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多动症治疗方法(精选8篇)
疾病治疗
多动症的病因、表现及诊断如此复杂,当然治疗时也需要综合治疗。合理选择最佳治疗方法和是非常必要的。目前ADHD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心理行为治疗、家庭治疗,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等,其中药物治疗是首选。研究认为,药物治疗为主,同时合并心理行为治疗、家庭治疗或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是最好的策略,所以对于属于混合型多动症的小强,专家的建议就是综合治疗。那么具体怎样治疗呢?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包括中枢兴奋剂、抗抑郁药、抗高血压药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儿童肾阴不足,虚火上升,烦躁不安,故有发育期的阴常不足,阳常有余,可引发儿童多动症。因此,滋阴补肾健脑才是治疗儿童多动症的中药药物也很多,但是,缺乏科学的方法验证其疗效。
1中枢兴奋剂:为首选药。主要用于6岁以上患儿,可减轻多动、冲动,改善注意力。常用:① 哌醋甲酯Methylphenidate。该药有效率为75-80%。② 匹莫林,因为有增加急性肝衰竭的风险,已不再推荐使用。
近十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和报道显示,长效、缓释或控释哌甲酯疗效更持久,更稳定。有替代传统速效哌甲酯的趋势。
2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重摄取抑制剂:托莫西汀。托莫西汀是一种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重摄取抑制剂SNRI。该药是第一种被批准用于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非兴奋型药物,国外已经有3-4年的使用经验,国内也已有近2年的使用经验,临床实践表明,该药治疗ADHD的疗效与哌甲酯相当,副作用不明显。目前也是主要治疗药物之一。
心理社会性干预性治疗
包括行为治疗、学习辅导、家庭治疗和医护配合等方法。多数治疗方法都须要专业人员完成,以家庭治疗为例:
家庭治疗:从系统论观点分析,孩子作为家庭系统中的一员,孩子出了问题,反映出家庭中的问题如亲子关系不正常、家庭教育不科学等。同时,家里有多动症患儿,也常常会导致大人之间的关系紧张。因此,在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时,必要时其他的家庭成员也要接受咨询。接受咨询可以使父母学会理解、同情对方,能够相互学习、相互安慰。家庭治疗的目的在于:
①协调和改善家庭成员间关系,尤其是亲子关系;
②给父母必要的指导,使他们了解该障碍,正确地看待患儿的症状,有效地避免与孩子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和谐地与孩子相处和交流,掌握行为矫正的方法,并用适当的方法对患儿进行行为方面的矫正。
父母培训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在我院儿科保健门诊就诊并诊断为ADHD的患儿49例, 其中女性18例, 男性31例, 男 ∶女=17 ∶11。年龄5~14岁, 平均年龄9.5岁。所有患儿的诊断均符合以下诊断标准: (1) 注意缺陷症状和多动、冲动症状均至少要符合表1中列出9项中的6项, 且持续至少6个月, 达到适应不良的程度, 并与发育水平不相称, 详见表1; (2) 7岁前出现症状, 至少持续6个月; (3) 某些症状造成的损害至少在两种场合 (如学校和家里) 出现; (4) 在社交、学业或成年后职业功能上, 具有明显的临床损害证据; (5) 必须排除以下疾患:精神发育迟滞、广泛性发育障碍、儿童精神分裂症、躁狂发作和双相障碍、焦虑障碍、特殊性学习技能发育障碍、各种器质性疾病 (如甲亢) 和各种药物不良反应所导致的多动症状等[1]。
1.2 治疗方法
20例ADHD患儿行心理治疗, 11例行中药加心理治疗, 18例行西药加中药治疗。
1.2.1心理治疗
