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大学条件

2024-11-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牛津大学条件(精选8篇)

牛津大学条件 篇1

牛津大学申请条件

有着“天才与首相摇篮”美誉的牛津大学,是世界上现存第二古老的大学。这个教育界的翘楚,经过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洗礼以及现代化的过程,培养出了一代代世界精英,是无数学子向往的顶尖学府。那么要想进入牛津大学,首先得清楚学校的报考申请条件,今天SIA国际艺术教育就介绍一下牛津大学的申请条件。

牛津大学

牛津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导师制”。学生的导师由研究人员担任,他们多为品学俱佳的学者,在一定的领域卓有建树。同时,学校开设许多讲座,每个讲座不论是导师还是学生,不论是高年级还是低年级,都倡导自由发言,平等讨论。

英国的高等教育规定,一般进入大学无需再行入学考试,凭中学毕业成绩即可进入;但进牛津、剑桥则需单独报名,由此足以说明这两所学校对人才的考核是很严格的,下面就一起来看看牛津大学的具体申请要求。

一、申请本科留学条件

截止日期:10月15日

语言要求:雅思7.0;CAE A或者185;CPE B或者185;GCSE B 作品集要求:作品集在11月4日英国时间下午六点前交到艺术学院,没有格式要求,但是候选人必须将自己的兴趣和品味展示出来,可以包含原作品、照片、幻灯片或者电子图像、笔记本、短视频或CD等等。校方看重批评和独创性讨论,但最注重的是强烈的视觉好奇心。1)成绩单 2)语言成绩 3)个人陈述 4)推荐信 5)作品集

www.siaedu.net SIA国际艺术教育

二、申请硕士留学条件

截止日期:1月22日

语言要求:雅思7.5;CAE A或者191;CPE C或者191 作品集要求:作品集由近期的作品组成,用图像或其他形式做成电子版,通过网站上传并将链接提供给校方。图像最多15张,视频最长12分钟。作品集会从创造性思维、艺术成就和展示想法的清晰度这三个方面来评价。1)成绩单 2)语言成绩 3)个人陈述 4)作品集 5)推荐信

牛津的申请步骤比较繁琐,经常会邮寄信件让学生确认是否愿意接受录取通知书,需要签字并寄回两寸护照照片等,所以除了电子邮箱之外,大家需要有个比较稳定的信箱,在拿到通知书之前及之后,都要定期查询。多看看学校论坛上出国版的精华版面,或者网上的留学信息。

牛津大学不同于其它大学,校园和牛津城融为一体,街道穿过校园,不仅没有校门和围墙,而且连正式招牌也没有。建筑古色古香,分属于不同历史年代的不同建筑流派。风情万种的建筑,云飞浪卷的校园,都是几百年积淀下的璀璨文化。

尊重学习规律,调动学生学习热情,牛津大学培养出堪称天之骄子的世界精英,因此英国人把牛津当做一种传统,一种象征和一种追寻。

以上就是牛津大学的报考申请标准,牛津大学下设众多专业学科,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到学校官网上查询更多相关信息。SIA国际艺术教育以尊重艺术,培养未来新兴艺术家为基础,致力于为学生建立正统的西方艺术思维方式。

牛津大学条件 篇2

西方大学肇始于11世纪, 伴随历史进程逐渐发展成为高等教育机构并世俗化。因对社会关键职业者和新知识的生产, 大学赢得了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很大自治权。因近来受全球化影响而产生了新的知识和能力需求, 这种地位和权力便显得相当保守。在世界的绝大部分地方尤其是北美、欧洲和东亚, 已有明显迹象显示大学正如何试图变革其组织以保持其在日益全球化的知识经济中进行知识和能力生产的竞争力。

在大多数发达市场经济中, 高等教育机构形势已变得严峻。如大学不能充分变革其组织以生产出其所在市场区域客户所要求的服务 (知识和能力) , 它将面临倒闭。因为政府正设置一定的质量和数量层级来作为其拨款标准, 所以大学被迫作为生产性单位来改进其组织。越来越多的国家支持在高等教育机构之间建立竞争态势。那些证明最具竞争力的高校也将得到最多的公共支持, 而表现不佳的也将因不再被给予很多机会而进入其破产倒计时阶段。

本文旨在通过对大学进行宏观视角的分析来说明管理、生产和组织的哪些方面是高等教育机构实现创新的关键。而借助创新大学能以全新的问题解决方式适应新环境。本文研究目标不是一般意义的高等教育机构而是追求卓越的世界级精英大学。

二、创新的基本条件

1.政府所提供的高等教育机构自治

在任何国家, 政府所提供的创建高等教育机构自治和责任的法律环境都是其创新的非常基本的条件。如果政府试图过细管理和遥控其运作, 通常极易妨碍其创新能力。

2.资助

慷慨的公共资助在始建阶段是重要的。然而, 大学的目标应当是尽快实现财政自立。独立财政支持其自治, 而自治对保持创新氛围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来自国家的常规资助如何, 有志向的高等教育机构都应当拥有可支配的“项目资金”以在外部机遇来临时迅速行动。而且, 高等教育机构对经济的反应本质上也可能会使其领导层对生产质量以及在市场中积极树立品牌保持最佳的敏感度。尽管政府的总体财政支持应当削减, 这却丝毫不会与其作为客户向 (公立) 大学预定和购买重要的研究和 (或) 培训服务相冲突, 其实公、私 (独) 立高等教育机构间的差异正日益模糊。最重要的是创新型高等教育机构独立而具有创造性, 因为它们既有健康的财政基础又能够迅速反应来获得新项目。

3.充分的信息通讯技术装备

如未以信息通讯技术 (ICT) 充分武装并且不能实现在全球性网络社会中的运作, 一所大学就会在竞争中或多或少跛足。充分武装意味着科研、教学和管理均应基于ICT。很难想象有任何不依赖于此的研究领域, 就连人文科学都日益应用计算机化处理知识。真正由应用ICT而产生的巨大学习效果尚处于初始开发阶段, 远不止远程教育。被创造性组织起来的互联网可以成为一个极重要的“助理教师”。而巨大的挑战来自于教学——如何促使学生积极并有效利用该手段来应用网络上的可用信息与知识。这方面涉及以下将谈及的教职员工的优秀。整体来看, 事实是单纯的ICT应用本身就具利于学习的效果, 而这正是Castells1996年所界定的ICT“革命”的一面。显然, 大学的管理效率也可以借助ICT而得到极大改进。ICT支持的管理可能是研究者和教师创新的关键性先决条件。大学要实现世界级创新, ICT也就必须应用于全球范围, 而不受制于官僚或政治限制, 那将阻碍创新。

