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与葡萄酒文化论文

2025-02-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葡萄与葡萄酒文化论文

葡萄与葡萄酒文化论文 篇1

学 院: 工学院

班 级:09机制二班 姓 名: 胡译文

学 号:200940614221 课程论文题目:《浅析葡萄酒鉴赏与文化》 课程名称: 《葡萄与葡萄酒文化》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成绩评定教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浅析葡萄酒鉴赏与文化

生:胡译文

(工学院09机制二班,学号:200940614221)

摘 要:

葡萄酒的品味,大致可以分为看﹑闻﹑尝、悟。有经验的品酒的人可以从酒的颜色看出葡萄的年份,从酒的香味闻出葡萄的品种,从酒的口感尝出葡萄的成熟度,用心灵的感悟体验出葡萄的情怀;从而欣赏和追随生命中的每一次美丽。

鉴赏珍贵的葡萄酒,需要品酒师有足够的耐心,严谨的态度,放松的身心,最佳的感觉;需要宁静优雅的氛围,清新明亮的环境,理想宜人的温度以及轻薄透明的郁金香杯

品味葡萄酒的整个过程都优雅而具有技巧。从观看开始,启瓶,斟到,摇晃,闻酒,品尝,回味;在敏锐的灵性的感悟中,每一个动作都是那样的优雅而从容。

关键词:葡萄酒 鉴赏 文化

导入语:

“葡萄美酒夜光杯”葡萄酒作为天赐神酿,代表的是高贵,典雅与艺术。那一杯醉心的绚丽,是大自然最纯真的生命。每一丝滋味,每一次凝视,每一分感悟都是心灵的融入,是对灵魂的洗涤,让生命得到升华。葡萄酒带着法兰西的高贵与优雅,高加索的风情与隽永,让人浸蕴在几个世纪的浪漫情怀中,去欣赏那超越凡尘的诗情画意,让这珍贵的生命原液,传承着人类的精神财富,延绵着历史的文化底蕴。

品味葡萄酒是一门高尚的艺术。当琥珀色的酒液缓缓流入玲珑剔透的郁金香杯,在酒液与酒杯的悦耳的共鸣声中,随着优雅舒缓的爵士乐的低吟浅唱翩翩起舞的时候,眼前那迷人的凝脂的光泽,早已让心变得安详,灵静,舒缓,典雅。在一阵沁入心脾芬芳中将整个世界遗忘。当温酝滑爽的甘霖在唇齿间回荡,你会觉得这能让思想和情感飘荡起来,去任何一个自己想去的地方的不是酒,而是一首诗,一首联系灵魂与自然的诗,因为它能让生命燃烧出轻柔的火焰。

一、葡萄酒的鉴赏

(一)、观看

就如同鉴赏一件稀世珍宝一样,品评葡萄酒首先从眼睛开始。优秀的品酒师可以从葡萄酒的外观辨出其品质特性,成熟程度以及贮藏时间,对法兰西情有独钟的还可以看看酒瓶背后的标签上的国际编码是否以三开头。葡萄酒的酒花也需要仔细观察,酒的标签就是酒的身份证,上面列出除了酒的许多信息,通常有酒的产地,葡萄品种,生长年份,装瓶年份,出品国,酒庄名称,酒的名称,酒的品种,装瓶容量,酒精度,调酒师,鉴定师,还有酒庄的标志,有些传世的酒庄或者古老的贵族,其酒庄标志都具有收藏价值。对资深的品酒师来说,细细的观赏一瓶葡萄酒更能获得内心的愉悦与精神的满足。

(二)、启瓶

启瓶是优雅并且有技巧的动作。将一瓶葡萄酒展示过后,用小刀从瓶口外缘处将封口小心的割开,然后用开瓶器,一般是一把带木柄的螺旋钻、蝴蝶形开瓶器或杠杆式开瓶器,对准木塞中心,将螺旋钻慢慢的拧入木塞,然后紧扣瓶口,再平稳的将把手缓缓拉起,将软木塞拔出;当木塞快要脱离瓶口时,要将木塞轻轻拉出——避免发出响声——整个开瓶过程中都应尽量保持安静的氛围。软木塞取出后应先观察一下,一是观察塞子上面是否有特殊的符号或标记,若有则塞子也值得珍藏;二是观察软木塞是否潮湿,若潮湿则证明这瓶酒的保存方式较为合理,若否则该酒可能应保存不当而变质;同时还可以闻一闻酒塞,从而进一步确定酒的品质。为了让饮用时葡萄酒的味道更香醇,酒香更纯正,在斟倒之前可让以葡萄酒呼吸一段时间,其作用是让酒精被氧化为酯,从而更好的释放其香味,但一般不超过三小时。而陈年的佳酿为了保持其“醇香”,一般在饮用时启瓶。一切就绪后,就可以开始正式的斟倒了。

(三)、斟倒

斟酒时,不宜斟倒过满,要将杯中的空间留一些出来,便于观色闻香,同时也避免了举杯时将酒溢出的尴尬。一般红葡萄酒斟倒三分之一杯,白葡萄酒斟倒三分之二杯,便于酒的芳香萦绕于杯口。

右手托住杯底,倾斜45度,观察酒的颜色、光泽、浓度与清澈度等要素。高品质的葡萄酒澄清、透亮、有光泽。新酒的颜色清晰鲜明,而陈酒则略带黄褐色。观察时可发现酒液与杯壁之间有一层水状带,这是酒精度的体现,水状带越宽则表示酒精度越高。水状带的颜色则能体现酒龄,淡蓝紫色表示4年左右的酒,砖红色表示6年左右的酒,琥珀色表示9年左右的酒,而过期的酒则带橘红色。

(四)、闻酒

将葡萄酒逆时针轻轻振荡几圈,然后深吸一口新鲜的空气,让鼻子的变得灵敏,再将鼻尖伸入杯内短促的轻闻几下,上帝之子的细腻幽雅的浓郁香气将沁入心脾,或是清新淡雅,或是浓厚芳郁,或是细腻婉约,或是厚重强劲。葡萄酒的醇香通过鼻子透入身体使品者判断出酒的品质与优劣,成熟度与酒精度。当振荡时还可以观察到酒体挂在杯壁上,看酒体从杯壁上流下的速度可以判断出酒质的优劣,酒越粘稠,流下速度越慢,酒质越好。

(五)、品尝

品尝剖萄酒之前要保持口腔的清新,尤其是不要吃甜食,否则在品酒时会有酸、涩、苦之感。品酒时先小啜一口,让酒布满整个口腔,用味蕾充分感受酒的质感,让酒在口腔中畅游几个来回,并延伸到喉头底部。要充分感受酒的魅力,首先要将酒放在口腔前部舌尖部位让酒温热,是各种香味缓缓逸出,让酒的魅力发挥到顶峰,这时能感受到天然的甜,单宁的涩,酒精的暖等各种相互糅合的味道。不同的葡萄,不同的年份,不同的产地,不同的气候,不同的酿制方法都能让酒的味道千变万化,或柔滑爽口,或妩媚多情,或刚劲猛烈„„,不一而足。品酒如品诗,一千个品酒师就有一千种酒的内涵,个中滋味与玄妙只有细细感悟才领略。

(六)、回味

葡萄酒的回味是无穷的。香而不浓,复杂又有深度,回味悠长,味道平衡:协和、甘洌、醇正、温润、丰满、细腻、悠远„„真正的好酒是醇美无暇,让品尝者心情愉快的,那种奇妙而温馨的感觉只有品尝佳酿后才能获得。

