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人物分析

2024-09-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背影人物分析(推荐8篇)

背影人物分析 篇1

《背影》写于1925年10月,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抒情散文。文章写的是19冬,因祖母去世作者从北京至徐州,和父亲一道回扬州奔丧。丧事办完后,父亲去南京谋事,作者返北京上学,父亲同行一段路以后,不得不在浦口车站分手时的情景。

《背影》的题材极其平常,表达的感情却极为真挚深沉。它通过描绘父亲为给儿子送行时无微不至的父爱,抒发了拳拳思亲的感情,同时也真实地反映了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一般人们的困苦生活境遇以及凄凉灰暗的社会世态。

《背影》篇幅短小,却具有经久不衰、叩动人心的艺术魅力。首先它构思巧妙有新意,布局凝炼更精美。作者把描写的焦点凝聚在一个极普通又典型的细节--父亲的“背影”上。作品开门见山地写道:“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文章全篇写提真切感人的父子之情,开头却只说忘不了他的“背影”。这是用诗的具象方法来构思并点题的。但是点题的,作者也没有扣住背影写下去,而是由远及近地、层次有序地描述了祖母的.丧事,父亲的亏空,并再三强调父亲对远行儿子的慈爱温情。在这简洁的叙述中,笼上了一层浓郁的悲切气氛,这为下文重点描写父子离别情景作了铺垫,十分自然地为主题的展现起了过渡作用。作品在着力刻画背影时,避免平均着墨,尽量做到浓淡相宜,虚实结合。如作品中除开头以背影点题外,又三次提到背景。第二次是为给儿子买橘子父亲过铁道,作品饱含深情,用笔较重,具体细腻地勾画了父亲的背景,实中有虚。第三次是写离开车站时,父亲一刹那的背影,只虚带一句:“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这淡淡的一笔,将父子不忍分离的悲酸怅惘都活画了出来,是对前面描写的有力补充,这里虚中又有实。第四次则是结尾,作者引用父亲来信中的话说明父亲晚年心境的凄凉,仿佛又一次见到父亲的背影,这完全是记忆中的背影,是多年后由强烈的思念而产生的景象,是幻觉,也是实情,它把全篇情感升发到不可逾越的高峰,并与开头呼应。可见作者非常重视剪裁艺术,紧扣前影这一中心来提炼素材,精心构思,布局详略得当,虚写实写结合,紧凑而和谐地表现了丰富的思想内容。

其次,作者以简洁有力的文笔,透过背影描写,由表及里地展示了父亲复杂的内心世界。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的特写境头,作者没有静止地描绘父亲的背影,而是通过白描的手法,层次分明地先描摹他的形态:身体肥胖、穿着臃肿、步履蹒跚,这简朴的形体素描,不仅给背影提供了实感,而且写出了父亲老态、憨厚。接着作者深情地写出了父亲的一系列动作,字里行间充溢着父亲对儿子的慈爱。父亲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探身下去”,“穿过铁道”,“爬上月台”,“两手攀着”,“两脚向上缩”,“身子向左倾”……父亲艰难的举动,肥胖的背影打动了儿子的心,使他禁不住落下泪来。这里背影的描写,把父亲对儿子的一腔爱怜之情以及儿子的心理变化和盘托出。

第三,抒情和叙事有机结合。《背影》是一篇至情文章,是作者在读了父亲的来信后,“泪如泉涌”,感情十分冲动的情况下写成的,作者的感情和父亲的背影完全融在一起了。对于父亲的深切眷念,作品在追叙之中巧妙地以自己悔恨的情绪加以反衬,这样使思念之情格外深沉。

背影人物分析 篇2

关键词:有道翻译,灵格斯翻译家,翻译软件,对比,《背影》

1引言

翻译是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过程, 根本目的是为了交流沟通。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翻译不再局限于人译, 基于计算机技术的翻译软件或工具近年来得到长足发展, 且功能卓著, 不断提高着译者的翻译效率。其中以有道翻译和灵格斯翻译家为代表, 性能卓越, 使用人群广泛, 得到许多用户的肯定。然而, 翻译软件也并非毫无缺点, 使用时切忌盲目采纳译文, 认真识别翻译软件, 掌握其正确的使用方法, 规避某些使用禁忌能极大提高翻译效率, 促成有效交际。本文中, 笔者尝试对有道翻译和灵格斯翻译家两个翻译软件进行对比, 以《背影》为例文, 对利用二者译例文的过程中产生的典型问题比较分析。

《背影》为朱自清先生影响最大的抒情散文之一, 写于1925年10月。作者以白描的手法、提炼的口语, 细腻描述了父亲对儿子的关怀和爱护。其巨大的艺术魅力主要来自它饱含的真挚情感, 文章语言朴实、简洁, 对其进行英译的最大难点在于文字的情感如何传递, 这也是为什么笔者以《背影》为例文的原因。此外, 文中包含许多半文言文性质的词汇、句法, 有时代烙印, 一定程度上能验证翻译软件的实力。

2翻译软件介绍

2.1有道翻译 (Youdao)

根据有道的官方描述, 有道翻译支持中英、中日、中韩、中法、中俄、中西互译, 其最大特色在于翻译引擎是基于搜索引擎、网络释义的, 也就是说它所翻译的词释义都是来自网络。有道桌面词典背靠其强大的搜索引擎 (有道搜索) 后台数据和“网页萃取”技术, 从数十亿海量网页中提炼出传统词典无法收录的各类新兴词汇和英文缩写, 如影视作品名称、品牌名称、名人姓名、地名、专业术语等。由于互联网上的网页内容是时刻更新的, 因此有道桌面词典提供的词汇和例句也会随之动态更新, 以致将互联网上最新、最酷、最鲜活的中英文词汇及句子一网打尽。 (参见http://cidian.youdao.com/)

2.2灵格斯翻译家 (Lingoes)

灵格斯是一款简明易用的词典和文本翻译软件, 支持全球超过80多个国家语言的词典查询和全文翻译, 支持屏幕取词、划词、剪贴板取词、索引提示和真人语音朗读功能, 并提供海量词库免费下载, 专业词典、百科全书、例句搜索和网络释义一应俱全。 (钱多秀, 2011)

灵格斯提供了最直观的使用方法, 帮助用户快速查询包括英、法、德、西班牙、俄、中、日、韩在内的60多种语言的翻译结果。灵格斯拥有创新的屏幕取词功能, 只需将鼠标移动到屏幕中的任何有单词的位置, 按下取词键, 灵格斯就能智能地识别出该单词的内容及其所属的语言, 即时显示出相应的翻译结果。并且这一切都不会干扰当前正在进行的工作。

灵格斯拥有当前主流商业词典软件的全部功能, 并创新地引入了跨语言内核设计及开放式的词典管理方案, 同时还提供了大量语言词典和词汇表下载。 (参见http://www.lingoes.cn/zh/translator/index.html)

从上述两款翻译软件的官方描述来看, 我们可以发现两者性能各有所长, 但有道翻译在语言范围、功能、词库方面略逊于灵格斯翻译家。因为有道词典依托的是其强大的互联网搜索引擎, 离线无疑是砍断了它的左膀右臂。 (邹海晶, 2013) 值得指出的是, 译者在利用任何翻译工具时都须谨记, 翻译软件给出的译文决不能直接采纳, 必须要对译文进行必要的修整;它给出的译文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译者的工作量, 但词的精确性、准确度、可靠性仍需人进行把关。这也是在进行翻译软件对比时必须明确的前提。

3《背影》英译情况对比

为了了解两种翻译软件的异同, 笔者将《背影》分别输入有道和灵格斯的“全文翻译”界面, 结合翻译结果进行交互对比, 由此发现有道和灵格斯在翻译实践中存在诸多差异。下面, 笔者将就典型问题予以分析阐述。

例1: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 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灵格斯译:My father and I have not met for more than two years, I can not forget his back.

有道译:I have not meet with his father over two years, I can’t forget the most is his fi gure.

