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开放日活动方案

2024-08-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区域开放日活动方案

区域开放日活动方案 篇1

为了贯彻落实海南省教育厅文件“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实施方案”,更进一步地达成家园教育一致,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以及幼儿园的活动状况,开展的家长开放日活动也就成了必须的举措,让家长走进课堂,走进幼儿操作区。现结合我园实际,特制定本次开放区域活动方案如下:

一,开展各个区域活动的目标;

我们班准备开展四个区角,其中有美工区,计算区,建构区,生活区,泥工区。美工操作区的目标:

1,对动手制作活动感兴趣,并能够正确使用剪刀。

2,能沿着线条剪贴,并能把剪好的几何图形拼成需要的图形,在添加图画。绘画区的目标:

1,认识物体的整体结构和各种空间关系。

2,培养幼儿能有目的地安排画面,表现一定的情节,并能培养幼儿色彩的整体感和内容的联系。

计算区的目标:

1,能看图写加减法的算式,找出物体个数的多少,并能写出相应的数字。2,正确使用“<”,“>”,“=”。

建构区的目标:

1,幼儿能根据老师的要求正确的串珠子,提高幼儿动手能力。

2,激发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

生活区目标:

1,幼儿能正确的使用各种厨具,能搓捏揉面团,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2,培养模仿烹饪食物,收拾餐具,培养幼儿手指灵活能力,手眼的协调能力。泥工区目标:

1,用团,搓,压,搓,拧等方法做各种物品。

2,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发挥想象力和创造等。

二,各个区域活动投放的材料;

美工区:几何图形,剪刀,胶水,水彩笔,画纸。

计算区:铅笔,计算题,计算图。

建构区:各种颜色的珠子,绳子。

生活区:面团,厨具。

泥工区:彩泥,各种使用操作工具。

三,区域活动过程;

1,教师要求幼儿进区要遵守规则,不大声说话,不打闹等。

2,幼儿按秩序进区活动。

3,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做记录。

4,幼儿收拾用具。

5,教师总结,分享。

四,跟家长小结区域活动的过程。

区域开放日活动方案 篇2

一、开放的区域设置

瑞吉欧认为, 开放的环境是幼儿园的第三位教师。因此, 应该变封闭式的区域设置为开放式, 强化教育环境设计中能鼓励幼儿自主选择、自主探索的重要方面, 增强幼儿自主游戏的意识。

1. 气氛上必须是开放的、非正式的、结构松弛的。

教室不能成为讲堂, 而是能鼓励和支持幼儿自由游戏的场所。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改变区域的范围、布局和功用。开放的区域能使幼儿在游戏中玩得更加自由大胆、积极主动, 更富有创造性。

2. 区角活动的设置应是自由的、开放的。

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相应的区角进行活动, 在没有任何约束和负担的情况下, 自由交往, 还可以进行自我调节需求。

二、开放的材料投放

区域活动的材料是操作的工具、探索的学具, 幼儿学习、游戏的物质基础。因此, 在幼儿自由探索时, 教师要根据幼儿的探索情况及时创设环境、提供相关材料, 并考虑怎样合理利用材料。材料直接影响幼儿的活动质量, 关系到幼儿发展的速度和方向, 在区域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 丰富的、有层次的材料。

小班幼儿的注意力具有不稳定性, 过多过杂的材料投放容易让幼儿玩得分心, 玩得花眼。因而, 在投放材料时, 应考虑材料与活动目标的关系, 加强材料投放的针对性、目的性和科学性, 并依据对幼儿活动的观察, 进行定期更换与补充。

2. 有价值、可操作的材料。

幼儿的认识和能力都是在操作和活动过程中建构的, 通过探索、探究, 幼儿自己寻找操作材料的方法、步骤来归纳总结, 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3. 需要合作游戏的材料。

小班幼儿个人意识较强, 多是以“自我为中心”, 缺乏合作意识, 常常会发生争抢玩具的现象。所以对幼儿进行协商、合作教育十分重要, 在幼儿园的集体教育中, 教师虽然比较注重对孩子这方面的培养, 但针对性不强, 而区域活动的特殊性恰恰弥补了集体教育的不足。

三、开放中的教师指导

《纲要》中特别强调:“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由此可见, 环境的创设与教师的指导是幼儿能否在区域活动中得到较好发展的关键。

1. 改变提问方式, 变“封闭式”提问为“开放式”提问。

在区角活动中, 游戏前的导入部分和游戏后的讲评过程两者都很重要, 并且应该有各自的侧重点。在这两部分里, 教师应把更多的机会留给幼儿, 让他们来说、来介绍。

如, “昨天我们玩了什么游戏?”“游戏中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做游戏的小朋友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有没有什么问题需要大家帮助的?”等等, 孩子有一百种语言, 我们的提问就给他们机会来诠释。

2. 改变引导方式, 变“单向”引导为“多角度互动”。

活动中的互动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体现在教师的反馈和组织引导中。我们通过材料的出示、话语的引导, 让孩子们在预设和生成中得到平衡的发展。“生生互动”是需要依靠教师来引发的。如, 教师在介绍瓶盖画制作时, 有幼儿不明白瓶盖作何用, 教师没有给他答案, 而是把问题抛给了其他的孩子, 让同伴来告诉他怎么办。随后在幼儿玩游戏之前, 教师提示孩子“如果你会玩, 你可以告诉你的好朋友你是怎么做的”。教师可通过“有什么感觉, 发现了什么, 遇到了什么问题, 想出了何种方法, 是怎么做的, 需要什么帮助”等引导语, 唤起幼儿对探索过程的回忆和体验, 并借此引发生生互动。在这样的互动中, 幼儿不仅有了相互学习的机会, 推广了好的经验, 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区域开放日活动方案 篇3

文章针对幼儿不同的求知欲望,尝试有计划地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活动环境,让孩子在一种开放性的环境中去探索,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促进了幼儿个性化的发展。通过孩子们喜欢的区域活动材料的合理提供、摆放、操作,实现了幼儿的自主学习,主动求知,体现出以幼儿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关键词

