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法庭教学

2024-07-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模拟法庭教学(通用8篇)

模拟法庭教学 篇1

时间:2005年3月15日9时00分至11时30分

地点:淄博市中级人民法院第十审判庭

是否公开审理:公开旁听人数:3

审判长:吕兴勇审判员:程峻、王鹏

审判长(员)宣布开庭审理原告山东博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被告博山区池上煜龙食品加工厂侵犯商标专用权纠纷一案。

记录如下:

书记员宣布开庭纪律:

1、未经允许不得录音、录像、摄影;

2、不得鼓掌、喧哗、哄闹或实施其它妨碍审判活动的行为;

3、不得随意走动或进入审判区;

4、请将传呼机、移动电话关闭。

报告审判长:庭前准备工作就绪,请开庭。

审判长:现在核对到庭当事人身份,原告报告姓名、年龄、职业、民族、住址,法人报告单位名称、住所地、法定代表人姓名、职务、有无代理人并报告姓名、年龄、职业、民族、住址。

原告:山东博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住所地,山东省淄博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路。

法定代表人:孙龙平,职务,董事长。(未到庭)

委托代理人:郑承友,山东正大至诚律师事务所律师。(特别授权)***

委托代理人:王福伟,男,1953年5月19日出生,汉族,系该公司企划部部长。现住该公司宿舍。(特别授权)4131125

审判长:被告报告姓名、年龄、职业、民族、住址,法人报告单位名称、住所地、法定代表人姓名、职务、有无代理人并报告姓名、年龄、职业、民族、住址。

被告:博山区池上煜龙食品加工厂,住所地,博山区池上镇。负责人张业珍,职务,厂长。

委托代理人:陈光和,男,1956年12月27日出生,汉族,系该食品厂副厂长。现住博山区池上镇李家村。(特别授权)***

审判长:原告在开庭三日之前是否已收到开庭传票?

原:收到。

审判长:被告在开庭三日之前是否已收到开庭传票?

被:收到。

审判长:原告对被告出庭人员有无异议?

原:无异议。

审判长:被告对原告出庭人员有无异议?

被:无异议。

审判长:经核对双方出庭当事人均符合法律规定,可以参加本案诉讼,淄博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三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二条、第一百二十条的规定,今天在这里公开开庭审理原告山东博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被告博山区池上煜龙食品加工厂侵犯商标专用权纠纷一案,现在宣布开庭。本案由淄博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三庭审判员吕兴勇担任审判长,与审判员程峻、王鹏组成合议庭,由书记员曹艳红担任本案记录,根据《中华人

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在案件审理期间享有以下权利和义务:

权利:

1、有委托代理人的权利;

2、有申请回避的权利;

3、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

4、有收集和向法庭提供新的证据的权利;

5、有请求调解的权利;

6、有辩论的权利;

7、有申请再审的权利;

8、有申请执行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调解、裁定的权利; 义务:

1、依法行使诉讼权利,遵守诉讼秩序;

2、自觉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调解、裁定的义务;

3、实事求是地提供证据,承担举不出证据所负担的法律责任。审判长:以上交待的权利义务原告听明白了没有?

原告:听明白了。

审判长:原告,对本合议庭组成人员及书记员是否申请回避? 原告:不申请回避。

审判长:被告,以上交待的权利义务你听明白了没有?

被告:听明白了。

审判长:被告,对本合议庭组成人员及书记员是否申请回避? 被告:不申请回避。

审判长:现在进行法庭调查,首先由原告宣读起诉状或口头陈述诉讼请求及理由。

原告:宣读起诉状(略)。

审判长:针对原告的诉讼请求、起诉的事实与理由,被告进行答辩。

被告:就原告诉我们厂侵犯他们的注册商标一事,我们简单答辩如下:

1、被告没有使用原告的商标。原告的商标是“博山牌”,我们用的标志与原告的商标不一样。我们的“博山牌”与原告的不一样,我们用“博山牌”是为了到外地打市场,因为到了外地没有人知道池上,我们感觉博山的名气可能稍微大一点,就让人给设计了这样一个标志。

2、被告使用自己的广告牌不构成侵权。原被告两个企业是在不同的行业,产品差别非常大,原告是在机械行业,生产销售水泵、油泵,我们是在食品行业,生产销售桔梗酱菜,我们这样做广告没有侵犯原告的权利。原告诉称自己的商标是驰名商标,我们知道原告的名气很大,但我们不知道原告的商标是不是驰名商标,其商标驰名与否与被告没有关系,我们不想去侵犯原告的权利,违法的事我们不干。

3、这个广告牌是我们委托一个朋友让他找人给设计的,原来打算准备在广告牌、包装盒、包装袋上使用,我们让他给设计得漂亮一点,醒目一点。他们设计好了以后拿来让我们看,我们一看挺满意,就让人给做了那两块大牌子。这不还没等到在包装盒、包装袋上使用,原告就把我们给起诉了。假如这样用这个东西不行的话,我们不用就算了,也用不着告我们,我们认为原告起诉我们是错误的。原告认为有必要打官司的话,也应当去告那个给我们搞设计的美工。我们没有错,原告要我们停止侵权还要赔偿其损失是错误的。我们请求法院查明事实依法裁判,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审判长:根据当事人双方的诉辩请求,本庭归纳以下争议焦点:

一、被告有无使用原告的第143525号“博山牌及图”注册商标的行

为;

二、原告的第143525号“博山牌及图”注册商标是不是驰名商标,被告的行为是否是对该商标专用权的侵犯;

三、原告的赔偿请求是否应得到支持。双方当事人对本庭归纳的争议焦点有无异议及补充?

原告:没有。

被告:没有。

模拟法庭教学 篇2

1 高校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的开展

模拟法庭, 指通过精选典型案例, 组织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 (如原告、被告、公诉人、律师、审判人员、证人等) , 仔细研读案例, 广泛收集法律依据, 反复推敲法庭用语, 进行法律推理, 全面、完整地模拟法院庭审程序, 使学生在“假戏真做”的过程中从不同角度体验对法律的理解和应用。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我国高等法学院校 (系) 共有500多所, 开展模拟法庭实践教学已成为大家共同的选择。

1.1 开展过程

1.1.1 确定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的主要工作是制定实践教学规划、规章制度, 把握实践教学环节的全局;指导精选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解答疑难问题, 鼓励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完成“认识——实践——再认识”的飞跃。实践教学对师资的要求甚高, 除要求具有系统的法学理论知识外, 还应具有一定的法律实务操作能力或办案的实践经验。

1.1.2 精选典型案例。

选择的案例适当与否直接影响到整个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的过程和效果。选用的案例应明确、典型, 有一定的可辩性。可从法院、律师事务所等单位收集、借阅已审结的案例;不过, 指导教师提供案件材料时, 仅确定案件目标和各方当事人信息, 案件进展、最终结果则都由学生把握。当然, 案情不宜太复杂、争议太大, 否则庭审过程可能难以控制, 影响教学效果。

1.1.3 划分小组、择定角色。

根据选定的案情组成原告组、被告组、审判组、诉讼参与人组等, 将所有学生分入各组, 由各组在充分讨论案情的基础上推荐参加模拟庭审的学生, 参加的学生应专业知识扎实、心理素质稳定、有一定的言语表达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1]学生可以寻求指导教师、法务部门工作人员的一般性指导, 融入所扮演的角色。

1.1.4 准备诉讼材料。

参加的学生通过收集证据、探知法律事实, 根据各自的角色形成角色意见, 撰写各自的法庭文件, 包括起诉书、公诉书、答辩状、代理词、辩护词、审判书、结案总结等等, 自行设计出庭策略。正式庭审前, 学生可进行多次预演, “真刀真枪”地体验庭审过程;指导教师可统一安排学生观看法庭资料片, 熟悉法庭的审理程序;指导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法言法语的应用。

1.1.5 正式模拟庭审。

该过程应当力求真实、与现实的司法实践相一致。在硬件配置方面, 也应营造真实场景、庄严氛围, 或建设专门的模拟法庭场所, 或利用教室、会议室、学生活动场馆等场地, 按照司法审判庭的布置要求和标准来配备模拟法庭实践教学所需器材、物品, 如相关服装、徽章、设施均要求专业, 条件许可的话, 还应具有一些先进设备如电脑、投影仪、录放机等。

1.1.6 审后分析、总结。

庭审结束后, 指导教师要对模拟庭审的整个过程和各个角色的表现进行评议, 对案件中所争议的事实和法律问题进行相关讲解, 使学生明确、巩固相关认识;保存相关资料, 以供以后教学参考。所有学生对教学过程应认真分析、如实评价、总结心得, 并撰写实习报告。

1.2 特点

根据笔者多年来的指导体会, 结合各兄弟院校的相关做法, 笔者认为, 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的开展有以下的特点:

1.2.1 实践教学过程被淡化, 指导教师积极性不高。

模拟法庭实践教学内容一般被列入现有的程序法教学计划课时内, 不被设为独立的课程, 不单独设立学分, 不计入工作量, 而高校对理论型教师从事实践教学并无相应的培训激励机制, 指导教师往往积极性不足。

1.2.2 学生参与度不高, 积极性不高。

模拟法庭实践教学要求学生应具有一定的实体法、程序法知识及技能, 而程序法大多在大学二年级才开始学习;而大四学生囿于找工作、写毕业论文、考研等压力, 往往无暇参与;而且模拟庭审耗时颇多、次数有限、角色有限, 不能保证学生都有机会参与, 也不能给予学生更多练习的机会, 大部分学生的参与热情并不高。[2]

1.2.3 表演性质明显, 学生无从提高职业素养。

为了保证教学效果, 模拟法庭实践教学所选用的一般都是理论上比较典型、法律应用结论并无太多争议的案例, 指导老师也往往要求学生在事前进行大量针对性的准备, 这样一来, 模拟庭审之时也不过是将已背好的台词再现。由于缺乏真实庭审中的临场发挥环境, 无从唤起学生积极、主动思考, 学生也就无从提高法律职业素养。

1.2.4 管理欠规范, 教学评价体系欠合理。

目前, 大多数高校的模拟法庭实践教学并无规范的配套辅导教材、无专门的案例库, 指导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指导、案例的选用具有较大的随机性、任意性;仍然沿用单一的理论教学评价体系, 指导教师仍以学习报告为主要评价对象, 忽视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间的相互评价, 忽视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动手能力的评价, 忽视了实践教学的自身特点。

2 高校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的完善

模拟法庭实践教学在英美法系国家备受重视和推广, 但被“引渡”到我国高校法学教育过程中, 虽说经过多年的改革、探索, 模拟法庭以其直观性、逼真性、实用性等特点对培养我国法学学生的职业技能和法律素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在实际应用中却呈现出了上述影响教学效果的特点。笔者认为, 为了充分发挥模拟法庭的积极教学效果, 作为每一位法学教育工作者, 都应认真思考相应的完善对策。

2.1 科学定位, 明确教学目标。

不同阶段的教育目标, 决定了教育方法的不同。我国法学教育应分为两大阶段, 前一阶段为通识理论教育, 注重对法学基本理论体系、法学理念和相关学科知识的认知;后一阶段为职业教育, 注重对法律思维能力、职业道德、职业技巧等的训练。忽视理论、没有理论的法学教育会造成法学界的浮躁、世俗, 而忽视实践、没有实践的法学教育严重脱离现实而显得苍白无力。法律职业者不仅要有足够的理论知识, 还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当然, 丰富的实践经验不可能全部从法学教育阶段获得, 法学教育培养的应是实践能力而不是实践经验。因此, 在法学教育过程中, 尤其是后一阶段, 要多角度多层次地安排一些实践性强的课程, 培养学生使之既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 又具有运用所学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 冲破制约, 合理设置课程。

一般情况下, 受传统法学教育体制的制约, 高校在制定法学学生培养目标时均要求学生“系统掌握法学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 设置的课程普遍繁重。而针对法学毕业生的实践能力与法律职业所要求的能力之间的差距越来越明显的事实, 我国高校的法学教育是否应该为法学毕业生的工作出路作些准备, 对目前的课程设置作些改革?回答应该是肯定的。我们要勇于打破传统教育体制的束缚, 改变目前法学专业课程设置以部门法为标准划分、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 将模拟法庭设置为一门独立的实践教学课程, 加大实践教学在课程设置上的比重。各法学院系可根据自身特点和学校定位, 将模拟法庭课程的性质定为必修课 (如北方工业大学) 或者选修课 (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 , 列入教学计划, 提升相应的学分, 从而使之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并相互促进。[3]