4.语言能力——英语和中文

当前, 作为一个全球性行动者就必须掌握英语是勿庸置疑的, 而新需求将会是中文。如今, 在100多个国家的2500所大学中有约3千万外国人正学习中文且该数量还在迅速增长。来中国学中文的外国人数量以每年40%的速度递增, 有超过400所中国大学向外国人提供中文课程。在美国, 中文已超过法语和德语而成为仅次于西班牙语的第二大外语。英国、美国及挪威的中小学也在提供着中文课程——中文教学已成为诱人产业——美国已有500多所高中提供中文课程, 大有使中文成为美国学校的标准课程之势 (Tjeldvoll, 2006) 。有两个具体事件正使中文释放着特殊吸引力。首先是中国已成世贸组织一员, 意味着西方投资受邀进入中国;另外北京2008年奥运会已连续数年推动了中文学习。今天, 英语是主导性的世界语言。然而从未来视角看, 中文将有可能迎头赶上。20年后, 英语和中文将在全世界成为课程的常规部分。

对外国人而言, 中文较难, 因而小时候就开始学习很重要, 因为少儿学习一种新语言是最容易的, 他们的学习能力就像海绵一样。英国的下一任首相戈登·布朗先生最近宣布, 英国对中国的出口在本10年将翻四番;他希望英国的每所学校、学院和大学在接下来的5年中都能与中国相应机构建立伙伴关系 (Ibid) 。可以说, 世界上任何大学, 如果其志在全球的话都面临压力发展其英语之外的中文能力。

5.国际战略联盟

在一个全球化世界中, 几乎没有任何一所大学能在所有领域领先。要想成为全球知识市场中有竞争力的一员, 大学就需要与世界上其它地区的高等教育机构发展建设性和互利性的联盟。联盟对优良研究环境和优秀教育项目的“整体打包”将会使每所大学比独自为战更强大。此外, 这种联盟还有一个战略维度:所有联盟成员将能进入更大市场;接下来的联盟内部合作将产生利于创新的结构环境, 内部互动和协作也将加强创造性和促进新理念的诞生——创新。

6.质量和数量保障机制

对任何雄心勃勃的高等教育机构而言, 有力的质量保障机制对维持其提供卓越服务的良好教研环境具有决定意义。然而, 建立这样一种机制则需弄清质量的概念。这对于一所国际性大学至关重要, 同时也难以界定。

质量是一个术语。在挪威, 它已经成为一个被赋予全国性高等教育改革意义的概念——质量改革。对质量的界定多不如人意。共识是, 质量是每个人都可强烈感知其为何物的东西, 接触它时你就会知道。流行说法是, 它与个体主观标准定义相关联 (Tjeldvoll 2004) 。

涉及到大学, 质量问题尤为重要。因为西方大学一直是公共高等教育机构 (社会文化基石) , 代表着在我们文明中处于基础地位的一定价值维度。分析起来, 质量涉及到马克思·维伯对于价值性目标和工具性目标的区分。价值目标是关于基础性和通用性的质量 (或特性、性质) , 基本适用于全人类;工具性目标则与经济和实践问题相关, 对实现价值目标往往具决定性意义。例如, 良好的财政对于大学就很重要, 好到足以使其雇用哲学家和社会学家研究文明的环境并敢于对像政权与市场这样的强权实话实说 (Ibid) 。质量的工具和价值方面可以由两个词语来进一步说明:以“研究和学习为目的”的目标的适合性;“研究和学习自身”目标的适合性。

——作为“以‘研究和学习为目的’的目标的适合性”的质量。质量可以与一种特殊的器械、工具或战略如何以适当方式达成给定目标相关, 如大学招生这样的竞争性目标。当工具——如教师组织教学——产生学生的高学业成就时, 对使大学具有竞争力的目标而言, 作为工具的教学就始终具有高质量 (Ibid) 。这种工具性的质量观是与效力、效率和全球化背景中竞争力相联系的。当学生以尽可能低的成本获取高学业成就时, 就存在着高质量的教学活动——该所大学毕业生将在劳动力市场中具有竞争力 (Ibid) 。

——作为“‘研究和学习自身’目标的适合性”的质量。该质量所关注的不是实现某目标的工具或战略, 而是其目标自身的质量。我们的目标有价值吗?它是值得我们利用具有高技术质量的工具所要尝试达成的目标吗?此处的焦点并非工具的质量, 而是我们所正在做的工作的本质或意义。从价值和道德视角衡量, 该目标重要吗?以教育质量为例, 教育通常主要是充当为特定工作生产工作能力的手段呢, 抑或主要是与以成为文明社会中负责任的人类个体为目标的学生个人发展相联系呢 (Ibid)

质量保障机制 (QAMs) 。建立质量保障机制时的总体性的挑战是避免官僚化, 如并非经常受到重视却形式化的评估程序。一些常规操作可运用技术方法系统地予以检查, 对于大量的常规行政手续尤其如此。此外, 研究和教学质量的责任应当尽量接近教职员工个人。二者均有严格限制标准, 其质量检测焦点应当是成果。教学成果指标是学生成绩;科研成果指标则是现有学术期刊中发表的论文及其对市场中研究成果购买者的适合性。该机制还应对研究或组织学习的新方式保持灵敏性, 以刺激形成一种文化来鼓励思考和实践的新方式——创新。

7.营销 (品牌) 机制

在全球市场经济中, 品牌和营销对大学从卓越的科研和教学服务生产中获取回报几乎具有决定性作用。孤芳自赏的学术象牙塔时代已是明日黄花;高质量生产正初露端倪, 全球性高教与科研市场所具有的同等重要性也会并肯定会显现, 优秀的高等教育机构正日益扩张其营销部门——“销售组织”。

