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院长工作总结医院
一、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认真践行“八荣八耻”,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严格尊守国家的法律法令及各项规章制度,依法行医,工作认真负责,作风正派。严格执行医疗器械和药品采购的管理规定,自觉抵制医药购销中的不正之风,始终坚持不以医谋私,不以权谋私,做到在医疗器械和药品采购中不收取任何回扣和红包。
二、积极学习现代管理理论和医院管理知识。xxxx年至xxxx年完成了在上海xxx大学“xxx高级研修班”的学习,并努力将学到的管理知识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认真探索和总结。本人所撰写的论文«»荣获华东区医院管理年会优秀论文。
三、医技工作:根据医院工作安排,重点组织医技科室开展了以下工作。
1、在医院院长的领导下,认真组织实施了治理医药领域商业贿赂工作,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药品及医疗器材采购程序。
2、多次成功组织了我院非市招标药品的院内招标采购工作,有效地防范了医药采购中的不正之风,实现了患者、医院、药商共赢的目标。
3、组织实施了“合理用药、合理检查”督导及临床用药总量监控工作。每月定期对全院用药前十名的医生和销量前十位的药品进行监控。
4、强化了药品质量管理及采购验收工作,有效保证了药品质量。五年来,我院药品在市药监局的抽检中,抽检药品全部合格。
5、进一步规范了戒毒药品管理,保证了戒毒药品安全使用。
6、药事管理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药品收入每年均比上年有提高。
7、加大了医技科室新技术的开展和人员培训,临床检验质量稳步提高。xxxx年、xxxx年我院检验科室间质评二项获省优质奖,xxxx年检验科所有参评项目全部合格。
8、近五年来先后组织完成了医院生物反馈治疗仪、半自动生化分析仪、酶标仪、心电工作站、生物安全柜、多功能脑电图仪等医疗器械的招标采购工作,采购价格均低于院务会规定,节约资金近十万元。
四、科教工作:以科教兴医为理念,重点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1、逐步完善了医院科研管理办法,规范课题开题、立项、结题、鉴定验收的程序与要求,使立项的科研课题具有较强的先进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真正起到推动医院技术进步的作用。
2、医院科研取得了丰硕成果,先后有三十余个科研项目通过了市科技局的鉴定验收,一个课题荣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医院科研逐步从无到有,从量向质转变。
3、本人先后二次荣获市卫生局先进科技工作者荣誉。
4、医院继续教育有新举措。一是制定和完善了医院人才梯队建设实施方案,实行了专科医生规范化的培训,先后安排三位医生到市中心医院培训学习;在医院内开展了青年医生研修生培训制,指定高年质医生带教,进行考核,考核合格者医院给予奖励。现已对8名青年医务人员进行了带教学习综合考评。二是完成了医院双卫网建设,并安排有专人负责双卫网教学工作。
五、xxxx年具体负责了医院新开设的老年、心理科的宣传、策划和启动工作,该科室xxxx年成为了医院经济增长的一个新亮点,全年业务收入达x万元。
六、组织、协调外院专家来我院讲学、培训五场。与河北省石家庄糖尿病研究院共同组织“糖尿病新进展研讨会”在我院召开二届。xxxx年组织协助市卫生局在我院举行了职业医生临床技能考试。2008年10月组织协助省精神病院在我市成功举办了赣皖两省精神科管理年会。
七、计划生育工作全面完成了各工作任务,医院计生办连续多年荣获“优秀计生办”称号。
八、承担并完成了医院对外广告宣传工作,宣传经额约十万元,较好地向社会展示了医院的良好形象,推动了医院学科的发展。
九、独立完成了«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神经症»患者健康教育手册的书写、编辑工作。
十、xxxx年与 书记一道,完成了医院HIS系统建设。
十一、承担了 病区医疗查房工作,参与了医院医疗质量的考核。参与并完成了“医院管理年”和创建“省级群众满意医院”的工作。在院长的领导下,圆满处理了两起医疗纠纷。
十二、受医院院长委派,到法院参加了一精神病患者诉医院侵权案,并起草了“答辩函”,该答辩函为法院接纳,圆满地解决了这一法律纠纷。
本次会议闭幕后, 适逢贾绍斌教授赴京出席另一场心血管方面的学术活动。借此机会, 记者就宁夏地区的心血管病发病情况以及该领域的学术发展等问题, 对贾绍斌教授做了深入采访。
聚首塞上湖城, 纵论诊疗新知
据记者了解, 在我国西部地区, “宁夏国际心血管病论坛”是颇有影响力的学术会议。谈及这个学术盛会, 身为大会主席的贾绍斌教授首先介绍说:“在此之前, 宁夏国际心血管病论坛已经成功举办了两届, 目前已经成为辐射全区乃至全国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术会议之一, 是心脏、大血管专科的学术盛会。‘宁夏国际心血管病论坛’的会议宗旨以通过交流、讨论、提高为目的, 以发布及传递最新、最快的心血管疾病防治技术与进展, 面向一线心血管病临床医师开展专题性的讨论和争鸣, 我们始终把推动我国心血管病学的发展, 努力把‘宁夏国际心血管病论坛’办成高水平的学术会议作为这个论坛的纲领性理念。”
谈及今年召开的“第三届宁夏国际心血管病论坛”, 贾绍斌教授教授简要介绍说:“本届‘宁夏国际心血管病论坛’邀请到了国内百余位心血管专业的著名专家, 以及来自澳大利亚、新加坡、德国、美国、丹麦、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做了精彩的讲座。会议内容包括心血管疾病基础知识讲座, 心脏、大血管疾病及相关疾病、心血管各专业——心血管内科、心脏外科、心脏急危重症医学、心脏超声、心脏介入及心血管疾病的护理等领域的最新研究动向、最新指南的解读等。参会代表进行了更为全面的广泛交流……”
“在本届论坛上, 霍勇教授、葛均波院士、韩雅玲教授等国内顶尖级的专家发布了诸多心血管领域的学术新成果, 让与会代表获益匪浅。”贾绍斌教授兴奋地说。
接着, 贾绍斌教授简要介绍说, 会议期间,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霍勇教授给我们带来了2012年ACC心血管介入治疗的亮点:在第61届美国心脏病学学会年会 (ACC2012) 上, RSD治疗顽固性高血压临床研究Symplicity HTN-1公布了3年长期随访结果。结果显示, 一些初始无反应者在介入治疗后数月血压出现下降, 这促使医生相信这些患者是慢反应者而不是无反应者。美国俄亥俄州大学的Sobotka P A报告, 在Symplicity HTN-1试验的45例初始认为RSD术后无反应者中, 58%的患者在术后3个月有反应 (定义为收缩压降低10mmHg以上) , 64%1年后有反应, 82%2年后有反应, 3年后100%的患者都有反应。另外, RSD的治疗作用是显著、持久的, 并在不同亚组文图/《中国医药导报》记者刘志学中一致, 包括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和肾损伤患者, 老年人受益明显。研究未观察到发生主要安全性事件。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则带来了溶栓后血运重建策略的选择的精彩演讲。葛均波教授认为, 目前冠心病患者血运重建包括,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 以及冠状动脉搭桥术 (CABG) 。