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改革开放》课堂教学设计

2024-11-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改革开放》课堂教学设计(精选11篇)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改革开放》课堂教学设计 篇1

教学内容: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开展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同时进行对外开放,并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

2、掌握我国对外开放的步骤及形成的开放格局。

3、通过对改革开放前农村和城市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利用《我国对外开放地区布局示意图》及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把握我国对外开放的步骤和形成的格局,同时培养读图、识图的能力。通过改革开放30年取得的巨大成就,激发民族自豪感,树立改革创新意识和“为东方巨龙”腾飞而奋斗的伟大人生理想。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及意义

2、以深圳为代表的五个经济特区

3、国有企业改革的内容 难点

1、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理解

2、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教学突破

本课的理论性较强,尤其是我们接触较少的陌生领域的制度,更有一些难度。例如:政企关系,乡镇企业、公司制、股份制等概念的理解。我们可以通过补充一些相关资料来帮助学生理解,但要注意,内容不能过于复杂,把理论性很强的概念尽量通俗化,便于学生理解。对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理解,可以结合我们农村现行土地政策举例说明理解。对于农村孩子来讲通过这种方式会取得很好成效的。关于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可用电教方式展现《我国对外开放地区布局示意图》通过层层推进的方式,帮助学生识图和记忆,加深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格局的理解。

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对比改革开放30年前后的巨大变化。深化对改革开放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2、讲、论、引、练相结合。先学后教,积极引导,巩固练习相结合,提升目标达标率。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提前预习,向家长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情况。认真阅读《早期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

课堂教学方案

一、导入课题:今天我们就学习邓小平是怎样进行改革开放,使中国走向富强的。板书课题:改革开放。

二、新授内容:

师:提问:“改革开放”包括几方面的内容?(改革和开放两方面)师:我们首先来学习改革方面的内容。

师:改革又分为哪些方面?首先从从什么领域开始的?(分农村和城市,首先从农村进行)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课件展示)改革前农村流传的民谣:

“ 你干我也干,干多干少一样钱。社员干活听敲钟,一天干活真稀松。队长哨子吹半天,社员还不到地边。”

分析民谣所反映了当时农村存在什么情况?

生讨论回答:(反映了农村集体劳动,吃大锅饭,农民积极性极差.)假如你是当时的改革者,你想从哪里入手?

2、我们农村改革从什么地方开始的?采取了什么方式?效果如何? 自主学习:农村(多媒体展示)

1.时间:_______以后,党和政府实行 ___ 政策。2.目的:调动 ___,促进____________。3.过程:①安徽______首先实行______,_____。

②逐步实行以____________为主的责任制。

③农业生产向 _ _____发展,______发展起来。

4.作用:农民_____大大提高了。_____得到大发展。为 ____和 _____开辟了道路。(安徽凤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提高农民积极性,农村经济得到发展)分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什么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回答:土地的收成与自己的利益挂钩

展示凤阳改革前后两段花鼓词:“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嫁出,不见新娘进凤阳。”

“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 两段花鼓词反映了什么情况? “三年跨了三大步”证明了什么? 学生积极阅读、讨论

(反映改革前后发生了巨大变化;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是正确的。)

师: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的推广,农村经济开始走商品化、专业化、社会化。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教师小结:

改革的成功,使中国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转变,农民生活水平提高显著。虽然这并不是说农村的问题都解决了,但农村改革的成功增加了我们的信心,政府把农村改革的经验运用到城市,从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了。

(二)国有企业改革

1、提问: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下面我们来看一段资料(多媒体展示): “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厂区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这是当年一段描述青岛电冰箱厂的文字。这段文字体现了当时国有企业存在什么问题?这种问题由哪些原因造成的? 假如你是当时的总经理,你将如何改革?

自主学习:城市(结合课本思考讨论)(多媒体展示)(1).时间:____年(2.)重点:______改革。

(3.)内容:① _ __。②________③实 ________.。

(4.)深化:_____年,党的十四大提出____________。大中型企业推行_____、___,向_____ 迈进(目标)中小企业采取____、____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分析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并探讨解决的办法,从而达到深化理解国有企业改革的原因及措施,同时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掌握国有企业改革的措施及作用:

教师小结:随着1992年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进行深化体制改革,企业开始向现代企业制度迈进。改革在中国取得了很大成功,在改革的同时我们也加紧对外开放。

(三)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自主学习:对外开放(多媒体展示)

(1).目的:吸收 __,引进_______,进行______。

(2.)过程:①____年,在________建立四个经济特区; 增设了 ____ _。

②开放______、______等 _ 个沿海城市。

③设立 ____ 开发区,开放了___、___、___等经济开放区。

(3).格局: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一个___、___、___的对外开放格局放

1、提问:首先开放的地区是哪里?结果怎样?同时列为经济特区的还有哪些地方? 答:深圳;成为“一夜崛起之城”;珠海、厦门、汕头,后来还有海南,共五个经济特区。

多媒体展示几个经济特区城市发展情况的图片并配有音乐《春天的故事》,从而表现开放的正确性。

2、教师小结:经济特区的成功为下一步加大开放打下了基础,积累了经验。我们对外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大。

多媒体展示对外开放地区布局图:按照: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长江开放城市、内陆省会开放城市、延边开放城市顺序在地图上找相关的地理位置,让学生明白我们对外开放的步骤。加深学生的印象。从而进一步理解我们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3、动脑筋: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什么作用和影响?

