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学作业

2024-08-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公共管理学作业(精选7篇)

公共管理学作业 篇1

公共行政:是国家行政机构依法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有效活动。公共管理:是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

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社会公共组织以及社会其他组织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过程、原则、规律和方式的科学。

2、公共管理产生的社会背景有哪些?

(一)政治因素与民主压力。大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福利主义观念推动下,西方发达国家政府的权力不断扩张,政府的职能范围相继扩大,政府的角色开始多样化,尤其是为保障公民的福利,政府通过立法进行经济性管制和保护性管制,有时甚至干预人民生活。

(二)经济因素与财政压力。

(三)社会问题与政府失灵。

3、公共管理的代表性理论有哪些?

(一)公共选择理论,所谓公共选择,就是通过集体行动和政治过程来界定资源在公共物品中的分配,是一种用非市场方式解决公共问题的行为过程。

为了解决政府失败问题,公共选择理论提出了对政府改革的思路:限制国家权力的增长,在公共部门恢复自由竞争,提高官僚体制的效率,推进社会民主和宪政改革;减少福利国家的浪费、实现财政货币制度改革、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政府选择只有在市场选择无法解决问题的前提下才可以进行。

(二)委托代理理论和“委托代理问题”,这种理论那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看做是一系列委托代理关系,并通过合同、协议的形式,把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关系固定下来。

委托代理问题发生的前提有三个:一是委托代理双方风险分布的不均性。二是委托代理双方目标的歧义性。三是委托代理双方信息占有的不对称性。

(三)寻租理论,寻租理论认为,如果人们追求的是既得的社会经济利益,其活动就变成寻租了。

(四)博弈论中的纳什均衡,纳什均衡指的是非合作均衡状态。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发生冲突以后,个人追求利己行为而导致的最终结局是一个“纳什均衡”,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合作是有利的“利己策略”。

(五)管理主义,新公共管理认为,那些已经和正在被私营部门成功运用着的管理方法,如绩效管理、目标管理、组织发展、人力资源开发等并非为私营部门所独有,他们完全可以远用到公共部门的管理中。

(六)重塑政府理论,它不仅主张政府要改变传统的政府观念,而且还要重新界定政府在社会中的职责、权限、转变政府的整个运行机制,从而使政府转变为“企业型政府”。

(七)有限政府理论,核心内涵:一是有限政府既要提高服务质量又要降低成本,二是有限政府的功能是执行国家意志,三是有限政府是受到一定监督的民主政府。

4、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公共管理学不同于行政管理学。

行政管理学主要研究行政机构和行政人员的管理制度问题,包括行政制度、行政立法、行政体系的模式、行政运行机制、行政人员的激励等,也就是说,行政管理学侧重于讨论行政系统本身的有效控制和有序运行。

公共管理学主要是研究有序化后的社会公共组织如何通过开展有效活动去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并在实施管理过程中如何发挥其功能,而有关社会公共组织自身的行政制度和组织协调并不作为公共管理学研究的重点。

5、公共管理在中国发展的必然性及学习公共管理学的意义? 必然性:

(一)我国利益结构多元化

(二)我国经济生活市场化

(三)我国政治生活民主化法制化意义:首先,加强公共管理学的学习和研究有助于推动脂质体制民主化、科学化和法制化的进程。其次,加强公共管理学的学习和研究有助于促进社会的整体协调进步与发展。再次,学习和研究公共管理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最后,学习和研究公共管理学有助于提高公共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和管理能力。

6、政府体制及其类型有哪些?

(一)行政权力体制及其类型

行政权力体制,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政党组织、社会团体等之间的权利分配关系的制度。主要类型有: “三权分立”制,美国。“议行合一”制,英国。“军政合一”制,缅甸。“政教合一”

制,梵蒂冈。“党政合一”制,亚非国家。

(二)中央政府体制及其类型

内阁制,英国。总统制,美国。委员会制,瑞士。国务院体制,中国。

(三)政府首脑体制及其类型

“一元制”、“二元制”、“多元制”。

7、试述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兴起与作用。兴起的理论背景:

(一)市场失灵/政府失灵理论

市场失灵为政府提供公共产品找到了根据,但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也难以充分满足社会需求,并存在诸多不足。要弥补政府失灵,就必须依赖其他能提供公共产品的组织,非政府组织因此应运而生。

(二)契约失灵理论

契约失灵理论强调,由于信息不对称关系的存在,消费者无法在现行的契约制度下有效的监督商品生产者或服务供应商的行为,而非政府组织“非营利性”的特征使得它们能够成为降低监督成本的一种替代性制度安排。

(三)新社会运动理论

该理论强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人们许多新的共同要求无法在现有的制度安排内得到解决,因而非政府组织提供了一种特殊的沟通渠道和问题解决途径。

(四)治理理论

在实施公共管理的实践中,各国政府开始意识到某些公共物品的供应职能有非政府组织承担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效果,因而开始有意识的谋求与非政府组织的合作。

(五)志愿失灵论或第三方政府理论

在现实社会治理体系中,不仅存在着市场失灵、政府失灵、也存在着志愿失灵,包括慈善的供给不足、慈善的特殊主义或狭隘性、慈善组织的家长式作风、慈善的业余性等。

作用:

(一)促进经济发展

(二)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就业渠道

(三)发挥纽带作用,沟通政府与社会

(四)提供公共服务,扩大社会公平

(五)激发人们的公共意识,培养人们的互助协作精神

(六)促进民主制制改革

8、试述公共管理职能的含义与分类。

公共管理职能:是指特定环境下,公共管理部门在社会公共产品与服务的管理过程中所承担的基本职责与所具有的功能作用的统一体。分类:

(一)传统的国家职能分类

马克思把政府职能划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指一切人类社会具有共性性质的公共事务管理职能;另一部分是指体现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要求的特殊职能。

