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材料

2024-06-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医改材料(精选4篇)

医改材料 篇1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重大民生工程。自从2010年我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实施以来,西张庄镇卫生院高度重视,按照上级部署上下一心、积极行动、稳妥实施、扎实推进,确保医改各阶段任务圆满完成,取得了群众满意、职工支持、政府肯定的良好效果,现将我院实施医改以来的各项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西张庄镇卫生院始建于1988年,是一所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医疗机构。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医疗保险定点单位。医院占地面积6000余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000余平方米,其中在职人员38人,专业技术人员36人,退休人员7名,其中中级职称11人,初级职称25人,内设内科、外科、中医科、公共卫生科、妇产科、放射科、心电图室、B超室、生化室等16个科室,病区设床位20张,为辖区28个行政村4万余人提供优质的医疗保健服务。

二、卫生院医改工作推进情况:

(一)严格执行药物零差价政策,让利于人民群众

自2010年3月15日起,我院按上级部署正式实施了药物零差价政策,全部使用国家基本用药目录药物,并进行集中招标采购,零差价销售后药品价格下降30%左右,让广大农民群众减轻了就医经济负担、得到了真切的实惠,医改工作也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真心拥护。

(二)加强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建设

进一步巩固和完善新农合与人口医疗救助制度的衔接,按照上级要求,紧紧围绕“三好一满意”活动的开展,以便民、利民、惠民为目标,我院于2011

年6月份正式推行“先诊疗,后付费”就诊新模式,进一步简化就诊程序,优化服务流程,创新医疗收费管理,改革新农合支付方式,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实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慢病管理与新农合补偿协同的新机制,扩大了慢性病的补偿范围,其门诊医药费用纳入慢性病门诊费用补偿范围。开展新农合住院医药费用单病种限价付费管理,对单病种进行最高限价,并公示。

(三)全面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

我院除确保正常的基本医疗服务外,花大气力,抽足人力,合理安排,做好各项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截止目前,11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走上正轨化。今年,准备建设泰安市级标准化 “孕产妇学校”,对孕产妇进行指导培训,集中进行孕产妇保健、婴幼儿生长发育规律等方面的宣传教育。

(四)加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

完善绩效考评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认真制定了《西张庄镇卫生院绩效考核方案》及《内部考核实施细则》。于2011年8月顺利完成了全院职工的竞聘上岗工作,其中2人按照上级文件规定离岗退休,定编定岗后及时实施绩效工资的考核及发放。

(五)、加强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

按照全市要求于2012年3月份对全镇村卫生室中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实行药品网上统一招标采购、配送、零差价销售,并按照相关乡医配备比例,择优录用78名乡医,并采取绩效考评机制,依据考核结果发放补助。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决不辜负各级领导的重托,有信心、有决心、也有能力按照确立的目标,不断总结经验,查找不足,继续扎实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争取卫生院进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轨道!

医改经验材料 篇2

经验材料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医改精神,探索构建区域医疗联合体,整合卫生资源,提高医疗服务体系宏观效率,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切实方便群众就医,减轻患者医药费用负担,不断提高医疗资源的总体配置效率和利用效率,有效控制医疗费用,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连续、优质的基本医疗服务。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管理模式:医联体所属医疗机构均为独立法人单位,以章程为共同规范,以管理为联结纽带。医联体采取理事会治理结构,理事会作为联合体的最高决策机构,主要负责联合体所属医疗机构的总体发展规划、资源统筹调配,机构、人员绩效考核,效益、薪酬分配等重大事项的决策。理事会设理事长1名(原则上由牵头医院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副理事、理事若干名,由理事长、副理事长共同提出理事拟任人选,负责协助理事长工作。理事会成员需报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后方能履行职责。

主要做法:

