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作业设计的研究方案

2024-07-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课后作业设计的研究方案(精选9篇)

课后作业设计的研究方案 篇1

之课后作业设计的研究方案

中峰镇中心学校 陈仲平

一、研究背景

课堂的有效性是我们教育者老生常谈的一个话题,尤其在课改进行的轰轰烈烈的今天,这个话题由其沉重。

一是受教育的接班人大多是独生子女,俗言说:“独柴难烧,独子难教”。我们作为教育者要想使他们健康成长,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若再在课堂上使用“满堂灌、”“填鸭式”、“注入式”、“一言堂”那将使我们教育者退出教育的舞台,这就是说面临的课堂改革,提高课堂教育的有效性是时代的产物;

二是由于科技的进步,学生的知识面升华,若我们仍以旧知识教育新对象,那将会使我们手忙脚乱,漏洞百出。导致学生不学,社会走向一个弱智时代,我们就会成为历史的罪人。教育改革是必行之路,而课堂改革就是改革的核心,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加强课堂知识点的落实,知识点不落实,学生掌握不了,课堂效率为零。即使老师讲得再好,那也是一场无人喝彩的表演。所以说,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必须要加强知识点的落实巩固。

二、研究主题

1、“想”。即 在做练习前要认真复习、回顾本节课乃至以前所学的知识,在头脑中进行知识梳理。

无论是学生课堂完成当堂反馈练习还是课后完成巩固练习,这个过程不单单是孤立的巩固课堂成果的活动,而是在做练习前要认真复习、回顾所学的知识,它是做好练习的前奏,也是掌握“知识与技能”时做好思想准备的过程。因为只有让学生通过复习、上课,在领会、巩固并初步学会应用所学的知识之后,才有可能独立自主地完成练习。因为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慢慢积累的过程,所以,要讲究过程的落实。一个学生在学习的面前,不踏实、不务实、不求实、不真实,必然会在以后的学习中受到挫折,这些挫折在做巩固课堂练习中就会呈现出来。因此,一个学生在做练习时,首先,一定要认真检查前面所学的知识中,究竟是哪些知识没有掌握牢固,找出原因在什么地方,然后采取积极补救的措施,及时调整有效地学习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起到巩固前面所学的知识,才能避免抄袭其他学生的练习。

作为教师而言,一定要从指导学生做练习的过程中入手,把具体的练习与巩固旧知识结合起来,逐步让学生提高练习的质量,全面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看”。即引导学生认真审题,弄懂题目题意。

第一点,让学生仔细看题,因为学生做练习时没有看清题意而常常会失误,这是学生在学习上最感到遗憾头疼的事情。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结果却前功尽弃,答非所问,造成了一步错,步步错,全题皆错的不良后果。因此,教师要正确指导学生认真审题。再者,让学生认认真真地把与练习有关的内容再次迅速地复习、回顾,做到温固而知新,使知识具有连贯性,引导学生复习、弄懂题意后才能做好课堂练习。

第二点,要求学生把题目、题意分辨清楚,就是要学生善于“解剖”练习中的疑难问题,特别是一些综合性比较强的练习题;就是要善于把一道习题分解成若干部分和各种因素、各个方面、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等等,只有这样,才能使

学生顺理成章地理顺清楚各个层次间的因果关系;才能使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踏实、扎实认认真真地分析题意、思考题意;才能使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节约时间,解答有条有理;才能让学生避免理解、练习中的失误,让学生能够准确把握题旨,使所学的知识具有系统性、连贯性、综合性和创新性。

第三点,要帮助学生联系起有关的知识,从过去的解题方法上进行思考、分析,寻找解题的最佳方法,只有在思考、分析中挖掘出很多潜在的条件和已知条件,才能寻求到解答的途径;如果能联系起有关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就容易把不熟悉的练习题转化为熟悉的练习题,使练习迎刃而解。

作为教师要求学生做到这一点,就要从平时教育教学中做起,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做练习,一定要认真对待、沉着冷静、脚踏实地;一定要仔细、细致,一步一个脚印地审题、复习,只有这样,才能巩固课堂成果。

3、“做”。即完成教与学的任务。

一方面,首先老师上课必须要做到富有激情,慷慨激昂的讲解,引起学生的兴趣,这是引起学生加强知识点落实的前提。如果老师上课无精打采,心不在焉,课堂死气沉沉,学生连听都不想听,谈何知识点的落实,或许就根本没有理解要点,你让他巩固什么?所以,老师上课必须要备好课: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必须要保证学生喜欢听你的课,能听懂,理解要领,领会精髓,其次再谈如何落实知识点。因为学生喜欢听你的课以后,就有可能想把知识点记住,变为自己的东西,所以说,老师课前必须要准备充分,才能在自己的舞台上尽情的展示自己,成为学生的偶像,让学生喜欢你,爱屋及乌,从而喜欢你的课,喜欢做你的作业。

另一方面,给学生洗脑,课堂教学中必须要加强德育渗透,让学生从思想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让学生知道中学阶段不仅是长身体的时候,关键也是学知识的阶段。现代社会日新月异,不管干什么,都离不开知识,没有知识,双眼漆黑,寸步难行,无法生存。只能从事最低等的职业,过最下等的生活。所以说,要不间断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对学生进行树立远大理想的教育,有了理想,就有了实现理想的动力,每天的生活就会多姿多彩,学习也有了尽头,就会变得朝气蓬勃,充满阳光。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第三方面,督促、检查、评估。由于学生还处在好动好玩阶段,学习意志薄弱,督促检查练习作业就是必要的了。当然老师所带班级都很多,时间上有时无法保证,我们可以通过小组长来检查落实,同桌互查等方式进行落实,课前提问来落实。对检查出的多数学生掌握不牢或还未掌握的知识点,教师可通过重新讲解、师生讨论、谈话等方法及时进行补救和矫正,特别要注意,对少数学生未能达标的知识点,应为他们提供额外的学习时间和不同的教学条件,个别辅导,进行补救性学习,师生密切合作,直到达标,对于全部教学目标,进行提高性学习,使他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三、研究方法

1、每堂课要根据学情,分层练习设计,让优等学生吃得饱,让中等学生吃得好,让差生吃得进。课后跟踪,及时补缺。

2、调查报告,跟踪动态,了解学生学习状态。

3、学习教学理论与课堂教学实践相结合。

4、教师习题跟踪,有效干预,促成学生形成有效的知识经验和方法。

四、预期成果

1、形成一定数量的学生成果。

2、撰写多篇研究性论文。

3、形成课题研究报告

五、时间安排

1、准备阶段:2014.10月——2014.12月

随着“五步课堂教学”模式强行推进,学习理论,形成对比学科,对比班级,收集相关信息和资料,将课题开题,2、实施阶段:2015年元月——2015年9月

(1)理论学习,在课堂模式的推进大环境下,我们要从课堂走到课外,探究课堂模式实时操作的利与弊。形成研究经验

(2)研究实施阶段:将探究的经验形成论文,报告,总结。

3、总结阶段:2015年9月——2015年10月

课后作业设计的研究方案 篇2

1 家庭作业的性质、类型和作用

家庭作业 (homework) 原指工人在下班之后, 在工厂外要完成的工作任务。应用到学生在课外的学习则指学生不在老师直接监督下进行的学习, 是课堂教学的继续, 有助于学生消化、理解和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 掌握相应的技能, 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 养成良好的学习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家庭作业于1505年首先在德国的学校出现, 宗教改革运动时期, 它作为一种学习活动开始发展。当教学从个别教学转向班级教学时, 家庭作业成为个别学习的手段, 起着弥补学校学习活动单一化缺陷的作用。19世纪,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开始影响欧洲学校。赫尔巴特在《普通教育学》中提倡学生在课后运用和实践所学知识, 这项工作被推到家里进行, 以便留下更多时间在学校搞教学, 家庭作业因而成了课内学习的继续。[3]此后, 家庭作业作为课内学习的继续, 逐渐为教师和学生所认同。

