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文化厅

2024-10-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湖北文化厅(精选8篇)

湖北文化厅 篇1

履职尽责督促检查专刊(第45期)

湖北省文化厅

2017年8月22日

聚焦问题抓整改

履职尽责重实效

——黄冈市文化系统扎实推进履职尽责整改工作

全省文化系统履职尽责督查工作进入集中整改阶段以来,黄冈市文广局组织召开三次全市文化系统接受履职尽责督查工作推进会,紧抓“五个不放松”,履职尽责工作推进有力。

一是明确整改任务不放松。重点整改省文化厅下发或转发的履职尽责督查问题督办单及督办联系函涉及的内容、电视媒体“作风360”曝光的问题、市文广局10个督导组明察暗访发现的问题,以及通过问卷调查、征求意见、走访问询、群众反映等形式收集的在落实主体责任、严格依法行政、服务改善民生、加强作风建设和广泛听取意见等五个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明确责任人,限定整改期限并及时对整改情况进行检查验收。

二是自查自纠不放松。全市文化系统各单位和单位领导班子成员结合半年工作总结,认真开展自查自纠,撰写自查自纠报告,开列问题清单,实行责任包保、痕迹管理。主要检查在依法行政、服务改善民生、转变工作作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方面存在的问题,自查自纠覆盖率达到100%。针对规范财务管理、基层文化项目建设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治理,组织培训3次,开展专项检查治理2次,对武穴、麻城、黄州区、龙感湖管理区、红安、罗田、英山、浠水、蕲春、黄梅、团风进行清查,清查项目39个,涉及资金72194万元,涉及村组76个。

三是边查边改不放松。将收集到的问题和建议进行仔细梳理,汇总归类,任务分解,制订《黄冈市文化系统接受履职尽责督查工作整改问题清单》,做到“六明确”:明确整改内容、明确整改措施、明确整改单位、明确整改分管领导、明确整改责任人、明确整改期限,确保一一兑现。黄冈市文广局班子成员带队组织10个督导组,深入全市11个县市区,查访基层单位92个,发现各类问题72个,已督查整改53个,正在整改19个。

四是督办落实不放松。加大整改工作的督办力度,建立整改问题销号制度和整改进展定期报送制度,县市区每月初向市局报送工作进展,相关科室具体督导,每月向市履职尽责办报送上月整改进展及效果。针对网吧违规接纳未成年人的突出问题,黄冈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着力加强“六道防火墙”建设,对屡教不改的经营单位,采取关、停、转的强硬措施,严厉打击,确保整治实效。

五是执纪问责不放松。对整改工作定人、定责、定任务、定目标、定期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整改实效。对不履行职责的部门及责任人员,严格实施问责,清退擅离岗位工作人员1名,党纪政纪处理2人,诫勉谈话2人,通报批评30人,约谈23人。

报:省纠风办、厅领导同志。

发:各市、州、直管市及神农架林区文化局,荆州市文物局,厅直各单位,厅机关各处室

湖北省文化厅履职尽责督促检查办公室

湖北文化厅 篇2

控制是管理的五项基本职能之一,而文化控制作为非正式、隐性的控制手段的一种,可以有效地弥补典型的正式控制的不足。有效的母子公司文化控制有利于促进母公司和子公司在价值观、行为目标等方面达成一致,实现集团公司的统筹发展。本文通过对湖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以下简称省公司的下辖分公司孝感市烟草专卖局(公司),以下简称市公司的调研分析,从精神文化、制度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三方面探讨母子公司的文化控制途径,以期为湖北烟草(集团)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实践做出积极的贡献。

1 烟草行业环境概况

中国烟草行业实行统一领导、垂直管理、专卖专营的管理体制。国家烟草专卖局、中国烟草总公司对全国烟草行业“人、财、物、产、供、销、内、外、贸”进行集中统一管理。

根据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烟草行业市场调查报告》,中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烟草市场,烟草制品消费量约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来,中国烟草行业紧紧围绕“做精做强主业,保持平稳发展”的基本方针和“深化改革,推动重组,走向联合,共同发展”的主要任务,积极推进行业内部改革和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狠抓整顿和规范烟草市场秩序,加强经济运行调控,促进了行业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保持了全行业的平稳发展。2002-2012年,中国卷烟销量年均增长3.7%,税利贡献平均增长19.6%,占全国财政收入总额的7%左右。截至2012年12月,烟草制造行业实现销售收入2858.19亿元,同比增长11.05%,行业税金金额和利润总额分别为1461.2亿元和417.6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1.18%和12.46%。截止到2013年5月国内烟草制造行业累计完成产品销售收入1361.69亿元,同比增长10.76%,实现利润和税金总额分别为221.9亿元和715.95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2.35%和14.62%。总体来说,我国烟草行业总体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行业效益稳步增长。

但自2014年年初以来,全国性公共场所禁烟令和三公消费禁令对烟草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同时公民健康意识逐渐增强因而转向电子烟从而导致卷烟市场需求逐渐减弱,目前我国烟草行业已步入生命周期的成熟期,已经度过了高速增长的时期而转为平稳增长。我国的烟草行业实行特殊的带有中国特色的专卖制度,这种制度背后隐藏的是计划经济的浓重色彩。尽管在中国,烟草行业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但近几年在欧美等国家迅速发展的电子烟产品为我国的烟草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从电子烟所占的市场份额来看,其未来的发展空间很有潜力。因此,现阶段我国烟草行业面临着竞争国际化、产品多元化与健康化、市场需求疲弱化、营销方式现代化的挑战。

2 湖北烟草企业文化建设情况

回顾湖北烟草近30年的发展历程,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首先,湖北烟草从中华五千年的文化长河中提炼了以“知”和“行”这两种哲学元素为核心的企业文化理念,形成了以“知行”文化为主的母文化,强调“知”与“行”的合一。其文化定位具体来说,知,是对历史经验教训的精辟总结,对客观世界理性而敏锐的认识,对新知孜孜不倦的追求以及对未知领域坚韧而执着的探索;行,则是知识发挥作用的有效载体,是积极高效的开拓创新行为,对客观环境的积极改造,根据环境变化而作出的与时俱进的变革;其次,湖北烟草将“知常明礼、善思笃行”作为湖北省烟草集团的企业精神,并将“精业报国,奉献社会,成就员工”作为企业的使命;第三,湖北烟草在行业文化的框架体系内,树立了“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的“两个至上”的核心价值观。

