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反思

2025-04-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四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反思(精选13篇)

四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反思 篇1

一、填空。(23分)

1、10个十万是;()个百万是一亿;10个一亿是()。

2、50700000读作:,把它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3、六千零三亿五千零一万写作:,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是亿。

4、射线有()个端点,()有两个端点,直线有()端点,角的两边是()线。

5、130□672≈130万,□里最大应填()。

240□890≈241万,□里最小应填()。

6、()时整,时针和分针成平角,()时整,时针和分针成直角。

7、1周角﹦()平角﹦()直角

8、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面积大约400000平方米,合()公顷;北京故宫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占地面积约72公顷,合()平方米。

9、在运算过程中,若发现己经输入的数据不正确,可用( )键清除错误。

10、用一个放大100倍的.放大镜看一个30o的角,看到的角的度数是()。

11、一列火车每小时可行60千米,它的速度可以写成()。

12、六万、五百万、三十万、九千组成的数是()。

二、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5分)

1、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都是计数单位。()

2、角的两条边越长,这个角就越大。()

3、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4、平角是一条直线。()

5、教室的面积的大约是63公顷。()

三、精心筛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6分)

1、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条直线,过两点能画()直线。

①2个②1个③无数

2、125×80积末尾有()个0。

①1②3③4④2

3、在下面各数中,一个零也不读的数是()。

①3000860②3008600③3080600

4、7时30分,时针和分针构成一个()。

①锐角②直角③钝角④平角

5、24×6=144,当因数6扩大100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是()。

①1440②14400③144

四、计算。(26分)

1、直接写出得数。(8分)

38×2=140×20=50×12=320×3=

19×40=25×40=240×5=60×40=

2、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18分)

137×54=605×32=740×50=

208×39=420×80=643×24=

五、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4分)

70304007304000370040037013400

六、算一算。(3分)

如图,∠1=90°,∠2=40°

那么,∠3=∠4=∠5=

七、操作题。(8分)

1、过A点画一条射线,并在上面截取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

A、

2、分别画出一个75度和120度的角。

八、解决问题。(25分)

1、海沧野生动物园的狮子一天要吃350千克的食物,十月份一个月要吃多少千克食物?

2、王芳走一步的平均长度是60厘米,她从操场的这头走到那头一共走了250步。操场长多少厘米?合多少米?

3、一辆旅游车从县城开往景点用了3小时,速度是60千米/时,从景点返回时用了2小时,返回时的速度是多少?

4、学校为田径队员买运动服,每套123元,要买38套,带5000元够吗?

四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反思 篇2

【 教学写真】

( 一) 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首先呈现“ 水龙头滴水”动画情境, 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 一个没有拧紧的水龙头一年会浪费多少水? ”的数学问题。

( 二) 小组讨论, 制定方案

通过提问“ 想要收集实验数据, 真的能让水龙头滴一年吗? ”引导学生需要通过实验来获取数据;利用小组合作形式, 让学生思考并讨论“ 实验具体需要哪些实验工具? 怎样进行实验? 实验的名称是什么? 实验人员如何分配? ”并最终将实验方案填入表格中。

( 三) 动手实践, 收集数据

在实验过程中:有的小组选择纸杯插洞做实验, 有的小组选择水龙头滴水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有的小组一次性就做好了实验, 有的则反复调整实验方案, 最后也成功了;在收集实验数据时, 负责数的同学不知该什么时候开始数, 小组内就反复讨论;计时的同学和数的同学配合不当, 数据产生了偏差等等。

( 四) 交流反思, 分享成果

首先学生汇报实验的过程:1 分钟漏掉的水有多少? 如何推测出一年浪费了多少水? 等等;然后引导相互评价实验的过程和结论, 讨论“ 各组数据为什么不一样呢? 那有什么方法可以使数据更具说服力呢? ”最后启发学生将一年的漏水量转化为一年浪费掉了几瓶矿泉水。 于是, 学生需要推算出一时、一天、一个月直至一年浪费了多少瓶。

( 五) 自我评价, 积累经验

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说一说自己每个项目都能得几个星, 理由是什么。 帮助学生回顾探索活动的过程, 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

要积累学生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就要让学生全程亲身参与数学活动。

1.明确探究问题, 为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打下基础

明确探究问题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根据已有的活动经验, 去理解某一现实的情境, 并根据情境提出需要我们解决的问题。 所以, 我觉得要明确探究问题有两个难题我们需要攻克:一是, 如何唤醒学生已有的活动经验;二是, 如何帮助学生自己提出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课堂上, 我先让学生观看一段水龙头漏水的短片, 以直观的方式唤醒学生对浪费水资源这一现象的思考。 这个时候, 我提出问题:你们看到了什么, 想到了什么, 能提出什么问题。 虽然学生可能无法一时半会提出老师想要的问题, 我就在旁仔细聆听, 适时进行指导, 最后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导明确提出我们这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 学生提出后我就再次强调本节课的课题。 所以关键是要直观和言语指导相结合, 在明确活动任务后为学生积累活动经验指明了学习的方向。