(二)现代公共管理职能的分类

1、政治性职能,它是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能,包括统治职能、保卫职能、外交职能等。

2、管理性职能,它是公共管理职能体系中最为核心的部分,包括经济调节职能、市场监

督职能、社会管理职能等。

3、服务性职能,包括完善公共行政体制,依法行政、监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

共服务水平。

9、试述公共管理职能的历史演变及其趋势。

(一)古代社会的公共管理职能

古代社会的政府政治职能在整个公共管理职能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社会职能则处于从属的次要地位。总之,古代社会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公共管理职能,一方面表现为政治职能的极端强化;另一方面则表现为社会管理职能的相对微弱。

(二)近现代公共管理职能的沿革

1、公共管理职能的独立性日益增强,并最终作为国家职能的一个组成部分而独立存在。

2、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商品经济取代了自然经济,社会经济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大,对社会的工业、农业、交通、通信、商业及各种服务行业进行干预,这使得大量复杂的社会职能进入公共管理职能领域。

3、资本主义国家公共管理在加大社会管理职能的同时,政治职能也没有削弱,在一定意义上甚至还有多加强。

(三)当代公共管理职能的新趋势

1、社会职能呈扩大趋势,政治职能相对减弱。

2、政府宏观调控职能的强化与政府部分职能社会化同步进行。

3、西方跨国政府的职能有所扩大,并有居于主权国家政府职能之上的趋势。

10、试述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必然性和主要内容。

必然性:中国各级政府的职能转变取得不同程度的进展,同时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内容:

1、规范、监管市场秩序的力度不够。

2、政府对微观经济特别是国有企业的直接干预依然过多。

3、投融资管理体制改革滞后。

4、一些政府部门出现利益集团化和非公共机构化倾向。

5、中央和地方的责权关系尚未理顺。

6、依法行政的统一性和透明度不高。

11、什么是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主体制定和执行的用以确定和调整广泛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这个概念包括(1)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主体的行为(2)对于政策客体具有约束力(3)具有明显的政策意图(4)表现为一定的政策声明和政策宣示(5)公共权力主体的政策执行行为。

12、政策议程确立的条件有哪些?

1、公民个人的积极活动,政治阶层的积极公民的各种活动对于政策议程的影响力是显而易见的。

2、利益集团的作用,任何社会团体和利益集团都有各自的利益诉求,而且这些利益格局基本上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状态。

3、政治领袖的作用,他们提出的政策建议在很大程度上能够直接引发公众的议论,同时由于他们的法定地位,其政策建议几乎可以自动的提上政府议程。

4、大众传媒的作用,大众传媒被誉为现代国家的第四种权利,它在建立公共政策议程的过程起着关键作用。

5、政府体制的作用,政府体制中的组织结构、工作程序、利益表达制度以及利益综合过程等诸多因素对于政策议程的建立都有很大的影响。6问题本身的严峻性,这些严重的威胁社会正常运行和统治秩序的社会问题甚至不需要经过公众议程而直接可以引发政府议程,促使政府及时采取各种政策措施。

13、公共政策执行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1、合法性原则。公共政策执行是一种公共管理行为,理应受到法律、法规和宪法精神的约束,坚持法律上的合法性;政策执行的主体资格要合法;同时政策执行还要坚持政治上的合法性。

2、权变原则。就是在不违背政策精神和保持政策方向的前提下,坚持从实际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执行方法方式,因时因地制宜,使得政策目标得到真正实现。

3、系统性原则。

4、时效性原则。政策一旦确立,既要投入实际执行之中,而不能束之高阁,等待观望;在执行过程中可能遇到很多新情况、新问题,这就需要执行者及时的进行监控,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果断的进行调整、完善。

14、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有效因素有哪些?

一、政策本身的因素。

1、政策的正确性

2、政策的合理性

3、政策的明确具体性

4、政策的稳定性和连贯性

二、政策问题的特性。政策问题的复杂程度越高、执行的难度越大;政策执行中所触动的权力关系越多,设计的机构和人员越多,政策目标越宏大,要调整的利益关系幅度越大,规范的技术操作等级越高,政策执行的难度也就越大。

三、机构的因素。

1、组织机构的层级与幅度

2、组织机构的命令与服从体系

3、组织结构的分化与整合。

四、政策以外的因素。包括目标团体的配合程度、政策执行人员的素质和工作态度、执行机构之间的沟通与配合程度、政治、经济、社会的环境条件、社会的文化背景和传统、与政策相关的技术水平的变化。

15、公共政策评估的基本标准有哪些?

1、投入工作量

2、绩效

3、效率

4、充足性

5、公平性

6、适当性

7、执行力

8、社会发展总指标。我们认为一般意义上而言,政策评估有五个标准:生产力标准、效益标准、效率标准、公正标准和政策回应度标准。

16、试述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指标。

1、经济

2、效率

3、效能

4、公正

17、论述国外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与管理的特点。

1、法律制度和契约关系的引入是实施政府绩效考核实施的关键。

2、不少国家政府是以政府外部评估为主。

3、绩效考核是对一个政府公共管理部门工作绩效的全面评价。

4、考评主体的多样性。

5、绩效考评的依据和标准相差很大。

6、绩效评估中的公民导向。

7、不少国家现有负责执行的机构进行自我考评,有专门的考评机构或主管部长负责监督。

8、从审计的方式看,不同部门的要求不一样。

9、国外政府的绩效考评已经成为政府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18、实属我国党政干部政绩考核评估体系的特点。

存在单纯用GDP考核干部的倾向。近年来,我国改革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一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二是从实际出发,突出重点。三是体现针对性。四是注重可操作性。

19、当前中国政府绩效评估中存在哪些问题?

