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改革发展

2024-08-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农村改革发展(精选8篇)

农村改革发展 篇1

(一)完善党领导农村工作体制机制。强化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农村工作综合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把农村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农村工作,省市县党委要有负责同志分管农村工作,县(市)党委要把工作重心和主要精力放在农村工作上。

(二)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农村基层队伍建设。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工作的基础。以领导班子建设为重点、健全党组织为保证、三级联创活动为载体,把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领导核心。建设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对做好农村工作至关重要。着力拓宽农村基层干部来源,提高他们的素质,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三)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改进党员教育管理,增强党员意识,建设高素质农村党员队伍。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加大在优秀青年农民中发展党员力度。探索发展党员新机制,不断提高发展党员质量。

农村改革发展 篇2

传统的教师评价多是奖惩性评价, 以奖励和惩处为最终目的, 主要着眼于教师的过去, 面对的只是少数教师。这种评价片面强调评价的选拔和甄别功能, 而没有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和发展功能, 尤其是受到社会某些因素的影响甚至变得有些不合理, 严重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 不利于教师的成长。在新课程的理念下, 我们应努力构建能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评价体系。

一、教师评价体系的制定原则

首先, 评价要立足教育的发展, 教师评价的根本目的不应该仅仅是为了奖惩教师, 而更多的是为了促进教师和学校未来的发展。

其次, 要强调过程, 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 对教师工作的全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系统的、长期的、持续的评价。

再次, 要面向全体, 而不是面向少数优秀教师或少数不称职教师。也就是说, 包括领导和职工在内的全体教职工都要接受评价。

第四, 要互动参与, 要强调学校行政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校内与校外间的沟通, 鼓励全体师生员工, 学生家长, 以及校外有关人员积极参与教师评价工作, 要求评价过程务必是一种双向互动的过程。

最后, 教师评价内容有条件的可以在学校网上进行, 但一切评价都应该客观公正, 甚至应以真实姓名来评价教师。

二、教师评价的内容要全面

在现行的教师评价中, 不少以教师参加教学竞赛的成绩、撰写和发表论文的篇数、学生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等来作为教师评价的主要根据和内容。一些教师在这样的评价体系下, 千方百计地想在这些方面出成绩, 有些甚至是以牺牲学生的发展为代价, 或者是在竞赛中投机取巧博取名次, 而在正常的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中却不认真对待, 甚至领导关照、学校评价制度的片面性、人情关系占有主导地位, 这种片面的评价对教师的发展产生了很多消极的影响。

既然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我们评价的出发点和归宿, 那么我们的评价内容就应该包括教师职业道德、职业角色、专业知识、学历、业务能力、教育科研等多方面的内容, 通过评价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全面发展。教师的职业态度、师德水平、工作方法是直接关系教师形象的因素, 在评价中应当加以重视。

评价内容全面并不是暗示我们在评价教师时要面面俱到, 而是要用积极的眼光和多个角度去看待教师的成长。每一个教师都有其独特的能力和才能, 有些教师教学能力强, 有些教师管理班级有一套, 有些教师科研能力强, 不一定要分出谁强谁弱, 而是要通过评价引导教师看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能为自己教师生涯的发展和成长负责, 能成为有自己教学风格的教师。另一方面, 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每个教师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的速度是不一样的。我们在评价时要根据发展的原则, 提倡教师自我的纵向比较, 以专业化为我们的最终归宿和目标, 通过评价促进教师的持续性发展。

三、教师评价的几个方面

教师评价要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 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

1. 通过教师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 提高专业素质。

只有教师才更了解自己的实际问题, 只有教师才能为自己的成长负责, 而教师的自我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要素。因此我们在评价时要注重激发教师的自我提高动机, 调动教师积极的自我反思与实践, 使其以主体身分投入其中, 让他们在反思中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完善教育教学行为和提高教学能力。

通过教学后的反思, 教师会意识到新课程对教师自身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清楚了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他们所获得的决不是某一节课如何上, 而是从中提高了教学能力, 并能因为反思而主动地去实现自我更新和自我完善, 这个意义比反思这节课的效果和评价获得的等级要深远得多。

在进行教师自评时, 要实施低利害评价, 避免把评价结果与教师的利益直接挂钩。否则会影响评价的客观性, 不利于教师深入反思自己的不足, 改进工作中的问题。

2. 学生评价。

在以往的教学中, 学生只是作为评价的对象, 往往只能接受评价。新的评价理念积极调动学生参与评价, 把学生也作为评价的主体。

《我国淡水资源》教学后, 教师们都在热烈地争论这节课应该怎么上才更有实效。听课教师认为授课教师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掌握得不太好, 活动太多, 学生可能在活动后没有多大的感悟。应该在指导行为方面更结合实际一些, 减少一些看起来太花哨的活动, 提高活动的实效性, 上课教师也认可了大家的意见。但接下来的情况让作为教师的我们始料不及。很多学生在上完一节教师们评价为花哨的课后却深受感动, 在周记上不约而同地写到了这节令他们难忘的课。有些学生则在周记里提到很喜欢教师上课时所采用的诗歌朗诵、设计广告等活动形式, 而这些形式却被听课教师评价为太花哨了。有个学生在周记中写道:回家后我看到妈妈把洗菜的水顺手倒掉, 很心痛地对妈妈说:“妈妈你知道吗?我国的淡水资源已经很少了, 请妈妈节约用水!”这难道不就是我们想达到的教学效果吗?我们能轻率地下“活动没有实效”这个结论吗?这带给我们深深的思考:如果脱离了学生在教学后真实的感受和体验, 教师就凭空争论某节课的好坏是不全面的, 如果不能受学生欢迎的课, 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促其形成良好的行为和社会性发展的课, 怎么能称之为一节好课呢?再精密的教学设计, 再高超的教学技能, 如果没有学生的认同, 那也是毫无意义的。要评价教师的教学, 学生的意见最有说服力。

让学生参与评价, 能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的着眼点最终是为了学生的发展, 教师的教应该为学生的学服务, 对教师的评价最直接的根据应该是学生的发展水平, 因此, 应该以学来论教。但不是仅仅以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评价教师的教学。

因此, 我们鼓励教师在上完课后, 根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 设计不同的评价表格, 让学生填写对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表, 将学生对课的评价意见作为衡量教师教学效果的参考依据之一。这只是让学生参与教师评价的形式之一。作为教师, 和学生沟通的机会是无时不在的, 我们鼓励教师自觉地利用各种机会听取学生对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这往往能让教师更快更准确地发觉自己教学中不良的教学行为并得到改进。

学生参与评价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问卷调查来进行, 或是开展评比活动让学生来当评委。如在不少小学开展的“我最喜爱的教师”活动, 学生根据学校各位教师的表现评出他们心目中最好的教师。不少获得这种称号的教师表示:得到学生的认同比获得其它奖励更令人鼓舞, 毕竟教师的生命价值要通过学生来得以体现。学生的评价是一种鼓励, 更是一种鞭策, 能让教师往更高的台阶攀登, 不断地完善自己。

3. 教师之间的互评。

教师之间的互相评价能使教师比较容易发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有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同行之间在对话和争论中, 往往能对教学中的问题有更全面和深刻的认识, 达到教师和评价者的双赢, 实现评价者和被评者的共同成长。尤其是被评价的教师在旁观者的评价中, 往往能跳出自己思维的迷宫, 有豁然开朗、柳暗花明的感觉。