例1句式简洁, 句子成分清晰, 两种译文基本做到字字对应, 用词也较准确。但灵格斯在主语的选择上更符合英语句式, 即译为My father and I, 因为当主语包含第三人称和第一或第二人称时, 应遵循“第三、第二、第一人称”的顺序, 把“我”排在末尾, 灵格斯译文中“二年余”还用了借词for引导;有道译文基本是按原文词语的顺序直译, 稍显生硬。

例2:回家变卖典质, 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

灵格斯译:Home in Yanggzhou, father paid off debts and borrowing money for the funeral.

有道译:Liquidate pignus of home, father is still at the hole;Borrow money for the funeral.

此句翻译难点在于“变卖典质”, 和“还了亏空”。相比较我们可以发现, 灵格斯译文通顺, 符合基本的逻辑性, 用词准确;令笔者惊讶的是, 灵格斯通过网络搜索匹配, 将原句中“回家”的“家”指明了具体的位置是“扬州Yangzhou”, “变卖典质”没有翻译, 但将“还了亏空”译成paid off debts, 比较到位, 还保留了过去时态;而有道翻译较为刻板, “变卖典质”译为Liquidate p i g n u s过于术语化, 不符合散文的用词特征。张培基 (2007) 对此句的译文为:After arriving home in Yangzhou, father paid off debts by selling or pawning things, 灵格斯译文与张译更为接近。

例3:父亲因为事忙, 本已说定不送我, 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

灵格斯译:Father said he was too busy, do not send me this has been hand in hand, called a familiar hotel waiter to accompany me to go.

有道译:Busy, my father has decided not to send me, call the hotel with a familiar lad with me.

笔者认为, 此句翻译的难点在于“茶房”一词, 旧时专指会里店里的茶事, 同时兼管杂务如送信、送礼, 有时跟随主人出外, 临时差遣的人。灵格斯将其译作hotel waiter, 与张培基的译文一致, 有道则译为lad, 灵格斯对此词的处理更恰当。

例4: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 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 非自己插嘴不可。

灵格斯译:I was really smart too, always feel he speak not beautiful, not themselves do not interrupt.

有道译:I always feel he is really smart too, then speak less beautiful, not interrupted.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 两种译文都处理得不成功, 灵格斯基本能译出第二个分句, 但剩余部分却处理不好。有道译文则有死译、漏译的痕迹。对于此类句型, 人工翻译仍是首选。

例5: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 托他们直是白托!

灵格斯译:I sniggered at father;they know only money, they straight is white!

有道译:My heart did Sarah laugh his wound;They only know money, they are straight white tora!

此句的翻译需要译者先显化个别词义, “迂”指的是父亲的不切实际的做法, “直”意为“简直”或“完全是”。灵格斯对前两个分句翻译基本正确, 有逻辑关系, “暗笑”sniggered用词准确, 但最后一句“托他们直是白托”完全死译。而有道的译文对三个分句则均为死译, 还出现Sarah laugh his wound, straight white tora等莫名其妙的词汇。

例6: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 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 怕他看见, 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 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

灵格斯译:Then I saw his back, my tears fl ow down very quickly.I quickly wiped the tears, afraid he saw, but also afraid of others see.When I looked out again, he was holding Zhu Hong's orange and went back.

有道译:When I saw him back, my tears down quickly.I hasten to dry the tears, afraid he saw, also afraid of people to see.When I looked out again, he had held the vermilion oranges back.

该例句由三个汉语状语从句构成, 第一句和第三句有很明显的标志词“这时”“时”, 为时间状语从句;第二句则省略了逻辑关系词的原因状语从句, 隐含的意思是“我赶紧拭干了泪, 因为我怕他看见, 也怕别人看见”。主句和分句的结构均很清晰。相比较而言, 两个翻译软件对这类句型的处理都很成熟, 对状语从句逻辑关系词的选择比较恰当, 缺点在于各个分句之间的衔接生涩、缺少部分主谓语、误译, 这也是翻译软件普遍存在的通病。比如第三句中“朱红的橘子”, 意指橘子的颜色鲜红, 灵格斯竟然将颜色词“朱红的”误译为名词所有格形式Zhu Hong’s。有道翻译则中规中矩地译作vermilion (朱砂, 鲜红色的) 还比较符合文意, 但过于正式。张培基 (2007) 译作bright red更为恰当, 符合原文的散文特征。

例7:我北来后, 他写了一信给我, 信中说道, “我身体平安, 惟膀子疼痛利害, 举箸提笔, 诸多不便, 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灵格斯译:After I arrived in Beijing, he wrote a letter to me, the letter said, “I am physically safe, all right except for a severe pain in my arm, I fi nd it hard to hold the pen, leaves me a lot of inconvenience, perhaps the time is not far away.”

有道译:North I come later, he wrote a letter to me, the letter said, “peace I body, arm pain stakes, for zhu pen, inconvenience, big about coming to the period.”

此句的翻译难点在于父亲之言半白话, 有文言文用词, “北来”意为“来到北京”, 汉语的倒装用法, “举箸提笔”意为“拿筷子和提笔写字”, “大去之期”意为“与世长辞”。而通过对比两种译文笔者发现, 灵格斯在对半文言句子的处理方法要优于有道翻译, 如果不考虑句子间的衔接, 灵格斯对文言文的选词是相对忠实的, 而有道翻译仍旧是死译, 给人以刻板的印象。譬如, 我们可以通过分句间的比较来看 (注:前者为灵格斯译, 后者为有道译) After I arrived in Beijing VS North I come later, all right except for a severe pain in my arm VS arm pain stakes, I fi nd it hard to hold the pen VS for zhu pen, perhaps the time is not far away VS big about coming to the period, 我们先不考虑两种译文是否均用词准确, 仅就引号内半文言文的译文对比观察, 也能发现有道给出的翻译误译、死译居多, 不符合语义逻辑。

4 结论和措施

4.1 对比结论

通过译文对比笔者发现, 无论是有道翻译还是灵格斯翻译家, 二者囊括的词汇量不相上下, 基本功能如查词、全文翻译、在线翻译、百科、网络释义均包含, 其余的特色功能各有千秋。但无论功能有多精彩, 翻译软件的最终目的是解决语言障碍、提供可信的译文, 从而提高翻译效率。从《背影》的英译来看, 有道翻译略逊于灵格斯翻译家, 因为灵格斯提供的译文与权威译文相同或更加切近。亦有学者指出, 从综合词汇、短语、句子三个层次的较量, 灵格斯词霸和有道词典在前两个项目中表现都很出色, 几乎打成平手。而在句子层次的较量中, 灵格斯凭借“Google翻译”和“微软翻译”两位外援, 顺利战胜有道词典。 (邹海晶, 2013) 根据使用情况, 笔者认为有道的最大缺陷是其对互联网的依赖性太大, 它大部分功能都是以互联网为前提, 例如强大的网络释义功能。在离线状态下, 有道词典只能提供基本的英汉和汉英释义。而且有道词典的语料库侧重于最新的基于互联网使用的文本, 因此对于一些经典的、非流行性的词条收录不足 (陈江琳, 2013) ;并且有道翻译有时过于刻板, 死译、误译偏多, 不够灵活。而灵格斯拥有当前主流商业词典软件的全部功能, 有丰富的语言词库和词典源文件下载安装, 自由而开放, 网络对其制约较少, 即使在离线状态下, 也能比较精确地查到词汇、短语释义。

但是客观而言, 我们不能完全否认有道而推崇灵格斯, 市面上仍有许多其他的翻译工具, 比如金山词霸、微软必应、巴比伦、谷歌翻译、百度翻译等不胜枚举, 功能相似, 通病也相近。无论是灵格斯还是有道, 翻译软件仍旧处于一个需要不断改进的阶段, 尤其是在翻译文学作品时这一缺点尤其明显。

