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的简单应用

2024-12-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计算机网络的简单应用(精选15篇)

计算机网络的简单应用 篇1

教学内容:

课本p32例5及做一做,练习六1;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过程,初步了解这类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用加减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独立地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

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主题图、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把下面各题补充完整,再解答。

1).一本书80页,看完了20页, ?

2).商店运来200箱橘子,卖出100箱, ?

3).一段布长10米, ,还剩多少米?

4).商店有80个水瓶, ,还剩多少个?

二、合作探究

1、出示例5情境图,美术兴趣小组有14名女生,男生比女生少5人。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2、组成完整的应用题,读一读:

美术兴趣小组有14名女生,男生比女生少5人。男生有多少人?一共有多少人?

3、小组交流讨论:1)应该怎样求“一共有多少人?”

2)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

3)集体交流。

4、记录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

男生人数 美术小组总人数

14-5=9人 14+9=23人

5、观察两个算式的联系,明确要解决第二个问题就必须先解决第一个问题。

6、你能用一个算式直接求出美术小组的人数吗? 14-5+14=23人

7、小结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先说说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再列式计算。

2、练习六1,学生独立完成

计算机网络的简单应用 篇2

关键词:简单对象访问协议,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

0 引言

近年随着微机电系统、无线通信、嵌入式计算、传感器、信息网络与集成电路等技术的迅速发展, 无线传感器网络 (WSN) 应运而生。这些传感器具有低成本、低功耗、多功能等特点, 拥有无线通信、数据采集、信息处理、协同合作等功能。WSN应用广泛, 适合军事、环境监测、交通运输的自动控制、医疗工业等众多领域。因传感器网络一般配置在恶劣环境、无人区域或敌方阵地中, 加之无线网络固有的脆弱性, 因而传感器网络安全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但WSN由于节点在通信能力、计算能力、存储能力等方面固有的局限性, 导致许多安全方案无法顺利应用。

简单对象访问协议 (SOAP) 应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 (WSN) 能较好地解决WSN的信息加密和解密、信息验证问题, 使得这两问题的危害性大大减轻。下面就从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信息的加密和解密、信息验证两方面研究简单对象访问协议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应用。

1 无线传感器网络

无线传感器网络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WSN) 是由部署在监测区域中用于数据采集的微型传感器节点构成, 每个节点的计算能力、通信距离和能量供应相当。节点采集的数据通过多跳通信的方式, 借助网络内其他节点的转发, 将数据传回到汇聚节点, 再通过汇聚节点与其他网络连接, 形成的一个多跳的自组织的网络系统, 实现远程访问和网络查询、管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目的是协作地感知、采集和处理网络覆盖区域中被感知对象的信息, 并发送给观察者。传感器、感知对象和观察者构成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三要素。

下面讨论WSN信息安全问题。

2 WSN信息安全问题

WSN由大量相互合作、具有有限的能量资源、计算能力、存储空间和无线通信范围的传感器节点组成。每个传感器节点由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传输和电源4部分组成。WSN具有:节点限制、节点数量大、物理限制、节点易出故障的鲜明特点, 这些特点使WSN的安全面临多方面的挑战。

传感器网络的许多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网络的安全运行, 一旦传感器网络受到攻击或破坏, 将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如何在节点计算速度、电源能量、通信能力和存储空间非常有限的情况下, 通过设计安全机制, 提供机密性保护, 防止各种恶意攻击, 为传感器网络创造一个相对安全的工作环境, 是关系到传感器网络能否真正走向实用的关键问题。在此只讨论信息的加密、解密及信息验证两个问题。

2.1 信息的加密和解密问题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设计安装前, 由于未知的物理拓扑结构, 传统密钥配置计划在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不合适的, 安装的密钥在每个节点要么是单一任务密钥, 要么是一套分离的n-1密钥, 与另一个私下配对分享。实际上所有传感器节点的捕获都会危及整个网络的安全, 因在传感器捕获侦查上有选择性的密钥撤销是不可能的, 反之在每个传感器节点成对的密钥分配解决需存储和装载n-1个密钥。当使用超过10000个传感器时, 因资源局限而变得不切实际。此外, 因直接的点对点通信是仅在数量极少的邻近节点间完成的, 分享在所有两个传感器节点间的私用密钥是不能再用的。而对物理篡改、Sybil攻击这两方面来说, 信息的安全问题非常重要。

2.1.1 物理篡改

物理篡改主要是毁坏或替代节点, 榨取节点密钥信息, 获得与高层自由通信的权利。

攻击方可捕获节点, 获取加密密钥等敏感信息, 从而可不受限制地访问上层的信息。针对无法避免的物理破坏, 可采用的防御措施有:增加物理损害感知机制, 节点在感知到被破坏后, 可销毁敏感数据、脱离网络、修改安全处理程序等, 从而保护无线传感器网络其他部分免受安全威胁;对敏感信息进行加密存在传感器网络中, 通信加密密钥、认证密钥和各种安全启动密钥需要严密的保护, 在实现时敏感信息尽量首先进行加密处理。

2.1.2 Sybil攻击

Sybil攻击即在无线网络中, 单一节点具有多个身份标识, 通过控制系统的大部分节点来削弱冗余备份的作用。

在网络层WSN经常受到Sybil攻击。在Sybil攻击中, 一个节点以多个身份出现在网络中的其它节点面前, 使其更易于成为路由路径中的节点, 然后与其他攻击方法结合达到攻击目的。Sybil攻击能够明显地降低路由方案对于诸如分布式存储、分散和多路径路由、拓扑结构保持的容错能力。它对于基于位置信息的路由协议构成很大的威胁。这类位置敏感的路由为了高效地利用地理地址标识的包选路, 通常要求节点与它们的邻居交换坐标信息。一个节点对于相邻节点来说应该只有唯一的一组合理坐标, 但攻击者可同时处在不同的坐标上。