半个世纪以来, 全球冠心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 无论是PCI术或是CABG术, 均得到快速发展, 从近年来全球冠心病患者血管重建人数不断增加就可以看出, 这些血管重建技术已获得了广泛接受和认可, 但近年来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管重建期望和依赖过高, 对血管重建适应证和血管重建方式的选择不当导致的医疗风险不断增长, 医疗资源极大浪费。稳定型心绞痛尽管生存期可能很长, 但增加急性冠脉时间及死亡率, 因而采取合理治疗策略, 控制症状、改善预后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为了明确诊断和制定进一步的治疗计划, 对所有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先采取无创性检查, 评价疾病严重程度并可行有效的危险分层, 必要时进一步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但新发的严重症状或症状无法控制的患者, 无需功能性检查而可直接行有创检查。此外, 无论是无创及有创功能学检查寻找心肌缺血的证据, 对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具有指导意义。在上述危险分层基础上并在指南指导下对中高危患者予早期血管重建, 低危患者先予优化药物治疗, 若无效可行血管重建。对于PCI及CABG等血管重建策略的选择上, 随着PCI器械的发展以及CABG微创技术的应用, 将来有待更新的临床研究结果来指导我们的治疗。”
“来自沈阳军区总医院的韩雅玲教授向我们带来了ACS抗血小板治疗的策略。”贾绍斌教授继续介绍说:“韩雅玲教授在论坛上发布消息说, 目前研究认为引起ACS的原因主要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破裂、血小板聚集、血管收缩、血管闭塞, 最终导致心肌缺血或坏死。血栓形成和/或血栓栓塞都是导致ACS最主要的病理生理机制, 因此, 抗栓在ACS的治疗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是基础, 在中或高危患者中可考虑联合应用其它抗血小板药物, 新型抗血小板药物的作用也不容忽视。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内心血管病医生遵从指南, 为ACS患者实施更规范的抗血小板治疗, 并有更多的医护人员加入到ACS患者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研究当中。韩雅玲教授认为, 通过不断强化对医患双方的健康教育, 相信不久的将来, 有关对ACS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疗可以取得更加显著的净获益。”
聚纳内力外力, 发展本土学科
此前据记者了解, 贾绍斌教授供职的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系自2011年7月由“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更名而来。该院集医疗、教学、科研、考培、预防保健和干部保健等职能于一体, 是宁夏规模最大、技术力量雄厚、医疗设备先进、专家人才荟萃的一所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下辖心脑血管病医院、肿瘤医院、口腔医院、康复定点合作医院等7所分支机构。作为区域性的医疗、科研、教育、考试和培训中心, 现有在编职工2146人, 聘用人员1024人, 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871人 (高级职称798人) , 博士52人、硕士484人。开放床位2188张, 共有45个临床科室、13个医技科室。医院的综合实力目前已位居西北及内蒙、山西七省 (区) 领先水平。
对该院的详细情况, 贾绍斌教授进一步介绍说:“我们医院业务门类齐全, 专科发展迅速。心血管内外科、呼吸内科、神经内外科、骨科、ICU、麻醉科、肾脏内科、泌尿外科、肿瘤内外科、烧伤整形科、放疗科、放射科、高压氧、消化内科、新生儿急救科等专业为医院优势特色专科;其中ICU、神经外科、心血管内科、心脏大血管外科为国家重点临床专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外科为自治区级医学优势专科。近年来开展的肝移植、肾移植、角膜移植、造血干细胞移植属区内首创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近年来, 我们医院先后获得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4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85项, 与重庆医科大学合作, 成功获得国家‘863’计划科研项目立项。2008年获批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同年, 国内第一个临床应用标准的人类胎盘干细胞库——‘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人类胎盘干细胞库’成立, 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2010年, 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宁夏分中心挂牌成立。2011年医学实验中心通过ISO158189医学实验室认可。我们医院还是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基本技能培训基地、卫生部内镜专业技术培训基地、卫生部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卫生部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国家执业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和考官培训基地。这些机构的成立, 标志着医院承担国家级培训任务的体系已基本形成。此外, 我们医院与德国柏林心脏中心、新加坡中央医院、日本山形大学、亚洲乳腺癌协会等国内外著名医疗机构和专业协会保持着密切的业务往来, 合作成立了中-德宁夏心脏技术协作中心、中-新宁夏心脏技术协作中心、中-意宁夏癫痫技术协作中心等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的诊疗中心, 有力地提高了宁夏地区医疗和科研的整体水平……”
介绍完医院的综合情况, 贾绍斌教授着重介绍了该院的“心脏中心”。贾绍斌教授说:“我们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脏中心’成立于2007年8月1日。它的前身是宁夏医学院总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 由五个部门组成, 分别是心脏中心心血管内科及VIP病区、心血管外科病区、心脏功能检查部、介入治疗诊断中心和科教部。心脏功能检查部包括超声心动图室、心电图室、动态血压检测室、活动平板室及大动脉弹性检测室等。历经几代人20余年的努力, 现在已经发展成了具有现代规模的心脏中心。”
