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阅读”读后感

2024-07-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师阅读”读后感(共8篇)

“教师阅读”读后感 篇1

“教师要继续学习”,这是郑杰校长对教师的一个忠告。让读书成为习惯并非是一个空洞的口号,现代教育提出了“终身学习”的理念,而教师要适应未来社会,必须坚持岗位自主学习。而在现实中,有很多条理由支持教师不再学习,如教师工作量大,平时工作辛苦,教师已错过学习的年龄,记忆力偏差等。但现在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当然需要教师自己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手段才能胜任教学。记住这句话:“能胜任你现在的工作,是你继续学习的唯一重要理由。”

“为自己而教”,想要轻松快乐地做老师,首先就要撕下“教师”这一神圣的面纱,从“神”回归到“人”。他指出要成为轻松而又有幸福感的教师,首先要学会做一名称职的教育服务者,摆正自己的位置,以良好的服务态度去对待受教育者,用微笑去感染别人,学会倾听,和善地与别人交流,同时以感恩之心去感激别人。其次要为自己当教师寻找充足的理由,郑杰校长告诉我们,教师职业让我们灵魂安宁,我从职业给我带来的安宁中尝到幸福。

“教师阅读”读后感 篇2

一、指导学生思路

“分析读物的内容, 弄清层次, 领会作者的思路”, 这是新大纲对阅读能力提出的更高要求。因此, 学生揣摩体会的功夫不仅要用在词句上, 更重要的还在于领会文章的结构。叶老说:“看整篇文章, 要明白作者的思路……要看它怎样开头的, 怎样写下去的。跟着它走, 并且要理解它为什么这样走。”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144页) 如《荷塘月色》一文, 在结构上以“一路行去”的游踪为线索, 串写了月下荷塘的各种景物和自己的内心感受及凝神遐思。学生只要抓住了这条线索, 对这篇文章就会基本了解。引导学生把握作者的思路, 进而弄清作者为什么这样构思, 对拓宽理解思路和提高读写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二、指导学生联系

联系阅读能力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体现。当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往往读了前面不顾后面, 读了后面又忘了前面, 孤立地阅读词句, 孤立地理解词句, 不会分析词句之间的相互联系, 不会分析文章的伏笔和照应, 更不会综合地分析文章、理解文章, 从而导致了自主阅读能力的低下。因而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阅读, 体会文章隐含的信息。如学习《拿来主义》的第九段, 理解这一段中的“鱼翅”“鸦片”“烟灯”“姨太太”时, 联系第一段中的“学艺上的东西”“古画新画”“象征主义”, 就可以想到第九段提的是文化遗产方面的问题, 再理解内容就容易多了。在阅读教学过程中, 教师还应指导学生联系时代背景和写作背景来理解文章。如《故都的秋》, 学生很难理解作者郁达夫既爱秋、颂秋, 但笔下的秋却如此的凄清、悲凉, 此时只要引导学生去联系郁达夫其人及写作其时, 则难点不攻自破。

三、指导学生比较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比较, 能鲜明地提示出对象之间的异同点, 利于锻炼学生的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能力, 体现了思维的灵活性。一篇之中或几篇之间, 可供比较之处是很多的, 或是语言、结构上的, 或是人物形象、写作方法上的。比较的方式, 可以是异中求同, 也可以是同中求异。《鸿门宴》中刻画了主帅、谋士、勇将和奸细这样四对相应的人物, 只需略作对比分析, 学生对刘、项这两个军事集团的人物以及刘胜项败的必然性, 就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再如《荷塘月色》与《荷花淀》语言运用的比较。朱自清把荷叶比作“亭亭的舞女的裙”, 把荷花比作“明珠”“星星”, 给人以美感;而孙犁把荷叶比作“铜墙铁壁”, 把荷花比作监视白洋淀的“哨兵”, 给人一种庄严感。为何同一事物有不同的描写呢?一个以美景反衬不平静的心情, 一个以庄严之景显示军民同仇敌忾的心情。有时还可以采取逆向思维方式, 从反面设比来启发学生。比如:“这个词或这种句式换成别的词或句式怎样?这一句或这一段不要行吗?”甚至可以根据文章内容, 让学生设计出完全不同的思路或写法来进行比较。

四、指导学生想象

对于我们的语文课本, 如果不展开想象, 不懂得进行再创造, 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 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这样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 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 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为此, 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象, 透过文字看到图画, 透过语言看到生活, 置身于作品之中, 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

如欣赏朱自清《荷塘月色》第四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 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 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我请学生根据画中的荷叶或生活中所见, 把荷叶与芭蕾舞女组合起来, 想象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满眼繁茂的荷叶, 荷叶片片相连;因为出水很高, 才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像优美典雅的芭蕾舞中的舞女的裙——于是, 静静的荷塘幻化为动态的舞台, 舞女们穿着绿色的裙子, 翩翩起舞, 轻盈地旋转。随着想象的驰骋, 学生们进入到月光笼罩下的荷塘美景中, 死的文字变成了活的形象。

五、指导学生质疑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产生的问题常常能显示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要转变程式化的内容, 以学生的问题来组织教学过程。教学的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应着重创设问题情境, 组织学生的探究活动, 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如在分析《祝福》里的人物祥林嫂时, 可提出问题:“对小说里的人物祥林嫂, 一般我们会关注哪些方面?”学生通过讨论, 就可以概括出关注两大方面:一是祥林嫂是个什么样的人?她有哪些性格特点?二是到底是什么造成了祥林嫂命运的悲剧?然后组织学生去探究, 去讨论, 去解决。这样, 就使学生加深了对这篇作品及作品中人物的理解。

教师阅读追问 篇3

教师是教人读书的人,教师自己也是读书人。教人读书的读书人自己读书吗?这个问题本来不应该成为一个问题,然而不幸的是,它已经和正在成为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一旦成立,便牵扯出一连串新的问题,引发一种普遍的忧思。这种忧思不仅关乎教师和教师工作本身,而且关乎学生成长和人才培养,关乎教育的根基和质量,甚至关乎整个民族和社会的未来。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的确不是一个小问题。

老师,您读书吗?

——中小学教师读书状况调查

调查教师们是否读书,这很容易让人产生误解,难道“教书人”会不读书吗?当然,教师是离不开教材和基本的教学参考资料的,我们这里指的“读书”自然是不包括这些的。这里的“读书”是指除了教科书之外的,为了提高自身素质而进行的广泛阅读。

不久前,记者在采访著名特级教师李镇西时,他就曾直言:我们的中小学教师往往是不读书的。正因为这样,我们的教师队伍素质在不断下降,不要说和解放前一些“大师级”的中小学教师相比,就是和“文革”前的教师比,文化素养也普遍较低。这在教育界是毋庸讳言的。

老师有时间读书吗?

