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和完善改善民生保障机制

2024-10-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如何建立和完善改善民生保障机制(共10篇)

如何建立和完善改善民生保障机制 篇1

民生问题是事关人民群众生存发展的根本问题,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关注和解决好的核心问题。为了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建设,对我县民生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就促进民生问题的解决提出了一些意见建议。

一、我县民生问题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我县民生问题,积极落实社会保障的各项制度,不断健全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城乡人居环境的建设投入。目前,城镇居民收入稳中有升,可支配收入10297元,比上年增长7.5%。99%以上的居民点水、电、路、电话、闭路电视“五通”,95%的居民拥有稳定的砖混和砖土木私宅;适龄儿童入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99%;98%的村设有卫生所,91.92%的农民参加了合作医疗保险;23%的城镇居民和10%的农村居民享受国家最低生活保障,城乡弱势群体的生活得到有效救助;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在了4%以内;社会治安状况逐渐好转,关乎民生的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保障的需求不断增长,与我县的保障水平、发展需求以及民众的心理预期形成一定差距,一些影响民生的矛盾问题正在日渐显现。

(一)基础设施方面

1、房价看涨,中低收入居民无力改善住房条件。

县城10000多户居民中,约有三分之一住在使用了10年以上的平房内,有部分城乡常住居民没有住房,常年租房居住,甚至于有

少部分居民还住在危房里。相当一部分中低收入家庭盼望改善住房条件,不少农户也想进城购买住房,但面对日益看涨的房价都深表无奈,只能等待观望。

2、投入窘困,农村公益事业发展难以满足农民需要。长期以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得不到有效保障。同时,我县村级集体经济相当薄弱,无力对公益事业进行投入,造成了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反差大,城乡居民不能平等享受诸如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设施的现状。虽进行了校舍安全、乡村卫生室改造以及乡村文体广场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但农村公共设施总量少、质量低等问题依然较为突出。

3、管理滞后,农村公共设施作用不能有效发挥。据反映,目前农村基础设施存在“重建轻管”的问题,建成的公共设施由于权责不明、管理缺位,造成老化失修,人畜机械破坏、被盗无人管理以及后续维护缺乏投入等问题,难以长期发挥作用,给原本不足的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增加了负担。

(二)就业方面

由于我县工业企业基础薄弱,市场消费能力偏小,规模以上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太少,带动就业效果差,主要以商贸为主的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小,同时,大多数闲散劳动力存在依赖心理,自主创业意识淡薄。

(三)教育方面

1、高中教育质量不高。随着社会就业压力的增加,群众对教育的期望越来越高,考大学成为子女就业的集中选择,由于扩招,造成师资短缺,师资力量薄弱,相当一部分群众对当地高中教育质量

缺乏信心,学生择校情况比较普遍。

2、教师队伍建设滞后。我县教师队伍存在编制紧、优势人力资源补充慢、部分教师素质偏低、教学经验欠缺、责任心不够强,年龄偏大教师退出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影响了我县教育教学提质增效。

3、职业教育档次偏低。技能型师资紧缺,专业设臵不尽合理,专业培训能力相对较弱,难以培养出紧跟市场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4、素质教育推行缓慢。受教育导向的影响,教育考核机制偏重“升学率”,淡化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导致“普九”教育目标贯彻不够到位。

(四)社会保障方面

1、城乡最低生活保障面窄。我县低保金城市发放标准为173元/月,农村发放标准为75元/月,城乡享受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居民共有10827户、14403人。其中:城镇2560户、4827人,约占全县城市人口的23%;农村8627户、9576人,约占全县农村人口的10%。

2、社会保险扩面难。由于私营企业从业人员构成复杂、流动性大、劳动保障政策法规意识淡薄,不愿意签订劳动合同和参加社会保险,非公企业社会保险扩面步履艰难。

目前我县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人员共10457名,占全县居民总数的9.5%。①城镇养老保险扩面工作进展缓慢。调研中了解到,养老保障已经受到了城乡各类就业人员的普遍关注,尤其是城市自由职业者,他们是城市务工队伍的主力军,因为不少民营企业不给工人缴纳养老金,使其养老成为一个社会问题,这也导致了城镇社会养老保险扩面进展比较缓慢。由于务工人员的养老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造成务工不安心、企业用人不稳定。②农民的养老问题日

渐突出。农民一直走的是“养儿防老”的路子,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家庭养老问题正逐步发生变化,一孩户、双女户逐步进入老龄阶段,父母和儿女分居越来越普遍,农村老人的生活质量不高,养老问题日渐突出已经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他们的养老如何保障亟待探索。

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运行和监管缺陷。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自2008年在我县试点,经过一年多的扩面运行,至目前已经覆盖全县91.92%的农村人口,成为被农民认可的较为理想的医疗保障措施。调查反映,该项制度在惠农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一是报销起付线高、比例小,救助能力有限;二是手续繁杂;三是对定点医疗门诊的监管不到位。

4、维权任务重。个体、私营企业不与劳动者签订合同,逃避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义务,为日后劳动纠纷和处理埋下隐患。劳动争议案件数量逐年攀升,侵权案件不断增多,企业改制所带来的深层次问题日益暴露。

(五)医疗卫生方面

1、公共医疗卫生事业运行市场倾向,弱化了卫生服务的公益性保障功能。由于投入不足,公立医疗机构的运行经费和发展资金基本上依靠服务收费,“以药养医”创收运行,导致医疗机构偏重追求经济效益,一些医疗机构推行“承包制”,医务人员收入与服务收入挂钩、“独立经营,自负盈亏”,致使其公益性质淡化,加重了患者的负担。

(六)社会安全方面

1、农资涨价过快严重影响了农民增收。农民群众反映,农业税

减免所带来的实惠被持续上涨的农药化肥、种子地膜等农资价格所抵消,农民种地的成本较免税前增大,相当一部分农民种地靠贷款,导致生活困难。2008、2009两年农资价格比较:2009年种子上涨了20%,化肥上涨了2%,地膜上涨了10%,每亩地成本较上年增加100元左右。

2、物价过高影响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由于我县粮食、肉食、蔬菜等基本生活资料不能自给,从县外调进各种费用增大,导致生活资料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与周边县市相比,肉、菜、蛋等生活资料价格高出10%以上,一些居民因此尽可能压缩肉、菜、蛋的消费。物价过高带来的负面效应已经影响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3、供暖服务不能满足城市居民需要,费用较高。群众反映,县城部分住宅区供暖质量差,室内温度长期低于规定标准却得不到有效解决,部分老人和孩子因受冻经常生病。居民取暖费用较高,同比其它县市相差近一倍。据了解,去冬县城有部分楼房居民因暖气不热,又在室内生煤炉或用其他方式取暖。

4、盗窃案件突出,影响了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由于我县流动人口和移民增加,盗窃摩托车、自行车、电动车等案件频发,严重侵害了居民的财产安全,影响了正常的生产生活。

二、改进的意见建议

解决民生问题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着眼长远,立足当前,多措并举,全面覆盖,把教育作为民生之基、就业作为民生之本、收入分配作为民生之源、社会保障作为民生之安全网,实现基本就业、医疗、住房、养老、教育、综治等各方面的全覆盖。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政府的综合实力,逐年提高保障水平,完善相关保障制度,5