(一)统一规划发展,开展综合考评。医联体根据各医疗机构专业特点、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在医联体理事会统一规划下,实行总体控制、实时监控、动态调整,按校准完善发展方向、按季度审核任务完成情况、按月度分析运行效率指标。医联体理事会委托牵头医院,定期对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进行综合考评监测和通报,内容包括医疗质量、服务水平、运行效率、人员绩效等,各成员单位结合考评结果对本单位相关部门及职工给予奖惩。

(二)推行全科医师团队到社区服务制度。建立全科医学科,设置全科诊室。全科医学科人员构成分为管理团队和医疗团队。管理团队的成员兼任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业务主任职能,主要负责制定符合基层医疗机构实际的个性化指导方案、培训课程及人员配置方案。医疗团队由医联体内医疗专家、技术骨干组成,一是定期到基层医疗机构服务,保证每天至少1-3名专家在基层医疗机构坐诊,二是在全科诊室出诊,负责上转患者在院内的接诊、分诊工作及下转患者的康复指导工作,促进优势医疗资源下沉。上级医院选派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任和全科医师团队,其工资待遇由所属医院承担,不得低于原收入水平。

(三)医联体内人员合理流动。医联体内医疗机构医师可根据工作需要,选择医联体内具有相应诊疗科目的医疗机构作为多点执业地点开展诊疗服务,由各医疗机构报医联体理事会审核后,向双方(或多家)机构登记注册的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医联体内医疗机构可根据工作需要,与医联体内非本机构医技人员和医疗管理人员通过签订协议等方式,报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后,聘请其在本机构兼职。

(四)强化基层医务人员业务指导培训。

1、牵头医院定期安排医联体内的基层医务人员到上级医院进行免费进修学习。积极推广学科指南及临床路径,共同遵守统一的诊疗和操作规范,逐步实现疾病的规范化、同质化诊疗。宣传普及简便、有效、价廉的中、西医基层适宜技术,重点是各类慢病防治技术。

2、上级医院和下级医疗卫生机构建立技术支持制度和途径,建立远程会诊系统。除危急病人的会诊外,定期开展各种疑难病症的讨论,帮助下级医疗机构提高诊疗水平,与“创建中医工作先进县”、“对口支援”、“中医药适宜技术”结合进行。

3、建立和完善上级医院医务人员定期到基层医疗机构进行技术指导或者兼任学科带头人机制。医联体内二级医院的专业技术人员在晋升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前,需在医联体内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至少6个月。

4、建立医联体内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到上级或牵头医院进修和培训机制。医联体内二级医院有计划地、定期对医联体内基层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安排免费进修和专业技术培训,为乡镇卫生院培养一批能诊治常见病、多发病和诊断明确慢性病的医护人员,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技术水平。

5、开展医联体人员的统一培训和考核。委托医联体牵头医院对医联体内人员统一组织开展医师定期考核及其他(全科医师、住院医师规范化、专科护理人员)培训考核工作。

(五)医联体内探索开展预约诊疗、检验检查结果互认等服务手段创新。

1、在医院开展预约诊疗服务基础上,搭建统一的预约诊疗服务平台,提供更加便捷的预约诊疗服务。在统一质控标准、确保医疗安全的前提下,在医联体内扩大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范围,减少重复检查检验,检查互认必须在符合医疗安全规范的前提下开展,可按项目逐步互认,分步实施。

2、医联体贯彻落实政府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医保优惠、基本药物制度、药品零差价等各项惠民政策,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和措施,探索推出各项便民惠民就医措施,引导居民在基层医疗机构首诊。如享受免费专家健康咨询,为老年、行动不便的就诊患者提供免费接送服务,在基层机构首诊预约上级医院专家门诊、检查、住院、转诊等一站式服务并享受优先、免挂号费、优惠就医费用等。

(六)完善双向转诊制度,建立绿色通道。

1、结合分级诊疗试点工作开展情况,按照患者自愿的原则,开展医联体内的双向转诊工作。落实基层医生首诊负责制,制定医联体内的转诊规范与流程,建立基层患者转诊绿色通道,对通过基层转诊的患者,上级医院优先安排诊治,鼓励社区居民首选到基层医疗机构就诊,康复期的病人回基层医疗机构诊疗。