利和皮尔瑞特通过研究发现, 老师布置给学生的家庭作业主要有四类:一是练习型, 帮助学生掌握特殊技能和巩固课堂上学过的教学内容;二是准备型, 为学生准备新课的知识;三是扩展型, 学生超出课上获得的知识信息, 将新技能和观念迁移到新情境;四是创造型, 给学生批判性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机会。[2]由于家庭作业是课内学习的继续这一观念根深蒂固, 因而在教学实践中, 很多老师布置练习型和准备型家庭作业。

家庭作业的作用是教师和学生都十分关心的, 也是教育研究得比较多的。库尔特指出:“在教育方面很少有像家庭作业那样的问题使人争论不休。家庭作业的拥护者认为家庭作业可鼓励学生的主动性, 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技能, 让他们有时间实践和应用在学校所学的知识。而家庭作业的批评者则认为教育应在课内进行, 而不应通过家庭作业把学习任务带到课外。[4]”我国的研究表明 (国家教育基础教育司课程调查专家小组;1997) , [5]家庭作业能促进学生学习, 中外学生都花时间做家庭作业, 我国学生花在家庭作业上的时间更多。

2 我国小学生家庭作业的现状分析

家庭作业对学生所学知识的巩固、加深,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学习的自觉性、责任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教育理论界长期缺少和忽视对家庭作业的研究, 导致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许多问题。[6]为了更准确的了解我国小学生家庭作业的现状, 笔者在甘肃中等城市庆阳市做了小样本的问卷调查, 调查的对象是庆阳市小学高年级的70名学生, 问卷回收率为71.4%。在对老师的访谈中收集到作业设计与评价的具体实施策略。通过问卷显示, 我国小学生家庭作业的设计与评价存在如下误区:

2.1 社会及家长对小学生家庭作业的认识误区

问卷显示, 高年级的小学生每天都有家庭作业要做, 有60%的家长对学生的成绩最关心, 而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性格发展还有良好习惯的培养忽视了。存在这种认识的原因是因为我国两千多年的文化使得社会对人的认可存在着误区, 家长通常觉得自己孩子的成绩是最重要的而忽视了与孩子对话的机会, 缺少两代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使得两代人之间的关系日渐疏远。这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小学生这一年龄阶段正是智力与身体快速增长的时期, 父母的正确教育会给他们的成长增加动力, 所以作为家长不应该将所有焦点都集中到孩子的成绩上而应该培养孩子美好的心灵和健全的人格, 使他们能更好的融入社会。

2.2 小学生家庭作业设计中存在的误区

有效的家庭作业能够培养小学生学习的兴趣, 充实他们的生活。如果家庭作业设计不合理, 不能激发小学生学习的兴趣, 将会使他们对学习产生厌恶。问卷显示, 有46%的学生认为他们的家庭作业量太多, 有些学科的作业甚至到很晚才能完成, 而且各科作业分配不均, 各科老师之间没有对布置家庭作业作讨论只是一味的让学生去做, 而没有注重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有30%的学生在做家庭作业的过程中态度不认真, 对家庭作业没有兴趣。有16%的学生在做家庭作业时不需要查找资料, 重复的抄写使得他们很讨厌学习。

2.3 小学生家庭作业评价中存在的误区

作业的评价是对教师教学的反馈, 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反馈信息中了解到学生掌握知识的不足, 发现问题, 所以评价是作业中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需要关注的一个环节。问卷显示, 有96%的学生在未完成家庭作业时受到老师的处罚, 12%的学生认为老师在批改作业时不认真。在对待作业未完成问题上, 教师不能只看到学生没有做作业, 而应该看到学生是不完成作业还是不能完成作业这两种情况来对待, 不能只是一味的处罚。在评价作业时, 教师也应该端正对待学生的态度。

3 我国小学生家庭作业设计与评价的新思考

3.1 对小学生家庭作业设计的思考

家庭作业的设计主要是对家庭作业内容的设计,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掌握间接经验的过程, 也是在有计划、有目的和有组织的情况下进行的。学生的学习又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小学生作业的设计应遵循学生心理特点的要求, 使得他们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增强对知识的理解运用, 加深学生在实践中的动手操作能力, 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学习的乐趣,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端正学习的态度。

3.1.1 小学生家庭作业设计的基本原则

教学内容源于生活, 又服务于生活。基于这个理念,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提倡教学的实践性。而作为教学的主要部分, 家庭作业具有更大的弹性, 要时间、空间充分利用, 让课堂上无法完成的教学走到课堂外去。所以, 家庭作业的设计需遵守以下原则:

1) 学生主体性原则

学生是作业的主人, 坚持以学生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让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得到一种幸福的历程, 体验到生活的乐趣。老师要充当作业中的引导者和监督者的角色, 让学生在作业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让学生在实践生活中亲身感受自己所学知识的重要性, 使得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发现学习, 体会学习的乐趣, 增强学生的信心。

2) 学生个性化原则

以往作业的形式都是一刀切的状况, 没有体现到学生的个体差异, 而活动类型的作业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展现更多的自我, 让每个学生在一次作业中找到与自己相适应的角色, 发挥他们更大的能动性, 让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都有所得, 在原有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和发展, 建立自信心, 展现个性。学生接受同样的知识有快有慢, 而且兴趣爱好不同, 有的人喜欢表演, 有人喜欢动手做实验。因此, 教师在设计家庭作业时就要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设置不同的家庭作业, 可以在一个大题目后面设计几类作业, 让学生根据情况选做,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所提高。

3) 作业趣味性原则

喜趣是小学生的天性, 学生对趣事会乐此不疲, 对有趣的作业也是如此。枯燥无味的作业会使学生一筹莫展, 而马虎敷衍行事。教师要尽量设计趣味性较浓的作业给学生。小学生好玩、好动和好奇, 教学应该在一定程度上顺应其天性, 让学生能够自由快乐地健康成长, 不可束缚压抑学生。教学不只是要学生的试卷成绩, 还要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要保证学生在玩的好的情况下做好家庭作业。

4) 作业开放性原则

传统作业在训练学生时, 往往忽视学生的思维训练, 作业统一于机械单一的操作。为了改变这一局面, 应立足课本, 放眼课外, 放眼社会, 充分利用课外资源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作业的内容与教材相联系以生活实际为基础, 创设作业生活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相“接轨”。在做家庭作业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集体意识。[7]

3.1.2 积极探索小学生新的家庭作业形式

传统作业往往表现为单一形式的机械性书面作业, 易于形成学生僵化的学习态度, 禁锢学生的心灵。教师布置作业往往与升学的目的联系在一起, 由此, 作业与考试一样, 成为应试教育的主要手段。过去作业形式比较单一, 基本上以纸笔作业为主, 很少有教师想到其他形式的作业。教师布置的作业基本上是一些记忆性作业或机械性作业。对如何布置创造性的纸笔作业则缺乏考虑, 更不用说其他形式的作业。

设计丰富的作业形式, 可考虑以下思路:

从作业内容看, 可考虑书面作业和口头作业, 制作作业和表演作业相结合;

从作业的时间方面看, 可考虑短期作业和长期性专题作业相结合;

从作业承担着角度看, 可考虑个人作业, 小组合作作业和全班型作业形式;

