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的教学个人总结

2024-09-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幼儿教师的教学个人总结(精选8篇)

幼儿教师的教学个人总结 篇1

体育教师个人教学总结

一年度的体育工作将要结束了,在本学期我较好的完成了体育工作,但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现在我将本学期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教学工作。

我的体育教学主要从以下来进行总结。首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其次,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人的认知规律培养。这样,可以使学生尽快的学好技术,形成技能。最后,我在教学中特别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利用体育教材的特点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自觉性、组织性、纪律性、集体荣誉感、不怕苦、不怕累、勇敢顽强的精神等。这几点的有机结合会使体育教学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课堂教学。

在要求学生完成动作或训练时,有必要降低难度或要求,使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也能在运动中体验到成功,如我在单足跳的练习中,可允许学生换一次脚,这样就使学生尝到了成功的滋味,有了很大的成就感。对待学生方面,既要求严格注重素质的培养,提高他们的自信心方面,还多给予鼓励和表扬,坚定他们克服困难决心,也培养他们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

三、在上课方面:

1、按《体育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学期体育教学工作计划,备好课,写好教案,做到课前布置和检查场地器材。

2、准备部分和整理部分,以及每个教学环节前后,都要求学生做准备或放松活动练习。

3、每一堂课,使学生得到全面的身体锻炼,发展学生各方面的素质。

4、讲解动作要领和保护方法,突出重点、难点,示范动作正确,每堂课分组练习,既有秩序,又有队形。

5、教材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新旧难易程度和不同性质的教材,搭配好,备课之间的教材衔接好,每次课的教材注意多样化,使学生的身体得到较全面的锻炼。

6、注意每堂课运动量的预计,防止身体过渡疲劳。

7、积极虚心请教有经验的领导和老师,使自己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钻研教学大纲,努力地培养体育尖子,辅导差生,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总之,从这学期的体育教学中,使我深深体会到,要当一名体育教师并不难,但要出色的上好每一堂课,完成每一项体育训练,培养更多的体育优生就很艰难了。我在教学中特别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利用体育教材的特点结合具体内容。因此,在以后的日子里,我除了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之外,还会以一颗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和自信心,对待我的每一节课。

体育教师个人教学工作总结

送走繁忙充实的牛年,又迎来了充满希望的虎年。回顾过去的一年,有成绩、有提高、也有不足之处。但为今后更好的干好本职工作,并能在岗位上发挥自己的作用,现将一学期来的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加强师德修养

一学期里,我在思想上严于律已,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关心学生,严格要求自己,鞭策自己,力争思想上和工作上在同事、学生的心目中树立榜样。按时参加周会,领会会议精神,并做好笔记,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和业务能力。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听众分配,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缺点,努力工作,勤学苦练,使自己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家长满意、学校放心的老师。

二、体育教学工作

本学期我担任一年和三年级的体育课,每周15节课,13节教案。在教案的编写上,我考虑到学生的身体和年龄特点及教材实际设计教案,做到合理搭配,环节清楚,使每个学生都能有适合自己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我重视学生的行为习惯及思想教育的培养。主要学习了基本的队列队形、走、跑、跳、投、儿童广播体操和游戏等。在这方面我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亲身示范,从一拍一拍的教到合起来一节一节的练,用心用力的争取教会所有的学生。培养学生组织纪律性。为学生创造一个合谐、民-主、有情境的学习氛围,指导学生自我锻炼,合作锻炼,休验体育课带来的乐趣。

开学初,新分配来了特岗教师高益宝,为我们体育组增加了新的力量。我还与他签定了师徒协议,我会尽好师傅的职责,全心全意带好小师弟,我们共同研究、探讨、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不断进步。

三、抓好两操和冬季阳光体育长跑活动

做为一名体育教师,抓好两操也是除体育教学工作以外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反应学校整体面貌的形象工程,是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重要保证,是活跃校园气氛的重要途径。这学期主要抓的是课间操和冬季阳光体育长跑活动。我们严格要求、严格组织、没有特殊情况,从没停止过,就连下雪天也没有间断过,一直支持到最后一天。并做到了有组织、有要求、有计划、有记录、有总结。现在每天的长跑活动学生都自觉地在操场集队,随着音乐节奏,站着整齐的队伍,精神饱满的认真跑步。班级的组织纪律性得到加强,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互助互爱的精神。总之,学校的长跑活动在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全体班任和副班任的积极配合下,形成多方努力,齐抓共管的局面。使学生的身体得到锻炼,耐力水平得到提高,为抵抗疾病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四、坚持体育队的训练

学校体育队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活跃学生课余文化生活,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发挥学生体育特长,培养后备体育人才具有积极的作用。为准备参加市中小学生的全运会,我们放弃了假期的休息,起早贪晚风雨不误的组织学生进行身体训练。并做到有训练计划、有训练记录、有训练检测、还有训练总结等。按时保质的坚持到比赛。但天有不测风云,因为受甲流的影响,运动会没能如期进行召开。但我们的训练工作一直坚持到11月份。

五、课外体育活动

本学期,我们体育组积极配合德育开展了4——6年级的乒乓球比赛,还有1――6年段的1分钟跳小绳和2分钟跳大绳的比赛。充分调动了师生的积极性,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活动之初,我们制定了活动方案,成立了评委小组,公平公证的组织比赛。并为突出的学生颁发了奖品,为班级颁发了奖状。使此项活动进行的圆满顺利,学生们记忆深刻。

六、《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上报工作

本学期我们体育还担任了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登记、录入、传送上报工作。为了顺利的完成本年度体质测试任务,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我们三人逐项测试、填表、还得到了财会室的大力配合,于12月1日成功传送到国家数据中心。

七、其他工作

1、在值日和值周工作上,听从学校安排,克服困难,早上6:20到校看管好学生上放学的安全。保证学生平平安安来上学,安安全全回家去。

2、控流工作,是学校的重要工作。我承担了大胜屯片的调查工作,与本组教师挨家走访,挨家了解,统记好本片的学生。并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确保不流失学生。

3、努力做好副班任工作,帮助于彩凤老师管理好学生,在甲流期间配合班任做好每天的排查和晨检工作。做好班任的好助手。

当然,我的工作也不是尽善尽美,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工作中缺乏创新意识和教学科研能力。但是,我会努力加强学习,不断进龋

以上是我一学期来的工作情况,肯请领导给予指导与帮助,我会加倍努力学习、工作、进步,充满信心的迎接好新的工作。

体育教师年度考核工作总结

一年转眼间过去了,我评为市名师和县第二届领军人才称号。追忆往昔,展望未来,为了更好的总结经验教训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师德方面。加强修养,塑造“师德”。我始终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应把“师德”放在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上,因为这是教师的立身之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个道理古今皆然。从教的第一天,我就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力争做一个有崇高师德的人。我始终坚持给学生一个好的师范,希望从我这走出去的都是合格的学生。为了给自己的学生一个好的表率,同时也是使自己陶冶情操,加强修养,课余时间我阅读了大量的书籍,不断提高自己水平。

二、教学方面。虚心求教,强化自我。对于一名教师来说,加强自身业务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无疑是至关重要的。随着教学天数的增加,我越来越感到我知识的匮乏,经验的缺少。为了尽快充实自己,使自己教学水平有一个质的飞跃,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自身进行了强化。

首先是从教学理论和教学知识上。我不但自己订阅了三种体育杂志进行教学参考,而且还借阅大量有关中小学体育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书籍,对于里面各种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尽量做到博采众家之长为己所用。在让先进的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的同时,我也在一次次的教学实践中来验证和发展这种理论。