记者在采访调查中,许多老师反映没有时间读书。

一位高中老师告诉记者,一般情况下,一个老师每周上12~14节课,每天2~3节课,需要2~3小时备课,1小时处理作业和有关学生的事情。如果是教高三毕业班,花在备课、做题、测验、批阅试卷上的时间会更多。如果再担任班主任,每周增加一节班会或思想教育课,还需要早晚看班,处理班级偶发事件等等。另外,学校老师还要上晚自习辅导课。每天在校时间里,除了备课、看教学参考资料以外,是没有时间读其他书籍的。课余时间老师还需要休息、忙家务,以及适当地娱乐一下。周六、周日还要值班,还要忙家里的众多琐事,留下能读书的时间也就所剩无几了。

可是,记者通过网络调查采访得到的数据却是,接受“老师是否有时间读书”这一项调查采访的147名教师中,认为“很忙,没有时间读书”的有30人,占总数的20%。看来,忙碌是阻碍老师们读书的一个原因,但还不是主要原因。

教师们确实很忙,但许多工作的效率是很低的,这也浪费了许多时间。江苏扬州的徐冬梅老师告诉记者:“从一周的作息时间来看,只有星期天才有时间,要让老师读书,必须切实转变学校领导的观念,让老师和学生从无休止的无效劳动中解放出来。”“教师整天围绕领导的指挥棒转,晕得不分东西,在这种车轮式运转中,还要老师读书,近乎苛刻。”这是另一位老师对记者说的话。

当然,认为“有足够时间读书”的也不多,只有26人,占总数的18%。

记者发现,认为时间很充足的老师,多是来自普通公办中小学,而且很多是县城及农村学校的教师。一位县城学校的老师对记者说:”我刚毕业时,见办公室的老师下了课便聚在一起讲笑话,拉家常,觉得很不自然。时隔两年半,我现在已经习惯了他们这种做法……教师读书的时间不是没有,而是太多。”一位农村小学老师说:“我很喜爱读书,尽管语文、数学、班主任一个人包办,但是经过合理安排,每天还是能挤出一段时间来看书的。基本上,我每天都有不少于1小时的读书时间。”

从城乡差别来说,城市教师没有农村教师自由空闲多,农村教学要求松,农村教师有更多的读书时间,但实际上可能还是城市教师读书多,因为在农村往往无书可读。

从调查中也反映出一个问题:许多教师是有时间的,但他们往往用在玩牌、打麻将、应酬及看电视等活动上。所以认为“有时间,但没有用于读书”的占总数的17%。

一位网名“mzb”的老师很无奈地说:“我很喜欢读书!可惜,我们这个校园读书的风气不好,教师之间只是打打麻将,互相请客,好无趣!我不敢说自己读了多少书,因为怕被他们看作是书呆子。”看来,在读书风气差,甚至以读书为耻的氛围中,提出是否有时间读书的问题是很苍白而无意义的。

调查中,认为“时间不多,偶尔会看一下,或者放假才有时间读书”的只有10人,占总数的7%。

而更多的老师认同这样的说法:“愿意挤,读书时间还是有的。”有56人这样看,占总数的38%。一位在私立学校教书的老师说:“在这里,老师个个都忙忙碌碌,像一部机器。但看书的时间只要挤挤还是有的。”“教师的时间紧,但还不至于没有时间读书,关键是愿不愿意去读。”一位老师如是说。甚至有老师说:“有态度就有时间。”河南安阳的李桂枝老师幽默地说:“酒鬼总有时间喝酒,书虫总会挤时间看书的。”

看来,是否愿意读书不仅仅是时间的问题,也是教师是否想读书、是否有动力去读书的问题。

江苏的李仁甫老师分析说,基础年级的教师一般还是有时间看书的,尤其是其中的青年教师。毕业班的老教师,一般也有时间看书,因为多年的积累使他们拥有大致现成的教案。但遗憾的是,这些青年教师往往把剩余的精力发泄在电脑娱乐上,而老教师往往把剩余的精力抛掷在家庭应酬、电视节目和麻将桌上。

江苏淮安的唐锋卢老师说的一段话令记者感到忧虑:

“有无读书时间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在于,做教师是否非要读书,不读书是否就会影响自己的职业。据观察,在大多数情况下,教师其实无须读书,工作照样可以应付得过去。许多小学、中学教师,自从师范院校毕业以后,除了教材和教参,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从没有读过一册书的也大有人在。在目前这种考核制度下,不读书的教师还真不一定不如爱读书的教师教得好。”

读书多的教师不一定能取得好的工作成绩,这一点把应试教育的弊端显现毕尽。我们能指望那些只抱着教材、教参的教师,培养出有知识、有素养的学生吗?在这方面,我们的教学改革依然任重而道远。

老师有心情读书吗?

调查中,有一些老师认为,老师们也想读书,但是因为各种原因,感到没有心情去读书。

那么,究竟有多少老师没有心情去读书?究竟是哪些因素影响了老师们的读书情绪?

从106名中小学老师对这一问题做出的回答来看,有50人认为没有心情读书,大约占总数的一半。

那么,究竟有哪些因素影响了老师们的读书情绪?从老师们的回复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工作繁忙、压力大;2.社会上没有读书的风气;3.学校没有读书的环境;4.浮躁;5.没有读书的“兴趣”“习惯”和“乐趣”;6.混日子;7.缺乏理想、志向、求知欲;8.书太贵,好书太少;9.得不到鼓励。

老师在读什么书?

对于“近一年来读了哪些书刊报纸”这一问题,有103位老师做了认真详细的回答。

从调查结果的分析来看,老师们关注最多的书刊报纸都是教育教学类的,接下来依次是文学类、娱乐休闲类、学术思想类、电脑技术类。所占的比例分别是:88%、31%、30%、18%和7%。

教育教学类书刊报纸成了中小学老师主要的阅读品,甚至比其他四类书刊报纸的总和还要多一点儿。这符合当前教育界的实际读书情况,也说明我们老师的阅读范围还比较狭窄,受职业需求的影响很大。

记者还发现,在教育教学类书刊报纸中,除了一些全国发行和本地发行的教育报刊外,老师们阅读与自己本学科有关的教学类书刊最为多见。有的老师说:“除了学科专业书,其他书读得不多。”一些在全国或本地有一定声望和影响的学者或名师的教育教学著作,也是老师们比较愿意阅读的,甚至有的老师还精读多遍,认真钻研。

可喜的是,记者发现许多国内外著名教育学者的教育理论书籍成为教师们的首选,如国外的《爱的教育》《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快乐教育》《教育诗》等,国内如黄全愈的《素质教育在美国》、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朱永新的《我的教育理想》等。这些书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语言轻松而生动,教育教学故事、案例比较多。这说明中小学老师们并不拒绝教育理论书籍,拒绝的是那些晦涩难懂、枯燥无味的理论书籍。

在文学类书籍方面,老师们比较喜欢阅读当下畅销和流行的作品。

娱乐休闲类的报刊书籍则以新闻、生活艺术类书刊报纸为主,这些都是老师们在睡觉前阅读的“快餐品”。

愿意或能够阅读教育之外的学术思想类书刊的人只占五分之一,这个数字应该说并不乐观。

目前,网络的兴起也影响了一些老师的阅读习惯。比如在调查中,一些老师就对记者说,他们很愿意在网上看一些文章,特别是网上的社会、文化及教育新闻,而许多网上发表的教育教学文章也是他们喜欢阅读的。他们认为,将来网上阅读也许是老师们读书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摘自中国教育网)

专业阅读能代替公共阅读吗?