逐步实现基本的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全面和谐稳定。对当前能够解决的问题,特别是社会关注、群众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要积极采取措施研究解决。

(一)坚持富民优先,把提高群众收入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基础。广泛深入开展全民创业教育,加强全民创业政策落实的监督检查,在狠抓项目建设的同时,加大力度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化运作,引导城乡居民实现持续稳定快速增收。

(二)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1、切实落实好现有的社会保障政策。一是建立社会保障政策法规落实责任追究制,要求各用人单位要定期自查报告现有的社会保障政策法规落实情况,对不落实基本社会保障政策的用人单位给予责任追究。二是成立由人事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监察局、工商局、国税局、地税局、安监局、民政局、财政局、广电局、社保中心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社会保障政策法规落实监察领导小组,负责对全县各单位落实社会保障政策法规情况的监督监察,确保政策落到实处。

2、拓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发放范围。进一步完善“低保”政策,最大可能的实现“应保尽保”,确保城乡每个生活困难群众都能得到政府的关怀。

3、逐步增加公益建设投入,努力转变现行“以药养医”现状。突出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和社会保障功能,重点抓好基层卫生院人员工资财政全额供给政策的落实,减轻县乡医院运转经费不足的压力,为解决群众看病贵问题奠定基础。

4、规范现行的医疗卫生管理制度,树立医务行业新形象。一是

完善落实医疗管理阳光操作制度,保证病人就医费用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二是加强医德医风教育,规范医疗服务用语,杜绝生、冷、硬、顶、推现象;三是建立医患沟通制度,规范医患沟通内容、形式,打造信用医疗环境;四是完善病人投诉处理制度,公布投诉电话、信箱,及时受理、处臵病人投诉;五是采取多种方式,收集病人意见,及时反馈改进工作;六是抓好医务人员的培训,切实提高医疗水平。把医务人员的培训工作纳入医院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大医务人员外派实地培训力度。同时,结合国家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争取大城市医师到我县开展医疗服务和技术培训工作。

6、强化药品进入渠道的监控,确保患者用上合格药品。进一步加强市场流通药品的质量监督,发挥好职能部门在药患间“过滤器”、“防火墙”的作用,切实监控好药品的质量和价格,让广大患者用上放心药、实惠药。

(三)采取有力措施,切实解决当前群众生活中的具体困难。

1、建议出台非盈利性住房建设规划。把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规划、建设、使用等一系列工作程序化、经常化和公开化,并逐年落实,有计划地解决中低收入家庭和贫困户住不起房的问题,让中低收入家庭在公正、公平的程序中圆了住房梦,更让全县人民看到实现“居者有其屋”的希望。

2、加大就业再就业政策扶持力度,引导帮扶就业困难人员积极创业、就业。在充分落实就业优惠政策的同时,做实就业指导,确保就业困难人员大都有岗可上。

3、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供热缺乏有效监管的问题,建议县上成立由主管部门、质检、消协、物价、供暖企业、热用户代表六方参

与的供热监测组织,加大供热市场的监督检查力度,重点抓好室温鉴定和企业、用户双方维权工作,建立供暖事故举报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畅通事故排除渠道,并探索实行新的有效管理模式,确保供需双方的合法权益。

如何建立和完善改善民生保障机制 篇2

一、目前消防部队经费保障体系的现状和特点

目前消防部队的经费来源主要有两种: 一是由中央财政拨款的军费开支经费即部队经费,主要保障现役官兵的生活费、公务费、军政训练费和公用经费等, 其标准按照人民解放军同等现役人员待遇规定执行。 二是由地方财政拨款的经费称为消防业务经费,是保障各级消防部队按照《消防法》的规定执行消防任务时有直接关系的各项消防业务水电邮电费、会议差旅费、办公办案费和消防站点营房建设经费、消防车辆装备购置费、消防设施维修及执行重大临时任务等所需的费用。 由于上述两个经费来源及消防部队工作性质的影响, 决定了消防部队的经费保障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显著的地方性

消防部队执行的是“统一指挥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体制。 消防部队受地方政府的领导,就领导体制而言具有地方性的特点,就所担负的任务而言,也是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部队日常的业务性开支即业务建设经费主要由地方财政安排。

(二)保障范围的复杂性

消防部队承担着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防火、灭火等任务,随着工作职能的拓展,部队面临更加复杂严峻的火灾扑救、抢险救援、地震救灾等各种突发任务,需要配备更多先进、优良的装备,这决定类了消防业务经费保障的复杂性。

二、当前消防部队经费保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业务经费保障与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消防部队担负的防火、灭火、社会抢险救援等任务也随之加重, 一些基本的灭火救援装备已远不足以抗御严峻的火灾形势,消防部队需要增添大量新型精良的现代装备;此外, 受通货膨胀影响,物价持续上涨,部队日常行政办公和官兵伙食开支成本不断增加。 目前在部队建设任务十分紧迫的情况下,消防业务经费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不能很好地保障消防部队业务建设的需要。

(二)不同地区经费保障水平差异性大

随着经济发展,地方各级财政收入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地方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造成了消防部队业务建设经费地区间的差异, 与此同时,由于消防业务经费指标的模糊性和地方财政供给体制现状,导致了不同经济水平地区间经费保障的巨大差异。

(三)后勤队伍流动性大,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随着部队正规化建设,后勤所担负的工作任务逐年增加,后勤人员的配备明显不足,尤其是基层单位财务人员往往身兼数职,岗位多,任务繁重,造成工作上往往只停留在单纯记账、算账、报销等传统的工作模式,无法适应当前部队开展的后勤正规化建设的要求。 此外,“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由于人员流动性大,财务工作的连续性得不到保证,财务专业技能得不到积淀,出现工作中断层现象。

三、落实后勤经费长效保障机制的举措

(一)建立稳定、有效、可靠的政府保障机制

应发挥消防业务经费地方政府保障的优势, 将消防工作纳入本地经济发展规划统一编制,在政策上提高保障力,针对现阶段消防建设的实际需要, 进一步明确并固定地方财政对消防业务费的保障项目和范围。

(1)确保经费来源常态化 。 虽然近年来通过努力 ,在各地政府的支持下,各级消防部队建立起了消防业务经费最低保障机制,但是随着全国消防事业的不断发展进步,特别是新《消防法》颁布以后,通过法定的形式为消防部队拓展了许多新的社会职能, 消防部队对新式装备的需求随之增长,这需要建立新的、更加高效的经费保障机制。 因此,消防部队的发展必须纳入当地经济发展的范畴,确保消防业务经费保障常态化。

(2)建立差别经费梯式保障体系 。 地方经济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消防事业的发展, 这从客观上要求消防部队经费保障实施分层次的保障原则,建立起与消防工作需要相符合、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梯式保障体系。 由正常性、维持性经费的基本保障逐步转向推进现代化车辆器材装备和消防队站合理布局等基础设施扩展建设保障。

