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会专题复习

2024-10-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世博会专题复习(推荐8篇)

世博会专题复习 篇1

整理:冷保明

1.2002年12月3日,国际展览局大会经过4轮投票,中国上海最终获得2010年世博会的主办权。

2.上海世博会举办时间:2010年5月1日~10月31日(共184天)。

上海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Better Life)上海世博会会徽:(见右图一)整个图案的设计由汉字“世”、英文“EXPO”、“SHANGHAI CHINA”和阿拉伯数字“2010”巧妙组合,体现了东西方多元文化的和谐融合会徽的寓意是:以中国汉字“世”字书法创意为形,“世”字图形寓意三人合臂相拥,状似美满幸福,相携同乐的家庭,也可抽象为“你.我.他”广义的人类,对美好和谐生活的追求,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突显出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人为本的积极追求。

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意为“四海之宝”(见右图二)。它以汉字“人”为核心创意,配以代表生命活力的海蓝色,充满包容性和想象力,象征充满希望和潜力的中国。

3.世博会的副主题: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 城市经济的繁荣 城市科技的创新 城市社区的重塑 城市和乡村的互动 4.中国上海获得2010年世博会主办权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在世界上树立了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5.我们相信:中国一定能把上海世博会办成一次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请问这种信心从何而来?

答: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②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③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④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和志愿者的无私奉献;⑤国际奥林匹克大家庭的支持与配合;⑥中华文化具有恒久魅力。6.“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你心中理想的美好城市是什么样的?请你描绘出来大家共享。(列举三点即可。)①拥有蓝天碧水,良好的环境,清新的空气;②城市布局合理,街道整齐,绿化达标;③城市各种设施健全,生活方便;④城市社会治安良好,稳定有序。

7.金融危机下的上海世博会为什么会得到全世界各国的积极晌应:

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②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之间的联系与相互依存程度日益加深,世界的发展离不开合作。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各国都致力于发展科技,振兴经济。

8.中国的哪些因素让上海世博会迸发出空前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我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中国作为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已经为世界所公认。

9.谈谈你对“科技世博”、“绿色世博”这两个世博理念的理解。

科技世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国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我国的抗科技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有一很大的提高。

绿色世博:我国坚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10.主办世博会表明我国实行什么基本国策?为什么要实行这一基本国策?

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因为:①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关起门来搞建设是行不通的,封闭只能导致落后。②对外开放是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③实行对外开放有利于加强同各国的交流合作,吸收和利用外国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来发展自己,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11.通过对上海世博会参展国家各具特色的展馆的了解,你有哪些感悟?

①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人类文明多姿多彩。②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呈现出多元和谐的发展局面。③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⑤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12.上海世博会对中国和对世界各带来哪些影响(作用)?(每方面列3点即可。)对中国:①促进经济的发展;②提升国际地位;③增强综合国力;④扩大对外开放;⑤促进社会全面进步;⑥弘扬中华文化。

对世界:展示人类文明成果;传播可持续发展理念;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提升国际社会应对共同挑战的信心和勇气;推动人类和平发展的崇高事业。

13.中国举办世博会有什么重要意义?

①有利于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合作,推动人类文明进步;②有利于促进对外开放,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③有利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④有利于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⑤有利于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促进科技创新,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步伐;⑥有利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⑦有利于促进思想道德建设,提供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14.举办世博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①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②有利于进一步树立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③有利于促进我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对外开放水平;④有利于促进我国同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⑤有利于促进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⑥有利于弘扬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

15.上海广大市民争做志愿者体现了什么?

①是亲近社会、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的重要表现;②是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表现;③也是积极履行维护国家荣誉和利益的重要表现。

16.假如你是一名世博会志愿者,你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向四海来展示上海、展示中国(列举三点即可。)①可以做来宾的导游,向他们讲解上海的名胜古迹,悠久的历史;②可以通过图片展等各种活动向来宾展示中国的发展历程,辉煌的成就;③可以向他们介绍我们悠久的历史,博大精深的文化;④语言文明、行为得体,通过自己的言行展示中国人的良好形象;⑤坚守岗位,敬业奉献,展示志愿者的风采。

17.如果你是一名志愿者,你认为交往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主动沟通,积极交往,尊重他人,平等待人,承认文化差异,款待他人,不卑不亢,维护国家尊严。

18.请你说说为什么世博会越来越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注重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因为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人口的剧增、资源的短缺、环境的恶化、生态的危机等一系列世界性问题,已经直接威胁到我们和子孙后代的生存、发展。面对世界人口、资源、环境问题,谋求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人类的共识。

19.如果你参加世博会,你会关注世博会的哪些元素?请说明理由。

示例:会注重创新成果。

理由: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创新精神也是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质,只有具有创新精神,我们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开拓新的天地。

20.作为东道主,我们在上海世博会这场精彩的文明对话中,怎样才能当好中外文明交往的使者?(即:交往中应注意些什么?)

①以平等、开放、客观的态度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人民友好交往,尊重不同的文化与习俗,不卑不亢,以礼相待。

②要积极宣传和弘扬我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让世界了解飞速发展的中国,了解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同时,虚心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和长处。21.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外来文化和中华文化?

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我们应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尊重不同的文化和习俗,吸收和借鉴国外的优秀文化成果。22.对待中华文化的态度:

①我们应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②我们还应宣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23.假如你要报名成为一名世博会志愿者,请说出你参加的理由。

(1)为祖国的发展承担责任,尽一份力量,奉献爱心,支持世博事业;(2)参加社会实践,锻炼自己的能力;(3)参加世博会是展示当代青年精神风貌和文明素质的舞台等。24.成为一名合格的上海世博会志愿者,应具备哪些素质:

①具备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②良好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③较强的责任意识和纪律观念;④热情大方,文明礼仪。

25.作为青少年,你能为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做些什么?(1)努力学习,展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2)做世博会的义务宣传员,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3)规范自己的行为,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为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贡献力量。26.举办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需要哪些力量:

党和政府科学决策的力量;科学技术的力量;民族精神的力量;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力量;

27.中国馆“东方之冠”的构思主题表达了中华文化精神和气质是: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28.从中国馆的设计理念中你感悟到了什么(中华文化的特点):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29.世博会由梦想变成现实说明了什么:

说明建国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30.上海世博会向世人演绎我国的哪些精彩:

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我国的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对外开放水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31.请你拟两句宣传民族文化的口号:

世博会专题复习 篇2

9月8日, 山东省经信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牛启忠同志组织山东省网上世博专项工作组和山东省体验馆建设中标单位济南科明数码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召开了山东省网上世博会体验馆建设工作专题会议。会上, 网上世博专项工作组组长张旸副处长汇报了刚刚召开的上海世博会网上世博会第二次专题会议精神及山东省体验馆建设前期工作推进情况;科明公司负责人汇报了中标后所做的前期工作及网上世博体验馆开发建设的详细计划;牛启忠在认真听取了汇报后, 对专项工作组的工作推进情况和科明公司中标后所做的前期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原则同意科明公司的开发建设计划, 并根据上海世博局的最新要求, 结合山东省工作实际对网上世博相关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牛启忠表示, 山东省网上世博工作在参展办的正确领导下, 在山东省经信委的精心组织、积极推进下, 在济南市动漫游戏协会的大力支持下, 在相关单位的不懈努力下, 进展顺利, 富有实效, 走在了全国各省区市的前列。同时他指出, 体验馆建设是山东省网上世博工作任务的重点, 目前体验馆建设已进入冲刺阶段, 下一步工作要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 工作中扎实推进, 保证建设工作质量高、效果好, 并严格按照《山东省网上世博工作总体方案》要求和体验馆开发建设安排, 高效有序推进。下一步山东省体验馆建设工作重点有三项:分别为确定方案、组织实施、上报方案, 其中确定方案是三项重点的重中之重, 是其他工作的关键和基础。建设方案的确定要根据《山东省网上世博工作总体方案》要求, 以山东省参展领导小组审核通过的参展脚本为蓝本, 进一步深化、细化、完善, 争取在9月20日前完成达到向省领导汇报要求、可以作为领导决策参考、较为完善的建设方案, 经委主要领导、省参展领导小组审核通过后, 按要求上报上海世博局, 并组织实施。

为了切实做好体验馆建设工作, 牛副主任要求网上世博专项工作组对下一步工作进一步深化细化, 加强与济南市动漫协会的密切合作, 充分调动各方力量, 迎难而上, 攻坚克难, 保障质量, 做好工作。同时牛启忠提出了五项保障措施, 一是思想保障, 要求网上世博工作相关人员要进一步提高认识, 鼓足干劲, 全力以赴;二是队伍保障, 要求科明公司技术开发队伍要人员到位、组织有力、保证高质高效, 涉及到其他公司的内容要通过合同明确要求, 确定权责;三是技术保障, 要求科明公司要深入研究网上世博相关的关键技术, 保证山东省技术实现的先进性、稳定性、兼容性;四是经费保障, 要求工作组协调有关部门和处室, 根据合同在总体预算内按照用款计划及时拨付、保障开发进度;五是组织保障, 要求专项工作组要充分调动各方力量, 科学协调相关企业, 保障山东省体验馆建设质量。

世博会专题复习 篇3

“蝌蚪之夜”上演“挣扎求生指南”

5月10日,由北京市大型公益科普门户网站蝌蚪五线谱网站主办、北京科学技术期刊学会承办的跨界科学沙龙“蝌蚪之夜”第六期——“挣扎求生指南”,带着公众来到凤凰岭国家地震局紧急救援训练基地,进行地震逃生、自救与互救培训。

本期“蝌蚪之夜”特别邀请了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的专家和教官为大家讲解如何分辨灾难来临的预兆、如何在灾难中科学生存。

本次活动不仅让公众了解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些必要的应急准备,还学会了面对灾难应该如何科学地自救和互救,同时也提高了公共安全意识、防震减灾意识。

(文/吕择)

安贞里二小第三届科技节举办

为将课堂教学、兴趣培养与科技教育相结合,日前,安贞里二小与朝阳区政府、中国科技馆联合主办“美丽中国 科技梦——安贞里二小第三届科技欢乐节”社会实践活动。

据了解, 2010年,在朝阳区教委的领导下,安贞里二小启动了“科技教育”特色建设工程,并在“为每个孩子的人生幸福奠基”的理念引领下,全面推进朝阳区教委“小学生科学素养提升工程”,且依托于“科学家中队建设”的活动平台,全方位开展科技教育。经过三年的努力,学校已成为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探究科学方法的阵地,如今很多孩子都在科学探索之路上取得了小小的成绩。(文/ 史文婕)

《南北两极全球战略》

内容简介:

提到南北两极,虽然人们对它们并不了解,但是也不陌生。在印象里南北两极似乎和我们的生活并没有太大的关联,其实你错了!南北两极不仅和我们的天气、航运、科研有很大的关系,还对军事战略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时间地点:

6月9日(周日)9:30-11:30

首都图书馆一层多功能厅

主讲人:

位梦华,南北极专家、科普作家

主办单位:北京市科协

《储能》

内容简介:

能源是支撑人类生产生活的动力来源,发展储能技术是解决当今世界能源问题的重要举措。来自清华大学化工系的王保国教授,将为您梳理储能的发展历程,与您分享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储能技术和产业发展状况。

时间地点:

6月16日(周日)9:30—11:30

首都图书馆一层多功能厅

主讲人:

王保国,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

世博会专题复习 篇4

2010高考政治热点专题:2010年上海世博会

一、【背景材料】

1.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图案以中国汉字“世”字书法创意为形,表达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世博会历史上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1)世博会会徽、志愿者标志的形成(设计过程):设计者的灵感来自客观世界,是对客观现实的形象的反映、同时体现人的意识具有能动性,能动地认识世界,体现创新精神。

(2)世博旅游宣传口号为“中国上海,发现更多,体验更多”。口号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3)上海世博会志愿者标志,主口号,歌曲:体现人的社会价值,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经是劳动和奉献

3、政治常识知识:

(1)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图案以中国汉字“世”字书法创意为形,表达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体现:和平和发展是世界的主题,对外职能加强国际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合作。经济全球化,各国经济相互合作相互依存趋势加强。

(2)上海世博会志愿者标志,主口号,歌曲:体现具有政治参与的热情,与各国人民友好交往,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

二、举全国之力、全市之力办好世博 背景材料:

1、今年和明年的头等大事就是要举全市之力办好世博。

4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俞正声主持会议并讲话指出今年和明年的头等大事就是要举全市之力办好世博。

4月23日上海世界博览会组织委员会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谦让的我”为主题,倡导公共场所排队等候,乘坐扶梯左行右立,地铁公交礼貌让座,文明出行遵守秩序。

3、精神文明创建要以迎世博为主线,聚焦世博、服务世博、参与世博 2009年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大会,俞正声出席并讲话指出,要动员广大市民积极参与,热爱上海,建设上海,努力使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有大的提升,展示上海人民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和上海城市良好的文明形象。精神文明创建要以迎世博为主线,聚焦世博、服务世博、参与世博,举全市之力,下决心、花大力气解决困扰上海城市多年的疑难顽症„„尤其要以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的切实之举,打动群众,赢得群众的理解支持,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群众的自豪感和主人翁意识,使更多的市民认同世博、参与世博、服务世博。

4、市人大常委会昨天召开2009年度立法计划落实工作会议:服务世博方面的项目有7件,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旅游条例》和以及志愿服务条例和控制公共场所吸烟条例的制定等等。加强世博会知识产权的行政保护。

5月1日,主题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是开幕倒计时一周年。

进一步动员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广泛开展“世博先锋行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筹办世博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

知识点

1、体现经济常识知识:

(1)国家财政在世博会上的投入,体现:财政的作用

(2)《专利保护条例》的修改,市埸经济是法制经济,保护知识产权市埸经济需要诚实守信的道德规范。

2、体现政治常识知识:

(1)精神文明创建要以迎世博为主线,聚焦世博、服务世博、参与世博:体现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以德治国的方略。