从实践方面来说,湖北烟草注重文化落地的实施,首先制定了《企业文化建设推进实施规划》,根据以上《实施规划》的要求设计制作了企业文化相关宣传手册和宣传品,拍摄了企业文化的宣传影片,定期在员工、消费者、零售商、企业等群体中开展“知行”文化宣传教育活动;其次,湖北烟草通过开展领导训练营和企业文化内训师训练营等的活动加强企业文化的宣贯队伍建设,并通过专家论坛、知识竞赛、研讨会等活动丰富企业文化宣贯形式;第三,湖北烟草定期举办企业文化建设成果展,召开全省系统企业文化建设总结大会,进一步促进企业文化管理的升级提档。

总体来说,湖北烟草经过近30年的文化沉淀,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上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特点:第一,注重企业文化的积累,并努力彰显不同个性的子公司文化;第二,秉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追求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努力做到全体员工参与企业文化的建设;第三,积极营造以“创新”为导向的文化氛围,并同时保持文化优势与竞争优势和谐一致、企业效益与企业形象步调统一。

3 母子公司的文化控制现状———孝感市子公司的案例分析

母公司省烟草公司践行的是“知行”文化,而子公司烟草公司原有的企业文化则是“劲和”,也即“聚劲超越,蕴和致远”。结合项目要求和我们的思考,要想了解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文化控制情况,首先需要了解的问题是母子公司的企业文化是否存在一致性以及子公司的“劲和”文化是否能很好地对接母公司的“知行”文化。

2013年7月,课题组成员在子公司也即孝感市烟草专卖局(公司)进行了实地调研,调研的主要内容为课题成员首先与孝感市烟草公司的相关管理人员、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人员等相关负责人员共6人进行了访谈,其次根据6名访谈对象,每人约40分钟的访谈录音记录进行了语义编码,并辅以母子公司的企业文化宣传册、企业介绍等直接从企业获取的材料以及母子公司的官方网站上有关企业文化内容的简介、活动等间接获取的资料。

本研究借鉴曲庆(2007)、汤谷良(2009)的研究,将访谈对象在访谈过程中提到的关于企业的“愿景”、“价值观”、“使命”、“目标”、“理念”、“精神”和“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陈述进行语义编码。经初步整理,6名被访谈对象共提到上述企业文化的陈述477次,平均每人提到79.5次,最多的一名被访谈对象提到109次,最少的一人也提到67次。其中,认为子公司原有的“劲和”文化与母公司的“知行”文化在本质上不存在差异、具有一致性的陈述出现了99次,如“这两种文化在我看来,就是一个先来一个后到的问题,其实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异”;认为两者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内在本质是统一、可以共存的陈述出现了31次,如“省公司的知行文化肯定比我们自己原有的文化站的高度更高,包含的意思也更广,但我想随着公司不断的宣贯,大家还是很能接受知行文化的”;也有1位被访谈对象认为两种企业文化的不同外在品牌形象的并存导致了局部的摩擦与冲突,如“大家本来都提的是劲和,我们出去的车上印的都是映日荷花,省公司现在又要我们推行知行文化,车上的标志全部又换成了知音,我觉得一是没有必要,二也让人觉得挺乱的”。

2013年11月,我们进行了问卷发放,采用Likert5点量表对母子公司文化差异进行了测量,其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根据访谈内容编码以及问卷统计分析,我们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即研究对象中的母公司的“知行”文化与子公司的“劲和”文化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但差异的程度并不大。

关于母子公司文化对接方面,我们在2014年7月进行了第二轮访谈,与孝感市烟草公司的相关管理人员、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人员以及孝感市孝南区等下设各区的相关负责人员共8人进行了访谈,时长为每人1个小时左右,此次访谈的重点在于要求访谈对象比较母子公司的两种企业文化。访谈结果发现,大部分被访谈对象对于母子公司的两种企业文化有着不同的感知。如“省公司的知行文化囊括了很大的范围,可以说任何问题都可以用知行的辩证哲学关系来解释,但是我们却不太清楚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如何贯彻这种知行的哲学关系;而我们自己的文化中,一个‘劲’字就指的是工作中要投入、要卖力,一个‘和’字就指的是同事之间要和谐、要团结,非常好理解”。“我觉得我们孝感市公司原有的劲和文化站的层面还是需要进一步提高的,强调要‘使劲’,但是很多情况下光使劲是不行的,需要有智慧和方向的指引,但是省公司的知行文化站的高度就很高,有一个对任何工作从合理判断到贯彻执行,再到反馈总结的良性循环的过程”。还有1名被访谈对象认为“烟草行业是一种特殊的行业,各子公司理念不同,有其自身的地域特色,因此在文化方面不要太强求融合”。

对此,我们的解释是,湖北烟草集团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各地子公司由于社会历史背景、地域文化等的原因,往往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子公司文化。如子公司孝感市烟草公司的“劲和”文化的产生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过程,它是由孝感市公司员工在长期工作实践过程中慢慢积累沉淀,并最终加以提炼总结而成,因此员工能显著地感受到企业文化的贴近性和友好性;而母公司省烟草公司的“知行”文化则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母公司在提炼企业文化的过程中,站的高度更高,视角更长远,且从战略、宏观和环境方面考虑的更多,因此更注重以企业未来发展的角度来进行企业文化的建设,即以文化滋养未来。

4 母子公司文化控制途径

国内学者王超逸和李庆善(2009)认为,企业文化是由表层的物质文化、中层的制度行为文化和核心层的精神文化构成。如前所述,湖北烟草集团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各地子公司由于社会历史背景、地域文化等的原因,往往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子公司文化。母子公司之间不可避免的存在文化差异,易于发生冲突。这便使得母公司在对子公司的管理控制效果大大降低。因而如何保持母子公司企业文化的内在一致性,更好地实现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文化控制,已经成为湖北烟草集团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关于促进湖北烟草集团文化控制的途径主要从企业文化的三层次也即精神文化、制度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三方面展开探讨。

4.1 精神文化控制

王超逸和李庆善(2009)指出,企业的精神文化,是指导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群体意识、价值观念、理性道德的总和。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层和上层建筑,企业的精神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受到社会文化背景、意识形态等的影响而长期形成的精神成果以及文化观念,通常包括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等要素,是企业的制度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升华。要想深入挖掘企业的精神文化,必须对企业的社会文化背景有着全面、深刻的了解。