其次是从教学经验上。虽为一名老教师,但始终铭记边学边教,学无止境。因而我虚心向老教师学习,力争从他们那里尽快增加一些宝贵的教学经验。我个人应付和处理课堂各式各样问题的能力大大增强。

再次是做到“不耻下问”教学互长。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学生也是老师的“教师”。由于学生接受新知识快,接受信息多,因此我从和他们的交流中亦能丰富我的教学知识。

三、学校各项活动情况。积极参与活动,严格要求自我。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一年来未耽误一节课。上班开会不迟到不早退,严格遵守了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今后一定继续坚持。另外,本学年还到分别到本县高、初、小、幼学校进行了15次的“阳光体育历奇活动”送教活动,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好评。

四、做好传帮带,促进青年教师成长。作为一名骨干教师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培养青年教师,平时主动听课、开课、了解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并及时进行交流指导,使青年教师逐步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把握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同时,根据不同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除了听课、开课,还经常交流备课情况,尤其是公开课的教学更是认真指导。为青年教师在县市课堂评比中获奖奠定基础。对青年教师撰写的论文互相推敲,提出指导性参考意见,为他们在县级论文评比中获奖起到积极的作用。通过师徒结对形式,互相交流,在政治上关心他们,在业务上热情指导,为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作出努力,所结对的四位青年教师,都基本成为所在学校的青年骨干教师。

幼儿教师的教学个人总结 篇2

评价的标准如此重要, 那么怎样确立一个客观、合理的评价标准呢?或者说, 评价标准确立的依据是什么呢?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源于教学观。教学观是比教学评价更高一个层次上的范畴。教学观是人们对教学的一个总体的观点、态度和倾向。有怎样的教学观就相应地产生怎样的教学评价标准。

从更深层次上讲, 评价本身还必须从哲学的高度进行探究。从教育史来看, 教学观是随着历史发展的, 一个时代有着这个时代特定的教学观, 体现了这个时代的文化和精神氛围。

在机械论占统治地位的时代, 人们建立的教学评价标准也相应地带上了机械论的色彩。机械论的教学观提出以学科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来建立评价标准, 即根据学生是否达到了预先制定的教学目标来评价教师教学的优劣。在评价中主要关注教师的教学效果, 以学生的学业成绩的“结果”作为评价依据, 可把这样的评价体系归入“结果论”范畴。

随着西方社会对“机械论”哲学观的批判, 人们在教育中越来越倾向人本主义教学观。人本主义教学观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成长。这种教学观并不认为学习的“结果”是重要的, 而是认为学生对学习的“参与”这个“过程”本身最重要。说到底, 在这个教育全球化的时代, 在这个知识信息爆炸的时代, 在这个“后现代”哲学登上舞台的时代, 并没有什么固定的知识体系是学生必须去学的。教学从总体上面临着大困惑, 加拿大著名教育学专家史密斯教授在他的著作《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中这样表述:“在教育界, 全球化过程造成的普遍不确定性一直在某些方面存在。后现代派就‘什么东西可以信心十足地教给学生’这一问题所怀的担忧, 如今更因‘信心十足地教意味着什么’这一难以理解的问题而加剧———尤其是在所谓的新知识经济时代, 教学往往被简单还原为如何‘管理’教育空间, 除了计划和组织技巧外, 不需要教师有任何个人才干。”[1]随着西方哲学对“主体—客体”、“真理—谬误”这些二元思维方式的批判, 西方后现代哲学流派更加倾向于对任何号称为“绝对真理”的体系进行“解构”。他们认为任何真理都是从某一“视角”出发来看待问题的, 并不存在自在自为的绝对真理。后现代文化的氛围也渗透到了教育领域, 人们从对真理的崇拜转向个人切身的体验世界, 强调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是第一重要的。在这种教学观下的教学评价体系主要关注教学的“过程”, 强调师生互动, 学生对教学的参与程度在评价体系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可把这样的评价体系归入“过程论”范畴。

中国的文化传统讲究“中庸之道”, 对结果论和过程论的评价体系采取“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的合理取舍的态度。这种中庸的态度也体现在了教学评价标准的建立上:评价的标准既要体现教学的目标是否达成, 又要体现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参与程度。评价时既要参照预先规定的教学目标, 又要关注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程度。

教育学属于人文科学范畴, 教育科学并不像自然科学那样精确和量化。但是为了体现教学评价的客观和准确, 又必须对评价活动给出一个“结论”。 (评价结论该“如何”给出呢?是采用“计量化”的分值, 还是根据教育学的人文科学性质对评价结论给予文本的描述?这本身就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教学活动本身的不确定性与评价结果所要求的明确性这两者处于一种“张力”之中, 如何合理把握这对矛盾 (张力) 需要极高的智慧。

由于整个现代社会竞争氛围浓烈, 对教师的教学评价需要给出明确的评价结果以选拔“胜者”。由于对于精确计量化的自然科学取得的物质和技术成就的认可和崇拜, 人文科学也慢慢开始以自然科学的客观性 (以精确的计量化为特征) 为标准。对计量化的喜好与崇拜甚至到了如此高的程度, 以至于如果某一学科 (例如教育学、心理学等) 不能精确进行计量, 不能最终得到一个“数据”, 那么这些科学就显得“不客观”而配不上“科学”这一称号。人文科学的计量化趋势越演越烈, 20世纪的西方哲学和人文科学对此深感忧虑, 对这个趋势给予了强烈的批判。加拿大著名的教育学专家、教育哲学家范梅南在他的著作《生活体验研究———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教育学》中对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客观性标准作出了明确的区分, 教育学应追求人文科学的严密性。“我们应该承认, 人文科学对于准确、精确及严密有自己的标准。在定量科学中, 准确与精确往往作为界定测量与设计精良的标志。与此相对, 人文科学则尽量追求对具体事物丰富性与完整性的解释性描述, 尽量使概念的基本本质达到完善。‘严密’的本意是‘坚硬’、‘硬度’。严密的科学研究基础被认为在方法上是严谨的、严格的, 不与‘主观性’和定性研究妥协。‘硬数据’指最能反映数量单位或可测量到的测量的知识。与此相反, 人文科学研究只有在道德和精神的意义上是‘强硬’的时候才是严密的。只有当一个人文科学的文本有勇气追求某些理念的独特性和意义时, 才算是严密的。如果一个人并未准备坚持什么, 那么坚持还有什么意义呢。这同样意味着, 人文科学研究会以‘轻柔’、‘深情’、‘微妙’和‘敏感’的方式将生活现象的意义带入我们的意识。”[2]

人文科学的“计量化”趋势虽然遭到了西方哲学的强烈批判, 但这个趋势本身似乎有进无退。为了追求精确和“便利”, “计量化”的方法也应用到教师教学的评价体系中。对教师的教学评价给出一些量化的指标:例如教学目标的确立是否合理, 教师在教学中是否注重“师生互动”, 教师的板书是否规范, 教师是否采用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等等。对每一项指标设立一个权重以赋予这些指标相应的分值, 这些指标的分值相加以百分制计算。以这些量化的指标为依据来给每一位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通过给每一项指标打分, 并且根据统计学的权重计算对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效果给出一个最终的“总分值”。评价标准的建立是如此重要, 我们不禁要问:各项指标被赋予的权重“依据”是什么?进一步问:各项指标本身被确立的“依据”是什么?更进一步深究, 用百分制的计量化方法进行教学评价的“依据”是什么?或许用分值进行教学评价比较“方便”, “方便”是真理的代名词吗?例如, 甲教师最终得分80分, 乙教师得分85分, 从最终的得分来看, 乙教师的教学水平“当然”要优于甲教师。当两位教师的教学评价通过两个分值摆在我们面前时, 我们不禁要对这个评价结果本身进行评价。一个问题浮现在眼前:这样的评价是否合理?