贾绍斌教授接着介绍说:“从整个宁夏的心血管发展历程来说, 我们真正拥有独立的心内科是在上世纪70年代, 我们有了自己的心血管专业团队。陈树兰教授作为宁夏地区心血管的第一代奠基人, 她由负责我们医院整个大内科, 到后来集中精力负责心内科, 带领我们的老师辈们艰苦创业, 使心内科从一开始只有十几张床位, 发展到现在的近百张床位, 而且在心脏中心大楼建起来后, 将有20张床位的CCU病房, 拥有现代化的心电监护和抢救设备。在心脏功能检查科, 我们也有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心脏超声检查、心脏心电检查设备。在介入治疗中心, 我们拥有两台DSA, 一个应用于全身心血管治疗的数字平板仪, 另一台是FD10心血管专用器;今年我们还计划购买64导的进口心电生理仪和三维标测系统, 在硬件方面提高我们起搏电生理的水平, 使我们宁夏的心律失常的治疗水平跟上全国的发展。有了老一辈给我们打下的良好基础, 我们没有理由停止不前。”
谈及该院“心脏中心”的团队建设问题, 贾绍斌教授介绍说:“在人才培养方面, 我们采取两个办法:一是‘请进来’。通过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到宁夏来讲学和手术演示。心脏中心在成立不久后, 我们就相继与德国柏林心脏中心和新加坡国家心脏中心建立了长期协作交流的友好关系, 成立了中德 (宁夏) 心脏技术协作交流中心和中国新加坡 (宁夏) 心脏技术协作交流中心, 这两个中心的成立, 对我心脏中心在提高医疗技术和科研能力、水平以及加速人才培养等多方面起到积极的、重要的作用。两个中心成立时, 我们请来了德国和新加坡的专家为我们进行手术演示和开办学习班, 使我们的医生能在最近距离内得到国际高水平专家的指导。今年7月底召开的第四届黄河心血管会议, 我们也将与德国的心脏中心、新加坡心脏中心联合起来, 努力把这个会议办得更好, 与国际的交流更加广泛, 最终达到培养我们自己的人才队伍的目的。二是‘送出去’。把我们中心的医生送到国内甚至国外去学习。例如我们心脏中心一病区薛莉主任, 就是刚在意大利学习了一年的心电生理回国的;还有导管室沙勇主任, 也在美国进修一年电生理回国工作;功能科纳丽莎主任在新加坡进修心脏超声一年回国。一个由心脏外科、麻醉、监护室人员组成的三人外科小组已从新加坡国家心脏病中心学习回国。”
贾绍斌教授进一步介绍说:“我们医院的‘心脏中心’是我们自治区的重点学科, 也是我们宁夏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的所在地, 实际上担负了重点学科、研究所和心脏中心三种责任。宁夏人口虽然不多, 但是我们担负的任务是很重的, 而且宁夏自治区及周边的陕西、甘肃、内蒙这些临近省区的经济相对落后, 群众的医疗保健水平较低。所以, 我们只有一个目标, 就是要尽我们最大的努力, 让老百姓享受到最好的医疗服务。”
因地制宜发展, 造福塞上父老
众所周知,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处我国西北, 当地居民主要以回族同胞居多。那么, 鉴于该地区的地域、民族和饮食等特点, 宁夏地区心血管病的发病情况与我国其他地区有哪些明显的不同呢?
对此问题, 贾绍斌教授首先介绍说:“实际上, 宁夏和国内心血管疾病平均的发病情况差异不是太明显。我们曾经在宁夏做过高血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调查。调查结果显示, 宁夏地区糖尿病和高血压的发病率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因为有高血压和糖尿病这两大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所以我们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不低于内地。原因是多方面的, 不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很重要;回族同胞喜欢吃肉食, 特别是吃肥腻的羊肉, 富含高胆固醇和嘌呤的羊杂碎;喜欢味重的食物, 含盐量高;吃水果和素菜相对较少;还有吸烟等因素, 这些都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据记者了解, 2011年, 贾绍斌教授曾经主持了一项“宁夏回族自治区老年人肥胖超重流行现状及其与高血压患病率的关系”的研究。谈及这项课题研究的具体情况, 贾绍斌教授介绍说:“我们开展这项调研的目的, 主要是为了了解宁夏地区目前老年人群肥胖超重的流行特征及其与高血压的关系, 为肥胖者的社区防治提供一些科学依据。在这项调查中, 我们利用宁夏地区2008年至2009年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资料, 共选择了11个自然人群进行整群抽样调查, 评判标准根据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推荐的中国成人超重肥胖诊断标准对体重指数、腰围、肥胖、超重患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最终的结果显示了这样几个问题:一是宁夏地区老年人超重率和肥胖率超过2002年全国营养和健康调查的全国平均水平;二是宁夏地区超重和肥胖人群的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超过正常人群;三是宁夏地区超重和肥胖患病形势严峻!所以, 加强人群防治刻不容缓, 控制体重对高血压等慢性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都知道, 高血压是引发心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而心血管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作为自治区最大规模的综合性三甲医院, 承担着宁夏自治区和周边地区百姓健康的重要使命, 在心血管病的预防和控制方面, 是几年来我们考虑比较多的一个问题。”结合宁夏地区特殊的地域情况, 贾绍斌教授十分有针对性地介绍说, “根据宁夏的具体情况, 我们因地制宜地主要进行了几方面的工作:一是我们在自治区政府的科技资助项目支撑下, 对宁夏地区高血压病患者的一个流行病的调查和进行社区治疗模式的探讨。我们从城市和农村——包括山区和川区农村——的不同地区选择几个点, 进行高血压病的流行病的调查, 以获取宁夏地区高血压病准确的发病情况。二是药物干预。由于宁夏地区的居民普遍比较贫穷, 因此选择价格比较低廉的而且降压治疗效果好的药物, 通过对社区内高血压病人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和药物干预的联合治疗, 获得一个适合我区高血压病防治的模式。三是举办各种学习班、学术会议, 让全区的医生了解并掌握现代心血管病诊治的新理念、新方法。过去我们在继续教育方面做的有些不足, 但是现在我们意识到, 对基层医生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作为一个大型的三级甲等医院, 自治区的重点学科, 培训基层医师应该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计划通过与各公司的合作, 在他们的支持下召开各种专题讲座和综合性的会议, 让区内和区外的专家、国内和国外的专家都能和基层医生进行面对面地指导, 提高基层医生防治心血管疾病的水平。我们学会今年4月底, 已经成功举办了一个全国性的心律失常新进展研讨会, 效果非常好。此外还将举办第四届黄河国际心血管会议。我们还要进行指南和规范化的相关培训, 例如高血压、冠心病、心衰的治疗等方面的专题学习班……”