(一)政府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理论和认识上存在问题

1、缺乏系统理论和指导思想引导,实践中带有盲目性。

2、官本位思想严重,不少公务人员观念转变滞后,对政府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缺乏足够认识。

(二)政府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体制上存在的问题

1、绩效评估还处在自发状态,没有规划,相应的制度、法律保障不全面。

2、绩效评估主体缺乏“多元化”。

3、绩效评估缺乏相应的改革措施与之相配套。

(三)政府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方法和技术上存在的问题

1、评估内容不全面,没有建立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

2、有效的绩效评估信息系统尚未建立起来,评估还存在大量信息失真的现象,导致评估结果很难做到客观公正。

3、评估方法多为定性,较少采取定量方法。

20、史书中国政府改进和完善绩效评估工作的途径。

1、制定绩效评估的指导性文件,逐步实现制度化和法制化。

2、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实现绩效评估的长效化。

3、发挥专业评估和研究机构的作用。

4、立足国情,渐进推行。

21、当代西方国家公共管理改革的动因是什么?

1、经济与政治环境变化的影响。

2、经济全球化的推动。

3、高新技术革命的催化。

4、传统官僚体制的失效。

5、商业管理模式的示范。

22、当代西方国家公共管理有哪些方法的创新?

1、实行政府绩效管理

2、实行公共部门目标管理

3、实行公共部门杠杆管理

4、实行政府部门全面质量管理

5、通过引入竞争,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6、推行电子政务

23、服务型政府的内涵与目标定位是什么?

服务型政府就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一直组建起来的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并承担着服务责任的政府。

目标定位:

1、服务型政府是以公民为本位的政府

2、服务型政府是以服务为宗旨的政府

3、服务型政府是法治政府,坚持依法行政

4、服务型政府是责任政府

24、当代西方国家公共管理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1、重组政府机构

2、优化政府职能

3、改革人力资源管理

4、引入现代管理方法

25、我国政府管理改革与创新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1、体现民主精神,政府行使有限的权利、做份内的事情、扮演指导者和服务员的角色。

2、体现服务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构建扁平型组织结构,即要求政府减少机构和结构层次,使多层次的金字塔式的结构逐步变成层次减少而近似扁平式的结构。

4、借鉴企业型管理

公共管理学作业 篇2

1 公共地理地图的特点

公共地理地图是以互联网作为传播介质的一种新型的数字地图, 使用方便, 信息更新快, 多以公众型信息为主, 内容精炼, 公共地理地图主要包括如下特点。

1.1 适应性强

由于公共地理地图是基于互联网的, 因而它是全球性的。地图使用者可以用互联网终端浏览、查询任意地区的地图, 不受地域的限制。

1.2 现势性好

公共地理地图是在网上发布的, 能对地图进行实时更新, 因而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得到最新地图, 获取最新信息。

1.3 使用简单

公共地理地图用户可以直接从网上下载阅读软件和获取所需要的各种地图, 而不用关心地图阅读软件及地图的开发、维护、更新和管理。

1.4 数据共享、费用低

公共地理地图避免了数据的重复采集和处理, 节约了费用, 并且能够实现数据共享。

1.5 允许地图的动态显示, 适合交互操作

公共地理地图利用计算机技术及相关技术可以产生动态地图, 能够更加形象、生动地表达空间信息及其变化过程;使用者可以利用系统提供的工具对地图进行交互操作, 如放大、缩小, 查询信息, 选择线路, 绘制个性化地图等。

1.6 利用多媒体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

目前, 国内外已经出现了大量多媒体电子地图产品, 因此多媒体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对于制图领域已经不再是新的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也可以应用于公共地理地图, 增加电子地图的表达效果。

1.7 利用超链接技术

借助互联网提供的超链接技术, 用户可以方便地查询空间信息以及相关的各种信息。

1.8 公共地理地图制作者极为广泛, 但风格极其相似, 格式相对统一

2 电力移动应用上的优势

公共地理地图在电力移动应用上体现出了不少的优势。

2.1 接口丰富

公共地理地图提供了丰富的点、线、面等设备的增、删、查、改功能, 充分满足了电力设备的沿布需求, 例外, 还提供了如最短路径、公交查询、三维场景等相关的附加接口。

2.2 配色效果

网络上流通的大宗公共地理地图, 配图大多经过专业级的渲染, 呈现的图形符合《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GBT_13923-2006) 标准, 即提高了分辨度, 同时美观度也大幅提高, 在上面沿布电力设备, 整体视觉效果明显提高。

2.3 网络状态

公共地理地图作为公共服务的一部分, 充分考虑了用户的网络多样性, 在Internet/Intranet下显示地理地图外, 还能够在国内各运营商 (电信、移动、联通等) 的2G/3G/4G网络下流畅的显示二维/三维地图, 分布式的瓦片服务提供方式使地图的显示速度大幅度提高。

2.4 移动智能终端

作为移动应用服务的重要承载体, 移动智能终端的产品界定和种类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而进步, 移动操作系统以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为主流, 流行的操作系统有Andriod OS、Windows Phone、i OS等, 公共地理地图的高兼容性可以广泛支持多种主流的操作系统。

2.5 图形实时性强

为了给用户提供最为准确、实时的数据, 公共地理地图一直以来都以最快速、密集的频率更新地图的基础数据, 一般都是维持半年更新的频率, 图形的现状性得到较大的提高。

2.6 离线地图

目前国内的公共地理地图基本都提供离线地图的形式, 运行环境可以在脱离网络的情况下快速浏览地图并操作地图的各个相关开发接口。

3 电力移动作业上的应用

公共地理地图在电力移动作业上的应用包括以下方面。

3.1 现场巡视

移动端通过移动网络获取巡视路径信息, 在地图上绘制即将巡视的路径轨迹, 依据GPS模块实时获取当前的移动设备位置和速度, 指导现场工作人员巡视电力设备。

3.2 设备检修

移动端在地图上实时加载需要检查修理的电力设备位置、设备类型、设备状况等信息, 通过实时位置指导现场人员与电力设备之间的位置、方位关系, 提高现场检修人员的工作效率, 现场工作可以通过移动端上传相应的处理结果。

