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的时事评论性文章

2024-12-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考的时事评论性文章

高考的时事评论性文章 篇1

2016年里约奥运会已经闭幕,还记得那些经典的瞬间吗?

最励志瞬间:中国女排力克巴西

里约奥运女排1/4决赛,中国女排苦战五局淘汰东道主巴西队,胜利的时刻女排姑娘们哭了,郎平哭了,电视机前的许多观众也哭了。这场堪称中国军团在里约“最漂亮一仗”点燃了国人的情绪。

巴西女排是出了名的“中国女排克星”,过去8年曾让中国队遭遇18连败。这次在里约遇到东道主巴西队,中国女排更是面临“背水一战”的境地。整场比赛,“慢热”的中国女排大比分丢掉首局,但随后,姑娘们奋起直追,最终以3-2拿下比赛。在阔别8年后,中国女排再次闯进奥运会四强。

拿下巴西之后,中国女排又在半决赛中战胜荷兰女排,报了小组赛不敌对手的“一箭之仇”,时隔12年再进奥运会决赛。

当地时间8月8日,在2016里约奥运女子100米仰泳决赛上,中国选手傅园慧以58秒76夺得铜牌。

最魔性瞬间:“洪荒少女”傅园慧的采访

8月8日,里约奥运最搞笑的一幕在女子100米仰泳半决赛后上演,中国游泳运动员傅园慧在接受采访时,充分展现了自己的“搞笑才能”。来到记者面前,傅园慧得知自己游出个人最佳成绩后,一脸惊讶,眼珠子瞪得圆圆的,并说自己已经“使出洪荒之力”。

凭借这段魔性采访,傅园慧一夜之间粉丝暴涨,而她也凭借镜头前的表现,引发国内外媒体的极大关注,被亲切地称作“洪荒少女”。

此后,但凡傅园慧登场,大家对她赛后接受采访的期待不亚于对比赛本身的期待。而她也在随后的采访中频现金句。在100米仰泳决赛中,傅园慧落后第二名0.01秒,她的解释是 “可能是我手太短吧!”“今天是用生命在游泳!翻着白眼游到了岸边。”

在傅园慧接受采访的视频红遍中国大江南北之后,她的“洪荒之力”迅速波及全球,外国媒体赞誉她是里约奥运会“最可爱选手”。

8月14日,里约奥运会田径男子百米飞人大战,牙买加“闪电”博尔特以9秒81的成绩获得冠军。

最吸睛瞬间:博尔特百米夺冠

奥运赛场上最吸睛的当属男子百米“飞人”大战,虽然博尔特夺冠毫无悬念,但无疑大家都想知道,博尔特还能刷新人类百米极限吗?同时,大家更想见证他创造历史,成为奥运百余年历史上首位连续三届蝉联男子百米跑冠军的选手。

比赛在北京时间8月15日举行,枪响后起跑反应速度历来不快的博尔特明显落后,美国名将加特林一路领先。但在最后20米,博尔特迈开大步加足马力,轻松超越了加特林,又一次率先冲过终点线。9秒81,风驰电掣之后,博尔特成就历史。

在最后20米超越对手之时,博尔特延续了一贯的风格,在镜头前挤眉弄眼、手舞足蹈,把跑道当成表演的舞台。对于博尔特来说,夺冠易如反掌,里约的百米决赛就是他的“表演时间”,在最受瞩目的赛场上,他当然要更完美。

当地时间8月14日,2016里约奥运女子三米板决赛赛后,中国跳水运动员秦凯向刚刚获得银牌的何姿求婚。

最浪漫瞬间:全球直播秦凯求婚何姿

北京时间8月15日早,里约奥运最浪漫的一幕上演。在女子单人3米板颁奖典礼后,中国跳水队男运动员秦凯向刚刚在比赛中获得银牌的女友何姿求婚,这一浪漫场景经由转播画面传遍全世界,感动了亿万观众。

在当天的比赛中,何姿收获一枚银牌。就在颁奖典礼后,秦凯手持一份礼物走到何姿身后,叫住了何姿。然后,秦凯拿出戒指单膝跪地向何姿求婚。通过转播镜头,观众们听到秦凯大声问何姿:“你愿意嫁给我吗?”何姿一边落泪一边点头答应并戴上戒指。

为了这次求婚,秦凯鼓起了极大的勇气,“差点就放弃了,我紧张地抖”。

秦凯、何姿的恋情曝光于2012年伦敦奥运赛场。当时丢掉男子单人3米板金牌的秦凯在池边失声痛哭,这时,何姿走到秦凯身边并将他抱在怀中安慰。秦凯则紧紧拥着何姿,在她的肩头继续哭泣。

最解气瞬间:孙杨200米夺冠显雄心

8月8日,在里约奥运会男子200米自由泳比赛中,孙杨逆转获得冠军,这是本届奥运会孙杨获得的首枚金牌。也是中国代表团的第五枚金牌。

以微小差距错失400米自由泳金牌,又在赛后遭遇挑衅。但几天后,在200米自由泳中夺冠的孙杨再次证明,没有人能在泳池里轻视他。

夺冠后,孙杨没有落泪,只是大啸三声,双手指天,长吐压抑心头的不快。

熟悉孙杨的人都知道,200米并非他擅长的项目,这场比赛他赢得也是惊心动魄。入水后,孙杨处于落后位置。在最后一个转身后,孙杨起腿发力,从第三一路追到首位,并以1分44秒65勇夺金牌。

赛后孙杨说,这是他最想要的一枚金牌。“我一直是第二,这次是个突破,短距离项目我也更有信心了。”

与伦敦奥运的两金一银一铜相比,里约的一金一银稍显黯淡,但对24岁的孙杨而言,里约是一个新的开始。拿下200米自由泳冠军之后,孙杨显示出了更高远的雄心。

最感动瞬间:对手互相搀扶跑向终点

里约奥运的田径赛场,上演了最令人感动的一幕:在女子5000米预赛中,美国选手达戈斯蒂诺被新西兰选手汉布林绊倒受伤,达戈斯蒂诺起身后,并没有急着跑走,而是转身将汉布林扶起,两人互相鼓励着完成了比赛。

在当天的比赛中,汉布林突然摔倒,随后连累紧跟其后的达戈斯蒂诺。达戈斯蒂诺迅速起身,反身轻拍汉布林的肩膀将她扶了起来。汉布林起来后也没有独自跑开,而是一边跑一边为达戈斯蒂诺加油。经历这次意外后,两人已经落后其他对手很远。但她们都没有放弃,互相搀扶着完成比赛。

最终两人以倒数一、二名的成绩回到终点,但在奥运精神面前,她们的成绩已经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最遗憾瞬间:克罗地亚选手

0.001秒丢金

在奥运赛场上,千分之一秒就能决定一块金牌的归属。里约奥运男子单人双桨赛艇比赛,克罗地亚选手马丁和新西兰选手特拉斯戴尔就为观众上演了这一幕。

比赛中,两位选手几乎同时撞线,肉眼根本无法分辨谁更胜一筹。以为自己夺冠的克罗地亚人开始欢呼,而新西兰人则是一脸茫然,不知道自己名次如何。

尽管两人的成绩都是6分41秒34,但最终凭借高科技手段,新西兰人戴尔以0.001秒的优势夺得金牌。成绩公布的瞬间,马丁四肢发软、瘫倒在地,一副“生无可恋”的神情!

