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语文试卷

2025-01-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苏教版高中语文试卷(精选8篇)

苏教版高中语文试卷 篇1

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大地鸡鸣,人类的(chuī)烟升起。在这片友好的大地上,万物欢欣,生机(péng)勃,土地丰(ráo)。我们用感恩的心情,声声祈(dǎo):大地,早上好!

2按要求填空。(10分)

(1)2003年6月,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成功实现“蓄水315米”,高峡出平湖的壮观景象展现在世人面前,郦道元描述的昔日“渔者歌曰”的“,”的凄异景状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2)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我们将喜迎各国嘉宾。用《论语》中的“,(3)苏轼在《浣溪沙》中不自伤白发、不悲叹衰老的诗句是。

(4)古诗文中有许多体现作者关注国家命运或民生疾苦的名句,请你写出上下连续的两句(课内外均可):。

(5)“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是我国的古典文学名著《》的开卷诗。

3、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四月春风里摇曳的青草嫩尖,柔软的扫帚草丛,①,②。究竟是为什么踏上了脚下这块沉默而坚硬的土地的呢?

A、①接骨木与羊齿的清香,由阳光与清晨的雾气酿成的烈性美酒 ②让他深深地沉醉,又让他轻轻地漂浮。

B、①接骨木与羊齿的清香,烈性美酒般的阳光与清晨的雾气 ②让他深深地沉醉,又让他轻轻地漂浮。

C、①由阳光与清晨的雾气酿成的烈性美酒,接骨木与羊齿的清香②让他深深地沉醉,又让他轻轻地漂浮。

D、①接骨木与羊齿的清香,烈性美酒般的阳光与清晨的雾气②让他轻轻地漂浮,又让他深深地沉醉。

4品读下面唐朝诗人王湾的一首诗,然后答题: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找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2分)

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B.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大气势。

C.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2)本诗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你认为诗中的哪一处句子最能突出地表达这种思想感情?为什么?(2分)

句子:理由:

5、在“家电”的身上似乎也可以看到人类自己的影子。依照下面示例的构想方式,另选一种“家电”,写一句讽喻人类的文字。(2分)

示例: 电视机——自以为拥有一切;但无论想炫耀什么,都得完全听众人的摆布。

空 调——只能在一个狭小空间内改变温度,却总以为自己能改变大气候。

6.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一些土生土长的苏州人,已不能熟练地使用苏州话进行交流,在“90后”中甚至出现了“无方言”人群。对这种现象,有人认为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有人则认为苏州人就应该说好苏州话。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阐述理由。(3分)

二、阅读(35分)

(一)、阅读《地震》,完成7~12题(14分)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刻,地大震。余适客稷下,方与表兄李笃之对烛饮。忽闻有声如雷,自东南来,向西北去。众骇异,不解其故。俄而几案摆簸,酒杯倾覆;屋梁椽柱,错折有声。相顾失色。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趋出。见楼阁房舍,仆而复起;墙倾屋塌之声,与儿啼女号,喧如鼎沸。人眩晕不能立,坐地上,随地转侧。河水倾泼丈余,鸭鸣犬吠满城中。逾一时许,始稍定。视街上,则男女裸聚,竞相告语,并忘其未衣也。后闻某处井倾仄,不可汲;某家楼台南北易向;栖霞山裂;沂水陷穴,广数亩。此真非常之奇变也。

7.选出朗读节奏正确的一项()(2分)

A、鸡鸣犬吠/满城/中

B、俄而/几案/摆簸

C、人眩晕不能/立

D、栖霞山/裂;沂水陷/穴

8.将文中的比喻句摘抄在下面的横线上(两句)(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选出下列加点字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2分)

A、众骇异,不解其故(原因)未布瓦,上轻,故如此(因为)..

B、方与表兄李笃之对烛饮(正在)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才)..

C、自东南,向西北去(从)六幕相持,自不能动(自然,当然)..

D、方知地震,各疾趋出(疾病)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快)..

10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人眩晕不能立,坐地上,随地转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本文按什么顺序来写的?请找出这些标志性的词语。(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找出文中体现人们情绪变化的词语(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3~15题。(6分)

[甲] 这事到现在,已经隔了四年;在这四年里,我历尽艰苦,受尽非人的虐待,我咬紧了牙,哼都不哼一声。就是在我被人随意辱骂、踢打„„的时候,我总是昂

着头。我对自己说: “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 这样我就更加坚强起来。现

在,先生是死了!我们不愿恣情地悲痛,这①还不是我们恣情悲痛的时候;我们也

不愿计算我们的损失,这②是难于计算的;前面是一条路,先生没有走完就倒下了,我们只有踏着他的血的足印,继续前进。

在前进中,我不能自已,写下了上面的话。

[乙]⑪真是晴天霹雳,在南台的宴会席上,忽而听到鲁迅的死。

⑫发了几通电报,荟萃了一夜行李,第二天,我就匆匆跳上了开往上海的轮船。

⑬二十二日上午八时船靠了岸,到家洗了一个澡,吞了两口饭,跑到胶州路万国殡

仪馆去,遇见的只是真诚的脸、热烈的脸、悲愤的脸,和千千万万将要破裂似的青

年男女的心肺与紧捏的拳头。

⑭这不是寻常的丧葬,这也不是沉郁的悲哀,这正像是大地震要来,或黎明将到时

充塞在天地之间的一瞬间的寂静。

⑮生死、肉体、灵魂、眼泪、悲叹,这些问题与感觉,在此地似乎太渺小了。在鲁

迅死的彼岸,还照耀着一道更伟大的、更猛烈的寂光。

⑯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

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同样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因鲁迅的一死,使人

们自觉出了民族的尚可以有为,也因鲁迅之一死,使人家看出了中国还是奴隶性很

浓厚的半绝望的国家。

⑰鲁迅的灵柩,在夜阴里被埋进浅土中去了,西天角却出现了一片微红的新月。

13甲文中两个”这”分别指什么?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4比较两段文字,在表达方式上,二者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乙文结尾“出现了一片微红的新月” 有什么深刻的含义(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6~20题(15分)

①自打上大学开始,我就成了一个游子,一只风筝。我浪迹天涯,越飞越高,越飞越远.最后飞到离家万里的南方来。总想衣锦还乡,于是一年又一年地推迟回家的行期。今年终于下定决心,带领妻儿回到相隔快20年的故乡去。

②和爹娘相见的那一刻,所有的感情和语言都化成了眼泪,四十多岁的我,竟像个孩子一样哭个不停。娘喊着我的乳名,不停地安慰我,就象我小时在外面受了委屈,她把我揽在怀里,拍着我的头安慰我一样。我就越发哭得厉害。怎么忍也忍不住。

③平静下来以后,娘便开始向我诉说这些年来家里的变化。爹和娘现在早已不住在农村。他们随着哥哥和妹妹搬来县城,又搬了几次家,才住进现在的楼房里。虽然住的是楼房,但屋内的摆设依然是农村风格的。其中不少家具是我从小便熟悉甚至用过的。

④娘说:“一搬三穷。不少东西都扔掉或者送人了。没有办法。”娘忽然想起了什么似的,她说:“你快来看,就是你早先写的那些字啊本啊,娘一点没敢动,怕你有用。”娘说着,弯下腰吃力地从床下拖出两只纸箱子来。

⑤我的心忽地一热,眼泪又涌上来。从中学时代开始迷上写作的我,那时总和娘共着

一盏灯,在纸上写写划划。这么多年过去了,我都曾写过些什么,自己早已忘记,但是,娘却把它们留下来了。

⑥我慢慢翻检着这些当年乱七八糟堆着现在却叠得整整齐齐已经发黄的纸片,虽然时间的先后错乱不顺,但上面的字迹仍然不断激起我对青年时代美好时光的回忆。我清楚记得,上大学的时候我曾向娘交代过,这些东西没什么用了,可以用它引火。然而,娘竟然还完好无缺地保存着它们!搬了几次家,其他都可以送人,唯有这些东西她还珍藏着,我的亲娘啊!