虽然这样的教学评价考虑到了“结果论”, 即教学是否达到了预先确立的教学目标, 这样的教学评价也同时考虑了“过程论”, 即教师在教学中是否注重“师生互动”等, 但这些只是“外在的细枝末节”。通过这些关注细节的指标是否“真”能体现教师的教学水平?更令人担忧的是:对这些“外在的细枝末节”的关注恰恰忽略了教师真正的教学能力, 恰恰忽略了教师内在的学识和师德修养, 恰恰忽略了教师个人的才华。

如何评价教师真正的教学能力和学识水平呢?这些都是教师“内在的”个人素质, 我们只能通过教师“外在的”教学行为来对教师真正的教学能力和学识水平“略知一二”。外显的教学行为与教师内在的教学能力和学识修养是怎样的关系呢?或许, 德国哲学家西美尔对伦理学的深刻论述能给我们一些启发。西美尔认为外在的“伦理行为”并不是判断德行的最终依据。任何以命令式的“应然”规定的外在的伦理行为体系无法包容人类广泛的实践领域, 无论是个人的实践领域还是社会的福乐安康。唯有“有德之人”才是一切良善行为最终的“源泉”。有德行的“人”在他的日常的一言一行中自然“流溢”出伦理的意义。作为一切外在行为载体的“人”为他的一切善与恶的行为最终负责。西美尔在他的演讲集《叔本华与尼采———一组演讲》中对此有如下论述:“古老道德所宣扬的思想是, 德行看重的不是事实, 而是事实背后的意志企图。这个思想在此处达到其完整的深度和广度:意志不再被视为具体的、受到某个特定理智推动的冲动, 而是作为基本的存在, 也就是人的那种不受任何时间与变化之决定的自在。与此相比, 那种流行的、对道德责任的逆向追究, 却让人觉得它仅仅是从看重外部行为的司法判定迈出的最初和暂时的一步。可是就凭这一步, 人们却已首先到达了道德主义, 也就是就日常实践而言已经足够的、那种针对个别行为意志的裁判机构;相反, 此时在那条外部道路的狭隘的道德含义背后, 人们才抵达了最后一站, 那形而上的终点站;整个的人, 也就是说, 他的绝对的、不可更替的存在就是载体, 就是每一个别的, 仅仅作为现象的善与恶及其相应责任的真正现实。”[3]

外在的行为并不是伦理判断的最终依据, 伦理判断的最终依据是形而上的整个的人, 良善之人在他的外在的一言一行中体现出善的伦理意义。相类似的, “外在的”教学行为是教师“内在的”教学能力和学识修养的外显, 优秀的教学真正的“源头”在于优秀的教师, 优秀的教学活动是优秀教师的“整个的人”的自然流溢。对伦理行为的善恶判断困难重重, 真正的教学评价也很难给出一个确切的标准。如果要对一位教师真正的教学水平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的话, 最终依据只能是这个作为教师的整个的人。或许能通过他的一堂授课 (但决不仅仅依据这“一堂课”) 去“体会”他的作为教师的个人才华。“才华”这个词同时包容了教师的学术水平、师德修养、授课的个人风格、语言艺术等。

如果要对教师的教学给予恰当的评价, 那么评判者的权威性是必要条件, 即评判者本人的教学能力和学识水平要远远高于被评价者。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为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并没能获得物理学诺贝尔奖, 这让我们这些后人感到惊讶。但仔细想来, 这也并不奇怪。据说,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创立之初, 全世界只有少数几个人能多多少少理解。它在瑞典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评审面前显然无法获得通过。 (这些权威的评审自己是否能理解相对论还是个疑问) 在这种情况下,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与诺贝尔物理学奖失之交臂就是偶然中的必然之事。评判者的权威性是评价活动和评价结果的合理性的必要条件, 但当前各级各类学校却把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看得过于重要, 学生的评价在整个评价结果中占有过多的比重, 这岂不可笑?

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首先要建立合理的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的建立意义重大, 这关系到教师成长方向的确立, 即依据“这标准”教师应怎样发展自身的职业修养?到底教师应把精力投入到“是否运用多媒体的手段”、“板书的规范与否”、“教学过渡的设计是否自然”这些外在的方面, 还是把精力投入到“学识是否渊博”、“对教材内容理解是否深入”、“如何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上, 这值得我们深思。如何对教师的教学进行恰当的评价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任务, 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大卫·杰弗里·斯密斯.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15.

[2]马克斯·范梅南.生活体验研究——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21.

幼儿教师的教学个人总结 篇3

一、利用自己的多媒体技术影响学生

CAI课件在历史课堂上的运用,大大优化了历史教学,使历史课精彩、生动起来!历史现象纷繁复杂,历史知识包罗万象,具有历史性、复杂性的特点,对于十几岁的中学生来说不易感知理解。而CAI课件能形、声、色、光俱全,声画并茂,视听并举,可以在较短时间内真实、生动、形象地反映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重要的历史人物、珍贵的文物古迹,给学生以感性的知识和生动的历史表象,对于形成清晰而准确的历史概念,牢固地掌握历史规律,扩大知识面十分有利。用CAI课件辅助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容易沉浸在历史的氛围里,倘佯在历史的长河中,把握历史的脉搏。学生看的明白、聽的清楚、理解的透彻,学习兴趣浓厚,主体作用发挥好,思维活跃。这些是传统的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由此看来,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运用CAI课件,是历史课堂教学手段改革的必然趋势。这样通过自身对电脑知识的掌握可以怎强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

二、运用渊博的知识

历史贯穿于古今中外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个过程和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历史教师必须具备系统的、渊博的、扎实的历史知识,而系统的、渊博的、扎实的历史知识需要长期的学习、积累才能形成。因此,我们历史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自己最后学历取得时的知识水平,即使是大学本科毕业,也要经常钻研大学教材,以便“温故而知新”,同时,还要经常了解史学研究的新信息和新成果,要站到历史学科和史学专著的高度来研究教材,做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斜,而不能把自己的认知水平停留在与教科书相同的浅层次上,要弄懂、弄通教学大纲、教本,理清线索,完全掌握教材的知识框架。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居高临下、旁征博引、厚积薄发和深入浅出,使课本知识简约化、系统化和整体化。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要作自己教学科目的主人,让教学大纲和教科书只成为你最基本的知识,如同字母表对于已掌握修辞学奥妙的人一样。”只有把知识的百分之一用于课堂讲授就够了的教师,才能够适应教学的需要。前些年,高考历史试题的难度居高不下,许多问答题给学生一种高处不胜寒的无所适从感,许多教师抱怨试题超纲、超本、太偏、太难。这种情况反映了高考命题改革的导向给中学历史学科的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也给中学历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这种情况,许多高考命题和研究专家提醒广大的中学历史教师:“要注意经常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经常翻阅历史新著,及时了解新的科研信息和成果,不断接受新知识、新观点,吸取新知识营养,以期深化中学教学内容的研究,深化对高考目标的研究,努力达到或接近高考命题人员认识中学教材的水平,从而准确地把握教学和考试的重点。”尽管这些要求是针对高考而提出的,但它充分说明了历史教师应当注意更新专业历史知识并提高专业水平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三、利用自己的个性