本人主要分管医院的行政、后勤及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工作。我忠诚于卫生工作,在上级领导的指导和全院职工的支持下,坚持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为重点,积极探索和逐步解决居民看病难的问题,积极强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及医疗救治体系建设,深化医疗卫生改革,全面加强内部管理和人才培养,促进医院医疗卫生工作全面发展。现就一年来的实际工作总结如下:
一、遵纪守法、品行廉洁
经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到“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锤炼,政治信念坚定了,工作理念转变了,工作作风改进了。通过一年来政治理论学习,提高了政治辨别力、政治敏感性和坚定性。恪守职业道德、廉洁自律、自觉遵纪守法、认真执行《执业医师法》,认真学习《药品管理法》,坚决抵制各种假、冒、伪、劣药品,做好药品购销监督,加大药品购销透明度。一直以来,严格以一个合格党员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经得起人情关、权利关、金钱关、荣辱关的考验,要抗得住诱惑,遵纪守法、秉公尽责、品行廉洁、艰苦奋斗,为了本乡卫生事业的发展不计较个人的得失。
二、抓管理,出效益,促发展
认真遵照上级主管部门的安排部署,认真负责分管工作,大力支持一把手的工作,认真做好一把手参谋,逐步完善卫生院建设,强化管理,力求规范。不仅建立健全了各种规章制度,并将各种规章制度和管理规范公示上墙。同时,完善健康档案归档管理。另外,对医院的全部医疗活动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协调、控制和运作,使诊疗的各个环节相互衔接,密切配合,使人、财、物等各种因素合理安排、充分利用,高质高效地完成诊疗疾病任务,解决社区群众的常见病、多发病的问题,促使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稳步提高。
三、讲求实效,创造业绩
工作中,身兼公共卫生服务、行政管理、后勤等工作,但我均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好统筹,做好工作分配计划,以不相互冲突。最后均能圆满完成上级交给的工作任务。
(一)在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方面
我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防保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制定严格的科室工作制度和工作职责,督促协调好科室工作人员与全院职工共同按时按要求完成各项业务工作。全年圆满的完成“福建省关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标准”的要求,并且在年底的全区考核中得到了第二名的好成绩,受到了区、局领导的肯定。
(二)在后勤管理工作方面
严格管理好水、电、通讯等设施的正常运转,为全面开展工作提供后勤保障。在全院开展爱院卫生活动,实行科室做好各自的清洁、消毒工作,定期组织全院打扫卫生、消毒工作,并定期检查评分,实行奖罚制度。严格监督清洁工按时按要求做好卫生院公共场所的清洁、消毒工作。经过严格管理和全院职工地努力,现已经营造了一个卫生、舒适的工作环境和就医环境,一改过去不卫生的不好形象。
(三)医疗卫生改革方面
1、与班子一起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抓进度、抓落实,确保公共卫生的社会效益和全乡居民的安居环境。
2、科学完成了岗位设置,为下一步的岗位竞聘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五)其它工作
经过一年来班子的共同努力,其它工作诸如行风建设、党支部建设、医疗质量管理等均得到全面推进。
四、个人存在的主要问题
1、因未经过正规系统的领导岗位培训和学习,在领导艺术和管理经验方面尚存不足。
2、个人的理论和实践待加强。
五、今后设想
1、加强学习理论知识和技能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
2、虚心请教,加强学习领导管理技能和总结管理经验,不断完善自己。
3、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认真接受领导和职工的监督,认真改正个人存在的问题。
职
报
告
-----中医医院 副院长
各位领导:
自2017.2.22任职以来,在院长的领导和全院职工的大力支持下,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爱岗敬业,克己奉公,全身心投入到医疗管理实践中,同全院同志一道,做了以下工作:
一、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要做事,首先要学会做人,这是自己多年来奉行的准则。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把自身的修养,做人的道理贯穿始终,不断加强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的教育和学习,从严要求自己,正确行使自己的职权。
(一)、是努力党建学习,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水平。以两学一做为基础,四讲四有为导向,不断学习贯彻习总书记系列讲话,从而加强自己对新形势下卫生体制改革的认识,提高决策能力和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避免工作失误,做到为人正派,公平公正,当好带头人,维护班子的团结,形成坚强有力的领导集体。
(二)、是求真务实,勤于院务。坚持深入实际、深入科室,关心职工生活,坚持业务院长行政查房,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管理水平,推动医院改革朝着正确方向前进。
(三)、带头努力钻研业务学习,带动全院职工参加业务相关考试、比赛,组织各类学习小组,不断提高全院临床服务能力。
二、廉洁自律情况
坚持廉洁从政,注重人格修养,不滥用职权,做遵纪守法的表率,做廉洁自律的表率,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凡是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带头做到,凡是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始终按照工作权限和工作程序履行职责。深刻理解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理论,不断提高自己勤政廉洁的自觉性、坚定性。时刻铭记副院长的职责,严于律已,克已奉公,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全心全意为职工着想,为病人着想,为医院的发展着想,以优良的品德素养赢得职工的信赖和支持,以实际行动诠释着清正廉洁的内涵,进一步推动医院反腐倡廉建设。
三、改进和完善医院目标管理,促进行业作风的根本好转