(1) 教育干预:教育干预在本病治疗中有重要作用, 应针对儿童在气质、性格、智力等方面因材施教, 在作业布置、课后辅导、课外活动、课堂提问等方面给予特殊安排。由于儿童在学习中很难取得好的成绩, 治疗期间患儿家长要多鼓励儿童以建立自信心和自尊心, 帮助其克服困难, 不断获得进步。在生活、学习中训练孩子要集中注意力, 从实际出发, 根据儿童的爱好、特长循循善诱, 发挥其正常才能。 (2) 咨询干预:家庭对于该病的全面了解是治疗的关键。要知晓多动症不是儿童的天性和故意行为, 而是一种没有自我控制能力的病态表现, 是一种心理障碍。在确诊后要去除家庭中的不和谐因素, 从细微处入手, 参与到孩子的活动中, 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但要防止危险性行为发生。
1.2.2 药物治疗
(1) 西药治疗:哌醋甲酯 (利他林) 开始剂量0.6 mg/kg, 最大剂量不超过0.8 mg/kg, 2次/d (早晨、中午) 口服, 不用于6岁以下儿童;在学习期间服用, 假期停用。本组患儿在上学期间服用哌醋甲酯1.5年后症状明显减轻, 假期停服未影响身体发育。右旋苯丙胺开始剂量0.15 mg/kg, 1次/d, 不用于3岁以下儿童, 周日及假期停服, 以减少抑制生长的不良反应。苯异妥因开始剂量10 mg, 每日晨起一次, 视病情可加至20~40 mg, 不用于6岁以下儿童, 用药期间定期检查肝功能。匹莫林 (苯丙妥因) 开始每日2.25 mg/kg, 晨起1次服用, 总量不超过100 mg。丙米嗪开始25 mg/d, 分两次服用, 最大剂量50 mg。此药可引起暂时性白细胞减少, 故需每半月复查白细胞计数。 (2) 中医治疗:阴虚阳亢证方药:知柏地黄丸加减;痰热内扰证方药:黄连温胆汤加减;心脾两虚证方药:归脾汤加减。
1.3 疗效判断标准
参照《儿童多动症防治问答》疗效判定标准。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停药后随访3~6个月, 疗效巩固。有效: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 学习成绩有所提高, 但提高的幅度较小或较慢, 共济试验有明显改善。无效:临床症状及共济试验均无任何改善。
2 结果
经过治疗并随访0.5年, 大多数ADHD患儿临床症状社会功能改善, 自信心增强, 社会适应能力提高。20例ADHD患儿经过单纯心理治疗治愈;11例中药加心理治疗治愈;18例西医加中药治疗, 16例治愈、2例治疗无效。
3 讨论
3.1 ADHD对儿童的危害
ADHD发病原因不明, 普遍认为与遗传因素、神经生化因素、神经解剖因素等有关[2]。ADHD患儿注意障碍是最主要的表现之一, 常见症状为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能专心听讲、受外界干扰不专心。活动过度是ADHD患儿的另一主要症状, 症状为活动明显增多, 在教室不能安静听讲, 在座位上小动作多、话多, 经常影响上课纪律。此外, ADHD患儿常见的症状还有冲动性情绪不稳、自我控制能力差、学习成绩低下或波动较大等[3]。注意力不集中会影响ADHD患儿的课堂表现和学习成绩, 每周都在落后, 而且越落越远。对抗和品行问题比仅有注意障碍的儿童更容易惹麻烦, 情感不稳定导致的语言的攻击行为, 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和人际关系。
3.2 药物治疗过程中应常见的不良反应
一般不良反应包括食欲减退、头晕、头痛、失眠、恶心、易怒。严重不良包括心率失常、自杀倾向、血尿、肝损害、影响身体发育、白细胞减少症。要给予定期复查, 对症干预。3.3治疗ADHD应以心理治疗为主 ADHD是一种慢性疾病, 需要制定一个长期的治疗计划, 采用个体化治疗;推荐治疗ADHD患儿首先选择恰当的心理行为治疗, 应对ADHD患儿进行定期随访。教育干预在本病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Newton-Howes G.What happens when children with 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grow up[J].J R SocMed, 2004, 97 (11) :531-535.
[2]《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神经学组,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学组, 等.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诊疗建议[J].中华儿科杂志, 2006, 44 (10) :758-759.
