唠叨也是一种幸福优秀作文
妈妈是一个极其唠叨的人,无论大事小事,自家的事还是别人家的事,她总爱唠叨上几句才行,有时为了一件事甚至可以从上午唠叨到下午。其肺活量大得惊人,令人叹为观止。但我对她的“优点”却是极为讨厌。
明早是妈妈出差的日子,我和爸爸高兴得手舞足蹈,因为总算可以过上2天没有唠叨的清闲日子了。送妈妈出门,妈妈又照常唠叨了一大堆,好不容易把妈妈送走,我就一把躺在床上,兴奋难眠。
第二天早上,没有了妈妈的唠叨,我起得特别晚,一看手表,就要迟到了,我突地从床上跳起来,没吃早餐就慌慌张张地拿起书包跑进学校,上课期间,肚子“咕咕”地抗议着,熬得难受,好不容易到了中午,便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向饭堂。
放学回家,我习惯性地把书包扔在沙发上,说“妈妈,我回来了,开饭”但是没人回答我,屋里冷冷清清的,没有往日拽着我拼命唠叨的妈妈,也没有一桌子丰盛的饭菜,望着已经扁了的肚子,我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晚上,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脑海里浮想出逝去的一幕幕:那天上学,妈妈边唠叨个不停边强硬着把雨伞塞进书包里,没想到一放学,雨就下了起来,我因带了伞而没被淋湿;春游前天,妈妈嘴上唠叨着要小心,注意安全,边给我一瓶跌打损伤膏,要我带上,没想到春游的时候,我不小心跌了一跤,药膏起了重要作用;还有那一次……
“作为一校之长, 我深知自己责任重大, 要用校长的魅力感染人, 要用朴实的行动说服人, 要用全新的理念引导人。”天津市红桥区新村小学校长董连琴说, 15年的管理工作让她收获颇多, 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付出、奉献是一种幸福。
在红桥区新村小学采访, 教师们都说“董校长是一位充满智慧的校长。”为提高干部在教师中的威信和管理水平, 她策划开展了“六个一”活动, 即每位干部每学期为教师解决一件实事, 每学期设计一项特色活动, 每学期为学校发展提一条高质量建议, 每学期承担一项教育、管理课题或开展一次教育专题讲座, 每学期讲一次党课, 每学期跟踪指导一名青年教师或教研组的教学工作。通过“六个一”活动, 提升了干部学以致用的能力, 并收到良好效果。
为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师德水平, 在董连琴的倡导下, 学校相继举办了班主任沙龙、师德研讨会、师德培训会、师德楷模颁奖盛典等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此外, 学校的很多活动都是董连琴的创意。每年的“新村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会”总以新颖独特的形式, 为教师呈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成果;“名师引领话课堂”活动提出全学科共学共研共议的理念, 在切磋中转变教师的观念, 在交流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在展示中焕发课堂的精彩;“跟踪听课制度”让不同层次的教师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助推了教师专业成长……一系列教研活动培养了一批批学科带头人、区级名师、名班主任等。
工作中, 董连琴全身心投入。曾因劳累而病倒, 但她没有耽误一天工作, 而是利用节假日去医院就诊, 还没彻底康复, 就回学校上班了。“您上下楼为什么要一步步扶着栏杆走?”“这么凉爽的天气您怎么大汗淋漓?”“这些药都是治什么的?”面对同事不解的询问, 她总是笑笑, 却什么也不说。
董连琴说:“我想, 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追求, 我的追求是‘将新村园打造成师生快乐成长的乐园。’我愿做师生成功的红毯, 为师生铺就七彩的道路, 让师生品味斑斓的人生。”
我有一个体会,母亲90岁以后似乎话更多。我每次去看她,她总提出不要买补品,不要买吃的,只要陪她坐一会儿,说说话。所谓说说话,就是听她唠叨,听她反复讲几十年前的那些“城南旧事”。我总是耐着性子听一阵,然后乘机岔开话题聊一些其他的事情。分别时,母亲总是和颜悦色,心情舒畅,而且常流露一种“下次再来聊聊”的期待。
人老话多,总想对人倾诉,尤其在子女面前,更想倾诉一下心中的喜怒哀乐,这是人之常情。部分老年人患抑郁症就是因为他们生活中缺少交流,再加上自己也没有任何兴趣爱好。因此,老年人尤宜“勤于动嘴”,这对保健益寿很有好处。因为动嘴可避免孤独寡言,常动嘴常唠叨实际上是一种精神宣泄,可开阔心脑,舒畅气血。但实话实说,老人家的唠叨实在没有什么新内容,若说听者不烦,那是撒谎。不过作为晚辈,应该多从老人角度考虑,为调整老人的心态、促进老人的健康着想,耐心地听老人唠叨。目前,家庭仍是老年人的主要活动场所。老年人精神状态的好坏与家庭是否和睦、家庭氛围是否良好息息相关。和睦的家庭有利于老年人身心愉快。
经常听听老人的唠叨,是对老人的一种精神抚慰,可以促进健康,这是任何滋补品都难以替代的。善听老人唠叨,是一种修养,也是一种尽孝。我们不妨想想,老人家含辛茹苦把我们养育成人,已经默默地承受了多少艰辛!作为子孙后代,花费一点时间,听听老人的唠叨,为老人解解闷,这与老人对我们的付出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儿女尽孝内容广泛,善听老人唠叨也应为其中之一。
记得有一天早上,妈妈说:“昨天天气预报说,今天要下雨,要把雨伞带走哦!对了,学校是不能带雨伞的吧!那你就把雨披带走吧!”我看了看天空:烈日当空,万里无云,一点也看不出要下雨的样子。于是,我便把雨伞扔下,飞奔出家后,我隐隐约约听到妈妈在后面喊:“过马路要小心啊!要看看左右两边有没有车子,要没有车子才能走呀!”“哦,我知道了!”我有气无力地应道。心里想:这句话我都听了无数遍了,每天早上都说,我都听腻了。到了上午第三节课,外面下起了朦朦细雨,我以为过一会儿就会停了。可没想到,这雨越下越大,到了中午,所有的同学都被家长接走了,只有我一个人孤零零的在教室里,我趴在课桌上哭了起来,还过了一会儿,爷爷来把我接走了。我知道了妈妈教我要带雨伞是为我好。谁让我不听妈妈的唠叨呢!