1、要善于发扬自已之长,形成和保持个人的教学特色。有的中学历史教师个性豪放,激情洋溢,那么,就应该发挥自已的长处,在讲课过程中应大胆地讲出情来,让学生为情所动。如讲“戚继光抗倭斗争”,爱国主义圣火可点燃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诗一般的意境中得到陶冶教益,从催人泪下的情感中受到洗礼。有的中学历史教师沉着稳健,明思善辩,那么,在讲到“资本主义萌芽”、“孙中山抗法斗争”、“人民解放战争发展”等内容,就应把复杂的历史现象,用智慧的雕刀,沉着而有哲理地解剖给学生。有的教师细腻入微,长于诱导,那么,讲课时便可以娓娓点拔,启发学生探幽寻微,发现真谛,在课堂上不断变换提问角度,选择最佳入口处,激荡学生的心灵,创设情境,使学生置身其中,耳濡目染,心领神会。总之,中学历史教师要了解和把握自己的教学特色,切忌面面俱到。在备课讲课中不达“目无全牛”、“游刃有余”的境界决不罢休。这样,才能减少“匠气”,增加灵气,显现教学个性。

2、 要善于把教学思想和教学目标溶解于自已的教学个性之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与接受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师生之间思想、感情的双向交流的过程。因此,中学历史教师在自已的整体教学目标上应该有一个行之有效的总体蓝图,然后用形式多样具有自已个性的教学风格去促进这种交流,从而使教学效果趋于更佳,实现教学目标。

3、 应在保持、完善个人教学特长的基础上努力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教师的教学风格,是教师个性特征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稳定性的表现,也是一个教师趋于成熟的标志。中学历史教师的教学风格象磁石一样能吸引学生,象金钥匙一样能打开学生的心扉。因此,不仅要尊重别人的教学风格,而且在吸纳他人之长尽快形成自已别具一格的教学风格,使教学活动个性化。

青年教师的教学个人工作总结 篇4

青年教师是教育的中坚力量,其角色扮演水平关系到教师、学生、学校三方的发展。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青年教师的教学个人工作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青年教师的教学个人工作总结范文一

这一学期,我作为一名新人进入了南安财经学校任教,从那时候,我就开始相信一句老话:万事开头难。在工作的初期,我确实感到了很大的困难。那时候,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我除了在大学时期进行过半年形式主义的实习之外,可以说毫无工作经验。面对新接手的工作,面对三个班的学生,我觉得毫

无头绪,不知工作应该从哪里下手(第一次上讲台我是硬着头皮上去的),经过几次之后,我的紧张的心理才逐渐褪去。

这还只是工作的第一步。新老师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不熟悉教材,不了解重、难点,也不知道应该怎样上课。对此,我的心里十分着急,生怕因为课上得不好而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以及对这门课的兴趣。所以,我每次都很认真的备课。

听课是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一个好方法,新老师只有多听课才能够逐渐积累经验。所以对每一次听课的机会我都十分珍惜。听课的主要对象是其他老师的课。这一学期,我听了十多节课,听了其他老师的课,我的收获很大,逐步掌握了一些课堂教学的技巧。听完课之后,把老教师上课时讲到的记在笔记本上,然后对我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修改,将老教师很多优点和长处应用到我的课堂教学当中去。

除了听课之外,平时我也经常向其

他老师请教教学上的问题。这些老师都非常热情的帮我解答,使我获益匪浅。从中我也明白了,知识和经验不会自己从天上掉下来,必须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把自己当成学生一样,积极吸取周围其他老师一切先进的东西,才能提高自己的水平。

我认为,做为一个人民教师,有强烈的责任心是最基本的,这种责任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全体学生负责。教师教书育人应是面对全体学生。我们当教师一踏进校门的那一天起,便对每一位学生负起责任,必须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他们在品德、智力、体质各方面都得到发展。

二、对学生未来负责。对于教育是一个长期发展过程,同时又是环环相扣的过程。一个环节出现缺陷会给其他环节构成困难,从而影响学生的正常成长。我们教师应该立足现今,着眼未来,以苦为乐,甘于寂寞,勤勤恳恳,充当

人梯,负起我们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为后代着想,为家长负责,为学生负责,为我们祖国千秋大业负责。

三、对学生所授的知识负责。教师所传授,对学生来说都是新知识,对知识的第一印象会给学生留下根深蒂固的影响。教师的教授内容必须准确科学。教书育人是一项职责重大的严肃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敷衍和马虎。不允许含有不清和错误的概念出现。要保证学生掌握真正知识,作为教师不能用照本宣科,满堂灌等方法来教学学生。这样,就要求教师自身应当有渊博的知识,通达的学识,应当能够对科学知识的严密系统有通透的理解,如此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钩深致远,游刃有余,知识才能被学生所接受理解,内化为学生的知识结构,并转化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完成了知识传授的过程。

在这一学期来的教学过程中,我认识在总结成绩的同时,要不断反思教学,以科研促课改,以创新求发展,不断地将

公开课上的精华延伸运用于日常教学实践,努力处理好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努力处理好应用意识与解决问题的重要性,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常思考,常研究,常总结,以科研促课改,以创新求发展, 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运用为重点,努力实现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具体说来真正做到以下几点:

一、认真备课

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

要点,归纳成集。

二、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使讲解清晰化,条理 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现在学生普遍反映喜欢上数学课,就连以前极讨厌上数学的学生都乐于上课了。

三、虚心请教其他老师。

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 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四、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讲精练。

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到各大书店去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

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

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六、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目前的考试模式仍然比较传统,这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模式要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层次上,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

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通过这一学期来的教学,我认识到我的教学还存在很一些问题:

一、教学设计、课堂组织能力尚显得不够成熟。

缺乏总体调控能力,主要是因为阅历尚浅,经验不足,这一点还须向其他老师学习。

二、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还没有充分的了解。

尤其在0605班,绝大部分学生还是初中刚毕业,对于知识的理解能力很不是很好;一部分学生高中毕业,对于知识的理解能力相对于其他学生来说会比较商一点,这样就出现了一部分学生反映快,一部分学生反映慢,很难达到同时掌握知识。

三、制作教学资源的进度过慢,内容还欠丰富,还有一些统计原理的应用还不太了解。.通过这一个学期的教学过程以及

听课的过程,使我得到一些改进教学的设想和措施:

1、多向其他老师学习,学习他上课的技巧,学习他们辅导竞赛的方法,同时学习教学中思维能力的训练方法。

2、继续学习报刊杂志的有关理论文章,进一步提高自己素质和业务水平

3、继续摸索、实验,寻求更好的教学方法。

通过这个学期的工作,我认识到,作为一个没有经验的新老师,想要把课上好,把教学搞好,把学生的成绩搞上去,就必须付出更多的劳动,花更多的时间。其实,在我们这些新老师中,我并不能算是很好的,和其他有经验的老教师相比,我还是有差距的,在新的学期里,我将继续努力,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青年教师的教学个人工作总结范文二

本学,我担任高一化学(3至7班共5个教学班)的化学教学,兼106班

付班主任,兼高一化学备课组组长,化学科组长。现在就高一化学备课组和科组建设中,本人的工作作自我总结。

高一化学备课组是一个充满活力的集体

高一化学备课组成员由詹海东和杨健敏老师、孔毅英老师组成。高一化学备课组,是一个团结奋进的备课组,各成员间通力合作,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受到学校领导的肯定和学生的一致好评。现简单总结如下:

一、有计划的安排高一第一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

新学期开课的第一天,备课组进行了第一次活动。该次活动的主题是制定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及讨论如何响应学校的号召,开展主体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改革活动。

一个完整完善的工作计划,能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完满完成,所以一定要加以十二分的重视,并要努力做

到保质保量完成。高中化学新教材第一册共分七章,第一学期完成前四章内容的教学,中段考到第二章。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坚持每周一次的关于教学工作情况总结的备课组活动,发现情况,及时讨论及时解决。

二、定时进行备课组活动,解决有关问题

高一化学备课组,做到了:每个教学环节、每个教案都能在讨论中确定;备课组每周一次大的活动,内容包括有关教学进度的安排、疑难问题的分析讨论研究,化学教学的最新动态、化学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等。一般每次备课组活动都有专人主要负责发言,时间为二节课。经过精心的准备,每次的备课组活动都能解决一到几个相关的问题,各备课组成员的教学研究水平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

三、积极抓好日常的教学工作程序,确保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

按照学校的要求,积极认真地做好

课前的备课资料的搜集工作,然后集体备课,制作成教学课件后共享,全备课组共用。一般要求每人轮流制作,一人一节,上课前两至三天完成。每位教师的电教课比例都在90%以上。每周至少两次的学生作业,要求全批全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在班上评讲,及时反馈;每章至少一次的学生实验,要求全体学生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课后认真书写实验报告;每章至少一份的课外练习题,要求要有一定的知识覆盖面,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每章由专人负责出题;每章一次的测验题,也由专人负责出题,并要达到一定的预期效果。

四、积极参加教学改革工作,使学校的教研水平向更高处推进

本学期学校推行了多种的教学模式,要使学生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来,更好地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更自主地学习,学会学习的方法。本学期分别安排了詹海东老师的名师示范公开课、中段考复习公开课,杨健敏老师的新教师上岗公开课。都能积极响应学校教学改革的要求,充分利用网上资源,使用启发式教学,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高一化学备课组,充分发挥每个备课组成员的聪明才智和力量,使高一化学的教学任务如期完成,并得到了学校领导和学生的一致好评和肯定。高一化学备课组,会再接再厉,创造更辉煌的成绩。

五、以老带新,互相促进,互相提高。

杨健敏老师是刚毕业的老师,是学校安排给我的帮带对象。她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多听老教师的课,多虚心请教老教师。杨健敏老师在一学期中听课共计有53节以上,既有高一的,也有高二和高三的老师的课。杨健敏老师在教学中不断成长,迅速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

六、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提高

学生的化学意识

教师教学个人总结 篇5

时光飞逝,不知不觉一学期就过去了,本学期我担任的是一(2)班的班主任,在这一学期中,我和学生们都努力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情,总结起来,有辛勤的耕耘,有收获的喜悦,也有不足与遗憾。现在我将一学期以来的班级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人的一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年级是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更是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习惯的好坏,不但影响孩子的生活、性格、行为等,还直接关系到今后的学习和工作的成功与否,甚至会影响孩子的将来。因此,本学期我把班级工作的重点落实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上,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的:

1、低起点

一年级的学生,只有六、七岁,他们年龄小,依赖性强,动手能力差,加上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长辈宠爱有加,有些学生习惯不好,有的甚至刁钻任性。但是教育切不可太心急,拔苗助长。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因此,我的工作讲究了耐心,对学生所设定的目标要求起点低,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身处地地考虑他们的承受、掌握情况,学生才能踏踏实实、循序渐进,步步走好。也才能树立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自信心。如刚入学时,学生还不懂得怎么做作业,为了克服学生对做作业的畏难情绪,为以后养成良好作业习惯打下基础,我布置较少的作业;在课堂上留下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做作业;并只提两个小要求:做作业时一不讲话,二不玩,只要做到了,就是认真做作业的好孩子。要求低学生很容易就获得了满足感、成就感。这个要求做到了,再提新要求。这样为学习设置台阶,使其不断进步。

2、细要求

一年级学生,天真活泼,以形象思维为主,对抽象的词语理解不够,也把握不好尺度。为此,我对学生的习惯要求不能太空洞,太笼统,要近,要细,要小,要实,让学生一听就懂,知道做法,操作性强。如要求学生上课要专心听讲,那到底怎样做是专心听讲呢?我就编了一首儿歌“一二一,坐整齐,小手背到后面去,安安静静不说话,老师请讲话”。有时学生上课开小差了,做小动作了,随便讲话等,我一说儿歌前半句,学生马上接着说后半句,既复习了上课听讲常规,又有效地提醒、督促了不守纪律的孩子。

3、强训练

提出了一些细小的要求,如果不进行扎实有效的训练,等于是空话一句。而且训练要严格,要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耐心。如为养成学生的文明行为,我按学校的要求要说话要轻,走路要轻,不推别班的门,室内不乱喊乱叫,不随便撕纸,外出做操要走整齐,同学之间不踢不挖不咬,天天跟踪知道他自己意识到才罢休。虽然刚开始时花时多,但这样几次三番强化训练,行为要求已深入学生心田,并化为自觉行为,良好习惯也就慢慢养成了,效率也提高了。

4、常评价

一年级的学生都急于想知道自己通过努力所做的事会得到老师怎样的评价。为了迎合学生的这种心理,我平时细心观察,好的、进步的及时表扬,我对他们的表扬有时是一种赞许的微笑,有时是一次亲昵的抚摸,有时是一句由衷的赞扬,5、勤引导

一年级的学生天真活泼,对小学生活充满好奇,但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较弱,有时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这就要班主任老师的指引和教育。面对一年级的学生我管理的想法是目标近一点、范围小一点、内容实一点,时时处处向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对于学生的点滴变化都记在心里,当学生有进步,有缺点错误,行为有偏差,都及时和他们谈心,肯定好的,给以鼓励;指出错误,予以纠正。

(二)、创造与孩子相处的轻松氛围。

把微笑送给学生。每天给学生灿烂的微笑,会让学生的身心感到愉快,智能得到发展。面对一年级的孩子我拥有一种特殊的教育手段――微笑。在学生取得成功时,我会用微笑送去欣赏;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我会用微笑送去鼓励;在学生犯错时,我会用微笑送去宽容。

(三)、给予孩子班级管理的机会。

在班级管理中,成立了班委,让班委的同学参加班级的管理,让班委的同学参加纪律管理、卫生管理,以后我还将使用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班组不同层次的管理,使得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轮流担当小组组长、值日班长都有机会与同学接触,与老师交流、都有机会锻炼自己多方面的能力,真正处理好管与放的关系。

(四)、及时做好与家长的交流勾通工作。

好多家长对孩子学习的重视程度跟孩子的学习成绩成正比,还有部分的家庭教育存在过于溺爱的倾向,为此,我精心准备了开家长会的内容,精心布置了教室,营造了与家长和谐交流的氛围,在会上我从“一切为了孩子”的角度去改观一些家长的态度,向家长介绍了孩子的学校情况、学校对孩子的行为要求,认真疏导,细致说理,耐心地同家长分析了教育孩子的策略和方法,要求家长更应注重孩子整体发展,努力赢得家长的信任、支持和配合,共同探讨教育好孩子的有效方法,取得了家长的积极配合,实效明显。

二、不足之处:

(一)每一次活动前后应作好思想动员和总结;

不管是学校组织的各种比赛,还是外出活动,我应在事前作好思想动员。使学生端正思想,增强了坚决克服困难的决心另外,每一次外出前,都应强调纪律性和同学的互助友爱;外出回来,再让学生自己进行总结做的好的和做的不好的,表扬热心助人的同学。