在教师互评时我们应注意处理好两个极端, 才能使这种评价真正发挥实效。一是不能只说好话, 不谈不足。有些教师在评价时彼此恭维, 戴高帽。这样的评价流于形式, 被评的教师不但不能了解自己的真实教学水平, 可能还会沾沾自喜, 满足现状, 不利于自身的发展。另外一个极端是只挑毛病, 没有肯定。有些教师听课后把讲课教师说得一无是处, 毛病一大堆, 优点却没有, 大大打击了上课教师的积极性。这种评价也没有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可见, 引导教师转变评价的观念, 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是很关键的。教师之间要建立坦诚、互相尊重的关系。同时还要解除教师的思想顾虑, 让教师认识和感受到互相之间的评价是为了学生的发展, 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不是为了找毛病挑刺, 也不是为了评先进树典型, 更不是为了淘汰一些教师。在实行人事改革的时期尤其要摆明态度, 将诊断和选拔性评价及发展性评价区分开来对待。这样, 教师才能放下包袱, 把自己对教师的真实意见和想法毫无保留地表达出来。

我们在实践中鼓励教师角色互换, 以肯定教师的成绩为主。在这基础上, 以“假如我来执教这节课, 我会怎么处理”来带出他对课堂教学的意见, 提供上课教师参考。

4. 家长和社会的评价。

某小学通过“和家长的一封信”这种形式加强和学生家庭的沟通。除了每天的家庭联系簿外, 学校每位教师都要不定期地和学生家长通过信件的形式通报学校与班级的工作, 而家长也通过反馈表对教师的工作进行评价和提出自己的意见。很多家长的评价使教师们深受鼓舞, 作为教师的价值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和彰显。也有家长把自己对教学的意见反馈给教师, 家长中也蕴藏着很多宝贵的教育资源可以利用。家长参与评价教师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家长提出的宝贵意见也使教师们对教育教学的改进有了更明确的方向, 有利于教师自身的发展。

家长参与评价, 还可以充分利用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活动, 通过各种渠道让家长通过口头或书面的形式把评价意见提供给教师, 便于教师听取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

多元的评价主体共同参与教师评价, 这样的评价结果能比较准确和客观地反映教师各方面的能力和水平, 以及教书育人的成果。

四、建立教师评价档案

借鉴成长记录袋这一方式, 在教师评价中通过为教师建立成长档案来记录和引导教师的成长, 它不是给予教师好与不好的结论, 而是注重教师在业务学习发展过程中成长和改变的事件。应提倡建立过程型档案袋, 通过过程型的成长档案更能把教师的每一步成长都记录在册, 教师能从中看到自己成长的足迹, 而不是仅仅“秀”自己的成果。

档案袋由封面目录、个人简介、学校目标、教师自身发展目标、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个案分析、教师互评、校长导评、成果展示几部分组成。

这种过程型成长记录袋是一个持续的循环往复的过程, 将教师自身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密切结合, 使教师的个人需要与学校的需要巧妙地融为一体, 并通过“小步子”原理, 在不同时期引导教师指定适切的成长目标, 使教师能持续渐进发展, 教师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会带动学校的发展。成长档案不但能促进教师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和民主参与, 而且能促进教师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和发展。学校也会因为使用这种评价方法而得到发展。

农村改革发展 篇3

一、农村经济发展客观上要求农村金融改革

虽然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但经济始终决定着金融。目前我国农村经济结构明显趋于多元化和多层次化,我国农村的产业结构已不是单一的第一产业,第二、第三产业有了较大发展,各产业内部生产结构也是多元化的。在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产业结构仍以传统的农业为主,生产、交易方式和技术手段落后,主要表现为简单的生产加工,小规模商品集市贸易等。而在经济发达地区,产业结构已经实现了以第一产业为主向第二、第三产业为主转移,城乡一体化程度较高,基本实现了工业化和城镇化。经济结构的多层次性客观上要求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的多元化。而农村金融结构的调整却没有跟上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以农村信用社为主体的农村金融机构由于规模小,人力资源少,技术装备差,提供的金融服务主要是一些金额小、技术含量低、管理成本高的零售业务,主要局限于传统小农领域,贷款品种少,不能适应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可见,金融需求的多元化客观上也要求金融组织的多元化和多层次化。所以在制定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目标时,应围绕各地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和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总目标来进行。

二、农村金融的变革又会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金融是国家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农村金融当然不例外。农村金融不但影响农村经济发展速度,也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区域、产业、行业等结构,最终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质量。在资源短缺的国家,这种反作用十分明显,在我国广大农村领域尤其突出。所以,我们要重视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关系,农村金融的改革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农村经济发展总目标,特别是在目前结构调整和资金短缺的背景下,金融对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农村金融改革,更好地优化资源配置,从而达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目的。

三、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的不适应性表现

(一)国家正规金融资金供给不足

首先,农村金融机构长期担负着从农村吸收资金为国家工业化服务的功能,为农业和农村提供贷款服务的很少,农民和部分乡镇企业被排斥在正规金融市场之外。农村经济主体的多元化发展对金融的需求无论量上,还是质上都发生了很多变化,产生大量资金需求。

其次,资金大量流出农村,各类商业银行在县及县以下吸收的存款相当部分流出农村,特别是邮政储蓄机构在农村网点广泛,而且只存不贷,使大量宝贵的农村资金通过邮政储蓄机构抽走,资金非农化严重,支农力度在下降。

最后,当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退出县及县以下地区,上收贷款审批权,撤并营业网点和机构。商业金融机构从农村撤走,意味着资金在农村稀缺程度加剧。虽然网点的减少有利于加强金融机构管理,提高规模效益,节省机构本身的运作费用,但十分不利于广大农户和乡镇企业,大大增加了他们获得金融服务的成本。在某种程度上金融体制改革削弱了农村金融的实力。即使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存在于农村,由于其本身在小额贷款信息和成本上先天的劣势,也难以给小额金融需求提供服务。在我国目前的农村金融市场,金融服务单一,金融机构缺乏竞争力和活力,与农村金融需求多样化、分散化形成鲜明的对比。

(二)作为支农主力军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包袱沉重

农村合作信用社定性为合作金融,服务对象限定在农村。长期以来,信用社对支持我国农村经济,特别是农民、农户经济发挥了主力军作用,为国家承载了大量政策性负担。中央政府和中央银行要求信用社支持“三农”,以及地方政府对农村信用社贷款投放的行政干预,其实是赋予农村信用社相关的政策性责任,以为是为政府发展和稳定农村政治目标服务,但国家优惠性政策不到位,加重了信用社负担。比如,保值储蓄利息支出没有补贴,损失达100多亿元;政策性贷款积累了几千亿,农村信用合作基金会垮台后,呆帐归并到合作社。这些都导致农村信用社与其它金融机构客观上存在不平等的竞争条件,既不利于自身业务的发展壮大,也不能满足农村金融领域中多元化的金融需求。

(三)非正规金融机构活跃了农村经济,但发展受到抑制

面对正规金融机构供给的缺口,以民间借贷为主要形式的非正式的金融活动在广大农村、县域自发地活跃起来,这些小金融机构以当地经济为主要服务对象,机制灵活,表现出良好的生存能力,由于国家监管跟不上,最终被整顿、关闭了。

正规金融机构供给不足,农村信用社在农村又造成垄断,形成农村居民融资渠道单一,这必然导致民间自发金融组织的发展和创新。各种自发产生的乡村非正规金融组织,以其实行民管民用的制度优势,将村民的储蓄和借贷活动联系在一起,给予农户获得小额贷款的机会,为解决长期困扰农村资金需求的矛盾找到了一条途径,是挣脱现行法规、制度羁绊的表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农村经济和市场发展的需要,但与政府的改革方向不一致,发展受到抑制。

四、农村金融要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

针对我国目前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我国在利用金融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考虑现实、勇于创新。我们既要发展和完善正式金融机构,又要大力发展非正式中小型农村金融机构,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最佳的金融服务。在我国广大农村,经济主体规模相对较小,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的,因而适合于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安排的金融机构的规模应和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产业相联系。

(一)完善与引导正式金融机构支农

政策性金融具有填补市场空缺、贯彻政府经济政策的特殊职能。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将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分离,对于加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是具有成效的。但随着粮食购销体制改革的基本完成,其职能单一,因此对农业发展银行的职能作用有必要重新定位和调整,增加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业综合开发、科技开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的资金投入,承担起真正意义上的政策性银行的职能。