记得还有一次,家里没有酱油了,爸爸叫我去买酱油。我走之前,爸爸说:“要小心哦!”我说:“哦!”说完,我就骑上自行车,向小店进发。不一会儿,我就到了,我说:“我要买海天酱油,多少元?”“5元。”姐姐回答。“好,给你十块。”“好的,小朋友。找你5块。”我拿着5块钱回家了,我把找回的钱拿给爸爸,爸爸说:“一瓶酱油6块呀!”我心里想:“不是5块吗?”我一看爸爸手里的钱,咦?怎么4块呢,难道我掉了一块。想了想,勉强点了点头。
今年暑假,为了锻炼我的自立能力,爸爸、妈妈让我参加了外地的夏令营。那天天气雾蒙蒙的,下着小雨。从收拾行李到上车前,“唠叨”的妈妈反复嘱咐我:白天多喝水,有问题一定及时跟教练反馈.....即使我已将注意事项背得滚瓜烂熟了,可妈妈还是像唐僧一样,不停歇地围着我说。
终于,我坐进了夏令营的大巴车内,自以为摘下了紧箍咒,摆脱了妈妈的唠叨,可我还是高兴得太早了。正与同学聊得开心时,一串“咣咣”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我向窗外看去,只见窗外的妈妈一副着急的样子,好像在朝我喊着什么,但窗户像消声器一样,将妈妈的声音无情地吞噬了。我看着嘴巴正一张一合、说“哑语”的妈妈,怎么也猜不出妈妈要交代什么大事。我无奈地朝妈妈摇了摇头,耸了耸肩。过了一会儿,妈妈好像想起什么似的,拿起手机,熟练地按了起来。紧接着,我的电话手表像接了命令似的响了起来。我接通了一听,一批再版了上百次的絮叨立刻蜂拥而至:“记得晚上要把第二天的衣服准备好,外出要结伴......”。我朝窗外正忘我絮叨的妈妈使劲点了点头,说:“妈妈,我都知道了,您要赶不上回南京的火车了。”妈妈吐石子般念完最后一段经,终于停了下来。她如释重负一般,慢慢退回到路边,静静地看着我,但目光里仍然在传递着妈妈的叮嘱和担忧,这还是分分钟想让我赶紧独立起来的妈妈吗?
车子启动了,我的耳根清静了,突然感觉有点不习惯了,原来我已习惯妈妈在我耳边的唠唠叨叨。这唠叨里,饱含着妈妈对我的爱。
在日常生活中,不管是什么时候,只要在父母身边就会听见他们唠唠叨叨的,不知在说些什么,像唐僧在念“紧箍咒”一样,令我们厌烦不已!
可你是否知道那也是父母给我们的一种爱呢?父母的唠叨中也会蕴含着对我们的关心,而面对我们一脸冷漠时,他们又会怎样想呢?其实看见我们这样,父母也会责备自己的不是,但那明显就是我们的错误。这时的你看着父母叹着气离开的背影又是怎样想呢?可能是在检讨自己冷漠的眼神,也可能不顾一屑。
生活中我们因父母的唠叨而生气是不对的。让我觉悟的也是一件小事:眼看期末考试就要来临,考试的前一天晚上妈妈的唠叨劲儿又上来了,嘱咐我一定要认真审题、不能马虎、在家做过的题千万不能错……在一旁认真复习的我有点不耐烦了,便应了一句:“知道了,知道了,真烦人!”妈妈无声地走出了我的房间,望着妈妈离去的背影,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第二天考试时,我按照妈妈的唠叨去做,果然的了一百分,说真的,我还真挺感谢这番唠叨的!虽然听起来有些讨厌!
“咚—”我摔倒在地, 疼得大哭:“哇—妈妈!”
“啊!怎么了?!”锦姨转过身, 看我摔倒了就要来拉我。谁知, 妈妈挡住了她的手, 将她拉到一旁说:“别拉她, 这么大了还不知道自己站起来!”锦姨见此, 只好收了手。我顿时觉得好无助, 哭得更伤心, 但妈妈无动于衷。
突然, 我发现自己的手划破了, 妈妈也看到了, 顿时眉头紧皱, 像是要走过来!我不哭了, 可怜巴巴地向她伸出双手。没想到, 妈妈走了才两步, 就收住了脚, 然后说:“快点, 自己站起来。”我心里闪过一种想法:妈妈是不是不爱我了。想到这儿, 我扯开嗓门, 哭得撕心裂肺。
听到这么悲惨的哭声, 很多人围了过来, 有人还蹲下来问:“小朋友, 你爸妈呢?”“小朋友, 你怎么了?”……可是, 就是没有人扶我起来。我有一种像只动物园的猴子被人围观的感觉, 瞪了眼旁边站着不说话的妈妈, 一骨碌爬起来冲出人群回了家。
回到家后, 妈妈一边帮我清洗伤口, 一边说:“妈妈也是为你好, 摔倒了要自己站起来。”当时, 我心里很生气, 根本就听不进去, 只是觉得妈妈不再爱我了, 既然如此, 我得自己照顾自己。仿佛那一瞬间, 我就长大了。
时间好快,中考倒记时的阿拉伯数字渐渐地往。倒退,窗外的桂花香也渐渐远去,仿佛那一去不回却将美好保留的回忆,深藏在心里的某个角落。在每次回想走过的日子的时候,洒落了一地的花香。
年轮一圈又一圈地转过以后,我们不小心在某个路口迷失了,当发现身边少了一个相伴的影子,记忆里忽然闪过那些和你擦肩而过的画面。那一刻突然觉得心里有种隐隐作痛的感觉,眼眶里那冰冷的液体狠狠地砸下去,却又在我低头的瞬间蒸发。我回头的时候,你曾经熟悉的背影却在视线中变得越来越模糊。你往前走,是我的反方向。我不敢揣测,当你发现身边少了一个朋友,会是什么表情,什么心情,也许,你也会回头吧!