《泰唔士报·高等教育副刊》所发布的国际排名得到高度关注。上海交通大学的例子就说明了现身于国际舞台的重要意义。另一个有关大学当前如何关注树立自身品牌的信息来源是该刊的高等教育工作职位招聘版块。该版基本上展示了英国及许多其前殖民地国家的职位市场。浏览一下其中的美国部分一定会很有趣。该刊最近一个趋势是有越来越多欧洲大陆的大学在此发布职位空缺。

三、卓越知识和能力的生产

在世界范围内分析大学创新行为时可明显发现, 尽管基础的学科性研究仍在, 创新行为却常与应用研究相关。有迹象表明, 存在着生产新知识和组织学习的两种方式, 而新趋势是与“知识生产新模式”相联系的。

1.知识生产新模式

瑞典研究与计划委员会于1990至1993年间发起并实施了一个研究项目, 目的是探求自然科学技术、社会与人文科学领域中知识生产方式的主要变化。该研究团队以麦克尔·吉本斯为首, 其研究报告发布于1994年。该研究显示, 一种新知识生产模式——模式 (2) ——正在形成;与此同时, 传统的知识生产形式——基于学科的模式 (1) ——持续存在。除其它原因, 模式 (2) 受到了成功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影响。

高等教育大众化催生出大批的硕士、博士或研究人员。毕业后, 他们继续在大学之外开展研究并影响着其母校间的激烈竞争。公、私立研究型大学、学院及大量较大型私企的研究部门都雇用了由大学培养的佼佼者。这些研究者以模式 (2) 的方式生产知识, 而该模式有着与研究型大学中基于学科的模式截然不同的某些特点。Kvil (1998) 将吉本斯等人的思想以如下方式进行了系统化:

注:[1] ①知识生产始于实践而不是基于理论和学科的问题;②生产发生在“项目组织”而不是如院、系般的固定或永久性结构中, 知识生产结束时该组织也就解散;③知识生产意味着包括经验和理论在内的问题解决, 尽管其不属于学科性知识却依然对知识存储有贡献;④作为结果的新知识可直接扩散给参与项目生产过程的成员。知识生产模式 (2) 是动态的, 具有在活动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2]增长了的知识生产地点数量。[3] 为知识生产模式 (2) 而建立项目组织时的联盟和联络数量基本无限制, 尤其是涉及到电子/通讯技术的应用时。而同时在不同地点和不同活动间却一直存在着差异——更突出了特殊性。

今天, 为以一个能在个体学术自由、大学自治、与某些股东和用户群体相适应之间保持平衡的高教机构的面目生存, 公立大学在全球范围内正面临变革的需求。其实, 在大学高层实现更大效力和更高效率的某些需求可以被识别出来。首先是更多集权。同时需要加强 (使之更具效力和效率) 基本生产单元、部门和其它机构所开展的科研、教学和另外的服务。这将使大学充分适应公共机构和私人用户的需求, 而正是他们构成了大学财政之基。受国家意识形态和市场力量作用, 在迎合源于市场的 (对知识和能力) 服务需求中, 大学似乎不得不创新。

2.及时响应需求的知识和能力

由于知识和能力日益基于市场需求, 创新已变得重要 (Trondsen 2000, Lorange 2004) 。对于知识和能力生产基于供给驱动的时代而言, 这种新形势意味着一种变革。生产将因需而供。设想是:绝大部分基于学科的知识生产将如过去一样仍然适用。归因于全球性市场经济意识形态和新信息通讯技术所带来的新型动态变化, 知识和能力正变得不合需要并很快过时。因此, 在涉及确定当前真正需求时, 就需进行思考并准备及时反应。研究和培训项目将必须始终接受质量和用户适合性二者共同检验。研究和培训也将必须日益跨学科并根据所被感知的市场需求而定制。

出版正日益以在线的形式完成, 从而极大缩短了研究成果和相关读者参阅间的距离。与此类似, 科研及其成果应用于研究生教学间的距离也被大大缩短。这种因新信息通讯技术作用而成为可能的距离上的接近使得以应用和培训为目标的科研成果间的相关性增强。因此, 在研究生层次, 知识生产和培训之间存在着一种密切的正相关。换言之, 研究生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以科研为基础, 该层次学习动机受研究兴趣的影响。然而, 绝大多数大学的本科生层次, 对于能够进行出色教学的人员将有强于以往的需求。所谓出色, 也意味着在一所现代大众型高等教育机构中, 学习的组织必须将其学生群体的巨大差异性考虑在内。

四、创新型大学组织

1.管理

大学保持卓越和具有竞争性的基本条件是其管理质量。无论其它条件如何优秀, 没有卓越的管理, 它就会处于风险中。简言之, 管理需在三个维度名列前茅:学术管理、员工管理和组织管理。

要成为一个优秀管理者, 任何大学领导首先都必须对高等教育的学习和研究在行。这意味着顶级管理也需拥有顶级学术资格。具体说, 该先决条件对其在大学内部学者面前维持权威性和获得尊敬不可或缺。更具体而言, 该条件也蕴含着高层领导应当拥有国际认可的学术成果。第二, 管理需要在招生以及保持研究、教学、员工管理的卓越方面具有高质量。在教职员工发展、成长和自我创造性方面实现创新将会使大学在成为具有竞争力的高等教育机构过程中相互拉开差距。第三, 谈及将大学作为企业运营时, 大学领导的管理就需要像公司环境中的成功经理人的管理一样合格。商学院就有很多可供借鉴之处, 它所培训的公司领导者将引领企业走向一个竞争性的市场。领导层尤其需要创造性地预见大学未来环境。

2.作为项目组织的大学

当前, 国际顶级商学院中有个明显进展, 就是由传统的院、系、室“线性结构”组织向“项目组织”转变 (Lorange 2006) 。这是大企业中所发生的情况在大学中的平行发展。大学中的情况是, 一个相当弱的线性结构——很大程度上具有行政特征的一系列运作单元得以保留。大部分科研和教学资源可以被看作是一些蓄水池, 它们可以被挑选进入市场中客户所需要的不同研究与培训项目中。从现存学术资源池中, 可以组成最优团队以完成特别项目, 项目结束后成员又返回池中。这种模式保护了最优的灵活性, 并且始终让最优秀者工作于最适当的位置, 最终实现最高质量、最高效率和最佳适合性的生产, 或者说最优的生产和大学竞争力。