(2)公民的政治参与、自觉履行义务。

(3)市人大常委会召开2009年度立法计划落实工作会议:服务世博方面的项目有7件,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旅游条例》和以及志愿服务条例和控制公共场所吸烟条例的制定等体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基本要求,以法治国的方略,国家职能。

(4)动员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广泛开展“世博先锋行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筹办世博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体现党的性质、宗旨、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党的先进性的体现在发挥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

欢迎各位老师踊跃投稿,稿酬丰厚 邮箱:zxjkw@163.com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3、体现哲学常识知识:

(1)世博会志愿者材料,服务世博、参与世博体现实践是认识的主体,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主观世界,人的社会价值,人生价值的实现根本途经。

(2)以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的切实之举,打动群众,赢得群众的理解支持,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群众的自豪感和主人翁意识,使更多的市民认同世博、参与世博、服务世博。体现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主体,树立群众观点,为群众服务,依靠群众。

(3)头等大事就是要举全市之力办好世博:主要矛盾,抓中心抓关键。(4)中央和各地区支持,上海人民的努力办好世博体现:普遍联系的原理和内外因关系的原理。

三、“科技世博、生态世博”

背景材料:为更好地传播“科技世博、生态世博”理念,上海市公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与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今天共同签订“上海公民科学素质世博行动计划”合作备忘录。

众所期盼的上海世博会举行之年,也是国务院颁布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提出的“到2010年,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有较大发展,公民科学素质明显提高,达到世界主要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的关键年。世博会不仅是上海乃至全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也将成为在绝好机遇下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加速器。

高考政治复习:民族团结专题专题 篇5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政府和个人应如何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6、(1)促进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是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前提。(2分)(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切实履行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依法打击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分裂势力和敌对分子。(3分)(3)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调动各民族的积极性,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4分)(4)作为公民个人,要增强责任意识,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3分)

7、针对新疆乌鲁木齐“7.5”打砸抢烧事件,《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指出:我们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旗帜,大力发扬新疆各族干部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优良传统,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引导各族干部群众倍加珍惜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大好局面,不传谣、不信谣、不受挑拨煽动、不参与违法活动,坚决同不法分子的违法犯罪活动作斗争,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请运用政治生活知识,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族团结的认识。(9分)

世博会专题复习 篇6

【复习策略】

1.注意掌握知识的准确性:近几年高考对本专题的考查以选择题为主, 而选择题与所学知识的联系是一种点对点的联系, 注重考查的是考生掌握知识的准确程度。所以,考生在复习时要勤于记忆, 牢牢地掌握基础和主干知识。

2.注意掌握知识的连贯性:历史知识具有整体性, 高考对本专题知识的考查不是孤立的, 往往与其他专题的知识进行有效的联系。所以, 考生在复习时要瞻前顾后, 前后联系, 从整体上把握历史知识。

【考点预测】

由于高考不回避重点、热点, 所以宗法制、分封制、儒家思想的形成、“重农抑商” 政策等这些与现实生活有着紧密联系的考点依然是2011年高考考查的重点, 特别是“重农抑商”政策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现实感更强, 更容易成为命题的热点。

【知识整合】

考点

1、经济的发展 1.农业

(1)耕作方式的变迁:①原始农业主要的耕作方法是刀耕火种。②随着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 中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阶段。商周时期出现了少量青铜农具和中耕农具,掌握了排灌、沤制绿肥、除草和灭虫等技术;③春秋战国时期, 铁农具和牛耕开始使用和推广。开始形成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

(2)土地制度的演变:①原始社会, 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②夏、商、西周时期, 实行土地国有制——井田制。③战国时期, 以秦国商映变法为代表的各诸侯国通过变法, 废除井田制, 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 这种封建土地所有制, 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延续了2000多年。

2.手工业

(1)春秋战国时期, 形成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主要经营形态。(2)商周青铜铸造十分繁荣, 以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最著名。西周晚期, 中国已有铁器。

(3)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商朝已有织机, 能织多种丝织品;西周时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

(4)商朝时己能烧制出原始瓷器。3.商业

(1)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

(2)春秋战国时期, 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商人的社会地位提高。

4.经济政策:战国时期, 商鞍在秦国实行变法, 首倡“重农抑商”政策, 后来的历代封建王朝, 都继承并发展这一政策。

考点

2、政治制度 1.分封制

(1)含义:为了巩固周朝的统治, 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广大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 让他们建立诸侯国, 拱卫王室。

(2)义务及权利:被封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承担为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的义务。受封的诸侯在他们的领地内, 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的权利。

(3)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

专心

爱心

用心(4)作用: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开发了边远地区, 扩大了统治区域, 形成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使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2.宗法制

(1)含义: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 巩固国家统治。(2)最大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3)作用: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3.夏、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夏、商、周政治制度强调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注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考点

3、精神文明

先秦时期:原始社会, 生产力水平低下。春秋战国时期, 封建制度逐步确立, 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 思想活跃, 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由此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繁荣。

1.汉字(l)6000多年前, 原始文字称为“图画文字”。象形字越来越符号化, 脱离图画, 形成汉字。

(2)商朝时, 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此后, 汉字按照甲骨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的脉络演变发展, 其总的趋势是由繁到简。

2.文学艺术

(1)《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诗歌, 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诗经》以四言为主, 多重章叠句, 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

(2)楚辞:采用楚国方言, 句式灵活, 易于表达情感。屈原其代表作《离骚》具有浪漫主义风格。

3.科技

(1)战国时期发明了“司南”。

(2)根据战国人石申的天文学成就而辑成的《石氏星表》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3)夏朝时, 已有历法《夏小正》, 商朝改进为“殷历”。4.“百家争鸣”

(1)背景:①春秋战国时期, 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②士阶层空前活跃, 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 纷纷提出各自的主张。③教育和学术逐渐下移, 从“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④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提高了生产力, 推动了井田制的瓦解和封建经济的发展。

(2)各学派代表人物:①道家:老子和庄子;②儒家:孔子、孟子和荀子;③墨家:墨子;④法家:商鞅、韩非子;等等。

(3)评价:“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各家学派彼此渗透、融合,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考点

4、儒家学说的创立和发展 1.孔子

(1)主要成就:①思想核心:“仁”、“礼”和“中庸”。“仁”即“仁者爱人”;“礼”即“克己复礼”。②首创私人讲学, 主张“有教无类”, 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

(2)历史地位:①孔子整理的“六经” 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②孔子的思想有利于稳定社会、缓和矛盾, 后来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③以“仁” “礼” “道义”为核心的儒家深层思想内涵, 渗透到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规范之中, 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④奠定了中国古代教育传统, 使“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

专心

爱心

用心 2.孟子

(1)政治思想:①把孔子“仁”的思想, 发展为更加系统的“仁政”思想。②发挥了孔子的民本思想, 提出“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

(2)伦理观:主张“性本善”。3.荀子

(1)政治思想:主张施政用“仁义”和“王道”, 以德服人,提出“君者舟也, 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 水则覆舟”的著名论断。

(2)伦理观:主张“性恶论”。【重难点解析】

1.“重农抑商”政策(1)实行:商鞅变法明确规定了重农抑商的原则, 以后的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基本都沿袭了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2)含义:鼓励发展农业, 限制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3)原因:①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农业又是古代最具决定性的生产部门, 直接关系国家兴衰和人民生计。②农业和小农经济是国家赋税和徭役征派的主要承担者, 是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

