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课程与教学论

2024-07-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3课程与教学论(推荐8篇)

3课程与教学论 篇1

一、开发背景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音乐校本课程开发已经成为我国当前课程改革中的一项重大举措。同时,这也成为我们弘扬学校文化,凸现学校特色的新契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规定新课程的结构时,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了如下阐述: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音乐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音乐教育,培养学生利用音乐的意识和能力。音乐课程已经作为综合实践的一个领域,是综合实践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综合实践活动是由国家、地方和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共同开发的课程领域,所以国家只着眼于对此课程宏观的指导,而不做强行的、具体的规定。因此,各地区、各学校可根据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适合当地需要的内容。基于这样的一种情况,各学校可自主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其中音乐课程领域也是如此。

我校以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音乐课程指导纲要》为依托,结合校内软、硬件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学校资源和家庭资源,开发音乐校本课程,探索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教学模式、评价体系,体现“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课程改革方针,落实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提高学生获取音乐、处理音乐、应用音乐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开发理念

音乐校本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加强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均衡性与选择性;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及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和适应性。校本课程的开发应致力于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与综合运用,让学生获得完整、一贯的经验,而非零散破碎的事实,以防止学生的知识体系窄化、僵化和脱离生活实际,促使学生个体全面发展。

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充分体现“六性一原则”,“六性”即:趣味性、实用性、科学性、开放性、灵活性、可操作性。“一原则”即: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以校为本的原则。课程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大胆创新,充分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力争做到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全面发展,全体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为给学生的自主发展营造氛围,为给学生提供一个网络化的学习环境,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基。本课程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中轻松愉悦地完成学习任务。课程的内容具有挑战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课程注重了内容的文化内涵,体现科学性、人文性、社会性。关注了教学内容的实践性,使教材的内容密切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形式多样的主题教学活动,使理论密切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的设计为学生的主动参与安排了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考虑到要体现群体间、人际间的交往活动,使集体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课程的设计还考虑到了鼓励学生质疑问难的行为,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自身创造潜能,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强调教材的实用性。根据当前社会的实际需求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课程在内容设置上强调实用性。介绍了一些先进的设备和一些实用软件,提高了学生获取音乐、处理音乐、应用音乐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大胆创新。课程的设计是以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音乐课程指导纲要》为前提,对其所规定的教学内容根据实际需求做了一定的增删,大胆增加新内容。课程的设计还要注重教材的趣味性同时关注学生知识的拓展。

校本课程开发以学生获得学习的利益为终极目的。学校以学生为主体,课程本身亦是为学生的学习而存在的。因此,如何适应学生的能力、兴趣、经验以及现实生活的需要,来设计符合学生利益的课程,应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最大原则。就校本课程的内容而言,应选取与学生现实需要密切相关的内容。惟有如此,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对学生的实际生活产生作用。就校本课程的设计而言,应尽可能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要,最大限度地切合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生活经验与文化背景,这样才能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并将所学的知识迁移到其他的情境之中,成为真正有用的知识,进而内化为学生人格的一部分。此外,校本课程的设计还要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巧为安排,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下,进行有效的学习。使校本课程的教学形式更灵活多样,教学方式更新颖独特,使学生的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创新过程。

三、课程框架

音乐课程开发主要以主题单元开发为基本框架,教材内容的选择上大胆创新,充分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力争做到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全面发展,全体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给学生的自主发展营造氛围,为给学生提供一个网络化的学习环境,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基。

遵循小学音乐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科目标: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音乐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音乐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音乐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音乐、传输音乐、处理音乐和应用音乐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音乐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音乐;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素养,把音乐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音乐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目标取向:

根据音乐校本课程所确立的学科目标,教学评价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有利的原则进行。教学评价要重视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评价的方式要灵活多样,要鼓励学生创新,主要采取考查学生实际操作或评价学生作品的方式:

⑴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⑵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达标

⑶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的有效性

评价以表格的形式出现,客观地反映学生自评、互评以及教师评价三个维度的评价体系。

四、课程类型

1、课程创新

“严格意义上的校本课程发展即课程创新,是学校或教师不依赖于外部提供的课程资源而自己独立开发体现学校特色的课程。这类独立开发的课程,可以是一门完整的课程,也可以是某些课程板块、课程单元或课程专题。但其特点一定要体现出“创新”的意义。”“这类课程的内容可以与地方或学校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联。”

本套教材是依据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音乐课程指导纲要》,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进行创新处理建构的,它既不是对现有教材的补充,也不是对已有教材的校本化处理,而是在“开放式·个性化”教育理念和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重新开发的一整套校本教材。

2、课程整合

“课程整合是指围绕某一专题将各种不同的知识体系加以统整的课程发展方式,目的是减少因学科分类而导致的知识分割,把受教育者所需要的不同知识体系统一起来,使之能够基本获得对相关知识的整体的、连贯的和一致的看法。”

作为边缘学科音乐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势在必行,因此可以开发和利用的课程资源多种多样,教师作为课程的开发者,应把那些反映校本特色、本地自然地理和风土人情的、学生感兴趣的、具有民族特色的资源充分吸纳到音乐学科的课程资源中来。

⑴整合显性的校本课程资源

教材无疑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但课程资源范围远远超过教材,而且不限于学校内部。课程资源是那些涉及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环境中一切有利于达成课程目标的全部资源,它弥散于学校内外的方方面面,因而课程资源具有广泛多样的特点。

A、来源于学校所在的城市的历史文化 B、来源于学生生活:大自然、家庭、学校生活、社会实践等等。C、来源于社会:人文历史、民族风情、地域文化、社区环境等等。

⑵整合潜在的课程资源

丰富的课程资源为音乐学科和音乐教师因地制宜地开发与利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这种意义上看,一切可能的课程资源都具有价值潜在性的特点。

一、对课程开发方案,提出讨论的要点:

讨论点一:本校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否体现教育的服务性? 讨论点二:本校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否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 讨论点三:本校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否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讨论点四:本校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否充分利用地方和学校的课程资源?