院、系削减和消失的同时, 研究和教学也变为跨学科。通过网络工作受到强烈关注, 项目基于团队, 仿真和角色扮演得到积极应用。研究课题常常具有前沿性, 而解决这些问题则会产生真正的新知识。在一个全球化的世界中, 了解文化差异的意义也不言自明。未来的基于项目的大学组织可以被看作是对知识和能力生产模式 (2) 的明显而及时的响应。

五、创新成功的标准——总结

概括讲, 未来的全球性精英大学拥有被任命的具有企业家能力的领导层。该任命所基于的合同规定领导层在其所取得成果获得满意评价的基础上可被续聘。领导层在涉及员工招聘和组织机构调整问题上具有自主运作的广泛自主权。而具有企业家才能的特征之一, 就是能够成功地识别并且吸引科研、教学和管理方面的优秀员工。

对所有者, 创新性精英大学展示出高度负责;对客户, 它又在设计和提供为其量身定制的研究与教学项目方面具有专业性。此外, 其竞争力也借助于最大限度地在大学组织内部所营建的“成功文化”而得以保护。而因在科研教学方面所取得的成功, 它也必将跻身于大学国际排行榜前列并大放异彩。

摘要:大学实现创新的基本条件包括如政府关系、财政、信息通讯技术和质量保障等, 卓越的研究和教学成果生产也有其自身特征。本文对反映全球性知识市场竞争的新知识生产模式给予特别关注;探讨了创新型大学组织的关键特征, 如项目组织和按需及时提供服务的生产;总结了创新型大学的成功标准。

关键词:精英大学,创新,条件

参考文献

[1]Castells, Manuel (1996) 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 Volume I of The Information Age: Economy, Society and Culture.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2]Gibbons, Michael et al. (1994) .The New Production of Knowl-edge.The dynamics of science and research in contemporary socie-ties.London:Sage.

[3]Kvil, Tove (1998) Governance in higher education.Some Aspects of the Systems in Norway and France.Paper to the Annual Oslo Sem-inar of The Nordic Network of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Educa-tion (NICE) November26-28, 1998.Oslo:University of Oslo In-stitute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

[4]Lorange, Peter (2002) NewVision for anagement Education.Lead-ershipChallenges.Oxford:Pergamon

[5]Lorange, Peter (2006) Lectures at the University of Oslo, Septem-ber19th2006, “on university management”.Oslo:University of Oslo Institute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

[6]Tjeldvoll, Arild (1998) “The Idea of the Service University”in In-ter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Number13, 1998.Boston:The Bos-ton College Centre for Inter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1998

[7]Tjeldvoll, Arild (2006) Chinese Language conquering the World, in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Hong Kong, September 2006.

[8]Trondsen, E. (2000) The Emerging e-Learning Industry.Stan-ford:Stanford Research Institute.

大学运行模式及其转换条件 篇3

【关键词】大学运行 模式 条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234-02

李爱民博士在《冲突与和谐:不同大学组织模式中管理人员与教师的关系》中提出,与四种大学组织运行模式相对应的,行政人员和教师的关系各不相同,分别表现为:平等与和谐、离散与隔膜、对立与对话、自由与自主。

朱晓刚博士在《不同大学组织模式中的校长角色探析》中谈到,存在对应四种大学组织运行模式的四种不同类型的大学校长:“学术型”校长、“管理型校长”、“政治型校长”和“领袖型校长”。

一、四种大学组织系统的特征

1.学会组织系统的特征

学会可以看作是一个社会团体,类似于行会。学会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参与学校事务的权力;在志趣相投、和谐并能发展友谊、良好的社交和互助的学者群中的成员资格;取消对不同学科教师的优待,各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具有同等的价值(鲍恩和舒斯特,1986)。书中虚构了赫里蒂奇学院作为学会组织的单位。

(1)学会成员间地位平等、权利对等

学会组织成员都经过一定的训练或者具有某种“技艺”。在这种以职业或手艺为导向的组织里,天然地不存在学会成员间阶级或地位的不平等。书中提到,赫里蒂奇学院中的所有教师和管理人员都具有高级学术职称或专业学位。

成员间的平等对话一方面可以发挥每位成员的民主权利,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决策的科学化、合理化。诚然,民主权利的发挥和决策的科学合理化是以牺牲工作效率为前提的。但讨论和决策问题之前,给予教师和管理人员充分的时间对问题深思熟虑,并允许其发表意见,这样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2)学会组织规模较小

组织成员都可以民主参与讨论和决策事务,其规模一般不会太大。有些人认为,一个学术团体的传统只有在不超过10名教师和150名学生的学校中才能得以保持(古德曼,1962)。伯恩鲍姆认为这种限制有些过于苛刻,但他也没有具体指出规模较小的量化标准是多少。笔者认为,民主与人数没有必然的联系。例如,我国高校党委领导特色。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扬民主,讨论和决策问题与事务;进而选取党代表进行院系级讨论,最终在校党委层级决策。层级不是等级,虽有垂直管理和隶属关系,但中共党员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所以在我国高校中,或许可以实现大学中学会的特色。

2.官僚组织系统的特征

通过系统地协调许多个体的工作以实现大面积的管理任务而设计的组织类型叫做官僚组织(布劳,1956)。

(1)垂直负责,科层管理

垂直负责和科层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但笔者认为,在大学中的行政领域可以采用官僚组织模式,但在负责具体教学环节的二级学院可能不适合采用此种方式,当教学成为效率的附庸,大学也就失去了其本真。在教学领域和部门,应采用学会组织模式。“权变理论的实质就是在不同条件下采用不同的组织和管理形式是最有效的”(伯恩鲍姆,2002)。但遗憾的是目前我国高校大部分还是官僚组织模式。

(2)固定程式,领导决策

官僚组织模式中,工作人员职责明确,内容清晰,所有工作都在流程中进行,即使有人员变动,但只要告诉新人员其工作的固定程式,一般情形下不会影响正常的工作效率。在决策领域,领导成为左右决策的最关键人物。组织的许多权力都操纵在英雄人物手中,人们对英雄人物也抱有巨大的期望(鲍德里奇,1978)。这种英雄式的领导,一方面可以增强领导“卡里斯玛”效应,形成一种崇拜和服从的文化氛围,但另一方面也有可能造成领导“独断专行”。