2、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的学科规划、布局为基础,以手术分级管理、医疗技术准入管理为主要抓手,卫生行政部门着重规范医联体内各级医疗机构的收治行为,促进分级诊疗机制科学、有序推进。

3、医联体积极建立医联体内二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间的双向转诊制度,着重促进二级医院恢复期(康复期)患者下转。要按照患者自愿、分级诊治、连续治疗、安全便捷和尽量减轻患者就医费用负担的原则,细化和完善医联体内医疗机构间患者双向转诊制度,制定合理、方便、畅通的双向转诊具体实施细则。

4、医联体内各级医疗机构间建立业务协作关系。疑难复杂急危重症患者的转诊按照病情需要、抢救生命的原则,科学合理安排诊疗。通过引导首诊在基层、分级诊疗和实施双向转诊,充分发挥基层医疗机构在公共卫生及基本医疗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医联体内大型公立医院与各基层医疗机构之间形成上下联动、分级分工、疾病诊治连续化管理的机制,最终实现“首诊在基层,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新格局。

(七)对接医疗信息,推进院际协作。

1、利用现有医疗卫生信息化资源,依托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医疗协同信息系统,实现医联体内各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服务信息互通,逐步完善医联体内各成员单位之间的信息共享。积极组建区域影像诊断中心、医用消毒供应中心等优质资源共享平台,从而满足医联体医疗服务的需求。

2、建立医联体内会诊制度。注重全专结合,医联体内二级医院的专科医生和乡镇卫生院的全科医生,可联合对相关疾病进行诊疗;开展医联体内网上诊疗和远程医疗服务,方便患者及时就医和诊治。

3、完善健康管理服务模式。进一步健全完善医联体所在辖区居民健康管理服务,为常住居民建立健康档案,着重居民健康监测和慢病预防。加快推进医联体内各级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尽快实现健康档案与居民诊疗信息的有效衔接,达到医联体间各级医疗机构居民医疗服务信息安全的互联互通。

(八)理顺运行机制,加强绩效考核。医联体理事会要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根据牵头医院的考核结果,做好绩效考核与管理工作,合理分配取得的效益,有条件的基层医疗机构可以给予下沉专家一定补贴,以充分发挥各成员单位和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实现医联体的可持续发展。

7.20医改汇报材料 篇3

狠抓落实

全力推进我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顺利进行

隆德县人民政府(2011年7月20日)

我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区、市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有力指导下,紧紧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工作要求,狠抓五项医改重点任务落实,不断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工作措施,有力的促进全县医改工作的顺利进行,现就相关情况汇报如下,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隆德县下辖3镇10乡1个街道办事处,119个行政村,总面积985平方公里,总人口18万,其中回族人口1.8万,占10%,人口密度为183人/平方公里。全县现有医疗卫生机构21所,其中县级医疗卫生机构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所,乡镇卫生院12所,民营医院1所。现有卫生服务人员420人,其中技术人员402人,占95.7%。全县有村卫生室189所,有乡村医生269名。全县年均门诊病人30多万人次,床位使用率100%。

