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教育实践模式研究

2024-06-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生本教育实践模式研究(精选8篇)

生本教育实践模式研究 篇1

摘 要:生本教育的产生基于我国新的教学法的涌现;作为家长,在这样的活动中,他们的角色发生了根本偏右足有一米远的地方为学助威。

基于新的教育实验的兴起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基于提性变化,他们不再是板着脸孔地训斥和签名,而是与孩子郭教授在评课时说:课都是宝贵的,都可以触发我们出者的加强知识发生过程与生本教育的实验;是一条科学们一起共同寻找知识,建立起新型的亲子关系。学校里学的思维。首先学生在课堂上很积极、很快乐、很热爱。每地素质教育之路;是一些较多的发达地区和偏僻农村的范生的主动性,也传递到了家庭,使家长们大开眼界,他们堂课都反映出学生本质的态度,反映出学生的思维品质和畴里得到了较好验证的有效实践之路;任何局部的改革教为之动容,为之欢愉,他们也参加了孩子的课题,“学校能力。

育的根本问题总是不能得以解决。生本的价值观、生本的把教育的工作转嫁到我们身上”的抱怨销声匿迹,他们更相比之下,数学课非常好。整个课都是生命在活动,伦理观、生本的行为观是生本教育思想的核心精神。生本爱自己的孩子。这样对学生来说一定会提高品味,提高素质。生本是艰难的教育观、生本的学习观、生本的课程观、生本的教师观、作为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他们在学习中如此兴奋之路,开拓之路,课让我们由复杂走向简单,由被动走向生本的方法观、生本的德育观、生本的管理观、生本的评不疲,他们不让老师下课,为的是要让他有机会讲述从书主动。数学课让我们看到学生的活动就是自己的总结,是价观生本教育的主要观点。上看到的故事。在别的课中还要进行有趣的统计、分类、学生活动在文化的创造上,并不是演剧和简单回答。关键词:生本 背景 精神 观点 评判,进行学习性的游戏,他们自编儿歌,自编谜语,每而语文课已经是在研究语言文字了,孩子们带来的许在我国率先提出生本教育的是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个事实都在彰显孩子们潜能无限,都在呈现着他们是天生多书,课堂上没有读,用发信封出题目的方式来学习课文所所长,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郭思乐先的学习者,而且,由此还表现出不多见到的学习效率。他中老师认为很重要的东西,这还在走师本之路,这个不好。生,他在长期的特别是近几年的加强知识发生过程与生本们真正处于一种忘我的状态。课堂上没有怎么剌激它,而是在一些简单问题上做,起不教育实验研究的过程中,对教育中“人的完满发展”问题,作为老师,在这样的课堂场景里,不再是单一的说教,到文化学习的作用。我们要激励学生利用资源,课前他可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反复实验与验证,逐步形成了具全部是学生的尽情的学。这样的课堂就是生本的。这样的以去找书,课上面对学生找来的好多书,同发信封相反,有民族传统教育特色和中外现代教育特色相结合的科学课堂让我们感悟出一个简略的教学公式:堂前带例子----提出一些开放的讨论问题:你们知道昆虫的什么,他来读,的教育思想—生本教育体系。本文从它的实践背景和核心堂上搞交流。正是由于它的简短易行高效而引起人们的广她也来读,这么多的书有选择的读,在自己的小组读的基精神以及主要观点几个方面进行解读。泛观注。础上选择到全班读,每个人都能讲,带来的例子每个都讲,首先让我们来感受一个生本课案:课题是实验小学一自然课是这样,其它各科也是这样!笔者曾经到实验这才是生本的。

年级的自然课《水的认识》。区的点校华阳小学听课,这是一次生本培训会,举办者为一篇课文,学生可以有他们自己的读,有他们自己的课前:教师布置学生带例子(对备课的改造),除了我们提供了一堂语文课和数学课。断句与停顿,有他们自己的声高与节奏,有他们自己的理让学生做一些观察和实验之外,还要学生找关于水的资语文课的课题是昆虫游乐园,老师设计的问题很简由与思想,这里面有神奇的东西,原生态的东西,学生的料。这使家长们十分兴奋,他们积极地为孩子收集并打印单,课上学生都应答如流,在巩固教学阶段教师用一游戏潜能等等,一个好大的资源开发区,以读适教的空间。数了二十余篇各种不同的关于水的资料。而孩子们为了参加“信封内的题”让学生们完成了各小组的答卷。学6+7每个人都可以加,都有他自己的加法逻辑,不要一讨论和诵读这些资料,查字典,找大人。足够地准备着第数学课是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单元整理知识,课上学生开始就去硬拼那个凑十法,先让他自己加,把他们自己的二天上课时要当众表现的内容。把自己的整理过程上台一一作了介绍,看来是事先准备好加都暴露出来有好处,他会自己去吸取的,错误的环境会课上:教师让学生进行交流实验观察和找例子的情况了带到课堂上来的,每个学生的介绍都有自己的理由和举自灭,正确的环境会生存,这是生命自生自灭定律,任何(对上课的改造),一位孩子朗读了他的家长打印的六百例,最后还有自己的题目来测试对手,对手是自己临时在人都不可抗拒。

多字的关于西部缺水和需要保护水资源的文章,令来听课讲台上点将的,当对手作答后,小组同学来作补充,随后

一、生本教育的实践背景的香港同行大为惊奇。出题组还用自己的答案来评判对手,介绍过程中还辅以自生本教育的威力很强大,使基础教育的许多问题,诸 文章标题:《生本教育实践模式研究》,全文共5页,此为第1页

如减负,教师苦教,学生苦学,两级分化,高分低能,以现实让我们知道,只作任何局部的改革是不能凑效的。在就有可能灭绝。脱变过程是痛苦的。人的一生将面临着许及培养既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又有很高学业发展水平这种情况下郭思乐先生逆转研究策略,从他前期的教育实多脱变与选择,每一次都是生命的挣扎与燃烧。的人的矛盾等等得到了很好的解决。这是近二十多年来许验研究中走了出来,把方向定在教育的体系问题上,提出举个例子吧,演艺巨星成龙主演的影片中,扮演的角多单一的教育改革没有看到的风光。近二十多年来,我们生本教育体系并整理成章,为教育改革提出了一项有效的色都是智慧、勇敢、灵活的人,可谓是选择高手。这样想一直在课研究上作过不懈的努力,思考每一堂课怎么教是策略思考,为素质教育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操作体系,供实象一下,你就是成龙,你受困于一个没有门,没有窗、没好,整个教育界经历了许多新的教育思想之洗理,我们一践者鉴赏。有任何出口的铁屋子里。

直在寻找课的好的教学方法,学校教育面貌焕然一新。

二、生本教育的核心精神突然,屋顶上天花板退去,露出一块恐怖的满是铁钉在教学方法的改革方面,一批新的教学方法涌现,并生本教育粗略的说就是以生为本的教育。原来我们的的铁板,钉子很长、很锋利,缓缓地向你下来,屋子的铁逐步迈进理论研究层面。比如,邱学华的尝试教学法与尝教育体系基本上是一种师本的教育体系,也就是一切都是墙也向你围拢,钉子渐渐朝向你的脑袋,随着屋子的缩小,试教育理论,李吉林的情境教学法与情境教育论,马芯兰为教师好教而设计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过去我们认为,你所处的空间也越来越小。的结构教学理论,魏书生的自学辅导教学法,周弘的赏识教师好教就是学生好学。所以,我们把教材编得很严谨,怎么办呢,在这儿等死吗?你打燃火机,四处搜寻,教学法,丁有宽的读写结合教学法,黎世法的六因素教学认为学生一开始就是走的这条严谨之路,学术之路。研究突然你看到屋子边沿有两个小坑儿,每个坑旁边都插着一法,刘显国的反馈教学法,郑和钧的协同教学法,顾泠沅表明,学生的学习并不是依我们的教而形成的,而是以体块标牌,一个写着1.5米深的粪水坑,另一块写着3米深的尝试指导效果回收教学法,姜乐仁的现代启发式教学悟的方式在学生自身生长发展的,是外部建构的见解,非的粪水坑。