⑦我看着这些东西,娘就站在一边,恭恭敬敬地看着我。娘不识字,连自己的名字也不

认识,也不懂什么叫做“文章”。但她知道我是作家,作家是写书的,写书的都了不起。当年我还只是刚在报上发表豆腐块文章的中学生,可在娘的眼里,我简直是天下第一。而我青少年时代学习写作在纸上的胡乱涂鸦,也成了了不起的“经书”。

⑧“儿。有用吗?”娘在一边极小心地问我。“有.有啊!”我的亲娘啊!我用力点着头,眼泪也跟着落下来。我真的想大声地说句谢谢,可这是我的亲娘啊!

⑨在家的日子里,我花了不少时间,把这些纸页一张张认真整理好,装订起来。娘见我这样,高兴得什么似的,不断地说:“我就总觉着你的这些东西有用嘛。你爹想用它卷烟,让我挡住了,我宁肯上街给他买大白纸。我就琢磨着,啥没用,写的字总会有用的!

⑩临行,我思考再三,还是决定把两个纸箱留下。郑重其事地交给娘。我说,用它的时

候我会回来取的。娘说:"你放心,保证一页都不会少的。”说着,又小心翼翼把纸箱放回到床底下去。

⑾现在。我重新回到了南方。但我知道,我的根永远都会留在北方。因为在那里,我的娘在守望着她的儿子,也守望着她的儿子写过字的两箱纸片。(选自《南方日报》,作者申平。文章有改动)

16、结合全文看,本文题为“母亲的守望”,包含着哪几方面的含义?(2分)

17、简要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的特点,并说说写出了母亲什么样的情感。(3分)

当年我还只是刚在报上发表豆腐块文章的中学生,可在娘的眼里,我简直是天下第一。...............

而我青少年时代学习写作在纸上的胡乱涂鸦,也成了了不起的“经书”。............

18、文章第③段中写到,母亲住的是城里的楼房,“但屋内的摆设依然是农村风格的。其中不少家具是我从小便熟悉甚至用过的”,这个细节在文中主要有哪些方面的作用?(3分)

19、文章写“我”对自己年轻时代写写划划留下的纸片的态度,前后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请把这个变化概括出来,并简要说说出现变化的原因。(3分)

⑪ 年轻时代:; 20年后回家时:

⑫ 变化原因:

20、你从这篇散文中读出了一位母亲什么样的情感?你能用一两句古诗文形容这种情感吗?请简要谈谈你从文中得到的启示。(4分)

三作文(40分)

21、题目:我愿意--------)

要求:请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答案:

1.炊蓬饶祷(2分。每格0.5分)

2⑪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⑫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⑬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⑭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望告乃翁等

⑮红楼梦

3、D

4(1)D

(2)、“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或“江春入旧年”;回答中要扣住”鸿雁传书”或“临近春节这一家人团聚的特定环境”来表述原因。

5、(1)台灯——总以为自己比别的灯亮,其实只不过是有人给它戴了一顶帽子。

(2)电脑——似乎是无所不能,却只有在别人的敲击下才能找到自己的灵魂。

6.无统一答案。参考要点:我们既要学好普通话,又要会说苏州话。普通话是汉民族共同使用的语言,是我们使用的第一语言,学好普通话,能与更多的人交流。但是,提倡普通话并不排斥苏州话,苏州话是苏州地区最基本的文化符号,是宝贵的文化遗产,苏州人讲苏州话,地方特色鲜明,更有一种亲切感。(3分)

7.①.B

8.“有声如雷”“喧如鼎沸”句

9.C

10人们头晕目眩,不能站立,(只能)坐在地上,任凭大地旋转倾侧。

11时间顺序(1分):戌刻 俄而 久之 逾一时许等(各0.5分)

12骇异—失色—稍定(各1分)

13①是指鲁迅先生逝世的时候②鲁迅先生的逝世对中国革命的损失

14甲文的表达方式主要是议论、抒情,乙文还有记叙的表达方式。

15.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让人们在悲愤中看到光明和希望。

16(1)母亲守望着她的儿子,也守望着她的儿子写过字的两箱纸片。(2)母亲坚守着她对儿子不变的爱,坚守着她对儿子不变的牵挂。

17、发表“豆腐块文章的中学生”,在娘眼里,是“天下第一”;“胡乱涂鸦”,成了不起的“经书”,这里用对比(夸张)手法写出了母亲为儿子而骄傲的近乎崇拜的爱。

18、写出母亲始终保持着农村妇女习惯和品德的朴素性格;暗示着母亲对“我”的守望,为下文写母亲“守望着她的儿子写过字的两箱纸片”作铺垫。

19、(1)年轻时代:认为没什么用,乱七八糟堆着,让母亲用它引火;20年后回家时:认真整理和装订好,郑重其事地交给母亲保存。(2)变化原因:为母亲对儿子留下的纸片的珍视而感动,被母亲在守望纸片中体现出执著不变的爱所打动。

20、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1)参考示例:母亲对儿女的爱是执著不变的,难以衡量的(2)参考示例: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3)参考示例:母亲对儿女的爱是永远不变的,做儿女的若是感受不到这一点,将是终生的遗憾。

苏教版高中语文试卷 篇2

1. 用“√”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汉字。

呐喊(nà là) 聪颖(yǐng yǐn)

吮吸(yǔn shǔn) 混沌(hùn hún)

造(形 型) 金(碧 壁)辉煌

2. 认真读拼音,将字、词端正匀称地写在括号里。

二、积累运用新天地。(32分)

1. 词语过关卡。

(1)给下面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字义,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A.严阵以待()①对待②等待③招待 B.应怜屐齿印苍苔()①可怜②爱惜 C.乌江天险重飞渡()①又一次②重量③重要

(2)选择正确的词,填在下面的括号内。

感叹 叹息 挺立 屹立

不但……而且…… 因为……所以……

①一座座巨大的角锥形建筑物巍然(),傲对碧空。

②万恶的旧社会使阿炳饱受折磨,无尽的()伴随着他度日如年。

③文雅、和气、宽容的语言,()沟通了人们的心灵,()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

(3)根据语境填写合适的词语。

①新学期,班里来了一位年轻帅气的老师,你准备用哪些四字词语来描写他的仪表和神态?______、______

形容一个人的口才很好,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__这样的成语。

②“今天晚会来的都是娱乐圈的大腕!”这句话中______是新词。我还知道的新词有:______、______。

③请你写出几个含有“看”的意思,但不含有“看”字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

2.句子欢乐谷。

(1)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①礼到人心暖,______。

②______,屈指行程二万。

(2)人们都说秦兵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句意)

______

(3)请你为“校园读书节”设计一条公益用语。

______

(4)仿写句子。

例: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

如果我是______,我将______。

3. 趣味标点。

(1)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

中国儿童报 少年报 语文报 小主人报 等都是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报纸

(2)试给下句加上不同的标点,表达不同的意思。

你说不过他也得说

A.表示一个人说:______

B.表示两个人都说:______

4. 课文传真室。

(1)《二泉映月》是一首用______演奏的乐曲。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______,他爱______,他爱______,他爱______……

(2)水是珍贵的。课文《水》中写道:“水,成了______。”看到水,我们想到的成语有:______、______。水是美丽的。你看,“卷地风来忽吹散,______。”水也能显现英雄本色:“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大江保卫战》中“哪里有洪水,哪里就______,哪里有______,哪里就有军徽闪耀。”

(3)《上下五千年》记录了中华民族近5000年的漫长岁月里发生的许多曲折动人的故事,如:司马迁发愤写《史记》、______、______。我国自古以来有很多著名的书法家,如:何绍基、___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与感悟。(20分)

感恩的习惯

小侄儿在乡下读书,三年级要学英语,便利用暑假提前跟我来到城里。学习之余,他每天总要画张画给我:或大或小的白纸,用铅笔勾出一花一草或一小人,写上一行不算整齐的铅笔字,有时是:“姑姑,谢谢你!”有时是:“姑姑,你辛苦了!”