忽然记起和你相识的那个冬天,寒冷温馨的季节。你曾经在期末考结束的时候握手和我说再见,可是真正走远的时候,我们却没道别;我曾经在跑道旁帮你加油呐喊,可是风声却淹没了它;我们曾在一间教室里上课,可是猛地一抬头,身边却换了好几张笑脸;我们曾一起打乒乓球,可是现在却只剩孤单的小球在寂寞地转;我们曾一起骑着脚踏车到处乱转,可是现在却好想停下脚步歇一歇。
过去往往总是过不去,好像还发生在昨天,可是那些原有的幸福的感觉却离得那么远。
还记得你说过经典到烂的名言——开心也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为什么不开心呢?还记得我们曾彼此承诺是一辈子的好朋友;还记得我们在月圆的时候把月饼埋下许心愿的天真;还记得我们一起偷蕃薯的调皮,我现在居然有点不敢确定,那些是不是我曾经拥有过的幸福。
我的书里,还夹着你曾写的鼓励我的纸条,我的抽屉里,还留着你在圣诞节送的贺卡。可是也许、大概、可能、好像我们的友情已经被定格在那永远都回不去的昨天了。
在校园里还是会遇见,还是会怀念。时间流逝以后,我也慢慢释怀,不知道是谁说过:时间过得太早会遗忘很多,只是每天的太阳依旧升起落下,不要忘记幸福其实一直在你手上。
原来回忆也是一种幸福!
我的爸爸是一位52岁的人,虽然他比别人的爸爸大,但他还是会为了我干这干那,但是有时,她唠叨的实在令我理解不了。翻开课本,发现有一篇文章叫做《父爱的高度》,我通读了一遍,才深刻体会到了父爱的价值。
你一言,我一语,讲了大约半个小时,最后才在“理解万岁”的高呼中理解了我的意思。
“怎样又打电话,离了电话就不能写吗!”
我生气的跺了一下脚,气冲冲的朝着我房间走去。爸爸为什么总认为是我给别人打电话?其实别人给我打电话的可能也很大啊!
晚上,爸爸为我送来一杯温热的牛奶,并关照的问我:“这一天顺不顺心?作业多不多?”
在这一瞬间,我感到了浓浓的父爱。
回想那一幕幕父爱的片段:风雨中送伞的父亲,生病时照料我的父亲,上学途中护送的父亲,比赛时,为我默默加油的父亲……他的一举一动无不表现出那可爱女之心。
回想,父亲为了让我添一件衣服而唠叨时,无非是怕我着凉感冒;回想,父亲为了不让我玩电脑而唠叨时,无非是怕影响我的学业;回想,父亲唠叨的一切事情,无不是那种爱女之心的体现。
“时间不早了,快睡觉吧!”父亲又忍不住唠叨起来,“不然第二天我不叫你!”我突然想到,唠叨是父爱的表达。我照办了。
将心比心的想一想,爸妈真好。将心比心,想一想父母对我们的爱有多少,你就会发现他们对我们的爱大大多于我们对他们的爱。将心比心,我们总是要求父母理解子女,做子女的为什么不去体谅自己的父母?你会发现他们理解你其实胜过你理解他们。将心比心,爸妈真的好伟大!
我妈妈的唠叨,就像瀑布一样滔滔不绝,不过,可没瀑布那么引人入胜,非常枯燥、无味,有时听着听着就要睡觉了。
这个星期可以不用听妈妈的唠叨了,因为妈妈要到外地出差五天。太好了!临走时妈妈还不忘唠叨:作业要认真写,电视不许看,不要玩疯了……讲得我直捂耳朵。妈妈终于出发了,哈哈哈!玩去了!“咦,这是谁泡的茶?”噢,原来是妈妈唠叨得连自己的茶杯都忘了带,算是对唠叨的惩罚吧。
第一天很快就过去了,不用听妈妈的唠叨真幸福!第二天早晨睡了个大懒觉,真舒服!不过起得也有点太迟了,写完作业就没有玩的时间了,要是妈妈在家早点喊我起床就好了。
第三天也不知怎么搞得心神不定的,没心思写作业也打不起精神痛快地玩,连吃零食都没有胃口。现在我还真想听听妈妈的唠叨。我实在忍不住了给妈妈打个电话,才说几句妈妈就给挂了。哎,妈妈太忙了,长途话费又太贵,不能聊太多。第四天,妈妈打电话说今天要回家了,我高兴坏了。可是,妈妈感冒了一回家就上床睡觉了,也不和我说话。看着妈妈难受的样子我心里难过极了,真希望她能多唠叨几句。
在我们大学同班同学里,我与安冰,是唯一一对修成正果的情侣。在大学校园的毕业季,情侣们纷纷劳燕分飞的时候,我和他的爱情却历久弥坚,那个时候无比相爱的我们心里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不管将来的路如何坎坷,一定要将爱情进行到底。
大学一毕业,我们就在北京的五环外花3000元租了一套二居室,过起了小日子。我在一家传媒公司做前台接待员,他在一家家居商场做业务员,我们月收入加起来9000元左右,除去房租和日常花销,所剩寥寥,生活很是窘迫。虽然囊中羞涩,但相爱的我们却将穷日子过得浪漫无比。晚上下班,我会早早回家,做几样家常菜,然后点根红烛,在烛光下等待爱人的归来,来一场浪漫的没有红酒点缀的烛光晚餐;微风轻拂的夏夜,我们会手牵手在公园的草地上看星星;逢特殊的日子,我们会为彼此赠送小礼物,虽然那小礼物不值多少钱,但爱人送的东西,我们都会当命一样珍惜。
我和安冰是北方人,最大的爱好就是吃面食,特别是牛肉面,一直是我们的最爱。但是在北京,一碗正宗一点的牛肉面就要20多元,手头拮据的我们舍不得花那个钱去一饱口福。实在馋了,我们会找借口说服自己去奢侈一把。比如我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安冰会给我叫一碗牛肉面,比如我们彼此的生日,我们会手牵手去一饱口福,又比如发了奖金,我们也会去奢侈一把……常常,我们决定要去吃的过程,会比我们吃的时间长,用安冰的话说,企望越大越幸福。每次吃面的时候,体贴的安冰,总是以不喜欢吃牛肉为理由,将碗里大块的牛肉挑出来,放到我的碗里。就这样,一碗普通的牛肉面,硬是让我们吃出了爱情的味道。作为蚁族,这个生活状态虽然辛酸了点,但我们还是乐于用这样的方式,来放大我们的幸福,以笑傲一切的快乐,来抵御来自现实的压力。
然而,这样的甜蜜持续了一年多后,我们平静的二人世界便被来自现实的残酷打破了。那年的秋天,我母亲来北京看我,为了不让她看出我们的窘迫,我们倾其所有招待她,带她下饭店吃北京的名小吃,游览北京的名胜,但是,我母亲还是看出了我们的窘迫,临走时她流着眼泪说:“孩子,难为你了。从小到大你从没吃过苦,现在你却要受这样的苦,妈想想就心疼啊。”
送母亲走后,安冰幽幽地问我:“娟儿,嫁给我这样一个没本事的男人,你后悔吗?”