3.3 作业监控

监控中心通过移动端实时返回的地理和信息数据资料, 譬如现场人员的位置、历史轨迹、电力设备的处理情况等实时自动监控现场的工作状况, 能够较好的和现场人员进行互动, 配合现场人员工作并能方便的提高对现场工作的管理。

3.4 其它

电力设备数据在移动设备上GIS应用是通过在移动端地理地图上展示电力设备, 与移动端功能 (如GPS位置、拍照、重力感应等) 结合能够完成并简化国网现场作业过程中许多复杂的处理业务, 如工程管控平台也经常用到。

4 案例

基于公共地理地图, 开发了一套移动端的移动巡检系统, 公共地理地图数据采用离线包的形式部署在移动端, 并调用相关接口实现了如地图放大、缩小、移动及电力设备的增加、删除、人员定位、车辆导航等功能。基于Eclipse编程工具的ADT插件开的Android平台, 部署在华为X2平板电脑, 型号为GEM-703LT, 测试结果如表1。

5 结论

公共地理地图充分考虑用户的多样性, 可以在多种网络条件下快速访问地图图形数据, 同时, 提供的离线地图数据包可以在脱离网络的条件下直接访问本地化的地图图形, 其离线数据包的大小一般在几十M, 相较于目前流行的移动端存储空间 (正常都在4G以上) , 部署还是比较容易的;高兼容性的技术支持, 采用不同移动端平台调用分类接口的方式让公共地理地图可以广泛应用于多种移动终端平台;由于较高的更新频率, 公共地理地图提供的图形数据和实际空间位置基本一致, 可以给沿布的电力设备较好的参照;完全符合 (GBT_13923-2006) 标准的图形渲染让图上的地物更容易辨认, 视觉效果也因精工细雕而大幅度提升;丰富的图形操作接口, 可以很方便的实现如人员定位、车辆导航等功能。

参考文献

[1]卢亚辉, 杨崇俊.基于Web Service的Web GIS系统的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3.

[2]陈能坦.浅谈网络电子地图的发展前景[J].测绘标准化, 2009.

公共管理学作业 篇3

关键词:作业管理;正能量;思考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6-018-1

目前,作业成了师生的心病,越来越多的学生将完成作业看做是学习中最重要的事,“不择手段”地完成作业,“千方百计”地回避作业,老师想通过作业来提升学生,想在作业中找出学生的真问题,可是,批改过程中不自觉的叹息总是出现,甚至是愤怒,可以说,在作业上,师生都耗时耗力,可所谓的检测、反馈、激励功能真是淡化了,围绕作业,和学生“争斗”几多回合,效果不佳,原因是什么?值得反思。

反思一:一定要让学生喜欢做作业吗?

常常抱怨学生不喜欢做作业,调查一下身边的孩子,包括自己的学生,自己的孩子,亲戚朋友的孩子,发现一个共性问题,作为一名初中学生,即使成绩很优秀,也很难发现一个喜欢做作业的学生,让其在老师多布置点作业和少布置点作业间选,百分百选少布置点作业。

对照我们自己的状态,几天班一上,不也是盼望着周末的到来吗?不也是对假期多少都有点期待吗?我们扪心自问,我们真的做到“喜欢”工作了吗?很多时候,我们真不能说是“喜欢”工作,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工作不出色,我们很多人工作出色,真正原因可能不是因为喜欢工作,而是由于能明确职责所在,有强烈责任感,较强的自我约束力等因素造就了好的工作能力,推己及人,对学生有关作业的态度,如果我们整天说教,灌输作业对他的提升多么多么重要,作为学生应该喜欢做作业等,不如换个角度,让其明确完成作业是学生的职责。

反思二:学生抄袭的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是什么原因致使抄袭现象屡禁不止呢?难道学生愿意去抄袭作业吗?在对部分学生交流之后,发现事实和我们想的其实并不一样。学生抄袭作业可以大致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就是本身对学习已经失去兴趣,但为了完成老师的作业要求而去抄之,其主观上就是不想做作业,这一类只有极少数。第二类,就是本身对学习并没有失去兴趣,但是因为老师布置的作业因为难度或者数量超过自己的学习水平,但又不想被老师批评而抄之,属于被动抄袭。这一类学生是绝大多处。

作为教师,我们很可能会主观上杜绝学生抄袭作业,而客观上又在“推”学生去抄袭作业。我们必须承认,没有学生是从主观意愿上愿意去抄袭作业的。那么怎样才能从根本上纠正学生抄袭作业的做法,真正体现作业的“正能量”?

一、提供外界约束,促进思想改变

新学期开学初,召开全班学生会,会上和所有学生签定诚信作业承诺书,一式三份,每一份上都有承诺人签名及两名见证人(老师和家长)签名,分别由学生、学生家长和班主任保管,在内容中明确,不诚信作业班级将给予处罚,对屡教不改的个别学生一定会上报学校给予不同层次的学校处分,利用周会、黑板报、学校橱窗进行宣传,为学生诚信作业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外界约束。

通过主题班会,让学生认识到作业是让学生对自己学习情况的及时反馈,所以学生一定要独立自主完成作业,只有这样才能增强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真实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可以和同学讨论,也可以去请教老师,千万不能一抄了之。一旦抄袭作业,影响的不光是学习态度,更严重的是会使自己失去学习的自尊,自暴自弃,养成不劳而获的不良习惯。