我问小侄儿:“干吗送我礼物?”不善言谈的侄儿红了脸,轻声说:“老师教的。老师让每个小朋友都要学会感恩。任何时候受到帮助,都不能忘了说谢谢。”我说:“姑姑是家里人,还用客气吗?”小侄儿说:“家里人,更不能心安理得。”

小侄儿的话让我感动了好长时间。我不知道是怎样的老师,能让孩子养成如此好的习惯。侄儿的行为,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我。

第一次,在我过生日时,我为母亲买了件羊绒衫,花掉三个月的稿费。母亲摸了又摸,不相信地问我:“这么薄的东西,能比羊毛衫暖和?”冬天过了一大半,母亲也没有舍得穿,倒是拿出来看过多次,每次都仿佛看自己熟睡的孩子,有一点折痕,都抹了又抹。她幸福地眯着眼睛,骂我浪费。这一切都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我为母亲创造了快乐,也分享着母亲的快乐。

第一次,在父亲节,牵了父亲的手祝他快乐。父亲不善言辞,以前一个月和我说的话,加起来没有母亲和我一天说的话多。我曾羡慕人家的女儿勾着父亲的脖子撒娇,为自己有父亲没父爱而伤心。现在想来,没有父亲起早贪黑,用辛苦的劳动铺平我的大学之路,我又怎能有今天?不知是不是因为我成人后,每一次牵了父亲的手,他和我的话竟多了起来。这让我感悟到原来家庭成员之间的爱,也需要表达。

感恩之习,不仅给我创造了生机,也给我的女儿带来了希望。耳濡目染中,7岁的女儿也学会了感恩。有一次,她英语考了100分,她说成绩的取得是老师和她一起努力的结果,于是自己动手制作了贺卡送给老师。后来的课堂上,老师提问她的次数竟因此增多了。她终于不再害羞,敢于举手发言了。

啊,感恩之习竟如此神奇!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不善言谈:______

耳濡目染:______

2.“这么薄的东西,能比羊毛衫暖和?”这句话中加点的字读音是:______,用这个字的另外两个读音分别组词:______、______。

3.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是()

A.亲人之间,也不能心安理得地享受照料而不感恩。

B.亲人之间,可以心安理得地享受照料,不必感恩。

4.短文写了侄儿向______感恩,“我”向______和______感恩,______向______感恩。

四、习作百花园。(30分)

题目:那次,我很______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浅析 篇3

一、应用与审美功能兼备的人文话题

苏教版语文必修课本以人文话题统领专题。每册书都包括四个专题,涉及到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个向度。[2]学生通过每一个专题的学习,能够对自我、对社会、对自然、对人生有更加深入的领会和思考。同时,这些专题名称本身也富有人文意蕴,能够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如必修一的四个专题分别为:“向青春举杯”、“获得教养的途径”、“月是故乡明”和“像山那样思考”。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本的最大特色在于富含人文意蕴,课本所创设的这种丰富的人文环境能够吸引学生徜徉于语文学习的天地,让他们体会语言文字的精妙,让他们感受思想的魅力。

语文课程担负着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的双重任务。[3]在安排专题时,教科书编者也很好地兼顾了应用与审美的功能。其中既有像“直面人生”、“心连广宇”这样具备思想性和人文性的专题,也有如“科学之光”、“走进语言现场”、“语言,存在的家园”这样注重说明性和应用性的专题,体现出语文课程在内容选择方面注重人文性和注重实践性两种不同的倾向。

二、专题构建的多元对话平台

课本以专题组织学习材料,构建多重对话平台。[4]与一般的文选型教材的呈现方式不同,如有的文选型教材是以单元来组织内容,像洪宗礼主编的初中语文教材,是“一本书,一串珠,一条线”的编排体系,注重的是“单元合成,整体训练”。[5]而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本则以专题为导引,专题之下,又分为导语、学习板块和写作三个部分。值得一提的是“写作”这一板块,又分成了写作指导和写作实践,并且每一册都有一种写作观的指导。确立正确的写作观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无疑是大有裨益的。每册的写作观分别如下:“你的生活很重要”,“独立思考,善于发现”,“写作,也是对话”,“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人文情怀与公民意识”,这些宝贵的写作经验为学生的写作指明了方向,并向他们提出了“辞意并重”的写作要求。

对话,是新课标倡导的一种重要理念,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在课堂上,有师生对话,生生对话。阅读课文,是学生与作者的对话,也是与课文中人物的对话(如有些课文为小说、戏剧的文学样式)。必修教材以专题来组织学习资源,专题下面又分为2至3个板块,板块之间打通了时空的阻碍,形成了古今中外畅通无阻的对话。如《必修五》中的第二个专题“此情可待成追忆”,讨论的话题是人类的美好情感,下面列了2个板块,分别是“如泣如诉”和“执子之手”。其中,《陈情表》、《项脊轩志》和《长亭送别》属于我国古代文学领域不同时期的作品,而《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则是英国伟大的文学家莎士比亚的作品,这四篇选文,都表达了歌颂人类亲情、爱情的主题。编写者希望通过这一专题的学习,学生能够体会其中的情感,不断提高自身的精神境界,完善自身的人格塑造。在此专题中,写作指导部分是“写出你的真情实感”,这与前面选文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正好相同,即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这种读写结合的结构安排,既培养了“阅读与鉴赏”的能力,又训练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完成三维教学目标,即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均有所收获。

同时,学生与教科书编者之间也存在着对话。这主要体现在每一专题前有编者精心设计的导语,每一册课本之前还有一段“致同学”的话,每一专题和板块的名称,也闪烁着编写者的智慧,如“送怀千载”、“登高能赋”,充满着人文气韵,这些都可以看作是对话的一种形式。更明显地,在有些专题中,编者特意设置了“对话栏”,并在“对话栏”中对作品作了评点,如在《想北平》这篇课文中,编者在一开始时写到:“北京是老舍的故乡,是他文学创作中主要的描写对象。对于故乡与文学创作的关系,老舍曾说过一段话:‘许多好小说是由这种追忆而写成的。我们所熟悉的社会与地方,不管是多么平凡,总是最亲切的。亲切,所以能产生好的作品。”上文引用的编者的评点是一种写作观的引领,这段话提出了“故乡与文学创作的关系”这样一个可供学生思考的命题。再如在这篇课文的后半部分,编者做了这样的点评:“每座城市都有每座城市的特点,人们对城市的印象与记忆也常常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的。只是当写作者要把印象与记忆化为准确的文字时,往往存在选择与概括的难度。比较则是一种凸现特色的常用方法。《想北平》给我们提供了范例。”这里则是一种写作方法的引导,这段话告诉学生通过比较的方法,可以凸显某一事物的特色。“对话栏”中不仅有编者的点评,同时学生也能在“对话栏”中随时写下自己的心得,包括对编者评点的不同见解,从而与作品和编者展开对话,这样的对话应该是一种有意义的生成。

三、以探究为核心的学习方式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本在以专题组织学习材料时,着重考虑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学生的重要影响,这也是新课标所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因此,在内容安排上,教科书编写者设计了“文本研习”、“问题探讨”和“活动体验”三种不同的学习方式,体现出新的学习和教学理念,这与传统课堂教学过于强调接受学习和教师主导作用是有区别的。这三种学习方式都以“探究”为核心,“文本研习”重在“研”字上,“研”是“钻研”、“研究”的意思,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解读和研究文本,培养他们的思维品质。同时,教科书中也设计了一些相关的问题,供师生共同探讨,这些问题能够给学生提供不同的角度,使他们从不同的侧面逐步深入文本,更好地培养他们“阅读与鉴赏”的能力。如有的问题要求学生品味句子的丰富内涵;有的问题则着眼于文章的布局,要求学生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思考作者是如何围绕中心线索来安排材料的等等。“活动体验”强调了活动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强调了情境对于学习的重要作用。“体验”对于学生而言有着深远的影响,体验性的感受、触动心灵的场景能够长久地保存在记忆中,对于学生的人格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是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所强调的活动的重要意义。一般说来,每个专题侧重一种学习方式的引导,有的专题则兼具两种学习方式,如《必修二》中的“和平的祈祷”这一专题,就兼具了“文本研习”与“活动体验”两种学习方式。这三种学习方式的设置,意在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他们“在无疑处有疑”的精神。