作用及影响:(1)、可以增强同国外的经济技术的交流与合作。(2)、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3)、有利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快、更好的发展。(4)、有利于世界了解中国,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5)、发挥了窗口和示范作用,为进一步扩大开放积累了经验。

四、巩固练习:(多媒体展示)

(一)选择题:

1、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首先进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的是()小岗村农民。

A、安徽肥西

B、安徽凤阳

C、河北沧州

D、贵州关岭

2、在改革开放中,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的是()

A、上海

B、深圳 C、珠海 D、厦门

(二)填空题:

1、对内改革首先从 开始,实行 制。

2、对外开放从 会议以后。3、1980年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有、、、。后来又增设了。

4、已发展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

5、对外开放的格局:。

6、从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 改革。

7、十四大后,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对小型企业采取 等多种形式。

(三)材料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说凤阳,道凤阳,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材料二:“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 请回答:

(1)我国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从什么地方开始的?当地的农民采取了怎样的做法?取得了怎样的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什么会出现材料二中花鼓词所描述的现象?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结束语。

六、作业、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经历了哪几次调整?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改革开放》课堂教学设计 篇2

单元:Unit 6 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

一、设计思路

(一) 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传说和故事”这个话题, 谈论过去发生的事情, 重点训练“讲故事”这个语言功能项目。通过学习, 要求学生掌握如何用过去时态讲述一个故事, 描述古老的传说和有趣的故事, 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理解并体会传说和故事的教育意义。在了解目标语言的基础上, 要求学生能理解优美的传说和有趣的故事, 掌握故事的基本结构, 讲述自己喜爱的故事。

(二) 学生分析

在多媒体教室利用课件上英语课, 学生视听感受明显, 表现出极大兴趣, 学生在欣赏和享受中学习, 学习热情高涨, 学习效果会很明显。

(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学会用英语讲述一个故事, 并学会unless, as soon as, so...that等词的用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复述故事, 让学生学会掌握一个故事的细节和人物, 并能利用目标语言讲述一个传说或故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We can’t always have good luck, when we meet difficulties, we should face them with a smile, we should learn the spirit of Yu Gong.We should try our best to solve our problems.Never give up!

4.教学重点:学习讲述故事中的人物和相关细节。

5.教学难点:学习本课时的目标语言, 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一个故事。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Recorder and tape, PPT.

学生准备:预习本课生词和课文, 标注疑难点。

三、教学过程 (定向导学·互动展示·当堂反馈)

(一) 自研自探环节

Self-study&Self-exploration

Step 1:词汇大冲关

Let’s have a word test.Fill in the blanks in Step 1.

Step 2:短语大盘点

Translate the phrases into English in Step 2 andchoose two phrases to make sentences (注意人称和时态) .

Step 3:语法大梳理

画出句子中的重点短语。

Step 4:话题大回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你一定学会用英语讲故事了吧。请回顾总结一下, 试着用英语讲一下Yu Gong Move s a Mountain吧。

(二) 合作探究环节

★PAIRWORK

两人小对子:

1.对子间就随堂笔记处的书写及完成情况给出相应的等级评定。

2.对子间互相检查随堂笔记处Step 1的成果, 用红笔核对并补充修改。

★GROUPWORK

三人互助组:

小组长主持, 组内就Step 2的短语翻译进行核对, 并互相讨论编写的句子。然后讲解并核对Step3的答案。

六人共同体:

在大组长的带领下, 根据本组抽到的展示任务进行明确分工, 带领组员在组内进行预展。

(提示:3人完成板书, 另外几名组员在组内进行口头检测单词和短语。)

(三) 展示提升·质疑评价环节

展示单元一:语法梳理

Please show the grammar on the blackboard.

(提示:可以用课本上、笔记本上的例句总结归纳。)

展示单元二:口语、听力挑战

谈论愚公移山和其他故事, 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小组各选一个故事进行谈论) (组员齐上台, 一个接一个, 做到声音清晰洪亮, 接力顺畅, 台下复述准确无遗漏)

展示单元三:话剧表演———Yu Gong Moves a Mountain)

(提示:注意句式的丰富性和语言的得体性。)

展示单元四:辩论赛———Yu Gong Moves a Mountain

四、总结归纳

Step 1:词汇大冲关

1.射击;发射

2.石头

3.虚弱的;无力的

4.提醒;使想起

5.愚蠢的

6.除非

Step 2:短语大盘点

1.一……就……

2.如此……以致于

3.有点儿

4.代替;反而

5.提醒某人做某事

6.放弃

7.搬走;拿走

8.尽力做某事

9.做完某事

Step 3:语法大梳理

so...that..., unless, as soon as

1.My elder brother will watch TV______he comes back.

2.The box is___heavy____I can’t move it.

3.You won’t get into a good college____you study harder.

【课堂检测】

基础题:

翻译下列句子。

1.解决这个问题的好方法。

2.把这些书带走。

3.他们俩中没有一个。

4.继续学习。

5.代替玩电脑游戏。

提高题:

用所给词的正确形式完成句子。

1.I think the problem is a little____ (difficulty) .

2.I will come up with a good way____ (solve) the problems.

3.We should exercise instead of____ (play) games.

4.He must stop____ (practice) ____ (swim) .

5.Smoking is bad for my health.I decide____ (give) it up.

6.We all know we live in a place____ (call) Xi’an.

7.We should keep____ (practice) ____ (speak) English every day.

8.We should have the best way____ (solve) the question.

9.It took him three hours____ (finish) (read) this interesting story.

【Homework】

根据汉语完成句子。

1.他们正着手做奶昔。

They’re ____________the milk shake.

2.很久以前, 村子前面有棵大树。

____________, there was a big tree in front of the village.

3.一直尝试, 并且不放弃。

____________and don’t____________

4.她有一点儿害羞。

She is____________ shy.

5.例如, 他能移山。

____________he could____________ the mountain____________.

6.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了我的童年。

This story ____________my childhood.

7.今天晚上你能提醒我给汤姆打电话吗?

Could you please____________ Tom up tonight?

【拓展题】Writing

Tell the story Y u Gong Moves a Mountain in English to your parents.

【自主反思】 (日反思)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我的收获: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五、教学反思

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自主学习, 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新课改倡导建设性学习, 注重科学探究的学习, 关注体验性学习, 提倡交流与合作、自主创新学习。以下是笔者对本节课的一些反思:

反思一:好的导入是一堂课的首要环节, 能让学生有极大的兴趣听下去。笔者先让学生一块唱了一首《愚公移山》, 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又自然地引出主题。

反思二:教学过程中, 笔者设置了4个学生自主学习展示环节:语法梳理、口语、听力挑战、话剧表演:Yu Gong Moves a Mountain、辩论赛, 让学生在快乐中展示学习。

反思三:课堂的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可谓是一堂课的基本骨架, 教学目标可以说是学生在一堂英语课堂中智力发展的终极目标, 重点和难点便是一堂课应该了解和解决在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因此, 笔者确立本节课的重难点是学会讲述故事中的人物和相关细节, 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一个故事, 并在实际操作中得到了练习。

专家点评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卷 篇3

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2分,共10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选项代号填入答题卡对应的题号下面。)