小组讨论后修改意见:本校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够体现教育的服务性,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及教师的专业成长,但是本校校本课程开发方案中,未能充分利用地方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这一方面,讨论后有方案中得到及时修改,方案中增加学习内容:我们的家乡。

二、讨论的情况:

本组成员针对四个讨论论点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本校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够体现教育的服务性,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及教师的专业成长,但是本校校本课程开发方案中,未能充分利用地方和学校的课程资源。

三、自己吸收到的观点:

校本课程的开发中的预设内涵就包括要充分利用地方与学校的课程资源,尤其是学校内以及学校外社区的课程资源,通过各种方式充分利用学校师生身边现有的各种资源,最大额度的利用这些现有的资源有效的实施校本课程。

四、自己对讨论中焦点问题的认识

3课程与教学论 篇2

针对上述的实践教学情形,通过我院创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契机,我院先后新建和完善了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实训室、EDA仿真实训室、创新型开发实训室以及由Intel公司捐助的机器人实训室等,同时学院也建立了基于Black Board(以下称毕博)平台的网络自主学习系统。在实验、实训条件及网络自主学习环境逐步完善的情况下,对单片机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实习教学形式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探索,提出了具有我院特色的“3+1”式的实践教学改革新思路。所谓的“3”,指的是验证性实验、仿真实践环境及创新型实践教学;所谓的“1”,指的是基于毕博平台下的网络自主学习系统。

1 实践教学改革的“3+1”模式

我院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根据专业总体能力培养目标,通过广泛的企业调研和专家访谈,结合高职学生的培养特点和企业的实际用人需要,制订出本门课程实践教学培养目标。具体做法是将本门课程实践教学能力目标划分为3个培养阶段:初级能力阶段、中级能力阶段和高级能力阶段(如图1所示)。毕博平台下的网络自主学习系统为每个能力阶段提供支持服务。

1.1 初级能力阶段

本阶段能力的培养目标为:能够熟练地应用Keil,Wave等汇编软件、能够进行简单的C语言和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等。这个能力阶段安排在实践教学进程的前期,即在指令系统的学习期间穿插进行,通过验证性实验的方法实现。验证性实验的特点主要是不需要各种接口电路、不需要通过外设观测程序的运行结果、语句数较少。在实践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要求学生首先绘制出程序设计流程图;再根据流程图进行汇编语言和C语言程序设计;最后通过PC平台下的Keil或者Wave等汇编软件,利用单步执行和连续执行等调试方法,对自己编制的程序进行调试。训练地点集中在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实训室。

学院毕博平台下的自主学习系统,在初级能力训练阶段,主要用来发布各种通知、发布单片机课程实践教学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同步交流、异步交流、在线测试等;并且提供学生下载流程图的绘制方法、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技巧、程序调试方法等。

通过验证性实验阶段的能力训练,学生们加深了理论知识的消化吸收,提高了基本的程序设计能力、掌握了程序调试的基本方法,提高了单片机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对单片机应用系统的理解。

1.2 中级能力阶段

随着单片机课程理论和实践教学的进行,学生们在学习完指令系统之后,就进入了中断、定时器/计数器、串行通信及各种接口电路的学习阶段,例如:继电器控制、定时器输出PWM实践等。实践教学就由初级能力阶段过渡到中级能力阶段。这一阶段能力训练主要是通过PC机及安装到PC机上的Keil,Wave和Proteus等软件以仿真的形式进行。

中级能力阶段的特点是:学生除了接触到单片机芯片之外,还接触接口芯片、功率放大器及发光二极管等元器件。

这一阶段的培养目标是:能够熟练地使用中断及定时器/计数器、能够利用Proteus仿真软件设计各种接口电路、能够进行汇编语言和C语言程序设计、能够利用Proteus软件对单片机应用系统在仿真的环境下进行联合调试。训练地点主要集中在EDA仿真实训室。

中级能力训练阶段,毕博平台主要角色为:发布教学课件、教师实践性教学音频和视频的展示、提供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方法、提供Proteus仿真软件的使用方法与技巧、提供各种单片机常用工具软件的下载、提供各种常用芯片的器件手册、提供学习论坛、进行在线答疑及进行在线能力测试等。

Keil和Proteus仿真实践教学环境的优点是:硬件电路是在PC机上以Proteus原理图形式搭建的;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输出结果也是通过PC平台观察实际效果的。即只需要借助PC机就可以完成此阶段的能力训练,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和课后都可以随时进行。仿真形式实践教学的缺点是:学生没有接触到实际的电子元件,缺少真实硬件电路环境下的软硬件调试能力,为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带来了很大的阻力。

通过中级阶段的能力训练,学生们能够熟练地使用Proteus软件对所设计的单片机应用系统进行仿真、能够在仿真环境中对应用系统进行联合调试,为能力的进一步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1.3 高级能力阶段

单片机课程仿真的实践教学环境,虽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锻炼学生的专业能力,但是由于存在很多缺点,所以,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弥补,由此进入到了学生的高级能力训练阶段。

