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工作纪律制度

2024-07-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乡镇工作纪律制度(精选10篇)

乡镇工作纪律制度 篇1

为切实加强机关工作纪律,进一步提高机关干部的整体素质形象,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现对机关纪律制度进行完善,具体内容如下:

一、认真执行开会、学习、劳动、活动点名(签到)制度。

早上班签到,晚下班签退制度。签到时间:8点30分之前,过点即为迟到;签退时间:下午下班以后。机关干部上、下班本人要准时到办公室签到,禁止代签。如未按时签到按照迟到处理,未履行请假程序的视为旷职。无故迟到、早退或旷职的,按相关规定处理。

二、需要下乡、公出的干部,签到前(下乡或公出前)要经主管领导批准,无特殊情况,不允许先办事后请示。

如公出、下乡来不及签到的,要向主管领导请示,并告知办公室备案,否则按旷职处理。

三、严格实施请假制度。

因事、病假、休假、探亲假、婚丧、生育等离岗,必须履行请假手续,半天之内向站办所长请假,半天之内经主管领导同意,两天以上(包括两天)需请示主要领导审批,请假需写假条,全年请事假不能超过5天,经相关领导审批后,交办公室登记备案,对未按此程序办理的按旷职处理,超过5天年终不能评先选优。

病假应履行手续,达到3天的要同时出具医疗机构证明,经主要领导签批后交办公室登记备案,无诊断书仅有请假条的按事假处理,因情况特殊来不及履行请假手续的要及时补办有关手续;如需继续延长假期的,要重新办理手续。病假期满擅自不上班的,按旷职处理;病假在一个月以上的由领导班子研究批准并报上级人事部门备案;病假累计超过半年的,不参加当年的考核。认真执行婚假、产假、年休假、探亲假等有关规定,内应休而未休的(特殊情况除外),不得转移到下一。

四、空岗、因公外出、请假或休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15天,或者一年内累计超过30天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予以辞退。

五、严禁在工作时间上网聊天、玩游戏、吃零食、玩手机、网上购物等行为,一经发现,严格按照上级有关规定给予相应党政纪处分。

六、严禁工作时间私自饮酒和参与各种赌博活动(含下乡期间),一经发现,严格按照上级有关规定给予相应党政纪处分。

乡镇工作纪律制度 篇2

内控制度是单位内部为提高财政管理工作效率, 防范和化解财政管理风险, 确保财政资金保管安全、规范运行, 以及保证规章制度的有效执行而制定的一系列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制度、措施和程序。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地位的不断增强, 在政府体制改革特别是财政改革不断向前推进的背景下, 乡镇财政管理模式也应随着公共服务型财政模式的建立而逐渐转变。内控制度作为防范和化解财政管理风险的重要手段, 是乡镇财政改革的必然选择。建立乡镇财政内控制度具有重要意义:1.乡镇财政内控制度的完善有助于提高财政管理效率, 保证财政资产的管理安全和有效执行, 规避和化解财政管理风险, 确保财务管理信息和资料的完整真实。2.乡镇财政能够为政府履行经济管理职能提供资金保障。完善内控制度有助于保证财政资金流通中的安全和有效执行。作为国家财政体系的重要方面, 乡镇财政管理的完善有助于保证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维护基层政权的稳定, 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3.乡镇财政内控制度的加强有助于保证财政资金的稳定与安全, 确保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不受损害, 对于促进乡镇在遵循国家制度的前提下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4.乡镇财政内控制度的强化有助于提高风险意识和加强监督管理, 能够有效的防范和避免财政风险、杜绝腐败, 推进财政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

二、乡镇财政管理各环节的内控制度

建立健全乡镇财政内控制度, 需要明确建立内控制度的原则, 建立乡镇财政内控制度要坚持一下几个原则:全面性原则, 为防止内控制度在执行过程中的片面性, 需要确保内控制度贯穿于乡镇财政管理的决策、执行和监督整个过程;制衡性原则, 内控制度的目的是形成不同部门和不同岗位相互监督、相互制衡的机制, 因此内控制度要坚持专人专岗、不相容职务相分离, 以及设置授权审批权限等方面;合理性原则, 内控制度要坚持在遵守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 科学合理的设置内控程序和规则, 以达到内控制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建立健全乡镇财政内控制度, 需要分析乡镇财政管理的各个环节, 针对不同的环节, 建立内控制度, 从而在整体上形成相互制衡的内控制度体系。具体来说, 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

(一) 管理环节的内控制度

乡镇财政内控制度的建设依赖于管理环节内控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在管理环节上, 主要内控制度可以分为:1.完善会计核算, 会计是乡镇财政内控的基础, 需要专业的会计人员进行会计核算, 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与真实性;2.明确岗位职责, 科学设置不同工作岗位和明确各岗位的职责与权限, 要求不相容职务相分离;3.授权审批权限设置, 审批权限设置不合理会造成审批权的随意性和主观性, 因此, 要明确授权审批的范围、权限、责任等;4.信息传递控制, 要确保各方面信息传递的及时性、有效性, 反映资金使用进度等情况。

(二) 业务内容环节的内控制度

乡镇财政的覆盖范围广, 内容多, 需要针对不同业务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1.预算管理, 加强预算编制、执行管理以及效果评估, 根据差异, 及时调整预算;2.收支管理, 强化资金收支管理, 严格资金拨付审批授权的程序和职责, 保证资金有效使用;3.专项资金管理, 由于专项资金一般是财政涉农资金, 更需要加强此项资金的监督检查, 确保安全存管;4.会计管理, 要对会计的全过程进行系统管理, 确保财会报告准确真实并规范票据使用行为。

(三) 监督过程的内控制度

要发挥财政监督的作用, 规范财政监督的程序, 提高财政监督的质量。通过在日常监督检查过程中能够掌握内控制度运行的效率;监督部门平时在与工作人员的沟通能够获得内控制度是否得到有效执行的信息。此外, 监督部门能够通过针对某个内控环节进行监督检查能够掌握内控制度设置的不足并及时改正。

三、乡镇财政内控制度存在的缺陷

由于乡镇财政内控方面专业人员缺乏, 素质较低, 导致乡镇内控制度建设不规范, 这个问题既不利于乡镇财政管理效率的提升, 也会对乡镇经济发展速度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需要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以便找出乡镇财政内控制度存在的缺陷, 进而提出改进的建议:

(一) 内控制度认识不深入

由于乡镇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各种法规制度落实不到位, 大部分乡镇财政负责人内控意识薄弱, 对内控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不深入, 导致乡镇财政内控制度建设滞后。由于乡镇财政管理者对内控制度不重视, 使用财政资金不经必须的途径;而财会人员岗位职责不强, 内控制度落实不到位, 部分财会人员缺乏必要的财会知识, 导致会计工作质量下降, 原始会计凭证以及各种票据等管理混乱。

(二) 内控制度不完善

乡镇财政内控制度涵盖财政的各个环节, 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 都不利于内控制度的执行, 内控制不完善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乡镇财政内控制度建设滞后。由于乡镇经济发展水平不高, 经济制度相对落后, 使得制定的内控制度的内容、范围与实际财政管理需要不匹配, 造成内控制度适用性降低。2、内控制度注重形式。部分乡镇财政虽然建立了内控制度, 但建立的目的不是为了提高管理效率, 加强管理, 防范风险, 而是为了满足上级部门的监督检查要求, 因而执行的很少, 使得内控制度形同虚设。3、内控制度配套措施缺失。部分乡镇即使建立了内控制度, 但由于缺乏与之相配套的规章制度和相应的措施, 内控制度执行效果并不理想, 降低了内控制度建立的初衷。

(三) 内控制度约束不明确

完善的乡镇财政内控制度要求专人专岗、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 资产管理责任不明确, 分工不清晰, 导致岗位设置不科学, 关键岗位人员兼任现象严重。除此之外, 单一领导掌握审批权由于约束不到位, 可能造成审批授权的滥用, 导致财政资金流失现象严重。内控制度的有效执行需要相应的监督机制相配合, 只有加强监督管理, 内控制度才能得到全面实施。由于内控制度约束不明确, 导致内控制度执行效果不理想。

四、加强乡镇财政内控制度的建议

(一) 提高对乡镇财政内控制度的认识

乡镇财政负责人对财政内控制度的认识深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内控制度的健全与有效执行。为提高乡镇财政负责人内控制度的意识, 需要对负责人进行定期培训, 使他们认识到内控制度对乡镇财政的重要作用, 认识到内控制度对提高经营管理效率、保全资产、防范资金流失的重要性, 从观念上改变负责人的态度。只有强化负责人的意识, 才能确保财政内控制度的全面建设。

