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心得体会感悟

2024-10-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心得体会感悟

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心得体会感悟 篇1

2019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心得1

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用自身的榜样作用和人格魅力,让学生佩服,从而仿效。“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相信合格的教师才能塑造出合格的学生。

社会在发展,知识在更新,知识容量在扩大。不学习,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够不断充实自己,才能不断吸收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方法和教育途径。学校教育虽说由师生两个主体共同完成,但关键还是在于教师。教师的主导、导向作用是十分重要的。用什么样的教育思想、理念、模式、方法、途径来完成自己的教育、教导,将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育教学效果。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

教师的责任是教育学生,然而学生的思想品德在很大程度主要不是教出来的,而是感染出来的。教学中依赖的是富有感染力的课堂气氛以及教师的人格力量和起表率作用的言行举止。推进教育教学的融合管理的根本保证,是有一支思想过硬、品德高尚、为人师表的教师队伍。这支队伍要全员有意识、人人有责任,人人都要成为学生心目中的道德权威。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对学生道德纪律的实施需要借助的是教师的道德权威,而不是行政手段,更不是纪律强权。道德权威来源于教师的师德,教师的人格力量。

一个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会依法执教,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才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竭尽全力去教育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为人师表,廉洁从教。

如果说过去的教育是以单纯的知识传授为主的应试教育,那么现代教育越来越强调以人的本身发展作为教育目的。热爱学生是教育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古往今来的优秀教师无不热爱自己的学生。“谁爱学生,学生就爱他,只有爱学生的人,他才能教育学生。”教师应用自己博大的胸怀去关爱每一位学生,教师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才能去精心地培养学生。

崇高的师爱表现在对学生一视同仁,绝不能厚此薄彼,按成绩区别对待。对待每个学生要做到“三心俱到”,即“爱心、耐心、细心,”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对那些学习特困生,更是要“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切忌易怒易暴,言行过激,对学生要有耐心,对学生细微之处的好的改变也要善于发现,并且多加鼓励,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而真正能够给学生以伟大启迪和深刻影响的往往是一些教育细节。

一个好老师受同学欢迎,其实并没有什么法宝,也许就是总能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及时的表扬,真诚地赏识他们。我们的教师队伍中,绝大多数责任心都很强,然而,仅仅有责任心是不够的,变单纯的“责任”为丰富的“情感”,去面对学生之间出现的各种情况。

2019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心得2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什么是师德师风?师德是教师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师风是教师这个行业的风尚风气。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诲人不倦,有教无类这都是师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选择了教师,也就选择了无悔的人生。将近二十年的教师生涯,我深深地认识到蜡烛事业,春蚕事业的甘与苦。也深切感受到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

在政治学习方面,我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市教育局“质量、安全、稳定”教育工作主题,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教学实践,务实重干,踏实勤奋,开拓创新,积极改革,锐意进取,以爱心促进教育,以爱心关注学生,以无私奉献的精神投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来。

尽管从教将近十年,但我深感要做个好教师并非易事。我认为,好教师首先必须有敬业精神,要毕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要做到这一点,就应充分认识教师工作的意义,从而深深地热爱教育事业。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同时也是应该热爱自己的教育对象——学生。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要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而师生关系则居主导地位。师生关系是否协调直接关系到教育方针的贯彻和教育目的的实现,而协调师生关系的关键是教师要热爱学生。我认为,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素养。一个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会依法执教,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才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竭尽全力地去教育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为人师表、廉洁从教是师德修养中最重要的内容。苏联教育家捷尔任斯基说:“谁爱孩子,孩子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是否热爱自己的学生,实际上也就决定了教师教育工作的成败。因而,在将近二十年的教学生涯中,我深深体会到以下几点:

一、热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内容。

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同时也是应该热爱自己的教育对象——学生。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要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而师生关系则居主导地位。师生关系是否协调直接关系到教育方针的贯彻和教育目的的实现,而协调师生关系的关键是教师要热爱学生。我认为,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素养。一个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会依法执教,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才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竭尽全力地去教育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为人师表。苏联教育家捷尔任斯基说:“谁爱孩子,孩子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是否热爱自己的学生,实际上也就决定了教师教育工作的成败。原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认为: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热爱学生,必须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体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关注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健康发展,同情学生的痛苦与不幸,与学生建立起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一位师德高尚的老师,不只是爱少数学生,而是爱每一个学生,爱全体学生,尤其要关心、爱护、帮助家庭有困难、学习落后、身患疾病的同学。在这方面,我特别注意,针对留守儿童越来越多,留守儿童缺少更多的关心和爱护,我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和爱护,从生活、学习、心理给予更多的辅导,使其健康、茁壮成长。

二、尊重家长,是师德修养的重要体现。

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位和永久的教师,他们在人的一生成长中具有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与家庭是两个并肩工作的雕塑家,有着相同的理想观念,并朝着一个方向行动。在创造人的工作上,两个雕塑家没有相对对立的立场是极其重要的。”尊重家长,引导家长了解、参与、监督学校的教育工作,才能充分发挥家长的监督教育作用,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为了调动家长积极参与学校教育,我不定期通过电话与家长联系,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具体分析,这一做法,使家长对班级开展的各项活动都很关心。他们提出的合理化建议,给我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帮助。在实际工作中,我把学生在校的表现以各种行式及时反馈给家长,使家长能够详细地了解到孩子在校的纪律、学习、劳动等各方面的表现,再请家长把孩子在家里的表现及时反馈给我。这一做法取得了非常好的教育效果。及时地了解到学生在家的各种表现,为我真实全面地了解学生、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提供了非常宝贵的资料。我长期坚持这种信息交换,与家长达成共识,共同优化育人环境。家长是一支蕴藏着巨大教育潜力的队伍,他们中间很多人的素质并不低于教师,教师只有放下架子,经常虚心地听取家长的批评和建议,才能调动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的积极性,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

三、乐教勤业,是师德规范的境界。

屈指算来,将近二十年的教学生涯,当我看到同学们有的成了技术熟练的会计,有的成了独当一面的厂长,有的成了给农民们排忧解难的农业技术员,有的成了医术不凡的年轻医生,有的和我一样踏上了教育岗位……我渐渐从内心体会到了桃李满天下的快乐。对教师职业的热爱,给了我乐教勤业的巨大动力。那么,到底怎样做才能塑造一个好老师的形象,让学生喜欢上你呢?我认为教师专业水平的高低是学生喜欢的标志之一。王崧舟老师说过: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有四大支柱,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支撑起教师的人性,高超的教育智慧支撑起教师的灵性,宏阔的课程视野支撑起教师的活性,远大的职业境界支撑起教师的诗性。是啊,一个没有丰厚的文化底蕴的教师,根本不可能给学生的生命铺上一层温暖的、纯净的底色。博学多才对一位教师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我们是直接面对学生的教育者,学生什么问题都会提出来,而且往往“打破沙锅问到底”。没有广博的知识,就不能很好地解学生之“惑”,传为人之“道”。但知识绝不是处于静止的状态,它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每时每刻都在日新月异地发生着量和质的变化,特别是被称作“知识爆炸时代”、“数字时代”、“互联网时代”的今天。因而,我们这些为师者让自己的知识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跟上时代发展趋势,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显得更为重要。否则,不去更新,不去充实,你那点知识就是一桶死水。