2.3 树立“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育理念, 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指导教师的积极性。

应贯彻“以学生为本”、师生地位平等的思想。学生是实践教学的主体, 教师只是实践教学的“导演”, 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促进者;教师应鼓励学生良性个性的培养, 并对有创新意识、自主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进行一定的奖励;校方应增加资金投入, 配备、改善实践设施, 保障学生都有足够的实践机会。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鼓励教师参加法律实务工作、积累办案经验;划拨一定的经费, 聘任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又热爱教育事业的法官、检察官、律师等法律工作者作为高校兼职教师, 充实指导教师队伍;[4]将实践教学交计入教师教学工作量, 适当提高工作量计算标准, 并针对教师的实践教学改革情况, 设立一定的奖励基金, 建立相应的实践教学激励机制。

2.4 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明确评价标准、避免流于形式。

对指导教师的评价要从其在模拟法庭实践教学中的课程准备、教学效果、现实意义等因素着手。[8]而对学生的考核, 要改革以学习报告为主要评价对象的传统做法, 要考虑学生学习的全过程, 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以及参加实践教学活动的具体情况等都纳入评价标准;评价主体包括指导教师、被评价学生自己、其他同学等, 尤其要强调学生自我评价、学生间相互评价的重要性。

2.5 为实现模拟庭审由表演型向实战型的转变, 应充分发挥模拟庭审的训练作用, 为学生自主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创造“真实”环境, 变“要他学”为“他要学”。

开庭前, 关于庭审中的陈述意见、辩护意见以及案件的判决结果等环节都处于未知状态, 仅确定案件目标和各方当事人信息。[5]而为避免指导教师对教学过程指导的随机性、案例选用的任意性, 应规范实践教学具体环节、操作模式, 充实、优化教学内容;完善配套教材、辅导材料;建设案例库, 明确案例选择标准, 收集典型性、可操作性案例。

综上, 我国高校应科学定位、加大投入、加强管理, 充分发挥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的积极作用, 为社会培养出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法律人才。

参考文献

[1]姚建涛, 杜庆贵.关于模拟法庭教学的若干问题[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6, (3) .

[2]邓建民.论法学实践教学形式的完善和更新[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6, (10) .

[3]于晓丽, 高云鹏.“模拟法庭”课程设置分析[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8, (4) .

[4]张磊, 刘阳.法学教学中实践技能训练之我见[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9) .

模拟法庭教学法利弊谈 篇3

[关键词]模拟法庭,教学法,利与弊。

[中图分类号]D9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08)02-0167-04

模拟法庭教学法近年来被法学教育界探讨颇多。作为一种实践性教学方法,它能拓宽理论教学的视野,培养未来法律职业者的应用技能,而“法律职业对其从业者的法律技能的内在要求使得无论哪一种法律人才培养模式,都不能回避法律技能培养这一重要问题”,尤其对于中国这样“既无法律技能培训的专门机构,在法学教育中又缺乏对法律技能培训理念与方法的国度,面对法律职业化的浪潮,这种探索尤其必要”[1]。国内法学院校除少数有条件的开展了诊所法律教育这种颇具魅力的实践性教学方法之外,碍于条件所限,一般都会用到模拟法庭这种教学方法。模拟法庭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2],因而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它的局限性同样不能忽视。因此,应当树立理性的态度对待模拟法庭教学法。

1模拟法庭教学法的积极作用

概括起来,模拟法庭教学法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首先,模拟法庭教学有利于多渠道地传递信息。在法学教学实践中,无论教师向学生传授实体法知识,还是向学生传授程序法知识,都必须借助一定的媒体。教学过程实际上也就是法律知识和技能等信息利用媒体传递的过程。教育心理学上把教学媒体分为两类五种:一类是非言语系统媒体,包括实体系统媒体、模像系统媒体、动作及表情系统媒体;另一类是言语系统媒体,包括口头言语系统媒体、书面言语系统媒体。在模拟法庭中,既利用了非言语系统媒体,也利用了言语系统媒体。由于实现了多媒体的信息学传输,可调动学生的形象记忆、情景记忆、语义记忆、情绪记忆,有利于知识的记忆,提高学习效率[3];

其次,模拟法庭教学可以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模拟法庭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模拟的场所,使学生们在活动中体验法官、检察官、律师、原告、被告等角色的真正含义,学会怎样经历一个案件的完整过程,怎样理解法律,怎样进行诉讼,培养了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缩短了教学和实践的距离;

第三,模拟法庭教学可以更好地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因材施教的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人的潜能,使不同资质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传统的教学忽略了学生的个体资质差异,对全体学生是一个标准、一种模式,很难实现因材施教的目的。而模拟法庭教学注重设置情景问题,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在对教学内容进行组织的过程中,不同的学生可以得到不同的发展,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第四,模拟法庭教学有助于开展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模拟法庭教学法打破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重视学生在教学中主体作用的发挥,真正地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强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正义感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这种教学方法把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完全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大方向;

最后,模拟法庭教学有助于任课教师不断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通过学生参与模拟法庭的表现,任课教师能够了解学生学习掌握法律知识的情况,以及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发现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或者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教师若要组织好模拟法庭教学,全面正确地指导大学生进行模拟法庭审判,就必须深入钻研有关的法律理论,必须与司法界保持密切联系。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过程中,教师也最容易开拓出新的科研领域,从而使自己的科研水平有一个大的提升。

正是模拟法庭教学法的这些积极作用,它才一直受到不少人的青睐与推崇。有人认为,“模拟法庭的建设与运行使其充当实训基地建设的主力军应为理所当然,其独有的实战模拟功能与参与者的综合素质要求当仁不让地足以确保其在实训基地建设中扮演重要角色”[4]。但是,在看到模拟法庭教学法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也要看到模拟法庭教学法只是实践性教学方法的一种,从本质上说只是一种“模拟性”的实践性教学。而模拟法庭等都是“以模拟的方式把间接性的法律经验作为教育资料的核心内容。因而,在模拟课程中缺少代理真实当事人的兴奋、动力和不可预期性”;另外,“模拟法庭的形式只关心从前的判例和技能,注重法院得出什么结论,怎样得出这些结论,但是很少反映法律与社会、经济、政治力量等促成这些结论产生的因素。它只是从一个角度对待法律,因而具有把法律研究与社会的其它部分割裂开来的弊端”[5]。所以,这种教学形式对法律技能训练的价值也是有限的。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因素会影响模拟法庭教学法作用的发挥,也有必要引起大家的注意。

2影响模拟法庭教学法作用发挥的几个重 要因素

这集中表现为运用中的参与人数限制、使用次数限制、场景条件限制、案例选用限制、知识储备限制以及评估标准限制等方面。

在参与人数上,从法院审判的情况来看,除非重大复杂的案件,一个真实的案件所涉及的诉讼参与人往往不过数十人,少者甚至几个人,模拟法庭所选用的案件也不过如此,太复杂的案件将导致不可预期的因素增加因而影响模拟法庭的顺利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少数有机会参与案件审判的同学在模拟法庭活动中得到了锻炼,而大多数的同学则面临无事可做的状态。虽然他们在活动中会协助参与的同学做些辅助工作,但却没有角色体验的感受和压力,也就没有了参与的积极性和动力。参与人数的限制会使模拟法庭教学法的效果受到影响。

在使用次数上,从法的创制与表现形式上看,我国属于成文法的国家。作为成文法国家的法律工作者应系统地、全面地了解掌握法律规范、法律原理和法律精神,这是从事法律工作的前提条件。因此,我国的法学教育必须以讲授法律基本原理、基本制度和规则为主,而案例教学、模拟法庭教学是以个案为典型昭示法理和规则的教学方法,往往“就事论事”、“一案一处理”,不可能系统地将法理、规则传授给学生。如果以案例教学法或者模拟法庭教学法为主,就会使学生掌握的知识缺乏系统性、关联性,难以从总体上掌握成文法的原理、规则和精神实质,更谈不上正确使用法律了[6]。另外,一场模拟法庭从筹划、准备到开庭审判往往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由于受课时限制,任课教师在一门课程中也不可能多次使用模拟法庭这种教学方法。以上因素会导致模拟法庭教学法的使用次数受到影响。在场景条件上,为使学生充分体验真正开庭的感受,增强模拟法庭的预期效果,就要考虑模拟法庭的场景布置、硬件配备,如国徽、法袍、审判台、电脑、投影仪等等,这些条件的满足并非所有法律院系或者教研室都能做到的,而随意的场景条件却会影响模拟法庭教学的效果。在案例选用上,一般认为,模拟法庭案例的选用应当符合新颖性、典型性、专业性、综合性、多样性,甚至还要具备趣味性和覆盖性等条件,太简单或者太复杂的案件不合适,知识跨度太大或者太小的案件也不合适,因此,选择一个合适的案件材料本身就不是轻易能做好的事。这些因素会影响到模拟法庭筹备的进度甚至影响到对它的取舍。在教师和学生的知识储备上,由于模拟法庭教学是对学生所学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灵活运用的实地检验与训练,因此,这一方法的运用最好是安排在相关基础学科如法律逻辑学、法律文书、律师制度与实务等课程开设之后。另外,如是举行刑事模拟法庭,还应在刑法、刑事诉讼法开设之后;如是举行民事模拟法庭,应在民法、民事诉讼法开设之后;如是举行行政模拟法庭,还应在行政法、行政诉讼法开设之后[7],等等。这些知识储备的满足只有大学中、高年级的学生才会达到,这对任课教师和学生运用模拟法庭教学法无形中是个限制。同时,如果教师没有充分的知识储备,没有驾驭模拟法庭的高超技巧,一场好的模拟法庭教学活动效果也难以实现。在这种情况下,并非所有的法学教师都愿意尝试这种具有挑战性的教学方法。在评估标准上,如前所述,模拟法庭教学是一次实践性教学活动,也是检验学生平时成绩的一个窗口。那么,怎样对参与模拟法庭的学生进行平时成绩评定?用什么样的标准进行评定?由于参与模拟法庭教学活动的学生分工不同、角色不同,表现自然不同,他们的表现是一种能力的展现和技巧的运用,是一种主观性很强的活动,这很难用量化的方式确定其成绩的好坏或差异。另外,更多不能直接参与的学生也涉及到对他们的成绩评定问题。这也是要采用模拟法庭教学的教师必须认真考虑的一个问题。

以上笔者的质疑不在于否定模拟法庭教学法的积极作用,而在于从另一角度思考这一方法的不足之处,正视其存在的问题,然后在教学实践中预防、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用积极的态度和方法弥补它的不足,从而使模拟法庭教学法获得更好的效果。那么,如何在法学教学中更好地运用这一教学方法呢?

3运用模拟法庭教学法的几点建议

为更好地运用模拟法庭教学法,笔者认为,首先要树立积极的态度。借用胡适先生的一句名言,即是要“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所谓“大胆地假设”,就是要以积极的态度采用这种方法,克服畏难情绪。笔者认为,作为一种在国内法学教育上相对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法,模拟法庭教学法有着许多优点,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成本较低、成效显著的实践性教学方法之一,所以,对此应当总结经验,积极、灵活地运用,同时也要扬长避短。所谓“小心地求证”,就是要认真考虑相关的制约因素,提前采取应对措施,尽可能把不利因素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比如,要充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尽可能使他们都有参与模拟法庭的机会,尽可能使所有的同学都有相应的任务和压力。再比如,事前制定好科学合理的评分标准,在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的同时,对他们的表现给出一个恰当的成绩评定。另外,尽可能把模拟法庭教学时间安排在学生高年级阶段,避免因知识欠缺而出现不必要的错误,等等。这些都是一个好的模拟法庭教学活动所必须具备的要素,也为以后更好地运用这一教学方法创造了条件;

其次,做好制度建设。制度建设的目的就在于把应急性、临时性、偶然性的工作转变为常态化、模式化、规范化的工作,建立模拟法庭教学法运用的长效机制。因为法学教育是一项永无止境的事业,对实践性教学方法的探索是法学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作为具有重要价值的模拟法庭教学法,理当受到法学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并在它的制度化建设上做些工作。笔者认为,模拟法庭教学法的制度化建设应当包括以下几点:①加强硬件建设。这包括规范的模拟审判场所,尽可能配备合适的桌椅,电脑、音响设备、仿真度较高的袍服、法槌和国徽等;②加强软件建设。软件建设是指在参考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完善模拟法庭的开庭程序和要求,以及相应的管理规定,它包括:模拟法庭开庭规则、模拟法庭教学讲评、评分细则、模拟法庭教学资料管理制度、模拟法庭器材管理办法等等。只有制度健全了,模拟法庭教学活动才能高效率地运行;③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争取配备合适的管理人员。由于涉及到器材的操作和具体制度的实施,如此系统的工作仅靠任课教师是远远不够的。笔者认为,有条件的法律院系不妨建立专门的模拟法庭实验室,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当然,要做好这些工作,没有法律院系领导的支持也是不行的。为鼓励教师们积极开展实践性教学活动,法律院系的领导不妨建立奖惩制度,对模拟法庭教学方法的建设工作做出贡献的老师给予肯定和奖励;

最后,功夫在平时。一场高质量的模拟法庭教学活动,是任课教师理论水平和组织协调能力展示的平台,也是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法律精神的领悟状况和心理素质情况集中检验的一个窗口。没有平时足够的教学科研上的投入,就搞不好模拟法庭教学活动。这就对任课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和组织协调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功夫在平时,即平时的知识积累和法学素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运用模拟法庭教学方法之前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备。那种仓促搞起来的模拟法庭教学活动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只是表面上的热闹,却不会使参与者和受众有真正的收获,甚至不恰当的指导还会影响学生对真正科学知识的掌握。所以,只有平时的工作做好了,一场高质量的模拟法庭教学活动才能成功地完成。

参考文献

1 房文翠.法学教育价值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王婷.法学专业素质培养途径探讨[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3).