钱氏[1]用复方钩藤饮治疗儿童多动症。将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86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口服复方钩藤饮(钩藤10g,僵蚕5~10g,女贞子10g,旱莲草10g,红花30g,丹参5~10g,珍珠母15~30g)治疗,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用。对照组口服静灵口服液治疗,服法:3~5岁1次5ml,1日2次;6~14岁1次10ml,每日3次。两组连续服药3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1~2个疗程,停药后随访。治疗组总有效率98.8%,显效率82.5%;对照组总有效率75%,显效率25%。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弓氏用多动康胶囊治疗肝肾阴虚型儿童多动症,将168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与对照组68例,治疗组采用多动康胶囊(熟地、龟板各200g,黄柏、知母、麦冬各120g,煅珍珠、石决明、人参各60g,石菖蒲、炙甘草各15g,炒酸枣仁30g,共研细末,装入0号胶囊),每日3次,每次3粒,60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对照组定量服用利他林,60日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总有效率62%,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杨氏用益智宁口服液辅以行为矫正法治疗儿童多动症,将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采用益智宁口服液(医院制剂,主要组成:熟地、黄芪、白芍、龙骨、远志、石菖蒲、五味子、白术)每次2支(10ml/支),每日3次;对照组采用利他林10mg于早晨上课前半小时服用,周末及假日停服;两组均辅以行为矫正法:采用正强化法,即当一种所要求的行为出现后,给予奖赏来强化此种行为,如违犯则毫不犹豫地执行患儿曾同意的处分。每周复诊1次,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组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总有效率89.4%,兩组的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别(P>0.05);停药后治疗组的复发率47.6%,对照组复发率79.4%,两组复发率有显著差异(P<0.005),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针灸推拿
郄氏[2]运用针刺配合闪罐治疗儿童多动症,将102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治疗组取穴:针刺取百会、四神聪、风池(电针)、三阴交(电针),心脾两虚配神门,肾阴不足配太溪,肝阳偏亢配太冲(电针),痰火壅盛配丰隆;1次选2~3穴,轮换配取;闪罐取大椎、身柱、灵台、筋缩。心脾两虚配心俞、脾俞,肾阴不足配肾俞,肝阳偏亢配肝俞,痰火壅盛配肝俞、肺俞、脾俞;1次选4~5穴,轮换选取。操作:取仰卧位或仰靠坐位,头顶5穴选用15~25mm毫针,“飞针”刺入腧穴,一般进针时间约1秒,其余穴选用40mm毫针,刺入腧穴1~1.5寸,留针20分钟,同时采用闪罐手法治疗,取中号火罐,以闪火法在背部腧穴后2~5秒,然后立即倾斜拔起火罐。治疗腧穴可反复多次,以局部皮肤潮红发热为宜;每周2次,8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王不留行耳穴贴敷配合闪罐疗法,耳穴贴敷取神门、脑干、皮质下、心、肝、肾。心脾两虚配脾,肾阴不足配肾上腺,肝阳偏亢配交感、枕,痰火壅盛配脾、耳尖。1次贴敷在一侧耳穴,双耳交替,耳穴贴敷完毕后要进行药籽处穴位按压,整个耳郭皮肤潮红发热为度;闪罐疗法取穴配方同治疗组,每周2次,8次为1个疗程。结果:近期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8.0%,对照组总有效率94.1%;远期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4.1%,对照组总有效率86.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其 他
