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工作案例(通用9篇)
我们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共有教师102名。自创办办以来一直都有“周前会”这一全体教师会议形式,即:在周一傍晚,召集全体教师集中在报告厅,一起听取工作总结或布置及教育教学理论理念的学习。相信很多学校也都有这样的会议形式。显然,这种会议形式可以较好地起到统一思想、明确任务的作用,但也存在许多不足。比如教师比较被动,年级跨度大,工作指导的针性不强等。特别是对于九年一贯制的学校来说,它的效益更是有限。然而,众所周知,学校要发展关键要调动教师的激情,调动教师主动学习、思考、改革的积极性。因此,改革会议形式,促进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促进教师主动学习思考,引起校领导的思考。经讨论研究,学校出台了“分段研讨会”会议形式。其操作要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分段”:全校九个年级分成三个年段:一、二、三年级为低段;四、五、六年级为中段;七、八、九年级为高段。每个段教师人数基本相同,学生年龄也较接近。
“分段研讨”:主要是通过每月一次会议的形式对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进行研讨。研讨的话题来自于本年段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碰到的关键问题。通过教师主持、教师发言、专家引领的程序,使教师获得对某些观念的启发。它融合学校教师的培育、教育科研、教学研究、学校管理等方方面面,是一种综合性的校本研修过程。
“分段研讨”组织方式:学校安排每个年段正、副两位主持人召集会议,会议主题、过程全由两位主持人负责。正主持通常是行政中层干部,副组长由一般教师担任。学校专门安排一间可以容纳40多人的会议室,把桌子摆放成回字形,便于教师面对面的交流对话。设定专门的时间:每个年段每月安排一次,周一下午4∶10---5∶20。一个月中的三个既定时间恰好是低、中、高段的研讨时间,第四个星期一为全校教师大会时间,这样安排可以让每个年段有充分的时间来思考研讨的主题,不会影响平时的教研活动,又保证研讨不流于形式。
经过两年多的实施,我们充份感受分段研讨的价值。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促进反思提高质量 分段教学研讨活动最大的好处就在于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一个静下心来思考、自由交流提问的机会。让教师在繁忙的工作中停下脚步想一些问题。停一停,看同事们是怎么做的,想一想,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有什么问题,听听领导或专家的看法,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许多老师反映分段研讨会给他们的帮助非常大。有些教师说:通过交流发现了自己原来有的做法很不合理,甚至是错误的;有的老师说当自己的做法得到肯定与认可时,就更坚定了实施的信心;有的老师说通过交流拓宽实践思路,丰富教育教学的方法。年段研讨让年轻的教师得到更多帮助,让老教师的经验得到共享。每位教师都从中收获启迪、智慧、成功、喜悦。这些都有效促进了教学方法的改善,教学效益的提高,受益的教师,更是学生。
2.修炼教师教育内功
分段教学研讨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促进教师自我培训,自我修炼。因为分段教学研讨促进了教师的听、说、读、写、思等能力。“听”同伴说,教师主动寻找差距,“讲”出来也是教师必备的基本功。李镇西说:最好的学习就是“给别人讲”,“讲”会让人深刻。“读”是和大师对话。每个教师都希望自己在人前留下好的印象,为了能“讲好”,许多教师都加强了平时对教育教学书籍的阅读活动。教师的教育教学内功正在年段教学研讨会中得到明显提升。反“思”,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经过程。
3.促进课堂教学改革
开展年段交流研讨后,总结反思、学习实践正成为教师的一种自觉要求。许多教师真正进入边交流边尝试,边学习边改革的状态。课堂发生“静悄悄的革命”。正如左藤学先生所说:“教育实践是一种文化,文化变革是缓慢的,但其效果却不可小觑”。比如:在“激发兴趣,提高教学有效性”话题讨论后,许多教师把“想方设法激发兴趣”作为备课的最重要内容,课堂有了更多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游戏、小竞赛、小幽默”,有了更多的微笑与宽容;在进行“随认差异、分层教学”话题后,有位教师提出“把讲授留给需要的同学”,改变“大一统”的教学现状,课堂出现“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与“教师讲授”有机结合的局面;一直以来认为“自主学习”只是神话的教师,在经过充分的理论、实践交流后,终于认识其可行性、必要性。“轻负担、高质量”也在这样的研讨交流活动后逐渐落实。
总之,“分段研讨”这一会议形式确实在较大程度上激发了教师被动开会的局面,促进了广大教师的学习思考。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要不要会前明确讨论问题?要不要确定发言人选?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体会到,如果会前提出问题确定发言人选,可以提高发言质量,但没有被指定的教师就不再去多学习或思考。而如果会前不明确讨论问题或确定人选,则发言的质量很有限,毕竟教师的理论水平不高,因而往往会出现冷场的现象。再者,还表现出讨论的时候很热烈,方法很多,但会后真正把好方法、好经验用到自己的教育学实际中的却不多。甚至有教研员说:不同学科的老师在一起有什么好研究的?这样的评价真让我们有点无所适从。
问题与思考:
1.你觉得“分段研讨”的作用是什么?它与一般的教研活动有何区别? 2.如何提高“分段研讨”的实效? 3.如何形成研讨成果并推广?