(二) 要建立健全内控制度体系

乡镇财政内控制度包含内容广泛, 加强内控制度建设主要从预算、人员、监督和政策等方面。首先要完善乡镇财政内控制度, 建立能够确保预算编制和执行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机制, 将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的全过程纳入监控的范围之内, 保证财政资金收支的安全和有效运行。其次要建立并完善人员管理的内控制度。明确不同岗位的职责和所需的人员, 配备相应的工作人员;建立岗位工作责任制, 形成专人专岗, 关键职位不相容的制度, 确保岗位分工明确, 职责清晰;针对不同岗位职员定期组织培训, 保证工作人员接受新知识, 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人员素质;提高奖惩的激励约束制度, 根据岗位职责考核不同结果进行奖励和和适当的惩罚, 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三) 提高财会人员素质

乡镇财政内控制度薄弱的一个重要方面便是缺乏专业的财会人员。乡镇财政现有财会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容易导致会计核算工作的失误, 影响了内控制度的执行。提高财会人员素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严格按照财务管理法规的规定招聘相应的财会人员。适当提高财会人员待遇, 吸引并保留优秀的专业人才。2.对现有的财会人员进行定期的业务和专业知识培训, 使他们掌握新知识, 提高财会管理知识和技能。3.建立激励约束机制。要根据财会人员的绩效给予适当的奖惩, 以激励财会人员在工作中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严格执行内控制制度。

(四) 提高监督的强度和质量

乡镇财政内控制度的建设和有效执行离不开强有力的监督机制。建立相配套的监督管理机制, 对内控制度的实施进行实时监控。监督部门不仅能够通过观察日常业务活动从侧面了解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 也能够在从工作人员的沟通交流中掌握内控制度的执行效果。根据监督调查结果, 对内控制制度进行不断调整和改善, 有助于推进财政改革、提高财政管理水平、保证财政资金有效运行。

摘要:乡镇财政内控制度建设对提高财政管理效率、保证资金管理安全与有效执行、防范于化解财政风险、确保基层政权的稳定以及促进财政管理规范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乡镇财政内控制度建设的基本原则以及乡镇财政各环节采取的内控制度。在此基础上, 为加强乡镇财政内控制度建设, 探讨了乡镇财政内控制度在实施中存在的缺陷, 并针对不同的缺陷, 提出一些改善的建议。

关键词:乡镇财政,内控制度,乡镇财政内控制度缺陷

参考文献

[1]李建华.强化乡镇财政监督管理的六项措施[J].财政监督, 2005;2

[2]陈梅青.浅谈乡镇财政内控制度的建设[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1;11

[3]张莹莹.乡镇财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科技信息, 2011;29

乡镇财政支出制度改革刍议 篇3

关键词:乡镇政府 财政支出 改革

一、目前乡镇财政支出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越位”与“缺位”并存

财政支出越位表现为:一是直接涉足竞争性领域。改革开放过程中,许多乡镇政府出面贷款和集资,办起了一批乡镇企业,但由于人才匮乏、缺少竞争,管理不善、信息跟不上市场变化。几年下來,倒闭破产时时发生,使乡镇财政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二是超越自身经济实力投资“政绩”工程。一些乡镇主要领导在当政期间,急于政期业绩,不顾长远利益,不考虑财力许可,靠贷款、集资和摊派大搞“面子”、“样板”、“形象”等工程。结果是完成一项建设,留下一笔债务。三是习惯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大包大揽。对一些进入市场的乡镇事业单位,已经从市场取得较高的收入,但仍然享受着以前政府所提供的一切待遇。四是乡镇机构庞大,财政供养人员过多,支出负担重。

财政支出缺位表现为:一是对乡镇公益事业保障乏力。乡镇公益事业单位(如中小学、卫生防疫站等),按性质属于公共部门,其服务属于公共产品范畴,这些支出理应由财政资金予以保障。但现在却资金供给短缺,保障乏力。二是对由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设施、环境保护、非盈利性的基础设施项目,投入偏少。并由此衍生乱集资、乱收费、乱摊派和过度依赖贷款搞建设的现象。三是对农村社会保障无力顾及。社会保障是现代社会公平的基本要求,也是保障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柱,在我国以市场为取向的农村改革中,急需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以稳定广大农村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但是以目前的乡镇财力,根本无力顾及。

(二)刚性支出增长过快,超过了乡镇财政财力的增长

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一些增支政策,使乡镇财政刚性支出不断增加。一是政策性增资。近几年来国家调整基础工资,提高工资补贴标准,改革社会保险,扩大社会保险范围等,都增加了乡镇财政负担。二是法定支出增加。国家通过制定法律,对一些支出标准作出了硬性规定,如规定农业、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支出增长速度必须高于财政收入增长速度,且要逐年递增。三是资金配套政策。上级有关部门出台的专项政策,下达的各种专项资金,都要求乡镇政府安排一定的配套资金,否则,专项资金难以到位,这也增加了乡镇财政的支出压力。这些刚性支出的增长,有的远远超过了乡镇实际可用财力的增长,造成支出的硬缺口。

(三)支出预算编制方法的不科学

长期以来,我国乡镇财政支出预算编制方法一直是按功能并采用“基数法”编制预算。这种方法有其合理之处,如按功能编制预算支出便于经济分析;编制方法较为简便等。但这种预算方法的明显不足:一是没有将预算指标细化到具体单位和项目,不利于乡镇财政的监督,不利于合理控制支出;二是由于预算编制较粗,预算分配的透明度不高,造成预算约束弱化;三是支出预算科目的设计不科学、不规范,不能从不同的角度全面反映乡镇政府的事权和财政支出金额,因而不能满足细化预算的要求,也不便于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准确的分析。

(四)乡镇财政预算约束软性化,缺乏监督力度

乡镇财政预算是乡镇政府有计划配置和分配乡镇财政资金的重要手段。预算一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审查通过,就成为乡镇政府一定时期内的收支行为准则,不得随意变动。但在实际执行中,一方面由于乡镇人大缺乏监督财政的经验,其工作仅限于形式;另一方面,由于乡镇人大平时对财政预算执行监督不足,造成部分乡镇执行预算过份随意,调整预算也很少通过乡镇人代会,往往凭领导“一支笔”或“一句话”,导致预算数和决算数差异较大。同时,由于乡镇预算内外尚未集中统一管理,预算外资金游离于财政监督之外,一些不合理、不合法开支在预算外列支。这一切都为财政支出超预算的产生留下一步隐患。

二、乡镇财政支出制度的革新思路

(一)优化支出结构,建立乡镇财政支出新格局

优化乡镇财政支出结构的前提是科学界定乡镇财政支出范围。财政支出范围不科学,优化支出结构很难收到应有的效果。根据乡镇财政职能,我国乡镇财政支出范围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乡镇政权建设;二是乡镇社会公益事业;三是农村社会保障;四是非竟争性和非经营性的公共投资。同时,还应对上述的目标支出进行内部结构调整。

1、精简基层政权机构,节减行政支出

(1)当前,我国乡镇设置过多,规模过小,致使资源配置不合理。因些,我们要紧紧抓住加快城市化和城镇化建设步伐这一契机,本着资源共享、合理配置资源的原则,根据交通条件、人口、区域面积、经济总量等因素,重新对乡镇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建设小城镇,走城镇化道路。这样,既可以从根本上达到精简乡镇机构和人员的目的,把“吃皇粮”的人员压缩到最低点;又可以利用小城镇的聚集效应,扩大城镇规模,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城镇人口对道路、供水、供电、环境等基础设施和商场、学校、医疗、文化等服务设施的共享率和利用率,最终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目的。(2)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对乡镇政府的职能要按市场的要求进行重新界定。从对经济事务的直接干预、直接管理逐步转移到间接调控、间接管理上来。把政府不该管的事彻底分离出来,属于市场的还给市场,属于企业的放给企业,属于社会的交还社会,属于村组织管理的让给村组织管理。同时,必须把原前事业机构具有的行政职能全部剥离,一切权利还给乡镇政府,做到政事、政企、事企彻底分开。此外,县级政府要加大放权力度,除少数部门外,县级职能部门应将相应的人、财、物之权下放给乡镇政府管理,使乡镇政府拥有完整的职能,真正做到乡事乡管,乡财乡理。(3)要按照小政府大社会的原则,对乡镇现有的内设机构进行撤并转,通过精简机构、减员增效,达到节减人员开支,缓解乡镇财政压力的目的。(4)严格控制经费支出。一切开支都要严格按照财务制度和批准的预算办理,都要置于严格的财务、审计监督之下,对任何违反规定的行为都要依法严惩。

2、调整事业布局,优化社会公益事业支出结构

乡镇财政应对基础教育、卫生防疫等纯社会公益事业给予经费上的保障。但是,对乡镇事业布局结构应进行调整,彻底打破按行政区划和行政隶属设置事业单位的传统模式。对重复设置、任务交叉、效益低下的事业单位,要进行机构撤并和人员分流,提高事业发展和经费使用效益。比如有些地方教育布局不合理已成为增加乡镇财政负担的一个重要方面。据某市调查资料反映,目前一些村小学师生比例仅为1:7左右,个别村小学只有20--30个学生。如果师生比按照1:15进行配置,可分流50%以上的教师,缩减一半校舍和相关办公、维护费用。因此,要通过调整教育布局,适当合并现有的学校或教学点,扩大学校规模,调整和清理不合格教师,以达到减少乡镇教育支出,提高乡镇办学效益和质量的目的。二是对不属于公共支出范围的事业单位,比如一些民办公助的站、所,应通过不同方式限期与财政供给脱钩,逐步推向市场,使其自负盈亏。