2.亲历学习过程, 在思考和操作中积累基本活动经验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维经验和操作经验, 只是这些活动经验已经无法满足现在的学习需求。所以, 学生必须亲历思考和操作的过程, 在数学活动中改组和内化自身的活动经验, 去适应更高一级的学习。 本节课中, 学生已经知道水是如何滴下来的, 也知道应该如何来记录水滴下的情况。 但是, 如果没有水龙头我们又应该如何进行实验? 所以我在指导学生制定实验方案时, 我会引起学生对着问题进行思考, 学生最后得出用纸杯或者矿泉水瓶扎洞来模拟水龙头。

3.改变学习方式, 在合作交流中积累基本活动经验

合作交流作为新课程所积极倡导的三种学习方式之一, 它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 一言堂”、“ 学生以个体学习”的学习模式。 合作交流就是一场激烈的头脑风暴, 在课上, 我以小组为单位, 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制定滴水实验的方案;在实验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大家一起想办法;在实验结束后大家一起讨论如何得出我们的结论等等。 这一系列的交流活动, 都能在小组产生不一样的火花, 加深了学生对这一实验的理解, 加强了动手操作的能力。

4.注重自我评价, 在梳理探究过程中积累基本活动经验

自我评价是学生主动的对自身的评价。 学生在进行完滴水实验后, 我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表现回答这样一些问题:你是否积极参与实验;你们的设计的实验方案可行吗;你们得到的数据真实可靠吗等等。 学生的回答过程, 其实就是一种思考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在头脑中回忆着整个实验的过程, 回顾和梳理解决这一问题的全过程。 最后, 在评价中总结出成败的经验。 而这一成败的经验就是已内化的了的数学的基本活动经验。

参考文献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期中自测题 篇3

1.1米=( )厘米 700厘米=( )米

2.一个三角板上有( )个角,其中直角有( )个。

3.2+2+2+2=( )*祝ā。? 6+6=( )*祝ā。?

4.课桌高70( ),一根跳绳长约2( ),语文书的长度大约是23( ),一条跑道长400( ),爸爸身高1( )75( ),一支铅笔长18( )。

5.每朵花上有( )个花瓣,一共有( )个花瓣。

6.正方体有( )个面,每个面上有( )个直角。所以一个正方体的表面一共有( )个直角。

7.数学课本的封面有( )个角,它们都是( )角。

8.要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 )上的( )角去比一比。

9.右图一共有( )个角。

二、我能比。(8分)

96-988 33+1565 4823+22

8+3240 60-1535 1443-29

300厘米3米 100厘米5米+50厘米

三、我会判。(10分)

1.一座楼高20厘米。 ( )

2.两个因数都是6,积是12。 ( )

3.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无关。 ( )

4. 5+5=5*? ( )

5.计算6*?要用的口诀是“四六二十四”。

( )

四、我会算。(17分)

1.我能快速算。

60-20= 74-9= 80+20-70=

36+5= 89+10= 56-9+40=

95-70= 94-40= 35+50-25=

2.我能细心算。

36+27+19= 74-39-26=

41-27+38= 64-27+38=

五、我能行。(8分)

1.我会画。

(1)画一条2厘米长的线段。

(2)画一个钝角。

(3)画一个直角。

2.我会量各边的长度是多少。

六、我能解。(32分)

1.衣服原价80元,现价65元。这套衣服便宜了多少元?

2.小丽有故事书36本,小明比小丽多12本,小明有故事书多少本?他们两人一共有多少本?

3.小华走一步大约40厘米,她从教室门口到花坛走了5步 。教室门口到花坛有多少厘米?等于多少米?

4. 如下图,林林跳了25下,比方方多跳17下,红红比林林多跳了19下。算一算,红红跳了多少下?三人一共跳了多少下?

方方 红红 林林

5. 成人票价:5元

学生票价:3元。

他们买门票一共要花多少元?