文/徐启建

充分的教育专业化阅读是成为一名合格教师的基本前提,但长期的公共阅读缺失则会给教师的教书育人工作带来根本性的伤害。

出了问题的书单

教育名著类:《给教师的建议》《陶行知文集》……

教育理论类:《教学设计》《国际教育新理念》……

教育实践类:《新课程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备课新思维》……

这是某重点中学28岁的教师小于给记者提供的学校“假期教师阅读推荐书单”当中的内容,从这份书单中,我们似乎能够感觉到制定者的某种激情;然而恰恰是这张书单,可能正在导致我们的教师在知识上的营养不良。

这份书单的问题在于它在“教师阅读推荐书单”的名目下,推荐的却只有教育类的书籍。这种似乎不为人注意的以偏概全和对一般公共阅读不动声色的遗忘,很可能最终排斥了一般公共阅读。即使说得“轻松一些”,最起码它也在事实上削弱了教师们的一般公共阅读。

很显然,教师阅读越来越集中在功利性的旗帜下,非“教”不读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正是这样的“功利性”在非常隐蔽地侵害着教师阅读的健康,使他们在职业成长中“技术发展”和“精神发展”不能同步,进而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许多教师的阅读空间正在越缩越小,即使在应“教”阅读中,也逐渐退缩到了阅读那些能直接带来“成绩”的案例图书、习题图书当中。

小于说:“原先刚大学毕业那会儿,我看的书是很杂的。但现在学校各种各样的读书活动,推荐了大量的教育图书,我读的书就越来越专了,现在几乎就不看杂书了。”

尽管小于对于她们学校现在的阅读环境很满意——她说她们校长很重视教师的读书,每到假期都要给学校所有教师开一个推荐书单,并在假期结束后通过多种形式检查读书情况,对完成较好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但是,杂书阅读的减少和阅读的“清洁”、单一却并没有给小于带来从事教育工作游刃有余的轻松。她说:“虽然学校的鼓励措施很多,但我现在读起书来却越来越没劲儿似的,我老觉得自己的路越走越窄,灵感越来越枯竭,创造性思维越来越停滞。更重要的是,我似乎对教学产生了一种厌倦感,我感觉我就像大机器上的一个微不足道的小零件,生活变得越来越没有意义。”

年轻好学,环境又好,本应在事业上突飞猛进的小于却感觉到“枯竭”。这不能不说是那些“热情”但“偏食”的书单给她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如果我们对这样的教师阅读状况充耳不闻,它必然会发展成影响教师职业素养的应“教”阅读,从另一个层面成为一种妨害教育发展的顽疾。

公共阅读缺失伤害了什么?

我们的教育理念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口号——素质教育。如果教师在公共阅读上大量缺失,伤害的正是我们所追求的这种教育理想。想一想,如果教师自身没有优良的素质,又怎么能让学生拥有优良的素质?

韩愈对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定位一直备受后人推崇,其中第一位的“传道”更成为教师工作的第一要务。道是什么?道是世界的普遍原则,是人类的精神理想。教师是传道者,他在面对学生时必须首先充分地掌握这个“道”,首先做一个悟道者。而这种“道”的修炼除了生活感悟,主要是通过公共阅读来实现的。这些“道”通过我们的阅读被我们悟出,进而形成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基本看法,也就是常说的价值观念。在这样的价值体系中,我们才能认识到这个世界中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相反,如果教师在这方面有欠缺,他们极有可能把这种缺陷传递给学生,造成学生“道”的缺失和偏差。

新课标对“综合性”的高度重视,除了强调知识本身的综合性以外,也强调教师要超越自身的狭隘的专业性,在公共性上有所突破。而这种公共性,显然大部分是要通过公共阅读来完成的。

公共阅读是教师社会担当的需要

除了职业范围内的必要性,大量的公共阅读,其实也是职业特性决定的教师在公共领域有所担当的需要。

著名学者余英时先生曾在一篇论述知识分子的文章中说:“如果从孔子算起,中国‘士’的传统至少已延续了两千五百年,而且流风余韵至今未绝。这是世界文化史上独一无二的现象。今天西方人常常称知识分子为‘社会的良心’,认为他们是人类的基本价值的维护者。”在余英时先生所列举的众多最可能成为理想知识分子、最有“士”的影子的职业中,首先就是教师。也就是说,教师这个特定群体,为我们的社会提供了一个最广阔的产生“理想知识分子”的土壤。

有责任的知识分子的那种自由、敏感、富有正义感和社会批判勇气的精神气质在任何一个社会中都是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教师职业天生靠近这种传统,这要求他们不仅要完成职业所规定的基本任务,也要求他们积极地作用于社会,向社会传递知识和良心。教师必须认识到这种职业的社会意义,并勇敢地承担这种意义。而教师要实现这种意义,专业以外的公共阅读显然必不可少。

我们应该怎样给教师开书单?

应该说,小于所在学校开给教师的书单本身并没有错,我们的教育也急切地需要这种书单。但这种书单并不能以“全部”的名义给予我们的教师,它应该加上“教育专业化素养书单”的字样。我们的教师必须得到这样的提醒——教育专业化素养阅读并不是教师素养阅读的全部,他们还需要另一种人文素养阅读,也就是说,我们的学校在开出一份“教育专业化素养书单”的同时,绝不能忘记开出另一份书单——公共阅读书单,这两个书单同样重要。

这个“公共阅读书单”的制定,显然并非易事,它需要相当高的判断力和洞察力,在保证经典的基础上,又能根据实际情况审时度势地加以选择和推荐。

著名学者夏中义教授在其主编的《大学人文读本》总序中,曾把一个知识分子对人生价值的寻求归结为三个维度的思考:“第一,人与自我——你将如何为自身的日常生存注入意义,从而使生物学层面的个体生命真正转化为文化学层面的‘主体角色’;第二,人与国家——你将如何面对故土的百年沧桑及其社会——文化转型,以期将自己塑造成迥异于卑微子民的‘现代国民’;第三,人与世界——你将如何置身于新世纪的‘全球化’格局,尝试用全人类而非狭隘族国的眼光,来关注我们这颗星球所发生的宏大事件与国际难题,诸如生态、种族、战争、宗教、人权……而无愧为‘世界公民’。”

夏中义教授提出的三个维度,正是一个知识分子精神成长所需要的思考线索,它也给我们教师的“公共阅读书单”提供了最有价值的参考。我们可以沿着这样一条思考的线索,去拓宽和延展公共阅读的视野,确定一份更丰富、更开放的“公共阅读书单”。