“说什么呢?咱俩这样不是挺好的吗?你这么疼我,我幸福还来不及呢。”
然而说这话的时候,我的心里却有点难过,为自己让母亲操心,为母亲对自己的牵挂而心怀愧疚。
二
经过几年的奋斗,我们攒了20多万元。为了有个真正意义上的家,我和安冰欢天喜地地拿着这些钱去看房子,然而兜兜转转一圈下来,现实却为天真的我们上了一课。那点钱,连个阳台都买不到,更别说上百万元的首付。按我们赚钱的速度,在这个城市,这辈子要拥有一套房子比登天都难。
受此打击,那段时间,我和安冰沉默了许多。然而没等我们从郁闷中走出来,婆婆却得了骨癌,公公无助之下只得向我们求助。得知此消息,我们将老人家接到北京,住进大医院医治,但终究因为癌症已到晚期无法医治,老人家撒手西去。钱花没了人也没有留住,送走老人后,安冰的情绪很是低落,他红着眼圈愧疚地对我说:“娟儿,原本想给你一个家呢,你看,现在却搞成这样。我对不住你啊,让你跟着我受了这么多苦。”
“夫妻之间说这个做什么,我跟你也不是图你的钱,是图你的好。”我安慰安冰,也安慰自己。
这之后,我们现实了许多。为了攒房子首付款,安冰干好几个兼职,一天只睡三个小时。之后,他借朋友5万元开了一间服装店,加盟了一服装品牌,然而等收到厂家铺的货后,才发现厂家发的货全是劣质品,根本卖不出去。无奈之下,我和安冰只能将那些货拿到夜市,以极低的价格卖了出去。货销完后我们算了一下,这次创业我们赔了4万元。
看着沮丧无比的安冰,我忽然无比心疼身边这个男人。我知道,他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我,为了给我一个好日子,但现实的残酷让他力不从心了。
就在我们为如何还借朋友的钱而发愁的时候,我发现自己怀孕了。在医院拿到化验单的时候,我们没有喜悦,只有辛酸和沉默。我们都清楚地知道,就我们的物质条件,当时是要不起一个孩子的。
从手术室里出来后,我看到了安冰眼里的忧伤。看着我虚弱的样子,他心疼地将我揽在怀里,流着泪说:“宝贝,你老公我真的是没用啊,连自己的孩子都留不住,还害你受这样的苦。”
“老公啊,这不怨你,是生活太现实了,我们的爱情,被现实打败了。”我忧伤地说。
这之后,生活的压力渐渐让我们的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我们俩都沉默了许多。而就在这时,我发现,安冰单位的一位家境殷实的女孩在追求他。我知道,如果他接受了这女孩的追求,他的人生会发生转折性的变化。于是,权衡之下,为了不拖累他,我选择了离开。
我离开他的理由俗之又俗,我以他不能挣钱,不能给我一个好的生活为理由,提出离婚。安冰看着我决绝的样子,想破脑袋也想不通,以前那么通情达理的我,会以这种理由向他提出离婚。当确定我是认真的后,安冰将自己关在房间,抽了一晚上的烟。第二天,双眼布满血丝的安冰,跟我一起去办理离婚手续。现实的残酷令我们不得不向生活低头,我们终于明白,最好的疼爱就是放手。
三
离婚半年后,我认识了唐锋,一个可以终结我蚁族生活的男人。40岁的唐锋是一家家居公司的老板,有钱有车有别墅,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成功者。在一次户外行走中我与唐锋相识,之后,他便开始追求我。我知道,接受了唐锋,就意味着我可以过上养尊处优的生活,再也没有生活压力。
于是,经历了离异之痛,对爱情心灰意冷的我,便向生活举起了白旗,接受了唐锋的追求,做了他的女朋友。但是,在与他相处的日子里,我还是忘不了安冰。我会时不时下意识地拿唐锋与安冰比较,比较之下,便是心理的失衡。与安冰的温暖相比,有钱会享受的唐锋对感情不专一,身边总是围绕着许多女孩,在世人眼里属于高富帅的他,游走在许多女人之间,游戏人生;无论遇到什么事,唐锋都喜欢用钱解决,对于感情也是,他只知道给我钱,从不问我需要什么。他的这种人生态度让我极度缺乏安全感。虽然跟了唐锋我可以衣食无忧,但是,我一定会生活在惶恐不安中,不知道这衣食无忧的贵妇人生活,哪一天会被别人抢去或者自动消失不见。唐锋根本给不了我女人想要的踏实和温暖。
所以,当唐锋手捧钻戒以及一把法拉利的车钥匙向我求婚的时候,我犹豫了。我是女人,我也重视物质,唐锋的条件足以让我心动,但是理智告诉我,如果跟他在一起,我一定会是那个坐在宝马车里哭泣的悲催女人。
于是,我拒绝了唐锋。从唐锋的别墅搬出来后,内心失落悲伤的我,漫无目的地在大街上行走,鬼使神差地走进了我和安冰常去的那家牛肉面馆,点了一碗牛肉面,边吃边忧伤地回忆过往。老板娘看着埋头吃面的我说:“姑娘,好长时间没来了啊!以前和你一起来的那个小伙可是来了好几次了,每次吃面的时候,他都会将牛肉挑出来放在盘子里,是不是他不爱吃啊?他这人可真怪。”
老板娘的话,让我既辛酸又温暖。我知道,安冰他不是不爱吃牛肉,是习惯成自然。原来,隔了那么久,我们俩的口味都没有变,我们的胃,居然消化不了烛光晚餐上的红酒和法式牛排,永远只适应这街头小店的一碗普通的面。
但是时过境迁,物是人非,两个各奔东西的人,纵使心有牵挂,破镜还能重圆吗?我敲开了那间曾经留下我们无数快乐和甜蜜的出租屋,安冰出来,什么话也没说,便将我拥进了怀抱,仿佛我只是出差归来。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有一个刚上车的男孩请求司机等一等他的妈妈, 一分钟后他的妈妈还没来, 车上的人开始抱怨, 孩子的妈妈耽误了大家的时间, 这时, 孩子的妈妈一瘸一拐地上了车, 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