6.按要求将下面的正方形剪去一个角,该怎样剪?请画出来。

四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反思 篇4

一、妙手丹青篇

认真书写下面这句话,你就是小小书法家!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 仔细读拼音,把正确的字写在下面

hénɡ ɡuàn jiānɡ miàn qí tóu bìnɡ jìn()()qǐnɡ xié pínɡ tǎn bā tǔ kuān chǎnɡ()()()()lǜ shù chénɡ yīn xiān ɡuǒ piāo xiānɡ()()

二、妙趣横生篇

1、组词

稍()铺()架()栽()梢()谱()驾()载()俏()捕()桨()裁()

2、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一条大鲈鱼一点点地露()出了水面。三、妙文回放篇

刚进院里,一墙__________爬山虎扑入眼帘。夏日的________仿佛一下子减去了许多,阳光都变成_________,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__________,_________迷人的光彩。

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热闹了,到处是______,到处都是______。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__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这是作者第_____次到“鸟的天堂”时见到的 ______壮观景象。从两个“到处”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己学过的课文中,我最喜欢的一篇课文是 ________________,喜欢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我最喜欢的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他(她)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两首送别诗,“送别朋友时那种依依借别之情”在李白的诗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王维的诗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本册课文的学习,我认识了_____________ 的周恩来,____________的叶圣陶先生,__________魏格纳……

我最

佩的是

_________________,因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感到本册课文中最精彩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妙语连珠篇

我喜欢旅游,来到名胜古迹之处常常感慨一番,当我游览长城时,会想到、等四字词语,参观西安的兵马俑时会想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四字词语;来到江西的庐山,不禁吟咏苏轼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春节时家家户户贴上了春联,请将你收集的一幅春联写下来供大家欣赏:_______________。

春节快要来临,我也为自己家写(或选)一副春联:

冬天来了,我想起了描写冬天的诗句:

我想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写一条勉励自己的名言,我会选择 正月梅花 _______________。二月兰花_______________

五、妙语惊人篇 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年一度赏桃花,是近来京城人们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形成的新风,是人们生活中的一大盛事。赏花的最好去处是西郊桃花园。桃花园里的桃花三千余株,成片成行,形成了桃花径、桃花坡。品种更是数不胜数,花形有单瓣的,有重瓣的。花色有红的、白的、还有粉红的。红的耀眼,灼灼欲烧;白的夺目,莹莹似雪。深深浅浅,难以描绘。桃花园里除了桃花,还有盛开的榆叶梅、海棠花、丁香花。它们伴着桃花一起汇成了七彩的世界。每到桃花盛开之际,桃花园里都要举行桃花盛会。前来观花的人们或一家同行,或邀三五亲朋、扶老携(xié)幼、兴致勃勃、络绎不绝。姑娘们穿行在花树间,犹如仙女一般;快活的孩子们,小鹿般奔跑跳跃;一些老人,眯着眼,闻着花香,领略着生活中从未有过的甜美……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充满生活情趣的人们,走在桃花中,笑在桃花中,唱在桃花中,醉在桃花中。

1、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短文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个方面去描写桃花的。人们将_____________________当成生活中的一件盛事。

3、“充满生活情趣的人们,走在桃花中,笑在桃花中,唱在桃花中,醉在桃花中。”这句话写得很美,请你也来仿写一句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四字词很多,我能积累三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还能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不可计数()连续不断()

5、我最喜欢文中的一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 妙文习作篇

素材:森林里好极了。新鲜的空气,开阔的场地,热闹的气氛,可是美中不足的就是缺一个商店。一天,熊猫百货商店在一片欢呼声中开业了……

六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题 篇5

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填空(每题1分,总共14分)

1、六(4)班有50人,女生占全班人数的,女生有()人,男生有()。

2、看一本书,每天看全书的,3天看了全书的()。

3、一袋大米25kg,已经吃了它的,吃了()kg,还剩()kg。

4、的是多少?算式是()。的16倍是多少?算式是()。

5、米=()厘米

时=()分

千克=()克

千米=()米

6、电影票上的“22列5行”记作

()。

(1分)

7、、++=()×()

(1分)

8、的倒数是(),和()互为倒数。

(1分)

9、×()=×()=9×()=0.2×()=110、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米,它的周长是()米,它的面积是()平方米。

11、一段公路全长是1000米,修好了,修好了()米,还剩下没有修。

12、在○里填上>、<或=。

÷

÷

6○

÷

○×213、60的是(),的是()。

14、把4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段,每段是这根绳子的,每段长米。

二、判断下面各题,对的打“

”,错的打“

×

”。(6分)

1、甲数的等于乙数的,甲数比乙数小。

()

2、假分数的倒数一定等于真分数。

()

3、a是b的9倍,b与a的比是9:1。

()

4、真分数的倒数都比它大,假分数的倒数都比它小。()

5、因为××5=1,所以、、5互为倒数。()

6、一桶油用去千克,还剩下。

()

三、选择正确的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7分)

1、一个数40,它的的是多少?列式是()

①、40÷×

②、40××

③40×÷

2、一个数的倒数是最小的质数,这个数是()①、2  ②、1

3、两根3米长的绳子,第一根用去米,第二根用去,两根绳子剩余的部分相比()