在院长指导下,按卫计局2017年综合目标管理方案,分解目标下发分管各科室(医政、临床、护理、院感、康复、工会、流动医院)充分调动发挥中层领导的管理才能,调动全院职工积极性。以医务科工作为纲,将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医疗安全、病人满意度、优质护理、十八项核心制度、院内感染、合理用药、医联体医共体建设、流动医院运行、治未病建设、临床路径建设、传染病管理、蒙医中医建设等关键性项目重点列出,认真按照各项医疗制度、医疗质量管理细则督促检查。在全院进行全面考核,加大奖惩力度。进一步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开展创优质服务活动,办事效率进一步提高。服务态度改善,普及了文明用语。
四、高度重视医疗安全,学法用法,重点加强医疗质量管理。
1、医务科组织医务人员认真学习《宪法》、《民法》、《中医药法》、《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医药管理条例》、《护士管理办法》、《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及《病历书写规范》,增强法律规范意识。特别加强了《十八项核心制度》的培训学习,经过两次培训,并装订成册下发各科室,定期不定期抽查检查。
2、医务科2017年3月开始动员布置,5月开始在全院实施医疗技术准入制度,所有科室的医疗活动都进行了技术准入。新技术准入从申请到人员资质审核到批准严格把关,严格保证了医院行为的合法性、安全性。超声、妇科,禁止非法鉴定胎儿性别、严禁非法终止妊娠。
3、医务科统一全院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持续改进模式。按确定目标--规范审查--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意见--落实督查完成的模式。六个科室统一了格式,完成表格化,保证了工作的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带领医务科、中医脑病科、康复科、护理部、蒙医萨病科、控感科、流动医院人员严格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的督促与检查,各项指标符合标准。深入科室,了解检查、诊断、治疗、护理情况,分析病案质量,组织危重病号的会诊、抢救工作,定期分析医疗质量、采取措施、不断提高医护质量和服务水平。
4、医务科完善了医院医疗纠纷防范预案,加强医疗缺陷管理。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是医疗缺陷,因此应加强医疗缺陷的管理,减少和避免并发症、医疗意外的发生,防范医疗事故的发生,确保医疗安全。并从行为、语言、服务态度等方面作了防范纠纷讲座,讲述了如何防范纠纷、改善医患关系。
5、自治区重点专科中医脑病科住院部,完成优势病种优化,进一步完善诊疗方案,不断提高科室在地区的领先地位。主动带动全院业务学习,组织全院全科讲座学习15次,外出培训学习25人次。至11月底完成出院病例904人,其中中风195人占21.6%,眩晕193人占21.3%,头痛103人占11.4%。优势病种率54.3%,蒙中医参与治疗率100%。2017年(1-11月)业务收入2206818元。
6、住院部加强病历管理。按三基要求,规范了三级医师查房、医嘱、病例讨论等管理制度。号召全院医护及管理人员从我做起,严把病历质量关,规范了手术前后签字手续,整理实行了手术、特殊治疗、特殊检查同意书,对于不适合直接告知病人的,实行授权委托,规范了各种申请、报告制度,并加强病案管理,认真组织人员检查,并兑现奖罚。严格制定了病历借阅手续,医务科每月一次检查质量,保证诊疗、护理的规范性,保障人民生命健康。
7、市级重点专科康复理疗科,通过举办院内业务培
训班、学术讲座和在职学习、脱产学习、进修深造等途径不断进步。全科职工学习氛围浓厚,人才队伍迅速扩大,人才质量明显提高,人才结构更趋合理。积极开展继续教育,推广新技术及农村适宜技术,和国际蒙医医院积极开展合作,引进和推广新技术新业务,推动科室的整体诊疗水平。4月份邀请名蒙医专家坐诊并开展了蒙医放血疗法。全科1——11月,共诊疗人数2240余人,诊疗人次12370人次,共完成业务收入 396785元。
8、护理部,开展了护理技术练兵活动,进一步加强优质护理工作,增加病房巡视及输液签名,使护士真正与病人接触。2017年优质护理出院病人904人。护理部护士参加省外学习培训3次,护士省内学习培训2次,组织全院护士院内业务学习11次,三基理论考试3次,护士参加本院组织全院护理技能大比武1次,护士参加旗级技能操作比赛1次,市级技能操作比赛1次,2017年患者满意度为97.6% 院内患者投诉0起。
9、流动医院 乌拉特中旗蒙中医医院牧区流动医院重新运行以来,蒙中医院人像以往的十一年一样在这个为牧民维护健康的岗位上坚守。他们的每一次行动都装着对牧民的大爱,都代表着旗委政府对牧民的深切关怀。2017年下半年共出诊9次,派遣医务人员33人次,诊治患者人数131人,减免费用共22062。
10、治未病工作以“未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变”为核心,规范服务流程和技术方案,建成了蒙医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服务载体。在中医传统思想指导下稳步的开展。丰富宣传模式,推广保健知识通过开展“治未病”服务,拓展了医院服务范围我院服务对象从疾病人群扩大到“未病”、“ 欲病”人群。通过健康宣传、健康管理服务等多种方式,将服务范围从院内扩大到社区、农牧区,充分开展“治未病”服务的综合实力和指导作用,大大提高了我院的影响力。2017年,我院蒙医中医专家多次深入社区、基层开展义诊和健康教育讲座,面对面得教授让老百姓加深了对蒙医中医“治未病”的理念,普及了“治未病”知识,更弘扬和传播了蒙医中医药文化。我们还通过建立宣传栏,印发健康教育宣传资料,举办“治未病”健康讲座等多形式、多样化的方法,加强蒙医中医传统健康文化的宣传,2017年共发放健康处方等各类宣传资料共计600于份,以上工作确保了“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病愈防复”的思想理念深入人心。但我院的治未病工作缺乏相应的仪器设备支持,推广难度较大。
五、重视人才培养,重视蒙中医基础学习,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及养生保健知识 强化医院及全体医务人员的危机意识,使医务人员自觉加强业务学习。积极参加医学会组织的各种学习讲座。本院中医自觉组成《伤寒论》原文背诵。蒙医组成蒙医基础知识
背诵学习,计划后续将进行四部经典学习。在巩固基本医疗知识的基础上,积极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项目,中医骨伤科、针灸理疗、穴位埋线等技术在我院得到长足发展。蒙中医专家团队,多次深入牧区、社区推广八段锦健身气功,宣讲养生保健知识。使得广大牧区基层医疗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群众健康意识和行为有了明显的提高。
六、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提高传染病防治水平
2017年控感科工作四部分。(1)、进一步加强院感质控工作,特别是对重点科室(处置室、护办治疗室、口腔科治疗室、化验室、康复科)和重点环节(手卫生规范、消毒隔离制度、无菌技术操作规范以及医疗废物管理规范)的管理和监督
。减少交叉感染和院感发生的机率。全年灭菌效果的监测合格率为100%,生物监测合格率为100%,空气细菌培养合格率90%(整改后为100%),物体表面细菌培养合格率99%(整改后为100%),医务人员手细菌培养合格率99%,(整改后为100%)消毒液染菌量检测合格率100%,合格率均高于去年。