从作业兴趣角度看, 可考虑把传统单一性记忆作业和多样化、趣味性作业相结合在一起, 采取既重视记忆又重视兴趣启发的作业形式。

具体的作业形式:1) 探究式家庭作业, 要求学生在充分独立自主学习的基础上, 把自己获得的学习成果、独特的见解在小组、全班学习集体中与人分享, 与人交流;把自己不能解决的疑难向别人求助, 寻求解决;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 思考分析。让学生制作家庭作业的过程中寻找问题, 然后再解决问题。教师通过多种方式为学生的家庭作业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 诱发学生探究的动机。考虑到学生已有经验的广度和深度是有限的, 教师还要给学生提供资料。2) 实践性家庭作业, 新课程强调教学要密切联系现实生活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师在作业设计时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的生活经验, 从课堂延伸到自然, 从书本拓展到生活, 使学生有机会把他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去。让学生自己亲自实践操作, 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进而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基本方式包括试验、调查、考察、设计、制作、公益劳动、表演等等。其作业活动过程中各个环节都让学生自主参与、主动探究、亲身实践、切身体验。3) 趣味性家庭作业, 新异的东西能激发人的兴趣, 从而引起学生产生更高水平的求知欲望。教师在作业设计中采用灵活多样的设计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在了解学生兴趣的基础上, 设计形式多样的作业, 唤起学生的热情, 使学生在做家庭作业的过程中享受学习带来的快乐。4) 活动性家庭作业, 要求学生运用已获得的知识, 在新的情境中进行操作, 以巩固知识, 探索新知识点。教师在作业的设计中要把握活动的灵活性, 注重学生全方位的发展, 让学生在一个假设的情景中, 成功的运用知识, 创新意识。5) 综合性家庭作业, 作业要求把观念组织起来做出一个新的陈述, 检验观念, 发现关系, 或提出更改措施。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发的积极讨论、思考, 将书本上的死知识灵活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学会用发现的眼光看待所学的知识, 勇于改正。也可使得学生自己给自己设计家庭作业, 并且让同学们相互评价。

总之, 要采取多种手段, 通过多种形式的作业激发学生兴趣, 让学生真正喜欢做作业, 变“要我做”为“我要做”。[8]不同形式的作业可培养学生的不同能力, 作业形式多样化并不违背素质教育的精神。

3.2 对小学生家庭作业评价的思考

在新课程标准下, 小学生家庭作业的评价对象由过分关注对结果的评价逐步转向关注对过程的评价, 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信息的多源化。重视自评、互评的作用, 不只关注评价结果的准确、公正, 而且强调评价结果的反馈以及评价者对评价结果的认同和对原状态的改进。在评价内容上强调多样化, 尤其要重视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的结合, 以质性评价统整量化评价。评价中要求评价者与评价对象互相理解, 强调平等的相互关系, 体现以人为本的主体性评价的价值取向。[9]3.2.1小学生家庭作业评价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1) 作业评价的方向性原则

作业评价的功能便是要为学生提供反馈, 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 明白学习方向, 改进学习方法, 启发学生根据相关评价自己分析, 自觉修改订正, 从而获得主动而积极的发展。

2) 作业评价的激励性原则

家庭作业评价要树立发展性评价观, 应多给予鼓励, 以增强不同类型学生学习的信心, 诱发内在智力潜能, 一切让学生在作业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从而激发他们努力学习。特别是对学习比较滞后, 作业效果不佳的学生更要以激励为主, 改变一贯沿用的作业评判符号, 树立学生对作业的信心。

3) 作业评价的多样化原则

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能贴近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形式多样的评价会刺激学生的兴趣, 学生在老师的评价中得到认可会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有利于学生改变对待作业的态度。有效的评价语会促使学生之间竞争, 从而产生良性循环的学习竞争。

3.2.2 小学生家庭作业评价的新策略

1) 由教师评价拓展到学生评价, 由被动评价转向主动评价

教师把作业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 教师不再包办代替、一览无余。[10]而是让学生对自己完成的作业进行评价。通过自我评价, 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从而客观地认识自己, 完善自己。这样, 学生对作业的兴趣会从无到有, 甚至更浓。

2) 重视作业完成的过程, 由结果性评价过渡到过程性评价

对学生作业的评价不能光看结果, 还要看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 不再以成败论英雄, 只要学生尽了自己最大努力, 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了进步, 得到了收获, 就可以肯定。这样虽然会使得教师的评价变得困难, 而且一些隐性的改变也又易很快显现出来, 但是过程性的评价在量化到一定程度时便会质变。

3) 保护创新思维, 由客观评价转向激励评价

不能仅用客观的标准去衡量学生的作业, 要对学生多激励, 唤起学生继续学习的动力。学生求强的好胜的心理在作业上表现为希望教师对其作业表示赞赏与肯定。当学生拿到批有“优”“有进步”等评语时, 就会兴奋, 充满信心。因此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应遵循多肯定少批评的原则, 对学生多加鼓励。让他们不断进步, 特别是对学习差的学生, 应注意发现他们作业中的优点而加以肯定, 不要把他们的作业看的一无是处。

4) 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由单一评价逐步转向多元评价

应将教师的评价逐步改变为学生自己、家长、同学、朋友多方面的评价。[11]传统的作业评价是教师单向的评价, 评价主体和评价形式都很单一, 不利于学生纠正错误, 也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在作业评价中, 如果能更多的争取学生自己的力量, 采取他评、互评、自评等多种形式, 一定会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同时在评价形式上采用多样的评价, 让学生每天在惊喜中看到自己的作业。

5) 跨越师生心灵的鸿沟, 由被动批改转为对话式评价

师生的相互交流会使作业的评价变得更加灵活, 只有当老师从了解学生到理解学生, 才能使得老师将自己的对话平台降低到学生的基础上去评价学生。这样便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理解老师、尊重老师, 重新建立起已经破裂的师生关系。教师的评语也应该有层次性、指导性、针对性的改进与提高, 使学生树立起再向前进一步的信心。

综上所述, 家庭作业的设计与评价对教师的教学, 学生的学习有直接的影响, 教师在教学中掌握和运用有效的家庭作业策略, 可以极大的改善家庭作业的效果, 达到促进学生学习, 提高他们学习成绩的目的,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教师在教学中没有理由不认真研究灵活运用教学设计高效的家庭作业。

参考文献

[1]肖川.名师作业设计经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2-6.

[2]姚利民.有效的家庭作业策略[J].湖南师范大学教科学学报, 2003 (6) :47-52.

[3]严亦峰.国外户外教育的发展及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 2008 (1) :43-46.

[4]任宝贵.国外对家庭作业时间与学生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概述[J].文教资料, 2007 (1) :180-181.

[5]施良方.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106-107.

[6]薛珮琳.关于家庭作业的理性思考[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 2001 (5) :112-114.

[7]杜金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思考与研究[J].素质教育与教育艺术, 2006 (1) :26-27.

[8]陈建华.对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作业改革的探讨[J].教育科学研究, 2006 (1) :5-9.

[9]周卫勇.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9-14.

[10]刘新萍.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与评价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 2007:14-15.

谈小学数学的课后作业设计 篇3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后作业;设计;层次;趣味

中图分类号:G623.2

前言:

课后作业不是课堂教学的附属品,特别是在教学改革的今天,小学数学课后作业的设计应当向着生活化与层次化的方向发展,综合性的作业形式能够满足更多小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从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本着开发学生潜能的目标进行教学设计,会让小学生不再将作业视为负担,课后作业也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

一、加强课后作业设计的趣味性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也是学生自己心中的一位隐形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做好课后作业设计,就要让学生看到作业,有完成的意愿,而不是产生抵触情绪。新课程标准提出,从学生的世界出发进行教学,会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小学生正处于童年成长时期,利用童趣性较大与新近性较强的数学作业进行教学延伸,会让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得到激发,促进学生成为热情的数学学习者。

比如在学习乘法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个游戏性的作业,让学生一边玩游戏一边完成数学作业。像“找门牌号”就是一个很好的作业模板,“小猫要去找小狗玩,小狗告诉小猫它家的门牌号是42。当小猫到达小狗所在的小区时,发现门牌上都是一个个乘法算式”。在这样的情境中,小学生为了帮助小猫找到小狗家进行乘法计算,不仅不会将数学作业视为学习的负担,还会乐于完成作业,认为作业很有趣。

二、加强课后作业设计的生活性

学科教育内容来源于生活,教育活动也是为生活服务的。社会是一个大学校,教育活动的工具、方法与内容,都來源于社会生活中。在进行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时,教师也应当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入将,将数学作业与小学生的具体生活结合起来。作业的设计可以与小学生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以及其它学科的学习内容进行联系,教师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具体水平去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提高数学作业的成就感。

比如在讲解有关于圆的知识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两个作用。其一,学校要建设一个直径为5米的圆形花坛,你会用什么方法去画这个圆呢?其二,校长想在这个花坛中安装一个灌溉器,你觉得安装在哪里最合适呢?这样的作业,与小学生的学校生活密切相关,能够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也能巩固小学生画圆的技巧,有利于学生利用课堂所学内容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加强课后作业设计的层次性