(4)目的: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 巩固封建统治。

(5)评价:①在封建社会和王朝的初期, “重农抑商”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封建统治的巩固起了积极作用。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特别是到了明清时期, 商品经济已相当活跃, “重农抑商”政策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 不仅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强化了自然经济, 而且造成了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是造成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之一。③从根本上说, “重农”是正确的, 但不能把“农业”和“商业”长期放在对立面。

2.对中华文化的规律性知识总结

中华文化既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又是世界上绵延不绝、一直向前的文化之一。中华文化经历了辉煌的发展时期,以其独特的体系对人类文明的进步产生过重大影响。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实告诉我们,中华文明的辉煌历程既是向外传播优秀文化的历程,也是不断汲取世界各国优秀文明的历程。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生产方式决定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定时期的文化,是由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决定的。经济的发展,为科技文化的进步提供物质基础;由经济决定的政治状况又为科技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相应的社会环境;统治者实行开明的对外交往政策,有利于科技文化的正常发展;统治者对外来宗教采取开明政策,能促进文化的丰富多彩;国家的统一和民族融合,有利于加强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发展;前代科技文化成就为后代科技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专心

爱心

离子反应专题复习 篇7

离子反应是高考的重点和难点。在高考中, 离子反应不仅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还会出现在非选择题中。涉及离子反应的内容在整份高考试卷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所以熟练掌握离子反应是赢得高考胜利的重要保证。高三第一轮复习时, 要紧紧围绕热点内容, 总结知识规律, 设计典型题目,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下面笔者将从四个方面对离子反应给予剖析, 希望对师生有所帮助。

一、题型概述

1.选择题

主要题型是: (1) 判断离子间能否大量共存, (2) 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前者解题的关键:一是熟练掌握元素化合物的知识, 即离子间能否发生反应;二是注重审题, 注意题目中隐含条件的挖掘。而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中的错因主要有:①不符合客观事实, ②化学式的拆分不正确, ③反应物间量的关系不正确, ④不符合“三大”守恒等。

2.非选择题

主要题型是: (1) 复杂离子反应的书写, (2) 通过溶液中的离子反应推断未知离子或未知物。离子反应的书写主要考查酸碱反应中的过量与不足和氧化还原反应中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而通过溶液中的离子反应来推断未知物, 这类题综合了元素化合物的大部分知识, 同时将水的电离、溶液的酸碱性也渗透其中;内容变化多端, 思维强度大, 已成为新课标理综卷的精彩之笔。

二、热点剖析

1.判断溶液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的主要方法和依据

(1) 看题给条件。

①当已存在某离子时, 与之反应的离子不能存在。如当Ba2+已经存在时, 与之反应的SO42-不会大量存在。②当溶液呈无色时, 有色的离子不会大量存在。如Fe (SCN) 2+ (红色) 不会大量存在。③当溶液呈碱性时, 与OH-反应的离子不会大量存在。④当溶液呈酸性时, 与H+反应的离子不会大量存在。⑤不论是强碱性还是强酸性溶液中, 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都不会大量存在。如HCO-3不会大量存在。⑥要注意隐含条件的挖掘。如由水电离的c (H+) =1×10-14mol·L-1的溶液、水电离出来的H+和OH-浓度的乘积为1×10-28的溶液、加入Al片能放出H2的溶液, 上述隐含条件是该溶液可能为酸性也可能为碱性。

(2) 看能否反应。

①由于发生酸碱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如AlO-2[Al (OH) -4]与HCO-3发生酸碱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离子方程式为AlΟ2-+ΗCΟ3-+Η2Ο=Al (ΟΗ) 3+CΟ32-。②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如NO-3和I-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可以共存, 但在有大量H+存在的情况下将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离子方程式为2ΝΟ3-+6Ι-+8Η+=3Ι2+2ΝΟ+4Η2Ο。③由于发生双水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如AlO-2[Al (OH) -4]与Mg2+在溶液中发生双水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离子方程式为2AlΟ2-+Μg2++4Η2Ο=2Al (ΟΗ) 3+Μg (OH) 2↓。④由于发生络合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如Fe3+和SCN-在溶液中发生络合反应不能大量共存, 离子方程式为Fe3++SCΝ-[Fe (SCΝ) ]2+

2.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类试题中的常见陷阱

设错方式1:不符合客观事实, 错写反应产物

如反应2Fe+6Η+=2Fe3++3Η2是错误的, 由于Fe3+的氧化性强于H+, 因此在置换反应中Fe应被氧化为Fe2+, 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Fe+2Η+=Fe2++Η2

设错方式2:化学式拆分不正确

如将NH3通入醋酸溶液中的离子方程式写成CΗ3CΟΟΗ+ΝΗ3=CΗ3CΟΟΝΗ4是错误的, 错在未将强电解质CH3COONH4拆分写成CH3COO-、NH+4, 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Η3CΟΟΗ+ΝΗ3=CΗ3CΟΟ-+ΝΗ+4。

设错方式3:反应物间量的关系不正确

如将NaHCO3溶液与少量石灰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写成ΗCΟ3-+Ca2++ΟΗ-=CaCΟ3+Η2Ο是错误的, 原因是此反应中Ca (OH) 2是二元碱且不足, Ca (OH) 2完全消耗, 所以方程式中Ca2+和OH-的物质的量之比应为1∶2, 正确的离子方程式应为2ΗCΟ3-+Ca2++2ΟΗ-=CaCΟ3+2Η2Ο+CΟ32-

设错方式4:电荷不守恒或质量不守恒

如离子方程式Fe2++Cl2=Fe3++2Cl-是错误的, 很显然电荷不守恒, 正确的应写成2Fe2++Cl2=2Fe3++2Cl-

设错方式5: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不守恒

如将酸性KMnO4氧化H2O2的离子方程式写成2ΜnΟ4-+3Η2Ο2+6Η+=2Μn2++4Ο2+6Η2Ο是错误的, 原因是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不守恒, 正确的应写成2ΜnΟ4-+5Η2Ο2+6Η+=2Μn2++5Ο2+8Η2Ο

3.与量有关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1) 多离子反应中涉及的“量”——若是多离子参与的复分解反应, 可用“少定多变法”来书写。“少定”即量少的反应物, 若其阴、阳离子都参与反应, 它们反应的个数比按化学式的比例确定;“多变”即过量的反应物, 其化学计量数根据反应的需要确定, 不受化学式中的比例制约, 是可变的。例如, NaOH溶液中加入Ca (HCO3) 2溶液, 其中Ca (HCO3) 2中的Ca2+和HCO-3都参与反应, 若Ca (HCO3) 2少量, 其离子Ca2+与HCO-3的比例是固定的, 必以1∶2的比例 (即化学式的比例) 反应。然后再确定需2个OH-中和2个HCO-3, 则可写出:Ca2++2ΗCΟ3-+2ΟΗ-=CaCΟ3+2Η2Ο+CΟ32-。若Ca (HCO3) 2过量, 不会有CO32-存在, 则反应为Ca2++ΗCΟ3-+ΟΗ-=CaCΟ3+Η2Ο。此外, NaHSO4与Ba (OH) 2、Ca (OH) 2与NaHCO3、NH4HSO4与Ba (OH) 2等, 均是与“量”有关的有多种离子参与的反应, 都可用“少定多变法”书写。若出现滴加顺序不同, 实际上也是量多量少的问题, 仍可用上述方法书写。

