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教学策略(精选8篇)
幽默的个性品质是培养教师幽默感的基础前提,只有具备幽默个性品质的教师才能在教学中灵活、成功地运用教学幽默。幽默的个性品质,需要从心态和思维方式两方面来培养。思想越乐观,心胸越开阔,就越容易产生幽默的言行,幽默正是挚诚、乐观、积极向上人生态度的表现。幽默的产生还需要变换思维,善于思考,用快捷、创新的思维方式来看待事物。
1.心态方面。教师只有保持良好的心态,才能在教学中表现出开朗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才能用幽默的言语、动作、表情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教学的顺利开展。
2.思维方面。教师不仅要精通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要了解其他专业的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范围。教师还要勤于思考,客观评价自己的思维方式,并将快捷新颖的思维方式应用于实践,并从实践中检验自己的成果。
二、积累教学幽默的素材
教学中运用的幽默素材主要来源于积累,所以,平时要有意识地搜集幽默的素材,建立自己的幽默资源库。幽默素材的积累,需要教师善于从阅读过的书籍、资料中,以及其他艺术品和日常生活中发现、提取。
教学幽默素材主要来源于教学内容、艺术和生活三个方面。
第一,教学内容中的幽默。当代教学内容本身包涵着许多可以利用的幽默素材,教学内容中的幽默能够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例如,在教学“刻舟求剑”的故事、阿Q的精神胜利法、数学题的讲解、英语课文中的笑话、趣事等等,都蕴涵着丰富的幽默资源,教师在筛选、开发、加工后可以直接使用,使学生在笑声中领悟到教学内容的实质。
第二,艺术作品中的幽默。艺术作品中包括相声、小品、喜剧、漫画、笑话、俗语故事、名言、警句、歇后语等等。
第三,生活中的幽默。教师、学生或者周边其他人身上发生的逸闻趣事,社会上流传的俏皮话、幽默故事、打油诗等等。
三、灵活运用教学幽默的表达方式
大多数教学幽默的产生容不得教师过多地思考、反复地推敲,幽默往往出现在教学中的一刹那,这就需要教师具有驾驭幽默技巧的能力,在需要的时刻机智、果断地予以运用。教师在具备了幽默的个性品质、积累了一定幽默素材的基础上,娴熟地掌握运用幽默技巧,运用教学幽默的成功性就有了保证。把握教学幽默的原则,灵活运用教学幽默的方法,对掌握教学幽默技巧至关重要。教师在选取合适的幽默素材之后,需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对其进行加工、整理,还需选取合适的表达方式将其表达出来,使教学幽默达到最优化的运用效果。在语文课教学中,我发现一位同学想回答问题,胆子又不大,手想举又不敢举。我学着他的样子,把手举了两举,缩了两缩。同学们见老师幽默的样子,哈哈大笑起来。那位同学也笑了,并且果断地举起手来回答了问题。可想而知,老师举手、缩手的动作只有做得惟妙惟肖,才能使学生看后立刻明白其表达的意思。不仅动作到位,使学生一目了然,而且动作的过程必然伴随着表情尤其是眼神的表达。这种非语言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在课下对着镜子多做练习,在教学实践中大胆尝试。
四、培养学生幽默感和幽默的力量
培养教师的教学幽默素养,还需重视学生的因素,培养学生的幽默感和幽默力量。因为,教学是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的双边活动,学生的幽默感和幽默力量能够保证教师教学幽默作用的有效发挥。如果学生缺乏幽默感,就会对教师运用的幽默无动于衷,达不到幽默的效果,起不到促进教学的作用。学生只有具备了理解别人的幽默能力,才能对教师的幽默发出回应,才能对幽默、对教学产生兴趣。时间证明,教学活动中的一些幽默是由学生引发的,学生只有具备了表达自己幽默的能力,才能够参与教学幽默的创造,为教师的教学幽默助一臂之力。
学生幽默感和幽默力量的培养,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挖掘学生的幽默潜力,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第一发挥榜样的作用。学生的可塑性很强,他们善于模仿,并倾向于模仿心中的权威。在学生心中,教师就是权威,是他们学习的榜样。教师在教学中机智巧妙地运用幽默,展现自己的幽默品质,学生耳濡目染,就会把这种智慧注入自己的心灵,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幽默的个性品质,成为善于运用幽默的人。
第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通过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对教学、对教师产生归属感和亲切感。在这种亲切感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幽默的创造和幽默效果的分享中来。
一、意识性策略:坚持自主原则, 强化自主意识
人们的行动总是在一定的意识支配之下。教师要提升教学品质, 必然要有提升的意识, 如自主的意识、终生学习的意识、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持之以恒的意识等。我们认为, 在这所有的意识中, “自主意识”的确立与强化显得尤为重要。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告诉我们“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昭示着我们要提升教学品质只能靠我们自己:完美的人格要靠我们自己去塑造, 亲和的个性要靠我们自己去养成;灵活的思维要靠我们自己去培养, 丰富的思想要靠我们自己去创生;得体的势态要靠我们自己去形成, 优美的语言要靠我们自己去锤炼;渊博的知识要靠我们自己去吸纳, 娴熟的技巧要靠我们自己去掌握;独特的方法要靠我们自己去运用, 愉悦的过程要靠我们自己去展开;无穷的意趣要靠我们自己去生发, 无限的智慧要靠我们自己去生成。一句话, 靠天靠地靠他人, 不如靠自己。
(1) 相信自我价值。在对“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领悟中确立自我存在的信心, 在对自我存在状态的解读中明确自我存在的意义, 在对对象的观照中发现自我存在的作用, 在对“我也有一样是最出色的”的追求中凸显自我存在的价值, 在对“世界因我的存在而会有一处独特的风景”的感奋中彰显自我存在的成就。
(2) 关注自主因子。一是关注主体 (谁来提升———我) , 能够认识到自己在提升教学品质中的主体地位, 通过自我认识和自我反思, 确定自我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意识到自己在整个提升过程中的主人翁作用。二是关注动机 (为何提升———发展) , 动机往往存在于提升的过程中或内在于教师的自我知觉中。我们应该通过自己设定目标、对自己的胜任能力进行判断、寻找自我实现的成就感来激发自己提升教学品质的内在动机。三是关注方法 (如何提升———多途径) , 有意识地、有计划地使用自己特有的提升策略和提升方法, 并使这种意识和计划熟练地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 不必思考就能够自如地调动各种策略和方法为自己的提升服务。四是关注时间 (在何时提升———无论何时) , 能够自己计划、管理好时间, 能够自我约束, 合理安排时间, 以达到较好的效果。五是关注空间 (在何地提升———无论何地) , 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的环境, 敏锐地感受各种情境中出现的各种信息。六是关注资源 (靠什么提升———所有资源) 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 充分占有如网络、影视、报刊、文献资料、报告会、观摩课、学生答问、日常生活等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 并尽可能做到为我所用。七是关注形式 (以何种形式提升———学习、思考) , 用合作学习来广采博取, 用独立思考来独树一帜。八是关注结果 (如何评价提升———多元、客观、激励) , 能对自己的发展结果有清醒的意识, 能对自己所处的状态进行自我判断, 坚决克服“自我感觉良好”的不良现象。
(3) 强化自主行为。先要注意三个“强调”: (1) 强调自我对象化, 即从对对象的观照中观照自我价值, 进而激发自我潜能, 实现自我价值; (2) 强调内在需要, 较少关注外来影响, 注重人生的归宿, 在自我的不断矫正中发展自我, 提升自我; (3) 强调自强不息, 在奋发有为中发展学生, 发展自己, 发展事业。再要注意三个“自主”: (1) 自主定位, 经常思考我是什么人, 我该做什么, 我该做得怎么样, 我该怎样去做; (2) 自主调控, 在放松时收起“放心”, 在懒惰时牢记勤奋, 在迷惘时不忘根本, 在艰难时坚持不懈, 在偏离时拨乱反正, 在成功时“更上一层楼”地攀登; (3) 自主评价, “吾日三省吾身”, 既审察生态意义的我, 又审察生活意义的我;既审察物质意义的我, 又审察精神意义的我;既审察自我心中的我, 又审察他人心中的我;既审察现实中的我, 又审察理想中的我;既审察已然中的我, 又审察可然中的我。