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要服务于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彰显教学活动作用的根本。但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能力方法具有差异。在设计小学数学作业时,教师要将学生的个体差异因素考虑在内,不能让全体学生做完全一样的作业,也不能用一样的标准去评价所用的学生。教师要加强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差异进行层次化作业的设计。教师也可以针对同一作业,制定不同的标准。

比如在讲解有关于长方体的知识时,教师可以设计三个层次的作业。一,一个长方体的长为6为,宽为4米,高为3米,它的体积是多少?二,一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为52米,长为6米,宽为4米,体积为多少?三,一个长方体的底面积为24平方米,底面周长为24米,表面积为108平方米,体积为多少?设计三个层次的作业,给学习能力一般、中等与优秀的学生不同的课后作业,让课后作业与他们对学习的接受程度相联系,有利于促进小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也会让数学作业的作用得到发挥。

四、加强课后作业设计的多样性

小学生的好奇心强,单一的作业形式往往不能满足小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教学改革的今天,小学数学作业应当是多样化的,趣味性的作业、探究性的作业、实践性的作业,都应当是课后作业的组成部分。教师要一改传统书面作业的形式,利用更多实践性作业,让学生动手动脑,在实践中深入学习数学知识,实现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多样性。

比如在针对加减法进行作业设计时,教师可以让小学生回家对自己家中的每月的用电量进行调查,并通过本月电量与上月电量相减得出本月用电量。还可以学生对本季度、年度的总用电量进行计算,促进小学生数学知识应用能力的提高。

结语:

综上所述,课后作业设计方式,直接影响着小学生的作业观念,关系着小学生的学习范围与数学能力提高空间。加强小学数学课后作业设计的趣味性、生活性、层次性与多样性,会让小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新鲜感,快乐、自主去地完成作业。利用课后作业设计形式的改变,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彦,文春蓉. 新课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问题与策略[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10:46-49.

[2]池文生. 提高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策略[J]. 龙岩学院学报,2011,S1:47-48.

[3]陈建兰. 浅谈小学数学作业设计[J]. 学周刊,2014,05:196.

梅花魂课前课中课后作业设计 篇4

潮水晓风小学 顾桂好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可见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小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可塑性和模仿性极强,因而教师有目的的引导和培养就显得尤其重要。也正是这种特点,给我们创造了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机,也使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从教十年,我深切感到:预习是课堂的“前奏曲”,它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因此,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首先就要从教会学生学会预习入手,引导学生由被动到主动,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在教学中,我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以往预习课文,也就是读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再有就是对生字词的初步认读要求,把不认识的字,通过各种方式读对,会认,会写。在课前预习中,对学生的要求仅仅限于口头要求。检查预习效果,也仅仅限于在课堂上的读课文,认读生字词。通过对学生的预习调查来看,课前的预习往往浮于表面。由于没有对预习的明确指导和书面的落实,预习的实效性不大。针对上述情况,我认为设计一个预习目标导学案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所以我为《梅花魂》一课设计了如下的目标导学案: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读准字音、记住字形、结合具体的词语理解字义。查字词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词语例如气节、颇负盛名等 3.了解华侨在海外的生活。

4、根据以前的学习,还有你对梅花的了解,以梅花为话题,说说古今人们对梅花的评价。

5.通过查找资料理解“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诗句,意思是:一个人独自在他乡作客,每逢过节的时候格外思念故乡的亲人。“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是王维《山中送别》中的诗句,意思是:明年春天绿草如茵的时候,您能回来吗?(“王孙”是古代对人的尊称)“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是北宋诗人秦观的词《浣溪沙》中的句子,意思是:在空中随风飘飞的落花,轻飘飘的,好像夜里的梦;满天的无边无际落着的雨丝,千条万缕,就和这心里郁积的愁一样多。使学生理解这些诗句的意思,从而懂得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它渗透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外祖父常常教“我”读这些诗词,目的是使“我”从小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同时借教读这些诗词,寄托自己对祖国的思念之情。而外祖父的流泪表现了他对祖国的无限思念。了解到这些诗句字字写的都是乡思,乡愁,怎能不拨动外祖父那思乡的情弦呢!他由诗句想到自己,思乡之情不能自已,因而潸然泪下,也就在情理之中了。6.默读课文思考:(1)文中写了哪些人物?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2)说说梅花的品格是什么?“魂”是什么意思?(3)梅花虽是有名的花,但为什么说”梅花魂”呢?(4)课文围绕着梅花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5)课文是怎样来表达外祖父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的?(6)“梅花魂”的内涵是什么?中华民族的精神就是什么?(7)本文为什么以“梅花魂”为题?说说最后一自然段在文章中的作用?

这样,根据教材中课文的特点,制订明确的,难易适度,具有学法指导性的、可操作性强的目标导学案,在课前提前呈现给学生,并对目标导学案作必要的解释,让学生明确预习的操作方法和步骤,使学生有章可循,有的放矢,避免了预习的盲目性。我相信只要学生用心按照要求去做去写,课前预习一定会真正事半功倍,我们的课堂教学也会水到渠成的。

《梅花魂》课堂练习

潮水晓风小学 顾桂好

《梅花魂》是一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好教材。这篇阅读课文生动感人,情真意切。它讲了一位身在异国他乡的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反映了他对祖国的深深眷恋,表露了一位老人的中国心。

根据教材内容,单元训练重点及新大纲对高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外祖父爱梅花,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感情。2.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学习这种品格。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其中目标1、2为本课教学重点;外祖父对梅花品格的阐述;在爱梅花送梅花图中寄托外祖父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这两点是学生理解的难点,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针对上述情况,为了使本课的教学重难点、语言训练点得到进一步突出和巩固,进而形成能力,我特设计了如下几个习题: 1.作者小时候,外祖父为什么常常教她唐诗宋词?

2.外祖父为什么让我摆弄古玩,而墨梅图却碰都不让碰? 3.老人为什么把心爱的图画送给外孙女呢?

4.《梅花魂》一文中,三次写到外祖父的眼泪,找出这些句子,画下来。5.说一说,外祖父一次落泪的原因分别是什么?这三次落泪,都表达了他怎样的感情?

6.重点读“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总要有梅花的禀性才好”这段话,想想这句话讲了几层意思,进一步体会外祖父对梅花品格的阐述和通过梅花寄托的爱国之情,并从中领会课题“梅花魂”的含义。

7.说一说中国悠悠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了多少“有品格,有灵魂,有气节”的人物。

《梅花魂》课后作业

潮水晓风小学 顾桂好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基于这个思想,我又设计了以下几种作业:

1.课外拓展的空间里,我不希望学生的感悟随着文本教学的结束而消失,所以让他们去寻找自己最崇拜的英雄,寻找隐含在这些人物身上的民族气节,学做这样的人。

2.推荐给学生阅读。在《梅花魂》的教学后,我让学生欣赏《乡愁》,也可以让学生阅读课本112页的《故乡》。引领学生阅读现代和古代诗人所作的几首诗歌,一方面升华了学生的情感,另一方面又使学生们了解到了更多有关于思乡之情,离别之情的诗歌,使他们对这种感情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作业设计研究实施方案11 篇5

课题名称作业设计____________

课 题 负 责 人

负责人所在单位扶余市得胜镇第二中心小学

制定方案日期2013年10月17日

《作业设计实践与研究》

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提出

(一)研究背景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作业是学生英语学习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学生许多英语概念的形成、英语知识的掌握、英语方法与技能的获得、学生智力的发展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都离不开作业这一基本活动。通过调查发现我校在英语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方面存在如下状况: 作业布置方面:

1、作业单调,形式单一,以计算训练为主。

2、份量不均,随意性较大,有时多、有时少。

3、课堂作业当堂完成少,课后完成多。

4、学科之间缺少沟通,不能合理的统筹安排学生的作业量。

5、作业格式随意,书写潦草。(特别是家庭作业)