二、工作措施

(一)抓组织领导,建投入机制,切实提高医改工作水平。按照国家和区、市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工作要求,我县高度重视,制定了《隆德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副县长为副组长,发改、卫生、财政、民政、人社等部门为成员的全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定期不定期召开会议,及时研究我县医改任务落实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全县医改顺利进行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在县财政困难的情况下,优先保障新农合配套资金、基本公共卫生项目配套资金,并补贴农民“一元钱”的药事费,实现免费服务。自2009年以来,县财政累计投入资金1600多万元,为医改工作顺利进行提供了资金保障。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新农合筹资补助办法、资金使用监管管理办法、住院报销管理等各项管理机制,不断规范管理程序,提高管理效率,推进医改工作顺利进行,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突出问题,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二)抓宣传教育,建保障机制,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继续巩固和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通过悬挂横幅、制作宣传展板、印发宣传折页、播放广播电视专题宣传栏目等形式,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宣传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努力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活动期间,共悬挂横幅50余条,制作宣传展板12块,发放宣传折页5万多份,播放广播电视宣传1500多分钟。2010年,筹措合作医疗基金1946万元,为1.4万人(次)报销住院费1708.3万元,为20.6万人(次)报销门诊费240万元,参合率提高到97.3%。完成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职能移交,积极动员城乡居民参加医疗保险,严格按照规定筹措地方配套资金,县、乡报销比例分别达到70%和80%。对城乡困难群众给予医疗保险筹资补助,积极开展医疗救助,切实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看病贵”实际困难。全面实施医保费用即时结算报销制度,简化工 作流程,方便群众报销。积极推行10大类门诊特定病种管理及家庭病床管理制度,严格审批和监管,切实加强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管理,不断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维护群众切身利益。认真开展重大疾病医疗保障试点工作,对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实行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相结合的医疗保障措施,有效减轻参保群众重大疾病医疗费用负担,切实提高保障水平。

(三)抓制度落实,建管理机制,保障基本药物制度顺利实施。

严格落实区、市药招“三统一”政策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积极开展以《基本药物处方集》和《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为重点内容的培训。2009年以来,全县累计培训县、乡、村医务人员2000多人次,切实提高临床合理用药的能力,为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全县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全部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药品“三统一”政策,覆盖率、合同签订率、计划申购率、规定目录药品使用、履约期内回款率均为100%。县级医院基本药物品种数不低于基本药物目录收载品种数的90%,乡村100%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全面落实基层药差补偿制度,2010年,为乡村兑付药差补助资金24.66万元,确保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认真开展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工作,以“打包”形式为全县城乡居民提供两个基本服务包,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宁夏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所规定内容)和基本医疗服务包(包括门诊一般疾病统筹和门诊大病统筹),达到全覆盖。建立健全筹资、支付、药物供应保障、基本医疗服务与医疗保障及救助的衔接机制,严格落实监督管理、绩效考核、劳 动分配、双向转诊、收支两条线制度,进一步规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和提高卫生服务质量,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自2009年以来,共为城乡居民核销药品40.5万人次,核销金额476.7万元。建立和完善乡村卫生机构绩效考核与财政补助工作机制,通过公平、公正、综合考核,建立奖优罚劣、多劳多得的分配机制和社会民主监督机制,实现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由卫生部门独自评价向卫生部门和群众共同评价转变,补偿方式由注重源头向注重结果转变,提高服务效率。2010年,共筹资291.1万元,其中中央206万元,自治区67万元,县财政18.1万元,兑付乡镇卫生院136万元,村卫生室137万元,用于健康教育18.1万元,资金到位率达到100%,支出率达到100%。建立和完善以服务质量、服务数量和群众满意度为核心的绩效考核办法,进一步规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的服务行为,不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动为城乡居民提供基本药物、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能力,使得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站门诊量有了明显增加。