对抗Sybil攻击, 通常采用基于密钥分配、加密和身份认证等方法。

2.2 信息验证问题

由于无线传感器网络配置环境一般较恶劣, 加之本身固有的脆弱性, 因而极易受到各种各样的攻击。攻击者通过哄骗、修改或重放路由信息, 通过修改源和目的地址, 选择一条错误路径发送出去, 从而导致网络路由的混乱。若攻击方控制的恶意节点将收到的数据包全部转向网络中的某个固定节点, 该节点可能会通信阻塞和能量耗尽而失效。

这种攻击方式与网络层协议相关。为保证信息的安全传递, 需有一种机制来验证通信各方身份的合法性。对于层次式路由协议, 可用输出过滤的方法, 即对源路由进行认证, 确认一个数据包是否是从它的合法子节点发送过来的, 直接丢弃不能认证的数据包。

SOAP能很好地解决上面提出的了WSN信息安全方面的问题。

3 SOAP在WSN安全中的应用

3.1 简单对象访问协议 (SOAP)

简单对象访问协议 (SOAP) 是一种轻量的、简单的、基于XML的协议, SOAP可与现存的许多因特网协议和格式结合使用, 它还支持从消息系统到远程过程调用 (RPC) 等大量的应用程序。而SOAP的应用包括加密和解密数据, 消息的签名与认证。

3.2 SOAP在WSN中的应用

3.2.1 SOAP信息的加密和解密在WSN中的应用

一个无线传感器网络不应当向其他网络泄漏任何敏感信息。在许多应用中, 节点间传递的是高度敏感的数据。这些数据一旦被攻击者获取, 整个网络的安全将无法得到保障, 因而通过密钥管理协议建立的密钥及其它传感器网络中的机密信息 (如传感器身份标识等) , 必须保证仅对授权用户公开。解决数据机密性的最常用方法是使用通信双方共享的会话密钥来加密待传递的消息, 该密钥不为第三方所知。

在SOAP信息加密中, Web服务安全采用了现有标准, 将其并入了XML加密。加密数据时, 可选择使用对称加密或非对称加密。对称加密在密钥分发上存在一些问题。在某个时间点上, 密钥需要发送给接收方。X.509证书允许使用非对称加密。接收数据的端点可公布它的证书, 并允许任何人使用公钥来加密信息。只有接收方知道私钥。故只有接收方可将获得的经过加密的数据重新转换为可读内容。若使用的是TripleDES, 则发送方和接收方都须以某种安全的方式交换密钥。对称密钥可隐藏在Kerberos票据内, 或被取出交换。这应用于WSN上可解决物理篡改、Sybil攻击问题。

3.2.2 SOAP信息的签名与验证在WSN中的应用

为保证信息的安全传递, 需有一种机制来验证通信各方身份的合法性。在传统有线网络中, 公钥基础设施有效解决了此问题, 它通过对数字证书的使用和管理, 来提供全面的公钥加密和数字签名服务。通过公钥基础设施, 可将公钥与合法拥有者的身份绑定, 从而建立并维护一个可信的网络环境。非对称加密体制具有很高的计算、通信和存储开销, 这决定了在资源受限的传感器上使用数字签名和公钥证书机制不可行, 须建立一套综合考虑安全性、效率和性能并进行合理折衷的传感器网络身份认证方案。

而SOAP信息签名后的消息几乎无法被篡改, 但消息签名不能禁止外部各方查看消息内容。使用签名, SOAP消息的接收方可知已签名的元素在路由中是否发生改变。只要可能就应使用XML签名对消息进行签名。XML签名是包含在被签名的信息里, 在实际的签名值被插入到节点时可能发生变化。然后通过一种转换把它分离出来, 从而解决问题。通过加密XML消息的内容来对它进行保护, 从而保证只有授权节点才能读取该消息。这应用于WSN上可解决信息验证问题。

4 结语

解决安全问题是无线传感器网络付诸实用的基本前提。简单对象访问协议 (SOAP) 应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 (WSN) 能有效解决WSN的信息加密和解密问题及信息验证问题。

参考文献

[1]蒋勋, 邹坚敏.无线传感网络技术与展望[J].无锡南洋学院学报, 2007 (02) :30-31.

[2]周必水, 倪慧丽.简单对象访问协议SOAP的研究与分析[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2002 (5) :25-27.

[3]王勇超, 魏薇, 鲁东明.无线传感网络安全综述[J].计算机时代, 2008 (12) :15-19.

[4]任丰原, 黄海宁, 林闯.无线传感器网络[J].软件学报, 2003, 14 (07) :1282-1291.