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偏南、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北,故名“湖北”。湖北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的故里便是在湖北。具有湖北地方特色的文化通常被称为“荆楚”文化。古代的“荆楚”概念中的地域范围大致以现今湖北省的行政区域为主,因此湖北人通常将本省称为“荆楚大地”。荆楚文化作为一种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从历史的发展角度来看,其文化内涵主要包括十大系列,即标志着中华文明从渔猎时代向农耕时代过渡的炎帝神农文化、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历史文化、秦汉三国文化、古代巴人的后裔清江流域土家族的清江巴土文化、以道教名山武当山为代表的武当文化等名山古寺文化、世界最著名峡谷之一长江三峡所代表的长江三峡文化、以汉剧楚剧为代表的地方戏曲文化、以宜昌夷陵区和黄梅县等为代表的全国民间艺术之乡中的民间艺术文化、素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武汉所积淀的江城武汉文化、以辛亥武昌首义为标志的现代革命文化。荆楚文化作为华夏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备珍贵的思想内涵,代表了荆楚区域的文化精髓。

因此,湖北烟草应以荆楚文化为着眼点,将湖北的历史文化精华以及精神特质贯穿于湖北烟草的企业文化之中,成为湖北烟草公司全体员工对于烟草“知行”文化的认同基础。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寻求母子公司企业文化的内在联系,才能在企业的价值观与信念、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等精神文化层面真正实现文化的对接。纵观荆楚文化中的历史,不管是炎帝神农、春秋楚国等的历史文化,还是清江巴土、长江三峡等的地域文化,又或是地方戏曲、民间艺术等的人文文化,贯穿在荆楚大地上最核心的历史人文传承的精神可以归纳为两个字,即楚魂。具体来说,其象征着“抚夷属夏”的包容与开放的精神、“止戈为武”的和合精神与和谐的处世之道、“筚路蓝缕、吾将上下求索”的进取精神、“不鸣则已、鸣将惊人”的创新精神、“受命不迁、深固难徙”的爱国情结与社会责任感、“苏世独立、横而不流”的人格魅力。几千年来,湖北人将这些精神特质内化于心,形成了“敢为人先”的湖北精神、“追求卓越”的湖北品质。而湖北烟草又提炼出“知常明礼、善思笃行”的“知行”文化,意在表达通过对历史经验教训的精辟总结,对客观世界理性而敏锐的认识,对新知孜孜不倦的追求以及对未知领域坚韧而执着的探索从而产生积极高效的开拓创新行为,并对客观环境进行积极改造,同时根据环境变化而做出与时俱进的变革。

其次,在保证母子公司企业文化内在一致性的同时,也要注重体现各子公司不同的个体特色。湖北省烟草公司下辖武汉、黄冈、襄阳、荆州、十堰等13个地级市烟草公司,仙桃、天门、潜江等3个直管市烟草公司和神农架林区烟草公司。母公司在对子公司进行文化控制时,应根据子公司不同的地域特色依托文化积淀,找准对接母公司“知行”文化的契合点。如十堰分公司可以赋予其象征着道法自然的“武当”文化内涵,宜昌分公司则赋予其海纳百川的“三峡”文化内涵,黄冈分公司则是艰苦奋斗的、无私奉献的“红色”文化,荆州分公司则是“闻听三国事、每欲到荆州”的“三国”文化,神农架分公司则是“林海茫茫,神秘而原始”的“原生态”文化等等。以上子公司文化各具特色,各有千秋,但他们与母公司的“知行”文化在核心思想上却是一脉相承,具有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的。

4.2 制度行为文化控制

企业的制度行为文化,是指企业所制定和形成的企业领导体制、企业组织机构、企业管理制度以及据此表现出来的企业规范活动和员工行为方式特点的总和。一般包括企业的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两方面。

烟草行业作为一种特殊的行业,实行的是统一领导、垂直管理、专卖专营的管理体制。根据烟草公司的实际情况,在企业的制度文化层面,应实行母公司统筹规划的控制方式。具体来说,应由母公司统一规划文化制度体系,统一制定文化规范体系、文化管理体系和文化识别体系;各子公司在母公司统一的文化制度规范体系等的统筹下,结合自身实际对其进行微调,转化为自身的文化规范体系。例如,可由母公司制订文化规范体系、文化管理体系等的标准指导手册,各子公司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完善手册。

企业的行为文化是企业经营作风、精神面貌、人际关系等的动态体现,是企业精神与价值观的折射反映。企业的行为从人员结构上又可划分为企业家行为、企业模范人物行为和企业员工群体行为等。由于母子公司文化控制的典型模式包括外派经理人模式、新员工文化培养模式以及跨文化沟通和培训模式,首先,对应到企业家行为的文化控制手段可以通过外派经理人来实现,具体来说,应由母公司外派经理人员到子公司,对子公司进行文化上的引导。外派经理人员充当的角色往往是降低母公司“主文化”和子公司“亚文化”之间冲突的连接针,有利于母子公司在企业文化的不同层面达成一致。第二,对应到企业模范人物行为的文化控制手段则往往需要通过母子公司对内的文化活动来实现,具体来说,母公司有必要建立起企业文化的长期传播载体———如荆楚文化专刊、企业文化手册等和短期传播载体———如相关的宣传印刷物等,对于那些体现了企业价值观与企业精神等的模范人物进行宣传和表彰。第三,对应到企业员工群体行为的文化控制手段可以通过新员工文化培养模式以及跨文化沟通和培训模式来实现,具体来说,母公司有必要定期举办全省系统范围内的文化培训和学习活动,通过促进各子公司间的沟通交流将烟草各地市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果纳入到母公司的文化体系。同时母公司可以定期举办全省系统范围内的重大主题性的企业文化活动,如湖北烟草于2012年初在全省烟草行业内开展的“万民干部职工进万店入万户”的“知音三万行”活动,但值得注意的是,母公司需要统一监督考核以确保文化的传播和实施。

4.3 物质文化控制

企业的物质文化,是由企业员工创造的产品和各种物质设施等构成的器物文化,是一种以物质形态为主的表层企业文化。企业的物质文化首先包括企业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其次包括企业创造的生产环境、企业建筑、企业广告、产品包装和设计等。

在湖北烟草公司的物质文化控制的层面,母公司应首先建立起企业文化与服务品牌一体化的战略性思维。母公司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中应注重以顾客为中心的理念,充分考虑顾客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形成与企业文化、企业内部管理相通的内部服务体系,并通过企业内部价值的外部化———如宣传、广告和公关等,转化为服务品牌的核心价值,从而构建服务品牌系统。其次,设计统一的烟草公司形象识别系统。形象识别系统包括的内容很多,如品牌标志、企业标准字、产品造型和包装、门店广告语等,但需指出的是,在象征湖北烟草公司“知行”文化的标识物上应达成统一,各子公司可以有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提炼关键词,但在标识物上应以“知行”文化的标识物为主,可以辅以子公司亚文化的标志物。

5 总结

总的来说,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文化控制是一个“求同———内化———控制”的过程。在求同阶段,母公司通过上述三个文化层面的控制手段让全省系统的所有员工熟知母公司的企业文化理念,并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深化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并能转化为行为;在内化阶段,在长期的企业文化实践中使得员工自身的价值观和企业的价值观达成一致,母公司的企业文化深入人心;最终实现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文化控制。但需要指出的是,母子公司文化控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长期的实践与磨合,并在未来的实践中不断探索。

摘要:有效的母子公司文化控制有利于促进母公司和子公司在价值观、行为目标等方面达成一致,实现集团公司的统筹发展。文中通过深入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了解湖北烟草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并结合孝感子公司的案例分析,从精神文化、制度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三方面探讨母子公司的文化控制途径。

关键词:母子公司,文化差异,文化控制

参考文献

[1]曲庆.中美优秀企业文化陈述的对比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7(05):80-87.