最悲情瞬间:吕斌梦想破灭亲吻拳台

奥运会四年一届,很多选手苦练多年为圆梦而来。但在赛场上,梦想破灭的方式有很多种,哪一种最残忍呢?在里约,中国拳手吕斌就被裁判偷走了“梦想”。在49公斤级比赛中,吕斌占尽优势,但最终却被判定输掉比赛。赛后,吕斌双膝跪地亲吻拳台,这一幕让人不禁流泪。

当天的比赛中,吕斌占尽优势且一度把对手肯尼亚老将皮特·姆盖打蒙,在等待宣布结果时,以为自己一定获胜的吕斌异常兴奋,在台上不时挥舞着拳头。然而就在此时,裁判却举起了皮特·姆盖的手,宣布吕斌输掉了比赛。

不敢相信这一结果的吕斌眼神里充满了迷茫。走下拳台前,他双膝跪地亲吻拳台。下台后,他用毛巾盖住了那张嚎啕大哭的脸。

没有家国担当的网红都是浮云

里约奥运会,众多奥运健儿一面为国争金夺银,一面圈粉无数,成为新的“网红”:阳光帅气的宁泽涛,呆萌爱哭的孙杨,没睡醒的boy张继科,更有“使出了洪荒之力”的搞怪少女傅园慧……奥运“网红”正成为网红界的“一股清流”,为广大网友津津乐道。

不同于一般网红,颜值担当的外表、强大的实力以及本真而自然的情感流露,让奥运“网红”瞬时成为亿万青年竞相追逐的榜样和偶像。热爱祖国、才华横溢、个性突出成为他们的代名词,而他们又用自觉的家国担当标注了新时代网红的真正内涵和高度。

正如张继科在接受一次采访中所说,打球不是为了钱,竞技体育拿了冠军,会升国旗、奏国歌,这是竞技体育给大家带来的独有的荣誉感,这些东西是拿钱买不到的。奥运“网红”为国家荣誉、为家国担当而拼搏奋斗,国旗为其升起,国歌为其奏起,这样的荣誉何尝不是身为一国国民至高无上的荣誉?我们瞩目奥运“网红”,不仅因为他们迸发洪荒之力的拼搏,也不仅因为他们浑然天成的优秀、自信与真实,更因为他们怀抱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

作为时代的产物,“网红”以及由此衍生的“网红经济”,在互联网时代带来的观念改变正深刻影响着年轻一代,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渴望成为网红,渴望名利双收。然而,反观当前一众“网红”,或为了赚眼球搏出位,或庸俗媚俗,或哗众取宠秀下限……他们满足的是单纯的感官娱乐,却永远触及不到人们的内心和灵魂。没有了精神特质,缺乏家国担当,即便是更新了一代又一代,在历史的浪潮中终将黯然失色,像没有根基的浮云一般,不留下一点痕迹。

奥运“网红”逆袭了旧“网红”娱乐和吐槽的倾向,赋予其更深刻的含义。看似轻松的语言背后,凝结的是不为人知的努力和汗水,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奋斗注脚了成功;站在赛场,不仅代表13亿多中国人民,更承载着中华民族体育强国梦。锐气拼搏,昂扬向上,怀抱真实厚重的家国担当,新式“网红”真正走进了广大青年人的心中,让“依靠才华和努力才能成功”的主流价值观深入青年,让个人梦与中国梦唇齿相依的理念直抵人心。

正能量若是内心底色,国家必大有希望。不仅有奥运会上争金夺银的傅园慧们,还有守卫祖国边疆的杨明鑫们,用品质为中国赢得世界声誉的任正非们……自觉负起家国担当,正是这样的网红,这样的精神,这样的正能量,推动着中国轰然前行的步伐。而他们,恰似一杯清茶,意蕴悠远,即使岁月流逝,依然成色十足。

中青报:所有的挫折和委屈都是成长

新生来了!同往年一样,随同“小鲜肉”来到大学的,是大批的家长,连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甚至七大姑八大姨,也都加入了送学生的队伍。校园里,时常看到家长们拿着行李、忙前忙后;儿女尽管上了大学,是成年人了,可家长们就是不能放手。从高考,填志愿,到读大学,找工作,似乎一路都有家长全程陪伴。大学生真的失去独立性了吗?大学是青年走向独立的开始,大学期间,他们应该具备精神独立的能力,并习得经济独立的技能。大学教育是否成功,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毕业生脱离家人和校园的庇护,走向真正的自我独立。

徒步行军20公里,绝对的淬炼,相信绝大多数18岁的孩子都没有经历过。这是清华大学给3000余名新生上的第一堂课。

对于中国的大学生来说,太需要类似的第一课了。

在独生子女的家庭环境下,伴随生活物质水平的提高,很多父母都成了“直升机”父母,对孩子成绩要求高的同时,在生活照顾上无微不至,备加呵护。因此,孩子基本生活能力退化,骄娇二气旺盛,自私,几乎成为普遍特点。更麻烦的是,一直被父母捧着,学校里也少有惩戒,孩子们越来越娇气,受不得委屈,挨批评遇问题时,非常容易发生极端事件,以至于校园里的自杀和暴力事件时有发生。

日前,我跟一个大学学生处长聊天,谈到现在大学生最让人头疼的问题,他脱口而出:宿舍矛盾。很多孩子已经习惯了全家围着他转,他学习了,家里就关电视;他睡觉了,家里人就大气不能出,以免影响他的休息。久而久之,孩子觉得大家配合他的节奏理所当然,突然变成6个人住一间房,不同生活习惯马上就导致了严重的冲突。因为不适应这种集体生活,失眠、抑郁已经成为大学新生的第一道关,一些新生不得不退学。

大学是孩子们进入社会前的最后一公里,不仅要做重要的知识技能储备,更需要做社会化的淬炼:如何独立生活,解决自己吃穿住行;如何在一个集体生活环境中,学会与人协作、妥协,解决所有面临的复杂问题,甚至“斗争”。它是一个人成长独立的关键阶段,正因为此,即使在美国这样讲究“自由”的国度,一些大学一年级新生被要求住校,目的就是强化人的社会化。