[案例教学参考]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李云鹏先生在《上海教育科研》2010年第5期发文《从“教师管理”到“教师领导”》,文中提出:“当教师在一个专业学习共同体中发挥作用去影响学生学习,贡献于学校发展,激励教师实践,帮助校长提高学校水平时,我们认为他们就是教领导”。显然,案例中所说的“分段研讨”会议形式有利于激发教师学习、思考、实践的。在校园QQ盛行的今天,布置工作类的事情没必要在会上一一说明。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用作教育教学方式的研讨交流上。李政涛有个观点非常好:“人是表演或观看表演中成长的”,教师也一样,给教师一个展示的舞台,有利于促进教师成长。在会议上发言,这样的过程一定是有利于教师成长的,哪怕他事先查资料,充分准备,然后在会议上读出来,那也是一个有效的学习过程。与其七嘴八舌热闹的所谓观点碰撞,不如有准备的发言。所以,笔者认为,根据教师的实际状况,可以从有准备开始,随着时间推移,会有更多教师的主动参与过程。毕竟,人都是渴望被认可的。这种分段教学研讨不同于学科教研。学科教研更多关注的是学科领域内的教学方法。分段教研更多的是学生在各类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共性问题,比如学生方面有:学习习惯不好,学习主动性差,厌学现象,青春期现象等,教师方面表现出来的:重视学科教学,忽视学生学习情感的培养,重视学习结果,关注过程不够,过多批评伤害学习积极性的现象,激励性评价方法欠缺现象,作业布置量的问题,有效合作学习方式等。因此,分段教学研讨与教研活动是不可以相互替代的过程,是非常有必要的。
它的作用主要有如下方面: 1.促进教师反思,提高教学质量; 2.转变教师观念,推动教育改革; 3.有利于形成“学习型”校园文化氛围。4.有利于从“关注教”到“关注学”的转变。
当然,要提高分段研讨会议的作用,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问题要从本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来,解决实际问题是它发展的方向,并且要通过问题的研讨,确实帮助教师解决问题。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校本培训方式。
2.解决问题要依靠专家引领。毕竟,教师的发言、研究有一定的局限性,为拓宽思路,提升层次,研讨会要有专家的参与。以求从问题提出到问题解决有一定完整性。
3.每次会议一个主题,力求谈深谈透,并留下过程性资料。要关注会议中提出的有效方法与措施的推广与落实情况。有必要的话可以期末的时候进行一次实践成果展示会,让教师把运用某种方法后的效果说出来。
学校主要将培养生产、建设、管理以及服务型的人才作为发展目标, 并且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目标的职业定向性。从学校教育理念来讲, 学校不仅让学生学习到相关的理论知识, 而且要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对于工商管理专业来说, 主要在于培养管理理论以及管理实践能力这两个方面。此次, 在工商管理教学过程中, 要充分运用案例教学法, 并且要引用典型的事例来进行展开讨论, 从而能够使得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创造性得以激发, 而且促使学生掌握相关的管理能力。
2. 在工商管理教学中, 案例教学法的具体运用
案例教学法主要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引入案例, 并且教师要将案例展示出来, 组织学生对案例展开讨论, 然后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归纳提炼, 最终使得教学目标得以实现。案例教学法是在当前教育理论学习以及实践的过程中提出来的。案例教学法不仅是一种科学的教学方法, 而且也能够促进课堂教学思想不断更新, 最终促使课堂教学的改革。
2.1 较强的实践性
由于工商管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 学生要向获得一定的知识就要回归到实践活动中, 从而能够不断拓宽自身的知识。然而由于教育资源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从实践教学中获得相关的知识存在一定的困难。在工商管理教学过程中通过使用案例教学, 从而使得学生了解到社会实践的实际情况, 并且学生此时能够真实的体会到相关的实践经验, 从而提高学生思考问题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从实践可以看出, 案例教学法在工商管理教学中的运用, 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而且能够转变学生的学习地位, 此时学生不会再死记硬背, 而且要活学活用, 从而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中。
2.2 较强的启发性
案例教学法是要求教师要从具体的案例出发, 并且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以及总结, 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在讨论案例过程中, 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 因此教师要让学生自己动脑思考以及自由发挥, 从而引导学生从多个方面去寻找相关的答案, 这样做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2.3 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 教学相辅相成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 然而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但是在案例教学中,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互补的, 这种教学方法能够使得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并且在阅读、分析案例以及课堂讨论环节中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案例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性作用, 充分引导每一个学生积极思考问题, 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效率。通过案例教学法不仅使得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加强, 而且使得工商管理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这种教学方法不仅使得学生能力得到提高, 而且使得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提高。
3. 案例教学法的基本环节
由于工商管理案例教学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环节, 因此教师要组织安排相关的教学活动, 从而能够使得教学活动得到预期的效果。
3.1 选取合适的案例
在上课之前, 教师要根据教学目的以及内容、学生目前的知识以及经验来选择合适的案例, 并且在选择案例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典型性、代表性等特点。教师所选择的案例应该和理论框架有着密切的联系, 从而能够合理的解决一些问题。
3.2 设计思考题或者讨论题
在确定思考题的时候, 要充分考虑教学以及教学目标, 并且在设计思考题或者讨论题的时候, 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 问题具有针对性, 在设计问题不能盲目, 要围绕着相关的理论知识来进行, 从而能够使得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以及方法。第二, 问题的难易到得当。问题的难易程度合适, 有利于启发学生自己思考。如果这个问题缺乏启发性, 会使得学生形成惯性思维, 从而不利于调动案例讨论课的气氛。
3.3 组织学生讨论
在案例教学中, 学生讨论是一个中心环节, 并且也是案例教学的一个难点, 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案例讨论中, 不断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以及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一般情况下, 教师首先将案例念给学生, 其次将重点写在黑板上, 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最后老师针对学生上交的书面报告点评学生的讨论结果。当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的时候, 教师要深入到每一个小组中, 并且针对小组讨论中存在的问题给与说明, 并且要对讨论结果比较好的小组给与奖励, 从而能够提高学生讨论的积极性, 提高课堂的效率。
3.4 讲评案例
通过讲评案例, 不仅可以调动以及巩固学生的积极性, 而且使得学生的案例分析水平得到提高, 最终使得学生收获到更大的进步。通过讲评案例这个环节, 教师可以让事先分好的讨论小组派一个代表对讨论结果进行总结, 并且结合案例提出问题, 然后再阐述一下个人的意见与看法。然后教师针对每一个小组讨论结果进行讲评, 总结每一个小组的优点以及缺点, 并且阐述该案例中所用到的理论知识。但是教师在讲评过程中, 要将重点放在学生运用理论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分析方法是否得当, 而不是要求学生必须出具标准的答案。
4. 结束语
案例教学法就是要求在工商管理教学过程中, 要将理论放在实践活动中来开展教学活动。通过案例教学法, 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且能够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但是在运用案例教学法的时候, 要注重;理论知识讲授与案例教学之间的关系, 并且要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来进行教学活动, 在选择案例的时候, 要选择合适的案例, 从而可以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以及理解理论知识。
摘要:案例教学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 而且要不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工商管理教学活动中通过引进案例教学法, 可以提高工商管理课堂效率。本文主要分析了案例教学法在学校工商管理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并且针对案例教学法的工商管理教学方法进行具体的研究。
关键词:学校工商管理,案例,教学
参考文献
[1]郝亚光.反思与创新:行政管理学课程的案例教学[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 (01) :89-90.
[2]苌光锤;朱卫明;刘强.哈佛大学法学院的教学模式对我国高等教育育才目标的启示[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 (03) :23-25.