(二)应动脑筋巧设计,运用多种途径教育。

从大的方面来说,班级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实施办法、参加学校、年级的各种活动、组织班级活动都需要我们动脑筋精心设计;从小的方面讲,对学生的表扬、批评、鼓励也需要我们动脑筋。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一)随着孩子们一天天的长大我一定要严肃孩子们的课堂纪律。通过讲故事、做游戏,评纪律星、创新星、才艺星等活动让孩子们活而不乱,成为学习、生活的小主人。

(二)用耐心与爱心感来感化和教育孩子,利用好学校这片沃土去指导、管理、服务与我们的幼苗,让他们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幼儿园教师教学个人总结 篇6

一、认真学习,提高素质

德能勤绩的德需要政治方向上的保证。我结合工作实践,对党的创新理论“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促进和谐发展”理论有必须的理解和认识,并深受启发,能自觉地应用到工作中。与在座的每一位都有多次的思想和见解的交流,研究交流让我与教师们思想智慧碰撞出火花,我也了解了教师们的价值取向以及个体的背景差异,

二、尽职尽责,做好校长的助手

本事是保证德能勤绩的必要条件。一年来,我能不断地强化主角意识,强化职责意识,强化主人奉献意识,能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出以公心,服从大局,进取配合校长工作,高效地完成教育教学各项任务。我能认真组织协调教务处等各部门做好以下工作:

1、认真学习领会课程改革,配合校长结合课程改革的精神,结合我校校情,稳步推进课改,校长室组织协同教导处等部门经过校本培训、教导例会,教研组长例会,教研组活动等校本研训形式,以新课程标准的研讨实施为载体,毒性课程改革,全面稳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队伍水平。

2、经过校本研训,提高施教水平。平时我能很好的与教务处等各部门进行沟通,有效指导各部门工作计划的制定,督促、检查计划落实和及时总结反馈情景,进行整改。

3、全校教师共同努力,严把入口出口质量关。根据校长确立的质量目标,及时确立分层教学,重点包保策略,坚持深入一线,加强跟踪听课力度,及时监控学情,监控诊断复习课堂,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提高复习课的含金量,提高效率。

我协同教导处认真检查、评价常规工作,严格质量监控,经过教学例会,及时调整管理策略和教学策略,十分有针对性的分层管理,尽量做到不忽视积攒问题,不滞后不被动,动脑筋想办法,根据具体情景,采取最直接、最便捷的方法开展工作,处理问题。

三、完成任务及取得实效

绩效是考核德能勤绩的重要的方面。这一年来,在校长书记的正确领导下,在校长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目标的正确指引下,在各部门进取配合下,在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下,完成各项教育教学任务,取得了成效。

1、我们正朝全国优秀幼儿园目标迈进,现已在社会上享有较好声誉。其实这是全体同仁能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干苦干加巧干,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我只是尽了微薄之力。

2、配合幼儿园园长长制订了、《教师队伍建设方案》、《青年教师培养计划等文件,及时把工作方案纳入到校工作计划中,并把方案的落实分解到幼儿园月工作计划中。目前幼儿园课程改革已在学校稳步推进,有多位教师优质课论文获奖,艺体学科在课改方面也取得丰硕成果。

3、在幼儿园园长的领导下,加强了对青年教师的全方位培养,加大了考核力度,跟踪督导力度,在青年教师的共同努力下,85%已经成长为朝气蓬勃,独当一面的教育教学好手。

其实,在工作中我自身还存在很多不足,期望大家监督我改正。工作标准还应当更高,平时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还应更系统化、科学化。应及时克服心理障碍,尽量多请示、多汇报、勤沟通。恳请大家监督我改正缺点和不足。

进取参加培训与学习,分别交流培训心得,领略名校风范、聆听教授讲学、对话专家学者、碰撞思想火花,更新了管理理念,丰富了管理思想,学习了管理技巧。

幼儿教师的教学个人总结 篇7

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不但希望学生掌握知识, 形成能力, 还希望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热爱学习的品质, 而不是通过学习过程, 学习兴趣反而减少, 甚至厌倦学习。现实生活中经过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 变得越来越讨厌学习的学生越来越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复杂的、综合的, 但课堂教学中教师因素的影响无疑是主要原因之一, 因为课堂教学占据了学生学习生活的大部分时间, 课堂教学中师生交往又是最主要的学习活动, 师生互动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出来的如下个人特性与行为对学生学习热情的保持至关重要。

一、教师的非言语和言语行为透露出的自身对教育事业、对学生的热爱

人的心理是通过行为来表现的, 积极健康的心理和消极不健康的心理都会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并最终被学生感受到。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的教师, 他的面部表情一定是丰富的, 他会经常微笑, 在教室门口喊学生们的名字, 热心回答学生的问题, 他的眼神一定充满着光芒并与学生保持良好的眼神交流;他会通过手、胳膊、头部、肩膀的一些动作, 运用不同的音高、音量、变调、停顿等方法来强调学习重点;教课时一定是全身心投入并富于表现力的, 他会保持快节奏的课程进度, 会通过走动保持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他会创造性地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会用不带威胁的身体上的接近表现出对学生的接纳。相反, 一个对教育教学工作不热爱, 见到学生就烦的教师, 他的非语言行为一定会是:面部表情不丰富或面无表情, 经常在课堂中站立在一个地方不动或坐着上课, 仅仅使用一种惯用的教学方法上课, 讲课音调单一, 避免与学生眼神接触, 时间效率不高, 课堂气氛沉闷, 经常挑剔学生, 表现得不耐烦, 当学生不能很快地领悟讲授的知识时便放弃等。富有激情和爱心的、幽默的教师, 会让学生感受到他们的教师喜欢自己的工作, 喜欢和尊重自己的学生, 他们所教的课程是有趣的、有用的, 进而使学生受到激励, 不知不觉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 持之以恒地完成学习任务。因此, 作为一名教师, 应时刻注意自己的非言语行为, 时刻反省:我的哪些非言语行为透露出我愿意和学生在一起, 关爱他们;又有哪些非言语行为让他们感受到我内心并不愿当“孩子王”, 讨厌教育工作, 讨厌学生。如果是后者, 那就应当警醒了, 是该离开教师岗位, 还是自身需要做较大的调整。

二、教师的言语和非言语行为向学生传达出的对他们成功成才的期望

学生在教室里上课, 如果能时常感受到来自教师的信任、支持、鼓励, 尤其在遇到学习困难时也能不失去继续学习的信心并时常体验到成功感, 这种学习的自信心的获得比学得一些知识更具价值, 因为他们会从此走上一条热爱学习的道路, 整个学习生活也将是愉快的, 这样的学生更容易获得学业和生活上的成功。有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不到来自教师的期望, 体验到的是自卑, 失去对学习的信心, 学习过程给他们带来的是痛苦的体验, 这样他们的人生学习阶段的生活是沉闷的、压抑的, 走上生活道路之后, 也会由于厌倦学习而限制了继续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影响到他们生活的质量。