4.2 翻译软件使用建议

因此, 如何正确使用翻译软件, 找准翻译技巧, 规避使用翻译软件的禁忌才是关键。以下, 笔者归纳出六条建议。

第一, 切忌直接采纳翻译软件译文, 时刻秉持怀疑的态度使用。这一点对于查询单词或是句子都适用。翻译的理想操作模式应该是“机译+人译”, 机译给我们提供快捷的初级译文后, 仍需要人工译者结合原文的体裁、背景、上下文进行重组、增删, 因为翻译软件再精准, 也并非人脑, 不具备人类思维模式。

第二, 单词有多个释义, 切忌盲目采纳第一个, 而要根据上下文推敲出合适的译法。与纸质词典查词一样, 利用翻译软件查词时, 软件通常会列出多个释义, 即一词多义的情况, 译者不能直接采用第一个或者任选其一, 务必要结合前后语境, 考虑原文体裁和风格, 推敲出最贴近的译法。

第三, 长难句, 分析句子结构, 找准主干是前提, 最后再求助翻译软件。

第四, 短句可整体输入, 长句建议断句输入。具体而言, 如果长句中有多个分句, 可尝试先整体输入长句翻译, 后输入各个分句翻译, 然后将两次的译本对比、整合出新的翻译。切忌不考虑句子长短, 直接输入整个段落进行翻译。

第五, 巧妙运用网络释义, 选出权威译文。现阶段的翻译软件基本都依托互联网, 通过在后台网络搜索匹配, 得出丰富的译文。为了得到更加权威的版本, 译者可以多对比几个翻译软件提供的网络释义。此时, 就需要译者慧眼识珠, 从众多译本中找出最优项。这一做法尤其对某些经典作品的翻译有效。

第六, 充分利用中英百科全书辅助翻译。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会遇到一些翻译软件还未收录的网络新词、术语、民族特色词汇等, 如本文例3中的“茶房”, 译者可以向百科知识网站求助, 如Wikepedia (维基百科) 、MSN Encarta (微软百科全书)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大英百科全书) 、百度百科、互动百科等, 均会提供中英释义, 以此来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可靠度。

5 结语

合理使用翻译软件有助于提高翻译效率, 理应得到更好的发展与利用。但如何利用、如何让其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于用户是翻译软件发展的关键所在。有道翻译和灵格斯翻译家作为其中的代表, 在实际的翻译操作中产生了诸多问题, 尤其是对《背影》这样的文学文本操作难度更大。因为, 翻译软件能处理的是字、词, 却无法恰当地对文学文本中的情感进行转化, 不能从根本改善翻译的结果。因此语言学习者不能过分依赖翻译工具或软件, 对原文的“精确理解”是关键, 扎实的语言能力才是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江琳.试评有道词典[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 (4) :102-103.

[2]钱多秀.计算机辅助翻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1.

[3]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 (一) [M].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 2007.

[4]邹海晶.灵格斯词霸VS有道词典——电梯行业用语翻译测评[J].教育探索, 2013 (16) :169-170.

[5]有道翻译简介:http://cidian.youdao.com/

长长的背影 篇3

在这些日子,人们频频提到朱自清的《背影》:与朱先生合作了二十年的开明书店在挽联里写着“长向文坛瞻背影”。一位北大学生在悼文里说他仍然看见“一根手杖支持着那一个瘦矮的背影”。小说家沈从文写了《不毁灭的背影》,诗人唐则赋予“背影”以象征的意义,他说:“我更爱把朱先生看成这时代受难的到处给人蔑视的知识生活的代表,从他身上看出人类的受难里的更深重的知识的受难,他的‘背影’是很长的。”

许多人都谈到朱先生晚年“表现得十分年轻”,最有力的证明自然是一九四八年元旦的“扭秧歌”;但朱先生身边的余冠英却提到先生偶然写作的旧体诗里出现了这样的诗句:“圭角磨堪尽,襟怀惨不温”,“分明见出他心境的阴黯,沉重”。朱自清的至交叶圣陶也谈到“他近年来很有顾影亟亟的心情”。但他们都认为这种内在精神上的忧郁、沉重,怕不是为国事,也不见得是为生活,而是他因病而常常想到死。据说他曾谈到过这样的想法:“人生上寿百年也还嫌短,百年之内做不出多少事来”。凡事认真的朱自清对待“死亡”也是如此认真:他要抢在死神降临之前,思考与探索还能够为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与人类做什么。在这个意义上,诗人唐把朱自清看作是这个时代的人类的受难的知识者的代表,不失为一个深刻的观察:搅动着晚年朱自清内心的,正是在变动的大时代里他自己,以至同类知识者的命运、责任与选择。

其实,早在二十年代末,也即一九二八年二月七日,朱自清写过一篇题为《那里走》的文章,就已经思考过这个问题。在朱自清看来,一九二八年的中国正面临着由“思想的革命”向“政治革命”与“经济革命”的转折。如果前一阶段(也即人们通常说的“五四”时期)“要的是解放,有的是自由,做的是学理的研究”,新时期则是“一切权力属于(领导革命的)党”的时代,“党所要求个人的,是无条件的牺牲”。知识者于是面对着“那里走”的困惑:一面看清革命是“势所必至”,一面又深怕革命将“毁掉我们最好的东西——文化”,“促进自己的灭亡”——其实这也正是当年德国诗人海涅所面临的两难选择。在二十年代末,朱自清和他的朋友最后的选择是:“躲”到“学术,文学,艺术”里去,“做些自己爱做的事业;就是将来轮着灭亡,也总算有过舒心的日子,不白活了一生”。二十年过去了,一九四八年的朱自清发现他重又面对这个恼人的“那里走”的问题,而且在这个新、旧政权交替的时刻,“躲”进象牙塔已不再可能。这时,朱自清对问题的思考又有了一个新的方向:他更多的是从知识分子自身进行反省。于是,在一篇题为《论气节》的文章里,他对“五四”以来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道路与现实处境作了这样一番总结——

知识阶级开头凭着集团的力量勇猛直前,打倒种种传统,那时候是敢作敢为一股气。可是这个集团并不大,在中国尤其如此,力量到底有限,而与民众打成一片又不容易,于是碰到集中的武力,甚至加上外来的压力,就抵挡不住。而且一方面广大的民众抬头要饭吃,他们也没法满足这些饥饿的民众。他们于是失去了领导的地位,逗留在这夹缝中间,渐渐感觉不自由,闹了个“四大金刚悬空八只脚”。他们只能保守着自己,这也算是节吧。

与同时期一些夸大知识者作用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相比,朱自清的自我估价是冷静与客观的。他不仅看到了知识分子在拥有强大的物质力量的中外反动势力面前的软弱,更正视知识者不能满足广大民众基本生存要求的根本局限。他也因此有足够的勇气直面知识分子在现实中国已经失去了“五四”时期曾经有过的“领导的地位”的事实。在破除了对知识者自我的迷信与神话以后,朱自清强烈地感受到一种被“悬空”的危机。在另一篇文章里,他又提出了“自己是世界的时代的一环,别脱了节才算真好”的警告。——人们很容易要联想起哈姆雷特的那句名言:“时代整个儿脱节了;啊,真糟,天生我偏要我把它重新整好!”但此时朱自清这样的中国知识分子,已经失去了他们的英国精神兄弟重整乾坤的自信,他们更担心着被时代抛弃。这种缺乏自信与担心,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看作是朱自清这样的知识分子的软弱之处;在前述那篇《那里走》里,朱先生就有过这样的反省:“在性格上,我是一个因循的人,永远只能跟着而不能领着;我又是没有定见的人,只是东鳞西爪地渔猎一点儿;我是这样的爱变化,甚至说是学时髦,也是可以的,这种性格使我在许多情形里感着矛盾”。朱先生的宽容在另一面也使他易受时代风尚与他人(包括自己的学生)的影响。不能简单地把这仅仅归结为“谦虚”的美德,追求“进步”的表现;恐也不纯粹是攻击者所说的“趋时”:这其实是一种“非此即彼”的直线思维所不能把握的、相当复杂的精神现象。而其结果是“人民”进入了朱自清和他的朋友的视野,出现了被人们着意强调的所谓朱自清的“转变”。以下这段话是经常被引用的:“知识分子的既得利益虽然赶不上豪门,但生活到底比农民要高”,“要许多知识分子每人都丢开既得利益不是容易的事,现在我们过群众生活还过不来。这也不是理性上不愿意接受;理性上是知道该接受的,但习惯上变不过来。所以我对学生说,要教育我们得慢慢地来”。这里,要向“下层人民”靠拢,以寻求新的支撑点的趋向是明显的(以知识者的境遇与农民相比的思路显然与传统的“悯农”思想有关),但也仍然充满了矛盾,表现出既想改变知识分子“自己”,又害怕失去“自己”的困惑。于是又有了“调整”之说。朱先生在一篇文章里提到了在“动乱时代”三种人的选择,在作为社会的消费(浪费)者的“颓废者”与“时代的领导人”的“改造者”之外,还有一种“调整者”,他们“只是大时代的一些小人物”,“谨慎的调整着种种传统和原则,忠诚的保持着那些”,“可以与改造者相辅为用”。既“调整”又“保持”,正是这一时期朱自清先生的基本思想文化原则与选择,也许比前述“转变”之说更切合朱先生的思想实际。