看故事时, 我们的注意力是不是集中到了车上的乘客们身上?他们为什么沉默?是因为先前不知道孩子母亲是残疾人, 对自己错怪了他人而惭愧。这是一个令人欣慰的故事, 因为乘客们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而且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惭愧。可以这样说, 他们抱怨行动迟缓的母亲时, 心中的善良尚未复苏, 可当他们的双眼看到残疾母亲艰难行走时, 他们深藏心底的善良被激活了。这是令人高兴的。
原谅他人的错误, 是一种美德;漠视自己的错误, 是一种恶习。车上乘客没等他人提醒便能自省, 他们选择了承认自己的错误, 给他人以理解, 在沉默中感到了惭愧, 这也是一种崇高的美德。
“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过而能改, 善莫大焉!”士季面对晋灵公的恶行时这样劝谏道。
《世说新语》中有一个少年叫周处, 年少时胡作非为, 为祸乡里, 后来浪子回头, 改过自新, 为乡野除掉了“三害”, 名扬古今。
别因感到惭愧而羞耻, 因为惭愧本身是向善向美的, 只是, 别让你的惭愧迟到。
2015年3月2日, 在T168次列车上, 一母亲说儿子才上一年级, 没超过高不用买票, 随后测身高, 男孩已超1.2m的购票标准。女子因儿子虽高, 但年龄太小不愿补票, 男孩在这时说道:“我今年11岁, 上四年级了, 这是我的压岁钱, 可以给自己补票。”母亲看了看儿子, 没有说话, 默默地低下头, 从身上拿出钱为儿子补了票。等列车员转身离去后, 母亲对儿子说:“儿子, 这件事是妈妈的错, 你做得很对, 妈妈为你自豪, 以后妈妈再也不会这样了……”
男孩纠正了他妈妈的错误, 做了一个正确的决定, 而母亲也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惭愧, 儿子的车票补上了, 差点在儿子心灵上留下的阴影也及时抹去了。一切都没有缺憾, 一切都还算完美。能为自己的错误感到惭愧并改正, 这也是一种美德。
人难免犯错, 你在错误面前感到过惭愧吗?不要因羞愧而不愿表达惭愧, 惭愧也是一种美德。
赏析
2015年重庆市的高考作文题与2013年、2014年的一样, 仍为材料作文, 都侧重引导学生对材料内涵的思考。考生可以儿子对母亲的体贴与关爱, 很容易想到“孝道”这一传统美德。但命题人显然希望考生不只是关注小男孩, 还有一车乘客, 以及乘客们先后的表现。
因此, 审题时, 除了关注小男孩外, 还必须关注车上的乘客。乘客先前抱怨, 因为“母子俩耽误了大家的时间”, 但当看见“那位腿有残疾的母亲一瘸一拐地上了车”, “所有人都沉默了”。没有耐心, 缺乏宽容, 自我为上, 是乘客抱怨的原因, 而“沉默”是乘客内心善的显现。再深入反思, 社会为什么变得如此浮躁?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价值与行为?人们的良知真的泯灭了吗?但乘客的沉默告诉我们, 浮躁只是表象, 感动是能激发人内在良知的。总之, 这个题目具有鲜明的导向性, 让考生沉下心来反思人情, 反思社会, 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这个题目看起来比较浅白, 但要写深刻, 还是需要考生对材料做深层次、多角度的剖析, 然后选择一个点立意写作。写作时考生既可从情感性入手, 也可以从思辨性落笔, 写出“人味”“情味”“思味”。总的来说, 本道作文题不容易写跑题, 也没有太大的审题难度, 但是要写出材料蕴含的深意, 就需要考生平时要观察社会、思考社会, 即考生自己的修养与情思要达到一定的高度, 才能在作文时落笔有神。
《惭愧也是一种美德》是2015重庆高考满分作文。本文有以下亮点:
一、角度独特, 立意深刻。一般考生会选择男孩的角度, 赞赏男孩的行为, 或者从乘客的角度去, 由乘客的“埋怨”行为立论。本文作者则从乘客改过的角度切入立意, 让人耳目一新。乘客的“沉默”是良知的发现, 是对先前无情行为的否定。作者不是从赞赏乘客的行为落笔, 提出要学会宽容、学会等待, 而是对乘客的行为进行反思, 提出“惭愧也是一种美德”的观点, 既赞赏了乘客的行为, 更是对乘客行为的反思:“车上乘客没等他人提醒便能自省, 他们选择了承认自己的错误, 给他人以理解, 在沉默中感到了惭愧, 这也是一种崇高的美德。”这样的立意, 不仅角度独特, 而且立意丰富、深刻。说其丰富, 是因为本观点中赞美乘客的“惭愧也是一种美德”, 就包含了对乘客行为的赞赏;说其深刻, 是因为由行为到美德, 本身就是一个提升, 更重要的是观点应合了核心价值观。
二、说理透彻, 论证深刻。以理服人, 这是议论文的要求, 把道理说透, 这是写好议论文的要求。很多考生在说理时往往“隔靴搔痒”或者“游离千里”, 本文三处扣材料说理都很透彻, 体现了考生的功力。以第一处对乘客行为的分析为例, “他们为什么沉默?”“因为乘客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为自己的行为感到惭愧。”“善良被激活了”, 为什么惭愧是美德?因为“车上的乘客选择了承认自己的错误, 给他人以理解, 在沉默中感到了惭愧, 这更是一种崇高的美德”。层层深入, 透彻明了。
三、古今中外, 材料丰富。选材技巧的使用, 直接关系文章主题的表达效果。本文在选材上注意了材料来源的多样性, 开篇引用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名言, 后文又引用了《世说新语》中周处的故事, 然后又讲了一个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故事, 如此古今中外, 让文章显得开阔大气。
丁香花是我国最常见的观赏花木之一,花开于初春,香气袭人。丁香花多数为四瓣,花蕾就像中国传统服装上的“纽襻”,所以人们又称丁香花为丁香结。