(2) 多步反应中涉及的“量”——此类题常以能多步变化的物质作为关注点, 据另一反应物的量推测其反应到哪个程度。例如, 向AlCl3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 其过程可表示为Al3+3ΟΗ-Al (ΟΗ) 3ΟΗ-AlΟ2-[Al (ΟΗ) 4-]

与此类似的还有石灰水与CO2、NaAlO2[NaAl (OH) 4]与CO2、NaAlO2[NaAl (OH) 4]与HCl、Na2CO3与HCl、氨水与AgNO3等。

(3) 氧化还原反应中涉及的“量”——此类题主要是抓住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大小确定反应的先后。例如, FeBr2溶液中通入Cl2, Cl2先与Fe2+反应, 之后再与Br-反应。

n (Cl2) n (FeBr2) 12时, 其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

n (Cl2) n (FeBr2) 32时,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4Br-+3Cl2=2Fe3++2Br2+6Cl-;

12n (Cl2) n (FeBr2) 32时, Fe2+全部被氧化, Br-部分被氧化, 当n (FeBr2) =n (Cl2) 时,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2Br-+2Cl2=2Fe3++Br2+4Cl-。与此类似的还有氯水与FeI2等。

(4) 与“量”有关的几点注意事项:①Mg (HCO3) 2溶液与过量的NaOH反应, 不能忽视Mg (OH) 2比MgCO3更难溶的事实, 所以应生成Mg (OH) 2而不是MgCO3。②NH4HCO3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 不可忽视的是OH-先与HCO-3反应, 再与NH+4反应生成碱 (NH3·H2O) 。③少量CO2与AlO-2[Al (OH) -4]、Ca (ClO) 2、Na2SiO3反应时生成CO32-, 而与NaClO、苯酚钠反应只生成HCO-3。

三、典例精析

考点一:判断离子组能否共存

例1.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滴入KSCN溶液显红色的溶液中:K+、Fe2+、SO42-、Cl-

B.1mol·L-1的烧碱溶液中:S2-、SO32-、SO42-、K+

C.使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的溶液:Cs+、Ba2+、S2-、Cl-

D.含有大量HCO-3的澄清透明溶液中:K+、NH+4、Cl-、Na+

解析:能使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说明该溶液具有很强的氧化性, 由于S2-的还原性强于I-, 故在此溶液中S2-一定不能大量存在。

答案:C

思维拓展:判断离子组能否共存是高考的传统题型, 试题的发展趋势是增加限制条件和定性中有定量, 难点主要集中在离子之间的双水解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考点二: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例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向FeI2溶液中通入Cl2至Fe2+恰好完全被氧化:2Fe2++Cl2=2Fe3++2Cl-

B.NaOH溶液与足量的Ca (HCO3) 2反应:ΗCΟ3-+ΟΗ-+Ca2+=CaCΟ3+Η2Ο

C.NaHSO4溶液和Ba (OH) 2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呈中性:Ba2++ΟΗ-+Η++SΟ42-=BaSΟ4+Η2Ο

D.Na2CO3溶液吸收Br2蒸气:3CΟ32-+Br2=Br-+BrΟ-3+3CO2

解析:由于还原性I->Fe2+, 当Fe2+被完全氧化时, I-也已反应完, 故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4Ι-+3Cl2=2Fe3++2Ι2+6Cl-A项错。设选项C中含1molNaHSO4, 则只需12molBa (ΟΗ) 2即可满足条件, 故正确的离子方程式应为Ba2++2ΟΗ-+2Η++SΟ42-=BaSΟ4+2Η2ΟC项错。选项D中虽是未知反应, 但不符合电荷守恒, 很快判断是错误的。

答案:B

思维拓展:对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的考查可谓“年年岁岁题相似, 岁岁年年题不同”, 从2011年各地考题中透露出这样的信息:新高考命题特点之一是“离子反应与量有关”, 之二是“对未知反应的正误判断”, 之三是“结合电离常数书写离子方程式”, 增加了试题的难度。

例3.下表中对离子方程式的评价合理的是 ()

解析:根据电解规律可知, 若阴极发生反应Cu2++2e-=Cu, 则阳极必发生反应2Cl--2e-=Cl2, 故选项A评价是合理的。选项B中离子方程式不符合得失电子守恒, 正确的离子方程式应为2ΜnΟ4-+5Η2Ο2+6Η+=2Μn2++5Ο2+8Η2Ο, 评价错误。选项C中离子方程式是错误的, 当滴入少量NaOH溶液时, 只发生反应Al3++3ΟΗ-=Al (ΟΗ) 3, 产物中只有Al (OH) 3沉淀生成, 不可能有NH3·H2O生成, 评价错误。选项D中反应不可能有金属镁生成, 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Μg2++2Cl-+2Η2Ο=Μg (ΟΗ) 2+Cl2↑+H2↑, 评价错误。

答案:A

思维拓展:本题型是“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类”试题的衍生物,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先写出正确的离子方程式, 然后判断“评价”是否合理。

考点三:鉴别实验中的离子反应

例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加入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Cl3

B.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再加足量盐酸沉淀不溶解, 则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存在

C.加入NH4Cl溶液并加热, 有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生成, 则原溶液中一定有OH-存在

D.无色试液焰色呈黄色, 说明原溶液中一定不含K+

解析:选项A中只能说明原溶液中含有Fe3+, 但无法判断原溶液中是否含有Cl-。选项B中干扰离子是Ag+, 即原溶液中含有Ag+也有类似现象。选项C是正确的, 同时也说明了NH+4和OH-可以互检, 这一点尤其要引起注意。检验K+时一定要透过蓝色钴玻璃, 这样能把Na+灼烧产生的黄光过滤掉, 只有这样才能观察到有无紫色火焰, 即选项D中原溶液中即使存在K+, 也观察不到紫色火焰, 故D项错。

答案:C

思维拓展:物质的提纯和鉴别是中学化学实验的重点内容, 它渗透于化学分析的全过程中, 也是历年高考中的热点。考纲明确要求掌握6种阳离子 (Al3+、Fe3+、Fe2+、H+、Ag+、NH+4) 和7种阴离子 (Cl-、Br-、I-、SO42-、SO32-、CO32-、OH-) 的鉴定反应。

考点四:图像中的离子反应

例5.向含Na2CO3、NaAlO2[NaAl (OH) 4]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50mL1mol·L-1盐酸溶液, 测得溶液中某几种离子物质的量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a曲线表示的离子方程式为AlΟ2-+Η++Η2Ο=Al (ΟΗ) 3