高级阶段的能力训练主要以“实件”形式展开。即学生在此阶段的能力训练将接触到真实芯片、电子元器件、仿真器、编程器、各种电工工具等,所要建立的硬件电路也是实际的电路模型。这样一来,学生在搭建各种硬件电路的过程中,不仅能够进行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还能够在真实的工作条件下对硬件电路进行调试,以积累更多的实战经验。

高级能力阶段训练的主要内容按照由简到繁,由易而难的原则进行安排。高级能力训练的初期主要进行单片机应用系统基本单元电路设计、安装与调试;中期通过任务驱动的方法,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工作小组,以制作中小型电子产品为主要目标;后期以创新型实践为主要目标。

高级能力阶段的3个时期有着不同的培养目标和培训人群。初期的培养目标为:所有的学生都能够熟练地使用仿真器和编程器、能够进行基本硬件电路的安装与调试、能够进行基本接口电路的程序设计、能够进行系统的软硬件联合调试。训练地点为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实训室。中期的培养目标为:多数同学能够设计出较为复杂的硬件电路、能够进行较为复杂的汇编语言和C语言程序设计、能够对所设计的中小型电子产品进行技术革新、形成独立开发与应用能力等。训练地点为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实训室和创新型开发实训室。后期的培养目标为:少数同学能够进行复杂的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有能力参加全国机器人大赛。训练地点为Intel机器人实训室。

高级能力训练阶段,毕博平台主要用来提供:硬件电路的安装和调试方法、教师下达的各项开发任务、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的方法、远程培训、虚拟课堂、小组页面、项目实施所需要的中外文资料和网站链接、在线答疑和在线能力测试等。

2 结束语

通过对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实践教学内容按照“3+1”模式进行改革与实施之后,课程的教学质量得以显著提高。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专业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改进;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能力,也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与实践提供很好的学习基础和学习方法。“3+1”模式经过了3年的改革与实践,效果显著,对其他的专业课程的教学亦有较大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宏伟,阎有运,王新.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4(28):206~208

[2]李自清.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下“探究式学习”的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0,1(1):66~69

[3]邹显圣.单片机原理与应用项目式教程[M].北京: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4]李自清.单片机原理实践教学改革初探[J].科技信息,2008,11(32):242~243

3课程与教学论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内容;小学教师发展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高等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门核心主干课程,最能够体现专业特点和专业特色的课程。课程目标是能够培养适应于新时代和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具备师德和专业理念、专业知识及专业能力的未来教师。课程目标决定着课程内容的选择,因此本门课程在内容建设上,可以作以下思考。

一、渗透师德与专业理念

师德是作为教师的首要考察标准,2012年教育部发布的《小学教师专業标准(试行)》中将师德作为小学教师四大理念之首。其具体要求是: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关爱小学生,尊重小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除此之外,还应该具备的专业理念如:对小学教师职业的理解和认识、对小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以及教师的个人修养与行为。

师德与专业理念不仅是体现在文字表述上,更应该渗透于课程教学的始终,以具体的行为判断。因此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精选教学内容,用优秀的教育教学案例作为资源,从理论讲解、案例分析、现场观摩、实践运用等方面着手,加强学生的师德和专业理念。而用表现性评价来判断学生的达成度。表现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具体的真实实践情境中的具体行为表现,用实践行为判断学生是否内化师德和专业理念。

二、建构学科专业知识

小学教师需要具备的专业知识是多方面的,包括:小学生发展知识、学科知识、教育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等。鉴于师范生培养的完整性,《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这门课程主要解决学生的教育教学知识,涵盖了:小学教育教学基本理论、小学生品行养成的特点和规律、不同年龄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教学知识四个方面。

在课程内容建设上,既要考虑到课程本身的性质和目标,也要考虑到小学语文学科特点。因此可以作如下设计:

1、小学语文教育理念部分:包括小学语文学科特点、历史发展沿革、教材发展、学生发展等;

2、课堂教学理念部分:包括课堂观、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教材观、资源观等;

3、课堂教学实操部分:包括拼音与识字教学、阅读教学、习作教学、口语与综合实践教学等;

4、学生发展理念部分:包括了解关于小学生生存;发展和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了解不同年龄及有特殊需要的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掌握保护和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策略与方法;了解不同年龄小学生学习的特点,掌握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知识等;

5、常规管理部分:包括了解所教学科与社会实践、少先队活动的联系,了解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等。

专业知识的建构其实并非这一门课程能够完全做到,它需要师范生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同时也依赖于其他相关课程的学习。教师需要进行资源的统整,将各门学科的知识进行有效的整合,再以课堂教学实践能力为抓手,在实践情境中践行。

三、养成专业能力

传统的小学教师专业能力集中体现在课堂教学上,用学生的分数得以体现。随着时代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小学教师专业能力不仅仅只是体现在课堂教学的领域,而是具有内涵丰富的体系。包括:教育教学设计能力(教育教学的应然状态)、教育教学组织与实施能力(教育教学的使然状态)、对学生开展激励与评价的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反思与发展能力等。具体体现为:

1、教育教学设计能力:合理制定小学生个体与集体的教育教学计划;合理利用教学资源,科学编写教学方案;合理设计主题鲜明、丰富多彩的班级和少先队活动等;

2、教育教学组织与实施能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小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根据小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活动;调动小学生学习积极性,结合小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激发学习兴趣;发挥小学生主体性,灵活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式;发挥好少先队组织生活、集体活动、信息传播等教育功能;