18岁,从法律意义上说,是完全独立行使民事法律责任的开始,这从一个侧面提醒家长,无论你愿意还是不愿意,孩子们的人生已经开启,家长最需要做的就是尽快放手,过往的“直升机”只能开到这里了,孩子们也必须经历他该经历的一切淬炼。在这个过程中,父母要有清醒的认识,孩子们也需要清醒的认识,你不再只是一个孩子,你需要去解决一切你将要面对的问题,这是必然要经历的一个过程。

当然,放手并不是简单地将孩子们一脚踹进社会里,家长与学校有责任协助他们尽可能平稳地渡过这一重要的关口。

去年我送儿子去美国读书,对美国大学这方面的做法印象深刻。

一般美国大学对新生都有一周时间的入学辅导(类似我们的新生教育),其内容涉及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系统介绍学校的生活与服务、安全与医疗、学习方法等,学校还会给每一个新生安排一个高年级学长,以帮助新生适应新环境与新生活。

同时,学校鼓励父母与孩子一起参与这个过程。一般的新生辅导教育中,对父母也有3天的配套辅导课程,除了介绍学校情况外,还会安排一些具体的课程,有一些新生活动则是和孩子一起参加。为支持父母参加,有很多免费服务,新生的饭卡上,也赠送了大约三天的免费餐食。学校这样做的目的,是让父母放心放手的同时,也让父母参与到这个过程中来。

但是,无论做多少,学校和父母也只能协助你过渡,最后还需要你独立面对新生活。我想特别提醒新同学们,很多人都有着“骄娇”二气,无论什么原因带来的,这都是一份负资产。大学,这进入社会的最后一公里,给了大家一次修正的机会,把你遇到的每一份不愉快、委屈,都当成锻炼淬炼的机会,因为不管你成绩有多好,多有知识,如果不能融入这个社会,成为一个社会化的人,那些知识与分数都将一文不值。

我也想特别提醒家长,当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习惯找你这支拐杖的时候,我们可以鼓励他、协助他,但绝不能再替他包打天下,因为我们无法替代他的成长。所有的挫折委屈都会成为孩子的财富,成为他们成长的一部分,而这恰恰是他们这代人最欠缺的,我们必须放手!

莫让抑郁症成为戕害青春健康的头号杀手

7月,成千上万的大学毕业生即将奋身投入新角色,在离别的喧闹声中,有这么一群人站在角落一直沉默,这是高校中不断增多的抑郁症患者,他们正经受着常人难以理解的痛苦、孤独与隔离。写完毕业论文,找份像样的工作,对此刻的他来说,着实艰难。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在京一所著名重点大学有40人被确诊为抑郁症,约占到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访问量的两成。智识高、求胜心强的大学生,已然成为抑郁症高发人群。(7月4日《北京青年报》)

首都北京、著名高校、硕士或博士、有才华又勤奋……一长串耀眼的光环往往让外人投来赞赏和羡慕的目光,鲜有人注意到他们难以言说的孤独和痛苦。

我国抑郁症的病发率一直处于增长状态,平均每年都有5%—10%的增长,已有接近10%的都市人饱受抑郁折磨。当前中国抑郁症患者数量超过2600万。公开统计显示,我国每年自杀死亡的人数至少是13万,而其中40%的自杀死亡者在自杀时患有抑郁症。由此可见,抑郁症夺命威胁不逊癌症。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压力增大,一些人在精神层面上出现愈来愈多的问题。央视名嘴崔永元曾公开宣布自己患有抑郁症,并说“抑郁症病人有多苦,不说也罢”。不难看出,抑郁症带来的痛苦和危害之大。

另外,自杀造成的“后遗症”亦不容忽视。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估计,一个人自杀平均会使六个家人和朋友的生活深受影响。这种严重心理创伤,会持续十余年,甚至会持续影响未成年人的后半生。

据在京著名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负责人粗略统计,5年前,10个咨询对象里平均一两个有抑郁症,而现在则上升到3—4个。可见大学生是患有抑郁症的占比较高的群体,硕博士抑郁已呈现升高趋势,但从北京市综合医院开展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中看:只有不到10%的人接受过专科诊治。相关数据反映出的现象必须予以重视。

有悖于“学习好心理就好”惯常想法,成绩优秀的重点大学学生在抑郁群体中已经占有一定数量。他们对自我极其严苛,常流露出内疚和自责的情绪。“病耻感”让在校生得病不易被察觉,加之对相关基本知识和诊疗不甚了了,耽误了其主动就医的效率,大多数都在对生活失去兴趣、“人前坚强,人后沮丧”恶性循环中苦苦挣扎,直至病情加重不得不休学甚至产生非常严重的自杀倾向。

青年是社会进步的排头兵,是创业创新的生力军,对于日趋高发的抑郁病大学生群体,主动干预、积极治疗是抵御病魔的关键。故此要让抑郁症患者彻底走出泥潭,救命更要救“心”。首先当然是社会救助。在社会财富不断增加的前提下,加大抑郁群体的关怀和援助力度,大力强化高校的心理教育及干预疏导工作,逐步改善大学生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就业环境,最大程度调动个体的潜能和乐观情绪。对已经出现心理问题的人群,要进行专业人员的危机干预和医生的配合治疗,做到抑郁症防治工作的专业化、及时化。

其次,提升大学生患者的“自救”能力更为关键。快节奏、竞争激烈中的高校人群,需要警惕失眠成为抑郁症的先兆。而学生和家长也要正视心理疾病,而非妖魔化或回避抑郁症,及早发现,及早就医,避免病情加重。在社会的重压和人生的挫折面前,我们要注意调整自己的心态,增加适当的运动锻炼,改善睡眠障碍。当受到负面情绪侵扰的时候,不妨向家人朋友或专职机构倾诉,不要淤积在心里,使之成为一碰即炸的“地雷”;遇到自己一时无法克服的困难,尝试向外界求援,逐步加强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唯此,方能驱散抑郁的乌云,迎来生命的阳光。(南方网斯涵涵)

沉迷刷手机莫刷掉宝贵青春流量

8月,中国高校传媒联盟在来自全国的1937位大学生中发起投票,55.06%的大学生表示暑假基本“„宅‟在家刷手机度过”。同时,在面向180余所高校的622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中,72.87%的大学生受访者表示曾对暑假有过规划,其中36.34%的规划仍在有条不紊地进行。36.28%的大学生受访者对自己的暑假生活表示满意,52.73%的大学生认为满意程度与金钱无关。(8月24日《中国青年报》)