3、财政要保障非竞争性和非经营性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

乡镇范围内的基础设施和公共工程主要是指道路、桥梁、农田、水利、消防基础设施和乡镇(小城镇)的公共设施。保证这些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的支出,是建立公共财政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基层政府的职能使然。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基础薄弱、起点较低,在初级阶段政府的作用尤其重要。因此,乡镇财政要加大对这些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支持力度,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

(二)改革预算编制方法,构建乡镇支出预算新体系

改革支出预算编制的目标是:细化支出预算编制内容;将预算支出按单位和功能进行分配;建立零基预算编制方法。

1、实行部门预算。编制部门预算是公共支出预算通行的做法。通过部门预算,一是细化支出预算编制,提高预算的透明度,有利于防止支出预算分配和执行中的“黑箱操作”,便于立法机构对預算的审查和监督;二是强化预算的约束力,能够有效防止挤占挪用财政资金现象,有利于提高预算管理水平;三是实行统一的支出预算,便于集中财力,统筹安排,有利于推行乡镇综合财政预算管理。

2、推行“零基预算”。传统的乡镇财政支出分配一直采用“基数法”,这种方法虽然比较简单,但实际执行结果往往造成支出刚性增长,不利于财政宏观调控。“零基法”则不同,主要是根据各单位履行职责、发展目标和人员配备等宏观困素确定资金使用额度,一切从“零”开始。与“基数法”相比,“零基预算”在支出预算分配上更具有公平、公正和合理性。因此,在编制乡镇财政支出预算时,应逐步采用零基预算法。

(三)创新管理机制,探索乡镇财政支出管理新模式

1、推行政府采购制度。推行政府采购制度的意义在于:⑴有利于强化支出预算约束,提高乡镇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⑵有利于从源头上抑制各种腐败现象,提高乡镇政府的信誉和威望。

2、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对加强乡镇财政支出管理的意义在于:⑴有利于库款调度。改变目前财政资金管理分散,支出多头,重复开户的混乱局面。⑵有利于财务监督。乡镇财政、支出单位、结算银行都持有可以相互核对的资金支付账册,预算执行规范透明,监督管理贯穿全过程。⑶有利于强化支出预算的约束力和预算执行管理。

(四)强化监督,健全支出监控新机制

1、加强乡镇人大对乡镇财政预算及执行情况的监督。对本级人代会通过的预算,必须严格执行,不得随意变更。如遇特殊情况需要增加支出或减少收入应编制预算调整方案,按法定程序提请乡镇人大主席团批准。乡镇财政要坚持每季向乡镇人大主席团汇报一次预算执行情况,年终向人代会汇报决算情况。

2、加强县级财政对乡镇财政的监督指导。一是对乡镇财政总会计实行会计委派;二是定期对乡镇财政收支状况进行检查;三是设立乡镇财政收支预算备案制度,年初收支预算及年中预算变更都要及时上报县财政部门备案。

3、健全乡镇财政审计制度。其重点是乡镇财政收支情况年度审计和乡镇主要领导离任审计制度。审计主体一般应由县级审计部门承担。

总之,通过以上创新,目的是使乡镇财政在支出上更加合理、科学、有效;在管理上更加有章可循;使乡镇财政支出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更相适应。

参考文献:

1、孔志锋、高小萍:《构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中国财经信息资料2004年2月10日

2、张玲:《标本兼治化解地方财政风险》,中国财经信息资料2004年7月18日

3、湖州市委办、财政局联合课题组:《加强乡镇财政建设,促进乡镇财政发展》,浙江省预算管理与会计改革论文选2004年8月16日

4、张世超:《政府财力整合与财政体制改革》,经济参考报2004年8月18日

5、龙昊:《积极财政转型防范财政风险》,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10月27日

6、刘尚希:《财政风险防范的路径与方法》,财贸经济2004年12月18日

7、刘军民:《以公共财政建设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7月6日

8、刘尚希:《构建和谐社会与当前财政的任务》,财政与税务2006年12月12日

9、郝书辰、王进杰:《政府绩效预算执行控制改革研究》,2007年3月15日

乡镇信访工作制度 篇4

(二)乡(镇)人大信访工作坚持以法律为准绳,以事实为依据,分工负责,归口办理和领导亲自办信访的原则;

(三)乡(镇)人大信访承办下列信访事项:

1、对乡(镇)人大选举产生的政府工作人员的控告和检举,乡镇信访工作制度。

2、对乡(镇)人大代表和上级人大代表的控告和检举。

3、对乡(镇)行政区域内重大事项提出的建议、批评和意见。

4、上级人大机关或领导交办的信访案。

5、依法应由乡(镇)人大受理的其他信访案。

(四)乡(镇)人大信访达到下列要求:

1、对信访案,乡(镇)人大在接待、登记后,7天内作出处理意见,并着手查办或转交有关部门办理;

2、凡直办的信访案,在受理之日起30天内办理完毕,特殊情况不得超过90天;

3、交办案在90天内办结,并将办理结果书面回复交办机关,同时书面答复信访人;

4、发现对承办结果适用法律不当,处理有误的,应退回重办,不属本单位承办的自受理之日起7天内退回;

5、信访承办人员与信访事项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回避;

6、信访承办人员要保护信访人的合法权益,不得泄露信访人隐密,不得扩大范围,不得遗失、损毁信访材料,不得压报、滞报、舞弊、受贿、打击、报复;

7、信访人可以向乡(镇)政府的办理机关或向上级机关申请复查,复查机关应在30天内复查答复,特殊情况不超过60天;

8、乡(镇)人大信访案的有关登记、调查、处理的各类资料应规范完善,妥善保存,年底整理入档,管理制度《乡镇信访工作制度》。

(五)乡(镇)人大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分析信访工作情况,处理重大信访案件。

(六)对信访案承办有下列行为的,应通报批评或依法作出处理。

1、接到交办案通知后拒不提供情况或材料的;

2、接到交办单位交办的信访案后顶着不办或拖着不办的,在规定时间内既不说明原因又不报告结果的;

3、在信访工作中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给工作造成损失的。

乡镇内审工作制度 篇5

内部审计工作制度

第一条 为了规范全镇的经济管理工作,维护财经纪律,加强廉政建设,根据审计法及上级有关制度,结合本镇实际,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 全镇各部门、各村、社区等依照本制度接受内部审计。

第三条 内部审计人员在上级机关(区审计局)审计部门和党委政府领导下,依法依规开展工作。

第四条 审计的内容

1、会计工作的合法性、真实性和有效性。

2、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和执行情况。

3、镇、村等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

4、资产与资金的安全完整及使用情况。

5、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

6、现金、银行存款管理使用情况。

7、其他资金及财务管理情况。

第五条 在实施审计工作中,可行使以下职权:

(一)根据内审工作需要,要求报送财务收支计划,预算执行情况、决算、会计报表和其他有关文件资料;

(二)审核有关的报表、凭证、账簿、预算、决算、合同、协议,查阅有关文件和资料、现场勘查实物;

(三)检查有关的计算机系统及其电子数据和资料;

(四)发现被审计单位转移、隐匿、篡改、毁损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其他有关资料的,有权予以制止;

(五)如有违纪,有权予以暂时封存相关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及其他资料;

(六)有权提出纠正处理违法、违纪、违规行为的意见以及改进措施;

第六条 内部审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审计职业道德规范,客观公正、恪尽职守,不得徇私舞弊和泄露秘密。

第七条 内部审计人员在行使职权时受国家的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打击和报复。

第八条 由于被审计单位或当事人隐瞒真实情况或提供虚假证明,造成审计结果与事实不符的,应追究被审计单位财务负责人或当事人的责任。

第九条 审计过程中应当履行以下职责:

(一)制定内部审计工作制度,编制内部审计工作计划;

(二)镇、村财务收支、财务预算、财务决算、资产管理以及其他有关的资料进行监督;

(三)组织对镇政府经费帐及下属单位经济活动分季度进行经济责任审计。

(四)组织对发生重大财务异常情况专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乡镇信访接待工作制度 篇6

导语:为认真贯彻执行《信访条例》,加强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建设,建立信访工作长效机制,根据《东兰县党政领导干部信访工作接待日制度》,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十七大精神和《信访条例》,围绕构建平安和谐社会的内容和目标,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执政能力,畅通信访渠道,妥善解决群众信访问题,促进全镇经济和社会事业又快又好地发展,为构建平安和谐长乐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工作目标 在镇党委、政府领导下,建立镇党委、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各村(社区)统一规范、畅通有序、方便群众、统筹兼顾、科学高效的领导干部接待群众来访工作机制。切实形成领导带头、责任明确、齐抓共管、各负其责、标本兼治、解决有力、一级抓一级、一级向一级负责的信访工作格局,把本辖区,本部门群众反映的问题和矛盾隐患解决在属地和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最大限度地减少集体上访,越级上访和重复上访,努力开创信访工作新局面。