要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抄袭作业的危害性,让学生认识到“不做只是代表学习不行,但抄袭就代表品质有问题”。让学生树立“即使学习差,但做人一定不能差”的信念,从思想上杜绝抄袭作业的想法,让学生认识到“抄不如不做”。

二、敢于让学生说不会,合理评价

允许学生对实在答不出的题目写上“不会”二字,还学生“不会”的权利。可能老师会担心,会不会出现学生不负责任的全写上“不会”,相信只要我们引导到位,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这样做有很多的好处。第一,堵住了学生因不会而抄袭作业的源头,可以有效地杜绝作业的抄袭现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加作业反馈的真实性。第二,刺激学生学习的欲望。虽然允许学生写“不会”,但现实中很少学生这样去做,即使写了,事后也会认识到自己学习的不足,努力让自己从“不会”变成“会”。第三,培养学生诚实,勇于承担的品质。当学生写上“不会”二字的时候,实际上是一种诚实的表现,他没有去撒谎,没有去抄袭,而是选择了勇于承担,这对学生以后的成长非常有利。这样,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对完成作业质量进行不同的评价。

三、先做后布置,确保作业的科学合理

常有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发现有题目存在问题,其实,这真可以算是一教学事故了,最起码,会有两个不良后果,一是耗费学生时间,尤其是学习刻苦的学生,我们能看出题目本身有问题,而学生不能啊,为了那根本不存在的答案花了本不该花的时间,另一个后果就是削弱了学生对老师的信任。

公共管理学作业 篇4

案例4

(一)大学管理部门何其多 2008年春天,“大部制”成为“高频词”。正在进行的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首次明确提出了“大部制”的改革思路。目前,人们正满怀期待地关注着改革的进展,也思考着“大部制”这个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其实,高校同样需要进行‘大部制’改革,压缩管理部门数量,减少管理成本,真正建立以学术为核心的内部管理体制。”武汉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经南日前接受采访时这样表示。

“大学管理的日益行政化已经成为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高校的管理机构与政府机构一样具有改革的迫切性和重要性。”陕西省行政学院公共管理系副教授王嘉让这样说。

5所重点大学调查显示,部门最少的27个,最多的40个

中国的大学目前到底有多少管理部门?记者调查了5所全国重点大学。4月14日,点击西北大学网站,从其首页“机构设置”栏目中,查到该校共有40个管理部门,其中党群机构14个,行政机构26个。14个党群机构分别是:党委办公室、纪委、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党校、机关党总支、直属单位总支、后勤总支、产业总支、工会、团委、学生工作部、武装部;26个行政机构包括:校长办公室、人事处、教务处、科研处、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处、研究生处、学生处、211工程办公室、资产设备管理处、国际交流与合作处、财务处、监察处、审计处、公安处、基建处、产业处、后勤处、后勤服务集团、桃园校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南校区管理办公室、南校区建设指挥部、后备军官选拔培训工作办公室、教育发展基金委员会办公室、离退休办公室、生产经营管理开发中心、南方海相项目管理办公室。

用同样的方法登陆其他4所大学——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吉林大学和北京大学的网站,查询结果依次为35个、35个、32个和27个。

回忆大学机构设置的历史沿革,西北大学教学督导委员会主任委员、《西北大学大事记》主编赵弘毅介绍说,上世纪50年代至“文革”前,学校共有8个党政部门;“文革”后到70年代末,共有11个部门;80年代,增设设备处、基建处、财务处、外事处、保卫处、研究生处等,部门数量增加到17个左右。从90年代开始,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和职能的增加,相继设立了产业处、211工程办公室等,机构逐渐扩大到现在的规模。

工作人员和干部队伍逐年膨胀机构逐年增加,工作人员和干部队伍自然逐年膨胀。

赵弘毅介绍说,目前,西北大学共有教职工2300多名,其中专任教师1200多人,仅占一半左右。1000多名行政人员中,校领导12人,其中校党委书记、校长各1人,副书记3人,副校长7人;校级管理部门和各院系的处级以上干部加在一起,共有300人左右。

吉林大学是由原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长春邮电学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合并组建而成,是我国目前办学规模最大的高校之一。来自吉林大学党委组织部的统计数字表明:学校校级领导共11人,除党委书记、校长外,党委副书记有3位,副校长6位。另外,有校长助理10人。全校正处级以上干部223人,副处级以上干部538人。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熊丙奇说,目前我国的重点大学,校级领导一般有10—15名,处级干部一般在300人以上。“难怪有人形容,如今的大学‘校级领导一走廊,处级干部一礼堂,科级干部一操场’。”

学术权力才是大学的核心

熊丙奇认为,庞大的管理机构,直接导致高校行政开支巨大。以校级机关500人为基数,年平均工资3万元为基准,一所大学每年就要支出1500万元。“实际上恐怕要远远高出这个数目。”

王嘉让说,政府部门由于机构设置不合理带来的职能交叉、工作任务重复等问题,在当前高校中均有表现。“原来只在政府部门中存在的‘公文旅行’、‘踢皮球’等现象在高校也时有发生。”

陕西社科院副院长石英则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了高校管理行政化的弊端。“原来,大学教师都不太乐意当官,哪像现在,相比于当一个好教授,一些人更热衷于挖空心思地去争当一个处长、一个院长。”他认为,行政权力的膨胀,必然导致资源分配和评价体系向权力倾斜,一些教师也就难免“教而优则仕”了。“大学靠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组成的二元权力结构,来维系整个系统的运行。”刘经南说,“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和分配这两种权力。千万不能忘记,大学作为学术性组织的性质,决定了学术权力才是大学的核心和内在逻辑。”

链接

(二)行政部门“瘦身”一半

从宣布到运行仅用一天时间,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行政改革近日引人瞩目。2月16日,该校行政部门仅保留10个,精简了一半。

中南分校由湖北广信集团投资,属于民办独立学院,建校已经12年,为何现在进行“瘦身”?