(四)抓基础建设,建服务机制,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2009年以来,先后完成县中医院和县人民医院迁建工程,全部投入试运营阶段,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极大地满足了城乡居民医疗服务的需求。2010年,全面实施杨河乡卫生院新建工程,目前主体工程已全面完工,预计10底投入使用。新建村卫生室11所,使全县村卫生室达到了189个,覆盖率达到159%,解决了农民群众寻医卖药的困难。2011年,编制完成完成“十二五”期间乡镇卫生院 卫生技术人员周转房建设项目和卫生监督所项目规划,并申报了农村急救体系建设项目。二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制订和实施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加快卫生人才培养步伐。2009年以来,积极争取62名“三支一扶、特岗见习医生”充实到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为乡镇卫生院招聘5名执业医师和35名专业技术人员,有效缓解了乡镇卫生院人员短缺的问题。同时,在全社会公开招考县城医疗卫生单位副职5名,进一步加强了医疗机构和公共卫生单位班子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三是加强医疗装备建设。积极争取资金更新医疗设备,为县医院配置了化学发光、尿沉渣、C形臂、电子胃镜、CT、CR等一批先进医疗设备。投资50万元,加快县中医院药房标准化建设。争取项目,为沙塘、联财等乡镇卫生院配置了7台彩超,为村卫生室配齐“十小件”医疗设备,不断满足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四是加强人员培训。全面落实农村卫生人员培训工作,采取“请进来,送出去”和内部传、帮、带的有效措施,对县、乡、村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2009年以来,全县共举办各级各类培训班200余期,培训县、乡、村医务人员3000多人次,开展全科医生培训和转岗培训13名,先后配出20多名骨干医生外出进修学习,全面完成了各项培训任务。严格落实培训考核制度和临床见习实践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基层专业技术人员的服务水平,最大程度满足广大群众的基本医疗卫生需求。认真实施“城市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项目,为基层医疗单位提升服务能力发挥了积极作用。

(五)抓卫生项目,建预防机制,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坚持预防为主方针,继续完善县、乡(社区)、村三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一是认真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项目。按照自治区的统一安排部署,在去年实施9类33项的基础上,最近重新启动10类43项服务项目,坚持把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服务质量作为根本,进一步规范服务行为,切实惠及民生。认真落实国家扩大免疫规划,进一步加强重大疫情、疾病监测、预警、报告等疾病防控工作,免疫规划以乡为单位接种率保持在95%以上,脊灰、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接种率均达99.5%以上。2009年以来,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建档数166512,建档率92.5%;共为全县12748名65岁以上老人建立健康档案,体检10478人,体检率达到82.19%,老年居民健康管理率达到82.19%;累计管理高血压病人5232例,规范管理5127例,管理率98%;管理糖尿病人330例,规范管理314例,管理率95%;筛查重性精神病人435例,确诊235例,管理率达到100%;管理癫痫病人209例,规范管理率100%;开展包虫病筛查5000例,完成任务的100%;实施食管癌/胃癌/贲门癌“三癌”内镜检查2008例,完成下达2000例任务的100.4%。二是狠抓卫生民生计划项目落实。全面落实 “四免一救助”政策,积极开展“贫困患者白内障复明工程”项目,认真实施改水改厕。自2009年以来,全县共救助孕产妇4430例,救助资金达到177万元,住院分娩率99.53%,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到94.67%;开展免费婚检3110人;免费筛查新生儿三种疾病2059人;免费发放叶酸2037人次;宫颈癌筛查14496例;实施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210例;完成“双瓮漏斗式”厕所3093座。2009年和2010年分别完成下达 任务,2011各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正在实施过程。三是大力开展健康教育。通过制作健康教育宣传展板、设置宣传栏、刷写墙体标语、开展健康教育大课堂、中小学校开设健康教育课等形式,继续开展“十个一”宣传活动,为农民群众提供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咨询服务。通过有效的宣传和干预措施的进一步落实,广大农民群众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逐步形成,农民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了90%以上,健康行为形成率达到70%。通过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使卫生工作的重点真正转到预防措施的落实上来,进一步提高了群众预防疾病的能力,有力地保障了群众的身体健康。

(六)抓规范管理,建运行机制,推进公立医疗机构改革。不断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继续加强县人民医院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医院内部管理,实行首诊负责制和住院费用“一日清单”制度,公开医疗服务收费价格,按受社会监督。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制度,促进医院合理用药,减轻群众用药负担。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优化服务流程,规范用药、检查和医疗行为,实行同级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互认制度,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2011年,县医院药占比达到64.2%,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3.8个百分点,次均门诊费用、次均住院费用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加1%、1.5%。严格医院内部准入制度,健全诊疗规范标准和常见疾病检查路径,确定了10个专业18个病种,组织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医务人员认真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全面推行电子病历,覆盖率达到100%。强化医疗安全管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全面实施医院信息公开制度,加强医德 医风建设,不断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完善医护人员以专业技术能力、医疗服务质量、业绩成果和医德医风为主要标准的考核评价和职称评定制度,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充分调动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通过推行医院规范化管理运行体系,进一步促进医院管理的民主化、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三、存在问题