法,洋思的成功教学法与成功教育理论等等。常简单。由此,生本教育一针见血地指出,在教育中必须怎么办?你有了选择,一种是待在那里被铁钉剌穿,在教育实验方面一批新的教育实验兴起,并逐步形成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把学生放另一种选择是跳进坑里。想了片刻,你决定跳。现在还得教育流派。比如,数学的“三算”实验,语文的“注·提”在一切教育策略的首位就是生本教育的核心精神。选择,往哪个坑里跳?跳进3米深的粪水,立即就会被淹实验,小学语文的自学辅导实验,数学的现代数学实验,1、生本的价值观: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是死;别傻了,跳进1.5米深的粪水吧。你捂住眼睛,堵着加强初中数学知识发生过程的实验等等。生本教育的价值观。郭思乐先生从“以学生为本,以学生鼻子,就两堵墙闭合的一刹那,你跳了进去。

针对这些改革的基本走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的发展为本”引申出“以人为本,以生命为本”,揭示了当你从粪水里爬出来时,你第一个想法是什么?可能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就指出:“由于教育的真本。世界上没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的,自己的事是“啊!真臭呀!”你会不会这样想:“真不错,我还活着。” 主观和客观方面的原因,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情还是要自己最后去完成。把教育定位在人的生命的高度这与玫瑰花瓣的泡泡浴不可做比,别想了当时已经是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对滞后,来认识,这是生本教育研究的重大突破,它强调学生是教最好的选择了,这是自然人的一种本能。也是人的价值。影响了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不能适应提高国民素质的需学过程的终端,这是教育的本性。生本教育的目标“以学现在的学校都不管自然人的本能,更不管人存在的价要”。应当承认,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全社会生的生命价值为出发点”,其目的是“以学生的生命价值值,学校成了文化孤岛,失去了活力,失去了生命的价值包括教育工作者在内的努力,我国的教育在改革中不断发为体现”。一句话就是生命质量的提升。生本教育强调不与环境,远离了社会,培养的人不是自然人。现在的孩子展;同样应当承认,我国的教育仍然需要通过深化改革而能压抑、控制人的自然生命。强调人的生命价值和智慧价除了春节陪爸妈走走外,再也不能去与界接触;四周奔跑,获得更快的发展。值。并认为,人要生存,就要学习,这是生命的需求,人他们不太注意春天、秋天的景色变化,更多的注意爸妈的但是,我们还是面临着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 举国上只有通过学习才能适应环境。学习往往是很艰苦的。是一脸色,象一群关在笼子里的野生动物。这种怪圈,应该引下“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 的现状并种脱变过程。如果人在长期的发展中,某些突变是有利于起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足够重视。否则,将带来文化弃视,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分析其因,主要在于教育是整个体系了解环境和适应生存的,这些突变就会保留下来,某些突成为断送生命的魔鬼,决不是提升生命质量的艺人。的问题,前期我们的所作都在局部领域下了不小的功夫。变是不利于了解环境和适应生存的,发生这种突变的物种

2、生本的伦理观:高度尊重学生。高度尊重学生是

生本教育的伦理观。高度尊重学生就是要无条件尊重学就是对人的最基本的贬损。这种贬损累积起来,可以摧毁更深刻。我们不应以成人之见去限制他。

生,就是要把学生当人,就是要依人的学习规律来进行教人的信心,可以使人无心向学,使人失去生活的欢乐。在生本教育模式中,学生有许多探索机会,而探索是学。沿河路上有一对双胞胎姐妹在大人的促喝下表演节与错误作斗争的过程。一个词现在都还在扩充嘛!怎么我高度尊重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学习的天性,就是要尊目,本来两个人很默契表演都很起劲,不只是哪位没娘心们就和我们的还在学的学生们过意不去呢?在生本教育重学生生命的需求。生本教育强调儿童的学习天性。认为,的观众叫了声这个小妹表演得好,还给了她不停的掌声。的课程与教材教法中,实际上假设学生有自己的信息加工人之初,善本学。儿童生来就是学习者。儿童有自己的学再表演一个节目时,就只有一个人上阵了,那个受侮辱的能力,教给的内容的未特定性和非完形性,正好给他们以习本能,并非成人所教,拥有自然天真的世界。幼儿一旦小家伙怎么也不干了,猛地扑倒在她娘的怀里不住的流眼补缺或完整化的机会,学生的探索构建成为教学活动主要揭触了外界,就会不断地提出问题。泪。这情感大人也有,你的好心意见没有人理采,你的论方式或中心方式,这就形成了允许学生多次反复而获得知比如,这朵花是什么颜色?你告诉他是红色,他会问:文几次投去没有被采用而扑空,都会出现使人无心向学。识的格局。

“好看吗?”你告诉他“好看”,他可能要进一步问:“为高度尊重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的智力速度。自然人就高度尊重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与隐私。生本教什么你觉得好看,我也觉得好看呢?”这个时候,我们当会有的高有的矮,有的胖有的瘦,走路来说也是有的人快育强调对学生的学习隐私保密。学习的情况包括考试分数然不能答以“你有自己的认识体系,我也有自己的认识体有的人慢,车也有个快车慢车之分,学习更是这样,有的在某种意义上是人的隐私。以无节制地宣传学生的学习隐系,两者是同构的”等。人学得快有的人学得慢,这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但是,私作为督促的手段,不符合现代教育伦理。生本教育体系事情就是这样,问题越基本,越难以回答。不管怎样,我们不知怎么搞的非得要他们学到一个底线上来不可,我就是促使学生奋发向上的情境。那些张榜排队的做法,都儿童的思考是十分积极、丰富和灵活的,这是一种与生俱们似乎不情愿相信,总有一天他还是可以达到目标的。不是生本不能容忍的。这样做只会毁灭人的向上的信念。来的天性。他要了解自己生存的环境,以便适应它,这并能说我们坐上了慢车就不能到达了吧,今天孩子算错了

3、生本的行为观:全面依靠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是非我们所教,而是出自先天的结构和功能,他们甚至想得7+8,就给他一个不及格的判决,而且还张榜示众,太没生本教育行为观。开始提全面依靠学生,有人不太情愿,比我们成人还充分。有人性了吧,我们非常清楚这并不等于明天就一定不会担心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有的人质问我们,什么事全都一则故事说,妈妈带着孩子,遇到狗在叫,妈妈说,7+8了。知识的习得是分多次完成的。生本教育就注意着依靠学生去了,老师搞什么呢,我们依靠学生能靠得住不用怕,会叫的狗不咬人。儿子却担心地问:我们知道它这个问题,强调多次反复获得知识。善于在学生的错误或吗?生本教育认为,提全面依靠学生并不意味着对教师作不咬人,可是狗自己知道吗? 不完善中看到他们的积极因素,这是教师的教学艺术,更用的轻视。在一定意义上说,没有对教师的解放和教师自粗想起来,孩子实在是多虑。但严格说来,他有他的是教师的一种科学认识与科学的态度。身思想的解放,就不可能有学生的解放,“学生为本”也道理,甚至比大人的思考更精彩。这就是儿童!他们没有比如一个学生发问:课文中有一个词“复杂”,什么只能是一句空话。提全面依靠学生本身就是教师主导作用成人的种种拘束,拥有自然和天真的世界,他们就像婴儿是复杂呢?一位学生答道:复杂就是很难。老师说:对了。发挥的表现。但是教师解放之后的目的和工作落脚点,一学游泳比已经开始怕水的儿童来得快一样,一个依着自己另一位同学说:复杂就是不简单。老师说:对了。老师这定要落在让学生主动发展上。正像许多实验教师所说和做的学习天性来思考的性灵,较之于具有种种后天的框框和样肯定本身对不对呢?我认为是对的,很好。的:“教学以学生真实的水平为起点”,“要给予每个学生局限的思考要更为宽广和敏捷。实际上,这样的讨论,既反映了学生的认识实际,也展示的机会”,“调动潜能,每个学生都能进步”,“老师的高度尊重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的思维。生本教育强调体现了一种认识规律:我们对一个词语的认识不是一次完精力用在思考学生,有效地指导学生上”,“为了不教而教,尊重学生的思维。人对人的有益智力创造的尊崇,似乎在成的,而是逐步完善和加深的;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让学生自己成长”。离开了教师的这些“学生发展的根据所有的尊崇中居于最高的地位,因而人追求思想,追求文的认识方面和深度。尽管今天学生对“复杂”的回答可能在自身”认识和工作,学生的生命得不到激扬,主体性就化,同人打交道基本上就是同人的思维打交道。反过来,还不如词典所说,然而他们已经回答了一部分,讨论会使无从发挥。这就从根本上认识了: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对人的学习活动的贬损,几乎就是对人的思维的贬损,也他们扩充和加深认识,随着阅读的增加,认识必然更全面,重要资源;学生将在某种教育生态环境中蓬勃发展;现今的学生状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最好的效果。生本教育强调重读做、缓说破。我们过去的教学,可依靠学生自己的学。生本教育强调把可以交付的教学依靠学生自己的爱。生本教育强调爱和独立性是真正以说就是由教师或教材编写者铺设得十分顺畅,我们设置交付给学生自己。教师尽快地让学生自己活动起来,去获的富有。非独立性带来简单划一,而独立性带来丰富。如了小步子、面面俱到的教材,不想有什么地方为难学生,得知识,去解决问题,把可以托付的教学托付给学生。此奥修所说,“你的真实和真诚、你的真理、你的爱、你的最好是他们一学就会,一蹴而就。我们培养学生条列式的时,学生处在真正自主的状态中,他的潜能得到激发,他创造力、你的敏感度和你的静心品质,这才是你真正的财思维,而不是培养辐射式的思维,因为他们不需要他们有的天性得到发展,他的收获像鲜花怒放。这样的依靠学生、富”。奥修阐述的教育观是,“不论你做什么都没有关系,什么创造性,只需要他们依照考纲考得好。显然,要使学为学生设计的教育和教学,就是生本教育体系。它正如著你或许是一个三流的总统,你或许是一个一流的鞋匠,能生注意感悟,以形成他们自己的思想,就要防止过去的浮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下他的教育理想:够满足你的就是你享受你正在做的,你能够将你所有的能滑的教学。读和做,缓说破。通过这种方法促进学生的感“找出一种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量都投放进去,你不想成为其他任何人,这就是你想成为悟。生本教育的本质,就是保护每个人的内在积极性,这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的,你同意‘自然’在这出戏里面所让你扮演的角色是对样,就保护了许多原来可能会被奚落为差生的学生,为他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人许多时候的学都是在自己的,即使用总统或国王来跟你交换,你都不要。这就是真们大器晚成保存了信心和勇气,并争取了保贵的时间。留学的基础上的学,正如结婚一样只能是自己结婚,任何人正的富有,这就是真正的权力”。克莱恩认为,一般人努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都是不能依靠和代替的。力完成工作,却很少成功,成功的人则喜欢自己所做的事,依靠学生的情感。生本教育强调情感教学。学生的脑依靠学生自己的资源。在生本的课堂里总是强调把学并且视它为一种游戏。生本教育体系正是把这一因素视同力劳动与成人的脑力劳动是不一样的,对于学生来说,掌生作为教育资源来开发和利用。学生的全部既有经验、智生命。握知识的最终目的不象成人那样成为他努力动脑的重要慧、知识和学习内在积极性都以成为教师的教学所用,以依靠学生的感悟。生本教育强调的不是连篇累牍的训因素。学习愿望的源泉—就在于学生脑力劳动的特点本成为动力之源,能量之库。我们许多时候都认为有些学生练,学习的核心部分应当是感悟。人固然可以训练,但动身,在于思维的感情色彩,在于智力感受。如果这个源泉是懒于学习的,生本教育则换一个角度看问道:这些学生物也可以训练,桂林熊虎队的表演都能训练得十分的好,消失了,无论什么也不能使孩子拿起书本来。