(二)依法管理,发挥经费最大使用率

(1)合理编制预算 。 要深刻理解现行财政体制管理办法 ,强化早编 、 细编部门预算意识。 后勤部门要在支队党委的直接领导下,主动牵头其他部门,群策群力,按照部队建设任务,分清主次、轻重缓急,本着保重点兼顾一般,保持经费综合平衡的原则,根据支队年度工作主要任务, 合理编制年度经费预算草案。

(2)严格执行预算 。 强调预算的权威性 、严肃性,提高预算的透明度 。 对已列入年度预算安排的项目,根据事业任务和进度对经费的需求,编制经费开支计划;对无预算安排的临时性任务所需经费,要做到先批示后列支,并按要求及时对经费预算进行调整。 同时,后勤部门要实行对经费开支的全过程管理, 即从经费预算分配起到经费具体开支后取得的事业成果,对整个经费支出过程实行跟踪问效的全过程管理,防止经费使用大起大落和突击花钱的现象,从而提高经费使用效率。

(三)落实制度,加快后勤正规化建设

(1)建立财务规章制度 。 财务制度是经济活动中必须遵守的准则 ,要建立健全各类财务管理制度, 使基层单位经费使用有章可循、 按章办事,有效地解决了基层后勤管理和经费使用上存在的问题。

(2)坚持党委理财 。 要严格落实经费审批 、集中采购和招 (投 )标制度,凡重大经费开支、大宗物资采购、重要基建项目,须经党委集体研究审议; 要加强对专项经费使用的跟踪问效, 切实增强经费开支的透明度。要注意事前审批和事后审批相结合。审批制度作为单位控制财务收支的一种重要途径,不仅包括事后的审批控制,还应包括事前的审批控制。 特别是对于一些发生金额较大或者重要的财务支出,必须进行事前审批。

(3)优化监督职能。 强化监督职能,不能只停留在文件上 ,满足于一般的号召, 而要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 把监督贯穿于后勤建设的全过程,并保持连续性。

(四)摸清家底,开源节流

开源,即广开路子。 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抓住机遇,充分利用国家、 上级给予的优惠政策,积极协调,努力争取,全力克服经费的供需矛盾; 节流,即节制开支,堵塞漏洞,减少浪费。 杜绝滥发补贴、铺张浪费等现象,堵塞跑、冒、滴、漏,减少损失。 对自己部队的家底要做到心中有数, 把有限的经费用于保证部队抢险救援、灭火战斗、训练、基层建设等主要任务的完成和生活必需等重点上, 把有限的经费用于保障部队重点工作中起关键作用的地方和项目上。

(五)以人为本,建立专业化的后勤队伍

加强后勤正规化建设,设施是重点,管理是关键,人才是根本,这是实现后勤正规化的前提和保证。

(1)合理选配。 要挑选政治思想好,军事素质好,作风过硬,热爱后勤工作,有专业技术的人员充实到后勤队伍。

(2)加强业务培训。 通过各种途径解决后勤人员的自修和进修问题 , 帮助他们不断更新知识,不断更新后勤管理知识,一要把后勤管理知识纳入后勤训练计划,作为一项经常性内容,抓好落实;二要经常举办后勤管理短训班,系统地学习新的管理知识;三要经常组织后勤管理方面的学术研究,结合工作实际,研究管理,不断提高后勤管理的能力。 不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

如何建立和完善改善民生保障机制 篇3

【关键词】 农村 社会保障 存在问题 解决途径

1.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1农村社会救济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最后一道防线

由于农村财政汲取能力低、社会集资能力低、个人支付能力低,从而使社会保障基金缺口大、筹集资金贫乏、社会保障的物质基础薄弱,虽然有关部门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方面做过种种努力, 从以下两方面分析可以看出农村社会救济依然存在种种问题:

1.1.1农村弱势群体的保障问题 农村弱势群体是低收入农户或农民的集合,其中包括大量的尚未解决温饱问题的绝对贫困人口。其弱势程度反映了收入分配严重不平均的社会问题。在我国经济收入差距巨大、层次分明的社会结构中,最明显且最大的一个弱势群体就是相对于城市居民而存在的农村居民。而农村居民中为温饱问题所困扰的人口,是社会结构中最底层的弱势群体。

1.1.2 农村五保户救济制度农村五保户救济制度是我国农村社会救济事业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由集体经济组织统包统养的五保供养形式 。近年来,我国的农村五保救济事业有了长足发展,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农村经济形势、经营管理方式的变化,五保供养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认真研究,逐步解决。我国从2001年就进入了老龄型阶段,60岁以上的老人已达1.2亿人,其中80%的老人在农村。五保对象的比例增加的可能性更大。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五保对象的供给标准相应提高;五保供养形式与减轻农民负担有所矛盾。国家为稳定农村社会,增加农民收入,各级政府强调乡镇统筹费不超过上年农民人均收入的5%,且统筹金额几年不变。而《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规定,五保供养的实际标准,不应低于当地农民一般生活水平。在筹集五保对象供养钱粮的过程中,政策有矛盾,认识不统一,工作难度大,困难重重。

1.2农业生产保障

土地在农村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作为一个有悠久历史的农业大国,我国传统的农村社会保障实质上就是以土地保障为核心的。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社会保障形式出现了新的特征,但土地保障的核心地位并没有改变。然而,目前土地保障功能正在的弱化,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土地保障作用已日渐减弱,土地这一最后保障因而出现“虚化”。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可以看出:

1.2.1农业收入比重下降,非农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考察土地保障功能的强弱,可以从农业收入在农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分析得出。从农民收入增长的来源结构看,农民收入的增加主要依赖非农业收入的增加,并且非农业收入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越来越大。可见农业收入比重的下降,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所表现的持续下降趋势,反映了土地保障功能的弱化。

1.2.2工业化、城鎮化导致耕地减少,失地农民增加农村社区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是目前我国农村社区发展的一种普遍流行趋势。但是,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所带来的另一结果是耕地的减少。

1.2.3土地提供的就业保障不充分,农村居民失业风险产生且加剧 我国人多地少,土地为农村居民所提供的就业保障不充分。随着农业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必然越积越多。而加入WTO后,在农村就业方面,总体影响是负面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将面临更大的压力。

1.3农村医疗保障现状

城镇居民的医疗保障主要是医疗保险和大病统筹,以及基于亲情、友情而形成的社会网络资源所提供的非正式保障,这种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相结合,共同构筑了一个健全的社会医疗保障网络。然而在农村,长期以来一直是依靠家庭的互助互济来提供医疗保障,随着家庭小型化以及农民所面对的医疗风险日益增多,家庭的保障能力显得力不从心,所以迫切需要建立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然而建立社会医疗保险的条件尚不成熟,在现阶段只能建立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合作医疗制度,来解决农民就医看病难的问题。但合作医疗制度在实际运作中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

1.3.1农民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与每日的吃饭、穿衣不同,侥幸的心理广泛地存在于农民之中,看病的花费不属于刚性支出,这些随机潜在的风险尚不能使没有多少余钱的他们产生固定的医疗消费投入意识。刚刚开始宣传的时候,农民的积极性非常之高。但是,叫农民真正拿钱的时候却非常困难。