3.政党组织系统的特征

把高校看成是一种政党组织系统,就是说它是由拥有各种利益、主张、目的的子联盟组成的超级联盟(赛尔特和马奇,1963)。每一个子联盟又是由许多利益团体构成的。这些团体至少在目标上具有某种共同之处,能够协同工作,努力实现共同的目标(巴卡拉克,1980)。

(1)政党利益决定决策走向

高校资源是一定的,不同专业和不同团体获得的资源也是有限的,但在有限的资源内获取最大资源,这是团体联盟成政党的根本内驱力。联盟在权力决策层的人数会影响资源分配,但政党利益是否符合学校利益,往往政党很少考虑。政党与政党之间的对立是可以预想的,但当一方政党提出的问题建议和意见与其他政党利益联系不大时,其他政党大部分时候会漠不关心。伯恩鲍姆在书中说,“可见,政党组织系统是没有什么责任感的。”

(2)政党组织的低效率

在政党的博弈中,说服与被说服的动态过程屡见不鲜。激烈的争论和不容易达成一致和妥协造成了政党组织系统的低效率。然而这种低效率反而保持了学校的稳定。书中虚构的维吉勒州立大学,人们从不同的渠道获取信息,同时根据自己的认识作出不同的判断和解读,但事实上没有人能够准确知道学校发生了什么以及学校将会发生什么。然而这恰恰让学校能够有效的运行。“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政党间的联盟会随着某一政党获得的大多数资源而相互联系,一般性的“你支持,我反对”的模式会存在于政党联盟间。这种动态地相互支持或反对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学校的稳定。

4.无政府组织系统的特征

“无政府”并不是意味着没有正当有序的管理,而是一种遵循自身信念行动的理念。无政府组织系统的特征有三个:目标的或然性;技术的不明确性和参与人员的流动性。

(1)目标的或然性

无政府组织强调个人信念,然而每个人对于同一事务的认识可能会不一致,共事的人在对解决同一问题所要达到的目标上也会有不同的看法。强调个人信念意味着支持个性,个性在高校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创新上。目标的或然性虽然存在管理上一定的困难,但在深远意义上可能会产生创新性的思想或产品。

(2)技术的不明确性

无政府组织系统的特征绕不开个人信念,或者说离不开个性。技术意味着方法,个性化的方式决定了技术的不明确性。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方法,都有自己的“技术”,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水平和能力,根据个人信念作出判断和选择,是教师的职责。至于技术的不明确,反而成为了无政府组织的特色。

(3)参与人员的流动性

在无政府组织系统内,两个相关问题的决策一般不可能由相同的人群作出。这保证了对问题看法和意见的多样性,也符合个性的理念。然而参与人员对于问题的选择具有自主性,参与人员多方位的参与不同问题和决策的讨论,这是无政府组织系统的文化使然。

无政府组织系统很特别,其个性化的信念与行动、由个体组成的团体的自主活动的特色是其他三种系统所很难具备的。但以上提到的三种特征确实很接近大学追求学术的根本特征,但如何在大学的管理部门有效地施加无政府组织的影响,值得探索。管理要求效率,效率来源于目标明确,方法步骤清晰等过程。然而无政府组织系统强调的个性与其有点背道而驰。

二、四种模式间的转换及其条件

1.四种模式间的转换

四种模式都可以属于大学,但任何一所大学从成立到发展很难保持某一种运行模式。当今大学有可能是两种模式共存,也可能是三种模式交叉杂糅。但无论是如何转变,其转变的过程已经发生,维持大学某种模式运行的要素发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变化。笔者认为有历史条件、外部环境、校长等方面的因素会造成大学选择不同的运行模式。

2.转换的条件

(1)历史条件

一所大学的底蕴可以通过其办学历史和固有校园风貌体现出来,如哈佛大学自成立之日起就是以研究作为学校办学目标的。在二百多年时间里,研究主题一以贯之,哈佛大学已经找到了适宜其发展的运行模式。大学运行模式的转换还要考虑其是否有转换的历史经验。我国1952年院系调整中,医学或工学院独自成为大学,如北京医科大学前身属于北京大学。单科性大学与综合性大学的运行模式会有不同,近些年将单科性大学并入综合性大学的呼声越来越高,有了以前运行模式的转变,即使未来将大学合并,理论上也不会很难适应运行模式的转变。

(2)外部环境

高等教育系统对社会环境的适应,主要体现在高等教育所培养的各级各类专业人才的质量、规格要适应社会各子系统的需求,特别是当时当地政治、经济发展的需求(贺祖斌,2005)。当一所高校面临毕业生找工作难的时候,不得不调整学校战略规划,去满足社会子系统的需求,从而转变大学运行模式。诚然,笔者默认了研究型大学与应用型大学在大学运行模式上的不同:研究型大学的运行模式趋向于学会组织系统,应用型大学趋向于官僚组织系统。高校与其他高校间的竞争也会使其改变大学运行模式。随着我国民办大学的兴起,高校间在生源、经费和影响力方面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高校只关注“学术”不重视“效率”或者只在乎“小团体”利益没有“整体”大局观,可能就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3)校长的战略规划与领导风格

校长是一所大学的精神象征和领袖,其既是学术上的带头人,又是行政的最高领导。校长对于学校的未来规划与自身气质对于大学运行模式有着一定的影响。朱晓刚博士提出的四种校长类型对应了四种运行模式。笔者认为,一种类型的校长并不一定只使用一种方式来运作一所大学,如“学术型”校长不可能只会用“学术”的方式管理大学。校长在审时度势预测未来大学发展走向的同时,赋予大学更多管理的风格和艺术。我国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长不仅面临学术、行政,还要兼顾党的工作,所以校长在选择哪种大学运行方式时,很难做到“一刀切”。校长的思路与大学既有的运行模式有可能会不统一,甚至有一定的矛盾与冲突。在这种情况下,校长与既有模式的博弈成为大学运行模式转换的重点因素。

西方说:“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在我国高校中,学术与行政的双轨发展已成既定事实,为何不能将学术事务用学会组织系统方式运行,将行政事务用官僚组织系统方式运行。诚然,大学运行是复杂的过程,在团体利益间的权力与资源的争夺和团体自主发展的过程,很难用前两者运行模式进行,但分类处理属于大学内部的事务,应该可以成为未来高校改革的方向和内容。

