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活动周的工作总结
一、成立专项领导小组。结合我们翠小的实际制定了实施方案,确立了工作内容:坚持预防为主,着力抓好健康教育、环境卫生整治和疾病防控工作。
二、认真做好宣传。围绕春季爱国卫生运动和传染病的防控,我校广泛宣传预防疾病的卫生知识,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广大师生正确认识疾病,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做到群防群控。
1、利用校园广播站、翠小网站等宣传媒体,有针对性地向广大师生和家长宣传夏季传染性疾病特别是手足口病的防控知识,教育家长纠正儿童不良卫生习惯,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
2、召开专门教师会,宣传儿童手足口病防治知识。我们主要学习了五个问题:什么是儿童手足口病、儿童手足口病是如何传播的、感染儿童手足口病有哪些表现、如何预防儿童手足口病、家庭或托幼机构发现有发热、皮疹的孩子后应如何处理?
我们同时将相关内容放到校园网上,将“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宣传到每一个师生和家长,使广大师生和家长了解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的引发原因、传染途径、预防方法和治疗措施。
3、校园教学楼、学校院墙我们共悬挂了三条宣传春季爱国卫生运动活动的条幅。前一段时间我们还在学校公示栏张贴了四张宣传画。
三、在二月份,我们组织开展了一次办公室、班级的卫生检查评比,并组织交流,对做得好的办公室及班级给予了表彰和奖励。
我们还开展卫生大扫除,组织广大师生进行一次彻底的卫生清扫,使内外环境整洁有序,无卫生死角。
四、四月下旬,我校安排保洁员使用“高保”杀虫剂进行喷洒,有效进行了—灭蝇、灭蚊、灭鼠、灭蟑螂活动。
一、因地制宜, 合理利用场地
体育游戏活动大多都是在户外宽阔的场地上开展, 利于幼儿尽情地玩耍。但同时场地周围难免会有一些障碍物, 像球架、花台及其他班级的幼儿。因此, 教师在开展体育游戏活动时, 就要合理地选择、利用场地, 避免幼儿发生不安全事故。如:在玩“鲨鱼和小鱼”游戏时, “小鱼”要四散跑才不能被“鲨鱼”捉住。为确保幼儿的安全, 教师要给幼儿划定场地范围, 不许跑出划定的范围。若跑出了, 就算违反游戏规则, 让该幼儿停止游戏一次。进行小球练习, 可以选择靠操场边缘的地方, 防止其他幼儿的冲撞。
二、因材施教, 安全利用器械
在体育活动中借助体育器械锻炼幼儿的身体发挥的功效是巨大的。首先幼儿喜欢器械, 那么投入活动的兴趣也就大, 其次, 器械的使用可以更好地帮助幼儿锻炼身体的协调性, 但是同时我们也会看到器械活动中所用的器材, 木质、铁质的较多, 它们质硬, 而有的转动起来力量很大, 如:跷跷板、铁圈, 针对这种情况应该怎样让其优点发挥起来并杜绝不足带来的危险呢?第一, 教师要告诉幼儿使用器械可能带来的危险。如:跳绳, 当摇起来时会带动很大的力, 抽在小朋友身上很疼, 如果抽在脸上会出血、红肿, 不妨拿一张纸, 让跳绳抽打在纸上, 就会发现纸坏了, 这时幼儿就会意识到我玩跳绳时要与小朋友有一段距离, 防止互相抽打。第二, 教师要及时检查器械消除隐患。器械经过幼儿不断地使用, 不论在坚硬程度上和结构上都会有损坏的现象, 所以教师要及时地定期检查器械, 防止幼儿在玩时发生意外。第三, 教师要认真反思对器械进行改进、更新。在“巧过小溪”活动中, 我们原来用木板做器械并且使用了一段时间, 但有一定的危险性, 后来我们将木板换成了纸板垫子, 它即轻便又安全, 幼儿使用起来方便多了, 投入的兴趣也更高了。
三、突出示范, 强调活动规则
体育游戏活动是与幼儿的基本动作和基本技能紧密相连的, 幼儿在每项活动中都离不开具体的操作动作。为了避免幼儿发生意外事故, 教师在每次活动前应向幼儿示范、讲解活动过程、动作要领及一些体育器材的使用, 并做到语言力求简洁、准确, 示范动作要做到层次规范、要点清楚。之后, 再强调规则, 如跑的时候要注意前面是否有障碍物, 眼睛里要有其他人等。不仅如此, 我们还可以让幼儿自己说说要注意些什么, 在幼儿头脑中树立安全观念。否则, 缺少了规则, 则会使目标不能落实, 幼儿安全得不到保障。如在玩“龟兔赛跑“的游戏前, 我通过示范, 告诉扮演小白兔的幼儿, 在赛跑中必须双脚并拢跳, 因为你的双脚已经被布条捆绑起来, 你如果奔跑或走, 就会摔倒;小乌龟呢, 在手和脚落地向前爬行时, 在快的同时一定要保持身体平衡, 头不要向前冲, 否则就会失去平衡而摔倒。规则交代清楚了, 幼儿在这个集体游戏中就减少了摔倒、碰撞现象, 幼儿投入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更高了。
四、随机教育, 融入安全元素
在幼儿掌握了相对稳定的操作动作后, 教师要善于观察他们在体育活动中的全过程, 并就某项活动中可能发生的危险, 及时地将注意事项告诉幼儿, 并不失时机地适时教给他们一些正确的自我保护方法和应变方法, 鼓励幼儿在运动中锻炼身体、锻炼头脑, 学会在运动中保护自己。如:在玩“灰太狼、灰太狼几点钟”的游戏时, 幼儿经常会发生小朋友碰撞现象。其次, 幼儿的观察能力较差, 眼睛里经常没有他人, 所以误闯误撞的事经常发生, 但并没有引起幼儿的警觉。经过小伟的事件后, 幼儿才知道玩耍时不能总是只顾自己开心, 不顾他人:小伟很顽皮, 在练习抛掷沙包的活动中, 总是不管对方小伙伴有没有准备好, 便将沙包抛给对方, 结果一不小心小伙伴没有接着, 打在了小伙伴的眼镜上, 眼镜掉地上摔坏了。虽然幼儿眼睛没打伤, 但小伟也害怕了, 着看我和地上的眼镜不说话。此时, 我没有马上批评小伟, 而是等了一会, 问小伟“, 如果小朋友今天没戴眼镜, 会怎么样?”小伟小声说:“会打在眼睛上。”看着小伟的样子, 我没有再说什么。从此以后, 小伟在活动中再也没有发生类似的事件, 还经常告诉别人, 不许怎么样呢。
五、科学调节, 做好安全总结
体育活动结束后, 这时幼儿的身体状况正处在突变的危险时刻, 如剧烈运动后喝水、坐、躺等, 都易造成事故。教师应注意幼儿运动后动静交替的相互衔接, 等幼儿情绪平稳后才入座。教师做好了幼儿体育活动后的安全总结, 对幼儿整个活动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总结时, 我们可以与幼儿进行安全谈话, 针对活动中出现的安全问题让幼儿集体讨论, 使他们懂得哪些该做, 哪些不该做, 怎样做才安全。同时也让每个幼儿都了解什么是危险及如何面对危险。并做到持之以恒地引导和教育, 幼儿自然而然地就会树立起安全观念。不仅如此, 还要做好卫生保健。幼儿经过剧烈运动后往往容易出汗, 这时教师要正确引导幼儿进行擦汗, 待幼儿情绪平稳后再适当添加衣服, 以免着凉。
一、学校体育是《纲要》实施的主体
《纲要》规定:“全民健身计划以全国人民为实施对象,以青少年和儿童为重点”。青少年和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是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大业的建设者和保卫者,他们的健康关系到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昌盛,因此,要发动全社会关心他们的体质和健康。《纲要》特别强调:“各级各类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做好学校的体育工作。”