三、工作职责

一是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认真履行“负总责”和“一岗双责”的职责,认真负责本镇、本村(社区)和本单位受理的群众信访事项。

二是能够当场解决的力求当场解决,当场解决不了的要明确责任服务承诺,限时和限期办结,应当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的要明确告之当事人,并做好思想疏导工作。

三是镇级领导接待日,除接待正常来访外,主要解决各村(社区)、各部门已受理,但没有解决或难予解决好的信访事项以及跨村(社区)、跨部门解决不了的问题。四是接访领导按首问责任制要求,既要负责接待,又要负责对来访问题的处理,切实做到“六包”即包接待、包协调、包督办、包落实、包稳定、包劝返。五是镇信访接待室和党政综合办公室负责做好接待日的组织实施,主要做好领导干部接待前、接待中、接待后各项工作的组织协调和落实。在接待群众来信来访中坚持“谁值班、谁接待,谁接待、谁负责,谁主管、谁办理”的原则。

四、工作方法

(一)参加接待的领导人员范围

1、镇级领导班子成员参加信访接待日的领导为镇党委、人大、政府、纪委实岗副科级领导干部。

2、各村委、镇级各部门参加接待日接待的领导为支书、主任和部门负责人。

(二)接待来访时间

1、镇领导接待日:按照县级规定,每星期安排一个工作日,明确一名实岗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负责接待来访群众,同时,因急事急访或其他特殊情况需要,随时由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进行接待。

2、村(社区)每星期应相应安排一个工作日,由村(社区)主要领导接待群众来访,同时,要落实好常年值班接待制度,方便群众有事能找能办。

3、镇级各部门每星期应安排不少于半个工作日由部门负责人接待群众来访,并坚持日常接访和定期下访,把群众需要解决的问题,解决在基层。

(三)接访地点

1、镇级领导干部接待来信来访一律安排在党委、政府信访接待室,即司法所办公室。

2、各村(社区)领导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地点,一律在本村(社区)办公室。

3、镇级各部门领导接待群众来信来访,一律在本部门办公室。

(四)接待来访安排、公示和接访方式

1、镇级领导接访由镇信访室与党政综合办及镇政府各部门协调联系,确定本月接访领导和接访时间,并在月初书面公示。

2、各村(社区)、镇级各部门领导接待来信来访的时间和日常值班接访制度均应进行公示。

3、领导干部信访接待日,每次由一名领导干部接访,或相关领导干部联合接访,对重点信访人和重大信访问题也可约访或下访。领导干部接访时,要摆放公示牌、标明姓名、职务,参与接访的工作人员要认真填写《长乐镇领导干部接待群众来访登记表》,根据领导要求,逐件签署具体办理意见。

(五)信访事项的处理

对在信访接待中所反映的问题,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一包到底、一案一清”的原则和“六包”的要求进行处理,信访人员应将领导干部接访时填写的登记表及其来访事项交办通知书分别送达有关部门和来访群众,承办单位应在60日内提出处理意见,根据接待领导和分管领导同意后及时答复来访人。对案件复杂、涉及面广,影响较大的信访件,召开信访听证会,广泛听取社会各届的意见后,再进行调处。

四、工作要求

(一)各村委、镇级各部门领导都要充分认识做好信访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落实制度,做好信访工作的责任感,定期分析和排查本辖区信访热点,制定化解措施,落实责任人。

(二)坚持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工作原则,对本辖区内的一切信访案件严格实行“六包”制度,如因工作不力造成越级到县、市、自治区、京上访的,主要领导自费先带回上访人员,再追究相关责任。

乡镇工作纪律制度 篇7

一、乡镇 (街道) 新闻发言人制度现状分析

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出现已有百余年的历史, 我国从1983年引进新闻发言人制度也有三十余年, 经历了起步、发展到成熟三个重大发展阶段。目前, 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主要建立在国家、省 (直辖市) 、市 (州) 三个层面, 延伸到乡镇 (街道) 一级还很少。在国内, 较早设立乡镇 (街道) 新闻发言人的有西安蒲城县、四川成都市;下发了相关文件进行规定的有四川成都市、贵州水城县、安徽合肥长丰县;对新闻发言人组织进行集中培训的有西安蒲城县、安徽合肥长丰县、湖南长沙天心区。总体来讲, 乡镇 (街道) 级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立还处于初级阶段, 正式建立了新闻发言人制度的乡镇 (街道) 很少, 虽然设置了新闻发言人的乡镇 (街道) , 新闻发言人普遍由分管新闻宣传的领导担任, 这对于积极应对媒体, 提高新闻发布的权威性大有帮助, 但是整体来看, 新闻发言人制度的作用发挥还很不够, 新闻发言人队伍的整体素质亟待提高, 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

二、乡镇 (街道) 新闻发言人制度困境分析

乡镇 (街道) 新闻发言人制度困境分析实际上是乡镇 (街道) 新闻发言人制度发展与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的分析。具体包括领导的重视程度、制度的健全程度以及新闻发言人的素养高低等。

(1) 乡镇 (街道) 对新闻发言人不重视。在思想认识上存在不足, 在媒体应对方面, 还是传统做法, 好新闻竭尽全力推, 负面报道却想尽办法压或挡, 特别是对负面舆情不敢直接面对, 不敢主动站出来说明真相;在团队意识上比较缺乏, 乡镇 (街道) 对新闻发言人制度的认识还存在误区, 往往将新闻发布或舆情应对的工作交付给新闻发言人一人处理, 对新闻发布和舆情应对工作没有系统思维, 缺乏团队意识。对人员队伍培养不重视, 乡镇 (街道) 从事新闻发言人工作的基本上是行政人员, 没有从事新闻媒介工作的经验, 在对新闻发言人的专门培训很少, 没有专门的经费支持。

(2) 乡镇 (街道) 新闻发言人制度缺失。一是缺少制度保障。乡镇 (街道) 新闻发言人在制度上很不健全, 对于新闻发言人的职责、新闻发布会如何召开、如何组建团队应对媒体、如何处置舆情等都没有明确的制度进行规定。二是缺少权利规范。乡镇 (街道) 缺少一项制度对新闻发言人的权利和义务进行明确的规定。三是缺少有效监督。乡镇 (街道) 新闻发言人制度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 导致在信息发布的过程中, 对于取得的成绩大肆宣传、自吹自擂, 对于出现的问题和矛盾能回避则回避, 对重大突发事件谎报、瞒报。

(3) 乡镇 (街道) 新闻发言人素养不高。一是政治素养不高。乡镇 (街道) 新闻发言人大多由分管新闻宣传的副职兼任, 他们进行政治理论学习和政治素养提升的时间非常少, 对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的大方针政策能够系统掌握的较少。二是媒介素养欠缺。乡镇 (街道) 新闻发言人很少有从事新闻媒介工作的经历, 对新闻学知识、传播学知识等比较缺乏, 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判断能力较弱。三是职业素养不足。乡镇 (街道) 新闻发言人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新闻发言人专业教育。因此, 缺少新闻经验, 加上乡镇 (街道) 新闻发言人大多由领导班子成员担任, 存在官本位思想, 有控制媒体的意向, 使得在角色转换过程中不能有效发挥新闻发言人的作用。

三、乡镇 (街道) 新闻发言人制度路径分析

在自媒体时代, 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 乡镇 (街道) 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是大势所趋。要把新闻发言人制度在乡镇 (街道) 实实在在建立起来, 并得到有效运用, 相关领导必须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予以高度重视。同时, 新闻发言人制度要抓紧建立健全, 新闻发言人各方面素质要迅速提高, 这才是乡镇 (街道) 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有效路径。

(1) 把强化认识作为建立乡镇 (街道) 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基石。要在乡镇 (街道) 全面建立起新闻发言人制度, 必须要强化各方面的认识。首先, 要提高思想认识, 增强新闻媒介意识。乡镇 (街道) 要从根本上解放思想, 增强新闻媒介意识, 提高对新时期舆论环境和媒介机制的认识, 转变传统做法, 主动与媒体沟通。其次, 要争取上级支持, 提供制度落实保障。乡镇 (街道) 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立, 要通过上级部门以行政命令或规范要求予以规定;要在上级部门认可的情况下建立好各项流程、规范, 确保在应对新闻媒体时, 有章可循。同时, 上级主管部门要将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纳入绩效考核的范畴, 加大监督考核力度, 有效推进制度的落实。再次, 要加强队伍建设, 奠定制度执行基础。乡镇 (街道) 不仅要明确至少一名经验丰富的新闻发言人, 还要加强对各部门 (社区) 负责人和工作人员的新闻媒介知识的培训, 确保在遇到舆情事件的时候, 能迅速组织相关单位人员组成一支舆情应对团队, 按照新闻发言人制度的规范和要求予以有效应对。