【关键词】中职汽车专业;男生德育
一、中职汽车专业男生德育管理工作研究的背景
1.案例一
石同学小的时候父母离异,母亲多年未取得联系,父亲重新组建家庭。所以石同学几天与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几天与父亲住在一起,老人对石同学也仅仅是管其吃饱穿暖,父亲则是负责学费和零花钱。进入中职后,这个同学一直是住校,职中的学习氛围也没有初中的紧张,便发生了偶尔旷课、易与同学发生矛盾等一系列自我放纵行为,班主任找其谈话,期间联系其爷爷和爸爸,也与家长多次谈话,希望了解该同学反常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希望其父亲能多多重视儿子在青春叛逆期的一系列教育问题。
2.案例二
罗同学是父母的宝贝,所以父母对罗同学特别的溺爱,加上父母的年纪与王同学年龄相差比较大,所以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显得有点力不从心。开学以来,罗同学表现较为内向,很少参加课外活动,除了偶尔的迟到和旷课,也没有其他违纪行为。但是到了学期末,随着天气日趋寒冷,罗同学的迟到和旷课也变得越来越频繁,据其父母说,罗同学多次都是早上赖床直至错过校车,便找理由不去学校。后来也是多次找借口不去上学,譬如头疼甚至摔了一跤要在家休养多天。班主任逐渐感觉到问题的严重,便多次与罗同学及其父母联系,了解罗同学厌学的背后原因。
二、中职汽车专业德育案例分析
1.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必须相互结合
案例一中,石同学由于精神上缺少父母家人的关心和约束,导致他在学校行为散漫,做出一系列反常行为。只有在发生了事情后,石同学才会获得爸爸的关注甚至关爱。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他做出这一系列的行为,都是为了引起亲人及其老师的注意。而案例二中,罗同学却是由于父母对其过于宠溺,使其骄纵蛮横,做错事不从自身寻找原因。所以在做学生工作的时候,班主任老师首先应该加强与家庭的联系,找到行为发生的根源,其次,再从学生身上出发,引导孩子焕发起对美好生活的热情,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2.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德育教育
德育对象的特殊性在于面对的是每一个个性不同的人,而学生自身的历史原因,导致德育难度上升。这些男生多数属于初中成绩就中下游的同学,是老师和家长都头疼的学生,他们自由散漫。这些学生中有些来自同一所初中,同一个交际圈,他们讲哥们义气,学习基础差,学习兴趣低落。了解了我们德育工作对象的特殊性,就能很好的把握工作中的重难点与度。
3.专业特点导致男生众多,抓住男生心理特点采取措施
(1)抓住男生要面子的特点,在班级营造氛围,制定班级规章制度,树立威信,让学生明确行为的原则与底线在哪里。而行为一旦触碰或者跨越了这条底线,将会获得什么样惩处。
(2)在处理班级事务和做学生心理工作的时候,为了避免男生抱团的行为,应该采取化整为零的方式,各个击破。我在长期的德育思想工作中发现,在集体中做德育工作的收效远远小于对个人做思想工作的收效,这有点类似于法不责众的心态,不如单独针对某个学生做思想工作效果要好。
三、中职汽车专业男生德育管理教育的反思
1.努力提高德育工作者自身的综合德育能力,身教重于言传
言传与身教孰重孰轻?中国自古以来一直强调言传身教,言传在前,身教在后,这也是由于“说得容易做的难”。我们职中的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接受太多太多的“言传”,简单的“言传”收效甚微。我们的老师应当更多的运用“身教”这一教育手段,用自己的行为去改变学生、影响学生。
2.抓好技能训练,提升学生就业竞争能力
中职学生一定要强化专业技能,对在校园技能大赛、省级以上各级各类技能大赛获奖的学生要宣传和表彰。真正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有一技之长是人生的立足之本,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抓好后进生队伍的管理,使他们树立学知识、练技能的信心
汽车类专业男生,大多是在学习经历中屡遭挫折,心理和行为上受到消极影响的学生。我们应该建立多元化的学习评价机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获得成就感,并延伸到实习、实训及职业生涯规划中。
参考文献:
[1]詹万生.和谐德育的基本内涵[N].青年时讯20064-20
案例:周老师是个让领导头疼的人物。他总是挑领导的“不是”,学校工作确实难做。有时会做一些小事而让领导为难,曾经在排课中因为不顺他意而不去课堂上课。领导对他真是得罪不得。周老师是正式的师范毕业,可他的教学业务水平一般、工作能力一般,在学校里是个得过且过的人物。学校交给他的工作只能算是完成,没有什么成绩,没什么出彩的地方。平时不会认真去备课,拿着书本教,简单批改作业。不会去研究教学,从不参加什么教学评比。对于利益有时会看的很重,可以在不明真相的时候乱发布消息。
在这样的情况下,学校决定引进竞争机制。每位教师必须完成相应的工作,并且得到良好的评价,才能在评优评先上优先选择,并且跟利益挂钩。在这样的情况下,周老师开始转变,工作状态也开始步入正轨。
分析:从这个案例中首先可以看到竞争的力量,不过教师竞争有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
(1)积极作用。①竞争作为一种激发自我提高的活动,在活动中,个人为了取得好成绩与他人展开较量。教师之间有了竞争,就能激发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每位教师为了在竞争中胜出,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就会不断地努力,对自己的工作投入更多的情感和精力,促使自己不断提高、不断完善。②在竞争中很多的优秀教师会脱颖而出,学校也可以从中发现所需人才,选拔骨干教师,着力培养,打造名师工程,发挥其示范、辐射作用,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②在竞争的过程中,通过比较,更多的教师能客观地评价自己,发现自己的局限性,于是自我反思,自我完善,提高了自身的专业素质。使得学校更富有生气,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2)消极影响。在教师的竞争中必然会表现出“利己”与“排他”。这也是导致不恰当竞争或恶性竞争的罪魁祸首。而今,每位教师都越发地感受到各种竞争带给自己的恐慌与焦虑,失败者往往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甚至付出物质代价。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教师必然由一种教学常态衍生为恶性竞争,形成各自为政的“围城式”教学。优秀教师的智慧和经验不愿与他人分享,成果得不到推广;年青教师由于求师无门,不得不“闭门”摸索,教育观念和视野不可避免地陷入狭隘和单一,阻碍了专业成长;整所学校处于封闭、保守的教学氛围。于是,直接导致了教师人际关系的紧张,影响了教师之间的交往,也影响了与学生的交往,甚至如案例中“为争先进,扯皮揭短”那样,把别人的成绩看作一种威胁,出现怨恨别人超过自己的嫉妒心理,加剧了矛盾。也可能由于竞争带来的挫折感和自卑感,于是对教育产生了不正确的观点和态度,个人发展处于停滞。对于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尝试采用以下措施解决:
一、完善教师的评价观