青少年和儿童占全国人口的四分之一,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在校就读。如果在全民健身活动中,丢弃或放松了学校体育工作这一块,《纲要》所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就无法全面完成。
学校在体育师资、技术、场地、设备、资料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无论是开展职工体育活动,还是农民体育活动、社区体育活动,都会经常借助学校这方面的力量,因此,学校体育工作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地位就更显得格外重要了。
二、学校体育工作在全民健身运动中的作用
1.基础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口的体质,特别是青少年、儿童的身体发育状况比旧中国有很大提高。可是一个时期以来,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青少年与儿童的体育健身活动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致使一部分学生体质下降。
因此,解决中小学生的体质问题,夯实好全民健身的基础,学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纲要》提出,要对学生进行终身的体育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继续搞好升学考试体育的试点,不断总结完善,逐步推开;要积极创造条件、努力提高师资水平,多渠道筹集体育经费,加大投入,搞好场地、设备建设和管理,建立健全各项必要的规章制度,执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持续两课、两操、两活动的正常开展,组织好各种竞赛活动;定期对学生进行健康检查和体质测定工作。另外,学校体育工作做好了,对当地的全民健身活动亦会起到示范推广的作用。
2.宣传作用。宣传发动和改革试点,初步掀起一个全民健身活动的热潮。
学校师生是一支庞大的宣传队伍,应该妥善地利用。要采取街头宣传、广播板报、文艺活动、体育交流、竞赛观摩、健身咨詢等多种形式,向广大群众宣传颁市和实施《纲要》的重大意义,提高其对《纲要》的认识,形成全民健身的舆论导向,增强全民健身意识,提高对全民健身工作的重视程度;要使全社会认识到,身体素质是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物质基础,全民健身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体育发展水平是社会进步与人类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
3.支持和指导作用。乡镇街道居委会、驻军等单位开展体育活动列入学校体育工作计划之中。学校是体育人才相对集中的地方,体育教师一般都接受过专业培训,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学校要鼓励和支持他们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为地方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作贡献,如帮助地方订活动计划,进行技术指导,培训体育骨干,指导建立实施体质测定制度,协助组织各种体育活动和体育运动会、并提供技术服务。学校体育教研组要开展对全民健身科学的研究,把推广简便易行和适合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特点和体质状况的体育健身方法,挖掘和整理我国传统医疗、保健康复方面的宝贵遗产,发展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的工作列为教研活动的内容,争取出成果。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天真活泼好动,喜欢体育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要利用课外体育兴趣小组活动的有利时机,为学生的身心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体育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体力,发展智力,提高文化素质,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培养美好的情操。
二、任务的完成
这学期的课外体育兴趣小组活动组织得很好,效果很好。严格按照学期初制定的计划,及早开始,积极规划,固定课外体育兴趣小组活动的时间、地点和人员,保证活动的稳定性。此外,活动内容全面,团队成员能够快速掌握内容,每次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主要经验和体会
1.老师会为每次活动认真备课,安排好每节课的每一个环节,避免在活动过程中失控。
2.内容多样化。这学期的体育课外兴趣小组包括篮球、武术和田径场。每个小组根据学生的情况安排教学内容,大多侧重于欣赏和鼓励教育,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
3.针对性教育。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专业分配不同的学习任务。发挥他们的长处,弥补他们的不足,指导不同类别的教师,指定不同的目标,实施不同的教育。
四.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有时候活动缺乏目的性,学生不懂得学习。今后要制定具体明确的目标,严格要求和管理学生,形成正规的管理模式,制定良好的纪律来规范学生,让学生学到东西。
在__级辅导员秦__致活动开场词后,活动正式开始。当天早上6:30,全体师生在东区门口集合,大家兴致勃勃、整装待发。本次健步走活动的路线车辆稀少、道路通畅,全程距离大约为8公里,学生会在途中安排了多处服务点,以满足大家的不时之需。在旗手的带领下,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出发。伴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同学们的心情都非常激动,纷纷表示这样集体健步走的机会实在难得。在途中,宋书记的鼓励和慰问更是给同学们带去了前行的动力,刘佳宝老师也与院学生会工作人员在行进过程中负责大家的人身安全。老师们和工作人员的认真负责使得整个健步走活动进行的有条不紊。此外。活动还赢得了市民们的句句称赞,他们表示希望能够看到更多这样的活动。9:30,全体师生安全返校,健步走活动顺利结束。
健步走活动结束之后,__学院在西区篮球场举办“阳光操场,健美身姿”主题活动,数名团委学生会干部携__级全体学生参与了此次主题活动。