二、资源性策略:坚持合作原则, 促进合作生成
荀子说“学不可以已”, 又说“君子性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教师提升教学品质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学不可以已”的过程, 而要达到提升教学品质的目的, 就要“善假于物”, 即利用相应的资源。如何利用?最好的方式就是与人合作。
合作是一种“生产力”, 合作的意义就在于凝成团队、取长补短、碰撞升华、共同提高。合作, 更多地是要改变自己以适应合作对象。教师合作的对象可以包括以下几个层面: (1) 同行层, 如本校、本学科组教师等, 与他们的合作, 可以增进友谊, 获得互助; (2) 领导层, 如学校领导、上级领导等, 与他们的合作, 可以得到有效管理与督促; (3) 关联层, 如家长、朋友、家人等, 与他们的合作, 可以得到思想的、情感的、心理的支持与促进; (4) 智慧层, 如专家、学者等, 与他们的合作, 可以得到理论的指导、行动的引领与思想的升华; (5) 学生层, 如本班、外班学生等, 与他们的合作, 可以在互动中体验, 在“教学”中“相长”。
在这里, 我们特别强调师生合作, 它可以带动行动, 因为没有行动的教学行为带有单调性;可以启动思维, 因为没有思维的教学行为带有凝滞性;可以获得体验, 因为没有体验的教学过程带有强制性;可以巩固记忆, 因为没有知识的教学结果带有飘浮性;可以生成智慧, 以为没有智慧的教学结果带有无效性。所以, 教师教学品质提升的过程绝对不能忽视与学生的合作。合作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思想上的求同, 因为“物以类聚, 人以群分”, 志不同则道不合, 道不合则“不足与谋”; (2) 学习上的促进, 因为“我选择了你, 你选择了我”就能“走过春天, 走过秋天”, 走过“一天又一天”; (3) 方法上的探讨, 因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 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4) 学识上的互补, 因为“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 像剑, 也像戟;我有我的红硕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5) 智慧上的生成, 因为“一个苹果加一个苹果等于两个苹果, 一种智慧加一种智慧大于两种智慧”; (6) 责任感的增进, 因为“每个人都被生命询问, 而他只有用自己的生命才能回答此问题, 只有以‘负责’来答复生命。因此, ‘能够负责’是人类存在最重要的本质”。合作的过程要着重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 选择好可供合作的切入点; (2) 按照不同的目标要求进行分工; (3) 善于表达和倾听; (4) 积极互助与提供支持; (5) 合理解决合作中的矛盾与冲突。
三、形成性策略:坚持探究原则, 拓展成长空间
要使教师教学品质得到提升, 还要靠我们在自主、合作的基础上积极探究, 只有这样, 才能使教师教学品质提升的工作得到真正的落实。
探究是获得信息、求索知识的活动;探究是观察现象、检验真相的活动;探究是思考与交流的活动;探究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活动;探究是具有严谨性、科学性、挑战性、探索性和风险性的活动。我们认为, 教师教学品质提升的探究性行为应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丰富地积累。管仲说:“海不辞水, 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 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 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 故能成其圣。”积累是成功的前提。积累什么?积累知识。积累什么样的知识?积累理论性的知识、实证性的知识和表达性的知识。怎么积累?阅读、倾听、记忆、思索, 孕育、提炼。
(2) 深入地观察。达尔文说:“我能成为一个科学家, 最主要的是:对科学的爱好, 思索问题的无限耐心, 在观察和收集事实上的勤勉。”观察能送你一双慧眼。我们可以从观察中获得启发, 获得灵感, 获得规律, 获得智慧。观察要全面, 要细致, 要深入。要注意全面地看问题, 更要注意发展地看问题。既能看到现象, 又能看到本质;既能通过感观去感知, 又能通过感受去觉悟。
(3) 大胆地质疑。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 疑则有进,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质疑是德业精进的有效手段。这就需要我们充满好奇心, 自觉无知, 乐于探索, 遇到问题勤于穷根究底;需要我们拥有怀疑精神, 不满足于现成的答案, 敢于质问权威, 敢于怀疑本本, 敢于反对理性霸权;需要我们拥有求证精神, 养成尊重事实、讲究证据的科学态度, 积极探求真知。在质疑的过程中, 要注意克服自卑、畏惧、羞怯、畏难、依赖、孤傲等不良心理。
(4) 积极地思辨。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贾岛重于思辨, 吟出了千古名句;牛顿勤于思考, 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高斯善于思索, 发现了高斯定理;爱因斯坦“十年沉思”, 建立了狭隘相对论。思辨的过程是一个思索与辨析的过程, 是一个分析与整合的过程。让我们在思索中解决疑难, 在辨析中识别真伪, 在分析中发现规律, 在整合中建构理论。
(5) 巧妙地借鉴。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借鉴了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 杨柳共春旗一色”而成千古名句;发现了惰性气体的英国物理学家雷拉借鉴了在他之前100多年前的卡文迪什的论文而成功地提取了氩气。所以, 我们要善于借鉴, 兼收并蓄, 丰富自我, 充实自我, 创新自我。借鉴的方式有:纵向承接———古为今用;横向嫁接———洋为中用;内部链接———他为己用等。
(6) 不断地创新。有创新才有生命力, 有创新才有发展力。我们需要创新者应有的品格, 需要强烈的创新欲望和兴趣, 需要丰富的知识和扎实的专业基础, 需要敏锐的判断力, 需要深刻的发现问题和矛盾的洞察力, 需要将主观想象化为接近现实的辩证思维能力。我们需要防范囿于旧习 (旧传统、旧习惯、旧思维) 、安于现状 (平凡、保守、中庸) 、随众附和 (从众如流、守株待兔) 、缺乏想象 (循规蹈矩、不动脑筋) 、急于求成 (缺乏耐心、操之过急、盲目行动) 等不良心理趋附或行为习惯, 在借鉴模仿中创新, 在人无我有中创新, 在人有我新中创新, 在敢为人先中创新, 努力做到出类拔萃。
【关键词】中职学校 教学情绪 教学方法
1.教师课堂教学情绪调整策略
在中职学校,我们总是会听到不间断的抱怨声。但是,教师如果带着满面的愁容走进课堂,只会让整节课死气沉沉。只有以良好的情绪状态投入教学,用高涨的热情去感染学生,才能滋生出和谐的课堂氛围,才能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为此,在教学活动中要采取一定的策略,对教师的教学情绪进行合理调节。
1.1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体察学生的心境和激情状态,并及时进行情感沟通,如此才能防患于未然
中职生由于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和管理能力,违反课堂纪律的事是屡有发生。以前我一遇到这种情况,总是会对着学生大发一通脾气。可多次下来,我感觉到,这样做,非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会延误教学进度,因为教师痛骂之后,学生最多安静半节课,半节课过后就又“涛声依旧”了。因此,中职教师在课堂上遇到不愉快事件时,应注意控制情绪,以足够的耐挫力,消除一切干扰情绪的不良因素,努力孕育平和甚至愉悦的心情,去从容面对。要知道中职学生大部分都是“精英教育”的受挫者,也是课堂教学中的不易沟通者。在具体操作时,则可以选择即时沟通或延时沟通的灵活形式,以达到增进师生信任感、亲近感的目的,从而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
1.2在日常生活中,中职教师应主动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养成与学生在课后进行交流和沟通的习惯