1.3.2合作医疗报账难、程序复杂这一直是困扰农村合作医疗发展重要瓶颈之一。

1.3.3农民与医疗机构间的信任危机许多群众对卫生院、乡村医生的医疗技术、职业道德和乡镇一级医院的管理服务水平缺乏信任,认为尽管国家给了补助,但定点后,医生可以小病开大处方,随便多开药,最终付出的药费比不参加合作医疗的费用还要多,得不偿失。如果这种歪风不禁止,农民微薄的合作医疗报销资金势必在短期内可能消耗殆尽,农民参加合作医疗的积极性同样受到影响。

2.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机制的措施

2.1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完善土地保障功能,再造土地保障能力,首先就是要改变土地保障功能的持续弱化状态,而土地保障功能呈持续弱化状态的深层次原因是农村土地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决定土地保障功能的发挥,进而决定农村社会保障状况。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主要存在两个主要问题:对于土地利用上侧重于公平而忽视效益,导致土地的利用效率低下、生产功能不高,农民通过劳动而取得生产性土地收益有限;对土地的实际价值反映不利,农民基本上不能通过土地流转等形式而取得土地的财产性收益。现行的土地制度导致农民不能获得应有的土地收益,土地收益的低下使得土地不能发挥应有的保障功能,土地保障功能呈现弱化状态。土地的生产功能是土地保障功能的基础,土地生产功能的有效发挥有利于土地保障功能发挥,完善的土地制度应该能够合理协调二者关系。完善现行农村土地法律制度,要本着这样一个基本思路:引入市场机制,将农村土地资源定位为一种可资本化的生产要素,以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对农村土地资源进行合理配置。

2.2积极探索资金筹措的有效途径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难度大的工作,只有动员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才能保证这项事业的顺利发展。从目前的实际状况出发,解决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的途径主要有:建立稳定的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基金的制度,筹集资金要从单一主体化走向多元化;政府要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基金的财政投入力度;要打破城乡分治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框架,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改变目前政府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扶持微乎其微的状况;要引导和鼓励农民自身积极投入参保,完善补贴政策;要提高政府和集体对农民参保的补助比例,通过政策激励,吸引农民参保。

2.3健全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合作医疗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三项制度

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中,需要建设的具体制度很多,但就目前而言,广大农民的基本要求与愿望是实现“生有所靠、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因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养老保险和农村医疗保险三项制度建设是重点。

2.3.1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它是国家和社会为保障收入难以维持最基本生活的农村贫困人口而建立的社会救济制度。建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需要注意以下两点:科学确定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正确界定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据调查,需要保障的对象一般占农村人口的5%~6%。

2.3.2农村医疗保险制度 目前我国农村的医疗保险大致有合作医疗、统筹解决住院费、预防保健合同等多种形式,其中合作医疗是最为普遍的形式。实践表明,村办村管、村办乡管、乡村联办、乡办乡管等多种形式的农村合作医疗,是广大农民通过互助救济,共同抵御疾病风险的好办法。需要注意以下两点:正确选择合作医疗的形式及内容;合理补偿医疗费用卫生系统在相关政策、运作机制、公示制度、报帐规程等方面的工作还有待完善。

2.3.3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需要注意以下两点:正确规定养老保险资金的筹集和缴纳方式;切实做好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及保值增值工作。

2.4因地制宜,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要从实际出发,妥善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要在国家的支持和帮助下,依靠社会力量和社区组织来发展社会保障事业,进一步推进社会保障社会化,强化农民积极参与意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与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的关系。长远目标应实行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近期既要正视这种现实差别的存在,又要努力缩小差别,特別在制定农村社会保障办法时,应对参保农民转移到城镇后,其社会保障关系如何向城镇社会保障体系接轨做出明确规定;保障项目、保障办法、保障水平等要切实可行,既与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适应,又能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水平;物质保障与服务保障的关系。既要保障物质上的基本生活,又要完善社会保障服务,建立一个功能齐全、覆盖面广、规范透明的农村社会保障信息服务网络,应处理好社会保障制度与其他转移支付之间的关系,国家财政可以根据财力的状况,在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同时,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一方面将转移支付资金用于对农村的教育投入,以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提高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一方面要不断增加对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实际上,与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一样,政府在这两方面所做的工作,其本身就是缩小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的一种有效的财政政策手段。

2.5大力加强社会保障立法工作

社会保险作为整个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主体和核心,是以强制性为基本特征的,而社会保险的这一强制性又必须通过国家立法才能得到保证。目前,社会保险在农村进展不力,举步维艰,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社会保险立法滞后,因此,必须加快社会保障法制建设。加快农村社会保障法制建设,主要应该抓好以下两项工作:要抓好单项法规的建设,如农民社会养老保险法、农民医疗社会保险法、农村工伤社会保险法、农村扶贫法与灾害救济社会保险法和农村残疾人保险法等;要抓好地方性法规的建设,鼓励与提倡各地方政府根据本地实际制定具体的保障办法。

县级城市如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篇4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十二五”开局之年要在改善民生上扎扎实实办几件实事。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人民利益的高度重视,是“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的重要内涵。

“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各项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同时,大量亟待解决的问题仍然存在。就业压力大,教育、医疗、住房以及基本社会保障水平需要尽快提高,人民群众反映的不少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2011年作为“十二五”时期开局之年,要在努力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基础上,将发展成果更好地用到保障和改善民生上。这是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加强教育重点领域建设。要重视发展学前教育,完善高中和职业教育,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让孩子们能够上得起学、上得好学,尤其要在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上取得新突破。要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加快缩小教育差距。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项建设的重点在基层,薄弱环节在农村。要抓住这个重点和薄弱环节加大投入力度,提高基层文化设施网络建设水平,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使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有效保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努力增加就业,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就业是民生之本,持续较快增加就业,是促进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重要基础。要坚持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把促进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要认真落实和进一步完善发展服务业、中小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等方面的政策措施,提高政府在就业方面的公共服务水平。要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要进一步改善劳动者工作条件,提高劳动者岗位转换能力,努力把改善民生、维护劳动者权益、提高劳动者素质与增强劳动力市场流动性、竞争性有机结合起来。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扎实推进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尤其要突出抓好健全基本药物制度和加快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以强化服务为抓手,通过一批见效快的惠民便民服务措施,尽快让群众从公立医院改革中得到实惠,为人民群众提供满意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加快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强化政府责任,调动社会力量,加大投入力度,完善配套政策,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加快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缓解群众在居住方面遇到的困难。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要研究推进收入分配体制改革,进一步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努力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要认真执行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建立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大税收对居民收入差距的调节力度。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服务和监管职责,增加财政支出用于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的比重,加快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健全地方公共事业发展和社会保障建设考核评价体系。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既可以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难点问题,又能对经济发展起到直接推动作用。只有群众收入和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扩大消费才有坚实基础,经济发展才有持续的内生动力,投资和消费结构的调整才能落到实处,从而实现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的良性互动。