①、第一根长

②、第二根长

③、两根同样长

4、如果A×>,那么()。

①、A>1

②、A<1

③、A=15、一种商品先把价格提高后,再按现价的卖出,最后的价格()。

①、原价不变

②、比原价低

③、比原价高。

6、如下图:如果点X的位置表示为(2,3),则点Y的位置可以表示为()。A、(4,4)

B、(4,5)

C、(5,4)

D、(3,3)

7、如图:如果将△ABC向左平移2格,则顶点A'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

A、(5,1)

B、(1,1)

C、(7,1)

D、(3,3)

四、1.口算(9分)

×15=

×2=

×=

×=

÷=

÷3=

÷5=

÷=

2、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18分)

÷÷

(+)×54

14÷(×)

×+×

×86

(+)÷

3、化简下面的比。(4分)

125:75

6千米∶300米

1.6:2.44、求比值。(4分)

3:0.6

5:

1.2:85、解方程。(6分)

6X=

x÷=18

X+

X=

五、想一想,填一填。(4分)

1、小军坐在教室的第3列第4行,用(3,4)表示,小红坐在第1列第6行,用(,)来表示,用(5,2)表示的同学坐在第()列第()行。

2、刘强和王兵在教室里的位置可以用点(4,1)和点(2,7)表示,(4,1)中的4表示第4列,则1表示(),(2,7)表明王兵坐在第()列第()行。

六、解决问题。(28分)

1、小青的体重是28千克,刚好是爸爸体重的,爸爸的体重是多少千克?(用方程解)

2、一条公路长120千米,其中上坡路、下坡路和平路的比是2:3:5,上坡路、下坡路和平路各是多少千米?

3、五年级有学生180人,五年级比六年级的还多15人,六年级有多少人?(解方程)

4、一批零件有600个,第一天完成了全部的,第二天完成了全部的,两天一共完成了多少个零件?

5、一个饲养厂,养鸭1200只,养的鸡比鸭少,养的鸡有多少只?

四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反思 篇6

一、读拼音,写词语。

xiōng táng

shān yào

hōng lóng

wǎn shàng

jiǎ ruò

duǒ cáng

bǐnɡ xī nínɡ shì

cǎo cuì huā kāi

suí yù ér ān

二、把词语补充完整。

()不松()

()龙()脉

()()群书

()()己见

()烛()年

闻()起()

三、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漫:a、水满流出来了;

b、到处,遍布;

c、随便,不受约束。

(1)漫不经心()

(2)漫山遍野()

(3)杯里的水漫出来了()

四、按课文内容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正月梅花香又香,________________。

(2)雾锁山头山锁雾,________________。

(3)丁丁冬冬泉________________。

五、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奔腾 沸腾

1、只见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起来了。霎时,潮头()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地涌来。

观赏 欣赏

2、妈妈站在花坛边,()着盛开的牡丹。

3、我们到音乐厅()音乐。

平静 冷静 寂静 安静

4、上课铃响了,教室里顿时()下来。

5、在一片赞扬声中,我们的头脑要保持()。

6、夜深了,四周一片(),我们的罗老师还在伏案工作。

7、掌声雷动,过了好久,剧场才恢复()。

六、习作

自己选择几种动物,或者几件物品,以它们为主人公,想象一下,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编成一个故事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自测题 篇7

1.直接写出得数(6分)

65-16 34084 15+5

825 28015 486

6300210+21 20-588+22

2.用竖式计算,打号的要验算(6分)

271355777682

3.递等式计算(6分)

(704+258)73155 935-358

4.用简便方法计算(6分)

6祝?9)185 21+244+69+56

二、想想、填填(37分)

1.□967, □里最大填(),商是一位数;□里最小填(),商是两位数。

2.下图中有( )条射线,( )个直角,( )个钝角,( )个锐角。

3.10个一千万是(),一个千亿是()个亿。

4.一个十一位数的最高位、千万位、万位、千位、个位上都是9,其它各位都是0,这个数写作(),读作( ),四舍五入到万位是(),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是( )。

5.在○里填上<、>或=。

180-(79+9)○180-(79-9)

1805 ○ 1805)

89-24-41○ 89-(41+24)

20+13 ○ 20祝?+13)