四、具备开放性和弹性的教材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中,有的课文或板块名称之前有“*”号,表示该课文或板块为选教或自读内容。对于那些语文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以此来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样地,对于那些有着更高理想追求的教师,也可以在选教或自读内容之外,选用其它文本进行教学,区分精讲与略讲,他主学习与自主学习。[6]这样的内容安排,可以因教师的知识面和对学生要求的不同,为我所用,显示出教科书具有开放的弹性机制,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部分师生的负担。当然,对于教材的使用,具体到日常的教学,每个老师可能会有所不同。近年来,新课标强调“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体系,这给教科书的编制带来了新的挑战。

五、丰富充实的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语文教科书作为学生学习语文的核心资源,具有重要的地位。[7]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包含着十分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首先,作为一套综合性很强的合编型语文教材,教材选取了古今中外的经典之作,并且按照“文质兼美,适合教学”的原则来编写。编者在选文的安排上也进行了探索,突破了传统的单元组编方式,以专题安排学习内容,进行专题和板块式的学习,这种创新方式本身就生成了一种新的课程资源。其次,实用类文本、文学类文本和论述类文本都囊括其内,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有机地渗透于文章和专题的学习之中。第三,在“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活动体验”“积累与运用”这些部分中,编者提出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也提供了许多引发学生比较思维的材料,这些问题与材料,能够指引学生在思考中寻找更加丰富的语文资源,如上网检索资源等。最后,教材中有着丰富的插图,特别是一些说明文,这一点是非常必要的。如《南州六月荔枝丹》这篇课文中,共有四幅插图,像“荔枝果实各部分名称”这幅图,非常清晰地呈现出了荔枝的各部分结构,包括果梗、果蒂、果皮、种子等等,如果单从这些包含着专业术语的文字来理解荔枝各部分的结构,显然很难,而插图则为学生理解文字提供了便利。同时,每册课本之前都有相应的彩色插图,也为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方便和趣味。

从上述特点可以看出,这套实验教材确实有不少创新之处,编写者希望通过创新教学内容的呈方式,加强整合,立体构建,给学生提供一个包含着“灵魂”、“情境”和“生长”的生态系统、生命系统,以此实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这样一个核心的课程目标。[8]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语言文字的学习有它自身的规律性,不同于数学、物理等其他学科。语言文字的学习注重积累,这套必修课本在编写中也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要符合母语教育的要求。因此,在学完某些专题之后,课本中安排了“积累与应用”的环节。如《必修二》,学生在学完“历史的回声”这一专题之后,“积累与运用”环节就要求学生背诵这一专题中的选文《阿房宫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是语言的积累,而应用则是知识的巩固和迁移,告诉学生要学以致用。

教材中的助读系统在扫除学生疑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对一些陌生词语的注释,还是插图、图表的呈现,都在学生与文本之间架构了一道桥梁,消除了因时空差异而产生的理解上的困难,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2014年实验版教科书在已有基础上又做了进一步的修订,每个专题变得更加严谨,新修订的课本也更加便于教学,这减轻了师生负担,是一种进步。当然,每一套教科书都有它有待改进的方面,关于教科书编制与使用的工作还值得更多的人去辛勤探索,不断使教材的编写更加合乎科学的规律。

注释: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

[2][4][8]倪文锦.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61-267.

[5][6]张中原,徐林祥.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编[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278-364.

[7]张志公.张志公文集·第五卷[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1:49.

苏教版高中语文试卷 篇4

( )果然,在我们眼前矗立着一棵高大的枫树。

( )一路上,大家兴奋地谈论着。

( )这棵树象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粗大、笔直的树干直插云霄。

( )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们踏着小道向山顶攀登。

( )突然,一位同学叫道:“枫树。”

( )我们谁也没有见过这样高,这样大的树。

七、阅读短文15%

有三个朋友,他们从小就在一块,挺要好的,长大以后,分手到外地去工作。其中有一个朋友,在一个寒冷冬天里,生活碰到了困难,他迫切需要一件棉衣。那两个朋友知道了,一个尽快把自己身上的一件旧棉衣寄去,免得那个朋友挨冻。

还有一个朋友只寄去一封信,说了一大堆好话,信里还说□我只有一件棉袄□自己要穿□等以后再想办法吧□

后来,这个需要棉衣的朋友生活变好了,什么都不缺。他请来两个朋友,到

家里去作客。当时没有送棉袄的朋友,这回带来一件崭新的狐皮袄,那个原来需要棉袄的朋友说:“谢谢你的好意,不过我现在什么也不缺少。我有一件比狐皮袄更宝贵的棉袄。”说完,他拿出了那件旧棉袄给这个朋友看。

1、给这篇短文加一个题目。2%

2、在第2小“□”里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2%

3、用“√”选择正确的解释。3%

①挺要好

A、硬而直( ) B、杰出( ) C、很( )

②迫切

A、强迫 ( ) B、接近( ) C、急切( )

4、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6%

炎热( ) 陈旧( ) 便宜( ) 顺利( )

5、为什么说那件就棉袄比这件崭新的狐皮袄更宝贵呢?2 %

八、小作家培训班。35%

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道,写一个片段。

1、小明十岁生日那天,姥姥送他两只布玩具,一只是大狮子,一只是小兔子,小明可高兴了,搂着它俩谁着了,晚上,他梦见大狮子和小兔子来到了森林里,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展开想象,写出来。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 篇5

本卷由“积累与运用”“理解与感悟”“写作”三部分组成,试题卷共4页24题,答题纸4页,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

shǔ假挑xìn恣情翘楚 ..

2.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或作品。(7分)

(1)在她没来以前,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高尔基《童年的朋友》)

(2)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鲁迅《▲》)

(3)两小儿笑曰:“▲!”(《两小儿辩日》)

(4)既薨,▲,则《论语》二十篇也。(《宋史·赵普传》)

(5)《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中的“▲,▲”两句是本诗最大的亮点,是全诗的最高境界,有此两句境界全出。

3.下面这段文字有三句话,每句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改正。(3分)①为了给老百姓创立更为优良的就医环境,卫生部准备在全国推广“先诊疗后结算”的服务模式。②所谓“先诊疗后结算”,是指患者在门诊诊疗时,先交

纳押金,统一待本次所有诊疗结束后再去结账。③实施“先诊疗后结算”的服务模式,患者就诊时间可节省大约20%以上。

4.阅读下面一则新闻,用简洁的语言概述其主要内容。(不超过25字)(3分)

【中新网4月7日电】 据香港《大公报》6日发自北京的报道,辛亥革命百年之际,大陆第一部关于蒋介石人生八十八年思想言论辑录──《蒋介石自述》付梓出版。该书编选者师永刚称,该书本着“笔则笔,削则削。不烧香,不媚俗”的态度,删减对蒋的刻意描摹或有意误导,试图以蒋氏自己的语言,还原真实的蒋氏人生。《蒋介石自述》由北京时代华语图书股份有限公司策划、华文出版社出版。全书收录蒋氏谈革命、谈儒学、谈青春、谈治国、谈信仰、谈曾国藩的人生精要百余篇,不删一字;首度披露蒋介石败走台湾后的心路历程,精编蒋介石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十篇公开演讲。

5.在“做一个小记者”实践活动中,你将就学校成立“爱心基金会”一事采访张校长。“爱心基金会”旨在号召全校师生踊跃捐款,救助因贫困或伤病陷入困境的师生。请将你采访提出的问题写在下面。(3分)