近年来,各国有商业银行积极收缩农村阵地是其追逐利润最大化的体现,另外农村贷款主体没有抵押、资金需求额度小的特点,会加大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和成本。可见,大型商业银行进入小农户和小企业存贷需求集结的市场,信息收集成本高并缺乏规模效益,国有商业银行具有追逐利润最大化特点,寄希望于国有商业银行支农并不现实。当然,对于一些大型的、效益好的农业企业和产业,国有商业银行可以完全按照市场化、商业化的方式运作,自主地对农村有市场、有效益的项目进行支持。

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性质和将来的形式,应根据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来确定,根据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信用社自身经济实力考虑其可能的发展方式。可以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把信用社改组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基层网点机构;可以按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制原则重新组建农村信用合作社;也可以在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按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原则把农村信用社改组为农村商业银行,以适应快速发展的农村经济的需要。

(二)培育非正式金融机构,积极发展民间金融

政府对民间金融组织的做法,不应该是简单的禁止与取缔,而是要加强管理与规范,适当放宽农村金融市场的限制,放松农村金融市场准入,允许和扶持其它金融组织的发展,以便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形成一种竞争局面。对于一个多元的经济社会而言,多种经济成份平等竞争是十分重要的。

农村卫生改革发展考察报告 篇4

为了全面掌握我县农村卫生事业发展情况,不断促进我县农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全县农村卫生事业发展。按照县人大常委会工作安排,9个乡镇卫生院,12个村卫生室和1家民营医院,采取听汇报、实地查看、走访群众、翻阅资料、召开座谈会等方式,解我县农村卫生工作情况,并征求乡村医生、村干部、人大代表等对我县农村卫生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还组织乡镇人大开展调研,广泛收集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对我县农村卫生工作的基本估价

近年来,我县农村卫生事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的工作方针,以建立覆盖全县人民医疗卫生基本制度为目标,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为着力点,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府责任,坚持城乡统筹,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推进我县农村卫生事业协调发展。

(一)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得到加强,服务条件有了较大改善。近年来,县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紧紧抓住国家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国家专项资金,不断加强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着力改善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就医需求。一是服务网络基本实现了全覆盖。我县有县级医院2家,乡镇卫生院27家,民营医院3家,村(社区)卫生室531个(已建成规范化卫生室255所),个体诊所12家,药品零售企业270多家,县乡公立医院有病床718张。县乡两级医疗机构有在编人员896人(其中乡镇卫生院405人),有卫生技术人员768人(其中乡镇387人)。医务人员中大学本科137人,专科419人,中专220人;获高级职称的21人,中级职称180人,初级职称428人。基本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乡镇卫生院为主体,村级卫生室为基础,民营诊所为补充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极大地方便和满足了广大群众的就医需求,基本解决了农村群众看病难的问题。二是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初步统计,近年来各级争取中央、省、地专项资金8000多万元,用于改善业务用房、新增设备、建设标准化村卫生室、农村改厕、配置急救车等。县乡村医疗卫生条件得到了不断改善。

(二)不断强化内部管理,医技水平和服务质量有了较大提高。一是全面加强医疗卫生人员业务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通过采取开展“医院管理年”等活动,采用在岗培训、选送进修和开展乡村医生培训等措施,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对职工进行了业务水平提升和医德医风教育。二是全面加强了医疗质量管理。全县医疗机构不断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落实了各项质控措施,制定了医疗服务考评标准,并将服务质量与个人工资挂钩,严格实行考核奖惩,确保了医疗安全,促进了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三是实施了乡镇卫生院医疗制度改革,全面推行了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年,制定下发了《县医疗机构绩效工资考核办法》,乡镇卫生院院长实行聘任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职工实行全员聘用制,人员工资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由于强化内部管理,提高医技水平和服务质量,就诊人员不断增加,业务收入不断提升。据初步统计,全县27个乡镇医院中,中心集镇卫生院年营业额超100万元的,约占乡镇总数的二分之一。

(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顺利推进,医疗保障能力不断提高。新农合工作自2007年开始在我县推行以来,县人民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坚持以解决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为着力点,制定了《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细则》,相继成立了县合医局和乡镇合医站。工作中强化

宣传动员,创新工作机制,完善监督体系,促进了我县新农合工作扎实稳步推进。全县新农合参合率逐年稳步提高,补偿方案不断优化,补偿标准稳步提升,农民群众受益面持续扩大,保障能力显著增强。5年来,农村参合率由77%逐年提高到95%,累计筹资33988余万元(其中个人筹资4989余万元)。累计就诊134.43万人次,其中住院统筹14万人次,医疗费用31874.23万元(截止2011年5月),总报补金额达17919.15万元,报补率达56%以上。大病住院补偿封顶线由原来的4万元调整为6万元,实行了个人账户过渡到门诊报补,建立了新农合与民政医疗救助制度的无缝衔接机制,完善了农民大病医疗救助制度,使参合农民重大疾病补助总额得到不断提高,极大地解决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使民生工程得到进一步落实,合作医疗的优越性得到了进一步体现,社会和谐得到进一步促进。

(四)公共卫生工作扎实推进,基本卫生服务均等化成效显著。县政府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方针,认真履行公共卫生职责,加强卫生健康宣传教育,构建了县、乡、村三级防疫网络。一是建立了疫情报告制度。各医疗机构对发现的法定乙类传染病病例(如对麻诊、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等)及时报告。二是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县乡(镇)医院分别开设了肠道专科门诊,加强对外环境的监测,对报告的麻疹病人进行了个案调查。认真开展以“甲流”为重点的传染病防控工作,各乡镇卫生院按照“甲流”防控预案的整体要求设立了隔热门诊室,购置了相应的仪器设备及医疗消毒药液,有效地防止了传染病的传播。三是计划免疫工作得到强化。县人民政府认真部署,强化责任,规范接种门诊建设,免疫工作有序推进。四是妇幼保健工作稳步推进。结合农村“降消”项目的实施,县乡卫生院把孕产妇和儿童保健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不放松,切实开展产前健康检查和妇科病普查普治工作,建立了妇幼保健和孕产妇管理系统,为妇幼保健工作科学、规范、有序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五是强化职业病防治工作。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知识的宣传,重点对水泥、砖瓦、化工等重点企业负责人进行职业卫生知识和法律、法规的培训,督促用人单位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制定和落实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开展对企业职业卫生的专项监督检查和整治。如今年已经开展了全县洁具行业生产企业职业卫生专项整治,加大对造成职业中毒的有关责任单位和个人的处罚。六是开展农村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加强对精神病及慢性病人的救治和管理。各乡镇卫生院对辖区内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服务,并对精神病及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筛查,建立了“一病一卡一上报”制度,适时开展家庭随访。

(五)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农村食药市场得到有效净化。在食品卫生安全方面,一是加强对从事食品行业从业人员的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业务素质。二是加强对食品市场的检查,开展食品卫生专项整治。近3年来,开展食品卫生专项整治7000户次,罚款1万余元。此外,通过聘请药品协管员、信息员和加大对遍布全县农村的药店、村卫生室规范化药房的建设,并依法打击游医、药贩。近3年来立案查处各类非法行医案件4起,取缔非法行医场所2个、人员4人,没收医疗器械120件、药品780盒,罚款

1.5万元。通过一系列的监督检查,有效地净化了农村的食品、药品市场,促进了农村食品、药品的安全。

(六)医药购销体系和乡村医疗机构管理不断创新,医疗转自http://卫生的公益性质得以体现。为了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县人民政府及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积极落实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有关政策,严格按照《贵州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药物目录(2006年版)》,将国家规定的307种和省里增加的110种药品品种作为我县卫生机构使用的基本药品。从今年3月10起,县乡镇卫生院药品统一实行网上采购和零