朱先生在这一时期所写的一篇文章里,谈到他自己曾是新文学的“言志派”;在学术上,他是一直被视为“学院派”的一个代表的。用当前人们常用的概念,朱自清的基本文化取向是一种“精英文化”的立场。他正是从此出发,进行他的文化调整与坚守的。于是人们注意到,在《论标语口号》这篇文章里,朱自清先生一方面站在他固有的“爱平静爱自由的个人主义者”的“知识分子”立场上,批评代表集体力量的标语口号往往对“个人”构成“压力”,“足以妨碍自由”,是一种非理性的“起哄”与“叫嚣”;但他同时又“设身处地”地为之辩护:“人们要求生存,要求吃饭,怎么能单怪他们起哄或叫嚣呢?”他提醒人们,在反感仅“用来装点门面”、毫无诚意的标语口号时,不要将“有意义可解的”、真诚地表现着一种集体意志的、作为“战斗武器”的标语口号也一概否定,“这是不公道的”。他的结论是:“我们这些知识分子现在虽然还未必能够完全接受标语口号这办法,但是标语口号有它存在的理由,我们是该去求了解的。”这是一种跳出了“知识分子本位”的,更为宽容的文化态度:竭力去了解异己者的立场、处境,理解(并非认同)其“存在的理由”。正是基于这种“理解”的立场,他指出,曾经是“五四”新文学对立面的“鸳鸯蝴蝶派的小说意在供人们茶余饭后消遣,倒是中国小说的正宗”,在过于沉重的生活中,“文学带着消遣,似乎也是应该的”,他进而对文学史与现实创作中的“雅俗共赏”、“通俗化”倾向进行了学理的研究与充分的肯定。在《论朗诵诗》等文章里,他对具有强烈政治性、群众性、战斗性的作品,也表现出一种“理解”:他指出,坐在书斋里看,会觉得这些作品充满“野气,火气,教训气”,只是“宣传品”,而不是文学艺术;只有“参加集会,走进群众里去听,才能接受它”,承认它的“独立的地位”与价值。对赵树理等解放区作家所进行的“文艺大众化”的努力,他也给予了足够的理解与肯定。所有这一切,都可以看作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种自觉的努力:将他(及同类知识分子)所熟悉的“五四”个性主义话语与正在发展中的集体主义的革命话语沟通,将他(及同类知识分子)借以安身立命的精英文化与在他看来颇具生命活力的平民文化沟通,或者如吴晓铃先生在悼念文章中所说,他试图摸索出一条新的道路,使“学院和民间不再保存对立式的分野”。这种努力自然是反映了在中国颇有影响的学院派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重要动向,为时人所注目。冯友兰先生在朱自清先生逝世以后,曾沉重地表示:“对于中国文艺的过去与将来有一套整个看法底人,实在太少了。”朱先生的以上文艺(文化)思想、立场的“调整”,正是在总结“过去”的基础上,对中国文艺(文化)“将来”的发展提出某些设想。他作过这样的概括:“所谓现代的立场,按我的了解,可以说就是‘雅俗共赏’的立场,也可以说是偏重俗人或常人的立场,也可以说是近于人民的立场。”强调对“人民(俗人,常人)”的“偏重”,自然是表现了一种时代的倾向,但对“雅俗共赏”的注重,对文学“现代性”的坚持,仍然是“兼容并包”、多元发展的思路。因此,朱先生一再提醒人们,他强调“朗诵诗”、通俗化、大众化作品“应该有独立的地位”,绝不是主张它们应有“独占的地位”。朱自清先生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即使会有(罢黜百家)这一个时期,相信诗国终于不会那么狭小的。”这表明,他对“将来”中国文学、艺术、学术发展道路的设想是宽阔而非狭窄,多元而非一元的,而他对“将来”历史发展的另一种可能性,不是没有思想准备的。看来二十年前那个“新时代将导致文化毁灭”的阴影并没有完全从他心上拂去,只是较少涉及罢了。

朱自清的文化“调整”,具有明显的折衷色彩,在那个要求建立革命话语绝对权威的时代,自然是不合时宜的。因此,在悼念朱先生的文章中,当有人预言“如果他活到将来,在新的社会中,将更有他的大用”时,只能看作是与他同类的知识者的一个善良的愿望。但历史的戏剧性发展,却使朱自清先生的名字在新中国有了意想不到的“大用”:他成了一位“民族英雄”,一个知识分子的典范,一个高耸于云端的“历史巨人”,甚至“革命烈士”,这样的令人啼笑皆非的“结局”,是怎样产生的呢?

其实在朱先生逝世以后,就已见端倪。开始是自发的悼念,集中于对“人”的朱自清与“知识分子(学者、文人)”的朱自清的追思。人们赞扬他“蓄道德,能文章”(俞平伯),是“最有良心的好人与学者”(郑振铎),具有“最完整的人格”(李广田),近于“历史中所称许的纯粹君子”(沈从文),哀叹他活得“太累”(沈从文),“致命”于“太认真”(余冠英),等等。透过这一声声泣血的哀哭,人们看到了一代知识者的苦苦挣扎:在这混乱的时代,身处风雨飘摇之中,他们却始终渴望着坚守住自己的精神阵地,坚守住自己的道德、情操、人格与价值。朱自清的死,使他成为这种知识群体的意志与愿望的代表。

在这些回忆中,许多人都在不同程度上谈到了朱自清晚年思想、文化选择上的某些变化。但人们同时强调“他没有突变,他怕忽然落了空,他是一步步地变”。吴晗的文章最早公布了一个事实:朱先生曾签名拒绝接受美援物资,在临终前两天,他又重申此事,郑重嘱咐夫人“千万别忘记”;吴晗认为这可以视为朱先生的遗嘱,但他仍然强调朱自清“是独立的、自由的、进步的作家、学者、教授、人民的友人”。有的文章里也出现了关于朱自清是一个“斗士”的说法,这也是由朱先生曾称闻一多为“诗人、学者、斗士”而引发出来的,也有文章把朱自清(以及闻一多)晚年的选择提升为“知识分子的道路”问题。值得注意的是杨晦的文章,他尖锐地批评了二十年代中后期与三十年代“清华”时期的朱自清“退守”于“纯文学”,是背离“五四”的“一股逆流”,并因此而高度评价晚年朱自清向“人民立场”的“转变”。他认为,许多悼念朱先生的文章其实是在“称道”朱先生的“弱点”,因此,必须强调朱先生“转变”的意义,并明确“提出知识分子的改造问题”。——可以说,杨晦的文章第一次把革命话语的时代主题与阶级分析的观念、方法引入了对朱自清的悼念中。