活动分为“协调小测试”、“活力健美操”、“体能巧锻炼”等三个环节。活动伊始,我院学生会女生部部长苏__向新生们强调了加强体育锻炼对自己身心健康的益处,并教给大家一些测试身体协调能力的动作,大家纷纷学习和模仿,现场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在“活力健美操”环节中,__级健美操队队员蒋__和王__则教给大家一些如踏步、开合跳、吸腿、踢腿等健美操的基本动作,并在动作的连贯中锻炼大家的反应速度,同学们积极参与,乐在其中。最后的“体能巧锻炼”环节中,苏__则给同学们示范了许多瑜伽中的经典动作,并告诉同学们说:“瑜伽不仅可以舒缓身心,经常练习还可以塑身减肥。”
最后的重头戏是__学院组织开展的“活力青春,阳光赛场”球类竞技比赛,在学生中掀起了走出宿舍、走向操场、强身健体的新高潮。
本次竞技比赛分为乒乓球和羽毛球两个专场,均采用11分制和三局两胜制规则。比赛分为男、女单打两场,经过初赛的激烈比拼,共有30人进入决赛。乒乓球赛场上的反手接球、正手快攻,羽毛球赛场上的标准上旋球、精彩扣杀,展现了队员们运筹帷幄、活力四射、热情高涨的风貌,现场掌声、加油声、呐喊声此起彼伏,氛围异常热烈。最终,经过激烈的角逐,__级冀__、李__获得了乒乓球赛中男子单打和女子单打冠军,__级李__、蒋__获得了羽毛球赛中男子单打和女子单打冠军。
一年来,**市体育局的指导下,在XX区委、区政府的直接领导下,我局以增强人民体质为出发点,坚持体育为人民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方针,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努力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实现了社会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的目的。目前,我区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竞技体育稳步前进,体育设施不断完善,体育市场管理日趋规范,进一步巩固了我区全国体育先进县的成果。现将2011年体育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体育工作列入议事日程。
XX区委、区政府历来十分重视体育工作,对党中央和国务院制定的体育工作方针政策积极贯彻落实,把全区体育工作纳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摆上了议事日程,区委、区政府确立了分管体育工作的领导。2011共召开了4次以上的区常委会和多次区政府常务办公会,专门研究体育工作,解决体育事业发展的实际问题。
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也多次亲自参加全区大型体育活动,如:2011年“XX区元旦万人越野赛”、“绿道千人骑游”活动、“8月8日全民健身日”系列活动;2011年5月举行的“乐道香城行活动”,区四大班子主要领导亲自参加并与市民一起骑行绿道,为全民健身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进一步掀起了全民健身新高潮。
二、全民健身工作向前推进,社会体育工作再上台阶。
(一)认真实施体育惠民工程,圆满完成市上目标。一是按照市体育局的工作部署,全面完成了17个农民健身工程目标任务;二是认真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工作,2011年共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56名,超过了市上下达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的标准。
(二)积极组织开展各类体育活动、丰富市民业余生活。1.认真开展XX区级全民健身活动:
一月,举行了XX区庆元旦万人越野赛,来自新都各机关、团体、镇(街办)、驻区单位及中小学校在校学生36个代表队近万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
二月,举行了XX区“我运动、我健康”春节文体大联动活动,区级机关、各镇(街道)、驻区厂矿学校等72个单位参加了本次活动,参加人数达15万多人次。
三月,举行XX区青年足球联赛,全区12支代表队共200余人参加了为期近1个月的比赛。
四月,举行了“运动成都、田园新都”“幸福成都、健康绿道”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生活体验日千人骑游活动,来自XX区各部门、各镇(街道)共1000余人参加了活动
五月,举行“乐道·香城”绿道行启动仪式,区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出席了启动仪式并与市民一道骑行绿道。
六月,举行“荷花节”健身活动,来自区级机关、各镇(街道)26单位,共2000余人参加。
七月,举行村(社区)健身活动比赛,来自各镇(街道)共13支代表队参加了比赛。
八月,举行了以“运动成都、幸福新都”为主题的“全民健身日”系列活动,开展了绿道健步走、毗河绿道骑游、全民健身巡游宣传等活动。九月,举行“劲浪杯”网球公开赛,来自区内的网球爱好者共100余人参加了比赛。
十月,举行XX市北片区老年门球邀请赛,来自金堂、彭州、XX县、青白江、龙泉等区县的代表队受邀参加了比赛。
十一月,举行了XX市XX区2011年“中塑杯”职工篮球赛,来自全区20余支队伍共200余名运动员参加了为期五天的比赛。2.认真开展镇(街道)、村(社区)全民健身活动:
2011年,我们按照市体育局工作要求和全区全民健身活动计划安排,先后组织开展了新都镇趣味运动会、斑竹园镇绿道骑游活动、大丰街道篮球联赛、新民镇棋类比赛等镇(街道)级全民健身活动30余次;组织开展了新都镇桂东社区健身气功展示、新繁镇滨江路社区健步走活动、清流镇黄龙社区乒乓球比赛、石板滩镇光明社区健身腰鼓比赛等村(社区)全民健身活动150余次。
3.认真开展XX区体育协会、健身俱乐部全民健身活动:
今年,我们指导XX区老体协、乒乓球协会、信鸽协会、陈师友健身俱乐部开展了健身活动展示、乒乓球公开赛、信鸽驯放、跆拳道邀请赛等全民健身活动20余次。
(三)积极组队参加比赛,成绩优异、硕果累累。按照市体育局的参赛工作安排,我区积极组队参加龙泉、锦江、崇州、青白江、都江堰等区(市)县全民健身特色活动,获得优秀组织奖;参加健身气功展示活动获得二等奖;参加自行车车迷健身节获青白江站团体第三名、个人第四名,温江站团体第七名及中国·成都第二届自行车车迷健身节优秀组织奖;参加“运动成都”2011年XX市第二届“体彩杯”健身秧歌、健身腰鼓比赛,分别获得冠军;组队参加XX市老年运动会,分别获得健身秧歌、健身腰鼓第一名。
三、竞技体育和竞赛活动协调发展,体育市场管理规范有序。按照市体育局、市教育局和团市委的要求,今年在全区中小学校开展了乒乓球活动月、排球活动月、百日游、田径班级赛等青少年八大主题活动,全年共开支比赛费用26.5万元,受到了市体育局及各级领导的高度赞扬。
我们还建立了以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为主的业余训练制度。学校常年坚持业余训练,乒乓球、排球、田径等项目已经成为我区的传统优势项目,升庵中学男子排球队在省市级的比赛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目前,我们建立和完善了XX区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各项管理措施和实施方案,全年按照实施方案开展工作,俱乐部已初具规模,常年开设乒乓球、武术、网球、排球、足球、田径等训练项目,已在全区建立了10余个分部(活动点),发展会员1850多人,全年参加活动的人数在25万人次以上。