学校必须摒弃成绩唯一的评价观,建立平时教学绩效与年终考试相结合的评估与奖励机制,做到过程与结果并重。因为考试成绩并不能与教师的教学水平完全等同,关键要让教师找准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大胆地进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从而摆脱“防御性教学”的束缚。
二、明确教师的工作目标和结构 学校作为一个虚拟的实体,它由不同的资源组建而成。其中教师是学校的第一资源,是提高办学质量的关键。因此,学校管理者要全力落实“教师第一资源”。首先,学校要根据教师岗位配置和本校教师的年龄特点、学科特长较合理地安排教师的教学工作,并落实责任,让各位教师尽到“在其位而谋其政”。其次,一所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不是个别教师的优秀与否所决定的,必须看整校的师资水平。因此,学校要着力打造一支团结协作的教师队伍,关注教师人力资源的质量和可持续性。从实际出发,确立学校的教研机构,要根据教师的配置,加强教师间的互助合作关系,比如骨干教师的结对活动,教师间的同伴互助,新老教师的“传帮带”,通过制定方案,参与活动,评估验收等过程,营造一个学习研究的共同体。再次,教师间要有竞争,这已成为共认识。学校要鼓励竞争,但也应考虑竞争带来的消极影响,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什么都来竞争。要视教师的年龄、任教年段、任教学科、专业水平加以区别;明确竞争的范围,竞争的量与度;引导教师恰当、公平竞争,尽量避免教师为竞争所困、所累。
三、竞争的同时,提倡合作
不少人认为,竞争就不能有合作,竞争的双方注定是利益截然对立的“冤家对头”。其实不然,竞争虽然能激发教师的潜能,但竞争也能使人产生紧张和不安,合作则能使任务更出色地完成。如果学校一味强调竞争,没有教师间的合作,则往往造成不必要的摩擦和内耗。相反,如果善于把竞争与合作结合起来,消除阻碍教师合作的消极因素,引导教师既竞争又合作,采取合作与竞争的交替方式,就能突破孤军奋战的局限,把自身优势与其他教师的优势结合起来,、把双方的长处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既提高自己也提高别人的竞争力,实现变“内耗”为“共享”。当务之急,学校管理者应设法把关注考试成绩的竞争转化为关注教学水平、专业成长的竞争,把“单打一”的个体竞争转化为互助合作的群体竞争,把竞争的压力内化为自我唤醒、责任感强、专业提升的内驱力。如①引导在教育科研中竞争与合作。如今的教师必须具备教育科研的素质,培养研究型教师。学校成立教研组,在校本教研中确定教学专题研究或课题研究,做到人人有任务,个个都参与,使不同程度的教师都有再提高,再发展,有贡献。在研究中教师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相互合作,共同交流,共尝甘苦,共同体验成功与喜悦。②引导在教学改革中竞争与合作。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课堂教学质量是关键。为此,每学期各级都会举行教学竞赛活动。学校可以进行校内比赛,要求绝大部分教师参加,通过比赛评出优秀,参加学区竞赛。无论是校内教学评比,还是推荐教师参加学区教学竞赛,都是全员参与,参与的过程是一个既竞争又合作的过程,是一个人人得以提高的过程。这样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就会有较大的提高。例如,一个教师要参加教学比武。执教者即使有再多的能耐,毕竟显得单薄。而真正捧给观众的那节课,其实已凝聚了指导老师,教研组,其他老师的心血和智慧。类似这样的互助合作的群体竞争已成为时尚,值得推广。
四、友好的竞争
为了激发全体教师的干劲,学校里必然会设立了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等名誉。通过竞争,势必会有一个或者几个被评为先进。引导教师以“道德”为基点,恰当、友好地进行竞争,就不会有“钩心斗角,扯皮揭短”事情发生。在公平的竞争中,教师会更加紧密的团结在一起,而不会伤害彼此的感情。同时,学校也应从公正、公平和师德、师能兼顾的角度出发进行评选。这样所评先进就能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而不是被人诋毁的对象。
法不责众,是存在于人们心理的一种比较普遍的想法,学校管理中也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学生利用这种想法集体犯错,与认为”不合理"的学校管理制度对抗。以前,不少学校应对这类事件一般采取吓唬或者强压的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以人为本思想的推广,学生民主意识的提高,这种方法自然不合时宜了。在人性化管理的大背景下,有的学校领导却认为法不责众,对学生集体犯错的处理就只是蜻蜓点水,甚至迁就。如何运用以人为本的思想去处理好学生集体犯错呢?
二、案例
学校整顿课间操,一些做操不认真的班级要留下重做。高二(4)班多次被留下,学生不服,29名男生自行决定集体罢操。具体经过是:前一天课间操时,值日领导发现高二(2)-(5)班做操态度极不认真,决定留下这四个班重做。做完后,(4)班班长兼体育委员周海鹏在全班学生面前气愤地说:“太不公平,为什么总是留我们班级?明天我不出操了!”得到大多数男生的响应。第二天,全班31名男生只有两名男生出操,其他29名男生在教室里不出来,集体罢操。班主任知道后,到教室要求学生出操,学生不听。学校领导发现后,十分气愤,责令政教处对此事严肃查处。
三、处理方法
对这种集体犯错学校应该如何处理呢?一般情况有如下几种处理方法。
方法1:学校政教处责令班主任限期整改,给高二(4)班一个集体通报批评。
方法2:学校政教处召集不出操学生或者学校领导到高二(4)班去,集体训斥,以观后效,然后在全校学生大会点名通报,以儆效尤。
方法3:学校召集高二(4)班未出操学生开座谈会,校领导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批评,然后让学生自由讨论,畅所欲言,探讨如何改进课间操的质量。
对这件事该学校是如何处理的呢?
方法4:政教处紧急召开专题会议,认真研究事件的起因和动机,分析了事件的错误性质和造成的不良影响,最后决定分四步做工作:第一步,找班主任了解事情发生经过,听取班主任对事件的认识和看法,然后统一认识——如何通过这件事教育学生;第二步,做学生工作,先找未出操的班委周海鹏等同学,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让班委首先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和影响的恶劣程度,然后班委做其他学生工作,逐步把工作做到每一个人;第三步,政教处主任到高二(4)班召开班会,充分肯定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然后与学生一起共同讨论:这种集体罢操的行为的错在哪里?有哪些负面影响?如何纠正高二(4)班形象?如何挽回影响?你们认为学校应该如何处理?第四步,利用班会课在高二年级展开“高二(4)班男生集体不出操到底是对还是错”的大讨论。
在班会课上,高二(4)班讨论热烈,最后全班达成共识:1、为了挽回(4)班在全校造成的不良影响,第二天课间操时全班在全校学生面前集体亮相做操,接受全校师生监督;2、以高二(4)班全班同学的名义写道歉信,向全校师生公开道歉。为了做好第二天的课间操,29位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请体育老师帮助集体练操。第二天,高二(4)班全体学生站在操场中间,做操十分认真,动作整齐、到位,效果显著。
四、分析
以上四种方法哪种最可取呢?