二、理解与感悟(70分)

(一)诗歌鉴赏(4分)

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题目。(4分)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本诗颔联所写的景象。(2分)

(2)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7—11题。(16分)

【甲】于园(张岱)

于园在瓜州步五里铺,富人于五所园也。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葆生叔同知瓜州,携余往,主人处处款之。

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松数棵,缘坡植牡丹、芍药,人不得上,以实奇。后厅临大池,池中奇峰绝壑,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以空奇。卧房槛外,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再后一水阁,长如艇子,跨小河,四围灌木蒙丛,禽鸟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颓然碧窈。瓜州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至于园可无憾矣。

【乙】湖心亭看雪(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①矣,余挐②一小舟,拥毳③

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④,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⑤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⑥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⑦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注释:①更定:指初更以后,晚上8点左右。②挐:通“桡”,撑(船),划(船)。一作“拏”。③毳,鸟兽的细毛。④雾凇沆砀:形容雪夜寒气弥漫。⑤焉得,哪能。⑥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这里指小白玉酒杯。⑦相公:旧时对士人的尊称。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3分)

①非显者刺②拉余同饮③及下船

8.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是日/是金陵人B.以实奇/俱以假山显

C.更有痴似相公者/非显者刺D.主人处处款之/家人发箧视之

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停顿。(2分)

至于园可无憾矣。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坐其中,颓然碧窈。②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11.【乙】文中开头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后来又写到“舟中人两三粒”,况且文章末尾舟子还出现了,这是不是矛盾?(4分)

(三)阅读下面节选自《西游记》(有删节)的文字,完成12—14题。(10分)

佛祖呵呵冷笑道:“你那厮乃是个猴子成精,焉敢欺心要夺玉皇上帝尊位?但恐遭了毒手,性命顷刻而休,可惜了你的本来面目!”大圣道:“常言道,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只教他搬出去,将天宫让与我,便罢了;若还不让,定要搅攘,永不清平!”佛祖道:“我与你打个赌赛:你若有本事,一筋斗打出我这右手掌中,算你赢,再不用动刀兵苦争战,就请玉帝到西方居住,把天宫让你;若不能打出手掌,你还下界为妖,再修几劫,却来争吵。”主那大圣闻言暗笑道:“这如来十分好呆!我老孙一筋斗去十万八千里。他那手掌,方圆不满一尺,如何跳不出去?”那大圣收了如意棒,抖擞神威,将身一纵,站在佛祖手心里,却道声:“我出去也!”一路云光,只管前进,忽见有五根肉红柱子,撑着一股青气。他道:“此间乃尽头路了。这番回去,如来作证,灵霄宫定是我坐也。”又思量说:“且住!等我留下些记号,方好与如来说话。”拔下一根毫毛,吹口仙气,叫:“变!”变作一管浓墨双毫笔,在那中间柱子上写一行大字云:“齐天大圣到此一游。”写毕,收了毫毛。又不庄尊,却在第一根柱子根下撒了一泡猴尿。翻转筋斗云,径回本处,站在如来掌内道:“我已去,今来了。你教玉帝让天宫与我。”如来骂道:“我把你这个尿精猴子!你正好不曾离了我掌哩!”大圣道:“你是不知。我去到天尽头,见五根肉红柱,撑着一股青气,我留个记在那里,你敢和我同去看么!”如来道:“不消去,你只自低头看看。”那大圣睁圆火眼金睛,低头看时,原来佛祖右手中指写着“齐天大圣到此一游”。大指丫里,还有些猴尿臊气,大圣吃了一惊道:“有这等事,有这等事!我将此字写在撑天柱子上,„„我决不信,不信!等我再去来!”知好大圣,急纵身又要跳出,被佛祖翻掌一扑,把这猴王推出西天门外,将五指化作金木水火土五座联山,唤名“五行山”,轻轻的把他压住。

12.《西游记》作者▲,全书共▲回。(2分)

13.孙大圣被如来佛收伏之前,他闹出了哪些事?请分条概括出四件。(4分)

14.孙大圣本领再大,也翻不出如来佛的手心。对这个故事你是怎么看的?(4分)

(四)阅读《中国红为什么这么红》,完成15—18题。(20分)

中国红为什么这么红

①比较一下常见的颜色,便可知中国红是最适合喜庆的颜色。黄色尽管有暖暖的氛围,很明亮,但由于涉及皇权,不宜作喜庆的主色;月华般的白色清淡、纯洁、素雅,犹有百合花般的诗意和温厚的纯粹,却也无法做民间喜庆的主色;紫色低调、冷艳、神秘、优雅、浪漫,犹带紫槿花、勿忘我、紫丁香那般淡淡的自恋,与昂扬热烈的喜庆却风马牛不相及;绿色无疑象征希望和蓬勃的生命,是今天誉满全球的环保色,然而冷静有余,热烈不足,与喜庆氛围又怎能和谐?

②唯有红色是对视觉冲击最强烈的颜色,是最有生气的颜色,其释放的激情与能量,犹如生命在燃烧,具有凌驾任何色彩之上的强烈力量。红色最热烈、最活泼、最鲜亮、最艳丽、最精神,能教人双眼一亮,印象深刻,是无可取代的最适合喜庆的颜色。

③考察光波的长短,也可以明白中国红非常适合喜庆。光学实验表明:光线的波长越短,散射作用越强,光线的波长越长,散射作用就越弱。在可见光中,红光的波长最长,空气对红光的散射作用最弱。也就是说,红光的穿透力最强,可以传得最远。在喜庆时刻,谁不喜欢红红火火、光鲜醒目呢?谁不喜欢好事传千里呢?

④中国红最适宜喜庆,还有生存择食的因素。人对色彩的感觉是与生俱来的。人的眼睛在观察事物的时候,依次观察的是物体的色彩、形体、线条和点。由此可知,色彩是人类认知外部世界的第一媒介。⑤香港大学的研究人员观察了生活在乌干达基巴莱国家公园的灵长类动物的饮食习惯,发现猿类和猴子通常利用蓝色和黄色视觉选择所吃的水果;▲它们想吃到有营养的鲜嫩树叶,还必须具备分辨红色和绿色的视觉,▲鲜嫩的树叶常带有隐隐的红色,能较明显地与其他颜色的树叶相区分。红色是引起兴奋、喜悦的颜色,能明显引起动物视神经细胞的扩展反应。可见,灵长类动物对红色的感觉能力较其他颜色敏感,与长期以来寻找食物所养成的饮食习惯有关。

⑥中国红反映了东方式的神秘。其渊源还可追溯到古代华夏民族对日神的虔诚膜拜。作为中国的吉庆颜色,作为中国人的吉祥文化图腾和精神皈依,中国红表现了中国人的文化心理。

⑦中国红将华夏民族喜庆的色彩习俗打造得美轮美奂。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特定的社会习俗里。习俗的形成无疑必须经过选择,比如中国红被确立为喜庆颜色就是经由中国人聪明的选择,尔后才传染开来,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乃至约定俗成,形成集体心理定势。如果这种习俗看得见、摸得着而且符合生理选择,比如中国红,其固定性还会更强。习俗带有的守恒性和排他性,还会弱化或淹没异类思想,比如,中国人春节皆贴红春联,如果有的人家贴的是绿春联,便会被视作异类。

⑧中国红与青花蓝、琉璃黄、国槐绿、长城灰、水墨黑和玉脂白构筑了一道缤纷的中国传统色彩风景线。(选自《科学画报》2010年第2期,有删改)

15.第①②段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什么?其作用是什么?(3分)

16.请你说说第④段中加点词“依次”不能删去的理由。(4分)

17.按照文意,填入第⑤段画线处的词语是(3分)

A、只要因为B、即使何况C、既然何况D、倘若因为

18.根据文意,在下面读书卡片的编号处填上恰当的内容。(10分)