珍贵的葡萄酒就如同一曲完美和谐的乐曲,让人的灵魂的到滋润,精神得到满足。在品酒的过程中,全身的每一根神经都分外敏感的感受着葡萄酒的韵味,每一个细胞都尽情吸收着上帝之子鲜血的滋养,每一个毛孔都用力的张开着呼吸着这天地精华的芬芳。

二、葡萄酒的文化

我国是世界人类与葡萄的起源地之一,我们的祖先发现并使用过自然生成的葡萄酒,所以说葡萄酒在中国“古已有之”。

中国古代文化中葡萄也被称为“葡桃”、“蒲桃”、“蒲陶”、“蒲萄”。从周代开始,我国就有了葡萄与葡萄酒的记载,根据《周礼》的记载,在3000多年前的周朝,葡萄就是皇家果园力的奇珍。到了汉代,葡萄的种植已经具备一定规模,此时的葡萄酒就已经十分名贵,《三辅决录》记载:佗又以蒲桃酒一斛遗让,即拜凉州刺史。就是说孟佗用20升葡萄酒换了个省长,可见当时葡萄酒身价之高,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之高。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葡萄酒 3 的生产和消费进一步恢复与发展。魏文帝曹丕尤其爱喝葡萄酒,在帝王的带领下,葡萄酒日渐成为王公大臣、社会名流的宴席上的必备美酒,葡萄酒文化日渐兴盛。当时文人雅士的诗词歌赋有很多提到了葡萄酒,陆机在《饮酒乐》中写道:蒲萄四时芳醇,琉璃千钟旧宾。诗中描绘了王公贵族们的奢侈生活,此时的葡萄酒已经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

转入盛唐,葡萄酒已经不再是贵族的专属品,一般的百姓也能饮到葡萄酒。此时的葡萄种植已经比较普遍,葡萄酒的酿造技术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酒仙”李白有诗云:“蒲桃酒,金叵罗,吴姬十五细马驮。”而他的《襄阳歌》实际上就是一首葡萄酒醉歌。脍炙人口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也诞生于这个时期。到了宋代,由于连年战火,葡萄的种植与葡萄酒的酿造都陷入了低潮。南宋时期,因为葡萄产区的沦陷,葡萄酒业的发展停滞不前,中原的葡萄酒酿造之法几乎失传。蒙古人用铁骑踏出来的王朝,却为中国古代的葡萄酒业与葡萄酒文化带来了鼎盛时期。在元代,葡萄种植业、葡萄酒酿造业都较之以前上了一个新台阶,葡萄酒文化也逐渐融入到文化艺术的各个领域,除了葡萄酒诗之外,还有大量以葡萄为主题的绘画、词曲等,葡萄酒文化十分浓郁。明代以后,由于各种酒类的出现,葡萄酒的发展进入低谷。

清末民初,中国的葡萄酒业迎来了转折点,公元1892年爱国华侨张弼仕个人投资30万两白银在山东烟台创办了张裕葡萄酿酒公司,从此中国开始了近代的葡萄酒生产,葡萄酒酿造进入了工业化生产的新阶段。1912年孙中山亲临张裕葡萄酒公司,题赠“品重澧泉”,给予了张裕葡萄酒很高的褒奖。1914年,公司正式出酒,即在当年举办的南洋劝业会上获得最高优质奖章。1915年,在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商品博览会上张裕葡萄酒一举摘得四枚金牌,从此驰名中外。

在今天,葡萄酒已经成为社交场合的必备饮品。微晃酒杯,轻啜浅闻,谈笑间,成功已握手中,气度优雅,风度翩翩,举手投足间透露着高贵从容。葡萄酒尤其是珍贵的葡萄酒是身份与品位的象征。无论是在酒会还是在宴会上,葡萄酒都越来越被人们所推崇,它所代表的是一种生活境界。在淡雅的氛围,低吟的爵士中与三五知己品味杯中的佳酿,是多么美妙的事情。随着西风东渐,中国人在饮用葡萄酒时,也有了法兰西的浪漫,再结合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诗情画意,更使品味葡萄酒有了一层超越尘世的意境。

五、结束语:

要正确饮用葡萄酒就要懂一点葡萄酒的知识,没有一定的鉴赏水平就无法发现真正的好酒,没有正确的饮用方法也可能错失最好的饮酒时机,葡萄酒的享用必须有文化来引导,没有葡萄酒文化的底蕴也很难体悟到葡萄酒的玄妙之处。鉴于饮用葡萄酒之风在中国日渐兴 4 盛,提高对葡萄酒的鉴赏能力与文化素养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葡萄酒所代表的是艺术与精神,它是有生命的躯体,能给人带来阳光与温暖,“它具有最为丰富、平衡的精神,飘逸而沉着,连接着天地。”

参考文献:

葡萄与葡萄酒文化论文 篇2

法国作家梅里美的散文中写到:“壁垒,塔楼,棱堡,城垛,碉楼,还有成片的葡萄园,舒缓的河流和荫翳的道路。真是奇异无比,浪漫到家了……”这就是法国酒庄的写照了。和法国人的浪漫一样,酒庄承载的又不仅是浪漫,还蕴涵了法国的历史和文化,担当着法国重要的经济重任。

1.8公顷葡萄园蕴育世界级品牌

在近几年全球葡萄酒消费在逐年有所减少,法国葡萄酒的市场份额也由于非传统葡萄酒生产国的大量涌入有所减少,但葡萄酒依然像法国一张耀眼的名片,源源不断地创造财富。法国,全国三分之二的国土都能种植葡萄,在著名的十三个葡萄酒产区内,拥有近8万家左右的葡萄酒庄园,80余万公顷的葡萄园种植面积,出产4 6亿公升的葡萄酒产量。这些酒庄都拥有长达几个世纪甚至超过千年的历史。无论从品质和名气都堪称经典,同时从文化、历史、质量上,得到全世界葡萄酒爱好者的公认。在英国、美国等著名的拍卖会上,那些售价不菲,被投资家追捧的世界名酒大部分是法国的列级名庄。

这些酒庄都是一个个金字招牌,让人们强烈地感受到,法国是全世界最会创造品牌,最懂经营的国家。罗曼尼·康蒂酒园坐落在勃艮第,面积仅有1.8公顷,却使得全世界的亿万富翁尾随其后,不惜重金来俘虏她的“芳心”。英国《Decanter》杂志发表过一篇《价与天齐》的文章称,一瓶1999年份罗曼尼·康蒂在刚上市时的售价为750英镑,现在的成交价格大约是2100英镑。一位藏有600瓶罗曼尼·康蒂的收藏家说:“如果一上市就把它买下来的话,罗曼尼·康蒂会是铁赢的庄家,不管是哪一个年份。好的年份,像1990年或1999年,利润更丰,像镀了金一样。”

“精雕细作”的小农作业模式

葡萄酒对于很多国家来说是一种农产品,一种带酒精的饮料,但对法国人来说是文化,是生活。这种葡萄酒文化和生活的灵魂又凝聚在那遍布全法国的葡萄庄园里。世界上的酒庄最早就起源于法国,每个酒庄面积都不大,但是从种植、酿造和销售,这一系列工作都在酒庄中完成。所以不论从葡萄品种的选择,还是种植方法和酿造方法都体现出酒庄独一无二的特性。