主体性 开放性 活动内容 区域活动

《纲要》已着重强调给幼儿创设一个丰富多彩、多层次、具有选择性和自由度的,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接触到的环境,使幼儿通过用自己的方式与环境主动积极地相互作用从而获得发展。我们教师就要根据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因为集体教育实行同一目标、内容、过程、标准对不同的幼儿进行同一教育,所以它只能面向一部分,被忽略的一部分作为陪读则是一种“时间和隐性浪费”。满足不了多层次幼儿的个体需要,往往不利于教师有针对性地挖掘幼儿的潜力。而开放性区域活动能体现让幼儿通过主动活动来学习,满足多层次幼儿的需要,弥补集体教育中的不足,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全面的发展。

一、创设区域活动的环境,为多层次的探求提供媒介

开放性的区域活动区不是随意地摆放一些玩具或者游戏材料,而是幼儿园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充分利用空间为幼儿创设的学习、游戏和自由活动的区角,这样开展的区域活动能够有效实施对幼儿的个性化教育和主体性教育,很好地渗透因材施教,保证每个幼儿都能有一个较好的发展。

(一)有计划地创设区域活动

由于区角活动多数是自选活动,所以应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活动特点设置。教师要考虑到你想让孩子有哪些方面的发展,然后去考虑设计什么样的活动,要符合幼儿的兴趣和能力范围以内,切合实际开展各项活动。

1.活动内容求特色。

区角活动首先要突出自己鲜明的特色,我们利用当地的民俗多方搜集资料,挖掘出民间的一些活动内容。如在“手工区”孩子们用秫秸编织各种物品,用尼龙绳织鱼网、刺绣等,用纱布、泡沫包扎成扬州的包子,这不仅强加了孩子的参与兴趣,而且弘扬了民问文化艺术。

2.活动开展求保证。

尽管我园因为受场地限制,没有区域活动的固定位置,但是为了使这样的活动正常开展,我们采取“活区域”的方式,定时提供区域活动的时间和环境。我们将活动室用桌、椅、橱、隔档分隔成若干个活动区域,合理利用每一个空间,让活动形式无处不在。楼梯拐角处,设置一个“小小新闻角”,让孩子及时交流新发现、新问题,增加他们的交往机会,锻炼口语表达能力。走廊尽头走动的人少,我们固定摆放一个建筑区,用地毯积木铺起来,这样方便孩子随时能参加建构游戏,同时累了的时候还可以蹲坐下来交流、讨论他们各自的不同意见。

3.区域搭配求合理。我们在游戏时考虑到了空间位置的相互作用与影响,例如:角色区不宜与阅读区相邻而置,因为角色区里幼儿来来往往的喧闹会影响阅读区幼儿的安静读书,动静反差太大。角色区可以和表演区、建构区安排靠近一点,这样,表演和建筑的孩子还可以品尝角色区里“爸爸和妈妈”做的饭菜呢!

(二)全方位合理地投入材料

材料投放是基础,活动区的教育价值主要隐含在幼儿与材料之间的交互作用中。也就是说,幼儿是在操作材料中得到发展的,因此,活动区材料的提供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发展。我们主要从3个方面着手进行:

1.突出材料投放的层次性。

材料和玩具的摆放,应分门别类,装在开放、低矮、不拥挤的架子上,或分类放在篮子或盘子等透明可见的容器里,让幼儿一目了然,借以潜在地邀请和吸引幼儿前来使用它们,并使幼儿能自行找到他们需要的材料和玩具,或是以材料和玩具的图或名称文字,在架子或容器上标示其存放的位置,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易于自行取拿和收放;保证活动自发进行,减少幼儿对成人的依赖性。区角材料的投放不仅要花样繁多,更要有难度上的区分。我在大班的区角投放了玉米秆,教师先引导幼儿认识,再进行整理上色,逐次过渡到排序、比较长短,进而进行手工制作,如眼镜、灯笼、小马等各种小动物,既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又充分体现了层次的递进。

2.体现材料投放的适宜性

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已有的生活经验,活动材料的提供要是能力范围内的东西,孩子的兴趣才能被激发出来,否则,幼儿体会不到成功的喜悦,觉得活动索然无味,然后主动放弃活动。如科学发现区里,海绵吸水性强与木块形成对比,直观形象,适宜小班幼儿;灯泡为什么会发亮,从尝试中发现接通电路的方法,了解电池有正负极,了解电能使灯泡发光等原理适宜大班幼儿去探索,鼓励他们用各种方法尝试,从而将电池两极用电线与灯泡相连才能使灯泡发亮。在获得一定经验后,可鼓励幼儿用两节或三节电池进行尝试,发现灯泡会更亮,但如果电池两极放得不一致,灯泡就不会亮,这样越来越多的经验积累能满足孩子们求知的欲望,才能使活动更深入下去。

3.力求材料投放的可操作性。

教师对于提供的材料应事先考虑到是否便于幼儿操作,如为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训练手部小肌肉动作而创设的“刺绣”活动区,就应为其准备相匹配的撑子,以利于幼儿左手拿布,右手拿针,进行一针上,一针下的刺绣活动。否则,此活动便无法进行,行同虚设,失去了创设这一区角的意义。

二、有效指导,保障活动顺利实施

区域活动提供孩子自主选择活动的机会,教师并不是随便孩子怎么去玩,不管不问,这样只能是流于形式的活动、停留在肤浅表面的乐趣。活动的目的是让孩子积累生活和学习的经验,那么老师就要做一个有心人,设法把活动引向深入,以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1.教师以游戏伙伴身份进行指导。

教师要以游戏伙伴的身份参与游戏,然后才能组织指导游戏,教师要具有组织指导和游戏伙伴的双重身份。观察是指导的前提,观察在前,指导在后,教师的观察既要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全面,也要有盯住不放的深入,还要有捕捉细微信息的敏锐,能抓住活动中的偶发事件,以自己的热情,机智感染教育幼儿。教师要及时抓住具有普通教育意义的偶发事件,调整幼儿的方式,促进全体幼儿在实践中获得发展。如在大班的手工区,甜甜创造性地将做成的纸裙贴在身上,做着有趣的时装表演。旁边几个区域的孩子也被吸引,教师及时抓住这一时机说:“我们来开一个娃娃时装表演会好吗?”她的号召一呼百应,正面、反面、转身、造型,有的还模仿时装模特表演的有趣动作,引得大家哈哈大笑。表演过程中,下面的小评委们及时指出:芳芳的裙子最漂亮,丽丽的裙子颜色真好看……使幼儿既得到了仪表美的教育,又增添了对纸工的兴趣及创造的乐趣。这一活动之所以能如此丰富多彩,关键在于教师捕捉了教育契机,因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依据区角活动记录表进行指导。