B.b和c曲线表示的离子反应是相同的

C.M点时, 溶液中沉淀的质量为3.9g

D.原混合溶液中CO32-与AlO-2[Al (OH) -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解析: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的过程中, 依次发生如下反应:AlΟ2-+Η++Η2Ο=Al (ΟΗ) 3CΟ32-+Η+=ΗCΟ3-ΗCΟ3-+Η+=CΟ2+Η2ΟAl (ΟΗ) 3+3Η+=Al3++3Η2Ο。结合图像可知, 曲线a表示AlO-2, 曲线b表示CO32-, 曲线c和d表示HCO-3, 偏铝酸根离子在加入盐酸50mL时沉淀完全, 由反应①得n (AlO-2) =n (H+) =0.05mol;当盐酸超过150mL时沉淀才开始溶解, 故M点时生成的沉淀的物质的量n[Al (OH) 3]=n (AlO-2) =0.05mol, 相当于3.9g。综合分析, 选项A、B和C均正确。而根据反应①②可知, 原混合溶液中CO32-与AlO-2的物质的量之比应为1∶1, D项错。

答案:D

思维拓展:结合图表考查离子反应的先后顺序是一个难点, 也是高考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载体。主要考查内容集中在含H+、NH4+、Al3+的混合溶液中加烧碱时的过程分析, 含多种还原性离子的混合溶液中通入Cl2后的过程分析等。

考点五:离子反应的综合应用

例6.某溶液由HCO-3、AlO-2、CO32-、SO42-、Na+、Ag+、Ba2+、Al3+中的若干种组成, 取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适量试液, 加入过量硝酸, 有气体生成, 并得到溶液;

②在①所得溶液中再加入过量NH4HCO3溶液, 有气体生成, 同时析出白色沉淀甲;

③在②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Ba (OH) 2溶液, 也有气体生成, 并有白色沉淀乙析出。

请根据上述实验结果, 填空:

(1) 写出实验②中发生的所有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 该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 。

(3) 某同学认为, 为分析该溶液中不能确定的离子, 只需对白色沉淀乙进行分析, 请写出实验操作和现象: 。

解析:由实验①加入过量的盐酸, 有气体放出, 可知原溶液中可能含有HCO-3或CO32-。由实验②得到的白色沉淀甲推知原溶液中必含有铝元素, 而HCO-3和Al3+、AlO-2均不能共存, 由此可知原溶液中必含有CO32-而无HCO-3, 则与CO32-不能共存的Ag+、Ba2+、Al3+均不存在。在实验①所得溶液中再加入过量NH4HCO3溶液, 有气体生成, 应是过量的硝酸与NH4HCO3作用的结果, 同时析出的白色沉淀甲则应为HCO-3与实验①中生成的Al3+作用生成的Al (OH) 3沉淀。在实验②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Ba (OH) 2溶液, 也有气体生成, 这是由于过量的NH4HCO3引入的NH+4、HCO-3与过量的Ba (OH) 2溶液引入的OH-、Ba2+的反应结果;同时析出白色沉淀乙说明一定含有BaCO3, 可能含有BaSO4。欲判断乙中是否含有BaCO3和BaSO4或只含有BaCO3, 需加入盐酸, 观察沉淀是否全部溶解:若沉淀全溶解, 则乙为BaCO3;若沉淀部分溶解, 则乙为BaCO3和BaSO4。考虑溶液中应同时含阴、阳离子, 则唯一的阳离子Na+一定存在。

答案: (1) ΗCΟ3-+Η+=CΟ2+Η2Ο3ΗCΟ3-+Al3+=Al (ΟΗ) 3+3CΟ2

(2) Na+、AlO-2、CO32-

(3) 取少量白色沉淀乙, 加入盐酸后观察沉淀是否全部溶解, 若全部溶解, 则原溶液中无SO42-;若沉淀部分溶解, 则原溶液中含有SO42-

思维拓展:依据常见离子的特征性质及实验现象, 判断离子的存在与否时, 在分析判断过程中:一要注意题目所给的限制条件和推断范围;二要注意当得出肯定存在的结论后, 要根据离子能否共存而推断出不可能存在的离子;三要注意上一步实验对下一步实验的影响。

四、强化训练

1.常温下,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的是 ( )

A.由水电离的c (H+) =10-12mol·L-1的溶液中:Cl-、CO32-、K+、SO32-

B.含有大量AlO-2的溶液中:K+、Al3+、Br-、HCO-3

C.使甲基橙变红色的溶液中:Fe2+、K+、NO-3、SO42-

D.使pH试纸变深蓝色的溶液中:Cl-、K+、Mg2+、SO32-

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澄清石灰水中滴入少量Ca (HCO3) 2:Ca2++2ΗCΟ3-+2ΟΗ-=CaCΟ3+CΟ32-+2H2O

B.已知Ka (HClO) >Ka2 (H2CO3) , 则有2ClO-+CO2 (少量) +Η2Ο=CΟ32-+2ΗClΟ

C.金溶于王水生成AuCl-4和NO:Au+4Η++4Cl-+ΝΟ3-=AuCl4-+ΝΟ↑+2H2O

D.FeBr2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l2:2Fe2++2Br-+2Cl2=2Fe3++Br2+4Cl-

3.含有1molHNO3的稀硝酸分别与不同质量的铁粉反应, 所得氧化产物与铁粉物质的量关系如下图所示 (已知稀硝酸的还原产物只有NO) 。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

A.曲线a表示Fe2+, 曲线b表示Fe3+

B.P点时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表示为

5Fe+16Η++4ΝΟ3-=3Fe2++2Fe3++4ΝΟ+8Η2ΟC.n2=0.25mol

D.n3∶n1=3∶2

4.A、B、C、D 4种可溶的化合物 (所含离子各不相同) , 分别由阳离子Na+、Mg2+、Al3+、Ba2+和阴离子OH-、Cl-、SO42-、CO32-两两组合而成。为了确定这4种化合物的成分, 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

①将4种化合物各取适量配成溶液, 分别装入4支试管。

②取A溶液分别滴入另外3种溶液中, 记录实验现象如下:

B溶液A白色沉淀A沉淀不溶解

C溶液A白色沉淀A沉淀不溶解

D溶液A白色沉淀A沉淀部分溶解

③向B溶液中滴入D溶液, 无明显实验现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请写出它们的化学式:A______, B______, C______, D______。

(2) 上述②的第三次实验中, 再加入A, 沉淀部分溶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

(3) ③中若是向C溶液中滴入D溶液, 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是 。

5.现有4种阳离子K+、Ag+、Ba2+、Al3+与3种阴离子OH-、Cl-、SO42-组成6种化合物A、B、C、D、E、F (不含结晶水) 。为鉴别它们, 分别完成以下实验, 其结果是:

①B和D都不溶于水, 也不溶于酸。

②A溶于水后, 与上述某阳离子反应可生成B;若A溶液与适量E溶液反应生成沉淀, 再加入过量E溶液, 沉淀量减少, 但不消失;若A溶液与过量F作用无白色沉沉淀生成。

③C溶于水后, 与上述某阳离子反应可生成D, 且C溶液与过量的氨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④E溶于水后, 与上述某阴离子反应可生成B。

请根据上述实验结果, 填空:

(1) 能确定的溶液是 (写出溶液标号与相应溶质的化学式) : 。

(2) 不能确定的溶液, 写出其标号、溶质可能的化学式及进一步鉴别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2.C3.D4. (1) Ba (ΟΗ) 2ΜgCl2Νa2CΟ3Al2 (SΟ4) 3 (2) Al (ΟΗ) 3+ΟΗ-=AlΟ2-+2Η2Ο

(3) 冒出大量气泡, 同时生成白色沉淀

5. (1) B:BaSO4、C:AlCl3、D:AgCl、E:Ba (OH) 2、F:KOH

(2) A Al2 (SO4) 3或KAl (SO4) 2 用洁净的铂丝蘸取少量A, 在酒精灯火焰中灼烧, 若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呈紫色, 则A为KAl (SO4) 2溶液;若未观察到火焰呈紫色, 则A为Al2 (SO4) 3

“大气环境”专题复习 篇8

大气环境是贯穿高中地理学习的一条主要线索,是高考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也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考查内容之一。本部分主要考点有:①大气的组成、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②大气的受热过程;③大气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及成因;④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⑤锋面系统、气压系统等天气系统的特点、判读及影响;⑥主要气候类型特点、分布、影响因素及判定方法;⑦气温和降水的特点及时空分布规律;⑧光、热、水、风等气候资源的利用及寒潮、台风、暴雨、大风等气象灾害的危害和防御。

[知识框架]

[知识梳理]

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布

1组成:低层大气主要由于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组成。

2大气的垂直分布(如下页图)及特征:

(1)对流层具有以下特征:①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平均垂直递减率为0.6℃/100米。②对流运动显著,对流层的高度随纬度增加而降低。③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云、雨、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该层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

(2)平流层下层温度随高度变化很小,在30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气流以水平运动为主。平流层中臭氧层大量吸收紫外线,成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

(3)高层大气有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对人类的无线电短波通讯等有重要作用。

二、大气受热过程与逆温

1大气受热过程:

(1)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

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热量的根本来源;地面辐射是长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热量的直接来源;大气逆辐射是长波辐射,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

(2)大气的受热过程及保温作用。

大气的受热过程可以概括为“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返大地”(如下图)。

2逆温:

(1)概念:在低层大气中某些层次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的现象。

(2)原因:由于地面辐射冷却而形成,在晴朗无风或微风的夜晚。地面很快辐射冷却,贴近地面的大气层也随之降温。由于空气愈靠近地面,受地面的影响愈大,所以离地面愈近,降温愈多,离地面愈远,降温愈少,因而形成了自地面开始的逆温。随着地面辐射冷却的加剧,逆温逐渐向上扩展,黎明时达最强。一般日出后,太阳辐射逐渐增强,地面很快增温,逆温便逐渐自下而上消失(如右图所示)。

另外,受暖空气平流运动、山地空气下沉和锋面系统等的影响也能形成逆温。

(3)影响:阻碍空气的垂直对流运动,妨碍了烟尘、污染物、水汽凝结物的扩散,造成近地面污染物越积越厚,烟尘遮天蔽日,加重空气污染;逆温的形成有利于抑制沙尘暴天气的发生。

三、热力环流与大气的水平运动

1几种常见的热力环流:

2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原因:根本原因是由于不同纬度获得的太阳辐射不均;直接原因是地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存在。

(2)三个作用力:大气水平运动受到的三个作用力。

(3)风向: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使风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风向的绘制方法:①先画垂直于等压线的气压梯度力——从高压指向低压。②再将风向针对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倾斜30°~45°(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如右图:以北半球为例,A、B、C三地风向图。

四、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1三圈环流:假设大气在均匀的地球表面上运动,受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形成低纬环流圈、中纬环流圈和高纬环流圈(见右图)。

2气压带与风带:由于三圈环流的形成,地表表面形成了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气压带热成因可以分为热力高低压和动力高低压(如下表所示)。风带中的风从高压带吹向低压带,风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见下图)。

3太阳直射点与气压带和风带的关系:

与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一致、南北移动5°~10°。北半球夏半年。位置偏北;北半球冬半年,位置偏南(见下图)。

五、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与季风环流

1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

(1)使纬向的气压带分裂成块状(如下图):

①北半球:1月、7月的气压带被切断呈块状分布。

②南半球:南半球海洋面积占优势,30°S以南地区气压带基本呈带状分布。

(2)形成局部环流——季风环流。季风环流既是一种大气环流现象,本身又是一种气候现象,具有双重性质。

2季风环流与季风气候:

(1)概念: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有显著改变的现象称为季风,亚洲东部的季风环流最典型。

(2)成因:季风环流的主要成因主要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另外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也是形成季风的原因。

(3)类型:亚洲东部的季风主要有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两种。

六、常见天气系统

1锋面系统:

(1)冷锋和暖锋:

(2)中国的锋面活动——锋面雨带的移动规律(与副高的关系)。我国降水主要是锋面雨,锋面雨带移动规律反常会形成水旱灾害。夏季风强造成北涝南早;夏季风弱造成南涝北旱(如右图)。

2气旋、反气旋系统:

3锋面气旋:地面气旋常与锋面联系在一起,称为锋面气旋。在锋面气旋中,要能够结合锋而和气旋的相关知识判定冷暖气团的位置、冷暖锋的位置、不同区域的风向、主要降水区域等(如右图所示)。

七、影响气候类型的因素及主要气候类型的判别

1影响因素:一个地区气候的形成是各个影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右图中五个影响因子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共同决定着一地气候的特点和成因。

2气候类型的判别:气候类型主要依据“气温”和“降水”两个基本要素来进行判别。

(1)根据气温确定该地位于北半球还是南半球。如果最热月份出现在7、8月,则该地在北半球;如果最热月份出现在l、2月,则该地在南半球。

(2)根据气温特征确定温度带:(3)根据年降水量与降水量的季节分布,确定气候类型:

八、气候资源与气象灾害

1气候资源及其利用。

在农业上采用间作、套种方式,塑料大棚、温室、生态农业、立体农业等措施利用气候资源。另外,在建筑、交通、旅游中也不断开发和利用气候资源,如风向与城市规划、交通建设、冰雕旅游等。

2气象灾害及其防御。

(1)寒潮:我国冬半年的主要气象灾害。大部分地区受影响,只有对西藏、云贵地区影响较小。防御措施是提前预报,做好防寒准备,以减少损失。

(2)台风:西北太平洋上热带气旋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2级或以上称为台风(印度洋和大西洋上称为飓风)。发生在每年夏秋季节,我国深受台风影响。灾害主要由强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造成,但也能解除或缓解长江中下游的旱情(伏旱)。

(3)洪涝灾害:全球都有,亚洲最多。我国是多暴雨国家,大暴雨和特大暴雨主要发生在南方和东部地区。防御措施:利用气象卫星对暴雨、洪水进行监

测,提高预报正确率,减轻洪涝灾害损失;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

(4)干旱:是受灾面积最大的一种气象灾害。防御措施: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改善干旱区的生态环境;种植耐旱作物;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营造防护林,改进耕作制度等。

[疑难点拨]