6.选择合适的数填一填。

960万 40万 63001496亿

(1)太阳和地球的平均距离约是()米。

(2)长江是我国最长的一条河流,长约( )千米

(3)我国领土面积约()平方千米,几乎和整个欧洲面积一样大。

(4)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面积约()平方米。

7.在计算器面板上OFF键是()键,ON键是()键。

8.钟面上的分针从12起转动15分钟,形成()角,是()度;如果分针从12起转动25分钟,形成()角,是()度。

9.一根木头锯成2段,要锯()次;锯成3段,要锯()次;锯成10段,要锯()次。现锯了12次,锯成()段,我们发现锯的次数比锯成的段数()1。

10.黑板的上下两条边(),相邻的两条边()。

11.根据每组前三题的得数找一找规律,直接写出后两题的得数。

(1)9=81(2)(10-2)=1

999=9801(100-12)=11

99999= 998001 (1000-112)=111

9999999=(100000-11112)=

999999999= (10000000-1111112)=

三、当一回小判官(对的打√,错的打祝?分)

1.一条直线长8米,它的一半是4米。()

2.角的大小与边的长度无关,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3.余数大于除数,说明所试的商大了。()

4.687+3可以运用乘法的结合律写成68祝?7+3),使计算简便。()

5.万级的数位有:万、十万、百万、千万。()

6.在一块平板上画若干条直线后会发现,凡是平行的线肯定不相交。()

四、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里(5分)

1.木板与地面的夹角成( )时,放在木板上的物体向下滚落得更迅速。

A.10B.40C.55 D.70

2.在250后面添上( )个0,这个数是25亿。

A.8B.6C.7D.4

3.一个数四舍五入到万位后得到近似数是50万,当这个数最大时,千位上的数字只能是()。

A.4B.9 C.5D.0

4.用一副三角板能拼成的角是( )度

A.115B.130C.150 啊?D.145

5.一个正方体,在6个面分别写上数字,三人一组各抛20次,看谁赢的次数多。你觉得下面()的游戏规则是不公平的。

A.正方体两个面写“1”两个面写“2”,两个面写“3”。“1”朝上甲赢,“2”朝上乙赢,“3”朝上丙赢。

B.正方体的三个面写“1”,两个面“2”,一个面写“3”。“1”朝上丙赢,“2”朝上乙赢,“3”朝上甲赢。

C.正方体的六个面分别写1~6这6个数字。“1”朝上甲赢,“2”朝上乙赢,“3”朝上丙赢,“4”、“5”、“6”朝上都不算,重新再来。

五、画一画、连一连

1.一匹小马在A点,它要到河边喝水。为了让小马尽快地喝到水,请你为这匹小马设计一条到河边的路线,并在图上画出来。(2分)

2.用4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摆成下图,从正面、侧面、上面看各是什么形状?用线连一连。(3分)

六、解决问题(4+4+4+4+7=23分)

1.奶糖每千克15元,水果糖每千克6元,巧克力每千克12元。把三种糖取同样重量合成什锦糖,每千克多少元?

2.

(1)李力买了多少桶色拉油?

(2)刘芳花了多少钱?

3.看表格,列式解答。

4.

李老师带1000元够买4个足球和8个篮球吗?

5.下面是小华家2006年缴纳电费情况统计表,请你根据统计表制成条形统计图。

小华家2006年缴纳电费统计表

小华家2006年缴纳电费统计图

1.每个单位长度表示()元。

2.()季度电费最多,最多的电费比最少的多( )元。

3.平均每个季度缴电费()元。

4.平均每个月缴电费()元。

5.观察以上的统计数据,你想说些什么?

四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反思 篇8

一、填空。

1、填上合适的单位:

小明身高126()

一头蓝鲸重50()

课桌高7()

橡皮厚约8()

一根跳绳长约2()

汽车每小时行驶60()

2、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6<43 7×()<57 8×()<71

()×5<41()×4<393、在○里填>、<或=

4厘米○7毫米 50分米○5米 9分米○1米 5时○500分4、8的6倍是()。

5、9个5相加的和是()。

6、68厘米-9厘米=()厘米 2时=()分

2米=()分米

7分=()秒

6000千克=()吨

3千米=()米

7、学校在8:30上课,一节课是40分钟,第一节课应在()下课。

8、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相差()。

二、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秒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1小时。()

2、80毫米>8厘米

()

3、一头猪重1000克,10头这样的猪重1吨。()

4、小明身高2米,重26吨。()

5、笔算减法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上不够减,就要向前一位退一和原来数位上的数合在一起继续减。

()

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一辆卡车的载重量是()

①.5克    ②.5千克   ③.5吨

2、体育课上,小华跑1000米用了()

①.1小时   ②.17秒   ③.10分钟3、570-280○290+10,在○里应填()

①.<   ②.>   ③.=

四、我细心,我会算!

1、直接写出得数。

900+90=   1170-680=   85-46=

450+600=

2、竖式计算。

374+689=

604-197=

857+476=

304–195=

259+148=

410-207=

验算:

验算:

五、快乐用数学。

1、小明和妈妈逛商店,买了一件衣服用了134元,又买了一个书包用了108元,共用了多少钱?