参考文献:

湖畔大学入学条件 篇4

湖畔大学,是由柳传志、马云、冯仑、郭广昌、史玉柱、沈国军、钱颖一、蔡洪滨、邵晓锋等九名企业家和著名学者等共同发起创办的`组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湖畔大学入学条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湖畔大学入学条件

创业满三年、营收超过3000万元人民币,公司规模超过30人,要有3年完税证明和3位推荐人,其中至少1位为湖畔大学指定推荐人。

湖畔大学申请流程:

1.首先需要在线提交申请。

2.邀请推荐人,要有三名推荐人,其中一名是湖畔大学指定推荐人(名单在官网上有)。指定推荐人分为校董,保荐人和往届学员三个类别,任选其中一名就行。指定推荐人在三名推荐人中最重要,建议在填表报名前先联系好。

3.联系好推荐人,等候面试通知。

小学校简介

湖畔大学,是由柳传志、马云、冯仑、郭广昌、史玉柱、沈国军、钱颖一、蔡洪滨、邵晓锋等九名企业家和著名学者等共同发起创办的组织,位于杭州西湖浴鹄湾附近。

湖畔大学坚持公益性和非营利性,旨在培养拥有新商业文明时代企业家精神的新一代企业家,目标学员主要为创业三年以上的创业者。

拉夫堡大学申请条件 篇5

除了在高中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拉夫堡大学要求本科生入学前需在被认可的学院通过一年的预科课程。拉夫堡大学已经连续12年为优秀国际学生开设了自己的预科课程。欲了解更多细节和条目的要求,可以查阅拉夫堡大学官方网站,检查考虑参加的基础课程是否可以入学。立思辰留学360介绍,拉夫堡大学也接受在中国境内大学入学第一年的良好成绩,作为进入我们学位课程第一年的入学标准。一般要求在75%到80%以上,不过根据申请者想要学习的专业不同而不同。

研究生申请列出的等级换算应被解释为获得许可的一般指示。由于评估申请时考虑的因素很多,不同国家的分数之间的确切百分比要求或等同标准不是绝对的。学生必须具有学士学位(4年)才能进入研究生课程。

标准的雅思大学雅思英语语言要求是6.5分,单科不低于6.0分(阅读,写作,听力和口语)。有些学院可能需要更高水平的英语,具体详见每年官网公布的各专业具体要求。

拉夫堡大学排名

拉夫堡大学2018年《泰晤士报》英国大学综合排名第7名,2018年《完全大学指南》英国大学综合排名第10名,2017《卫报》英国大学综合排名第4名,2018年《卫报》英国大学综合排名第6名,2018年QS世界大学排名第234名。

拉夫堡大学就业

拉夫堡的职业服务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寻找兼职工作和毕业正式工作提供广泛帮助。全年举办多场招聘会,吸引了不同行业的大公司。该中心被各大行业和雇主协会所认可,在全国最佳职业中心排名第9。其他服务还包括检查和修改简历、模拟面试等,需要预约。

拉夫堡大学与世界著名企业,如美国福特汽车公司(Ford),英国宇航系统公司(BAESystem)、劳斯来斯(Rolls Royce罗尔斯罗伊斯)、帕金斯公司(Perkins)、莲花电脑软件公司(Lotus),英国的主要银行、建筑公司等,建有长期的合作关系并为其输送各类人才。他们在此设立学院、研发中心、生产和培训基地。

悉尼大学申请条件 篇6

悉尼大学申请条件之本科:直接入读本科要求:至少一年以上中国大学学习经历,平均分在80-85以上(不同专业,不同要求),雅思要求在6.5至7.5(不同专业不同要求,其中商学院所有专业都要求7分以上),同时,并非所有专业都接受国际学生申请;通过预科申请:需先入读悉尼大学预科,通过预科的所有考试,并用预科最终学术成绩重新申请本科,入读预科的雅思要求在5分至6分之间(根据时间长度不同),并要求高中平均分至少80以上。

悉尼大学申请条件之授课硕士:授课硕士根据专业不同,申请者的本科毕业大学不同,有着不同的标准。商学院:一般项目的申请要求至少211大学的申请者平均分至少75以上,而非211大学的的申请者平均分至少85以上。一些特殊项目则有工作经验或其他要求(如Master of marketing 要求工作经验,CEMS项目要求第二外语加面试),雅思要求6.5-7.5 (不同专业不同要求,有些有单项要求,比如TESOL要求听说至少8分,读写至少7.5分)。

悉尼大学申请条件之研究型硕士和博士:一般奖学金呢的申请者无论毕业学校至少要求85的平均分,一般都要求有正规的研究经历以及在正规期刊上发表过文章,雅思要求一律为至少7分以上 (不论任何专业)。

悉尼大学申请条件之预科:全日制高中毕业,年满16周岁,高中毕业成绩(包括数学)平均不低于80分。

悉尼大学申请条件之MBA:学士学位,两年以上的商业或管理经验。注:医学科目要求有三年的本科学习,优良的GAMsat考试成绩并且通过面试。通常对直接申请硕士项目的申请者的要求远高于平均水平,另外进入一些课程的学习还要求具备相当的专业经验。

悉尼大学预科申请条件

悉尼大学开设3种预科课程:强化课程,标准课程与延伸课程。同学们需要根据在校成绩,雅思分数等条件来评估应该选择哪种预科课程。

强化课程标准课程延伸课程课程时长30周40周59周雅思要求IELTS6.0;单项不低于5.5IELTS5.5;单项不低于5.5IELTS5.0;单项不低5.0学术要求80%70%60%

上表可以看到悉尼大学预科申请条件并不高,高二学生即可申请悉尼大学预科。

20悉尼大学预科学费

强化课程标准课程延伸课程学费 (澳元)32,00032,00042,300开学时间4月24日10月9日1月31日7月17日2月6日8月7日本科时间2018.03.072018.032018.072018.072018.03

打算申请悉尼大学预科同学们一定要注意预科开学时间,预留出充足的时间来递交学校申请以及留学签证的办理。建议同学们尽早准备好中英文成绩单,在读证明等申请材料,第一时间递交申请.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诚信教育 篇7