孙氏[3]运用刮痧耳压治疗儿童多动症:(1)刮痧法:常规消毒后,在相应部位涂刮痧活血剂,先从印堂-百会-大椎处刮拭,重点以印堂、百会、大椎穴为主,刮至局部发红,再在大椎穴以下至命门穴部位以上的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第二侧线上刮拭,重点是心俞、肝俞、脾俞,以皮肤潮红、皮下有瘀点为度,之后再在背部拔火罐。(2)耳压法:选取耳穴①心、肾、肝、脾、脑点、内分泌、枕、额;②心、肾、肝、脾、神门、交感、脑、肾上腺、皮质下。①②组耳穴交替使用,常规消毒后,把带有王不留行的胶布贴压在相应的耳穴上。以上2种方法每周2次,8次为1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83.4%。徐氏运用梅花针叩刺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儿童多动症,以梅花针叩刺取穴百会、四神聪,轻叩刺以微出血为度,时间5分钟,隔日1次,7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耳穴贴压取穴:阴虚阳亢取肝、肾、心、脑;心脾两虚取心、脾、胃、脑;痰火内扰取肝、脾、心、脑;以王不留行贴于耳穴之上,并每日按压2次,每次按压20分钟(每穴5分钟),每隔7天两耳交替,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为87.5%。
小 结
本病在古籍中并无明确记载和论述,但在中医辨证论治思想指导下治疗可达到满意效果。中医治疗本病的优势在于可以改善患儿的部分伴随症状,如纳呆、遗尿、自汗、反复感冒等,并克服口服西药的不良反应。
在中医药治疗儿童多动症取得成果的同时,笔者认为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首先,缺乏统一的中医证候学研究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疗效评价;目前的中医方法无论是辨证还是治疗,基本建立在病的基础上,并未将兼症纳入辨证因素中,而且各家辨证分型各不相同,亟需建立规范的证侯标准。其次,虽然短期疗效佳,但缺乏长期的跟踪随访;以往报道表明,多动症是终生疾病且易复发,在临床观察中应建立严格设计的长期随访制度,真实反映疗效;再次,应与行为规范疗法联用。现代医学相当重视行为疗法,中医一直认为情绪可以影响疾病的转归,笔者认为在传统疗法中纳入现代心理疗法,将发挥更大功效。
参考文献
1 钱进.复方钩藤饮治疗儿童多动症86例临床观察.中国中药杂志,2004,9(29):911-912.
2 郄玉兰.针刺配合闪罐治疗儿童多动症的临床观察.上海针灸杂志,2005,7(24):13-14.
1.治疗多动症病史家长们想象的那么的简单,她也是需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让疾病康复,所以坚持治疗是非常的重要的,首先,坚持辨证治疗的原则是特别关键的,这是促进患儿顺利康复的必要条件。通常情况下,小儿多动症的治疗可根据患儿的个性点和家庭条件,因地制宜,合理安排多种形式的娱乐活动。如唱歌游戏等,以调整气氛、陶冶性情。尤其要鼓励儿童多参加集体娱乐活动,在活动中给予多动症患儿指导、矫正行为偏异。
2.饮食在治疗多动症的过程当中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应该积极的进行饮食的护理,帮助孩子治疗多动症。食疗方法的合理采用也可以起到良好的医治作用,所以治疗期间,小儿多动症患儿要保持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近年来有人研究发现,小儿多动症患儿要限制西红柿、苹果、桔子、人工调味品等含甲醛、水杨酸类食品的摄入,对小儿多动症有明显疗效,可考虑试行。