1.周一的清晨,我们都要举行庄严肃穆的升国旗仪式。把五星红旗确定为新中国国旗的会议是

A.党的七大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D.中共八大

2.右图人物庄严地宣告了新中国的成立,图中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发生的时间是()

A.1950年10月B.1949年10月

C.1951年5月D.1951年10月

3.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开幕词中毛泽东说:“我们这次会

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

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材料中的“里程碑”表现在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定

C.新的国家领导人的选举D.共产党核心地位的确定

4.王勇的祖父是中国人民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他参与制定的一个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文件是

A.《土地改革法》B.《中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共同纲领》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5.1951年是贫农李林终身难忘的一年,这一年他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土地。这得益于当时中国大地上进行着轰轰烈烈的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土地改革

C.人民公社化运动D.人民公社化运动

6.美国司令官克拉克在回忆录中写到“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文中所说的战争指的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B.侵略越南的战争

C.朝鲜战争D.进攻伊拉克的战争

7.“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周恩来在________上的讲话引起了与会者的广泛共鸣。

A.万隆会议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APEC会议D.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

8.“社会主义好, 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这句歌词是对社会主义的赞颂。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志是

A.新中国的成立B.抗美援朝的胜利

C.三大改造的完成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9.右面这幅宣传图(图中火车运载的是一根玉米长棒)反

映的现象最有可能出现在新中国

A.20世纪五十年代初期B.20世纪五十年代后期

C.20世纪八十年代初期D.20世纪八十年代后期

10、“文革”中,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迫害而死,从根本上说明了 A、民主和法制遭到践踏B、文革造成了一些冤假错案 C、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D、人民无法正常行使基本权利

A.社会主义过渡时期B.一五计划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新时期 12.与“小球转动大球”,被国际社会誉为“乒乓外交”直接相关联的历史事件是

A.邓小平在联合国发言B.毛泽东会见尼克松C.毛泽东会见田中角荣D.周恩来访问印度13、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战线的成果,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第26届联大恢复了中国的代表权

B、1972年美国总统访华,发表了《中美联合公报》 C、1972年日本首相访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4.历史老师布置了一道作业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请你为邓小平拟一份发言提纲。刘辉同学所拟提纲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A.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B.阶级斗争要常抓不懈C.将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D.实行改革开放 15.改革开放后,安徽凤阳农民咏唱新生活:“吃不愁,穿不愁,腰里别着‘十块头’,又娶媳妇又盖楼。”这应感恩我党哪一政策的实施

A.土地改革B.农业合作化C.人民公社化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6.“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为结束海峡两岸分离状况,我们提出的基本方针是A.“一国两制” B.民族区域自治C.改革开放D.四项基本原则

17.右图是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它的名称是

A.长征1号B.东方红1号

C.神舟1号D.探索者1号

18.我国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是一项难题,这对于粮食产量提出了高要求,而杂交水稻的出现解决了粮食产量的问题.对杂交水稻的出现贡献最大的是 A.邓稼先B.钱学森C.袁隆平D.钱三强

19.1982年1月5日,FOLLOW ME 第一次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掀起了全民学外语的高潮。

这一“高潮”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学科网

A.高考制度的恢复B.经济特区的建立C.对外开放的实行D.广电事业的发展20.下列两图反映的历史现象,实现的理论依据是

A.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一国两制”的构想 21.央视3套热播的《歌声飘过30年——百首金曲系列演唱会》,下列歌曲不可能入选其中...的是

A.《在希望的田野上》B.《春天的故事》C.《走进新时代》D.《我是公社小社员》

22.图片承载着历史,它往往反映着一个时代的特征。下列图片表现了新中国成立后各个不同时期的历史风貌,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合作社的农民②全民炼钢铁③走进新时代④“东方红”1号 A.①②④③B.①④③②C.②①④③D.②①③④

23、改革开放后,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对这个格局表述正确的是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三角洲--------沿海经济开放区C、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D、经济三角洲-------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24、明明是初中九年级的学生,正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他所受的这种教育属于A、高等教育B、中等教育C、职业教育D、基础教育

25、在社会保障体系中,最引人注目的是

A、就业制度B、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C、医疗保险制度D、再就业制度

26、立足基本国情,面对主要矛盾,国家的根本任务是

A、改革开放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B、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C、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D、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

27、实行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的四项基本原则是

① 反腐倡廉②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③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④ 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⑤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⑤ 28.时代特点会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留下烙印,人们所取的名字也能折射出不同时期的历史情况。根据以下四个人物的名字判断他们年龄从大到小的正确顺序是

①马文革②刘援朝③张跃进④季开放

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③④①②D.④③②①

29.邓小平曾在不同场合说,香港回归后,香港居民“股照炒、舞照跳、马照跑”。这是说香港回归以后,香港原有的A.政治制度不变B.法律制度不变C.生活方式不变D.金融中心地位不变

30.以下是某班以 “周恩来的外交风云”为主题设计的内容,下列搭配与主题不相称的是:

A.鸿门赴宴——重庆谈判B.力挽狂澜——亚非会议C.摒弃前嫌——中日建交D.和平共处——中印谈判 31.下列选项中不是按同一标准分类的是

A.中程导弹B.核导弹C.远程导弹D.洲际导弹

32.1988年侨居美国的华侨想要回祖国投资,他可以选择在以下哪个已开放的城市进行投资

A.重庆B.浦东C.珠海D.满洲里33、1958年,中共中央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由于 ① 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② 急于求成 ③ 自然灾害④ 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4、被誉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的是

A、邓小平B、江泽民C、周恩来D、胡锦涛

35、“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反映了中国是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政策包括

① 实行民族平等的原则② 实行民族团结的原则③ 实行共同繁荣的原则 ④ 反对民族歧视和压迫⑤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则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⑤C、①②④⑤D、②③④⑤36、1995年江泽民针对两岸关系等新情况,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其中不属于八项主张内容的是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B、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可以分步骤进行

C、针对台独分子的活动,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是最佳方案D、双方领导人以适当身份互访

37、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包括

① 国有经济② 集体经济③ 个体经济④ 私营经济⑤ 中外合资企业⑥ 外商独资企业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