我们还认真加强了游泳场所管理,确保无安全事故发生。一是认真开展市场管理人员培训工作,召开了游泳场所负责人培训会,下发了《关于做好XX区2011年游泳场所安全开放工作的通知》(新都文发〔2011〕47号),要求各游泳场所遵照执行;与此同时,我们还特邀XX区医院急救专家,在香洲半岛游泳池召开了救生工作现场会,全区15家游泳池负责人和救护员代表共30余人参加了会议。二是全年开展了18次大规模的集中执法检查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165人次,车辆148台次,检查游泳池15处。在检查过程中,对于尚未开放的游泳场所要求其按照开放标准精心准备、积极申报;对于未经主管部门检查验收,擅自开放的游泳场所,给予停业整顿行政处罚。三是是开展了60次日常检查,出动人员115人次,车辆86台次,确保了今年我区游泳池安全开放,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
四、加大体育投入,不断完善体育设施
我局采取多种方式筹集资金,充分发挥体育彩票公益金的作用,逐步改造和完善全区城乡体育设施。
(一)积极开展绿道建设。
截止目前,全区共完成绿道建设约85公里(198绿道约34km、毗河绿道约25km,桂水绿道约10km、田园绿道约16km),完成投资约5亿元。其中,2011年完成绿道建设约57公里(198绿道约20km、毗河绿道约21km、田园绿道约16km),完成投资约3.5亿元。
(二)根据统筹城乡,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要求,不断扩大体育设施覆盖范围。我区先后已建设好健康绿道15条,健身广场52个,社区(村)晨晚练点152个,为市民提供了健身条件;另外,今年投资25万元,先后为各镇、村(社区)安装了6条全民健身路径、17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等体育健身器材。
(三)加强体育中心设施建设和改造。
今年我局投入资金135万,对体育中心网球场、游泳池、体育馆、训练房、田径场、足球场、健身路径等进行了维护和改造。
五、加大宣传,强化法制观念,加强执法力度
(一)加强学习,广泛宣传。
自《全民健身条例》颁布后,我局多次召开全局干部职工大会,组织学习,并与相关部门联合召开体育工作会,对贯彻实施进行了安排部署:在区体育中心悬挂宣传标语12条、制作墙报8期进行宣传;在新都资讯、新都电视台等新闻媒体进行宣传报道;多形式、多方位开展对体育经营业主的执法检查,进行《全民健身条例》的宣传。
(二)继续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督促检查。
我们建立了学校体育的专项督导制度,实行督导结果公告制度。健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定期监测并公告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加大对学校体育工作和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在教育督导、评估指标体系中的权重,并作为评价地方和学校工作的重要依据。并将汇同区教育局对成绩突出的学校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2011年对全区中小学进行了3次大检查,所有学校都能按要求坚持上好体育课、做好课间操和眼保健操,坚持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保证了学生每天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清楚地看到我区体育工作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体育设施有待进一步改善;竞技体育优势项目有待进一步增加;培养后备力量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这些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区体育事业的发展。
一、规范体育课堂教学,稳步推进教师成长
文登区教研中心提出了“目标、评价、教学一致性”的综合深入研究,要求全区学校进一步规范课堂教学,以此衡量、对比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之间的差距,更加有效地对学习效果做出科学的评价,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一)落实规范,保证课堂高效
规范的课堂教学是保证课堂高效实施的重要手段。文登区对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课堂规范进行了明确的规定:1.完整课堂教学环节。明确体育课各环节的目的要求,各环节要清晰、完整;2.坚持两个课课练,把两个课课练上升到课堂环节的高度,每节课都要安排足够的时间来完成,即队列课课练(3~5分钟)和素质课课练(5~8分钟)。利用队列课课练,加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和集体观念的培养,利用素质课课练切实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3.倡导小学体育课“四化”,即教学语言儿童化、教学组织趣味化、教学手段形象化、教学评价人文化;倡导中学体育课按体能分组教学,即根据学生的不同体能水平分组教学,设置不同层次的学生都看得见够得着的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学有所得,练有所成。
规范的课堂教学,促使教师注重以培养与发展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和手段的学习为主导,通过设置不同的情境,运用不同的手段,引导他们自己去学、主动去学,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思考→发现→学习等步骤,在探究、实践下掌握动作技能。体育教师发挥着组织、启发和引导学生学习的作用,让学生真正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二)测评结合,监督课堂实效
规范教学是为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改善学生的体质。每学期一次的体质监测和每学年一次非笔试考核,成为我区扎实有效的监测、监督举措。参测人数已由原来全班的30%提升到50%,今年,更是采用抽测班级全员参测的方法,项目也由一项增加至两项。检测后,对结果进行纵、横向对比分析,乡下学校之间、市直学校之间、不同项目之间进行评价,成绩纳入各校的整体考核。参测人员和项目的增加,确保了数据的科学合理和课堂教学的全面关注性,切实地提高学生综合身体素质。