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在《代赠》诗里曾经写道:“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一树的丁香一树的结,小小的花蕾串串相连,哪个巧手能够解得过来,解得开啊!于是就有了这样的传说,五瓣丁香花代表了幸福的到来,在繁茂的四瓣丁香树上,若真能找出一朵五瓣丁香花,就定会得到好运和幸福!
妈妈告诉我,在她小时候,每年这个季节,姥姥一定会带着她在院子里寻找那令人向往的五瓣丁香花。姥姥说,只要热爱生活,心存美好的希望,就一定会找到那朵五瓣丁香花。
其实,想得到一朵五瓣的丁香花,真的并不容易。
五瓣丁香花可遇不可求,即便是刻意地寻找,那极为稀少的五瓣丁香花也会“藏在花丛不得见”。每到这时,我就会着急得不得了,这朵看看、那簇瞧瞧,而爸爸和妈妈总会不急不缓地慢慢寻找。爸爸说:“幸福,不会轻而易举得到,只有用心,才可以找到。在找到幸福之前,应该先找到自己的坚持、自信、美好的希望和永不放弃的决心,并把它们稳稳地装进心里,幸福就会自动降临到你身边!”
我记住了爸爸的话,把它们稳稳地装在我心里。在每一年的这个时候,我都会像爸爸、妈妈一样,用心去寻找,慢慢去发现五瓣丁香花,也因為有了这种坚持,有时还会找到六瓣和八瓣的丁香花!
——题记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这句话反反复复听过很多次。人生在世,有相聚的欢乐,自然也有离别的痛苦。
其实,这都是必然的一个结局,只是迟与早的分别罢了,何尝不学习范仲淹老先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磅礴大气的胸怀呢?
而这句诗誉满天下,不就是间接告诉了我们离别其实也是一种幸福么?突然又想到杜甫的两句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离别的时候,每一句话都是那么重,句句碰撞着我们的心灵;离别的时候,每一句话又是那么轻,轻轻地说着离别时的感言;离别的时候,每一句话都显得那么悲伤,分离的感动在顷刻间爆发;离别的时候,每一句话又显得那么珍贵,贪婪地听着那熟悉的声音。
人生,没有谁能陪谁走到尽头。其实,人生在世,一直在不断地离别与相聚中度过,所谓离别时的伤感,只是自己的一种心理负担,换句话说,我们伤感的不是离别,而是我们那颗波动起伏的心。只要我们珍惜相聚时的时光,留住那份相聚时的感动,世间轮回的无常和迷茫就不会左右我们的心。所以其实离别从深层意义上讲也可以说是一种幸福。
荆轲刺秦壮士一去不复返的离别是为了让燕国子民更好的生存,王昭君一代娇弱女子奔赴和亲时坦然的离别是为了民族的友好相处,而五柳先生陶渊明淡泊名利相辞官场时的离别是为了享受悠然的生活,他们在离别时,一定都是幸福的吧!不必再为离别而流泪感伤,换一种心境去思考。初三即将各奔东西的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对自己说一声:离别,请不要伤感。这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要相信,会有更好的生活在等着你。
某教师在教学《乌鸦喝水》时,组织学生讨论这样一个问题:“乌鸦为什么喝不着瓶子里的水?”经过讨论,绝大部分学生都认为原因有两个:一是瓶子的口太小,乌鸦的嘴伸不进去;二是瓶子里的水太少,乌鸦的嘴够不着。但有一位学生有不同的意见:“是因为乌鸦的嘴太大了,伸不进瓶子。”教师一愣,随之付之一笑:“坐下,再仔细读读课文。”学生满脸不解地坐下,可是不到两分钟,学生又举手了:“老师,我说的书上没写。”被打断教学的教师显然有些始料未及,便不耐烦地说:“既然书上没写,就不能乱说,必须想清楚再举手,坐下吧!”学生欲辩又止,却也不肯坐下,教师上前,将学生按在座位上……
思考之一:正视课堂“意外”,它是一种“美丽”
教师在按照自己预先设计好的教案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时,突然“半路上杀出个程咬金”,打断了他正常的教学思路。因害怕学生会再说出些什么“稀奇古怪”的观点,教者便阻挠、制止学生,并且不假思索地将学生本来正确的观点定性为“乱说”,最后,甚至强制性地、粗暴地将学生按在了座位上。学生是带着无数的疑问走进课堂的,他们每一次的学习实践过程,都是“摸着石头前进”的过程,都想证实某种想法或做法的可行性或不可行性。即使是结果“错误”的实践也同样重要,学生犯错的过程是一种尝试和创新的过程。电灯的发明不就是建立在爱迪生成百上千次错误尝试的基础上的吗?从这个意义上说,“错误”也是一种“美丽”,“错误”也是一种“成功”。“小马能否过河”,试过自知分晓,为什么不能让学生也有尝试的机会呢?也许,即使学生会用一些荒谬的尝试来证明自己某些不同的想法和不同的做法,那也是很很正常的。正是像这样无数个荒谬的想法才“铸就”了伟大的爱迪生。因此,教师要正视学生的做法,无论是否犯错,都要切勿对学生横加指责,更不能因害怕学生犯错,而不给学生尝试与实践的机会。
思考之二:珍惜课堂“意外”,它是一种创新
教师对问题的理解、对文章感情的体会往往与学生不尽一致。这是因为,教师是成年人,经验丰富,理解多是理智的思考;而学生往往富于幻想,思维更具情感性、发散性和灵活性。教师在原来的思维程序中早已经准备好一份标准答案,但却被学生多维立体的发散思维打破了,这个突如其来的插曲令教师有些措手不及。其实学生的答案、教师的答案是一致的:教师以乌鸦作为参照物,确定瓶口太小,瓶内的水太浅了;而学生以瓶子作为参照物,认为是乌鸦的嘴太大了。这二者之间没有质的区别,就像“你比我行”与“我不如你”两句话一样,是同一答案的两种不同表达方式。只不过两种表达方式中一种是常用的,早已习以为常,另一种很少用到,以致少见多怪。而这位学生恰恰选择了后者,哪怕自己一而再、再而三地受到教师的否定,仍然敢于冲破教师设置的思维围墙,充满自信地“固执己见”,这需要多大的勇气,教师怎能不为孩子的勇气喝彩?怎能不为其中闪现出来的亮丽的思维创新的火花喝彩?