差率销售,构建了有效的农村医疗基本药物供应保障体系,降低了患者的医疗成本。药品供应制度的改革,保证了药品质量,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药品采供中间环节,降低了药品价格。据测算,药品实行网上采购和零差率销售后,使药品价格较以前下降了15%左右。为了进一步彰显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建立和完善了政府补偿机制,保证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乡镇卫生院的正常运转,各级财政对乡镇卫生院按照药品价额的15%予以补助。

(七)强化环境治理,农村爱卫工作蓬勃开展。一是加强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重点以学校、托幼机构、村寨为重点,采取上卫生知识课、专题会议、发放宣传资料、广播电视、黑板橱窗等形式对传染病的预防进行广泛宣传,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和疾病防控能力。二是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各乡镇结合新农村建设,把改厕和环境卫生整治作为重点来抓。自2007年以来,共改厕6000余户,各乡镇集镇所在地和县乡新农村示范点都聘请了清洁员,建立了卫生保洁制度,实行了垃圾集中处理,有效地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农村卫生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我县农村卫生队伍,呈现出青黄不接的现象。一是学历、职称偏低,年龄老化。目前我县405名乡镇医务人员中,还有中专及以下学历132人,中级职称只有49人,初级还占199人,489名村医中50岁以上的有178人,县妇幼中心44人中48岁以上就有28人。二是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有待提高。调研中我们了解到,绝大部分乡镇都因为人手紧缺,经费紧张,无力安排医务人员外出培训学习,造成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难以提高。个别医务人员,特别是村医职业道德不高,乱开药方、使用过期药品、套取合作医疗资金的现象时有发生。三是缺编严重。按2003年全县编制总数1069人,都还差173人,永远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目前有杨家坳乡、长坝乡、香坝乡、板桥乡、兴隆乡、亭子坝乡、思林乡、东华乡、枫芸乡等乡镇医务人员现有人员不足10人。县卫生监督所缺编缺员10余个。正常工作难以开展。据统计,县两家医院自聘人员225人,目前乡镇自聘人员有154人,如果按照现在的标准1.4‰的比例计算,乡镇卫生院目前缺编缺员在400人左右。由于人手不够,一些医务人员一兼多岗,部分医院的有关科室无法运行,设备闲置。群众“看病难”的问题还客观存在。

(二)宣传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随着农村医疗体制的改革,政府出台了很多惠民政策,如不加大宣传力度,群众难以知晓,结果“惠民”就“会不到民”。调研中了解到,部分边远山区群众对新农合政策还不够了解,只知道乡村干部在收钱,医院药品实行零差额、妇女住院分娩实行全免费、医院药物实行基本药物制度、网上采购,群众知晓率就更低了,这些都影响着民心工程的落实,更影响了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

(三)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经费筹集难。一是相当部分农民认为自己身体很健康,没有生病,缴了也是打水漂,有的认为自己已参加企业的保险或学生保险或其他商业保险,所以不愿参加合作医疗。二是有的干部工作方法简单,工作不扎实,缺乏与农户沟通。有的没有主动上门,而是等待群众上门缴纳,不注意协调合作医疗服务、管理与农民的利益关系。三是由于宣传不到位,大部分群众对从个人账户过渡到门诊统筹理解不够,加之每年的缴费都有所增加,有种不信任感。

(四)财政投入还相对不足。我县对卫生事业的投入虽然逐年增加,但与周边县市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公共卫生、医疗机构及其他方面的事业经费基数偏低,增加缓慢。一是

乡镇医务人员同时承担着农村预防和保健等日常公共卫生管理职能,工作任务繁重,由于乡镇卫生院空编缺员现象严重,大部分乡镇卫生院不得不自己出资临聘人员,负荷较重。二是县合医报补监督面大,全县有540个医疗报补单位(其中村卫生室489个),还加对外地住院报补的核查,行政成本的增加,导致经费紧张。县卫生监督所负责全县5000余个食品生产经营单位、1000余个公共经营场所和50多所寄宿制学校的监管任务,经费尤显不足。三是部分医疗单位因基础设施建设经费欠账大,如文家店、三道水、县人民医院等。

(五)村级卫生室的监管工作需进一步加强。由于村医素质的参差不齐,乡镇合管站管理能力跟不上(大部分属“门外汉”,非专业人士),加上“天高皇帝远”,他们在从事医疗卫生工作中难免出现这样那样问题。调研中发现,存在过期药品、合医报补缺乏真实性、缺乏基本医疗急救措施等。

三、建议意见

(一)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一是加大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相关政策和制度的宣传,进一步加强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宣传,加强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药物网上采购和零差率政策的宣传,加强大病救助政策的宣传。加强“降消”项目政策的宣传。二是加大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切实加强《食品安全法》、《传染病防治法》等的宣传。三是加强健康教育的宣传。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政策法律的知晓度,不断增强广大经营者遵章守法的自觉性,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

(二)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针对全县医疗机构严重缺编缺员实际,特别是边远乡镇卫生院,一是重新核定编制,要按照现在的标准,以1.4‰的比例把编制核定到各乡镇卫生院和县城医院。二是引进人才,到大专院校招录大中专毕业生到我县各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三是深化医疗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绩效工资制,制定优惠政策,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使人才引进留得住。四是加大技术培训,提升医务人员业务能力。

(三)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一是加大食品药品安全检查力度,确保食品药品安全。二是加大新农合资金报补监管力度,避免新农合资金的流失。三是加大基本药物制度和零差率销售的监管工作。

(四)重视和加强中医药事业和民营医院的发展。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在与疾病长期斗争过程中积累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类健康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长期以来,我县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得到上级主管部门肯定和认可,年被评为全国中医工作示范县。我们要举全县之力,给予重视和扶持。民营医院是公立医院的补充,是医疗体制改革的内容之一,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必然,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从政策和资金上给予大力扶持,让民营医院健康发展。

农村改革发展的调研报告 篇5

当前,党中央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美好图景。与此同时,中央明确强调新农村建设必须尊重农民意愿,不能搞形式主义。显而易见,新农村是农民自己的家园,农民期盼什么,需要什么,他们最有发言权。

二、调研时间:

XX年3月---XX年10月

三、调研范围:

居力很镇15个行政村

四、调研内容:农村改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发展意识跟不上发展需要

1.农村基层干部综合素质不高。在农村改革发展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是核心。但部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落后于农村改革发展客观形势的需要,党员干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较弱,对发展认识不够,对上级的依赖思想较为严重。农村干部队伍综合素质不高,农村基层干部存在年龄老化、文化素质偏低、政策理论水平不高和工作责任心不强等问题。

2.农民群众观念陈旧,市场意识不强。大部分农民群众文化素质低,发展意识淡薄,农业生产上只顾传统种植,在一些利益问题上,只顾眼前小利,忽视长远效益,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有的村上级给农民提供最优惠的政策和服务,但大家不积极、不配合,致使成型的好项目无法落实。

(二)农业结构有待调整,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转化力度不够

近年来,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市场需求向多样化、高品质方向转变。乡党委、政府虽然积极帮助和引导农民实施产业结构调整,但由于不少农户无技术、无资金、无经验,不能形成农业产业化经营,无法形成规模效应,造成投入多、产出少。加之由于农业生产的低效益,农村中稍有文化素质,有一技之长的青年男女,纷纷外出,不愿从事劳动强度大的种植业,而留在农村的老年劳动力和妇女劳动力,因缺文化,对新技术、新生事物接受慢,宁可固守低效益的传统种植业,不愿向畜牧、蔬菜、水果等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生态农产品转型。