重点加强了日常对医院医疗废物、污物处置的督导工作,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严格分开,医疗废物在产生科室即分类收集,标识清楚,密闭运输,医疗废物在暂存地存放不超过48小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整改,确保了医疗废物管理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加强院感防控知识的学习和培训。(2)传染病工作顺利完成了上级
给予的各项责任目标及任务,全年对全院医生进行传染病知识培训,学习《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报告,布病等、地方病慢性病疾病防治与控制。并广泛宣传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人民群众的防病意识,利用结核病,爱滋病等多种宣传日,组织人员宣讲,散发宣传资料,使传染病防治知识及疾病防治工作深入人心,达到宣传目的。对各科门诊日志,传染病登记,肠道门诊登记和呼吸道传染病登记进行定期检查和督导。2017年1-12月,全院无甲类传染病发生,共报告乙类、丙类、法定传染病共计24例,初诊乙肝12例、乙肝复诊10例,肺结核复诊2例。积极参加疫情处理模拟演练。(3)、制定了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及工作程序;成立了食源性疾病监测领导组和食源性疾病防治专家组;成立了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协调领导组。制定了各组工作职责。至2017年12月1日,我院共上报食源性疾病12例,其中包括急性胃炎、感染性腹泻、非感染性腹泻,均已及时进行网络直报。上报病例中无重症病例;无死亡病例。(4)、认真贯彻落实死因监测工作按照旗疾控中心死因监测要求和统计方法,在上级相关部门的指导下2017年我院共完成死因监测 5例,网络上报例,上报率100%,监测率100%。规范填写死亡证明书5例,无漏项。
七、医疗共同体建设提高医院影响力
与国际蒙医院、阿拉善盟特戈熙甲状腺病蒙医专科医
院、北京宣武医院、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建立医联体联盟关系。同巴彦淖尔市中医医院、蒙医医院共同组建医院联盟。不断扩大医院在本地区的影响力,同时建助上级医院的资源优势,带动了我院医疗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八、存在问题 :一年来,我虽然扎实地作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距领导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
1、是在对《党章》、《准则》、《条例》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上还不够,对一些知识只求了解不求精通。思想观念不够解放,开拓创新的意识不强。
2.能维护班子团结,但有好人主义,不能彻底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对制度、规范要求落实上还存在不严格的现象。
3、不能准确地把握住事情的根本所在,出现做“无用功”的现象。在工作中有时存在急躁情绪,讲究方式方法还不够。
九、今后努力方向:
1、切实抓好政治学习,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政治素质。坚持用“两学一做”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导医疗工作新的实践,认真贯彻“四讲四有” 的要求。大力增强抵御各种腐朽侵蚀的能力,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
2、钻研业务,不断提高自已的专业技术水平。参加工作以
来,我购买了大量医学书籍,认真学习并在实践中应用,专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今年,我们积极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项目在我院展开,深受群众好评。在今后工作中,我们要紧紧抓住向城乡居民提供服务和流动医院的契机中,加大医院宣传,加大基层医疗适宜技术的推广,切实提高两个效益。
3、转变工作作风,积极进取,坚决做到“一息尚存,奋斗不止”。认真学习“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的深刻内涵,坚决克服骄傲自满固步自封的松劲情绪,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和管理技能,提升自己的大局观念,树立无功就是过,平庸就是错的观念。深入科室,了解职工的思想动态,为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多一些调查研究,改进工作作风、勤奋努力,不断充实、完善自己,为医院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为人民群众健康事业事业而奋斗终生。
首先,我代表成都天府医院全体医护人员向您致以诚挚的问候并衷心地感谢您对我院的信任和支持。
21世纪是高新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特别是医疗卫生事业的全球一体化将得到进一步加强,在此背景下,东西方医学将会有更多的碰撞,更深的对话,并在相互补充中融汇、发展。成都天府医院汇集了一大批在国内外男、妇科、不孕不育领域享有极高威望的教授,不断吸纳国际高水平的医疗技术,以高超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不断满足患者渴望寻求专业健康空间的需求。
我院的发展和进步,凝聚着广大患者和社会各界朋友的大力支持和热忱帮助。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救死扶伤为己任”的办院宗旨,以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优质的服务、整洁的环境面向人民,奉献社会。我们将以发展为核心,以改革为动力,以业务创新为突破,不断增强专业技术能力,把我院建设成拥有一流的技术、一流的人才、一流的服务、一流的设备、一流的环境、一流的管理的现代化医院而奋斗!
我们的理想是让每一个患者少花钱、少走弯路治好病,真正实现治病救人的神圣使命,从源头上创卫生体制改革新路,在实际工作中摸索出一套合理的惠民工作的流程与方法,让政府的惠民政策尽快落实到每一个患者身上。
会后, 本刊记者就我国急诊医学领域的诸多热点话题, 对陈玉国教授做了独家专访。
心肺脑复苏是急诊医学的热点和难点
“心肺脑复苏是医学的公共课程, 也是急诊医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陈玉国教授提出这一观点, 是在2012年11月2日至4日举行的“第八届山东省急诊医学年会暨第五届齐鲁心肺脑复苏及胸痛论坛”上。那次会议由山东省急诊医学分会主办、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承办;陈玉国教授出任大会主席。