为及时掌握幼儿参与各区角的活动情况,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幼儿进行活动前先填写区角活动记录表,在参加的区角里相应做好标记。教师根据记录了解幼儿各个区角的参与情况,及时做出调整,保证各区角向每个孩子开放,以便在活动区大环境的宏观调控上占有自主性。教师通过一周的记录,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建构区经常是男孩子的天下,他们的好动在这里得到了满足,美工区几乎全是女孩儿,平时不善言语,性格较内向的孩子只喜欢在美工区这种动手操作区域里活动……这时,区角活动记录表犹如孩子的晴雨表,及时地展示在了教师的面前,它为教师更好地了解每个孩子的心理、个性特点提供了依据。

3.结合时令选定主题进行引导。

在开展区角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认真把握主题选定,环境创设和有效指导三大环节,根据季节和节假日,结合教育活动不断变换区角内容,如:秋天到了,室内布置成一片丰收成熟的景象,利用秋天的落叶学习拼贴画,看到孩子们拼贴的蝴蝶、金鱼、鸭子,真的太富有创意了。我们把作品张贴在走廊里,孩子们一有时间就介绍自己的作品。元宵节期间,结合课题内容,幼儿在美工区进自制汤圆,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也让孩子在节目的气氛中了解到中国的习俗、民族风情等。

因此,开展开放性的区域活动,能使幼儿在开放的活动中“自我决定、自我发现、自我协调、自我交往,积极探索”,从而使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这也给我们深入一线的教师带来了挑战,更值得我们思考的是教师如何摆脱集体教育活动行为的桎梏,转变角色在开放性区域活动中发挥好自己的指导作用,凸显个人魅力。我们应该针对难点、结合实际,让教师不仅应是开放性区域游戏环境的创设者,更是开放性区域活动的指导者、有心的观察者、快乐的合作者,这样才可充分挖掘幼儿的潜力,引导幼儿自主学习,快乐成长,使区域活动成为教育活动的重要形式,体现以幼儿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开放日活动方案 篇4

一、 时间

20xx年6月13日(星期三)08:00-16:30

二、 地点

xx北理莫斯科大学过渡校区及永久校区

三、 活动安排

(一)上午时段

08:00-09:00 签到,发放我校宣传材料(教学楼一楼门口)。

09:00-09:45 1.在校生暖场表演30分钟;播放xx市宣传片和xx北理莫斯科大学宣传片15分钟(教学楼三楼礼堂);2.现场咨询(教学楼一楼大走廊)。

09:45-11:00 招生宣讲会(教学楼三楼礼堂)。

11:00-12:00 现场咨询(教学楼一楼大走廊)。

(08:00-12:00穿梭巴士定点、定时从过渡校区到永久校区往返,参观永久校区;过渡校区图书馆、教室、实验室、语音室、礼堂、食堂、宿舍、文体设施等自由参观)

(二)下午时段

15:30-16:30 招生宣讲会(教学楼三楼礼堂)。

家长开放日活动方案 篇5

家长开放日活动方案

为了进一步实施家校沟通,让家长更多的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的要求和情况,并能够积极参与到对孩子的教育之中,为了进一步让家长亲身体会课堂教学氛围,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特定于2018年1月5日举办“向家长汇报,请家长评议”暨秋子峪教学点第一届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家长走进校园,走进课堂。

一、活动目的

1、为了增强学校、教师、家长之间的沟通,让家长了解学校的管理与发展趋势,了解课堂教学和课改动向,从而更好地配合学校,共同关注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的成长。

2、进一步加强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感情,促进亲子之间的理解与沟通,让家长选择更好的方式教育孩子。

3、立足学校,放眼社会,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辐射作用,争取社会各个方面对实现学校管理目标的大力支持,协调好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进一步推进我校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

二、活动主题

家校牵手,关注孩子的成长

三、活动要求

由于本次是秋小第一次家长开放日,为了保障活动有秩序的顺利进行,为以后的活动积累经验,所以此次活动邀请10位家长代表参加。全体师生要热情招待,耐心的听取各位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四、活动安排

1.2018年1月5日9点10位家长代表签到并到会议室集合。

2.校长和10位家长进行交流。

3.10位家长观摩“感动秋小”十大人物颁奖典礼。4.家长走进课堂,与班主任、任课教师进行交流并听课。5.家长填写家长问卷调查和意见建议表。

五、班主任转达家长的注意事项。

1、为保证上课质量,进教室后,请把手机调至振动档。

2、为保证开课正常进行,请家长不要与他人、自己的孩子交谈或接听电话,认真参与听课。

3、在教室内及学生活动区域请勿吸烟。

4、所有车辆一律不能停放校门口。

食堂开放日活动方案 篇6

——山下中学食堂开放日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进一步强化学校食堂食品卫生监督,切实提高学校食堂管理水平,促进学校食堂规范管理,确保学生饮食安全。我校根据教育体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堂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本活动方案。

二、活动主题:关注食品安全,共建安全校园

三、活动时间:2017年11月9日上午

四、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张桂红

副组长:陈 红 兰水根 贺 军 曹国强

组 员:唐昭华 曾绍钦 张开友 张开林 谢 亮 陶贤明

毛佳琦 柳孟曦 陶 利 殷如意 罗 娜 各班主任及家长代表

五、活动内容及具体安排:

1、邀请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走进校园,参观食堂。

2、参观了解学生就餐环境。

3、参观了解食堂管理,专间设置,防蝇防尘措施,餐具消毒,食品留样,原料采购记录,食品加工流程。保证在校学生的就餐安全和身体健康!