让生活更简单的网络服务 篇3

【说明书丢了,这里找】这几天电视出了点问题,想翻说明书出来研究一下,可不知道丢哪里去了,难道只能靠自己一步一步琢磨?还好,有一个叫做“说明书之家”(www.myreadme.com)的网站,根据电视型号,找到了它的说明书。现在谁家没有手机、MP3/MP4、数码相机、摄像机、掌上游戏机之类的,要是一不小心把说明书弄丢了,不如就到这里找找看吧。

【淘宝最TOP】不管是卖家也好,买家也罢,都会想要了解淘宝上某个时期最火的排行榜。淘宝本身就提供了这样一个排行榜:top1.search.taobao.com。当然,每个人的需求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可以定制自己关注的排行榜,并粘贴到个人网页或博客里面,随时关注。

【淘宝数据之美】同样,对于淘宝卖家来说,“数据”是指导商家未来发展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指标。但单靠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有完善的数据调查的,不妨利用淘宝自己提供的调查数据: shuju.taobao.com/auctTop.htm。它可以帮你的店铺运营指引方向,解析行业动态并分析买家行为。

【化妆品生产日期查询工具】现在很多女孩子喜欢找人代购国外化妆品,可它们的生产日期标示与国内不同,化妆品到手后却看不懂生产日期,这该怎么办呢?可以借助草莓派提供的在线帮助——化妆品生产日期查询小工具(buy.caomeipai.com/searchtime.php)。访问这个网址,只需要两个简单的步骤:1.选择商品品牌;2.输入产品编号,生产日期就查清楚了。

【计算过路费】自驾出行时,利用搜狗地图map.sogou.com,可以规划出合理的自驾路线,并算出过路费。切换到“自驾”选项卡,只需设置起点和终点,就会设计出合理的出行路线,并给出相应路段的收费明细(包括收费地点、计费起点、收费金额、计费距离、收费金额总计、计费距离等详细信息)和总的收费金额。

《 分数的简单计算》教案 篇4

授课时间:2017年12月7日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能力目标:

2、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情感目标:使学生知道生活处处有数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 难 点 教学重、难点: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准 备 课件、教案 教学过程

(一)课前练习

1、填空

1)3/4里有()个1/4 2)2/5里有()个1/5 3)4/8里有()个1/8 4)5/9里有()个1/9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题

展示情境图内容,让学生观察,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课题:分数的简单计算,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1、教学分数的加法

1)让学生借助学具计算:2/8+1/8 2)学生交流

请学生说出计算的方法

3)教师用教具演示2/8+1/8的过程。让学生理解分数加法的算理。

2、教学分数的减法

1)用教具演示从5/6里减去2/6的过程 2)让学生说出教师演示的过程 3)让学生根据教师演示的过程列出算式 4)提问:5/6表示几个1/6? 2/6表示几个1/6? 5)引导学生说出算理并计算

3、教学例3 1)出示1个圆片

整个圆可以用几表示?用分数表示是几分之几? 2)用教具演示减的过程 3)让学生说一说演示的意思。4)学生根据演示列出算式 1-1/4= 5)让学生计算 6)全班交流 请学生说出计算过程

4、学生先探讨,然后师生共同小结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5、练习

教科书第100页的1、2题

三、作业

教科书第101页的1、2题

简单的时间计算教学反思 篇5

坡头一小

张静静

新课标教材中有关时间的内容安排都比较靠前,因此,相对于学生来说,掌握就有一定的困难,在三年级上册教材中安排了有关时、分、秒的认识及简单计算等内容。时、分、秒的认识倒还不算太难,至于时间的简单计算对于学生来说就有一定的困难,因为时间的进率是60,而我们平时的计算一般是退一做十的。

在上了这个单元的内容后,我有以下几点困惑:

1、“时间”和“时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如2时指的就是2:00,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2点,这是一个时刻,而2小时指的就是2个小时,这是一段时间。而书本P62上的2时=()分却没有这样的区分。

2、另一个比较困惑的地方是解决问题中的书写问题。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篇6

一、教材分析: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上承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方程式,是化学中定量研究的真正体现和具体应用,也是化学计算的重要组成和基础,并为后面有关含杂等计算做好准备,故学好本节内容知识极为重要。

二、学情分析:

本课题只要求学生学习有关纯物质基础的计算,所以,本课题计算难度不是很大。

初中化学计算都是以化学方程式为依据进行的,这种计算对数学方面的知识要求并不高,只要能正确列出比例式并求解就可以了,绝大部分学生都可以做到。但是,学生对化学计算常常进行得并不顺利,这往往是由于在有关化学计算的教学中,学生对化学的特点认识不足造成的。化学计算题是从“量”的方面来反映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它与侧重于从性质角度去研究和理解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是相辅相成的。可以说化学计算题包括化学和数学两个因素,其中化学知识是化学计算的基础,数学是化学计算的工具。因此,如果化学方程式写错了或者没有配平,化学计算必然会得出错误结果。

三、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已有基础,结合教材和课标,确定本课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

①初步掌握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方法;

②通过化学方程式中物质之间的质量比,初步理解反应物与生成物间的质和量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具体题目的计算,培养学生进行化学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②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创新、敢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4)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

(2)难点:物质之间量的关系。

四、教法分析

好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易于接受,乐于学习,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可达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因此,选择好的教法是我们教师所不懈追求的目标。本节课采用的教法是:以学生的主动探究为主,教师的引导点拨为辅,让学生在对例题进行自我解答,经过讨论、对比、辨析、交流和总结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获取了新知并掌握了新的技能,并且利用多媒体展示出具体的情景素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再用学生竞赛的形式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既符合了新课改的理念和要求,还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果和教学质量。

五、学法指导分析

教学矛盾主要是学生的学。学是中心,会学是目的。教会学生如何学是教师的职责,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本节课应充分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讨论、比较、分析、表达、交流、反思等,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和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这既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机会,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又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思考问题的方法,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六、教学实施