不少大学生在课堂上都难遏刷手机冲动,老师想方设法、费尽心机都难阻刷手机热情,暑假期间过半大学生表示将宅在家里刷手机度过的调查结论,可信度显然毋庸置疑,对此大家也许并不感到意外。既然是放假回家,是休闲、放松还是实习、兼职,大学生们无疑有自己的自主选择权利,刷手机作为一种个人暑假打开方式自然也无可厚非,只是有必要提醒的是,大学生群体多是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成年人,无论是校园学习还是暑假生活,都应该做出理性、适当的规划,避免沉迷刷手机刷掉宝贵的“青春流量”。

互联网时代,特别是智能手机的普及,刷手机已经成为时下流行的虚拟社交方式,年轻群体更是其中的主力军,从中也能获得不少有用知识、信息和乐趣,要求大家远离手机、远离网络、完全拒绝刷手机,既不现实也不可能甚至于不合理。但凡事都得讲究一个度,从实用主义角度来看,刷手机既不能当饭吃、也不能当就业,更不能成为一种事业,利用闲暇时间偶尔为之无可厚非,投入过多热情和精力沉湎于“刷、刷、刷”,至少显得主次不分、轻重倒置,缺失起码的生活理性和智慧,难免白白浪费美好时光。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即使家庭经济条件宽裕,或者没有就业竞争压力,但从自我成长、自我进步、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角度来考量,我们也没有权利挥霍自己的青春,更何况未来职场竞争必然越来越激烈,一味痴迷于刷手机、追网剧,在与那些善于规划、早作行动、奋发努力者的PK中,势必可能陷于被动和劣势,对社会的贡献同样可能逊于他人,入学后才启动学习模式、走出校门后才进入工作状态既不明智也不可取。

笔者有位朋友的孩子大学毕业不久,上学期间曾经提示其是不是利用假期考驾照,却一直在“抓紧时间”刷手机而没有上心,参加工作之后迫于工作安排和职场压力,很难抽出时间、精力学驾驶,后悔当初没做“该做的事”。很小的细节足以说明“青春流量”刷不起。我们常常拿“手机依赖症”替自己辩解,实际上是缺失克制力和驾驭自我能力的表现,说得不客气点无异于自欺欺人,倘若有抱负有追求怎么会轻易被百无聊赖的刷手机“套牢”?(南方网范子军)

逼着孩子“抢跑”是一种拔苗助长

“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满脸童真童趣的幼儿园小朋友已被推上高考的起跑线„„”日前,美国迈阿密大学教授黄全愈在《中国青年报》撰文称,中国许多家长正有意无意地把“早学”“多学”当成了“早慧”。其实,“起跑领先”只是让孩子在裁判的枪声未响之前“偷跑”。(8月22日人民网)

事实表明,育人是一门大学问,也是一项严谨的事业,务实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尤其不可缺失。学什么、怎么学,都应当遵循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都应当符合教育教学的内在规律。否则,就可能减弱孩子的成长后劲,甚至贻误孩子一生。

然而,却有不少家长“心急如焚”,过多干预孩子学习、过度开发孩子潜能,不顾实际盲目“恶补”,“随大流”疯狂报班,甚至从“幼儿园开始准备高考”。据报道,湖北武汉的一名家长,先后为5岁半的儿子报了17个培优班。虽然我们理解家长的一些想法,但如此“着急”抢跑真有必要吗?

话说古代宋国有一个农夫,为了使自己田地里的禾苗长得快,他便将禾苗往上拔,结果禾苗反而快速地枯萎了。逼着孩子“抢跑”,看似多识了几个字、多算了几个题、多会了几件乐器,却让家长“心苦”,孩子辛苦。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拔苗助长呢?

逼着孩子“抢跑”,折射出成人急功近利的心态。这一现象何以屡屡出现呢?始作俑者主要是家长,一是渴求子女成才,在“不输在起跑线”的期待下,不惜竭泽而渔;二是盲目从众,别人怎么干自己就怎么干,反正“多学比少学好,早学比晚学好”。而遍地的培训机构、辅导班,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数至上”的评价机制等,“放大”了家长的焦虑,显然成了戕害孩子的“帮凶”。

一位从事幼儿教育的人大代表曾呼吁:“不要让孩子在幼儿园里学过多知识,却在大学里弥补童年!”因而,政府、社会和家长要积极行动起来,既重塑育人理念、狠抓综合素质,又改革选拔制度、均衡教育发展,不能让逼孩子“抢跑”的问题再延续下去。

有一种拼搏叫“谦虚” 当记者一次次地问夺冠之后的中国女排队员:“你所理解的女排精神主要是什么?”多数人回答是“拼搏”。三十多年来,拼搏成为中国人民对逝去的那个时代最经典的记忆;里约奥运会期间,中国女排以小组第四的身份连克强敌登顶,再次为拼搏二字诠释其内涵。

不止一个才华横溢的媒体人觉得此刻无法用言语褒奖这一次气势如虹的夺冠,我如苔花,不敢学牡丹,但有一种主流讴歌之外的冲动不得不表,那就是拼搏的女排有一种伟大的“谦虚”。

在里约的深夜,脱下决赛战袍的中国女排郎平教练带领五名队员来到前方演播室接受主持人的集体采访。当主持人请教练和女排姑娘们可以就“朱婷能否出任即将闭幕的中国代表团旗手”发表看法时,郎导果断认为中国女排没有这个特权。她说:“我们服从代表团的决定,我尊重其他项目的每一块金牌,他们都很不容易。”当主持人试探郎平是否能够遂国人的期待,继续带队出现在四年后的东京奥运会时,郎导不赞成这个想法。她说中国女排在其他教练的带领下也很好地发挥了女排精神。朗平曾说过这样一层意思,四年后不论自己在不在中国女排,希望女排也能雄踞在东京赛场。

不要以为这是明星人物在国际赛场上的外交辞令,或者仅仅是具有国际范的郎导面对公众的媒体素养,这是郎平骨子里的一种谦虚、内敛与低调,也是另一种自信与强大。作为一种宝贵元素,她在带这支队伍的过程中,不仅化为一切重大比赛的谋篇布局和技战术的运用,而且深深地滋养了这一群姑娘们的职业人生与精神世界。