38、下面不属于新中国诞生后的文艺作品有

A、《红岩》B、《青春之歌》C、《茶馆》D、《狂人日记》

39、形成于1986年的《863计划纲要》,选择了七个领域作为我国发展高技术的重点,在1996年,又将列为计划的第八个领域。

A、航天技术B、信息技术C、自动化技术D、海洋高技术 40、我国的经济特区与港澳特别行政区的主要区别是

A、与中央的关系不同B、各自权限不同C、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D、社会制度不同 41.建国以来,我国人民对于时间的掌握发生着变化,有这样的说法: 50年代看天上(的太阳),70年代看墙上(的挂钟),80年代看手上(的手表),90年代看腰上(的手机)。这反映了

A、我国人民的生活习惯变化B、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变化C、我国的轻工业发展很快D、我国人民的消费观念变化

42.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打破“铁饭碗”和职工“下岗”等现象,已经不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这主要于我国的哪一重大变革有关

A.加强民主建设B.农村经济改革C.建立经济特区D.国有企业改革 43.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的真名姓?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A.香港B.澳门C.九龙D.台湾 44.1957年10月,实现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美好愿望的是

A武汉长江大桥B 南京长江大桥C钱塘江大桥D 芜湖长江大桥

45.《人民日报》报道:大庆油田牢固树立“科技人才强企”的观念,提出“持续有效发展,创建百年油田”的战略目标。下列人物曾为“百年油田”做出巨大贡献的是A.王进喜B.孔繁森C.雷锋D.焦裕禄

46.某同学拿出一些“1969年发行”和“1971年发行”的毛泽东主席像章给同学们观赏,从这些旧物可以断定是

A、建国初期B、抗美援朝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以后

47.1949年10月1日,在开国大典上,随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乐队奏起《义勇军进行曲》54门礼炮齐鸣28响。礼炮齐鸣28响的寓意是A、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斗了28年B、有28个民族参加了开国大典

C、人民解放军有28个方阵经过天安门广场

D、有28个民族参加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48.哪一年的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A、1976年B、1977年C、1978年D、1979年 49.三大改造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采取的政策是A.没收B.赎买C.摧毁D.租赁 50.建国初期,毛泽东指出:“现在我们能做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说明当时我国必须A.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B.加速实现手工业合作化C.逐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D.优先发展重工业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期末试题答题卡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 篇4

1.第一个五年计划

(1)一五计划时间:1953年~1957年

(2)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3)一五期间重工业成就:

①鞍山钢铁公司建成投产

②长春一汽生产出第一辆汽车

③制成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④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4)一五期间交通运输业成就:

①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②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通车

2.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1)时间:1954年9月

(2)制宪机关: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五四宪法特点:

①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改革开放》课堂教学设计 篇5

1.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认识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2.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画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3.知道重力的方向以及重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4.知道物体重心的含义.

5.了解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重点、难点分析】

【学习重点】

1.力的概念、图示以及力的作用效果.2.重力的概念及重心的理解.

【学习难点】1.力的概念.2.重心的概念和位置.

【自主学习】

一、力和力的图示

1、 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使物体发生形变。

力的定义 力的单位是 .

力的三要素有 要想测量力的大小,我们可以用

2.如图所示,绳对物体竖直向上的拉力大小为150N,用力的图示法表示拉力.

如何画力的示意图?

二、重力

1、重力产生的原因是

2、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秤进行测量,可以根据公式G=mg计算,(其中的g是我们以前所学的自由落体加速度,它的大小与物体所处的高度和纬度有关.当高度增加时,g的值 ;当纬度增加时,g的值 )。

3、重力的方向总是

4、重力的作用点称为重心,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集中在一个点上,这个点叫做物体的重心.物体的重心位置 和 因素有关.

三、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分别是 、 、 、 。

【合作探究】

一、力的认识拓展

1.辨析下列关于力的说法

A、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后,一定同时出现形变和运动状态的改变。

B、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C、物体相互作用时,总是先施力后受力

D、由相距一定距离的磁铁间有相互作用力可知,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关于力的认识总结:

二、重力的认识拓展

2、下列关于重力的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B.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心

C.重力的方向总是和支持物体的支持面垂直

D.由于地球是一个大球体,所以重力的方向是无法确定的

3、关于物体的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B.重心就是物体内重力的部分

C.物体的重心位置跟物体的质量分布情况和物体的形状有关

D.用线悬挂的静止物体,细线方向不一定通过物体的重心

4、关于重力的大小和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在地球上方的物体都要受到重力作用,所受的重力与它的运动状态无关,也不管是否存在其他力的作用

B.在地球各处的重力方向都是相同的

C.向上运动的物体所受重力可能小于向下运动的同一物体所受重力

D.对某一物体而言,其重力的大小总是一个恒量,不因物体从赤道移到南极而变化

【当堂检测】

三、四种相互作用的本质了解

5、关于四种相互作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使原子核内质子、中子保持在一起的作用是电磁相互作用

中华 B.在天然放射现象中起作用的基本相互作用是弱相互作用

C.万有引力和电磁相互作用是远程力,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是近程力

D.地球绕太阳旋转而不离去是由于万有引力作用

四、区分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6、如图所示,画出均匀矩形木块在不同情况下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7、画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质量为3.O×106 kg的木箱受重力的图示。(g取10N/kg)

【趣味思考】

1、.如果地面上一切物体受到的重力都消失了,则可能出现的现象是(不考虑地球自转)

A.江河的水不会流动 B.鸡毛和铁球都可悬浮在空中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改革开放》课堂教学设计 篇6

本部分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Unit 3 I’m more outgoingthan my sister. 中的Section B 1a—1e. 本节课是 一节听说课, 从整体上看, 是在sectionA部分的基础上对学生听说能力的拓展和延伸, 1a-1e是一组完整的听力训练, 围绕“my best friend”这一话题展开, 1a-1b在听前让学生谈论好朋友应具备的特质, 1c-1d让学生听一段关于好朋友的访谈, 听后1e要求学生利用所听信息重新组织语言编新对话。

二、学情分析

(一)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一系列的听、说训练, 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新单词:talented, truly, care about. 并能运用本单元的语言结构——比较级, 展开对好友标准的讨论及朋友之间的对比。

(二)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本课听力部分多层次, 对角度的挖掘, 从而让学生更容易捕捉重点信息, 通过设置“interview”这一环节提升学生的对本课内容的语言输出能力。

(三) 情感与态度

树立正确的对待友谊的态度, 培养朋友间互帮互助的优良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通过学生听力和对话的训练, 让学生熟练掌握形容词、副词比较级的用法, 将听力中使用的对比方法移为己用。

教学难点:通过熟练掌握本课语言结构, 使学生能够对朋友之间的异同点进行描述。

三、教学过程

Step 1 Greetings and warming up

Make the students get interested in this classand reduce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studentsand the teacher.