1气温一降水要素图的判读。

气候类型主要依据“气温”和“降水”两个基本要素来进行判别。

最常见的气温一降水要素图的类型为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如右图所示),在该类图中判读气候类型的主要方法是根据气温曲线判断其所处的温度带和半球,根据降水柱状图判定其所属的降水类型。根据该判别方法,可以判定图中的甲为地中海气候,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另外,在气温一降水要素图中,还有一些变式图(如下列图)。在判读这些气候要素图时,关键要注意两点:一是气温和降水的同步程度,即雨热同期还是雨热不同期;二是依据气温变化范围及降水的集中程度来进行判别。

2等压线的判读。

一是看等压线的闭合情况和等压线的数值。等压线闭合,中心数值偏高,为高压,高压又称为反气旋;中心数值偏低,为低压,低压又称为气旋。

二是看风向。受气压梯度力的影响,风总是由高压区吹向低压区。等压线闭合,风由内向外吹,为高压;反之,风由外向内吹为低压。另外,还要掌握低压槽、高压脊、鞍形气压场等概念。低压槽是指由低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高压脊是指由高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

三是要掌握等压线图上“凸高为低,凸低为高”规律。等压线图上的“凸高为低,凸低为高”规律是指:等压线向气压值较高的方向凸出,其气压低于两侧气压,其附近地区为低压槽;等压线向气压较低的方向凸出,其气压高于两侧气压,其附近地区形成高压脊。如左图中A所在线为高压脊,A所在线为低压槽。

四是要掌握等压面图上“凸高为低,凸低为高”规律。等压面上“凸高为低,凸低为高”规律反映了等压面凸凹方向与同一水平面上气压高低的关系。

同一地点,海拔越高,气压值越低;反之,气压值越高。如右图,A处近地面的等压面凸向气压高值方向,其气压就低于同一水平面的其他地区;B处则相反。由此可知,同一水平面上的A、B两点,B点气压高于A点,空气水平运动表现为由B处流向A处。高空等压面的凸向及空气水平运动与近地面的情况恰好相反。

[感受高考]

[例1](2009年高考文综浙江卷第4~5题)读下图,完成4~5题。

4四地气候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温带海洋性气候;②亚热带季风气候

B②热带草原气候;④温带季风气候

C①温带季风气候;③亚热带季风气候

D③地中海气候;④温带海洋性气候

5四地气候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仅分布在北半球B②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

C③主要分布在纬度30°~40°的大陆西岸

D④主要分布在纬度40°~60°的大陆东岸

解析:第4题主要考查对气候类型的判断及考生获取信息和综合分析的能力。根据气温和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可知,①为温带季风气候,②为热带草原气候,③为亚热带季风气候,④为地中海气候。故答案选C。第5题主要考查常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及考生对知识的再现和运用能力。根据第4题结论可知,温带季风气候只分布在亚欧大陆东部;热带草原气候大致分布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故答案选A。

[例2](2009年高考文综天津卷地理部分第10~11题)读某日08时地面天气图(如右图)和文字信息,回答10~1题。

某气象小组学生探讨天气图中a→b天气的空间变化。

10在学生绘制的图中,接近a→b天气实际状况的是()

台风是形成于热带洋面,发展到一定强度的热带气旋,可给所经过地区带来大风、暴雨天气。

11若判断天气图中的台风能否登陆台湾岛,最有价值的信息是台风的()

A形成原因B形成源地C移动路D移动快慢

解析:第10题主要考查冷锋过境前后天气现象的变化,意在考查考生对常见天气系统的综合分析能力。由a到b气压先降低再升高且变化较大,B符合题意。第11题,通过台风的形成原因、形成源地、移动快慢并不能看出台风经过的地区,台风移动路径是分析台风经过地区的最有价值的信息,所以选C。

[巩固训练]

一、选择题

读天气系统图(右图),回答1~2题。

1甲图的天气系统剖面是沿乙图中的

()

A①线绘制的B②线绘制的

C③线绘制的D④线绘制的

2图中所示的天气系统()

A为南半球的锋面气旋BP处气温高于Q处气温

C多出现在副热带地区D陆地一般不会出现

如右图中各箭头及其代表符号①、②、③、④、⑤表示太阳、地面、大气、宇宙空间之间的热力作用,其中包括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和散射)。读图回答3~4题。

3我国青藏高原的纬度比云贵高原高,但年太阳辐射总量比云贵高原大,其原因主要与图中哪个因素的数值大小有关

()

A①

B②

C③

D④

4四川盆地的纬度与青藏高原的纬度相差不大,但年平均气温却比青藏高原高得多,其原因与图中哪个因素的数值大小有关

()

A①

B②

C③

D④

读2008年12月1日至3日我国东部某地区天气记录表,回答5~6题。

5造成这种天气现象的天气系统是

()

A气旋

B反气旋

C冷锋

D暖锋

6当该天气系统继续加强影响我国时,我国可能出现的气象灾害是()

A寒潮

B干旱

C台风

D暴雨读“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模式示意图”(如下图),回答7-8题。

7,下列关于甲图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0°~10°主要盛行下沉气流

B100°~ 20°盛行东南风

C20°~30°盛行西北风

D30°~40°盛行西南风

8下列各图与甲、乙两图中P点气候特征相匹配的是()

二、综合题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中央气象台2008年10月20日报道:入秋以来影响我国最强冷空气对我国西北地区带来较大影响,新疆地区气温普遍下降6~14℃,风力达6~8级,局部地区风力达12级,南疆出现沙尘暴天气。乌鲁木齐19日17:00气温19℃,20日17:00降至2℃,并出现初雪。

材料二2008年10月19日全国天气预报简图。

(1)根据材料一可知,此次强冷空气活动给新疆地区带来了较大危害,表现为_________。

(2)读材料二,图中的雨区主要出现在我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地区。

(3)根据材料二,未来几天内,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将经历

天气变化过程,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材料二,受_____________影响,海南岛将继续出现中到大雨天气,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结合图示,此天气系统西部比东部风力____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

10下图为世界各地气温年较差分布示意图(单位:℃),图中虚线表示水稻种植的北限。读图,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30°W经线上气温年较差分布的总体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试分析该规律形成的原因。

(2)图中A到C处气温年较差变化很快。原因可能有哪些?

(3)B点是北半球水稻种植纬度最高的地区,试从气候的角度分析这里种植水稻的有利条件。

参考答案:1D 2B 3A 4D 5C 6A 7D 8C

9(1)大风、降温、雨雪

(2)新疆西北部东北地区

四川盆地陕西南部海南岛

(3)冷锋冷锋过境时产生阴天、降水、刮风、降温等天气现象;冷锋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降低,天气转晴

(4)气旋(低压)系统中心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大西部等压线比东部密,气压梯度力大

10(1)大致从赤道向两极不断增大纬度增高,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增大,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增大。

(2)这里是海洋和陆地的过渡地带,并且有落基山脉,阻挡了太平洋上的水汽,使北美大陆内部受海洋影响很小,大陆性气候显著。

(3)这里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气温较高,降水丰富,雨热同期,与同纬度地区相比,有利于水稻的种植。

上一篇:医院领导优秀辞职报告下一篇:项目策划年度服务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