对于公共阅读,我们应该提出一些最底线的要求:我们必须每天看到我们这个社会发生了什么——买一份自己城市的市民报,它使我们时刻关心我们周围人的命运;我们应该每周读一份满意的新闻周刊——通过它,我们可以了解我们这个社会对各种新闻的主流民意、主流观点,从而进行我们独立的判断;我们应该在我们的图书中看到我们的基本的历史、文化,等等。

一位老教师说:“许多老师原先是不读书的,这几年让教师读书的呼吁声不断,很多教师开始读书了,但读得有些急功近利。由不读到急功近利地读,再到眼光长远地读,这是教师读书的三个不同层次。我们现在应该再呼吁一下,让教师读书的眼光更长远些,我希望教师读书能尽快地达到新的层次。”

对于许多教师来说,从不读书到读专业书,再到读公共领域的书,这样的跨度显然是有难度的,但这却是教师读书的必经之路。我们必须明确这样一个过程,并为实现这样的过程付出自己的努力。而对于教育管理部门来说,我们也希望他们能把热情奉献给教师的书单做得再完整全面一些,不是继续在教师的公共阅读方面放任自流,而是加以积极引导和规范,以更有利于教师知识结构的完善和心灵的健康成长。

(摘自《中国教育报》)

他们如何读书?

——一所普通小学的教师读书状况

文/黄美蓉

对于教师来说,阅读以及由此带来的知识积累和更新,与教学工作、教育效果紧密关联着。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阅读也是发展教育事业不可忽略的一个环节。最近,笔者对江苏省洛社中心小学进行了调查走访,结果令人喜忧参半。一方面教师读书风气浓厚,爱读书已成教师主流;另一方面,阅读时间和学校图书馆藏书不足以及图书信息不畅等因素制约了教师的阅读积极性,让人感到教师想要读书不容易。

无闲读书

教师首先是一个读书人,尤其在科研氛围浓厚的洛小,课余读书、进修成了大家的共识,但是工作负荷过重的教师们处在既想读书、又没精力读书的两难境地,对此,教师感触颇深。

根据有关调查情况,教师的日平均工作时间大致为9.67小时,与8小时工作制相比高出1.67小时。过去学校低年级语数包班,一个教师从上班开始起就负责全班的语数等所有课程,现在虽说不包班了,但一个教师平均负责二个班的语文或数学,平均周课时15节,每天批阅大量作业,还要兼任班主任和各种辅导活动、兴趣小组的事务。事实上,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每天实际工作时间无法用8小时来衡量。

另外,目前小学教师队伍具有年轻化和女性化的特点,大部分教师既要忙教学工作,又要拿文凭、评职称,既要照顾父母长辈,又要哺育儿女,工作和家庭的两副重担都压在她们的肩上,很少有时间坐下来安安静静地读读自己喜欢的书。

从社会环境来看,不论教育系统还是整个社会都与静心读书的氛围不甚和谐,到处弥漫着急功近利、追求经济实惠的风气。评职称要论文,我就干;优质课对我有好处,我也干,对自己没有好处则不干。读书与人文滋养是文火慢功,所以只有靠边站。

没书可读

学校图书馆是教师首选的图书资料来源地,这里藏书集中,借阅方便。在与学校图书管理员的谈话中了解到:这几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校长提出图书馆要成为师生开展研究性学习不可或缺的阵地。因此,学校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仍然购置了一批教育理念、课程与教学论、新课程评价方面的图书资料,改变过去以教案、教参、练习题集、考试指导方面图书为主的局面,转向为广大教师拓展视野、丰富知识结构的教育理论图书,深受教师的喜爱。但是现有的购书方式与管理制度还是制约了教师的阅读视野。

学校图书以集体购买或由课题经费报销为主。这种购书方式更多兼顾到共性需要,有些教师想看自己喜欢的书就一时难以办到;课题经费报销往往只能由部分教师享受到此待遇,个别人的阅读喜好并不代表大部分人的愿望,况且只有在岁末年尾时才能报销,又限于经费有限,其所购书目也是有限的。在访谈中有些老师提出,能否变单一的集体购买为集体与个体自主选购相结合,只要学校加强购书内容、导购方式的宏观调控,就能满足教师的个性化阅读需要。

当教师强烈的读书需求被点燃后,怎样为他们创造良好的阅读条件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图书馆的书源是否充足,并保持新书不断?图书的构成比例是否合理,是否添置了符合教师需要的图书?图书的借阅是否方便,能否做到无障碍借阅?电子图书的功能是否被充分挖掘……也许以上某一环节的忽略,就会把教师本已激发的强烈读书愿望浇灭,也许某一方面的不足,给本已非常疲劳的教师找到了一个少读书的可以原谅的理由。也许某一过程的缺失,给本已繁忙的教师增添了不少读书的麻烦。当图书馆在教学改革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认识时,图书馆能为教师阅读做些什么,这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缺乏引导

在访谈中一些教师谈到自己的阅读习惯。

王老师说:我读书有时很盲目和随意,在没有具体阅读目标时,往往以消遣阅读为主,陷入流行的“快餐文化”圈子里,只有在做课题研究和写论文、评职称时,为了给自己的论文增加一些“亮点”,才从经典作品里去一鳞半爪地寻章摘句。有人批评这种读书功利色彩很浓,但我说这样的读书似乎更有针对性,也更有实效。

冯老师说:我的阅读习惯比较理性,往往读一些和任教课程相关的读物,其他学科的书籍很少问津,时间一长,自我感觉不太好,尤其是一定深度的阅读必须纵横文理,沟通古今,借鉴其他学科的思维方式和知识观念,做到融会贯通。

贾老师说:我是一位年轻教师,生活中的我喜欢新鲜、时尚的东西,当别人对所谓的经典赞不绝口时,我却另辟蹊径,也许是因为跟着时尚走,有时就缺少主心骨。就读书来说吧,看到素质教育炒得热,便借来素质教育方面的书看看,听说心理健康教育是人们关注的热点,也跃跃欲试地去研究心理学。自我感觉是不能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知识结构、发展目标来阅读,没有对阅读作长远安排。

以上教师的阅读观念和阅读习惯反映了教师阅读个体存在的各种问题倾向。包括缺乏阅读目的性,带有随意阅读和消遣阅读倾向;缺乏阅读的超越性,带有功利阅读和门户之见倾向;缺乏阅读自主性,带有无所适从和囫囵吞枣倾向。教师的这些阅读观念与习惯的形成虽由多种因素造成,但缺乏教师阅读的引导与培训无疑是一个重要方面。目前的阅读研究主要聚焦在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效率与阅读习惯上,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信息传播者,他们的阅读纯粹是个人自觉自发的行为。因此,怎样做好教师阅读的引导工作,是促进教师阅读亟待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

通过本次调查走访,既看到了教师阅读中的问题与无奈,也看到了教师与学校领导为多读书、读好书做出的努力。最后,我想借用毛老师的话作为本文的结束语:作为一个从事教育工作的当事人,如何把握日新月异的新信息,将决定着自己在未来社会中的生存和工作能力。无论从教育、文化的传承,还是教师素质提高来看,读书对于教师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毕竟,时代呼唤具有书卷气的教师!

