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教育研究课题

2024-05-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流动儿童教育研究课题(推荐8篇)

流动儿童教育研究课题 篇1

……爸爸妈妈都是农民,每天早出晚归,累得他们还没40岁,就满脸皱纹,皮肤黑黝黝的,看着像50多岁。我们生活得虽然是苦了点,但是生活得特别幸福。有一年八月十五中秋节,我们没有多余的钱买肉包水饺,妈妈就买了点油条包水饺,没有钱买月饼,爸爸就用给他买鞋的钱买了点苹果给我们吃。虽然我们没有吃到肉水饺,没有吃到月饼,但是我们心里都特别高兴。

也许越是在这样的家庭,孩子越认识到生活的不易,因而也越能够培养起对父母的感激家庭的责任感。在孩子的作文中,常常会看到这样一些话,“我知道爸爸妈妈对我的关怀是无微不至的,我要好好学习,取得好成绩报答他们”,“我想,我长大了,要赚很多钱养爸爸和妈妈”,“我家是卖菜的,虽然很贫穷,但我一定会好好学习,一定要出人头地”。一个孩子在作文中写道:

爸爸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去送烧饼,送完了烧饼就要做,手不停脚不住。每当我爸爸妈妈做得满头大汗的时候,我真想说一声,爸爸妈妈,你们真是太辛苦了。不知道为什么,我又不想说了,我想把这句话一直留在心里。爸爸妈妈,你们一天做的事太多了,我长大了一定要把你们的养育之恩一点不漏地报答你们。

(2)孩子与学校。

相对于其它社会群体,流动农民的最大特点就是流动,流动生活便也反映在孩子的思想中,孩子们在作文中写道:“我的爸爸为了赚钱才来北京的”,“由于爸爸妈妈在家里的收入太低,总共不到200元,便来到北京打工,我也被迫转学,来到了这个特殊的学校。”家庭的流动使这些孩子的教育过程也具有了流动性,而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他们不能在教育上做更多的选择,许多孩子都曾有过或长或短的缀学经历,而至今还有很多这样的孩子徘徊在城市的校门之外,从下面这篇作文片段中,我们不难看到这些孩子曲折的就学过程:

“……我姑姑在北京,后来我家就到北京打工。北京找工作很难,后来就卖盒饭、卖水果、烙大饼。父母整完了他们的事,又为我的事操心,因为我在北京不上学,找不着学校,北京的学校学费太贵了,差不多得二、三万。后来我们听人说有一个打工子弟小学,我们就到学校去跟校长说,校长不同意,我妈把我送到了老家上学。……过了一个学期,该上六年级了,我又来了北京,到打工子弟小学跟校长说,后来校长说考试能考上就能念,最后我考上了就在这念书了。我妈妈和爸爸为我操了很多心,我一定不能辜负他们的希望,好好学习。”

对于这些孩子来说,学习的机会是得来不易的,他们的天然受教育权利取决于家庭的经济条件,取决于社会能不能允许和提供给他们机会。

(3)孩子与社会。

流动农民是处于中国社会底层的群体,他们的生活缺乏规则,也没有稳定感,对成人来说这种生活就是忍耐和拼搏。而孩子们首先要摆脱的是被歧视感和漂泊感,他们的人生观中有着极强的个人奋斗色彩。他们的经历使他们对这个社会的态度和认识不同于那些处于优越地位的人们,在他们这里,粉饰的太平黯然失色。处于这种生存环境中的孩子,自小就形成了对社会的独特体中国的农村劳动力流动持续到现在,流动儿童即第二代移民问题已经浮出水面。90年代初中期,有的调查已经涉及到“浙江村”里的幼儿园,有些南方报刊也有关于深圳郊区的“铁皮房”识字班的报道。但是,那时的流动儿童问题特别是这些儿童的义务教育问题还没有引起研究人员的特别重视,也没有成为专门的研究领域。在流动儿童义务教育问题的调查研究中,突出而具有标志性的现象是北京行知打工子弟学校。毫无疑问,这是迄今为止国内最著名的流动儿童学校,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这个社会问题的象征。国内多家媒体都曾做过专题报道,若干海外媒体如《纽约时报》等也有长篇报道。可以说,对于这个学校的最初报道,启动了大众传媒对于这个问题的广泛关注。循此线索我们联想到在北京肯定还有一些这样的学校,于是便有了后来课题组关于这1百多所学校的寻访调查和组织的一系列援助活动。近两年,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问题日益引起广泛重视,吸引的国内外研究人员越来越多,介入援助活动的海内外慈善机构也越来越多。当问题被越来越多的方面重视的时候,问题的解决也就越来越临近了。我们由此而感到振奋。

在研究者来说,流动儿童问题是现实生活本身提出来的新课题。90年代后期以来,流动农民中的儿童数量急剧增加。这些儿童或者在家乡出生被父母带到城市,或者在城市出生而继续留在城市。儿童问题的突出使得流动从根本上超越了“劳动力流动”的意义:儿童是流动人口中的一个特殊部分。相对于流动的劳动力来说,这是一个派生的部分,但是,这个群体有着一种独特的成长性,在他们身上,体现着更深远的社会变迁意义。生活经历和人生经验,使他们在生活上和思想上都无法安于现存的城乡体制,也使他们有着强烈的改变自己命运憧憬与的冲动,而他们在城市里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将决定他们努力的方向。儿童问题提出了新的改革要求,或者说,在儿童面前,最突出的是在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问题面前,城乡分割旧体制的弊端暴露得越加清晰,越加变得令人不能容忍。流动儿童问题,不仅呼唤义务教育体制调整,而且呼唤多方面的制度创新。打工子弟教育研究课题组于1999年对北京市的打工子弟学校进行了调查,总共寻访到114所打工子弟学校。xx年6月,课题组在北京外来人口比较集中的城区——丰台、海淀、朝阳抽样调查了619名有学龄子女的农民工,了解其子女教育问题。在xx年大部分时间,课题组组织了一系列打工子弟学校教师培训和其它援助活动。本研究报告主要依据以上调查和援助活动。

一流动儿童的生存和受教育状况

在北京的居民区、到处可见农民开的卖菜的摊子,卖菜的大人的身后,经常可以看见有5、6个3-5岁的儿童;他们是中国的民工潮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在目前尚未消除的城乡壁垒下,他们有的在家乡出生被父母带到城市,也有相当一部分就出生在父母打工的城市,伴随着中国的民工潮,他们出生成长,并面临着充满变化的未来,户籍制度及由此而来的身份差别、城市繁荣的诱惑与拒斥,在他们眼里是如何反映的,在他们的心灵里留下了什么?她们的生存状况,尤其是受教育的情况到底如何?这些问题,是本报告试图回答的。

1北京流动人口子女群体规模

北京由于在计划经济时期的政治地位,导致城市服务业的不发达,所以北京的流动农民的进入是独特的,比较典型的有浙江村那样的产业-社区型进入,即把家乡的一种成熟的小工业生产体系平移到北京,在此基础上形成社区;另外一种是城市服务功能补偿型的进入,在北京人不爱从事或不具备竞争优势的餐饮业、日常菜品供应业、零售业,农民迅速进入并且填充了这些行业的就业机会,这两种进入方式在流动形态上有别于珠江三角洲由于工业化对农村廉价劳动力大量需求所产生的农民流动,也有别于另一种规模较大的进入方式:建制式流入—如建筑工人、保安人员等。产业社区型流动和城市功能补偿型的流动在流动形态上的突出特征是以家庭为流动单位的比例比较大,因此北京的流动儿童问题也就特别的突出。根据课题组在xx年6月针对有学龄子女的打工者所做的调查,在我们调查的家庭中共有903个子女。性别构成中男女比例为1.41:1。在北京出生的占11.4%。在老家出生的占88.0%。现在在北京的比例为31.7%,(其中家乡出生,带到北京来的比例为20%左右),打工者的子女大多数仍然在家乡。初步估计北京的流动儿童群体总数在15万人左右。其中学龄的儿童大约有10万人左右。如果以在城市出生在城市长大为二代移民的定义,这一群体占打工子女总数的10%左右,如果不论出生地,以现在在城市计,则二代移民群体占打工子女总数的30%。考虑只有真正的在城市停留足够长的时间才可以称作二代移民。由于缺少长期跟踪监测的过程,二代移民仍然是一个很难界定的群体。