在那次学术会议的开幕式上, 陈玉国教授在致欢迎词时, 就在讲话中阐述说:“心肺脑复苏是医学的公共课程, 也是急诊医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2005年国际心肺脑复苏指南的问世, 极大地推动了心肺脑复苏知识的普及和提高, 近5年又有了新变化, 2010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已经面世, 为了使大家及时了解学术前沿, 跟进国际学术成果, 促进心肺脑复苏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进一步规范其操作方法及流程步骤, 特举办本次论坛。鉴于急性胸痛是急诊急救的重要内容, 病因繁多, 严重性悬殊极大, 预后与处理是否及时密切相关, 应力求贯彻‘早期诊断、危险分层、正确分流、科学救治’的十六字方针, 故同时举办胸痛论坛。”这既是对那次学术盛会的宗旨和初衷所做的阐述, 也是对自己的学术立场和观点所做的阐述。
陈玉国教授回顾说:“在那次会议上, 我们邀请到国内外相关学科的著名专家为大家作了精彩的学术演讲;为大家详细、系统地介绍心肺脑复苏及急性胸痛诊治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最新研究成果。与会代表就医学实践及科研中的体会和困惑与到会的专家学者积极交流, 彼此之间开展真诚而务实的讨论, 从而更好地推动了我国急诊医学的发展及学科建设。”
据记者了解, “齐鲁心肺脑复苏及胸痛论坛”已走过了5个年头。陈玉国教授对此回顾说:“陆续举行了五届的‘齐鲁心肺脑复苏及胸痛论坛’, 已经成为国内的品牌学术会议。而第五届会议较为注重的, 是以新颖的内容, 彰显和突出实用性, 并展示了可以实际操作的国际上最新现代化模拟训练机器人等的先进技术。”
谈及近年来心肺脑复苏及急性胸痛诊治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我国目前的状况时, 陈玉国教授认为:“我们国家在心肺脑复苏领域与国际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我们国家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都比较薄弱, 这两者相比, 临床研究相对更薄弱一些。目前我们实验室正在开展关于心肺脑复苏的动物实验。在我国, 目前几乎没有院前心脏骤停的流行病资料。院外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的成功率非常低, 多在2%至3%之间, 我国院外心脏骤停的复苏成功率不足1%。所以, 在心肺脑复苏方面, 我们针对基础知识的认识还需要普及。”
对于应该如何提高我国急诊医学特别是心肺脑复苏领域的研究水平, 缩小与国际先进研究领域的差距的问题, 陈玉国教授认为:“我认为, 在这方面最重要的是通过了解心脏性猝死的人数以及复苏极低的成功率, 使大家提高认识, 认识该问题的严重性, 以及尽快尽好地解决该问题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敦促政府加大投入, 给予政策上的扶持, 加大科研投入力度, 鼓励开展心肺脑复苏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其次是要重视院外救治工作。发生心脏性猝死的患者90%以上都是在院外, 存活率很低, 不到1%。所以我们国家应该重视院外的救治工作, 普及心肺复苏的基本知识, 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应该放置自动除颤器。最后就是要采取多种措施, 政府和医疗机构共同努力, 去普及宣传心肺脑复苏基础知识。在政府重视并加大投入的同时, 也应该在社区、街道, 以及对公安消防人员等非医护人员举办心肺复苏学习班, 加大知识的宣传和普及, 使其掌握基本急救知识, 从而提高院外心脏骤停患者的存活率。”
率先制定“急诊标准”, 规范学科发展
据记者了解, 早在2007年, 陈玉国教授即先于全国其他省份, 率先主持制定了《山东省医院急诊科建设标准》, 为规范山东省急诊医学乃至全国急诊医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对此陈玉国教授回顾说:“《山东省医院急诊科建设标准》的草稿是我领衔起草的。草稿形成后, 即上报到山东省卫生厅, 随后形成正式文件下发到各级医疗机构进行宣传和推广。这缘于原国家卫生部从2005年连续开展的‘医院管理年’活动, 从那时的情况看, 国家是非常重视急诊急救学科的;之所以比较重视, 是因为我们国家这一学科还比较薄弱, 急诊急救的水平与人民的健康要求尚存在较大差距, 急需加强和提高。”
陈玉国教授认为:“《急诊标准》的制定、实施和推广, 对于这一学科的发展, 对于解决人民健康疾病有非常长远、深远的意义——这从近几年所取得的成效中, 已经得到了证明。因为急诊急救为以后的治疗提供了坚实基础, 如果急诊急救死亡率很高, 不可能得到后续的治疗。同时, ‘山东标准’的率先出台, 也对全国其他省份急诊科的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促进了全国该学科的进步和发展。”
谈及该《标准》的主要内容, 陈玉国教授介绍说:“‘山东标准’主要强调了以下几点:第一、基础设施方面, 包括科室面积, 床位数等。国家规定, 急诊科的床位数不能低于医院总床位数的5%, 最好是5%到10%。第二、规范了学科建设, 人才培养。包括医护人员的数量、仪器设备的配置等, 同时竞争和发展也都需要依靠人才。在《标准》里, 对于省级、市级、县级医院的规模都作出了规划并量化了一些标准。当时由我牵头组织急诊科专家对山东省各级医院的急诊科进行督导和检查, 看差距, 找问题, 从而给医院、给科室加压, 促使发展, 达到了‘以查促建’的目的, 同时敦促政府加强了急诊科的建设。”
陈玉国教授还认为:“《山东省医院急诊科建设标准》虽然针对的是急性病, 但对于常见病和慢性病来讲, 也为急诊处理之后的治疗, 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条件。”
而陈玉国教授谈到的急诊医学的人才培养方面, 他针对山东省急诊医学有过一个里程碑式的“亮点”——他作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急诊医学博士生导师, 曾经实现了山东省急诊医学博士点“零的突破”, 使山东省急诊医学的队伍由此得到不断扩大。谈及这些, 陈玉国教授感慨道:“最近几年, 通过急诊科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 医疗、教学、科研都有很大的发展。但是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与其他科室还有一定差距, 还需进一步提高科室建设的力度, 加速人才梯队的培养。未来, 在人才方面, 我们计划通过招聘或留用毕业生来大幅度充实急诊科的人才队伍建设。”
两翼齐飞:“心脏重症”与“胸痛中心”
此前不久的2012年6月, 中国心脏重症专家委员会在北京成立, 鉴于陈玉国教授在该学术领域所取得的诸多成就, 他当选为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而且, 长期以来, 陈玉国教授也一直在关注中国心脏重症领域的发展。据了解, 早在2010年, 陈玉国教授即在齐鲁医院急诊科率先成立了独立的急性心肌梗死抢救单元、心脏骤停复苏单元, 成立了复苏指挥小组和抢救小组, 用于心脏重症的救治, 并取得了重要成果。
陈玉国教授在介绍近些年他在心脏重症救治方面所取得的各项进展和取得的科研和临床经验时, 坦率地说道:“中国心脏重症专家委员会成立了, 作为常委, 我深感责任重大。我们山东大学齐鲁医院2010年成立了独立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单元、心脏骤停的复苏单元, 组成了独立的复苏指挥小组和抢救小组, 用于心脏重症患者的救治, 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受到了社会各界及同仁的好评。心脏重症救治的组织结构的建立并完善, 由专人负责, 医护配合好, 团结好, 战斗力强;急诊科独立值班的住院总医师, 主任听班制度, 完善的三级医师负责制和急诊抢救制度;制定并完善了各种心脏重症的抢救流程;不断加强医护人员技术培训, 熟练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和管理;除了常规急救设备外, 急诊科还常规开展了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血液滤过技术, 起搏器植入术, 动静脉置管技术等急诊急救技术。”