遭受挫折是一种幸福,让人认清自我;遭受挫折是一种幸福,让人发现不足;遭受挫折是一种幸福,让人学会坚强。遭受挫折亦是一种幸福,一种欢乐。
在市政广场领完报纸,我和妈妈就开始了暑期卖报第一天的征程。我们沿着御碑楼小区向东行去。目标在哪里呢?我左顾右盼,锁定目标:一个无所事事正四处张望的卖馄饨的阿姨。
我从袋子里抽出一份报纸,深吸一口气,缓步走上前。那个阿姨好像很和善的样貌!应当会要的!我在心中暗暗给自我打气。
“阿姨,来一份泰山晚报吧!”我满面笑容。
“多谢啊!不用了,我们那里已经有了!”阿姨礼貌地推辞。
“没关系!”我摆摆手。
一扭头,我发现旁边小商铺的阿姨懒洋洋地走了出来。啊哈!这应当是个好机会吧!我心中揣摩着,走上前去……
“我不要!”阿姨说。
我刚退回来,就看见商铺旁边的一家小店刚开门!我兴奋地跑过去,“奶奶,来一份报纸吧!”
“多谢你啊,我家订了。”奶奶和蔼地说。
走在与老妈会合的路上,我心中突然奇怪起来:咦咦咦?被别人拒绝了那么多次,我怎样不难过了?怎样不像以前那么痛苦了?怎样回事?记得去年暑假我第一次卖报没有成功卖出报纸时,总会满脸通红,连忙跑到一旁,只感觉满大街的人都在笑我,都在对我指指点点。那种感觉太难堪了!可是,我此刻怎样没有一点失落的感觉呢?
我把这个疑惑告诉了老妈,老妈笑道:“孩子,是你长大了啊!以前卖报你一遭受挫折心里就十分难受,对不对?此刻,你长大了,遭受的挫折多了,承受本事变强了,自然就会有一个好的心态。其实遭受挫折也是一笔财富,一种幸福啊!”我恍然大悟。
虽然屡战屡败,但我屡败屡战,最终把报纸成功卖给了按摩店的伯伯,卖西瓜的爷爷,正在吃早餐的叔叔……
“啊哈!还有最终一份报纸了!”我抖了抖报纸袋,欣喜地欢叫。
征服自己,超越自己,是布鲁诺的幸福。
我们又看到了被火光照亮的鲜花广场上那无所畏惧的身影——布鲁诺。为了坚持真理,为了反对教会的愚昧,他从容的站到了死亡的边缘。他为了一种信念,把自己说服了,是一种理智的胜利,是一种人生的超越。其实,征服了自己、超越了自己,死亡,也是一种幸福。
抛弃名利的束缚,是钱学森的幸福。
当年,在美国学有所成的钱学森,坚决要回国,面对美国的名利诱惑,他无动于衷。虽被美国强制拘留了五年,他的爱国之心仍然无损。抛却名利的束缚,安然地生活也是一种幸福。
被命运之神“戏弄”,也未尝不是史铁生的幸福。
命运的作弄,虽然使史铁生失去了双腿,可这也让他更加懂得了拥有的可贵,更加懂得了珍惜自己的才能,从而创作出许多优秀的作品,令世人敬仰。相比同是作家卧轨自杀的海子,这对史铁生而言,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一、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词语解释
教师适当地补充些词语知识, 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如教学《雨中登泰山》一文后, 补充一些有关词语, 如“泰山北斗”“泰山压顶”“泰山其颓”“泰山鸿毛”“有眼不识泰山”“一叶障目, 不见泰山”“泰山压卵”等等, 要求学生解释其意。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明确了每个词的意思, 更懂得了其中“泰山”的比喻含义, 对丰富学生的词汇, 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是有帮助的。再如《劝学》中有“金就砺则利”, 《庖丁解牛》中有“刀刃若新发于硎”, 成语中有“坦荡如砥”, 这三个例子中的“砺”“硎”“砥”都指磨刀石, 那它们有什么区别呢?我通过反复比较推敲指点, 大家很快弄清了它们的差异:“硎”是磨刀石的通称, “砺”指粗磨刀石, “砥”指细磨刀石。像这样, 教师厚积薄发, 善于引导点拨, 学生学得有兴趣, 自然记得就深刻。当然在这长期熏陶中, 也使学生养成了举一反三, 追根究底的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师在介绍作家作品时注意补充课外知识, 引发学生兴趣
如学习《史记》中的名篇, 教师可以引用“刚直不阿, 留将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 著成信史照尘寰”的诗句来介绍司马迁, 再补充司马迁的生平, 使学生对司马迁其人其事留有深刻印象, 更深层次地了解司马迁的人格魅力。再如了解屈原, 教师引用“何处招魂, 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 湘流应识九歌心”的名联, 再引文天祥的《端午感兴》“当年忠血堕谗波, 千古荆人祭汨罗。风雨天涯芳草梦, 江山如此故都何”一诗, 既明确了屈原的名作, 又形象地感知了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不愧是人们心中的一座丰碑。又如学习《呐喊》自序一文, 开篇引用蔡元培悼鲁迅的挽联:“著作最谨严, 岂徒中国小说史;遗言犹沉痛, 莫作空头文学家。”再引斯诺与姚莘农合挽鲁迅之对联:“译书尚未成功, 惊闻陨星, 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作古, 痛忆旧雨, 文坛从此感彷徨。”这些诗与对联既使学生兴趣大增, 争相笔录, 又恰当地点出了作者文品和人格的高尚, 可谓一石三鸟, 何乐而不为?