于是,顺理成章地出现了冯雪峰的纪念文章。冯文有一个颇为特别的说明:“我得到了朱先生的逝世消息以后,就被有些沉重的悲哀的茫然之感和回忆的怅惘情绪所纷扰,几次想写一点更为私人的纪念文字都没有写成,使我觉得我们都很容易表露知识分子的软弱性,因为我越回忆就越感到怅惘的情绪”。那么,写出的这篇就是克服了知识分子的软弱性,非私人的,也即代表集体意志的了。文章以更鲜明的阶级观点,指明前期朱自清“所缺乏的”,“就是革命的阶级立场和思想”,但他终于克服了这一前进道路上的沉重包袱,“把爱从小资产阶级移向广大的工农大众”,“走向人民革命”,成为一个“民主战士”。作者的结论是:“对于知识分子,现在走向革命的道路是畅通的,在这一点上朱先生也还是个引路人”。——这显然是一次将晚年朱先生的思想文化选择纳入革命话语模式的自觉努力,径直说,冯雪峰用革命话语的观念、思维,以至语言,将朱自清彻底“改造(改塑,改写)”了。如果说在冯雪峰这里,还算是个人行为;那么,当《大众文艺丛刊》第四集以“同人”的名义,发表《敬悼朱自清先生》一文,就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的“改造”与“引导”了。文章强调的是作为“自由主义作家”的朱自清的转变的意义,把他的晚年思想概括为“有社会责任感,为大众服务,向群众学习”三点,显然也是要与革命话语“接轨”。而文章结尾将朱先生之死,归之于国民党“惨无人道的法西斯政策”的“迫害”,赞扬朱先生拒绝美援的遗言“将象炸弹一样震栗着马歇尔、司徒雷登和一切美帝国主义的反动头子”,以及“乞怜于美帝”的胡适“之流”,更是将朱自清彻底地政治化,并纳入国内与国际激烈的政治斗争之中。

悼念朱自清的最后一笔,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最高领导,未来的新中国的导师、统帅、舵手毛泽东来完成的。这确乎出人意料。时间是一九四九年八月,正是朱自清离世一周年。时机选在美国政府公布对华政策“白皮书”,毛泽东连发数篇评论,借以讨论“(中国)革命和内外各方面的关系”,以说服与争取对新中国持有疑虑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在这场为新中国成立作舆论准备的宣传战中,毛泽东注意到了朱自清与闻一多,挥笔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唐朝的韩愈写过《伯夷颂》,颂的是一个对自己国家的人民不负责任、开小差逃跑、又反对武王领导的当时的人民解放战争、颇有些“民主个人主义”思想的伯夷,那是颂错了。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这确实是大手笔!这是将革命话语与民族主义话语相统一的成功努力;正是通过对闻一多、朱自清的歌颂,毛泽东(及他所领导的中国共产党人)更高地举起了民族主义的大旗,并因此而争取了不少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比起冯雪峰、邵荃麟等文艺理论家,毛泽东显然更高一筹,掷地有声的二百余言,就将朱自清(和闻一多)“盖棺论定”了。

但是,在“论定”之外,是不是还有一个更为丰富、远为复杂的朱自清呢?

描写人物的作文500字:背影 篇4

突然,一辆豪车开了过来,从车上下来一位穿着羊绒大衣的女子,她有一头乌黑亮丽的头发,白里透红的脸蛋,散发出高贵的气质,她用手指着白菜说:“喂!老头,白菜多少钱?”老爷爷立刻笑脸相迎,想要起身介绍,但因长时间蹲坐在冰凉刺骨的地上,腿脚早已冻得僵硬了,他使劲地起了两下都没起来,只好蹲着回答:“1……1块5。”“这么贵?”女人大声的说,“看叶子都是虫眼,你是想着天气差就漫天要价吗?”说着那女子便蹲下来,挑来挑去,拿起一颗白菜,一层一层的剥开绿绿的叶子,嘴里还不时说白菜如何如何不好,最后只买了不到一块钱的菜……收了那“来之不易”的一块钱后,卖菜老爷爷又紧了紧破旧的大衣,蹲坐在角落里,慢慢等待着,十分想快点回家。

过了一会儿,一个年轻人背着大麻袋,摇摇晃晃的走了过来,“大爷,这么冷的天还出来卖菜!”年轻人蹲下来,看了看菜,又看了看冷得发抖的老爷爷,轻声说道:“正好我家没菜了,白菜我都要了,多少钱?”“总共三十五,算你三十元。”“没事,大爷,我给您四十元,不用找了,您赶快回家吧!”说着,拎起菜就走了。老爷爷看着那个渐渐走远的背影,不知不觉间,已热泪盈眶……

我也望着那个渐渐走远的背影若有所思,心里想着:人与人的区别怎么这么大呢?想起妈妈曾经跟我说过的话:“衡量一个人的品质,与金钱、外貌无关,要看他怎样为人处世,社会上还是好人多啊!”我好想突然明白了些什么似的。

作者|陈树 五年级

读出《背影》后的“背影” 篇5

而本文的写作时间恰是20世纪初期整个社会对“父亲”的一片抗议与谴责声时,朱自清反其道而行之,以“父亲的背影”为载体,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好父亲”的形象。文中的父亲,实际是作者理想中的父亲,是作者恨过之后理解了的父亲,是一份迟到的理解、迟到的子爱,甚至可以理解为是对父亲的爱的一种自我解嘲。

对朱自清先生的名篇《背影》,有“平淡中蕴神奇”的评价。“平淡”的是肤浅的`“父爱”理解,缺乏深刻的体验。“神奇”,又神在何处?奇在哪里?

朱自清先生在《写作杂谈》中关于《背影》的写作曾有这样的说明:“似乎只有《背影》是情感的自然流露,但也不尽然。”结合课文开头“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事也交卸了”,我们也可以明显真切地感觉到这“不尽然”里面有俚头、有故事,作者似乎有难言之隐。

实际上,在朱自清的潜意识中,固然儿时有对父亲些微的爱——朱自清在散文《冬天》中写道:“冬天的夜晚特别的冷,父亲便起了炉子,煮上白水豆腐。但洋炉子太高,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放进我们的酱油碟里。我们都喜欢这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等着那热气,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在寒冷的冬天里,父子围着暖烘烘的炉子坐着,父亲为儿子夹起白水豆腐。这是一幅多么温馨幸福的画面,让人体会到父亲对孩子深深的爱。但是,除此之外,朱自清对父亲更多的是“恨”,直到1925年,甚至可以继续延伸。

朱自清对父亲的“怨恨”主要表现为:

1.儿时父亲的严厉——放学回来,父亲总要过目小朱自清的作文,经常是在晚饭时分,小朱自清搬个小板凳坐在父亲身旁,父亲朱鸿钧一边喝着老酒,一边摇头晃脑低吟着小朱自清的作文。看到先生给予好评,就点头称好,欣然喝酒,顺手奖给儿子几粒花生米或一块豆腐干;看到文章所评不好、字句被删改太多,朱鸿钧就训斥儿子,即使小朱自清泪眼汪汪也不放过,甚至一把火把小朱自清的作业烧掉。

2.纲常伦理,父为子纲,父亲无条件地安排儿子的一切——父亲朱鸿钧受浓重封建家长礼法的影响,虽爱儿子,但在儿子面前往往是板着严肃的脸,极少露出笑意,很严厉,随意操纵儿子的生活。小时候的朱自清没法违逆,十四岁就在父母的包办下确定了第一次婚姻,十八岁就在父母的要求下结婚。

3.父亲对朱自清元配夫人的精神束缚——虽然是父母包办,但朱自清夫妇关系一直比较融洽。儿媳武钟谦是扬州名中医武威三的独生女,在娘家为姑娘时就爱笑,嫁到朱家后这爱笑的天性被封建色彩浓郁的朱鸿钧认为是“不守妇道”。尤其当家庭开始衰败,她还“爱笑”,于是她便成了公婆的眼中钉、肉中刺。一个原本天真烂漫、爱说爱笑、活泼健壮的人,后来,弄得“身子像一只螳螂,尽是皮包着骨头……哭是不会哭,笑也不会笑了”,抑郁不欢,积久劳瘁,于1929年死于肺病。