(三)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1、道路问题:居力很镇地处科右前旗政府南,东、西、北三面与乌兰浩特市、吉林省洮南市接壤,111国道横贯全镇,白阿铁路从镇东南穿过,交通便利,通讯便捷。通过多年努力,全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夯实,但从总体上看,村级道路还显得薄弱。“要致富、先修路”,群众普遍认识到这一点,但乡村公路建设项目有限、缺少资金,群众想修路的愿望与上级投入还有差距。农田水利等建设也离农村发展的要求还有差距。

2、办公及活动场所问题:全镇15个行政村现已基本解决办公场所问题,但是有部分不够标准,利用学校当临时的办公场所,活动场所只有在镇政府所在地前进村有一个标准的活动场所外其他村有个别的也都存在地方小、无活动设备等问题。

(四)农村卫生环境普遍较差

几乎所有的行政村都没有垃圾回收点,有部分农村家庭没有独立厕所,农村卫生环境不容乐观,整体上是脏、乱、差的局面。

(五)农村存在的陋习

现在有的村还存在赌博的现象,一到冬季就开始聚集赌博,有的甚至把一年的收入输光了还欠了很多外债。对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在村里你经常能看到十几岁的孩子在家干活,问到为什么不去上学时他们说“不愿意上”十几岁的孩子对问题的看法是简单的,这需要的是家长的正确的引导。

仍有少数村民现在还迷信,相信xx,影响到正常的生产生活。

五、解决问题的几点建议

1、发展农村经济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根据不同情况,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的原则,理性发展、适度发展、协调发展、科学发展。

2、搞好村镇规划,新农村要有新面貌。要有个像样的办公场所,要有农民的业余活动场所,要丰富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农民兄弟们基本上按照城市的样子,规划自己心中的新农村。他们认为,建设新农村,首先要把农村卫生环境搞上去,干净整洁才是新农村应有的面貌;其次,做好村镇规划、产业规划和城乡规划是建设新农村的基础;再次,搞好示范村和新村镇建设,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动力。

3、优惠政策要延续,幸福美景万年长。近三年,中共中央制定出台了关于“三农”问题的三个一号文件,有力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开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农民在举双手赞成优惠政策的同时,也衷心地希望国家政策能持久永恒,用持续稳定的政策来维护这来之不易的好局面。

4、易旧俗、树新风,新农村要有新风气。各村制定符合实际、能治“坏习气”的《村规民约》。像红白喜事、赌博现象都要按新村规处理,全体村民共同参与起来,共同抵制歪风邪气,弘扬社会正气,改变“遇事没人管,谁管遭白眼”的现象。

5抓好村级干部队伍建设,拓宽选人用人渠道,用好大学生村官。加强农村基层党员教育,充分发挥党员的领导带头作用。推广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促进农作物的增产、增收。鼓励农民进行创业,对创业者给予优惠政策与奖励,政府帮助发展大型养殖产业。落实好上级下达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指标,不搞‘面子工程’。加强农村、农民的文化教育,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进行精神文明建设。

湖北农村改革发展回顾与展望 篇6

中共湖北省委财经办(省委农办)

2008年第12期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报告

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从农村发端。30年来,围绕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重要的政策性文件,尤其是改革初期的5个和近5年的5个共10个中央“一号文件”,一直引领着农村的改革发展。30年来,湖北历届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不断改革创新,扎实工作,推动了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富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顾30年的巨大变化,展望新时期农村改革发展的光明前景,对于做好新时期的“三农”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30年来我省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一)农产品产量及综合生产能力取得历史性突破。改革以来,我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产量得到极大的提高。种植业:1978年到2007年,粮食总产由1725.7万吨提高到2185.4万吨,增长了26.6%;棉花由36.7万吨提高到55.7万吨,增长51.8%;油料由23.7万吨提高到256.3万吨,增长9.8倍;茶叶由1.7万吨提高到10.5万吨,增长6.2倍;水果从10.3万吨提高到334.7万吨,增长32.5倍。养殖业:淡水产品总产量从11万吨提高到370万吨,增长33.6倍;生猪出栏由919.3万头增加到3126.2万头,增长2.4倍;牛出栏由6万头增加到139.4万头,增长23.0倍;羊出栏由39.1万只增加到431.4万只,增长11倍。目前,全省已稳定形成年产2500万吨粮食、50万吨棉花、275万吨油料、250万吨猪肉和350万吨淡水产品的综合生产能力。

(二)农民就业、收入和生活水平得到历史性提高。农民就业:改革以前,“左”的思想、计划经济体制把农民紧紧拴在有限的土地上,在“土里刨食”,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30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以及党和政府采取多项措施引导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农民就业水平大大提高。目前,全省1000多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和非农产业就业,超过农村劳动力总数的一半。农民收入:从1978年到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11元提高到3997元,增长36倍;反映农民生活质量的恩格尔系数,由70.8%下降到47.9%。食品供应:改革以前,湖北城乡市场肉蛋奶供给短缺,长期实行凭票定量供应。30年来,随着生产的发展,肉蛋奶有效供给迅速增加。按总人口计算,2007年全省人均占有猪牛羊肉是1979年的2.8倍,人均占有禽蛋是1982年的3.3倍,人均奶类占有量是1978年的5.5倍,人均淡水产品占有量是1978的3.2倍。住房条件:从1978年到2007年,全省农村砖瓦房比例由11%提高到89.5%,农民人均住房面积由16平方米增加到38平方米。耐用消费品:改革前农户家庭除了木床、木桌和少量的木衣柜外,几乎没有什么家具,2007年全省农村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固定电话58.4部、电脑2台、移动电话104.6部、彩电98.8台、冰箱26.2台、洗衣机34.6台、摩托车35.8辆。

(三)农村经济结构发生历史性变化。改革前,农村主要产业是农业,农业又主要是种植业,种植业又以粮食生产为主,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比重接近80%。单一的结构使农业的效益低下,农村经济长期徘徊。改革以来,经济作物发展较快、养殖业逐步放开搞活、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业产业化经营逐步推广、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农村经济结构发展巨大变化。2007年全省种植业中粮棉油种植面积之比变为 45: 44:11,整个种植业呈现多样化发展,产值达到种植业总产值的5%及以上的作物有7个,达到10%及以上的有2个。蔬菜、油菜、茶叶、水果、食用菌和药材等产业规模比1978年扩大3-15倍。畜牧业逐步由家庭副业向农村支柱产业转变。2007年全省畜牧业产值由1978年10.8亿元增加到747.9亿元,增长69.3倍;其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2.8%提高到32.7%。改革以前,我省农村非农产业极不发达。1978年,全省社队企业(乡镇企业的前身)总产值为19.3亿元,约为全省农业产值的1/5,2007年乡镇企业增加值为 2343.1亿元,是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的1.7倍。

(四)农业的技术、装备水平、生产效率获得历史性提升。改革30年来,湖北农业装备水平和科技水平大幅度提升,带来农业综合效益不断提高。2007年全省农业机械总动力255.1亿瓦特,比1978年增长3.1倍;大中小型拖拉机83.4万台,增长8倍;机耕面积3354.9万亩,增长86.3%;农村用电量87.8亿度,增长12.3倍;化肥施用量299.9万吨,增长5倍。农业科技推广运用步伐加快,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由2000年46.1%提高到2007年的52%。随着农业技术、装备水平的提升,生产效率和效益也大幅度提高。2007年每亩耕地的种植业总产值(现价)达到2387元,比1978年增加2253元,增长15.8倍。

(五)农村体制机制发生历史性变革。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先后改革、完善了农村土地经营制度,彻底打破了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经营体制,确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逐步取消了农产品统一派购制度,改革了农业生产资料流通方式,放活了农村商品市场,赋予了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收益支配权和农产品处置权;建立了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和多种经营形式并存的所有制格局;开展了税费改革试点和以乡镇机构改革为重点的综合配套改革,建立了“以钱养事”新机制;在全国率先启动了国有农场改革,比全国提前一年彻底取消了农业税,结束了在中国存在两千多年“皇粮国税”的历史;全面实施了以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