教师阅读如何适应新课改?

文/关 东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围绕这一理念,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等都将发生很大转变。教师角色的转变对教师的阅读意识和能力提出了极大的挑战。笔者作为一名从事数学教学的一线教师,试图结合自身经验,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阐述新课程对教师阅读内容的挑战。

新课程挑战教师对《课程标准》的阅读

《课程标准》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纲领性文件,是确定教学内容、编写教材、实施教学、评价教学的根本依据。显然,教师对《课标》的阅读实质上是为了解决“必须怎样去做”的问题,这是教师在课程改革中实施数学教育教学的关键。具体地说,首先教师要思考如何领悟新课程所倡导的基本理念;其次,教师要思考如何建立科学的课程意识。本次课程改革将原来的《教学大纲》用《课程标准》代替,这不仅仅是名称的改变,更重要的在于:它要求教师彻底抛弃传统的“以本为本,以纲为纲”的教学观念,建立科学的课程意识。

新课程挑战教师对专业知识的阅读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对专业知识的阅读,应该包括对教育心理学知识和所任学科知识两个方面知识的阅读。其中对教育心理学知识深入广泛的阅读是教师最容易忽视而又非常重要的方面。因为,这是对教师弄清“为什么这样做”的极大帮助,是贯彻《课标》精神、实施教育教学的理论基础。

在现代教育理念下,教师既承担着传承人类文明和传播人类文化的作用,又肩负着塑造人的灵魂的神圣使命。教师所面对的是主体性的人,具有个性的、不断发展的人,因此,他们必须阅读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的专业知识,把教育心理学知识和学科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并灵活恰当地运用到实际教学当中。

新课程挑战教师对多学科综合知识的阅读

这是决定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中“如何做得更好”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新课程体系中,数学已不再是以往我们所熟知的“概念、计算、应用”,而是“必需的”“有价值”的数学,是学生感兴趣的数学。这促使教师加强对语文、自然、社会、科学、艺术等多学科知识广泛的、全方位地阅读,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博学悦教的人,始终保持强烈的求知欲和广泛的学习兴趣。

同时,在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还要求教师必须有较强的获取信息、储存信息、处理信息、更新创造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以教师的博学多才和艺术修养,开阔学生的视野,启迪学生的思维,把教育教学工作做得更好。

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信息时代的到来,教师在课程改革的浪潮中,除了要迎接阅读内容的挑战,还需积极的面对阅读资料来源、阅读空间的挑战。教师阅读已不再局限于图书资料,还应包括影视、音像等多媒体资料;教师的阅读空间也不仅仅是图书馆和书店,而是包括互联网在内的立体的、全方位的阅读空间。

教师阅读力读后感 篇4

本书分四辑,从教师要成为真正的阅读者、阅读是成长的必由之路、推进教师阅读的路线图以及读写结合加快成长步伐四个方面,作者分享了自己的思考、方法等。看了刘波老师的博客之后,更是对他崇敬。他自己就是关于“阅读的力量”最好的证明,这比任何语言和文字都更有说服力。

唤醒教师的阅读意识,积极行动起来。对于现在的我而言,本书无疑就是一盏希望之灯,让我更加看清来路,也更加明白去路。

记得读书时代,自己最开心的事情就是阅读。现在反而以各种理由推脱,把不读书归结为工作忙碌。现在想想实在可笑,记得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两百本书。”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如果连作为文化传播者的教师都不读书了,祖国的花朵们又当如何?我没有做到尽量多阅读,更不用说苏霍姆林斯基的境界了。秉烛夜读,仿佛是很久远的事情。而且,真正的阅读也绝不仅仅是读教科书和各种教辅书籍。

20xx年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犹太人平均每人一年读书64本,欧美国家年人均阅读量约为16本,北欧国家达到24本,韩国国民人均阅读量约为每年11本。中国在这方面差距非常大。在全民阅读成为国家战略的呼声日益高涨的今天,教师理应成为全民阅读的领跑者。

本书中“因为我们不读书,所以工作很忙碌”,让我很深思。平时,就是因为不读书导致视野狭窄,上课缺乏新意,千篇 一律的教学方法,讲课枯燥乏味。教师讲得辛苦,学生忍着昏昏欲睡的感受听课也是有苦难言,课堂效率微乎其微。尤其我作为班主任,初次接触那么多孩子,很多处理事情的方法和能力都是在大学课堂中无法学习到的。更多的时候是当我处理完一件事情,才发现其实还有更妥善的方式,收到更好的效果。其实很多优秀的班主任,在教育书籍中肯定都有自己的独门秘籍来处理解决这些琐事。如果不曾阅读,或许总是把事情处理得一塌糊涂或者总是不知道如何更快地完成工作,任务积少成多,也就会越来越忙碌。

作为教师,应该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常态,一种长久坚持的良好习惯。阅读,是教师由合格教师走向优秀教师的有效路径。最新鲜的教育一定是来自生活,与我们生活的社会息息相关。生活中每天发生的故事,都有可能成为教学素材,而能否捕捉到,就取决于阅读。面对越来越快节奏的现代生活,越来越大的压力,与书为友,远离喧闹,抛开浮躁,享受读书之乐,不是很惬意吗?试想在劳累了一天下班之后,坐在家里的书柜前,独自一人泡一杯清茶,拿起一本钟爱的书籍,慢慢品味,多好。睡觉前,慵懒地斜躺着,细细翻阅床头的爱书,伴着书香入眠,幸福满怀。某些无所事事的假期,还可以和学生族们一起,在图书馆专注于阅读,瞬间感觉年轻不少。或者是在柔软的草地上席地而坐,一边欣赏文字,一边欣赏蓝天白云。在阅读的点滴中,捕捉智慧;在平淡的细节里,感受幸福。阅读,如此美妙。

“教师阅读”读后感 篇5

比起听名师讲课,我更喜欢听身边的同行上课。我觉得身边的同事的课堂就更像一面镜子,它能让我更清楚地找到自己的教学中的不足。这次听课,有三点我感触最深:

一、教学基本功让我佩服。

无论是教态、教学语言还是教学机智,都是我学习的榜样。课堂上老师仪表端庄,举止从容,一言一行极富感染力与亲和力。教学尤其是语文教学它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教师的语言有时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这次赛课中,好几位老师的普通话标准,语调高低适宜,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还有那声情并茂的范读,也绝非一日之功。比如我校的邓晶文老师在教学《怀念母亲》一文时,教学语言精炼,特别是过渡语设计自然流畅,真正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铺垫效果。在她富有感染力的语言的引导下,学生能入情入境地体会文本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

二、语文课堂书声琅琅。

读中体会、读中积累是我们新课标的重要理念。在这次的赛课中,老师牢牢把握着以读为原则,让学生在读中学文、读中悟理,放手让学生读,朗读形式多样:有初学课文的自由读,有让学生带着问题的自读自悟,有引导学生美读,有合作读、分组读、分角色读等等。整堂课始终围绕文本,让学生在读中体会人物的情感,真正做到了语文课堂书声朗朗。比如,《钓鱼的启示》这课,在老师的引导下,真正落实了“读中感悟 以悟促读”的教学理念。