师生间发生冲突时,应尽量采取与学生单独谈话的方式,保护学生的自尊,力求避免当场冲动处理的习惯。这样,在课堂上师生严重对立的局面基本可以避免,也能够有效地克服教师的负面情绪(在中职教学中,教师负面情绪主要表现为对教学对象的失望甚至漠视)。因为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的负面情绪和师生的严重对立,会使学生越來越排挤该门功课,甚而至于拒绝这门课,也会导致该教师越来害怕教某个班级甚至某个学生。因而应采取一定的途径、方法正确评价自我环境,减轻挫折压力,提高挫折容忍力,恢复心理平衡显得极为重要。排解的方法、途径主要有:教师提高心理保健意识与技巧,适当的利用自我调节的方法来转移自己的情绪。例如,当教学中遇到有学生公然顶撞时,应该运用后果联想法来克制自己,一定要保持冷静,切不可由着性子胡来;当遇到烦恼挫折等不开心的情况时,不妨进行一下心理换位,从积极的方面去思考,退一步海阔天空;当遇到素质极差的学生时,不妨幽默一下,以免因尴尬而引起不必要的课堂冲突。我一直认为,教育是需要等待的,而且欲先功人必先攻心。我曾经教过一个在别人甚至在他自己父母眼中都是不可救药的学生,但是我发觉这个学生除了不大能管束自己外,并无什么大毛病。于是在课堂上我开始十分关注他,提一些简单的问题,并及时地给予表扬。我依然记得他第一次得到我的表扬后,满脸惊讶继而又是满脸窃喜的神色。后来我总是让他帮我收发作业,并让他传达一些不太重要的通知。慢慢地,我发觉他正在悄悄改变,现在这位学生已经是我们班的副班长了。所以,可以这么说,没有教育的失败者,“朽木”也是可雕的。
2.教师课堂教学方法策略
2.1多用正面鼓励的方式让学生初尝成功的喜悦
从整体上来看,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都比较薄弱,从入学成绩来看,大部分的中职生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因此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自由灵活地掌握或发现适当的教学方法。中职生大多希望得到教师的辅导与肯定,与教师一起学习并得到鼓励,作业目标及课程需要详加解释,喜欢人文或故事方式说明概念,喜欢教师的明确讲解与指导等等。因此,教师应该多用赞许的方式来表达情感,多运用奖赏以增进与学生的关系,对学生取得成功的能力应表示出信心。如在课堂上设计学生能够回答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对学生的点滴成绩也予以公开表扬,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看到自己的进步。
2.2多用形象生动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薄弱,学习态度也不够认真,尤其是英语这门课,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听天书,不知所云,根本不能跟上教学进度。若采用书本到书本的悬空讲解,势必会造成学生的不安情绪,并可能会导致其最终弃学。所以教学起点的确定显得尤其重要。我们提倡将学生的现有水平作为教学起点,教学时适当降低知识和能力的难度。让学生学得懂是关键,不能要求学生一下子就对某个问题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因此教师首先要让自己和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要和他们保持同样的高度,这样学生学起来才有信心,才能继续学习。大多中职生天生好动,活泼,因此要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专注于课堂学习。让我们试想这样一堂英语课吧:教师提着手提电脑走进教室,接上教室内的投影仪,打开电脑,教学内容通过电子幻灯一幅幅展现在学生面前。如当教到英文单词Paris时,教师在黑板上打出世界地图,引导学生从欧洲找到法国,然后再找到法国的首都巴黎,投影仪上马上展现巴黎的城市风光和著名的艾菲尔铁塔、塞纳河;教师轻点一下 Paris,电脑会给出标准的发音;教师轻点一下“解说”,电脑就娓娓动听的用标准的英文进行解说。如果要进一步为学生介绍巴黎,尽可以通过电脑从历史,人文,科学,文化,艺术等各个方面在学生面前展开一幅幅精美的卢浮宫画卷或展现二战是诺曼底登陆的战斗场景。可以想象这样一堂声图并茂的形象的英语课,必定会使学生对巴黎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可以从地理位置、城市风貌、历史文化等各个方面了解巴黎,而不是简单地学会了Paris一个单词。另外,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应注意教学内容不可过多,要做到少而精,并紧扣中职生的心理,采用多样教学方式。
总之,中职课堂教学需要我们老师加倍的努力和探索,这样才能达到课堂气氛的内在和谐,课堂也将不再苦难深似海,每个老师和学生都将以十分愉悦的心情在这菁菁校园度过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
参考文献:
[1] 孙红. 中职学校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科教导刊, 2010,(05).
一、美术教育
儿童美术是幼儿稚拙的艺术,也是涂鸦艺术。而幼儿美术活动是工具类还是学科类,至今没有定论。但是任何教育教学模式都有它好与不好的一面。
1、幼儿园美术活动的五大模式
(1)、课时制模式:在一定时间限制下的活动,但他的弊端是没有让孩子体验一个完整的美术活动。
(2)、作品之模式:是围绕孩子完成一个作品进行的模式。
(3)、游戏制模式:是注重过程,不注重结果;注重兴趣,不注重目标的活动模式。教师要重点掌握此模式。
(4)、展览式模式:所谓展览是美术作品的大小、形式等不同的展示。(5)、比赛式模式:略
在美术活动中,正确把握各种模式的方法是根据不同的目标,选择不同的模式。
2、美术活动的意义 美术的四大价值:
知识价值;情感价值(心里、审美、体验);技术价值(美术就是创造美的技术,技术永远存在)创造价值(是美术活动中的核心价值)。
3、借形想象
所谓借形想象就是人类最初级的原始想象。而智慧美术(米罗可儿美术)就是以借形象为核心的相关、相似、相对想象为基础的创意儿童美术教育体系。(1)、借形象的几种形式:
线条分割法、立体造型法、剪纸法、块面法、大型活动。(2)、借形想象的三个转换: 将一个形转换为另一个形; 将一个情景转换为另一个情景; 将没有情景转换为有情景。
二、课堂教学的实施与要求
(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体现在教学准备中:
(1)教学思路的准备:简案、详案、心案(此准备是最重要的)
详案:考虑——可能会发生什么?、、、、、、要多预设几个为什么?而不要预设结果。反之会限制幼儿的想像力及创造力,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应变能力也受到限制。大多老师把活动方案设计得很完美,但在实际教学中还会出现很多问题,也就是说设计最没有缺点的课反而就是最有问题的课。
(2)材料的准备:教师在课前要多尝试一下材料的运用。如:小班拓印玫瑰花,要用青菜头拓印,事先要尝试菜头切到什么位置才能拓印出最佳效果。
(3)知识铺垫准备
(4)教学空间准备:空间准备不是一句空话,是非常复杂的一项工程。一位好的老师应经常根据活动内容变换空间,如:教室的暖色调、冷色调,线条的悬挂,桌椅的摆放等变化。
2、导入阶段:
一定要踩在美术活动的点上,减少或简化导入环节。
导入方法有很多,如:“藏起来”【是的,一个好的导入能激起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为一节成功的活动做好铺垫】等可用一次的导入法就有很多,这些方法需要教师在实践中去探索、去总结。但是无论用什么导入法,一定要紧扣目标。
3、操作过程
第一个把握:严格把握教学目标的实施{教育目标、学科目标}教育目标在前,学科目标在后。第二个把握:把握课堂教学的秩序:运用语言、眼神、手势、、、【尚聪老师把握得很好,这恰恰是年轻人所缺乏的】
第三个把握:画面的把握几个要点:(1)线条
A、线条要一笔完成,“土豆线”“鸡蛋线”美就美在“拙”上。B、线条要接住,不出头。出头了,可运用添加法修改。C、注意线条的疏密关系。(2)色彩
A、本性选色法:按天生的喜好选择用色。B、经验选色法
C、理性选色法,如:对比色、相近色。
找一种颜色最多的放在画面上,什么颜色多一点就是什么色调。
孩子并不是天生喜欢五颜六色,五颜六色会给孩子带来兴奋,但兴奋并不是教育的需要。
第四个把握:造型与构图的把握
构图:画面构图要均衡,原则上主要东西要画大,线条要疏密搭配,画面要丰满,避免画面物体排队和左右对称。不要局限于画四分之一的太阳,要学会“出穴”,画到画面外面去。
造型:原则上是“幼稚”的,画得不像不要紧,但要 克服“符号”模式,如:“元宝鱼”、“蝴蝶飞”、、、它严重阻碍了孩子的想象和创造。要让孩子学会写生,去观察生活中事物的美。
4、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评价阶段(1)紧扣教学目标。
(2)不同孩子有不同标准,“因人而异”。(3)原则上以鼓励和表扬为主。
(二)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1、体现在教师的教学语言上。(1)语言要生动、丰富、多彩。(2)语速节奏快慢、强弱的变化。
(3)充分利用教学的第二语言(眼神和手势)。
2、体现在课堂中随机型的把握。
听课记什么?——记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闪光点。
艺术性的提示法:大声提示法;小声个别提示法;无中生有法;指桑骂槐法。作业评价:
中班下学期要全面达到圆能接住口。
课堂个别指导不超过一分钟,否则课堂秩序会乱。小班的拓印画要学会添加人物。(教学艺术100例)
(课堂教学的流畅性,流程的把握)
下午:
现场交流:提问与解答
问:如何指导幼儿借形想象的绘画?