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项工作,使“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体现在人民群众更好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上。重点是保障和改善民生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党根本宗旨的具体表现。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总结我们党保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根本点,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他强调指出,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继续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我们党90年的历史,就是一部为了人民利益不懈奋斗的历史,就是一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历史。当前,我们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群众的利益诉求日趋多元,群众渴望过上更好生活的期待日益强烈,这就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进一步强化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及时了解各种民生诉求,继续加大民生工作的力度,不断提升群众的生活幸福感,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既是党的宗旨的要求,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务必牢牢抓住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个重点,狠下工夫做好为民谋利、为民造福这篇大文章。

不断做大民生“蛋糕”。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大量的物力财力。这就要求我们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遗余力发展经济,努力筑牢物质基础,同时不断加大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的投入。现阶段,我省仍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各级党委、政府更要深刻认识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的内在联系,既要狠抓经济建设,壮大经济实力,又要高度重视民生工作,倾注更多的精力,给予更大的投入,完善各项相关制度,努力做大民生“蛋糕”,让群众充分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进而自觉维护和谐稳定,积极为富民兴赣大业贡献力量。

切实补齐民生“短板”。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工作,涉及面广、纷繁复杂,既要全面推进,又要有所侧重。各级党委、政府应以更加有为的姿态,更加务实的举措,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抓紧时间、下大力气把那些急需办、又有能力办的民生之事办实办好办出实效。要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使老百姓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要避免“经济建设腿长、社会建设腿短”的状况,加快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尤其要时刻关注“平均数”下的不平衡,真心关怀、切实保障特殊困难群体的基本生存需求,尽快补齐涉及民生问题的“短板”,不断开创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的新局面。“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务必站在实现党的宗旨、维护和谐稳定的高度,谋发展、搞建设,要牢固树立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坚持民生优先、民生为重,千方百计保障民生,全力以赴改善民生,从而更好地凝聚民心、集中民智、汇聚民力,为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 实现幸福和公正

民生问题的解决,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并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实现民众的幸福与社会的公正,未来的几年内仍需多方努力。

其一,继续大力发展经济,做大蛋糕。经济因素始终是影响民生的决定性、基础性因素。尽管我们的人均GDP已经超过4000美元,开始向中等收入偏上国家行列迈进,但毕竟整体还处于一个较低水平,更基于我们还有1亿多贫困人口急需脱贫,而且,整个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程度也有待提高,此外,在全球化的国家竞争中,不进则退——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即使在经济总量做大后,还要以一定的速度继续发展。只有进一步做大蛋糕,国家的财力才会更加雄厚,也才会有更好的条件、资源和手段去解决包括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在内的各种社会问题。

其二,经济增长的最终目的,在于富民,增进民众的福祉与自由。这也就意味着,蛋糕做大到一定规模后,国家的政策就必须适时从追求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规模,转向有质量的增长和分配好蛋糕。为此,可从几个方向着手:一是进一步提高个税的免征额,并逐步建立健全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税制度;二是继续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国家贫困线标准;三是建立起覆盖城乡的社保网络,并进一步提高保障水平;四是建立集体工资协商制度,加大劳动参与创造和分配GDP力量;五是就业优先,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其三,推进民主与法治建设,用民主与法治确保公平分配,确保社会正义。温总理在两会前夕与广大网民的在线交流中指出,让人民幸福就是要“让人民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显然,这“三心”不单单从经济层面能解决好的,必须厉行民主与法治,大力推进依法治国,建立起社会基本的公平正义,人们的各项权利才能受到尊重和保护,才可能真正做到“舒心、安心、放心”。

民生大如天,幸福和公正散发着太阳般的光辉。未来的挑战虽然很多,但只要政府以百姓的福祉为自己的责任,社会一定能够实现公正,民众也一定能够实现幸福。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拓展和深化了社会建设的内涵,提出“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把“社会建设明显加强”作为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明确了“十二五”期间社会建设的方向、内容和目标。

充分认识社会建设的战略地位。正确处理好社会建设与其他建设的辩证关系:一是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在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加强社会建设是改变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基本途径。二是社会建设与政治建设的关系。加强社会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基石。三是社会建设与文化建设的关系。加强社会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福利水平,是增进社会认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基础。四是社会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只有加强社会建设,有效保障和改善民生,才能真正缓解生存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更好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确立民生为本的社会建设理念。第一,确立民生为本理念具有深厚的理论依据。重视和强调民生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优良传统,邓小平理论中的“共同富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对民生为本的重要性作过全面系统的论述。第二,确立民生为本理念具有充分的现实依据。解决好民生问题,对于促进社会公平,化解社会矛盾,减少社会冲突,降低社会风险,维护社会稳定,增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三,确立民生为本理念具有坚实的民意基础。

如何建立和完善改善民生保障机制 篇5

目前,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正逐步向前推进,旧的高校后勤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正逐步被打破,为确保高校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的正常与稳定,建立和完善高校新的后勤保障体系已成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高等院校共同关注的问题。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实践来看,建立科学的后勤服务管理体系、高效的后勤资源保障体系、充足的后勤经费保障体系、完备的后勤服务考核评估体系是建立和完善高校新的后勤保障体系的基本之举。

一、建立科学的后勤服务管理体系

高校后勤保障,首先必须以科学的管理为前提。管理是组织行为过程中的一种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职能的有效的行使。后勤服务管理是一种旨在对与学校规范分离、并为学校提供后勤服务的后勤服务实体(或社会服务企业)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监控,并由此确定后勤服务实体(或社会服务企业)服务价值的一种行为。科学的后勤服务管理体系是建立在科学的体制和责权利高度一致基础上的。

1、制度要求——明确的甲乙方体制。高校后勤原有的体制是单方的服务管理模式,根据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要求,这种单方的体制一分为二。在这种管理体制中,甲方是唯一的、不变的,乙方是多个的、可变的。学校作为甲方,将永远履行甲方管理、监督的责任与权利。而乙方是多主体的,它既可能是学校后勤服务实体(一个或多个后勤服务中心),也可能是社会上的专业服务公司;乙方同样也是可变的,这一时期可能是这样一些主体,那个时期可能是那样一些主体。甲乙双方是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彼此之间既对立又统一,螺旋式的向前发展,从而步入一种管理体制不断完备和服务质量水平不断提高的良性循环轨道。

2、体制支撑——对等的职责、权利、义务。构筑或者说支撑甲乙方管理体制的是双方责权利的对等和统一。在这种管理体制当中,甲乙双方有各自的职责。甲方要在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后勤服务保障制度的基础上,通过行使指导、监督、管理的职能,发挥参谋、协调、服务的作用,确保学校后勤保障体系协调、高效地运转。乙方要自觉接受甲方对后勤服务保障工作的检查、指导,转换服务和经营机制,不断完善各项服务经营措施,不断地提高后勤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确保学校的教学和生活秩序正常与稳定。与此同时,甲乙双方还有各自的权利和义务。甲方要负责后勤保障工作的发展规划、规划、项目计划,并按照后勤保障经费预算,根据乙方完成工作的效益和质量,及时支付服务经费,还要代表学校就有关重大问题协调乙方与相关单位、部门的关系等。乙方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方案规定的人事权、内部职工收入分配权、奖惩权,还有同等条件下承接学校后勤保障服务项目的优先权,同时还必须努力提高服务质量与水平,降低服务成本与价格,并将服务获益的15%用于再生产以增加保障能力等等。