(一)、情境激趣,温故知新

(利用多媒体显示“神舟八号”升空视频):“神舟八号”用长征系列火箭发射升空时,若火箭燃料是液氢,助燃剂是液氧,当火箭被点火时会发生什么反应,请写出化学方程式。

(说明:用我国发射“神舟八号”的真实情境进行教学,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可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

(二)、设疑解惑,引入新课

(师):若你是火箭推进器的设计师,当确定升空的火箭需要液氢100Kg时,你会在火箭助燃剂仓中填充多少千克的液氧来满足这些液氢完全燃烧的需要?请把你的解题依据、思路、过程等表达出来。

(生):思考、讨论、交流、表达。

(说明:根据情境素材提出相关问题,能使学生体验到知识与技能的实用性,同时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且利用上面化学方程式信息过渡到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顺理成章,学生易于接受,同时培养学生的自动探究能力。)

(三)、阅读比较,自主探究

(师):如何完整地表达你的解题过程?并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100例题1和例题2,再比较你上面解题的思路、过程跟例题1是否一致?有哪些不足之处?请改正并按例题2的格式书写出来。

(生):分组讨论,进行交流,并改正解题过程及格式。

(师):你清楚了解题步骤和要求,是否就能将题目解答正确呢?在书写步骤之前应将重点放在什么地方?如何做到?

(生):讨论、回答。

(说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去探索学习获取知识会比教师的说教式的教学更加深刻和牢固,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得更加全面。)

(四)、改错辨析,加深认识

(师):(多媒体显示)中国登山协会为纪念我国首次攀登珠穆朗玛峰成功50周年,再次组织攀登珠峰活动,阿旺扎西等一行登山运动员冲顶时消耗自带的液氧4.8kg。求:若这些氧气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需多少千克高锰酸钾?

解:制取4.8kg氧气需要完全分解x千克KMnO4。

2KMnO4== K2MnO4+MnO2+O2↑

31632

X4.8kg

316/x=32/4.8kg

x=47.4kg

答:需要47.4kg KMnO4。

(生):小组竞赛:看谁找得错误多、快、准,更正的快。

(说明:用竞赛形式改正错误之处,可加强学生对解题过程规范性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增加学习乐趣。)

(五)、检测反馈,加强应用。

(小黑板出示练习):

1、电解36克水,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

2、多少克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能得到44克二氧化碳?

3、登山运动员能用 KMnO4为原料制取氧气吗?请说明理由。

4、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20g,加热使其完全分解后,得剩余的固体物质13.6g,问:

(1)剩余的固体物质是什么?各多少克?

(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克?

5、某地工业电解铝厂,利用氧化铝制取单质铝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O3 =通电= 4Al + 3O2↑,电解10t Al2O3最多可生产多少吨Al?同时生产多少吨O2?

(说明:通过练习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应用,使学生学以致用,有利于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评价小结,提高认识。

请学生谈一谈学完本节课后的收获和启示。

(七)、拓展创新,巩固新知

(1)、已知Zn、Mg与稀H2SO4 反应化学方程式为:Zn + H2SO4 == ZnSO4 + H2↑、Mg + H2SO4 == MgSO4 + H2↑,相同质量的锌和镁分别与足量的稀H2SO4充分反应,生成的H2 质量比是多少?(有何规律?)

(2)、饲养观赏鱼可陶冶人的情操,增进人们对生活的热爱。空运观赏鱼必须密封,为解决鱼的吸氧问题,可在水中加入过氧化钙(化学式CaO2),它与水的反应是:2Ca+2 H2O ==2Ca(OH)2+ O2↑。一位养鱼爱好者欲测定所用过的过氧化钙样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分数,做了如下实验:称取样品2.0g加到足量水中,生成了0.224L氧气(密度为1.43g/L)。试计算:①所用样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②样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分数。

(八)、作业布置,自我评价

完成课本P101习题中的练习。

七、板书设计

本节所设计的板书力求一目了然,重点突出,能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便于记忆,且能给人一种美感。板书设计如下: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一、步骤:

范例:(例题1)

1、设:(未知量)解:设可得氧气的质量为x。

2、写:(化学方程式)2KMnO4=△= K2MnO4+MnO2+O2↑

3、标:(质量比、已知量、未知量)316324、列:(正比例式)6 gx5、解:(求解)316/ 6 g = 32/x

解得x = 0.6 g6、答:(写答)答:可得0.6 g氧气。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优点:

1、本节课一开始我就以问题的形式激起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并让学生主动寻找解决的方案,再与原有的解题方法进行对比,在对比中激起学生学习新的解题方法的欲望。

2、本课题“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用一定量的反应物计算最多可得到多少生成物,另一种是制取一定量的生成物最少需要多少反应物,但无论哪一种类型的计算都是以化学方程式为依据进行的。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十分明确地认识到,化学方程式不仅表示什么物质发生反应,生成什么物质,而且还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就是依据反应物和生成物间的质量比进行的。

3、在教学过程中,我是以引导为主讲解为辅的,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适时适量的安排了学生活动和课堂练习,和学生共同探讨问题、解决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几类简单方阵的幂的计算 篇7

1 对于方阵A,若r(A)=1,则可将A分解成一个列矩阵和一个行矩阵的乘积,再利用矩阵乘法的结合律即可求出An。

定理A为n阶方阵,若r(A)=1,则A可分解成一个列矩阵和一个行矩阵的乘积。

其中Pi,Qj为初等矩阵,则

注记:事实上-8为A的迹,则可得到如下结论:

2 若A可分解成两个矩阵之和,即A=B+C,满足BC=CB且B或C中有一个为幂零矩阵,则An=(B+C)n,可用二项式定理展开计算。

解首先求出A的特征值为0和6,对应特征向量分别为

4数学归纳法.通过计算A2,A3找出规律,进而计算出An。

注记:本题也可用方法2计算。

参考文献

[1]张禾瑞,郝新.高等代数(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西北工业大学应用数学系.线性代数(第四版)[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4.