6、家庭作业本大小不一,家庭作业本和草稿本混用。

7、注重新授作业,忽视复习巩固作业。

8、新授时作业少,复习期间作业多,学生负担重。

9、教师下水作业少,对作业难易程度不太了解。

10、反复训练多,举一反三少,不注重练习设计。

11、书面作业多,其他形式的作业少。检查与批改方面:

1、重视课堂作业批改,忽视课后作业批改。

2、重视批改,忽视学生是怎样做的和怎样订正的。

3、忽视随堂作业的批改,随堂作业成了随便作业。

4、埋头批改,缺少分析。

5、忽视面批。

6、重视书面作业的批改,忽视预习作业、复习作业等其他形式作业的检查。

8、对学生的要求不一致,有时紧,在长期低效作业的作用下,使一部分学生失去了英语学习的兴趣,使探索神奇的英语知识变成一种负担和任务,变成为了让家长和老师不失望才学英语。这种情况下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是不可能的。所以设计有效的英语作业在教学常规工作中极为重要,有效的作业可以解决当前英语作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研究意义:

1、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

小学英语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主渠道之一,而练习又是小学英语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也是教学的重要一环。从学生方面说,英语知识通过练习得到巩固和加深,英语技能通过练习逐步形成,英语能力通过练习得以提高,通过练习能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想教育,促进学生思维、人格和身心发展。从教师这边看,通过练习还可以获得反馈信息,检查学生独立学习英语的能力,评价教与学的水平。但大量的重复性练习会增加学生的课业负负担,而灵活的、富有挑战性的、现实的练习则能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获得真知。

2、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做英语”是目前英语教育的一个重要观点,它强调学生学习英语是一个现实的体验、理解和反思的过程。因此,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应当大量采用操作实验、自主探索、大胆猜测、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等活动方式。在英语作业设计中,积极实施多样化的英语作业形式,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给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变“要我做”为“我要做”,让学生成为作业的主人、学习的主人,进而逐步改善学生的英语学习方式。

因此,我们提出了“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方案,我们将着眼于促进学生思维、人格和身心发展,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分析和研究教师的教学行为为抓手,重建科学、合理的作业布置价值观,探究提高作业设计的方法,从而大面积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育教学质量。

二、课题核心概念界定

(1)“作业”的内涵

简单地说:“作业”是为了巩固课堂教学效果而设计的供学生课外进行的练习。它是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方式,是学生以某一主题或某一领域的问题为主线进行的一种探究工作或活动,是学生对事物的不知,经过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材料的不断观察、筹划和思考,寻找合适的工具,像科学家那样自行探究达到认知的过程。

(2)有效性:指有效果,有功用,有使用价值,指以较小的劳动量获得较大的劳动效果。通过课题研究探索作业、练习设计的有效形式,探索作业、练习检查与批改的有效方式,旨在提高作业训练的有效性,提高效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研究目标和内容

㈠.研究目标

(1)凡是感兴趣的知识,学起来会精神愉快,不知疲倦,越学越爱学。丰富多彩的英语就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直观有趣材料,我们要精心设计,使英语作业的内容趣味无穷,增强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2)探索小学生有效的作业途径和方法,通过作业的训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灵活地掌握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

(3)总结校本特色的小学生有效的作业经验,利用并开发作业资源,因地制宜地使作业具有层次性与开放性,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科学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设计多种种类型的有效作业,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作业习惯及作业责任,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㈡.研究内容

1、学生的做(作业的设计:①、了解什么是英语作业的有效性?②课堂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如何实施?③课外作业的设计有效性如何实施?)

2、教师的评(作业的批改:教师如何使作业的批改和讲评更具人文化?)

四、研究方法、步骤和进度:

(一)、研究方法:

(1)文献法:通过查阅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及时了解本课题的研究进程,全面正确的掌握本课题的相关信息,为本课题及时提供科学的论证依据、研究方法,提高研究效益。

(2)调查法:调查实验对象的基本情况,使课题组全面了解、掌握实验对象发展的具体情况。

(3)对比分析法:通过对实验班与普通班的对比分析,使课题组及时了解本课题研究的阶段性变化。

(二)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得胜镇第二中心小学三年级至六年级的学生。

时间:2013年7月至2016年12月

(三)研究设想

本实验依据现代教育心理学基本原理、新课程理念以及有效教学理论,提出如下假设:只要坚持自主性、知识性、智能性、趣味性、实践性、整合性等基本原则,就能使不同基础、不同性格、不同习惯、不同兴趣的个体,变被动作业为主动作业,在愉悦的过程中完成作业,实现教学目标。

(四)课题实施原则

1、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及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2、课标规定:“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创造性,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同时,课标中还强调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因此,在高年级英语作业的设计上,应体现探索性、开放性和实践性。

3、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应实现“不同的人在英语上有不同的发展”。因此,英语作业的设计要体现出层次性。

(五)实施步骤

本课题研究步骤分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13年7月~2013年12月)。

主要工作:

(1)、组织人员并分工,收集信息,并进行分析,制订实验方案,申报课题;

(2)、组织实验组人员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实验方案的精神。

(3)、聘请专家指导。

2、实施阶段(2014年3月~20116年7月)。

主要工作:

(1)2013年10月~11月:

①通过问卷、座谈、调研等形式对学生、家长、教师进行调查:a、对现阶段英语作业内容、形式和数量的意见;b、对今后英语作业的要求,希望和看法。

②课题组教师以作业设计和批改作研究研究,并写出研究课例及阶段小结,课题组进行阶段研究总结,写出研究报告。

(2)2014年3月~2016年7月。

在总结前期研究结果的基础上,要求课题组教师每人上一节优化课内作业设计的汇报课,并写出教案或案例。课题组作好记录,写出阶段小结。

(3)在实施过程中,每月(特殊情况除外)组织一次课题组教师交流作业设计和批改的信息。

3、总结阶段(2016年7月~2016年12月)。

主要工作:

(1)收集整理各种原始资料,汇编成册。

(2)教师撰写研究论文,并汇编成册。

(3)进行研究总结,撰写课题结题报告。

(4)申请结题。

五、课题预计成果形式

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归纳整理,形成以下成果:

1、论文集

本课题研究的课题报告、总结、论文、案例、教案等的专辑。

2、案例集

课题组教师根据自己对研究目标的理解,结合教学内容,以某个知识点、以某单元知识,以某类型知识而设计和批改的案例专辑。

3、结题报告。

六、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课题负责人董景恒:负责课题统筹,组织实施和课题方案、开题报告,中期研究报告、结题报告撰写及资料汇编等工作。

课题组成员刘海峰、高琦、徐仁成:参与课题研究,负责子课题实施方案、课题阶段小结的撰写及资料汇编等工作。

继教网所有的课后作业 篇6

学习完了《师爱的智慧》这门课程,我感觉还是意犹未尽。里面的好多观点都使我感受到醍醐灌顶的作用。尤其是其中的这句话给我的印象很深“从了解到理解,懂得学生的所思所想,所好所求,所作所为。从理解到引领到提升。这就是师爱的智慧!”

结合这次的学习,我再谈一下自己的感悟。首先把自己的心放到学生的位置上,去了解现在的学生,去理解学生的开心和苦闷,然后帮忙引导他们的心回归到学习上来。《师爱》提醒我,在教育中光有教育是不行的,师爱也不能缺乏,我们关键是教给学生理解爱,传递爱,把对师爱的理解,爱的操作和正确观念教给学生并身体力行。其实教学的本质就是情感的交流,是心灵的对话和沟通,是思维的互动。

学生中,不管是优秀的还是一般的,其实每个人都有被尊重的需要,用心去爱学生,他们就会真心和你交朋友,这样学生就“亲其师,信其道”,进而理解我们的教学,然后再有举一反三,不断地深化和提升,届时我们肯定会见到不一样的学生!不一样的明天!

2.认真回顾《做中国最好的教师—落实《教师专业标准》提升教师素质》这门课,用一句话形容你心目中最好的教师是什么样的? 我心中最好的教师形象应该是爱护学生、充满理想和激情、热爱工作、勤于学习、懂得奉献、积极阳光、充满微笑、有责任心的人!