3.家长们是孩子的第一任的老师,所以平时的时候,家长们一定要注意多多的正确的教育孩子的行为,培养其良好的性格。家长在平时要注意给以患儿正确的行为指导,这样通过不断的纠正,患儿的过度活动症状可以得到有效的治疗。通过行为指导可以培养小儿多动症患儿的发展其自制力、注意力。这种小儿多动症的治疗方法主要是训练儿童采用较好的认知活动改善注意力、克服分心;其次是通过一定程序的训练,减少儿童的过多活动和不良行为。
顽皮的孩子显得可爱,顽劣的孩子令人头疼,不知疲倦的孩子却让家长束手无策,如果你有一个多动的孩子,千万别以为这都是孩子的过错……
据美国国家健康研究院最新报告,儿童多动症影响3%-5%的儿童。在美国,约二百万名孩子无法集中注意力。
“平均在每个美国教室里,至少有一个多动症学生需要帮助。”美国国家健康研究院称,“多动症通常会跟人进入成年期,并造成终生情感伤害。”
调整孩子的不良饮食结构
多动症患者无法集中精力做事情,所以,他们总有大量实现不了的梦想,这令他们失望、沮丧,同时也会在无意中伤害身边的亲朋好友。
很多家长注意到,孩子吃了某些食品之后会变得特别亢奋、难以入睡,尤其是摄入巧克力、苏打(碳酸水、“可乐”类饮品)或其他甜食后,会显得精力充沛、情绪高昂、跳来蹦去,显得极度活跃。多数儿科医生相信,糖和食品添加剂令儿童过度兴奋、注意力无法集中。
儿童多动症可能跟饮食有关
《十二个办法帮助你的多动症孩子》的作者劳拉・J・史蒂文斯在儿童多动症领域做了25年研究。她说,最近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证实,饮食结构是儿童多动症的一大重要因素。哪些饮食会让孩子多动要因人而异,让张三亢奋的也许对李四没有任何作用,这也是问题的复杂之处。
实验室研究结果显示,多动症儿童服用某些食品之后,脑电波图谱呈明显改变。多动症儿童当中,半数对高糖饮食敏感,半数弱对人工色素、小麦、乳制品和可可制品敏感。美国儿科专家威廉・西尔斯博士说:“尽管在多数情况下我们不能肯定儿童行为异常的单纯致病变量是饮食,但某些饮食结构的确是儿童行为异常的罪魁之一。”
威廉・西尔斯说:“健康饮食和均衡营养对每个孩子都重要,对多动症儿童就更加重要。儿童大脑是十分精密、脆弱的;我们对孩子的餐饮越重视,孩子的大脑就会更正常地工作、运转。不健康饮食结构会损害大脑功能。”
密西西比儿科专家大卫・达戈尔博士专攻儿童多动症治疗。他说:高糖饮食跟儿童活动过度之间的联系目前还不明确,但可以肯定,饮食不良的确能导致行为异常。他说:“如果你光拿可乐、汉堡喂孩子,就别怪孩子玩儿到半夜死活不睡觉。别的先不说,单是咖啡因就足以让孩子的行为产生怪变。”
“罪魁饮食”站出来
“黑名单”榜上有名的是:乳制品、巧克力、小麦、裸麦(黑麦)、玉米、柑橘类、豆类、鸡蛋……这些可都是儿童成长必不可少的营养源。但如果不摄入这些营养,孩子会不会营养不良?具体您家孩子要避免哪些饮食?不妨做个血液测试。检查结果能报告出饮食过敏原。史蒂文斯说,除过敏症专家意见之外,家长发现相关验血结果有助于调整孩子的整体饮食计划,同时,还能避免孩子遭受那些饮食的侵害。
一些孩子会出现脂肪酸不足现象。史蒂文斯所属的大学关于多动症儿童的研究发现,大约40%的多动症儿童有脂肪酸不足症状。另一项新近的`研究结果也证实了这一发现。
别做“马大哈”家长
有大量证据证实,环境污染可导致儿童的行为改变。“有毒化学物质污染我们的空气、土地、食品和水源。有毒化学物质威胁我们的健康。”史蒂文斯说,“汽油、洗涤液、甲醛、香精、空气清新剂和其他化学制剂都可让儿童易激动、易怒、暴躁、注意力飘忽不定、爱走神、有攻击性、沮丧、活动亢进。”
此外,生活中其他一些毒素可产生类多动症征兆。室内真菌、吸二手烟均可导致儿童行为模式的突变。一些专家建议,让儿童远离毒素源并适当增加儿童的维生素摄入量和矿物质摄入量。
《这是您的孩子么?》的作者朵莉丝・拉普博士演示了一些儿童是如何降低写作和绘画能力的。一些接触了有毒化学品、某些食品、灰尘、真菌或者花粉。接触过洗涤剂、杀虫剂或常见过敏原的儿童,测试得分明显偏低。
拉普博士说:“这些孩子们普遍报告极度疲劳、头痛、消化道紊乱、肌肉疼痛、反复感染、尿床、花粉热、哮喘、麻疹、学习障碍、行动障碍等。”