新的后勤服务管理体制,蕴涵着新的后勤保障体系中的新的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这种新的模式与机制体现着管理的科学要求与市场的价值驱动。只有建立科学的后勤服务管理体制,明确甲乙双方各自的责权利及相关关系,形成协调运转、有效制衡、各司其职地提高后勤服务质量和水平的工作局面,才能在更高的层面上建立和完善新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

二、建立高效的后勤资源保障体系

高校后勤保障,还要以物质资源保障为基础。高校后勤资源是高校教学科研及相关活动正常进行和师生生活保障的物质基础,也是高校办学规模评估的重要的价值法码,因此在改革的过程中,既要考虑高校后勤社会化对后勤资源整体剥离的要求,也要考虑高校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二者必须有机结合。

1、重组资源——资产效益最大化原则。高校后勤资源整体剥离,并不是高校不需要这些资源,恰恰相反,它是高等教育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整体剥离的深刻内涵,除了考虑分离人员的生产资料问题外,更重要的是要通过重组这部分资源,使其发挥更大的效益。如何重组资源?根据国家关于“管人、管事、管物,一管到底”的国有资产管理新原则,高校后勤资源可重组为:(1)租赁性资产。即学校拥有所有权和经营权、租赁给后勤服务实体使用的资产。学校对这部分资产如何收取资产占用费(租金),应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予以确定,不宜寻求统一的模式和标准。(2)托管性资产。指学校以物业管理的形式委托后勤服务实体管理的资产。这部分资产的所有权、经营权、收益权均归学校,学校向承担物业管理服务的后勤服务实体支付运行费用和托管费用。(3)经营性资产。指那些具有第三产业性质的、由学校委托后勤服务实体经营的资产。这部分资产与学校教学科研及师生生活有一定的联系但不太紧密,具有较强的经营服务功能。根据功能划分,学校和后勤服务实体按照市场规律,租赁、管理和经营这些资产,可以极大地提高后勤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使后勤资源的市场化管理成为现实,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成为可能。

2、界定产权——突破改革的“瓶颈”误区。在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实践中,后勤资源的产权问题一度成为改革突破的“瓶颈”因素,但从实践的结果看,这种产权“瓶颈”论已成为误区。因为从现实情况看,无论是租赁性、托管性资产,还是经营性资产(指没有按现代企业制度改制、组建的学校企业资产),其核心是资

产的产权仍是学校的。这种划分方式,与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要求并不矛盾。一方面,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要求后勤服务要不断满足学校日益发展的需求,重点是学生生活设施的需求,而后勤资源的产权的问题并不是制约学校发展、必须亟待解决的瓶颈因素;另一方面,在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实践中,因学校规模扩大而采取社会化方式建设的生活设施(学生公寓及食堂),也是以给开发商一定的回报期后,学校拥有全部产权的这种运作方式符合学校的实际和有利于贯彻学校“三服务、两育人”的宗旨。因此,突破瓶颈误区,明确后勤资源学校所有,更有利于学校及后勤服务实体集中精力搞好学校的建设发展和后勤保障服务。

当然,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后勤服务实体也需要逐渐打造成经得起风浪,服务水平、经营能力不断提高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从而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更好地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服务。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学校可以将经营性资产作价入股,与后勤服务实体或社会企业共同组成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学校按股份享有相应的权益。或者为避免产权的困惑,学校、后勤服务实体的经营管理者、职工,全部以现金的形式,入股组建有限责任公司,也不失为一种理性的选择。

三、建立充足的后勤经费保障体系

高校后勤保障还必须以经费保障为支撑。正如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不是不要后勤资源一样,学校的改革发展仍然需要充足的后勤保障经费。所不同的是,那种计划经济条件下不计成本、不讲效益的后勤保障经费体制将被更高效、更科学的经费体制所代替,从而形成一种符合市场游戏规则的经费保障体系。

1、经费新体制——拨改付。高校后勤保障经费的拨改付,是指原有维持高校后勤保障运行的经费由按计划拨款改为按市场方式,对为学校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提供服务的后勤服务实体(或社会企业)支付服务费用的一种经济行为。拨改付在运行方式上是以后勤保障服务的性质相区别的。后勤保障服务在性质上分为三类:

(1)物业管理类。指学校维持教学、行政运行必须的后勤保障事务,包括教学科研等房屋管理、学校建设的学生公寓管理、校园绿化、卫生管理、修缮、水电气、安全、节能管理等。学校对后勤服务实体承担的物业管理,都要签署经济合同,实行单项结算。(2)公共事业类。如幼儿园、校医院、居委会等单位的管理。这些单位在没有交由社会事业单位兴办或实现自养前,主要依靠面向公众服务收取费用,收费标准由物价部门核定,学校给予适当经费补贴。(3)经营服务类。如餐饮、住宿、运输、旅游、通讯、印刷、商贸、场馆租赁、建筑安装、驾驶员培训等。经营服务单位对学校服务价格主要按成本加微利的原则确定,对外服务价格接受物价部门管理。学校将根据这三类不同性质的服务,支付不同的费用。拨改付的实施,凸现出后勤保障成本与效益的内在关系,也标志着后勤保障经费体系的市场化机制的建立。

2、经费的市场规则——收支两条线。后勤保障经费的运行模式是与后勤管理体制、后勤资源的重组密切相关的。甲乙方的管理体制,决定了经费拨改付与服务收费的双向互动,重组的后勤资源要求高效的价值回报。一方面,后勤服务实体依托学校服务性资产提供服务,学校要按优质优价的原则支付服务费用;另一方面,后勤服务实体利用经营性资产的经营功能产生收益,学校则按优资(资产)优价收取资产使用费。这两方面是对等的主体关系。既不能搞优质低价,也不能搞低质高价;既要体现服务的价值,学校按市场规则付钱,又要体现资产价值,学校也按市场规则收钱。这种收支分明,既符合现代财政管理要求,也在真正意义上体现了后勤资源与后勤保障经费的相互关系,还使服务性的后勤服务实体通过这种优质优价的方式自养、壮大,并不断向专业化、现代化方向发展,也使经营性后勤服务实体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规范自己的市场行为,走市场化、科学化之路。

高校后勤改革的方向是社会化,其实质是由传统的学校行政拨款制度改为以契约方式确定下来的服务收费制,以形成市场趋动、有序竞争的后勤服务新机制。建立合理的后勤保障经费体系,科学地制定后勤服务结算方案,有利于提高学校办学效益,改善后勤服务质量,也有利于逐步形成专业化、企业化的后勤服务实体。

四、建立完备的后勤服务考核评估体系

高校后勤保障最终还要以考核评估为检测手段。新的高校后勤服务保障体系能否真正建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新的模式和机制下运行的高校后勤服务考核评估体系的真正建立和不断完备。只有真正建立了科学的后勤服务考核评估体系,才能使后勤服务逐步纳入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的轨道,才能化抽象为具体,化要求为落实。