笔者认为方法1和方法2十分陈旧,而且简单粗暴,不符合现代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更不能适应当前的教育形势。方法1中“责令班主任限期整顿”,与班主任缺乏沟通,很容易拉开学校领导与班主任的距离,加大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心理差距;“给高二(4)班一个集体通报批评”似乎“法也责众”了,但处理太轻,对犯错集体没有教育效果,对其他班级也没有警戒作用。方法2中“学校政教处召集不出操学生或者学校领导到高二(4)班去”、“在全校学生大会点名通报”好像很能体现学校对事件的重视,但“集体训斥,以观后效”“以儆效尤”过于简单,根本没有考虑到现代中学生的逆反心理。从本质上说,两种管理方法还是停留在被动管理学生的原始状态,“学生被动地接受管理,师生双方处于‘管’与‘被管’的状态,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甚至出现对立情绪,这种现象的出现使管理工作难以有效开展。”[1]
方法3、方法4突显了“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的思想,切合当代的教育形势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同时充分考虑了现代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什么是人性化管理?人性化管理就是要以人为本,要求管理者依靠人、尊重人、信任人、激发人,在本质上是以促进人自身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著名管理学家陈怡安教授把人本管理提炼为三句话:点亮人性的光辉;回归生命的价值;共创繁荣和幸福。具体地说,人性化管理就是要求管理者在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的基础上,用爱和关怀去唤醒学生人性中的真、善、美,摒弃假、丑、恶,点亮人性的光辉,让每个学生都体味到人生的价值。方法3、4都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学校推行“人性化管理,就是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核心是显示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不拿制度去‘管’,去‘压’,去‘吓唬’。”[2]两种处理方法以学生座谈、倾听学生意见、班级讨论等形式,充分显示了学校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但是,“特别强调的是,人性化管理决不是放弃管理,不是要降低规章制度的严肃性和公正性,而是在按章办事、依法治校、文明施教的基础上,更注重提高管理的艺术,改变管理的方式和方法。”[3]人性化管理最终目的还是要教育人、发展人。方法3体现了人性化管理中的尊重人、信任人,但却降低了规章制度的严肃性和公正性,可以说是对人性化管理的片面理解,或者说从本质上就扭曲了人性化管理。对犯错学生的处理的目的一是为了教育犯错误的学生本人,让他们认识并改正错误;二是教育其他学生,要他们引以为戒。如果一味地迎合学生、迁就学生,那么不但不能教育学生,还会给学校工作带来许多后遗症。方法3中的学生座谈时,没有让学生主动认识错误,也没有对学生给予必要的处罚,对犯错学生本人没有教育效果,事件造成的不良影响也没能得到及时的挽回。这样处理迎合、迁就了学生,学校制度得不到很好的维护。
方法4却不一样,它既能体现教育管理的人文性,又能维护学校制度的严肃性和公正性。整个事件处理过程始终是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学校处于主导地位,贯穿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体现了人性化管理的特点。处理过程可以概括为四个流程:学会倾听、尊重学生→集体讨论、认识错误→因势利导、找出方法→亮相道歉、维护制度。学会倾听、尊重学生,体现在事件发生后,该学校政教处并不是简单下结论,而是先尊重学生,认真听取班主任和学生的意见,让他们畅所欲言。马洛斯的需要层次中,尊重是一种较高的满足。整个过程都体现了对犯错学生的尊重,这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保证。尊重学生就是学校管理者要把学生放在和自己一样是“人”的角度去看待,去认真倾听,平等对话,站在学生的位置来倾听他们发自内心的声音。也只有这样才是打开学生心结、找到正确解决问题的通途。集体讨论、主动认错,体现了民主化管理,它是人性化管理中一种必不可少的形式,是在充分尊重被管理者的基础上找出的一种比较切合实际的、有效的管理办法。学生犯错,首先是要让他们自己认识到错误,认识错误的形式也可以多种多样,集体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主动承认错误是处理学生集体犯错的一种有效方法。因势利导、找出方法,在学生集体讨论的基础上,政教处引导的作用十分重要,第三步中政教处提出的几个问题从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个方面有目的的对学生进行了正面引导,让学生自主找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从而达到教育学生的宗旨。亮相道歉、维护制度,通过政教处的正确引导、学生的自主认识,既能够教育犯错者,又起到警戒其他学生的效果,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法也责众,学校制度的严肃性和公正性得到了有力的维护。这种处理方法充分体现了该校政教处对人性化管理理解的深刻性和对学生集体犯错处理的科学性。
五、反思
雷雪峰 旬阳县蜀河镇吕关完小
汉水悠悠,养育了秦巴山区东南部的世代儿女,这里千道河流,万道小溪,终年潺潺,积淀着陕南人民特有的丰富文化底蕴,多少年来,辛辛学子们希望通过学业走出大山,改变自己的命运,因此,不顾路途遥远,河沟溪流的阻碍,每日两趟奔波于家与学校之间。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安全意识还相对薄弱的年代,舍己救人的小英雄何相姣凭自己瘦弱的双肩,柔弱的手臂救助十几名被困在洪水中的同学,成为我们至今学习的榜样。
汛期又来了,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每一所学校都高度重视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安全无小事”,高度重视安全工作,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前提和基础。我国每年的汛期,被洪水夺去宝贵生命的事件屡见不鲜。学生的安全问题,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安全教育中,我们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明白事理,学会学习,更要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教给他们一些应知的安全知识和防范的办法。特别是汛期的安全教育,应以防范、自救、自护为主,提高学生应对风险的能力。下面,我们来看两个案例:
(一)这一天,风和日丽,一切如常,学校秩序井然,上课、下课都遵循着往日的作息规律,学校门前的那条小河清澈见底,正缓缓的流着。放学了,八岁的孩子小明兴冲冲的跑出教室,来到校门口,眼睛在人群中搜索着妈妈,可是,同学们都走了,他还没见到每日都来接他的妈妈。这时,他看到了邻居的叔叔也来接孩子,于是就和这位叔叔一起回家,走到河边,小明突然想起语文课本忘带了,老师说:“明天早上检查背诵课文”怎么办呢?只有返回学校去取吧!但一会儿过河怎么办呢?又没有桥。这时叔叔喊他:“走吧”小明没有办法,只好说:“叔叔,你先走,我得回学校去取书。”小明说完,就转身回学校去了,等他重到河边时,叔叔已经回去了,河边一个人也没有,过还是不过?过,老师讲过,隔河的学生在没有家长接送的情况下不能过河;不过,肚子正咕咕叫。思考再三,自己天天从这里过河,过吧……悲剧就这样发生了。
(二)某小学位于高山上,这里的孩子都是旱鸭子,可是一个一年级小学生的故事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人得到不少启示。那是八年前的一个夏天,放学时,雷声大作,狂风骤起,一时间乌云密布,暴雨即将来临。老师们急忙联系已离校的学生家长,同时,把没有离校的学生留下来。不一会儿,暴雨便倾盆而下,就连路上的行人也无法继续前行,纷纷到学校避雨。大雨已下了半个小时,这时,一位妇女匆匆赶到学校,他身上的衣服已经湿透了,伞也翻过来了,一边抹着脸上的雨水,一边用焦急的目光搜索着,问学生,问老师:“你们有没有看见王小军?”有同学回答:“他早在下雨前都走了。”“可是我从家一路接到学校,根本没遇见他,这么大的雨,路上还经过一条大沟,沟里的水,大人都不容易过了,这条路上只有他一个人……会上哪儿去呢?……”她急匆匆的背影消失在大雨中。雨停后,直到晚上,老
师们才联系到这位妇女,原来,王小军放学后飞快的往家里赶,走到沟边时,沟里的水很大,平时过沟的地方水面已经很宽,而且,水流湍急,这种情况下,人如果被水冲倒了,就不容易爬起来,还会被冲到下面的乱石之中。他看到水边的草在晃动,灵机一动,找来一根木棍,再过沟的路的上游找到一处水流较缓的水潭,然后用木棍试探着深浅一步步趟过去。
从上面的两个案例,不难看出,学生都是在无人监护的情况下过河,但是,在危险的情况下,这名小学生不是盲目,而是十分镇定的思考,从而顺利过河,这给我们启示很多:
1、树立牢固的安全意识,是每一个学生,每一位教师,每一位家长,乃至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生命不保,何谈教育?安全不抓,谈何教学?在这种牢固的安全意识里,各种安全管理制度才能落实,各种自救自护能力才能逐渐形成。
2、根据不同季节上好安全教育课。每年夏季来临之前,汛期安全教育应是这一阶段的教育主题。以此类推,春季以防传染病为主,夏季除了防汛,还有防雷等,秋冬季主要是防火防电防盗等。只有这样,才能做到重点突出,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开展安全知识讲座,组织学生有针对性的安全演练,培养学生安全应急的能力。还要分层次,根据不同的年龄段特点,采取不同形式的安全教育。
3、学校与家长的共同教育和关爱,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教育孩子是学校、家长、社会的共同责任。现在的家长过
于溺爱孩子,降低了孩子独立生存的能力,同时,也降低了孩子独自面对危险和困难时的应对能力。孩子普遍表现为:对人不尊重,对物不爱惜。学校逐年在安全教育上加大力度,不但做好学生的在校教育,而且做好学生在家、在社会的延伸教育。通过与家长签定学生安全责任书、召开家长会、加强安全知识宣传、致家长书、摸排周围社会环境等方式,让安全教育辐射到学习、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
网络环境下的集体备课模式:研究教材一修改教案一网上讨论一反思修改一形成教案。我校教导处收集各学科、各年级标准教案挂在网上,教师上课前针对班级的实际、教师本身的教学特色,整合单元目标的要求,对教案进行修改,使之符合教学实际。每课修改之处用红色标注,并放进各自的资源库。在每课的标准教案下面,可以清晰地看到教师对标准教案的改进情况。
网上观课的模式:课前看设计一课中观成败一课后思原因一课堂巧运用。我校每学期为校本研修活动搭建了有效的载体,即“磨课”“评价课”及“同课异构”教学活动。这些活动为网络环境下的校本研修提供了素材。所有的课均在观摩教室上,并进行拍摄,上传到研修平台的视频系统中,供教师网上观摩。
网上评课的模式:观课堂实录一评课堂成败一提改进建议一寻解决策略。教师在校园网的校本研修平台中边看录像边评课。通过录像定格、播放、回放,对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若干教学情境进行逐一研讨。
网上反思的模式:自我反思一同伴互助一专业引领。教师借助校本研修网自行浏览自己的或其他教师的视频案例,在播放中找出一些自己觉得很特别的画面,将其静止,思考反省为何当时会如此地教,教得是否妥当,下次应如何改进等。在个人反思的基础上,教研组教师一起观看教学视频,共同进行教学交流和探讨,对教学现象或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
针对“你是否经常去图书馆”这一问题,调查结果为:每天都去的占9.2%,每周1~2次的占18.9%,每學期1~2次的占53.8%,从没来过的占18.1%。
面对这一现状,我们尝试发挥图书馆实施素质教育的长效机制,即把读书的自愿性与强制性相结合,开展读书认证制度,充分发挥中职学校图书馆的作用。
【实施策略】
1.设置读书量。考虑到中职学校学生的实际状况,在制订此项制度的时候我们将起点放低,把参与作为第一要素。每生每学期至少阅读两本以上的馆藏图书,并写出两篇以上读书心得,每篇不少于600字。
2.确定读书范围。该活动要求学生阅读范围必须为馆藏图书。为了保障读书的质量,馆藏书都经过图书馆工作人员、部分老师以及学生代表亲自去书店挑选,避免低俗、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读物阻碍学生健康发展。
3.做好评价与督导。图书馆工作人员每周对每一位学生的借阅情况进行统计,并将统计结果进行整理,反馈给各班班主任。图书馆实行包干制,即每一位工作人员负责10个左右班级,亲自到班级进行宣传,与未借阅过图书的学生进行谈心等。
4.举办读书讲座。邀请图书界专家为学生作读书讲座。
5.开展读书经验交流会。在学生中开展全校性的读书经验交流会,让学生亲身感受到读书是一种快乐的事,是一种享受,同时达到同伴引领的作用。
6.开展有奖读书征文活动。每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前通过校报、海报大力宣传,以期使更多的学生拿起笔来,写出自己的所思所想。
【条件保障】
1.校内营造读书的氛围。在图书馆内外,教学楼前、走廊中、餐厅前,制作有关读书的名人展板,让一句句富有哲理的读书名言时刻鞭策学生。如“阅读虽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和厚度”、“读书使人充实,思考使人深邃,交流使人清醒”等烘托读书氛围。
2.确保书目的数量和质量。学校每年都应该购买大批量新书,并确保其质量,在丰富学生精神世界的同时,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3.确保一定的资金。学校应每年划拨一定的专项资金,对喜爱读书、在读书活动中获奖的学生进行奖励,以不断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
