转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
用什么方法可以转化呢?同学们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吗? 你们可以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再和小组同学一起讨论研究。
学生分组讨论、试算,教师巡视指导。
3、集体交流
教师:都研究的差不多了,我们一起交流一下。哪个小组同学愿意到前边谈谈你们的想法?
各小组介绍各自的计算和思考过程,引导学生比较评价,选出最好的方法。板书:1/4+3/10=5/20+6/20=11/20
4、课件演示
教师: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再从图上看一看1/4+3/10的过程。课件出示:
教师:1/4和3/10因为分母(不同).也就是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所以同学们就用通分的方法,把它们转化为分母相同的分数5/20和6/20。这样分数单位就相同了,都是1/20。你看表示1/4和3/10的两个图形都变成了由许多个大小一样的小扇形组成的图形,就可以直接相加减了。
(二)例1(2)3/10-3/20
1、引导学生用刚才探索出来的方法,计算3/10-3/20。请一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试算。
2、请板演的学生说说是怎样计算这道题的。
(三)总结计算方法
1、教师:我们已经计算出两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题了,你们考虑过没有,我们计算这类题的关键是什么呢?(通分)结合以上的计算,同学们能试着总结出异分母分数的计算方法吗?可以跟同桌交流一下。
2、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把这个计算方法写在黑板上。(板书: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计算)齐读一遍。
(四)、阅读课本
教师:今天我们所学的是课本110页和111页的内容,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阅读一下这两页,再回顾反思一下新知识,如果有什么疑问还可以提出来和大家交流。
四、巩固练习
1、计算1/3+5/6= 5/8-5/10=(黑板)
教师:刚才我们通过研究黑板上的2道例题,总结出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按照这个计算方法同学们能把这两道题又对又快的算出来吗?
集体订正。请学生讲一讲算法。
提醒注意:结果能约分的要约分成最简分数,结果是假分数要化成带分数。
2、验算2/3-4/9=2/9()3/5+2/7=5/12()
教师:小明也运用今天学的新知识计算了两道题(课件出示),但他没有检查就跑出去踢球了,他计算得正确吗?同学们能帮他验算一下吗?在练习本上写出验算过程。
交流验算方法和结果。引导学生体会分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相同,一定要养成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
3、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下面我们用新知识解决一个生活中的问题。
张爷爷家后园有一块菜地,种豆角用了总面积的3/8,种黄瓜用了总面积的1/2。根据以上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能自己解答出来吗? 请学生把提出的问题和解答的过程写在练习本上。集体交流展示。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同学们通过积极探索和互相的合作交流,自己找到了计算的方法,并解决了许多相关的问题,都非常不错。老师希望同学们能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在生活中解决更多的问题。
板书设计: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计算, 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例:(1)1/4+3/10=5/20+6/20=11/20
(2)3/10-3/20=6/20-3/20=3/20 教学反思: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苏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五年级《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第二课时。是在学习完第一课时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之后的教学内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抓住两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紧紧围绕分数的意义展开教学。下面是我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反思。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这节课的重点是学生对算理的理解,掌握异分母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完成这节课的教学后,我觉得有几个方面值得在以后的教学中引起重视。
1、在“知识回顾”环节,要让学生明确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上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分数的意义,这是我们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这个课时的关键与基础。所以,在“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中必须要求学生充分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与计算方法。
2、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中不要停留在学生学习的自然状态。
教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应把教学内容提高到更高一层次,让学生从自然状态,进入到有序、有规律、有数学思维的状态。如:在学生讨论并研究完异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后,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明确每一步与前面知识之间的联系。
3、引导学生明确每一步的任务。
今天有幸听到市实验小学五年级徐老师的一节《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感受颇深。徐老师教态大方、语言精炼,能够围绕教学重难点展开有效教学。在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学会了约分、通分、分小数互化的方法,懂得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的基础上进行的。其中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最直接的知识起点。本节课的内容是进一步学习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基础,同时又是本单元的重点。
纵观本节课有以下几大靓点:
1、利用旧知引新课,为新课导航
徐老师上课伊始,出示两道通分题和4道分数加减法题,其中最后一道题为异分数分数加减法。这两种题型都与本课知识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数学是一门逻辑性严密、系统性强的学科,各个知识并非独立存在的,彼此之间联系十分紧密,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发展,徐老师正是利用计算题第4小题,在学生头脑中产生新旧知识的断层,巧用铺垫教学,帮助学生检索与新授内容有关的知识进行复习回忆,做好铺垫,切实复习好那些在学生知识结构中对学习新知识提供帮助的旧知识,由旧引新,从而促进知识的迁移,使学生做好学习新知识的心理、知识和智能上的准备,使新课不新、难点不难,水到渠成,既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教学中充分体现自主学习的理念。
在教学中,老师让学生自学的时间大约有15分,以自学提示为平台,引导学生探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这一环节既突出重点,又突破难点,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学生自学课本后,利用导学案中的自学检测的三道题,引导学生从中得出:异分母分数加法要先通分,再计算比较合理。在此基础上归纳概括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法则。
此环节中教师将学习的自主权完全交给了学生,使学生最大程度的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在这个环节中学生经历了自主探索,算法多样化、优化的过程,使他们在体验中理解、掌握了异分母分数相加减的方法,既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又使学生的探究能力、自学能力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3、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练习时,教师引导学生做完后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长的带领下,验证计算结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教师能够深入学生中,体现了师生平等的教学新理念。
5、教师在整节课中能够做到关注全体学生。
6、教师基本功比较扎实。
任何一节课都会留有遗憾,从整节课看,我有几点不太成熟的想法:
1、缺少情境创设。
当一个数的运算与所代表的情境中的物体相联系时,才能在学生头脑中获得真正的意义,情境可以赋予数以意义,从而使抽象的数成为具体的物体。而复习铺垫是为了通过再现或再认等方式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相关知识,同时为新知识学习分散难点,有利于迁移。本节课徐老师没有创设情境,只是出示复习题就引导学生自学,如果把复习铺垫与情境创设有机融合会不会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2、缺少生生之间的交流。
教师出示自学提示后,给了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10分钟左右),然后马上就进行了全班的汇报小结。
如果能在学生自学之后,学生有了自己的想法之时,给孩子搭建生生交流的平台。让每个孩子都有说话的机会,都有思维碰撞的过程,都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也许更好一些。如果我来设计这个环节,我想会采取以下措施:
1)、根据自学提示,自学书上内容。
2)、小组合作交流你的收获。
3)、各组派代表全班交流。
4)、算法优化在多种算法中,讨论出最合理的方法。
3、教师的评价语言不丰富,不及时。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微课】推荐阅读:
王晓飞《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反思07-08
微课《分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设计11-05
分数加减混合简便运算10-21
分数乘分数练习课教案10-27
真分数假分数说课稿06-14
《真分数和假分数2》教学反思09-08
分数的初步认识_《分数的初步认识》判断题06-04
《百分数与分数、小数互化》优秀教学反思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