中国最大的城市也是流动人口较多的城市—上海,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市外来人口已达387.11万人,在上海居住半年以上的有305.74万人,以家庭形式在沪居住的占总量的61.8%。这里面也一定存在着一个庞大的流动儿童群体。对于流动儿童的研究,最受瞩目的首先是儿童的基本权利—受教育问题,其次是作为一个城市的边缘群体与城市的融合问题。

2流动儿童的内心世界

对于流动儿童—边缘人的第二代的未来发展,尤其是心理轨迹的变迁是人们关注的一个话题,这代人价值系统、心理状态与社会角色不同于上一代,在这里存在着两种观点:

其一,第二代和第一代相比,可能会趋于激进,并可能会形成恶性循环,加剧他们与主流社会的冲突,其二,与主流社会成功融合。(据秦晖先生、蒋达勇先生在南方周末上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从目前的研究来看,这两种情况都还是基于异域理论基础上的一些探讨。作为一个社会群体,其群体边界和主导心态尚不明朗。

在课题组1999年的打工子弟学校调查中,我们翻阅并收集了大量学生作文。在这些作文中,孩子们写下了自己的生活经历,对生活的认识。他们对家庭、对父母、对流动生活、对社会、对自己、对学习、对打工子弟学校等等的态度和认识,真实地反映了他们的心灵世界,使我们能够从中看到他们的精神面貌。我们把这些作文分类整理,记录在下面:认,一个孩子在作文中写道:“我知道爸爸挣钱不容易,我知道这个社会不公平。”有的孩子甚至说:“我恨我们那里的领导。”这种处于萌芽状态的批判认识直接出自于他们所实际感受的社会生活,这比任何宣传教育都更有力地影响着他们的头脑,在这些孩子的作文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内容:

“我的家是很贫穷的,前几年穷的连饭吃都没有,这几年还能吃上一碗饭,因为爸爸和妈妈都来到了北京。”“我爸爸在老家是个种田人,就靠着几亩地过日子,生活越来越艰难,就来到了北京。”

“随着改革开放,党的政策好,我们的学费越来越多。”

流动儿童教育研究课题 篇2

关键词:流动儿童,教育,弱势,身心健康,改善建议

进入20世纪90年代来, 我国流动人口在规模不断增大的同时, 结构也发生了重要变化。最为显著的结构变化之一就是流动人口的“家庭化”, 即在流动人口中, 越来越多的人不再以过去“单身外出”的方式而是以“举家迁徙”的形式流动。这样, 在流动人口中, 儿童人口越来越多。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 中国流动人口超过1.2亿人, 随父母进城的流动人口子女近2 000万人。而在这一个庞大数字的流动儿童中间, 小学入学率为85%, 初中入学率仅为20%。

中国儿童中心2005年完成的一项抽样调查也表明, 流动儿童受教育状况不及全国儿童的平均水平, 失学率竟高达9.3%。一直未上学者占6.85%, 失学者占2.45%, 从8岁到14岁, 流动儿童未上学比例由0.8%增长到15.4%, 中途辍学的现象比较突出。

可喜的是,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人们已经越来越关注流动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帮助解决流动儿童“受教育难”的问题。不仅确立了流动儿童接受义务教育“以流入地为主, 以公办学校为主”的原则, 而且对于民办民工子弟小学也给予了很大程度上的扶持。到目前为止仅上海市松江区就有民工子弟小学35所, 可见大部分来上海打工的流动人口要想解决子女在沪的小学就读问题是不难的。部分社会爱心企业也通过组织开展各种活动让更多民工子女享受到了城市经济发展为教育事业带来的果实。

然而部分学校部分民工子女受教育条件得到改善的背后, 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辛酸和问题。儿童是祖国的花朵, 他们最美的童年本该像花儿一样美丽绽放, 然而这些流动儿童由于所处的独特生活环境, 使得他们的童真受到了很多外在环境的忽视甚至扼杀。这对流动儿童身心发展所造成的不良后果, 可能是影响一个流动儿童、可能是影响一群流动儿童、甚至可能是影响未来的整个社会。所以, 必须引起社会高度的警惕和重视。

一、流动儿童健康成长仍然困难重重

笔者通过对上海市城乡结合部的几所民工小学进行走访与调研, 总结出流动儿童身心成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1.营养结构不合理, 生长发育受影响

流动人口的家庭收入不高, 打工赚的钱大多准备几年之后回乡买房养老之用。在城市里除去房租和生活费用支出, 家长很难舍得花钱去大力改善家庭的伙食, 不仅因为经济限制, 也因为时间限制。因此, 流动儿童的生活水平比较低, 平时吃的也比较简单, 在营养方面尤为欠缺。这样的物质条件是严重影响流动儿童的身体发育和成长的。

从笔者所在的团队对上海霍邱为民小学、广丰诚信小学两所民工小学的实地考察中发现, 大部分学生中午基本都在学校就餐, 而学校的伙食条件较差。霍邱小学由于处于松江镇中心地带, 这几年政府给予了一定的关心, 2005年松江区政府还专门给霍邱小学购买了一定数量的食堂器材用于食堂建设, 但是投入的资金数量仍然很有限。相比之下, 距离松江镇中心较偏远的广丰小学自2000年办学以来, 一直处于远离人们视线的边缘地带, 几乎无人问津。可见, 对于大多数民工小学而言, 由于私立学校减少办学成本的初衷, 加上社会的关心程度欠缺, 种种因素导致了流动儿童的营养状况与城市儿童存在天壤之别。

2.居住环境条件差, 卫生和健康状况很难保证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 民工子女居住的房子大多是随父母一起租赁的简易房, 不仅面积小、拥挤、生活不便, 且居住房屋阴暗潮湿, 卫生条件差, 这对孩子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卫生隐患。而且由于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这些流动儿童经常跟家人一起一家老少合用一个毛巾、甚至洗脸洗脚合用一个盆。有些儿童甚至从来没有养成刷牙、便后洗手等最基本的卫生习惯。

而且, 受经济因素和观念因素两大重要因素影响, 导致流动儿童卫生保健服务需求和利用不足。而这些生活在城市的上千万流动儿童的卫生保健问题, 在威胁流动人口健康的同时, 也开始影响流入地的卫生、经济甚至社会稳定。

3.在公立学校受歧视, 难以与城市儿童平等相处

根据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院长李强教授的社会声望调查显示, 流入城市的农民 (即城市农民工) 在城市社会分层体系中处于十分低下的地位上, 在全部100种职业的排位中, “进城经商的农民”排在第92位, “进城打工的农民”被排在第94位, 而且, 排在最后十位的职业, 都是主要由农民工从事的职业, 如传达室人员、人力车夫、废品收购员、保姆、搬运工、单位保安人员等等。这份调查非常直观地表明, 城市农民工是城市社会声望分层的底层。很多在公立学校就读的农民工子女表示, 一开始城市儿童还愿意和他们交朋友, 一旦得知他们的家庭背景是农民之后, 便不自觉地产生了隔阂, 这种同龄人的歧视对流动儿童的成长造成了极大的心理阴影。

由于在公立学校读书却不能像城市子女一样自由自在地与人平等相处, 这些流动儿童会感到自我封闭, 他们觉得自己不能被身边的环境接纳。事实上, 流动儿童大多“生在农村, 长在城市”, 甚至是“生在城市, 长在城市”, 由于长期脱离了家乡的社会生活环境, 他们已对乡土产生了距离感与陌生感。一份调查显示, 90%以上的川籍务工人员都表示将来要回到家乡去, 而70%的农民工子女都明确表示出了不愿再过父辈那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然而城市并不完全接纳他们, 甚至视他们为社会不稳定因素而随意驱赶他们, 社会资源并不平等地向他们开放, 那么他们生活的出路在哪里?他们不像第一代农民工, 城市拒绝、排斥他们的时候, 他们可以回到农村去, 但流动儿童长大后作为二代移民面临着既无法回到农村, 又无法融入城市社会的双重悖论之中。如果不能及时处理, 这种心理上产生的歧视感与剥夺感, 在行为上表现出来, 那必然会发生灾难性的社会后果。

4.私立学校条件差, 全面发展受限制

从笔者走访的几所民工小学来看, 这些民工小学大多没有文体设施。以广丰民工小学的办学设施为例, 该小学没有任何体育设施, 整个学校除了一个两层的教学楼就只有一个十分简陋的平地操场。而且, 该校一共570名学生, 从1~6年级一共8个班级, 教师人数13人, 几乎全部是从事基础知识教育教学方面的。学校课表上的美术课就是让学生拿一个图画本自己练习, 音乐课就是用DVD给学生放歌听, 而体育课就是让学生自己在操场上玩丢手绢、踢足球。