1、规范的标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贯入。该标准族可帮助组织实施并有效运行质量管理体系,它不受具体的行业或经济部门的限制,可广泛适用于各种类型和规模的组织。ISO9001标准规定了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供组织需要证实其具有稳定地提供顾客要求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产品的能力时应用,组织可通过体系的有效应用,包括持续改进体系的过程及确保符合顾客与适用法规的要求,增强顾客满意。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执行,为甲乙双方找到了一个最佳的结合点。一方面,学校在为后勤服务支付应当支付的费用时,需要获得满意的商品(服务),而这种满意应是建立在乙方体供的服务是符合国际通用的规范标准要求基础之上的;另一方面,为学校提供服务的后勤服务实体(或社会企业),通过了ISO9001质量论证,也就取得了为学校提供后勤保障服务的最好的入场券,并在实际服务过程中,也就理解什么是该做的,怎么做才能做好。目前,在通过ISO9001质量认证的后勤服务实体不多的情况下,甲方应对几个突出的服务领域,如学生公寓、饮食、物业管理、接待等提出贯标要求,并派员全过程地参加贯标认证活动。贯标的过程,就是改进服务、改造企业的过程;贯标后的企业,应是规范的企业、规范的服务。而这正是我们后勤保障服务所需要的。

2、考核评估——甲乙双方双审双管与持续改进有机结合。双审是指组织在ISO9001贯标过程中,对形成的质量管理规范性文件,按产品(或服务)要求不同,由组织自身和第二方(顾客或其他相关人员)共同进行的审核与评审活动。双管是指组织在按质量管理要求(经过双审后确定的规范性程序)操作的过程中,由组织自身和第二方(顾客或其他相关人员)共同进行的管理活动。这两种活动,显现出ISO9001贯标的本质:写应该做的事,做所写的事。这种双审双管活动,将能更好地体现学校及师生员工的要求,体现出市场经济条件下顾客的主体地位。随着社会和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学校和师生员工对后勤保障服务的要求和标准会不断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再一次显现它的科学性,那就是持续改进功能的发挥。持续改进是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环活动。持续改进质量体系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实现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增加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满意的程度。而这也正是学校及师生员工所希望的。

保障和改善民生 2003 篇6

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关键,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和影响社会和谐安定问题的关键。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积极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十六大以来,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明确了社会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地位,并作出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的成效。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再次强调,要继续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要求不断扩大公共服务,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理顺分配关系,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要求不断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其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重点。这项工作涉及面广、纷繁复杂,既要全面推进,又要有所侧重。突出解决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好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医药卫生、保障性住房、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等关键环节,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就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之本,也是固国安民之策。着力解决好直接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必须牢牢抓住就业这一关键。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为一切有劳动能力的人提供就业机会,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促进充分就业。

教育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之基。让全体人民都受到良好的教育,提高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既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应享有的权利,又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重要前提。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更加重视教育公平,满足群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公共医疗卫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之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努力健全覆盖全国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真正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住房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之重。“住有所居”是当前社会热点之中的热点问题,是人民群众的期盼。要进一步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力度,有效解决城乡低收入家庭和各类棚户区家庭的住房困难。

社会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之依。加快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城镇居民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健全农村社会保险的各项制度,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完善和健全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障机制,落实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大力加强对特殊困难群众的救助,确保弱势群体的生活底线,使人民群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居有其屋、衣食无忧。

如何建立和完善改善民生保障机制 篇7

改善民生,消除贫困,是中国政府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2001年,我们颁布实施了横跨2001年至2010年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在这10年间,我们不断完善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政策体系,不断加大改善民生、扶贫开发的投入和工作力度,不断激发贫困地区发展的内在活力,不断凝聚社会各界参与减贫事业的广泛力量。经过逐步探索和发展,我们形成了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于一体,开发扶贫与社会保障相结合的大扶贫格局。10年来,中国扶贫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贫困地区农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社会事业不断进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农村居民生存和温饱问题基本解决。这不仅极大地改善了中国的民生状况,也为推动全球减贫事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目前,中国扶贫开发已经进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新阶段推进民生改善和可持续减贫仍然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虽然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水平还不高,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还相当突出,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扶贫对象规模仍然很大,返贫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发展相对滞后,扶贫开发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从今年起,中国政府将实施横跨2011年至2015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横跨2011年至2020年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我们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为此:

我们将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继续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十二五”期间将实施改善民生的一系列行动计划:扩大城乡就业规模,城镇年均新增就业900万人;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年均提高13%以上;提高养老保障水平,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制度全覆盖;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新增6000万人以上;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年均增长10%以上;减轻居民税收负担;实施城乡保障性安居工程;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体系等。通过采取这些行动计划,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包容性将明显提高,为减贫事业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条件。

我们将把保障和改善贫困人口民生作为新阶段扶贫开发的重要目标。我们已经制定了“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的扶贫开发总体目标。我们将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增强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充分发挥贫困地区资源优势,加强基本农田和农田水利建设,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使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把社会保障作为解决温饱问题的基本手段,进一步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五保供养制度和临时救助制度;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解决好贫困地区饮水安全、生产生活用电、交通和农村危房改造,积极发展贫困地区教育、医疗卫生、公共文化等社会事业;促进性别平等,切实保障妇女、儿童、老人、残疾人等脆弱人群的权益和服务。

我们将把连片特困地区作为主战场。根据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制定扶贫政策,实行有差异的扶持措施。中央将重点支持连片特困地区,加大资金投入和统筹协调力度,集中实施一批贫困人口直接受益的教育、卫生、文化、就业、社会保障等民生工程。

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提出以来,国际社会、各国政府都做出了极大努力,全球减贫事业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目前世界经济不确定、不稳定性上升,下行风险加大,失业人数增加,物价高居不下,经济结构性矛盾凸显,改善民生和可持续减贫困难增多,全球减贫事业面临严峻挑战。

为了如期实现千年发展目标,应该大力促进国际交流合作,充分利用各层次的多边和双边合作机制,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强交流、共享经验,团结互信、共谋发展,维护粮食和能源安全,推动各国互利合作、共同进步。发达国家应该继续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支持、技术转移和经验分享。发展中国家应该主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切实改善民生,实现可持续减贫。各国际组织应该积极深化对国际金融、贸易体系的改革,加强国际发展援助,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可持续减贫的能力。

形势与政策《保障和改善民生》 篇8

班级:****姓名:***任课老师:***成绩:

论“保障和改善民生”

[摘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十二五”时期的重要话题。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部门在制定和实施“十二五”规划时,都必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的迫切需要,是“十二五”时期必须全力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对此作了全面的论证和阐述。“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了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战略重点和重大举措,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性文件。

[关健字]:十二五保障民生改善民生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十二五”时期的重要话题。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部门在制定和实施“十二五”规划时,都必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的迫切需要,是“十二五”时期必须全力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对此作了全面的论证和阐述。