[2]汤谷良,夏怡斐.母公司文化控制力:中外合资企业文化陈述的差异与融合——基于中外合资汽车公司的多案例比较[J].管理世界,2009(S1):65-74+132.

湖北“一县一品”的文化实践 篇3

对于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来说,这些数字算不了什么。但是如果我们知道在这些数字背后,是一项触动了千千万万家庭和个人的文化和精神生活的活动,或许它的价值就需要重新评估。这是一项被称为“一县一品”的文化品牌创建活动。

刘永泽,湖北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省“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在他的办公室,刘永泽向记者介绍了“一县一品”创建活动在湖北的发展经历。

他说,始于2005年底的湖北“一县一品”,当初还只是文艺品牌的创建,其目的是为了推动基层的文联工作,那时可称之为“一级跳”;2010年初,成立了由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领衔的湖北省“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各市州、县也成立了工作专班。创建工作从文联的工作跃升为全省宣传系统的重点工作,这是“二级跳”;2011年7月7日,湖北省“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工作会议在潜江召开,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鸿忠作出重要批示: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由省委、省政府统筹推进,专题研究、专题部署;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国生,盛赞全省广泛开展的“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活动取得丰硕成果,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为扩大湖北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尹汉宁指出,“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以县单位推进,立足基层,覆盖全省,是文化体制改革与发展总体布局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一县一品”从全省宣传系统层面上升到省委、省政府工作层面,这是“三级跳”。

刘永泽介绍,“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大致分为以文化名人、文化遗产、民间文化、文艺样式、自然景观等为主题打造品牌的几种类型。谈及具体运作,他告诉记者,活动在组织层面上,通过下发创建活动实施办法,建立领导责任制、专家评审制度、调研督办制度、激励约束机制,建立了一整套推动创建活动健康发展的保障机制;在实施层面上,则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产业化发展,建立了有利于促进基层文化科学发展的创建机制。

从本质上来说,“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工作,就是一系列的创新,从文联工作的创新,到文艺工作的创新,到基层文化建设的创新,到地方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陈莲生说,长期以来,县级基层文化组织建设基础薄弱,特别是基层文联,缺人员、缺编制、缺经费等困难并不鲜见。通过创建活动,文联的自身建设增强了,工作思路和职能拓宽了,地位和作用提升了。他说,以保康县为例,该县文联以打造“荆山楚源”文化品牌为突破口,以作为争地位,文联编制、经费和办公场所均得到了落实,单列不到三年的文联在全县赢得了举足轻重的位置,曾经困扰文联工作的诸多瓶颈也因创建工作迎刃而解。类似的个例,还有很多。

那么,在致力于文化“软实力”变为经济“硬支撑”的实践中,究竟呈现出怎样的“湖北模式”?在地方经济建设中,文化究竟是搭台还是唱戏?“一县一品”孕育成的新的特色文化如何滋养着当地群众?

纵观湖北“一县一品”的诸多实践,看上去和我们过去熟知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模式并无二致,但事实上却不尽相同。采访中,记者注意到,“一县一品”的文化创建活动,让精彩纷呈的地方文化与蓬勃强劲的地方经济相得益彰、联袂并行,这其中,文化不仅只是搭台,还主动唱戏,并在经济建设中催生出当地颇具特色的新型文化。

“一县一品”营造的是一个巨大的磁场,每一个品牌与当地群众,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人文地理关系,它折射的是一种血脉相连和心心相印的价值归属,是一根牢不可破的精神纽带,是在泛娱乐化时代中老百姓始终在内心深处渴望着的某种精神旨归,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一县一品”才真正体现出文化惠民的作用,因为群众在推动自己的文化,也同时受惠于自己的文化。

在黄石,一个由本地音乐人、本地院校音乐专业师生、公司老板、退休干部、下岗工人等五花八门的成员“捏”在一起的“喇叭队”,顶着一路的冷嘲热讽,从学习乐器、学习五线谱开始,最终演奏出了恢宏的交响乐。三年来,这个近百人的交响乐团日益壮大,日益专业,黄石的许多公益活动、商业演出中,都能见到他们的身影。

在潜江,人们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自发地参与到曹禺文化周活动中来。围绕曹禺文化品牌兴建的一系列纪念馆、故居、戏剧交流中心等,已经形成了一个文化氛围浓郁、面积庞大的开放式景区,漫步其中的市民,自身就是风景……

只有文化消费,没有原创性的文化生产,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化“沙漠化”,因为没有创造,只接受别人给你的文化产品,文化就永远只能停留在二手、二流的层次上。“一县一品”文化品牌活動的创建,在文化引领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催生、培育出新的文化样式,并滋养着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

钟祥市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历来文风昌盛。在宣传文化部门的引导和推动下,该市着眼于“农村文化”的培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乡土作家群。为此,他们先后邀请30多位省级以上专家到钟祥授课辅导,并将文学上有成就的农民作家送到鲁迅文学院和省培训班培训,大力培育乡土作家群。近年来,市政府投资100多万元,建立了乡土作家培训基地,投资4000多万元的钟祥博物馆,还把“乡土作家作品陈列展室”列入其中。

现在,钟祥市共有乡土作家逾400人,在全市城乡按地域成立了6个作协分会,每个分会联络2~3个乡镇的会员,做到上有协会,下有分会,把作协办到了农家门口,形成了覆盖全市的乡土作家队伍网络。同时,该市还支持民营企业家成立“大明承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负责乡土作家书籍的策划、编辑出版等事宜。

为推动“一县一品”创建工作向纵深发展,武汉市在文化品牌创建过程中,力促活动向精品、社区、企业、军警、校园延伸。据统计,该市已形成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化精品20余个,举办特色文化活动5万余次,参与群众达6000万人次。