(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历史性改观。30年来,长江干堤防洪能力由10-2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全省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由62.5%提高到64.9%,提高2.4个百分点;旱涝保收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由46.8%提高到55.3%,提高8.5个百分点。2004年以来,全省共新建高产农田300万亩,改造中低产田245万亩,大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改革前,农村交通、通信、饮水等基础设施薄弱。全省农村基本没有像样的公路,除极少数村(大队)在大队部有一部电话外,农民家庭没有电话,饮水主要是直接从河湖塘堰挑水吃。到2007年,全省村的沥青(水泥)路通达率73%以上;多数村用上了自来水,并已解决400多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户用沼气池总数达到186万口;固定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12.7部;乡镇宽带覆盖率99.8%,村宽带覆盖率31%。

(七)农村社会事业实现历史性跨越。开展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目前每年培训农村劳动力超过80万人。对农村中小学生实施了“两免一补”。从2004年开始进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2007年开展新农合的县(市、区)已达91个,占总数的89%。同时,开展了大病救助。农民的保障过去由家庭承担,近年来已开始实行社会保障,全省110万农村特困救助对象纳入农村低保范围。

以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针继续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十七届三中全会在总结30年农村改革发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农业基础,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村和谐,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继续推进农村体制机制改革。稳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稳定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民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严格农民宅基地管理,依法保障农民宅基地用益物权。改革征地制度,严格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用地,逐步缩小征地范围,完善征地补偿机制。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继续推进城中村、城郊村、园中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创新工作,进一步完善国有农场体制改革,积极有序推进国有农牧渔原种场改革。强化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各级财政对农业投入增长幅度要高于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土地出让收益、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大部分用于农业。吸收社会资本参与农业农村开发,整合涉农资金,加强投资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大农村金融改革力度,放宽农村金融准入政策,加快建立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结合,资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安全的农村金融体系。加大政策性金融对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信贷支持,扩大邮政储蓄银行涉农业务范围,发挥农村信用社为农民服务主力军作用,规范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以服务农村为主的地区性中小银行,积极发展各种适合农村特点和需要的微型金融服务,规范和引导民间金融健康发展,鼓励各类金融机构积极创新农村金融产品、信用模式。发展农村保险事业,健全农业政策性保险制度,加快建立农业再保险和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建立健全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和社会管理一体化,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融合。完善省直管县财政体制,充分发挥县(市)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增强综合生产能力。加强产粮大县建设,集中力量建设一批粮食调出能力强的核心产区,着手开发一批有增产潜力的后备产区。认真贯彻落实对产粮大县财政奖励政策、粮食风险基金政策、国家最低收购价等政策,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推进品牌整合,加快培育农产品品牌。加快科技进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结构升级,提高农业产业水平。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整合资源,促进产学研、农科教结合,引导科技资源向农业产业一线聚集。全面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逐步实现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化、规模化、标准化和品牌化。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监测机构建设,严格农业投入品生产、使用过程,以及农产品的生产、收购、储运、加工、销售各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大力发展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抓好大江大河堤防综合整治工程、堤防及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抓好各类泵站更新改造、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及蓄水保水工程建设,建设高标准的农田灌排体系。加快推进农村塘堰、沟渠的清淤整治,鼓励支持农民广泛开展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小流域综合治理。大力改造中低产田,积极推进土地整理和复垦,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强化农业综合开发,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搞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推广先进农机具,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力发展新型农用工业,开发和推广高效、安全、环保的新型肥料、农药、农膜、农业机械等。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农业信息收集、发布制度,继续实行绿色通道政策,搞活农产品流通。整顿和规范农村市场秩序,保障农用生产资料供应,完善良种繁育和动植物重大疫病防控体系。推广农业节能减排技术,发展循环、生态、节约型农业。推进生态家园建设,推广使用可循环清洁能源。积极培育以非粮油作物为原料的生物质产业,推进农林副产品和废弃物能源化、资源化利用。加大农村工业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防止城市工业“三废”向农村转移。继续实施长江防护林、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搞好水土保持。

(三)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引导农民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形成完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积极扶持具有荆楚地方特色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深化文明乡镇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倡崇尚科学、诚信守法、抵制迷信、移风易俗,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完善农村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和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逐步实行农村免费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继续教育。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步提高筹资标准和财政补助水平。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开展农民健康促进活动,大力普及卫生防病知识,加强人畜共患疾病、传染疾病和血吸虫病等的防治。加强农村妇幼保健,积极发展中医药和民族医药服务,坚持实施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逐步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探索城乡养老保险制度有效衔接办法,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稳步推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农村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制度,加强农村福利院配套设施建设,改善“五保”对象生活环境,完善受灾群众援助制度,加强农村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继续实施“百镇千村”示范工程,加快通村公路建设,支持农村客运发展。抓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确保5年内全部解决我省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继续加强农村高压电网建设,推进新农村电气化。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推进广电网、电信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开展农村信息服务,提升服务质量。

(四)努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一是发展种养业增收。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推广新型增产增收种养模式,鼓励和扶持种养大户发展规模经营。着力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发展壮大特色农产品基地。以现代化规模养殖为主导,以专业养殖为主体,以分散饲养为补充,实现畜牧业的稳定发展。积极创建水产大县,加快推进标准化鱼池改造升级,发展生态养殖,普及健康养殖,推进高效特色渔业发展。积极推进低丘岗地和低产林改造,重点发展高效经济林,提高林业效益。二是加快发展劳务经济增收。整合培训资源,创新培训方式,稳定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益。加强信息引导和动员组织,完善劳务网络,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务协作,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积极培育和宣传湖北劳务品牌。鼓励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支持回归创业。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提高农民外出务工的积极性。三是认真落实惠农政策增收。切实做好粮食直补、良种补贴、退耕还林补助、农机补贴、能繁母猪补贴、农资综合直补等资金的管理发放工作。完善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办法,加强农民负担监测和涉农收费监管,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严格控制村级举债,积极开展化解村级债务试点,探索化解村级债务的措施和办法。

(五)推进农村社会稳定和谐。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扩大村民自治范围,保障农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完善乡镇治理机制,增强乡镇干部依法行政能力,依法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健全村民自治机制,推进村民自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加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提高他们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改进党员教育管理,不断提高农村党员队伍的素质。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党务公开,健全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制度,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机制,切实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开展基层平安创建活动,加强农村政法工作,推进农村警务工作,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研究 篇7

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1978年至1996年, 这个时期基本确立了三足鼎立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其它非正规金融的发展环境比较宽松, 农业保险的发展走的是先扬后抑的路线。农村金融服务需求的不断扩大主要是因为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释放出来的巨大能量。由此, 我国高度集中的银行体系开始打破, 有了专门为农村提供信贷金融服务的专业性银行。1979年, 农村营业所和农村信用社就是在中国农业银行的组织和领导下建立起来的。1986年, 农业银行的政策性业务开始占到一定比例, 并开始发放贴息贷款。农业银行为支援农村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但是早期的农业银行政策性贷款和商业性贷款集一体的行为直接导致银行资金运行混乱, 这也就直接催生了农业发展银行, 并拓展了银行业务范围, 进行了商业化改革, 全力支持农村金融的发展。1982年以后针对农村信用社官办色彩浓重的特点提出了应坚持合作金融组织的性质。1996年以后, 随着农村信用社与中国农业银行脱离行政隶属关系, 实现行社脱钩后, 基本上形成了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三足鼎立的政策性金融组织架构。总体来看, 这一时期政府对非正规金融保持的是比较宽松的政策。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央一号文件还多次提到过要适度发展农村民间信用和农村各项保险事业。当时农村合作基金会的建立以及农业保险迅速发展就是由此应运而生的。