计算机网络的简单应用 篇8

化学是九年级才开设的一门新学科,同学们个个都在摩拳擦掌、暗下决心,尤其是原来成绩不算好的学生,更是想在相同的起跑线上和优生并驾齐驱,使这门功课立于不败之地,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内容的增加、元素符号、化学式及化学方程式的出现,又会将一部分同学卷入学习兴趣的低谷,此时教师如果不绞尽脑汁想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来,要全面提高化学成绩恐怕又将成为泡影,于是我们从“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以下简称“计算”)这一内容的教法入手,实施了化学教学“一、二、三、四、五、六”的教育教学策略。

一、培养一个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让学生学懂知识,无疑是一项激起学生兴趣的最好方法,于是在教学“计算”时,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五步教法。其次教师语言的精炼、和谐、幽默,比喻恰当、形象或将知识高度概括,都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如我在讲“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并记住“电子的能量大小不同,能量小的,在核较近的区域运动,能量大的,在离核较远的区域运动”,列举了“邵氏兄弟”的例子,他们中的哥哥能力小些,只在家乡周围的几个小集市采卖蔬菜、水果等,每月赚得一点小钱维持家里的基本生活,而弟弟的能力大些,活动范围广,开了几家公司,省内、省外都有,有时还漂洋过海,据说他还想开一家跨国公司,也许今后还可以到外国定居……于是同学们都在心里琢磨着。也许电子的能量大到一定的程度也会摆脱原子核的束缚……这样既使学生理解了知识又为后面讲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易失去埋下伏笔,又如CO的性质概括为“轻无色味溶水难,有毒还原又可燃”,简单的十几个字朗朗上口,易读、易记,这样学生在学习的低潮期又看到了曙光,进而坚定了学好化学的信念。

二、狠抓两个基本

两基本即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要想学好计算,记住元素符号,会写化学式,熟练化合价不可少。因为学习“计算”时要写化学方程式,一旦在这里出了问题,那将发生连锁反应,后面的过程都要错。所以计算课前基本训练必须形成制度化、序列化、科学化。

三、应用五步教法

五步教法即:1.出示尝试题;2.自学课本;3.尝试联系;4.学生讨论;5.教师讲解。在一节新授课中大约需要20分钟,一堂化学课上得成功与否同练习的设计关系较大,我们备课很大部分精力要花在练习设计上,五步教法把练习放在主要地位,更要重视练习设计,我们从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个基本模式,我们把它叫做多层次不断尝试的练习,在不断的练习中,一步比一步有所提高。

尝试题是作为学生自学课本例题的一种手段,编拟的尝试题要同课本例题相仿,同类型同结构难度大致相当,只是题材变化一下。计算题的题材最好是学生亲手做过的实验,而且在运算过程中数据处理简单,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解题方法上,同时也为了节约时间。出示尝试题不能太突然,应该采用以新引旧的办法从准备题过度到尝试题,为学生做尝试题铺路架桥,做到新课不新。

例如:1.求8克氧化铜中含铜元素多少克?

2.用氢气还原8克氧化铜,可得到单质铜多少克?

点2名能做的同学上台演示,要求不会做的同学先看课本例题然后在做,做好后相互交流。

3.加热并用二氧化锰催化使12.25克氯酸钾完全反应,生产氢气质量多少克?

练习后,根据所做的题目归纳出解答“计算”的一般步骤。

4.(再次尝试练习)某工厂需要100千克氧气做原料,如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这些氧气,消耗水的质量是多少千克?同时可得到氢气的质量是多少?

四、实施六段结构

(一)基本训练(5分钟左右)

(二)导入新课(2分钟左右)

(三)进行新课(20分钟)

1.出示尝试题

2.自学课本

3.尝试练习

4.学生讨论

5.教师讲解

(四)巩固练习(6分钟左右)

(五)课堂作业(10分钟左右)

(六)课堂小结(2分钟左右)

新授课后,进行第二次尝试练习,因为前面看书做尝试题有的同学会依样画葫芦,第二次尝试题要比例题稍有变化,进一步检验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程度。第二次尝试中发现学生有困难的地方,教师可以再补充讲解,因此,第二次练习又是“进行新课”的延续;第二次尝试练习又为学生课堂独立完成作业铺平了道路,教师不必从头讲起,学生难懂的地方,教材关键的地方,教师必须画龙点睛的讲清楚。从尝试题的全过程来看,开始用尝试题引路,看课本的目的也是为了做尝试题,学生做的,讨论的都是尝试题,当然印象深刻,教师接着讲解尝试题是趁热打铁顺理成章的,不过,我们也不能把例题丢开,可联系例题来讲尝试题。

准备题是从旧知识到新知识的桥梁,从准备题到尝试题就是利用旧知识到新知识的内在联系来进行知识的迁移,从尝试题到例题是让学生研究,因此,促使知识发生迁移到尝试练习到讨论和讲解促使正迁移克服负迁移的过程,使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 篇9

主备人:郑

学习目标:

1、使学生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教学难点:整数1减几分之几的分数减法.课前

一.自主学习1.我会填

(1)3/4里有()1/4

(2)3/5里有()个1/5(3)4/8里有()个1/8

(4)5/9里有()个1/9 2.观察课本99页主题图,理解图意.(1)我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8块,每块西瓜就是它的——(2)哥哥吃了2块,就是2个——,妹妹吃了1块,就是1个——(3)根据以上信息,我提出的问题是——?