为了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今天的我倍加珍惜自己的岗位,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管理班级对我来说不再是平凡、琐碎的单调劳动,而是成了我展示个人才能的舞台。不断研究教育教学方法,寻找科学的育人规律,是勤业乐教的重要体现。教师工作的纯熟性源于他的积极进取和勤奋精业精神,只有乐教勤业的老师,才能全面、深刻地认识到教育工作的伟大意义,才能为教育工作本身所具有的乐趣而深深吸引。我越是勤奋工作,越是能体会到教师工作的无穷魅力。

总而言之,通过师德学习,我认识到加强师德修养对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推动作用。我相信自己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一定会不断提高对教师道德的再认识,规范自己的行为,随着时代的前进,不断地更新自我,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真正做到寓德于教,为人师表。

2019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心得3

师德是一种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教师的道德素质比教师的文化素质更为重要,教师的道德是教师的灵魂,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

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努力创新。尽心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不求最好,但求更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受到老师的影响而努力学习,不断进取。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我们必须知道爱生是立业之本,读书是立生之本,每一位教师都要爱读书、读好书,我们的学习是为了更好的肩负起我们的责任,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教育要让学生终身受益,而不是丧失学习兴趣。我们只有从内心爱上这份职业,才不会叫苦叫累,学习让我明白了,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

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尊重。我们要与学生平等相待,不能把学生当下级随便呵斥。只有我们把学生看重了,学生得到老师的尊重了,他们才会尊重老师,愿意学习这个老师所传授的各种知识。用师爱铸就崇高的师魂,在教育中要做到严中有爱、爱中有严,如果我们把学生当成天使,那么我们就生活在天堂,相反,我们就会觉得自己生活在地狱。

作为传道授业的老师,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的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学生。如果自身散漫,怎能要求学生认真。要提高我们的自身素质,这就要求我们年轻教师多听取学生和老教师的各种意见。并且自身不断的学习,积极学习,不断开辟新教法。努力使课堂教学实现朴实、高效、生动、独特。在教学中我们要做到有效地备课,体现教师教学的智慧,常规教学做到扎实有效。

以上是我对师德师风的一些学习体会。我将坚持不断的学习,使自己能在不断更新的知识中汲取营养,能够把自己所学奉献给学生,提高自己的钻研精神,发挥敢于与一切困难做斗争的思想和作风。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做到政治业务两过硬。

2019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心得4

通过本学期的师德师风学习,增强了自己的教育法制理念,通过学习,让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推进教育创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导力量,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因此,师德师风的好坏往往影响和决定了学校的校风和学风的好坏。

教师的职业有苦也有乐,平凡中见伟大,只有爱岗敬业,教师才能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才能自觉、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教师不仅仅是在奉献、在燃烧,而且同样是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教师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是苦中有乐,乐在其中。教师最大的乐趣就是照亮了别人,充实了自己。正是这种成就感、幸福感,激励着千千万万的教师不辞辛劳地为教育事业献身。

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不歧视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矗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爱学生,怎么爱才是真正的爱,近来一些舆论批评某些教师是“制造自卑者的教师”。好多教师都认为,学生的优点,不夸跑不了;学生的缺点,不批改不了。因此,他们总是批评、训斥、否定学生,而很少鼓励、表扬、肯定学生。其实,在老师的眼里不应有教不好的孩子,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能用简单粗暴的做法对待学生或歧视学生。应当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要让学生从分数的奴隶变为学习的主人。要从以“教”为出发点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教为学服务,教不是统治学生学、代替学生学,而是启发学生学、引导学生学。课堂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用武之地,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取知识、训练能力、发展智力以及思想情操受到良好熏陶的场所。教师应是教练员,不是运动员,要让学生运用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去学习、去实践。

实践证明,师德的影响是巨大的,有什么样的老师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我们献身教育,就要努力实践师德、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师德修养、做一名拥有爱心的德才兼备的好老师,用爱心为学生撑起一片广阔的天空。

2019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心得5

目前学校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出“立师德、正师风、强师能”目标,以提升师资水平,促进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是每个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并要用实践作出回答的问题。十几年的教学生涯,我深有体会:做个好教师并非易事。

一个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作为计算机专业的教师要想“传道、授业、解惑”,必需不断学习计算机新技术,改革教学内容,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给学生传授新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要有崇高的理想,完善的道德情操,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品质,来浅够默化的影响和熏陶学生。

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颇深,师道尊严使学生在教师面前往往会失去自我,特别是在中小学阶段,平等观念几乎完全为师道尊严所替代。在教育这一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不是简单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而是教育主体与受教育主体间的双向交流的关系。向学生灌输平等意识,使他们的主体意识觉醒,并在学习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中不断发展其主体性,这是大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在内心深处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主体意识又逐步觉醒和发展,这样才能进行主体与主体间的有效交流和沟通,达到教育实践活动的良好效果。

民主是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但是,在传播知识、播种文明的校园里,却有部分教师缺乏民主意识,有些中小学教师甚至成了“专制”的代名词,可见教师倡导民主并身体力行的必要性。大学教师虽不像中小学教师那么专制,但师道尊严的流毒依然至深,认为学生尊重教师是天经地义,却忽视了教师也应该尊重学生。

在教学过程和教育管理中,对学生过多地指责和否定,指责学生学习不努力、生活散漫、胸无大志等等。即使这种指责是善意的、有根据的,学生在内心深处也是难以接受的。因为学生的需求和个性被忽视了,他们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而且有的批评和指责带有主观武断的色彩,缺乏在相互新生的基础上讨论问题的民主氛围,本质上不是主体与主体间的交流。显然,民主作风是确立和发展学生主题性的基础,是师德师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心得体会感悟 篇2

一、高校教师师风师德建设的必要性

笔者认为师德师风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过程中形成的较为稳定的道德观念、文化素养及人格修养。教学实践证明, 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培养需要良师引导。据调查显示, 当代许多大学生综合素质呈现不良状态:为毕业后更好就业, 重视智育而轻德育, 重视专业知识与社会知识学习, 忽视思想道德修养的内化学习;重功利, 缺乏责任感;意志力薄弱, 抵御诱惑能力差;强调自我, 忽视他人;诚信缺失 (如考试作弊) 等。因此, 加强高校教师师风师德建设, 培养合格教师, 用其高尚的道德情操、人格魅力及过硬的专业学识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文化素质、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习惯以适应社会竞争非常必要。

二、高校教师师风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我国几代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了教师的为人师表, 行为垂范之于教育、之于学生的重要意义, 各高校对师风师德的建设逐渐重视起来。然在建设过程中效果不太理想, 问题集中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 重视教师教学与科研能力培养, 忽视师风师德建设

多数高校将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 忽视了他们成长的根本在于师风师德的建设。正如斯班瑟提出的“胜任素质冰山模型”一般, 高校教师教学、科研能力是该职业胜任素质冰山模型中的表层, 是可以通过后天学习积累得来的知识与技能, 仅仅能决定他们“会教, 怎么去教”等教学行为;而师风师德是高校教师内在的人格、品质与道德理念, 是该职业的核心胜任素质, 能真正激发他们的教学激情与教学责任, 能决定他们“要做, 应该做”。因自身价值理念的影响去全身心投入教学事业中, 才能真正做到行为垂范, 教书育人。