之所以选择这样的方式,其实也是出于对最终葡萄酒的风格和质量的控制。讲究葡萄的种植、管理、葡萄酒的酿造到销售一条龙作业,把葡萄酒的质量控制前移到种植的每个环节,实行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控制,在每一个环节上保证酒的品质,也最大可能地体现自家的酿造风格。由于每个庄园的规模都不大。精工细作是这些酒庄一直坚持的工作态度。以波尔多地区为例,该地区共有1 1万公顷葡萄园,却有1.2万家酒厂,一家平均下来只有9分地,是典型的小农作业模式,而且大约有400多家经销商,来做整个波尔多酒走向世界的销售工作。“精工细作”的方式,造就了法国葡萄酒自己的特点,自己的风格;酒庄本身的历史与文化的沉淀,体现了酒庄胜名的品牌与高雅的品质。

严格的政府监管和保护

法国政府在保证葡萄酒的品质上探索了很久,经历了许多的波折之后,才建立起比较完善的葡萄酒管理体系,并且写入法律,严格管理。

今天,法国政府在法国葡萄酒的品质管制机构已经趋于完善,所有法国葡萄酒都受到4个机构(INAO法国国家葡萄酒及烈性酒控制命名管理局、ONIVINS法国国家葡萄酒行业管理局、DGCCRF法国国家竞争、消费、反欺诈管理局、DGI法国国家税务总局)一系列的监督。从生产、流通、标签,法国政府都有相关的管理部门对这几个重要的环节进行严格管理。同时,法国葡萄酒各个地区、酒园、葡萄品种、产量等管理清晰、细致,并且可操作性强。如果有的酒庄不符合这些要求,或者投机都会受到很严格的处罚。这样的方法,也被后来的意大利、德国、加拿大效仿。所以,在购买法国葡萄酒的时候,从酒标中就能得到正确的产地、酒精度、级别等信息。

同时,法国政府很注重在国际市场上对法国葡萄酒的保护。原产地域产品命名保护制度(以下简称原产地命名)最早源自于法国,是一种保护特色产品的强有力的法律手段。因为产品的特征来源于产地,是产地赋予它一个与众不同的个性,与现代工业生产中不惜代价的、强大的生产力机制不同,原产地命名产品注重的是百年传统、特性和质量。

百年老店,历史和文化是精髓

葡萄酒是个特殊的,极具创造性的产物,法国的酿酒师和品酒师们一直遵循一个原则:只有永远的发现,没有彼此的取代。这就是葡萄酒的魅力所在!从葡萄酒产生,到现在几千年的历史中,人们一直在探索其中的奥妙。法国虽然不是葡萄酒诞生的地方,葡萄酒的种植和酿造技术却在这里达到了辉煌,现在已经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法国很多大学拥有这个专业,并且还有专门的葡萄酒学院。这些是“时间缔造”出的葡萄酒的灵魂。

法国葡萄酒的历史一直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600年,腓尼基人将葡萄酒的种植技术和葡萄酒酿酒工艺出口到欧洲国家,尤其在法国南部,建立了以生产和酿制葡萄酒为主业的Massilia (现在的马赛),葡萄酒成为人们佐餐的奢侈品。从那时侯起法国的葡萄酒开始启蒙。

葡萄酒:文化体验是根本 篇3

近年来,中国葡萄酒市场以年均20%的速度迅速增长,而同期国际市场增速只有1%〜2%,与此同时,进口葡萄酒大举进入,抢占中国市场。2011年全国瓶装进口量约为5万吨,同比增长55%;桶装葡萄酒进口量为3.3万吨,同比增长47%。随着中国中产阶级的不断壮大及对品质生活的强烈需求,中国葡萄酒市场潜力巨大,将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七大葡萄酒消费市场。

中国葡萄酒市场尚待催熟

从整体而言,中国葡萄酒消费市场尚处于新生成长阶段,呈现出诸多变化。

1.地域文化影响葡萄酒的选择。在中国,消费者认为酒水是身份的象征,很在意自身身份的匹配及酒桌交际的认可。故而中国葡萄酒市场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地域的独特习俗文化影响了消费者对葡萄酒的选择。不同区域的人呈现出不同的消费习惯,如北京人讲究品葡萄酒的文化与内涵,上海人讲究葡萄酒的品牌,广州人讲究葡萄酒的口感等。

2.消费者缺乏对葡萄酒品牌认知。从整体而言,大多数消费者对葡萄酒品牌,还缺乏真正的认知。目前,中国葡萄酒市场正处于群雄并起的状况,以张裕、长城为代表的少数全国性品牌及高端进口品牌占据第一集团,而天津的王朝、烟台的威龙、北京的丰收、云南的香格里拉、吉林的通化、甘肃的紫轩等区域强势品牌占据第二集团,此外市场上还有众多的地方中小葡萄企业在第三集团苦苦挣扎。对于葡萄酒市场的三个集团来说,都面临着抢占消费者心智,做大做强的机遇与挑战。

3.葡萄酒消费意识的觉醒。中国消费者对葡萄酒的消费意识正在逐步觉醒,正从被动转向主动。葡萄酒市场已步入供过于求的买方市场,这意味着理性消费时代的来临。对于葡萄酒企业来说,应从教育消费者,慢慢转向引导和迎合消费者的消费意识,以专业的葡萄酒文化和精准的推介力服务消费者,帮助更多的中国消费者了解葡萄酒世界的精彩,使其在更为有品位的同时获得最合适的产品。

4.国产葡萄酒同质化严重。在中国本土,酿酒葡萄品种的单一,使得葡萄酒产品的同质化严重,缺乏个性。如红色品种中超过60%为赤霞珠,白色品种中超过70%为霞多丽。如此高度集中的单一品种,很难适应中国地域广阔、酿酒葡萄产区自然条件各不相同的生产局面。各产区缺乏独特而有优势的酿酒葡萄品种,从而导致葡萄酒产品的品种单一,个性不突出的局面。

5.进口葡萄酒向中低端扩展。目前,进口葡萄酒在高端依然牢牢地占据主导地位,但当葡萄酒消费文化的培育在中华大地初见端倪之时,进口葡萄酒一方面在地理位置上从沿海地区往内地层层推进,另一方面在品牌上向中低端的日常餐酒扩展,试图进一步融入尚不算富裕的普通中国人的日常餐桌。同时,中国本土酿酒葡萄距离三十岁黄金树龄尚缺10年,这对于进口葡萄酒来说,在中国还有十年以上的机会,但商业暴利的机会只有3〜5 年的时间。

6.舶来品式葡萄酒文化难以触动消费者。尽管葡萄酒产业已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已有百年,但在有意与无意之间一直带着强烈贵族气质的舶来品式西方葡萄酒文化烙印,未实现文化的本土化。显然西方贵族式的气质不能真正触动中国消费者的深层情感,故而无法在中国真正形成品葡萄酒的氛围。

葡萄酒文化体验策略

在中国,葡萄酒属于非功能性、非生活必需品。因此,葡萄酒企业应站在文化层面上实施体验营销,以适应中国消费者超越产品本身的多样性消费动机(如图1)。

以文化品鉴打造文化体验营销

以文化品鉴的方式展现葡萄酒文化就要使消费者体验葡萄酒背后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博得其认同感,从而形成对品牌的忠诚度。而要将葡萄酒文化融入体验营销之中,其关键在于构建文化价值链,通过具有亲和力的文化将产业链各方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发挥协同效应,为企业创造新的核心竞争优势。

1.在推广上,葡萄酒企业多数采取原产地传播的方式。原产地传播即为将葡萄酒的酿酒葡萄地理原产区作为文化体验传播的重点。就目前来看,传播原产地的特色,对整个行业和单个企业在市场份额扩张上都是有好处的。在中国的酿酒葡萄十大产区中,各个产区并没有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差异。通过宣传原产地,不仅让消费者体验到更为真切的葡萄酒文化,也在消费者心智中留下原产地的差异化,以培育和强化消费者的忠诚度。