幼儿教育: 有关学者发现,小儿多动症发病与儿童饮食中所含氨基酸多少有关。儿童摄入含有过多酪氨酸或色氨酸食物,如驴肉、猪肉松、鸭掌、鱼片、淡菜、干贝、奶酪、腐竹、豆腐皮、南瓜子仁等,可能出现小儿多动症。
还有一些学者认为,此病亦与儿童多吃糖及甜食有关。科学家指出,糖摄入过多,往往能引起机体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儿童则可能出现多动症;某些含有甲基水杨酸盐类的食物,亦不适合多动症儿童食用。
为减少多动症儿童的症状,应帮助儿童克服偏食和挑食的.习惯,其膳食应粗粮与细粮结合,荤菜与蔬莱、水果搭配,减少儿童的食糖量,含甲基水杨酸盐类较高的苹果、橘子、西红柿等水果,也不宜多食用。
对患有多动症的儿童,除药物和精神治疗外,合理饮食是一项重要的治疗措施。要注意饮食多样化,忌偏食,适当减少高糖、高蛋白食物的摄入,多吃番茄、桔子等水果和新鲜绿叶蔬菜,少用胡椒、辣椒等刺激性强的调味品以及含有合成化学添加剂的食品,还要常吃些含钙丰富的食品,如奶制品、小鱼、小虾、骨头和鸡蛋等,多吃核桃、花生、芝麻、木耳等以改善脑神经功能,海产品如海带、紫菜。海蜇等,也有一定镇静作用,对防止和减轻儿童多动症十分有益。
现介绍几则多动症的食疗方,以供参考:
甘麦大枣核桃煲猪心
用浮小麦60克,甘草3克,大枣10枚(去核),核桃肉30克,猪心1个(洗净、剖开留心内血),同4味药物一齐放锅内,加清水员汤,调味后,饮汤吃肉。
黑豆珍珠煲乌龟
黑豆50克(炒),珍珠母50克(打碎,用纱布包好),乌龟宰后去内脏,切块,沸水烫过,用黑豆、珍珠母放锅内加适量沸水烫汤,调味后,饮汤吃肉。
大枣百合炖猪脑
大枣6枚(去核),猪脑2个(去红筋衣膜,洗净),同大枣、百合放入炖盅中,加适量水,隔水炖熟,调味后饮汤吃肉。
药蛋羊肝羹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8月-2010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ADHD患儿12例, 其中男8例, 女4例;年龄6~14岁 (8.2±1.5) 岁。均符合《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 (第4版) 》 (DSM-IV) 中ADHD诊断标准, 韦氏智力测查智商>80分, 无严重躯体及神经系统疾病。
1.2 治疗方法
采用Infiniti 4000A多参数生物反馈仪 (南京伟思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治疗方法为患儿取坐位, 安装好电极, 蓝色脑电专用电极至于头顶部, 其余2个电极夹在耳部。根据症状不同选择相应训练界面, 该系统通过采集患儿的脑电波, 并以各种图像方式进行实时反馈[2]。然后测定基线水平来调整游戏的难易度。基线调整测试是通过评价受试者对目标集中注意力的程度和初步的人机联系状况, 为测试和训练提供参照依据。疗程为3~4次/周, 每次30min, 20次为1个疗程。每训练20次时应及时进行疗效评价。若想巩固成果, 以免条件反射消退, 应训练40~60次[3]。
1.3 护理指导
治疗应在单独的诊室内进行, 保持安静。治疗前, 充分做好心理护理, 向患儿解释示范, 态度和蔼, 语言亲切、友善, 消除患儿的紧张及恐惧心理, 使患儿充分放松, 取得其主动配合。治疗中, 发现患儿注意力不集中、多动, 应温和地提醒患儿控制小动作。对于完成任务较好的患儿要及时给予肯定、表扬、鼓励, 增强其自信心。
1.4 评价指标
(1) 综合反应控制商数和综合注意力商数评价:每位受试患儿于训练前及每20次训练后做1次整合视听连续执行测试 (IVA-CPT) , 计算得到相应的综合反应控制商数和综合注意力商数, 然后对干预前后商数的变化进行评价。 (2) 症状评定表:每位患儿于训练前及每20次训练后由其父母填写症状评定表1次, 主要反映患儿在家的注意、情绪、行为、学业等问题的情况[2]。
2结果
综合反应控制商数在治疗20次后转为正常者7例占58.3%, 治疗40次后转为正常者10例占83.3%;综合注意力商数在治疗20次后转为正常者6例占50.0%, 治疗40次后转为正常者9例占75.0%。20次训练后, 12例有注意、情绪、行为、学业问题的患儿人数下降了8例 (66.7%) ;40次训练后, 人数下降了10例 (83.3%) 。