薛:先让孩子加眼睛、嘴巴,形成抽象的,类似于怪兽的形象。问:如何让孩子自主的表现?
薛:教师不要板书,但要有具体的要求,四大把握就是具体要求。要求要为画面内容所服务,内容要体现孩子生活的、想象的。
问:如何展示孩子作品?
薛:展示作品是绘画的最终目的,可专设一块墙面,主题定为“毕加索画廊”、“小小齐白石”、、、,大的作品可以先收起来,开画展时再拿出来。
问:欣赏名画时应怎样把握? 薛:自学,网上找资料。教师要理解作品:理解画家的背景;了解画家的地位;了解画家的贡献。注意用画家的代表作拿来欣赏。
问:怎样走出毛线团阶段?
薛:(1)了解涂鸦期现状和作品。(2)尽快让孩子走出涂鸦期。关键是画人物,一旦画出了人物,也就走出了涂鸦期。
问:简笔画“画树” 需要示范吗?
薛:不需要教,让孩子看着树去模仿,教画千万不要教“死”了,一定要放开。问:小班孩子涂色不想涂时怎么办?
薛:绘画技能的训练太过,孩子画画应该是开心的事。小班:兴趣;中班:基础;大班:创造。向不同能力的幼儿提出不同的要求。画面一定要画大!
问:技能与想象的度应如何把握?
薛:画一个新的事物,如画一个变形金刚,画得不像不要紧,关键是让孩子画出自己的感受。教育要学会宽容、表扬、赞赏,学会进行转换。
问:美术的拓印活动应如何进行?
薛:拓印应分两次进行,一次作为游戏活动放在刚入园或离园前作,第二次做为正式课程。
问:您为孩子的色彩选择,我们发现很少用到棕色?
薛:棕色是非常和谐、非常稳定的,“矫枉过正”一下,让每个孩子有一个大的转变,然后再回过头来引导。
问:借形想象中,孩子把色块想象成了孔雀,但却不会画孔雀,怎么办? 薛:(1)大胆的画成什么都可以。(2)借助图片。问:中班下学期,需要一个绘画技术的提升,怎么教?
薛:跟画,画一个头即可,而不要画出完整的图像。重视语言形象的描绘,板书形象——画一个大的轮廓即可。跟画画三分之一,而三分之二是孩子自主创作的。
问:如何促进孩子大胆用色? 薛:想象力好的孩子往往色彩的感觉不好,“敢不敢用其他颜色?” 问:您怎样做“听声音”的绘画教学? 薛:(1)听纸落地的声音。
(2)听肢体发出的声音。
(3)唱歌等好听的声音。
(4)画歌声、钢琴声、打击乐声。问:绘画中,先构图还是先涂色?
薛:应是先构图再涂色,但借形想象除外。问:要求大、满、密时,一个课时完不成怎么办? 薛:教师要理解正式活动和非正式活动的关系。问:教室布置是否要孩子参与? 薛:要,一定要,把墙面还给孩子。
油画棒技法:
1.睡涂法:平睡油画棒,涂大面积色彩。2.圈涂法:画圈圈,可以用疏密涂出明暗不同的层次。
3.渐变法:明暗渐变、色轮渐变、冷色渐变等(把握好最关键的黄、黑、白色)
(借鉴马列维奇作品)
4.点彩法:芝麻点、大豆点、勾点、长笔点、钉头点……(借鉴修拉作品)5.油水分离法:白色魔幻法、色卡油水分离、玻璃上画油画棒(水印版画)
6.手抹法:边线手抹、圈涂抹(用软纸代替)
7.复色涂法:先涂深色,在底色上涂其它色或白色。
8.薄涂手抹法:仿水彩效果或水墨效果。
9.厚涂刮画法:仿油画效果,用尺子等硬物刮画(刮掉或是括上)。
10.线描法:画线。
11.复印法:先涂彩底,再用另一张薄纸覆盖,印画。12.综合应用:与碳笔、粉笔、铅笔、水彩等各种材料综合运用。
版画技法:
1.版画的分类:木刻版画(凸版)、金属版画{凹版}、石版画(平版)、丝风版画(孔版)。
2.版画格式规范。四面留白、下边用铅笔写版次、名字、日期等。
3.儿童版画:KT板或珍珠板、吹塑纸版、纸版画、实物版、石膏板等。用玻璃版、塑料纸等也可以印制独幅版画(一次性)。
千万不要把儿童画中的人物教得象卡通,要保留儿童画中的稚趣笔触与原生态的可爱造型。
老师可以用手指示或口头指导,但一定要咬住牙关不帮幼儿直接在他的画上画,你要做的就是让他不断完善:画大、画满、画密。
各种材料百搭能产生丰富的肌理效果(材料本身及操作时产生的自然纹理),能产生唯一性、不可复制。剪纸:我反对“窗花”剪纸,对于创作来说没有意义。要的就是现代感的儿童剪纸。学习马蒂斯的剪纸。
儿童水墨:国际上获奖众多,有中国鲜明的特色。值得探索的东西还很多。
借形想象:文字借形、实物借形、随意借形、生活用品借形、立体物借形……
对话教学的核心是对话”,这里的对话是指师生基于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场,通过言谈和倾听进行双向沟通、共同学习的方式;对话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显着区别之一就在于,对话教学凸显了教学过程的沟通与合作的本质.同时把教学建立在满足学生心理需求的基础之上,使教学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以对话教学为背景。提出教师课堂言语策略的指导原则和实际操作建议。从而实现更为有效的授课效果。
传统的英语教学以教师讲授、学生聆听的“填鸭式”的方式为主。在传统的英语课堂中,教师的话语一般占90%以上,教师的话语是主流,而学生的言语参与量则微乎其微。研究表明,只有10%或20%的聪颖学生可以通过“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吸收和理解所传授的知识,导致英语课堂教学出现危机。以对话为教学手段的课堂改革模式顺应了教学的潮流与需要,是一种非常适合英语教学的模式。
对话教学是相对于传统“独白式”的教学而言的,是以“沟通性”的“对话”为其本质的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显着区别之一就在于,对话教学凸显了教学过程的沟通与合作的本质,体现了师生之间的社会交往,把教学建立在满足学生心理需求的基础之上,使教学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师生通过朋友式的合作,可以互相交流、彼此争论、互教互学、共同提高,这种教学方式非常适合语言教学。
在对话教学模式下,教师需重新审视教学目的、教学伦理、教学方式与教学思维。而这些需要审视的教学因素的实现都是以教师的课堂语言为载体的,因此,在对话教学的背景下,教师需要解构传统的课堂话语策略,对其进行重新调整与组合。虽然对话教学成为普遍的教育现实为时尚早,但由于它非常适合英语教学,因此我们提倡在实际教学中对它进行尝试性的使用,教师应以对话教学理念为指导,实现与学生的合作沟通以及互动交往,把学生培育成能动的、创造的、富有对话理性和健康心理的现代人,实现创造、生成的教学效果。
一运用平等策略,尊盆学生主体
对话教学中师生之间是民主的、平等的关系。实现师生之间真正的民主、平等关系是对话教学的前提。对话的现代意义不仅仅是师生间的语言交谈,而且是师生双方彼此敞开心扉和彼此接纳。从人格上说,学生与教师一样平等独立,每一个学生都有着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都需要教师的理解和尊重。没有民主与平等,师生之间是无法对话的。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言语策略上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乐于开口,乐于实践。教师课堂言语的选择与使用最能体现这种师生心理世界的开放特征和民主与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应选择使用能体现这种民主平等关系的言语策略,以互动为方式,以恰当的言语为手段,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