2、全校有517名学生,其中男生268人,女生有多少人?

3、小红从6:30开始做作业,25分钟做完,做完作业的是

什么时间?

4、小明从家到学校需要15分钟,7时30分要到校,他最迟要什么时间从家出发?

参考答案:

一、1、厘米

分米

毫米

千米2、7

93、=

?<4、485、456、59

120

420630007、9时10分8、1

二、×

×

×

三、③

四、1、990

4903910502、1063

407

1333

407

203

五、1、134+108=242(元)

2、517-268=249(人)

四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 篇9

90万-27万= 25万-17万= 17万+6万= 45万+16万=

720 +170= 980-730= 830-640= 440 -170=

210+650= 320+590= 7×800= 6300÷300=

500×9= 25×8= 777÷7= 3300÷330=

二、填空。(10分)

1、 个十万是一百万,万级包括 。

2、九百三十八万七千五百二十九 写作:,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后约是 。

3、把算式646-247=399,改写成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分别是 , 。

4、最小的五位数与最大的四位数的差是 。

5、2800000读作:,其中8在 位上,表示 个 。

三、判断题。(对的打“ √ ”,错的打“ × ”。)(5分)

1、430820 读作:四十三万八百二十。 ( )

2、709327≈70万。 ( )

3、被减数不变,如果减数减少15,差就增加15。 ( )

4、万位的左边一位是千位,右边一位是十万位。 ( )

5、四千八百万零五 写作:48000005。 ( )

四、选择题。(8分)

1、与10000相邻的两个数是( )。

A、11000与9999 B、10001与9999 C、10001与99999

2、976432 976423在 里填上( )。

A、>B、= C、<

3、一个加数是125,另一个加数是它的5倍,和是( )。

A、625 B、750 C、150

4、甲数是380,比乙数少260,乙数是( )。

A、120 B、640 C、540

五、计算题(24分)

1、用简便方法计算。(12分)

144+99 735-498

199+296 526-298

2、计算下列各题。(12分)

50×39÷15 3641-58×24

1300-239-261 145+55×7

六、求未知数X。(8分)

X+40=65 X-38=570

X×6=156 256÷X=64

七、列出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再计算。(12分)

1、560加上什么数得800? 2、什么数乘58得4292?

3、102减去一个数得34,这个数是多少?

4、一个数除以48得30,这个数是多少?

八、应用题。(第1、2题先列出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再解答。)(25分)

1、某公司购进300台联想电脑,卖出一些后还剩下120台,卖了多少台联想电脑?

2、小明读一本科技书,已经读了86页,还有74页没有读,这本科技书有多少页?

3、一块长方形的菜地,长15米,宽12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4、三个人跳绳,一共跳了360下,小红跳了130下,小莉跳了146下,小文跳了多少下?

5、同学们乘车去秋游,每辆车坐36人,5辆车4次才正好把所有同学送走,去秋游一共有多少名同学?

附加题。(20分)

1、99998+9998+998+98+8 (用简便方法计算。)

四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反思 篇10

数学期中测试质量分析

一、对试题的评价

本卷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教材的内容为基本素材,力求体现《课标》的基本精神和要求,努力贴近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试卷的主要特点如下:

1、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命题以八年级数学教材前三章主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作为考点来设计试题,并力求将各知识点放到实际情境中去考查,注重在理解基础上的应用和知识的内在联系,而不是单纯考查对知识的记忆与识别。

2、重视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空间观念以及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

3、试题贴近生活、突出运用。注意从生活实际中选取有关问题作为命题的素材,如第2小题、第9小题、第19小题,都是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问题,对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数学思考、形成积极的情感和态度有重要的意义。

二、成绩情况

本次参加测试人数为41人,最高分:33分,最低分:3分,平均分约为13分,33——40分1人;40分以上0人;20——30分7人;20分以下33人。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第一大题

本题是选择题。总的得分不理想,做得最好的为选对6个,多数学生只选对1、2。其中完成较差的是第8、9、10小题。

2、第二大题

本题是填空题,学生失分较多,对得最多的为5空,其他的都只填对1、2空。该题迷惑性较强,学生没掌握所学知识,无从着手。

3、第三大题:

第19小题失分主要表现为:对几何知识中线段的锤子平分线与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及其应用无想象力。

4、第四大题

第20、21小题应用三角形内角和等知识求角的度数,失分主要原因是对三角形内角和掌握不扎实。

第22小题是利用证明三角形全等得到线段相等知识,全班只有一个学生会做,失分主要原因是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掌握不扎实。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1、多数学生的数学成绩只达到小学三、四年级的水平,最基础的二、三位数加、减、乘、除法都搞不清,一个最基本的文字应用题都解决不了,从而导致数学链脱节,教学上无法进行。