Sing a song about friendship and talk something about friends.

Talk with the teacher.

Step 2 Vocabulary

M a k e t h e s t u d e n t s g r a s p t h e n e w w o r d sthrough creating the situations.

Use different situations to show the new items.

Answer the questions “ Is she a good friend?”to know the new items.

Step 3 Presentation of material

Make the students express their ideas aboutfriends.

Show new items, ask the students to exchangethe ideas

Ask and answer in pairs then present.

Step 4 Listening practice

Make the students get familiar with the targetlanguages, complete the listening material.

Ask the students to fill in the blanks accordingto the recreated chart.

Listen and fill in the chart.

Step 5 Presentation of conversations

Make the students use the items to expressthe ideas about Molly’s and Mary’s best friends.

Ask the students to talk about Molly、Maryand their best friends.

Talk in pairs.

Step 6 Interview

Make the students use the language in real situation.

Ask the students to interview their classmates

Interview the classmates and write down theinformation, then give a report.

Step 7 Homework

Make the students use the items in the life.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改革开放》课堂教学设计 篇7

八年级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50分钟,卷面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否则答案无效。)1.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重要准备的会议是()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中共“七大”

C.遵义会议

D.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2.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时一些报刊纷纷评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此评论的主要含义是()A.国内反动势力被彻底清除

B.人民实现当家作主

C.第一步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颁布

D.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3.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历史事件是()A.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B.三大战役胜利结束 C.西藏和平解放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4.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根本目的是()A.援助被帝国主义侵略的弱小邻国

B.决心迎战强大的美国 C.打破外国封锁,为解放台湾作准备

D.保家卫国

5.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人民用“最可爱的人”来赞美抗美援朝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下列被誉为“最可爱的人”的是()①黄继光

②邱少云

③董存瑞

④雷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6.建国初期开展的土地改革主要发生在()A.新解放区

B.全国农村地区

C.除西藏以外的农村地区

D.除了少数民族地区以外的农村地区 7.下列对土地改革意义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为工业化准备了条件

B.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C.消灭地主阶级,建立土地的公有制

D.巩固政权 8.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成就最大的是()A.工业和交通运输业

B.工业和农业

C.轻工业和交通运输业

D.农业和商业 9.毛泽东在《水调歌头·游泳》中写到:“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这里的“一桥”是指()A.武汉长江大桥 B.南京长江大桥C.郑州黄河大桥

D.胜利黄河大桥 10.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说:“要把法律放在神圣的位置,无论任何人、办任何事,都不能超越法律的的权限,我们要用法治精神来建设现代经济、社会、政府。”自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民主法制建设,颁布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是()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11.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属于伟大创举事件是()A.组织农业生产合作社

B.建立手工业

C.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赎买政策。12.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依据是()A.社会主义公有制占据了主体地位

B.地主阶级、资产阶级被消灭,剥削制度不存在了 C.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D.颁布了反映人民利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3.1956年,毛泽东曾说:“手工业中许多好的东西不要搞掉了,王麻子、张小泉的刀剪一万年也不要搞掉。我们的民族好的东西,搞掉了的,一定都要来一个回复。”此话针对的问题是()A.土地改革中的急于求成B.三大改造中的过急过粗 C.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共产”风

D.“大跃进”时期的浮夸风 14.右图是某学习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收集的一幅图片。根据图片内容判断,该学习小组研究的课题是()

A.土地改革

B.“大跃进”运动 C.农业生产合作社运动

D.“文化大革命” 15.“踏遍戈壁共草原,二十五年前,连克千重关,群力奋战自当先,捷音频年传。蔑视核讹诈,华夏创新篇,君视名利如粪土,许身国威壮河山。哀君早辞世,功勋泽人间。”这首诗词追悼的核科学家是()A.钱学森

B.钱三强

C.邓稼先

D.袁隆平

16.十年“文革”期间,党和人民与反革命集团斗争的事件有()①“一月风暴” ②“二月抗争” ③“九一三事件” ④“四五运动”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7.冯骥才在《关于文革博物馆》一文中写道:“一代人经受的惨痛教训,是下一代人的精神财富。”这里所说的“教训”最主要是指()A.要防止个人崇拜

B.要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C.要正确认识阶级斗争的问题

D.要警惕党内的反革命集团 18.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最为深远的意义是()A.解放人们的思想

B.形成市场经济体制

C.结束文化大革命

D.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19.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核心内容是()

A.确立邓小平的指导地位

B.转移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

C.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

D.确定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0.中国有一个城市在近代史上最早被迫开放为五个通商口岸之一,改革开放后又最早主动开放为经济特区之一。它就是()A.深圳

B.广州

C.厦门

D.上海

21. 1984年3月24日,55位厂长、经理联名在报纸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松绑”就是迫切要求()A.优先发展重工业

B.得到土地

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扩大企业自主权

22.明确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党的()A.十二大上

B.十三大上

C.十四大上

D.十五大上 23.把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分别在()

A.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

C.遵义会议、中共十五大

D.中共七大、中共十四大

24.我国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经济特区、民族自治区的最大共同之处在于()A.都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B.都有自己的法律

C.都实行相同的政治制度

D.都是祖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5.“紫荆怒放,莲花添彩,港澳回来了!”我国能够对港澳恢复主权的主义原因是()A.新中国已经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B.“一国两制”伟大构想为各方所接受 C.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

D.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增强

二、材料分析题(共25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解放前,占农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富农,占有百分之七十至八十 3 的的土地。他们凭借占有的土地,残酷剥削和压迫农民。这种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土地改革后,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这影响了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改革开放后,在中央的指导下,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起来了。

——改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材料中“这种制度”是指什么?为废除这种制度,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什么法律?其实质内容是什么?(6分)

(2)为了改变“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状况,在三大改造中我国政府引导农民参加什么组织?1958年,为了加快社会主义建设,党中央错误地发动了什么运动,这个运动有什么影响?(3分)

(3)改革开放后,我国在农村实行什么政策?它的成功产生了什么影响?(3分)