(二) 师风师德建设缺乏制度约束, 活动随意并流于形式

许多高校的师风师德建设活动具有随意性, 缺乏相应的制度约束:如什么时候进行师风师德建设活动, 谁来组织参与, 多长时间进行一次, 怎么进行, 活动效果如何评估等都没明确规定, 活动具有随机性。同时, 师风师德建设保障制度的缺失, 导致师风师德建设活动流于形式。

(三) 师风师德建设活动形式单一, 效果不佳

据了解, 我国许多高校进行师风师德建设的活动多数是讲座与座谈会, 而且是作为党支部活动形式之一, 活动效果反馈形式单一, 如写学习心得。教师参与积极性不高, 师风师德建设无法取得预期效果。

三、加强高校教师师风师德建设的有效举措

笔者认为, 高校教师师风师德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效果更佳:

(一) 思想重视, 行为引导

各高校应该从思想上重视师风师德建设, 上至学校领导, 下至一线教师, 应该明确师风师德之于教育、之于学校、之于教师、之于学生的根本地位与作用。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师风师德建设, 认识到师风师德是教师的核心胜任素质, 是教书育人行为的根本内驱力。在行为上树立良好的师风师德榜样, 用行为引导激发他们的心理共鸣, 从而提高其参与师风师德建设的积极性。

(二) 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首先, 高校教师的招聘与甄选要严格把关, 应该将师风师德作为其选拔的第一测评要素, 建立相应的人才选拔测评机制;其次, 将师风师德相关培训规范化、制度化, 对培训时间、地点、组织人员、经费预算、培训效果评估等做好相关规定, 将它作为一项可持续发展的活动来进行操作;再次, 应该将高校教师师风师德建设纳入学校绩效考评体系中, 将相应培训效果反馈及教师师风师德状况等拟定为绩效考核指标并辅以一定的奖惩举措 (奖励为主, 惩罚为辅) , 以提高参与积极性;最后, 可采用360度绩效考评方法, 让主管领导、同事、学生与教师本人对他的师风师德进行评价, 一定程度上解决部分教师教学不负责任、收受学生贿赂等不良作风问题。

(三) 建设方式多元化, 提高参与积极性

其一, 定期名家讲谈, 聘请学校知名教师讲座, 使其常态化。同时, 设置提问环节, 以互动性提高参与性;其二, 定期座谈会, 把握好参与座谈教师的年龄结构, 中老年教师与青年教师的参与比率最好是1:3或1:4, 给青年教师创造学习机会;其三, 可就师风师德方面知识进行有奖竞答, 增加活动趣味性。同时, 还可以进行优秀电影展播、演讲比赛等形式开展师风师德建设活动。

参考文献

[1]池洗生.高校一线单位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探析[J].东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13) .

[2]潘冬云.加强师风师德建设, 塑造高尚教师形象[J].考试周刊, 2012 (68) .

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心得体会感悟 篇3

关键词:教师;师德;奉献;正气

一、倡导奉献精神,是师德建设的重中之重

长期以来,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为社会主义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赢得了人民的信任和尊重。但是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各种负面影响也随之而来。金钱拜物,实惠思想,不诚信,西方文化的价值取向等已经侵蚀学校肌体,侵蚀师生心灵,直接影响了学校的发展。大力倡导奉献精神,这是由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教师的劳动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苦性,付出和报酬是难以相等的。因此要引导老师以苦为乐,不计个人得失,以敬业、奉献为自己的生活守则。38年坚守的黄长久校长、身残志坚的黄亚飞老师、拄着拐杖上讲台的吴才有老师、发扬苗族文化,无私为学生付出的麻素英老师正是我们最好的榜样,他们就是“托着太阳升起”的巨人。如何培养广大教师的奉献精神?我觉得可以采取“一学二导三激励”的方法。所谓学,就是通过政治学习、时事形势报告等多种途径,让教师深刻领会教育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战略地位,使教师明白自己在从事着一件多么伟大的事业。所谓导就是引导教师学习教育整体改革的各项方针政策,把握教育教学改革的动态,增强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危机感。所谓激励,就是以先进人物为典型,激励教师树立“教育至上”、“学校至上”、“学生至上”的观点,增强教师奉献教育事业的自觉性。

二、树好学校领导正气,带动师德师风建设

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百姓看干部”,“上梁不正下梁歪”。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一线教师有深刻的影响作用。我们党员干部,特别是学校领导要争做师德师风建设的带头人,以自己的行动带动广大教师,以党性铸师魂,党风带教风。近些年“教育腐败”败坏了师德,损害了教师形象。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自觉端正自己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始终坚持廉洁奉公,勤政律己,处处起先锋模范作用,不断追求更高层次的道德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规范教师的德行,带动师德师风建设。

三、健全教师完善的人格,是师德建设的关键所在

自信心、进取心、毅力等深层素质,既是教师职业要求,也是健全教师完善人格必须具备的内在品格。未来的教育,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我调节、自我完善的能力。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以下特点:深思熟虑,不冒进、不保守;具有敏锐的观察力;灵活的思维能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开朗的的性格;并且具有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完善的能力。这样的教师才能胜任新时期的教育工作,才能真正起到表率作用。我们要加强教师的校本培训与专业培训,同时要提倡教师的自我塑造,提升人格。教师的内在品格的塑造,一要坚持修身养性,“吾日三省吾身”;二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三要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

四、立好典型示范,感动师德师风建设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充分发挥榜样在师德师风建设中的示范作用。要注意归纳、挖掘、提炼师德师风建设中的真人、真事、真心、真情,大力宣传师德师风先进典型的好思想、好作风、好经验、好方法,使他们贴近教师、感染教师、鼓励教师、引导教师。重视舆论引导,充分运用电视、网络、校园广播、宣传栏、黑板报等载体,大力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表彰先进教师,使广大教师学有方向,赶有目标,努力营造尊重先进、学习先进、追赶先进、争当先进的校园氛围,进而带动校风学风的全面建设。

五、抓好条件保障,推动师德师风建设

作为一名管理者,应时刻遵循“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多想办法给予教师更多人性化的关爱。学校管理者需要用理性去管理教师,但更需要用自身的真情去感化教师。

1、要肯定每一位教师的作用,充分发挥每一位教师的价值。每位教师都是学校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都有着其个人的作用。学校管理者应根据每位教师的个人特点和实际情况合理分配其工作,以尽可能发挥其个性特长,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个人价值。学校里虽然有教师担任班主任的要职,有的担任看似微不足道的工作,学校管理者都要一视同仁,要肯定每一位教师在集体中的作用,调动每位教师的积极性,使每位教师都感受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价值。

2、要做到快乐与教师共享。要培养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只有每一位教师把自己当成是学校的主人,才能够热爱集体,关心集体,自觉维护集体的利益,努力为学校的发展服务。教师与学校集体是荣辱与共的,学校管理者要让大家有苦同吃、有乐共享。特别是要让教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奋发工作,有乐共享是良好的动力因素。如学校评优评先时,学校一定要公平公正,同时也要做好大多数非当选教师的思想工作,让当选者不骄傲,落选者不气馁。要注意调节平衡,平衡才能和谐,和谐才能美好。只有身心健康的教师,才能教育出阳光向上的学生。