文登区通过视导检查、课例教研、优质课评选等活动,使体育课规范课堂教学落到实处,通过检测和考核,使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稳步提高。
二、打造名师引领团队,提升教师专业成长
成立以体育教研员领衔,区内地区级体育名师为核心的“体育名师工作室”,制订了名师工作室方案、名师工作室计划、名师工作职责等相关规定,并出台了名师工作考核办法,为每位名师建立了工作档案,工作室成员定期组织召开会议,研究、布置各项工作,操作性强的工作计划使得工作室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工作有的放矢,为名师的示范、指导、引领、辐射创造条件,充分发挥他们传、帮、带的作用。
在扎实推进名师建设工程的活动中,文登名师工作室以提高队伍素质,打造精英团队为目标,以名师辐射、带动为手段,发展了16名思想进步、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成绩突出的青年教师,成为名师培养对象,依据工作室的相关规章制度,开展帮扶工作,进行听课、评课活动,有针对性地进行业务指导等,带动了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
(一)明确工作任务,细化工作措施,落实发展途径
1.重视读书学习。工作室成员将读书学习作为职业生活的第一需要。工作室倡导成员走读书与写反思、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之路,每学年每名成员至少阅读2本教育专著(一本规定,另一本自选),每月写一篇反思或体会并上传工作室,每年至少发表两篇反思或论文。工作室成员学研有机结合,以压力促动力,进一步提升专业素养;2.深入教学研究。工作室成员结合教学实际,有针对性地搞好教学研究,要求名师每年执教一节校内公开课、举行一次校内的学术讲座、上一节全市范围的公开课、研讨课或优质课,探索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加强教学交流研讨活动,通过示范课及学术讲座,提高全市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认识,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目的,深入、有效地推动体育学科的教科研工作的发展;3.点面结合,发挥辐射作用。要求名师首先带动本教研组开展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并从其他学校体育教师中,选拔培养对象,制定培养规划,有重点、有方向地进行跟踪指导。同时,要求名师每年要制定2个教研主题,并组织主持团队,主持全市的每月一次网上教研活动,通过网上的沟通交流,思维碰撞,大力提高团队的研究能力和教师的研究水平,促进全区教师快速成长;4.坚持考核评估。名师团队建档、立制,加强过程管理,严格按照工作室的计划开展工作、考核评估,增强了工作室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建立健全了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工作室机制,使工作室在和谐中发展,在创新中前进,从而,科学、规范地开展各项工作。
(二)制订发展目标,激发学习动力
充分发挥名师传、帮、带的辐射作用,为名师制定发展培养目标,每位名师三年后,将自己的徒弟领进门,名师队伍逐渐壮大。同时,鼓励名师着力发展其培养对象,最终实现:3年内,2人的课在省级获奖,6人在市级获奖,8人在区级获奖;每个培养对象在省级以上刊物至少发表2篇文章;2~3项课题在市级以上部门立项。
三、多项活动为载体,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
(一)运用三级教研,促进长足发展
区教研中心采用师资力量较为雄厚的局直中、小学为中心校,分组带领四至五所乡镇学校共同发展的伙伴校模式,助力教师专业化发展。
1.健全伙伴校管理机制:为加大伙伴校教研活动的过程管理,切实提高校际间均衡发展,各伙伴校成立了由中心校校长任伙伴校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副校长任副主任,学校分管体育工作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制订《伙伴校体育工作手册》、《伙伴校体育校际教研制度》、《伙伴校体育教师转任交流制度》、《伙伴校体育资源共享制度》、《伙伴校体育教师培训制度》等一系列工作制度,有力地保证了伙伴校体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2.扎实开展三级教研:(1)基层校接力教研,促个性发展。学年初,教研中心组织召开各校分管体育工作领导的专题会议,确定本年度的研究主题。各学校依据主题,在学期初的第一个月开展接力式课例教研活动:即针对主题,第一步进行个性备课。教研组确定上课人选,上课教师独立备课。第二步,学科组课前研讨。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分管领导参与,并填写好《课例教研备课研讨记录表》。上课教师结合学科组的研讨意见,二次修改设计。第三步:接力式课例教研。上课教师执教研讨课,教研组长负责主持,分管领导全程参与。教师上完课后,组织课后研讨,提出改进意见,填写好《课例教研课后研讨记录表》。接着由另一名教师根据研讨意见修改并完善备课,进行第二轮课堂授课。以此类推,最后一名教师将教研组成员群策群力打磨出的精品课例呈现于课堂。这种研、评、改模式的接力式教研活动,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个性发展,更好地服务于体育课堂教学;(2)伙伴校同课异构,促均衡发展。在基层校接力教研活动基础上,中心校组织伙伴联谊校之间进行同课异构展示活动。体育教师在观摩、评析伙伴校教师执教的课例活动中,很容易将他人成功的经验内化成自己的教学模式,并能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提高个人的教学水平。同时,这种研讨活动也有力地促进了体育教师从课堂教学实际出发,发挥伙伴校集体智慧和力量,共同研究、分析、解决课堂中存在的真实问题,切实提高教师的教研活动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能力;(3)全区树标、达标,促全面发展。区教研中心依据伙伴校推送的体育优秀课例,进行二次评选,确定执教人员,在区级进行树标展示活动。第一,课前:安排执教教师进行说课,让与会教师对本次课例研讨主题有清晰地认识,明确自己观评课的指向。同时,以伙伴校为单位进行观课分工;第二,观课:按照分工,依据量表,对课堂教学进行详实地观察记录;第三,评课:体育教师根据自己的观察点,围绕“目标、评价、教学一致性”撰写观课报告,之后,以伙伴校为单位,与执教教师开展面对面的评课研讨活动;第四,二次上课:针对全区伙伴校评课建议,执教教师完善、修改备课,并于当天进行二次上课,真正为全区教师树起学习标杆;第五,树标、达标:树标课结束后,全区体育教师以伙伴校为单位,开展学标—达标活动,并将教师达标成绩,列入个人年终考核评定中。
(二)组织网络教研,实现共同提高