在对话教学中,学生是建构知识的主体,教师的一切活动是为学生建构知识服务的。传统上对于课堂话语权理解的错位,常常导致课堂上教师言语行为的偏差。教师的传统角色被定位为“传道、授业、解惑”,因此导致了长期以来教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的课堂话语关系,教师是主体,言语中居高临下,学生则只是被动的接受教育的对象,没有话语权。
在这种以传统讲授式为主的课堂中,教师追求的是把知识点讲明、讲透,但教学效果却不很理想。关键的原因在于课堂主体的错位。如果教师忽视学生的主体性,把持课堂,那么即使教师把知识讲得再明再透,也不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改变旧经验,建构新知识。
美国心理学博士卡罗琳·奥林奇在《塑造教师》一书中,曾针对美国教育中出现的间题说“有些言语和行为能给人脆弱的心灵带来创伤,且这种伤痕会伴随人的一生”。对于教师课堂上不恰当的言语行为,她的评价是“当你伸出一个手指,指着别人进行责备白叫司时,剩下的四个手指其实是在指向自己”。纵观中国教育现状,师生关系问题虽因立法而有所改进,但“师道尊严”加给教师们错误的言行习惯仍厚重如山。教师以知识的权威自居,言语使用上居高临下,对学生存有偏见和歧视,这样会给学生心灵带来创伤,造成师生之间的对立。只有师生地位平等,才有可能发生对话,也只有在平等的主体间发生的对话,才有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对话。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人的工程应是最艰巨、最复杂的工程。在这项工程中,教师的言语使用起着导向作用。但教师在课堂中的权威性、教师话语不容置疑性和知识的化身这一形象,导致师生间真正平等对话的困难及师生对话的简化,即使是在有限的学生发言中,也会因为学生存在的间题(如声音低弱、口齿不清、词不达意、不着重点等),导致不少教师不等学生回答完毕,便抢过话头,到最后干脆自问自答。这一方面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另一方面也剥夺了学生建构新知的时间与空间。其实学生在组织语言时就是在锻炼思维、建构新知。为克服学生发言的这些毛病,教师可等学生说完后,归纳并重组学生要表达的意思。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质疑教师,有疑问时可随时提间,甚至可以不站起来发问,努力营造一种宽松、平等的课堂氛围。变传统的“一盲堂”为群言堂,变“我说你听”的话语霸权为平等交流,变过去的“被动接受”为学生的积极参与。
二运用有情语,实现和谐师生关系
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学校教学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它的性质自然也制约着教师和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传统的师生关系,由于受传统社会政治和社会生活的规定,是一种不平等的权威依从关系。作为教师,只有运用学生可接受的言语策略授课才能使学生更好地融人课堂氛围,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当今的学校环境中,讨人喜欢和受人重视是学生的首要需求。促进学生的自尊心,尤其是促进困难学生的自尊心,会产生良好的课堂效果。许多学校的课堂经验表明,如果教师重视学生的成就,面带微笑,鼓励学生发表想法,在管理学生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就不会产生太多的间题。从互动理论的观点看,语言是维系社会关系的纽带和工具,语言交流不仅是信息的交流,也是思想和感情的交流。提高外语学习的成效不光是简单的语言知识的灌输和学习,还是情感、态度和动机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积极良好的情感因素是促进学生学习、提高学习成绩的心理保障。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情感性的话语比单纯的理论性话语,更能收到好的教育教学效果。语言的学习更是如此。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这里的“好”与“乐”就是学习中的情感因素。学生自身就具有一种情感潜势,这种潜势在外界刺激下就会引发出来。语言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适当的语言策略,挖掘和激发这种情感潜势。优秀教师的高明之处就在于,用满面春风的语态,带有浓郁情味的话语,饱含激情的语气来引发学生的情感潜势,产生一种情感共鸣的语境,使学生为之所感,为之所动,从而转化为良好的学习动机,使得教学内容被学生接受,使得学生真正学到知识,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一次综合英语课上,教师正在讲授E一mails一课。本课讲的是网络聊天室的利弊。在导人课文时,教师问了同学这样两个问题:Ch$tting online looks like fun, Have youever tried it? How do you feel about it?这两个问题一下子激起了同学们的兴趣,拉近了学生与学习内容的距离,使学生对于所学内容有了亲切感与可触感,从而水到渠成的收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另外在评价语的使用上,教师也需要运用“有情语”的艺术。当赞赏学生时,教师的话语不应只针对学生学习中小小的进步和成绩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和专长,赞赏学生在语言学习中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Light-town和Spada曾说过,“过度指出学生的错误对学生的学习动力会造成负面影响。教师必须对学生对纠错的反应多加注意。”当为学生纠错时,教师应选择恰当的语言策略,选择间接、委婉的言语手段提示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提高自我纠错的意识。例如“Right but not complete.”“Think it over, then youcan give more.”“Try to put it another way.”“rams-fraid there is another way to二Do you know it?”英语中有很多富有鼓励性的话语,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话语的力t,多给学生一些安慰与鼓励,传达教师对学生的亲和力。教师课堂上启发性的与鼓励性的话语能使学生充分放松,最大限度地开动脑筋,参与课堂学}3。例如“Never mind!” “ It down t matter.” " Ibelieve you can do it better next time.”