爱,是伟大的教育。孩子是个性的,理解和相信每一个孩子是无比重要的。没有爱就没有美好的教育,用微笑感召心灵,教师的本质工作是教书育人。给孩子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一桶鲜活的水。读书让人明智。工作之余,沉思反想,提高自身的技能,充实自己的能力,才能更善于教学。

3.认真回顾《有效教学的方法(技能)》这门课,结合数学教学谈一谈,有效讲授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有效讲授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能力。表现在以下特点:

一、有效讲授有以下几点要求:深入浅出,富有感染力,针对性和启发性。

二、有效讲授还包括以下基本形式:讲述,讲读,讲解,讲演。

三、有效讲授包括以下体态语言:表情、身姿、眼神。4.认真回顾《有效教学——先学后教的典型个案)》这门课,哪个教学情境的设计对你启发最大,为什么? 洋思中学的教学设计给我的启发更大。

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主要包括如下环节:(1)出示课堂学习目标。教师在课前准备好出示内容,利用小黑板投影仪及其它媒体手段上课时出示给学生,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约 1 分钟)(2)提示学生自学。让学生按照学习目标,知道自学什么,怎么学,用多长时间,达到什么要求,如何检测等。(约 2 分钟)(3)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教师通过观察,了解学生自学情况,注意端正学生自学态度,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动脑,主动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可以是独立学习,也可以同桌合作或小组讨论探究,还可以请教老师。(约 5-10 分钟)(4)检查自学效果。让中等生尤其是学困生回答问题或板演,最大限度地暴露和发现学生自学后存在的疑难和问题。(5-10 钟)(5)学生讨论、更正,教师点拨。学生通过观察板演、听证答案,找出错误或比较与自己的做法、结果是否相同,学生自行改正。让学生各抒己见。引导学生讨论,说出错因及更正的道理。指导学生归纳,上升为理论,总结出规律,便于以后再运用。凡是学生能解决的,就放给学生自己解决,真正找出哪些需要教师引导、点拨的问题。通过学生讨论、教师点拨,学生进一步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最终形成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认真回顾《高中数学必修1“函数的应用”教学设计及应用课教学研究》这门课,本课教学难点是什么?您在教学中会如何突破难点?

通过阅读审题,将文字信息加以提炼,转换成数学问题,是函数应用这部分传统的难点 我们要抓住数学到底教学生什么,要教学生一种问题的意识,让他质疑,而且我们希望让学生之间提出问题以后,你找的问题,他的问题是不是问题,然后也要让他会质疑,还有让他自主的去发现,去探索,去归纳,去判断。然后去反思等等,这是需要我们在应用课当中非常注意的。其实教师在这里还应该注意,要洞察课改方向性大的问题,并且也要自己尝试着主动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实际例子,自觉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建立数学模型、计算数学结果、检验是否符合实际、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以便逐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平日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以学生基本生活经验为教学起点。

2、体现学生主体作用,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主参与、动手操作、合作探究。

3、从老师自身做起,落实三个还给:把时间、健康、能力还给学生。

4、大胆改革教学模式,只要学生能学会,什么方法都可以。

6.认真回顾《高中数学必修2“平行与垂直”教学研究 》这门课,本课教学中您会如何把握并遵循“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辨论证-度量计算”这一认识过程的?以平行或垂直为例谈几点感受。

上述两个教学片断一个是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还有一个是平面和平面平行的判定,跟以前比较,比较大的变化就是对这两个判定定理不要求证明,教材这么安排,主要的思想,为了减轻几何论证的难度,降低立体几何学习的门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强调一下教材编写的目的就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如果是强调几何论证,可能削弱学生对空间想象能力的一种培养,因为他的证明过程可能有点喧宾夺主的嫌疑,所以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还是主要想怎么样选择一个适当的数学模型,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为他提供一个有利的支撑。同时怎么设计学生的活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器官,让他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使他对几何直观能力的培养有一个比较好的支撑,另外一个思路。

过去是把证明花了很长的时间,而且学生在理解上难度比较大,可能就冲淡了他对判定定理本身的理解,我们学立体几何主要是三种语言熟练自如的转化,那么这个时间在课堂上腾出来以后,一个是作为这方面的训练,另外一个定理内容,将来作为立体几何的一个推理,我们是需要学生脑子里呈现出一种图形,而这个图形对定理内容反映是一个图式语言,一个平面,一条线,图式会有多种角度,多种方位,这时候会多加一些时间,让学生留下一些更深的印象。因为学生本身形成这种图形的认识是需要一定时间的。过去很短暂就过渡到一个定理证明,这样就弱化了他对空间的认识和理解,7.认真回顾《高中数学必修4“单位圆在三角函数中的应用”案例分析》这门课,请说一说单位圆在三角函数定义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三角函数的定义借助单位圆进行,把直角三角形放在直角坐标系里,然后推广。而且引入单位圆后正弦,余弦,正切就变成了单位圆上点的坐标,或者是坐标的比值来表示这三个量,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可以用单位圆来进行定义。尤其新课程用单位圆定义三角函数,提升了单位圆,三角函数线的地位,三角函数的知识结构和方法体系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利用单位圆本身直观、形象、准确、方便等特点,再结合相关知识,是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思路清晰,方法明确,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8.认真回顾《高中数学必修4“单位圆在三角函数中的应用”案例分析》这门课,请简述一下其中一个课堂实录,从哪几个角度对三角函数性质的教学进行了探索?

给我印象较深的是西安四十五中黄俊鹏老师的教学片断,探讨y=sinx的 性质

首先她从物理的三个常见现象联系到三角函数,构造了函数模型;

第二,探究性质时先讨论了画函数图像的步骤,学生自己清楚了六个步骤并用自然语言描述出来;

第三,讨论了最值后还提到了五点法,给后面作图埋下了伏笔;、第四,解不等式时提出了一个等式思想的转化,然后数形结合来解出解集。

巧妙设计“承上启下”的课后作业 篇7

对于这场争论笔者并不想去做过多的评述,也暂且不论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改革成果是否辉煌,只是站在一个一线教育者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必须得承认杜郎口的确是在努力的践行新课改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这一核心理念。这六个字是教学的精髓所在,在这六个字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是被放在第一位的,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一直是新课改关注的重要焦点。在“自主、合作、探究”这一核心理念的引领下,从教育理论研究者到教育活动实践者都在努力地探索着应该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些探索为我们的教学实践活动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建议和改进措施,在这众多的研究和探索中不乏利用课后作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者,但是却鲜少有人意识到巧妙地整合复习类的课后作业和预习类的课后作业,设计一种“承上启下”的课后作业,以此来提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效率。

1 价值何在

做作业是学生学习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布置作业是教师教学工作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优秀的作业设计不仅能使学生通过作业巩固和复习已学过的知识,还能使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兴趣,培养自己的创造力,不仅能使教师通过作业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问题所在,从而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还能成为教师与学生沟通交流的重要途径。因此,作业对于教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也正是由于深知这一重要性,我国中小学的作业量一直都非常之多,在面对中考和高考这些“决定人生”的重要考试时,题海战术成了教师和学生们的首选策略。只是这数量众多的课后作业,却多以复习类作业为主,鲜少涉及到预习类的作业。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如何在短短的四十或四十五分钟内尽可能地掌握最多的知识始终是教师和学生们关注的焦点,因此高效课堂不仅是教师的目标,也是学生的期望。高效的课堂指的不仅是快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快速学习和应用知识。课前预习、课堂学习和课后复习是高效课堂必不可少的三个环节,在这三个环节中,最容易被教师和学生们忽略的是课前预习。课前预习是学生提前对要学习材料和知识的一种自主学习,当然,课前预习的价值并不在于期望学生能无师自通地提前学会课堂上要学习的知识,而是帮助学生提前明了自己的学习困惑和学习难点所在,在课堂学习中更能集中注意力,对困惑的问题更加关注,能主动地在课堂中扑捉知识的重难点,提高学习效率。课前预习中对问题的明了事实上是一个发现问题的过程,只有发现了问题才能引起解决问题的兴趣,只有引起了解决问题的兴趣学生才会更愿意主动学习。