1当代大学生存在的诚信问题

市场经济条件下, 拜金主义和个人主义逐渐盛行, 一些不讲道德的人把一切东西都当成是与人交换的筹码, 不诚信的行为时有发生, 我国又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人的素质还有待提高。当代大学生正处于心智逐渐成熟的阶段, 世界观、人身观和价值观逐步形成的阶段, 容易受到外界影响。言行不一、表里不一、投机取巧、造假制假不绝如缕, 校园里的不诚信行为也越来越多, 较普遍地存在着诚信缺失现象, 如考试作弊、毕业生自荐材料“注水”、助学贷款迟迟不还、为得到较高的分数而找老师要求加分、毕业论文多数从网上下载剽窃而成等。

1.1考试诚信危机

考试时教师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检验, 本来是再正常不过的一种手段而已, 但学生看到考试, 心情是很复杂的。为了通过考试, 学生只需要认认真真学好功课就可以了。市场经济告诉我们, 用最少的资本带来最大的利润。许多当代大学生为了通过考试, 绞尽脑汁, 想方设法。主要就是考试时作弊, 这不只是违纪问题, 还是不诚信、不道德问题, 是做人存在问题。它可能影响到学生将来走上社会之后的为人处事。学生在学校要学会学习, 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学会处事。当下学生的种种作弊行为与我们的教育真谛相违背。请“枪手”、带通讯工具、偷看、交头接耳或者贿赂老师等手法层出不穷, 并且作弊的学生大部分认为考试作弊很正常, 这是很不正常的。

1.2职业诚信危机

学生十年寒窗, 就是为了毕业能找个好工作, 这是学校职业教育的一方面功能。大学的不断扩招, 给许多学生提供了上大学的机会, 同时也为大学毕业生的成功就业带来了许多挑战。大学生为了成功就业可以说是用尽浑身解数。伪造简历、荣誉证书等行为很普及, 每个大学生的求职简历都是厚厚的, 各种荣誉琳琅满目, 真真假假, 鱼目混珠, 很难分辨。加之, 一些错误的就业观念对大学毕业生带来了不好的引导, 许多大学生频繁地跳槽、换单位、辞职等, 对企业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在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今天, 企业已经逐渐走向市场化, 更多的注重真才实学, 更多的是注重其实践能力, 对文凭看得相对淡了许多。

1.3学术诚信危机

毕业论文是对学生几年学习生活的检验, 也是学生提高的重要手段。毕业阶段完成相关的毕业论文, 在检查大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联系有比较大的作用, 学生本应该认真对待, 但事实上, 大学里, 论文抄袭现象在很普遍, 为了捍卫学术尊严, 在进行道德教育的同时, 有人发明了的反抄袭系统。上有政策, 下有对策, 网络东西很丰富, 学生为了应付毕业论文, 就出现了东拼西凑、移花接木的行为, 呈现除了“论文百度化”现象。这就使大学生陷入了学术性的诚信危机, 对大学的教育的长远发展和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不利。

2培养大学生诚信意识的重要性

从一定意义上讲, 大学生诚信危机是我国长期应试教育的必然反应。应试教育的弊端已经为人们所熟知, 它有其时代背景。随着时代的发展,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科技文化的重要性, 文凭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所以整个社会为了追求高的文凭特别注重大学生的知识素质的培养, 而忽略了对他们道德素质的培养, 这与我们这些年一直在提倡的素质教育是不相符的。因此, 当前大学生诚信行为的养成, 应该从改革教育模式入手, 强化道德情感教育, 并将道德教育的重点落实在行为养成方面。

3培养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对策建议

3.1改革教育观念, 构建素质教育模式, 使素质教育制度化

在传统教育模式下, 教育者只管“教”, 不管“育”。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理论的灌输, 教育者只管教, 不管教的怎么样。“教”只是传授知识, 考核模式太单一, 不能全面考核学生学习的效果, 也不能考核教师教的效果。改革现有的考核模式, 多样化的考核学生,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 不再把分数当做评价教与学的唯一标准, 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育人为本, 应加强受教育者道德观念、道德情感的培养, 使受教育者将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道德情感, 养成不断提高道德修养的能力。目前受到广泛关注的素质教育模式, 将教育重点从成材教育转向成人教育, 是构建受教育者良好道德素质的理想方式, 各个高校都在探索。素质教育应该融入到所有学科的教学中, 在实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 道德素质的养成是重点, 素质教育也可以说就是养成教育。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 可以考虑把素质教育设置成一门可操作的课程来开设, 设定学时, 学分, 考核方式等。素质教育课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可能要涉及很多方面, 比如说教材的编写, 课程的设置, 具体教学的要求以及知识的考核。要想使素质教育制度化, 还需要教育者不断地努力和探索。

3.2日常做起, 加强诚信人格在教育中的地位

诚信教育是系统工程, 不能一蹴而就。学生诚信意识的培养不只是学校的责任, 家庭、社会都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作为高校育工作者, 对学生诚信意识的培养不应该只是在课堂上, 也应该表现在平时的生活中。首先要做到以身作则, 树立良好的诚信榜样。大学老师不管是辅导员、班主任还是任课老师, 都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 教师的行为会给广大的学生带来很大的影响。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 与学生交流要诚实守信, 用教师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吸引学生。从诸多人格因素方面合理利用自己存在的条件去感化学生, 从气质、才能、公德等方面影响学生的内在, 使学生认同教育工作者, 进而认同我们的理念。

人格的培养诚信人格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完成的, 它需要长期的不断地在日常教育中灌输。诚信教育应该从娃娃抓起, 幼儿园、小学开始重点强调诚信人格培养课程, 使学生真正认识到诚信做人比学习成绩更重要。在学校教育中, 加强日常行为考核, 虽然这种考核很难操作, 但也要尽量让诚信意识内化于心, 进而外化于行。在大学突出诚信人格培养计划, 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 着重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荣辱感、责任感和正义感, 养成大学生良好的人格素质, 使每一位学生从自己内心地把自己的行为、修养、追求纳入到整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来, 使得诚信教育贯穿每个人的思想形成过程中。良好的社会环境对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培养具有巨大的影响。诚信教育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舆论环境。舆论导向能从思想上带动大学生诚信人格的培养, 是大学生培养诚信人格的重要条件之一。当代大学生能接触到的媒体比较多, 网络媒体的高速发展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 但也带来了道德问题, 学生的网络不诚信问题大量存在。因此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培养要从舆论工具上下工夫, 利用媒体和舆论使大学生树立明确的诚信意识。