4.父亲感情的出轨给远在北大读书、接受新思想的儿子以沉重的阴影——朱鸿钧原来在江西做官时已娶了一个妾,从此种下了家庭不和的种子。到徐州任上又娶了一个妾,致使江西任上所娶的妾大怒,前往徐州大闹,终至上司怪罪下来,撤了父亲的差。这也是父亲的差事交卸了而作者却缄口不言的缘由。

5.父亲对朱自清祖母的间接扼杀,进而造成家庭濒临崩溃——为赔偿徐州之妾,父亲花了许多钱,以至亏欠公款五百元。不得已父亲求祖母变卖首饰,还借了高利贷来补上窟窿。祖母不堪承受这样的变故,在郁郁中辞世,家道也随之衰落,而这时朱自清的二弟即将报考大学,但家里已拿不出学费,且众多弟妹尚未成年,这更加深了朱自清与父亲间的鸿沟。

6.经济的拮据与父亲专制式的家长统治让朱自清几乎断绝父子关系——身为长子的朱自清面对父亲的“死作”和家庭的衰落,出于对家庭、父母和弟妹的责任,用三年的时间就修完了北京大学哲学系的四年课程,在北大校长蒋梦麟的推荐下,到杭州第一师范学校任国文教员,从此开始了漫长的养家糊口的生涯。其时,他月薪70元,每发工资后须寄一半回家,但还是不能满足父亲的要求,遂使家人失和。不久,为减少家庭矛盾,节约生活开支,经好友介绍,朱自清回到家乡扬州的江苏省立八中任教务主任。但因秉性耿直,不久便与同事和校长不合,加之庶母的不断挑拨,朱自清的母亲和妻子之间的婆媳关系紧张,父亲因听信庶母的话,借着和校长的私交直接让学校把朱自清的薪水送到家里,本人不得领取,这激怒了朱自清,他毅然辞职,后到上海中国公学、杭州一师、六师、浙江省立十中、浙江省立四中、清华等校任教,其间又先后把妻子、两个儿子、母亲和妹妹从扬州接出,父子虽失和,但仍给父亲寄钱。

7.朱自清两次回家,父子关系不调和——1922年暑假,朱自清想主动缓解和父亲的矛盾,带着妻儿回扬州,但父亲朱鸿钧先是不准朱自清一家进家门,后虽在家人劝说下让步了,却仍不理睬朱自清。朱自清在家感到很没趣,过了几天悻悻离去,这加重了他对父亲的怨恨。1923年暑假,朱自清虽又回家一次,但与父亲的关系仍未好转。朱自清认为自己没错,不肯认错。父亲朱鸿钧也认为自己没有错,老子用儿子的天经地义,为父有错也不该认错。于是双方进入冷战。此后朱自清也就几年不回家了。

8.父亲晚年脾气暴躁——和朱自清在徐州浦口车站分别后,父亲并没有谋到差事,并且病倒外乡,后被人送回扬州。从此贫病交加,家道日衰,因此心情郁愤,脾气暴躁。

放在任何人身上,这样的父亲谁能喜欢?但是,1925年,父亲自扬州寄来“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的信。人之将逝,其言也善,使深悟生存之艰难、对生活感到无力的朱自清心灵深受刺激,那种骨肉相连的父子情使他开始谅解与感念父亲,不觉回忆起八年前与父亲离别的情景,以艺术的方式表达了对父亲的理解、原谅以及对自己的愧怍、自责与叹息——甚至可以说,文中的父亲是作者美化了的、理想中的父亲。

背影人物分析 篇6

至于思想性,则可说的话就非常非常多了。我个人认为,有一些十分重要的话,过去并没有人说过,不能不影响对这一名篇的欣赏。

要想真正理解这一篇文章的涵义,不能不从中华民族的文化,中华民族的历史谈起。什么是中华文化的精义呢?几乎言人人殊,论点多如牛毛。但我认为,都没有说到点子上。先师陈寅恪先生在《王观堂先生挽词》的《序》中说:“吾中国文化之定义,见于《白虎通》三纲六纪之说,其意义为抽象理想最高之境,犹希腊柏拉图所谓idea者。”《白虎通》的“三纲”,指的是君臣、父子、夫妇;“六纪”指的是诸父、兄弟、族人、诸舅、师长、朋友。这些话今天看来未免有点迂腐,也不能说,其中没有糟粕,比如“夫为妇纲”之类。至于君臣,今天根本没有了,但是国家与人民却差堪比拟。总之,我们应取其精髓,不能拘泥于字面。

无独有偶,我偶然读到香港著名学者饶宗颐教授的一篇访问记。饶先生说:“中国文化所以能延绵数千年,仍有如此凝聚力量,实乃受两个因素所驱使,一是文字,二是纲纪,即礼也。依我多年所悟,中华文化的特点,是在儒家思想中的‘礼’,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学问,这个关系就建立在道德的基础上,要明是非,方能取得‘和’,所以《论语》说‘礼之用,和为贵’。”

饶先生的意见同陈先生几乎是完全一致的。这两位哲人实在可以说是“英雄所见略同”。今天,我们在国内讲“安定团结”,在国际上我们主张和平,讲“和为贵”。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都需要一定道德伦理的制约,纲纪就是制约的手段。没有这个手段,则国将大乱,国际间也不会安宁。打一个简单明了的比方,纲纪犹如大街上的红绿灯。试思:如果大街上没有了红绿灯,情况将会何等混乱,不是一想就明白吗?

我仿佛听到有人提抗议了:你扯这么远,讲这样一些大道理,究竟想干什么呢?

我并没有走题,而且是紧紧地扣住了题,《背影》表现的就正是三纲之一的父子这一纲的真精神。中国一向主张父慈子孝,在社会上,孝是一种美德。在历史上,不知道有多少皇帝标榜“以孝治天下”,然而,在西方呢,拿英文来说,根本就没有一个与汉文“孝”字相当的单词,要想翻译中国的“孝”字,必须绕一个弯子,译做filial piety,直译就是“子女的虔诚”。你看嗦不嗦!

这一字之差,有人或许说这是一件小事。然而,据我看,这却是一件大事,明确地说明了东西社会伦理道德之不同。我只说我们的好,不说别人的坏。西方当然也有制约社会活动求得安定的办法,否则社会将不成为社会了。我们中国的办法就是利用几千年传下来的文化,特别是其中的精义纲纪的学说,来调整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得到调整,则社会安定也就有了保障。再济之以法,那么天下就可以太平了。

背影人物分析 篇7

一、备课中的发现:师生大多轻视和不解《背影》末段

《背影》的末段,文字不长,却是文章深度、厚度之关键所在。那种只看到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的感动,可能是浅薄的。一次买橘子仍不过是买橘子而已。所以,许多学校语文老师有一种共识性的议论:仅以几只橘子和几滴眼泪来表现父爱子孝的文章在商业社会的今天已显苍白无力,缺乏刺激,读来味同嚼蜡。而《背影》文风又朴实无华,好似一杯白开水。总之,不像朱自清的其他几篇美文有教头。

其实,我们似乎并没有真正读懂《背影》。为什么他的《背影》能经久不衰?就是因为文章写出了真情,但这份真情,严格说来不仅仅是一般的父爱子孝,而更是经历了巨大龃龉隔阂而终至于亲情回归的那种真情。认真梳理若干年内其父子情感状态,特别是父亲“待我渐渐不同往日”又“终于忘却我的不好”背后的复杂情感纠结,才能真正体悟其间的一切。反复读一读末段原文,十分必要: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这段文字极为平实,但信息量超大,几乎每个字句都有深刻的内涵,用“微言大义”来评价它,一点也不为过。逆向追问,它既陈述了家庭渐衰的境况,更交代了引发作者写作此文的情感动因,这便是父亲的一封来信。平常家信,又何以触动作者如此深情?这便又令人追寻父子隔膜至隔膜化解的一系列因由。原来是,作为三个男孩之父,因“家中光景是一年不如一年”,自然是“触目伤怀”,“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而至“待我渐渐不同往日”。这些变故,是那样的清晰,那样的让人唏嘘,又那样的一言难尽。