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心得体会感悟 篇4

本文仅供参考

小学教师师德师风个人学习心得感悟【篇一】

我是一名从教二十年的小学教师,在平凡的三尺讲台上,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学生,教育观念经历了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地改变。我知道,教育工作不应是为教书而教书,更要以人为本、教师育人通过二十年的教学工作和此次师德师风规范学习,我明白了:要成为一名好老师,有效教师,应做到如下几点:

一、热爱自己的教师岗位,乐于奉献

教师只有爱岗敬业,才会自觉地忠诚教育事业。使平凡复杂的日复一日的教育教学工作变得更有乐趣,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甘为人梯,乐于奉献,才会认真地备课、讲课、改作、辅导,对日常工作的每一件事都要认真去做、关心集体,不得过且过,不敷衍塞责,维护学校荣誉,敬业精神还驱动着教师不断探求更有效的教学方法、管理班级的方法、使教师朝着成为名师、学者、专家的目标不断迈进。

人们常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求教师,其中的“身正”即意味着具有高尚的德行,奉献精神,这是为师的首要素质。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要实现教育的“真”披着虚伪、庸俗、狭隘的外衣去教育学生,这种教育就显得苍白、虚伪,无疑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育人的角度讲,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身教重于言传。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们做教师的,一定要守住自己的魂,扎牢自己的根,恪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树正气,压邪气,淳师风,扬师德,依法执教,真正担负起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学生灵魂的塑造者的重任。

二、关爱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作为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尊重和信任学生,真诚关心学生的进步和成长,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每个孩子都是家长的心肝宝贝,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好的教育,遇到好的老师,我们的心理和家长们的心理是一样的,都希望孩子在好的环境下成长,都希望他们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所以我们在关心学生这方面应站在家长这一方面,对待学生要想自己的亲人一样,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认真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我觉得有时家长和老师之间能够相互体会。相会理解,来共同把孩子们教育好。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拥有无限的热情,一个人几乎可以在任何事情上取得成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多给予鼓励、帮助,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做学生的良师益友、附下身去听他们说话,了解每位学生的个性、心里、特点,有针对性地给予教育、激励、帮助,使班级的每一位学生都享受到老师的关注,班集体的温暖。坚决杜绝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三、终身学习,学而不厌

一个良师,足以让学生回味一生;一个庸师,足以让学生批判一生。教师的才气将直接决定你在学生心目中的信任度、影响力以及信仰度。

现代社会是需要终身学习的社会,教师的职业又是特别需要学习的职业,持续不断的学习是教师工作与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首先,学习是胜任教学的需要,陶行知先生早就说过:“教师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其次,学习是社会和教育事业发展进步的需要,知识的更新,课程的变革,教育对象的变化,教学手段的日趋丰富,都要求教师不断学习。再次,终身学习是教育人的需要,只有学而不厌的老师,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各种信息渠道学、引千道清泉,浇灌出一路花香。

教师还要学习教育科学理论,丰富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教书育人的本领。教师学习教育理论,掌握教育规律,按教育规律办事,才能更好的完成教书育人的职责,这本身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一个要求。同时,通过学习教育理论,教师能进一步明确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重要作用,这就更能使教师进一步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其次,教师要勤于实践磨练,增强情感体验,提高师德修养。教育实践也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目的和归宿。

总之,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充电,不断的补充新知识,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努力提高自己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以奉献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对待本职工作。做到爱岗、敬业、团结、向上。

小学教师师德师风个人学习心得感悟【篇二】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在开展师德师风的学习活动中,我深深感到,要做一个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师,第一要义就是要有高尚的师德。教师不仅是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更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师德,是成为一个合格教师的道德底线,一个缺乏道德底线的教师是无论如何也担当不了“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良好的师德,就是要求教师必须保持对教师这个职业的一种敬畏心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永远是教师职业的不变准则。

一、在思想方面

我认真学习了《新的义务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并严格要求自己。认真遵守社会公德,忠诚于人民的教师事业,为人师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丰富自身的学识,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能力,严格执行品德规范,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爱岗敬业。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充分理解和尊重学生的独特性,不态度粗暴和恶劣的当面训斥学生,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家长关系,形成教育合力。注意利用学科特点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爱国教育,品德教育。

二、在教育教学方面

我努力将所学的新课程理念运用于课堂教学实践中,力求让化学教学具有特色,在日常教学中,我认真钻研教材和教法,认真备课,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注意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倡导探究式学习,注意创新精神和全作能力的培养。严格要求学生,注意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当今时代,科技日新月异,教育技术发展很快,我注意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和培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我密切关注课改的相关信息。认真学习,增强自身的适应能力,与时俱进。

三、在师德方面

本人严格按照“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师德材料,文明礼仪知识,对学生注重言传身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不准学生做的,自己也不能做。在多年教学中,我从没有任何违纪违规行为,日常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受到了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

今后的努力方向。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加强党的方针、政策、教育理论、教育法律的学习,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努力钻研业务知识,虚心求教,经常反思自己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严格要求自己,端正自己的态度,爱岗敬业,为人师表。

小学教师师德师风个人学习心得感悟【篇三】

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要在自己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这是构建我们未来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

通过师德师风文件和宣传资料的学习,自己进一步深深体会到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热爱教育事业

要把教育与国家的兴亡、民族的振兴,现代化建设的成败联系起来,才能对教育事业有深刻的认识,并将这认识落实到日常的行动中,才能产生对教育事业的真爱,树立服务学生奉献社会的精神。

二、热爱学生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只有把学生教育培养好,振兴中华才有希望。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不侮辱、谩骂、歧视学生,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热爱学生,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树立远大目标,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

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科研水平

要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关键要有较高的素质。必须具备扎实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品德素质、心理素质、创新精神和能力素质。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更新知识,努力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积极参与教育改革,认真总结经验,努力探索教育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

四、工作积极、认真负责

工作积极,就是要勇挑重担,埋头苦干,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吃苦耐劳,为教育事业多做贡献。认真负责,根本的一条是对学生成长与成才负责,因此必须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五、团结互助,廉洁从教,为人师表

团结互助,一方面教师与教师之间要团结友爱、和睦相处,在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另方面教师与学生之间也要团结互助。廉洁从教,要有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不利用职务和工作之便谋取私利,不向学生乱收费,不向学生和家长索要或变相索要财物。为人师表,模范遵守社会公德,举止文明礼貌,爱护公共卫生,语言规范健康,禁止粗俗言辞,衣着朴素端庄,随时以一个优秀教育工作者严格要求自己。

有人说,世上有很多东西,给予他人时,往往是越分越少,而有一样东西却是越分越多,这种东西,就是爱。爱,它不是索取,不是等价交换,而是付出,是给予,是自我牺牲。你身为一名教师,就有了一份以爱为主题的职业,那就再把你的爱带给你身边的学生吧,就像宽容自己爱人的小脾气,原谅自己孩子的恶作剧一样,去接纳他们的优点和缺点。谁爱孩子,孩子就爱她,只有能爱孩子的人,她才能教育孩子。教师应用自己博大的爱去温暖每一位学生。教师只有爱学生、尊重学生,才能精心的培养学生,只有爱得深,才能更认真、更耐心、更细心地对学生进行教育。爱源于高尚的师德,爱意味着对学生无私的奉献。这种爱,不是出自于个人恩怨,而出自社会的需要、教育的需要。这种爱是稳固的、深厚的,是与教师肩负的社会责任紧密相连的。