为何改革?

机构超过20个,分工太细,效率低下

提及改革的初衷,中南分校常务副校长王元璋表示,学校成立之初,行政机构只有两三个。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机构逐渐增至20多个,一些弊端也因此暴露出来。

——部门分得太细,职能和业务重复。学校教务处和科研处都管科研项目申报,前者负责教学科研项目,后者负责学术性科研项目。实际上,一些项目属于交叉学科,很难分开。这样一来,一些老师的课题不知道该报给哪家,两家也可能推诿扯皮。

——管理环节太多,导致效率低下。就设备采购来说,设备处、资产处、审计处等部门都要管,环节太多本身就是拖延。有时还出现“都管都不管,都负责都不负责”,需要校领导出面协调。

——部门忙闲不均。招生处一般上学期清闲,下学期开始忙活,录取新生时最忙;就业处也存在类似情形。

——部门太多,加大办学成本。

怎么改革?

机构科学精简,人员优化组合2008年,中南分校派人到国外考察,发现不少大学虽然规模很大,但一般只设两个大部门:教务部管教学科研,事务部管教学以外的杂事,运转一样有条不紊。2008年下半年,中南分校开始制定改革方案。经各方讨论决定:动大手术!

改革的原则是:机构科学精简,人员优化组合。

——职能相近的部门合并或合署办公,必要的实行一套人马几块牌子。后勤管理处的总务部分并入校办,工会与新校办合署办公;招生办和毕业办合并为招毕办;人事处与组织部合并为组织人事处;设备处并入资产处;科研处并入教务处;学工处与校团委合署办公。——与教学科研职能较远的部门,转入投资方公司,继续对学校履行相关职能。招投标办公室等4个经济部门转入广信集团。

2月16日,中南分校宣布改革方案。“当天„发令枪‟一响,人员和部门各就各位,办公室、电话号码当天调整完毕。”校办主任刘铭华说。

“我们坚持制度化推进,人性化操作,没有把一个员工推向社会。”中南分校党委书记郑鹏飞说。一些干部基本上保留级别、待遇进入新岗位。“这样做是为了稳妥,但从名分上说,起码减少了10个部门正职。”

改革效果?

一年至少节约开支二三十万,很多事务一个部门就能解决

如此大动作改革,就没有波澜吗?

据了解,这所民办独立学院仅有两位校领导来自武汉科技大学本部,其余教职员工全部实行聘任制,各个部门的级别属于学校内部“户口”。

副校长王元璋说,10多年来,学校形成了“能上能下、能官能民”的机制,经过多次优胜劣汰,在岗教职员工素质普遍较高。当然,他也坦承,“独立学院有自身体制特点,这也是改革顺畅推行的保障。”

单从机构“瘦身”来说,改革已经“曙光初现”。

——人员精干,节约开支。招生办原计划增加3人,与毕业办合并后,人员打通使用,忙闲互补。“全校机构原本共需新增10多人,推行„大部制‟后就不必要了,一年至少节约开支二三十万元。”该校一位负责人说。

——运转加速,效能提高。2月18日改革第三天,学校所在的武汉市江夏区环保局到学校协调事宜,直接找到校办,当场解决。“以前至少要跑两个部门,现在一个部门就解决了。相关工作并没有因为机构变动而削弱。”刘铭华说。

改革启示?

高校行政岗位比重过大,“衙门化”已经不改不行

这一改革在湖北同类高校中吃了“螃蟹”,成为机构“最苗条”的大学之一。

据了解,中南分校现有学生13000多人,教职员工1100多人,其中行政岗占10%多一点。对比而言,湖北某省属高校有18000名学生,行政机构达27个;教职员工2000多人,行政岗占到了一半。“多数高校的行政岗与教师岗是1∶1,甚至更高。”某部属高校一位教授说。

对于中南分校的“瘦身”,武汉某部属高校一位专家表示,目前,高校“衙门化”倾向相当严重,阻碍了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已经到了不改不行的时候。这种体制导致评价体系的扭曲,使“官本位”在多数高校滋长,以致出现这样的怪象:校级干部一走廊,处级干部一礼堂,科级干部一操场。行政机构人浮于事,国家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养人头”,谈何教育科研投入?这位专家表示,中南分校属于独立学院,其改革类似于公司治理结构的优化,而且改革还不够彻底:机构少了,人员基本没减少;在级别和待遇问题上,改革仍有妥协。既然是聘任制,相关人员的职级、待遇就要随岗而设,该减则减,该降则降,“帽子”不能随人走。案例提示与思考题:

1.大学管理部门越来越多,工作人员和干部队伍逐年膨胀的根本原

因是什么?

2.试分析高校管理行政化的弊端,中南分校的“瘦身”改革给我们

公共管理学作业 篇5

一、论述题(共2题,每题30分)

1. 当前政府组织在公共管理中虽然仍处于主导地方,但已经不再是公共管理的唯一主体,公共管理主体正在呈现出多元互动的发展趋势。作为公共管理的新兴主体,非政府组织在公共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已经不容忽视。通过与政府组织的比较分析,试论非政府组织在公共管理中的优势,同时论述非政府组织在公共管理中的主要功能和作用。

2. 公共管理过程并不是一个封闭的过程,各种外在的环境因素对公共管理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只有正确考虑各种环境因素对公共管理所形成的影响,才能更有利于推动公共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请结合各种公共管理环境因素的基本特点,试论述公共管理环境的基本特征,同时请具体论述公共管理环境对公共管理活动所发挥的影响和作用。

二、案例分析题(共1题,共40分)