三运用体态语,实现最大效率沟通
语言学家研究的结果表明:在交际过程中,言语信息只占交际信息总盘的35 }o,其它非言语信息则占65%。不仅如此,体态语言的运用也自然丰富了交际手段,使得言语的重复和强调相对减少,言语活动的负担也大大减轻;而信息的增加,也有益于人们突破通过单一渠道理解话语意义的局限,从而能够提高信息传输的质盆。因此,不少国家都非常重视“体态语言”的教学。从某种意义来说,师生交往中的非语言交流比言语交流更为重要。人们能够一时停止有声的说话,但却不能停止通过各种身体的姿势有意无意地不断发出信息。可以这么说,没有丰富协调的肢体语言,就不可能有融洽亲密的师生关系,就不可能有高效率的师生交往。而没有表情的呆板说教只能使学生永远对教师敬而远之,永远不会对教师敞开心扉。教师必须尽可能解读学生的肢体语言,在教学中尽量策略性地运用自己的肢体语言,采用目光、手势等非言语手段来传递信息,以此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最大教学效果。
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同学们在安静地做练习,一位学生悄悄站起来用手势表示他要出去一下,教师如果允许,只点点头就可以了,而不宜使用有声语育,以免分散大家的注意力。再如,一个学生做小动作,这时,教师若使用有声语言来批评他,就会干扰整个教学过程;如果用一个恰当的暗示动作,不仅不影响其它学生听课,而且会比严厉的批评效果要好。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对于朗读几遍,学生的声音大小等,教师同样不必通过有声语言的指令,而可以通过体态语与学生达成无声的默契。
由此可见,体态语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占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应引起每位教师的高度重视。教师除了要在有声语言的传递上下工夫,还必须加强课堂上自身行为动作的修养,努力掌握体态语的表达艺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科学、合理、艺术地使用体态语,并与有声语言有机结合,这不仅会使我们的教学艺术锦上添花,而且能高效率地完成英语教学任务,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自我表达,理解他人以及在英语交际中的灵活应变能力。
教学的风格,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有教学个性的教师,他们的课往往体现着一种独立思考的意识,展现着自己的学养。教师的课没有特色,没有吸引学生的魅力,就如作家没有风格一样——所不同的是你可以不读这位作家的大作,但是学生不能不在课堂接受文化教育,而且他还没有选择教师的权利!
面对着新的课堂教学、新的教学理念的涌现,面对着思维活跃求知若渴的学子,我们常常在努力地思索着、苦苦地探寻着:新课改下,语文教师怎样才能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一、在教学中寻求发展,在发展中追求个性。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材不仅成为作者、编者、教师、学生之间共同对话的文本,而且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创造性地、有个性地使用教材,因为,教材无论如何更新,总是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而教师教育智慧的发挥,知识的不断更新,对教材的不断拓展与补充、创新,才能使教材显示出它的生机与活力。为此,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角色——教师不是课程被动的执行者,而是课程的积极促进者、发展者,教师利用自己的学识、经验和个性分析、处理、利用教材,是形成独特教学风格的有效途径。
语文学习强调积累、感悟、熏陶,鼓励学生主动感知阅读材料,与文学作品进行直接的交流,与作者产生心灵的共鸣。那么,教师的阅读就不应该是一般地吸收和扩充知识,而是要感悟人生体验、生命体验。这种独特的人生感悟和生命体验,不仅是语文教师思想素质的要求,更是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
教学活动中,教师的精神、气度、情绪等个性品质会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在教学中,要使教师的个性真正成为一种教育力量,就必须把个性的彰显与阅读文本的个性化情感和思想与学生的成长和谐统一,形成充满张力的教学流程。当个性的碰撞产生智慧的火花,心灵的交流形成生命的活力,语文的个性化教育和教师的个性价值才能真正得到体现,语文教师的风格也才能真正形成。
二、重视自身特长,增加自己的人格魅力
语文教师的风格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他在语文教学方面的特长。擅长朗读的教师,就要以朗诵为主开展课堂教学;擅长写作的教师,就和学生一起写同题作文,给学生提供示范;擅长古诗文的教师,就要引经据典,把本来很枯燥的古文教得丰腴生动;说话特别幽默的教师,就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接受知识等等,这些都可以增加你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走近你,崇拜你,也让你走近学生,带领学生真正走进语文的殿堂。
那些有着某种特长的语文教师,往往把语文课上得很简单——没有过多的环节,过多的招式,只是直接把学生领到作品面前,和他们一起来感受语言之美,语言之妙。语文教师要有自己的“绝招”,因为语文教学海阔天空,涉及面太广,语文教师不可能样样精通。有了这样的特长,你就可以充分吸引学生,让学生在羡慕你的同时,产生学好语文的强烈愿望,同时也引领自己走向成熟。
三、汲取营养,寻求成长的支撑点
“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学效率、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就必须做一个学习者。
首先,加强自身的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国家的未来。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教师原来的“一桶水”可能已经过时,需要教师成为“奔腾不息的小溪”,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广泛学习,深入钻研,建立一个科学的、高效的、适应时代发展的知识结构体系。语文教师是语文知识的传授者,是语文能力的训练者,是智力的开发者,还是思想品德的培养者。作为一个称职的语文教师,特别是要成为独具风格的语文教师,在知识的积蓄上,不但要有以语文知识为主的社会科学方面的“百科知识”,还要学一点自然科学方面的“百科知识”。现代科技高度发达,兴趣广泛的年轻学生可以多渠道的获取信息,对于似乎“什么都知道”的他们,如果没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没有较深厚丰富的文化修养,不仅不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甚至教师形象都难以维护。
其次,要敢于向学生学习,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很多,并且思维活跃,没有条条框框的限制,作为教师,要有“和孩子一起蹲下闻花香、听花儿唱歌”的意识,倾听学生的声音,和学生一起感动,把学生视为一个完整的、大写的人,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与老教师相比,青年教师精力充沛,学历高,知识面广,但教学方法和技巧相对不足。因而,开展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是提升青年教师教学水平,推进青年教师成长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青年教师进行教学交流、提升教学技能的重要平台[1,2]。作者根据自己参加教学竞赛的经验体会,探讨教学竞赛对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影响。
一、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的意义
为进一步激发青年教师教学积极性,推进教师教学经验交流,持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学校决定组织开展青年教师教学竞赛。 参赛者年龄在40 周岁( 含40 周岁)以下,教龄满1 年、教学效果好的青年教师。
竞赛分为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和教学反思三个环节。 教学设计进行由评委提前进行综合评审,并按照学院制定的 《 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教学设计环节评分标准》( 见表1) 进行评分;竞赛当日重点评审课堂教学,按照学院制定的 《 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课堂教学环节评分标准》( 见表2) 进行评分;教学反思内容要立足于所讲授教学节段进行教学总结、有感而发。
通过教学竞赛,不仅可以有效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而且可以激发了其教学热情,同时也为各位教师提供了良好的互相交流和沟通平台。
二、赛前准备
教学设计要依据课程知识点的学科和逻辑关系,精选教师必讲内容,采用实例或类比、归纳分析,避免照本宣科,主次不分,平铺直叙,并系统组织相关知识点,层层引入,突出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实用性和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因此同时,在进行教学设计个过程中, 参赛者对所学的重要的基本的材料进行了复习,可对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巩固,且有更深的认识,做到了“ 温故而知新”。
现在的教学应能够熟悉运用现代技术设备, 因此,PPT的设计要符合大纲要求,顺序安排符合专业学科逻辑,主次分明,层次清晰,重点突出,符合本校学生的特点。同时,演示制作富有创意,简明、美观,有效运用多种图像、声像材料,有利于学生更容易更准确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3]。 因此,PPT的制作过程中,应尽量使用图片、表格等形式表达课堂教学的内容,并对文字中的关键词用不同颜色加以修饰。为了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动画制作是主要的方法之一,同时,播放动画还可以增加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对于PPT的底板、字体颜色也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对于白底、黑字是最有利于学生观看的,而深色底板的PPT容易使人视觉困乏,从而影响学生的听课效果。
三、课堂教学
( 一) 语言表达及肢体动作
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是教师传递信息的主要载体,同样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语言,其效果相差十分显著。 因此,使用生动的、具有启发性的、穿透力的进行授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从而极大的提高学习效率[4]。 同时,语言的“ 抑扬顿挫”也非常的重要,平铺直叙的语音很容易使学生困乏,尤其是每天的第一节课,部分学生大脑还未完全清醒。 因此,使用“ 抑扬顿挫” 的教学语调在提高讲授效果上有着重要的作用[5]。
肢体语言是课堂教学的第二语言,良好的肢体语言可以提升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沟通效果。课堂教学过程中恰当地使用肢体语言使学生感觉教师很亲切,并有一对一的对话感觉,从而凝聚听课的集中力。
( 二) 换位思考
课堂教学是“ 教”和“ 学”两者的结合,因此,师生交流互动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分析,对于学生较容易理解的知识点,教师可以简单地介绍,而对于学生理解上有较大难度的知识点应尽量详细讲解,把知识点将透,使学生容易接受。同时,师生交流互动应给学生自我发挥的空间,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表达自己的观点,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教学讨论,使课堂气氛充满生机和活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于教师,在学生需要和困惑时应进行合理的提问,并考虑问题的难易程度,达到既能刺激学生思考又能加深其记忆的良好效果。