5.父母忙赚钱, 与孩子交往少

通过对上海松江霍邱民工小学的200名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我们发现, 只有13.8%的学生选择排解心事的方式是与父母谈心, 这主要有两种原因, 一是父母工作忙没时间, 二是和父母之间有代沟。很多同学是选择与朋友谈心, 可是一旦身边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呢?他们只能把心事憋在心里 (详见表1) 。

%

6.黑色网吧诱惑大, 学生沉迷其中

从笔者与团队成员对上海松江周边的民工小学进行走访的结果来看, 黑色网吧对民工小学学生造成的危害极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而不务学业的比比皆是, 学校和家长都非常无奈。

在对一名民工小学的老师进行访谈时他语重心长地跟我们谈到, 自从学校周边有了黑网吧, 他经常要去网吧看有没有自己班上的学生在这些网吧打游戏上网。学校附近的网吧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日常学习, 同时也对学校的日常管理构成了严重威胁。由于父母本身就工作很忙, 很多学生一放学就直接去网吧, 一玩就是几个小时。而且, 在网吧的这些学生还经常会受到社会不良少年的带动, 对身心造成极坏的影响。

据了解, 多年以来对黑网吧的整顿一直是政府工作的重点, 但是黑网吧却仍然愈演愈烈, 如今已是一个受害越来越广、危害面越来越大的毒瘤, 导致未成年人因沉湎网吧而造成的悲剧不时传来。笔者希望, 政府应从根本上防止这颗毒瘤的扩散和蔓延, 还未成年人一片纯净的蓝天!

7.屡受不良少年欺侮, 身心受到伤害

“校园的围墙再高, 也挡不住外面的风”, 这是笔者做访谈时记忆极为深刻的一句话。当笔者问及霍邱民工小学的校长目前学校教育现状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的时候, 校长跟我们谈到, 目前该校学生受教育的最大瓶颈既不是政府没有给钱, 也不是社会没有给赞助, 而是周边鱼龙混杂的环境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因为一到下课放学时间, 就经常有不良少年在学校大门附近守着这些放学回家的学生, 对他们进行敲诈和勒索。很多学生被敲诈之后还不敢说出来, 怕遭到这些不良少年的打击报复, 长此以往, 身心造成极大的创伤。有的干脆也去敲诈勒索低年级的学生, 或者找小混混当自己的“老大”保护自己, 当然, 找“老大”是要交“保护费”的。

二、改善措施

1.解开户籍制度的枷锁

流动儿童上学难的问题就是受户籍制度影响的结果, 没有城市户籍或离开户籍所在地的适龄儿童, 不论这些孩子是在家乡出生被父母带到城市, 还是在城市出生且生活在城市, 在所居城市都很难得到同等的受教育机会。流动儿童基础教育被排斥在城市和乡村的教育体制之外, 而被迫以体制外自发的市场化方式来解决。当市场化的教育提供和有效需求 (支付能力) 都处于严重匾乏的状态时, 流动儿童就没有享受平等教育的权利。流动儿童受教育的现状完整地复制了中国城乡之间的不平等关系, 损害了基础教育的义务性、公平性、完整性的原则。所以, 笔者希望可以解开这种束缚, 至少在教育上解开。因为孩子受教育的权利是宪法赋予的, 是人人平等的, 谁也不可以剥夺。

2.政策和教育基金向民工小学倾斜

从流动儿童处于弱势地位的成因上来看, 很多都是由于经济上的弱势引发其他方面的弱势所致。在以经济指标为导向的世界格局, 强弱之分植根于经济实力的强弱势是显而易见的。虽然弱势群体与贫困群体不能画等号, 但仔细分析弱势群体的成因及成员结构, 不难发现弱势群体所指与中低收入所指存在极大重叠, 弱势群体中相当大一部分人是因经济贫困所致。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相比, 受教育条件明显存在天壤之别。因此, 国家的教育投资与政策支持将直接影响着流动儿童乃至整个弱势儿童教育事业的发展,

3. 学校定期为流动儿童家长进行免费培训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有很大区别的。一方面家庭教育是启蒙教育, 而学校教育是成长教育, 是在已有模型上进行修剪、扶正以及培养;另一方面家庭教育是丰富的、是潜移默化的, 完全通过现实生活中各种事、人进行的。而学校教育则具有规范性强、目的明确、方法一致等特点。更明了一点说就是:家庭教育是让一个孩子面对多件事, 偶然性强;学校教育是多个孩子面对一件事, 带有一定的必然性。所以, 家庭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关键的环节, 是学生品行养成的初级加工。所谓“玉不琢不成器”, 那么家长“琢玉”的知识从何而来呢?学校可以通过相应的辅导班对家长进行培训。当然, 培训的时间最好在周末或者晚上, 这样可以让学生家长不至于耽误工作。

4. 媒体呼吁和谐共处, 让流动儿童免受歧视

校园是孩子们成长的绿色家园, 孩子们在绿色中陶冶情操、在阳光下丰盈生命。所以, 孩子在校园里应该是求知而不是相互攀比的。俗语说同窗共读乃前世修来的福分, 能够在童年最纯真的时光中遇见一群来自远方的小伙伴, 也是生命中的一种缘分。正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农民工朋友推动着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城市人有何理由拒他们的子女于千里之外?近几年可能由于媒体对民工的负面报道比较多, 让城市人对农民工产生了心理上的恐惧, 事实上, 这些并不是农民工的本质。我们需要媒体对这些流动儿童的父母多做正面报道, 只有善待农民工以及民工子女, 才能更好地让民工朋友投入到城市建设中, 为城市的发展继续做更大的贡献!

5.加大学校周边环境监管力度, 倡导健康教育氛围

针对不良少年骚扰民工小学学生这一现象, 笔者认为可以跟警方展开合作, 加大对民工小学周边环境的治安巡逻和管理。一方面对这些不良儿童的处罚措施可以更加严格一点, 一经查处, 严加办理, 这样可以让他们望而生畏;另一方面, 加大举报和悬赏力度, 让这种现象一旦发生之后警方可以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避免对民工小学学生的伤害扩大。学校要勇于承担起学生“保护伞”的角色, 给被不良少年伤害过的学生及时做心理辅导, 让他们可以及时走出阴影, 回归正常的校园生活。

三、结束语

幸福的孩子大多有着相似的幸福, 不幸的孩子则各有各的不幸。孩子是祖国的未来, 流动儿童是一个庞大的群体, 他们同样是祖国花园里幸福的花朵, 他们不应被忽视, 更不应被歧视。中华之崛起需要这批建设者, 一切为了孩子, 为了孩子的一切。梁启超先生曾说过, 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 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 则国雄于地球。流动儿童的身心健康, 需要人人付出一点爱!

参考文献

[1]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2]费正清.美国与中国[M].北京, 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0.

[3]叶庆娜.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差异分析[J].江西教育科研, 2007 (7) .

[4]宋艳.城市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研究[J].长春教育学报, 2005 (12) .