如果是醒着的,他又懒于学习,那么他在做什么?他终归能到处演出了嘛!而感悟、创造则只有人才能做到。恐怕依靠学生的自主管理。生本教育强调留有自主空间的有事情可做,否则他就是睡着的,而不是醒着的。他喜欢熊虎的本事再大也不能达到悟的层面上来。人的学习不是管理方式:一是学校以上的管理机构要加强校本管理。二去玩游戏机,去看小人书,那么,这也是学习。你希望他这样,依靠的是感悟。是学校应对教师实行人本管理。我们对教师的教学,除了正规地学习,他不合拍,你就可以从他喜欢的东西开一般来说,训练是“教大于学”的行为,是被训者受作出常规的约束外,一般不要给予过多的干预。要让他们始。„„不论他们做什么,你总能找到其中蕴涵的基础知命于外加的、既成的智慧或规则的行为,它可以使一些基在生本教育的实践中去体会以学生为主体的意义,加强交识,而要做到这一点,你就得把他的活动,都看作是学习本的技能得到落实,同时也会带来某些感悟,但它不能代流和教研,取得经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学校管理的改的一部分(哪怕它并不完善,甚至是似乎同我们原来的学替整个感悟活动。仅仅依靠训练,不能有所创新,创造性革,最终应以实现学生的主动发展为目标。所有的工作,校教育内容格格不入)。事情像歌里唱的那样,“在我这里不能训练出来。学生创新是学大于教的行为,是以感悟作包括教务、后勤服务,都应以此为准绳。三是教师对学生有着永远的期待”。在任何一个活动中,都含有基础教育为其基本的工作形式的。所有的学习最终归结为感悟—如应实行生本管理。

学科的许多知识,等待我们以不同的深度去揭示它。我们同爱因斯坦所说,是要留下把人引向深入的东西,而将那人们把师本教育类比为针剂教育,它类似于人不吃蔬所做的,全都要通过儿童自己去最后完成。些把人诱离要点的一切统统抛掉。淡化形式、注重实质、菜,而把蔬菜制作为针剂,进行注射的营养制式。在这种依靠学生自己的能力。生本教育强调借学生自身的能鼓励感悟,是最优化的学习之道,也是我们不断形成自己制式下,吃蔬菜的乐趣,器官获得的锻炼以及蔬菜的不可力,本体的力量,内在的潜能,发展学习天性,达到学习的、使之与众不同、享受我们自己的存在的那样一种行动提取的、更为重要的营养,都被抛弃了,它的害处是显而的最高境界,自主学习,忘我学习,使之达到最高的效率方式。这也是生本教育的深层意义之一。易见的。显见,生本教育就是那种营养教育。

三、生本教育的主要观点 是组织学生学习的能力。教师应在学生的放飞中获得自身中也会立于不败之地。

生本教育内涵十分丰富,涉及到教育的每个领域和各的解放,同学生一起成长。这种新认识为教师成长提供新教育科学是一门十分重要而又难题多多的学科。生本个层面,这里我们归纳了八个观点供研究参考。的目标和途径。教育内涵非常丰富,科学务实,对于今天的素质教育,尤

1、生本的教育观。教育的本质是提升生命,教育手

5、生本的课堂观。课堂要组织学生先做后学,先会其是发展学生智力和创造性来说,实现人的完满发展,特段是依靠生命本身的内在力量。“儿童继承了远古以来人后学,先学后做,形成不教而教,以学定教的课堂格局,别具有研究价值,上述研究只能是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类生命的全部精彩”,“儿童并不是一张白纸,而是拥有语学习的核心部分应是感悟。感悟不仅是学习的重要过程,言的、思维的、学习的和情感的本能。这种本能区别于动而且也是重要的结果。在感悟中发展感悟,执行堂前做准

物的本能,即我们经常看到的低级本能,而是一种高级的备,堂上作交流的课堂流程。读和做,缓说破,通过这种

本能,就形态而言,也把它称为潜能。”人的智慧的发展方法促进学生的感悟,让学生尽快活动起来,去获得知识,延续着亿万年生命发展的过程,人的起点非零。教育应该去解决问题。

在此基础上进行,充分尊重和依循生命的本质,教育才可

6、生本的德育观。德育不是抽象的说教。它的真正

能是“人的教育”。教育现代化就是人的现代化,使人的基础是儿童的美好学习生活。在学习生活中体验情感、意

生命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使人的天性得到自由的发展,志,塑造人格。教育和教学的生态对德育有重要的意义。

是教育现代化的根本目标,也是根本途径。

7、生本的管理观。学校管理要适应学校的生本化的2、生本的学习观。学习是生命成长的过程,是人自发展。除了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生命需要、尊重

身的一种需要,而不是外在压力的结果。教育的一切行为学生的智力之外,还要依靠学生进行管理。

都应该是为了满足儿童的这种需要,从而使他们内在的生

8、生本的评价观。频考不能使总考凑效,生本教育

命力、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教育是为了帮助学采用淡化成绩、淡化考试的策略,对教育进行生本的评价。

生,而不是限制学生。因为生命是不需测的,真正打动生命的是他的兴趣。比如

3、生本的课程观。课程要以符号实践本体取代符号我们见到当老板不测,它努力的去当老板。生命是不可测

研究本体,真正实现“小立课程,大作功夫”、“宽着期限,的,结果的强调只会改变我们的行为,借用你的分数(隐

紧着课程”。在基础教育阶段,所有的知识都可以在生活私)来管你,只能叫绝法(把柄法),隐私的公示只能使

中找到,而不仅仅是教材中。脱离了生活、脱离了学生的人牵着鼻子走。许多人把这个法用在生活中,好处多多。

实际感受的知识是死的知识。教给学生的基础知识尽可能但生活中没有一个有把柄的人立于长胜不败的。生活中什

地精简,而腾出时间和精力让学生大量地进行活动;主张么都是可以借的,就是隐私密码不能借。生命是不易测的,学科内部整合和整个课程整合。只有实现了大课程的整从学理上讲,为了考得好,平时不用考。芝麻开花不是节