1.做好每月网上主题教研。按照惯例,每个月的第一个周二(8:00—9:30),是全区体育教师的网络教研时间。针对体育教学的热点问题和教师的困惑,确定研讨主题,组织主持团队,拟定研讨提纲,在研讨和论坛中,教师通过阅读版主、网友的帖子或文章,汲取他人的思想精髓,获取最新的教研信息和教学经验。并且教师针对研讨主题,将自己遇到的困惑发表到论坛平台上,有利地促进了教师的进一步反思,实现从现象到问题原因的研究,实现同伴互助,共同提高。同时,研讨过程有引导,研讨后有精华贴的评选、整理和团队的研讨总结分享,保证了研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关注草根论坛。利用区体育教研QQ群,提前发布《中国学校体育》杂志草根论坛相关信息,进行先期研讨,确保教师参加全国研讨时,说有点,论有据。号召全体教师参与到草根论坛的学术讨论中,并撰写总结发布到教研QQ群,群策群力,帮助教师进一步完善、修改总结,并将优秀之作推荐到刊物上发表。有效地激励了教师参与研讨的积极性,提升了教师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水平。文登团队共主持或参与主持草根论坛26期,其中团队主持13期,团队成员参与主持13期。
(三)开展专题研究,实现教、研结合
小专题研究是各校根据实际情况,开展的“一校一品一特色”的专项研究,旨在解决本校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各校体育教师依据教研中心在学期初针对区教学活动走向,结合学校校本研究中有待解决的问题,提交小专题立项申请书,教研中心统一进行审核,挑选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予以通过立项。立项后,根据小专题研究内容指引各校体育教育教学工作,使教师能够有目标、有计划、有方向地进行教研和学习,并能根据研究项目进行有关理论性文章的撰写。
关键词 课外体育活动;学校体育;原则
一、课外体育活动的意义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相辅相成,共同完成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
课外体育锻炼是利用课余时间,运用各种身体练习的方法,结合自然力和卫生措施,进行经常的全面身体锻炼,以达到增强学生体质,培养锻炼习惯,调节精神和丰富课外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二、课外体育锻炼的特点
1.以健康乐为目的,追求锻炼的实效性
课外体育锻炼是有鲜明的群众性,其目的在于从学生个人的实际出发,追求身心愉快、增强体质,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才能,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2.组织形式灵活,内容方法多样
课外体育锻炼具有鲜明的课余性,它不采用课程、大纲教材等因素的制约。因而组织方法非常灵活,既可以班级形式进行,也可以小组或个人的形式进行,活动内容也丰富多彩,可以根据每个人情况和要求进行选择。
3.因人制宜,区别对待
课外体育锻炼是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学生有年龄、性别之分,体质强弱千差万别,对活动内容要求各不相同,承担负荷的能力不一。因此,在安排学生体育锻炼时必须考虑上述的不同特点,采取区别对待的方法。例如:按不同的年龄、性别及体质强弱编成锻炼小组 ,按不同的内容和负荷量。总之要使每个人都要得到适宜的锻炼。
三、课外体育活动锻炼独特的原则
1.自觉性原则
自觉性原則是课外体育活动的优点之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是这样的,有了兴趣就有了目的,同时也增强了自觉性。这样才能自觉积极地投身于锻炼活动,要求明确"生命在于运动"科学道理,同时锻炼过程中务必做到"意念专一",抛除一切杂念。
2.适量性原则
适量性原则主要是指锻炼要有适当的生理负荷,并在渐进的基础上有节奏地加大,并应随着人体机能的变化而变化。而在上体育课时,则出现了"体质好的吃不饱,体质差的吃不了"的现象,课外体育活动的锻炼就能明显的克服这一现象,但在运用实施中也应该注意二点:第一,通过锻炼中的生理测定和锻炼后的自我感觉,做到勤而行。第二要根据实际情况,统筹安排运动负荷量、强度和间隔。
3.针对性原则
针对性原则主要是批锻炼必须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有针对进行、不要千篇一律。强行统一。这一点正合乎了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中特点。学到了自己想学喜欢学的内容。同时这也是教学大纲内容设计不到的,也是上课教学所达不到的。但在锻炼中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 认真制订锻炼计划,严格执行,适时调整。第二最好的锻炼形式是独自锻炼。能够切合个人的实际情况。若参加集体项目的活动,则应注意自我调节。
四、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
学校体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能,并指导学生运用这些知识,技能锻炼身体,但是,掌握技术和提高运动技巧,是与练习的时间与次数密切相关的,因此学生需要在课外活动中利用一部分时间来复习和巩固在课堂教学中所获得的体育技术,技能。
学校体育课外活动对于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增长体育知识,促进健康和提高运动水平等有其特殊的作用,每个学校均可根据自己的师资条件,场地器材设备和学生的爱好,选择一两项运动,长期开展,使之形成传统。总之,每个学校课外体育活动都要形成一种气氛,一种氛围,形成一种传统,一种特色。
课外活动的另一种特点是在满足学生个人的爱好和发挥个人专长方面,比体育课有更大优越性。因此,课外活动对锻炼身体的实效性,具有自己的优势。
学校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工作能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各级文件精神,严格按照市政府和市教育局领导指示,全校师生认识到位、组织健全、制度规范、方案可行,效果较佳。情况总结如下: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通过学习,学校领导和全体老师对开展大课间活动的意义有了清楚的认识,明白了“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对传统课间操的继承和发展,是巩固和扩大体育锻炼效果,增强学生身心素质的重要组成形式;它是校风校纪的集中反映,是学校管理水平的集中体现;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方位素质和谐发展的极佳途径。
在统一思想认识的前提下,全校师生齐努力,全校上下一股劲,心往一处想,想如何把活动内容安排得更丰富;劲往一处使,使劲把活动开展得让全体学生动得开心。