3、开展激励与评价的能力:对小学生日常表现进行观察与判断,发现和赏识每一位小学生的点滴进步;灵活使用多元评价方式,给予小学生恰当的评价和指导;引导小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评价;利用评价结果不断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等;

4、沟通与合作能力:使用符合小学生特点的语言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善于倾听,和蔼可亲,与小学生进行有效沟通;与同事合作交流,分享经验和资源,共同发展;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合作,共同促进小学生发展;协助小学与社区建立合作互助的良好关系等;

5、反思与发展能力:主动收集分析相关信息,不断进行反思,改进教育教学工作;针对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制定专业发展规划,积极参加专业培训,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等。

四、结语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内容覆盖广泛,既包括教育教学理念、管理理念、教育教学方法、技巧等;对小学语文学科的认识和理解;还包括对小学生的研究和小学教育常规的了解等。依托本门课程,通过对内容的整合,达到课程学习和人才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教育部文件,发文字号:教师[2012]1号。

3课程与教学论 篇4

目前高职院校在理论分析和探索实践过程中,常常提及‚融‘教学做’为一体‛这个关键词,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在内涵层次标准把握以及操作实施方面却显出一定的滞后性,其中最为关注的‚融什么‛、‚怎么融‛是重点和难点,应对其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以及具体操作标准的界定。我们认为,‚融‘教学做’为一体‛主要内涵应体现在‚做中学‛与‚学中做‛两个层面。

做中学。是以为企业一线服务为目标,主动提高院校在市场需求中吸引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主要特点是‚企业需求‛与‚院校服务能力至上‛的原则,主动开展各类技能人员的培养培训以及针对企业需求的科技开发服务,所以‚做中学‛是深层次工学结合的具体体现,也是‚融‘教学做’为一体‛的重要内涵。

学中做。是以高职院校工学结合实施为目标,寻求与企业合作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主要特点是根据学生学习操作技能实际需要,开展诸如工学交替、现场教学等工学结合形式,首要目标是服务学生学习与训练的完成。所以,‚学中做‛也是当前深层次工学结合的重要表现。

当前,高职院校实践工学结合的方式方法很多,但是何谓深层次工学结合,同行业者理解很多。我们认为,要实现‚做中学‛状态下的工学结合,关键是模式化与机制化两个要素:

深层次工学结合运行模式化。基于‚做中学‛维度下深层次工学结合运行模式化的核心,在于工学结合不单纯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式方法,而是一种包括工作过程系统化导向式课程改革、校内实训基地‚生产性‛与校外实训基地‚教学化‛建设、‚双师结构‛团队构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信息,就是企业越来越看重学生在校期间的实践与经历。企业在权衡成本与效益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工作经历提出一定要求。这符合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合情合理的选择。随着人才市场的不断完善,企业注重学生在校期间的实践经历已成为必然趋势。不仅学生要适应而且高职院校也要适应市场的这一要求,并为此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探索符合就业为导向的培养模式。职业院校能不能提供一种既能使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又能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以提高就业竞争力的教育模式呢?答案是肯定的,通过半工半读教育就能对学生的就业能力的提高产生真正影响。半工半读是将学习和工作有机结合的一种教育模式,其教学计划包含了系统的知识学习和系统的技能训练,特别是‚半工‛形成的‚工作经历‛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凸现出了半工半读教育的特点。半工半读为学生建立了工学交替的方式与过程,使不同的教育环境、教育资源、理论与实践、体验与发现、教与学等实现有机结合。学生可以面对企业生产实际获得基本的实践技能,从而增强学习的自信,加强学生对职业的体验和理解。可见,半工半读是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较为有效的教育模式。它可以给学生提供‚预就业‛的机会,为扫除学生就业道路上拦路虎提供了有效的帮助。

二、成果主要内容

创新与实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我国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关注的热点和难点,国内外职业教育的实践证明: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企业利益、学校利益、学生需求结合最好的一种培养模式。但该模式必须基于不同背景条件来构建,应具有多样性,因此,对该模式的探索和实践面临

系的构建,构建的原则及体系建立和运作的方法。

4.开展了创新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1)构建了三个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方案范例。在系里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方案范例,同步进行了方案实施试点,通过试点,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形成校企长效合作机制,加强了配套制度建设,节约了教育成本,减轻了学生经济负担,提高了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近两年,毕业生就业率均达到98%以上,使社会、企业、学校、学生多方受益,改革效果明显,学校品牌逐渐显现。(2)探索了校企长效合作机制,加强了配套制度建设。制订了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配套的《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充实了弹性学制、学分置换、学籍管理等教学管理制度。

(二)成果创新点

1.以适应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趋势和人才培养需要为基本思路,研究探索了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原则和思路。2.在三个专业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提供了范例,并在实践中取得了实效。3.进行了教学模式改革。突破了传统的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封闭式教学组织形式,密切与企业的联系,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把教学活动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及技术开发紧密结合起来。采用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二个二分之一‛(二分之一课堂教学、二分之一到企业)的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以项目任务实作穿插讲解的方式边讲边练,强化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做到 ‚教、学、做‛一体化。

4.进行了教学内容改革。教学内容的设置以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为导

(四)成果特色 1.具有较强的指导性

成果理论联系实际,所提出的见解,对构建不同背景条件下的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具有较强的指导性。2.具有可操作性

成果中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范例,结构体系科学、系统,兼顾学生,学校,企业多方的利益,可操作性强。3.具有可示范性

成果中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构建建议及实践经验,能够起到对其他专业及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带动推广作用,具有示范性。