流动儿童家庭教育资源特点研究 篇3

【关 键 词】流动儿童;家庭教育;资源;流动人口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5-0138-02

一、流动儿童家庭教育资源问题的提出

家庭是青少年儿童成长的重要环境,也是学校教育的依托和基础,良好的家庭环境会给儿童成长营造一个健康的环境,从而促进其积极的学校生活;而不良的家庭环境会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学校生活产生消极的影响。

包头市是内蒙古西部最大的工业城市,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大量的外来人口涌入包头,这些外来人口中以农民工为主体。与此同时,随父母迁入的流动儿童也不断增多,成为城市的一个特殊群体,适龄流动儿童的教育已经成为城市基础教育无法回避的现实。这些适龄流动儿童能否接受良好的学校教育,流动家庭的特殊性会给儿童带来哪些影响,这些是流动儿童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家庭教育资源的视角,发现和探索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现状,希望借教育的力量提升流动儿童家庭教育质量,为流动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资源。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及访谈的方法收集数据,选取包头市稀土高新区、昆区、青山区、东河区流动儿童比较集中的学校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对象为学生340份,家长问卷312份,教师25份。学生问卷现场施测,家长问卷由学生带回去,次日统一收回。所有数据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二、流动儿童家庭教育资源存在的问题

1. 家庭经济收入偏低,基本生活消费的支出占较大比例。流动人口经济收入水平偏低。家庭月总收入不到2000元的达到55.4%,1000元以下的占17.9%,与之相反,月消费1000元以上的就占50%左右。两个及以上子女数的家庭占66.2%。在其消费结构中,绝大多数或全部的收入用于食品,即恩格尔系数高达80%~100%,入不敷出。家庭的收入是一家人的主要经济来源,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影响非常之大。流动家庭较低的经济水平决定了这类家庭在用于子女的教育投资上捉襟见肘。主要用于维持生活的必须开销和每年必须缴纳的学杂费、书本参考资料费和校服费等,对儿童智力开发、兴趣培养和课外素质拓展系列的投资相对较少。

2. 居住环境较差,学习环境不理想。流动人口家庭的居住条件普遍较差。调查显示,大多数流动家庭在城市是以租房为主,住房面积比较拥挤,人均住房面积不足15平米的占48.7%;将近一半的儿童没有自己独立的房间,只有21.9%的流动家庭有电脑,为了节省开支,一些家庭是劳动经营场所和生活区混居,环境混乱嘈杂,不能给孩子提供相对稳定安静的学习环境;一半以上家庭课外书籍在5本以下,访谈中发现有些家庭除了孩子学习的课本参考书和课外读物,大人阅读的书几乎没有。在调查家长是否检查孩子的作业时,68%的家长只是在老师提出要求的情况下才检查,还有22%的家长从不检查。

3. 流动人口文化水平和职业层次偏低。流动人口学历以小学和初中为主,有57.2%的母亲是小学毕业。这种偏低的文化程度决定了流动人口在城市从事的职业层次也偏低,多是简单的以体力劳动为主,大多集中在建筑、装修和服务行业,职业随意性和流动性较强,子女经常需要适应不同环境;有的占用子女学习时间过多。还有一部分流动人口长期没有正当职业,而是靠赌博和偷窃为生,他们的举止行为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国内一些学者的研究表明,流动人口的文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其对子女的教育水平,特别是母亲文化程度和修养,对子女教育方式有深远的影响。[1][2]流动人口偏低的文化程度会对其儿童观、教育观、教育能力方法等产生重要影响。父辈的职业层次对子辈的教育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根据布劳和邓肯的研究,父亲职业对子辈的教育有影响,父亲职业与子女教育的获得成正相关,父亲职业越高,其子女越有可能获得较好的教育。而流动人口的职业状况却不容乐观。[3]

4. 父母对孩子的高期望和低关注。调查显示,流动人口的学历层次和职业层次虽然偏低,生活很艰辛,所以大多数流动人口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超越父母,能有一个更好的生活,他们对自己子女的文化程度和未来的职业选择都抱有较高的期望值。70.1%的父母期望子女能上大学,并且能获得一个比较体面的工作,希望孩子初中就毕业的家长只有2%人。与对孩子的高期望相比,流动儿童的父母在对孩子的具体成长指导和学习指导方面却疏于管理。很多父母由于劳动时间相对较长,每天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很有限,即使与孩子在一起,也缺乏和孩子的有效沟通和交流,沟通内容单一肤浅,方法简单。调查显示,流动儿童父母比较关心孩子的学习、身体和生活状况,而对孩子行为规范和心理烦恼等深层次的需要和变化知之甚少。特别是初中阶段处在青春期的流动儿童,自我意识和独立性增长,对成人表现出封闭性和反抗性,49.1%的儿童有了烦恼,第一个会告诉好朋友,而告诉母亲的只有16.7%,和父亲说的只有5.8%。这个阶段的儿童处于成长的关键期,如果缺乏家庭教育的有力支持,孩子就会寻找其他途径也排解其困惑和烦恼,容易交友不当而误入歧途。

5. 家庭教育内容单一,方法简单。关于家庭教育的方式,调查结果表明,流动儿童与父母的选择有很大差别,81.9%的儿童认为父母对自己的教育方式是专制命令式,但是访谈却发现,只有10%的家长认为他们是“强制孩子服从”,66.2%的家长认为他们的教育方法还是以说教为主,这个反差说明了流动儿童与父母的价值观和沟通方式以及情感交流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必须引起重视。流动人口家庭教育的内容比较单一,标准偏低,更关注孩子学习情况和考试分数等,访谈中了解到,一部分家长把学校作为一个大托管所,认为把孩子交给学校是为了不让他因流入社会而失控,只要孩子不出大事就是目的,在这样标准下,父母很可能会因此放任自流,疏于对孩子严格要求和管理,对孩子健康成长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nlc202309031944

三、流动儿童家庭教育资源对策思考

1. 认识导向——真正把城市流动家庭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资源而不是补丁。包头市是全国文明城市之一,也是西部大开发中一个重要的城市之一,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流动人口的参与和支持,让流动人口,特别是农民工子女和城市孩子一样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尽快融入到城市文化中来,是城市三个文明建设重要工作之一。从政府职能部门到社会各个群体和机构,首先要改变对流动人口的一些固有的定式思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城市流动人口逐年递增,这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表现,衡量一个城市发展水平的指标有很多,可否把流动人口的比例作为一个重要的标志?以此观点出发,解决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时,我们所持有的态度应该不是同情,更不是排斥,而是一种需要、关注、重视。

2. 政策扶持。关于流动儿童教育问题近几年已引起全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国家及一些省、市都出台了相关政策,相对而言关注流动儿童学校教育方面问题的比较多,而对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方面的政策相对少而且多停留在是宏观层面。所以,流动人口家庭教育也必须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政策的扶持,并出台与之配套的措施,确保流动人口家庭教育与城市家庭教育和城市发展的同步,切实加强对流动人口儿童家庭教育的研究工作,深入调查研究,为流动人口家庭教育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和帮助,为政府出台有关政策措施出谋划策。

3. 具体指导。教育者首先要受教育,流动儿童的家长是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资源。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重要依托是其父母,实施家教的过程,也是家长自我教育的过程。北京红枫妇女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在2007年启动“农民工家庭教育每天三个10分钟”,是红枫中心专门为农民工家庭教育设计的一个新模型——“爱的交流10分钟;学习做人10分钟;学习知识10分钟。”同时,在家庭和学校之间搭起桥梁,建立一个“父母与孩子的亲子交流、父母之间有关孩子的交流、父母与老师之间的交流”机制。[4]这个项目可以结合内蒙地区家庭教育实际进行全面推广。

4. 家校结合。家长学校对于家校合作,提高家庭教育质量,改善家长教育态度和方法有很的作用。包头市关工委在中小学里开展的家长学校十几年来取得很大成绩。目前,全市中小学家长学校有479所,其中留守流动儿童家长学校14所,2007年稀土高新区流动人口家长学校和昆区、九原区等留守流动人口家长学校被全国妇联批准为“全国农村留守流动人口示范家长学校”。可以借助这一渠道,对流动儿童集中的学校采取针对性的家长学校教学,可以针对流动人口家庭教育中存在的许多盲点和缺陷,通过家长接待、家长学校课程学习、流动儿童问题共性特点的探讨,经验交流分享等方式,进一步提高流动人口的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家长的文化素质、道德水平以及家庭教育素质。

注释:

[1]李伟梁.流动人口家庭教育问题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

[2]赵娟.流动人口家庭子女教养方式的质性研究[J].青年研究,2004,(8).

[3]张翼.社会学研究[J].2004,(4):76-78.

[4]http://www.maple.org.cn/红枫项目农民工家教3 个10分钟/项目简介.