(五)阅读《煤油灯》,完成19—23题。(20分)

煤油灯

厉彦林

①煤油灯似乎离我们的生活已经很久远了,许多孩子只有在博物馆、纪念馆才能见到它的身影。偶尔停电,大家也是用蜡烛替代照明。在我记忆深处,那如荧的煤油灯,依然跳跃在乡村那漆黑的夜晚,远逝的岁月也都深藏在那橘黄色的背景之中。

②我的家乡就挂在一个山套里,房子无规则地散落着。岁月如歌,人间沧桑。记忆中的小山村,白天有刺眼的阳光,傍晚有燃烧的夕阳,晚上有亮晶的月光,黑夜有跳动的磷火、飞舞的流萤,并不缺光。那时山村没有电,祖传的照明工具就是煤油灯,印象最深的是那煤油灯的光芒。油灯那跳动着的微弱的光芒,给遥远而亲切的山村和山民涂抹上昏黄神秘的颜色,也给我的童年升起了一道生命的霞光。

③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煤油灯是乡村必需的生活用品。家境好一些的用罩子灯,多数家庭用自造的煤油灯。用一个装过西药的小玻璃瓶或墨水瓶子,找个铁瓶盖或铁片,在中心打一个小圆孔,然后穿上一根用铁皮卷成的小筒,再用纸或布或棉花搓成细捻穿透其中,上端露出少许,下端留上较长的一段供吸油

用,倒上煤油,把盖拧紧,油灯就做成了。待煤油顺着细捻慢慢吸上来,用火柴或火石点着,灯芯就跳出扁长的火苗,还散发出淡淡的煤油味„„

④煤油灯可以放在很多地方,譬如书桌上、窗台上,也可挂在墙上、门框上。煤油灯的光线其实很微弱,甚至有些昏暗。由于煤油紧缺且价钱贵,点灯用油非常注意节省。天黑透了,月亮也不亮了,各家才陆续点起煤油灯。为了节约,灯芯拨得很小,灯发出如豆的光芒,连灯下的人也模模糊糊。灯光星星点点,飘闪飘闪。忙碌奔波了一天的庄稼人,望见家里从门窗里透出来的煤油灯光,疲倦与辛苦荡然无存。⑤晚饭以后,院子里光线已经暗了,娘才点起煤油灯,我便开始在灯下做作业。有时我也利用灯光的影子,将五个手指做出喜鹊张嘴、大雁展翅的形状照在土墙上,哈哈乐上一阵子。母亲总是坐在我身旁,忙活针线活,缝衣裳,纳鞋底,一言不发地陪伴我。母亲那时眼睛好使,尽管在昏黄的油灯下且离得较远,但母亲总能把鞋底上的针线排列得比我书写的文字还要整齐。春夏秋冬,二十四节气,娘一直在忙着纺呀、织呀、纳呀,把辛劳和疲倦织纳进娘的额头、眼角。漫长的冬夜,窗外北风呼啸,伴随油灯捻子的噼啪声,娘在用自己的黑发银丝缝制希望,把幸福、喜悦一缕缕纳成对子女的期待。为了能让我看得清楚,娘常常悄悄把灯芯调大,让那灯光把书桌和屋子照得透亮。有时候,我正做着作业却进入了梦乡,醒来时却发现柔和昏黄的灯光映着母亲慈祥的面容,识不了几个字的母亲正在灯下翻阅我的作业本。

⑥童年难以忘怀的记忆,都与煤油灯有着直接的联系。在煤油灯下,我懵懵懂懂地学到了知识,体会到了长辈的辛苦,更多的是品尝到了亲情的温暖。煤油灯,一次次感动着我,一次次驱散我的劳累与寂寞。(选自《时代文学》有删节)

19.阅读全文,说说本文标题的作用。(4分)

20.分析“我的家乡就挂在一个山套里,房子无规则地散落着。”中“挂”字的作用和表达效果。(4分)

21.本文以记叙为主,但第③段却整段使用说明的表达方式,请你说说其作用是什么。(4分)

22.从第①段看,本文记叙的顺序是什么?你觉得删去开头划线的句子是不是显得更为简洁?请说说理由。(4分)

23.文中反复说煤油灯的光亮“如荧”“微弱”“有些昏暗”“如豆”,其用意是什么?(4分)

三、写作(60分)

24.题目:他(她)这个人呀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期中语文试卷 篇6

考试时间100分钟 分值 100

一、积累运用(共25分)

(一)积累(共12分)

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和汉字依次写在括号内。(2分)

爱能包容大千世界,使千差万别、jiǒng()异不同的人和谐地融为一个整体;爱能融化隔mó()的坚冰、抹去尊贵的界线,使人们变得亲密无间;爱能化解矛盾芥()蒂,消除猜疑、嫉()妒和憎恨,使人间变得更加美好。

2、默写。(10分)

(1),小桥流水人家。

(2)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

(3)?怅望青田云水遥。

(4)浊酒一杯家万里。

(5)俱怀逸兴壮思飞。抽刀断水水更流。

(6)《陋室铭》中点明短文主旨的句子是。

(7)请写出有关鸟的谚语、俗语各一个

(二)运用(9分)

3、在《鸟专题》中古人给我们留下了一首首优美的咏鸟诗,现在请你根据画面写一首现代诗,看看谁写得最有意境。(5分)

4、请用规定的符号修改下面一段文字(修改不超过5处)。(4分)

(1)换用号:(2)增补号:(3)删除号:(4)调位号:

被子植物的花有了花被,便分化为萼和花冠(花被和花冠统称花瓣)。花瓣不再是绿色,就是比较显眼的黄色、白色或其他颜色。形状也大了,有的生有蜜腺,分秘蜜汁,有的散发芳香,这就成为虫媒花。“蜂争粉蕊蝶分香,”昆虫完成给花传粉授精的任务。

(三)综合性学习(4分)

5、街道,是一座城市最为传神的地方,何况是一条临河的小街。“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这是古老苏州的不朽记忆,也是现代苏州的水乡情结。保护好苏州的“小桥流水人家”,也就能保住古城的那份神韵。假如:你家附近新修了一条临河的小街,环境幽雅恬静。(1)请你为这条小街起一个街名,要求与“枕河”的意境相吻合。(2)请你给临河的人家写一句话提醒他们保护好身边的小河。语言要委婉。

二、阅读理解(共45分)

(一)阅读《纪念白求恩》一文选段,完成6—11题。(共15分)

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列宁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要拥护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无产阶级要拥护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世界革命才能胜利。白求恩同志是实践了这一条列宁主义路线的。我们中国共产党员也要实践这一条路线。我们要和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要和日本的、英国的、美国的、德国的、意大利的以及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才能打倒帝国主义,解放我们的民族和人民,解放世界的民族和人民。这就是我们的国际主义,这就是我们用以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的国际主义。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6、第一段文字的论点是什么?将正确的一项序号填入括号中。()(2分)

A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的动机。

B 白求恩同志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

C 白求恩同志具有国际主义精神。

D 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精神。7、第二段文字运用的论证方法有哪些?选出说法正确的两项,将序号填入括号中。()(2分)

A 例证法 B 引证法

C 对比论证法 D 比喻论证法

8、用横线将第一段中的论据画出来,并指出是什么论据。(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指出文中划线句子的作用。(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无不为之感动”中加点的“为”可换用的一个词是,“之”指代的是

(2分)

11、以第二段的具体句子为例,说说文章在语言方面的一个特点。(3分)

(二)阅读《一样的渺小》,完成12—16题(共14分)

画家早年颠沛流离,吃尽了人世的苦头。中年以后,他开始发达了———作品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名声日隆。如今,他的任何一幅作品,只要拿到市场上,都会引起富人们的竞价争购。可是,画家并不像别人想象的那么幸福与快乐,他曾经对弟子们说过这样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当我变得高大的时候,我发现,这个世界实在太渺小了。