最近,波尔多葡萄酒行业协会正式启动全新波尔多葡萄酒广告宣传活动,该广告创意视觉呈现了波尔多葡萄酒产区的迷人风景,每一则广告均展现一个真实动人且趣味盎然的葡萄酒享用瞬间,把受众直接引入如梦如幻的童话世界里,激起与波尔多葡萄酒传奇与历史相关的无限遐想。其广告语“波尔多葡萄酒,优享时刻!”也传达出波尔多葡萄酒所蕴涵的生活方式。

2.在经营上,很多葡萄酒企业采取以文化体验为核心的综合营销模式。目前,国内外的葡萄酒企业较多地采取了集品牌宣传、葡萄酒文化培育和利润创造于一身的经营模式,为消费者提供集葡萄种植、葡萄酒生产与研发、生态旅游、文化展示为一体的葡萄酒文化体验。

2007年6月成功开业的北京张裕爱斐堡国际酒庄采取“四位一体”的经营模式:在原有葡萄种植及葡萄酒酿造基础上,爱斐堡还配备了葡萄酒主题旅游、专业品鉴培训、休闲度假三大功能。在2010年4月还设立“张裕爱斐堡艺术中心”,定期发布极富收藏和鉴赏价值的艺术品。

中粮君顶酒庄所属的高端葡萄酒会所——君顶华悦俱乐部,目前在一线城市成功布局20家。俱乐部的主要功能包括高端葡萄酒的销售、葡萄酒文化推广、美食与美酒的搭配以及为会员提供个性化服务,包括商务酒会、晚宴等。此外,还将葡萄酒与奢侈品、艺术品相结合,开展艺术讲座、美酒与艺术品鉴赏等跨界活动。

对于葡萄酒产业十分发达的国家来说,葡萄酒文化体验游已经成为了休闲度假的潮流,而对于中国来说,不过是刚刚起步,尽管如此,葡萄酒文化体验游在中国却是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葡萄酒文化体验游是伴随着中国葡萄酒市场的逐步成熟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的文化体验营销渠道,同时也能为企业带来新的利润来源。各葡萄酒产区相继亮出各具特色的葡萄酒文化体验游王牌,从而在近几年,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葡萄酒文化体验游风暴,这其中,酒庄文化体验成为了一股新势力。

最近,北京市通州小邓大运城堡酒庄里迎来了各地游客,正式启动体验式旅游。金秋时节,这家城堡酒庄有150个国内外有机葡萄品种供游人采摘,进入寒冬后,又能提供醇香的干红葡萄酒、烧菜的葡萄籽油。游客可以在这里参观酒坊车间、品酒厅等,还可以在酒庄的景观房小住。

构建多样化文化体验终端模式

要打造具有文化内涵与深厚底蕴的高端葡萄酒品牌,需围绕葡萄酒文化的推广和品牌文化的传播,采取渠道推广模式。渠道推广模式就是葡萄酒企业借助渠道网络(如专卖店、酒庄等),有步骤地向终端消费者推广葡萄酒文化体验。葡萄酒属于非功能性、非生活必需品,要想快速发展,必须通过葡萄酒消费文化的培育与普及来扩大市场基量。企业直接针对以分散形式存在的普通消费者做葡萄酒文化培育,费用及操作难度无疑很高,但通过借助自身渠道网络组织有步骤地向终端消费者推广葡萄酒文化体验,则可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

葡萄酒企业很重视通过零售终端的渠道推广模式来传播葡萄酒文化,采取了多样化的葡萄酒文化体验终端模式。目前,常见的葡萄酒文化体验终端模式包括:专卖店、酒庄、酒窖等。

1.专卖店模式。目前,进口葡萄酒品牌较偏向于采用专卖店的形式作为其零售终端的销售渠道,原因在于围绕门店这一终端形式展开全局的营销,能有效地提升文化体验传播的效果。专卖店终端具有传播与销售双重功能,体验式的购物环境将是产生消费冲动的有力诱导因素,而专业的导购则会引导消费者从品质、风味口感等专业角度深层次地体验葡萄酒文化。

2.葡萄酒庄模式。“葡萄酒庄”这一概念源自法国,与普通葡萄酒厂的标准化酿造程序上有很大的差异,是一个从葡萄种植、栽培和采摘,到葡萄酒酿造、储存、灌装等自成一体的在葡萄园内独立完成的葡萄酒生产单位。葡萄酒庄一般具有旅游与酿酒的双重功能,故在酒庄所酿造的葡萄酒所追求的是葡萄酒产品的名贵品位与个性化,而非产量上的成功。

对于消费者来说,葡萄酒庄是一个体验葡萄酒文化的绝佳场所,不但可以在原产地领略葡萄酒从葡萄栽培到酿造、灌装、储存、品鉴、销售等过程,而且位于风景优美之地的酒庄本身就是一个旅游的好去处。

3.酒窖模式。KEEP WINE在为消费者提供从高端到低端,各式品牌葡萄酒的同时,倾力避免在消费者心智中留下超市的印象,而是强调其为葡萄酒终端体验平台。每一家KKEP WINE 店中都设有服务台、产品展示区、葡萄酒文化展示区、酒具配套展示区、客户储酒区、品酒区、VIP包厢等,力求从每个细节传递出独特的葡萄酒文化体验。店内经常举办葡萄酒试品会、葡萄酒文化讲座,甚至还有异域葡萄酒观光之旅。

葡萄酒文化体验的关键要素

1.培育独特的葡萄酒本土文化。中西方文化基因的差异无疑会是一道天堑,特别是对于葡萄酒,这个以文化为荣的行业。目前主流的葡萄酒文化是源自西方的贵族式文化,其与中国传统文化差异较大,故而舶来品式的文化成为制约葡萄酒大众化的枷锁。事实上,中国也是拥有2000年葡萄酒饮用文化的国度,在历史的故纸堆里是可以寻觅到本土葡萄酒文化的蛛丝马迹的。因此,葡萄酒企业需要对中国消费者的感受给予更多的关注,对本土饮食文化以及地区消费者口味差异化进行强化理解,这将为企业在未来的竞争中获取得天独厚的优势。

2.多重体验方式并举。在葡萄酒文化体验途径设计上,与消费者接触的体验方式应尽可能地多样化,如广告传播、公关传播、原产地传播、文化体验游、包装传播、渠道推广传播、零售终端传播等。多样化的传播路径将为消费者带来立体式的文化体验。

3.触动消费者的深层情感。葡萄酒文化体验营销实施过程中的关键在于用核心文化价值观念让消费者与体验情景产生互动,触动其深层情感,引发共鸣,进而让消费者从品牌认知、品牌偏好向更高层次的品牌忠诚转变。消费者之所以能够忠诚于某个品牌的葡萄酒,正是由于该品牌所富含的文化气息在很大程度上恰好能与消费者自身的文化需求相吻合。

(编辑:绳 娜 snn0001@126.com)

葡萄酒在中国消费者眼中,其消费诉求早已超越产品本身,聚焦于葡萄酒所包含与代表的独特文化特质。葡萄酒企业要快速发展,必须通过葡萄酒文化的培育与普及来扩大市场基量。

葡萄酒与葡萄酒文化选修课论文 篇4

我是一个酒量很差的人,我相信这可以锻炼得好一些,但我并不愿意那样做,因为饮酒伤身。然而,小饮可以养生,消除疲劳,安定精神,缓解焦虑,过度就要伤身。酒有千万种,直爽的啤酒、豪烈的白酒……我喜欢休闲淡雅,所以,如果要喝酒,我更愿意喝葡萄酒。