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研究 篇4

摘要: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的数量逐年增多,如何使这些流动党员及时参加党的生活,学习党的理论知识,接受党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成为当前高校党建工作的一个迫切问题。本文从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层面浅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毕业生 流动党员 教育管理

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趋多样化,大批毕业生流向了外资企业、合资企业,或自主创业等,其中的一部分毕业生党员由于单位基层党组织的缺位、不健全,或是由于暂时的未就业,导致毕业后党组关系未能及时转出,只能挂靠在学校,成为了毕业生流动党员。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是流动党员中的特殊群体,年龄低、具备较高的文化综合素质,但入党时间不长、党员意识和组织观念较为薄弱、党性修养有待提高。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增多,毕业生流动党员的数量也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和方法,加强和改进对毕业生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使他们在流动中能够继续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和管理,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高校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的特征

1、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数量多,分布范围广。近年来,随着高校党建工作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学生党员的发展力度不断增加,使得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的数量也不断增大。又由于经济的多元化和就业渠道的增多,使得大学生的择业空间越来越大,进一步导致了毕业生流动党员的分布范围越来越广,越来越分散。

2、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流动频率高,时间长。在岗位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很多毕业生为了自身的利益和发展,频繁的变换工作,使得毕业生流动党员的流动频率越来越高。而且,毕业生流动党员入党时间都比较短,党员意识很淡薄,纪律涣散,有的长期不参加组织生活,不按期交纳党费,不完成或不接受党组织交给的任务,极少数党员甚至与党组织失去联系,长期游离于党组织之外。

3、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党龄短,素质高。

大学生党员是在入学后才开始全面接触、理解、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到大

二、大三才开始被发展,所以大多数毕业生流动党员的党龄只有1年左右,但他们的综合素质较高。在高校发展党员都要求其思想素质、政治觉悟和专业能力突出,是大学生群体中的先进分子。

二、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管理现状

1、对毕业生流动党员管理问题重视不够,管理机制缺乏创新性。

近几年来,各高校基层党组织对加强毕业生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对于毕业生流动党员的管理问题感到束手无策。认为流动党员情况复杂,对管好管活信心不足,无所作为,放任自流。有的认为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数量不多,管与不管不影响大局;有的认为毕业生离

[1]校后步入社会,范围广、流动性强,与学校是一种若即若离的状态,教育管理工作难度特别大,所以出现畏难情绪,干脆人为忽略。

高校党建工作在管理机制上过多流于形式,相应的制度建设比较落后,工作思路缺乏创新。很多党务工作者往往停留在维持已有工作成果和应付上级党组织布臵的任务上,不注重思考,从而出现“不会管”的局面。

2、毕业生流动党员管理制度不健全,职责不明确,教育管理缺乏针对性,缺少必要的经费支持。

大多数高校基层党组织中的流动党员的管理制度不健全,从活动的时间、地点和内容等方面都没有充分考虑流动党员的特点和需求,教育管理缺乏针对性、实际性。对于工作中出现的一些实际问题无章可循、无例可依。

一部分高校党组织已经对流动党员存在的问题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是在机构设臵、人员与经费保障上还没有落实到位,想管力量不足,想教育、考察、指导又没有经费,处于尴尬两难的境地。

3、毕业生流动党员数量较多,流动性、分散性与管理的连贯性、集中性存在冲突。

毕业生流动党员的数量逐年增多,分散性和流动性都很大,这与党务工作要求的连贯性和集中性存在冲突,无形中加大了管理工作的难度。过去在高校那种集中上课、统一培训、一起过组织生活的静态性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能适应这一群体。这些人或者忙于找工作,或者由于学习和工作忙,对

[2]于党的新理论和新的方针政策,学习与了解的渠道变得促狭,基本上变为纯粹的个人行为,没有统一的要求,也不能接受检查与监督。特别是学生走上社会以后,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单一的思维走向多元的思维,高校在如何针对他们每个人的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帮助和教育方面,更是显得苍白无力。

4、毕业生流动党员的义务难履行,权利难享受。毕业生流动党员由于工作原因,没有便利的时间参与党组织活动和政治学习,不能按期交纳党费,也经常不能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无法正常行使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行使建议权和申诉权从而使得流动党员权利、义务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5、毕业生预备党员管理难以落实到位。

一些毕业生预备党员汇报思想和工作无门,考察和进一步培养工作难以落实,转正难以履行正常的组织程序。即使回校履行转正手续,由于党组织对其知之甚少,对其帮助和指导也很难到位。个别组织观念淡薄的,不按规定提出转正申请,脱离于党组织之外,处理起来有一定困难。这样出现了“学校管不到,校外管不了”,“党费难收缴,去向难把握,管理难实施,活动难开展,作用难发挥”等一些党员管理的新情况、新问题。

三、对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管理的具体措施

1、加强教育引导,提高思想素质,强化自我管理意识。毕业生离校前,针对毕业生党员进入社会后,自动参与

[3]党组织生活主体意识不强的问题,系部基层党组织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党性教育,让毕业生党员时刻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增强党性观念,严格遵守党的纪律,自觉履行党员义务,自动加强与党组织的联系,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例如:可以组织毕业生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和党的规章制度,了解党员的权利和义务;向毕业生党员详细讲解党组织关系的转出、转入程序和相应手续;让毕业生党员了解流动党员的管理机制和规章制度。同时应同毕业生党员加强沟通,及时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动向和联系方式。

离校后,在新的环境中,毕业生流动党员在理想信念、党性修养等方面面临着新的危机和挑战,组织观念、理想信念、党员意识有所淡化。在经济利益和工作环境等社会因素的驱动下,这些毕业生还常常变换单位,跨地区、跨单位流动的频率较高。由于毕业生党员的流动性和分散性,系部基层党组织要加强与他们的沟通联系,利用邮寄党课资料、飞信、短信、QQ、网络平台等常用通讯方式对其定期进行党的理论知识的教育和接受他们的思想汇报,要求他们积极参与流入地的党组织生活,按期缴纳党费,完成党组织分配的工作任务。

2、健全制度,明确职责,有的放矢。

通过调查研究、召开专题研讨会、征求意见,制订出符合实际的毕业生流动党员管理办法,要明确什么情况下毕业生党员可以成为流动党员,把组织关系暂留在学校,要明确暂留下来的程序,要明确毕业生流动党员自身的权利与义

[4]务,要明确由学校哪一级党组织和部门具体负责(一般可由系部基层党组织负责具体管理工作)。从学校层面明确职责后,通过层层抓落实,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健全配齐管理人员队伍,具体责任落实到党支部,以及到管理人员个人。把对毕业生流动党员的管理纳入对基层党健的考核内容中,进一步督促落实此项工作。

3、注重校外沟通,加强与用人单位的交流协作。高校党组织应该加强与毕业生工作单位的联系,取得他们的支持,共同管理好毕业生流动党员。高校党组织要经常与用人单位进行联系,及时沟通交流毕业生流动党员的思想、工作和学习情况,对毕业生流动党员进行跟踪管理和教育,让他们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要确定专人与外出流动党员保持联系,督促流动党员增强组织观念,督促他们主动与所在地方或单位的党组织取得联系、积极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了解他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注意帮助他们解决家里的后顾之忧。要加强与流入地党组织的联系,及时了解毕业生流动党员在流入地落实组织关系、发挥党员作用等情况。对本地流出党员流向较为集中的地方,可与流入地党组织协商签署共管协议,或采取派人走访、电话寻访等方式,加强协作与共管。要主动将毕业生流动党员名单传送流入地党组织备案,条件成熟后应当移交流入地党组织管理和领导。

毕业生预备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问题要尤其注意,可以参照用人单位的评价和意见进行评估,作为其是否能按期转正的依据。如果毕业生党员就业单位具备了建立基层党组织的条件,高校党组织应建议其及时建立党支部,接受流动党员,做好流动党员日常的教育管理。

4、建立“全程”管理模式,强化“动态”管理机制。(1)高校党组织应克服“畏难”情绪,转变以往的工作观念,以“全程”管理的理念来对待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问题。对毕业生流动党员实施“目标责任制”、“包干到人”,坚持不间断的“三会一课”制度,将毕业生流动党员按区域、行业划分到人。毕业生离校前,建立毕业生流动党员登记制度,将流动党员的基本情况、就业动向登记在造册,建立毕业生流动党员档案,对其入党时间、转正时间和联系方式等进行登记,并及时变更信息,专人负责随时了解和掌握毕业生党员流动情况,实施全程管理和跟踪服务,将毕业生流动党员的离校前教育、离校后教育以及组织关系转出后教育连贯为一体,重视全程性,突出经常性,建立长效规范的工作运行工作机制。

(2)学生流动党员队伍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群体,随着时间的推移,每年新的流动学生党员逐步增加,每个时期也有学生流动党员转出,同时,学生流动党员的工作环境和外界形势也会发生变化。流动党员最大特点是流动性,管理必须适应流动性的特点,要求高校党组织必须对其实行动态管理,积极构建流动党员动态管理机制,树立静态与动态双重管理的新理念,冲破行政组织静态管理限制,疏通党组织与流动党员联系、教育、管理的渠道,使流动党员能够便利地