课中

二、小组合作学习例

1、例

2、例3 1、2/8+1/8该怎么计算呢?

想:2/8是2个——,1/8是1个——,2个1/8加1个1/8是——个——,就是——,所以2/8+1/8=

2、我会算5/6-2/6 想:5/6是5个——,2/6是2个——,5个1/6减去2个——,剩——个——,就是——,所以5/6-2/6= 3.整数1减几分之几的分数减法.1-1/4= 1可以看作——个1/4,就是4/4.1-1/4=——-1/4= 4.我得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三、班级展示

班内展示合作学习内容,交流收获。

四、质疑探究

对于今天我们学习的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你还有什么疑问吗?请提出来。

四、达标测试。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一组展示,其他补充,评价)1.计算:

1/2+1/2=

4/5-2/5=

1-7/9=

2/7+2/7= 1-1/8=

3/5+1/5= 2.一块巧克力,晓东吃了1/8,小红吃了3/8,一共吃了几分之几?还剩几分之几? 3.把一根绳子对折后剪断,每一段的长度是绳子总长度的几分之几?把其中一段绳子再对折后剪断,得到的每一段的长度是绳子总长度的几分之? 4.有几种填法?

()/5+()/5=4/5

()/9-()/9=1/9

五、自悟自得:

今天我学会了————,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课后

爱你,不是简单的承诺网络散文 篇10

今日,我在渺渺月光下瞥见漫天星辰,就深情无悔地想念着你曾经的温柔,爱让我此刻是如此孤独,亦让我的心寻到了最后的归依。

爱你,不是一句简单的承诺,而是我灵魂深处与这片世界引起的巨大共鸣;爱你,不是一场痛苦的悲剧,而是辽阔天空对万里白云深沉无尽的眷恋;爱你,不是泪水洒尽的忧伤,而是我生命中最光辉的事迹在闪烁。我不懂什么浪漫,也无法在人海茫茫中给你一个柔情似水的吻,甚至也难以做到当众求爱那种开阔式的真情宣告。但我一直都是深深的爱着你的,你伤心的时候我会哭,你开怀的时候我会露出笑容。请在这一次示爱之后,你能给我一个永不后悔的答案。让那个曾经无数次在梦乡中涌现过你的人,让那个日日为你痴狂写下过伤悲情诗的人,让那个爱你深入骨髓也依旧不忘初心的人,能够得到一个美好的结局。

爱你真好,每天念着你的名字入睡,我的心会异常的平静祥和,每天在脑海里回忆着你绝世的容颜,我的生命溢满了绿意盎然的勃勃生机。我或许永远无法走进你的心怀,可你早已在和的胸膛烙下你曾经来过的痕迹。我这一生也没有什么大的奢求,我只希望在青春正茂的年华里让你知道我对你无悔无尽的那份爱。就算你不接受这份纯洁无瑕的情感,但我依然希冀你在内心深处烙上我曾经来过的.痕迹。

爱你真好,你的一个微笑可以点亮漫长无际的黑夜,爱你真好,你的一个眼神可以趋走我生命中所有的孤独。就这样在洁白月光下想着你的美,你无限的温柔,我的一生足矣。因为爱不是天长地久的占有,而是我一直深爱着你,依旧能够感受到你眼神里的温柔。如果有来世的话,我依然会义无反顾地爱上你。爱上你高贵典雅的气质,爱上你志存高远的品格,爱上你自由浪漫的情调,总之一句话,爱你真好。好过沙漠中的绿舟,好过蓝天上的白云,好过清风里的明月,好过这人世间的一切。

控糖:热卡计算就这么简单 篇11

回家后,除了按时吃药,我就开始不断学习和探索饮食治疗这个武器。渐渐发现,医生所说的控制热卡其实并没有那么复杂。很多“糖友”都不喜欢“热卡”这个词,一听说吃饭要计算,打心眼里反感。其实,计算热卡表面看好像费时间,但只要养成严谨认真的习惯,实际上是最经济有效的,能避免很多错误和麻烦。

计算热卡比很多人想象的容易得多。

首先,您要算出自己每天总的需要多少食物,而热卡就是衡量食物多少的单位。

总热卡=30×标准体重(千克),标准体重(千克)=个人身高(厘米)—105,根据胖瘦和运动量大小,可适当增减100~200千卡。

比如我的身高是1.6米,标准体重约55千克,每天需要的总热卡就是1650千卡【计算方法:30×(160-105)】。由于当时超重,在控制饮食的前4个月,我严格地将总进食量控制在1200千卡。随着体重下降,再稍稍增加进食量。开始的一个星期觉得很饿,后来饥饿感不知不觉就消失了。随着进食量的减少,血糖一天天在改善,记得那时真兴奋。看看当时的记录,空腹血糖竟在一个月内从6.6降到了5以下,餐后血糖常常在5~6.5,精神也变好了。

明确自己每天需要的总热卡之后,就可以为自己的饮食定量了。可是,很多“糖友”不知道食物的重量和热卡之间应该怎样计算。其实,只要用心,要完成这个换算并不困难。以下就是我查閱资料并咨询我的主治医生后,总结的一个简单食物热卡换算法,供大家参考。