3龚家林.论“模拟法庭”在高校法学教学中的作用[J].南昌高专学报,2005,(1).

4王琳.浅谈模拟法庭教学法[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4).

5[美]伯纳德施瓦茨.美国法律史[M].王军,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0.

6武俊山.论案例教学法在法学教学中的运用[J].中共陕西省委党校学报,2004,(5).

模拟法庭教学 篇4

来源: 作者:武汉大学法学实验教学中心

(一)模拟法庭教学法提出的背景

毋庸置言,法律乃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理论的学习指导着实践的进行,而实践又总是反过来作用于理论。倘若切身体验法律程序的真实运用,必将在该领域理论研究水平上有着一定程度的跃升。更何况,现实的法律总是更多地突显了其实践性,可以这样说它对实践性的要求远胜于理论性之上,以至于人们常常称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学科。我们策划开展了周末影院、法院旁听的活动,但却发现,实际上我们即将做的和同学们所需求的仍有一定的距离。毕竟,我们国内成功的法律电影为数不多,通过法律电影更多的是只了解国外的法律情形;毕竟,法院旁听对所能参与的人数有着很大的限制,活动惠及面几乎只占全院学生总数的10%~20%。

因此,以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法学实践中,在实践中学习成长的宗旨的法学院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尽可能地发掘自身潜力,力求为法院学子的学习生活提供更为良好的氛围,故组织实施模拟法庭系列活动,通过对当代中国法庭审判的真实演绎,尽可能地发动更多的同学参与到法学的实践中来。

(二)模拟法庭的教学组织

由于模拟法庭是学生在可控制的环境下,由学生自己亲自参与的实训活动,而且它是可以多次重复进行的实训活动,因此,指导教师可以有目的、有次序地开展教学组织和指导活动,从而让每个学生得到尽可能多的实训锻炼机会。下面我们将模拟法庭的教学组织和指导的实践活动予以论述。

1、模拟法庭的分组和角色安排

开展模拟法庭实训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将学生进行合理分组以及适当安排其角色。合理的分组和角色的适当安排可以使模拟法庭的实训活动得以顺利开展,反之,模拟法庭的实训活动可能会产生混乱。我们认为,模拟法庭分组合理的标准之一是,这种分组可以使每一个学生在这一课程的模拟法庭实训活动中有更多的机会扮演不同角色。

一个模拟法庭可以分为四个组:审判组、公诉(检察)组、辩护组和综合组。审判组由审判长、审判员(陪审员)、书记员、院长以及其他不出庭的人员组成。公诉(检察)组由公诉人、书记员和检察长以及不出庭人员组成。

辩护组由辩护律师、代理人以及不出庭人员组成。

综合组由被告人、被害人、证人、鉴定人、法警等其他诉讼参与人以及不出庭人员组成。

在实训教学中,我们应尽可能让每个学生均能扮演过前述4个小组中的主要角色,即审判长)、审判员、公诉人(检察员)、辩护律师等角色。在实训教学中,我们按下列方法对学生进行分组:(1)实训大组的划分

一般来说,二十人左右可构建一个模拟法庭,并开展实训活动,因此,当人数达到40~60人时,我们可以将一个班的学生大致均等地分为两个或三个实训大组来构建两个或三个各自独立的模拟法庭,并开展实训活动。这两个或三个实训大组的人员构成在这门实训课结束前是相对固定的。(2)实训小组的划分

每一个实训大组再大致均等地划分为四个实训小组。这四个实训小组的成员在实训课结束之前也是相对固定的。

(3)各实训小组与模拟法庭四个小组的对应关系

在将每个实训大组分为四个实训小组后,这4个实训小组与模拟法庭中的审判组、公诉(检察)组、辩护组和综合组的一一对应关系可按轮盘法或对调法安排。

所谓轮盘法是指在第一次模拟法庭实训活动里,4(3)个实训小组分别安排在审判组、公诉(检察)组、辩护组和综合组,第二次模拟法庭活动及以后各次模拟法庭活动中各实训小组与模拟法庭4(3)个组别的一一对应关系按轮盘转动的方法,同时变动各实训小组在模拟法庭中的组别的实训分组方法。

所谓对调法,是指在第一次模拟法庭实训活动里,4(3)个实训小组分别安排在审判组、公诉(检察)组、辩护组和综合组,第二次模拟法庭活动及以后各次模拟法庭活动中各实训小组与模拟法庭4(3)个组别的一一对应关系按对调方法,同时变动各实训小组在模拟法庭中的组别的实训分组方法。

模拟法庭的分组除了可按轮盘法和对调法安排分组外,也可在划分实训大组之后,每一实训大组的学生通过自我报名方式自由组合或由指导老师自主安排角色。

在分组过程中,指导老师应重视每个组别的主要角色的安排,否则,模拟法庭的实训效果将可能受到较大影响。在模拟法庭里,审判长是最重要角色,他(她)负责整个法庭指挥工作。对于模拟法庭实训活动的成败,他(她)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指导老师应重视审判长角色的遴选工作。由于模拟法庭是在一些基础学科(例如民法、法学、相关程序法及仲裁法等)讲授完毕后开设的,所以,在审判组里应选科目成绩较好且性格合适的同学担任审判长这一角色。在辩护组里应有一名成绩较好同学担任辩护律师(仲裁庭中一般为代理人),在公诉(检察)组里也应有一名成绩较好的同学担任公诉人(或检察员)的角色。被告人(被申诉人)也是模拟法庭的重要角色,因此,在综合组里,应选一名成绩较好的学生担任被告人的角色。在一个模拟法庭里,如果审判组、辩护组、公诉(检察)组和综合组(仲裁庭为仲裁组、辩护组、综合组组成)均有一名成绩相对较好的学生分别担任审判长(首席仲裁员或独任仲裁员)、公诉人(或检察员)、辩护律师(代理人)和被告人(被申诉人)角色(共4个人),那么,模拟法庭的实训活动将能顺利开展。在安排角色时,各组均应配备成绩相对较弱的同学,以保证每人均有实训锻炼的机会。为了更好地了解各学生对法学知识掌握的程度,指导老师在开展综合实训教学活动之前应将该班学生以前的学习课程的成绩予以复印,以便更好地安排实训角色。

2、模拟法庭的实训教学方法

模拟法庭的实训教学方法主要有四种:(1)课堂讲授指导法;(2)课堂讨论法;

(3)录像播放评讲法;

(4)真实案件庭审现场观摩及评讲法;(5)模拟法庭庭审现场指导法。

课堂讲授指导法是指指导老师在课堂上讲授各种办案知识、庭审程序、技巧、法律文书写作知识并具体指导学生开展庭审前各种准备工作的教学方法。

课堂讨论法是指指导老师在课堂上以即将模拟开庭的案件的卷宗为载体提出各种问题或者让学生提出问题,由指导老师和学生进行讨论或学生之间展开讨论,或者在模拟法庭庭审前后组织学生开展的讨论的教学方法。

录像播放评讲法是指指导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将庭审教学录像或学生实训实况录像在课堂上播放,并由指导老师评讲的教学方法。

真实案件庭审现场观摩及评讲法是指在实训过程中,组织学生到法院观摩真实的案件的庭审全过程,或邀请法院到政法院校内开庭审理真实的案件,让实训学生观摩庭审全过程,在庭审结束后让学生讨论和指导老师评讲的教学方法。

模拟法庭庭审现场指导法是指指导老师亲临庭审现场,组织、指导学生布置法庭、出庭,在庭审结束后进行总结的教学方法。

在实训教学中,我们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教学工具和教学资料的准备和运用。

在法综合实训教学中,应准备和运用以下几种教学工具:

(1)电视机和DVD机。在供实训课堂教学用的教室里应准备有电视机和DVD机,因为在实训教学过程中,指导老师需要经常播放庭审教学片,让学生尽可能多地观摩庭审审判录像,同时,在每一次模拟法庭结束后,指导老师会在之后的课堂教学里将已摄录的这次模拟法庭的一些片断进行重放,并评讲其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

指导老师在使DVD机时,应熟悉运用“暂停键”,一般来说,在发现庭审错误行为时即按“暂停键”,并讲解。

(2)摄像机。每一次模拟法庭的庭审过程均需用摄像机录制下来,并制成光盘。这一做法的目的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一是让学生重视模拟法庭实训活动,二是这些庭审录像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教学资料,因为模拟法庭结束后的评讲活动是模拟法庭实训活动的必不可少的环节。

(3)实训教学用音像光盘。庭审观摩是模拟法庭实训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而我们又无法让学生经常到法院进行现场庭审观摩,因此,庭审录像观摩则成为模拟法庭实训教学的重要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指导教师应有计划地选择合适的教学光盘开展实训教学活动。

4、实训项目的选用

模拟法庭的实训项目是指开展模拟法庭实训活动的实训课题。案件卷宗是这一案件发生、侦查、审讯等过程的信息载体,对实训项目的选用实际上就是对案件卷宗的选用。实训项目的选用也是影响模拟法庭实训活动的重要环节。在我们建立的案件卷宗库里,共有8个案件的卷宗。对于一个实训大组来说,安排4个实训项目即可。在一个40~60人左右的班里,如果将该班划为2个实训大组,那么,这两个实训大组可选用同一卷宗作为实训用卷宗。当然,为了增强学生的实训兴趣,可让实训项目多样化,让两个实训大组选用不同的案件卷宗作为其实训卷宗。

对于每个实训大组而言,在4次的模拟法庭活动里,所选的案件卷宗可考虑按以下次序选用:

(1)单个被告人的一审案件的卷宗;

(2)二人以上共同犯罪的一审案件卷宗;

(3)具有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内容的一审案件卷宗;(4)二审的案件卷宗。

此外,在我们的案件卷宗库里,我们准备了两类卷宗,第一类是从原始卷宗复印过来后仅覆盖和修改了其人名、地名的手写体卷宗(共4个案件),第二类是以原始卷宗为依据经过编写打印后而形成的印刷体卷宗(共4个案件)。从实训效果来看,用第一类卷宗来实训的效果可能相对

好一些,但是,在这类卷宗数量不充足的情况下,穿插使用这两类卷宗,也是可行的。从实训情况看,即使完全用第二类卷宗,也可取得良好的实训效果。

(三)模拟法庭的教学指导

在开展模拟法庭的实训教学中,我们根据法律的规定和司法部门的具体做法,对学生进行教学和训练,主要按照以下几个环节进行: 1.阅卷方法及阅卷笔录制作的指导

在模拟法庭实践中,阅卷是全面了解和掌握案情的主要方法,也是开展模拟法庭其他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卷方法和做好阅卷笔录是模拟法庭教学指导的首要任务,在教学中,我们重点在阅卷的方法和阅卷笔录的制作方面进行讲授和指导。

在阅卷的教学指导方面,我们给学生讲授了整体浏览法、重点查阅法、追踪查阅法和对比查阅法等阅卷方法,讲解了阅卷笔录基本格式和内容,然后结合选用的案例,指导学生根据不同案件和自己的情况进行阅卷。