合,整个学校教育的生本化,既学生可以自主地学,才有节高吗?我们要把最好的花让它开出来,最后的一朵花都

可能成为现实。因此,在教学上,应当将知识和学生的生是美丽的。教育就是自己酿成悲剧,自己做教育,自己又

活结合,让学生自己去做、去发现、去研究。不断的用考试去阻碍教育,我们的目的是要学生对生命充

4、生本的教师观。教师应从“拉动学生的纤夫”转满信心,并不要那个可怕的高分!所以生本评价要求遵循

变为“生命的牧者”。对普通的基础教育而言,教只是组生命发展、成长的自然规律,激扬生命,使每个人得到正

生本教育实践模式研究 篇2

【镜头一】我校曾对学生做了一项“我最喜爱的教师”调查, 其中有这样一题:“你希望或期待xx老师在哪些方面加以改进?”部分学生写道“希望x x老师在上课时不要喋喋不休讲个没完, 期待xx老师在上课时能让我们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

【镜头二】在学校开展的随堂听课活动中, 我们发现许多教师“真会讲”, 虽然不是“满堂灌”, 但是教师讲授大概占据了70%左右的时间, 以至于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积极性不高。

【镜头三】在校内某公开课上, 一位小学科学教师执教《我们的小缆车》一课, 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的关系”, 在实验前教师反复叮嘱学生要注意什么, 怎么分工合作。但是学生早就想开始分组实验了, 一位孩子嘴里不耐烦地嘟哝道:“说那么多干吗!我们分组操作一下, 这些自然会明白的……”

面对我们所看到的, 我们一直在思考着这样一些问题:如何在教学方面做出成效,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从2010年9月开始, 我校将所有课时由原来的每节课40分钟缩短到35分钟, 目的之一是腾出半天时间让学生进行“兴趣选修”, 从而满足学生兴趣的需要, 使学生的特长得到充分发展;目的之二是让教师进一步转变教育理念, “以学生为本, 以学定教”, 努力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在前期研究实验的基础上, 从2012学年开始, 我校推进“课堂转型”深度改革, 意在建构起“三学一导”教学模式, 并最终大面积推广此教学模式, 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二、迫切:面对各个层面的需要

1. 生本课堂的需要

现在的课堂必须以学生为本, 以学定教, 这使得课堂转型势在必行。我们不难发现, 现在的课堂已经从以单纯传授知识为主的课堂, 逐渐转变到了以发展学生能力为主的课堂。因此, “以学生为本, 以学定教”, 成为教师赢在课堂、赢在当下、赢在未来的重要课堂教学理念。

2. 教学效率提升的需要

结合实际情况, 我校尝试以课时改革为突破口, 设置课程新模式, 着手进行课堂教学转型改革。我们把40分钟的课堂减到了35分钟, 把教师们早已习惯的课堂程序重新进行了编排。这种课堂观念的转变对每个教师来说都是挑战, 逼着教师必须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更多地去思考如何精练语言、组织课堂教学等。

3. 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需要

中科院心理所对小学生的学习爱好和意识做出的调查显示, 6岁至12岁学生的学习爱好只能维持20至30分钟, 这段时间过后就会出现疲惫、走神等现象。小学假如把原来的40分钟课时缩短至35分钟, 可以提高学生上课时间的听课效率。

综上所述, 我校提出了“实施‘三学一导’教学模式的课堂转型的实践与研究”, 旨在通过课堂教学改革试验, 贯彻“课堂是学生的课堂”“让学生用喜欢的方式学习”“少教多学, 让学生在快乐中发展”等理念, 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

三、做法:构建初模, 理顺认识, 实践完善

1. 初步构建“三学一导”教学模式

2. 达成三大板块的基本认识

在实施“三学一导”教学模式的课堂转型的过程中, 具体体现“123”三大板块内容。“1”指的是围绕一个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2”指的是把握两个目标:课堂必须是自主开放的, 课堂必须是快乐高效的;“3”指的是三项要求:预习诊断不少于全班1/3人数, 教师讲授不多于课堂1/3时间, 讨论展示不少于课堂1/3时间。

(1) 围绕一个核心

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中, 始终把握一个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关注每个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个性特长, 重视培养每一个学生健全的、完整的人格。

(2) 把握两个目标

第一是自主开放的课堂。我们强调把课堂还给学生, 把教材变学材, 把教案变学案, 把教学目标变学习目标, 把讲堂变学堂, 以人为本, 关注每一位学生的生命成长。

第二是快乐高效的课堂。我们注重挖掘学习材料本身的趣味性, 将知识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和新颖奇特的方式呈现出来, 让学生觉得学习是一种惬意的享受,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3) 落实三项要求

要求一:预习诊断不少于全班1/3人数。教师根据课型特点, 设计出预习指南。为了便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起点, 课堂上要求学生交流预习情况, 交流人数不少于全班的1/3。

要求二:教师讲授不多于课堂1/3时间。要求教师缩短课内讲授时间, 精选、精简讲授内容, 提高讲授效率。三个精讲——核心问题精讲、思路方法精讲、疑点难点精讲;三个不讲——学生已掌握的内容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不讲也会的不讲。提高讲授效率的方法是:注重双基讲重点, 注重难点讲关键, 新旧知识讲联系, 易混内容讲对比, 培养能力讲思路。

要求三:讨论展示不少于课堂1/3时间。讨论展示是新课堂教学的关键和核心, 是分享质疑、提升思维品质的环节, 我们要求不少于课堂1/3时间。

3. 实践完善“三学一导”课堂模式

围绕初步建立起的“三学一导”课堂教学模式, 我们在部分班级、学科中进行了具体操作。课堂教学模式具体体现为:预学 (学生个人) 、互学 (小组) 、共学 (全班) 、导学 (教师) 。教师的导学行为主要是贯穿在预学、互学、共学的几个环节之中, 与前几个环节融为一体。

(1) 个人预学

首先, 编制预学指南。预学指南的设计目的是摸清学生的前概念, 以学定教。内容可以是让学生通过某种情境引发问题与思考, 也可以是为课堂教学扫清障碍, 还可以是实践性的活动。预学设计需要体现学科特点, 因学科而异, 要适合学生学情、适合学习内容、体现学科特点, 并为后续小组互学奠定基础。

以“三角形的面积”为例, 教师在设计的预学指南中主要让学生在课前进行了三个方面的预学:一是三角形的面积等于什么, 你是通过什么途径知道的?二是你能否利用已学知识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着眼于让学生进行画一画、拼一拼、写一写等课前操作) ;三是你还有其他推导方法吗? (着眼于推导方法多样化) 。这样的预学设计, 不仅了解了学生的前概念, 节约了学生的课内探究时间, 而且在后期的学生交流过程中, 能使多样化的探究方法得到充分展现。

其次, 组织有效预学。教师设计了预学指南, 还要对个人预学进行必要的组织, 预学可以在课前、课始环节, 也可以适时穿插于课堂中。教师引导学生先学先练, 发现问题, 形成学习困惑, 从而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并解决部分学习问题, 找到学习的起点。

最后, 开展预学诊断。学生完成预学指南, 教师要采取适当的方式对预学指南进行分析诊断, 并据此对学情有一个全面、科学的了解, 为后续学习活动中采取合适的学习方式提供参考。诊断方式可以是教师通览预学指南, 对全班情况了然于心, 也可以是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交流预学情况, 让学生相互间了解不同的观点, 还可以是组内学生相互交换预学指南, 了解各自的想法。

(2) 小组互学

小组互学是新课堂教学的基础。通过小组合作学习, 解决学生质疑的、教师预设的、课堂生成的典型问题, 让学生教学生、帮学生, 教师则根据教学目标进行“倾听—梳理—点拨—讲评”, 实现针对性教学。

首先, 科学组建合作小组。小组互学的关键是科学组建学习小组, 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所谓异质小组, 表现为小组成员在性格、成绩、能力、家庭等方面有一定的差异和互补性。组内异质, 组间必须是同质, 即小组间尽量减小差异, 使其各方面情况相当, 特别是学业成绩方面, 尽量使小组之间的竞争公平、合理。

其次, 注重培养规则意识。当教师不再是面对全班几十位同学, 而是要面对一个个合作小组时, 教师们最不放心的就是:小组活动时, 这些孩子究竟在干什么?所以, 教师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制订规则, 如独立思考的规则、分工合作的规则、交流的规则等。要让学生充分尊重别人的发言, 学会倾听, 不仅要让学生肯听, 更要让学生会听, 能够听出别人说的重点、问题。

最后, 创新小组互学方式。互学方式主要有:听取、证明、求助、反思、自控、帮助、支持、说服、建议和协调。在此期间, 教师教学主要的作用是:任务授权、合作能力培养、小组建设、过程指导。

在小组互学中, 教师需要思考:如何让小组进行有效合作学习, 如何培养学生熟练运用解释、说服等学习方式?