教师的哪些行为特质对学生会产生如此大的作用呢?研究表明, 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会有巨大的影响力。学生对教师的期望很敏感, 并进而影响到自己的学习。如果教师对某一学生抱有较低的期待, 他会很敏锐地感觉到这一点, 别的同学也会感觉到, 这种感觉会同时降低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期待, 进而引发一系列如厌学、自卑、不努力、压抑等情绪和行为。仔细研究后发现, 如果教师对某个学生怀有较低的期待, 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有下列行为:很少让他上课回答问题, 忽视他的意见, 经常批评, 不提供支持和辅导, 反馈不经常、不具体, 很少个别谈话, 很少设定目标, 很少注意到学生的进步等。如果教师对学生怀有很高的成功期望, 认为所有的学生都能掌握所教的内容, 他也有能力帮助所有学生学会, 这样的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就会:经常微笑、点头, 与学生保持眼神交流, 时常会让所有学生回答问题, 鼓励学生发表意见, 对学生的能力给予肯定, 注意鼓励进步而不是强调完美, 当学生发言时注意倾听、点头, 不经常批评学生, 帮助学生纠正不正确的回答, 提供大量的具体的反馈信息, 为学生设定合理的目标并经常修订, 必要时即刻补救, 帮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和评价自己的进步。当学生遇到困难时, 教师鼓励他们“你可以做好的”, “我知道你能做好的”, “不要放弃, 你离成功不远了”, 通过这些经常对学生释放出的不断的积极期望、提供鼓励和支持的行为, 教师就会帮助学生建立自信。

在观察课堂教学中, 我们也经常发现, 有的教师只喜欢叫那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回答问题, 认为那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即使举手也不会回答或回答得不符合要求;成绩好的学生犯了错误可以原谅, 成绩不好的学生即使有一点点错误, 也会被过分批评, 成绩不好的学生只要上课不捣乱, 便爱干什么就干什么;成绩好的学生成绩退步了马上被叫到办公室询问原因, 提供补救措施, 成绩差的学生考坏了也不闻不问等。

大多数学生进入学校时, 都很自信并渴望成功, 但经过几年的学习, 有的学生对学习的成功失去了信心。最容易受到教师低期望影响的学生是那些年龄小, 学习不好, 处于升学的转折时期, 或很喜欢这个教师的学生。不幸的是, 那些尤其需要教师帮助和支持的学生恰好被教师赋予低期望。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课堂教学过程中, 当学生回答某个问题后, 教师对学生的反馈和评价, 对学生的心理影响很大。有的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结果不做任何评价, 而是将学生的回答作为一种表面形式;有的教师对学生的错误回答大加批评, 让学生当面下不来台;有的教师对学生错误的回答无任何反应, 转而提问其他学生寻求正确答案, 致使答错的学生不知错在何处;有的教师对鼓足勇气回答问题的学生不鼓励, 对精彩的、创新性的回答不表扬, 使学生渴望奖励的心理需求落空等。这些行为都会对学生的学习热情产生不良影响。

三、教师课堂教学的条理性

教师的课堂教学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 不是随随便便拿来就上的。有校长反映现在教师课堂教学存在满堂灌和随意性太强等问题, 课前准备不足或干脆不进行任何教学准备, 不进行任何教学设计, 拿着书本或已经用了多年的教案就来上课, 课上讲到哪儿算哪儿, 这种现象虽不代表主流, 但应引起足够重视。

好的课堂教学一定是经过预先精心准备的, 上海的语文特级教师于漪, 谈起自己的备课时强调, 至少要进行三次备课, 第一次是在教学前根据自己对课文的教学经验写教案;第二次是在教学前广泛查阅已有文献, 看一看别人对该课是怎么准备的, 吸收别人的优点, 然后据此进一步修改教案;第三次是在按修改后的教案上课后, 根据上课的实际效果进一步修改完善教案。经过这样的备课过程, 教学的目标清楚了, 教学的重难点明确了, 教学的最佳方式方法找到了。学生上这样的课, 根本开不了小差, 会不由自主地跟随教师愉快地上完每一节课。

有条理的课堂是以目标为中心的、经过深思熟虑准备的、有组织的。当然这并不是说课堂是机械的, 完全按照课前预设的教案一成不变地进行。好的课堂是预设和生成的辩证统一。优秀的教师在课堂教学进行时, 通过大量的言语或非言语线索, 能准确地确定或者读取是否需要改变原来的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可能表现出毫无兴趣, 如开始小声说话或交头接耳, 做小动作或干脆趴在桌上, 通过言语, 他们可能表现出不能回答问题、不愿意回答问题或机械地回答教师的提问, 不能完成教师布置的阅读或计算等任务, 优秀教师这时往往会敏感地捕捉到这些信息并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或方法, 而缺乏经验的教师则对这些线索不敏感或熟视无睹, 仍然按照预先的教学设计进行。对于新手来说, 能够认识到需要变化并相应作出调整可能依然是一件困难的事。我们在听课时经常遇到这样的教师并为他们着急, 而他们自己好像对此并未察觉。但学生经常上如此随意灌输、无生气的课, 渐渐就会失去对课堂、对学习的热情。

教师个人教学哲学:意义与建构 篇8

哲学是关于人对世界的态度或人生境界之学。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对世界的认识、看法和信念,有自己独特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亦即有自己的哲学。也可以说,每个正常的社会成员,都有自己对世界的物质性和意识性的基本看法,这些看法在人们的生活和个人成长中起着重要的实践指导作用。同样,人们对教育的认识与看法,逐渐会形成个体的教育观念系统,进而成为指导自我教育实践的教育哲学。尽管人们通常将教育哲学界定为一门学科,并将其看成是指导教育实践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系,如“教育哲学是运用一般哲学原理去探讨教育的基本问题,或将教育的基本问题上升到哲学的高度进行分析的一门理论学科。”这样的理论学科通常也被看成教育家所独有的知识结构。实际上,教育哲学并不是教育学者的专利。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教育和哲学教授索尔蒂斯曾在《论教育哲学的前景》一文中,为概述当代教育哲学建立了一个基木的理解框架,在这个框架里,他将当代教育哲学分为三个方面:个人的教育哲学、公众的教育哲学和专业的教育哲学。同时他认为,“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哲学一样,他也应当有自己的教育哲学,那就是一套个人的信念,认为在教育领域内什么是好的、正确的和值得做的。”同时,他还强调,“以这种方式形成的关于教育的哲学观点能使一个人达到对人的意义、目的和义务有令人满意的意识,从而指导他或她作为教育工作者所从事的活动”。可见,教育哲学不仅存在于学科与公共理论层面,也存在于教育者个体的层面。

这里,我们借鉴索尔蒂斯关于教育哲学的分类,将教学哲学相应地分为三种基木的类型:理论的教学哲学(作为学科、课程和研究领域存在的)、群体的教学哲学(作为公共信念存在的)和个人的教学哲学(作为个性化教学观念系统而存在的)。我们认为,教师不仅具有自己独特的教学哲学观,教师的教学实践都是在一定的教学哲学指导下进行的,而且教师个人教学哲学体系的建构与发展,对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就教师个体而言,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和教学观,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思想。不管教师自己是否意识到,他们的教学实践总是受一定的观念与信念支配和影响的,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观。例如,尽管学科的课程标准是既定的,但不同的教师对课程标准必然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他们在运用课程标准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时,必然会产生独具特色的教学行为。正如美国学者彼得·法林在其著作《教学的乐趣:大学新教师实用指南》一书中强调教师工作特点时所言:“教学活动体现教师个人的特征和价值取向,这些特征和价值取向高度个体化,甚至独一无二。”也就是说,教师个体对教学目的与意义、教学功能、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策略、教师角色等都有着自己的观点。一个人要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教师,其逻辑起点应当是他/她的教育教学观念,有什么样的教育教学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师行为发生。可以说,教师的个人观念是形成教师个体一贯的教学哲学的基础。换句话说,教师个人的教学哲学实质上就是由教师个体的教学观念群所组成的教师对于教学价值与意义的追寻、反思、批判和建构的成果,是教师自主地开展有效教学实践的思想前提。