事实上, 更为值得称道的是, 陈玉国教授在致力于“心脏重症”的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之外, 早在十多年前的2002年10月, 就领衔在山东省率先于齐鲁医院成立了“胸痛中心”, 并在全省首家开通“急性胸痛24小时咨询热线”, 随时解答急性胸痛患者的咨询。齐鲁医院胸痛中心挂靠在该院急诊科,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心血管病专家张运教授担任顾问, 陈玉国教授出任胸痛中心主任。
说起这段往事, 陈玉国教授率先介绍说:“实际上, 发达国家胸痛中心的发展已经很成熟了, 美国多数大型综合性医院或心血管专科医院以及急诊医院均设有胸痛中心。2002年, 我们医院顺应学科发展, 在山东省率先成立了胸痛中心, 开通了胸痛咨询热线。在日常运转中, 积极贯彻‘早期诊断、危险分层、正确分流、科学救治’的十六字方针, 制订了各类胸痛的诊治流程, 完善胸痛急症的‘绿色通道’建设, 保障危重胸痛患者获得及时有效的诊治, 降低致死致残率。通过整合急诊、心血管科、导管室、心外科等资源组成心脏救治团队, 设置独立的心脏救治单元, 设立了专职STEMI急救护士和急诊介入住院总医师, 24小时轮流值班, 导管室24小时全天候开放, 随时应诊STEMI患者, 突出‘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的理念。做到了第一时间识别STEMI患者、启动应急系统、‘绿色通道’专人全程陪同, 从而显著缩短了STEMI的D2B时间;可及时评估、识别特殊类型STEMI患者, 如心原性休克、出血高危患者、室间隔穿孔等, 随时启动、实施个体化救治方案;并且, 我们在做好临床工作基础上, 科研、教学、继续教育等方面也齐头并进, 率先开展多项研究, 部分成果被国际指南引用, 培养了大量高素质专业人才, 加大了与国内外一流机构和专家的交流, 显著提升了山东大学乃至山东省急性胸痛诊治在国内、国际上的影响。目前, 我们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急诊医学科已被批准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以胸痛中心及EICU建设等为核心内容的急危重症应急救治平台建设项目, 也已获得原卫生部批准。大量的经费支持, 必将有助于我院胸痛中心实现新的飞跃, 更好地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服务……”
急诊医生, 和死神面对面的“特种兵”
陈玉国教授说:“相对于其他科室而言, 急诊科的医生的工作特性就是一个字——‘急’, 两个字来说的话, 就是‘紧急’!因为工作的性质, 由不得你有半点儿的懈怠。因为急诊科接诊的大多是病情十分危急的患者, 所以我常说, 在医生这个行当里, 急诊医生, 就是随时和死神面对面的‘特种兵’, 这句话, 一点儿也不夸张。”
事实上, 在日常工作中, 除却教学、科研、管理之外, 仅仅是在医疗方面, 陈玉国教授每天就要完成数台手术, 吃饭时间被最大程度地压缩, 夜间还时常一两次、甚至三次赶到导管室完成急诊介入手术抢救危重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几乎彻夜不眠。然而, 第二天他仍精神饱满地继续工作, 完成科室查房、手术、专家门诊、会诊、管理、教学、科研等日间工作。在别人眼里, 他的走路方式就是“跑”, 甚至连说话也语速极快, 他似乎是在“节约”着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
谈及对急诊医学的整体认识, 陈玉国教授说:“在二十世纪末, 急诊医学在中国乃至国际上才刚刚起步, 很长一段时期都没有得到重视。这个学科与内外妇儿等传统的医学专业比较, 根基浅、地位低, 缺乏专业医生, 往往由其他各个专业医生临时轮转。由于环境较差, 脏、乱, 急诊病人家属因病情痛苦而着急、发火甚至打架, 所有医护人员都压力巨大, 没几个人愿意终生从事这个专业, 往往是新入院的年轻医生经过几年专科训练后, 再被派来急诊锻炼几年。然而, 急诊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尤其是生命安全息息相关……”
基于这种深刻的认识, 陈玉国教授作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副院长、急诊科主任和学科带头人, 经过他多年的竭力推动和不断努力, 已经使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急诊科成为了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学科、卫生部急危重症应急救治平台建设项目、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常委单位、山东省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单位、山东省急诊医学质控中心主任委员单位、卫生部首批急诊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科室护理组是山东省“巾帼文明示范岗”。该科包括急诊门诊、抢救室、重症监护室、留观室、急诊手术室、急诊放射、急诊检验、急诊超声、胸痛中心、急诊内科和外科病房、中毒与职业病科以及山东大学急危重症医学研究所。急诊门诊包括各成人专业独立诊室 (内、外、妇产、口腔、耳鼻喉、眼科、皮肤科等) , 固定编制医生40余人, 并一直重点致力于四个主要方向:急性胸痛和心肺脑复苏、危重症、急诊创伤和急性中毒, 并形成了以四个主要方向为特色, 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紧密结合, 具有国内领先水平和一定国际影响的急危重症临床诊疗中心和研究基地。
此外,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急诊科除在山东省率先成立“胸痛中心”之外, 还于1999年在全省首家开展了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同时, 作为山东省急诊医学的领军者, 在完成各项医教研工作的同时, 他们还积极承担了多项重大任务。在“非典”防治、济南市特大暴雨抢险救灾、汶川地震支援、第十一届全运会医疗保障、菏泽手足口病防治、“甲流”防控等特殊时期, 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 获得省政府、卫生厅、山东大学等上级部门好评, 该科室的多位医务工作者被评为省市级先进工作者……
【副院长工作总结医院】推荐阅读:
医院业务副院长述职报告07-09
学院副院长个人工作总结10-27
医院院长健康扶贫工作10-18
常务副院长职责11-01
后勤副院长岗位职责06-29
副院长公开承诺书07-18
乡镇卫生院副院长述职07-27
实验室副院长岗位职责06-14
乡镇卫生院业务副院长竞聘书09-14
医院院长致辞患者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