“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活动在实施过程中,不仅催生出当地新的文化,还让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得到健康发展。“文化精英应该生产出符合大众口味的产品,同时不断引导大众的文化消费,使其往更高的层次发展;而大众文化消费的繁荣,又可以促进精英文化的发展,本身也孕育着、催生着真正的高雅文化。”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李德顺教授看来,他更愿意从“生产和消费”的角度来区分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区别。

与早年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不同,今天的文化早已不再是服务于经济的配角,而是真正登台唱主角了。从“文化搭台”到“文化唱戏”,体现了社会对于文化的思考在走向深入。

(本文刊发时有删节,全文将刊发于文化纵横网www.21bcr.com)

湖北民族文化研究名人之简介 篇4

冉博仁,男,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丰县人,大专文化,经济师,恩施州民族研究学会理事,恩施州民族服饰研究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恩施州施南民族文化应用研究中心负责人,从事土家族文化研究15余年,对民族文化有执着的追求与创新精神。

2003年,恩施日报评论其创办的恩施博雅玛民族服饰制作有限公司为湖北省首家民族服饰公司,专门从事民族服装、民族饰品的设计、制作、销售。公司自成立以来,无数次给中央、省、州领导设计过土家族盛装,如为恩施州建州20周年设计的土家大红袍,为2006年给数民族地区地税协作会的领导及参会人员设计的土家蓝袍,为2007年重庆土家族地区重庆市部分人大代表设计的土家族服装,2008年设制贵州土家族地区(沿河、印江县等)参与“多彩贵州”大型民族演唱会的部分土家族服装等等。2009年8月在湘西州和铜仁地区领导来恩施州考察之际,作的《关于武陵山区的民族服饰和民族旅游产品现状》的汇报,得到与会领导的一致认同与赞赏。同时也设计制作了不少恩施州内外各大、中、小型宾馆、农家乐、旅游景点以及各种民族民间活动等一些相关的民族服饰。2012年成立恩施比兹卡民族文化有限公司,主要项目为土家族的衣食住行乐一条龙的文化产业服务。个人论文有《看比兹卡歌舞谈土家族服饰》、《浅析土家族舞蹈服饰》、《土家族的历史发展与服饰成因》、《土家族香火文化阐释》、《恩施州民族服饰与旅游开发研究》等,个人著作《土家族服饰传承、研究、创新》、《土家族婚嫁仪注》、《土家族饮食阐经》。曾多次参与恩施州内外土家族特色餐饮的设计、创意、策划。

湖北文化厅 篇5

“抓学习”是湖北省直机关“抓学习、抓作风、抓党建,促改革发展”活动的重要组成内容。近年来,湖北省直机关结合全省改革发展实际、部门工作实际、党员干部思想实际,着力建设学习型机关、学习型党组织,严格制度、创新形式、狠抓落实,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增强了机关干部队伍的素质和本领。学习已成为湖北省直机关的一道文化风景。

严制度,打造学习新环境。湖北省直机关工委将抓学习“软任务”变成“硬约束”,在完善制度、创新制度、执行制度上下功夫,以科学的制度加强学习管理,规范学习运行。年初,下发《省直机关抓学习实施方案》,突出学习重点,明确规定中心组全年集中学习不少于8次,每次不少于半天,因公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集中学习的要补课;要以中心组和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学习,带动整个机关和系统学习,在线学习不少于40学时;全年学习考勤情况要与督学、述学、考学、带学、评学结合起来;做到”三个纳入”,即把学习情况细化成分值,纳入评选党建先进单位、文明单位、年度目标责任制先进单位的考核内容。4年来,省直机关每年举办一期新任党务干部业务培训班、一期机关党委书记培训班、两期省直一级机关党支部书记培训班,每两年举办一次中心组学习秘书培训班。省直机关纪工委探索建立了基地化教育、廉政文化教育、旁听庭审教育、廉政讲堂教育新模式。

活载体,打造学习“升级版”。创新学习载体,着力打造“第一窗口”学习品牌,学习型机关建设蔚然成风。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直机关工委、省文化厅共同主办长江讲坛,围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推出“湖北干部讲堂”、“周末大讲堂”、“文化沙龙”3个板块,邀请阎崇年、余秋雨、易中天等一批全国知名专家学者现场讲授,共举办讲坛226场。为积极适应信息化时代干部学习方式的新变化,省委组织部与省直机关工委整合学习资源,将省直120个一级机关在职干部以及部分二级单位班子成员共1.3万多人统一纳入“湖北省干部在线学习中心”学习范围。为增强学习实效性,省直机关工委印发了《省直机关党员干部在线学习管理细则(试行)》,要求学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网络专题班课件学习40学时和考试测试,学习结束后,撰写一篇结合工作实际的论文。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后,又开展网络“学法用法”专题培训考试。这种集灵活性、互动交流性、实用性于一体的开放式学习的平台,深受机关党员干部喜爱。

实招数,引领读书成风气。最是书香能致远。4年来,省直机关工委重点抓好特色活动、营造读书氛围,培养机关党员干部自觉读书习惯。省委办公厅开展每名干部每天读书一小时、各支部每季度集中夜读一次、每年由厅领导推荐一批好书等阅读活动;省政府办公厅党员干部订阅电子期刊、政务微信,建立内网读书平台;省纪委开展文稿评审活动,分析讲解问题,总结文稿结构布局,介绍写作方式方法;省财政厅打造“优秀公文、优秀调研报告、优秀工作案例”评选学习品牌。为让书香飘逸在省直机关、充溢每个家庭,湖北省直机关工委联合11家单位发出《省直机关深化全民阅读、书香机关倡议书》,倡导工作再忙读点书,收入再少买点书,房间再小藏点书,坚持每天读书一小时,让智慧伴你一辈子。省直机关先后投入资金2600余万元,建立职工阅览室、图书室112个,建设省级“职工书屋”示范点20个,为党员干部提供方便的读书场所。(作者单位:湖北省直机关工委宣传部)

湖北文化厅 篇6

【热点背景】

随着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中国传统文化节目进入春天,民众的热情仿佛一夜间被唤醒,种种弘扬传统文化,激发民族情感的节目应运而生。其中最为成功的有两款:《朗读者》,《见字如面》。

《朗读者》于2017年2月18日起,每周六、日晚八点档黄金时间于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与综艺频道联合播出。“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节目旨在实现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传导作用,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摘自《新华网》