虽然我县医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短缺,整体服务能力和水平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服务质量、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公共卫生服务质量不高,乡村两级人员不足、业务能力不强,难以按照规范要求提供群众满意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同时,群众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认可程度还有一定差距,主动参与意识不强;三是全县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整体年龄偏大,人员结构不够合理,难以满足群众的就医需求;四是妇幼卫生和卫生监督服务体系建设滞后。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今后,我们将按照区、市的统一安排部署,紧紧围绕“打基础,建机制,抓服务,求创新,保质量,提水平”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完善工作措施,突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主题,狠抓任务落实,推进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一是继续加强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实施办法,消除医疗保险制度城乡“二元”差异,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参合率,不断提高管理水平,降低运营成本,促进医改健康顺利进行。二是继续全面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严格落实区、市药招“三统一”政策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不断完善基层疗机构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运行管理机制和财政综合补偿机制,全面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继续加大人员培训力度,切实提高临床合理用药的能力和基本药物覆盖率,降低群众医药费用负担。

三是继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抢抓“十二五”发展机遇期,积极争取和实施卫生民生项目,不断加大卫生基础建设投资力度,加强县乡村三级卫生网络基础。进一步加强医疗卫生人员队伍建设,充分挖掘现有人力资源,建立健全培养使用机制,稳定基层卫生人员队伍,提高服务质量和医疗水平。

四是继续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大力实施公共卫生项目,全面开展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加强重大疾病防治和慢性病规范化管理工作,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扎实推进妇幼卫生工作,继续深入实施农村孕产妇“四免一救助”工作,强化项目规范管理和资金运行。进一步规范儿童保健技术服务,抓好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的落实,不断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儿童保健队伍的服务能力,提高儿童保健覆盖率和系统管理率。

乡镇卫生院-落实医改汇报材料 篇4

西卫字【2010】11号

西河乡卫生院

关于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情况的报告

县医改办:

2010年,为了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关文件精神,把这项惠及民生的实事办好,让广大人民群众切实得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带来的实惠,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不断推进全乡医药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彻底解决人民群众看病贵的问题,努力提高全乡人民健康水平,建设和谐医疗秩序,我院在县、乡两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卫生局、碑坝中心卫生院的关心支持下,在西河乡卫生院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2010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现总结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西河乡地处南郑县东南部大巴山腹地,距县城68公里,全乡总面积253.9平方公里,全乡辖9个行政村,36个村民小组,有农户858户,总人口3082人。卫生院1所,标准化村卫生室9所,医务工作者共计18人,其中临床执业医师2人,临床执业助理医师1人,执业护士1人,乡村医生9人。负责着辖区内6个驻地单位、2所学校及全乡3082人的医疗卫生保障和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二、加强领导,夯实责任

为深入贯彻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关文件精神,我院成立了以张俊虎同志任组长,古桂芳同志任副组长,张宗德、苏建山、王少阳、吴瑞斌同志及辖区内各村卫生室乡村医生为成员的西河乡卫生院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西河乡卫生院,由古桂芳及苏建山同志办理日常工作,为我片区顺利开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

三、扎实有序开展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一)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及管理制度:结合片区实际,我院成立了以张俊虎院长为组长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领导小组,科学制定实施方案及工作计划;建立责任乡村医生制度,健全和完善卫生院医生及村医例会制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调配与绩效考核机制,截止11月底累计召开村医例会11次,各类培训会议9次,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扎实有序开展提供了有效的机制保障。