(2) 把健全机制作为建立乡镇 (街道) 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核心。建立健全乡镇 (街道) 新闻发言人制度, 是在乡镇 (街道) 落实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核心。首先, 要建立健全新闻发言人内部管理制度。依据相关规定, 结合乡镇 (街道) 实际, 制定新闻发言人选拔规定, 出台相关管理办法, 明确新闻发言人的职责、新闻发布的内容、新闻发布的形式以及新闻发布的管理程序和新闻发言人的工作要求等。其次, 要明确规范新闻发言人权限。要规范新闻发布会召开前准备工作的流程和程序;要根据新闻发言人的权利和职位, 明确新闻发言人能对外发布信息的范围和程度;要规范信息发布流程和发布途径。最后, 要加强新闻发言人考核评估。要建立新闻评估反馈机制, 掌握新闻发布的社会反响情况, 用于评判新闻发布的成败, 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要建立新闻评估激励机制, 对于新闻发言人给予评估, 对表现突出的给予奖励;要将考核评估结果归档并公示, 展现出新闻发言人的公信力, 提高公众对新闻发布的信任度, 有效提升公众对社会政治的参与度。

(3) 把素质提升作为建立乡镇 (街道) 新闻发言人制度的重点。把握重点, 着力提升乡镇 (街道) 新闻发言人队伍的整体素质, 首先, 要加强政治理论教育, 提高政治素养。一方面新闻发言人要不断加强自我学习和自我修养, 学深学透党的政治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 提高政治敏锐性;另一方面, 要积极组织乡镇 (街道) 新闻发言人参加政治理论的系统培训, 强化政治素养。其次, 要加强媒介理论学习, 提高媒介素养。要通过集中培训的方式, 组织乡镇 (街道) 新闻发言人系统学习新闻学、传播学等知识;要通过具体实践, 提高对话媒体、处置舆情的能力和水平;要通过媒体单位的锻炼, 熟悉新闻媒体的运作规律, 从根本上提高乡镇 (街道) 新闻发言人的媒介素质。最后, 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提高职业素养。一方面, 要通过自我学习和集中培训等形式, 着力提高乡镇 (街道) 新闻发言人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现场驾驭能力等;另一方面, 要加强对乡镇 (街道) 新闻发言人职业道德教育, 通过理论培训和实际案例教导, 让新闻发言人牢记自己的职责所在, 对自己说过的话负责, 对公众负责。

摘要: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自1983年建立以来不断地发展完善, 但在乡镇 (街道) 一级却还处于初级阶段。乡镇 (街道) 作为政府最基层服务机构, 处理着大量纷繁复杂的社会事务, 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成为乡镇 (街道) 的重要任务, 在新媒体时代, 迫切需要推进新闻发言人制度在乡镇 (街道) 的建立, 以应对复杂多变的舆情环境。

关键词:乡镇 (街道) ,新闻发言人制度,路径

参考文献

[1]刘金峰.完善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的路径选择[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10) :15-19.

[2]王晨.积极推进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J].求是, 2010 (20) :27.

[3]卢曼.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困境及其优化路径研究[D].湖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3.

乡镇工作纪律制度 篇8

【关键词】基本药物;制度;成效;问题;建议

【分类号】R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492-01

1实施成效

1.1基本药物价格降低: 从2010年的3月份到12月份,十个月的时间内,相关试点地区的次均门诊药费降低了16.56%,次均门诊费降低了8.60%,;次均住院费降低了10.44%,次均住院药费降低了14.77%。并且,在门诊看病的人数上升了3.89%,且出院人数也升高了3.49%,基本药物的使用情况由开始的31.7%升至68%。这些资料表明,药物的价格有很明显的下降,百姓得到了益处,从而就医看病的积极性也有所提高。

1.2卫生院调整定位,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增强: 最近几年,因为运行成本的增加以及工作人员较低的待遇等多方面的压力,使得基层医疗机构为了增加收入,忽视了公共卫生服务偏重于医疗服务,有些甚至不依照规定私自进行核定级别之外的手术内容,使医疗风险以及医患纠纷大大增加。随着我国基本药物零差率实施以及对财政补偿机制的不断完善,尤其是公共卫生方面的经费保证到位,乡镇卫生院将基本公共卫生职能的履行当做工作的重点,将对农村居民的保护最为目标,积极展开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基本医疗等综合性的卫生服务以及管辖区域的内村卫生室的乡村医生培训、业务指导、管理及考察工作,使公共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及可及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1.3增强了医德医风的建设: 多年以来乡镇卫生院都存有以药养医的状况,并且越来越依赖药品差价的收入,“大处方”的现象屡禁不止,开单提成、药物回扣等不良现象也有存在,乡镇卫生院和医生同药品之间的利益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百姓看病贵的问题。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的实行使得乡镇卫生院重新获得了公益性,医务工作人员的创收压力减轻了,并且增强了道德满足感。

2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1基本药物品种无法满足医疗抢救需求:当前我国确定的基本药物种类仅为302种,虽然部分地区自行增加了基本药物种类,但是通过对实践的研究发现,一些医疗急救必须品种,群众习惯的品种以及儿科妇科的日常用药并不在目录里,患者对此感到非常不满意,他们认为虽然药价下降了,可是品种也减少了,这就使得患者对乡镇卫生院的服务能力感到不满,继而会选择到上级的医疗机构去诊治,因此乡镇卫生院的业务量并没有想象中提升的那么快,并且住院病人的数量也逐渐减少。相对一部分病人来说去上级看病的路费增加了,而且实际的医药费也有很大的可能增加。

2.2药物配送不及时,乡镇卫生院服务质量受影响:在国家及部分省制定的基本药物采取省级集中招标采购的政策中,因为乡镇卫生院用量少,比较分散的中标品种等原因使得成功中标生产并且配送的企业不及时对基本药物给予供应,导致乡镇卫生院存在严重的基本药物短缺现象,在供应初期基本药物零差率的不及时供应率高达40%。虽然一些地区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是这种现象依然存在,令乡镇卫生院的服务效率受到严重影响,严重的还可能导致医疗纠纷。

2.3 基本药物制度在群众中知晓度不高: 有关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不单单只是让医疗机构有比较清楚的认知,必须还要让人民群众对此感到认可。当前的实施状况为:在政府的大力推广之下,医疗机构及医生们慢慢地适应并且改变了用药习惯,可是大多数的百姓对基本药物的了解非常的少,逐渐的流行起了“便宜的就是低效的”的说法。随着新农合报销比例的提升以及门诊统筹的实施,百姓经常依据个人病史或药品广告要求医生只开某种药物。这些问题的存在必定会对基本药物制度的推行造成影响。

3针对性建议

3.1修订药物目录,增加适宜品种:相关工作人员要吸取基层医疗卫生部门提出的意见,并且根据反映的情况制定出符合当前形势的省级基本药物目录。并且在最新修订的基本药物目录出台之前,要发放到相关医疗单位对新目录进行增补工作,增补的数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确保增加的品种为乡镇医疗部门的医疗急救必需。

3.2完善招标体系,确保基本药物充足供应:基本药物的选择以及价位的定制属于基本药物实施的重要环节,根据在此方面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有以下三方面的改进意见:(1)完善招标体系。对招标的流程进行优化,进行量价挂钩,譬如安徽的双信封制,这种做法令价格更加合理。对于某些药品,像云南白药等,政府可以为生产企业给予适当的经济补贴,将这些药品列入招标的平台。针对临床必需可是厂家的投标意识差的相关企业,可以为其制定相应的政策优惠加强他们的投标意识,提高投标积极性。(2)对药品品规以及厂家数量要合理科学的进行选择。我们可以学习国际的经验,根据专家的意见科学合理的定出药品剂型品归以及厂家的数量。(3)制定对药品质量进行评价的制度,进行动态的质量监督管理。要从药品原料的购进到最终消费给予全过程的监督评定,一旦出现问题,要及时给予反馈,以最快的速度做出有效地解决办法,确保药品的质量。

3.3加大宣传力度,纠正群众思想偏见:利民制度必须要有群众的支持和理解。相关部门可通过以下办法增强群众对基本药物制度的理解:(1)将基本药物的来历、生产、选定等内容加入到宣传的内容中,让群众明白这些低价的基本药物不是劣质低效的药物,而是具有高性价比、质量有保证的高效放心药;对和基本药物相关的安全用药常识进行宣传,加强群众的合理用药知识。(2)向与药物宣传有关并且宣传工作做的比较好的国家借鉴经验,可以通过电视、报纸、广播等媒体进行宣传,以多角度和层面举办多样式的宣传活动,对基本药物制度的政策及用药基本知识进行大力宣传,并及时报道工作的进度和成效,让更多的群众认可该制度。

参考文献

[1]吴浩,常利杰,赵志刚.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对社区用药情况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13).

[2]徐智.我院實施基本药物制度的临床调查[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1(4).

[3]许耀辉.乡镇卫生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思考[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30).