(4)从上述土地政策的变化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1分)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中共的政策从阶级斗争到经济改革的大转变,是中国革命手段的重大改变。确定邓小平为中国最高领导者的地位,到1978年底才实现,邓的改革程序才得以开始。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材料二: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发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听说深圳治安比过去好了,跑到香港去的人开始回来,原因之一是就业多,收入增加了,物质条件也好多了,可见精神文明说到底还是物质文明嘛 材料三: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

(1)材料一中“邓的改革程序”开始于哪一次会议?(1分)这次会议作出的伟大决策是什么?(2分)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何意义?(3分)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简述经济特区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怎样的作用。(1分)

(3)材料三中邓小平南巡讲话有什么意义?如何评价邓小平(4分)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改革开放》课堂教学设计 篇8

一、中美关系正常化

1、原因: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

2、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过程:

(1)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

(2)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二、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1年10月25日,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三、中日建立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四、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APEC)

1、原因: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意义: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7、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上的三件大事。

(1)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2)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3)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8、简述建国以来新中国在外交工作上取得的重大成就。

①新中国在建国的第一年里,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②周恩来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③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④中美建交,结束了两国20多年的对峙,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⑤26届联合国大会上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⑥APEC会议在上海召开,这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第17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一)

1、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国量,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2、1964年6月,我国设计的中近程地地导弹研制成功,1966年10月,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试爆成功,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

3、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一号”,,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飞行员是杨利伟。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改革开放》课堂教学设计 篇9

本单元以讨论允许和不允许做的事情而展开学习, 在不断深入讨论过程中又学习了表示同意和不同意的表达方法以及由情态动词should构成的被动语态。为了能够增强学生开口讲英语的自信心, 第一课时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 创设与本课话题相关的情景, 如谈论青少年日常行为规范、校规、家规等。围绕着教学目标, 设计一些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任务, 让学生辩论一些学校规章制度。学生在使用所学目标语言进行辩论时, 教师要不断地鼓励学生, 让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真实观点和想法, 同时学会关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规章制度, 对周围世界进行比较客观地认识和评价, 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 教学内容分析

学生在七年级下册第十二单元“Don’t eat in the classroom”中学过关于规章制度的讨论, 在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what should I do?”中学过情态动词should的用法。本单元谈论的是学生非常熟悉又和生活、学习紧密相关的话题——家规、校规及其他规章制度, 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 激起学习的兴趣。因此, 掌握“be (not) allowed to do/ Should (not) be allowed to do”难度不大。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自由谈论各种规章制度, 发表自己的观点, 并陈述同意或不同意的理由;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各种家规、校规进行修改, 并为一些组织机构制定新的规章, 体现“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了就用”的新课程理念。

(二) 学生情况分析

笔者教学的对象是初三学生 (以中等生为主) , 他们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 所以对英语学习的模仿力很强, 但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没有自信, 害怕表现, 但又希望能得到大家的肯定。因此笔者在教学活动中尽量让这部分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有更多的说英语的机会, 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还有一些学困生由于基础薄弱, 对完成某些任务有一定的难度, 教师可采取小组奖励的办法, 通过学生间的合作学习, 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学, 鼓励小组中的优秀成员主动帮助困难生学习, 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提高他们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让他们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使各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三、教学目标分析

(一) 语言知识目标

1. 掌握语言结构 should (not) be allowed to do, 学会表达 agree 和 disagree。

2. 对目标语言的听力训练。

(二) 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了解和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符合中学生日常行为准则、规范自己的言行, 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和优良品德; 正确看待“家规”“班规”“校规”等, 并能认真遵守;理解父母、教师的合理建议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性。

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一) 教学重点

1. 词汇:teenager, choose, pierce

2. 词组:too wild, too silly, too young, not seriousenough, not old enough, not calm enough, get earspierced

(二) 教学难点

结构:should be allowed to,

should not be allowed to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 步骤 1:导入 (5 分钟)

T: An exchange student comes to our classtoday. He wants to know some rules about ourschool.

通过投影展示以下活动名称, 学生以四人一组活动, 各自谈论在学校里能做哪些, 不能做哪些。

What rules do you have at our school?

We should sweep the floor every day.

We should not arrive school late.

We should not take mobile phones .

……

sweep the floor, clean the blackboard, fightw it hothers , arrive school late , take mobil ephones等等。

多媒体呈现表格, 小组讨论填表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引入新知。

( 二 ) 步骤 2:呈现 (25 分钟)

1.Introduce the new structure: allow sb. to dosth. / don’t allow sb. to do sth.

多媒体呈现 :

Teachers allow us to eat in the dinning hall.

Teachers don’t allow us to eat in the classroom.

2. 小组活动:

全班50人分成12组, 每组4人

游戏规则:

(1) 用纸片做成12个签, (其中有2个签画有小红旗) , 由组长抽签, 抽到带有小红旗的签的两个组进行比赛。

(2) 第一轮用am/is/are allowed to结构说句子, 比赛小组每人2次机会, 但是不能重复出现句子, 否则为失败。第二轮用am/is/are not allowed to结构说句子, 规则同第一轮。获胜小组会得到一面红旗并在全班中挥舞以示胜利。

(3) 在重新抽签 (不含已参加过的小组) , 规则同2.

参考短语:sweep the floor, fight with others, eat in the dinning hall, eat in class, take mobilephones等, 可以自己自由发挥。

设计意图:由熟悉的结构引入新的结构, 并采用小组活动使每个学生能够参与其中熟练短语和句子结构, 达到开口说的目的, 有助于学生理解下一环节, 从而使新授课的内容达到高潮。

3. 被动语态:

(1) 定义 : 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 .

(2) 构成 : 助动词be+ 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助动词有人称、时态和数的变化。

(3) 含有情态动词的被动语态:情态动词+ be +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

(4) 用法:当我们不知道谁是动作的执行者, 或者没有必要指出谁是动作的执行者, 或者只强调动作的承受者时, 要用被动语态。

4.复习过去分词的构成 :

(1) 规则变化

watch---watched practice---practiced

study---studied stop---stopped

(2) 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分词:

am/is /are---been have/has---had

write---written do---done go---gone

5. 教学1a

(1) 教师明确任务要求, 给出一定的指导。强调重点词汇:teenager, choose, pierce。

(2) 让—位学 生大声朗 读1a中的句子。 确定学生理解了每个句子之后, 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agree or disagree。

(3) 在学生掌握了结构be allowed to的基础上, 进—步介绍带有主观态度的新结构:

should (not) be allowed to, 告诉学生这—结构增加了情感态度, 表示应该被允许和不应该被允许。

(4) 学生完成1a之后, 让不同的学生发表意见:agree or disagree. Why?