3.3培养社会情感, 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强调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 是诚信教育的要求, 也是家庭教育的要求。中国的家长总希望孩子有出息, 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 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优异的学习成绩, 考上好的大学, 好的研究生。忽视了孩子对家庭成员的情感养成, 结果是出了不少“白眼狼”。大学是考上了, 可完全忘记了父母的恩德, 也忘了人之为人的责任和追求。对父母、家庭的爱与感情, 是一个人对其他社会成员产生感情的基础。我们目前的教育制度很多时候在做亡羊补牢的工作, 感恩教育放在小学阶段, 只要做好了, 任务完成了, 为学生成功做人有很大帮助。现实是感恩教育在小学阶段往往没做好, 到了大学了, 好多学生离开了养育自己的父母, 渐渐地忘了父母的艰辛, 开始挥霍父母的辛苦所得。如果小学阶段感恩教育做得好的话, 大学阶段的感恩教育就可以转变为对社会的感恩。学校采取的感恩教育模式是道德情感教育的有效方式, 比如给父母写一封感恩的信, 让学生回想父母在自己成长过程中无私给予的恩德, 并以实际的行动来回报父母, 在家的时候帮助父母做家务活, 通过打工赚钱减轻家庭负担, 照顾父母的生活起居等。进而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 把对父母的爱扩大来爱这个社会、爱这个国家。大学生作为成年人, 应该学会爱祖国、爱人民, 爱社会主义, 进而拥护社会主义的各项制度, 这样也就做到了诚信。

从道德层面看, 对那些充满感情的对象, 学生才能表现出合乎道德的行为, 比如家人、同学。只有当大学生对他人和社会存着自然和深厚的感情, 只有大学生在内心深处建立起对他人、社会深厚的道德联系, 对他人和社会产生深厚的爱心, 诚信行为才能够自内心深处自然地流露出来, 成为得到情感引导的、持续的、自愿的行为。通过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不断探索和改进, 我们相信当代大学生会逐渐养成诚信的好品质。

参考文献

[1]陈大伙、张洪, 大学生诚信现状调查与高校诚信教育创新[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 2007, (04) .

[2]金炳烨, 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与高校诚信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 (06) .

[3]张慧玲, 浅谈职业教育中的诚信教育[J].卫生职业教育, 2004, (18) .

山东大学进校后重选专业的条件等 篇8

我从一些媒体上了解到,山东大学允许今年被录取的新生进校后可以重新选择专业,是这样的吗?请问责校,进校后重新选择专业是每个考生都可以,还是有一些条件限制?

陕西省咸阳中学刘彪

山东大学招办:我校在新生入学后的大一下学期,允许学习成绩在本学院(专业)排名前10%的学生免试申请在一定范围内调整专业(类)(部分特殊招生类别的考生除外)。同时,我校还会选择部分教学基础好、社会需求量大的专业,让新生通过公平竞争的方式重选专业,上述两项措施的实施可为学生提供专业再选择的机会。

以前只听说过英国的诺丁汉大学,但是最近听说浙江也有个“宁波诺丁汉大学”,这两个诺丁汉大学是一样的吗?浙江那个诺丁汉大学毕业后发什么样的文凭?这个学校毕业的学生去英国留学深造有没有什么优惠条件?

山西省康杰中学小华

宁波诺丁汉大学招办:我校是中国首家经教育部批准的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并独立设置的中外合作大学,由英国诺丁汉大学与浙江万里学院联办。我校采用与英国诺丁汉大学完全相同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成绩合格的毕业生将被授于英国诺丁汉大学荣誉学位证书,同时,也会颁发经国家教育部认可的与国内其他高校同样的毕业证书。

英国大学的学士学位有两种类型:荣誉学士学位和普通学士学位。普通学士学位是第一级学位,通常授予完成三年大学学习的学生。荣誉学士学位的级别高于普通学士学位。宁波诺丁汉大学开设的所有本科课程,均是荣誉学士学位课程。

在宁波诺丁汉大学获得英国诺丁汉大学学士学位的学生,申请英国任何一所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学位,将获得雅思免考资格。

今年,我有个师兄被电子科大成电英才计划实验班录取了,听说这个班收分很高,那这个班的学生与该校其他专业的培养方式有何不同?

四川省泸县二中黄飞

电子科大招办:我校成电英才计划实验班是在提前批次录取。要求学生第一志愿报考我校且高出一本线90分以上,所报专业是电子信息科学类(成电英才计划班)。被录取到这个班的学生实行“3+1”培养模式。大学前三年主要打破专业界限,以电子信息大类专业为平台,强化基本理论培养与基本技能训练。第四年,实验班学生可以任意选择专业以及硕士研究生导师,进入导师科研课题,并在导师指导下选择专业课程或者研究生课程。这个班的学生都配备有导师进行学习指导,并且是单独组班,实行研究型教学。

据说,重庆邮电大学在新生中要举办强化班,想问一下这个班到底是怎样开设的,新生想进这个强化班还需要考试吗?如果进了这个强化班,是另外交费还是这个强化班的学费都包括在新生的学费里了?

山东省泰山中学吴媛媛

重庆邮电大学招办:我校今年在2009级新生里举办五个强化班,分别是通信与信息类强化班、电子工程类强化班、管理类强化班、计算机类强化班、控制类强化班。新生想要进入这些强化班,其高考总分要达到所在省(区市)一本线以上,自愿报名后,参加由教务处统一组织的英语、数学考试,各承办学院根据考试成绩按分配名额择优选拔。对强化班的学生,学校按普通班标准收取各项费用。强化班学生因教学需要所发生的特殊学习费用(如参加考察、调研、学术会议差旅等费用)由学生自理。

听说云南大学的学生社团非常多,学生课余生活非常丰富,可否简要介绍一下该校的社团呢?

湖北省襄樊第一中学Fax

上一篇: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钟表课后练习题下一篇: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