4、在学校就中餐。品尝学校饭菜口味。

5、召开座谈会,将调查表发给家长评议。

6、收集家长对食堂的意见和建议等反馈信息写成材料。

六、活动具体要求:

1、班主任认真领会本次主题活动目的,策划并组织学生精心准备,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安全管理,充分调动学生、家长的参与性和积极性,把活动主题落到实处。

2、在本次活动中,认真准备,对于家长提出的问题认真记录,认真解答,做好与学生家长的交流沟通工作。对于家长提出的好的意见和建议,认真记录,切实改进。

3、全校教师热情接待每位家长,做好引导及服务工作;学生穿校服;活动中做好家长的引导工作。全校教师分工合作,积极配合,争取圆满的完成本次开放日活动。

七、具体分工 教学处、督导室:

1、发放家长开放日邀请函、家长签到表,家长开放日活动意见反馈表。

2、检查、落实活动情况,并做好参与家长人数统计。

3、做好家长开放日反馈表的回收和情况统计工作。教育处:

1、做好学生礼仪教育、文明行为教育。

2、做好家长接待及导引工作。

3、组织家长参观路线及参观活动。团委、总务处:

1、做好学校校园卫生、厕所、绿化带等保洁工作。

2、做好后勤服务,根据各班人数备齐凳子,备好饮用水等。

3、负责摄像、照相。校办公室:

1、活动主持安排

区域开放日活动方案 篇7

1978~2006年,山东GDP年均增长12%。进入21世纪以来,年均增长达17.74%,被称为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1]。但是山东省区域差异是许多学者关注的焦点,相关研究集中在差距分析、成因剖析和战略对策等方面[1-8]。本文拟采用基尼系数和锡尔系数二阶嵌套分解方法,用人均GDP、人均农业总产值、人均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和人均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等4项指标,对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的区域总差异和地区间差异演变过程进行对比分析。

二、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和资料来源

在区域上,分两种地理区域概念作为基础分析:一是以山东省现有的17个地市作为区域经济差异格局演变分析的基本单元;二是将山东省分为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带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东部经济地带包括烟台、威海、青岛、潍坊和日照市,中部经济地带包括淄博、东营、济南、泰安、莱芜和临沂市,西部经济地带包括滨州、济宁、枣庄、菏泽、德州和聊城市。

在时序段上,选择1978—2006年连续时间序列,以减少短期波动影响,准确反映区域差异的演变规律。为使面积、人口不等的地理区间具有可比性,采用地理区域的人均变量指标来衡量区域差异状况。

所有数据来源于《山东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

(二)研究方法

1、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是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实证研究中广泛采用的一种度量方法。它不是取区域指标平均值的偏离值,而是把所有区域的指标值取差,然后加总所有的绝对差距。区域差异是“两两区域之间差异”的加总,再通过除以所有区域的个数(区域总数)和区域指标的平均值,从而得出基尼系数。其计算公式为

式(1)中:G为基尼系数,Pi为每一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Wi为每组指标占总指标比重,Qi为从第一组到第i组的累计数据比重。基尼系数越大,表明区域之间的差异越大。

2、锡尔系数及其分解方法

锡尔(Theil)系数又称锡尔熵,最早由Theil and Henri于1967年提出,包括锡尔T和锡尔L两种算法,其中锡尔T以GDP比重加权,锡尔L以人口比重加权,下面的锡尔系数计算与分解公式只就锡尔T在本文的运用展开。锡尔T的计算公式为

式(2)中,n为区域个数,yi为i区域GDP占全省的比重,pi为i地区的人口占全省的比重。锡尔T越大,表示各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越大。以山东省17地市为基本空间单元,对锡尔T进行一阶分解,可将山东省总体差异(Td)分解为东、中、西三个地带内差异(TWR)和三个地带间差异(TBR),公式为:

以县市区为基本空间单元,对锡尔T进行二阶嵌套分解,可将山东省总体差异分解为地市内差异(TWP)、地市间差异(TBP)和地带间差异(TBR),公式如下:

定义;,则Td可进一步分解为:

式(5)中,Y为全省GDP,Yi为第i地带GDP,Yij为第i地带第j地市的GDP,Yijk为第i地带第j地市第k县(市区)GDP;P为全省总人口,Pi第i地带总人口,Pij为第i地带第j地市的人口,,Pijk为第i地带第j地市第k县(市区)人口[4]。

3、变量指标的选取

本文在生产方面选取了人均GDP和人均农业总产值两个指标,在生活水平方面选取了人均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和人均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两个指标,运用基尼系数和锡尔系数二阶嵌套分解方法对这些指标进行测度。

三、山东省区域差异测度

(一)区域差异的基尼系数测度

根据公式(1)计算出1978——2006年山东省人均GDP、人均农业总产值、人均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人均消费品零售总额等四项指标的基尼系数值(图1)。

由图1可以看出,山东省人均GDP、人均农业总产值、人均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人均消费品零售总额等四项指标的基尼系数的总体变化态势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84年,4项指标的基尼系数基本处于平稳不变状态。第二阶段,1985—2006年,四项指标的基尼系数变化平缓并呈下降趋势。

就单个指标而言,首先从人均GDP指标来看,其基尼系数呈总体下降趋势,但不同时期的下降幅度不同。1978——1989年基尼系数基本保持不变,1989——2006年呈快速下降趋势,表明山东省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注重缩小区域间的经济差异。

山东省各地区的耕作方式基本相同,本文基于1978——2006年农业生产总值统计资料对山东省农业生产差异进行测度,发现在研究时段内人均农业生产总值的基尼系数整体呈下降趋势,表明山东省人均农业生产总值差异较小。

人均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是反映区域生活水平差异的重要指标之一,研究时段内其基尼系数总体呈下降趋势,表明山东省内生活水平差异自改革开放以来逐步缩小。但2006年的数值为0.6057,依然超过境界线。

人均商品零售总额是衡量区域生活水平差异的另一指标,运用基尼系数的方法对该指标1978—2006年进行测度,虽整体呈现出下降趋势,但较其它三项指标,下降速度最为缓慢。其2006年数值也是四项指标中最大的,为0.9045。

(二)区域差异的锡尔系数测度

根据公式(5),以地市为基本空间单元对山东省东、中、西部1978——2006年人口、GDP数据进行锡尔系数一阶分解(图2)。

从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化趋势来看,1978—2006年间山东省区域差异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以1984和1993年为分界点划出的1978—1983、1984—1992和1993—2006年3个阶段呈现时段内差异缩小、时段间差异逐年增大的趋势,三时段的锡尔T均值分别由0.039增长到0.045、0.065。可见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有阶段式突增、阶段内逐年减少的特点。若考虑到经济软着陆成功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以1990年为分界点,可发现1990年之前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趋于降,1990年后则呈上升趋势。

从三大地带锡尔系数分解来看,中部地带内差异占主导是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的主要特点,1978~2006年对总体差异平均贡献率达46.58%,且呈现减少趋势。地带间差异位居其次,平均贡献率为31.96%,总体呈增长趋势,自1995年开始赶上并超过中部成为影响山东总体差异的主导因素。东部和西部区域经济差异一直在扩大,但比中部要缓和一些,对总体差异的影响相对较小。若从俱乐部趋同的角度,东西部分别形成了发达和欠发达俱乐部,而中部正处于分化或向其他两部靠拢的过渡阶段。