6. 投影展示练习

我会做:这个环节要求学生快速抢答做4个转换句子, 将allow sb.to do变成be allowed to do并用投影展示答案。

1.They should allow us to have part-time job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We should allow children to spend time with their frien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The teacher should allow Anna to finish thepictur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arents should allow children to choose theirown frien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We should be allowed to have part-time jobs.

2. Children should be allowed to spend timewith their friends.

3. Anna should be allowed to finish the picture.

4. Children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own friends.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理解la中的句子, 投影展示练习这个环节巩固了学生allow的用法。

7. 教学 Section A - lb, 2a, 2b

利用多媒体课件中的Section A - 1b, 2a , 2b进行听力练习。

(1) 认识新词汇:teenager, earring, get their earpierced, do homework with friends

do part-time jobs, too wild / young / silly …, not serious / calm / old…enough

(2) 教师先帮助学生明确要求, 并且给出—定的指导。

(3) 让学生朗读其中的句子, 问题。

(4) 播放录音, 核对答案。

设计意图:带着问题听录音能提高学生听的质量和信心。

8. 练习

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The telephone _____ (invent) by Bell in 1876.

The trees may _____ (plant) in spring.

Teenagers should not _____ (allow) to drive.

English _____ (speak) in Canada.

Math must _____ (study) well.

答案:

was invented , be planted , be allowed , is spoken, be studied

设计意图:巩固本节课所学的被动语态。

(三) 步骤 3:巩固和拓展

1. 学生列出青少年应该被允许做的和不应该被允许做的事情, 列表之后进行 free talk。

设计意图:要求学生重点结合Section A -1c和Section A - 2c的内容进行小组活动, 以便能更自然, 更正确地使用所学的语言。

通过投影展示语言结构和交际中要用到的词组:

结构:should be allowed to, should not be allowed to

词组:too wild, too silly, too young, not serious enough, not old enough, not calm enough

设计意图:创设贴近学生实际情况的情境, 真实而富有趣味, 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巩固了本课的新知。

(四) 步骤 4. 小结

1. 利用媒体资源中课件中的内容复习Grammar Focus.

2. 总结并回顾本节课所学到的重点知识。

(五) 步骤 5:作业

1. 用结构 be (not) allowed to do 列出课堂上介绍的—些事情;

2. 用 should, must, may 等情态动词各写出 5 个被动语态的句子。

(六) 步骤 6:板书设计

六、教学评价设计

(一) 评价内容

本节课通过展示练习, 巩固与拓展这两个环节, 如果全班80℅的学生能够按要求学习或完成句子, 那么就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本课的教学难点即得到突破。这是评价本课是否成功的更重要的标准。

(二) 评价方法

小组活动汇报, 基本全体学生都能说出一个正确的句子即可符合标准;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改革开放》课堂教学设计 篇10

1.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品析文章“语朴情醇”“野老话家常”的语言特点。

3.结合作者的生活历程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

教学难点

品析文章“语朴情醇”“野老话家常”的语言特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季羡林先生

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学问铸成大地的风景,他把心汇入传统,把心留在东方。最难也不丢掉良知。(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走近作者

季羡林(1911-2009),学者、翻译家、作家。山东临清人,字希逋、齐奘。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历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

早年留学国外,通英、德、梵、巴利文,能阅俄、法文,尤精于吐火罗文,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生前曾撰文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著有散文集《天竺心影》《朗润集》《牛棚杂忆》等。

三、文本品味

作者在我的童年开篇有这么一句话--“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来,眼前没有红,没有绿,是一片灰黄。”

1、自由朗读文章,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作者为什么会用“灰黄”形容自己的童年?作者回忆了童年时那些“灰黄”的生活片段呢?

【交流点拨】“灰黄”是荒凉的,没有生机的,这是季羡林对童年最为深刻的色彩记忆,季羡林的童年生活中更多的是饥饿、凄凉、绝望、痛苦------

灰黄的童年就是贫穷的童年--我们家是穷县中最穷的村,最穷村中最穷的家。

灰黄就是家庭苦难的童年--父辈们孤苦伶仃,相依为命。房无一间,地无一垄,两个无父无母的孤儿,活下去是什么滋味,活着是多么困难。几次饿得到枣林去捡落到地上的干枣充饥。最后被迫弃家出走,到济南卖苦力。

灰黄的童年就是家境异常艰苦的童年--一年吃白面的次数有限,平常只能吃红高梁面饼子;没有钱买盐,把盐碱地上的土扫起来,在锅里煮水,腌咸菜,什么香油,根本见不到,一年到底,就吃这种咸菜。

灰黄的童年就是单调的童年--家里没有一本书、连带字的什么纸条也没有见过。

灰黄的童年就是孤独的童年、难过的童年--一个六七岁的孩子离开了自己的母亲,他心里会是什么滋味,非有亲身经历者,实难体会。

我不难发现作者谈到的“灰黄”就是家庭的贫穷、生活的艰辛、求知的单调、心灵的孤独。

生活的苦难和精神的孤独。(板书)

2、作者的童年虽然极度“灰黄”,但季羡林先生并没有一味诉苦,也描绘了一些“金黄”的色彩,试着找一找,谈一谈。

【交流点拨】1、“每天最高的享受”--可以吃到举人太太送我的半个白面馒头。

2、跳到水坑里尽情享受偷来的白面饼子。

3、与不识字、光屁股的小伙伴游戏的畅快。

贫穷是 “底色”,母亲、奶奶的爱和小伙伴的友谊则是“亮色”,互相配合,成就了“我”童年的画卷。

四、语言品味

学者钟敬文这样评价季羡林的散文:“浮花浪蕊岂真芳,语朴情醇是正行;我爱先生文品好,如同野老话家常。”试从课文中找出两三处语句,体会季羡林散文“语朴情醇”“野老话家常”的语言特点。

例如:“我父亲同另外的一个弟弟(九叔)孤苦伶仃,相依为命,房无一间,地无一垄,两个无父无母的孤儿,活下去是什么滋味,活着是多么困难。概可想见 ”