三、课题研究与实践成果

根据教育部2006年14、16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开展了研究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这些研究与实践成果,既有一定的理论支持,又是对实践工作的指导,即是对多年来高职教育体现工学结合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总结,也是对高职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分析与展望。

在此过程中,我们结合学院整体发展的实际,重视开展以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为主线的教学改革,有力的推动了重点专业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为学院成功申报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和其它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起到了指导和带动作用。说明我们努力的方向是正确的,也是符合国家有关高职教育教学改革要求的。

课程与教学论 篇5

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现象.问题,规律;事实问题,价值问题,技术问题;揭示规律,确立价值,优化技术。

学术界一般认为,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1632年发表的《大教学论》,是教学论学科诞生的标志。

美国学者博比特1918年出版的《课程》一书,是课程论作为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

美国学者泰勒1949年出版《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该书在现代课程论学科发展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

(一)课程与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工作;

(二)课程与教学论需要系统学习。

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方法:

(一)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

(二)联系实际,学思结合;

(三)注意扩展学习。

课程的基本理论

课程就是教学内容及其进程的安排。

课程的五种实践形式: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理解的课程、运作的课程和经验的课程。

制定课程计划的基本原则:整体性、基础性,开放性。

当代各种各样的课程形态:知识本位课程、儿童本位课程、社会本位课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必修课与选修课。

影响课程发展的外部因素:社会、儿童、知识。影响课程发展的内部因素:学制、课程传统、课程理论、课程自身发展的辩证否定之规律。

课程目标:是根据教育宗旨和教育规律而提出的课程的具体价值和任务标准。

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知识本位、社会本位、学生本位。

课程目标的形势取向:普遍性目标、行为性目标、生成性目标、表现性目标。

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学习者的需要、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学科的发展。

确定课程目标的基本环节:

(一)明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

(二)分析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

(三)选择课程目标的形式取向

(四)运用“需要评估模式”。

课程内容:为了促进学生发展而精心选择出来的人类文明的精华成果,是经过改造加工适合与学生学习的教育材料。

课程内容的不同取向:课程内容即教材或学科知识;课程内容即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课程内容即学习者的需要。

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注重基础性、贴近生活实际、尊重学生经验、强化价值观和道德教育。

课程内容组织的要素:主题和概念、原理、技能、价值观。

课程内容组织的原则:正确把握课程内容组织的不同取向;处理好垂直组织与水平组织的关系;处理好逻辑顺序与心里顺序的关系;处理好直线式与螺旋式的关系。

选择小学课程内容的基本原则:基础性、时代性、实用性、综合性。

小学语文教材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第一,搞好幼小衔接,平稳过渡。第二,体现语文学习的整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第三,加快识字,重视写字的编排。第四,大幅度更新课文,是教材更具有时代性,更贴近儿童生活。第五,大力改进呈现方式,使教材成为学生喜爱的学本。第六,体现开放性和弹性,增加适应性。

教材内容及其特点:第一,具有科学合理的内容结构。第二,具有新颖丰富的呈现形式。第三,体现了新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第四,新颖实用的立体化教材体系。

课程开发的基本概念:主要是使课程的功能不断适应社会、文化、科学等方面的要求,进而不断开发课程的活动与过程。

课程开发机制:课程开发得以正常运行的基本原理与动力体系。它包括学校课程设置的程序和运行方式,特别是课程规划主体的认定以及课程的编制、实施、管理与监督之类的问题。

课程开发机制:中央集权机制、地方分权机制、学校自主机制。

课程开发的模式:泰勒目标模式、斯滕豪斯过程模式、施瓦布实践模式。

校本课程:是指以校为本的、基于学校的实际状况、为了学校的发展,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成功有效的基本标志:

(一)学校领导和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

(二)有广泛的社会联系和便捷地获取丰富课程资源的途径;

(三)建立能够满足本校学生多种兴趣需要和适应其个性特点的课程体系;

(四)通过学校课程开发,学校教育质量得到提高,办学水平得到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提高,学生学业成绩改善,个性自由充分的发展。

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意义:

(一)它发展了学校能够进行课程决策的信念;

(二)它从理论上确立了国家、地方、学校在课程开发方面的职责和权限,开拓了课程管理民主化的有效途径,为解决课程的统一要求与多样性之间的矛盾关系提供了一条思路;

(三)丰富了课程观,发展了课程开发的模式;

(四)丰富了教师教育理论,解决了教师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问题,开拓了一条有效的进行教师培训的途径,为人们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理论提供了新视角。

(五)使广大中小学成了各种教育理念和课程理念的“试验田”。

校本课程开发的常用方法:调查研究、集体审议、课程编制。

通用的教学定义:就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形成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

教学的基本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三三构成说: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构成要素)、目的、方法、和环境(影响因素)。

关于教学本质的多样探索:特殊认识说、发展说、实践说、交往说。

古代学校教学的基本特征:第一,培养统治人才是教学的基本宗旨。第二,教学内容以人文学科为主。第三,面向少数学生,教学具有等级性。第四,以个别教学为主,教学质量和效益较低。

现代教学形态的基本体系:第一,普及义务教育,扩大教育对象。第二,课程体系的变革。第三,发展师范教育,提到教师素质。第四,教育科学的发展。第五,教学方法体系日益丰富。