第二阶段为1997年至2002年。农村金融机构还是三足鼎立结构, 重点在于农村信用社的改革, 与此同时, 非正规金融的发展受限, 农业保险业务开始逐渐萎缩。自行社脱离之后, 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成为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主要是围绕农村信用社的合作体制, 明确产权关系和管理责任, 同时国务院要求改革要因地制宜以及分类指导。1997年,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为支持中小金融机构发展, 促进地方经济繁荣, 各国有商业银行收缩县及以下机构。在此政策的影响下, 农业银行开始调整发展战略, 收缩乡镇网点, 积极巩固县城优势并大力开拓城区业务。而这个阶段的农业发展银行基本业务受到压缩, 非正规金融机构也遭遇发展的寒冬, 并于1999年开始了全国性的清理整顿工作。除此之外, 此阶段国家基本没有出台农业保险发展的相关政策。

第三阶段为2003年以后至今, 这一时期新的金融组织形式陆续出现, 农业保险业进入了稳定发展时期, 除了机构本身进行积极的改革外, 许多政策开始关注配套机制的建设问题。2003年随着国家关于审核农村信用社改革文件的出台, 新一轮农村信用社改革帷幕正式拉开, 许多试点省份的省联社纷纷成立, 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相继组建。截至2004年, 农村信用社改革已经波及到21个省区。农业发展银行完成股份制改革并上市, 支持三农发展业务不减。2006年, 银监会还发文允许新设村镇银行、信用合作组织和专营贷款业务的全资子公司三种类型机构, 可以说是自改革开放以来, 力度最大最具开创性的金融新政, 受此政策影响, 全国新成立的小额贷款公司迅速增加。农业保险摆脱低迷状态, 发展步伐稳健, 进入稳定发展阶段。总体来说, 这一阶段的国家出台的政策以农村金融相关配套机制体制建设为主, 尝试探索建立政府支持、企业和银行多方参与的农村金融信贷担保机制, 农村信贷和农业保险相结合的银保互动机制。积极提供良好的农村金融发展环境, 加强农村金融发展监管, 以更好的为三农发展服务。

2 如何看待我国农村金融改革

其一, 从改革开放至今三十多年来, 我国农村金融改革总体更加注重的是机构改革而轻视体制建设。我国农村金融改革以存量金融机构改革为主, 改革模式多采取一刀切形式, 增量机构改革表现得既不突出也没有连续性, 改革的进度更多的是停留在示例层面。很长时间来, 这一做法都没有得到根本上的纠正。存量机构改革多局限在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在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三者之间的数量增减上。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无论怎么改革, 都是局限在金融机构本身的改革或体制改革上。太过注重体制改革而忽视相关配套机制建设, 一直是我国农村金融改革不足之处。但是随着市场化和商业化改革潮流, 加快农村金融机构相关配套机制建设, 积极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是当下迫切需求。

其二, 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进程中, 市场化的进展过慢, 受行政干预影响太深。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市场化的成果主要有, 一是对农村金融市场准入逐渐得到放宽;二是适度放松了在涉农贷款方面的利率管制;三是对农村金融的政策扶持力度越来越大、方式越来越多。但是市场化也仅仅是一个大方向, 实际的改革进程中行政干预的过多, 一刀切等做法并不少见。所以, 我国正规农村金融机构具有明显的亲政府性, 正是行政干预过重, 导致的后果就是国有商业银行呆账坏账不断增加。利率、汇率等至今并没有实现完全意义上的市场化。

其三, 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基本上是执行供给先行的理念。在这个理念的影响下, 农村金融政策是以抑制供给为出发点, 因此造成对多样化的农村金融需求因素关注不足。而在供给先行理念影响下, 在农村金融改革中, 简单粗暴的将金融理解为信贷。政府办金融是我国金融发展的特色之一, 结果就是效率低、持续发展能力差和风险高。

3 对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几点建议

第一, 加快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顶层设计步伐。农村金融具有高成本、高风险和低收益的特点, 这就决定了建立一个功能健全的农村金融体系不能仅仅依靠市场机制来自发形成。金融体系建立需要综合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多方面多角度综合性衡量, 这就离不开国家战略层面的顶层设计。大体需要围绕三点来进行, 一是完善我国农业立法和我国农村金融立法。不管是世界上美、法、日等发展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巴西、印度、泰国等发展中国家, 它们都有相当完善的农业和农村金融立法体系, 并不断地根据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适时做出调整。二是要科学界定我国政府在农村金融发展中的作用。与城市金融处于强势地位不同, 农村金融明显处在弱势, 这就要求政府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资, 来确保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立和正常运行。政府投入是必要条件之一, 但是政府需要转变的观念就是政府投入并不等于政府就可以完全控制农村金融机构的日常经常管理。相反, 政府应该“少管”和“放开”, 简言之, 政府是“掌舵人”, 非“划桨人”。政府应减少对农村金融机构的行政干预, 扩大农村金融机构的自主决定权, 并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调整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最后是要制定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规划和战略。要把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和改革纳入到我国工业化进程, 国家经济战略转型等大背景中去。

第二, 建立城乡统筹发展的农村金融体系。建立城乡统筹发展的体系原因主要在于长期以来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弊病, 城乡分割、城乡差距不断扩大, 三农问题愈加突出。但是农村金融发展绝不是化解这类问题的唯一之策。农村金融发展关系到农民收入增加、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 但是绝不是简单的一种支持与被支持的关系。为此, 解决办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 以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将缩小城乡差距作为未来经济增长工作的重点。加快实施城镇化进程, 让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可以到城镇中去, 实现城乡资源、要素互通。

第三, 农村金融改革必须存量和增量协调推进。相对于正规金融体系来说, 主要是要继续优化存量改革, 细化增量改革。在风险可控的范围内, 适度加快增量改革的步伐, 适度加大改革的力度。对于非正规金融体系来说, 适宜采取的策略宜疏不宜堵。存量改革的思路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展开, 其一是把银行、债券、保险、证券等都纳入到农村金融供给体系中去, 纳入城乡发展的统筹范畴中去。其二是国家在农村金融银行机构发展上要有科学、准确、明确的定位。其三是要加强农村金融机构本身的建设和发展。比如加大治理建设, 提升管理水平, 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增量改革中, 为解决农村金融发展缺陷, 重点在于批量培育村镇银行这类新型的农村金融机构为主。进一步细化准入政策, 尽可能降低准入门槛, 这样一来, 可以调动民间资本的积极性。在横向上, 增量也不仅仅针对正规金融, 非正规金融也可以作为延伸的领域, 比如私人钱庄。在民间借贷运转、民间资本如何参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建设等方面都需要不断深化改革。

第四, 宏观上, 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成功离不开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众所周知, 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农村金融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必备条件。从国际经验来看, 围绕农村金融的发展, 许多国家都高度重视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积极支持农业生产发展, 并加强金融风险防控, 为农村金融发展创造积极良好的条件。其一是为给农业提供系列的配套性支持, 不少国家政府是积极整合生产、贸易、流通、科技等资源, 以形成合力来保障农业产业的发展壮大, 为农村金融发展赢得良好的生态环境。其二是为降低农业贷款风险, 建立现代化的农业保险制度。比如巴西就建立了央行独家投资经营的农业保险公司, 保险范围非常广泛。其三是建立农村金融的信贷担保体系。一般来说, 政府可以自建或合建一批担保公司来为农村金融提供担保, 主要目的在于减少涉农银行的贷款风险。比如日本就有合建的农林渔业信用基金, 法国为了支持农贷直接提供农副产品的收购资金, 直接通过地方农业局来担保。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重点和特色。通过总结我国农村金融改革进程, 主要围绕政府与市场关系、存量和增量改革以及供给与需求来分析总结, 并由此提出对我国未来农村金融改革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金融改革,政府与市场,存量与增量

参考文献

[1]汪小亚.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9.

[2]王曙光.农村金融与新农村建设[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6.

[3]张杰.中国农村金融制度调整的绩效:金融需求视角[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4]张晓山, 何安耐.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 2002, (2) .