在教学中,我们要求学生掌握阅卷的一般方法,即先按案卷材料的先后顺序用整体浏览法,对案卷粗略地浏览一遍,以便对案件的全过程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并从中找出案件的重点,确定查阅的重点内容。然后,针对起诉书意见书或起诉书认定的事实和罪名,模拟法庭中用重点查阅法逐一查看相应的事实和证据,看认定的事实是否准确,是否有确实充分的证据,被告人有无无罪、罪轻、不负责任及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情节的事实和证据,重点是查阅现场勘查笔录、被告人供述、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及物证、书证、鉴定结论等材料。针对发现的某个问题采用追踪查阅法进行追踪,查看相关的事实和证据,以查明该问题。针对案卷中被告人供述、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等材料,采用对比查阅法进行对比查阅,以发现材料之间不一致或者矛盾之处。

在模拟法庭阅卷笔录的制作方面,我们重点给学生讲授了阅卷笔录的内容和应注意的问题。在内容方面强调阅卷笔录通常应包括以下内容:

(1)侦查、审查起诉阶段的各种法律手段和诉讼文书是否合法、齐备;

(2)被告人的自然情况、采取强制措施的情况、是否受过法律处分等情况;(3)起诉书指控的罪名及法律依据;

(4)起诉书指控的基本犯罪事实。包括时间、地点、动机、目的、事发原因、行为过程、危害结果、因果联系、外在因素(自然因素、他人因素)等;(5)起诉书据以认定犯罪事实的主要证据。包括证据名称、证据来源、取得时间、形成时间、能够证实案件事实(情节)的证据内容等;(6)有利于被告人的事实和证据;(7)被害人的基本情况。

在阅卷指导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通常容易出现以下问题:

(1)阅卷不仔细、不认真。部分学生对实训课重视不够,在阅卷时则随便翻翻看看,只了解案件的大概,对案件具体情节不熟悉,导致在后面的阅卷笔录、课堂讨论、法律文书写作、出席模拟法庭等环节中出现问题。(2)阅卷笔录做得过于简单。如有的学生在笔录中这样记录:证词——“证人王××第35页”、“鉴定结论——第42页”、“犯罪事实——见起诉书”等等。

(3)阅卷笔录照抄案卷。有的学生的阅卷笔录写得非常多、非常详细,但只是照抄案卷中的内容,没有对犯罪事实、犯罪情节、证据材料进行归纳,结果是笔录做了一大本,重点在哪找不到。

(4)阅卷笔录格式呆板。有些学生在做阅卷笔录时,不能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制作笔录,而是一律按照老师讲的笔录格式,将案件内容生搬硬套,对案件中没有的内容,也要硬写出来,填到相应项目中去。

(5)内容把握不准。有些学生对法学和诉讼法等相关知识掌握不牢,对案件的内容把握不准,在做阅卷笔录时,出现案件内容归类不准的的问题,如把鉴定结论、被害人陈述归到书证,把自首认定为立功,把再犯认定为累犯等。

(6)笔录中缺乏自己的分析研究。不少学生在阅卷和笔录中只是将案卷的相关内容抄录下来,没有进行分析研究,如对犯罪情节、证据,没有能够区别哪些是对被告人不利的,哪些是对被告人有利的,对案件中存在的问题也没有能够找出来。2.与具体案件卷宗相关的法学、诉讼法知识的回顾和讲解

由于部分学生对法学、诉讼法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不是很好,在实训教学中,我们拿出一定的时间对与案件相关的法律知识进行复习,对一些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讲解,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相关的法学知识。重点讲解与案件有关的具体犯罪(如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抢劫罪、抢夺罪等)的具体构成要件及认定该具体犯罪应注意的问题,法学总则中有关定罪量刑的犯罪的主客观要件、正当防卫、犯罪形态、共同犯罪、罪数形态、量刑情节和制度等相关内容。

(2)诉讼程序方面的知识。在起诉程序方面重点讲解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的内容和提起公诉、不起诉的条件,审查起诉的方法,提起公诉和不起诉的程序。在审判程序方面着重讲解公诉案件的开庭前的准备和法庭审判程序,提起上诉、抗诉的主体和程序,第二审程序和审理方式,上诉、抗诉案件审理后的处理。(3)证据种类、证据审查和证据运用等知识。以案卷为载体重点讲解证据的概念、特征、证明对象、证明责任、证明要求、证据理论分类和各类别证据的特点及运用时应注意的问题、各种证据的概念、特点,各种证据的收集审查判断、运用证据的原则、证据规格的概念、特征和运用程序及具体特征规范。

在教学方法上,我们采用课堂讲授、提问、讨论及播放音像资料等多种方式、方法,并且规定学生在课后要复习、掌握的内容。

3.模拟法庭各角色的工作职责、工作程序、工作技巧的指导

对模拟法庭各角色的工作职责、工作程序、工作技巧的指导,通常按以下方法进行:

在模拟法庭中

(1)老师在课堂上结合教材、法律法规、音像资料、实例和自己的司法实践把模拟法庭各角色的工作职责、工作程序和工作技巧讲解清楚。讲解时按照审判、公诉、辩护、综合分组,分别对各组的工作职责、工作程序和工作技巧分开讲解,并且在讲解的内容和方法上都有所不同。

①对审判组的指导。对审判组成员,重点辅导他们怎样把握好模拟法庭审判的程序、法庭审理中的规范用语,怎样做好审判中法庭调查的讯问、询问和对证据的查证工作,怎样进行法庭合议,怎样做好法庭记录。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指导审判长如何驾驭法庭的审判活动。

②对公诉(检察)组成员的指导。对公诉(检察)组成员,重点辅导他们在法庭审判中如何讯问被告人、如何发问被害人、证人,如何进行举证和质证,如何对被告人、辩护人的辩护意见进行答辩。③对辩护组成员的指导。对辩护组成员,重点辅导他们如何在法庭审判中对被告人、被害人、证人、鉴定人进行询问,如何对公诉人所举证据进行质证,怎样举证,怎样发表辩护词及与公诉人进行辩论。

④对其他人员的指导。对担任被告人、证人、被害人、法警等角色的学生,我们主要是辅导他们如何根据案件的事实,如实地陈述案情,如何按照法庭审理的程序及审判长的指挥完成所扮角色的任务。

(2)进行角色训练。根据学生所扮演的角色不同,要求学生熟悉、掌握所扮角色的工作程序、工作技巧,并进行练习。如对担任审判长的同学,我们要检查他的审判程序提纲、要他反复练习法庭审判的工作及用语;对公诉人和辩护人,要求他们练习在法庭上的发言。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各组配合训练。

(3)适时进行辅导。根据学生对角色的学习、演练情况和出现的问题,老师适时地给予辅导,如对法庭调查、举证、质证中出现的问题,老师应当及时予以纠正,并告知他们正确的方法。4.模拟法庭课堂讨论的指导

我们一般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让审判组、公诉(检察)组、对于模拟法庭的讨论,辩护组、综合组四

(三)个小组各自独立讨论,讨论的内容一般不对其他组同学公开,这样可以使模拟法庭在开庭时更接近真实,也可以检验各组同学的实训水平。

对课堂讨论的指导,我们通常这样进行:首先,由各组同学在组长的组织下,拟出讨论的问题,并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老师在场听取讨论;然后,由老师根据讨论情况和案件情况,找出讨论遗漏的问题,再由同学对遗漏问题进行讨论;在讨论中或讨论结束后,老师应对讨论中学生的错误观点进行纠正,对不全面的观点进行补充;最后,由组长或者出庭的同学对讨论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形成结论作为庭审材料。

以模拟法庭 模拟法庭课堂讨论的内容和重点应根据各组的工作职责而各有侧重。为例,审判组讨论的内容主要是案件的定罪量刑、证据材料、审判程序、法庭语言、在法庭上提问的问题、判决内容及判决书的写作等问题;公诉(检察)组讨论的内容主要是案件的事实和性质、犯罪情节、起诉的罪名、起诉书的写作、法庭调查中如何讯问被告人、如何发问被害人、证人、案件的证据材料是否确实充分、庭审中准备出示哪些证据、如何出示证据、如何应付被告人、辩护人对证据的质证、辩护人可能出示哪些证据及如何进行质证、如何发表公诉意见、被告人及辩护人可能会提出什么辩护意见、怎样答辩等问题;辩护组讨论的内容主要是被告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什么罪、公诉机关起诉的罪名是否成立、被告人有哪些量刑情节、案件的证据材料有哪些、公诉人可能出示哪些证据、怎样进行质证、需要出示哪些证据及如何出示证据、在法庭上怎样对被告人、被害人、证人提问、本案的辩护要点及辩护技巧等问题;综合组讨论的内容主要是案件的定罪量刑问题、被告人、被害人、证人、法警在法庭审理中的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此外,各组还要围绕案件中控辩双方可能出现的辩论焦点进行讨论。5.法律文书及庭审材料写作的指导、辩护三个方面。审判 模拟法庭的法律文书及庭审材料涉及审判、公诉(检察)法律文书及庭审材料主要有审判程序提纲、审判提纲、法庭审理笔录、合议庭评议笔录、宣判笔录、判决书、审判终结报告等;公诉(检察)法律文书及庭审材料主要有公诉案件审查报告、起诉书、出庭预案、公诉意见书、抗诉书、上诉(抗诉)案件出庭检察员意见书等;辩护法律文书及庭审材料主要有出庭预案、辩护词、上诉状等。

对法律文书及庭审材料的写作的指导,主要从几个方面进行:

(1)法律文书及庭审材料写作的讲授。在实训中,考虑到学生已经学习了(或正在学习)司法文书课程,对常用法律文书的格式已基本掌握,同时,在我们的实训教材上也附有范例,因此,在教学中,对于法律文书的格式和基本要求,不再讲授,而把讲授的重点放在法律文书内容方面,即重点讲解如何根据案情和法律文书的不同需要,概括和归纳犯罪事实、情节、证据材料,如何将具体案件与法律规定进行有机结合,如何在法律文书和庭审材料中进行说理分析。

(2)根据具体案件和学生扮演的角色,要求学生完成相应法律文书和诉讼材料的写作,在学生写作过程中给予辅导。

在法律文书及庭审材料的写作上,通常会出现下列问题:(1)照搬照抄教材上的范例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不少的学生在写作起诉书、判决书、公诉意见书、辩护词等法律文书时,在内容上照搬照抄范例,导致出现几个、十几个同学所写的法律文书与范例类同,并出现内容与案情不符、前后矛盾等问题。例如:在写公诉意见书时,很多同学都照抄范例中的“被告人王××犯诈骗罪的社会危害性及给人们的教训。……”一段内容;在写辩护词时,照抄范例中的“本律师认为公诉机关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定性准确,没有异议。但是综观本案,本律师认为被告人具有酌定从轻处罚情节,请合议庭对被告人从轻处罚”一段,但在写具体辩护意见时,又写到“被告人是本案从犯,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出现这种矛盾,主要是学生在写作法律文书时,没有进行独立思考,而是照搬了范例的内容。(2)法律文书中证据的写作存在问题。很多学生对法律文书中证据方面的内容不知道如何写作,常常出现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法律文书中缺少证据分析。学生在法律文书的写作中,对证据的写作通常是只列证据的种类,没有证据分析的内容。第二,割裂了证据与事实,证据与证据之间的联系。在学生的法律文书中,其写作结构大多为:先叙述事实,再列举证据,之后是说理。事实、证据、说理各成一段,即叙事、说理、证据泾渭分明,事实归事实,说理归说理,证据是证据,三者之间相互脱节,缺少有机的、内在的、统一的逻辑关系,尤其是证据与证据、证据与事实之间的关系被割裂,从文书中看不出证据之间、证据与事实间究竟有何关系,为什么要依这些证据来定案。

(3)案件的定性和适用法律出现错误。部分学生由于对案件事实、情节、证据没有认真分析研究,或者相关的法律知识掌握不牢,造成法律文书中案件定性错误或者量刑不当。

(4)法律文书格式不规范。部分学生由于对法律文书写作的知识了解不透、掌握不牢,出现了不规范的文书格式。

(5)对案件的定性与说理脱节。由于部分学生对相关法律规定和案件情况不太熟悉,在法律文书的说理部分写作时,常常出现所说理由与案件定性不一致,甚至相反的现象,如案件定的是抢夺罪,而说理时用的是抢劫罪的理由。6.模拟法庭的庭审实训指导