[5]与党组织联系,按时参加党组织活动。要建立经常联系制度,随时掌握学生流动党员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学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措施。对学生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除发挥党组织的作用外,还要充分发挥党员的作用,要建立联系对子,明确责任。联系人负责向学生流动党员通报支部学习、改选、党内评先等情况,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传达上级的指示精神等。联系人要经常了解学生流动党员的思想、工作、学习情况,对他们加强党的基本知识等方面的教育。对于联系的预备党员,联系人还要考察他们在预备期间的表现,及时填写《预备党员考察表》,预备期满,负责向党组织提出是否能按期转正的意见。这样就可以让每个学生流动党员都能及时找到党组织,每个党组织都能及时找到要管理的学生流动党员。

5、创新管理方式,加强人文管理。

虽然学生流动党员毕业了,但在他们的组织关系未转出之前,高校党组织和党务工作者仍然要对他们进行教育管理,也要一如既往地为他们热情服务,让他们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高校党组织要创新大学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方式、方法和途径,一方面可利用现代化网络快捷、方便的特点,建立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网站,及时发布党的最新方针、路线和政策,对毕业生流动党员进行党的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教育。在校园网络上设立“流动党员QQ群”、“网上党校”、“网上党支部”、“思想汇报”、“政策解读”等特色鲜明的栏目,构建“流动党员之家”,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网上培训,提升他们的理论水平和思想素质。同时,要求学生流动党员按照网上党校和网上党支部的活动要求,及时自觉地安排个人的理论学习和组织生活,通过网络向党组织汇报自己的思想、工作情况等。另一方面要关心学生流动党员的生活,这些大学生党员暂时无法落实工作单位,在心态上难免起伏不定,因此,党组织要把对他们的教育管理寓于服务之中,要经常主动与毕业生流动党员及其所在地方或单位党组织取得联系,了解他们的思想、学习和工作情况,并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使他们时刻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自觉服从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从而保持和增强党组织对党员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高校毕业生党员是一个特殊群体,在校他们是同学的楷模,有示范效应,在外他们向社会展示着当代大学生党员的风采。他们的素质和党性修养,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对其的教育、管理、服务工作模式必须加以创新,这是关乎国家发展、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可靠接班人的大事。通过关心每一个毕业生流动党员,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和管理,不断强化他们的党员意识,增强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的责任感和自豪感,使他们“离校不离党”,真正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贡献,永葆先进性。

参考文献:

[1] 杜兵.新时期流动党员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党史文苑,2007(3)[2]陈阿卿.加强高校毕业生党员的组织关系管理[J];龙岩师专学报;2004年02期

[3]陈轶群,刘春秋.对加强高校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思考[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流动儿童教育研究课题 篇5

前言

随着中国城市化发展,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出现了所谓的“农民流动的家庭化”现象,造成了流动儿童这一弱势群体的出现。

流动儿童常常是指那些或者在家乡出生被父母带到城市或者就出生在父母打工的城市而又没有当地户口的儿童。

流动儿童的特殊性使他们长期生存在城市的夹缝之中,在接受教育、社会待遇等方面都存在特殊性,近些年来,我国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已逐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相关调查报告和理论分析文章、新闻报道和评论都对此问题加以讨论和深入分析。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己成为我国义务教育事业深入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热点、焦点、重点和难点问题。各级政府的也高度重视,然而对于庞大的流动儿童少年群体自身心理等问题,关注相对较少。

其实在流动儿童的社会角色成长中,社会适应是其身心发展的重要标志,了解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状况,能帮助他们更好的寻求社会支持,使其更好地融入社会使其健康发展。

社会适应的概念性定义为:“社会环境发生变化时,个体的观念,行为方式随之而改变,使之适应所处的社会环境的过程。”

在前人对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问题做过的研究里存在可以看出,今后的问题研究会往流动儿童的内隐问题和外显行为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目前在心理学中对个人内隐性问题的评估已经开发出许多标准化或规范化的量表可供使用,如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可以评估儿童的社会交往和行为问题。自我描述问卷(SDQ)可以评估儿童的自我概念等。

在国内也有相关学者对流动儿童做了社会适应性的研究,发现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性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难和问题如王芳等人(2005)对267名在简易小学的学生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流动儿童的问题总检出率为25.5%,大大高于之前的调查数据。郭良春等人(2005)采用性质的研究方法也发现虽然公办学校的流动儿童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水平的适应状况基本良好,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来自社会的排斥有强烈的体验,心理健康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对于城市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龙一芝等人在2007年对4000多名伤害农民工的子女的调查发现,79.6%的农民工子女都能适应当前的学习生活,不适应和学习困难的达到了20%左右,于此相对应的,在学习压力方面,有15。7%的人压力较大,有9.6%的 学生学习成绩较差,农民工学校的生活娱乐时间比较少,方式也比较简单。

流动儿童报告 篇6

一、研究背景

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的问题,是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而推进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流动日益频繁,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已成为当今教育的热点问题。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一大批外来人口来溧阳务工。近几年来,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率逐年递增,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这些学生因受生活环境的影响及家庭教育缺失,尤其是频繁的转学,造成行为、心理品质、学习习惯方面存在一定的缺失,严重地制约着健全人格的培养。良好习惯是健康人格之根,是成功人生之基。

为使这些学生能享受平等的、均衡的教育,从小处着眼,从细节做起,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解决我校目前最突出的问题,特提出“我校流动人口子女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这一课题。

研究内容 :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家庭、学校、社会根据个体发展的规律,通过对受教育者的行为进行有计划、有组织地反复训练,使之形成稳定的行为习惯。本课题的思路是通过大量的实践研究,培养流动人员子女良好的行为习惯,主要包括三方面: 流动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 不良行为习惯矫治的初步实验研究(以个案为主);

探索从学校、家庭、社会等途径培养流动人口子女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方法。

研究思路:

本课题将行为习惯分解为做人的基本习惯、做事的基本习惯和学习的基本习惯;在做人方面,强调的核心理念是“培养爱心”,主要是“有真爱,负责任,明礼诚信和乐观豁达”。在做事方面,强调的核心理念是“规则意识”,主要就是“遵守规则,做事有计划,善于合作,毅力顽强”。在学习方面,强调的核心理念是最基本的学习习惯。

课题将如何做人、做事和学习具体化为一系列习惯,在研究策略上主张由点到面,先研究后推广的方式。旨在通过建立学校“行为习惯教育”管理网络——系统性;创设良好的校园教育工作环境——体验性;成立一支强大的家庭“习惯教育”辅导队伍——参与性;成立课堂渠道实施小组,在各门学科中渗透习惯教育——学科性;开设行为习惯实践体验活动——活动性等措施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1、问卷测试,摸清现状 A、对教师的教育认知进行调查。

B、调查流动人口子女的生活环境和家庭状况。C、调查流动人口的家庭教育情况。

成人的言行是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活教材。成年人也要有好的习惯。在义务教育阶段,父母和教师是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两个“重要社会化他人”。我们希望通过从教师教育认知与行为、流动学生生活环境和家庭教育状况各方面进行调查,进一步分析流动人员子女不良习惯形成的多方原因。

2、联合教师、家长、德育专家对现状会诊,系统总结问题原因,探讨流动人口子女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原则和方法。

3、整合教育资源,具体操作,达到研究目标

制定各学段的应达目标,设计科学系统的训练序列,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1)我们将整合学科教学、校园环境、教师教学策略、少先队工作、家庭教育策略,制定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具体实施、评价体系。习惯培养最主要的方法是训练,课题组根据“低起点、小坡度、分阶段、分层次”的原则,分低、中、高三个学段制定训导方法、评价体系,结合学生实际,循序渐进、分层落实。训练要反复、严格,还要近(贴近生活),小(具体目标),实(实效)

(2)组织教师以班级为单位对流动人口子女在知、情、意、行各方面进行调查,并依据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统计、分类;及时了解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情况,并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找出家庭教育对学生成长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建立“在校流动人口子女基本情况”数据库。并对个别特殊的流动学生(一般是流动人口子女中的问题学生、或虽成绩优秀但存在某种问题倾向性的学生),每班确定3~5人进行个案跟踪,有针对性地施展教育。