能产生100千卡的碳水化合物(均为生重)包括:米、面、豆类30克,红薯、土豆100克,大部分水果(如苹果、橘子)250克,蔬菜600克。

能产生100千卡的蛋白质和脂肪为:牛奶300毫升,豆浆300毫升,两个鸡蛋,肉60克,油12克。严格地讲,以上数字并不精确,但八九不离十。

我家有个电子厨房秤,还有一个量杯,称量各种食物都很方便。我将常吃的食品称一下,记录生熟重量的变化,写在一个卡片上,贴在冰箱上。比如30克的粮食,做熟了就变成75克的饭。时间长了,就运用自如了。这样一来,能很容易算出自己每顿吃的东西有多少热卡了。

网络让作文简单起来 篇12

1.虚假性。假话、大话、空话多。学生们以编造为能事, 视写作为说假话。

2.模式化。内容、题材方面千篇一律, 千人一面, 没有独抒心灵的自由, 没有刻骨铭心的体验。

3.少情趣。过于偏重道德教化意义, 忽略生活中的情趣、风趣和意趣。童真、童心、童趣被“崇高”“严肃”的思想所吞噬。

4.无兴趣。许多学生视写作如临大敌, 甚至患上了作文综合恐惧症。

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 优化语文学习环境。我从2005年起, 参加了学校的《网络环境下的序列作文教学研究》国家级课题实验, 深深感到:网络, 使作文教学简单起来。

一、利用网络, 丰富资料

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 正所谓“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新课标提出:要加大学生的阅读量, 加强背诵, 注重积累,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可见, 只有长期坚持阅读, 不断积累优美的词句、段落, 内化、吸收其精髓, 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提高。待到写作时, 这些积累一经激发, 便喷涌而出, 厚积薄发。

而网络有着巨大的资源优势, 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 并能真正实现资源共享, 可以培养学生通过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表达及时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作文教学中我采用这样的步骤:⑴引导学生对作文进行“审题”, 提取中心词, 确定“关键词”;⑵用“关键词”上网搜索, 并从中选择适当的网址;⑶进入相关网址, 下载有效信息。教师应该对学生上网的路径、信息的有效性等方面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以便学生在学习时给予及时、有效的帮助, 避免学生信息迷航或出现信息垃圾;⑷整合有效信息, 收集作文素材。

二、利用网络, 激发兴趣

网络多媒体技术能很好地支持音频、视频、图像等媒体信息, 将文字、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有机集成, 以图文并茂、声形辉映的完整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

1.利用网络, 唤醒记忆。为了写好一次活动, 我专门组织过一次踢毽子比赛, 比赛时用数码摄像机记录下了比赛的全过程。在计算机教室上作文课时, 学生一边看视频, 一边回忆当时的比赛情景, 对于精彩的情节, 暂停下来让学生仔细观察。为了写好一个人物, 我引导学生反复观察踢毽子同学的表情、动作, 观察周围的观众。孩子们记忆的大门打开了, 人物有了, 事件也有了, 写作就是轻松、简单的事情了。

2.利用网络, 增强体验。网络在作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让学生回归到“有感而发, 以文言志”的写作本意上来。我采用以下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 激发学生习作兴趣。⑴以图入境。就是以鲜明生动的图片或录像、课件引导学生进入习作情景。如在以“夏”为主题的习作指导课上, 先播放了夏的风景, 分别从“夏天的颜色”“夏天的声音”“夏天的味道”“夏天的故事”等几个方面进行描述。⑵以声激情。就是采取几种声音的组合, 逐步引导学生听声音, 展开想象, 有顺序、有层次地编写故事。如在一次作文中, 我首先播放一组组的单音, 如“喵喵”的猫叫, “啪啪”的鼓掌声, “哗哗”的流水声, 让学生辨析, 接着播放一组组声音 (把三种不同的声音分为一组) , 让学生听后把它们联系起来, 编到一个故事中, 于是一朵朵鲜活生动的想象之花在作文课堂绽放。⑶以文会友。在作文中, 经常找来一些发人深思、触动心灵的片断、文章, 通过网络一起分享。

三、利用网络, 优化过程

合作学习使学生之间建立了相互依赖的关系, 同学们互相发言、互相鼓励、互相帮助、互相聆听, 学会了自信、学会了尊重。网络克服了传统作文信息的单向传播的弊端, 以无限制的开放的时间和空间为作文教学的全过程服务。

1.写前合作, 通过网络获取最广泛的素材。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材料;互相交流、材料共享, 从而使每个人都能拥有更广泛的素材。

2.写中合作, 通过网络提供最便捷的交流平台。学生首先自行修改, 接着学习小组共同修改, 然后展示这些被同学共同修改后的文章, 最后经过观察原文和修改后文章之间的对比, 使学生明白应该怎么改, 为什么这样改, 既明确了写作的方法, 又增强了合作的实效性。

3.写后合作, 通过班级博客构建全新的习作展示园地。为了能更充分地利用网络, 使之能科学地为作文教学服务, 我除了鼓励学生上网查询资料, 在班上交流, 在班级博客上上传作文, 实现资源共享外, 还大胆鼓励学生在网上发表作文。