三、对课文或注解中内容不全面之处作补充介绍
教师对课文或注解中内容不全面之处作补充介绍, 以使学生或能更准确理解课文, 或能全面认识问题。如《南州六月荔枝丹》一文引用了白居易的《荔枝图序》的一些佳句, 白居易这篇短文很有文采, 具有欣赏价值, 更能使学生领略荔枝“色艳味美、不耐贮藏”的特点, 于是我找出《荔枝图序》全文, 要求学生边抄录边吟咏, 使他们对荔枝的特点烂熟于心。《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 有对杨荫榆的注释, 说她在担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期间, 依附军阀政府的势力, 迫害进步学生, 镇压学生运动, 这样的注释有失偏颇。我向学生介绍了钱中书夫人杨绛先生的散文集《将饮茶》。杨荫榆是杨绛的三姑母, 她是一个很有才气的女子, 曾考取公费留学日本。她后来被免去北师大校长一职, 在苏州定居。日本攻占苏州后, 由于她精通日语, 曾和日军首领多方交涉, 要求保一方平安。后因为邻居伸张正义, 痛骂日寇, 被日军枪杀。这样看来, 杨荫榆虽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作过一些违背人民意愿的事, 但她还是能保持晚节的。这些介绍是必要的, 由此学让生明确如何全面评价一个人。
四、利用开头创设情境, 拓宽学生知识面, 激发学生的多向思维
如教学《讲讲实事求是》一文时, 我先在黑板上写下两句话: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 我们都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 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这“两个凡是”一写出, 如一石激水, 引起轩然大波, 学生议论纷纷, 大家运用政治课上学到的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对“两个凡是”进行批驳。一时间, 教室里沸沸扬扬。我趁此机会水到渠成地引出了邓小平的《讲讲实事求是》一文, 学生马上全神贯注地进入了角色。在教学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时, 开头引用鲁迅好友许寿裳的话:“《祝福》之惨, 不在狼吃阿毛, 惨在礼教吃祥林嫂。”一语道破了《祝福》的主旨在于揭露“礼教吃人”。现代的学生对礼教知之甚少, 于是我向大家介绍“三纲五常”“女子从一而终”“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男女授受不亲”“饿死事小, 失节事大”, 甚至介绍一两个《列女传》里的故事, 使学生沉浸在肃穆的气氛中, 对“礼教吃人”有了一个感性认识。在这样的基础上, 再来学习《祝福》, 无疑高屋建瓴, 收到的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五、在比较中拓展, 使学生产生联想, 增长见识
同是学习《祝福》, 由祥林嫂之死, 联想到《家》中的鸣凤, 《红楼梦》中的黛玉, 她们身份不同, 生活的时代不同, 但她们无一例外地被礼教害死了。这样的拓展比较, 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在《天山景物记》中, 对飞泻而下的雪水有两处比喻, 一处为“那融化的雪水从峭壁断岩上飞泻下来, 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 一处为“水从悬崖上像条飞练似的泻下”;对蒙古包也有两处比喻, 一处为“在太阳下, 那点点水泡似的蒙古包, 闪烁着白光”, 一处为“绿色的深谷里也散布着一顶顶牧民的蒙古包, 像水洗的玉石那么洁白”。引导学生细心比较, 为什么同一事物在不同的地方喻体不一致呢?原来, 从悬崖上飞泻下来的碎琼乱玉点点滴滴映在阳光下, 一处要显示它飞溅时的形态———银链, 一处要显示它的飞泻直下的气势及颜色———白练, 同是蒙古包, 一处是在阳光下草原上的, 自然闪亮圆润似水泡, 一处从高处往下看, 绿色深谷中的蒙古包就像水洗的玉石, 被周围的绿色映衬得那样润泽洁白。这样的比较, 从语感的高度结合语境分析其比喻的变化, 以此达到训练语言的目的。
【唠叨也是一种幸福优秀作文】推荐阅读:
经历初三也是一种幸福中考满分作文11-21
读书也是一种幸福07-26
以放手也是一种幸福为题的散文06-03
平淡是一种幸福作文12-05
经历初三是一种幸福的450字作文12-08
被人信任是一种幸福11-18
爱上你是一种流泪的幸福06-08
这也是幸福作文600字05-24
“唠叨”外婆作文06-22
一路唠叨作文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