打造这支女排,郎平并没有急于求成,而是着眼于东京奥运,之前的里约之行,本意是锻炼队伍,争取奖牌。跌跌撞撞进入淘汰赛,郎导公开说,四个队我们是老四。首先碰到了苦主巴西队,郎导要求队员当最后一战打,决不让巴西队轻易过中国队这一关。每一场艰苦的比赛,赛前总是预设大比分落后怎么办?零比二怎么办?对方首先拿到赛点怎么办?她要求核心进攻队员要包容其他队员的失误,要全队努力编织一张互补漏洞的迎战之网。郎导和队员在夺冠后都表达了一个共同的思维模式与心理现象:重大比赛前,多设计过程,少设计结果;多准备艰苦,少臆想胜利。“想赢想多了就会走神”。总之,真正把姿态放低,就可获得巨大的提升空间;把拳头收回来,就可更加有力地出击。靠汗水收获的金牌,它一定是沉甸甸的低头穗。

谦虚和谦让是可以相互感染的。当记者请郎导将今日的朱婷与当年的郎平作比较时,郎平说,朱婷比当年的我综合素质强。而朱婷面对记者忍不住称她为“小榔头”时,她惊恐地直摆手。郎导自己如何谦虚,无法否认女排精神的背后其实存在着“郎平精神”,不管郎平是不是在执教这支队伍。当年,郎平称自己不是当官的料,逃离万人膜拜,到美国当穷学生,她本来年轻时就可以很富贵,却有强烈的饥饿感学英语、学体育管理,学国际上一切先进的东西。尽管郎平在执教现女排时总是讲陈中和时期的“黄金女排”,很少提她当年的老女排,但真正算得上“不忘初心”的郎平,她低姿态的进取人生已经成为影响国人给当今社会注入正能量的一段传奇。

高考的时事评论性文章 篇2

时事评论的定义与定位。新华社总编辑何平给“新华时评”做的定位是:“顾名思义定位在‘时’上。‘时’就是时事、时势、时世、时政、时局、时弊, 时评就是围绕‘时’字做文章。”按照这个定位, 我们理解“时评”就是“时事评论”“时势评论”“时世评论”“时政评论”“时局评论”“时弊评论”。回溯时评发生发展的历史, 结合今天发展的形态, 是否可以作出如下的归结:时评是新闻媒介常用的一种时事评论文体, 是紧密结合时事、时局、时政、时弊即时发表的简洁明快、短小精悍、尖锐泼辣的政论性文字。 (徐兆荣:《谈如何写好时事评论》)

时事评论从新闻属性上讲, 它是报纸新闻的深化和延伸;其社会属性是站在大众的立场, 紧追社会热点, 力图用通俗的语言, 透过新闻现象, 帮助读者看清事物的本质。与此同时, 时事评论还向广大读者传播先进的理念, 为法制建设和市场经济鼓与呼。这既是读者的需求, 也是报纸质量和品位的体现。由此可见, 时评要紧紧围绕提高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 注重舆论引导的时机和节奏, 采用受众听得懂、易接受的方式, 不断增强舆论引导的灵敏性、针对性、实效性;时事评论要坚持“三贴近”, 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 把坚持正确导向和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 不断增强舆论引导的吸引力、感染力;要坚持及时准确表明权威观点, 回应社会关切, 做到好中求快、准中求快、深中求快, 努力抢占先机、赢得话语权、掌握主动权, 牢牢掌握舆论的制高点, 不断巩固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

呼唤“血性”的评论。时事评论既要充满激情, 又要富于理性。写时评没有激情, 温吞水是不行的。充满激情, 就是时评的写作不能是温良恭俭让, 不能躲躲闪闪、吞吞吐吐。激情之外, 还需有理性, 需要理智的分析、理性的判断、理论的阐释。时评说到底还是讲道理的文体, 属于议论文的范畴, 就是要摆事实、讲道理。在这里, 分析说理是时评的灵魂所在。时评的写作需要“以事实为依据, 以道理为准绳”。这里说的“道理”自然应该包含法律、法规、政策、纪律、道德等为社会所普遍公认的律则和价值标准, 这应该成为时评写作的一个基本原则。因此, 时评的写作是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是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的。

在文坛盛行功利主义的文化氛围下, 评论员的独立身份和独立人格已经淡化。时事评论秉笔直书的确有“诸多不便”, “别人做得, 我却写不得”的尴尬也较为常见, 但这并非一个有“血性”的评论家所为, 一个没有血性的评论家是写不出真诚、率直而不乏真知灼见的评论来的。我们需要那种合乎时宜, “及时雨”式的评论;需要寻求那种激浊扬清、匡正时弊的评论;呼唤那种一针见血、酣畅淋漓的评论;渴望那种客观公正、有思

时评呼唤平民意识。平民意识, 就是站在普通的人民大众的立场上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其核心是站在普通群众的立场上, 特别是要站在弱势群体的立场上来看问题, 来分析问题。说得直白一点, 所谓平民意识, 就是大众意识、百姓意识、弱势群体意识。也就是说作者在写作时评时, 要坚持“三贴近”原则, 站在平民百姓的角度去观察问题, 写出人们喜闻乐见的时评来。撰写时评文章, 要时刻关注老百姓的医疗、卫生、就业、收入、住房等民生问题, 思之所思, 悟之所悟, 言之所言。2008年以来, 《河南城乡经济报》开设“三日评弹”栏目, 这些时评有三个鲜明的特点:强烈的平民意识;关注社会热点难点;注重用事实说话。以平民化的视角, 发掘主题, 关注民生, 反映民意, 效果显著。

呼唤有个性的时事评论。重视和加强报纸的评论是提高报纸质量和舆论引导水平的关键。2007年3月初, 《开封日报》以“干成事”为主线, 连续发表了3篇评论员文章, 即《一论干成事》、《二论干成事》和《三论干成事》。这3篇文章立论正确, 论据充分, 给人以启迪和力量。文章以干成事这条主线贯穿始终, 就影响我们干成事的不良因素和怎样才能干成事等问题, 层层剖析, 给读者作了明白的交代。文章紧接着分析了当前影响干成事的突出问题, 并提出解决方案。怎样才能干成事?文章指出, 一是要树正气, 抑歪风。二是要正导向, 立规矩。主要是着力健全选人用人的规则和程序, 努力做到以干成事为出发点去选人用人。三是要抓具体, 勤督察, 要完善督察机制, 做到分工明确, 责任明晰, 奖罚得当。四是要敢创新, 善总结, 这样才能少走弯路。作为地方党报, 能够围绕如此重大课题, 紧跟市委工作部署, 连续组织如此既有规模又有声势的评论, 为突出发展主旋律营造浓厚氛围, 确属难能可贵。