3讨论
多动症的功能失调涉及大脑的全部功能, 包括睡眠调节、疼痛调节、感觉信息加工过程、工作记忆、执行功能和情绪控制等。合适的处理措施是调整以频率为基础的大脑调节机制, 使其功能达到最佳状态, 因此神经生物反馈也是一项有效的治疗措施, 它常是在药物干预无效后选用[4]。
生物反馈治疗技术最早是根据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而发展起来的。它运用操作条件反射原理采用电子仪器, 通过学习和训练人体的自主神经系统, 建立操作条件反射, 从而改变其功能状况。生物反馈是一种将心理、躯干因素整合在一起的治疗方案, 此方案无不良反应、创伤, 它以多种游戏的形式来治疗, 增加了患儿的兴趣, 让患儿在轻松的气氛中接受治疗。实践证明, 脑电生物反馈训练可督促患儿进行自我管理, 提高注意力;可有效增加儿童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减少慢波活动, 并延长需要解决问题时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反馈使儿童认识到是他们自己在控制、调整和解决问题, 进行着自我管理。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时, 可能存在医师与护士的暗示效应、起效慢、治疗周期长等问题。与患儿积极配合的主动性及远期疗效还有待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和随访观察来证实。
参考文献
[1]杨文先.儿童精神卫生学[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1996:77.
[2]郑延平.生物反馈的临床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14.
[3]王刚, 刘金同, 孟宪鹏.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儿童ADHD研究进展[J].山东精神医学, 2004, 17 (3) :190-192.
怎样的状况方可诊断为多动症呢?
根据医学诊断和统计手册,如果一个小孩的行为符合下述3大类共18项标准中的6项或更多,并且持续6个月以上,而且这些行为与该名小孩的发育水平是不相适应的,就可以将之诊断为儿童多动症:
●注意力不集中
(1)在学习、工作或其他活动中,粗心大意。
(2)在作业或游戏活动中经常难于保持注意力的集中。
(3)与他人谈话时,经常走神。
(4)经常不能自始至终地遵循指导和完成学业、工作任务,而这一行为并非由于自己或他人的阻挠或自己未能理解所致。
(5)在安排作业和活动时经常发生困难。
(6)经常逃避、厌恶或拒绝从事学校作业或家庭作业等脑力工作。
(7)丢三落四,经常遗失东西。
(8)易受外界干扰而分心。
(9)健忘,即使是一些简单的日常活动。
●多动
(1)手足不能安定下来,或在座位上辗转不安。
(2)无法长时间地坐在座位上,经常离开座位。
(3)经常过度地奔跑攀爬,即使在不适合这样做的情景下。
(4)经常难于安静地做游戏或从事悠闲的活动。
(5)经常无端地"忙个不停"。
(6)经常过多地说话。
●冲动
(1)经常在他人问题尚未说完以前,就脱口而出作出回答。
(2)当要依次排队轮流时,经常难于等候。
(3)经常打断或打扰他人的交谈或游戏,而不顾及他人的感受。
【儿童多动症治疗方法】推荐阅读:
儿童支原体肺炎治疗方法02-02
儿童气管异物急救方法02-08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方法06-04
留守儿童心理辅导方法01-04
儿童逻辑思维训练五方法10-26
儿童舞蹈基本功训练方法11-02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方法04-03
特殊儿童语言治疗学后感07-04
自闭症儿童家庭教学方法09-27
论文-浅析儿童钢琴的教学方法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