四、结论

1、山东省人均GDP、人均农业总产值、人均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人均消费品零售总额等四项指标的基尼系数,1978—1984年基本处于平稳不变状态,1985—2006年变化平缓并呈下降趋势。说明山东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地区间经济差距呈缩小的趋势,表明经济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相对较快。

2、从锡尔系数的变化看,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有阶段式突增、阶段内逐年减少的特点。1990年之前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趋于降,1990年后则呈上升趋势。1984、1993年为两个临界点,宏观经济政策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3、中部地带内差异占主导是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的主要特点,东部和西部区域经济差异一直在扩大,但比中部要缓和一些,对总体差异的影响相对较小。东西部分别形成了发达和欠发达趋同俱乐部,而中部正处于分化或向其他两部靠拢的过渡阶段。

4、山东省应注重加强区际协调发展,促进东中西三大地带之间的产业、产品、投资、人员来往和技术交流,推进经济互补的同时,增强经济的融合性。东中部尤其是东部在强化经济优势的同时,应加强对西部的辐射带动;此外,全省要积极推动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逐步优化区域发展的空间结构,缩小区域差异,实现区域的共同繁荣。

参考文献

[1]郑国,赵群毅.城市经济区与山东省区域经济空间组织研究[J].经济地理,2004,24(1):8-12.

[2]徐晓鹰,刘泽.贡献系数及在山东省区域经济评价中的应用[J].华东经济管理.2003,17(1):16~18.

[3]陈培安.山东省东西部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人文地理.2000,15(2):16~17,27.

[4]张文信,刘春艳,殷昭国.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的二阶段嵌套锡尔系数分解分析[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2(2):104~106.

[5]袁忠香,武晋一.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分析[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8,30(3):102~105.

[6]孙希华,张淑敏.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分析与协调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2003,23(5):611~614,620.

[7]杨国安.山东省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实证分析[J].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21(4):482~487.

家长开放日活动方案 篇8

第六周周一下午1:00―3:20

1、教室准备:

(1)教室布置(各班主任)

各教室留出后、北两面家长听课位置,中间留一条小通道、

(2)家长听课凳子(李妮)

周一中午家长听课凳子在每班教室门口放置妥当(班主任协助)、

(3)教室黑板主题:欢迎家长朋友!

电脑主题:走进课堂,走进老师,走进孩子、

(4)拍照(郭萍)

(5)亲子活动场地主持:张彦霞

2、教学准备

(1)上课安排

请各位老师按照安排认真准备班会课或任课、班主任老师统一做好通知工作(级部统一下发邀请信)

(2)新教师试讲

新教师在家长公开课前必须试教或者说课,修改教案,以取得最佳展示效果、

(3)设备调试(各班主任)

各上课老师上课前一天进行系统的设备检查,遇到问题及时反映,保障上课正常运行、

3、家长会流程

班主任发言(各班提前把家长会发言稿整理好,级部检查)

成长导师(任课教师)发言

家长代表发言(各班家委会一名)

4、学生安排

教学开放日活动方案 篇9

为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活动时间

4月24日(第八周星期五)上午

二、活动主题

基于“品性、智性、人性、灵性”的学教一体生本课堂

三、开放年级

高二、高一、初二、初一

四、具体措施

(一)组织保障

学校成立“教学开放日”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zz

副组长:zz zz zz

成 员:zz zz zz zz zz zz zz zz

(二)活动流程

1、报到

时间:4月24日上午8:00开始。

地点:校门口(天雨到唯诚唯勇教学楼一楼大厅)

领取物品:活动安排说明、作息时间表、课表、教室分布平面图、听课情况反馈表、学校资料。

2、听课

8:45—9:25(第二节):分学科集中听推荐课;地点:指定教室

9:25—9:55:课间操

9:55—10:35(第三节):自由听课;地点:各班教室

3、专家点评交流

10:45—12:00(第四、五节):专家点评、专家讲座、同行交流、交听课反馈表,发放学分证明

地点:见 “活动安排说明”

五、活动要求

1、积极准备,认真组织。各环节责任人要认真负责,抓好组织、安排、检查、落实等工作,确保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2、活动期间,每位教职工均应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和认真负责的态度精心准备,积极参与此项活动,把“教学开放日”作为展示自己水平和锻炼能力的机会,出色完成本职工作,当好东道主,主动接受社会各界对我校课堂教学的检阅。

3、课堂教学应体现“教学一体生本课堂”的特色,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力求展示课堂教学的南周特色。

4、各教研组、备课组要加强集体备课,全体教师均应参与课堂教学的设计和磨课,做到学情研究扎实,教学目标明确,课前准备有预见性,运用教学案和多媒体辅助教学,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加强课堂体验和感悟,不用方言上课,板书设计精炼,课堂容量适中,注重三维目标的达成,作业布置科学合理。课后应主动、认真、虚心的听取专家点评和意见反馈,以利于进一步改进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能力。

区域开放日活动方案 篇10

崇左市建市以来, 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特别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成立并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围绕自治区提出“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区域性新兴城市”的战略部署, 采取“四个非常”, 抢抓机遇, 真抓实干, 大力推进“三个百亿”、“六年见新城”、“一区两园三基地”和“四大建设”重点工作, 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融入北部湾经济区打造“陆路东盟”的桥头堡

崇左市北部湾 (广西) 经济区管理委员会于2006年9月正式挂牌成立, 根据《中共崇左市委办公室、崇左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崇左市北部湾 (广西) 经济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的通知》精神, 崇左市作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六市之一, 充分利用既有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 着力打造“陆路东盟”的桥头堡, 主动推进开放开发。一是配合抓好各类规划编制, 明确发展战略。主动配合自治区北部湾办公室编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交通物流规划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十二五”规划等各专项规划的编制, 主动提出崇左市融入规划的意见和建议等工作。二是研究制定并实施《崇左市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工作方案》。2008年1月, 国务院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 崇左市认真研究《规划》并制定了《崇左市贯彻落实〈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意见》和《崇左市贯彻落实〈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工作方案》, 并按《意见》协助配合各有关部门开展对全市的交通、口岸、物流、旅游、工业园区、产业布局等进行了重新规划和修编, 确定了加快“一区两园三基地”建设为重点的工作目标。三是围绕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十二五”发展规划, 科学编制崇左市“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突出抓好沿边开放合作, 着力抓好陆路东盟南崇经济产业带建设, 力争把陆路东盟列为广西发展战略。四是全力以赴做好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一期规划建设工作, 2008年12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凭祥综合保税区后, 全市抽调28名干部脱产深入一线建设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 为2011年6月18日凭祥综合保税区通过国务院验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五是抓紧编制好《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南 (宁) 崇 (左) 经济带规划》, 与自治区北部湾办公室共同编制的《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南 (宁) 崇 (左) 经济带规划》的工作, 重点围绕产业布局、产业导向和产业集聚, 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和国家有关政策紧密衔接, 与南宁市衔接, 科学、合理地规划经济带的产业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 大力推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 全市综合经济实力从比较靠后的位置, 发展到了全区的中等水平。