4.确保读书情况在学生学业成绩中的比重或认证。让学生意识到,没有达到一定的读书量,就会被确定为学业成绩不过关,强化学生的读书意识。
【 主要成效】
1.学生借阅量和借阅率大幅增加,校园读书氛围形成。读书认证活动从开始试行到现在已经四年半的时间,九个学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08年共有916人、23个班级参与此项活动,参与率为85.71%,人均借阅量5.37册,好的班级人均为6.19册。如今共有1671人、43个班级参与此项活动,参与率为98.4%,人均借阅量达到7.24册,好的班级达到人均15.13册。图书馆从一个多年来冷清寂寞的场所变成如今生机勃勃的地方。由原来每天八小时盼着学生来借书到现在不断地为学生延长借阅时间。
2.评选读书标兵。学校每学期以读书的数量、读书心得的质量及班主任推荐作为评选依据,在所有在校生中选取前30名作为“读书标兵”入围选手,由校领导、相关科室负责人、教师、班主任、图书管理员组成评选委员会,围绕所读书籍以答辩的方式进行提问,每人共5个问题分为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每题所占分值为20分,根据所有评委打分,评出前10名给予奖励。并通过读书标兵带动周围的学生读书。
3.提升了图书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开展活动前,由于到图书馆借阅的人太少,不仅门庭冷落,也导致图书馆工作人员积极性不高。开展读书认证活动后,由于借阅量大幅度上升,不仅与之相伴的常规工作量随之增加,还由于读书认证活动所要求的借阅情况登记、统计、汇总分析,以及收取读书心得(读书笔记)并评定等级等工作程序的落实,使图书管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感受到了自身的价值。同时,为更好地解答学生有关读书的问题和评定心得体会,工作人员自身读书的自觉性也比以前高了很多。
作者单位 陕西银行学校
成都铁路卫生学校成立于1947年,是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全国首批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教育部德育实验基地,四川省藏区“9+3”免费职业教育先进集体,成都市文明单位标兵,护理专业是教育部首批示范专业。学校有着近70年的办学历程,有着良好的管理文化传承,以“博学、笃行、仁爱、惠众”为校训,形成了“仁爱、和谐、尚美、进取”的校风,坚持“以人为本、科学有序”的管理理念。
学校办学规模较大,在校学生达10000人,教职工人数少,在册教职员工只200多人,学生入学起点低,汉、藏、彝等多民族聚集,管理难度相对较大。学校德育工作的特点是构建了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德育管理模式,注重学生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发挥医护文化的独特育人作用,制度健全,管理到位,效果显著,受到学生、家长、社会各界好评。反思学校德育工作的特点,是在“全面、全员、制度、实效”上下了功夫,而在创新创意、理念提升等方面做得不足。现将德育工作的主要特点汇报如下。
一、以德育科研为先导,着力构建学校德育教育规范化运行模式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显著特色。
在社会变革,多元文化冲击,价值重建的复杂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面临诸多新情况、新问题。根据学校实际需要
和我们的科研能力,针对中等职业学校现阶段学生、德育工作者及德育管理制度的现状,拟通过学校德育教育规范化运行模式研究,构建一个可操作、可重复、可复制、效果明显的德育教育模式,达到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效能的目的。形成了以下系列:
(一)内涵丰富的入学教育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新生入学时就培养的好习惯,对学生整个学习生活都将产生积极的作用。我们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用一个月的时间,做实新生入学教育,一是环境教育入手,提升适应能力,新生入校,就有班主任、生活老师通过参观、讲解、班会交流、个别谈心等方式让同学们了解、熟悉各种环境,消除陌生感,提升自己的适应能力。二是磨练意志品质,严格军训生活。三是认真学习校规,强化纪律意识,我们专门用一周的课外活动时间进行校规校纪的学习,通过自学、集中学习、讲解、案例分析、主题班会、测试等方式,让每一位新生明确怎么做才符合一名中职生,特别是一名医学生的要求,增强他们主动选择正确行为的自觉性,增强纪律观念。四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注重文化熏陶,让新生尽快融入卫校生活,感受卫校精神,让学生了解卫校的昨天、今天,明确学校的办学理念与学校的核心价值。五是启发就业意识,引导专业认知和职业认识,请专业课老师介绍专业特点,课程设臵,就业去向,职业标准等,让学生明确职业目标及社会的需求。
优美的校园环境
新生军训汇报表演
(二)体现职业学校特色的职业素养教育与校园文化活动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就业导向”,“职业准备”要求学校不断强化职业意识。作为一所卫生学校,卫生职业是一个对职业素养要求很高的职业。不仅有技能的高低,还应有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等综合品质等。
在学生在校过程中,我们全程规划了职业素养培养,着重把握了以下13个环节:医学生宣誓仪式——入职的第一步,职业服装的发放仪式,职业前景调查,职业礼仪训练,职业角色体会,“爱心、细心、耐心”训练,集体精神的培养,“沟通”、竞争与合作,职业活动中法律意识的建立,如何面对挫折,我是“护士长”——责任教育,“传光授帽”——体会职业的神圣,模拟招聘——接受社会的选择。
庄严的医学生宣誓仪式
情系灾区的爱心捐助现场
学校爱心社慰问郫县敬老院的爷爷奶奶
文艺汇演主持人及全体演职人员留影
精彩的夏季男子篮球赛
动感十足的校园科技广场的学生“快闪”
欢送实习生的社团活动周
(三)全方位管理的德育学分制
为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的管理,改革操行评分制度,创建德育学分制度。使德育学分评定比操行评分制度更全面、更规范、更具有强制力。德育学分突出了三方面的考核:班主任考核、生活老师考核、保卫科老师考核。其中班主任考核由三个部分组成:任课老师负责并填写考勤、纪律记录;集会、两操、课外活动、校牌、文明行为等由团委、学生会和文明监督岗负责检查记录;在此基础上,班主任根据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综合考评。生活老师负责考核宿舍纪律、卫生等情况。保卫科老师负责考核学生半封闭制度管理情况。从而真正实现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建立德育重修制。当期德育考核不合格的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下期重新获得德育学分。重修内容由三部份组成,第一,举办德育补习班。第二,参加公益劳动实践。第三,日常养成。将德育考核成绩纳入学生学业总学分考核,是学生参与评优、推荐实习就业、毕业等的重要依据。重修不合格者,推迟毕业。