某县计划生育政策执行的失误

我国南方某县的计划生育工作多年来一直徘徊在全省倒数1~3名的位置。1998年,新一届领导班子走马上任,为了建立政绩,完成好上级政府下达的计划生育任务,甩掉计划生育的落后帽子,采取了一项新的政策措施,即对计划生育实行高额罚款。具体的罚款标准是:超生第二胎罚款2000元,超生第三胎罚款5000元,超生第四胎或更多罚款10000元。县政府希望通过这项措施的实施有效控制县里的生育数量。考虑到基层计划生育工作的艰巨性,为了解决基层计划生育工作经费不足的问题,有效调动基层计划生育人员的工作热情,该政策还做出了罚款提成的相关规定,即罚款所得,村、镇两级各提成30%。这项政策实施两年多后,县政府调查后发现,根本没有达到他们的预期目标,超生问题仍然很严重。许多人宁愿交纳高额罚款也要生育第二胎和第三胎,有些没钱的家庭甚至举债生育也在所不惜。似乎有很多人都觉得,交了罚款就等于购买到了计划外生育的指标,就具有了合理合法的权利,不少人甚至在未生育之前就预先把罚金交了上去。当然,这一方面是因为重男轻女、多子多福、传宗接代等传统观念在当地群众思想中根深蒂固;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一些基层干部把超计划生育罚款作为了一种创收的途径,为了多来钱,对超生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的甚至对超生予以暗中鼓励。

公共组织财物管理课后作业答案 篇6

资料:某市财政2014年发生下列有关收入的经济业务:

1.收到国库报来预算收入日报表,列示当日营业税收入360000元; 借:国库存款 360000 贷:一般预算收入-税收收入-营业税 360000 2.收到国库报来的“预算收入日报表”以及所附凭证,列示当日一般预算收入为负数50000元。

借:国库存款 50000

贷:一般预算收入 50000 3.某县财政收到县支库报来上年“预算收入日报表”,列预算收入132000元已收到。

上年度旧账会计分录:

借:在途款 132000 贷:一般预算收入 132000 本年度收到会计分录:

借:国库存款 132000 贷:在途款 132000 4.收到国库报来基金预算收入日报表,其中农牧业税附加收入250000元,城镇公用事业附加收入60000元,社会保险基金收入300000元。借:国库存款 610000 贷:基金预算收入-农牧业税附加收入 250000-城镇公用事业附加收入 60000-社会保险基金收入 300000 5.收到国库报来一般预算收入日报表,其中增值税56000元,个人所得税24000元。

借:国库存款 80000 贷:一般预算收入-税收收入-增值税 56000-个人所得税 24000 6.收到旅游发展基金收入190000元; 借:国库存款 190000 贷:基金预算收入-旅游发展基金收入 190000 7.收到水资源补偿收入270000; 借:国库存款 270000 贷:基金预算收入-水资源补偿收入 270000 8.收到国库报来的上年度铁路建设附加收入51600元; 上年度旧账会计处理:

借:在途款 51600 贷:基金预算收入-铁路建设附加收入 51600 本年度收到会计分录:

借:国库存款 51600 贷:在途款 51600 9.基金预算收入在银行的存款利息收入10000元; 借:国库存款 10000 贷:基金预算收入-利息收入 10000 10.年终,假定“基金预算收入”账户贷方余额1580000元。借:基金预算收入

贷:基金预算结余

第三章 财政预算支出和结余的核算

1、某市财政局根据核定的预算,总会计开出拨款凭证,将挖潜革新改造资金500 000元拨入市机电局。

借:一般预算支出—挖潜革新改造支出 500000 贷:国库存款—一般预算存款 500000

2、某市财政局总会计开出拨款凭证,拨付价格补贴款800000元。借:一般预算支出——价格补贴 800000 贷:国库存款——一般预算存款 800000

3、某市财政将上月预拨市水利局的防汛费30万元转列本月支出。借:一般预算支出——防汛费 300000 贷:预拨经费——水利局 300000

4、收到市财政局基本建设财务处的拨款月报,列示市教育局基本建设“银行支出数”50000元,转列支出。

借:一般预算支出——××基本建设支出 5万

贷:基建拨款 5万

5、上年已列其他支出的某单位经费80000元,经查不应由预算资金支付,通知收回,款项缴回国库。

借:国库存款——一般预算存款 80000 贷:一般预算支出——其它支出 80000

6、某市财政拨付文化建设费支出2万元。

借:基金预算支出——文化建设支出 20000 贷:国库存款——基金预算存款 20000

7、年终,将“基金预算支出”进行汇总,共计120万元进行年终转账。借:基金预算结余 1200000 贷:基金预算支出 1200000 第四章 财政资金调拨与往来款项的核算

1.收到上级省财政一般预算补助400 000元。借:国库存款 400000 贷:补助收入 400000 2.收到所属某县财政按财政管理体制要求上解的一般预算收入250000元。借:国库存款 250000 贷:上解收入 250000 3.收到省财政基金预算补助200 000元。借:国库存款 200000 贷:补助收入——基金预算补助 200000 4.为了平衡一般预算收支,从基金预算的地方财政税费附加收入中调入结余资金300000元。

首先,反映一般预算资金的变动情况(收款的一方)借:国库存款——一般预算存款 300000 贷:调入资金(收入)300000 其次,反映基金预算资金的变动情况(付款的一方)借:调出资金(支出)300000 贷:国库存款——基金预算存款 300000 5.收到省财政局返还的预算收入25万元。

借:国库存款——一般预算存款 250000 贷:补助收入——税收返还 250000 6.将所属甲县多解的收入款8000元退回。借:上解收入——甲县 8000 贷:国库存款——一般预算存款 8000 7.向所属某县财政拨付财政专项补助450000元。借:补助支出 450000 贷:国库存款 450000 8.将原借给某县财政周转调度的款项250000元转作对该县的一般预算补助。借:补助支出 250000 贷:与下级往来(资产)250000 9.根据基金预算向所属某县财政拨付基金预算补助150000元。借:补助支出——基金预算补助支出 150000 贷:国库存款 150000 10.年终结算中按财政管理体制规定应上解省财政款项400000元。借:上解支出 400000 贷:与上级往来(负债)400000 第五章 专用基金、预算外资金和国有资本经