对模拟法庭庭审的指导,我们一般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在开庭前,指导老师分别检查、了解各组学生的准备情况,是否还有问题需要指导,如有问题,及时给予指导。

(2)组织学生摆设法庭席位,作好开庭准备工作。

(3)对庭审的情况进行记录和指导。在庭审中出现一些小的错误时,指导老师不必当庭指出,但是,在庭审中出现较大的程序错误并可能使诉讼中一个重要阶段缺失时,可暂停模拟法庭,指出问题,告诉正确的做法,再按正确的程序继续开庭。

根据教学实践经验,在模拟法庭庭审的各阶段学生们在以下几个方面会出现一些问题:

(1)在开庭程序中容易出现的错误:①在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出庭或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出庭时,没有查明相关人员的基本情况;②在审判长告知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诉讼权利时,有时只告知被告人享用的诉讼权利,而忽略了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等其他诉讼参与人的权利的告知;③在询问当事人、法定代理人是否申请回避时,只询问被告人,而忘记询问其他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对被告人提出申请回避时,审判人员不知如何应对。

(2)法庭调查容易出现的错误:①公诉人、辩护人、审判员没有按照庭前准备的方案对被告人、被害人进行讯问、发问,有时讯问、发问过于简单,只问被告人有没有实施犯罪行为,对犯罪的过程、情节、动机、目的等问题则不发问,导致法庭调查中没能查清犯罪事实,并导致法庭辩论中双方发言缺乏事实根据;②法庭调查中讯问、发问被告人、被害人、证人、鉴定人时,审判长有时会忘记被害人、被告人、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发问权利,没有给他们发问的机会;③讯问、发问被告时,发问无目的,没有从揭露或证实事实出发,围绕犯罪或违法行为的时间、地点、方法、手段、结果、犯罪或违法后的表现,有无法定从重、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情节等来进行;④在审理共同犯罪案件时,有时会出现忘记讯问某一个被告人的情况;⑤法庭调查中出现公诉人、辩护人对案件定性、适用法律的问题进行辩论。

(3)法庭举证容易出现的错误:①举证不全。公诉人、辩护人对案卷中所给的证据材料没有能够充分运用,对被告人供述、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这些证据通常都能举证,但对物证、鉴定结论、报案登记、案件受理登记、抓获经过等证据材料,则常常不举证;②没有做到一事一证。公诉人、辩护人在举证时不是一个一个、一组一组地将证据举出,而是将所有证据一次性全部举出,造成证据的证明对象不清,证据证明力不强;③举证不清。公诉人、辩护人在举证时只是简单地将证据举出,但没有说明证据的来源是否合法,也没有说明证据需要证明的事实;④证据的证明对象不一致。部分学生对证据的使用不当,不知道该证据要证明什么问题,随意将证据与证明对象匹配,造成证据与证明对象不一致。例如,用被抢物品的估价报告证明抢劫事实的存在。⑤被告人、辩护人不举证。在庭审中由于被告人、辩护人放弃举证或者审判长忘记、剥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辩护人的举证权利,造成对被告人有利的证据不能在法庭调查中出示,影响后来的法庭辩论及案件的最后处理;⑥对证据不进行质证。模拟法庭中,常有审判长不对证据进行质证,或者辩护人、公诉人放弃质证。对于证据,不问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由什么人取来的,法庭一律采信;⑦证人到庭后,审判人员没有核实其身份及其与当事人及本案的关系,也没有告知证人应如实证明和有意作伪证或隐匿罪证要负法律责任,更没有让证人在如实作证的保证书上签字。

(4)法庭辩论容易出现的错误:①辩论过于简单或者控、辩双方放弃辩论;②照搬教材实例,辩论缺乏针对性、观点不清;③辩论一边倒,一味地为自己辩解,不顾事实、强词夺理,或者是得理不饶人;④审判长无理限制被害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发言。⑤法庭辩论中出现公诉人、辩护人就案件事实、情节讯问被告人或者就证据问题向法庭举证,而法庭没有恢复法庭调查,任由双方继续辩论。⑥审判长对法庭辩论指挥不力,造成控辩双方辩论无序,你一言我一语,相互打断对方发言,双方争抢发言等混乱场面出现。

(5)宣判容易出现的错误:①是否公开审理在判决书中漏写;②漏写法律条文,尤其是法学总则条文;③定罪不规范,出现法外定罪,一罪多名,多罪一名和随意简化罪名现象,如把故意杀人罪简化为杀人罪;④没有交待上诉权及上诉方法。⑤宣判内容把握不好。有的案件只宣判被告人构成什么罪,判什么刑,对法庭审判和评议情况未进行简单的小结,未讲判决理由;有些则直接宣读事先写好的判决书。

(6)庭审记录容易出现的错误:书记员只注重开庭前的准备工作,庭审记录只流于形式,根本就没有作记录或者是庭审记录后,没有审判长、书记员的签字,证人证言记录也没有证人签名。

(7)角色扮演中容易出现的错误:①角色扮演不到位。表现为一些学生扮演的审判员、公诉人、辩护人、代理人在模拟法庭中只是坐在法庭上,而没有履行相应职责;②表现过于突出。有些能力较强的学生在扮演被告人时,在回答提问、举证、辩论、最后陈述等各环节中,在法律知识、语言、神态各方面的表现超过了审判员、公诉人、辩护人,与法庭中被告人的身份、地位不合;③证人、鉴定人在出庭作证时,不按案件事实陈述,甚至胡编乱造,导致出现混乱。④对角色的基本情况不熟悉,例如,被告人、被害人、证人对角色在案件中的相关情况不熟悉,在庭审中面对各方提问不能如实回答,甚至答非所问。(8)整体错误:由于事先准备不足,庭审中配合不够,出现草草宣判了事的情况,使得担任其他角色的学生很不过瘾,其他的听众也很不满意。

在模拟仲裁庭中学生经常犯的错误除有与上述不能充分进入角色与知识储备不足所导致的错误:

(1)字字有据,句句有典。

memo的写法有些类似论文的写法。绝对不能把想当然的观点,没有任何根据就直截了当地写进memo中或者在庭上表述出来,否则只要仲裁员追问下去,你就会陷入非常尴尬的无法自圆其说的境地。当然在思考应对某一个问题的时候,你不可能一开始就轻易找到所有根据,要鼓励大胆的想象,即便是想当然甚至可笑的观点也可以提出来讨论,或者尝试为这种看似想当然的观点寻找案例或者理论的依据。

每种观点都应该有其根据,根据主要来源于案件本身的事实,理论,同类案例等等。常读国外论文的人会发现,他们的论文几乎是每句话都有注释,这种memo也强调这一点。这就是字字有据,句句有典。学生最大的弱处就是案例方面,找合适的案例都非常困难,但也只能努力。

(2)一方非常有力,而另一方似乎无话可说。

一般来说题目的设计对正方与反方基本上是平衡的。没有哪一方在所有的点上都能拿出令人心服的观点。那就意味着,某一方必然在某些方面比较弱,没什么力量,甚至无话可说。但也不必慌张,有弱必有强,看你处理的策略。

一般来说案情所涉及的点都应该在书面上反映出来,但并不绝对。对于没什么好辩的地方,要看魄力和整体考虑了,必要的话可以舍弃,连自己都说服不了就不会有什么表现力,听者和仲裁员也不听不进去。但要小心不要有漏勺,不能把本来有力的地方漏掉。

书面memo与口头辩论相差很大。有些东西在庭上口头说出来会让人觉得没什么说服力,但不意味着不能写到书面中。书面写的东西不需要全部都在口头说出来,你可以避免提及自己的弱点,而着重强的方面。四两拨千斤,避过自己弱的地方,利用自己强而敌人弱的地方展示优势。

(3)不要念稿子,也不能背诵,尽可能不看稿子,而是要自然地说出来(即要有自然的停顿),要有对话的感觉,包括眼神或手势交流

(4)声音要大,咬字要清楚,语速不能太快,建议一分钟100个单词

(5)陈述要有感情,要有抑扬顿挫,要体现出你真的是在为你当事人的切身利益而辩护(牢记自己是辩护律师而非学生在进行学术辩论);可以适当地变换陈述方式,比如用自问的形式引出下一个论点;尽量保持仲裁庭对你陈述的兴趣;

(6)一个队员在陈述,另一个要保持镇静并给予眼神鼓励(微笑);对方辩手在陈述时务必保持安静以示礼貌,必要时可进行纸面交流;

(7)对于仲裁员提问,回答尽量精练,切中要害;一定要等仲裁员问完问题再进行回答;遇到刁难问题或Surprise问题时,要保持头脑清醒冷静,不必急着回答,可以思考几秒再开始回答;

(8)如果问题是你后面要说的内容,就提前说,不要告诉仲裁员我等等再讲!所以要随时准备可能结构要会打乱。这时,牢记自己要讲的要点是很重要的。(9)陈述要有主题,有一根主线;开场白和结束语要给仲裁员留下好印象,口头陈述的结构、条理要清晰(记住要点,可以写个提纲,以有助于场上发挥),但不要总是说Section A, Part A,这些是书面语,陈述时尽量口语化!陈述时要充分结合案情和法律,不能光分析案情而毫无法律依据,也不能光讲法律理论而脱离实际案情;必须对主要案情滚瓜烂熟,细到知道哪一点在哪一页哪一段第几行(建议贴标签,可以将出处标在稿子里)7.分析总结

在模拟法庭结束后,我们还要组织学生对本次模拟法庭进行总结分析。总结分析从几个方面进行:首先,由每个学生写出总结报告,分析自己在模拟法庭中的做法、做得好的地方、成功的经验、存在的不足及原因;然后,结合观看模拟法庭的录像,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析,找出自己、别人在模拟法庭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最后,由老师就本次模拟法庭的情况进行总结评析,肯定学生的成绩,找出存在的不足,指出改正的方法。

模拟法庭材料 篇5

人物: 审判长:1人 审判员:2人

书记员:1人 公诉人:1人 辩护人:1人

被告人:1人,被告人陈号,西城区中学初一学生。被害人:1人,被害人张东,西城区小学五年级学生。证人:1人

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1人(被告人的母亲)法

警:2人

一、庭审准备阶段 书记员:

(一)公诉人、辩护人、被害人、法定代理人是否当庭? 公诉人:已到庭。辩护人:已到庭。被害人:到了。法定代理人:到了。

(二)现在宣布法庭纪律:

1、到庭所有人员应听从审判员统一指挥,一律关闭通讯工具,遵守法庭秩序,不准吸烟。

2、旁听人员必须保持肃静,不得喧哗、鼓掌、插话,不得进入审判区,有意见可以在闭庭后提出。

3、审判人员或法警有权制止违反法庭纪律,妨碍诉讼活动的行为,对不听制止的,可依法予以训诫、责令退出法庭或者予以罚款、拘留;对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三)请公诉人、辩护人、被害人、法定代理人入座。

(四)全体起立,请审判长、审判员入庭。审判人员入座后,审判长:“请坐下”。

(五)待审判人员就座后,向审判长报告:“报告审判长,被告人陈号已提押到我院候审,公诉人和诉讼参与人均已到庭,法庭准备工作就绪,可以开庭。”(报告完后坐下)

审判长:(敲响法槌)西城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现在开庭,传被告人陈号陈号到庭。(首先核对当事人身份)

审判长:被告人陈号,这是你的真实姓名吗 ?是否还有其他名字? 陈号:是。没有其他名字。

审判长:年龄多少?家住何处?现在的职业?

陈号:我今年14岁,我家住在西城区建设路。被逮捕以前我是西城区中学初中一年级学生。审判长:你以前有没有受到过法律处分? 陈号:没有。

审判长: 这次你是何时因何原因被拘留、逮捕的?