创造“崇左速度”建设魅力新边城

崇左市市长黄克告诉记者:崇左市作为积极参与南宁至新加坡经济走廊、泛北部湾经济区域和越南等东盟国家的合作与交流, 编制《陆路东盟南 (宁) 崇 (左) 经济带规划》, 打通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的陆路通道, 促进南 (宁) 崇 (左) 经济一体化。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取得良好开局。边境贸易突破200亿元, 占据广西“半壁江山”, 全市有25家企业列入广西外贸出口额前50强, 是列入全区50强企业最多的市。

记者在崇左市采访了解到: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作为中国第一个在陆路边境线上设立的综合保税区, 仅用短短一年时间建成, 达到验收、封关运行的标准, 创造了“崇左速度”。中越凭祥—同登跨境经济合作区正在提升为国家层面重点工程, 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的“一区两国”的先行先试的跨境合作示范区。崇左市的国际性和开放性进一步突显, 成为连接多区域的交流桥梁、合作平台、国际通道。

在发展文化旅游方面, 崇左市“五个100公里”旅游线建设全面推进, 成功举办纪念龙州起义80周年活动, 启动宁明花山岩画保护工程。德天瀑布、花山壁画和友谊关等成为广西区内外知名的旅游名片。2010年全市接待游客达到683.2万人次, 是2005年的2.43倍, 全市旅游总收入达到37.6亿元, 是2005年的3.9倍。“北有漓江、南有左江”、“崇左天下美”的品牌全面打响。

2007年以来, 崇左市先后评为“中国西部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中国金融生态城市”、“中国魅力中小城市200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市”、“中国最佳绿色生态城市”和“中国最佳投资环境城市”。目前“陆路东盟”城市品牌日益深入人心, 在广西乃至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形成了“陆路东盟崇左看”、“边境开放示范区在崇左”的新共识, 崇左市已成为新时期边境开放开发的新热点。

小学家长开放日活动方案 篇11

一.活动目的为了增进家长对学校管理以及自己孩子在校学习生活状况的了解,搭建家长、学校友谊的桥梁,增进家校联系,共同绘制我校教育宏伟蓝图。特举行生活组开放日活动。

二.活动组织机构

组长:谢勇

组员:何传清王琴李少先

三.活动时间

2013年10月18日(10:00—2:00)

四、活动地点

曾家小学

五、参加人

曾家镇主管教育领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家长代表及生活组负责人。

六、活动议程

1、集中开会(10:30---11:00)。宣读活动方案,强调活动开展相关事项。何传清负责。

2.参观“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操作流程(11:00—12:00)。谢勇负责。

3.参加人员陪餐(12:00—12:30)。值周人员负责。

4.参观学生宿舍(12:30—1:00)。何传青、王琴负责。

5.集中开会(1:00—2:00)。听取学校汇报及家长反馈意见。谢勇负责。

生活组开放日活动发言稿

感谢领导及各位家长来我校参加这次生活组开放日活动,就这次活动进行一个座谈,座谈内容两方面:

一、给家长介绍学校的后勤管理

1、是学校的发展硬件建设

近年来,在上级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学校以创建促发展,抢抓机遇,改善办学条件。积极争取项目资金180 余万元,改建了校门,新建了462平米广场及25米文化墙,软化了近3000平米的活动场地,绿化面积835平米,建立了二十室一部,按标准配齐了部室相关设备,配备电子白板14套,实现了班班通;为教学一线教师配备27台笔记本电脑,开通了局域网和校园电视台,全面实现信息化;投入 3万余元,改建小学餐厅厨房,购置了相关设备,为“营养改善计划”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为了能给学生提供可口的饭菜,学校聘请了5名操作人员,每月每人工资1200元。为了学生健

康,学校免费给学生提供桶装纯净水。每月也是几千的投入。为了缓解学生吃饭拥挤的状况,本学期学校添置了20套餐桌。为了食品安全,添置了4个食物摆放台。现在的校园环境优雅,四处洋溢着文明气息,“三园”(知识的学园、育人的乐园、温馨的家园)式的校园逐步形成。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先后获得了“国防教育示范学校”、“法制教育示范学校”、“县级文明示范学校”、“学校发展水平316督导优秀学校”“素质教育示范基地”等10余项荣誉称号。

2、学生享受的优惠政策

(1)全校学生享受营养工程及营养改善计划,营养工程是指学生的早点,每生每天1元,一周5元,营养改善计划指中午饭,每生每天4元,一周20元,学校每餐都是按补助标准及学生营养需求进行配餐和制餐的。

(2)寄宿生享受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生活补助是按村、镇摸底后及时发放了。

(3)学校利用“爱心基金”款也对贫困学生的学习、生活进行帮扶,这学期就利用爱心基金款帮扶了40多名学生。

3、在食宿管理方面,主要是保障学生吃好,住好。

(1)落实专人负责。学校食堂虽然实行了半承包制,但承包人的职责是非常明确的,并和承包人签订了安全责任书;也落实了专人监督实施,确保每个学生都吃好,使这项惠民工程落到实处。

(2)为了确保住宿生的安全,从星期一到星期五是不准学生离校的,有事离校需家长亲自到校请假。住宿生在校期

间由宿管员管理,宿管员的职责也很明确。所以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基本养成。

4、目前学校有待解决的问题:

1、食堂面积较小。

2、宿舍面积较小。

3、进一步改善学生的居住环境

区域开放日活动方案 篇12

1 我国区域创新系统建设的现状与面临的问题

建立和完善区域创新系统已经成为很多国家为增强国家竞争优势而选择的一种重要的政策措施。自20世纪90年代区域创新系统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提出后,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的网络关系成为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重点,包括围绕区域创新系统环境、结构、功能以及区域创新过程展开的各类研究。我国于1996年提出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之后对区域创新系统开始进行研究,2003年国家科技部召开关于区域创新系统建设的专题研究会议,提出建设区域创新系统的规划,其中包括:(1)打破行政区域的界限,更加重视有较强内在经济和科技联系的区域;(2)在着力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的同时,应在实现国家目标、完成国家任务、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等方面,确立区域创新体系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支撑性地位;(3)与转变政府职能相结合,要发挥政府示范和引导作用,逐步完善创新系统的各项功能。

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中心城市率先开展了区域创新的对策研究;一些省、市立足各地方区域独特的社会文化环境、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也开展了一系列实证分析研究;部分地缘接近、文化相通、经济联系紧密的地区围绕中心城市已经尝试构建更大范围的区域创新系统,如京津冀、长三角、辽东半岛城市群、东北区创新体系等。随着国家创新战略规划的实施和地区经济技术的进步,在区域创新研究和实践中凸显的一个问题是过去过于强调行政区划的区域创新系统建设,而忽视了宏观整体规划和创新资源的配置。在深化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方面,基于经济和科技联系的跨行政区域创新系统构建,尤其是随着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基于经济一体化区域的创新系统规划与建设,如长三角、珠三角、东三省、京津冀及环渤海地区等创新系统构建正在实施或已经被提上了议事日程。而这些区域内各地方创新系统协调、协同与整合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2 开放型经济体系与区域创新系统

开放型经济是由外向型经济中演化而来,发展开放型经济已经成为一种经济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开放型经济是建立在与外部经济广泛联系基础上的市场经济的典型形态和高度化形式,其生产流通是内外联通的大循环,通过与其他经济体的交流,在更广阔的空间配置资源。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在开放经济体的内外循环中发挥显著的调节作用,外部导向性强,内在发展动力强、资源流动性强、运作节奏快、配置效率高[2]。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在强调开放型经济进入新阶段和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基础上,提出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而开放型经济体系的建设和发展与国家创新体系、区域创新系统的构建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首先,开放型经济体系的提出为区域创新系统构建确立了新的目标、内容和行动纲领。开放型经济体系的目标是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创新发展指引了一条新的路径。开放型经济体系以创新为核心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通过经济体制和制度的新一轮创新,把我国开放型经济以区域为基础进一步构筑成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一个整体。

其次,区域创新系统是各地方进行开放型经济规划和实施的重要工具。区域发展开放型经济的过程,是融入世界经济的过程,是各种生产要素重新配置与流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原有的经济格局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而发生变化,更重要的是推进区域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此外区域制度的创新及其功能的重构也将提上日程,区域创新系统将从系统创新的角度为实现开放型经济提供必要的思路和工具支持。

第三,区域创新系统是开放型经济体系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之一。开放型经济体系的架构与国家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系统有着紧密联系,这体现在一是要加大开放区域阶梯的深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实现了整体各个区域的对外开放,在新的历史时期,要根据各个区域开放的实际,提升区域开放的层次。为此,沿海开放要继续深化,进行转型升级,从国际加工装配基地向自主性先进制造基地转变,从制造中心向制造研发中心、服务贸易和物流中心转变;内地区域开放要提高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能力。二是要提高对外开放质量。要重点引进技术、管理、人才,以促进我国产业自主创新与升级,注重对技术引进的吸收、消化、融合和创新,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3]。区域创新系统将为开放型经济体系构建呈现更多的独具特色的制度安排,产业、技术专业化程度更强。

3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区域创新系统

在我国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中,区域经济发展需要走一条非均衡协调发展的道路,这条道路强调在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同时,采取积极的方法,对不均衡状态进行适度的调控,以期实现区域整体经济的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我国的经济发展的路径是在不同阶段由不同的“发展极”来推进,通过具有特殊优势的地区先行快速发展,借助其关联影响、扩散效应、示范效应来引领推动整个区域的发展。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之后,环渤海经济区正在凸显出其“承南启北”,带动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发展极特征。但是,它们共同面对的区域内“多层次分割”问题,却限制了各自区域竞争优势的更大发挥。

有效的经济组织正是创新成长的关键,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潮流,从地方利益出发,以行政区划为界的经济规划和创新发展模式正面临巨大挑战。长期以来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行政区经济”的发展态势,它表现为行政区划对区域经济的刚性约束,行政区经济加剧了不同行政地区经济的结构同化、自成体系、重复建设、资源不能优化组合,而以“行政区经济”为基础的“行政区”创新系统也凸显出其弊端,如过于强调本部门、本地区,过分强调行政边界,造成创新资源利用不充分和创新的轨道锁定效应,忽视其他地区的创新等,影响了规模经济效益和一体化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区域经济一体化需要在一体化区域内系统规划制度一体化和经济一体化创新措施与政策,需要一个跨行政区域并能够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深入不断拓展其空间边界和创新内涵的区域创新系统的支持。同时,这样的跨行政区域的创新系统的建立也将有力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

4 新型区域创新系统建设的目标与规划实施

4.1 新型区域创新系统建设的目标

开放型经济体系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新型区域创新系统的构建提出了目标和要求,新型区域创新系统正是在此背景下提出的。新型区域创新系统中的“区域”是经济学意义上的区域,它是指特定时空范围内社会资源、技术资源和自然资源的集合,其“区界”与行政区域的“区界”可能不一致,是立足于国家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和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需要,面向国家经济发展的层次和格局,以经济一体化区域为基础形成的介于国家创新体系和地方创新系统之间,开放有容的网络体系。新型区域创新系统基于区域间经济联系和国家经济战略布局,在一个大的经济区域范围内引入新的区域经济发展要素或这些要素的新组合,并有效协调、协同、整合各地方创新系统及其发展,从而实现对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提高区域创新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新型区域创新系统中的“创新”是将新的要素或要素的新组合方式引入区域经济系统,使系统具有新的功能,其目的是创造一种新的、更为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以实现经济资源的最有效利用和创新的高效率,强调的是一种制度设计、创新与制度安排。因此,以开放型经济体系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为主题的区域创新系统建设,是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深化的需要。