( 三) 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要有效调动教师和学生双方在教学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必须正确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因此教师不应过于强调直接教学,而应该组织课堂教学,使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教学任务的内容上。
引人入胜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开头既要引人注意,让学生有兴趣,有欲望来听这堂课,同时又要与主题密切相关[6]。 文学的知识点较多,其相关性也很多,因此可以引入很多相关知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学生也容易接受。但是对于理论的东西,若没有好的开头,学生则会感觉理论课变成了数学课,听起来十分枯燥乏味。 因此,对于理论课,可以在开始的时候引入工程案例,讲解该部分学习内容的意义,引起学生的重视,因此同时,将案例中的现象逐渐转为理论分析, 使学生充分理解公式、原理的意义,真正做到“ 理论联系实践”,为学校培养优秀的人才。
教学内容的取舍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教材中的教学内容比较全面,有些内容可以轻描淡写的一笔带过,有些重点的内容则需要详细讲解。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感觉所讲的内容非常多,每个知识点都进行详细的讲解,教师累得口干舌燥,学生却不能很好地掌握重点知识;对于同样的内容,有些教师则感觉所讲的知识很少,挑出主要内容进行讲解,每节课都能剩余一些时间,教学效果较好;还有另外一些教师,他们能够挑出主要内容进行讲解,并对该部分知识点进行扩展,把各个知识点讲解的非常清晰,学生爱听,教学效果非常好[7]。
四、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各位参赛教师从教学理念、 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三方面着手的有感而发。很多教师通过教学竞赛与他人进行对比,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 同时,通过现场专家的点评,更深入的挖掘了自身的缺点,为改善自己的教学水平提供了帮助。而且,通过教学竞赛,增进和其他教师的交流,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还有一些教师通过教学竞赛展示了个人魅力,获得更多的自信,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大放异彩。
经历过教学竞赛,本人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运用了教学竞赛过程中所获得的教学技巧,并及时纠正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也就是说,教学竞赛不仅仅是个人教学技能的改善,最显著的改善是思想意识发生了巨大改变:以前总是觉得教学过程就是将书本的知识进行传递,只要将知识点讲透,学生就能领悟,不太重视教学技能;而在赛后的教学过程中时刻关注自己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的问题,并发自内心想改善自己教学技能,并且乐在其中。同时,为了更好的改善个人的教学水平,本人还积极地去听优秀教师的课程,努力学习他们的授课思路及方法,使我茅塞顿开、受益匪浅,并从他们教育学生的理念,坚定了我终生做一个好教师的信念。
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是对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检验,也是对教学水平的促进,激发青年教师强烈的角色意识,促使他们提高教学技能并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为培养优秀的社会人才奠定基础。同时,此类教学竞赛应当继续开展下去,促使我校教学质量更上一个台阶。
摘要: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学与科研的骨干力量,其教学水平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和质量。文章以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为切入点,通过赛前准备、课堂教学以及教学反思三个环节,探索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策略。
关键词: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策略
参考文献
[1]康重庆,黄瑜珑,董嘉佳.举行院系级教学基本功比赛着力提高教学水平[J].现代教育技术,2011,(6).
[2]朱建彬.从课堂教学竞赛看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现状及提高[J].中国电力教育,2012,(4).
[3]吴嘉瑞,张冰,闫永红等.从参加教学基本功比赛的体会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思路[J].中医教育,2013,(4).
[4]王学棉.怎样讲好教学比赛课[J].中国电力教育,2009,(5).
[5]魏钧,蔡安雅,李吏豫.教学语调“抑扬顿挫”的技术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0,(5).
[6]张云飞,马保安,张明华等.论如何提高青年教师临床课教学水平——参加全国高等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有感[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25).
一、准确选择反馈时机
很多教师为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往往把自己看到的或听到的信息全都反馈出来,以至于课堂教学出现“教师被学生牵着鼻子走”的现象。这样做,反馈的内容太多、太杂,会加重学生负担,阻碍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因此,教师在选择信息时要“以学定教”,了解学生哪些目标已经达到了,哪些目标还没有达到,再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和学习水平,对信息作出价值判断,对有利于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的信息进行重点反馈,对偏离教学目标的一些信息则一笔带过。
1.适时制止。我们在课堂上经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学生学习气氛热烈,举着小手不停地喊“我还有,我还有”,教师面对这种状况觉得很尴尬:学生那么想说,如果让他们说完,时间可能不够;如果制止他们,学生可能会扫兴。这时教师不仿使用一下特级教师朱乐平老师所说的“批发性反馈”。
案例:“列加法计算”
教师出示停车场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认真看圈并思考,你能从图上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生1:我看到了有9辆大车,3辆小车,9+3=12辆。
生2:我看到了左边有8辆车,右边有4辆车,8+4=12辆。
生3:我看到了红车有6辆,黄车也有6辆,6+6=12辆。
生4:我还有,可以用6×2=12辆。
师:你真厉害,能用乘法计算。
生5:我也有,4×3=12辆
生6:我还有,3×4=12辆
此案例中,当生4说到可以用“6x2=12"来计算时,教师表扬生4,其余学生一听用乘法可以得到老师的表扬,就争先恐后地说出一些乘法算式,甚至说了一些不是解决此问题的乘法算式,如果教师还是继续让其说下去,就会偏离教学目标。这时教师不妨说:“老师相信很多同学都已认识了乘法算式,也能讲得很好。现在我们先讲讲怎样用加法算式来解决这个问题。”从教师的话里得到肯定,想继续表现的学生心理得到了满足,自然就会把注意力转到教师所指的方向去了。
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碰到类似“我还有,我还有”的说不完现象。面对这种状况,教师要判断学生生成的信息是否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如是,教师就可顺其发展,如不是,则要适时制止,淡化处理。
2.抓住错误。开放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的另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教师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后,更能清晰地暴露学生的错误信息。遗憾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听到教师说:“全对的同学请举手!”然后就是学生一片小手如林,而那些有错误的同学就躲在“林子”下面,被教师忽视了,错误信息也就成了过眼云烟。其实学生的错误是一笔很可贵的教学资源,课堂教学的重难点往往就暴露在学生的错误中,而且,利用学生生成的错误信息比使用教师预先自编的题目更具有说服力。所以,教师不仿将“全对的同学请举手!”改为“不同观点的同学请举手”或“有错的同学请举手”。在暴露学生错误信息后,教师要看具体情况,根据目标定位,做出价值判断,看错误出在关键处还是次要处,处理这个错误要多少时间。若涉及知识点的关键处,就要停下来细化;若是在课的紧要处出现与课的内容关联不大的细小错误,则可先放一放,更有利于全体。
案例:“笔算乘法”
学生计算24×12时,教师展示了学生的正确算法后,问道:大家在计算这道题时有不同情况出现的吗?不管是对的还是错的,请拿出来讨论一下,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好吗?于是收集了学生出现的下面两种错误:
教师分析错误原因:生1的错误,可能是学生对计算方法与算理没有掌握而造成的,必须要重视;生2的错误属于加法计算进位出错,可稍加提醒而带过。因此。教师就这道题的算理又进行了结合实际情境的讲解分析,在分析过程中提醒学生不可在最简单的一个环节出错。
敢于暴露错误、正确分析错因、归类解决错误,是提高开放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正确分析错因是最重要的一环,它关系到课堂教学时间的保证,所以,教师要在课前充分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以便在课堂教学中快速地作出判断。
二、适度加工反馈内容
开放教学中,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他们彼此交流信息、互相学习,但学生受其年龄发展特点限制,他们生成的信息可能不全或意思表达不明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对不全、不清楚的信息适度加工,或进行概括、提升,或通过转问、引导学生继续生成信息,使“形散”的开放教学能通过教师反馈而“神不散”,为达成教学目标服务。
1.提炼信息。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在放手让学生去尝试、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零碎的、片面的发现要先予以肯定,再加工、组织,将学生“点”的信息串成“线”,连成“面”。教师的概括、提炼,可使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理清思路,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提炼信息,要求教师在开放教学中,更细心地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耐心聆听学生的一言一语,对于学生不清、不全的回答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做出价值判断,再迅速加工信息,做出如何反馈的决定。
案例:“小数加减法”
创设超市购物情境,学生列式计算自己的购物总价。计算后交流:
生1:解决这个问题都是用小数加法来计算的。
师:你们能说说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吗?