教师应该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主动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愿意与学生成为朋友,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遇事冷静,不随便发怒,不以威压人,处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见,对自己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树立较高的威信。教师要重视教育法规的学习,具有依法执教意识,以及对违法违规行为的辨识力,要尊重学生,不得变相体罚。

教师应重视自身的道德形象,追求人格完美,重视教师职业的特质修养和个性魅力,有更高的人文目标。如教师的形象,既要德才兼备严格负责又要幽默风趣热情活泼;对教师素质,要注意培养学生喜欢的幽默;热情机智等特质;对自身形象的追求,既要有自然文明,又要有举止优雅谈吐高雅等较高素质修养层次的追求。教师要注意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有关规定,以身作则,洁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为学生树立起楷模的形象。教师要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一名称职的教师要以对历史、对社会、对家长、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努力做好教书育人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工作。热爱学生的老师最受欢迎。学生渴望的不仅仅是从老师那里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得到老师的关爱。据有关调查表明喜欢渊博知识型老师的学生占;而喜欢具有师爱型的学生达到,他们希望自己的老师温和、可亲,具有爱心。

由此可见,在学生们的心中,一个富于爱心的老师远比一个知识渊博的老师更具老师的魅力。学生表示:对有爱心的老师他们会自觉尊重教师的劳动,十分愿意接近老师,希望与教师合作,把教师看成是父母亲般的亲人。他们愿意向老师袒露内心世界,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教育需要师爱。没有师爱的教育是不存在的。在德、智、体、美、劳等各项教育中,师爱是基础,是先决条件。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无私地奉献这种师爱,既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又是衡量一位教师素质的重要内容。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很多用爱和生命来呵护学生的真实事件,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爱的赞歌,引人深思。一座大山里,简陋的教室、低矮的房屋,一个年轻的志愿者,为了实现对孩子们的承诺,他放弃学业、忍受孤独。在洪水和井喷事故面前,一个优秀的教师群体,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现着关爱每一位学生的誓言,恪尽职守,无私奉献,不怕牺牲,敢于挺身而出,经受住了生与死的考验,使学生一个没有少,一个没有伤,一个没有饿,一个没有病,一个没有亡。在灾难面前,他们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在危险面前,他们身先士卒、义无反顾。

他们是这样的尽责和勇敢,让人感动,令人敬佩,他们用平凡的工作铸就了闪光的师魂。学习他们的事迹,足以让每一位教师经历一次灵魂的洗礼,思想的升华。想起这些,或许我们都会沉浸在感动之中。回到在日常生活中,想起与学生相处的点点滴滴,那理解的微笑、会意的眼神、无声的流泪,这不都是我们用爱换来的吗?找寻那隐藏已久的幸福的种子,它就会成为你源源不断的能量,于是,那花白的头发,佝偻的背影,将不再是老师唯一的形象;那一盏清灯,伏案深夜,将不再是老师单调的写照。我们应该长久地拥有年轻的光芒,青春的朝气,蓬勃的活力;我们应当骄傲地招展博大的关爱,美丽的心灵,磊落的胸怀。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她的绿荫的。

小学教师师德师风个人学习心得感悟【篇四】

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半年多,经历了数不清的繁琐事情,也正是这些繁琐的事,锻炼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培养自己成为细心、热心、耐心、注重细节的人。但是琐碎的平凡,却是一种神圣的使命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孩子,每一件琐碎的事,可以说联系到孩子的健康,安全,成长和快乐,这半年多来,我面对着孩子的懵懂、迷茫,不知所措,惊慌,焦虑,也是也有喜爱和成就感所带来的快乐,总的来说,自己是发自内心的喜欢孩子,但是没有更好的方法和专业理论知识来指导自己的工作,喜爱孩子是谁都能够做到的事,所以真正做到爱孩子,要不断学习师德师风,不断学习和充实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才能真正使孩子一生受益。

现在我们幼儿园开展了师德师风的学习活动,通过学习,我不但更爱孩子,更懂得如何去爱,原来教师的语言动作态度和科学的教育方法是体现真正的师德师风的精神风貌。

教师的语言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很多孩子在幼儿期非常喜欢模仿,如果老师的语言不文明,孩子也会跟着学,有些孩子也会把不文明的语言带回家,势必让家长觉得我们老师没修养,从而对我们教师的印象大打折扣,教师批评孩子的语气和方式也很重要,如果过重可能会决定孩子一生的命运和快乐,因为孩子如果接受不当的批评,会形成自卑感,没有自信心。想想后果多么严重。

教师的文明动作行为也是影响孩子的行为因素,孩子与老师朝夕相处,行为的养成是环境决定的,教师应当以得体的语言和动作行为来指导幼儿的一日生活,久而久之,孩子也会形成文明的行为规范,让孩子得到周围人的尊重和喜爱,从而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如果孩子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教师的这一举动可以说为社会创造了和谐。

态度决定一切,不管做什么事情,态度非常重要在生活中如此,工作中亦是如此,既然工作就要爱岗敬业,用职业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做到有细心,耐心,热心,爱心来对待孩子,要有极强的责任心,才能体现我们工作价值。

中学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心得体会 篇5

7月份以来,我反复学习了总书记在北师大师生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觉得习总书记这篇讲话非常好,一方面阐明了教师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也对教师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可谓高屋建瓴,语重心长,发人深思,催人奋进。

“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而教育的希望在学校、在教师。为此,总书记提出了“好老师”的四条标准:第一,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第二,做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第三,做好老师要有扎实的学识。第四,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这四条是做一名好老师的最基本的条件,每一条习总书记都阐述得深刻、明白,入耳入心。显然,除第三条外,其余三条习总书记是从师德角度讲的,可见习总书记对师德师风的高度关注。我想,总书记之所以高度强调师德师风是有原由、有针对性的。

毋庸讳言,在应试教育和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的中国校园已绝非一块净土。目前在师德师风问题上表现最突出的就是在职教师的有偿补课。尽管教育行政部门三令五申年年强调,但有偿家教有偿补课现象总屡禁不止,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有偿补课现象长期的蔓延、滋生,已越来越成为影响正常教育秩序、激化教师之间矛盾,引发社会对教师评价的一块“毒瘤”,真正到了该“一刀两断,一了百了”的时候了。

当然,除了在职教师有偿补课行为需要有效治理外,教师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也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问题虽然发生在少数学校、教师身上,但同有偿补课现象一样也严重损害了人民教师的形象。为此,教育部向各地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印发<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的规定通知》要求各地督查学习。XX市教育局高度重视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问题,并以《中共西安市教育局纪律检查委员会转发人民网关于XXX市XX县教师索礼事件处理情况报道的通知》文件形式向全市广大教师敲响了警钟。

有偿补课、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以及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等现象是影响师德师风问题的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的行为,已严重背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离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背离了习总书记提出的“好老师”的四条标准,败坏了教师行风,从严从快治理已经是大势所趋,刻不容缓。

当然,对有偿补课、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以及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等影响师德师风的问题要通过长效机制予以保障,不能搞“一阵风”。专项治理活动只有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与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与制度保障特别是问责和惩处相结合,才能收到长期稳固的治理成效。

学校教师师德师风感悟 篇6

教师在学生的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必须遵守自身的行为规范,提高自身的素质。通过学习,我对师德的含义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