4.2 新型区域创新系统规划与建设的关键

新型区域创新系统是在我国建立开放型经济体系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提出的,强调通过区域创新系统的构建,促进区域开放型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通过创新推进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及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根据前文的分析,新型区域创新系统的规划与建设的关键点和实施路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2.1 创新系统边界的空间延展

新型区域创新系统面向的是走向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经济区域,如泛珠三角区域已经从广东境内沿珠江三角洲的10个城市及其所辖市县发展为连接内陆与港澳的“9+2”格局。大长江三角已经从长江下游的“一市两省”,即上海、江苏和浙江发展到从长江流域经济体系的角度构建的大经济区,范围向西可延伸至黄山、天柱山、大别山山脉,包括整个江淮地区、皖江城市带和苏北地区。新型区域创新系统将立足于经济体系的延伸和发展,跨越行政区域的界限,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深入和范围的扩大,不断拓展其空间边界和创新内涵,并形成跨行政区域的创新网络。这种具有计划性、系统性特征的创新网络是不同行政区域的创新主体在交互作用与协同创新过程中,彼此建立起各种相对稳定的、能够促进创新的、正式或非正式的关系[4],包括创新链、产业链上的联系,文化的同质性以及市场的统一性等。特别是企业在创新链与产业链上的创新联系与相互作用[5]。而区域内创新网络的形态由于区内各地区经济、文化背景的差异可能存在着多样性。

4.2.2 创新系统的二维开放

新型区域创新系统集中体现了系统规划和建设中的“开放有容”和系统演化的“开放发展”的二维特征。首先,新型区域创新系统是一个开放有容的系统,从国家经济统筹规划和经济一体化进程出发,将区域创新系统建设嵌入到一体化区域的整体发展过程中。其次,新型区域创新系统的“开放”,揭示了区域创新的两种开放与发展路径。一是着眼于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以全球视野考虑区域创新的模式与结构,以推动区域开放型经济发展及体制创新为契机,大力推进由技术引进、技术改造向原创性技术创新的升级,从资源要素驱动型经济向自主创新驱动型经济转型,从充分发挥区域的比较优势向大力培育区域的竞争优势转变。通过发现、挖掘、筛选、整合区域外乃至全球优势资源,通过政策、制度、组织、文化等机制创新和运作,将人才、技术、信息、金融等各类要素尤其是知识性要素在区域内聚集并进行高效配置,在蓄势增能的同时辐射释放,使内外优势资源间在合作竞争的过程中形成创新极和创新场,实现资源的聚合聚变效应,在某些领域的全球竞争中赢得主动权和领导权[6]。二是着眼于通过适当的制度安排实现区域内和区域间创新体制对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企业的主体作用,通过新兴产业的选择和培育、产业结构调整等措施,提高区域创新的自组织能力、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通过产业链等方式与其他区域形成紧密的经济联系,统筹各个区域的协同创新和发展,实现共同进步。

4.2.3 以总体观为指导,注重双层面创新

由于我国在前一段主要进行的是以行政区域为边界的创新系统建设,这些地方性创新系统可以看作是新型区域创新系统的子系统。各地方性创新系统之间既存在着合作又涉及竞争,而且由于要素禀赋和经济发展模式差异,各地方在经济发展和创新上存在着水平和模式的差异。新型区域创新系统需要在经济区域内形成有序化的系统结构,合理组织或调控各地方创新系统的运作和发展,需要以总体观为指导,充分考虑到经济一体化区域创新系统与各地方创新系统之间非完全整合的必然性和整合形式的多样性,通过协调、协同与整合的方式,在区域层次上发挥总体创新效应并形成有序的结构。

同时,新型创新体系的建设需要在有效整合各地方区域创新系统的基础上,在一个较大的经济区域范围内建立起创新平台的整体架构,通过科技创新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着市场主导和政府主导两个层面的创新交互作用。其中市场起到了配置创新资源、激励创新主体、促进创新要素流动、加快创新成果产业化等方面的主导性作用。而政府主导区域创新系统的制度安排,不同的制度安排将导致不同的创新行为和结果[7]。在很多情况下,一种可以有效的促进创新的制度安排,比在研究开发上投放更多的资本产生的系统效率更高,对经济增长的推动更为有力。

建立和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已经成为很多国家为增强国家竞争优势而选择的一种重要的弹性政策措施[8]。新古典经济学家关于创新政策的研究是建立在市场失灵的基础上,并以此作为政府干预的主要依据。政府制定的创新政策主要集中于通过诸如研究开发税收优惠或补贴等措施来刺激或者支持工业界的研发投入。而新型区域创新系统方法强调创新和技术发展是开放系统中各个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就把政策制定的注意力从单纯注重“市场失灵”转向既重视“市场失灵”和市场环境的建设,更重视“系统失灵”,如基础设施共赢和投资方面的失灵、企业转型失灵、技术锁定失灵、制度失灵等。因此,政府除了通过建设创新基础设施、培育创新主体、营造创新环境、解决市场失灵以及实施一些必要的政策工具来对创新过程进行必要的支撑和扶持外,还要进行有效的体制和制度创新与设计,促进地区间产业优化和重组,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兼顾技术创新与科学创新,协调创新发展的可持续性等一系列问题。目前最大的难点是要打破行政区域分割导致的地区各自为政、利益难以协调的局面。

总之,对开放型经济体系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下新型区域创新系统的构建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以总体观为指导,在一个统一规划框架下,分层次、多维度、分步骤实施。□

摘要:随着我国开放型经济体系构建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对区域创新系统规划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分析了我国区域创新系统建设的现状与面临的问题,通过对开放型经济体系、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区域创新系统之间内在关系的剖析,提出新型区域创新系统规划与建设的目标、关键点与实施路径。包括三方面①创新系统边界的空间延展;②创新系统的二维开放;③以总体观为指导,注重双层面创新。

关键词:开放型经济体系,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创新系统,总体观

参考文献

[1]陈劲,童亮.联知创新——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的知识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彭道宾,彭地.对接互补,共促发展——赣粤两省开放型经济分析与思考[J].统计研究,2004(06):28-31.

[3]薛荣久.我国开放型经济体系构建的纲领与重大意义[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7(07):5-10.

[4]盖文启.创新网络——区域经济发展新思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龙开元.跨行政区创新体系建设初探[J].中国科技论坛,2004(6):50-54.

[6]于永达.集聚优势[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7]胡志坚.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分析与国际比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上一篇:重庆三峡学院秘书处干事见面会策划书下一篇:工业区招商引资奖励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