2、课堂纪律太差是导致学习差的主要原因之一,该班多数学生不懂得课堂纪律、课堂上表现很差,根本不会听课。

3、多数学生行为表现懒惰、老师布置的练习从不动脑、动手,无论老师怎么引导也没有效果。

4、本人业务水平低、没能力把初中数学知识传授给只有小学三、四年级水平并且不求上进的学生。

五、对今后教学的建议

1、深入学习课程理论,认真钻研课标和教材,努力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要通过学习强化课程意识,进一步掌握新课程的理念、性质、特点以及相应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技能,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转向具有现代特征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从演绎式教学转向归纳式教学,即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提出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形成概念,得到定理、公式、法则等——解释、应用、拓展。

2、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对基础知识的教学,不应仅仅教数学结论,而应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把探索的过程还给学

生,让学生通过自主活动,意义建构,进而到达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并注意揭示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归纳、提炼和总结蕴含在知识内的数学思想方法,帮助学生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对基本技能的训练,应通过创设新的情景,让学生在变化的情景中去运用,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训练,而不能变成大量的、机械的、重复的操练,因为操练并不发展意义,重复并不引起理解,反而加重学习负担,降低学习效率,引起学生的厌恶。

3、重视能力的培养,不但要加强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空间观念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而且还要注意分析处理信息能力、探究发现能力,数学语言能力、数学运用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以及反思调控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对运算能力的培养,既要鼓励算法的多样化,即鼓励笔算、口算、估算以及使用计算器进行复杂运算,又要防止过分地依赖计算器而忽视笔算、口算、估算能力的倾向。对空间观念的培养,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展开思考与训练,循序渐进,逐步形成。对思维能力的培养,既要重视演绎推理,又要重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统计推理等合情推理能力,逐步发展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4、注重积极的情感、负责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的培养,发挥非智力因素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应用价值,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功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5、想尽一切办法、正面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改变现行不求进取的行为,使学习风气得到更大改观。

四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反思 篇11

10―3.57―5.430.83+0.79+0.17+11.219.2-0.39-6.25.86-0.78+0.2234.82-(3.82+15.2)63.7-2.36-13.7-5.6

45.32+5.43+7.6816.15-6.8-3.2

13.75-(3.75+4.8)21.27-3.9+0.73-16.13.25+2.36+1.642.4+4.85-1.49.2-2.64-3.14-0.22

13.56-(4.4+3.44)2.98-3.24+1.12-0.763.28-(1.2-3.6)

10―3.57―5.430.83+0.79+0.17+11.214.45+0.63+5.5

59.2-0.39-6.25.86-0.78+0.226.58-(2.58+0.9)

34.82-(3.82-15.2)63.7-2.36-13.7-5.647.23+6.84-0.84+2.77

12.56-6.64-3.3645.5-(0.98+5.5)13.6+7.94+6.4

10+0.009+0.19115-3.7-4.6413.92―(3.92―2.74)

1、直接写出得数。(8分)

0.5+1.3 =3.5-0.8 =1.1+9 =0.64-0.4=8.09-7.91 =2.8+3.2 =1-0.85 =1.5+0.95=

2、列竖式计算,最后两题请验算。(10分)

5.6+3.04=6.79-1.83=15-4.2=10.9+7.32=

3、下面各题怎样简便怎样算。(12分)

4.45+0.63+5.557.23+6.84-0.84+2.77

四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复习检测试题 篇12

一、 填空。(0.5分×20=10分)

1、289÷89计算时,把89当作( )来试商,商的最高位是( )位。

2、( )÷37=3……( ),被除数最大是( )。

3、过平面上的一点,能画出( )条直线。通过平面上的两点,能画出( )条直线。

4、在9时整时,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的度数是( )。在6时整时,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的度数是( )。

5、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要( )计算。

6、450÷(9×2)=450÷( ) 600÷25÷4=600÷( )

7、16×25÷5 25÷5×16 18×3―46 18×3+46

8、互相平行:( )。

9、互相垂直:( )。

10、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所有连线中,( )最短。

11、建设工厂做墙体时,常用垂线(一条细线的一端挂上一个铅垂,手提另一端),检查墙体是否周正。这条垂线与( )垂直,

12、在同一平面上两条直线经过一点,就叫做两条直线( )。

13、在一条长200米的公路两旁植树,每隔4米种一棵,一共需植( )棵树。

14、有一些同学站成一行,间隔2米。王强前面有4人,后面有5人,这条队伍长( )。

15、同学们排队做操,小明在队伍的正中间,每两个同学之间相距50厘米,已知小明前面有5人,问这条队伍长( )米。

二、 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1分×10=10分)