(四)科学测评为基础的心理健康教育
从新生入学着手,全员参加心理测试,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中职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情绪困扰、人际交往困难、职业规划问题、行为异常、或因心理问题导致的躯体化现象。从多年的教学和学生工作的经验中也发现价值观混乱、自卑、情绪压抑、个性发展缺陷、自我形象不良以及潜在性失业、失学威胁带来的心
里压力也普通存在。
为此我们制定了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组建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开展心理测试,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加强班主任培训,提高班主任心理健康水平。开办心理健康讲座,提高心理调适能力。开展个体咨询,缓解强烈心理冲突,培养健康心理。进行团体辅导。建立心理俱乐部,提供交流沟通的平台。在学生下实习前,经对比测试,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获得明显改善。
5.25“我爱我”大型心理活动周
(五)全纳教育背景下的宿舍管理
宿舍是学生学校生活的重要场景,宿舍表现是最接近学生真实状态的个人展示,宿舍管理老师在一定程度上说,是与学生“走
得最近的人”。做好宿舍管理工作是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我们注重提高认识,强化宿舍管理老师职业意识,注重队伍建设,加强对宿舍管理老师的培训和指导,定期开展培训、考核、交流,提高管理老师德育工作能力。改革德育成绩考核方式:将学生德育成绩的30%由宿舍管理老师根据学生在宿舍的表现考核(以前德育成绩全部由班主任考核),70%由班主任考核学生在校的其他方面的表现。并要求宿舍管理老师认真处理好各种事情,做好本职工作,能自己处理好的问题决不回避、推诿,自己能化解的矛盾及时解决,不随意把问题上交,让他们真正参与到学生的教育与管理中。
不一般的寝室文化
不一般的温馨氛围
(六)独具特色的藏区“9+3”免费中职教育
实施藏区“9+3”免费中职教育计划是四川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战略步署,将藏区学生集中到内地条件较好的中职学校就读,是事关民族团结、藏区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藏区学生的德育工作具有鲜明的特色。
一是各级领导重视,学校全员参与。二是认真做好新生入校准备工作。在老生中广泛动员,各班召开题为“如何与藏区同学友好和睦相处”的主题班会。为欢迎藏区新生报到,学校团委、学生科组织了志愿者,开展“手拉手”活动,安排整理好了藏区同学寝室,让同学们一进校,体会到同学间的关爱,感受到家的温暖。三是在强化军训的同时,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入学教育,帮助藏区新生学习理解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继承弘扬学校的优良传统,全面认识学校的专业、课程设臵和职业前景,增强了同学们对今后将从事的卫生事业的责任感、神圣感。四是注重真情投入。藏区学生到内地,从地理、生活、气候各方面变化巨大,面临一定困难。具体体现在对亲人的思念比内地学生更加强烈。学校组织专职管理老师、班主任有针对性地作了大量工作,帮助藏区学生尽快适应了学校生活。五是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学生会、团委吸收一定藏区学生参加学校的学生管理,并要求混合班班委、团支部必须有藏区学生。六是精心策划、有序组织、丰富课余生活。七是立足学习、注重引导。学校抓学习为重点,开展藏区学生心理及学法指导专题培训讲座,学习经验交流活动,开展知识竞赛。八是制度健全包保到位,学校制定了严格的“9+3”学生管理及情况通报制度,动员全校党员包保到每名藏区学生,真情投入,倾情参与,构建了全员德育的格局。
二、坚持两个依靠,抓好队伍建设
(一)以班主任技能大赛为看点,建设德育工作教师队伍。每年严密组织开展班主任技能竞赛,通过此平台全方位展示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的思想态度、进取精神、工作方法、统筹能力和综合素质,以加强德育工作骨干队伍建设。
参照全国中职学校班主任技能大赛,结合我校实际,大赛分为初赛、复赛和决赛三个环节,初赛面向全校班主任,采取征文形式每名班主任提交至少一篇关于班级管理的心得体会,评审组
经审阅合议,遴选出20篇优秀文章,这20名班主任参加复赛。复赛以小组形式进行,分为4个小组,每个小组5名选手。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为6分钟的班级管理理念PPT展示,第二部分为现场抽签抽取分别涉及学生安全、心理、学习方面的3个问题即时作答。最终选取6名选手参加决赛。决赛为主题班会,组委会根据学生在校期间不同的6个阶段设臵6个主题,参赛选手通过抽签决定参赛主题,经过一周的准备期,最终以主题班会的形式现场比赛,决出一、二、三等奖。比赛结束后,所有参赛作品和内容将被整理成册,以供以后班主任借鉴学习。通过每年一度的班主任技能大赛,让我们的班主任学会了如何把美好的宏观的班级管理理念落实到微观的学生团队辅导及学生个体指导更好地中,并从微观的学生团队辅导及学生个体指导实践中提炼出更好的适合班级管理利于班级成长的班级管理理念。这是一个班主任工作自省、反思、总结并重建的平台。
新生班班主任培训
优秀班主任表彰
班主任技能大赛
(二)大胆选拔、培养、使用学生干部,发挥德育管理学生队伍的作用。
规范并完善学生会、学生社团、班委团支部的规范管理与活动引领职能,充分发挥其学生自主管理自我教育作用。大胆放手,赋权担责,注重监管。学生会各组织,团委会文明监督岗,治保会成员,在学校日常管理,秩序维护,各类活动,安全维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对我校新入校学生数量大、日常习惯差、学习能力低下、自我管理能力和心理抗挫能力弱的现实特点,从高年级生遴选部分学习好、综合素质强的学生参加学生辅导员竞选,通过相关的理论和方法培训,让他们担任新生班级的学生辅导员,协助班主任及班委进行班级日常管理。在这个管理过程中,他们不仅起到传帮带作用,同时提高了自身的榜样力和责任力。
学生会各部门负责人团队拓展训练
班团干部常规培训
【学校管理工作案例】推荐阅读:
学校管理案例:“学生”碰上“手机”06-11
最新学校管理中的案例分析11-16
爱生学校案例11-27
学校发展优秀案例10-03
2008年度学校教育和学校管理工作06-21
优化学校管理,提升学校办学水平11-23
学校课程改革案例10-23
学校教学管理工作09-28
学校管理工作特色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