《见字如面》则是以明星读信为主要形式,旨在用书信打开历史节点,带领观众走进那些依然鲜活的时代场景、人生故事,去触碰那些依然可感的人物情状和社会风物,重新领会中国人的精神情怀与生活智慧。“这是一档非常尊重演员的节目,它不以消费明星、制造话题为目的,而是在用明星的正面影响力,利用明星最擅长的本领,用最简单的方式展示文化类节目应有的魅力。——”摘至《光明日报》

【真题展示】

中国诗词大会之后,媒体又推出一些朗读者,见字如面等节目,背后透露出中国传统节目的回暖,有人说中国文化的春天来了,对此你怎么看? 【中公参考答案】

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发展速度加快,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足,随之而来的则是精神生活的匮乏。网络的发展解决了一些问题,但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导致网络文化不能成为精神文化生活的主体。在这个时候,中国诗词大会等一系列具备正能量的,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丰富人民精神生活的节目应运而生,人民对于这些节目也是喜闻乐见。

有人说中国诗词大会之后的朗读者,见字如面等节目的产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春天来了,这个观点我是认同的。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富强,我们的民族也已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人民群众对于国家和民族的自豪感使群众更加迫切的需求和认同我们的传统文化。而我们的传统文化也充分可以满足民众需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中的文字体现了传统爱情之美。“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体现了军人的爱国

豪情。“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体现了领导者身先士卒的果敢。这些美好的文化直至今天仍然彰显着历久弥新的魅力。这些魅力又因节目的挖掘和普及被散发开来,更加醇厚。

湖北文化厅 篇7

很高兴能够欢聚一堂, 共同庆祝《重庆日报》60华诞。湖北与重庆山水相连, 文化相融, 历来就有着紧密的联系。在这个值得庆贺的日子里, 首先, 我代表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向《重庆日报》60华诞表示热烈祝贺!对《重庆日报》60年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表示热烈祝贺!

感谢《重庆日报》举办的“报业集团文化产业发展路径研讨会”, 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学习交流机会。

当前, 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正向纵深推进, 文化领域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十七届六中全会把文化产业列入战略性产业, 文化产业发展迎来了新的春天。大发展、大繁荣本身也意味着大竞争、大调整。国家培育文化产业领域战略投资者, 鼓励有实力的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 预示着市场力量将进一步在文化领域增强, 文化产业的竞争进一步加剧, 优胜劣汰、并购重组将成为常态。在这种时代背景下, 党报和党报集团面临一系列的挑战与机遇, 必须与时俱进, 深化改革, 加快转型。从体制机制看, 要实现由传统报社向现代传媒集团的转型;从经营模式看, 要打破传统“两次售卖”的内循环模式, 向多次售卖的外循环、多系统的经营模式转型;从媒介形态看, 要由传统纸媒, 向电子、网络等全媒体转型。特别是, 党报是报业集团的根, 是核心和“底盘”, 面临着把政治责任与经济责任有机结合起来, 把主流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有机结合起来, 把传统“法定”品牌与市场优势品牌有机结合起来, 建设新时期现代强势主流媒体的新的历史课题。我们只有迎接挑战, 更新观念, 不断革新自我、超越自我, 才能成为新的历史阶段媒介竞争的强者。带着向同行们学习求教取经的想法, 我汇报一下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的有关情况。

一、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基本情况

《湖北日报》创办于1949年7月1日, 其前身是创办于1948年的《江汉日报》和《鄂豫报》。2001年成立集团, 现有10报、10刊、3网站和1家出版社、8个公司, 全省17个市州均建有分社, 集团总资产近30亿元, 初步形成了集报纸、期刊、新媒体、图书出版、户外广告、地产、金融等于一体的多元化发展格局。目前, 集团报刊期发行量达700多万份, 是一家拥有五个“百万”媒体的集团和湖北省最大的原创新闻信息平台。集团每天原创新闻信息100万字以上。《楚天都市报》、《特别关注》、《前卫》等3份报刊发行量均超百万份, 其中, 《特别关注》发行量突破400万份, 居全球华文报刊发行量之首;《楚天都市报》发行量超过130万份, 连续第9次入选“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 品牌价值达29亿元;《湖北日报》2012年发行量达到46万多份, 其中, 自费订阅、报摊零售7万多份。荆楚网、腾讯·大楚网拥有200多万独立IP地址, 腾讯·大楚网上月入围中国新媒体30强。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湖北要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要求, 根据省委指示, 今年初, 集团创办了“以全球视野关注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经大刊《支点》杂志, 填补了湖北期刊市场空白, 并进入中南海。上半年, 集团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4%。

二、改版扩容创新, 坚定不移地做大做强主报

在一定意义上讲, 没有《纽约时报》, 就没有时报集团;没有《华尔街日报》, 就没有道琼斯集团。世界报业发展表明, 主报强则报业集团强。作为党报传媒集团, 党报始终是我们的旗舰。中国报业进入主流化时代。进一步提升党报品质, 使之成为拥有强大话语能力的主流媒体, 不仅是抢抓报业发展历史机遇的需要, 更是始终牢固占领主流舆论阵地, 为党长期执政服好务的需要, 还是扩大报业集团传播力、影响力的必由之路。湖北省委高度重视《湖北日报》的发展, 去年召开省委常委会专题研究《湖北日报》的宣传报道工作。去年10月以来, 根据省委书记李鸿忠同志关于《湖北日报》要建设全国一流党报、改版工作“一般不出手, 出手不一般”的指示, 在省委宣传部特别是尹汉宁部长直接指导下, 我们围绕“党报品质, 时代气息, 湖北特色, 大报风范”的改版目标, 在学习中央和省市兄弟媒体经验、吸收近20万读者意见的基础上, 进一步完善办报机制, 实行版面主编负责制, 用稿开放渠道, 竞争择选, 创新栏目设置, 加强主题宣传策划, 改扩版《湖北日报》, 取得了较好效果。比如, 对长江中游城市集群报道, 我们组织专班, 在湖南、江西两省大力支持下, 深入湘赣采访, 并结集成《风起中三角》一书, 赠送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和中央有关部委, 引起各方面对建立“中三角”的更多关注, 收到较好效果。策划的“我看新荆楚”系列活动, 网上征集报名人员达数万名, 包括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劳动模范、著名作家、在校学生、网友等, 其中1000多名读者分别参加了全省17个市州的现场报道, 读者评价这是一次报道方式的重大创新。

改版半年多来, 《湖北日报》有了一些新的变化, 传播力、影响力、服务力有新的提升。发行量增加一倍多, 上半年商业广告同比增长10%。中国记协专门召开《湖北日报》改版和主题宣传创新研讨会;新华社以《湖北开门办党报加强传播能力建设效果明显》为题刊发《国内动态清样》, 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作出重要批示, 中宣部阅评4次发文予以肯定。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等栏目多次报道改版情况, 《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网、新华网等众多媒体也给予很大关注, 刊发《湖北日报》的报道。省委对《湖北日报》改扩版进行表彰, 授予“湖北文化强省建设重大创新成果奖”。很多读者来信来电予以鼓励。