乡镇督查督办工作制度 篇9

乡镇督查督办工作制度

1、督查督办工作按照综合协调、分级负责、公开承办的原则,由镇人大主席督办,党政办具体监督执行。

2、所有承办单位及个人要对督办事项高度重视,措施得力,办理认真,反馈迅速,形成高速、快捷的督查督办运行机制。

3、对督查督办的事项,一般在五个工作日内反馈,紧急重大事项按照领导要求迅速办理,如期反馈;对在规定时限内办理不力、反馈不迅速的承办单位及个人,全镇通报批评并记入年终考核档案。

4、督查督办的主要内容:

(1)上级和镇党委、镇政府的重要文件、重要会议、重大决策和重要工作部署需要贯彻落实的事项;

(2)镇党委会、党政联席会、书记办公会、镇长办公会、周一学习例会和其它专题会议需要督办落实的议定事项;

(3)上级和镇党委、镇政府领导批示中需要查办、落实、反馈的事项;

(4)群众反映强烈,领导十分关注的问题以及工作中对全局中有影响的问题和事项。

5、督查督办工作以下发书面督办通知、电话督办通知和现场督办等方式开展。

6、督查督办工作落实情况,每周二由党政办整理后,以《坝固督查督办情况反馈》的形式,在每周三之前反馈各党政领导及相关部门。

乡镇便民中心工作制度(精) 篇10

1、坚持依法办事原则,认真学习党的农村工作路线、方针、政策和有关业务知识,增强为农村、农业和农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

2、实行窗口集中式办理与进村入户上门服务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切实做到工作平台前移,服务重心下沉。

3、在坚持“五制办理”、“六件管理”、“八公开办事”等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制度的同时,积极开展全程代理服务、预约服务、委托办理、跟踪回访等便民服务措施,最大限度地方便办事群众。

4、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必须做到一专多能,窗口办公适应一人多岗工作要求,进村入户上门服务满足群众全方位服务需要。

5、办理各种证照证件,要认真受理,严格照章办事,执行规范的操作程序,快捷高效地办理。

6、接待群众来电、来信、来访,要文明热情,不推诿,不拖沓,妥善解决,让群众满意。

7、积极提供各种涉农政策、科技信息、劳务输出、民事调解等咨询服务,更新服务观念,拓宽服务内容。

8、佩证上岗,礼貌服务,耐心诚恳对待办事群众,想农民所想,急农民所急,信守服务承诺。

9、增强组织纪律观念,自觉遵守各项工作制度和纪律,维护良好的办公秩序。

10、公道正派,廉洁自律,不违规违纪办件,严禁利用工作之便谋取私利,自觉接受监督。

政务公开制度

为进一步增强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政务透明度,促进依法行政,按章办事,推进便民服务中心管理工作制度化、民主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特制定本制度。

一、政务公开必须坚持依法公开、客观公正、内外有别、注重实效、方便监督的原则。

二、除涉及国家秘密及不宜公开的内容外,政务公开应包括对外公开和对内公开两个方面。

(一)向社会公开的内容

1、中心机构设置、工作职责、工作权限及工作人员的姓名、职务、职责等;

2、便民措施、服务承诺、监督办法等中心各项管理规定和管理制度;

3、办理事项、政策依据、申报条件、办事程序、承诺期限、收费标准、申报材料、样表格式文本、办理结果;

4、公众投诉方式、投诉电话及投诉的处理结果;

5、其他社会关心的事项。

(二)向中心工作人员公开的内容

1、干部廉洁自律情况;

2、中心内部财务收支情况;

3、干部任免、交流、考核、考勤、奖惩情况;

4、红旗窗口和优秀窗口工作人员评比情况;

5、干部职工关心的其他重要情况。

三、政务公开的形式要结合实际,灵活多样,注重效果。基本形式主要有通过设立政务公开栏、编印宣传资料和办事指南等载体公开;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公开;通过会议通报公开。公开的时间要与公开的内容相适应,做到经常性工作定期公开,阶段性工作逐段公开,临时性工作随时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四、对公开的内容认真审核把关,防止该公开的不公开或半公开,不该公开的乱公开。要实行“预公开”制度,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群众普遍关心的重要事项,在正式决定或办理之前要公布方案,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并进行调整后,再予正式公开。

五、对政务公开工作实施情况要进行严格的监督检查,设立举报箱和举报电话,强化监督,严格纪律,每次公开的内容均要存档,建立政务公开保障机制。

工作人员守则

服务宗旨,时刻谨记,加强学习,一专多能; 办事程序,规范严谨,依法办事,公开公正; 坚守岗位,服务民众,进村入户,方便群众; 首问责任,认真履行,文明礼貌,周到热情; 执行制度,严肃认真,廉洁勤政,不徇私情; 服从领导,团结群众,爱岗敬业,践诺诚信;

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行为规范

(一)服务语言

1、工作时,提倡讲普通话。

2、接待服务对象时,要主动打招呼“您好,您要办理什么业务”等,办理完毕要说“再见”。电话铃响三声以内要接听,首先讲“您好,хх便民服务中心,请讲”。服务中注意使用“您好”、“请”、“对不起”、“谢谢”、“再见”十字文明用语。

3、遇到本人无法回答的问题时要讲:“对不起,请稍等,我帮您问一下别的同志”;或把服务对象引导到应去的窗口。

4、当服务对象提出意见或建议时要讲: “对不起,如果我工作中有失误,请您指正”、“欢迎您多提宝贵意见”、“谢谢您的监督和帮助”。

5、当受到服务对象表扬时要讲:“没关系,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6、办理有关手续、证件时,要使用“请稍候”、“请填写”、“请交费”、“我马上给您办手续”、“对不起,您还缺少хх材料,我现在把补办件的清单给您”、“对不起,根据хх规定,您的хх不能办理,请原谅”、“请到хх窗口办理下一步的手续”等文明话语。

7、禁止使用伤害感情,激化矛盾,损害形象的语言。如:“我不管,问别人去”、“少罗嗦,快点讲”、“我还没上班,等会再说”、“我要下班了,你快点”、“我刚才已经说过,你怎么还问”、“你这人真笨”、“你的记性真差”、“我就是这样的,你能把我怎么样”、“你去投诉好了”、“不知道”等。

(二)服务态度

1、接待服务对象要主动热情,先请其就座,再为其办理手续。

2、服务对象咨询有关问题时,要耐心倾听,全面细致地解答,包括具体办理过程中可能涉及的问题也要一并解释清楚。做到耐心细致、百问不厌、百查不烦、解释全面,不准冷落、刁难、训斥或歧视服务对象。

3、对待服务对象,必须做到“五个一样”,即:干部与群众一样尊重;生人与熟人一样热情;忙时与闲时一样耐心;大事与小事一样周到;来早与来晚一样接待。接待时做到“三声”,即: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

4、要实行“热心、诚心、耐心”服务,在任何情况下严禁对服务对象闹情绪、耍态度。当服务对象提出意见、建议和批评时,要冷静倾听,耐心解释,不予争辩,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服务对象出现误解、出言不逊时,要做好政策的宣传和解释工作,不要与其辩解争吵,及时向中心领导汇报,妥善予以解决。

(三)服务仪表

1、工作时间着装整齐,佩证上岗。

2、工作时姿态文雅,自然大方,站坐姿势端正,举止文明端庄。

3、不准染彩色头发,不准留与身份不符的异怪发型。

4、女工作人员化妆要大方适度,饰品要适量庄重。

5、不随意吐痰,不乱扔杂物,讲究卫生。

(四)服务质量

1、对服务对象所办业务,应一次了解清楚,一次答复完整,一次性告知服务对象申办事项所需的全部资料,并主动介绍下一步应在哪个窗口办理。

2、书写的批文、单据等,应表述完整、字迹清楚、准确无误。

3、尽可能做到早办件、快办件,提高办事效率,材料齐全一次办理完毕,努力提前办结,严禁超出承诺期办件。4、保证群众来中心能找到人,办成事,中心工作人员应做到“宁可自己麻烦,不让群众作难”。

(五)工作纪律

1、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中心各项规章制度,在工作时间做到不说笑打闹,不大声喧哗,不扎堆聊天,不传播流言蜚语,不乱串岗位,不酗酒误事。2、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依法办事。

3、严格遵守中心考勤和请假制度,按时上下班,不脱岗,不空岗。

4、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不以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不以任何形式吃、拿、卡、要,不准损坏中心信誉和政府形象,勤政廉洁,优质服务,树立人民公仆的良好形象。

五制办理制度

为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特制定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各类事项五制办理制度: 一、一般事项的直接办理制

一般事项是指程序简便,材料齐全,可当场或当天办理的事项。一般事项采取直接办理制,其基本程序为:

1、服务对象申报材料齐全的一般事项,窗口工作人员必须即收即办,当场办结。

2、服务对象申报材料不全面的一般事项,窗口工作人员必须一次性明确告知补办材料,在服务对象补齐材料后当场办结。

二、特殊事项的承诺办理制

特殊事项是指需经审核、论证、召开听证会、公告或现场踏勘的申请事项。特殊事项采取承诺办理制,承诺事项必须在承诺时限内办结。其基本程序为:

1、服务对象向“中心”有关窗口提出申请。

2、“中心”有关窗口受理申请,并当场初审申报材料。申报材料齐全,收件人应出具《承诺件受理通知书》,按不同申请事项明确承诺相应的工作时限;服务对象申报材料不全,但不影响审批的,应出具《补办件通知书》,一次性明确告知服务对象需补办的事项,工作时限从服务对象补齐材料之日起计算。

3、中心尽快组织人员审核或现场踏勘,在承诺时限内作出处理决定,并将处理决定和相关材料转交服务对象。

三、重大事项的联合办理制

重大事项是指涉及3个及以上窗口或部门审核办理的事项。重大事项实行由主办窗口受理并牵头进行联合办理。一些时间紧迫、特别重要、需要在法定休假日期间办理的审批事项,实行特事特办。

1、服务对象向牵头责任窗口提出申请。

2、责任窗口受理重大事项后,必须按“联办件”予以办理。

3、中心根据情况及时召开联审会议,协调各有关单位联合搞好办理。

4、有关单位必须根据联办件的内容和联审会议的要求,在承诺时间内办结。

四、上报事项的负责办理制

上报事项指需报上级有关部门审批的申请事项。上报事项采取负责办理制,其基本程序为:

1、服务对象向窗口提出申请;

2、窗口工作人员受理申请,确认属上报事项后,应出具《上报件通知书》。

3、受理部门为办理责任部门,在一定时限内积极与上级部门联系,提供全程代理代办服务,办理结果及时转交服务对象。

五、控制事项的明确答复制

控制事项指国家明令禁止,不符合国家省、市有关政策,不符合当地总体发展规划的申请事项。控制事项采取明确答复制,其基本程序为:

1、服务对象提出申请。

2、窗口工作人员审查申报材料,能够当场认定的控制事项,应当场认定,并将申请事项按“退回件”予以处理;如果项目内容较为复杂,无法当场或当天决定的,可按“承诺件的管理”办法予以处理,在承诺时间内会同有关人员或部门共同审议,作出明确答复。

六件管理制度

为加强对办理事项的管理,方便服务对象,提高办事效率,对即办件、退回件、承诺件、联办件、补办件、上报件分别采取不同的管理办法,特制定六件管理制度。

一、即办件的管理

程序简便,申报材料齐全,可当场或当天办结的一般性申请事项,均为即办件。即办件必须即收即办,由窗口工作人员直接办理。

二、退回件的管理

有下列三种情形之一的申请事项,均属退回件。

1、服务对象申报材料缺少主件的;

2、服务对象申报材料齐全,但经窗口初审,项目内容明显不符合国家、省、市有关政策规定的;

3、申办事项经现场踏勘、调查、核实,不具备批准条件的。凡属退回件的,须向服务对象出具《退回件通知书》,注明退回原因。

三、补办件的管理

有下列三种情形之一的申请事项,均属补办件:

1、服务对象的申报材料中已有主件但未带来的;

2、服务对象的申请材料中非主体材料不全,服务对象承诺补齐的;

3、服务对象的申报材料主体完整,少数附件不全但不影响审批的。

补办件首先必须收件,由收件人出具《办件通知书》交服务对象,一次性明确告知服务对象需补办的事项。补办件的办事时限从服务对象补齐材料之日起计算。

四、承诺件的管理

申请事项需经审核、论证、召开听证会、公告或现场踏勘,应承诺在一定期限内办结的,均属承诺件。

承诺件收件后,应向服务对象出具《承诺件受理通知》,明确承诺办结时限。受理承诺件的窗口工作人员应及时向中心领导汇报承诺内容,尽快组织人员审核或踏勘。承诺件必须在公开承诺时间内办结,不得随意延长办理时间。

五、联办件的管理(一)联办件的认定

涉及3个及以上窗口或部门,应由主办窗口受理并牵头进行联合审核办理的事项均属联办件;联办件的办理实行牵头单位负责制,由牵头单位和“中心”组织联合办理。牵头责任单位窗口工作人员受理联办件后,应向申请对象出具《联办件通知书》,并向“中心”提出联办意见。同时帮助指导申请对象为联审会提供相关文件、图纸、资料。“中心”主持召开联审会,组织各有关部门联合办理,保证在承诺时限内办结。

六、上报件的管理

服务对象申请事项的审批权在县以上部门,需要转报、上报的,均为上报件。

上报件受理后,应向服务对象承诺上报时限,并尽快与上级主管部门联系,负责协助申请人全过程办理。

乡镇便民服务中心主任岗位职责

1、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和便民服务宗旨,理清工作思路,确定工作重点,突出服务特色并予以贯彻落实。

2、组织制定、落实各项工作制度,确保中心正常运转。

3、对窗口业务及工作人员做好组织、协调、管理、监督、服务工作,完成中心各项工作目标。

4、教育并带领工作人员牢固树立全新的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机制,提高服务效率,塑造一流形象。

5、完成乡镇党委、政府交给的其它工作任务。

首问负责制

一、单位和个人到中心来办事,第一个接待的工作人员为首问责任人。

二、首问责任人必须对前来办事的人员热情接待,主动了解办理事项,给办事人员满意的答复;不得使用“不知道、不清楚、不归我管、找别人去”等推诿性语言。

三、首问责任人对属于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若来访人手续完备,应在规定的时限内予以受理、处理;若手续不完备,应一次性告知来访人全部办理要求和所需的文书材料;对不属于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情,要负责介绍到相关窗口,直接落实具体接待人员。

四、遇有相关窗口工作人员不在或有事外出时,首问责任人要负责接待,记录办理事项和要求,并尽快联系具体承办人员,确定办理时间,办理要求和联络方式。

五、相关窗口对首问责任人转办的事项,必须及时认真办理,不得推诿、拖延;首问责任人对转办的事情仍需进行督办,直到事情办理结束。

六、违反本制度,依照过错责任追究的规定,追究有关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一次性告知”制度

一、对前来中心窗口申报项目或进行政策咨询的服务对象,要一次性明确告知所办理或咨询的事项需要提交的有关材料、办理程序、承诺时限、收费标准和办事依据;

二、对于申报材料不齐作补办件收件的事项,要在补办通知单中一次性告知服务对象所需补充的有关材料;

三、对于联办件,牵头责任人对各联办部门要求提供的有关材料一次性告知服务对象;

四、对不符合批准条件作退回件处理的,要以书面形式一次性告知服务对象退回的原因;

五、对未执行上述规定而造成不良影响的,按中心责任追究有关规定处理。

全程代理服务办法

一、对需要县级以上行政服务中心或上级主管部门审批且不需要当事人到场的事项,由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统一受理,全程代理办理;

二、全程代理服务的基本程序为:

(一)申请人填写《代理服务委托书》,窗口工作人员受理申请后,明确告知该事项的办理程序和时限;

(二)受理人为代理责任人,对所受理的事项要积极与上级行政服务中心或部门联系,在规定时限内代理办结。

三、对不便到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办事的老弱病残者,中心工作人员负责上门审核服务对象提供的办件材料,并提供代理办理服务。

四、对非固定窗口所办理事项采取预约办理,向服务对象明确告知预约时间,在预约时间到便民服务中心办理相关事务。对未在预约期内群众到中心要求办理的事项,采取委托办理,委托机关将受委托单位和受委托办理事项的内容予以公告,受委托服务窗口按委托单位的委托权限和要求,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予以受理,按照受委托权限负责全权办理。

五、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在行政村设立为民服务代理点,代理点工作人员由大学生村干部、村会计或计生专干等担任,负责将群众要求代办的事项报送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办理。要加强对村级代办员的管理,定期组织村级代办员学习,不断提高代办员的业务水平。

六、所有的代理服务事项都要填写服务意见反馈表,由申请人对办理结果予以确认,作出是否满意的评价。作为对中心工作人员和村代办员工作质量考评的依据。

限时办结制度

一、限时办结制是指中心及窗口工作人员对办事人员申请办理的事项,根据不同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限内办理完成,做到优质高效的管理制度;

二、服务对象提出的申请事项,办事程序简单,申报材料齐全,可当场办结的,办事人员要即收即办,现场一般在30分钟内办结;

三、服务对象提出的申请事项,需经审核、现场踏勘等,不能当场办结,办事人员要根据办理时限(一般办理时限为3-5日)规定,出具承诺办结通知单,并在承诺的时限内办结;

四、服务对象的申请事项属于转报、上报审批的,承办责任人应尽快与上级主管部门联系,负责全过程办理,并原则承诺办理时限;

五、对申请事项不符合政策规定的,工作人员应及时作出解释,按规定出具不予办理通知书;

学习教育制度

一、中心全体工作人员都必须自觉参加政治、业务学习,坚持集中学习与平时自学相结合。学习由中心党支部组织实施,每周安排两个下午为学习时间。

二、中心党支部负责制定中心的学习计划,重点内容为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规,时事政治,各类业务知识和技能。