教师必须有高尚的品德。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培养、塑造新一代,自己的道德品质将直接影响下一代的成长。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既要把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授传授给学生,又要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响学生、感化学生,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地成长和发展。因而教师必须要有高尚的思想境界,纯洁美好的心灵。在工作中,教师要甘于奉献,必须耐得住寂寞,受得住挫折,将自己的所有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去,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的“捧得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教师对学生要有一颗慈母般的爱心。教师对学生慈母般的爱心应来自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对教育事业的强烈事业心和高度责任感。教师的母爱精神有巨大的感召作用和教化力量,她能彻底地化解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像母亲一样,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帮助学生,对差生不嫌弃,不歧视,多给他们一些关爱,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在学习上有无穷的力量源泉。很多教师的成功经验都证明了母爱力量的神奇作用。

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心得体会感悟 篇7

一、创新师德师风管理制度

1.指导性制度

所谓的指导性制度, 主要是指那些对师德师风建设具有指导性的制度。例如, 可以制定《教师一日常规》、《教师文明用语规范》、《教师科研工作道德规范》、《教师教学工作道德规范》以及《师德师风建设实施细则》等指导性制度。运用这些指导性制度让教师明确自身应该怎样履行师德义务, 对于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2.约束性制度

师德师风建设离不开约束性制度的制定。比如, 可以制定《师德十不准》、《教师师德规范》以及《师德倡议书》等制度, 对教师的师德师风进行严格的要求, 让教师在一定的制度约束下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规范自己的言行。事实上, 约束性制度的建立就是用无情的制度规范有情的教育, 帮助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师德, 向一个合格教师的方向不断进步和发展。

3.激励性制度

为了进一步优化农村教师队伍,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我们还应该适当地制定一些激励性制度。比如, 设立师德奖、园丁奖, 给予那些优秀的、师德师风表现良好的教师以鼓励。这样一来就可以在农村教师群体中产生一种榜样的激励作用, 引导更多的农村教师向良好师德师风的方向发展。

二、完善师德建设导向机制

1.考核机制

农村乡镇或县教育局应该建立师德考评制度, 对教师的师德表现进行定期考核和评价, 并把教师的思想品德素质作为重点考查因素。对于在考核当中师德表现不佳的教师应该对其进行教育和劝诫, 如果屡教不改必须要对其进行严肃处理。对于那些存在严重失德行为、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教师, 应该考虑取消其教师资格证并解聘。

2.监督机制

对于教师的师德师风问题, 我们必须要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例如, 学校可以组织退休教师对在职教师的师德师风表现进行严密监督, 在监督中一经发现问题, 必须要采取积极的手段进行处理或者上报。除此之外, 还可以在学校设立《师德信箱》, 鼓励学生对教师的师德师风表现进行举报和评价, 教师的不良师德师风表现如果一经查证, 就应该对其进行严肃的处理。

3.激励机制

这里所说的激励机制具体包括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两个方面。对于多年来在师德师风方面表现良好的教师, 学校或者相关的教育部门应该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表彰。例如, 可以设立师德奖励基金, 给予师德师风表现良好的教师一定的现金奖励。对于那些长期奋斗在一线艰苦乡镇的农村教师, 可以适当的在绩效工资的分配上倾斜, 给予那些师德师风表现良好的教师以比例上的倾斜等, 激励农村教师不断完善自身的师德师风。

4.培养机制

笔者认为, 学校和乡镇、县教育局可以对农村学校所有教师的师德师风情况建立档案, 然后根据教师的师德师风表现定期选取其中的一部分参与师德师风培训。比如, 每学期可以组织一次师德师风学习等, 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师德师风培训。这样的培养机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村教师的师德师风, 为农村教育打造一支一流的教师队伍。

三、加强对师德建设工作的领导

除了做好上述两点之外, 笔者认为还要加强对师德师风建设的领导工作。第一, 乡镇、县教育主管部门应该积极对农村学校的师德师风工作狠抓落实, 将师德建设作为考核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第二, 学校要始终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教师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对于教师的师德师风, 笔者建议校长要亲自抓, 给一线教师更多的威慑作用, 引导他们不能随意践踏师德师风的底线。第三, 利用媒体的作用对师德师风进行宣传和教育。

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心得体会感悟 篇8

关键词:农村中学;师德师风;为人师表;言传身教;敬业精神;服务心态;知识水平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2-0226-01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着学校德育工作状况和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未来。宜春市地处赣西,大多数农村中学的教育水平相对于发达地区来说还是落后的。同时我们必须看到,在市场经济条件和大开放环境下,随着撤点并校规模办学的开展,我市学校教育和师德建设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需求,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尤其是对我市农村中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要结合我市农村中学的教学实际,进一步加强我市农村中学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师德水平和整体素质。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同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讨。

一、为人师表

教师的工作既神圣又艰苦,教书育人需要感情、时间、精力,甚至付出全部心血,这种付出要以强烈的使命感为基础。国家的兴衰,取决于教育;教育的兴衰,取决于教师。教师是立校之本,师德师风则是教育之魂。德高为师,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将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的甚至会影响学生一辈子。因此,教师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真正为人师表。教师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率先做到;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能做;要求学生不迟到,教师就应预备铃一响,就出现在教室门口等待,这些看似区区小事,实则细微之处见精神做表率。为人师表对学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它所爆发的内驱力不可估量。因此,为人师表是当好人民教师的最基本要求。

二、言传身教

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一所学校的校风校貌与教师的行为表现息息相关,一个教师的师德好坏对教风学风的影响极大。应当承认,目前我市农村中学敬业乐教、无私奉献的教师是绝大多数,他们在工作繁重,生活清贫的情况下以自身高尚的师德与良好的师表影响和培育了大量德才兼备的学生,的确令人可敬可贺。然而,由于存在各种主客观原因,也出现了极少数教师在改革开放的特定环境中丧失了师德和人格,在学生中、社会上产生了极不光彩的影响。如有的工作消极,纪律涣散;有的弄虚作假,沽名钓誉;有的赌博成性,作风卑劣;有的吃喝玩乐,贪图享受;有的计得患失,事必讲报酬。凡此种种,都玷污了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有悖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本要求。因此,提倡“身教重于言传”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敬业精神

具有敬业精神的教师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爱岗敬业,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一丝不苟,即使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也会想尽一切办法去克服。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以学生满意不满意,学生快乐不快乐,启发没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否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衡量标准。尽管农村中学教育经费拮据,敬业者仍能以积极的心态、饱满的热情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当前全面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的大环境下,广大农村教师仍将以更加饱满的精神面貌展现在学生面前。

四、服务心态

长期以来,广大教师教书育人、敬业奉献,赢得了全社会的尊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燃烧的蜡烛”等称号,是社会对教师职业的高度评价,同时也是社会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教师要以“为顾客服务”的精神融入“为学生服务”中去。要具备这种心态,就不能再像过去那样高高在上,对学生指东划西,把他们当作指挥的对象来使唤。更不应该把他们当作“山里娃”、“田里娃”看待。教师在教学中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重视对每一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不以学习成绩作为唯一标准来衡量学生,而要与每一个学生建立平等和谐、融洽尊重的关系,关心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努力发现和开发他们的潜在优秀品质,坚决做到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平等对待后进生,后进生同样也是“财富”的源泉。教师甚至要给予后进生最优惠的服务,设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上进心,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把他们培养成为合格又具特色的“产品”。此外,教师的课外辅导、上门家访,以及与学生的促膝谈心等,都可以看作是这种服务心态的具体表现。只有当我们的教师具备了这种心态,才会在日益激烈的行业竟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使“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更加焕发光彩。