生2: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
生3:整数和整数对齐,小数和小数对齐。
生4:从右边加起。
生5:把小数点对齐。
、
师:这几位同学讲得都有一定道理。如果把他们的意思概括起来,就能把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说得很精确了。你们觉得可以怎么说?
生6:计算小数加法,只要把小数点对齐,从右边算起就可以了。
此案例中,教师采用了开放教学,让学生尝试计算方法,总结计算方法,但学生的观点是零散的,于是教师发挥了组织者的作用,概括提升了学生的观点。
2.调整信息。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之后,学生产生的问题可能是简单的,学习的知识可能是片面的。如果教师这时不发挥引导作用,课堂教学可能只停留在某个层面,达不到课堂预设目标。此时,教师可通过转问、提醒、让学生停留观察等策略,帮助学生指明方向,从而达成课堂教学目标。
案例:“数字与信息”
课始,教师设计了一个开放的问题:“同学们,你们对身份证号码有哪些了解?”学生说了很多信息:
1.从身份证号码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出生日期。
2.从身份证号码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户口所在地。
3.从身份证号码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性别。
教师顺着学生所生成信息的顺序,带着全班学生学习了身份证号码中的出生日期代码、行政区域代码、性别码及顺序码。学生的发现停留在此了,他们对身份证号码的了解只有这些。于是,教师再问:“观察你们的身份证号码,你们再想想。他们是怎样安排这些代码的顺序的?这样安排的理由可能是什么?请思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继续思考,从而明白了编码时一般把大的信息放在前面,使学生不但读懂了身份证编码的意思,还对数字编码的认识上升到了宏观的角度。
教师在备课时要完整备好知识点与教学目标,以便学生忘记时作调整。这样,开放教学才不致于“夸夸其谈”、“拘于形式”。
三、合理安排反馈顺序
开放教学中,面对学生生成的信息教师通常按收集的顺序进行反馈。这种反馈只是按信息生成的先后顺序进行,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起点和认识特点,容易造成只反馈了个别学生的信息,而忽略了大部分学生的信息,或者是反馈顺序不利于学生建模或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使得开放教学“有形而无效”。所以,教师应研究学生的学习起点和认知特点,合理安排信息反馈顺序,使得信息反馈能基于学生的学习起点,遵循其认知发展特点,既满足学有所长学生的需要,又符合“后30%”学生的认知规律。
1.由简到难。不同水平的学生面对同样的问题生成的信息是不一样的。教师在布置开放任务后,要将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安排反馈顺序。“由简到难”的顺序,是基于学习起点和遵循学习水平的策略之一。
案例:三年级上册“搭配问题”
课始,教师布置开放问题:
,
“在这个季节里,老师最喜欢的衣服有两件、裤子有三条,你能帮老师搭配出几种不同的穿法吗?请大家在本子上把这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表示出来,要求既简洁又使别人容易看懂。”
教师收集的学生信息有:整句都用文字叙述的、用简短文字表示并连线的、用图形符号表示衣裤并连线的、用画图的方式表示的、用乘法算式表示的等。
教师安排的反馈顺序是:文字叙述的——符号表示的——连线的——画图的——用乘法算式表示的。
教师在整个过程都穿插了讲解分析,使学生对符号表示及乘法算式的由来理解得很透。
教师在教学本课时,通过系统研究教材了解到了学生在二年级时学习过简单的搭配问题,能用语言叙述“二二搭配”问题的搭配方法,并了解了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是从具体到抽象,从文字到图形的,所以采取的反馈顺序是“由简到难”:呈现文字叙述的——文字连线的——画图(符号)连线的——列乘法算式的。这种反馈顺序基于学生学习的起点,经历符号化与抽象化的过程,使中上生能在复习旧知的过程中系统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下生能在教师与同伴的帮助下先接受简单知识,思维慢慢上升到更高的层次。
2.整体呈现。信息反馈的顺序还要具有整体性,利于学生建模。开放教学中教师常因重视错误信息而在反馈时一概先反馈错误信息,再反馈正确信息,这样的反馈顺序对学生建模来说是不利的。反馈时应基于学生的学习水平“先正确后错误”,发挥“先入为主”的顺势效应。但错误信息也要反馈,可在学生建模后再进行。
案例:“笔算乘法”
根据情境,学生列出算式12x24后,布置开放任务:你们能算出12x24等于多少吗?请把你们想的过程表示出来。教师收集学生生成的信息,进行反馈:
方法一:24×10=240(元)24×2=48(元)240+48=288(元)
方法二:20×12=240(元)4×12=48(元)240+48=288(元)
方法三:正确的笔算方法
方法四:一层楼式的笔算方法
方法五:其他错误的笔算方法
以上反馈顺序,是先口算再笔算,也就是基于口算方法上得出笔算方法,符合学生的逻辑思维,笔算方法的教学是先教学正确的方法,并与口算方法联系,帮助理解,再反馈一层楼式的笔算方法,并组织学生讨论哪种笔算方法更好,学生在理解了正确笔算方法与口算方法的联系后,已明白了算理,所以一致认为一层楼式的方法不好。这样整体呈现,既利于学生建模,又利于学生优化方法。
【教师的教学策略】推荐阅读:
提高教师教学语言艺术性的策略浅析07-06
教师进行有效教学反思的策略研究论文11-26
教师上课教学策略09-24
教师教学研修的总结09-12
教师的教学技能随笔10-19
[教师]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探究06-12
《做有策略的教师策略》读书心得体会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