三、各学习小组组织集中学习时,应认真做好学习记录,参加学习人员认真做好学习笔记,每月学习心得体会不低于1篇,中心党支部经常性对学习笔记进行检查。

四、因故不能参加学习的,应事先向各小组负责人请假,并说明情况。无故不参加学习者,按旷工论处。

五、严格学习考勤制度,各小组要指派专人记录参加人数、缺席者姓名及缺席原因,作为学习出勤考核依据。

信访接待制度

一、中心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要强化服务意识,牢固树立为人民群众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思想,尽职尽责做好群众来信来访接待工作。

二、文明接待来访人,具体做到“三声”、“四心”、“五不”、“三随时”。即: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接待热心、倾听细心、回答耐心、处理用心;不简单粗暴、不态度生硬、不打官腔、不摆架子、不推诿敷衍;随时来访,随时接待,随时处理。

三、来信来访一般接待工作程序:

⒈登记:认真做好来信、来访、举报电话和网上信访记录,必要时可让上访人提供书面材料。登记内容包括来访时间、访者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政治面貌、住址或工作单位,反映的主要问题。

⒉答复:(1)来访者的意见、要求符合政策、法规,能够当场解决的,当场予以解决;当场解决不了的,在三日内给予答复。领导接待一般一周内给予答复。(2)来访者反映的意见、要求,按政策衡量不合理的,向其宣传政策,解释清楚。

⒊办理:(1)由本中心直接答复办理;(2)根据来访反映问题的性质,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原则,转交给有关单位或部门办理。

四、接访结束后,接访人员要及时填写事项交办单和告知书,分别交有关部门和来访群众。明确接待工作职责。

五、凡上访人员反映重大紧急问题、集体上访的来信来访,应立即通知有关单位,并向领导汇报。

六、对集体上访,要本着宜顺不宜激,宜散不宜聚,宜解不宜结,宜粗不宜细的“四宜”原则迅速处理并责成问题发生地限期解决。

七、严格执行《信访条例》有关规定,为群众的控告、检举保守秘密。

八、实行领导信访接待制度。

投诉制度

一、便民服务中心管理办公室负责受理服务对象反映中心工作人员及进驻中心的窗口单位及其工作人员违规违纪行为、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等方面问题的投诉。

二、投诉可采用口头、电话或书面形式,投诉电话为*******。涉及重大事项的投诉,应采用书面形式。

三、接待投诉者要礼貌、热情、诚恳,认真做好口头投诉的记录或书面投诉的收件登记,并仔细分析投诉材料,区别不同情况认真处理。对投诉人及投诉事项予以保密。

四、中心对投诉行为调查核实后,要按照中心制度规定,对相关问题及责任人作出处理,并将处理意见及时反馈给投诉人。

五、进驻中心窗口单位应积极配合中心的工作,对中心转来的群众投诉,在规定时间内作出处理,及时报告中心,并同时反馈给投诉人。

六、中心对一般投诉,要即时处理,现场给予答复;不能现场答复的,要在当日或次日给予答复。对比较复杂或涉及两个以上单位需要协调处理的投诉,要尽快和有关单位进行沟通协调,在一周之内作出答复。确因客观原因不能在规定时间内给予答复的,要及时向投诉人说明情况,并负责此项投诉的追踪处理,直至处理完毕。

七、口头投诉以口头答复为主,书面投诉必须书面答复。重大投诉事项应及时向“中心”领导和上级纪检监察部门汇报,按规定程序查处。

责任追究制度

一、中心和窗口工作人员由于主观故意或自身行为过失违反了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从而导致适用法律、法规不当或违反法定程序,使工作发生错误或显失公正,并造成后果时应进行过错责任追究。

二、过错责任的追究应当坚持实事求是、过错与处罚相适应、惩戒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三、中心及窗口工作人员有以下行为的应当承担过错责任:

1、不贯彻党和国家方针以及乡镇党委、政府工作部署,致使全局性工作出现重大失误。

2、不认真解决职责范围内有关问题,工作出现重大失误并造成严重后果。

3、工作责任心不强,业务不熟悉,屡次出现差错。

4、因个人表现不佳,给中心工作形象造成严重损害。

5、泄露党和国家秘密。

四、有以下情形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过错行为人的过错责任:

1、主动承认并积极进行纠正的;

2、因过失出现错误,但没有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

3、其他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责任追究的。

五、有下列情行之一的,从重追究过错人的过错责任:

1、不配合有关调查,阻挠追究过错责任的;

2、对控告、揭发、检举过错的知情人进行打击报复的;

3、一年内发生两次以上(含两次)过错责任的;

4、其他应从重追究责任的行为。

六、过错责任追究的形式包括以下几种:

1、通报批评;

2、诫勉教育、离岗培训、效能告诫;

3、调离窗口工作、降职、免职、辞职、辞退;

4、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的行政处分;

5、依法给予警告、严重警告、撤消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的党纪处分;

6、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进行处理。

七、过错责任的追究由中心和有关单位共同组织调查,并提出处理意见,由中心主任办公会或中心主任会同有关单位领导联席会议研究决定;党纪、政纪处分按干部管理权限报上级党委、政府批准。

优质服务窗口、优质服务标兵评比办法

为了进一步强化工作责任,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向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服务,在便民服务服务中心开展“争创优质服务窗口、优质服务标兵”活动,具体办法如下:

一、评比条件

(一)思想品德方面。思想作风正派,大局观念牢固,敬业精神强,服务质量高,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积极为搞好中心建设献计献策。

(二)业务技能方面。熟悉本职岗位业务技能,具有较高的政策水平和较强的协调能力以及文字综合能力。熟练掌握多个岗位的业务知识,了解中心各项运行程序和规章制度,一专多能,能迅速、正确解答群众提出的问题,岗位业务知识测试达到优秀。

(三)工作实绩方面。能高质量地完成各项任务,工作实绩显著,办理事项准确率达到100%,在规定时限内,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办理事项,无超期办件,无违规办件,服务对象对办理结果表示满意,办理事项无群众投诉。

(四)组织纪律方面。服从领导,自觉遵守中心的考勤制度,没有迟到、早退和擅自离岗现象,请事假每月不超过三天,积极参加中心组织的各项活动。

(五)服务态度方面。接待服务对象时,文明礼貌、热情大方,使用文明用语,禁用服务忌语,不冷漠待人,不推诿扯皮,时刻为服务对象着想,充分体现中心工作人员良好的品质、素养和乐于助人的精神风貌。

(六)档案管理方面。能严格按照收退件管理办法,优质、高效办理各种手续,办理事项的各种手续齐全,资料齐全,及时归档,无一漏缺。

(七)环境卫生方面。不随地吐痰,不乱丢烟头纸屑,不乱倒茶叶渣,工作资料、办公用品摆放整齐,保持“中心”办公场所洁净、卫生。

(八)公正廉洁方面。坚决执行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自觉做到不利用职务和工作之便谋取私利,服务过程中没有“吃、拿、卡、要”等不廉洁行为,所有承办的事项公开公正,经得起监督检查。

二、评比方法

根据每月考核情况,实行每季度评比一次优质服务窗口、每年评比一次优质服务标兵活动。中心对窗口和工作人员的考核每月进行一次,考核的基本分为100分(考核打分细则由各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另行制定)。根据得分高低,每月排出名次,根据季度考核累计情况,评选出季度优质服务窗口,根据考核累计情况,评选出优质服务标兵。

三、奖惩办法

(一)考核结果按月统计、发布;

(二)季度汇总时连续得分5次以上位于前10名的窗口,授予“优质服务窗口”流动红旗;

(三)年终评比时,每月排名均在前五名的个人,授予“优质服务标兵”称号。

(四)年终一个月的奖励工资将按照考核结果分档次进行发放。依据全年考核结果(各季度考核分的平均值),评出一、二、三等奖,分别为全体人员比例的30%、50%、20%.在中心工作不足六个月的人员不能列入一等奖,全年累计扣分超过60分的,不能列入评奖范围。本活动办法自2009年3月起执行。

乡镇领导带班值班制度

一、为加强对乡镇便民服务中心为民服务工作的监督和指导,实行乡镇领导定期到便民服务中心带班值班制度。

二、乡镇领导到便民服务中心带班值班的主要工作任务是:了解中心情况,跟踪督导工作,接待群众来访,现场解决问题。

三、乡镇党政正职领导一般每月应安排一天到便民服务中心值班,分管中心工作的乡镇领导每天都必须安排一定的时间到便民服务中心带班,其他领导应根据工作需要,不定期到便民服务中心办公,保证每天有一位乡镇领导干部在中心接待群众来访。

四、实行领导带班值班接访公示制度。每月末对下一月党政领导干部带班值班接访日进行安排,在便民服务中心显著位置向群众公示。

五、参加带班值班接访日的领导干部坚持“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负责群众来访的接待和反映信访事项的处理。属于本级受理的群众上访事项,能够当场解决的,当场予以解决;当场解决不了的,明确责任和期限,限期解决;应当通过法定途径解决的,明确告知上访人,并做好思想引导工作。

上一篇:企业成长性分析下一篇:2. 危险标志我知道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