通过弟子们传诵,此语已被世人奉为一句关于奋斗与成功的格言。其实,画家已经陷入深深的孤独,在这个世界上,他除了作画,没有任何追求,而作画本身又不能给他以突破的喜悦,他感觉自己被困在一个牢固的茧里,高高悬挂在人们能够仰望的地方,上不着天,下不着地„„

一天,画家偶然得知一百公里外的山上有一位老禅师,道行极高,心中顿生仰慕,决定去拜访。为示诚意,画家没有开自家的高级轿车,而是带弟子们步行前往。

那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没有奇峰峻岭。山脚的连绵水田里,有农夫和牛耕作的身影,村庄炊烟袅袅,头顶阳光响亮,像一首以重低音为背景的轻快的曲子。画家心中喜悦,按照当地人的指引,向一座小山上走去。

到了山腰,画家远远地看见山头有一个农夫,正躬身锄地。在蓝灰色天幕的映衬下,农夫的身影像一块人形的墨迹,蠕动着。越走越近,画家看清,是一位老农,在清理自己的小菜地。画家汗流浃背地驻足四顾,寻找山下人说的那座小庙宇。弟子们也在一旁帮着搜寻,可是,附近并无庙宇。

锄地的老者停止劳作,看着他们,目光淡定。画家问道:“老人家,知道某某禅师住在哪里吗?”老者说:“我就是。”画家大喜:“有眼不识泰山,刚才我在下面就看见你了,可惜显得太渺小了。”老者淡淡地答道:“你们在山脚时我就看见了,也是一样的渺小。”

场面忽然有些凝固。画家的弟子们颇为不满,觉得这禅师身怀傲气,且有争斗之心,不像那么回事儿。但画家却没有生气,在那里愣神片刻,两手一拍,道:“回家!”

后来,画家又说过一句格言,被弟子们传诵出来———当我变得高大的时候,我发现,这个世界也越发高大了。

12、画家“回家”的潜台词是什么?(2分)

13、结合上下文解读下列两句话。(4分)

〔1〕这个世界实在太渺小了

〔2〕这个世界也越发高大了

14、简要概括“画家”这一人物形象。(2分)

15、有人认为这篇小说的结尾是“蛇足”,你同意这个看法吗?请说理由(3分)

16、请你赏析下列句子。(3分)

村庄炊烟袅袅,头顶阳光响亮,像一首以重低音为背景的轻快的曲子。

(三)阅读《马说》,完成17—21题。(共10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17、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①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②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③安求其能千里也()④策之不以其道()..

18、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2分)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9、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2分)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0、本文采用了 的写法,“千里马”喻指(2分)

21、本文借千里马的遭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四)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22—24题。(6分)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22、用现代汉语写出“宁可以急相弃邪?”一句的意思。(2分)

23、画线句子中的“此”指代(2分)

24、从文段内容看,华歆、王朗谁优谁劣?理由是什么?(2分)

三、作文(共30分)

25、请将题目“珍爱 ”补充完整,写一篇不少于600字作文。

八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26分)

(一)积累(12分)

1、迥、膜、jiè、jí(2分。对两个得1分,对一个不得分)

2、默写 略(10分)

(二)运用(9分)

3、略

4、第一句把“便”改成“更”。第二句把“就是”改为“而是”。第三句把“分秘”改为“分泌”。第四句逗号在引号外,“完成”和“给花”换位。

(三)综合性学习(4分)

5、略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15分)

6、D

7、A C

8、“白求恩-------不幸以身殉职”事实论据

9、运用设问,引人注意,启发读者思考,引出下文的论点。

10、被;白求恩的精神

11、成语的恰当使用,使语言生动、简洁,有较大的容量,又有鲜明的感情色彩,音节整齐均匀,便于诵读;双重否定句式和重叠加深的长句子的使用,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论证的鲜明性,使论证更准确、具体、严密;对比句式的运用,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增添了说理的雄辩力量。

(二)(14分)

12、画家明白了禅师话里的含义,对自我有了新的认识,也就达到了此行的目的。

13、(1)当自己达到了一个顶峰,失去了前进的目标和方向,人生忽然变得狭窄而又孤单,世界上仿佛只剩下了自己。因此显得渺小无依。

(2)当突破了自己的瓶颈,看到了一篇新的天地,超越了自我的界限,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14、画家就好像生活中的很多真是存在的人,当他们全力拼搏达到一个预期的目标后,反而没有喜悦,茫然失措,因为继续前进的动力消失了。只有当一个人超越了自己的时候,才能真正摆脱束缚,遨游天地之间。

15、不同意。结尾精炼深刻的解释了文章想要表达的主旨思想,并且与文章的开头首尾呼应,很好的点题,并且很好的说理。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得到整合和升华。所以不是“蛇尾”

16、用比拟的手法,生动形象,抓住了景物的特征,描述精炼准确,优美动人。

(三)(10分)

17、①喂养②等同(一样)③怎么④驱使。(2分。对2个得1分。)

18、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特长显现不出来。(2分)

19、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0、托物寓意 人才

21、表现了作者的自命不凡和怀才不遇之感,以及对封建社会中统治者有眼不识英雄和埋没人才的不满。

(四)(6分)

22、怎么能够因为情况危急就抛下他不管呢?

23、“贼追至”

24、华歆优,王朗劣。开始华歆不愿让那人上船,是预见“贼追至”,足见他比王朗有远见;后来,贼真的追来,情况危急,华歆不愿抛下别人不管,可谓是“患难见真心”,而王朗却即刻想舍人救己。华歆有远见,不顾危险帮助他人,是君子;而王朗既无远见,又自私,是小人。

三、作文

22、(30分)

苏教版高中语文试卷 篇7

关键词:语文教材,作业,处理策略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为了巩固、拓展、延伸学生所学的内容, 在每个学习板块和专题的后面都设计了作业练习题。那么,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该如何运用好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作业系统, 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高呢?

一板块作业的处理策略

板块结束后的“文本研习”“活动体验”“问题探讨”作业题内容大部分集中在对具体文本的理解上, 表现为理解感悟题, 主要是帮助学生理顺课文脉络, 理解课文内容, 体会文章所包含的情感, 品味作者用词表达的思想内涵等。处理这类作业, 要灵活机动, 适时而用, 因需而用。

1. 将初读尝试性练习作为学生课前预习的提示

初读尝试性练习的作用在于帮助学生在初读课文时把握文章大意, 理顺关系。如必修二“慢慢走, 欣赏啊”专题“永远新的旧故事”板块《祝福》一课中“活动体验”的第一题:“阅读全文, 以‘太不公平了……’为开头说一段话, 谈谈你初读作品的感受。”这种题目如果放在课文学习之后让学生去完成, 显然没有什么意义, 而放到课前, 却有着较强的指导性。它能让学生带着任务和兴趣去阅读小说, 整体把握小说情节、事情的来龙去脉, 这就为课堂深入阅读探讨做好了准备, 便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2. 将精读理解体味性练习作为课堂讨论的主线

精读理解体味性练习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关键之处, 体会作者寄予的情感态度, 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 把这类题目作为课堂讨论的主要问题, 对理解全文可以获得“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3. 将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作为课后巩固提高的载体

板块作业中的开放性问题一般要求联系文本和各自独特感受来各抒己见。如必修五“直面人生”专题“生存选择”板块“问题探讨”第二题:“屈原与司马迁都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杰出人物, 一个毅然赴死, 一个忍辱而生。他们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人生选择?结合文中相关语句说说你的理解。”该问题有巨大的问题探讨空间,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课后进行多元思考。对这个问题的解答, 既要研读文本, 把文本的思想观点作为思考的素材、回答的理由, 又要拓展思维, 联系社会生活、学生实际, 从而丰富学习内容, 提高认识。