(3)依托我校家长学校建立 “流动儿童家庭教育培训基地”。养成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学校、社会、家庭有机结合,父母应该承担起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责任--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我们希望通过这种途径树立父母主动配合的意识,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教给父母科学的教育方法,注意对父母的服务和指导,努力创建教育的合力。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以行动研究法为主,采用点面相结合的办法,整体教育与个案跟踪相结合并辅之以调查法、文献法,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制定课题实施方案。2)组织有关教师对课题进行论证并进行修改。

3)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学习,收集理论依据。

4)通过调查,建立“在校流动人员子女学生基本情况”数据库。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1)了解学校中流动人员子女学生原有行为习惯、思想品德等方面的情况,并依据学生的水平状况进行分类,统计,寻找原因。2)成立流动人员家长学校,每学期二次向家长们传授家教的先进经验,促使家长们观念的转变。

3)课题组成员分别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结合班主任工作、家庭教育等途径对课题进行研究。

4)分阶段做好课题阶段小结,根据课题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断修正课题实施方案。第三阶段:总结阶段。

本阶段工作的主要任务:对本课题的研究,进行全面的总结与评价。1)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和论文。2)收集整理有关课题研究的资料

3)提出鉴定申请,请有关专家对课题进行成果论证。

三、预期成果

1、培养我校流动人口子女良好的行为习惯,探索出学校、家庭、社区三维教育的策略。

2、将习惯培养细化为可操作性的原则与方法,并逐步推广使用。

3、构建我校各学段学生的行为习惯应达目标和科学的训练序列。

4、带动我校师德、校风建设,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

保障措施:

(一)近几年来,我校遵循“搞课改 强内涵 铸品牌”的办学思路,学校一直非常重视教科研工作,在人力、物力、财力、制度保障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学校科研教研氛围较为浓厚,具有一定的科研底蕴,也获得了良好的科研成效,课题报告、教学成果多次在区、市、省、全国获奖。

(二)本课题研究人员配置合理。此课题实施有一支在各级各类课题研究中锤炼、勤学肯钻、勇于实践的骨干教师队伍,为课题研究提供了较佳的人员保障。课题组组长是本校校长,将此课题已纳入学校日程规划上,课题组其他成员均为学校科研骨干教师,多次承担了市级以上立项课题的研究工作,有较强的教育理论素养和教学实践能力,具有实施本课题研究所需的人力资源,能够承担课题的研究工作。本课题在实施过程中将继续邀请教科研部门专家进行指导。

流动儿童教育研究课题 篇7

一、流动儿童家庭状况

1.流动儿童家长

(1)职业情况:绝大多数流动儿童家长为企业人员,百名对象中占到一半,且多数属于单位里的低收入员工。大部分家长每天正常作息,工作8-10小时,但是也有30%的家长每天工作10个小时以上,他们中仅10%的人感觉工作“无压力”。

(2)文化程度:流动儿童家长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大多为初中及以下学历,被调查对象和配偶的学历达高中及中专以上的分别占35%和28%。

(3)年龄情况:流动儿童家长年龄大多处于青年和中年,30~44岁之间的达到90%,他们年富力强,吃苦耐劳,对家庭生活的未来充满希望。

2.家庭经济条件

流动儿童家长外出务工,经济收入基本令人满意,有半数家庭月收入达到3000元以上。但百户家庭中也有47%的属于经济“困难型”,月收入千元以内的6人,1000-2000元的17人,2000-3000元的24人。家庭住房条件相对拥挤,29%的家庭孩子没有独立的房间,家庭成员多人一起居住的达15%。另外,他们中有一半以上家庭育有两个孩子,13%的家庭有三个及以上孩子。

3.家庭教育情况

(1)家长育儿观念相对落后。从孩子入学看,超过6周岁入小学的共34人,其中5人9周岁以上才入学。从学生转学看,“随亲就读”是流动儿童的就读的主要形式,32%的学生有过两次及以上的转学经历,就读学校成为孩子一次一次被动适应的“托儿所”。

(2)家长对教育越来越重视。有97%的家长认为孩子必须要上学,96%的家长认为在人生的成功中学历起很大作用,希望孩子获得大专或大学以上学历,有42%的家长还期望孩子上到研究生及以上,这与自身学历实际形成鲜明对比。另外,83%家长把孩子带在身边,而且60%的家长能抽时间关注甚至辅导孩子的作业。

(3)家长教育理念不断更新。让孩子从小树立理想的达92%,而当孩子学习成绩退步,能和老师、孩子一起分析原因,鼓励孩子,增强其自信心的达72%,能与学校老师经常联系或偶尔联系的占84%,27%的家长也经常和孩子一起活动。

(4)亲子关系一般较为和谐。每天和孩子交流的达到57%,几天一次的也有21%,孩子对家长管教能积极听取,心服口服的达56%,85%的家长认为自家类型属于民主型和随意型,能在双休日带孩子去少年宫、博物馆、图书馆的达74%;孩子能主动与家长说心里话或当遇到烦恼时,最喜欢找父母诉说的占54%。

二、流动儿童家庭教育存在问题及归因

(一)流动儿童家庭教育存在问题

1. 家长家教知识贫乏。从流动儿童家长的学历与职业看,他们在教育孩子的知识和能力上都存在不足。百户家庭中,有45%的家长觉得自己的家教知识一般水平,33%的家长觉得自己家教知识贫乏,另外,有44%的家长觉得“不知道教育方法”是教育孩子方面最大的烦恼。

2.家庭教育时间不足。调查中发现,有17%的流动儿童不和父母住一起,有31%的家长感觉“没时间教育孩子”,日常几乎没有时间和孩子交流的占14%,从不会在双休日带孩子去少年宫、博物馆、图书馆的占26%。

3.家庭教育品次不高。

(1)少部分家长的一些“陋习”对孩子影响是消极的。例如:有26%的家长会当着孩子的面吵架,64%的家长很少、有时、甚至经常会在孩子面前吸烟、喝酒、打牌,而面对孩子学习成绩退步,有4%的家长会选择把孩子狠狠地揍一顿。

(2)少部分孩子在家里属于“散养式”。家作辅导靠爷爷、奶奶、家教班老师或无人辅导的占39%,而晚上大部分时间是自娱自乐的,包括看电视、与同伴玩耍、做自己感兴趣的事的占33%。

(3)一部分流动儿童家庭经济确实比较贫困,再加“儿多女多”,因而对孩子的成长环境的优化也就“顾不许多”了。

4.教育子女依赖性强

有些家长思想上存在“学校依赖症”,在教育孩子问题上过于依赖老师,认为“家长只要保证孩子吃好穿暖就行,教育则是老师的事”,有15%的家长“从不”主动与学校老师交流沟通,他们期待学校给予其“顺向”的引导帮助和实际的可操作性的指导。

(二)流动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归因

1.家庭经济条件。家庭经济条件是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根本制约因素。流动儿童家庭月收入大多低于本地居住户的平均水平,改善家庭经济现状成为广大家长迫切而现实的目标,因而,他们在快节奏的城镇生活中“没时间陪孩子学习、没时间找孩子谈心、没时间带孩子去图书馆……”就可以理解了。

2.家长个人素质。流动儿童家长的自身素质也影响了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质量。首先,由于家长文化程度低,自身综合素质不高,所以他们对孩子的教育影响品次不高,有时甚至是消极的。其次,由于他们缺乏一定的教育孩子的知识,因而在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方法上简单化、机械化,有时是“粗糙”甚至是“粗鲁”。

3.儿童自身发展。家庭经济条件的差距,地区教育质量的悬殊,新旧生活环境的对比,让大多数流动儿童感到自信心不足、交往有压力,时常会表现出“担心别人看不起”,遇有烦恼“不告诉任何人”。另外,流动儿童家庭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大多都比较“野”,性格倔强、不听话。对家长管教“置之不理”“一时管用”“怀有敌意或对立情绪”有近一半的孩子。

4.学校老师责任。面对家长教育孩子的“一筹莫展”、“束手无策”,而此时老师却不太理解家长的“苦衷”,总认为家长管教孩子“不配合”,显得无力又无能,因而对流动儿童及其家长的帮助引导也就“怠慢”了。

三、解决流动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对策

1.成立“家长学校”

为加强家校联系,我校建立了“流动儿童家长学校”,邀请家庭教育专家和校内的德育名师组成“讲师团”,利用双休日召开家长会,有针对性地为流动家长和儿童上课。内容有“家长言传身教”“学生习惯养成”“亲子交流沟通”“儿童适应环境”等多方面的知识。向流动儿童家长推介一些优秀的家庭教育读物,下发由我校课题组编撰的《家庭教育读本》。