以《记金华的双龙洞》为例, 在小组互学环节是这样操作的:当学生通过个人预学后, 了解到作者是按移步换景的顺序来安排写作内容的。在此基础上, 教师安排了小组合作学习, 通过四人小组合作填写《金华双龙洞的游程图》, 让学生不仅了解到作者的游览顺序, 也掌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样的合作学习是有效的, 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益。

(3) 全班共学

有效开展小组展示活动。小组展示是新课堂教学的关键和核心, 是分享质疑、提升思维品质的环节。小组间的竞争、抢答、质疑、补充、争辩是展示时常见的镜头, 教师意想不到的思路、被学生难住的情况时有发生, 这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需要教师课前精心钻研教材, 做充足的课前准备与课堂预设。面对全班的汇报、补充、质疑、反思, 教师主要通过追问, 展现学生的思维过程, 点拨、提升学生的学习认识, 鼓励、支持学生的共学行为。

形成全班共学评价机制。评价是新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评价中, 我们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状态、思维状态, 关注学生的生成状态。

在课改实验中, 我们设计了学生自评的六大口诀:这节课, 我参与了讨论和探究吗?我与人合作了吗?我提出问题了吗?我发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在学习中, 我快乐吗?

此外, 我们还制订了小组评价制度, 在全班共学及小组互学活动的基础上, 每个小组会根据评价标准 (见表1) 对组员的表现评价打分。

在评价反馈的环节中, 我们力求做到评价要点可观察、可感受、可测量;评价办法注重质性评价和综合判断, 力求简单、便于操作。

(4) 教师导学

首先, 导学贯穿于全程。教师的导学行为主要是贯穿在预学、互学、共学的几个环节之中, 与前几个环节融为一体。

在预学、互学、共学中, 教师导学主要体现点拨、引领等作用。教师教学主要突出两大方面:一是将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整体解决;二是对课堂内容进行“拓展提升”。我们主张腾出更多的时间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这是新课堂教学模式的又一优势。有了学生的“先学”, 加之教师引领学生将知识点“织网”, 夯实了基础, 教师就可以继续引领学生“爬高”, 将学生的思维训练落到实处。

其次, 导学时间要精简。我们要求教师缩短课内讲授时间, 精选、精简讲授内容, 提高讲授效率。

四、跟进:重视培训, 掌握学法

(1) 重视教师培训工作。要深入实施课堂转型改革实验, 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至关重要。我们将继续加强对教师的培训, 既关注教研组团队建设培训, 又关注教学各环节的培训。要让课改取得成功, 作为教师不仅要有先进的理念, 更需要扎实的学科知识储备和教学艺术, “导”既要简单, 又要一针见血, “导”要做到不偏不倚、不多不少。

生本教育实践模式研究 篇3

关键词:“生本教育”;实施;成效

新编的中等职校哲学课不同于哲学专业课的哲学,也不同于大学政治理论课的哲学,它突出了德育的功能。其目的是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基本方法的理解、掌握与运用,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在哲学课教学中,要紧密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学生的哲学素养和道德修养,帮助学生解决做人和做事相統一的问题,教育学生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因此,本教材的理论知识点只求学生应知应会,淡化了对哲学概念和原理方面的论证和推演,这对文化基础较差的中职学生开展生本教育提供了可能。教材内容里涉及学生灵活运用的知识点,教材以增加各种贴近学生事实、事例的辅文,巧妙地以“想一想”“议一议”设计学生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来帮助学生理解,这对合作小组开展形式各异的探究活动可以起到很好的启示作用。

一、“生本教育”学习模式的实施

基于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的分析,“生本教育”学习模式在哲学课教学中的实施,其具体操作程序是:

1.课前启动

(1)学生自主学习教材内容。要使课堂教学取得实效,使课堂成为学生切磋交流的平台,成为学生自主发展的阵地,课前启动的工作非常重要。每节课前我都要求学生进行教学内容的自学,并以提纲式或结构图式将知识点加以归纳整理,形成自学笔记后上交教师,在此师生之间进行第一次的课前互动交流,通过交流反馈,学生基本能掌握哲学的概念与原理,这就为下阶段开展深入的小组探究活动打下了基础。

(2)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规模宜4~6人,并选出一个小组负责人。小组成员的构成可从最初的朋友式组合,老师设定一定的条件,如男女搭配、好差搭配、性格差异搭配,使小组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或个性化,以利于专题探究活动深入开展。在确定探究主题与要求后,小组负责人要做好组内成员的分工,各人职责要明确,如谁设计、谁搜集资料、谁整理资料、谁做课件、谁演讲、谁表演等。

(3)确立探究主题与方向,开展探究活动。每个教学内容由于其特点不同,教师必须根据内容特点确定不同的探究主题,提出探究活动达成的基本要求,围绕主题启发学生从多角度开展探究活动,最后以课件演示式、正反方辩论式、调查汇报式、小论文演讲式、问题讨论式等方式形成探究成果。

(4)每个小组都必须做好充分的商讨,明确探究方向。由于教师的引导,很快每个小组的探究目标具体化了,学生开展探究活动不再觉得茫然。经过一段时间的探讨,学生搜集的材料各异,如愚公移山的故事、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上海世博会等,极大地丰富了教材所提供的学习资源。最后每个小组对其筛选出的精品事例都做出了较为恰当的原因剖析,交上来的课件非常精彩。

2.课内互动

(1)交流探究学习的成果。每个合作小组经过一番的努力,形成了各自的探究成果后,教师应及时在课堂内提供一个学生交流与展示的舞台。这种交流可以说是针对共同主题从不同角度对探究结论进一步加以归纳总结的过程,是实现知识内化的过程。通过交流学生获得了探究成果的最大蕴藏量,也客观地看到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为提高学生探究交流的实效,教师的调控很重要。在组织中教师要注意不让学生的交流讨论变成无意义的争吵,也不能为节约时间而草草收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心理和积极的价值取向以及关注人生、关注社会的态度,允许学生不同观点的展示,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的分析,求同存异,达成思想上的认同;要培养学生学会小组协作,学会倾听他人发言,学会质疑他人观点,学会共享他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成果。

(2)组织评价,以评促学。各组成果是学生探究合作的劳动结晶,为更好调动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让每位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有成功的机会,开展评价活动非常必要,但此活动要考虑其发展性、激励性和易操作性。当小组成果已交流、展示后,即可进行小组互评活动,互评小组除了对照评价表进行打分外,教师还应鼓励评价小组说出“你最欣赏的地方是什么?”最后教师作综合性的反馈小结,小结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学习亮点,及时肯定和鼓励小组合作学习中所体现出来的创新性。课后学生以各小组互评结果为基础,再进行自评活动,最后教师给予综合书面评定。

3.课外反思

此阶段是师生再学习的阶段,是小组合作探究活动的继续。小组合作探究成果经过全班的交流、小组互评和教师的点评后,学生可能会产生共鸣或滋生新的疑点,此时教师要因势利导要求各小组长把活动的感悟、反思及时记录下来,对一些小组提出再探究再交流评价的要求,教师要充分提供机会,以保护其积极性。

二、“生本教育”学习模式的成效

“生本教育”学习模式在哲学课教学中的运用,给我的教学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经过反思其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学生学习哲学课的兴趣提高了

“生本教育”学习模式明显地改变了以往传统的学习方式,化被动为主动。对于共同的探究主题,每个小组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思路,以不同的探究方式和角度开展探究学习。课堂里学生可自由地将自己的想法、体会和结论说出来与同学交流和共享,课堂成为师生、生生之间交流的平台。