三、做优品牌, 强化集团经济支柱

《楚天都市报》是知名湖北文化品牌, 也是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的经济支柱。今年以来, 《楚天都市报》以“权威、重大、深度、及时、贴近”为主旨实施新一轮改版, 强化深度思维和平民视角, 强化新闻的可读和贴心服务。《楚天金报》主攻“民生、财经、时尚、娱乐、情感”新闻, 强化新闻的个性、柔性、服务、情趣、耐嚼。两报实现差异化发展, 避免报纸低俗化倾向, 树立清新的风格, 为受众提供各类生活服务讯息。改版后两报市场占有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上半年两报广告见报量均稳中有升。《特别关注》作为集团刊物领头羊, 为加快发展, 成立了特别关注期刊集团, 进一步推动“特别”品牌做大做强。

四、优化发展体系, 筑牢战略平台

传媒竞争的加剧使我们认识到, 仅仅依托版面资源, 报业集团难以获得足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只有着眼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充分利用媒体品牌资产, 整合各种资源, 把运营系统向媒体外部延伸, 构建全新的商业模式和运行平台, 才能不断推动报业集团的发展。今年,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报业借鉴世界优秀传媒集团的发展经验, 推动子集团化, 成立了广告集团、期刊集团、印务集团、新媒体集团和文化艺术集团等5个集团, 着力打造楚天181文化创意产业园和楚天传媒产业园, 搭起集团未来发展的战略框架。楚天181文化创意产业园今年上半年实现产值5亿多元。成立新媒体集团, 打造全媒体终端发布———纸质报、手机报、多媒体数字报、电子移动报、户外视屏等完整的新媒体运行系统。广告集团以直属战略子公司———楚天达众传媒有限公司为抓手, 开发人流量密集的交通枢纽、核心商圈、城市地标项目等地的户外广告, 努力开辟集团新的经济增长点。

五、加快品牌输出, 构建多元产业格局

我们利用集团品牌优势, 推动跨行业、跨地区运营。一是进军房地产、酒店、物流业。在上半年严峻的市场下, 我们开发的楚天都市佳园、楚天都市金园两个项目营销顺畅。二是开展资本营运, 扩大股权投资力度。成立了投资公司, 形成了基金投资、新股申购、股票投资、股权投资等四大板块构成的业务体系, 投资证券、银行, 并积极寻找富有潜力、技术含量高、有上市意向的股权投资项目, 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集团经营多元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抗风险能力大大增强。三是向市州拓展发展空间。我们将各地记者站改为分社, 拓展集团在各地业务, 将集团的房地产、文化创意产业、酒店等品牌向各地输出, 大力拓展集团发展新区域。

六、关于今后发展的初步打算

(一) 发展一流的事业。党报集团是新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成为一流党报就是要有一流的事业。我们将坚持党性立报, 进一步强化政治家办报理念, 旗帜鲜明地把正确导向放在首位, 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大局, 深入挖掘报道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 追求出色的主流新闻, 以舆论引导的及时性、权威性和有效性促进新闻事业的快速发展, 不断提升媒体的传播力、影响力、服务力和竞争力。

(二) 培育一流的产业。我们将以打造收入、资产“双百亿”传媒集团为目标, 在期刊发行、户外广告、房地产、金融、文化创意产业等方面实现更大地突破。加快非时政类报刊的转企改制步伐, 力争尽快上市。

(三) 培养一流的人才。要办成一流媒体, 就要有一流人才, 包括名编辑、名记者、名主持、名经营家。我们将运用品牌优势, 创造优良环境与条件, 建立健全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有利于人才创新创造创业的体制机制, 大力引进优秀人才, 培养一支品质优良、业务精通、作风扎实、善于创新、乐于奉献的传媒队伍, 打造全国新闻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高地。

(四) 打造一流的品牌。品牌竞争是商品竞争的高级形态。优秀的品牌是一种巨大的无形资产。一个企业也好, 一个单位也好, 要想跻身一流, 必须要有一流的品牌。我们将着力把《特别关注》、《楚天都市报》、《支点》、楚天房地产公司等现有的品牌擦亮, 同时努力打造新的品牌。

(五) 营造一流的文化。任何长盛不衰的组织都有其杰出的单位文化。一个组织要真正成为一流, 就必须要有先进的文化。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将按照“忠诚、团结、创新、卓越、幸福”的理念, 进一步加强单位文化建设。进一步办好“楚天传媒学院”, 打造具有特色的学习培训品牌, 努力建设学习型集团、学习型组织。坚持与时俱进、顺势而为, 充分发挥舆论的先导与引领作用, 努力做到先一步、快一点、早一刻, 建设先进的传媒文化, 构建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的精神高地。

衷心祝愿《重庆日报》的明天更加美好!再一次感谢《重庆日报》举办这样高规格的论坛。我们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 学习借鉴同行的好做法、好经验, 把我们的工作进一步推向前进。真诚地邀请大家挤出时间到湖北日报传媒集团考察指导。

湖北文化厅 篇8

关键词:湖北;城市文化;传承;发展;研究

[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厅2016年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编号16ZD032]

弘扬茶文化,不仅可以丰富城市文化内涵,而且能够增加城市经济效益,为国家创收。同时,作为城市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延续,有着很重要的使命。我国古代素以“茶”闻名于世,当时外国使者来朝拜,能带回国几箱茶叶,在当时算得上豪礼了。英国学者艾伦·麦克法兰在他作品 《绿色黄金:茶叶帝国》一书中写道:“只有茶叶成功地征服了全世界。”我国茶叶种植大部分分布在长江以南各地区,所以南方不仅种植茶叶经验丰富,更形成了品茶论茶的风气,南方很多城市都有自己颇具地方特色的茶文化。这些各具特色的茶文化,不仅推动了当地城市文化的发展,更是为城市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为湖北茶文化保护传承提供新的路径与平台

如今有很多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都是静态的理论研究,失去了其“动态性”的特点,本文旨在为茶文化的传承注入新的活力元素。

(二)为茶文化与艺术的结合搭建桥梁

通过与艺术的结合,可以丰富其内容、扩展其表演形式,使茶文化的传播、保护具有多样化。

(三)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机会

在保护与发展茶文化的时候,可以采用众筹的模式,筹集资金,利用学校的有利条件,召集专业舞蹈人员及有各种才艺的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创作出新的作品,进行公益演出或商业演出,给公司创造利润,给在校大学生提供创业的机会。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茶艺的概念与特点