虽然,课前预习的教育功能是巨大的,但是却很少有教师将课前预习如课后复习一般重视,大多数教师对于学生的课前预习只是口头上的要求,如“今天回去把明天的课预习一下”,究竟有几人回去真正地预习了,教师在第二天的课堂上似乎并不怎么关心,因为不管学生预不预习,课还是得这样上。更遑论将课前预习与课后作业相结合,精心设计一种“承上启下”的、兼顾对已学知识复习和对新学知识预习的课后作业。

2 设计原则

2.1 关注学生的生命发展

出于现行教育体制选拔方式的要求和在未来生活中掌握一门生存技能的必要性考虑,教学中督促学生重视对基础知识的积累是无可厚非的,只是我们万不可因为太过关注知识的积累而忽略了对学生内在生命发展的关注。因此,作业设计中,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渗透,并将把对学生内在品性的陶冶和对学生兴趣潜能的发展,作为作业设计的基本出发点,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

2.2 认真研读课标

认真研读课标,对每一章节、每一课时、甚至每一环节的课标要求都要深刻分析,力求最准确的掌握每堂课的教学重难点,在设计课后作业时能做到围绕重点、有的放矢,找准前后两节课的知识联系结构,设计出的课后作业要能自然又连贯地衔接前后两节课的教学重点。

2.3 准确分析教材和学情

在研读课标的基础上,细心分析教材中设计的每一个活动、每一道习题、每一段阅读材料乃至每一张图片,真正理解教材内容如此安排的“良苦用心”,最大程度地挖掘和利用教材资源,为作业设计选择可供借鉴的最佳教学素材。并综合考虑现阶段学生的兴趣爱好、身心特点、知识储备、学习能力、文化背景等因素,使设计出的作业在紧扣课标、基于教材的同时,真正满足学生的生命成长需要。

3 案例分析

以初中七年级地理湘教版上册第一章教学内容为例。七年级上册湘教版课本中的开篇第一章是《让我们走进地理》,其中又包括两节,第一节是《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第二节是《我们怎样学地理》,第一节内容的建议学习时间为1课时,第二节内容的建议学习时间为2~3课时。

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中,首先通过列举地球上的“地理之谜”唤起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随后通过学习地理与日常生活、生产建设、风土人情三方面的联系,认识地理学科的重要性。第一节的学习结束后,为学生布置了两道课后作业题,第一题是:请写出至少五个你想要知道的地理问题;第二道题是:你认为学习地理都有哪些好方法。在这里布置的第一题是通过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地理问题的寻找,加深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第二道题是让学生通过对地理学习方法的思考,促使学生提前去预习第二节课《我们怎样学习地理》,即使学生在做这一道题时没有预习第二节课的课本内容,也能通过在完成作业过程中从网络、书籍、杂志等搜集信息的过程思考这一问题,对自己能理解的知识和未理解的困惑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上课过程中关于此类问题的重点扑捉,更能集中注意力。

第二节《我们怎样学习地理》中提到了学习地理最主要的四种方法是:学会使用地图、收集地理信息、思考地理问题、开展地理考察,学习时间至少需要2~3个课时。教材的重难点是地图三要素的学习,如地图方向的判断、比例尺的换算和比较、图例的阅读和识别等都集中在“学会使用地图”这一标题之下。如果按照教材的内容安排来上课的话,在第一个标题下花费的时间比较多,会给学生造成一种“头重脚轻”的感觉,不容易形成知识的整体性和结构性。因此,对教学过程做了调整:

第1个课时的前二十分钟结合上节课的作业,让学生讨论学习地理都有哪些好方法,归纳总结出教材中提到的四个主要方法,并未对“学会使用地图”展开学习;后二十分钟带领学生考察学校校园,熟悉校园的建筑物分布,并布置本堂课的作业,即为学校绘制一幅平面图,并且要求将自己在绘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记录下来,与同学分享。

第2个课时中结合上面的作业,展示自己绘制的学校平面图,并让学生谈谈自己在绘图过程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此时,学生结合自己绘图的过程,能非常清楚地表达自己所遇到的问题,如:对学校建筑物的方位不能准确辨别;不知道实际中的事物应该在图纸中画多大;平面图中标注的文字太多时,会让地图显得凌乱等等。虽然学生反馈出的问题很多,但是总结归纳后发现这些问题大多都是关于地图的三要素,即方向、比例尺、图例,因此,利用解决学生所发映的问题的过程,渗透学习有关地图三要素的知识。这种发现问题后想要解决问题的急切心情,促使他们在课堂中更加积极地思考和集中精力地学习。

4 结语

利用作业这一重要载体,设置一些新颖有趣的课后作业,巧妙地将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相结合,不仅能使学生在完成课后作业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兴趣、拓展自己的思维,还能养成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能使课堂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臣之,孙薇.发展主义作业观[J].课程·教材·教法,2013(7):17-24.

[2]万荣根,周志峰.新课程视野中的作业[J].教育科学,2003(6):11-12.

[3]宋秋前.有效作业的实施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5):54-57.

[4]张济洲.中小学作业观:特点、问题与走向[J].课程·教材·教法,2013(7):25-30.

课后作业设计的研究方案 篇8

(一)语文课后习题分类讨论

苏教版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科书五年级上册共有26篇课文,7个练习;下册共有27篇课文,7个练习。课后作业中常见的题型分为三大类:基础性、理解性以及综合扩展性,其中一些习题主要训练学生最基本的记忆能力、写字能力和诵读能力,所以归入基础性练习;有一类练习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字词句篇的理解和掌握情况,所以将这些理解型归入理解性练习;还有一类练习主要是训练小学高年级学生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归入综合扩展性练习。

(二)提高创造性习题比重

在2011版本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中提出,要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主动进行探究性的学习,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小学高年级学生创造性思考有十种类型的习题:举例、替代、可能、组合、假如、比较、除了、想象以及类推。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后习题设计问题及特点

(一)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后习题特点

以苏教版的小学五年级上册的课后习题为例。小学五年级上册的单元复习题中,第一题是在学了《师恩难忘》这篇课文后要养成读书做笔记的习惯以及做笔记的三种形式;第二题是对《师恩难忘》这篇课文的作者以及文章中词句的填空;第三题是写赞美老师的名言;第四题是根据提示写成语,考察学生对词汇量的掌握;第五题是关于词语的理解;第六题是写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等等,对这些课后习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有效培养学生写字能力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的教学中对学生识字量的要求降低,但是更加重视写字能力的培养。苏教版的小学高年级语文教科书在对小学语文的写字能力的培养是值得其他版本教科书的借鉴和参考的。

2、有效培养学生读书语感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教科书上下两册共有14个大的练习,其中关于积累的练习的比重比较大,它主要包括词语的积累、名人名言的积累以及对一些文章中精彩语句的积累。语言类的学习,对语感的把握是很重要的,而对语感的训练最主要的方式就是积累。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后习题设计的问题

苏教版语文练习的最后会要求学生积极进行课外阅读,但是,教师缺乏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检测,基本上习题的方式是“你还背诵过哪些描写……的诗文,找来读一读” 的方式。所以,应该在教科书课后习题中添加检测读书的设计,帮助学生完成阅读目标。其次是基础性的题型较多,创造性思维的题目较少。

三、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后作业设计的改进措施

(一)有效提升题型及其质量

小学高年级策略性的题目占很大的比重,但是基本上是“谈谈对……有什么理解 ”;“为什么用这个题目”等等。在十种提问的策略中可能这种策略没有被使用,“替代” 、“组合”、“假设”等策略被运用的很少。此外,对学生发散思维和直觉思维能力的训练相对较少,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来看,苏教版的语文习题显得不足,要增加策略性题目的比重。

(二)着重提升检测项目比重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课后练习的设计,引导有余,但检测不够。教科书应该在评价方面发挥引导作用。比如,在教科书中设计读书的感想,让学生填写自己课外阅读的心得,这种设计可以检测学生阅读情况,也可以强化学生的阅读过程。