现代教学的基本特征:现代教学是有理论指导的教学;现代教学是促进个人全面发展的教学;现代教学具有丰富多样的教学模式。

教学优化的一般标准:第一,个人全面发展的质量标准。第二,高效率标准。第三,真善美的过程标准。

教学优化的基本策略:遵循教学规律、开展教学实验和教学改革、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

教学目标:是对教学活动预期结果的标准和要求的规定或设想。

教学目标的表现形式:

(一)最终目标和直接目标

(二)明显目标和隐蔽目标

(三)学科教学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标准功能。

教学目标分类:

(一)以布卢姆为代表的教学目标分类;

(二)加涅的教学目标分类;

(三)奥苏伯尔的教学目标分类;

(四)巴班斯基的教学目标分类。我国教学目标分类的基本主张:掌握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发展基本能力。

教学目标设计的基本原则:整体性、科学性、灵活性。

小学课程教学目标设计容易出现的问题:第一,误把学习内容当作教学目标。第二,教学目标含糊不清。第三,教学目标片面,缺乏启发性。第四,教学目标忽视差异性。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相关教学理论的演绎或对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所形成的一种指向特定教学目标的比较稳定的基本教学范型。

教学模式的结构:第一,理论基础。第二,教学目标。第三,教学程序。第四,运用策略。第五,评价体系。

教学模式的特点:整体性、中介行、相对性、可操作性、效益性。

制约教学模式选择和运用的因素:第一,教学目标和任务。第二,具体学科的性质。第三,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第四,学生学习的特点及风格。第五,教师自身的优势。第六,现有的教学设备和条件。

选择和运用教学模式的过程:尽可能多地理解和掌握教学模式;对了解和掌握的各种教学模式进行比较;实际地运用和改造教学模式。

近代几种主要的教学模式:

(一)夸美纽斯的教学模式;

(二)赫尔巴特的教学模式;

(三)杜威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

(一)由单一到多样;

(二)由归纳到演绎再到归纳和演绎并举;

(三)由单维构建到整体构建;

(四)由刻板到灵活;

(五)由主动到被动;

(六)由传统方法到现代技术手段。

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方式的总称。

小学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实习法、实验法、演示法、参观法、研究法等。

小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发现教学法(布鲁纳)、程序教学法(斯金纳)、纲要信号图示法(沙塔洛夫)。

教学手段:师生教学互相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

教学手段的一般功能:

一、影响课程内容及表现形式;

二、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与学生的关系;

三、影响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使用;

四、影响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手段发展的历史:原始的教学手段、古代的教学手段、现代的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的分类:

1、根据教学手段作用的感觉通道分类:视觉手段(印刷材料、图片、实物和模型、幻灯及投影)、听觉手段(扩音机和收音机、录音机、语音实验室)、视听手段(电影、电视和录像)、综合操作教学手段。

2、根据教学手段的载体性质分类:

一、以人为主要载体的教学手段(听的教学手段、说的教学手段、模拟的教学手段、要求的教学手段);

二、义务为主要载体的教学手段(读的教学手段、写的教学手段、演示的教学手段、展示的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的选择原则:发展性原则、综合性原则、经济性原则、教学最有原则、健康和安全原则。

选择与使用教学手段的制约因素:教学任务和目标、学习者因素、教师因素、经济因素、时间,资源和环境因素。

教学手段使用的四环节:准备、预演、课堂展示、反馈。

教学手段现代化:在现代教学理论指导下,将现代科学技术应用于教学,使得教学手段不断的朝着更能促进教学活动优化的方向发生变革的过程。

教学手段现代化对教学的影响:扩大教育规模、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教学组织形式的历史沿革:个别教学、班级授课制的兴起与普及、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化。

班级授课制:把学生按年龄和程度编成有固定人数的教学班,由教师根据教学计划中统一规定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时数,按照学校的课程表进行分科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它是我国目前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也是国际上最通用的教学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制的特点:

一、以班为单位集体教学,学生人数固定;

二、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统一;

三、教学进度与教学年限统一;

四、分科教学。

班级授课制的优点:

一、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

二、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三、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

四、有利于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检查。班级授课制的弊端:

一、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

二、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现代教学的辅助形式:个别辅导与现场教学。现代教学的特殊组织形式:复式教学。

复式教学的基本要求:

一、要正确处理直接教学与自动作业的关系;

二、要正确处理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的关系。;

三、要正确处理教师与助手的关系。

对班级授课制的完善与发展:巴塔维亚制、曼海姆制与冈布里治制、圣巴巴拉制、生活学校。对班级授课制的否定与抛弃:文纳特卡制、设计教学、开放教学。

综合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国外(特朗普制、协同教学);国内(师生合作教学、分层递进教学)

现代个别化教学制:程序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凯勒式教学制)。

制约教学组织形式的因素:

一、社会的变迁;

二、学校的教学设施;

三、教学的内容和课程的性质;师生的特点(客观);

四、人们对教学过程的理论认识;

课程与教学论 篇6

第一章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 课程研究的历史发展

一、1918年,美国著名教育学者博比特出版《课程》一书,一般认为这是课程作为独立研究领域诞生的标志。博比特与查特斯等人的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开启了“课程的开发的科学化运动”,他们的课程理论也因而被称为“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1911年美国“科学管理之父”泰罗出版了《科学管理的原理》一书,在本书中泰罗系统地确立了其管理理论,这就是所谓的泰罗主义。

二,博比特的课程开发理论(简答)

1、教学的本质 第一,教育为成人生活作准备。博比特在《怎样编制课程》一书中这样写道:“教育主要是为了成人生活,而非为了儿童生活。第二,教育是促进儿童的活动与经验发展的过程。第三,教育及生产。