四、利用网络, 拓宽评价

网络环境下的作文教学, 使学生不再受到时空的束缚, 不论是课内课外, 还是校内校外, 都可以随时随地在网上上传新作文, 阅读自己或同学的作文, 浏览评语, 评价他人的作文。可以查询有关资料, 解决写作中的疑难问题。可以用电子邮件等形式联系教师, 与同学交流思想、交换意见。可以听教师对该文的分析评价, 领会教师的评价思路, 获得一种“手把手”教你修改作文的感觉等等。可见网络教学提高了作文修改的快捷性、评讲的完整性和多元化的评价, 从而实现了零距离的作文教学。

五、利用网络, 体验成功

一个拥有成就感的学生才有希望能够达到目标。在班级博客这个展示平台上, 学生争相上传自己的作文, 习作积极主动。当学生的作文变成了铅字在报刊上发表时, 那种喜悦之情是不言而喻的。可惜这种成功感只有为数不多的同学享有, 更多的学生习作被藏入“深闺”, 这部分学生的写作热情自然日趋减弱。而网络发表的自由性, 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尝到成功的快乐, 文章写完, 无须教师推荐, 既可与同学在“班级博客”共享, 还可通过电子邮件传送给亲朋好友, 交流面更广。

《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教学反思 篇13

我在进行本节课的教学时,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教学资源,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通过创设情境,帮聪聪、明明换钱购物活动,把整节课编成了一个故事,把知识穿成了串,溶于故事中,从而引导学生在数学故事中学习身边的数学和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出发,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也让学生体会到所学的知识是有用的。我在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时,力图体现以下几个教学理念:

一、注重趣味性,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

生的求知欲。

针对一年级学生争强好胜,乐于助人的特点,本节课运用多媒体课件,声像并茂呈现给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故事,以故事激趣导入,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使学习成为他们迫切的需要。

二、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自主性。

我力争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方法,找答案,给学生一个权力,让他们自己去选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整个教学过程力求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这一理念。让学生通过摆、看、拿、想、说、换、比等形式,以及小组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尽量引导学生独立探索,相互研究,大胆发表不同的见解,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让他们在活动中、游戏中,轻松、愉快地学到知识,增长本领,从而达到乐学、会学、创造性学的境界。

三、突出实践性,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人民币简单的计算》教学反思 篇14

我在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时,力图体现以下几个教学理念:

一、注重趣味性,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本节课运用多媒体课件,声像并茂呈现给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故事,以故事激趣导入,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使学习成

为他们迫切的需要。

二、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自主性。

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方法,找答案,给学生一个

权力,让他们自己去选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让学生通过摆、看、拿、想、说、换、比等形式,以及小组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尽量引导学生独立探索,相互研究,大胆发表不同的见解,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让他们在活动中、游戏中,轻松、愉快地学到知识,增长本领。

数学不等于简单数字计算 篇15

数学, 是一个语言文字的综合库。小学数学, 无论是从数数到读数, 还是从写数到计算, 无不是一种语言文字的重复运用。如果语言不能, 何能数出、读出相关的数来;文字不会, 又怎能写出相应数来。数的大字、小写, 无时不在向人们展示——它们是多种文字的综合运用。可以说, 没有一定的语言文字基础, 是不可能读数、写数与计算的, 没有语言组织能力和语句分析能力, 是不可能分析数学题目中数量关系, 从而顺利地解决数学问题的。

数学, 是一个逻辑推理的秘籍室。在数学教学中, 除了极少部分简单计算外, 众多的列式题、文字题、应用题均需要经过周密和逻辑推理才能完成, 特别是思考题目, 其逻辑推理要求就更加周密了。有假设、有条件、有因果等各种关系, 不分清题中所给出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 再经过逻辑推理, 是不可能用简单的计算就能解决的。比如:时间单位与时间单位之间的推理, 时间与路程的联系研究, 总量与分量的关系分析, 归一问题中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关系的透视, 单位“1”的确定, 乃至正、反比例中两项关联的量的商、积与比例本身的关系……就连几个数的大小的比较, 也逃不出逻辑推理的范畴。以上事例无不说明:数学, 是一个逻辑推理的秘籍室。

数学, 是一个生活知识的百宝箱。数目, 来源于生活, 文字, 创造于生活, 所有相关的数学问题, 更是生活问题的再现, 只不过是把生活文字化, 计算化而己, 应用题则全是生活的翻版, 由此可见, 离开了生活, 就没有数学可谈。比如:年、月、日、时的相互转化关系, 日、月、星、辰的周转规律, 吃、穿、住、行的数据体现, 甚至于生、老、病、死的自然推测, 无一不体现在数学中。可以说, 没有这些最起码的生活知识, 所谓的计算能力再好, 也学不了数学。

数学, 是一个数理推论的乐园。数学科, 所包含的内容极为广泛:数的读法, 数的写法, 数的大小的比较, 数的先后半岛牟排列, 数的计算, 和、差、积、商之间的关系, 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比、除法、分数之间的联系等, 无不体现出:数学是一个数理推论的王国。也正是这些广泛的内容, 把数学组成了一个奇妙的数理推论的游乐园。

同时, 数学不是一个数字计算的贮藏室。在数学中, 无论是生活知识的积累及语言文字的综合体现, 逻辑推理及数理推论的运用, 甚至于列出各种千奇百怪的式子。最终都体现在一个“数字计算”上。因为, 数学的最终目的是:用计算来解决生活中出现的实质问题。这也许是许多人误认为“数学数字学, 加减乘除多。添上几括号, 计算得结果”及“语文抓大片, 数学一根线。数学实无巧, 抓线可通天。”的缘故吧。

上一篇:小学生元旦主题的标语下一篇:模联会议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