(三)注入多样化提问思维

在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训练方面,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应要有策略地进行多样化提问,使得教科书和教学为一个整体,以便多层面地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四)提高作业优秀率

语文课后作业的形式要多样化,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课后作业应该引导学生由封闭的课堂走向开阔的生活,比如读完叶圣陶的《荷花》,可以去读读朱自清的 《荷塘月色》 , 比较两篇文章的相似与不同之处。教师也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设计改写,如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的《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让学生感受他们父子间的爱,并根据自己与父亲的亲身经历来进行写作,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比如《黄果树瀑布》,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然后根据旅游的经历写一篇自己看到的或感受到的风景。

(五)确题目中心立意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有一题是“读读下面的句子,体会他们的含义,并思考括号里的问题”。这类题目出题意图不明显,对文章的含义指代不明,所以在出题上应该引导学生该从哪方面去体会文章含义。

结论:

综上所述,苏教版高年级语文教科书课后作业的设计注重基础性的训练、语感的培养和语言实践活动,但在一些具体的方法上存在不足,如何改进这些不足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和完善,不断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课后作业答案 篇9

一、文体特色

首先,我们要明确《野草》作为鲁迅开创的“独语体”散文已经成为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它开创了中国现代散文诗之先河。作为兼有诗歌和抒情散文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就表现形式来讲它应该具有以下几种特色:

1. 是诗歌的一种,本质上属于诗;

2. 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

3. 篇幅短小,情感浓重,有诗的意境,有诗的情绪和幻想,具有诗歌语言的精炼性和音乐

美;

4. 用散文形式写出,不受固定格式束缚,不分行,不押韵,有散文表现力的灵活性、多样

性;

5. 语言隽永,内容浓缩,耐人寻味。

其次,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去看散文诗,它还具有以下两个很重要的特色:

1.它的抒情性即抒情自我。例如:鲁迅在《<野草>英文译本序》中也说:“大抵仅仅是随

时的小感想。因为那时难于直说,所以有时措辞就很含糊了。”又说:“所以这也可以说,大半是废弛的地狱边沿的渗白色小花,当然不会美丽。”鲁迅把有感而发都说成是“小感触”或“小感想”,其实它是作者的浓重情绪情感借社会人生某一事物而生发出来,抒写了作者在当时探索和战斗的那种特有的思想感情,是个人情绪情感在艺术上的渲泄。他把自己的散文诗看成是“废弛的地狱边沿的惨白色小花”,这说明作者在当时的特定社会背景下,所处的境遇,带有苦闷、彷徨、沉郁、寂寞的情绪,然而却仍然顽强不屈地生活着抗争着。“不会美丽”是指社会对它的压迫。但它是压不垮的,将顽强地艳放着。

2.它的“散文”定位。鲁迅《野草》中的篇章,既有叙事抒情式的,也有诗剧、寓言故事

和讽刺小品式的,像《过客》、《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狗的驳诘》等。这说明了散文诗应是诗和文(即各种文艺文体)的整合,它可以以文入诗,亦可以诗入文;或以文为诗,或以诗为文,是诗与文交叉、渗透中产生的一种独立的自由的新文体,是一种艺术的新的“格式塔质”。

二、思想内容

首先,《野草》的基本思想内容大致可归纳为:

1.表现对美好生活和光明未来的追求,赞扬为此而敢于斗争、敢于牺牲的精神。如《秋夜》描绘了在肃杀的秋夜里,自然界各种生物与暗夜及严寒抗争搏斗的诗的图景,用枣树坚强、挺拔的形象,象征革命者韧性战斗的精神,全篇充溢着一种诗意。其他如《好的故事》、《雪》等也属于这一类。

2.揭露黑暗势力,鞭挞社会丑恶,如《失掉的好地狱》,《狗的驳诘》、《这样的战士》等。

3.表现自我在彷徨与探索中孤独苦闷的情绪和矛盾的心情,如《希望》、《影的告别》、《过客》等篇。

其次,《野草》中还透露着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内容,即鲁迅独特的人生存在体验和反抗绝望的生命哲学。这一生命哲学又包含了三方面内容:

1.韧性战斗的哲学。《野草》里有一篇东西就是《聪明人 傻子和奴才》要开个窗子,不行。最后把墙砸了,行了。非常艰苦,要改变一种东西。鲁迅对中国社会改革的艰难,艰难性了解的深刻,对于“五四”以来的青年,那种抗争的过分乐观、过分急躁的这样一种观察。他用他启蒙者特有的清醒,提出了长期作战的这样一种思想。《野草》开头的第一篇叫《秋夜》,暗示传达的就是这样一个思想,就是这样一种哲学。在《秋夜》中两个对立的势力,一个是以“夜空”为代表的;一个是以“枣树”为代表的,两边的势力。那么在两个势力的对峙中来抒发自己的这样一种生命哲学,就是要一种韧性的战斗,执着的韧性的战斗。

2.反抗绝望的一种哲学。例如在《希望》他用一种无可奈何的、缠绵的、悱恻的调子倾诉了自己这种发自心灵深处的痛苦:“我只得由我来肉薄这空虚中的暗夜了,纵使寻不到身外的青春,也总得自己来一掷我身中的迟暮。但暗夜又在哪里呢?现在没有星,没有月光以至笑的渺茫和爱的翔舞;青年们很平安,而我的面前又竟至于并且没有真的暗夜。”其中,鲁迅用裴多菲的诗句“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发出了抗争绝望的声音,这里的“希望”,实际上正是“反抗绝望”的代名词。

3.向麻木复仇的哲学。鲁迅出于改造国民性的思想,对群众的精神麻木抱有一种激愤批判的情绪和思想。为此,他在《野草》里连着写了《复仇》《复仇(其二)》两篇散文诗,把对社会精神现象的人生思考传达到了淋漓尽致的程度。《复仇(其二)》用了《新约全书》里耶稣受难的故事,第一篇《复仇》写群众做“戏剧”看客的麻木,第二篇《复仇》不仅写民众一般的麻木,而且写了民众的麻木到了怎样自私残忍的程度,表达的是孤独的先觉者对于社会上麻木庸众的复仇哲学与愤激情绪。

三、创作方法

(一)、运用了大量的象征、隐喻等修辞手法。尤其是象征手法,我们可以将其归纳为以下四种:

1.借助于一些奇突的象征性形象的创造来完成,如《复仇》中全身裸露和看客永远对峙的青年男女,《颓败线的颤动》中垂老的女人,《这样的战士》中坚执投枪的战士,都不是写实的,而有着怪诞、变形、夸张的特点。

2.借助于眼前自然景观的象征性描绘,如《秋夜》中枣树、花草、小青虫与星空的对立。《雪》中江南和朔方雪景的对衬,《好的故事》中那倒映在清澈河水中的山阴路上的美景,这些瑰丽的自然景观都是工笔结合着写意法绘出,带有象征寓意色彩。

3.借助于幻境,特别是梦境的象征性描写,《野草》中有七篇是专写梦境的,如《影的告别》等,造境的奇诡、怪诞前无古人,有一种阴森神秘的气氛。如果纵观《野草》,从某种意义上说,鲁迅是从《秋夜》入梦,至末篇《一觉》清醒,做了一个很长的“秋夜梦”。

4.借助于象征性的寓言故事的创造,如《立论》、《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等,这些寓言幽默泼辣,意味隽永。

(二)、借鉴西方散文诗的艺术方法,在思想和艺术上吸收中国寓言或短小散文传统的营养。在艺术上,鲁迅进行了广泛的吸取。包括了:

1.屠格涅夫散文诗启蒙主义的思想和现实主义的表现法;

2.望·霭覃《小约翰》亲切优美的象征主义的笔致;

3.爱罗先珂童话饱含稚气和童心的抒情格调以及充满哲理的气息;

4.裴多菲诗歌中反抗虚无思想、坚韧前进的乐观精神;

5.尼采文章在冷峻中洋溢箴言和警句的风格特色等。

上一篇:小班语言:小青蛙捉害虫下一篇:共同体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