三、教材的处理很巧妙,各个环节的设计也是恰到好处。

教师儿童阅读书单] 篇6

《木偶奇遇记》《丑小鸭:安徒生童话选》 《灰姑娘:格林童话选》 《猜猜我有多爱你》

《爷爷一定有办法》《爱心树》《石头汤》 《犟龟》《一只孤独的乌鸦》 《我和小姐姐克拉拉》《跑猪噜噜》 《小猪唏哩呼噜》

给中年级学生推荐的12本书 《彼得·潘》《波丽安娜》《绿野仙踪》 《青鸟》《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柳林风声》 《中国神话传说》《苹果树上的外婆》 《一百条裙子》《特别的女生萨哈拉》 《时代广场的蟋蟀》《木偶的森林》 给高年级学生推荐的12本书

《爱的教育》《小王子》《秘密花园》 《汤姆·索耶历险记》《圣经故事》 《希腊神话故事》《夏洛的网》 《永远讲不完的故事》《人鸦》 《德国,一群老鼠的童话》 《草房子》《女儿的故事》 给教师推荐的书

《教育究竟是什么——100位思想家论教育》 《“新课程改革”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儿童发展(第五版)》 《门里门外谈教育》 《教育的心灵之约》 《师者回眸》 《眷恋讲台》 《现代教师读本》 《教师的20项修炼》 《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 《不跪着教书》 《我的教育理想》

《给教师的建议(苏)》 苏霍姆林斯基著 《陶行知教育名篇》 《教育的智慧与真情》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 《现代教师读本(5册/套)》 《班主任兵法》 《教师反思的方法》 《杜威教育名篇》 《教师礼仪》 《教学工作漫谈》

“教师阅读”读后感 篇7

一、研究方法

利用发函、会议、他人帮助等途径, 用自编问卷对111位特级教师和160位普通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对本问卷进行信度检验, α系数为0.914, 说明本问卷的信度很高。将问卷题目编码数量化, 用SPSS 15.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二、研究结果

(一) 藏书

本维度一道题目, 为“你家里有多少藏书 (本) ”。采用选择题设计, 试图探究两类型教师的藏书量。具体统计结果如下。

1.两类型教师的藏书量

由表1可见, 特级教师的藏书量要明显多于普通教师, 在具体选项上, 呈现较大差异, 特级教师的藏书“≥1001”的比例为30.6%, 普通教师则为8.2%, 前者要高出后者22个百分点;藏书量在“501~1000”的特级教师 (29.7%) 也高于普通教师 (10.1%) 近20个百分点;相反在“≤100”“101~500”的选项上, 普通教师又均高出特级教师, 特别是“≤100”, 普通教师高出特级教师30个多百分点, 有三分之一 (34%) 的普通教师和3.6%的特级教师的藏书量在100本以下。从藏书量的平均数统计来看, 特级教师的藏书平均数为641本, 普通教师的藏书平均数为333本, 可见特级教师的藏书量大约是普通教师的两倍。

2.不同学段、性别、教龄的两类型教师的藏书量

三学段特级教师的藏书量明显高于普通教师。而普通教师中, 高中教师的藏书量明显高于初中与小学;特级教师中则是初中最高, 小学次之, 高中居后。不管是特级教师还是普通教师, 男教师的藏书量均要高于女教师, 在特级教师中体现得尤为明显。16~20年教龄段的特级教师要略高于21年以上教龄的特级教师;普通教师的藏书量则相反。

(二) 读书

本维度一道题目, 为“你比较喜欢看哪类书”。采用选择题设计, 试图探究两类型教师的阅读内容取向。具体统计结果如下。

1.两类型教师的读书取向

由表2可见, 特级教师喜欢的书要比普通教师更集中一些, 基本集中在“自己专业领域的书籍”“文史哲类”“教育理论”三类。在具体选项上, 呈现较大差异, 特级教师在“自己专业领域的书籍”比例为80.2%, 普通教师则为58.8%, 前者要高出后者约21个百分点;教育理论的比例特级教师 (55.9%) 也要大大高于普通教师 (21.9%) ;在“教学辅导”“武侠、言情类、网络文章”“没有什么喜欢的书”三个选项中, 普通教师均高出特级教师, 特别是“教学辅导类”, 普通教师高出特级教师约15个多百分点, 有5.6%的普通教师选择了“没有什么喜欢看的书”, 而特级教师则为零。

2.不同学段、性别、教龄教师的读书取向

(1) 不同学段教师的读书取向。三学段特级教师所喜欢的书籍种类基本一致, 位居前三位的分别是“自己专业领域的书籍”“教育理论”“文史哲类”。而普通教师则有些区别, 小学排在前三位的是“自己专业领域的书籍”“教学辅导类”“武侠、言情类、网络文章”;初中则是“教学辅导类”“自己专业领域的书籍”“文史哲类”;高中是“自己专业领域的书籍”“文史哲类”“教学辅导类”, 且“教育理论”也占了相当高的比例。对“自己专业领域的书籍”的阅读取向, 在三个学段的普通教师中, 高中教师最高 (70.4%) , 小学次之 (56.4%) , 初中最低 (48.0%) ;在三个学段的特级教师中, 基本一致, 高中79.1%, 初中81.8%, 小学80.0%。三个学段中都有一定比例的普通教师没有自己喜欢看的书, 分别为小学7.3%, 初中8.0%, 高中1.9%。

(2) 不同性别教师的读书取向。在“教学辅导类”“武侠、言情类、网络文章”“其他”三个选项中, 女教师都要高于男教师;而在“文史哲类”“财经类”“教育理论”这三个选项中, 男教师的比例比女教师要高。在“武侠、言情类、网络文章”这一选项上, 女特级教师高出男特级教师约9个百分点, 男普通教师高出男特级教师8个百分点, 女普通教师高出女特级教师约4个百分点。在“教育理论”选项上, 呈现男教师高出女教师的特点, 男特级教师比女特级教师高出约19个百分点, 男普通教师高出女普通教师约18个百分点。在“教学辅导类”这一选项上, 均呈现女教师高出男教师、普通教师高出特级教师的特点, 男普通教师高出男特级教师、女普通教师高出女特级教师均为9个百分点, 女普通教师高出男普通教师约12个百分点。

(3) 不同教龄教师的读书取向。不同教龄段的两类型教师的阅读取向在具体选项上存在一定差异。如在“武侠、言情类、网络文章”这一选项上, 16~20年教龄的特级教师高出21年以上教龄的特级教师约15个百分点;16~20年教龄的普通教师高出21年以上教龄的普通教师约18个百分点;在“教育理论”选项上, 16~20年教龄的特级教师比同段普通教师高出约46个百分点, 21年以上教龄的特级教师高出同段普通教师约25个百分点。在“教学辅导类”这一选项上, 均呈现普通教师高出特级教师的特点。16~20年教龄的普通教师高出同段特级教师约32个百分点, 21年以上教龄的普通教师高出同段的特级教师约10个百分点。