虽无过多的描述也只是平平淡淡的记述事实,都让人读来心酸。

(1) 一年吃白面的次数有限,平常只能吃红高粱面饼;没有钱买盐,把盐碱地上的土扫起来,在锅里煮水,腌咸菜;什么香油,根本见不到。

【交流点拨】语言朴实,没有华丽的辞藻,真切地表现出作者童年时家境的艰苦。

(2) 我三四岁的时候,每天一睁眼,抬腿就往村里跑(我们家在村外),跑到奶奶跟前,只见她把手一卷,卷到肥大的袖子里面,手再伸出来的时候,就会有半个白面馒头拿在手中,递给我。我吃起来,仿佛是龙肝凤髓一般,我不知道天下还有比白面馒头更好吃的东西。

【交流点拨】半个白面馒头,在幼年的作者心里居然像“龙肝凤髓一般”好吃,比喻、夸张手法的运用,真实地表现出作者物质生活的匮乏,语言平淡,情感真挚。

品味下列句子,注意加点词语,思考其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悟。

(1) 这些芝麻绿豆般的小事是不折不扣的身边琐事,使我终生受用不尽。

【交流点拨】

在作者看来,正是由于幼时遭受的困难,才锻造了作者坚强的性格,激发了作者生活的信心和勇气。穷苦的童年也是宝贵的财富,它能让一个人自立、质朴、进取,克服人生的艰难困苦。反之,过度舒适安逸的童年,倒有可能使人脆弱、懒惰,一事无成。

(2)尽管此时不但能吃上白面馒头,而且还能吃上肉,但是我宁愿再啃红高粱饼子就苦咸菜。

【交流点拨】作者晚年说不愿离开故乡,而“宁愿再啃红高粱饼子就苦咸菜”,真挚而深刻地表现出作者对故乡和父母的深深的感情。

季羡林谈到:“我的文笔可能是拙劣的,我的技巧可能是低下的。但是,我扪心自问,我的感情是真实的,我的态度是严肃的,这一点绝不含糊。我写东西有一条金科玉律:凡是没有真正使我感动的事物,我绝不下笔去写。”

五、拓展延伸

课文给读者呈现了一个“一片灰黄”的童年生活,你如何看待作者的这段生活?

【交流点拨】幸福人人想拥有,苦难人人想避开。但事实是人的一生固然有幸福相伴,只是苦难却也如影相随。既然这样,那么谁都得学着面对人生的苦难。苦难对于坚韧者是一块垫脚石,对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弱者则是万丈深渊。既然如此,还是做生活的强者吧。与其躲避苦难,不如正视它。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积极应对,在与苦难做斗争的过程中提升自己,达到更高的层次。

六、课堂小结

作者通过对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展现了旧中国贫苦百姓的生活场景,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人生和生活的深刻感悟,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希望大家学会与苦难做斗争的本领,希望大家感恩父母、孝敬父母。

七、布置作业

季羡林先生一生笔耕不辍,你们如果有兴趣的话,就把我们自己的童年也写出来吧,题目也可以叫做《我的童年》。

八、板书设计

我的童年

季羡林

灰黄   生活的苦难   精神的孤独

正视   良好的心态   生活的强者

庞亚伦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改革开放》课堂教学设计 篇11

一、Teaching Aims:

1.Language Aims:

1)Master the new words:object, magic, stick, hide, tail, turn…into, excite, western 2)Get specific information by reading.3)Train the reading skills of students.4)Get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Monkey King.2.Moral Aims and Values:

Read more Chinese traditional literature and transfer Chinese culture.二、Teaching Key Points and Difficulties 1.教学重点:

1)掌握本部分出现的生词和词组,达到熟练运用的目标。

2)阅读短文,获得相关的信息。通过阅读练习,来提高阅读能力。2.教学难点:

1)阅读短文,获得相关的信息的能力。2)理解并运用所学的词汇及表达方式。

三、教学过程 Step 1 Revision

Let some Students watch a video about Journey to the West.Step 2 Warming-up

1.Look at the pictures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1.Who are they?

2.In which book are they the main characters? 3.Which character do you like best? Step 3 Reading Work on 3a:

1.Tell Ss to read the article in 3a quickly and try to find the answers to the questions:

① Which book is talked about?

② Who is the main character?

③ What is he like? Ss read the article quickly and try to answer the questions:

2.方法指导:带着问题,然后快速阅读短文,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找到答案。3.学生们按老师指导的方法进行阅读,并快速回答这三个问题。

4.最后,教师让部分学生回答答案,并校对答案。Keys: 1.Journey to the West.2.The Monkey King.3.He is not just any normal monkey.In fact, he sometimes does not even look like a monkey!

Work on 3b:

1.告诉学生们再次阅读短文内容,并完成3b表格中的内容。2.学生们带着这两个问题,仔细读短文,在短文的相关信息处划线。3.让学生们完成表格,并校对答案。

What he can do:

① He can make 72 changes to his shape and size, turning himself into different animals and objects

② He can make his magic stick small or large.What he can’t do:

Unless he can hide his tail, he can’t turn himself into a person.4.让学生读一下自己的答案,并改正答案。Step 4 Careful Reading

1.Read the passage again and judge the sentences below True or False.1.Most pupils in England watch the TV program called Monkey in 1979 for the first time.2.Journey to the West is a new Chinese book.It’s new to Chinese children 3.Monkey King is just a normal monkey.4.Monkey King can make 72 changes to his shape and size.5.If the Monkey King can hide his tail, he can turn himself into a person.6.The Monkey King uses a magic stick to fight the bad people.7.The Monkey King’s magic stick is so long that he can’t hide it in his ear.8.Western children like to read this book because the Monkey King keeps fighting to help the weak and never give up.Keys: 1: T

2: F

3: F

4: T

5: T

6: T

7: F

8: T Work on 3c

1.告诉学生们本学习活动的要求:用短文中的词组或短语来完成下列句子。2.让学生们读3d中的内容,理解每个句子的大体意思。3.根据短文的内容,并用恰当的词组或短语完成句子。4.Check the answers

Keys: 1.traditional

2.came out, became interested in

3.make 72 changes, turn himself into 4.is able to Step5 Exercises

上一篇:中学英语社团活动教案下一篇:心中有支快乐的歌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