营资金的核算

某市财政局2014年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1.1月20日,根据有关文件拨付粮食部门粮食风险基金30万元。借:专用基金支出——粮食风险基金 30000 贷:其他财政存款 300000 2.3月15日,收回专用基金支出共计10万元。借:其他财政存款 100000 贷:专用基金支出 100000 3.4月3日,收到预算外收入15万元存入财政专户当中。借:财政专户存款 150000 贷:一般预算外收入 150000 4.4月25日,收到转让国有股权收入45000000元。借:国库存款 45000000 贷: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 45000000 5.5月20日,将预算外资金中拨出150万元调入一般预算资金。首先,反映预算外资金的变动情况(付款的一方)借:政府调剂支出 1500000 贷:财政专户存款 1500000 其次,反映一般预算资金的变动情况(收款的一方)借:国库存款 1500000 贷:调入资金-一般预算调入 1500000 6.年终,汇总全年专用基金支出60万元。

公共管理中的公共利益的探析 篇7

【关键词】公共管理;公共利益;构成;特点;实现

公共利益是公共管理追求的主要核心目标,作为为公民和社会公共利益服务的政府,在公共管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对“公共利益”展开研究是公共管理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公共利益包含了多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具有“公共”含义,另一方面具有“利益”含义。

一、公共利益构成

1.社会利益分享性的公共利益。从社会资源角度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分析,社会公共利益面向社会共同体的内部不确定性,制定组织中的人所享用的资源与条件。换言之,基于公共利益的资源以及条件享资格比较开放,这些资源与条件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且与社会共同发展,因此具有一定的社会分享性。

2.组织分享性的公共利益。公共利益为组织内部共同体成员提供资源与条件,这些共同体内的资源与条件都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对资源享受人群具有一定的限制,仅限于组织内部的成员享用,并且对于组织外部的人员具有不一定的排斥性。这些资源与条件的应用,具有较强的组织分享性。

二、公共利益的特征

首先,公共利益是抽象性和具体性的统一。公共利益是一个与个体利益相对应的范畴,在这一意义上,它往往被當成一种价值取向,一个抽象的或虚幻的概念,如同正义、平等一样。“公共利益并不表示一致同意的利益,而仅表示某些人看来对公众有利的事物。有时公共利益表示某种普遍利益,即确信有益于社会中每个人的价值观念。”但不能由此就认为公共利益就没有具体的内容。在公共管理中,各种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就是公共利益的客观形式,而各种公共管理主体就是公共利益在规范意义上的现实代表者。因此公共利益既有抽象性又有具体性,是二者的统一体。

其次,公共利益是社会性和阶级性的统一。所谓社会性是指公共利益的相对普遍性和非特定性,即它不是特定的部分人的利益,而是共同体所有成员或绝大多数成员的利益。这种利益具有社会共享性,也即消费上的非排他性。所谓阶级性是指由于公共利益的提供者即各种公共管理主体本身具有阶级性,特别是在阶级社会里,各公共管理主体最根本的利益是其阶级利益,公共利益只是维护阶级利益的副产品。因此,公共利益是阶级性和社会性的统一。这种统一,在不同的社会有本质的区别。在阶级社会里,公共利益的社会性和阶级性,只能达到形式上的统一,即社会性和阶级性同时存在,但社会性最终是为阶级性服务的;在社会主义社会,公共利益的社会性和阶级性达到了本质的统一,即社会性和阶级性同时存在,并最终都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除上述特征之外,公共利益还有层次性、全局性、根本性和长期性等基本特征。

三、公共利益在社会中实现的途径

1.并不是以需求者数量居多作为唯一标准的。很多学者认为,当人们对一项事物的赞同者比较多,那该事物就能够构成公共利益内容,从理论上进行分析,由于公共产品以及公共服务,大家一致需求的容易使得人们快速达成共识。当人们对公共产品产生分歧时,这种公共产品就不能称为公共利益。该种观点实际是以对待一项公共事务的赞同人数为衡量标准,道理简单明了,但是却存在着一定的偏差。

2.不局限于单一的领域。传统观念下,公共利益只是局限于国家政治层面上,在地方政府以及更小层面上不存在着利益普及。其实不然,公共利益的社会性所涵盖的内容比较广泛,“社会”既能够表现在国家政治层面上,也能够普及在社区中。

3.是价值层面和理念层面的反应。公共利益主要分为抽象公共利益和具体公共利益,其中抽象的公共利益主要集中在价值层面、理念层面。例如,在抽象层面上的政府行为指导,实质是一种政府行为边界的判断依据。而具体的公共利益与抽象的公共利益之间存在着较大的不同,主要体现在社会公共产品、社会公共服务等层面上。抽象的公共利益是一种理想化的利益规划,代表着人们对真善美的向往,而具体的公共利益,在目标上可能出现很多偏差,不一定能够代表着真、善、美。出现这样现象的原因,主要的原因就是公共管理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和动态性,一方面是政府部门对公共利益的调整,另一方面是民众对公共利益的适应,因此存在着动态性。

总之,公共管理最终要实现的就是公共利益在社会的最大化,政府作为一种为公民和社会共同利益服务的组织,就要不断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增强公共服务的能力,实现政府的良好转变职能,将加强自身改革和建设作为重要目标来实现。

【参考文献】

[1]陈庆云,鄞益奋,曾军荣.论公共管理中的公共利益[J].中国行政管理,2005,07:17-20

上一篇:门诊高危药品管理制度下一篇:学校整体服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