1.古代茶艺概念

茶艺就是指泡茶与饮茶的技艺,萌芽于唐代,发扬于宋朝,改革于明,极盛于清,历史渊源相当深厚,自成一体。它是指在茶事活动中以茶叶为中心的全部操作形式的总称,包括选茗、择水、烹茶技术、茶具艺术、环境的选择创造等一系列内容。

2.現代茶艺概念

早在20世纪30年代,茶艺一词就已经在大陆出现,但与现在的茶艺含义又有所区别。20世纪70年代,中国台湾地区使用茶艺一词后,全国各地广泛使用,并赋予其新的内涵。笔者认为现代茶艺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茶就是所谓的茶叶与茶文化,艺不仅是技艺,也是一种艺术形式,例如舞蹈、歌曲、音乐等,二者结合,融会贯通,形成赋有新内涵的茶艺。

(二)湖北茶文化及特点

1.湖北茶文化发展概况

湖北史前茶文化 :湖北史前茶文化起源于炎帝神农氏文化,撰写了人类最早的著作《神农本草经》,使中国农业社会结构完成。

湖北五代时期茶文化:内地贯通南北交通的枢纽是湖北江陵,为当时全国最大的茶市。

湖北唐朝茶文化:唐代陆羽,天门人,精于茶道,著有世界上最早关于茶的著作——《茶经》,因此而闻名于世。他熟悉茶树栽培、育种和加工技术,并擅长品茗,开启了茶的新时代,为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湖北元代茶文化:元代盛世时,兴国及通山产茶的地方,有些园户、商户以茶株纳税,都以江州请用,是元代兴国产茶之证。

湖北明代茶文化:茶业生产不断受到政府重视。据《明史·食货志》记载,产茶之地,湖北以弄昌为首,兴国(今阳新)最盛。

湖北清朝茶文化:清代初期,政府只教种树桑柘,为官员茗茶。因此,从治国安邦的角度出发,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人大力兴办机器制茶,对茶叶进行改良,兴利除弊,开拓茶叶市场,使茶叶生产不断得到发展。

茶马古道源头:羊楼洞,青砖茶的原产地,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有“砖茶之源,百年洞庄”之说。以老青茶为原料,引用观音泉水,经过蒸汽筑成。主要销往内蒙古、青海、新疆、西藏等西北地区和蒙古、俄罗斯、格鲁吉亚、英国等国家,为湖北茶文化在世界各国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三)茶文化艺术特点

1.认知功能

众所周知,茶文化不仅是精神层面的也是物质层面的,它同样是一项艺术作品。而艺术作品是人类文明和知识的载体。艺术往往通过典型的艺术形象反映一个时代的生活和人们的精神面貌,其中具象写实的艺术作品中往往会记录一些现实生活的事件和场景。通过欣赏艺术作品,人们可以认识作品创作年代的一些社会风貌,从而扩大自己的生活视野,认识现实、认识历史、认识真理。了解茶文化可以认识茶的历史,反映一个时代人们的劳作情况和精神面貌,因此具有认知功能的艺术特点。

2.教育功能

科学是以理服人的,而艺术则以情感人,优秀的艺术作品通过对观众情感的影响而陶冶人们的情操,在帮助人们认识生活的同时,培养人们的美好道德情操,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促进人们奋发向上,所以艺术教育有着科学文化教育不可替代的功能。茶文化可以发扬茶德、传播茶道;具热爱祖国、坚韧不拔、谦虚礼貌、勤奋节俭和相敬互让等多种优良品质,因此茶文化具有教育功能的艺术特点。

3.审美功能

艺术作品的本质属性是审美属性,人们通过欣赏艺术作品满足审美的精神需求。可以说,审美功能是艺术最重要的社会功能。茶艺的表演具有审美性,因此茶文化也具有审美功能的特点。

4.娱乐功能

艺术形象的藝术感染力,引发人们的审美愉悦和乐趣,“寓教于乐”“寓教于美”,使人们从中获得精神的享受和满足。它是人们接触艺术作品的直接动因,是对欣赏者要求获得娱乐、休息和精神调剂的满足,其核心是在审美享受中的精神快感。

此外,艺术作品还有宣传功能、传承功能、个性塑造功能、疏导(渲泄)功能、交流功能和促进身心健康的功能等。

三、结论与建议

在创建和谐社会和推动城市文明建设的今天,茶文化起着一定的主导作用,因为城市发展的脚步是以城市的文明和文化程度为基础的,城市间的竞争早已不是产品的竞争、行业的竞争,甚至也不再是各种指标的竞争,而是人才与环境的竞争。

(一)保护和传承湖北茶文化的意义

传统茶文化区别于历史古迹,传统文化更多地是植入而影响个人、影响地区、影响民族,一个有文化底蕴的民族才能不衰落,一个有文化底蕴的民族才能进步,一个有文化底蕴的民族才能让世界认可。十七届六中全会给我们提出了要建设文化强国的要求,也是让我们更好地去传承传统文化,传从而让地区发展进步,让民族骄傲自豪。

保护和传承湖北茶文化,有利于地区经济发展,可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可提高人们对茶的消费水平,增加茶的销售量,促进湖北经济的发展。

保护和传承湖北茶文化,有利于文化传播发展,具有教育意义,可让更多的学生深入了解茶文化、学习茶文化,做文化的传播者和传承者。

(二)发展创意产业,推动湖北茶文化的革新与发展

创意产业的发展依赖于文化资源,而传统民族文化可以为创意产业提供丰富的资源与素材。只要我们能够借助科技的手段发挥文化的想象力,我们完全可以将传统习俗、节日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文化符号转化成创意产业发展所需的文化资源;我们可以利用湖北陆羽的优势发展旅游业,可以将茶艺表演、DIY新的茶饮等推向市场,实现产业化,可以生产各种与茶文化相关的小工艺品。总之,我们应该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其转变成为创意产业。

参考文献:

[1]聂冰心.从南丰傩舞进校园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校传承[J].上海师范大学,2013.

[2]王蕾.谈中国茶文化[D].金陵科技学院,2012-5-24.

[3]王宏建.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4]关芳芳.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评价及旅游开发活化研究——以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J].暨南大学,2009,(7):56-56.

[5]为何风投资本家在转向众筹:省时 可检验产品优势[DB/OL].凤凰网,2015-1-23.http://tech.ifeng.com/a/20150123/

40955589_0.shtml

作者单位:

上一篇:《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守则》下一篇: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