[5]周慕冰.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方向[J].中国金融, 2011, (9) .

[6]周小川.关于农村金融改革的几点思路[J].经济学动态, 2004, (8) .

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关注三大问题 篇8

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问题

当前,我国农业生产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但要看到,农业仍然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我国农产品总体状态还是供不应求,粮、棉、油、糖、肉这几大农产品都需要从国际市场进口。比如,2011年,我国从国际市场上进口的粮食包括大豆在内,一共是5800多万吨,相当于1160多亿斤,相对于2011年国内的粮食总产量11424亿斤,进口的粮食已超过国内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再比如,2011年,我国进口棉花331万吨,国内总产量660万吨;进口植物油674万吨,国内总产量1000万吨;进口食糖200万吨;海关统计的进口猪肉量接近100万吨。在粮食安全问题上,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必须通过保护耕地,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推进农业科技进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不断推动市场化进程,努力提高我们的农业产业水平。

总体来讲,增加粮食产量的难度越来越大。全球总人口接近72亿,中国人口数量占世界总人口数量的比例不到19%。目前,我国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在世界上已处于前列。我们用拥有占全球不到9%的耕地生产了占全球22%左右的粮食,农产品人均消费水平不低于国际水平;但饮食结构与生活习惯决定了我国对植物油的大量需求,供给压力很大。我国全年的食用植物油的消费总量超过2500万吨,而国内生产的植物油大约1000万吨,缺口是1500万吨。除了进口的植物油600万至700万吨,剩下的缺口以进口大豆弥补。我国人均植物油消费量还在迅速增长,目前平均每人每年接近40斤。缺口的增大将带来更多的进口压力。以大豆为例,出口量和生产量长期居于世界第一位,但去年大豆产量已下降为1300万吨,产量排位已降到世界第三。我国大豆的进口量,2010年是5480万吨,2011年5264万吨,今年预计会超过5500万吨。今年,我国大豆产量与进口量预计总和为7000万吨,大豆的自给率不足20%。2010年,全球大豆出口量9200万吨,57%以上的大豆被进口到中国。

值得关注的是,我们很难通过调整种植结构来改变大豆供不应求的状况,因为其他农作物的播种面积也很难减少。我国共有18.2亿亩耕地,再加上复种指数,正常年景可达到23.5亿亩左右的农作物播种面积。其中,16.5亿亩用于播种粮食。以2011年680多斤的粮食亩产量计算,现有的16.5亿亩粮食播种面积是不可再减少的。油料的播种面积大约2.1亿亩,棉花7000多万亩,糖料约3000万亩,蔬菜瓜果3.2亿亩,再加上麻、茶、药等,几乎没有可能去减少其他农作物播种面积。如果要通过增加耕地来替代大豆和油料进口,按照我国目前大豆亩产254斤、8亩地可生产1吨大豆计算,那么5500万吨大豆缺口至少需要自种4.4亿亩播种面积。按照菜籽油亩产量85斤计算,700万吨植物油缺口至少需要自种1.6亿至1.7亿亩播种面积。这说明,我们需要使用6亿至7亿亩的境外播种面积才能维持当前的现状。按照土地产能来计算,我国的播种面积缺口达到20%。可见,我国农产品供求的现状非常严峻,这也是中央为什么反复强调要守住18亿亩耕地的红线、强调要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强调要加快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原因。

总之,粮食安全问题事关全局、影响长远。解决当前的粮食安全问题,需要我们转变思想观念。以大豆为例,不论谁种大豆,在哪里种大豆,都需要经过市场的买卖。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全球主要农产品总量能增长,我国的粮食安全水平就能得到相应提高,至于谁种大豆则是相对次要的问题。我国还可以采取向其他国家提供经济、技术援助的方式来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投资能为东道国带来经济利益,当地不仅可以增加税收,也能促进就业,也利于满足我们的豆油和豆饼需求,从而实现双赢。对有潜力的后发地区、后发国家给予大规模的经济技术援助,可以提高這些国家和地区的粮食产量,改善人们生活,增加消费。目前,我国已经在14个非洲国家开展了农业技术援助,开展了100多个项目。非洲有很大的种植潜力,目前整个非洲小麦的进口量超过自身需求的45%。把非洲的供给量提高了,全球粮食总量就会提高,就会促进粮食价格稳定,也利于提高我国的粮食安全水平。

农村的土地制度和农业经营体制问题

农村的土地制度和经营体制问题是当前的热点问题。土地问题既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又关系到国家的宏观经济,还关系到国家的长远发展。我国要借鉴其他国家与地区的经验,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严格的土地法律制度。

当前,我国征地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比如,一些地方征地的补偿较低,有些地方为了招商引资出台低地价甚至零地价,造成工业用地价格偏低,对农民的征地补偿水平就被压低了。这不仅有损农民的利益,也会不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和集约用地。我国之所以成为世界工厂,工业用地低价在其中起了较大的作用。然而,发展阶段已经发生了改变,应当有所变革。

推进征地制度改革,是一件大事,一头连着农民利益,一头连着工业和城镇建设。应该看到,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不能再靠牺牲农民土地财产权利降低工业化城镇化成本,有必要、也有条件大幅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当前,有一些解决办法值得加以研究和借鉴,比如不改变所有权而转变土地用途的方式,像北京西郊的香格里拉大酒店是上世纪80年代发展乡镇企业时建立的,土地所有权至今仍属于四季青乡,在这种方式下,土地的使用符合政府规划,不仅酒店正常运营,农民还能收取租金或者得到分红。

必须注意的是,不论是农民的土地还是国家的土地,都应该按照规划使用。一方面,政府应该引领社会制定出科学、公开、公正的规划,履行好政府的职能。同时还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把握好规划中经济总量的阀门,决不允许违反规划的建设发生。另一方面,对于政府制定出的规划,无论是土地所有者还是使用者都应当服从。世界上任何一个现代国家在土地管理问题上,都有依据规划制定的用途管制,即使是土地的所有者也应当在政府规划的合法范围内使用土地。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变市民的问题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变市民的问题非常复杂。当前,要考虑两个重要问题:第一,怎么让已进城的农民融入城镇。第二,农村还有大量人口,如果继续进入城镇,农民变市民的问题就一定要有一个长远的顶层设计。

有的国家在城市化水平不太高的时候就建立了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等到大规模开始城镇化进程的时候,由于解决了社保问题,农民进城没有增加太多负担。比如日本,明治维新以前已经实行农村土地的长子继承法,不允许分割。次子、末子如果想留在家中,就只能做长子的“长工”。所以,明治维新一开始,政府就意识到要考虑对没有财产的农家次子、末子在进入城镇后的社保问题。于是,政府推出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一些有实力的公司推出了终身雇佣的制度,向雇员提供基本食宿和一定的社会保障。等到了城镇化大规模推进的过程中,农民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都有社会保障。

有的国家在早期没有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但在城镇化过程中建立了过渡性制度。比如泰国曼谷大约有300万农民工,市政府针对不同打工目的的农民建立了相应的制度。到曼谷来打工的农民,一部分人赚了钱以后要回到家乡,一部分则希望将来成为曼谷市民。针对第一种情况,农民工进城在劳工局登记、缴纳工伤保险就可以,不需要缴纳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险。针对第二种情况,农民工进城要在劳工局和社保局都进行登记,之后个人和用人企业按要求缴纳各种社保费用,缴满8年以后便可以享受与曼谷市民同等的待遇。这样的政策设计很有序,让农民自己做选择。与此同时,这8年也给了社会足够的消化时间。

相较于国际上比较成功的城镇化经验,我国缺乏这种过渡性的制度安排。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抓紧时间做好制度设计,通过合理引导人口的流向、解决农村转移人口的当前利益和长远生计等问题,以求在城镇化过程中,城乡社会更加和谐,农民也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

上一篇:4月工作计划下一篇: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回头看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