(三) 最有影响的书

本维度一道题目, 为“请你列出两本对你发展或影响最有帮助的书 (若没有请答‘其他’) ”。采用开放题设计, 试图探究对两类型教师的最有影响的书。共有67位特级教师和45位普通教师作了回答, 他们的回答五彩缤纷, 从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到各自学科应有尽有, 非常分散。总体而言, 出现频率较高的前三本书是《给教师的100条建议》《教育心理学》和《魏书生文选》, 另外诸如《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思想录》《班主任工作漫谈》《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乡村女教师》《窗边的小豆豆》《素质教育在美国》《钢铁是怎样练成的》《菜根谭》《细节决定成败》以及各学科的专门书籍和杂志, 有一位特级教师填的是《毛泽东选集》和《唯物主义》, 从中也反映了时代的痕迹。

(四) 报刊和网络的阅读

本维度一道题目, 为“报刊和网络对我的教师专业发展很有帮助, 我也始终订阅相应的报刊”。采用五点量表题设计, 试图探究报刊和网络对两类型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和作用, 具体统计结果如下。

两类型教师的平均得分分别为4.62和4.14, 处于近优水平, 说明两类型教师都高度认同报刊和网络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 两类型教师在这一维度上的差异十分显著 (p<.01) , 说明报刊和网络的阅读和使用对特级教师的专业发展比普通教师有更多帮助, 特级教师从中得到了高度的愉悦和成功的体验。

四、结论与分析

(一) 特级教师的藏书量明显多于普通教师, 约为普通教师的两倍, 男教师的藏书量明显高于女教师。近三分之一 (30.6%) 的特级教师和约十二分之一 (8.2%) 的普通教师的藏书量在1000本以上;近三分之一 (29.7%) 的特级教师和十分之一 (10.1%) 的普通教师的藏书量在501~1000本之间;有三分之一 (34%) 的普通教师和二十八分之一 (3.6%) 的特级教师的藏书量在100本以下。特级教师的藏书平均数为641本, 普通教师的藏书平均数为333本, 特级教师的藏书量大约是普通教师的两倍。三学段的普通教师的藏书量, 呈现高中明显高于初中与小学的特点;特级教师中则是初中最高, 小学次之, 高中居后。不管是特级教师还是普通教师, 男教师的藏书量均要高于女教师, 在特级教师中体现得尤为明显。16~20年教龄段特级教师的藏书量要略高于21年以上的特级教师, 普通教师的藏书量则相反。

(二) 特级教师的读书取向比普通教师更集中, 基本集中在“专业领域”“文史哲”“教育理论”三类;女教师比男教师更喜欢“教学辅导”“武侠、言情类、网络文章”的阅读, 男教师比女教师更喜欢“文史哲类”“财经类”“教育理论”的阅读;有5.6%的普通教师认为自己“没有什么喜欢看的书”。特级教师比普通教师更关注专业、更关注教育理论的阅读, 普通教师比特级教师更关注教辅和武侠、言情类、网络文章的阅读;特级教师在“自己专业领域的书籍”比例为80.2%, 普通教师则为58.8%;教育理论的比例特级教师 (55.9%) 也大大高于普通教师 (21.9%) ;在“教学辅导”“武侠、言情类、网络文章”“没有什么喜欢看的书”三个选项中, 普通教师均高出特级教师, 特别是“教学辅导类”, 普通教师高出特级教师约15个百分点, 有5.6%的普通教师选择了“没有什么喜欢看的书”, 而特级教师则为零。

(三) 对特级教师和普通教师影响较大的前三本书是《给教师的100条建议》《教育心理学》和《魏书生文选》。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宽博而专业的阅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总体而言, 特级教师和普通教师的阅读宽泛有余专精不足, 相对而言, 特级教师的阅读数量和质量都要好于普通教师。

(四) 报刊和网络的阅读和使用两类型教师之间的差异十分显著, 对报刊和网络的阅读和使用特级教师明显比普通教师优秀。

参考文献

[1]张寿松.高考生现状研究[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2003.

[2]丁雪梅.关于中小学教师阅读缺失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 2007 (7) .

[3]徐亚燕.化蝶———一个教师的阅读成长的心路历程[J].中小学管理, 2007 (9) .

教师阅读的文化思考 篇8

问询教师为何要阅读就像问询人类为什么要吃饭呼吸一样。因为教师是传承文明的使者,他必须保持对人类现时文明和古代文明必要的洞察和了悟,才能承担这份使命;他必须站上文化的高点,才能看见人类文明火点的蜿蜒路径。

关于读书之论,英国著名的思想家培根已经作过论述,其论述十分精彩。特别是著名翻译家王佐良用文言文翻译出来的《论读书》简直精彩绝伦。关于读书的功用,《论读书》一文如此表述: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

怡情、傅彩、长才,这是读书的三种功用。似乎,培根也将读书的一切功用都穷尽了。

如果仿培根之论,我则认为,还要加上三点:读书使人心灵纯粹、宁静,读书使人美好,读书使人充满希望。

中国人曾这样表达过读书的功用:读读读,书中自有黄金屋;读读读,书中自有千钟栗;读读读,书中自有颜如玉。

这可以说是将读书的功利性提到极致了。

南怀瑾说,儒家是粮店,道家是药店。这也是从读书的功用说的。当人们对现实失去一切希望后,会转而从书中寻求慰藉,让书籍抚摸自己,安慰自己。

这些有目的的读书,当然十分好了。

现在的情形是,很多时候,人们就像消费跟着广告走一样,跟着时潮去读书,从来不考虑在内心深处是为了什么要去读书。我们不太能认真地思考一本书真正存在的价值,也很少考虑我们为什么而读书。

从来没有人考虑过,读书还有一个伟大的目的:无用之用。

无用之用,就是要我们以一种无所求的心态,将自己沉浸在书中,读书的目的,只是为了读书。三更有梦书当枕,只是为了一缕书香,而甘愿让自己成为一本书的主人或者一本书的俘虏,完全占有它,或完全被它占有。

我发现一个问题:真正的作家是在四十岁以后,真正会读书,可能也要到四十岁之后。这之前,我们很可能不知道如何切入,也不知道如何理解。有时候,面对一本本杰作,我们甚至连一知半解都没有,根本不知道作家想要表达什么,想要说些什么。很多作家曾与我谈起过他们的读书,讲他们面对的书是写了什么,是怎么写的,是如何让他们震惊的。有时候,他们甚至能感受到杰出的作家们的体温。

可是,我们教书的人,什么时候有过这样的感觉?我们读了那么多书,可是,我们真的相信过书吗?书是否真正地搁置在我们的精神世界里?书在我们的精神世界里有多重?