因此我选择了这门选修课《葡萄酒与葡萄酒文化》。

红葡萄酒功效多,白葡萄酒香甜,口感好,桃红葡萄酒居中。许多研究都反复证明了葡萄酒丰富的营养价值,然而,除此之外,更吸引我的是她特有的文化,典雅而高贵。喝葡萄酒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上的品味。《葡萄酒与葡萄酒文化》的课在对我们了解葡萄酒的酿制、生产以及品尝等各个方面都有实实在在的提高。葡萄酒历史、酒与人类宗教、艺术、法国及法国酒吧文化,还有许多西方大背景文化,在课上都有涉及。

法国不是葡萄酒酿制最好的国家,但却是文化最浓郁、品尝最浪漫的地方。曾经有人这么说:“如果没有喝波尔多葡萄酒,就无法成为葡萄酒专家。”波尔多酒享誉全世界,红酒不浓不淡,细腻而不会有太浓的酒精味,颜色多呈美丽的红宝石色泽,而且上佳的红葡萄酒具有愈陈愈好的特质。勃艮第,与波尔多(Bordeaux)的不同之处是波尔多葡萄酒大都是由数种不同的葡萄品种酿制,而勃根地葡萄酒几乎都是由同一葡萄品种所酿造。记得老师说过埃菲尔铁塔上有喝咖啡的地方,不知道有没有品葡萄酒的一层呢?上佳的葡萄酒,不是酿制,而是“种”出来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葡萄的质量、收获季节等等都对葡萄酒的品质有非常大的直接影响。有了好的品种的葡萄就能酿出高档的葡萄酒了吗?酒城波尔多有句名言:酒是酿造师的孩子。意思是说,有了优秀的酿造师,才能创造出高质量的酒。大家都会有的一个疑惑是:为什么中国难以酿制出高档的葡萄酒呢?原因就在于国内酿酒师的作用远没有国外那么重要。酿酒师负责制是葡萄酒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或者说是葡萄酒市场相对成熟的产物。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掘自然优势,做出最符合当地葡萄特性,同时又带有酿酒师个人风格的产品。说到中国,在“克隆宾杯”首届烟台国际葡萄酒质量大赛上,北京丰收葡萄酒有限公司选送了两款干红,经过评委的几轮品评,丰收经典珍藏干红葡萄酒最终夺得此次大赛的特别金奖,而另一款也获得了三等奖的好成绩。所以,对于未来,我们要自信中国能出好葡萄酒。酿制葡萄酒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情,比如转瓶子、按摩。听说过葡萄酒环洋旅行吗?我也是上课才第一次听到,那是为了加速葡萄酒的发酵,把葡萄酒装到船上环游,船上一年,相当于地上五年!有了高品质的葡萄酒,想喝出美妙的味道,还有很多讲究哦。酒杯的选择:除了形状颜色各异的酒瓶之外,酒杯的材料和质地也会影响品酒人的情趣。理想的酒杯必须光滑透明,可以使人欣赏到酒的颜色。光滑细腻的材质能给嘴唇带来舒适的触觉。酒的选择:“饱满,丰腴,厚实,芬芳”,“散发着溶化丹宁的芬芳和可可树细腻的清香”,“有如松树在林间跳跃的流畅”,“热烈透明得像渔夫的眼泪”,这些饱含感情色彩的语言表达了爱酒的人对葡萄酒的感受。在法国有专门的学校和专业研究品酒艺术。他们认为,如果在没有欣赏到酒的色泽和芳香之前就把酒喝下去就是放弃对喝酒最基本的享受。此外,喝酒也是有步骤的:在拿起酒杯前,必须停止说话。品尝前,向上举起酒杯,用眼观赏美酒饱满、清澈、亮丽的色泽,轻轻晃动酒杯,让酒香散溢开;再用鼻子嗅一嗅,然后开始品尝。

今年五一出去露营,我就专门买上一瓶葡萄酒(当然是国产的啦),傍晚时分,天色渐暗,嘉陵江畔,两人举杯共饮,清新、剔透而张扬,嗅觉浸溢在一个无与伦比的清香纯澈的世界,混合着白胡椒和栀子花香味,随之酒品的醇熟渐渐的唤起浓郁的炭香。引入口中,味觉受到直接的冲击,前奏如同一尾植物一般袅袅牵引出极富张力的圆润,营造出比丰盈更为性感,尾调悠悠舒散,沉静、醇熟、四溢的余味渐入。红酒类型的女人适合做老婆,既有酒的醇厚,更有果的芳香。抿一小口含在嘴里,滋味是那样的清香,虽不浓烈,但却后劲绵长;这种女人看似悠然平淡,却有博大的胸襟和度量。她极具内涵,又有品位,不会让你感到倦怠和忧伤,更是你事业有成的桥梁和臂膀;啤酒类型的女人最好是做朋友,多几个,少两个都无妨。相聚要得就是痛快和轻松,没有负担,更不会受伤。既可以倾诉情感的喜悦和忧伤,也会互相鼓励,豪情万丈。性感女神梦露与香槟酒的不解之缘这个世界上有一种女人,为香槟而生,为美丽而生。梦露,以至今无人超越的性感女神形象,成为男人心目中永恒的经典,如同香槟的回味。在电影《七年之痒》中,玛丽莲-梦露扮演的那个女孩为自己的22岁生日买了一瓶香槟,但却不会开软木塞,所以才有了带到楼下和那个中年男人一起分享的故事。而在现实生活中,梦露不止在生日才喝香槟,她每天睡觉时只“穿”Chanel No.5香水,而在睡觉前则习惯喝一杯Dom Perignon香槟。时下2012欧洲杯激烈上演,一边静静地看球,观赏别人的演出,一边喝着葡萄酒,精彩瞬间举起手中的酒杯,cheers!

说起饮酒,女人最有发言权。因为女人是男人饮酒最大的受害者。红酒文化的推广,可以让女人从健康的角度,引导更多的男人,正确饮酒,健康饮酒。红酒文化,在西方被称为,绅士文化。因为葡萄酒在西方,最早来源于贵族阶层的使用和推崇,来源于宗教仪式的需要和传播。红酒文化中,蕴含的礼仪要求也很严格,如果饮用红酒,不懂得红酒文化中的礼仪会闹出笑话的。正是这种礼仪的内涵,使得红酒成为大型酒宴和庆典的礼仪用酒。在现在的大型庆典场合,已经很流行红酒作为礼仪用酒。而真正的红酒文化,被各个阶层接纳,才会彻底扭转中国酒文化中的传统饮酒观念。中国是礼仪之邦,恰恰在中国的饮酒文化中,却缺乏了礼仪的传承和扩散。这与饮酒文化普及天下大众,而礼仪讲究仅停留在祭祀,国典等场合有着很大的关系。

葡萄与葡萄酒文化论文 篇5

总学时:32 总学分:2

开课学期:第一学期

课程类别:公共选修课

先修课程:

一、课程教学目的:

通过对葡萄酒起源、产地、产区、文化内涵、饮用习惯的讲解,使学生能够掌握葡萄酒文化的基础知识;学习葡萄酒的外观、品种分类、等级、品酒技巧、菜肴搭配以及侍酒流程等葡萄酒的品鉴过程,全面掌握识酒与品酒的方法。本课程打开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感知鉴赏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在各专业深造和开拓提供活力。

二、课程基本内容:

第一章葡萄酒的起源

教学目标:

通过讲解,使学生掌握酒的定义和分类,了解葡萄酒的起源和传说及中外葡萄酒的发展状况。

教学内容:

了解开设本课程的意义,酒的分类,葡萄酒的起源和酒神传说,掌握葡萄酒的发展和葡萄酒文化。

教学重点:葡萄酒的发展概况和葡萄酒文化。

教学难点: 葡萄酒的种类。

第二章葡萄酒的定义、分类及作用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葡萄酒的定义和分类,了解葡萄酒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

教学内容:

了解葡萄酒的定义,葡萄酒的分类和分级,酒瓶与酒标的识别;掌握葡萄酒 的主要成分及作用。

教学重点: 葡萄酒的主要成分及作用。

教学难点: 掌握葡萄酒分类和分级。

第三章酿酒葡萄品种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酿酒葡萄品种的分类,了解品种的选择及葡萄管理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

了解主要酿酒葡萄品种介绍,葡萄园地点的选择和管理;理解影响葡萄生长的因素,葡萄果粒的构造和成分;掌握收获成熟度的确定及采摘。

教学重点: 酿酒葡萄品种的分类和葡萄园管理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酿酒葡萄收获指标的确定。

第四章葡萄酒酿造工艺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葡萄酒酿造工艺流程,了解不同类型葡萄酒的工艺,掌握家庭葡萄酒酿造工艺。

教学内容:

了解现代工业葡萄酒酿造工艺,发酵前的准备;理解红葡萄酒的酿造;白葡萄酒的酿造;香槟酒的酿造;掌握葡萄酒的贮存、后处理和包装;掌握家庭葡萄酒酿造工艺。

教学重点: 不同类型葡萄酒工艺。

教学难点: 不同类型葡萄酒工艺。

第五章葡萄酒的品尝与欣赏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葡萄酒品饮前的准备及注意事项,如葡萄酒的开启,酒杯的选择及注意事项等。掌握葡萄酒的侍酒法:温酒、开瓶、换瓶、酒杯、礼仪、封瓶、配套用具;掌握葡萄酒的选购、葡萄酒的存放葡萄酒与美食的搭配。

教学内容:

了解葡萄酒品尝的基本知识,讲述品尝的定义、品酒的分类、品酒的要点、品酒的顺序、葡萄酒品尝的感官描述词汇;葡萄酒的侍酒法:温酒、开瓶、换瓶、酒杯、礼仪、封瓶、配套用具等。掌握葡萄酒的选购和餐饮搭配。掌握葡萄酒品评鉴赏,品饮前的准备,外观分析,香气分析,口感分析,白葡萄酒和红葡萄酒的品尝。

教学重点: 葡萄酒品评鉴赏。

教学难点: 葡萄酒品尝的感官描述。

第六章中外葡萄酒的产区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产区的概念和中国主要葡萄酒产区,掌握国外葡萄酒庄园文化,国外葡萄酒的产区、名庄、名品。

教学内容:

理解和掌握产区的概念,中国主要葡萄酒产区,中国主要酿酒葡萄,中国主要酿酒葡萄产区。理解和掌握国外葡萄酒庄园文化,国外葡萄酒的产区、名庄、名品。

教学重点: 中外葡萄酒的产区。

教学难点: 中外葡萄酒名庄、名品。

三、学时分配:

四、习题要求:

1.教学中根据教学进度安排难度适中的思考题。

2.作业的数量不宜太多。

五、考核要求:

(一)考核方式:能够独立完成小论文撰写。1.平时成绩:(30%)出勤率、迟到、早退状况、作业

2.期末考试:(70%)

1)本课程是公共选修课,要求学生在学完本课程以后,能够掌握和熟悉中外葡萄酒的历史文化葡萄品种、葡萄酒品种、葡萄酒的酿造、葡萄酒的品尝、产区等内容。

2)考试小论文形式,综合谈谈对葡萄酒的认识和感受,考察学生的感受与鉴赏能力。

(二)分数比例:期末成绩=平时成绩×30%+期末闭卷考试成绩×70%。

六、主要参考书:

1.王恭堂《葡萄酒的酿造和欣赏》中国轻工业出版,2000年

葡萄酒、文化和女人 篇6

喝葡萄酒讲求精致分寸。同样,讲究分寸是每一个优雅女人必须做到的事情。

谁该选择葡萄酒

喜欢喝葡萄酒,在厚厚的天鹅绒窗帘下,最好是很厚很厚很软很软的那种,有丝缎的光滑,却无丝缎的冰凉,是温的,阳光也是温的。但此时,只有一丝光透进来,照在水晶杯上,杯中酒是奇异的色彩,思绪也是天马行空的,这仅有的放纵,在无人知晓的私密空间里。

肯定会有人说,这样的喝酒方式太做作。不过,这是女人该选择的一种方式。大多女人喝酒只有两个原因:一是应酬,二是心事。应酬时,酒对于女人没有一点享受,被动着。而当女人对话心事时,酒是最好的闺友。

白酒太烈,啤酒不雅,似乎惟有浪漫的葡萄酒才配得上品位女人。尤其,还有什么比葡萄酒更恰当的比喻来形容女人呢?

葡萄酒与女人

葡萄酒是挑剔的,它会因葡萄的品种、年份、土壤、酿酒技术、甚至橡木桶而产生不同的品质和风格,就像每个女人成长起来的环境与经历的不同境遇会酿造不同的女人。

一些“酒鬼”可以从酒的颜色上看出它的年份,从香味嗅出葡萄的品种,甚至可以从口感中辨识葡萄的成熟度。细细品味,每一款葡萄酒的风味都不同,因为每一颗葡萄都不同,即便有一模一样的葡萄,却没有一模一样的微风和细雨的润泽,即便有一模一样的微风和细雨,至少,入口时的那一秒决不会有相同时光,所以葡萄酒敏感而多味的特性与女人一模子刻出。

朋友的朋友MAY是一位爱酒的女孩子,她更是在博客里写道,“许多的晚上,我们一边看电影一边品尝红酒,于是电影酒搭配上了酒,看爱情戏的时候,我们选择赤霞珠,它的甜美温厚犹如爱情;看动作大片的时候,我们开年份久一点的Syrah,酒体中有一种动感的刚烈,浓烈的黑胡椒与杏仁混合的味道同激动人心的剧情有着同样的节奏;看青春喜剧片的时候,多数是喝着冰凉芬芳的雪当利,清爽甜美犹如夏季的少年。”

能把葡萄酒喝得如此曼妙,恐怕也只有女人.葡萄酒还是女人偶尔放肆的首选。但,只是偶尔放肆,一张一弛,拿捏得当,就像葡萄酒,其中任一环节差之分毫,便大相径庭。

葡萄酒很形而上

为什么是偶尔放肆呢?这正是葡萄酒的精华。葡萄酒从来不是用来醉的,它只是微醺。试想想,你用一堆肮脏的吐渍回报温暖的阳光、饱满的葡萄、芬芳的果子、浑厚却内涵丰富的橡木,是多么令人痛心的一件事。

葡萄酒不可暴饮,所以,葡萄酒绝不是饕餮餐桌上的产物,更多的,葡萄酒是为了获得一种感受。就像女人毕生追求心动的感觉,尤其红葡萄酒,那是心的颜色。有的葡萄酒更是直接设计了一颗红心标识,在晶莹酒体的映衬下,仿佛这酒真的灵动了。生于卢瓦尔河谷的希农城堡的浪漫的法国女作家乔治·桑在给钢琴家肖邦的第13封情书中写道:“我们彼此的心,红得已越过希农的葡萄酒了。”难怪,在西方,最浪漫的爱情故事总是这样演绎,俊朗的绅士带着一瓶扎了

粉色蝴蝶结葡萄酒、一束娇艳的玫瑰花,敲响了心仪女人的门„„

相爱的人,微醺间才能四目相对,翩翩起舞,否则不是饮恨就是落下笑柄。既然葡萄酒的意境至此,那你该很好理解为什么葡萄酒不可以暴饮了。精品的“酒鬼”认为,“饮少些,但要好”是饮用红酒的一句不朽谚语。也许,女人也是吧?!