时评不能成为扩散虚假信息的工具。2010年3月30日, 河南中原新闻网站刊登了河南洛阳市洛龙区法院、检察院的声明, 对新闻媒体报道的河南洛阳“美女不配合强奸被判有期徒刑”的新闻公开予以澄清, 认为这则新闻是对法院、检察院名誉的“恶意诋毁和诽谤”, 并且要求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值得人们深思的是, 这则虚假新闻最早出现在互联网上, 但很快被一些传统新闻媒体借助于新闻评论传播开来。从表面上看, 相当一部分报纸的时事评论是抱着怀疑的目光看待这一新闻的, 但是一些新闻评论工作者把虚假新闻作为由头, 展开无限的遐想, 从而使得那些在互联网上流传的虚假新闻得以出现在现实生活中, 在客观上起到了扩散影响的作用。这些打着公开批评的幌子传播虚假新闻的新闻评论, 已经击破了新闻评论的职业道德底线。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新闻评论工作者, 必须学会去伪存真, 谨慎地使用互联网的信息。不能听风就是雨, 或者以批评的方式公开传播虚假新闻。

班级时事评论员 篇3

关键词:时事评论员;舆论;新事物;

【分类号】G451.1

一、创新操作

1.谁来点评

时事评论员不仅仅要像电视台评论员一样要有良好的口才,又要能够善于发现一周班级中发生的典型事件和同学舆论,抓住其中的一个典型的事件来进行点评,而且还要求评论员具有一定的号召力。只有这样才能营造积极、正确的舆论导向,这就给评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所以,我采用了自荐、互荐相结合,无记名投票评选出了四位时事评论员,组成了评论员团队,评论员团队负责设计点评主题,点评形式,需要邀请的特邀嘉宾等。

2.点评什么

每个班集体在一周中总会发生这样那样的事情,对于班级发生的很多事情可能影响面没那么大。但是,如果同学们的舆论如果是错误的,偏离主流价值观的,特约评论员就要针对这些事件来进行点评,使舆论回归到正确的道路上来。在我们班点评的内容包罗万象,比如:兄弟义气,上网、上学带手机、异性交往、同学矛盾、小组合作、如何面对父母的唠叨等等。

3.怎么点评

时事评论员团队在每周四会举行一次碰头会,一起讨论本周评论的主题,再自我推荐这个主题由哪位评论员来进行点评。定好主题和本周首席评论员之后,评论员团队会写好评论员文章并交由班主任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在班会课进行特约点评。点评的方式可以丰富多彩,比如:脱口秀、小品、演讲、辩论等等。在点评过程中评论员还可以和同学们进行互动,也可以邀请家长或者老师成为特邀嘉宾参与到讨论中来。这样既可以听取多方面的声音,还可以使班会课成为家校沟通和亲子沟通的平台,为班级正确舆论的形成提供有力支持。

4.点评之后

一次点评短则十来分钟,长则一节课。我们不能寄希望在那么短的时间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所以,在点评结束之后做些什么很重要。要让每一位同学把正确的导向内化为思想并指导自己的言行。所以,我要求在每一次点评之后,每位同学在周末书写点评心得。每位同学根据评论的内容对照自己的言行,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当然,如果有同学有不同意见,在经过思考后也可以写驳评论员点评文章,如果我发现有一些新颖的意见或建议,在下周就可以成为特邀嘉宾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和时事评论员进行辩论。对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可以成为一个评论的系列。使学生在学习、思考、反思中不断提高,不断修正自己的言行。

二、创新感悟

1.时事评论员制度丰富了班会课的形式。

学校德育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很多活动不能有效开展。很多班主任设计活动的能力有限,精力有限,导致班会课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课,基本上都是班主任在苦口婆心的进行说教。但是特约评论员制度大大丰富了班会课的形式,不仅仅是简单的点评,还可以穿插不同的方式,能更好的贴近学生,具有更好的适切性。

2. 时事评論员制度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时事评论员由学生担任,点评的主题来源于学生喜闻乐见的小事,点评的形式由学生设计,特邀嘉宾由学生负责邀请。尊重学生的特殊需要和兴趣爱好,强调学生的参与体验和亲身经历,充分为学生的自主性发挥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3. 时事评论员为学生了解社会,沟通感情搭建了平台。

时事评论员点评时经常会邀请家长,学校领导,甚至是结对的警官,这样对于同一个问题就会有不同角度的看法。现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处理问题经常站在自己的立场,以自我为中心。经过时事评论员设计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慢慢会学会换位思考,慢慢理解家长的苦心,更多的了解社会。营造积极的舆论氛围,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

结论:

当然时事评论员制度虽然有很多优点,但是对时事评论员的要求很高。很多活动在设计的时候想的很完美,但是在操作的时候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要求班主任能够及时加以指导,为评论员团队出谋划策。

参考文献:

(1)论现代性版规的构建 李西顺 教学与管理 2011/04

高考的时事评论性文章 篇4

更新时间:2014年06月15日 文章来源:互联网 时事评论背景:

据介绍,浙江检察机关查办的案件中,“身边人”出现问题的多是妻子、子女。被查处的厅级干部中,因“身边人”而腐败的不在少数。(人民网 6月9日)时事评论观点:如何看“谨防“身边人”成为干部的软肋”问题

“作业免签”之所以引起争议,不仅因为这是国内长期形成的“教育惯例”,更在于它是家长对接学校教育的重要途径。在知识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往往意味着赢得一个更高的起点。正因此,学校教学举措的任何细微变化,都足以挑动家长的敏感神经。

签字是为了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同时起到督促作用,但更关键的是要促进孩子养成自主学习习惯。签字并非目的,而是引导家长更多关心孩子的教育和成长。从这个意义出发,如果僵化执行“作业签字”、逢考试作业必签,非但会加重家长负担,也容易走向形式主义,背离教育本义。

家庭教育不只是课程作业,不应仅强调监督、管控。“作业免签”呼唤父母用心施教,在签字之外,能够做的其实还有很多。

部分落马官员,本质并不坏,对金钱也没有很大的贪欲,但却没有管好妻子,其妻子扮演着“贪内助”的角色,在爱慕虚荣、贪恋钱财的心理驱使下,不仅没有帮丈夫把好门,反而把丈夫手中的权力当成赚钱工具;也没有管好儿女,儿女扮演着“闯祸精”和“捣蛋鬼”的角色,自认有掌权老爸撑腰就胡作非为,“官爸”勤于“擦屁股”难免有所求,正好给了个别投机分子可趁之机,这些“身边人”便将干部从清廉拉向了违法乱纪的深渊。

俗话说,“朝中有人好办事”,自古以来就有寻求掌权官员庇护的“传统”,也才有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之说。有亲人身居要职,掌握着权力,家属自然跟着“沾光”,争当“借威”的狐狸,将干部的权力当作敛财和满足虚荣心的工具,贪图享乐,擅自打开了干部廉洁自律的“后门”。而干部对“身边人”总是无下限妥协,要么感激其困难时期的不离不弃不忍苛责,要么就是对其无底线的宠溺,不断刷新自己的廉洁底线。