2、课程的本质 课程是儿童及青年为准备完美的成人生活而从事的一系列活动及由此取得的相应的经验。

3.课程开发的方法—活动分析。所谓“活动分析”,是把人的活动分析为具体的、特定的行为单元的过程与方法。

博比特认为课程开发的具体过程包括如下5个步骤:第一,人类经验的分析。第二,具体活动或具体工作的分析。第三,课程目标的获得。第四,课程目标的选择。第五,教育计划的制定。

三,查特斯把课程开发的方法称为“工作分析”。“工作分析”与“活动分析”在基本精神上是完全相通的。

四,博比特与查特斯的贡献与局限(简答)

贡献:他们第一次把课程开发过程本身确认为一个独立研究领域,并将该领域研究的科学水平提升到时代所允许的程度。他们提出了课程开发过程的一系列基本问题:课程目标是课程开发的基本依据;课程目标与人类生活、儿童发展、学科知识有着内在的联系;课程目标的选择与教育计划的制定是一个科学化的过程,必须遵循科学分析与实验验证的基本规范;有组织的、系统的知识领域和日常生活的实际需要之关系问题是课程开发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局限性:

1、把教育与课程视为准备成人生活的过程,者不可避免的导致对儿童价值的忽视,2、把教育过程等同于企业生产过程,把教育的科学化视为“效率取向、控制中心”的“泰罗主义”管理模式运用于教育的过程,这一个基于“活动分析”或“工作分析”的课程开发程序把课程开发过程视为机械的“课程工程”,这种课程开发的科学化水平是很低的。

五,泰勒被誉为“现代评价理论之父”,出版《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人们公认“泰勒原理”是课程开发原理最完美、最简洁、最清楚的阐述,达到了科学化课程发展的新的历史。

六,“泰勒原理”的实践基础

基于主要是“八年研究”,八年研究的四大成就:

1、学校能够开发出使大多数学生感兴趣、有助于满足一些学生的需要、同时又为学生在学院里获得成功提供必要准备的教育计划。

2、许多学生在学院学业中获得成功。

3、在职研讨班得到发展。

4、以教育评价代替测验 泰勒原理的内容:泰勒原理被称为课程领域中“主导的课程范式”.泰勒原理的实质:技术兴趣的追求。从本质上看,泰勒原理的深层价值取向是技术兴趣。技术兴趣亦称技术理性,是通过合规律的行为而对环境加以控制的人类基本兴趣,其核心是“控制”。

七,学术中心课程的基本特征

学术中心课程指以专门的学术领域为核心开发的课程。有三个基本特征:学术性,专门性,结构性。

学科机构包括两个基本涵义:一是一门学科特定的一般概念、一般原理所构成的体系;二是一门学科特定的探究方法与探究态度。

八,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施瓦布的贡献

在施瓦布看来,课程是由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要素所构成的,这四个要素间持续的相互作用便构成“实践性课程”的基本内涵。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主体和创造者,其中学生是“实践性课程”的中心。

九,实践性课程的开发方法:审议

课程审议是指课程开发的主体彼此之间对具体教育实践情境中的问题反复讨论权衡,以对这些问题获得一致性的理解与解释,最终做出恰当的、一致性的课程变革的决定及相应的策略。

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与创新 篇7

一、信息技术课的特点

1.教 学进度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异步

传统学科教学已有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 在统一教学进度、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方面高度“同步化”。由于知识体系严谨和庞大,学生只能按部就班,在教师的指导下一步一步地学习。而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就不同了,由于信息技术本身发展迅速,各种技术指标体系很难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期里稳定下来,很难形成稳定统一的技术规范和知识体系。从而导致信息技术课不大可能出现传统学科那种高度统一的局面,直接决定信息技术课在教学内容和进度方面的可变性和可选择性。另外,由于信息技术本身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可自学性,学生的学习进度往往在多个方面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性。

2.学习过程中的 “交互性 ”

一般一名教师要面对几十名学生, 教师答复提问的工作量很大。因此传统课堂上,往往是教师主动讲解,学生基本不问的单方面“灌输”;而以计算机网络环境为基础的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活动,因在教学环境、教学对象、教学手段和目标等多方面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具有众多不同, 从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看,具有十分鲜明的学生与计算机“交互式”的特点。在整个信息技术课教学过程中, 大部分学生处于与计算机和网络“人机对话”的状态 ,学生把从老师和教材上得到的指导性语言,变成自己对计算机的一种操作,计算机立即给予验证和响应,反馈迅速及时。学生的某种设计和构想通过对计算机的操作,立即成为成果作品显现出来。这个特点决定了信息技术课必须以网络计算机教室为学习环境, 以学生的主动建构为学习动机,以学生任务的实现为整个课堂教学的主线。从这个意义上讲,一堂信息技术课能否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关键看学生在课堂上立足于“交互”学习活动的合理性和效率高低。

二、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

1.形 象教学法

学生对物体的感官认知超过了理性认知, 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是通过实物模型形象性地直接感知的。根据小学信息技术课的特殊性,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的特有优势,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获得知识。如《计算机的组成》一课教学的开始,教师应有意识地不说电脑术语,让学生自己接触电脑。首先告诉学生计算机各部分的名称, 然后让学生以“找朋友”的方式 ,将名称与电脑实物配件相结合 ,再引导学生看看每个部件的线通到哪里,看看那里有什么。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不仅可以很快了解计算机的各个部位,而且可以了解相互之间是如何连线的,更可以消除对计算机的神秘感,提高学习兴趣。