二、领导重视亲自管理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大课间活动工作,会议研究决定,成立了以校长任组长的大课间活动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李成义 校长,负责活动的督查指导工作。副组长:计彦忠 副校长,负责活动组织发动与实施情况检查。
成员:李艳斌 负责活动的宣传教育工作,协助做好活动中突发事故处理工作。王海军 负责全校各年级活动的业务指导、配合值日老师做好活动的检查与记录。
刘四海 负责全校大课间活动各种物资保障工作,具体负责活动中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
健全的组织为大课间活动的正常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物力保证。
三、建章立制规范管理
为了保证大课间活动的正常开展,领导小组通过反复开会研究,制定出《组织大课间活动六原则》、《师生参加大课间活动有关规定》、《大课间活动评分标准》等一整套活动管理制度。
完善的管理制度为大课间活动的规范开展起到了决定的作用。
因为了制度的约束,全校老师人人自觉参于活动,个个主动参于管理;因为有了老师的参于,全体学生人人热情高涨,个个争先活动。
二、精心设计
强化训练
学校本着健康第一的原则和把快乐还给学生,创造和谐师生关系的指导思想设计了我校的大课间活动。我们活动的目的是让每个学生都能以健康的心理、强健的体魄、高昂的热情去迎接光明的未来。整个活动30分钟,全程由程控音乐统一指挥,整个活动由广播操、自编操、校园集体舞和自主活动等组成。实施训练时我们把大课间分为前期准备、集体操训练、分组游戏训练和整体磨合四个阶段。在各阶段实施前都要通过会议对师生进行培训,让大家明确各阶段的任务,提高了训练的效率。
前期准备阶段包括如何结合学校实际设计活动的框架,确定分组游戏的内容,操的编排和指挥音乐的选择与制作等,它是活动实施的起点。整体设计我们力争做到科学性、创造性、特色性和可操作性。分组游戏中我们安排了传统体育游戏,竞技体育游戏及师生自创游戏的内容,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
集体操训练阶段,我们通过体育教师集体教授,课外活动分班提高,发挥各班体育骨干作用等途径,快速高效地完成了自编操的学习。在分组游戏训练阶段,我们首先把各班的游戏内容、场地、器材定位,再给各班配备教师,其中一名原则上是班主任,负责每天组织本班学生进入活动场地,另一位教师负责每天收发器材,不随班级更换场地,以防止班级更换带来的混乱。教师每天同学生一起活动,并做到鼓励学生在现有形式和内容上进行创新,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整体磨合阶段是大课间训练的最后一个步骤,主要是做好活动各环节的衔接,它包括进出场,队伍的调动和服从音乐指挥等内容。
四、常抓不懈效果显著
目前,大课间体育活动己成为我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也有力的推动了学校全面工作的不断发展,大课间活动成了全校师生校园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为确保全校大课间活动的深入开展,学校克服资金紧缺困难、增添了部分体育器材,改造了全校室内、外的音响系统,较大幅度地改变了学校校容校貌和其它各项办学硬件设施,为学生提供了越来越好的健身与学习环境。通过开展丰富多采的大课间活动,不仅使学生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都在不断提高,组织纪律性和集体荣誉感加强了、自学奋进、互相激励的氛围己经形成、学生的身体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还为师生之间、教师之间、校领导与教师之间相互了解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使我们的校园成为真正的和谐校园。
课外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有助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通过相互合作,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课外活动是对第一课堂学习的延伸、补充、发展,具有广泛的、深刻的生动的教育效能,可以丰富学生精神生活,陶冶情操,接受多种新鲜知识,有助于培养兴趣和爱好,发展学生智能。
一年来,我校以“健康第一”思想为指导、以《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为依据,认真开展学校体育课外活动和课余训练,确保学生每天1小时的体育活动,并有详细的计划,在此基础上,认真抓好课余训练。具体措施如下:
1.建立课外体育活动管理体系
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的人员多、工作量大,仅靠体育教师的努力是很难做好的,因此,我校建立一个有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共同参与管理的课外体育活动管理体系,以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的管理效能。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建立由负责教学管理工作的副校长主管,教务处督促,体育教师组织实施,班主任、任课教师等配合管理的课外体育活动体系。2.认真组织学生参加活动
课外体育活动应加强对学生的组织管理,进行合理调控。学校统一安排活动时间,同年级的学生集中进行,这样便于发挥班主任、体育骨干组织协调作用。体育教师合理组织,积极引导。
3.做好活动计划
课外体育活动要有完善各种制度,为了更好的开展活动,制订了活动计划。各年级或班级要根据学校的安排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分别成立各个不同的兴趣小组,由体育骨干担任组长。开学初,由体育教师制定活动计划,发到各班,定时按计划开展活动。除保证每周2—3次规定的课外体育活动外,结合“学生体质健康测试”项目,提倡晨练10分钟,晚练20分钟。学生这样有规律、有节奏的锻炼,既能增强身体素质,又能在课外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活动上来。
4.活动形式的多样性。
由于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等个体差异很大,运动水平参差不齐,我校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扩大活动范围、增加活动内容,使活动形式多样化、内容丰富多彩。根据学校的场地器材等情况,每天安排2—4班活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项目参加锻炼。这样便于调动学生参加锻炼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外体育活动的质量。
5.认真抓好各项竞赛活动
为了我校学校课余训练的进一步开展,检验我校的课余训练水平,每年举办一次校田径运动会,积极参加东港市教育局举办的运动会和各种竞赛,并在跳绳、踢毽比赛取得了东港市第七名的好成绩。