二、“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的背后,到底藏了什么

依国人传统伦理习俗,长子往往受宠,获得格外照顾,朱自清也不例外。他的弟弟朱国华回忆,“1916年,我家境况已大不如前,父亲尽了最大的努力,非常体面地为自清筹办了婚事并送他上北京大学读书。”“对二哥物华上交大的愿望,却是再也无力成全了。”(见《人民政协报》,1988年10月25日)

但末段信息却告诉我们,至少,朱自清与父亲在写作《背影》之前的那几年中,有过较长时间的不愉快和隔阂。这是为什么呢?以下信息或许能揭开谜底。

据关坤英《朱自清评传》提供的材料,可知朱自清从大学毕业后不久,一直到写《背影》的1925年,和父亲有过一段激烈而持久的感情摩擦,原因就是经济问题:

他上北大的第二年(1917),父亲的差事交卸了,一家大小断了经济来源,从此生计日艰,进而债台高筑。1920年,他从北大毕业,理所当然,他要负担家庭的经济,但是承担多少,承担有没有限度,他个人有没有独立支配经济的自由?在这些问题上他和父亲发生了一次一次龃龉。1921年暑假,他回到扬州八中任教务主任,父亲凭借与校长的私交,让校长将儿子的每月薪金直接送到家里,而朱自清本人不得支领。这种专制式的家长统治激怒了朱自清。一个月后他愤然离去,到外地执教。父子从此失和,这年冬天他不得不接出妻儿,在杭州组织了小家庭。1922年暑假,他想主动缓解和父亲的矛盾,带着妻儿回扬州,但父亲先是不准他进家门,后则不予理睬。过了几天没趣的日子又悻悻而去。以后父子之间的裂痕越来越深,这就是《毁灭》中所说的“败家的凶残”“骨肉间的仇恨”。1923年暑假虽又回家一次,但与父亲的关系仍未好转。

看得出,全然因了生活所迫,父亲才无奈地“下调”了对长子明显的“优先照顾”并且有所“触怒”;我也相信,这种“下调”并“触怒”,在老父那里,是伴随着岁月的长期煎熬的;我还相信,朱自清在这段被父亲“下调”且逐渐“触怒”的日子里,积聚了些许“邪恶”的“自私”念头。翻一下朱自清1924年在浙江的日记,可见他生活开支毫无计划,贪昧以致伤身,借钱当物的记录比比皆是。养活妻儿尚嫌窘迫,更不要说周济老父。俗语谓“不养儿不知父母恩”,青年朱自清实在不像一个好父亲。他在《儿女》一文中说:“我是个彻头彻尾自私的人,做丈夫已是勉强,做父亲更是不成。”

朱自清自己还回忆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里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只是写实。”“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朱自清1947年7月1日答《文艺知识》编者关于散文写作问题。)

这就清楚不过地表明,朱自清是怀着巨大的悔疚来写《背影》的。

三、末段蕴含的重大价值

我们不妨这样来做一下:末段只保留最后一句“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行不行?结构上完全可行。可是,阅读效果怎样?大打折扣。为什么?通俗地讲,前文内容似乎一下子“瘪”了下去。所以,末段的存在,非同一般。概而言之,它使得文章的深广度同时得到巨大拓展。

一方面,应该说,《背影》前部大半,“点”的描写已经足够,这里则由点及面,简要陈述:父子奔波劳碌,家中光景每况愈下,尤其是父亲劳苦一生,独力支撑家中诸多大事。这从阅读心理上根本性地确立了父亲的“颓唐而高大”的形象。基于前因,设身处地,表明自己彻底理解了父爱中途生变即“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之因,并用“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这释然的一转,从父爱再续、自己忏悔的角度,主动承揽下自己的所有错误和责任,也就为这来之不易、血浓于水的父子深情作了最合人情、国情,最合阅读心理的定论。这样的广度拓展,实际上也同时大大增加了阅读活动中主客体参与的整体深度。

另一方面,看似简单的点面结合,又带来巨大的文本张力。教师需明白,文本结构的价值,绝不仅仅是“呼应”“照应”之类,就如同房屋结构,不同设计,其支撑力、预应力也大为不同。本段除了大家熟知的前后呼应作用,更重要的还在于聚集形成巨大的内在张力,这种张力又在于,将文章前部二、三自然段叙写的几件具体的家庭变故“还原”为一种“惨淡”的“背景”,从而阐释了父亲“待我渐渐不同往日”的亲情演变因由,又反过来,沿着“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和“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所提供的空间长度和宽度,阅读能力强的读者定将在显而易见的买橘子背影之外,寻获到另一份来自于朱氏父子重拾遗落亲情历程所释放的人类生命原始力量:人性。甚至,我们还可以这样掂量:《背影》,是否掺杂了些醒悟的儿子不敢直面“颓唐”老父而借“背影”进行忏悔的影子?

四、基于末段内容开拓深化的文本教学策略

《背影》全身是宝。教师引领学生解读甚至欣赏这篇散文,若只关注买橘子细节,是浅俗的。重视并能合理全面深刻解读最后一段包括前面的几个散叙段落,是出色教学本课的重要条件,如上所析。

但是,是不是像朱自清父子某段时期龃龉矛盾及其本质,都需要告知和解读给初中学生,或者是不是都要靠发掘别人资料然后展示给学生呢?我认为基本是否定的。因为父子之间如此复杂的恩怨情仇,一般不是懵懂童少一两节课所能体悟。同理,更重要的是,父亲去买橘子,转过身去还要转过身来,这个“背影”若无象征别离的意味,也就无法符号化。显然,如果去掉买橘子的背影,这篇文章就撑不起来了,因为其他几个背影都由此衍化而来。可见,这个背影的情感分量和象征功能如此深远,这就使整篇文章内涵极其深厚沉重,因此,教学中要尽可能让琐细的家庭纠葛恩怨引发学生的兴趣。从这个角度说,近些年那些纯粹观风赏景,不讲内质,或小资或迁就或虚情假意的应时文字不断蚕食包括《背影》这样的经典的局面带来的负面作用,是令人担忧的,需要认真对待、处理。

所以,我们不可以放弃对教学内容深刻性的求索,相反,更需要重视教学行为,从各个角度不断予以强化,如采用以下几条具体教学策略:

教学目标的设定,需大胆突破传统规定,把对父子情深的进一层理解(相对于普通关怀、口体之欲的满足等简单理解),及学生能够较为恰切地类比、举例、回忆、陈述自己或他人相近经历经验(如莫怀戚《散步》的内容等)作为教学重点难点,以尽可能提升学生的感悟认知水平。

课堂教学的模式,围绕教学目标达成,宜采用“情知对称”四分教学模式,即情知分类,能级分层,训练分步,教材分型,其核心是借助教材所蕴含的情感因素,在教学中,让它成为培养学生“情知对称”的人格与智能双向平等发展的“黄金三角洲”(即教学模式、人格与智能双向平等发展),以使不同学生获得丰富的情绪体验和人性体认。

一个王朝的背影 篇8

在地产界一路高歌猛进的顺驰,终于垂下了高昂的头。绷到极限的资金链、问题百出的项目、混乱无序的管理、危险的运营模式……一个衰败王朝落寞的背影中,其实蕴含着很多东西。

顺驰神话的破灭

9月5日,香港上市公司路劲基建有限公司入资顺驰中国控股有限公司的协议正式签订,路劲基建将分步向顺驰中国注入12.8亿元资金,并于入资完成后持有顺驰中国55%的股权。顺驰创始人孙宏斌在顺驰中国一股独大的局面,至此改变。曾经的“地产骇客”、“地产戴尔”,顺驰王国改弦易张