还有一个心疼之处就是葡萄酒加雪碧,假如这让酒庄那些执拗的酿酒人看到,一定心会在滴血。多少心血才酿造了一滴纯净的葡萄酒?好的葡萄酒更是滴滴堪比黄金,却偏偏加了杂质,那之前为什么要费那么大力气去提纯呢?

如果你依然坚持暴饮或兑了其它再饮葡萄酒,那你不妨先拷问一下自己对爱情的态度,纯洁、好而精的爱情是不是你心底最终的渴望呢?

锻造优雅的葡萄酒

葡萄是甜的,可为何有人会品出酸涩的感觉?当然,你面前的也许是一支与你年龄一样大的葡萄酒,怎可能一路香甜至今。

更据说上好的葡萄酒应有500种香味,包括鲜花类、植物类、水果类、焙烤类;比如玫瑰的香、蔷薇的香、咖啡的香、巧克力的香„„

好的葡萄酒宛若好的女人,有层次,丰富、包罗万象。不过。她不是天使,不会完美。最好的女人有质感的,而天使却是苍白的。真正懂得女人的男人不会渴求女人是天使,真正优雅成熟的女人也不会苛求自己完美无缺。

但女人却应让缺陷表达得优雅得体些,比如一个郁金香型的窄口酒杯,能将香甜和酸涩融合的恰恰好。每一个环节都应该是细致的、用心的,难怪喝葡萄酒能让女人养性,姿势优美的同时,心沉静了下来,性便也陶冶了。如果让我去抚慰女人聒噪的心情,葡萄酒的品味课是一个好的上选。

经过这样细致优美的锻炼,女人学习了拿捏细节和分寸。真正能够懂得葡萄酒的女人是懂得永远不失得体的女人。

喝红酒的感觉,很像古代人们那种净手燃香的境界,不妨利用品红酒的步骤使自己的心宁谧下来,动作优雅起来,分寸讲究起来。

STEP1:精选氛围

室内光线柔和,气味清新,乐声轻柔,腹中较空能使感官灵敏、调整精神及心情至均呈良好的状态。

STEP2:台布酒器的选择

暗色的台布会影响对酒颜色的感受,因此以白色、米色、粉红色台布为宜。喝红葡萄酒使用的酒杯质地一定要足够轻薄透明,轻薄。外形为窄口宽肚的高脚杯。

STEP3:拿捏理想酒温

根据法国人一般的说法:“白酒冷却后较好,红酒以室温最佳”,这里所谓的室温指16— 18℃。

STEP4:开酒斟酒

红葡萄酒,想它更香醇柔顺,可以预先开瓶让酒透透气,呼吸一会儿。其功能在于让酒稍微氧化,与空气接触更能释放其香味,呼吸的时间一般不应超过3个小时。多年陈酒,最好就不要提前开瓶呼吸了,以避免陈酿独有的香气散失。正确的斟酒法是把红葡萄酒倒入杯中1/3左右,一方面能够达到醒酒的功效,另一方面在荡酒杯的时候避免酒溢出的尴尬。

红酒----女人心

提到葡萄美酒,就会想起唐朝诗人王翰的诗:“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就会想到法国的波尔多、烤肉、烛光晚餐和与浪漫爱情有关的一切...红酒历来被称为”一种有生命力的液体“.

红酒最早从一串葡萄开始,经历了岁月的磨砾,最后变成了一杯香醇的陈酿.

”红酒与女人“的传说源远流长,神奇而遐想.红酒与女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传说古代有位波斯国王爱吃葡萄,曾经将葡萄藏在一个大陶缸里,为了防止别人偷吃便标明“有毒”.数天后,有个失宠的王妃欲寻短见,把发酵的葡萄汁误当毒药喝了,非但没有因此结束生命,反而觉得味道非常好,更加美艳动人,飘飘然有种升仙的感觉,于是妃子将此液体呈献给了国王,国王饮后也赞不绝口.从此以后,妃子再度得宠.国王还专门颁布了命令,收藏成熟的葡萄,盛在容器内进行发酵,以便得到葡萄美酒。读着这段浪漫而诱人的故事,怎不令那些对红酒不屑一顾的女人为之心动呢?

红酒在人们的眼中,有着与生俱来的贵族品质:高贵,优雅,浪漫,美丽.它更是爱情的象征.

红酒没有白酒那么干烈,黄酒那么苦涩,啤酒那么胀肚.红酒清香,芬芳,沁人心脾,赏心悦目,余味无穷...红酒还能美容养颜,延缓衰老,据说红酒中蕴含着多种维生素,氨机

酸和有机酸,令无数女人趋之若鹜.因此,红酒恐怕是最得女人心的酒类了.

都说不会喝红酒的女人不是真正的女人,红酒是女人喝的酒.是的,一支红酒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个精致的女人.每一支光泽丰满、香馨浓郁的红酒都是一个真正的生命,她曾在阳光下无忧无虑地生长,也曾落入她命中注定的黑暗渊薮, 然后,在岁月的流逝里,她慢慢地变得成熟、优雅、令人沉醉...“打开一瓶红酒,就像打开一本大书.”这是法国人说的。红酒不能像中国人那样豪饮, 它讲究文雅和舒缓,应该慢慢地品,细细地尝,当你怡然熟练地闻香,晃动酒杯,轻啜美酒,享受生活时,你便是一位极有品位,懂得享受,追求高档次人生的人。

浅谈法国葡萄酒文化 篇7

一般来说, 葡萄酒起源于公元前600年的古波斯, 那时便有葡萄酒的种植与酿造。提起法国葡萄酒的起源, 可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当时, 腓尼基人和凯尔特人首先将葡萄酒的种植及酿造工艺传入现在的法国南部马赛地区, 使葡萄酒成为人们佐餐的奢侈品。在古罗马时期, 帝国的军队在征服了欧洲大陆的同时也将葡萄酒的种植与酿造推广开来。公元1世纪, 在罗马人的大力推动下, 葡萄种植迅速地在法国地中海沿岸刮起一阵雄风, 也使得饮酒成为一种时尚。然而,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 法国的葡萄种植业却几经兴衰。公元92年, 罗马人为保护亚丁宁半岛的葡萄种植及酿酒业, 逼迫高卢 (今法国) 人摧毁了大部分葡萄园, 因此出现了第一次危机。公元280年, 罗马皇帝下令恢复种植葡萄的自由, 由此进入了法国葡萄种植与酿造的重要的发展时期。1441年, 勃艮第公爵禁止良田种植葡萄, 葡萄种植和酿造再度陷入危机。1731年, 路易十五国王取消了部分上述禁令;1789年, 法国大革命爆发, 葡萄种植获得自由, 法国的葡萄种植及酿造也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法国葡萄种植和酿造伴随着法国人民渴求生存的意念, 接受了文化的熏染, 采用了大量改良品种及革新技术, 在历史中起起伏伏中日臻完善, 终于站在了世界葡萄酒的山峰之巅。

2、法国葡萄酒的分类及等级

2.1、葡萄酒的分类

法国葡萄酒一般根据不同的角度可进行不同的划分。大致可按照葡萄酒的色泽、形态、类型、酒精度这四个方面进行区别。

2.1.1、以葡萄酒的色泽划分

按颜色划分, 可分为红葡萄酒、白葡萄酒和玫瑰红葡萄酒。其中, 白葡萄酒不限制于白色, 年轻时一般为浅黄色或浅黄绿色, 只是相对于红葡萄酒而言。酒的颜色由年龄决定, 故而红葡萄酒也有多种红色。玫瑰红比红色略浅, 有洋葱皮色和浅红色。