五、知识水平

学高为师,要培养高水平的学生,就要求教师学识渊博、学业精深。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不断丰富自身学识,努力提高自身能力、业务水平,严格执行师德规范。教师个性鲜明的教育教学风格,把握教育问题的高超艺术,和谐、感人的师生关系,无不闪现着现代教育思想的智慧之光。技高为师,一是要掌握科学的施教知识,深入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方法等方面的知识,把教育理论最新研究成果,引入教学过程,使教育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高度完整地统一起来。二是能够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恰当有效地选择教学方式方法,直观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使教学知识传授与创新思维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三是要有创新精神,积极开展教育和科学研究,探索新的科学教育模式,在耕耘中拓展视野,在执教中提炼师艺、升华师技。正所谓“教师要给学生一瓢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就会用最好的方法给予学生这瓢水”。我们农村中学的教师要充分利用农村这块广大天地,有效利用现有的教学设备,倾注全部精力,努力搞好农村义务教育。

总而言之,通过对农村中学教师进行师德师风的教育培训,使我们能够认识到加强师德修养对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推动作用,相信自己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一定会不断提高对教师道德的再认识,规范自己的行为,随着时代的前进,不断地更新自我,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真正做到寓德于教,为人师表。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让我们以良好的师德师风,共同撑起我市农村中学教育的蓝天!

参考文献:

[1]《21世纪的中国教育》,李琪浩著,中国方正出版社,2007年5月出版.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师德师风感悟心得体会 篇9

首先,教师应该拥有博爱的胸怀和敬业的精神。成为教师的前提是拥有爱心,教师只有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尤其是问题生和那些处于困境中的学生,教师的爱如春风,可以抚平孩子的创伤,让他们更好地踏上征程。

其次,教师应该有奉献的境界和尊重学生的习惯。作为教师,应该把自己的青春与智慧无私地奉献给可爱的学生,甘为人梯,甘做春蚕,全身心地投入到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崇高事业中去。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德才兼备,方堪为人师表。

另外,教师应该忠诚和诚信,要有公正和宽容的心。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忠诚于自己的学校,忠诚于自己的领导,忠诚于国家,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

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心得体会感悟 篇10

造就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学习心得

2019年12月,市组织全市高中教师(含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等)参与“深化师德师风建设造就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专题网络培训。通过本次培训,我对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的建设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决策以及对教师的使命责任、基本素质、评价标准等行动指南和要求有更深刻的认识。下面我对本次参与专题网络培训的学习心得汇报如下:

本次专题网络学习,课程的学习主要通过教师对专题视频的观看学习,参与观点讨论、撰写学习心得以及在线考试完成。专题视频丰富,学习时间可以灵活把握。

通过视频学习,我系统地学习了《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等相关法规的修订与解读,这些法规是教育工作者的行业准则,也是基于师德师风建设的根本要求。在学习中,加强我对上面法律的了解和理解,这既使我的法律素质得到提升,也使我对国家大政方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对历史问题

有更多的了解和思考,对改革有新的理解,这样的学习即有利于学生、也有利于我,当然也有利于国家。

通过学习视频《中国改革为什么能成功》,让我明白中国改革的成功离不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瞻远瞩和正确决策,离不开各阶层人民的艰苦奋斗和上下求索,也离不开许许多多的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劳动。

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心得体会感悟 篇11

关键词:师德师风 教师形象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是人类崇高的事业,师德是教育事业的灵魂。“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教育的发展靠教师”。教师在传播人类文明,启迪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开发人力资源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育者,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承担着历史的重任,肩负着崇高的使命。因此面对教育要为现代化建设及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强大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新形势,面对人民群众和社会发展对教育改革发展的需求,面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任务,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成为教育战线的一项重要任务。

教育是人育人的事业。即教师教育和培养学生成长的事业。作为教师这一特殊的职业,直接担负着培养下一代健康成长的历史重任,所以,师德比其他职业道德,有着更加强烈的典范性,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教师形象是每个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先决条件,是时代的要求。树立良好师德师风,塑造良好教师形象对推进社会向前发展和整个国家的文明建设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爱岗敬业是师德的基石

敬业,就是敬重自己从事的事业,热爱自己的事业,专心致力于自己的事业,千方百计将自己的事情办好。爱岗敬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更是一种责任。对于教师来说,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就是忠诚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社会与人民对教师寄予重望,因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学生本人和家长对教师也寄予很高的期望。教师被称作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事业,因为教师的责任是培养理想远大、热爱祖国的人,追求真理、善于创新的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的人,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人。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教师必须具有全面的良好素质,而其中敬业精神是首要的、最基本的素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生活需求等,都普遍受到市场机制及其利益机制的驱动和社会各种思潮的冲击。因此,树立教师的敬业精神和良好的师德师风,已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一个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课题。而敬业精神又包括责任感、职业感和事业心,因为这是良好师德师风的重要体现,也是教师职业道德所必须具备的。

1.责任感是师德师风的基础

教师的责任有三个方面。(1)对社会的责任,我们是在为国家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目前国家现代化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我们就是要用自己辛勤的工作源源不断地为国家建设输送人才;(2)对家长负责,对教育工作的强烈责任感是一种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感,也是爱岗敬业和热爱教育的师德师风原则的具体体现。一个人只有当他感到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对社会对人民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时,他才会全力以赴地去负责,家长把子女交给学校,交给老师,就是希望学校老师能把小孩培养成才,帮助他们学到各种知识,家长希望教师做到他们无法做到的事情;(3)对学生负责,学生来到学校应该是有所求,不管他们的目的如何,他们的行为如何,在这一点上,教师就应该想方设法,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长处,让他们在知识、做人各方面得到发展。一个教师如果没有良好的师德师风,怎么担当得了呢?所以说从事教师工作的人,一定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因为强烈的责任感是师德师风的基础。

2.职业感是师德师风的前提

社会上有许多种职业,其中教师职业最神圣最受人敬重。一个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的教师必然对教师这一职业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认识。在这个职业中工作的人,如果没有良好的师德师风,怎么能够担当起社会的重托,怎么对学生的身心施加特定的影响?怎么为国家培养有用人才?有职业感的教师,他首先会把自己的职业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联系在一起。认识到自己的职业不仅仅是教书,而且是为国家培育新人。职业感让教师明确自己是一个接受社会重托、对学生身心施加特定影响的人。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均喜欢模仿,这将给学生成长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刻刻为学生做出好的榜样,凡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坚持严于律己。教师只有形成强烈的职业感,才能发挥出人生价值,才能对社会有所贡献。因此,职业感是师德师风的前提。

3.事业心是师德师风的条件

事业心来源于职业感和责任感,是一种坚定的职业信念,是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上升到伟大事业的高度来看待和追求,不论遇到什么困难都坚信自己的选择。教育,是无私奉献的事业;教育,是爱的事业。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努力创新。只有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地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学生。如果自身散漫,怎能要求学生认真。要提高我们的自身素质,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多听取学生和老教师的各种意见。并且自身不断的学习,积极学习,不断开辟新教法。尽心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不求最好,但求更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受到老师的影响而努力学习,不断进取。教师的事业心就是坚信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是崇高的事业,因而全身心地投入,这是热爱教育的集中体现,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强大动力。一个教师要成为好的、合格的教师必须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这种事业心能使人有更高的境界,有更大的智慧,有更大的耐性,因此强烈的事业心是师德师风的重要条件。