被告人:因为涉嫌抢劫一案于2009年12月14日被刑事拘留,2010年1月3日被逮捕。审判长:被告陈号,西城区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是否收到?何时收到? 被告人:于2010年4月12日收到。

审判长:西城区人民法院现在在这里依法开庭审理西城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被告人陈号抢劫一案,由于本案涉及未成年人,因此,为维护未成年人 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52条之规定,本案不公开进行审理。审判长:下面法庭宣布法庭组成人员的名单。审理本案的合议庭由本院审判员李平、马海、吴刚三人(宣布时应伸手分别示意上述人员)组成,由审判员李平担任审判长,书记员王华担任法庭记录;接受西城区人民检察院指派,检察员周文伟出庭支持公诉;西城区律师事务所律师何进出庭为被告人陈号辩护。被害人张东作为代表出席法庭。

(审判长在宣布上述人员时,被宣布的人员应举手表示示意)审判长: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在庭审中有下列权利:

(1)可以申请合议庭组成人员、书记员和公诉人回避,也就是说,如果上诉人员与本 案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公正裁判的,可以请求换人 ;(2)可以提出证据,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3)被告人可以自行辩护;

(4)被告人可以在法庭辩论终结后作最后陈述。上述各项权利你们听清了没有? 被告人:听清了。法定代理人:听清了。被害人:听清了。

审判长:被告人陈号及法定代理人,你们是否申请回避? 被告人:不申请。法定代理人:不申请。

审判长:被害人张东你是否申请回避? 被害人:不申请。

二、法庭调查阶段

审判长:现在开始法庭调查。首先由公诉人宣读起诉书。

公诉人(起立):现在我宣读起诉书。西城区人民检察院起诉书,西检刑字(2010)第2号

被告人陈号,男,现年14岁,汉族,家住西城区建设路,捕前系西城中学初中一年级学生,现押于西城区看守所。被告人陈号涉嫌抢劫一案,经西城区公安局侦查终结,移送本院起诉,经依法审查,现查明:

被告人陈号自2009年9月在西城中学上初中住校后,不好好读书,因无家长监管,就把大量时间都消耗在网吧、游戏机房内。2009年12月13日,被告人陈号将家长给的生活费全部上网玩游戏用光后,因无钱上网,遂起歹意,来到西城区小学门外的一巷道内,采用持刀威胁和殴打的手段对放学回家的学生张东、赵宏明二人进行抢劫,抢走张东现金人民币10元,抢走赵宏明现金人民币5元,并在抢劫过程中用刀将张东的手划伤,经法医鉴定为轻微伤。所抢人民币均被被告人陈号上网挥霍。2009年12月14日,被告人陈号又再次来到西城区小学外准备抢劫时被被害人张东发现向学校老师报告后,老师将被告人陈号抓获后送交公安机关。上述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足以认定。

本院认为,被告人陈号无视国法,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采用暴力手段抢劫他人财物,并在抢劫过程中致人轻微伤的后果,其行为已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3条之规定,构成抢劫罪。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41条之规定,本院特提起公诉,请依法惩处。此致西城区人民法院

公诉人:审判长,起诉书宣读完毕。

审判长:被告人陈号,起诉书听清楚了吗?与你收到的那份是否一致? 被告人:一致。

审判长:被告人陈号,你可以坐下回答问题。被告人,你对起诉书指控的事实和罪名有意见吗? 被告人:没有意见。

审判长:公诉人对被告人有无发问?

公诉人:被告人陈号,今天法庭不公开审理你涉嫌抢劫一案,你要如实回答法庭提问,知道吗? 被告人:知道。

公诉人:被告人陈号,你在西城区小学外抢劫学生钱财,是事实吗? 陈号:是事实。公诉人:总共抢了多少学生?共抢得多少钱? 陈号:抢了2个学生,有15元钱。公诉人:你是在西城区小学什么地方抢的? 陈号:在学校外面通往学校的一条小巷道内。

公诉人:被告人陈号,我问你,你是用什么办法让学生把钱拿给你的?

陈号:我手里拿着一把弹簧跳刀对着那两个小孩,让他们拿点钱给我花,两个小孩开始说没有钱,我就用刀将其中一个小孩的手划伤,他们怕我,就自愿把钱给了我。

公诉人:他们是自愿给你钱的吗? 陈号:„„是。

公诉人:审判长,请允许我询问在坐的被害人。审判长:可以。

公诉人:被害人张东,请你说出当时被告人陈号对你抢钱的情况。

被害人:我们从学校出来后,在小巷子里遇到他,他就问我们有没有钱。当时他拿着一把刀要我和赵宏明把钱交出来,还喊道:有钱拿来给哥子用用,以后可有你的好处,但你要是敢报给老师,我这刀可认不得人。我们两个说没有钱,他就用刀在我的右手上划了一刀,我和赵宏明害怕了,就把钱给了他,我有10元,赵宏明有5元。公诉人:他问你要,你就给他了是不是?

被害人:不是。是他用刀将我的手划伤后,我们害怕如果不给他,他就要用刀杀我们,所以才把钱给了他。公诉人:当时你有没有反抗? 被害人:不敢反抗,他手里拿着刀。公诉人:我的问话完了。

审判长:辩护人,你有什么要问的吗?

辩护人:案发后,你是否向公安机关如实交待了抢劫学生钱财的事实? 被告人:我全部如实地向公安局做了交待。辩护人:为什么要抢学生的钱?

陈号:因为上网玩游戏没有钱了,我住校我妈每星期给我的生活费只够吃饭,没有多余的钱让我上网。为了能有钱上网,我就产生了抢小学生钱的念头。

辩护人:不去上网不行吗?

陈号:不行,那东西太好玩了,人一碰上电脑,连饭也不想吃了。我可以在里面玩个通宵。辩护人:你是未成年人,网吧老板让你进去吗?

陈号:怎么不让进去,这年头,只要给钱,哪个网吧不让进?见钱不要,那不叫傻子吗? 辩护人:我再问你,你知道抢学生的钱是违法的吗?

陈号:(摇头)不知道,我只知道,反正他们家里有的是钱,拿来给我用点也不错吗? 辩护人:你的父母是做什么工作的?

陈号:我父亲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去世了,母亲下岗后一直在到处打工。辩护人:你的母亲知道你上网吗?

陈号:不知道,她一天忙着到处打工挣钱,没时间管我,所以才让我住校的。辩护人:我的问话完了。

审判长:当庭陈述结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57条的规定,公诉人应当就自己指控被告人的犯罪事实,当庭举证,辩护人应当就辩护被告人无罪的事实当庭举证。下面由控、辩双方进行举证、质证。首先由公诉人进行举证。公诉人:我的举证分为以下几部分(用几张纸代替):

1、出示被告人陈号抢劫时使用的作案工具弹簧跳刀一把以及被告人陈号指认抢劫现场的笔录及照片;

2、被害人在派出所辨认被告人陈号的辨认笔录及照片;

3、被告人陈号在公安机关的供述;

4、公安机关抓获被告人陈号的抓获经过说明和被告人陈号的户口证明。

5、学校证明一份,证实被告人陈号系西城区中学初中一年级的在校学生。

6、法医鉴定结论书,证实被害人张东手上的刀划伤系轻微伤。

以上证据证实了2009年12月13日,被告人陈号在西城区小学旁的一条小巷道内持刀拦截学生抢劫钱财的事实。对以上证据请法庭组织质证。(递交法警转给审判长)审判长:被告人陈号,对以上证据有何意见? 被告人: 是事实,没有意见。

审判长:法定代理人和辩护人对上述证据是否有意见? 法定代理人:没有意见。辩护人:没有意见。

(合议庭组成人员轻声口头评议,即相互交头接耳。)

审判长:刚才在法庭指导下,对公诉机关出示的以上指控证据材料逐一进行了质证,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辩护人对以上证据均无异议,上述证据来源合法有效,证据之间具有关联性,并能客观真实的反映案件事实,对以上指控证据法庭经合议庭口头评议后对该证据的证明效力予以确认。审判长:公诉人是否还有证据向法庭举证?

公诉人:审判长,为了证明被告人使用暴力威胁这一方面,我申请让证人出庭作证,请允许? 审判长:可以。传证人出庭作证。

审判长:证人,你要如实为法庭作证,如果提供伪证,造成干扰法庭公正裁决的话,要负法律责任,知道吗? 证人:知道。

审判长:请在责任状上鉴字。(证人鉴字)

公诉人:证人,你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看到被告人陈号对学生抢劫?当时你在哪里?情况是怎样的?

证人:我是在学校门外面的巷道内看到他(指陈号)抢学生的钱,时间大概是2009年12月份的一天,当时我在小巷口摆摊修自行车,看到这个人(指陈号)很凶的,拿着刀,问路过的两个学生要钱。公诉人:你看到学生反抗吗? 证人:没有反抗,因为有一个学生讲了一句话,就被他用刀在手上划了一下,后两个学生就掏出钱给他了。公诉人:审判长,我的问话完了。

辩护人(先举手):请问证人,当时你是否看清楚了就是这个人(指陈号)抢学生的钱?不会看错吧? 证人:不会错,这个人烧成灰我都认识,因为第二天他又来学校外面,就被学校的老师抓住了。辩护人:那么,当时你看到这些不法行为,为什么不出面制止呢? 公诉人:反对!辩护人问了与本案无关的话题。审判长:反对有效。辩护人还有什么要问的吗? 辩护人:没有了。

审判长:证人出庭作证完毕,可以退下。

审判长:被告人、法定代理人、辩护人是否有证据需要出示举证? 被告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没有。辩护人:没有。

审判长:公诉人、辩护人、法定代理人和被告人是否有申请调取新的证据,要求新的证人到庭重新调查、鉴定、勘验的请求。公诉人:没有。辩护人:没有。被告人:没有。

三、法庭辩论阶段

审判长:法庭调查阶段结束,下面进行法庭辩论阶段。

审判长:现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及其他有关法律规定,进行法庭辩论。请辩论双方注意:第一、发表意见应当观点鲜明、语言精练。已经说明的观点和理由不避重复,不得进行人身攻击;第二、辩论应针对定罪、量刑及适用法律问题展开。法庭已查明的事实无须重复。

审判长:首先由公诉人发表意见。公诉人:今天审理被告人陈号抢劫一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53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15条之规定,我受本院检察长的指派,以国家公诉人的身份出席法庭,代表国家出庭支持公诉,并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为进一步揭露犯罪,弘扬法制,现就本案发表如下公诉意见:

一、规范、完整合法的证据体系,准确全面地证实了被告人陈号的犯罪事实,在刚刚结束的法庭调查中,公诉人针对起诉书指控被告人的犯罪事实,讯问了被告人,证实了被告人的犯罪行为,也询问了被害人、证人,对被告人的犯罪事实现已非常明确。

二、被告人陈号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实施暴力胁迫手段在西城区小学外对学生实施抢劫,虽然抢劫数额不大,但在抢劫过程中致被害人轻微伤的后果。其性质是严重的,符合刑法第263条之规定,构成抢劫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3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七)持枪抢劫的;

(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被告人陈号的行为已触犯了该条规定,应当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三、被告人陈号作案时未满16周岁,属相对刑事责任年龄,系未成年人犯罪,具备我国刑法第17条规定的情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7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故应当对被告人陈号依法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今天,我们希望,对被告人陈号通过审判,使其认真反省自己的行为,必须明白自己的犯罪行为给社会、学校带来严重的危害结果,给西城区小学的学生和家长造成心理上的恐惧在长时间内无法消除。也希望陈号彻底地悔悟,重新回归到善良的人性中来,把握自己正确的人生方向。谢谢!审判长:下面由被告人陈号作自行辩护。陈号:我不会讲,请我的辩护人为我辩护。

审判长:陈号的法定代理人,你有什么需要为你儿子辩护的意见吗?