2.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发展

“生本教育”学习模式是立足教材又延伸教材的学习活动,它要求学生从“学”知识点到“用”知识,在情境化的实践活动中理解知识的意义,在合作交流中同学们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也得到了有机的结合和内化,更好地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3.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团体精神和创新能力

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有着共同的探究目标,各小组必须学会分工,懂得配合,对共同搜集的材料要在沟通中进行筛选、总结与提高,因而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体精神。另外,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所获得的积极体验,可逐步促进学生善于质疑、乐于研究、努力求知的积极心理倾向,学生主动探索意识增强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得到发展。各小组探究成果的交流可促使学生从个体学习的封闭状态向理解与宽容别人的开放性学习心态转变,从而促进人的个性发展。

参考文献:

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 东莞理工学校)

“生本教育”教学实践与反思 篇4

生本教育是我国著名教育专家郭思乐教授首先提出:“生本教育”,即以生为本的教育,它以学生的现状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以学生的未来发展为教育教学的宗旨,以学生为教育教学的主体而非客体。生本教育坚持“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办学理念,以“促进师生共同成长”为目标,遵循“一切为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整体素质提高”的办学宗旨,始终还课堂以真实,还孩子以自然,还师生以平等。经过长期的努力实践,我们欣喜地看到课堂教学的可喜变化,尝到了改革的甜头。

一、打造生本课堂,引领课改潮流

1.灵动的数学课堂。

我校数学推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课改实验,全体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树立“生本”意识,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理念。学生个体进行前置性小研究后,在小组里面畅所欲言,交流各自的思想,分享自己的发现,思维的火花在这里碰撞,学生的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得到发展。

(1)课堂上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不管是小组交流,还是全班交流,学生都能认真倾听,倾听之后都能积极主动地跟交流的同学进行再交流,他们的再交流不是简单地补充,而是很有思考价值的质疑、见解,甚至好多奇思妙想。

(2)教师能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3)练习题有梯度,由易到难,形式多样,训练了孩子多方面的能力。

2.精彩的语文课堂。

开展“生本课堂”教学研究系列活动中学生精彩的课堂生成历历在目,至今还回味无穷。学生徜徉期间、浸润其中,以情悟情、将心比心,在语文教学中得到精神的滋养、享受生命的愉悦,体验成长的欣然。

(1)初见活泼的、开放性的课堂。由于教材的开放性,引领课堂。教学的方式改变,课改后的课堂充满了激情、关怀,教师将自己融入对话式的课堂,与学生一起走进教材,一起学习语文。学生不再是可怜的倾听者,而是学习的主人,和课文中的人物对话,“以文会友”,充当其中的角色,去体验、去感受。

(2)激活了教师的激情,创造了许多鲜活的方法。在教材的引领下,教师不得不思考自己的教学方法,不得不改变陈旧的思想,不得不提高自己的素养,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3)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经过一段的实验,最直接的体现是学。生的变化。首先是学生学习积极性普遍提高了,对学习语文有了比较高的兴趣,学会了如何与人合作,学会了如何自主学习。

二、实施生本教育,课改初见成效

每学期完成了全员教师作课赛,整个“生本课堂”教学研究系列活动过程中,所有老师都能按时到位,及时参加听课、教研、讲教育叙事等活动。通过展示交流,充分研讨,取长补短,“学习――实验――交流――改进”已成为老师们的教学研讨模式。及时梳理构建出了各学科的课堂教学模式:语文低年级“在情境中自主识字”课堂教学模式,语文中高段“三段六步”课堂教学模式,即“初读、精读、深读”三个阶段,“预、导、品、拓、练、结”即“预习――导入――品评――拓展――练习――自结”六步教学法,并将进行初步的实践与研究。依据新课标要求“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体现的淋漓尽致,恰到好处。数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体育课堂教学模式“学乐一体 知能同升”;音乐教师对新歌教学总结出“美的五步曲”课堂教学模式;美术“创境激趣”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在浓厚的课改热潮中,又涌现出了张翠红、郭艳平、李春萌、王晓娟、刘广红、钮灵芹等一个又一个的学科骨干教师。经过几个学期的研磨,整理出适合我校实际的各科教学模式系列丛书“立足学生发展,打造高效课堂”。

三、反思生本教育,找出存在问题

(1)学生课前预习不充分。主要体现在上课时让学生交流展示,学生根本就不知道交流什么,时间白白浪费了,教师还得重新强调,课堂效率十分低下。生本教育突出的特点是以生为本,不但高度尊重学生,而且充分相信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学生的学习潜能激发出来。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

(2)交流时不愿意发表自己见解。生本教育理念认为学生在交流、争执、论证的基础上才能得到提高,而我们的学生可能不自信,即使有新的发现,交流时也不发言。

(3)教师总是受教学进度时间制约,不能完全放开。在进行生本教育教学课时,仍是放不开,心中总有一个计划,计划着每个课时要让学生进行哪些学习活动,完成哪些学习任务,不能完全放手让学生去讨论去学习。

四、反复实践研磨,调整教学对策

在教学实践中坚持“教中研、研中教”,不断探索完善教学模式,最终把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推向自主探索获得知识的舞台,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1)认真备课,课前预习设计要精心。作为教师,在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好问题。每个小问题向学生提出的要求非常简单明确,只要是结合生活实际有所发现、有所收获,并能说出原因,都给予肯定和表扬。

(2)努力营建宽松、愉快、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营建宽松、愉快、民主、平等的氛围对于激发小学生课堂发言的积极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关注所有学生在学习中的参与度。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多动手,动脑,让他们在操作过程中建立表象,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

生本教育模式下的班级管理论文 篇5

一、生本教育理念的内涵

“生本教育的观念和实践模式研究”,是近年来教育科学的重点研究课题之一。作为一种现代教育理念,其基本思想主要有:

(1)人具有发展的无限的可能性,教育应充分发挥人的潜能,而不是压抑人的潜能。

(2)人具有学习的天性,教育的功能在于顺应人的天性,使人在学习中感受到成长的喜悦。

(3)人有发展的需要,渴望实现自身的价值,这是一个人成长的最大内在动力。

(4)尊重、信任和爱是教育成功的“秘诀”。

这些思想在具体教育实践中主要表现为:认为学生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学生的精神生命是教育教学的优质资源,提出了教育要全面依靠学生等观点,并在真正意义上解决教育的本体和教育实现的主体的问题。这一理念在与我国教育实际密切结合的过程中,已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个性。其最可贵之处在于它能结合我们当前的实际,提出适合本土的现代教育理念,并不断在实践中加以检验和发展。

二、“生本”与“师本”教育模式的对比

1.角色不同。“师本”教育模式中,教师是教育教学过程的中心人物,学生的活动为完成知识传授服务。而在“生本”教育模式中,学生是教育过程的中心人物,教师则是为学生的主动发展提供引导服务。

2.师生关系不同。“师本”教育模式忽视学生的自我、自主、主动的权益和能力,必然强调教师职能与学生本性的对立,导致双方成为控制与被控制的基本关系。而“生本”教育模式强调对学生自我、自主、主动的`尊重,对学生精神生命独立性的肯定,强调教师职能和学生本性两者的统一,导致双主在教育过程中形成相互合作的基本关系。

3.教育方法不同。“师本”教育模式中,教育呈现为以教师教授活动为主的过程。“生本”教育模式中,教育呈现为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主动学习活动为主的过程。 4.评价管理体系不同。“师本”教育模式把短期内维持、就范、整齐、划一的状态视作管理成功的标志,还把这类短期管理和学生长期发展看成是一致的,进而演化为以短期管理效益(如某项评比、升学率)为中心的相关利益原则。而“生本”教育模式以受教育者的主动发展为管理成功的标志,以学生可持续发展为根本,注重长期的管理效益。“师本”教育的管理类似细密的类企业管理,它强调的是严格,而缺少教师及学生的自主空间。“生本”教育的管理是一种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管理,它强调宽松和严格的结合,注重教者和学者的自主空间和活动余地,追求学校成为一个奋发向上的“学习化的社区大家庭”的理想目标。

5.功效不同。从短期看(例如逐课观察),“师本”教育能有效地传授人类既有的结论性知识。但从中长期来看,在自身能力与心理素质对人类发展的决定作用日益被发掘出来的今天, “师本”教育模式束缚人的发展的弊端就暴露出来了。与之相反,“生本”教育模式体现了教育的根本意义,可以激发人的学习与发展的能量,具有巨大的功能优势。

“师本”教育模式以其表面上的、短期的高效率,掩盖了它长期和实质上的低效率。而“生本”教育模式恰恰相反,它在短期和表面的观察中可能被认为是效率不太高的,但从长期和实质上来说,则是高效的。