二、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

在当前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人民群众进一步期待着良好的师德师风,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应该以爱与责任为核心。一个人最崇高的爱是爱别人,一个教师最崇高的爱是全身心地去爱每一个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对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重要标志。许多教育家都指出,没有对学生的爱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爱是教育学生的前提。教师要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各方面取得优异成绩,“爱心”就是前提。“以己之爱,启他心灵。”教师要真诚地热爱学生,视之为子女,以满腔热情教育学生,用爱营造平等、民主、温暖、和谐的学习氛围。用爱关心、爱护、教育、帮助学生,使师生之间以诚相待、坦荡无间。所以教师要真心实意地关心学生,充分尊重、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坚持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平等待人,因材施教,平时注意全面了解学生动态,经常找他们谈心,交流思想,增进感情,教师只有内心充满对学生的爱和尊重,才会事事从学生的利益出发,处处为学生着想,维护他们的自尊心。在他们需要帮助时伸出援助之手,发掘他们的闪光点,在他们取得点滴成绩时投去赞许的眼光,帮助他们增强自信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主动接近教师,教师才能真正了解学生。

2008年五四青年节前夕胡锦涛总书记与北京大学师生代表座谈,勉励广大教师要加强师德修养,淡泊名利,甘为人梯,认认真真教书,扎扎实实治学,带头营造良好的学术风气。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夕胡锦涛总书记到中国农业大学与师生代表座谈,殷切希望教师要注意把教书与育人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广大教师的关心和鼓励。师德建设还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研究解决,比如,关爱学生与管理学生的关系,为人师表的关系,教书育人的关系,道德自律与规范他律的关系。教师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积极推进观念创新和制度创新,以爱与责任为核心,不断探索适应新时期师德建设的新内容、新方式、新手段,以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同时教师的爱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是增强师生关系的润滑剂。教师尊重学生,爱学生,不仅意味着最终赢得学生的信任和拥戴,提高教育的功效,也还意味着教师能虚心地向学生学习,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与学生一起成长,共同进步。有爱才有未来,有爱才有希望,作为教师,得学生之心,必得学生之拥戴,让爱在平凡事业中升华。

三、为人师表是师德的灵魂

纵观教育发展进程,“为人师表”可谓是师德话题中永恒的主旋律。“师表”意思是指学习的榜样。为人师表是对教师的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多元化随之带来了教育的多元化,教师对社会公众的影响越来越广泛,公众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广泛,越来越直接。“为人师表”的内涵正从原来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刻板的“师表”向多元化转变。为人师表是任何国家、任何时代、任何学校对教师提出的基本要求。它既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命题,又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命题。

除了父母,教师与学生相处时间最多,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影响极大,尤其是行。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在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表里如一,言行一致,才能为人师。教师在教育中的示范作用是巨大的,学生总是以老师作为模仿效法的对象,老师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都会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留下烙印,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加里宁有这样一段话:“教师每天仿佛都蹲在一面镜子前,外面有几百双精细的,富于窥伺出教师优点和缺点的孩子的眼睛,在不断地盯视着他。”因此,教师必须十分注意自身的修养,严格要求自己,把做人与育人统一起来,时时处处做学生的良好榜样,以大方得体的仪表,稳重端庄的举止,亲切和蔼的态度,文明礼貌的语言,严谨持重的行为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等,形成一种无声无形的教育动力,去感召学生,启迪学生,最终达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目的。

四、不断进取是师德的生命

如果说高尚的师德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动力,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基础的话,那么精湛的业务则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教师首先要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思想,要把单纯的以传授知识为目标转变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发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黄炎培先生早就主张:职业教育的教学原则应是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理论与实际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教育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给教师在业务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合格的教师不仅要精通教育理论,具备稳健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还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

1.不能满足于已取得的学历和掌握的知识,“为人师表”,就要有持之以恒的学风,过硬的学习能力。要教学生学会学习,教师首先要学会学习,教师不能只放电不充电,学会学习是教师“以素质育素质”的需要,更能以孜孜不倦的学风感染学生,从而使学生养成好学之风,进而增强学力,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正如大教育家陶行知所言,“好学是传染的,一人好学,可以染起许多人好学。就地位论,想有好学的学生,须有好学的先生。好学的教师最为重要。唯有学而不厌的教师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而教师更应主动地进行知识的更新和“充电”,自觉拓宽知识领域,了解所教学科的发展动态和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将最新的、最实用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

2.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这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点。许多青年教师大学毕业后直接到中专任教,缺乏实践经验,因而,很有必要让他们多到现场参加锻炼,由教学一面手,转变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教师,并向既具有教师资格又具有专业技术能力的“双师型”努力。

3.广泛地使用以计算机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自身发展和改革的要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所不可缺少的一环。任课教师必须尽早掌握、使用和开发现代化教育设备的知识和技能,为使用校园网,发展现代远程职业教育奠定基础。

4.不断学习和进取,提高教师思想素质。知识经济时代需要一支具有崇高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教师素质的提高必须坚持学习。(1)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评理论,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理论的能力与水平。在学习中实现对精神境界的高层次的追求。从而不断决定自己的共产主义信念。(2)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教师继续教育学习,提高学历层次,都是新时期的需要。二十一世纪是科学技术时代,特别是信息技术时代。当今科技迅猛发展,知识经济日见端倪,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是人才竞争。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才能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陶行知说:“不懂科学的人便不能做老师了”,不求进取的教师将逐渐被淘汰。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学生能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教师的不学无术?”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成为一条常流常新的小溪。教师们一方面贡献自己的知识,另一方面又像海绵一样,从群众中,生活中和科学中汲取一切优良的有用知识,然后再把这些知识贡献给学生。高超的学识本领不仅是教师自我完善的基础,还是从事教学工作的保证,更是教师树立教学威信的源泉。面对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世界,教师不能墨守成规,故步自封。现代社会和现代教育的急剧变革向教师提出挑战,要求教师承担多重角色,要求教师具有多方面、综合性的能力,因此,教师应树立起“终身学习”“永远探索”的思想,应该有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的意识,时时不忘完善自己的能力,在教育实践中,潜心学习理论,运用理论,钻研业务,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发扬探索和创新精神,为教育事业不断攀登和实现教师的人生价值,所以说不断学习与进取是师德的生命。

总之,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是一种精神体现,是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培养,更需要内化,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要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时时以育人者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塑造好自己的人格,处处为人师表。要认真钻研教育学、心理学、人才学,关心现代信息,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博取众长,使自己的学识专精博览,以适应两型教育的要求,愿我们的教师做师德的践行者,甘守清贫,敬业爱岗,默默无闻,乐于奉献,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教育是百年大计,人才是强国之基,教育工作者肩负的责任,既是现实的,又是历史的。现实的责任是让学生成才,历史的责任是让中华民族长治久安,所以我们的教师要既教书又育人,教书给学生以知识,育人给学生以良知,教书育人的最佳成果是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要在发展中创新,创新中发展,把传统与现实结合起来,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用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着力塑造教师的新形象,以适应新时代和新要求。

上一篇:美好人生从音乐开始下一篇:三下乡(社会实践、公益活动)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