法定代理人(哭着说):由于自己下岗,生活很困难,陈号的父亲又已去世,为了方便自己打工,我就把他送了住校,平时疏于对他的管教,没有及时了解他在学校的所作所为。他犯了罪,只希望法庭看在他还年幼,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对他从轻处罚。审判长:下面由辩护人阐述自己的观点。

辩护人:尊敬的审判长、审判员,我作为西城区律师事务所的律师,接受西城区人民法院的指定,指派我作为被告人陈号抢劫案的一审辩护人。接受指定后,我查阅了案卷,会见了被告人,今天又参加了庭审,现就西城区人民检察院对陈号抢劫案指控辩护如下:

一、公诉人认为,被告人陈号以暴力胁迫手段抢劫东城中学学生钱财,存在主观上的故意和客观上的行动,符合刑法第263条规定,构成抢劫罪。其实,公诉人忽视了三个最基本的事实,①被告人陈号在作案时不满16周岁,属于未成年人作案,他根本不可能对自己的行为作出明确的是非判断。也就是说,我的当事人还没有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只有达到一定的年龄,才具有辨别重大是非能力。一个缺乏是非判断能力的人,又怎样存在主观上的犯罪故意呢?②抢劫罪应该以明显的暴力倾向和胁迫方法作为标准,而我的被告人陈号在作案中使用了很轻微的暴力,仅只造成被害人轻微伤的后果,这种行为不能叫做暴力。③我曾经到过各学校去调查,发现学生之间大同学抢小同学的钱比比皆是,同学们在学校用钱普遍感到不安全,但是又有多少抢别人钱的学生被判为抢劫罪呢?这一情况又引起多少司法机关、学校、家长的重视呢?所以,我的被告人同样是一个未成年人,他的行为就可以被判为抢劫罪,这种重判的结果是毁掉了一个少年的前途,没有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这不违背了对未成年人“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吗? 因此,我的当事人的行为,只能是严重干扰西城区小学正常的学校教学、生活秩序来定性,而不能作抢劫罪定性。谢谢!审判长:请公诉人针对辩护人的观点进行答辩。

公诉人:刚才辩护人讲到被告人陈号还是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其行为没有是非判断能力,对自己的行为不负刑事责任,真是这样的吗?让我们来澄清一个最基本的法律常识,要弄清刑事责任年龄和刑事责任能力,对于认定某一个人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构不构成犯罪有重要的意义。

(一)刑事责任年龄,是指刑法规定,负刑事责任必须达到的年龄。我国刑法根据一个人年龄增长的不同时期,分别作了不同的规定:①不满14岁的人,一概不负刑事责任。②已满14岁不满16岁的人,负少数几种严重刑事犯罪的责任,即只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负刑事责任。③已满16岁的人,对自己所进行的一切犯罪,都应当负刑事责任。

(二)刑事责任能力,是指一个人有辨认自己行为的性质,有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在一般情况下,达到了刑法规定的刑事责任年龄的,就具有了辨认自己行为、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从以上法庭调查中我们可以发现,被告人陈号在抢劫学生钱物时已年满14周岁,就是达到刑法规定的应当对几种严重刑事犯罪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也具有了刑事责任能力。被告人陈号又不是精神病患者,根本不存在不能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辩护人说,被告人陈号在作案中使用了很轻微的暴力,仅只造成被害人轻微伤的后果,这种行为不能叫做暴力,真是笑话:一个蓄意抢劫的人只要他手里拿着一把明晃晃的刀,哪怕不指向谁,谁不心惊肉跳呢?更何况还故意将被害人的手划伤。至于说到各学校里学生都被大同学抢钱,而且都不被处罚,现在我问问大家,我市各个学校里每天是不是都发生着暴力抢劫案呢?恐怕没有吧? 审判长:请辩护人答辩。

辩护人:尊敬的审判长,审判员,今天,我站在这里为我的当事人进行辩护,我明白我肩膀上承载着沉重的责任。因为我们都痛恨犯罪,遣责对社会造成严重损害的违法犯罪分子。我也对我的当事人陈号给西城区小学的同学在人身、财产以及心理上造成严重损害的事实深表不安,也希望在此代我的当事人向西城区小学的被害学生表示慰问。但是,作为辩护人,法律赋予我的职责是依法提出被告人无罪、罪轻的证据和理由,为被告人进行辩护。故作为被告人陈号的辩护律师,我认为,陈号在本案中有几点事实容我细细道来:

一、被告人陈号落到今天这个地步,是他对自己放松了要求,放任自流、肆意妄为。但是,造成他今天这个地步又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原因,是方方面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陈号的父亲很早就去世了,其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母亲为了生计整日奔忙,无暇管教陈号,让陈号住校并很少顾及他;对于一个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孩子,他是缺乏家庭的温暖和爱护的,他的心理是不健全的。对于陈号会走上今天的犯罪道路,其家庭应当承担很大的责任!

二、当我们看到陈号想钱想得发疯的样子,他需要钱干什么呢?不是去读书,也不是为生存,而是把钱交给了网吧上网玩游戏。网上游戏这个恶魔,象精神毒品,在腐蚀着一代又一代天真无邪的少年儿童。大部分青少年儿童一旦沉溺于游戏机,便一发不可收拾,家里给的零用钱是不够他们花销的,他们便把一双稚嫩的双手伸到了社会,只要能弄到钱玩游戏,什么都敢干,这是一种可怕的力量,是可以毁掉每一个身涉其中的无知少年。善良的人们啊,难道对社会中存在的这种残害祖国未来希望的行为和现象熟视无睹吗?

尊敬的审判长、审判员,我今天并不是利用华丽的语言为一个被告人解脱罪责。我是想通过我的努力,让大家都来关心和帮助这些失足的青少年朋友,都来关切青少年犯罪这个沉甸甸的社会话题,让各部门、让每一个人都伸出我们的双手,使他们回到温暖的社会中来,悔过自新,自食其力,回归人性。让一个不幸的家庭少一点牵挂和遗憾;让我们的社会少一份惊恐和害怕;让我们身边多一份希望和温馨。我的辩护结束,谢谢大家!审判长:公诉人还有没有答辩? 公诉人:没有了。

四、法庭最后陈述阶段

审判长:法庭辩论结束,现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60条规定,由被告人作最后陈述。被告人:我知道我做错了,由于我不好好学习,迷恋上网,导致走上了犯罪道路,触犯了国家法律,我罪有应得。我后悔不该去抢学生的钱,如果我当时不要因个人的一些私欲一时冲动去抢他人的钱物,对他人造成财产损失和身体伤害,我也不会站在被告席上。悔不该以前没有学好法律知识,法律意识淡薄,为了自己的私欲去侵害别人的利益,导致我失去人身自由,不能在学校继续我的学业,我觉得对不起辛苦养育自己的母亲,现在非常的悔恨。我愿意接受法律的制裁,今后我一定好好改正自己的坏毛病,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同时我也希望与我同龄的人吸取我的教训,学好法律知道,做一个懂法守法的公民,好好珍惜自己拥有的幸福生活。

审判长:在法庭指导下,经过控辩双方及当事人“当庭陈述”,“当庭举证”,“当庭质证”,“当庭认证”,“当庭辩论”,本庭认为本案事实清楚,指控证据确凿、充分。西城区人民检察院对被告人陈号犯抢劫罪的指控成立。

五、当庭宣判阶段

审判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庭审活动进入下一个程序,即合议庭对本案进行评议,合议庭评议时将充分考虑控辩双方的意见。

审判长:将被告人陈号押回候审室候审。现在宣布休庭。10分钟后继续开庭。(十分钟后)

书记员:请坐好,请审判长、审判员入庭。审判长:现在宣布继续开庭。传被告人陈号到庭。

审判长:西城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被告人陈号抢劫一案,合议庭经过开庭审理,控辩双方“当庭陈述”,“当庭质证”,“当庭认证”,“当庭辩论”等法庭调查、法庭辩论阶段和法官“听述”、“听证”、“听辩”后,合议庭对本案进行了认真评议,作出一审判决,现在宣判:(审判长:全体起立)

审判长:西城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书(2010)西刑初字第20号 公诉机关:西城区人民检察院 被告人陈号,男,14岁,汉族,西城区人,系西城区中学学生,2009年12月14因本案被刑事拘留,2010年1月3日被逮捕。现羁押于西城区看守所。

公诉人认为:被告人陈号使用暴力手段,持刀抢劫西城区小学学生钱物,并致人轻微伤的后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3条之规定,构成抢劫罪,应负刑事责任。

被告人的辩护人辩称:被告人陈号使用暴力轻微,仅属于扰乱学校正常秩序。陈号的行为后果具有深层的社会、家庭和学校因素。另外,陈号在作案时未满16周岁,系未成年人作案,应对其从轻、减轻处罚。

本院认为,被告人陈号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暴力的方法强行劫取他人财物,其行为已构成抢劫罪,公诉机关指控的事实及罪名成立,本院予以支持。鉴于被告人陈号作案时未满16周岁,属未成年人犯罪,在审理的过程中能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有一定的悔罪表现,且被告人陈号还系在校学生,本着对未成年人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方针,依法可对其减轻处罚,让其能够早日重归社会,改过自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第十七条第二款、第三款之规定,判决如下:

被告人陈号犯抢劫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000元。

模拟法庭报告 篇6

12级法学一班曾雁攀学号:1208401032

记得贝卡里尼的《论犯罪与刑罚》里有这么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刑罚的目的既不是要摧残折磨一个感知者,也不是要消除已犯下的罪行。目的仅仅在于阻止罪犯再重新侵害公民,并规诫其他人不要重蹈覆辙。”学习刑法将近一年了,从上学期学习刑法总则到这学期学习刑法分则,我们对法律的认识不断加深,也深深地感受到了法律的公平、公正、公开的理念和法律上那种坚定的信仰。为了更好地理解法律,增强我们的法律实践能力,依照刑法老师的要求,我们班分成四组,分别完成了模拟法庭。

作为学习委员的我,负责组织了其中的一组,这次模拟法庭我们收获特别多。它不仅使我们的实践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它让我从理论走向实际,充分把书本上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进一步强化了对理论的理解。对于那些书本上的诉讼程序:庭前准备、公开开庭、庭审调查、法庭辩论、法庭调解、合议庭评议、公布判决,看起来特别抽象,难以理解。但通过这次具体的审判的操作过程后,我们比较感性的理解和掌握了这些抽象的程序。这次模拟法庭我们组选用的是一起中学生故意伤害案。案件聚集在2008年9月20日下午,学生张木洪、章剑飞放学后,两人骑着自行车一起回家,途径月桐路与戚月路交叉路口时,同校同学杨阿明骑车撞到张木洪,由此三人发生争执、打斗。结果杨阿明当场晕倒,并住院治疗8天。在了解案情后,我们翻阅了大量关于故意伤害的法条以及相关司法解释,然后对案件进行了深入透彻的分析。在分析过程中,我们深刻的了解到将学过理论知识与具体的案件相结合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记得老师说过,对于法条的理解并不仅仅在于对它能够熟练的表述,这只是一个基本要求,更重要的是在案件面前你要如何去运用,使它对本案情有利。本次模拟法

庭,我扮演的是被害人杨阿明,虽然只有短短一句话,之后一直在法庭上坐着,对于整个案件审理的流程,到现在也是历历在目。此次模拟法庭经过庭前准备、宣布开庭、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被告人最后陈述和法庭宣判六个环节,在庭审过程中,我们讨论了刑事责任年龄、事件发生时的主客观因素等一系列的法律重点。总的来说我们组的模拟法庭很成功,从观众热烈的掌声可以得到验证,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

一、成功方面:

1、大家表现的非常积极、团结进取。

2、同学们间的相互学习、上网学习增加了我们自己的法律知识。

3、让我们深刻的了解到法院庭审时所必需的程序和步骤,同时也熟悉了一些法庭辩论的技巧和诉讼的方法。

4、更加坚定了我们对法律的信仰。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对法律知识的认识尚浅,对有些法律认识片面。

2、实际运用法律实践能力严重欠缺。

3、对法庭审理的全局把握不是很流畅。

高校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的实施策略 篇7

模拟法庭教学的开展是有其科学的理论依据为基础的, 即活动教学理论。所谓活动教学, 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建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学习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以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综合发展为核心;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教学形式。

作为理论和实践相联系的一种科学的实践教学方式, 当前许多高校法学专业教学都采取了模拟法庭实践教学。但由于许多高校法学专业对模拟法庭教学都处于摸索阶段, 或者认识不清、投入不足、组织不力等原因, 使当前模拟法庭教学在法学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据笔者对在京高校法学专业办学情况的考察, 发现在模拟法庭实际操作中存在下列问题:

1.没有完善的制度, 缺乏对模拟法庭教学的统一安排

模拟法庭教学被认为是诉讼法任课教师或其他实体法实践教学教师的课内任务, 由某个教师独立组织和操作, 学生只按照教师的授课要求进行实践, 没有制度加以约束和保障, 以至于模拟法庭的运用范围较小, 运用时间较短。而没有教师周密的授课计划, 学生很难自己组织模拟法庭, 在操作中随意性较大, 缺乏适当的约束。

2.教学目的单一, 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模拟法庭教学常常由诉讼法专业教师自行组织, 受教学目的、授课时间、人员设备等限制, 教师只关注审判程序“走”得如何, 诉讼理论掌握得如何, 而并不注重学生如何组织, 怎样适用实体法, 如何全面总结, 因而, 整个活动虽然能达到熟悉掌握诉讼程序的目的, 但对学生的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严重不足。而学生也因此孤立地看待模拟法庭教学, 重程序轻实体、重专业轻素质培养的思想普遍存在。相反, 单独由某些实体法教师组织模拟法庭教学, 又会出现重实体轻程序的问题。