2.1.2、以葡萄酒的形态划分

按形态划分, 可分为起泡酒和静止酒。顾名思义, 起泡酒就是能够不停冒气泡的葡萄酒, 因地名而得名的香槟酒就属起泡酒;而静止酒就是不会冒气泡的酒, 如干红和干白。

2.1.3、以葡萄酒的类型划分

按糖度划分, 可分为干型、半干型、半甜型和甜型。

2.1.4、以葡萄酒的酒精度划分

按酒精度划分, 葡萄酒的酒精度一般在8%~14%, 而加强型葡萄酒的酒精度在15%~22%之间, 如葡萄牙的波特酒和西班牙的雪莉酒。前者在发酵中加入了白兰地, 后者则在发酵结束后添加。

2.2、葡萄酒的等级

法国法律将法国葡萄酒分为4级:法定产区葡萄酒、优良地区餐酒、地区餐酒、日常餐酒。

2.2.1、法定产区葡萄酒

简称AOC (现称AOP) , 法文的意思是“原产地控制命名”, 是法国葡萄酒的最高级别。原产地地区的葡萄品种、种植数量、酿造过程等一系列内容都必须经过专家的认证, 且不可与别的葡萄汁进行勾兑。酒瓶标签标示为Appellation+产区名+Controlee。

2.2.2、优良地区餐酒

简称VDQS, 是普通地区餐酒向最高级别AOC过渡所必经的级别。如果在此时期酒质良好, 即可升级为AOC。酒瓶标签标示为Appellation+产区名+Qualite Superieure。

2.2.3、地区餐酒

法文为VIN DE PAYS (现称IGP) , 由日常餐酒中最好的酒升级而来。法国绝大部分的地区餐酒产自南部地中海沿岸。标签上可注明产区。可以并仅限于用标明产区内的葡萄汁勾兑。酒瓶标签标示为Vin de Pays+产区名。

2.2.4、日常餐酒

法文为VIN DE TABLE, 作为日常饮用, 是最低档的葡萄酒。可以由不同地区的葡萄汁勾兑而成, 但不得用欧共体外国家的葡萄汁。如果葡萄汁限于法国各产区, 可称法国日常餐酒 (现称VDF) 。

3、法国葡萄酒文化特点

法国葡萄酒的盛名享誉世界, 不仅仅因为其优质的饮用价值, 更因其形成的文化体系所体现出的特点。法国的葡萄酒文化意蕴深刻, 首先, 就使用范围而言, 法国葡萄酒文化是通用主义的。通用主义早在古希腊时期就显现的淋漓尽致, 那时喝酒的规范已成为共存、博爱、交流以及共商与欢乐交织气氛的同义语。

同时, 法国葡萄酒又体现出一种个人导向。在诸多的法国文学作品中, 常常会描述这样一种场景:闲暇时分, 一个人, 一杯酒, 细细品尝酒的香醇, 也似品味美好的人生。这种场景充分体现了独饮的乐趣, 一份来自法国葡萄酒的乐趣。

在法国, 由于地区、品种等的不同, 每个法国人都有一套独特的葡萄酒理论, 这便也可成为人们在聚会上谈论的话题。人们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不计身份的尊卑, 气氛轻松而融洽, 这便体现着法国葡萄酒文化的感情性。

除此之外, 法国葡萄酒文化也显示出具体性, 他们通常将私人活动与生意活动分开。私人聚会中可以像朋友一样畅谈, 谈判桌上则简明扼要地提出双方所要商榷的事宜, 这种公私分明既提高了法国人的工作效率, 又使他们成为了好朋友。

法国的葡萄酒文化还体现着成就导向。成就导向价值观主张根据每人成就大小给予相应的地位和关照, 成就大则地位高, 应无异议。法国人对上级的敬意是基于专业的知识与技能, 并非职位的高低, 所以饮酒重视的是酒, 这样才能充分地享受其无穷的美味。

法国的葡萄酒文化作为世界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 从始至终体现着一种连贯、独特、先进的理念, 加之其严格的品质监督体制, 必然造就享誉世界的顶级葡萄酒, 将法国的浪漫气息感染给每一个热爱葡萄酒、热爱生活的人。

摘要:法国是世界的浪漫之都, 其葡萄酒的盛名更是享誉世界。法国葡萄酒的发展有着曲折而漫长的历史, 造就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随着葡萄酒种植业与酿造业的发展, 法国的葡萄酒文化制定了其严格的分类和等级制度, 为建立更高水准的葡萄酒体系奠定了基础。正是因为法国葡萄酒的历史积淀与时代冲击, 使其产生了独特的文化特点, 进而形成了完善的文化体系。

关键词:法国葡萄酒,历史,分类与等级,文化特点

参考文献

永远开启的葡萄酒文化?博览会 篇8

宁波在历史上“书藏古今,港通天下”,珠宝、香料等海外许多原材料和产品源源不断地输抵,如今有更多的世界著名商品运达。在宁波保税区,有一发展迅猛的进口商品市场,其中葡萄酒的经营,已成为中国最重要的进口口岸、中国最大的实体市场、长三角地区最有影响的交易中心,也是世界葡萄酒拓展中国市场—储存、展示、交易—的最佳平台。

在酒文化中,葡萄酒的内容占有重要地位,而且中外融通交合程度比其他酒类更为显著。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和尼洛河流域的古埃及人,早在6000年以前就开始酿造葡萄酒,他们庆祝葡萄丰收和酿葡萄酒时,会跳一种集体舞蹈。黑海与里海之间的外高加索地区也出产葡萄酒。西汉时,张骞出使西域,将葡萄酒和酿造技艺带回中国,但相关加工应用和传承一度中止,直至唐代重新由西域引进中原。到了元代,凭借蒙古皇族的推动,全国设立了若干御用和民用的葡萄园,法律规定祭祀太庙必须使用葡萄酒。从明代起,粮食白酒取代葡萄酒成为中国主流飨饮用酒,中式葡萄酒体系和礼节从此式微。清代末期,中国几乎完全按照欧洲模式流程建立了近代首个葡萄园和葡萄酒厂。

现在,世界最有名的葡萄酒大都产自法国,其他国家如意大利、西班牙、德国等,也出产不少精致的珍酿。欧洲地区生产的葡萄酒,通常称为旧世界葡萄酒,其他地区如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智利、阿根廷以及南非等国生产的葡萄酒,则称为新世界葡萄酒。

葡萄酒文化从历史传统而来,增长人们的学养知识,培养人们的道德礼仪,甚至影响人们的行为规范。宁波保税区进口商品市场无形中在做着文化的熏陶工作,但它也在尝试新科技文化成果—2013年4月,市场正式入驻了“天猫”;2014年4月,保税区又与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搭建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平台;同时,保税区又与世界500强企业—浙江物产集团,共同搭建了跨境贸易电商综合服务平台—保税通。这些尝试将更广泛地传播中外文化。

宁波保税区管委会主任郁伟年表示,他们的目标简言之就是“买世界商品、卖世界商品”。进口商品市场除了进口葡萄酒、进口啤酒、进口烈酒之外,还进口澳大利亚奶粉、新西兰蜂蜜、泰国大米、法国纯牛奶以及北美坚果、南美水果、南太平洋金枪鱼……来自全球各地的食品琳琅满目,各有各的文化底蕴,市场已经开启了一个永不落幕的文化博览会。□

上一篇:手术室各环节工作流程下一篇:小学教研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