课外体育活动总结
2011—2012学
由于旧的教育观念的影响和传统模式的制约,我校体育活动课长期以来处于名不符实的状况。具体表现是:(1)体育活动课计划因种种原因得不到很好的落实。缺课、少课现象时有发生,造成课时计划详实周全,落实起来“缺斤短两”。(2)组织形式单一、内容单调,趣味性差,针对性弱,对学生缺乏吸引力,使得学生对集体活动不愿参加,自发活动轰轰烈烈;课上活动气氛沉闷,课下活动踊跃异常,学生喜欢体育却厌恶体育活动课的悲观局面。事实说明,如果不采取措施,加大创新力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就会成为一句空话,为此,本实验研究旨在通过利用体育竞赛,提高学生对体育活动课的兴趣,促进体育活动课的开展,继而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目的,更好的发挥体育活动课的重要作用,提高其实效性。
二、讨论与分析
通过实验证明,体育竞赛形式具有很好的实效性:从实验结果中可以看出实验班学生身体形态、机能、素质指标与对照班相比七项具有显著差异。体育竞赛对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健体质、提高运动技能,磨练意志品质,发展与人协作能力等发挥着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
1.体育竞赛活动要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课的兴趣。从实验中可以看出,学生对体育活动课的态度及认识有显著变化,说明体育竞赛能够满足大多数学生兴趣与需要。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就其运动动机来说,直接的近景在他们头脑中起着主导作用。他们参加体育锻炼是出于对体育活动的直接兴趣和对体育锻炼活动中所获得的成功感所引起的。体育竞赛活动的特点是竞争。其竞争性恰好能够满足学生们的需要。所以,体育活动课以竞赛为主的形式,能够激发学生对体育竞赛活动的兴趣,能促使他们在体育活动课中全身心投入,以达到促进体育活动课全面开展的目的。
2.竞赛活动的开展对提高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身心素质和运动能力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从实验结果中可以看出,实验指数中有七项指标差异非常显著,五项指标差异不显著。(注:在实验过程中,由于受到了外界因素的影响,实验计划中第四阶段的体育活动课和体育竞赛未能实施,对实验结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实验组男生正处在身体形态发育的生长加速期,加上实验因素的影响,实验组男生的身高、体重、身高与体重比值的指标与对照组男生的相应指标对比差异非常显著。实验组女生处在身体形态发育的生长加速期后期,其身高指标与对照组女生身高指标差异显著,说明实验采用的方法、手段是有效的;身体素质指标中,试验组男、女生50米与对照组男、女生50米差异显著,主要是因为短距离跑的计划如期实施,另外,短跑速度消退缓慢也是原因之一;身体素质的另一指标是耐力素质指标。这一指标的差异不显著,原因除了前面提到的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外,耐力素质的增长与消退规律也是影响实验结果的原因。但是,从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实验前、后成绩提高的幅度可以看出,实验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是具有明显促进作用的。
3.体育竞赛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及健康心理素质的养成。学生在体育活动课的运动竞赛中,必须具有高度的运动信心和强烈的体育运动动机。信心和动机是促使学生进行体育比赛的内部动力,没有这种动力,就无法了解自己的体育潜质,也就无法调动自身潜力去争取比赛的胜利。学生在比赛的过程中实际上就是对自己进行体育运动技能素质、心理素质锻炼提高的过程。
比赛中,学生要面对胜负问题;与同伴和对手的合作、交往问题等,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体育竞赛是学生综合能力的竞赛,不仅是技术水平和身体素质的对抗,也是心理素质的较量。通过比赛,是对学生自身的一种磨练,使他们在活动的过程中,认识自身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在实践中实现自我调控和自我完善。对于教师来说,体育比赛也为教师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使教师可以针对活动中暴露出的缺点、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把竞赛变成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大课堂。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一学年的实验研究表明,利用竞赛活动促进体育活动课开展的方式,能够有利地促进体育活动课的开展,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与生理素质。我校实验组学生各项指标测试的结果大部分高于与之相对比的邻校学生。同时,学生的心理素质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心理品质得到了培养。利用体育竞赛促进课外体育活动课开展的实效性是显著的。对学生身心素质的发展、终身体育锻炼习惯与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实验,总结出一些体会:1.学生对参加课外体育竞赛活动的兴趣是开展好体育活动课的前提。2.竞赛项目的安排应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因地制宜避免生搬硬套。3.在竞赛活动项目的设置上要注意各年级的年龄特点及季节的变化,并要使其制度化。4.加强体育骨干的辅导与培训;培养体育活动带头人,是开展好体育活动课的加速剂。5.体育活动课的开展要与学校德育工作紧密结合,各处室及班主任的大力支持与帮助是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保证。
【体育活动周的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适合低年级的体育活动创意体育活动教案07-20
适合低年级的体育活动精选创意体育活动09-20
中学校园体育活动总结06-15
体育教研的活动计划07-21
大班体育活动工作计划05-26
开展冬季阳光体育活动总结06-29
体育艺术“2+1”活动总结11-04
体育课热身活动的教案06-25
如何组织好幼儿的体育活动10-06
大班体育活动跳的教案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