现在,我年届五十,又有了一个新的看法:过去,我们看书非常遥远,现在发现,书离我们很近;过去,我们发现书中写的也许是虚幻的,不真实的,现在看来,书中写的全是我们的生活,全是你我他的真实;过去,我们发现书可能并不重要,现在,我们发现,书不可或缺……

泪洗后的心灵,如雨后的青山。我们如果不用书中的美好来淘洗我们的心灵,我们将无法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如是,我们自己将无法美好起来,更无法去塑造美好的学生。

如果我们一直在微博里讨生活,永远在网络上消磨时光,那么,我们就将不再可能让我们的心与灵魂接上地气,也就是说,我们就不可能真正地成长。

我常常感动于雨果之与法国读者的关系。人们说,一个雨果培养了一个喜欢读书的法兰西。

可是,在我们这个国度,自古及今,我们并没有缺少像雨果这样的大师啊!为什么我们很多人离书越来越远呢?

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极有意味的时代:这是一个快节奏的时代,但是读书偏偏需要我们慢下来;这是一个浮躁的时代,但是,书却需要我们能够静下心来;这是一个每年都会生产无量数的书的时代,但是,真正能走进我们的心灵,让我们一生珍藏的书却又是微乎其微的时代……

对做我们这一行的人来说,一个更其可怕的现实是,很多教书的人并不读书。或者,也读着,只读着教科书与教辅书。

有一个词,现在发现真的非常好:教书匠。虽然,我们时常自命为教师,也有人以教育家自诩,但是,从读书角度看,我觉得还是要尊重常识,回到教书匠这个定位上来。

著名作家张大春说过:“工匠不对自己的作品形成美学,这就没有天良了。”

我们是教书匠,如果我仿张大春的话:教书匠都不把书读好,这就没有天良了。

这是一个教育工作者要遵守的最起码的伦理。教书的人读书,不但是要打磨自己,还要能够引导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形成敏锐而成熟的价值判断,并以这样的价值取向引导学生,就必须具备对自己所教学科的准专家级的深入钻研,必须对读书保持着一种虔敬。

美学诉求与伦理诉求,就应该这样辩证地而又是充满悖论地存在于我们的读书过程中。

读书的过程,就是重塑灵魂的过程。

但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黑塞在《获得教养的途径》中却说过:“……教养得有一个可教养的客体作前提,那就是个性或人格。没有这个前提,教养在一定意义上便落了空,纵然能积累某些知识,却不会产生爱和生命。没有爱的阅读,没有敬重的知识,没有心的教养,是戕害性灵的最严重的罪过之一。”

这样来看,阅读如果不能使读者与作者产生一种对抗,那么这样的阅读,显然又是非常危险的。

这就是说,读书还有一种最伟大的功用,那就是形成思想。

陈寅恪在1933年写作《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一文时,曾突然冒出这么一句自白:“寅恪平生为不古不今之学,思想囿于咸丰、同治之世,议论近乎湘乡、南皮之间。”

很多人都对这句话作了研究与探讨。

虽然这是在对冯友兰的著作进行评价,然而,这句话,确实是走向陈寅恪内心深处的路径。

如何理解陈寅恪为何要将治学目标定位于咸、同之世,曾(国藩)、张(之洞)之学。

nlc202309020220

是否可以这样理解:陈寅恪“思想囿于咸丰、同治之世”的表态意味着他要以这时的状态为起点重新开始中国文化出路的思考?历史当然不能倒回重走,但文化思考的结论可以是对当下的针砭,也可以是对未来的启示。陈寅恪认为,在咸、同之世,传统文化的学理能够统摄人心,以此学理为根据的中国文化自信还未沦丧,我们应该继续沿着这样的道统走下去。否则,我们的道统可能全面崩溃。这样,我们便不难品咂出先生的深意:要吸收外来文化为我所用,进行自身文化的更新改造,但却不能丧失本土文化的特质,这是价值转换与价值多元所不可缺少的基础。一旦对自己文化价值的自信失落,一个民族在面对外来先进文明时就会把持不住,失去一种健全的心态。而若没有一种健康稳定的心态,文化的吸收、改造和转型就很难指望成功。

我们曾论及中国教育的价值底座,先是为美式风暴所裹挟,继而则由凯洛夫教育理论所构建。到现在,后现代主义背景中的新课程,再一次使中国教育文化内涵暂付阙如。这种飘忽的教育价值观,在让人想起陈寅恪先生时,确实多少有点令人惭怍汗颜:中国教育价值体系里,因为始终缺失我们自己的文化价值因素,改革和转型,因而都未能竟全功。当然,清醒者也并非没有。石中英教授在《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一书里,便曾论及随着21世纪人们知识“客观性”“普遍性”和“价值中立性”批判和解构,我们不能不反思,教育所追求的“个体发展”是否是“迫使”青少年不断“遗忘”本土知识和整个传统文化的过程?教育追求的“社会发展”是否导致了本土社会隶属于一个不断的西方全球资本主义体系的过程?

然而,这样的声音同样应者寥寥。

陈寅恪先生对曾国藩与张之洞二人的论定,也颇耐人寻味。曾国藩是儒教道统的传人、同治中兴的功臣,但他同时又是洋务运动的重镇;张之洞更是“中体西用”的始作俑者;陈寅恪以此二人为自己立论尺度,其意不问可知:在他们那些现在看来已落后、陈腐的观点中反映的正是当时思想界所能达到的认识高度和价值向度;更重要的是在这种认识中所反映出来的当时尚存的文化自信,在陈寅恪的时代几乎荡然无存。

这是一个中国文化行走在暗夜的时刻。陈寅恪单枪匹马成了中国文化的守夜人,他以学贯中西的文化自信,希望清醒的人们以曾湘乡、张南皮的眼界和理论为出发点,重新恢复这种文化上的自尊和信心,这是把太沉重的历史使命放在自己肩上,这是要挽狂澜于既倒。然而,时潮是有力量的,它有着一种裹挟的力量,让身处时潮中的人身不由己。

说及这一点,也许,你已经知晓,我举陈寅恪的读书案例,是想表达什么意思了。

陈寅恪的时代早已过去,咸、同之世也已经是一个朝代远去的背影。近代中国一次民族复兴的契机在咸丰、同治之间,在湘乡、南皮之际与我们擦肩而过,现在,中国正日益以大国的形象出现在国际舞台上,而这个文化多元的时代,恰恰又是民族复兴的事业摆在我们面前的时代,颇类似于当年陈寅恪先生谈王国维之死时所说的“盖今日之赤县神州值数千年未有之巨劫奇变;劫尽变穷,则此文化精神所凝聚之人,安得不与之共命而同尽……”

教育工作者,如果能深知自身乃“文化精神所凝聚之人”,那么,我们就会考虑一个大问题:我们的工作如何与我们的民族共命运?我认为,应该是建立起以中国文化作为重要标杆的教育价值体系。诚如是,则能上续章太炎而下的国学大师们的努力,成为王国维、陈寅恪、钱穆那样的中国教育文化守望者,下启诸多后来者,共赴我们的教育大业!

读书至此,我认为,才是当今教育人的最高境界。

上一篇:实训基地技术技能人才下一篇:《论方法》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