“十二五”中明确指明,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坚持科学发展这个主题的核心内容,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的客观要求,是贯穿“十大任务”的重要工作。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市场繁荣,社会稳定,各项事业蒸蒸日上,人民安居乐业,这是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结果,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结果,是提出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等一系列重大创新理论的结果,同时也是提出并贯彻落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创新理论的结果。保障和改善民生,它在当前保增长,促发展,保稳定方面,已经和正在发挥着巨大的理论指导作用。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根据我国国情提出来的,我国目前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多,生产力比较低,落后的社会生产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仍是我国当前的主要矛盾。虽然我国经济实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得到根本的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还有成千上万的人等待就业,社会保障体系和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尚待完全建立,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还需进一步解决等等。这些都是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具体体现,如果不深刻认识这样的国情,不在理论上进行创新,不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解决前进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必将对保增长、促发展、促稳定的战略方针产生重大影响。党中央正是在准确把握国情和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适应我国发展新要求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战略构想。

民生是与经济相系,与政治相关,与社会相连的。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国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是社会安定繁荣的基础,民生问题解决得好,则经济就发展,政局就稳定,社会就和谐。民生问题解决得不好,则经

济就滞后,政局就动荡,社会就不稳。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党中央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是在借鉴国外经验教训基础上所做出的高度概括和深刻总结。

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的提出,不仅是广大人民的需求,也适应了时代进步的要求,体现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加快推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方法。深入学习和贯彻落保民生理论,需有各级政府的坚强领导,各部门、各行各业的积极配合,广大人民的积极参与。在党中央带领下,全党全民共同努力,我国社会必将出现更加和谐的大好局面。作为国家的人民,我们也要支持党的领导,响应国家的号召,努力为国家、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以主人翁的精神为国家和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如何建立和完善改善民生保障机制 篇9

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于2016年3月5日在京召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慈善法草案将上大会审查和审议。而我们百姓最关心的是保障和改善民生。

实事求是地讲,进入新世纪,中国用10年时间完成了GDP翻倍,连续超越意、英、法、德、日,成为世界经济规模第二大国,国家面貌和人民生活都发生了历史性改变。而与此同时,一些不和谐问题也摆在面前:房价攀升,物价走高,收入分配不尽如人意等。可以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现象依然突出,社会事业还存在不少欠账,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领域仍有很多难题待解,特别是与2020年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相比,与亿万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相比,与我国的经济增长和综合国力相比,民生任务还很繁重,必须下更大气力予以保障和改善。2010年,我国GDP达397983亿元,人均GDP达29748元,同期全国财政收入83080亿元。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提升,既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打下了物质基础,也让满足人民合理的民生诉求、实现社会公平,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紧迫。

一方面,黄金发展期往往与社会矛盾和社会风险的凸显期、高发期相生相伴。人均GDP提高,意味着改革正逐步进入“啃硬骨头”的阶段。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大量的新问题新矛盾扑面而来。处于社会高速转型期的公众,也加速分化为不同的利益群体。另一方面,随着公民意识、权利意识的不断觉醒,中国开始进入所谓“税感”时代。从围绕个税起征点的持续热议,到个税草起征征求意见时的广泛参与,再到社会舆论对小小“馒头税”的高度关注,无不体现出越来越多的国人开始为自己争取利益,积极行使自己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在人们对改革发展的社会预期普遍提高,对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要求明显增强的时代大背景下,执政者只有以更鲜明的态度、更有力的措施回应民心所思所盼,让人民得到更多实惠,真正体会到民生的持续改善,国家的长治久安、社会的和谐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够实现。

当下,我国的社会矛盾主要是发展过程中因利益诉求引起的人民内部矛盾,解决好了民生问题,社会矛盾很大程度上也就迎刃而解。要把民生问题摆在更重要的位置,就是要走以民生为导向的发展之路,就是要在“劳有所得”、“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老有所养”上下功夫。从这个意义上讲,解决民生问题就是最大的政治,改善民生问题就是最大的政绩。

如何建立和完善改善民生保障机制 篇10

医药工作关系人民群众健康和千家万户幸福,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是重要民生工程。保障和改善民生,医药工作责任重大。医药工作人员一定要认真领会胡锦涛“七一”讲话精神实质,扎实工作,切实提高医疗水平,确保药品安全,以改革创新精神做好本部门工作,以实际行动落实好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我国社会建设和民生工作做出新贡献。要进一步加快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落实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新农合制度建设、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等项改革,强化重点传染病防控,抓好食品卫生安全,提高卫生应急能力,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为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而努力工作。

本期点睛:

Cystatin C作为中、大分子毒素,是尿毒症毒素分子之一,本文以Cystatin C为评估指标来研究分析不同方式的血液透析对中、大毒素分子的清除效果,同时比较不同透析方式对肌酐的清除率。参见“不同透析方式对血清Cystatin C及肌酐的清除效果比较”。P1123

原发性高血压(EH)左室肥厚(LVH)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为了解EH、LVH与血压变异性(BPV)的联系,本文作者对EH伴和不伴LVH患者进行动态血压(ABPM)监测分析各参数,通过计算EH患者左室重量指数(LVMI)及BPV以探讨EH及合并LVH与BPV的关系。参见“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与血压变异性的关系”。P1149

当门静脉血不能顺利通过肝脏回流入下腔静脉就会引起门静脉压力增高。本文作者研究治疗门静脉高压的三种手术:断流术、分流术以及断流分流联合手术,并比较治疗效果。参见“断流与分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的效果比较”。P1160

急性有机磷中毒,是临床急诊科较为常见的一种中毒形式。作者单位进行本次试验以探讨解磷定与阿托品的使用剂量相关性,得出结论: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治疗中解磷定与阿托品剂量呈负相关,临床使用时刻适当调整两者使用剂量。参见“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治疗中解磷定与阿托品剂量相关性的临床分析”。P1216

近年来,药物的联合应用已广泛用于晚期胃癌的治疗,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为探讨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采用随机、设立对照组的治疗方法,对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和分析。参见“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P1205

全电视下At ricure双极射频消融是心脏外科手术治疗房颤新开展的先进方法,护理经验相对缺乏,本文总结了8例在全麻下双腔气管内插管行全电视胸腔镜双侧肺静脉射频消融+左心耳切除术的巡回护理经验。参见“全电视胸腔镜下双侧肺静脉射频消融+左心耳切除术的护理”。P1260

笔者从中成药市场收集了242批牛黄上清制剂作为实验用样品。本次实验使用光刺激发光法对所收集样品的辐照残留情况进行了检测、筛查,对其中有效成分之一黄芩苷辐照前后含量变化情况进行了对比检测,并统计分析了牛黄上清系列制剂中使用辐照的情况。参见“光刺激发光法筛查检测牛黄上清制剂的辐照残留”。P1280

本期重点基金论文:

“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冠心病再发心血管事件的影响”。P1105

“宫颈偏移对宫颈癌放射治疗的影响思考”。P1107

“成年人肥胖指标与血脂的相关性研究”。P111 1

“NT-proBNP、血清胱抑素C与糖尿病肾病关系的研究”。P1109

“甲状腺素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淋巴细胞糖原合酶激酶-3的影响”。P1222

“六味地黄丸对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影响”。P1226

上一篇:快乐的六一儿童节活动优秀作文下一篇:刘家初级中学禁毒教育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