投机分子,也总精于对干部的“身边人”下手。一来,干部的意志较坚定,加上纪律性和防范意识较强,警觉性高,不易接近也不易突破,而其“身边人”就简单多了,不是干部自然纪律性不强,也容易受他人“蛊惑”,听到几句好话,见到一点好处就容易忘形,但若能请动他们在领导身边吹吹“枕边风”,帮忙牵根线搭个桥,与领导接近就容易得多,即使不用领导出面,其干部家属的身份也能博得几分薄面。如此好用而管用投机者自然从最薄弱的环节下手,为其子女送个红包,给其妻子买点奢侈品,就收买了人心,间接的也将官员绑在了自己的“贼船”上。

高考的时事评论性文章 篇5

近日,网传一份《中国各省市最富和最穷的三个市》的榜单,榜单分别列出了各个省份最富与最穷的三个城市。据了解,这份榜单是根据总量、人均可支配收入及人均消费指数三个综合指标所评出。对于榜单的评判标准以及意义有网友就提出了质疑。(齐鲁网中国各省最富和最穷的前3名城市名单曝光)

时事评论观点:如何看待““最富最穷城市”榜单”问题?

这份榜单靠不靠谱,对个人而言也许不必纠结,正如网友“福锐会侽朲”所言:再穷的地方也有富人,再富的地方也有穷人。总之,自己过得好才是真的好,没必要太过计较。

事实上,这一榜单同月初热传热议的各地“安全感工资” 榜单堪称姊妹篇,说的都是“收入”和“差距”问题,只不过此前榜单说的是个人“收入”和“差距”,今日榜单说的是地区“收入”和“差距”。二者结合起来讨论,或许更科学更全面些,更能凸显我国目前在“收入”和“差距”方面存在的一些尖锐问题。无可否认,广大网友一致关注和吐槽这两份榜单,向世人表露无遗的,正是时下人们对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进而个人收入差距的一种深深关注和焦虑。也毋庸置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人的生活水平也因此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与此同时,也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历史、区位、人为、收入分配制度等缺陷,区域发展差距巨大,国民的收入分配不合理、收入差距、贫富差距,尤其是近年来一直都维持在高位运行,却是人所共知的,时时都牵动着国人脆弱、敏感的神经。今次,与其说群众在乎的是这份榜单的科学与否并大加吐槽与关注,倒不如说是对区域发展水平、个人收入分配是否合理的再一次拷问。反过来讲,关于这两份榜单本身是否科学,普通群众根本没必要较真,争辩也无多大意义,但相关职能部门却不能不从中读懂民众对地区发展、个人收入焦虑和关注。再如近来几乎被炒焦的公务员加薪问题,固然牵涉的是一个公务员加薪是否公平合理问题,但政府更应看懂的,这却隐含着民众对地区发展差距、自身收入、社会收入分配等制度在内相关问题和现象的深深焦虑和关注,即在地区发展差距基础上的自身收入多少、公平、合理与否等问题。

时事评论 篇6

看到报道,很多人都在疑惑:母亲救女属于“见义勇为”吗?

在一般人看来,“见义勇为”主要发生在陌生人之间,是一种正面的道德评价。促使周某“勇为”相救的主要原因,恐怕还源自其发自内心的亲情和母爱,而非完全与己无关的“见义”。

本案的焦点问题转化为:周某在没有法定救助义务的情况下,协助八达岭野生动物园营救赵女士,园方是否应该对周某的死承担赔偿责任?

延庆区人民政府“7·23东北虎致游客伤亡事故调查组”发布的《事故调查报告》认为,既然政府已经认定该次事故不属于安全责任事故,那么园方应不必承担赔偿责任。

但园方是否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需要司法机关依法审判,政府部门并没权对此做出终局认定。即便政府认定老虎伤人不属于安全责任事故,也不意味着园方就无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高考的时事评论性文章 篇7

电视新闻评论是指电视台就当前具有较高新闻价值的重大问题和新闻事件发表看法,并进行解释分析,是一种具有政治倾向性的,以广大观众为对象的电视新闻体裁,是电视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实行舆论监督、指导生活和工作的重要新闻报道体裁。[1]

近年来,随着电视行业的逐步发展和新媒体竞争的日益加剧,中国的电视受众群体对收视有了更高层次的需求。人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纯粹的资讯,更需要有深度的调查与解读,以及有价值的思想和观点。国内各大电视媒体的确加强了对评论的重视,尤其以央视为首,几乎电视台所播出的新闻类节目都渐渐融入了评论这一“时尚”元素。

一、当前国内电视新闻评论现状

根据张海潮所著的《中国电视节目分类体系》一书,将国内电视新闻评论归纳为四大类。即综合新闻消息节目中的评论、新闻专题节目中的评论、新闻杂志节目中的评论、新闻谈话节目中的评论。[2]

从模式来看,国内电视新闻评论模式相对单一,不外乎以下两“招”:

第一,《焦点访谈》模式。《焦点访谈》是国内最早出现的新闻专题类评论节目之一,也是各地方台效仿的样板。因此,此类节目的形式如出一辙,都是主持人在演播室以编前的形式作为铺垫引出事件,记者的采访报道展开事件的来龙去脉,大量运用同期声,采访当事人和相关领导,众人的议论穿插其中,最后再以主持人点评的方式结束节目。这使得此类节目单一、刻板,如果再加上评论的空泛、题材的平淡,更让观众觉得索然无味。

第二,“时事评论员”或“特邀嘉宾连线”式。这一模式在国内眼下众多电视新闻节目中随处可见,简直到了泛滥的地步。尤其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在一些节目中,时事评论员简直就是“万能膏药”,天文地理、时事政治、科技信息、时尚娱乐,无所不能评,一个人包揽了所有项目。

在内容上,一些综合式新闻的评论基本停留在浅显的“感叹”式评论,且往往带有个人主观意味。此外,评论的视角较为单一,尽管有特邀嘉宾或时事评论员就某个话题或问题提供不同意见,但思路往往难以打开,尤其是央视作为“主流媒体中的主流”更不会轻易放开手脚。对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多电视媒体难以将种种类似事件加以联系,并从更为深入的范畴去加以思考。从观众的角度而言,深刻的、多维的评论,一方面有助开拓观众的思路,给观众带来多种思潮碰撞的可能;另一方面,则可以带给观众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