2.举办“家教沙龙”

家教沙龙,以家长为主体,以学生成长为中心,教师及专家备咨询。家长们的“共同语言”很多,经验也好,困惑也罢,这些都是鲜活的教育资源。而和专家、老师的“对话”更能让家长们找到成功教育的理论支点。

3.开设“亲子课堂”

为解决流动儿童家庭中一些“沟通难”的问题,我们组织了一些亲子活动。流动儿童家长应邀走进课堂,了解孩子在新环境里的精神状态、心理负担和学习情况,感受新学习方式对孩子的影响,体验孩子在学习与交往中的喜悦与失落。我们还创设一定的“互动情境”,让家长和孩子一起面对困难,共同想方设法,携手解决问题。亲子课堂拉近了亲子距离,增进了亲子感情。

4.搭建“交流平台”

传统家长会及家访有其不可替代的优越性,老师、学生、家长一起面对面地交流,非常有针对性和感染力,但信息社会一些新的交流平台也以其便捷高效、形象生动、互动性强的特点正成为家校沟通的“桥梁”,如:热线电话、家校通、班级博客、家长交流群等,正受到广大师生及家长的青睐。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要相辅相成,紧密配合。作为家长,要多学习家教知识,多树立榜样,多陪陪孩子,多与学校沟通;作为学校,对流动儿童要多一些关注、关心、关爱,而对家长也要有一份理解与宽容,并主动担当起家校沟通的义务,多渠道、多形式地给予帮助与指导。这样,流动儿童———这朵家校合育之花才会越开越艳。

摘要:随着中国社会的高速发展,流动人口的规模不断扩大,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越来越成为一个社会问题,而作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显得更为重要。本文通过对流动儿童家长的问卷,调查了解了家庭教育的现状,分析了存在问题及原因,最后结合学校德育实际提出了若干应对策略。

关于流动儿童融入体育课堂的研究 篇8

[关键词]流动儿童 体育课堂 融入 公平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1-069

由于社会经济与科技等方面地飞速发展,很多农村青壮年涌入城市务工,而很多进城务工的青壮年的子女正处在学龄阶段,于是出现了“流动儿童”一词,流动儿童的出现使其教育等诸多问题就随之产生了。由于进城务工人员自身的经济原因,无法租住在市中心,更无法将自己的子女送到城里的重点学校,只好让子女借读于附近的或其他郊区的普通学校,父母在哪里工作,孩子便跟到哪里上学,这对孩子地成长有一定的影响。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我明显感觉到流动儿童和普通城市学生有较明显的隔阂和差异。这让我深刻感受到解决流动儿童的教育不公平等问题刻不容缓。下面我将从如何让流动儿童融入体育课堂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流动儿童的数据调查

我首先对我校的流动儿童的数量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高年级的流动儿童人数比低年级要多(如下表)。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流动儿童的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不放心让孩子自己去上学,便将孩子留在了农村老家,由爷爷奶奶照顾,便有了对应的名称“留守儿童”。待留守儿童年龄大一些,父母便把他们接到身边,留守儿童变成了流动儿童。由于长期在爷爷奶奶身边生活,爷爷奶奶过度溺爱与疏于管教,使孩子养成许多不良习惯,孩子在流动过程中,问题就慢慢暴露了。

二、流动儿童的现状

通过与我校所有班主任的谈话中,我了解到,绝大多数的流动儿童学习成绩均处于中下游,只有极少数流动儿童的成绩处于上游,且成绩排名中的最后几名,一般也是流动儿童。由于大多数流动儿童的学习成绩较差,学习上的困难在很大程度上会让流动儿童有挫败感,影响其自信心,久而久之容易让他们自暴自弃。这种自我放弃的心态往往会通过其行为表现出来,例如上课不认真听讲、喜欢讲话、做小动作等。

大部分流动儿童的父母文化层次并不高,收入也很有限,所以流动儿童生活环境较差。加上父母工作忙,有时回家太晚,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孩子课余时间缺少父母地督促,也没有机会参加各类兴趣班,这样对孩子的学习也有较大影响。

我们常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流动儿童的这些不良习惯很多时候已经使他们输在了起跑线上。学习成绩不好,使多数学生感到压抑,产生心里落差,久而久之,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也就会有偏差。通过观察,我发现体育课上,大部分的流动儿童要么不与其他学生一起运动,要么就是行为夸张,急于表现以获得地关注,很明显地表现出他们的不自信。

我校的流动儿童的父母大都忙于工作,陪伴孩子的时间较少,缺乏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孩子的学习有困难时,父母不能正确的指导,造成家庭教育的不完善,使孩子失去交流的机会,失去诉说的机会。

流动儿童家务负担繁重。大多数流动儿童在课余时间要帮父母做家务。调查发现,流动儿童已成为家中的重要劳动力,他们承担了许多家务活,以便父母能全身心地去挣钱。

在体育课自由活动时,我通过与流动儿童交流得知,他们并不是不想与其他普通的城市学生一起玩,而是其他学生不愿和他们玩,嫌他们土,嫌他们这也不会,那也不行。长此以往,使流动儿童与普通的城市学生有了一定的隔阂。同时又由于现代科技的发达,孩子们大多数都有打电子游戏和上网的不良习惯,父母没时间陪小孩,就会给孩子一些零花钱,希望能解决不能陪孩子的空缺。可是,很多孩子就去游戏厅,甚至去不合法的网吧去玩游戏,在虚拟的世界里寻找快乐,但是却迷失了自我。

三、体育课对流动儿童的影响

确保流动儿童的健康成长是解决流动儿童问题的根本所在,所谓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而在校园环境中,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进行体育锻炼。体育是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手段。学校根据不同的年龄、性别的学生的生理、心理的特点,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使学生的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和心理素质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和锻炼,从而增强学生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为学生日后适应千变万化的社会竞争打下良好的基础。可见,体育课对学生的健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四、让流动儿童融入体育课堂

体育课是大部分学生都喜欢的一门课。在体育课中,教师要做到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位学生,不让学生觉得教师存在偏心现象。教师还要深入钻研教材,有侧重地制定出体育教育的内容,对不同水平的学生采用不同方法,进而取得学生的信任,用自己的满腔热情和对学生无私的爱去引导学生。发现学生有不良的表现要妥善处理,避免事故的出现。教师还应结合教学向学生讲授体育教学的目的及意义,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地正确认识。球类、田径、游戏等体育项目蕴含着丰富的集体主义教育内容,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应不失时机地进行集体主义教育,使学生明白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的道理。并在具体的实践中,多让流动儿童参与游戏、竞赛的设计,让流动儿童为胜利献计献策,使每一位学生都成为组织者、参与者和鼓动者。

体育教师课前可给予特别的学生特殊的照顾。如面对沉默寡言的流动儿童,教师可以在做游戏或者训练体育项目时,选择简单且容易完成的项目让该类学生练习,让他们完成,引导他们说出自己进行项目操作后的心得,与其他学生进行分享,并进一步协助他们充当小老师的角色,完成对其他学生的该项训练的教学。慢慢培养流动儿童开口说话的勇气,让他们体会到与别人交流是那么简单与快乐的事情;体育课堂上大多的项目训练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面对性格孤僻的流动儿童,教师可以多安排一些表现的机会给他们,还可以恰当的制造机会让这些相对处于弱势的学生赢得胜利,让他们轻松的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教师还要充分利用流动儿童独立生活能力强的优势,并告诉其他同学流动儿童的优点所在,体育委员优先让流动儿童担任,让流动儿童感觉到自己也有强于他人的一面,渐渐将自身的信心树立起来,一点一点改变,相信不久,自信、快乐与阳光也会快速回到他们的身上。

对于流动儿童人数少的年级,教师在上体育课时应注意多给这些学生一些关心,因为学生比较敏感,所以教师在给学生关心时要注意采取恰当的方式。如教师教他们做一些简单的技巧动作或给他们的成绩设定一些要求,让流动儿童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注,并告诉他们若能达到要求,将给予一定的奖励,激发流动儿童的各方面能力。

帮助流动儿童,我们需要更多的爱心与耐心。只要广大教师真心付出,流动儿童的脸上将会出现灿烂的笑容,从而幸福地学习,健康地成长。

上一篇:秘书礼仪:秘书会议礼仪下一篇:酒店后勤工作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