三、生本教育理念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在班级这样一个以人为主体的教育环境中,只能充分发掘学生自我发展意识,使其自觉寻找自我意识并主动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来,才能实现他们个人素质的提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生本”因其人性化管理的优势而会使班级管理工作变得轻松和高效。

1.竞选班委、人人有份

班级管理的关键和核心是班干部,但班干部的选举不能继续按照“师本”模式下的老师任命或同学选举再分工,而是应充分信任学生,采用自由竞选方式产生。每个同学都有权竞争职位,先选定自己所竞选的职位,再在指定时间向全体同学作精彩的竞选演说,并回答同学、老师的提问,最后由学生和老师共同投票选出自己心目中的班委。此举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挑战意识、平等意识和参与意识。但是作为刚从小学升上来的初中学生,大多依赖性强,胆小内向,没有当班干部的经验,缺乏自信心。所以班主任不仅要鼓励他们积能参与,让他们在实现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之前,更要做好一系列的铺垫工作。首先要大造声势,在班会课上由学生自己介绍从网上查到的有关竞选制度的资料,老师侧重引导学生注意失败者坚忍不拨的精神,暗示他们丢掉畏惧心理大胆竞选,即使失败也是正常的。然后在各种不同的场合向他们暗示班干部应具备的品质,并对某些有潜质但没胆量的同学进行点拨;同时利用初一新生军训这一有利时机,提醒同学们仔细观察相互之间的优良品质;最后正式实施竞选。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竞选活动就可以开展得顺利有效,非常成功。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们初次感受到:其实,自己就是班级的主人,做主人的感觉真好。

2.班级工作,人人有责

选定了班委并不表明班级事务仅仅完全是班委的事情。现在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一方面娇生惯养、自制能力差,但同时又有着强烈的自我发展意识和表现欲望,因此很有必要给每个学生提供参与管理班级的机会,供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在班会中,一般先由班委成员依次总结上周班级情况,充分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接下来一定要安排足够时间,就某议题(如“班级卫生打扫应如何安排”、“纪律方面应如何管理”、“我班英语成绩应如何提高”等),让全班学生轮流发表自己的看法。他们在这些活动中表现出来积极的态度、主人翁意识、精彩的见解,时常让教师惊叹不已。

3.自主管理,引发兴趣

学生自主管理培养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集体意识大大增强。在班级管理中人人参与,献计献策,许多办法很有创意。例如,正当老师为班上学生乱扔粉笔头烦恼时,就有学生主动请缨做“粉笔管理员”,负责粉笔的领取、保管、卫生等全部事宜,效果良好。还有如专门负责多媒体教学时教室灯光、窗帘等的“电教协助管理员”等等,也都是学生自己提出的。

4.生本管理,初尝胜果

“生本教育”加强了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培养了学生集体荣誉感,教师此时应该顺势教育他们凡事尽力,做到最好。于是大家一起齐心协力,众志成城,人人严格要求,骄人成绩也接踵而来,如频频地被评为“校文明标兵班”、“精神文明班级”等等。

“班级是我家”,学生参与管理班级,还能有效地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

生本教育实践模式研究 篇6

为了更好的深入实施生本教育,我们可以把语文课堂设计为以下九步进行教学:

1、前置学习。前置学习就是预习。在指导学生预习时,也是有目的和步骤的——那就是自读课文,对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自己通过查工具书解决,并要求作好笔记待查,对课文有整体感知,能提出几个自己不懂的问题或已经懂得但认为很有价值,需要大家理解和掌握的。

2、创设情境。每堂课为学生创设一个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进而导入新课,是非常必要的。每节课老师们可以在课前精心设计精当的导入语言,或前后知识联系,或创设情境,或提问,或讲故事,或引用名言警句等,总之是为了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迸发出学习的热情。

3、提出学习任务:教师用简短的语言针对这节课要学习的重点内容提出学习任务,让学生明白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是什么做到心中有数。

4、合作交流。合作交流可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在小组内交流,每位小组成员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小组长筛选有用信息留待全班交流。第二步,在全班交流,有了小组内的交流作基础,再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全班交流,争取让每位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再让全班同学进行评价,然后统一认识,归纳要点。

讨论,实质上就是一种交流,既是交流思想,也是学习和运用语言。学习的目的就是把语文知识、能力应用于认识改变自己,认识改变生活。这才是学习的目的,才能使学生学到的知识长久不忘,才能使语文能力不断提高。另外,应让学生认识到语文学科不只在语文课堂上学习语文课本,实际上语文学习的天地特别广阔,我们无时无刻不生活在语言环境中,这就决定了自愿学习,自觉学习,我们每时每刻都有学习语文的机会。

5、质疑问难。通过以上环节的学习,一堂课的重难点已经得到解决,为了巩固学生认知,可以在学生交流反馈完学习情况以后,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质疑问难环节。对学生通过讨论交流还存在疑问的问题,又具有普遍性的可由教师进行解答,若是个别的疑难问题,由教师给予个别指导。有时也可以由学生代表进行答疑。如果提出的问题超出目标定向,且又是以后学习的任务,教师稍作答疑后,告诉学生这些问题今后会讲到,留给学生自己去了解或暂时搁着,或课后找老师个别讲。既不急于求成,又使学生求知欲得到适度的满足。

6、谈谈收获。根据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收获的内容应是广泛的。

7、自我检测。学生根据目标任务的要求和重点、难点及通过自学讨论,答疑后自己拟出测试题(可口头、可书面)自行解答。也可让其他同学解答。自测题方式多样,可以是解词、听写,还可以是填空或问答题等。通过自测题的设计,不但可以对所学内容作系统整理、概括,还可对一些重点或关键部分更深入理解,并促进思维的变通性与发散能力的发展。通过自测题解答,评价能使当堂学习的结果得到及时反馈,及时矫正,不把问题带回家。有利于巩固加深所学知识,提高学习能力。从教师角度讲,通过学生自测自评,使教师的教也得到了有力的反馈,从而有利于教师调整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法,以学生的学促进教师的教,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8、自学总结。先让学生对一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根据目标任务,大家七嘴八舌总结本节课所学重点,其他同学作补充、更正。同时让学习较差的同学讲讲学习该课的体会和收获并给予适当的鼓励和点拨。最后由教师给予肯定和补充。这个环节在于指导和督促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行为,让学生了解自己是怎样学习的,改变那种学生只知道自己在学什么,却不知道自己是怎样学的被动状态。

9、拓展延伸。学生学习语文的目的在于运用,在于联系生活实际,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因此,课后的能力迁移,知识的拓展延伸是非常必要的。可让学生课后结合当堂学习的知识,获得的能力去做一些尝试性的训练,比如完成一套课外的测试题,仿写一个句子,一个片段,或一篇文章,或找出内容相同相反的文章作比较阅读,或去发现生活中类似文章内容的生活现象等。总之,就是为了让学生为“学在课内,考在课外”打下坚实的基础。

生本教育实践模式研究 篇7

一、以强化认识为基础,着力把握内涵、统一思想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做好任何事情,都必须从提高思想认识、转变思想观念入手。

(1)准确把握生本教育的内涵。准确把握生本教育内涵是实施生本教育的前提。目前,常见的一种误区,是仅从教学出发,认为生本教育是把教师的好教而设计的教育转向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的教育,这种观点虽然表明了生本教育在方法论上与以往的教育方式有着根本的差异,但不是生本教育最本质的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原副总编辑吕达先生对于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给出过富有见地的理解———“生本首先要以学生为本,其次是以生命为本,第三以生动为本,第四以生长为本。”生本教育关注和弘扬的理念是:人具有发展的无限可能性,教育应该充分发挥人的潜能;人具有发展的需要,人渴望实现自己的价值;尊重、信任和爱是教育成功的秘诀。它强调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内在发展这一教育核心,其深层意义就是以学生的生命和发展为本。它包括了观念、课程、教材、教法、管理、评价等所构成的体系,体现了人类对文明教育的追求。只有多角度、全方位认识生本教育,才能够真正实现把自主权最大限度地交给学生,把对生命活动的取代转变为依靠和激扬,彻底改变课堂管理方式,让教育管理走向“充满活力的简单”。