3.教学指导中只注重庭审环节的偏差倾向使教学效果折损

教师对模拟法庭的庭前准备不加以指导或指导很少, 对庭后的总结形式单一, 范围狭窄, 把绝大部分的注意力都放在开庭审理这一环节上。而在司法实务中, 法庭审理阶段仅仅是案件审理的一个环节, 大量的庭前准备工作、具体的庭审技巧对司法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庭后的总结对于提高审判的质量也非常重要。因此, 借鉴司法实际, 模拟法庭教学也应注重庭前准备和庭后总结, 用多种形式完成教学环节, 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4.对模拟法庭的价值认识不足, 阻碍了模拟法庭功能的发挥

模拟法庭活动每个法学院、系都开展了很多年, 但是在实践中却缺乏对模拟法庭的认真研究与探讨, 严重制约了模拟法庭功能的展现。笔者认为, 目前各高校对模拟法庭的基本问题的研究与探讨存在着不足。例如, 模拟法庭教学在法学教学的地位和作用;模拟法庭在课程体系中的体现与课时安排等。

那么, 怎样解决以上问题, 模拟法庭教学如何进行有效地组织和实施呢?作为法学实践教学的重要方式, 在模拟法庭教学中要着重体现“规范化管理、全方位投入、高素质培养”的教学策略, 才能有效地组织实施模拟法庭实践教学, 解决以上典型问题, 增强实践教学效果。

1.制定制度, 定位定责

为实现对模拟法庭教学的规范管理, 必须制定一套较为完备的制度使模拟法庭教学更为成熟和高效, 因此, 要制定《模拟法庭教学实验规程》、《模拟法庭管理办法》、《模拟法庭指导要求》等制度, 对模拟法庭的具体操作进行指导。

2.全程指导, 全面锻炼

在模拟法庭教学中进行恰如其分的指导, 往往会取得令学生茅塞顿开或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指导绝不是不分情况的灌输和包办, 张驰有度才能既给予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空间, 又实现师者解惑的职责。

第一, 由学生自行选择案例, 教师在选择方向上给予指导。由学生自行选择案例, 发挥主动性, 对社会问题从法律角度进行思考, 以期找到社会生活的“焦点”问题。教师只需对他们选择案例进行方向性指引, 使学生在模拟法庭案例选择的过程中学会扬弃。

第二, 将模拟法庭的庭审格式选择权赋予学生, 教师对个别疑难问题给予指导。研习操练什么样的庭审方式, 是选择国内庭还是国外庭, 是普通庭还是简易庭均由学生自己决定。确定程序格式后, 由小组成员自己学习法律, 准备素材, 分配角色, 组织演练。在临近开庭时, 安排答疑时间, 解答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发现的疑难问题, 法庭调查中举证质证等难以处理的问题, 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法理的领悟, 又能弥补教师授课时间有限、知识深度不够的缺陷。

第三, 把握学生模拟法庭活动进程, 解决在准备过程中遇到的亟需克服的客观困难, 如对难以查到相关法律资料, 如外国法律条文和诉讼文书格式, 比较特殊的实验设备的配备等各方面提供尽可能的帮助。充分的物质投入、丰富的法律资料准备才能为模拟法庭的成功运作奠定基础。

3.注重总结, 巩固理论

深入的思考和科学的总结才能使实践教学推向深入。在实践中, 将总结的形式多样化, 让它成为师生沟通和进一步展示自我的机会。做好庭后总结与评价是学生个体能力和素质改善和提高的重要方面, 建立一个真实反映学生能力的评价体系, 也是模拟法庭作为一门实践课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评价的标准主要包括: (1) 程序是否合法, 操作是否规范; (2) 法律运用是否准确, 说理是否透彻; (3) 语言表达是否流畅、精彩; (4) 临场应变能力如何; (5) 法律文书的写作能力。评价的标准应明确、具体、合理, 可能分解与量化的应分解量化, 并应事先为全体学生所知。

4.整体测评, 督促改进

一种教学方法是否成功, 最终是由教学效果来评判的。对整个模拟法庭教学效果的测评解决的是教学方法本身的评价和改进。常见的测评方法主要是民意测验和调查, 包括对学生的民意测验、教师对学习氛围变化的感受比较报告、实施模拟法庭教学方法前后学生综合能力的比较调查等。通过这些测评, 了解和评价模拟法庭教学的成功和不足之处, 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予以相应的改进, 这样, 模拟法庭教学才能走上良性发展之路。

总之, 模拟法庭教学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法学专业实践教学方法, 要充分发挥其作用, 必须有好的制度来予以保障和规范, 这些制度也应在实践中得到不断修正和充实。

摘要: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法律实用型人才, 培养法律人才的法律知识、法律技能与法律职业伦理。模拟法庭实践教学活动与法学教育目标相适应, 是实现法学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模拟法庭,实践教学,实务训练

参考文献

[1]廖永安.模拟民事审判庭.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3.

模拟法庭教学 篇8

[关键词]模拟法庭;教学;实践性

模拟法庭就是模拟人民法院的法庭审判,是为教学、科研以及法制宣传和教育服务的重要手段。模拟法庭教学就是在专业指导老师的组织下,由学生扮演法官、检察官、律师、当事人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在接近真实的法庭场景下,严格依照法律的规定,进行案件审理和判决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虚拟角色扮演和诉讼规则演练,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提高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

当前,国内多数法律院(系)的模拟法庭多安排在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或者作为学生的一项社会实践活动由学生社团发起组织、都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没有形成一套稳定、系统、有效的教学机制,难以发挥模拟法庭在法律实践性教学中的作用。根据法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法学教育的客观需要,有必要将模拟法庭作为一门法学专业的必修课单独开设。

一、加强实践性教学是我国法律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及对人才培养认识的深入理解,有学者指出:“法学教育改革的核心工作就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力,特别是实践能力。”教育部已经认识到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在其下发的几个重要文件中都强调了这一点。如《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指出:“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高等学校要强化实践育人的意识,区别不同学科对实践教学的要求,合理制定实践教学方案,完善实践教学体系。要切实加强实验、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保障各环节的时间和效果,不得降低要求……要不断改革实践教学内容,改进实践教学方法,通过政策引导,吸引高水平教师从事实践环节教学工作。”《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指出:“大力加强实验、实践教学改革,重点建设500个左右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推进高校实验教学内容、方法、手段、队伍、管理及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择优选择500个左右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推进高等学校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环节等方面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以提倡启发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为核心,探索教学理念、培养模式和管理机制的全方位创新。”《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指出:“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要大力加强实验、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特别要加强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等重要环节。列入教学计划的各实践教学环节累计学分(学时),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一般不应少于总学分(学时)的15%……推进实验内容和实验模式改革和创新,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而早在1998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就将模拟法庭作为“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行了列举式规定:“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见习、法律咨询、社会调查、专题辩论、模拟审判、疑案辩论、实习等,一般不少于20周。”由此可以看出,模拟法庭在法律教学中属于实践性教学的必修环节,以实践性著称的模拟法庭教学顺应我国法律人才培养的改革潮流。正如著名法律教育家孙晓楼老师所言:“在研究自然科学的课程,像物理、化学、生物等,因为要注重实验,所以不可无实验室之设置。研究法律的当然也应当注意法律的实验,所以于学校的设备方面,所谓法律的实验室,即是模型(拟)法庭,也不可不加以相当的注意。”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法学教育片面强调理论知识的灌输,忽视了法律职业能力和道德的训练和培养,致使法科毕业生不能很快适应工作,最终把应当由法学教育机构完成的工作留给了司法机构来完成。纵观两大法系的法律人才培养,无不重视法律职业技能教育。在英美法系国家,检察官属于公职律师,法官从律師中选拔,法律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合格的律师,因此法学院集中力量进行律师的职业技能训练,学生一毕业就可以从事法律事务的实际操作,法律教育的任务在于为学生提供分析和解决法律事务方面的各种技能。在大陆法系的德国,法律教育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理论学习阶段,在大学进行,为其3年半至5年;第二个阶段为实践培训阶段,为其2年,在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等部门进行。据此,两大法系的法律教育都非常注重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在法律教育中占据重要的分量。

二、非课程设置的模拟法庭教学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多数法律院(系)都是将模拟法庭融入到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等程序法课程的教学中。这样做的主要目的,一是因为在认识上将模拟法庭仅看成是对学生程序法知识的一种练习和考察,追求形式化的模拟,只要能将完整的程序体现出来就认为达到了教学目的。二是可以利用现有的师资条件,依靠程序课的任课教师担任模拟法庭的组织指导任务,不用增加新的师资力量和计算额外的课时,对于学校而言可以降低成本的投入。

如果经过深入的分析和探讨,我们会发现如此开展模拟法庭的教学,会有以下后果:第一,过多的关注模拟法庭中的程序问题,导致对实体法的运用、司法文书的写作、庭审技能训练等重视不够,从而使模拟法庭沦为程序化的表演。缺乏对学生“控辩审”业务能力的训练,实际上是与司法审判的实际过程不相符合的,难以锻炼学生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创新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和相互配合协调的能力等等,也难以实现模拟法庭教学的多元化目标。第二,占用的课时少,不利于实践教学力度的加强,教学效果不能保证。一般来说,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课时数少则为36课时,多则为72课时。在这有限的课时内还要进行程序法理论知识的教学,给模拟法庭提供的教学课时是有限的,往往只能安排1—2次模拟法庭,无法保障每个学生参与其中,即使参与的学生也只能扮演某一个角色。这与在单独开设模拟法庭课程的情况下,每个学生都可以先后扮演法官、检察官、律师等不同诉讼角色所能达到的效果是无法比拟的。角色的单一化,也使学生难以领悟和养成法律职业道德,因为他们没有站在不同的角度来体验跟人打交道的的机会,无法清楚在审判中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法律教育必须寻求一种不同角色交往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情感体验的情感场,才能使学生将道德认知内化为道德评判和推理能力,并最终促进学生道德人格养成。通过不同角色的扮演,使学生亲身体验到了法律职业中不同角色的道德要求,有利于其道德认知的内化即法律职业道德情感和态度的养成。第三,模拟法庭依附于程序法课程,没有形成独立的教学管理机制,既不能培养专职化的教师队伍,又不能充分调动现有教师的积极性,影响教学进度和效果。因为不额外计算模拟法庭的教学工作量,基本上教师都是义务劳动,开展模拟法庭的好与坏没有区别,最后还是以程序法课程的教学效果来作为教学工作的考评依据。这样必然导致“组织自由,指导不足”的模拟法庭教学局面,根本不可能达到专业教学计划的要求。第四,没有独立的考核制度,还是以期末程序法课程的考试成绩作为主要参照,无法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因为不独立计算学分,没有相应的考核标准,模拟法庭中每个学生的表现优劣不影响拿学分,加上指导教师的积极性不高,模拟的课时又非常有限,难以达到提高职业能力的目的,导致学生思想懈怠,精力不集中,将老师布置的模拟作业看成是学习上的一种负担,消极对待,进展缓慢,影响了教学进度。①这些都反映了当前模拟法庭教学在法律教育中的尴尬地位。

三、提升模拟法庭的教学层次,加大教学投入,是促进国内外法律教育交流的重要途径

模拟法庭教学在众多国家的高等院校法律教育中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和普及,在我国也已经遍地开花。参与各种国际性、区域性、全国性的模拟法庭比赛已经成为我国法科学生对外对内交流的重要途径。目前世界上主要的模拟法庭比赛有杰瑟普国际法模拟法庭比赛、拉克斯空间法模拟法庭比赛、红十字国际人道法模拟法庭比赛、欧洲和美国的世界贸易组织法模拟法庭比赛、日本外务省主办的亚洲杯国际法模拟法庭辩论赛、司法部举办的全国政法院校模拟法庭比赛等。因此在国内的法律教育中强化模拟法庭教学,为学生参与各类模拟法庭比赛奠定基础,有助于加强中国法科学生的对外交流,提升中国法学院系和法学专业学生在国际上的地位。

[注释]

①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多数学生呼吁在程序法课程中不要再开展模拟法庭教学,认为这样影响了程序法课程的正常教学任务,又不能取得模拟法庭的预期效果,逐步割裂了模拟法庭和教学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孙晓楼等.法律教育[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2]周世中,倪叶群等.法学教育与法科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

[3]洪浩.法治理想与精英教育——中外法学教育制度比较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房文翠.法学教育价值研究——兼论我国法学教育改革的走向[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王磊(1979—),男,陕西宝鸡人,洛阳师范学院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刑事法学。

上一篇:松树和北风作文下一篇:公司资本性支出投资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