二、《瞭望评辩天下》对电视评论走向“深刻”的探索

2009年9月,一档名为《瞭望评辩天下》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登陆辽宁卫视。这档由新华社《瞭望》周刊与辽宁电视台联手推出的高端时事评论节目,不设传统意义上的主持人,全部由评论员出镜,并以新华社遍及全球的新闻采集网络、接近决策层的宏阔视野、《瞭望》系列周刊的权威观察、新华网的新媒体优势为依托。节目突出“评辩”形态,力求实现“理性思考指导下的高强度对抗”。每期关注舆论热点,突出“评”、“辨”形态,说决策背景、揭内幕真相、传独家信息、展矛盾冲突、抓敏感细节、做精辟解读,以“呼应社会关注”为前提,实现“舆论引导”的目的。

参与节目的嘉宾,从国家部委重要岗位领导、社会知名学者、权威专家、公众人物,到新闻事件当事人、亲历者等,都可能作为评论员参与到讨论中。节目要求评论员避免访谈、讲座、介绍的语态,要求评论员以简洁、明确、犀利、生动的语言表达观点。要求评论员“增加交锋次数,减少发言长度”。强调“内容的深刻与表达的通俗”相结合,要求评论员多做案头工作“明确观点层次、提供权威信息、设计幽默表达”。节目不预设对抗立场,但在行进过程中增设表决器装置,评论员可依观点异同随时结盟组合,在强化对抗的同时,增加变数与悬念。[3]

在笔者看来,《瞭望评辩天下》和国内同类电视评论节目相比,其评论并不满足于浅尝辄止,而是将热点事件放置到社会的大环境、大视野中,从多维的角度进行观察,并激发出多样的思想火花,在不断深入挖掘接近真相的同时,也能开拓观众的思维,从而实现评、辩的“深刻”性。《瞭望评辩天下》借以接近“深刻”的途径主要在于“三多”:

首先,多符号。符号的运用,辅助电视新闻评论深入人心。

电视新闻评论集图像、声音、文字于一体,有时也运用多种表意符号,如音乐、舞蹈、各种象征性的物体等来传递观点。而《瞭望评辩天下》更是将电视的这一优势发挥到了极致,从而将观众的眼(视)、耳(听)、脑(思考)等多种器官全方位加以调动,让观众尽可能在一个立体的氛围中去体会、去思考。例如,2011年7月31日的《暴雨临检都市“看海”怎成风景?》,节目开始除播放了记录当夏多座城市不堪暴雨袭击,先后发生严重内涝的新闻画面之外,还不时运用醒目字体,将关键字眼打上屏幕,给观众以关注点的提示。此外,节目中还将民谣《马兰花儿开》做了改编,配上带有调侃意味的歌词,映射了城市内涝变泽国的这一现象,当观众听着这特地改编后的歌曲,再对照电视画面中人们走在“水街”上的尴尬,相信除了会心一笑之外,大脑中还会进行许多相关的联想。

其次,多形式。多种电视制作手段的结合,尽可能还原事件本身,为电视评论增加论据。

《瞭望评辩天下》中,关于新闻事件的调查采访基本上都由新华社的记者采访录制完成。除了采用记者的实地采访录像之外,网络视频、新媒体截图、平面媒体文字,甚至是电话采访录音等,凡是来源真实可靠,并能对还原事实真相有用的,均会被节目采用,真可谓做到了“不拘一格”。例如,2016年1月31日的《女孩怒斥黄牛党:倒号何以如此猖獗?》中,节目开头通过网络近期热传视频“女孩怒斥号贩子”的引用,先声夺人,并由此提出本期评辩题目,接着大量采用电视新闻资料、近期微博、微信页面的相关内容,还使用了采访过该事件的《中国青年报》记者电话采访的录音。

最后,多视角。《瞭望评辩天下》的多视角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同个体的观察视角;二是大背景下发散式思维激发的“评”与“辩”,带给观众全方位的立体式思考方向。

我们注意到,该节目对评论员的选择:在重视理论高度、深度的同时,还更多地兼顾客观性。节目嘉宾或评论员有国家部委重要岗位领导,有社会知名学者,也有权威专家、公众人物,甚至是新闻事件当事人、亲历者,他们都可能作为评论员参与讨论。而节目主持人本身,也担任时事评论员的角色。这样的视角展现大致分为两个部分进行,一部分是演播室内,主要由两位专家学者或相关权威人士应邀前来担任评论员,和主持人评论员一起,通过观看记者调查画面,在充分了解某一热点事件的发展后,依次进行分析,呈现各自观点。力争在“话题选择”、“参与人选”和“表达观点”上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吸引力。不仅如此,节目还将事件放置在演播室之外,即更大范围的社会背景中,尽可能将相关联的信息进行全方位的联系,从而进行更深入更全面的解读。而这个多维度的视角,才是“揭示新闻背后的内幕真相”的关键所在!

2016年3月30日播出的《海外代购:真假优劣有玄机》,通过《网红代购奢侈品曝惊人内幕》的引入,分别对消费者、海淘受害者、海外代购卖家、专家解读、电子商务协会、海关采访等多角度采集和进行评辩。又如《祸起微博?“炫富女”搅动的舆论江湖》一期,讨论焦点并没有停留在网络关注焦点人物郭美美和红十字会的关系上。而是由此发散开来,将焦点落在群众对红十字会缺乏透明合理管理模式的质疑与缺乏信任上面,进而讨论事件背后隐藏的种种问题。例如,微博平台的认证管理漏洞,如何看待微博传播内容真伪性及其可能造成的社会影响,乃至微博平台本身给社会生活带来的影响,再到最后面对群众存在的信息饥渴,相关部门该如何改善工作方式,满足群众需求等。这样将事件放置到更宽广的视野中进行审视,真正体现了节目“说决策背景、揭内幕真相、传独家信息、展矛盾冲突、抓敏感细节、做精辟解读”的特色。

摘要:在信息爆炸的当下,海量的、碎片状的资讯席卷而来。电视媒体这一以主流姿态呈现在媒体之林中的信息传播平台,又怎能继续沉迷于“浮光掠影”,而不发挥其引导新闻舆论的重要作用?但人们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至少目前而言,大多数电视媒体进行的所谓新闻评论都还停留在浅尝辄止的程度,没能让电视评论展示出足够的威力,更不能让观众感到酣畅淋漓或是启发其更深层次地思考。本文以新华社《瞭望》周刊与辽宁电视台联手打造的高端时事评论节目《瞭望评辨天下》为例,探讨电视新闻评论该怎样踏上“深刻”之旅。

关键词:电视新闻,评论,深度,《瞭望评辨天下》

参考文献

[1]仲富兰.广播电视新闻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137.

[2]张海潮.中国电视节目分类体系[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7.

上一篇:写回味生活之路的作文下一篇:小时候的过年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