(2)深刻理解生本教育的意义。教育工作的对象是充满生机活力、具有远大理想追求、富有个性化发展潜质的学生。过去,学生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积极性、主动性得不到发挥,教育呈现动力不足,活力缺乏,陷入教师苦教、学生苦学,教师厌教、学生厌学,教师苦管、学生厌管,高耗低质的死胡同。长期的实践证明,零敲碎打的改革,已经不足以解决今天的问题了。就像种田,如果不尊重和发挥秧苗的生命力量,只依靠我们自己,秧插得越来越密,其结果还是一样,辛苦而获不得高产。反之,如果我们遵循教育规律、教学规律、人才成长规律,坚持以生为本,就如种田依靠秧苗自身的生命力,采用科学的抛秧办法,收获的将是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们必须深刻认识生本教育的重大意义,尤其是随着当今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学生认识现状的改变,使生本教育的研究和实施已经成为了必然。一个教师不能贯彻生本理念,必然难以成为一名好老师;一所学校不能遵循生本教育,必然难以可持续发展、学校内涵发展。

(3)全面推进全员培训。实施生本教育,必须从局机关到学校,从领导到教师到学生,乃至社会、家长,上下“一盘棋”,打通观念上的障碍,为生本教育的顺利实施创造条件。2012年暑假,我县举办了全县教育管理行政干部全员培训,邀请郭思乐教授主讲“生本教育”理论。从2012年开始,我们便不间断地、分期分批派遣教育行政管理干部和教师赴广州学习,并邀请有关专家到我县听课指导。2013年,由桂阳县教研室牵头组织编写了《生本教育读本》下发至各学校,组织各学校开展了各层次、多样化深化全面的学习。在2014年,我们邀请郭思乐教授及其团队为全县教师举办了培训班三期,并为10所实验校进行具体的指导。在10所实验校,还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家长会、宣传专栏等形式,详尽地为家长介绍生本教育,使家长认识到:生本教育的目的是要让每一个孩子的学习都快乐、阳光,扫除家长对生本教育的认识误区,赢得家长及社会对生本教育的支持。

二、以强化引导为关键,着力示范带动、梯队推进

(1)引智共建,建好一批实验校。任何的改革都应该坚持循序渐进的价值取向。生本教育改革是一场影响致深致远的深刻改革,更应该循序渐进,由点到面,逐步推进。我们根据全县的实际情况,选出了桂阳一中、桂阳九中、龙潭中学、蓉峰完小、士杰学校、太和中心校、四里中学、樟木中心校、板桥中心校、东塔中学等10所学校为生本教育实验校,这些学校既有公办学校,又有民办学校,既有城区学校,又有农村学校,既有高中学校,又有初中、小学,做到了多样化、全覆盖。为建好这一批实验校,我们坚持走引智共建的路子,与广东生本教育研究中心签订生本教育实验校共建协议,引进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中心“生本教育”的成熟模式,目前,各实验校推进生本教育来势可喜,收效明显。待总结经验,走出一条成熟的路子之后,再由点带面,逐步在全县推进。

(2)选育骨干,育好一批带头人。头雁前飞,众雁尾随。“领头雁”十分重要,它是方向,是榜样,也是团队的灵魂。实践证明,一个优秀的学校领军人才,往往能够带出一支年富力强、富于创新的团队,对实施生本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要建设一支德才兼备、乐于奉献的高素质校长队伍。校长是学校的设计师,是实施生本教育的关键。校长没有先进的教育思想、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不懂得教育规律,不按教育规律办事,就不可能成为教育方针的贯彻者、素质教育的推行者、生本教育的实践者,就不会科学利用学校的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和信息资源,投入生本教育,增强学校的办学效益。二要培养一批生本教育的名师、名星,成立生本教育名师工作室,打造实施生本教育的引军人物、灵魂人物,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加速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3)充分发挥教研团体的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和推广活动。要创新教研机制。健全“县—片—校”教研网络,完善县中心教研组制度、县兼职教研员管理制度、片中心教研组管理制度、县大型教研活动评比制度、学校校本研训制度,建立科学的学校生本教育管理机制、运行机制,以创新教研机制为动力,引导教育资源、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学生发展,服务一切学生,推动生本教育。要搭建交流平台。要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既组织专家到县、校举办课改讲座,又组织校长、教师到生本教育实验学校观摩学习。要推进教育信息化融入教学和管理,创建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建设开放灵活的教育教学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搭建生本教育活动和交流平台。要适时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本管理(班级和学校)、生本教学、生本德育、生本学校文化等研讨交流和竞赛活动,组织开展“生本教育”论坛、论文评选、案例征集活动和“生本教育”示范学校、窗口学校、骨干教师、教研教改及管理能手评选活动。

三、以强化领导为保障,着力构建机制,督查落实

(1)要组织保障到位。生本教育要取得实效,取得成功,组织领导是重要保障。没有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没有从上到下的决心、气魄和工作力度,就难以扎实推进,难以取得实效。要层层成立组织机构,层层强化责任意识,层层加强组织管理,切实改进管理缺位、管理越位、管理错位的状况,切实解决生本教育中不敢管、不愿管、不会管的问题,切实做到管理及时、有力、到位。从上到下,实现人、财、物等方面全力保障生本教育。实现生本教育由经验型向制度型转变,由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由片面型向总体型转变。

生本教育实践模式研究 篇8

【关键词】高中数学;生本教学;模式构架;实践措施

传统题海战术似的数学教学模式远远满足不了素质教育的要求,这就需要新的教学手段达到教学目标。“生本教学”就是一种适应现代教学的新型模式,它强调的是以学生自学为主,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内在情感。下文就具体探讨“生本教学”在高中数学课堂开展的模式构建和实践经验。

一、“生本教学”模式构架

首先,“生本教学”要求教师创建一种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主动积极的投入教学活动中,在课后师生之间多交流沟通,鼓励学生多质疑提问。肯定学生的勇于提问行为,这样提高了学生课堂积极性和自信心。

二、生本教育的具体实践

(一)数学教学结合生活实际

数学就是一门生活性学科,在高中的立体几何教学中,学生通过模型和多媒体教学很难建立空间想象能力,这时可以带领学生去户外观察正方体、长方体、椎体、球体等各种实物。如学习《空间几何体的结构》这章内容时,可以先给出几何体的概念,再观察长方体、七棱柱和五棱柱这三者之间的共性,学生会①发现有两个面是互相平行的,②他们的其他面都是四边形, ③相邻的四边形公共边都是相互平行的,拥有这三个特征的多面体就叫棱柱。

(二)利用反面论证的方式熟记、理解概念

学生在数学学习时,容易忽略公式、法则成立时的关键性条件和范围,这样课堂效果和教育目标往往很难达到,在学习中可以通过反面例子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思维的错误性,并及时的改正,还能加深学生的对知识点的印象。例如,已知,,求k的值。学生们首先想到的肯定是依据等比定律求值,但往往会忽略等比定律成立的条件。就会得出这种结论:

这时教师可以提出“当a=4,b=c=-2时,k=-1”。学生这时就会反思分析自己思考问题过程中的不全面,认识到“等比定律成立的条件必须是在分母不为零”的情况下才成立。

(三)引导学生利用类比法对结论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相应的问题

高中数学教材中的所有知识点都紧密衔接着,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了解那些公式定理后,利用自己已掌握的知识和思维模式来解决和研究问题,学会举一反三,形成系统的解题框架。例如:在函数中使用类比推理。函数已知是f(x)=,g(x)=。分别求f(16)-4f(4)g(4)以及f(25)-4f(5)g(5)这两者的值。由此可知,实数x不等于零时,函数f(x)和g(x)是什么条件下都能成立的个等式,可以通过证明得到。f(16)-4f(4)g(4)以及f(25)-4f(5)g(5)求得的值均为零,因此不等于零的实数x的通式就是f(x2)-4f(x)g(x)=0将通式中的4改为λ且λ≠0,即f(x2)-λf(x)·g(x)=0可以作为该函数的一种通式。这样就可以从一个较小的式子发展到一个较大的集合,归纳出该题型的类似规律,为今后的解题减少了大量的时间。

三、结束语

“生本教学”模式的开展就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优化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成果,这种教学模式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学生在这种教学活动中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讨论探究数学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主要就是及时引导和纠正学生的思维错误,让学生在数学解题能力提高的同时,培养其数学思维,发展自我学习能力,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肖波.浅谈高中数学课堂的“生本教学”模式[J].语数外学习(数学教育).2012.(11)

[2]吴茹.浅谈高中数学课堂的『生本教学』模式[J].语数外学习(高中数学教学).2014.(12)

[3]陈小平.由《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一课浅谈高中数学课堂“问题式教学法”的应用[J].教师.2014.(10)

上一篇:《散步》导学案下一篇:高二年级学生班主任期末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