(二)深入调查摸底,了解基本情况:各村卫生室村医在乡卫生院的统一安排部署下,对辖区内居民健康档案管理、预防接种管理、传染病报告及处理、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压患者及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重性精神病管理等各项工作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调查,取得了第一手资料。

(三)65岁以上老人健康体检工作顺利开展:全乡共筛查符合条件65岁以上老人356人,由我院委托碑坝中心卫生院具体负责实施,共计体检299人,体检率84%,截止11月底共进行4次随访,累计随访1196人次。

(四)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工作扎实有序开展:全乡应建档3082份,实建纸质档案3030份,已上传2931份,占总建档数的95.1%。

(五)健康教育工作全方位开展:我院和各村卫生室利用墙报、宣传栏、标语、横幅等手段,分发《健康教育读本》和健康教育知识宣传,营造浓厚的实施氛围。累计出黑板报25次;深入学校和进行居民点开展12次健康知识讲座,累计560人次参加;开展重大卫生宣传日咨询活动5次。

(六)预防接种工作扎实有序开展:①辖区内实现11次冷链运转,一类疫苗实行免费接种,累计接种168针次,其中基础100针次,加强68针次,接种率超过98%;②甲型H1N1流感疫苗按照知情、自愿、免费的原则,累计接种190人次,未见任何不良反应,并将相关资料全部上传国家平台。

(七)传染病管理报告工作严格深入开展:按照上级部

署,设置了发热门诊及肠道门诊,安排已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书的医师值班;制定了传染病报告院内自查制度,严格把关,截止11月底累计上报法定传染病3例,其中乙类1例,丙类传染病2例,无传染病漏报、错报。

(八)0~36月龄儿童及孕产妇健康管理工作顺利实施:①全乡共有0~36月龄儿童69人,外出3人,累计体检66人次,体检率达96%;②全乡共有孕产妇36人,其中产妇14人,高危4人,住院分娩14人次,住院分娩率达100%;产后访视14人次,访视率达100%;③补服叶酸18人次,补服率80%;④累计办理免费住院分娩卡16人次,及时将卡发放到孕妇手中,并进行相关政策及孕期保健知识的宣传。

(九)慢性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工作全面开展:截止11月底,累计筛查出高血压患者141人,已进行4次随访,共计464人次,随访率100%;累计筛查出2型糖尿病患者4人,已进行4次随访,共计16人次,随访率100%;累计筛查出重性精神疾病疑似患者6人,已进行4次随访,共计24人次,管理率26%,随访率100%。

四、全面推行药品“三统一”

(一)加强领导,夯实责任。成立了以院长张俊虎同志任组长、古桂芳同志任副组长,张宗德、苏建山、王少阳、吴瑞斌等同志及辖区内各村乡村医生为成员的药品“三统一”工作小组,下设办公室于西河乡卫生院,由古桂芳同志办理日常工作。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建立有效的宣传机制,加大对医务人员和人民群众的宣传引导,累计制作张贴宣传标语8幅,张贴于交通要道及人口聚集区,使医疗卫生机构、社会各界更大程度的了解、接受、并支持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促进基本药物的优先、合理使用,确保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我乡稳步推行。

(三)加强医务人员的业务学习,确保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顺利实施。各位医务工作者高度重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充分利用“华医网”的远程培训,以及集中领学等方式,召开培训会议2次,累计培训30人次,使广大医务工作者熟练掌握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相关知识,达到优先、合理、地遴选和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确保乡卫生院、村卫生室采购、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的品种分别占所有药品品种的95%及100%,切实将党和政府的这一惠民政策落到实处,解决群众“看病贵”的问题。

展望未来,任重而道远,但我们坚信在县、乡两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卫生局、碑坝中心卫生院的关心支持下,在西河乡卫生院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将以积极创新、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创新思维、创新机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全面落实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推动我乡医药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上一篇:幼儿园中班科学优质课教案《电动玩具》及教学反思下一篇:体育课评课稿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