在全国“不计成本”地拿地,曾是顺驰最令业界侧目的行为。2003年起不到三年的时间,顺驰购置土地的金额便超过100亿元,现金流和速度成了“顺驰模式”的代名词。所谓“顺驰模式”,即2002年国家施行土地“招拍挂”政策后孙宏斌制订的一系列快速扩张计划。有人形象地描述为“现金流——土地——现金流”模式。其特点是不惜以极高价格拍得土地,在预付小部分定金后,再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启动项目建设,迅速推向市场,以销售抵偿所欠土地款及银行贷款。

这样的战略令顺驰常以超过招标价值两倍的代价抢得稀缺地块,同时本应为企业视为根本的成本与利润必然就被忽略。顺驰何以能这样做呢?据原顺驰某高层透露,这与当地政府不无关联。通过与当地政府的交涉,顺驰往往只需要支付10%左右的首期款就可获得地块运作权。这就使得顺驰一个地块的运作周期从普通公司的18个月左右缩短至半年。对于任何一块看中的土地,顺驰在拿地之前就着手做项目方案,也因此,顺驰能够在拿地的第二天报规划,半年之后就可以上市!在短短两年时间内,通过不惜一切代价拿地,顺驰迅速扩张至全国十余个省的数十个项目。

这就是孙宏斌在公司上下极力宣传的“快”,该理念统治了顺驰整个的发展历程,最终见证了顺驰神话的破灭。而恰恰,这个神话的终结者,追根溯源,就是这一违背常规的发展速度!

2004年,接踵而至的挫折终令顺驰危机频发。宏观调控政策出台使市场一度陷入观望,顺驰中国分布在全国的部分楼盘,特别是位于调控重灾区长三角的楼盘销售不畅,回款不力。宏观调控是一个重要诱因,但根源还在于其过快扩张盲目冒进所造成的管理滑坡。在一路极速行进过程中,顺驰扩张模式的隐患也在不断“滚”大。即使没有宏观调控,顺驰缺乏根基的人力资源以及紧绷的资金链也迟早会出问题。

顺驰破产的启示

顺驰的异军突起,曾为中国地产界注入了一股青春的活力和血性的气息;如何面对顺驰,是对中国地产界判断力和胸怀的一次考验;而对现在的结果如何反思,则是接下来我们真正应该关注的。

跑马圈地要量力而行

盲目的没有效率的速度(所谓“快”)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无视自身资金和管理能力而盲目扩张,必将带来致命的三“高”:高土地成本、高财务成本、高人力成本。顺驰以政策来追求一个“快”字,即尽可能快地缩短项目运营时间,尽可能快地加速资金的内部流转,尽可能快地扩大销售规模等,以建立一个所向无敌的地产王国。这一“快鱼”理念使得现金流已超越了负债率成为孙宏斌最为关注的财务指标之一。郎咸平先生说,房地产是传统产业,需要其他产业来互补,才能消除行业风险。香港房地产业的风险管理普遍遵循“20%+5%+产业互补”,即20%的资本负债率和5%的现金资产比,这是香港业界公认的最稳定、最健康的指标。与此相比,顺驰显然太过火。

过程可以尽量缩短,但不可无视。前期疯狂扩张让孙宏斌尝到了甜头,但是,当顺驰的快速规模扩张无法承受其财力之重时,顺驰王国的终结也就临近了。

社会责任感是根基

企业扩张不能以牺牲企业未来的发展潜力和基础为代价,社会责任感的丧失将给予企业致命的打击。顺驰的管理风格恰恰体现出社会责任感的缺乏——项目在追求速度的同时并未能保证质量。据天津某些业主反映,顺驰的项目存在多方面问题:习惯性延期交房、房屋质量严重不过关、偷换装修材料、单方面改变规划……毫不夸张地说,顺驰在向全国急速扩张的同时,其项目的质量问题也随之延伸到全国范围。

做一个好企业,其目光自然不应只盯在某一个项目身上,做好每个项目才是做好企业的基础,这是一个具有责任感的企业最基本的准则。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楼盘就是其发展的根基。根基不牢,何以求稳?

无视风险,一定危险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有风险意识,要注重对风险的防范和把握。顺驰对于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前景一直未曾有科学合理的定位,可以说,在其成功的背后,离不开相当的“侥幸”因素,也因此,它更忽略了自身经营中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政策风险、市场风险等风险因素。即使在经营状况良好的条件下,仅仅是金融风险也会使一个在其他各个方面没有任何瑕疵的企业覆灭。离开了金融的支持,任何企业都不可能有长足的发展。宏观调控政策对顺驰造成的冲击也是其缺乏风险意识的表现。顺驰模式的“抗震系数”很低,在操作过程中,只要出现很小的一个纰漏,就会出现连锁反应。正因如此,即便没有“国六条”,只要有一点冲击,别的企业可能都没反应,对顺驰来说都可能是灭顶之灾。

一个新项目还没有获得收入,就不断地开发另外的新项目,背负着70%负债率的担子,不懂得做好财务风险防范,没有危机管理意识,一味地盲目扩张……顺驰神话的破灭是偶然中的必然。

要遵守政企 “游戏规则”

要正确定位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不可无视市场规则、无视法律。顺驰高速扩张不仅仅是因为孙宏斌的执着与冲动,在很大程度上还是由于制度缺陷所致,或者说,是地方政府把孙宏斌送到了“绝境”。 在“招、拍、挂”制度下,如何让地价在新的制度下不断上涨是各地方政府最关心的问题。孙宏斌的商业模式就是顺驰和地方政府之间“双赢”的共识:顺驰在政府土地招、拍、挂时尽力叫高价格,这有利于维持本城市的房地产的虚假繁荣;在高价拿地之后,拖欠政府的土地价款,这有利于维持顺驰的资金循环。政府与顺驰是各取所需。顺驰依靠着与地方政府之间的不正当利益关系来维系了其资金的周转,也因此被很多人认为是一匹破坏行业竞争规则的“害群之马”。如今,顺驰的故事已经谢幕,但要使顺驰的悲剧不再重演,应该更多地反省制度上的缺陷。

钻空子当心头破血流

市场经济并不排斥计划,也不拒绝宏观调控。市场存在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一面,须通过国家对市场活动的正确引导和有效的宏观调控,加以弥补和克服。目前房地产市场的制度缺陷为许多企业的不健康膨胀创造了条件。可以想象,顺驰为什么可以违背企业的发展常识在短期内兴起,又怎么会在短期内终结?最为重要的是,房地产企业看到了目前的市场体制弊端为实现它们的梦想创造了条件。可以说,尽管在2005年顺驰的发展已开始举步维艰,但如果没有今年一系列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政策的出台,顺驰还可能借制度缺陷而维持下去。但是,当房地产市场的制度在改变和完善时,像顺驰这种想借助市场的制度缺陷而得以生存的企业就会寿终正寝了。这就是目前国内一些房地产企业资金链断裂后的必然结果。只有充分发挥市场的力量,实现优胜劣汰,加上适度的宏观调控,差的企业被市场无情的淘汰掉,才能让好企业活的更好。这是市场经济的铁律!

会扩张,也要会守成

尤其当一个企业在急速做大的时候,特别需要一个成熟的团队,一套完善的制度,这样才能把外界变化带来的影响减到最小。孙宏斌自己曾说过,顺驰的问题出现在缺乏基本的流程和制度,应该标准化和制度化的事情上无章可循。顺驰靠激情、速度、投入和狂热,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能的高目标。但是一个企业只靠激情和速度是不行的,未来的长足发展还要靠体系的搭建和成熟、流程的科学和规范、工作的高效和细致。这些基础平台将保证企业的专业特色和一贯性,保证企业队伍的不断强大。忙于跑马圈地的顺驰在走过规模扩张的阶段之后,面临的就是这种“打天下易守江山难”的技术难题。同时,顺驰还存在任人唯亲、排挤新人的情况,管理无章法,纪律不严明。

上一篇:那年优秀作文下一篇:描写植物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