2.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 以完成一个个具体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通过完成一个个任务逐步掌握所学知识与技能。为学生营造一个建构知识、寓学于实践的环境,让他们在这个环境里,充满兴趣愉快地学习,突出在“做”中“学”的思想。例如,因特网教学中可以分为这样几个大任务:在因特网上浏览信息,在因特网上查找信息,从因特网上下载信息。

三、信息技术课与创新教育

所谓创新教育指依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对人的要求,有目的地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教育。

1.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首先对信息技术课有了兴趣,充满好奇心,才会主动探究它,想方设法知其所以然。与其他课程相比有明显优势,因为许多软件跟实际生活比较接近,学生学起来比较感兴趣。比如,学习《文件的下载》时,很多学生说他们会使用下载工具下载文件。这时我因势利导,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在很多网页上有精彩的动画,你怎样才能利用合适的下载工具把它下载下来呢? 有些电脑知识的同学接到这个任务后以为小菜一碟, 可当他动手一试才知道并不容易解决,从而激发其好奇心,使本节课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2.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即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计划组织与实施某种活动的能力,学生对计算机有了兴趣,解决了“为什么”之后,就会想“怎么做”。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简单演示分析,学生会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思考,多方寻求答案。如教学生制作网页时,学生面对功能如此强大的“Pront Page”软件,不知如何下手,而且模仿的多,创新的少,制作出来的网页没有新意,在制作过程中很少出现同学之间的交流与争论。这时,我仔细观察学生作品中的闪光点,通过多媒体教学网演示给大家看,并让他们说出思路,再让其他同学发表意见,接着大家一起试一试。这样,时间长了,学生的思路就开阔了,都愿意动手尝试了。学生不仅认识到动手操作、手脑结合的重要性,还培养了参与意识,淡化了失败感觉,体会到大胆尝试就会成功的道理。

3课程与教学论 篇8

关键词:教学理念;教学内容;评价方式

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首的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在整个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利用,并且慢慢地改变着人们的工作与学习生活方式,促使人类走进了信息化社会。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教育部门开始在中小学,包括中职学校进行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工作,以实现信息化技术拉动教育效果的现代化教育需求,有效实现我国基础教育阶梯式的发展理念。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要求投入大量的高素质师资队伍,高等师范学校则担负着培养中小学高素质教师的任务。

一、创新教学理念,促进学科建设

信息技术教学论教学理念的创新,需要树立起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念,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姿态,而是和学生打成一片,想学生所想,订立一套完整可行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培养计划,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每个学生的人格与情感都能够在课堂上得到发展。同时将教学内容和工作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加明白其学习的意义,这样做也在无形中拉近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促进性意义。

二、信息技术教学论课程的实践与探索

高等师范计算机教育专业的教学目的是培养专业性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信息技术教学理论的课程能够为学生提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基础性理论知识以及专业技能方面的训练,是一项有教育理论基础与信息技术实践性特点的综合性教学课程。因此,此项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重视各项有关理论的学习,而且要切实实现学生教学技能与专业素质能力的培养。

1.建立全面系统的教学内容模式

当下使用的“信息技术教学论”有多种多样的版本,可是其中的课程内容却基本相同,在精选教材的过程中,需要对“信息技术教学论”的课程做全方位的优化改造,其最基本的思路是:理顺基本控制原理、有效提升其理论水平、加强实践操作、重视技能训练。在学生信息技术教育理念的形成上下更多的工夫,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同时在强化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上多下工夫。以基本的理论组成结构和基本的技能锻炼为一般切入线索,一同构建信息技术教学理论系统,各项内容之间互相融合,为现代教育理念的树立和现代教学技能的形成贡献力量。另外在此项思想理论的指导作用下,可确立几点课程组成内容。例如确立信息技术教学的基本理论内容、设计教学技能、课堂教学技能培训等等。

2.建立多元化的教学方式系统

教学内容的革新需要和教学方式的革新做到协调统一,没有教学方式的改革是无法实现真正的改革作用的。课程教学方式的改革建立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以模拟实践教学作为主要线索,创设一个多样性的教学方式系统。始终贯彻坚持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在教师的必要性指导以及融洽的教学学习环境条件下,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创造学习方式学习,以主动、积极的姿态投身学习过程。

3.改革评价方式

信息技术教学论属于一门有较强实践性的应用型学科,不但要对学生的信息技术教育理论进行考查,而且要对学生的教育教学技能进行考查。为了能够整体有效地对学生的学习质量进行反映,防止出现单一、死板的评价方式而带来的片面性的评价缺点,结合信息技术教学论中的课程组成的开放性、复杂性以及实践性的特点,另外和本校的实际教学考核指标相结合,设计一个包含了平时成绩、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的评价表,让学生进行自评与互评,结合教师点评。这样不但丰富了评价主体,而且也让大家更加深刻地了解到上好一堂信息技术课需要具备的基本要素有哪些。每学期末的考试使用笔试的方式考核,试题内容包含有信息考核技术理论与信息考核教学技能等多方面的题型。

信息技术教学论课程教学过程中对人才培养理念与方式的改变,必然会影响信息技术教育人才的培养。此项教学课程的教学是一项长期而完整的教学过程,进行此项课程教学的教师与工作人员需要一同努力,开拓创新,有效提高信息技术教学人才的质量,实现信息教学论课程教学的有效性目的。

参考文献:

李艺.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上一篇:学年度工作总结教师下一篇:文科社区民兵整组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