1、线段有两个端点,是直线的一部分。 ( )

2、两条射线能组成一个角。 ( )

3、射线比线段长,直线比射线长。 ( )

4、710÷20在计算时,可以看作71÷2,余数是1。 ( )

5、大于90°的角是钝角。 ( )

6、用一个10倍的放大镜来看一个15°的角,所看到的角是150°。( )

7、两条平行线间的线段处处相等。 ( )

8、平行线一定是两条直线。 ( )

9、长方形的两组对边不但分别相等,而且分别平行。 ( )

10、从一楼上到三楼要4分钟,那么12分钟可以从一楼上到六楼。 ( )

让我们进行一次愉快的学习旅行吧!

三、 计算题

1、用竖式计算。(最后两题要验算)(2分×3+3分×2=12分)

336÷44= 783÷28= 693÷52= 340÷51= 744÷31=

2、脱式计算(2分×4=8分)

930÷30+15 430+15×26 340÷17×2 (83―43)×38

四、分一分、填一填。(0.5分×10=5分)

81° 75° 90° 125° 25° 36° 180° 120° 91° 196°

锐角 直角 钝角

五、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里。(2分×10=20分)

1、除法算式47÷20=2……7,它的验算方法是( )。

A、2×20 B、47÷2 C、2×20+7 D、2×2-7

2、两位数除以三位数,商是( )。

四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反思 篇13

姓名: 班级: 成绩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2.955四舍五入保留整数是(),保留一位小数是()。(2)0.123÷0.15=()÷15(3)在○里填上“>”“=”或“<”。

7.2×0.9○7.2 0.14×3.57○3.57×0.14 7.2÷0.9○7.2 3.2÷0.01○3.2×0.01(4)在5.91、5.1212„、5.99„、5.91212、5.18276„ 这几个数中,有限小数是(),无限小数是(),循环小数是(),最大的数是()。(5)如果电影票上的8排12号记作(8,12),那么(20,6)表示的位置是()。

(6)校买了5个足球,每个足球x元,应付()元。(7)文具店进了50个文具盒,总价a元,单价是()元。(8)一个小数6.56,用“四舍五入”保留到整数是(),用“进一法”保留到整数是(),用“去尾法”保留到整数是()。(9)一个放有4个红球和8个黄球的盒子里,任意摸出一个球,可能是()球,也可能是()球,摸出()球的可能性较大。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6分)

1、近似数6.00和6.0的大小相等,精确度一样。()2、3.999×0.5的积的小数位数是四位。()

3、拿一枚硬币,任意抛一下,一定是正面朝上。()

4、循环小数都是无限小数。()5、0.4898989是循环小数。()

6、两个数相除,商一定小于被除数。()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1、5.4和5.6之间的小数有()个。

A.一 B.二 C.无数

2、与306÷1.7结果相同的算式是()。

A.30.6÷17 B.3.06÷17 C.3060÷17

3、与4.56×2.1结果相同的算式是()。

A.4.56×21 B.21×0.456 C.456×0.21

4、食堂每天用大米a千克,用了2天后还剩下b千克,原有大米()千克。

A.a+2-b B.2a-b C.2a+b

5、做一套西服用布2.4米,30米布最多可以做()套。

A.12.5 B.12 C.13

6、下面各题中,结果最大的是()。

A.2.46÷1.5 B.2.46÷0.15 C.2.46×0.15

四、计算题(38分)

1、直接写得数(12分)

0.3×0.2= 2.4×10= 4.2÷0.7= 3.6÷12= 1.2×5= 9.1÷0.7= 15×0.6= 0.8-0.35= 0.78÷0.3= 0.25×4= 7.5÷0.15= 100×0.74=

2、列竖式计算(6分)

(保留两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0.58×0.24= 1.57÷3.9

3、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20分)

10÷0.2÷2.5 1.25×3.2×0.8 4.5×102

14.64+3.7×2.8 6.4×4.5+3.6×4.5

五、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6分)

1、请你在下面的方格图里描出下列各点,并把这几个点顺次连接成一个封闭图形,你能发现什么?A(2,1)B(7,1)C(4,4)D(9,4)

六、解决问题(第1、2题各4分,3、4题各5分,共18分)

1、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很大,它的质量相当于6头5.85吨重的

大象,这台计算机有多重?(得数保留整数)

2、服装厂做一套男服用布2.5米,现在有22米布,最多可以做多少套男服?

3、小红骑自行车从甲地到乙地,平均每小时行12千米,4.2小时到达,回去时只用了3.2小时,回去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上一篇:关于九里山煤矿安全管理的调研报告下一篇:基于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系统的设计方案与优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