教师个人教学哲学就是教师对教学这一复杂现象和专业实践活动所具有的相对稳定的、能够持续指导和影响教学实践的一系列基本观点和根本看法,是教师系统化、个性化的教学观或教学理念的总和。它是教师对教学的价值追求和理想,是教师的教育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并对教学行为的规范起着定向调节作用。也可以说,教师个人教学哲学是教师教学观念系统化的体现,它是教师以对教学知识和教学法的学习为前提,以个体的教学实践为依托,以个体对自我教学活动的持续理性反思为基本路径而形成的具有个性化的、对教学实践具有持续影响力的观念系统。

作为一种观念系统,教师个人教学哲学包括了教师对诸如为什么教、为什么学、教什么、学什么、如何教、如何学、什么知识是最有价值的、应该如何选择这些知识、怎样评价教学效果与效益等教学核心问题的回答。也可以具体到教师对教学木质、教学目的、教学价值、教学功能、教学内容、师生关系、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等方面问题的具体看法。概括地说,完整的教师个人教学哲学体系包括了个体教学本体论、个体教学价值论、个体教学认识论和个体教学方法论等四个基本的部分。通常来看,教师个体对教学价值与意义、教学内容与过程、教学方式与方法等内容的批判、反思和建构将形成教师个体教学哲学的核心内容。虽然,每个教师都会有自己对教育教学的一些看法,但是,系统、完整、相对稳定的且能持续影响教师个人教学反思质量并能促进有效教学实践的个体教学哲学的形成却不是一件自然而简单的事情,它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教师进行积极主动地个体建构。

正是由于教师个人的教学哲学对自己的教学实践有着持续的影响作用,所以,建构教师个人的教学哲学与教师获得本体性的学科知识和实践性智慧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对于全面提高教师素养和课堂教学效能,促进教师教学专业化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的专业素质是一个多维结构的复合体,它包含了教师的专业意识、专业精神、专业责任、专业知识、专业理论、专业能力、专业判断等多方面内容。教师个人的教学哲学作为教师系统化、个性化的教学观或教学理念的总和,通常是隐性地存在于教师多种素质表现的背后,成为教师全面素质提升的重要理论保障。尤其是教师所具有的专业意识、专业精神和专业理论无不与教师个体的教学哲学密切相关。

教师个人教学哲学的建构途径

教师应如何选择与建构个人的教学哲学?西方有的学者曾提出了一些对我们非常有参考价值的方法,如择一遵循法、广中选精法、混合一匹配法等。在刚开始当教师的时候,可采用择一遵循法,即选择一种教育哲学流派的观点作为自己主导的教学哲学,然后经过一定的实践,再在多种流派观点之中进行精选,最后可采取混合一匹配的方法建构起教师自己的个人教学哲学。实际上,由于教学本身是非常复杂的活动,因而教师个人教学哲学的建构也很难完全地按照上述线性的方式或流程展开。结合我国的教育文化与教学实践情况,一个教师要真正地拥有个人的教学哲学,不仅要自觉学习教育理论,积极参与教学实践,而且要善于学习他人经验,坚持自我教学反思。这四个方面是形成与建构教师个人教学哲学的基本途径。

自觉学习教育理论,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

无论是职前的学生教师还是在职的新教师,他们都已经有了一定的关于教学的个人认识和看法,但要想使这些认识和看法成为能够真正地影响自己

教学有效性的系统观念,还必须借助理论的作用。因为先进的教育理论不仅能够指导教育实践,而且可以帮助教师把自己朴素、零散的教学经验转化为系统概括的教学哲学。因此,在成为一名教师时,就要注意选择那些能帮助自己开阔视野、反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的读物及其他材料,这些材料的意义不仅在于向教师提供教育教学知识或具体的操作技巧,更重要的是它能向教师展示新的理论视野和新的观念。教师可以从中获得观察和审视教育教学的新视角,掌握从全局上、整体上思考问题的方法,这将为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哲学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积极参与教学实践,提高自己的教学认识

充分参与教学实践活动是教师构建自己的教学哲学的重要途径,这一途径能将教师的理论发展与教学实践的开展很好地结合起来。教学实践是教师教学观念形成与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对一名新教师来说,日益丰富的教学实践会促进其自我教学观的形成。通过教学实践,教师会逐步加深对教学的认识、看法和理解,逐步地积累起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认识、教学特点和教学风格。

学习他人教学经验,体验教学哲学的意义

新教师在刚刚开始教师生涯时,总是要通过对其他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的观察学习和模仿,感受、领悟和体验教学实践,形成自己对教学的理解和看法,为构建自己的教学哲学奠定基础。对一名新教师来说,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就是值得他学习的榜样。良好的榜样对教师的发展起着向导的作用,只有发挥教师群体的影响,有意识地为新教师树立榜样,使其认同教师职业、教师角色和教师工作,才能为教师个体教学哲学的构建创设良好的环境。这显然要求教师群体不仅应成为良好的学习共同体和发展共同体,而且应善于通过群体问的相互学习、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形成良好的群体精神风貌。

坚持自我教学反思,完善个体教学哲学体系

“教师的自我反思是指教师对各种教育观念、言论、教育方法、教育活动、教育事实和教育现象进行的自主判别和认真审视,特别是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检视和反省。”对教学认识和教学实践的反思是教师自我反思的核心内容。为了形成自己的个人教学哲学系统,以便为有效的教学决策和教学行为提供前提性的思想基础,教师就要经常性地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实践,自觉地有意识地审视自己教学中存在的认识问题和实践不足,总结经验和教训,培养自己的自我发展与自主发展的能力,培养自己对教育教学活动的科学分析、正确判断和客观评价能力。这样,才能使自己成为一名反思型教师。萧恩曾对医学、法律和教育等领域的职业实践特征进行了独特的研究,他发现有效性与反思性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

有效的教师必然是反思性的教师,有效的教学必然是反思性的教学。反思性的教师是有效教师的应有之义,也是教师个体不断发展与完善自己教学实践的必由之路。“从根本上说,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通过不断补充、修改、反思,你才能逐渐完善自己的教学。”许多教师在教学生涯的初期阶段,往往会把大量的时间用在应付日常教学事务之上,很少有时间检视教育理论对自己所从事的教学实践的影响。然而,“一个教师要想成为真正的专业人员,仅仅把注意力放在日常教学事务上显然是不够的。尽管每一个教师都知道,教育是塑造个体生活与社会生活的有力工具,但只有当一个教师开始反思自己的角色与作用时,才真正地说明他或她已经开始了从对日常教学工作的理解,转向对作为实践依据并可促使实践持续发展的教育理论的检视。”

教师个体教学哲学的形成和完善必然包含着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认识和教学实践有效性的持续反思。教师对自己已有的教学观念进行反思与重构,是教师个体教学哲学得以优化和提升的重要途径。教师对自己原有的教学观念进行梳理、总结和反思,分析其长处和不足,对自己的教学哲学的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这种反思的结果就为新的个体教学哲学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认识基础。当然,对教学观念进行反思与重构对教师是有比较高要求的。首先,教师必须具有反思的意识与习惯,才能经常对自己习以为常甚至“日用而不知”的教学观念进行有意识的重新审视。其次,教师需要具有深刻的反思能力,对自己已有的教学观念的反思要比观察和评价他人的教学观念有更敏锐的问题意识和判断能力。

上一篇:新任民政局长体会下一篇:神经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