二专题作业的处理策略

专题结束后的作业由“积累与应用”领属, 侧重文本记诵、课外语文活动, 主要表现为识记积累题和拓展延伸题。

1. 识记积累题:适当增补, 丰富学生的积淀, 夯实基础

从教学实践中, 不难发现, 很多学生阅读量少、知识面窄, 这就需要教师把语言知识的介绍、语言素材的积累适当地增补到积累题中, 这样才更符合学情。比如必修二“慢慢走, 欣赏啊”专题“积累与应用”中的第一题:“摘抄《荷塘月色》《听听那冷雨 (节选) 》中精彩的叠词和运用通感手法的句子。”这里我们适当补充介绍一些叠词和通感的相关知识, 帮助学生了解叠词和通感这两个概念, 然后再指导学生去品味这两种手法的妙处, 效果会更好。学生在摘抄的同时, 对这两种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就会有较全面的认识和把握。

2. 拓展延伸题:加强对学习过程的指导, 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作业系统淡化了相关知识的介绍和系统的训练指导, 方法和策略指导比较笼统, 让很多学生面对拓展延伸题时有些盲目和困难, 这就势必要求教师加强引导, 特别是对学习方法和过程的指导, 来提高学生在活动体验和研究性学习中综合运用知识的技能, 培养他们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拓展延伸题的处理大致有这么几种情况:

第一, 搜集文献资料, 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例如, 必修四第三专题“笔落惊风雨”“积累与应用”栏目中的第二题:“搜集风景名胜中的楹联、题记, 谈谈中国语言文字是如何表现风景名胜中的人文内涵与审美因素的。”这类题目既培养了学生查阅资料、筛选信息的能力, 又让学生通过课外资料搜集对课文内容做延伸阅读, 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课外阅读。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利用网络来高效快捷地查阅相关资料, 筛选重要信息;对于学生查阅到的相关信息, 教师还应从内容把握角度予以指导。

第二, 举办相关活动, 加深学生的认识和体验。如必修一“月是故乡明”专题中“积累与应用”中的第四题:“结合本专题所学作品, 和同学交流阅读体会, 阐述自己对‘家园’的理解, 也可以举办以‘我的家园’为主题的小型演讲比赛。”这类题目的完成时间较长, 教师一定要想办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能主动地参与活动, 突出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通过这类作业让学生能初步形成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使语文学习活动成为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和富有个性、创造性的过程。

第三, 迁移运用, 以写促读, 活学活用。如必修五“苦难中的尊严”专题“积累与应用”中的第四题:“设想某一天屈原与司马迁相遇, 将会发生怎样的情形:在什么季节?什么地方?那里的环境怎样?他们说了什么?会有怎样的神情动作……展开想象, 安排情节, 设计对话, 写一个短剧。”这类题不仅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把握, 而且能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在写作时, 教师要注重指导学生把掌握的相关知识和自己阅读的感受结合起来, 以写促读, 活学活用。

总之,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对固有的教材作业系统地进行优化组合, 充分发掘其中的有效资源, 使语文作业系统在新课程理念的影响下, 真正地发挥它的重要作用, 从而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苏教版高中语文试卷 篇8

现行苏教版高中必修教材每个专题采用“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活动探究”中的一种或多种方式教学,这对于改变学生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对于转变教师灌输式的教学方式都产生了积极作用。

但实践中也出现了不少值得反思的问题。

一是视而不见。虽然教科书有明确提示,并有相关教学方式的活动和问题预设,但有的教师依然我行我素,过多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用的是新课标、新教材,走的是老路子。有的教师认为这些都是新名词、新概念,不去认真学习课标精神,研究新教材的教学体系,在教学方式的变革上裹足不前。

二是不知所措。不知道教材提示的每一种教学方式如何具体操作、要注意哪些问题,不知道如何选用恰当的教学方式,不知道这种教学方式如何在教学中综合使用。这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使用苏教版高中教材教学的最大困惑。

三是浅尝辄止。有的教师一开始很有热情,积极实施。但在实践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如教学时间的限制、教学效果的评价等,不去反思改进,反过来怀疑这些方式的可行性、有效性,又回到老路子上。

二、思考对策

出现上述情况,主要原因有:观念没有更新,学习没有到位,评价没有改进。

1.许多从教多年的教师和深受灌输式教学方式影响的年青教师还缺乏新课程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基于学生的学习方式。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正是从新课程、新课标的理念出发、十分重视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变革,在必修本教科书的呈现方式上进行了大胆创新,设计了“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活动体验”等三种着眼于学习过程的结构方式,不仅加强了与生活的联系,突出实践性,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而且使“课标”的理念在教材中得到具体落实,倡导“向主式”学习,实现教师与课程同步发展的目标,真正促成教师教学方式的提升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完全符合新课程改革中对教学方式转变的要求,

苏教版教材的教学呈现方式也突出了语文学科的特点。受制于传统教学观念,高中语文教学往往重知识传授轻情感价值。重工具轻人文,习惯于支离破碎的分析和现成结论的灌输,轻视教学对话,轻视与文本交流,轻视“探讨”和“体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对话论”观点直击传统语文教学“满堂灌”“一言堂”的要害,改“传话”为“对话”,要求我们发挥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确立学生“主体性”地位,强调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体验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这是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在教学方式上的要求。苏教版教材教学的三种呈现方式是这一理念的创造性的体现。然而,许多教师还没有认识到教材结构设计上的变化,更缺少变革自己教学行为的行动。

2.许多教师对苏教版教材的教学呈现方式缺乏深入的学习。教材将学习方式的指导融入专题结构,认为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轮课改的关键,对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提出要求与建议,创新教科书呈现方式,建议根据专题内容分别采用“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活动体验”二三种基本的教学与学习方式。还在与教材配套的必修一教学参考书中对三种基本的教学与学习方式作出详细解说,并在其他教学参考书中对建议采用的教学方式作出具体说明。教师认真学习就会对此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并能从实践操作层面上摸索出具体教学行为中各自必须遵循的一般原则和常用方法。

3.用考试成绩来衡量教学的旧有的评价方式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方式的变革。从实践来看,许多教师的教学方式变了,但各种类型的考试还基本沿用旧有的形式。这种教和考的分离给教学带来极大的冲击,许多教师在学生考试成绩下滑的困境面前退缩了。因此考试评价方式的变革显得更为迫切。

下面,具体谈谈如何理解“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活动探究”这三种教学方式。并探讨在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恰当地使用这_一种方式。

一、正确理解“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活动探究”三种教学方式

1.“文本研习”提供经典性的阅读文本,创设阅读对话情境,引导学生参与阅读对话,表达交流阅读的体验、感受和思考,侧重于提高学生解读文本、鉴赏作品的能力。“文本研习”侧重于“研习”,主要指向文本的研读与欣赏,旨在通过对文本的精读研读,品味感受,陶冶情操,掌握阅读的方法,提升阅读素养和审美境界。“文本研习”教学方式,是指师生在教科书创设的对话情境中,通过阅读、钻研文本,品味名篇佳作,与文本交流,师生展开对活,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组织活动。

具体操作中,“文本研习”较多地采用加圈点,写批注,作摘录,品效果,谈心得,说体会等从语言(词语、句子、语段)人手进行解读的方法。教材推荐使用的点评教学方法是极具生命力的传统语文学习方法,教材提示“大处着眼,小处落笔”。许多教师没有很好理解其含义,不加指导就让学生开始点评,结果只有少数有一定阅读积累的素养较高的学生还能说出一二,大多学生感到无处下笔。使用点评教学方法,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理解教材对话栏中的编者所加点评,了解点评的角度和方法,即从思想情感、文思结构、语言表现、艺术手法等方面人手,写自己的感受、理解、评价和质疑。具体实施教学时还要引导学生理清全文思路,初步理解文意,方能做到“大处着眼,小处落笔”。可以于文章关键处点评。人们常说的主旨句、文眼句等都属全文关键句,对这些句子进行评点,有助于学生迅速准确地把握课文的中心,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可以于语言含蓄处评点。语言含蓄处是指课文中那些本意没有直接明白地说出,需要读者自己去琢磨、去解读的语句,也即具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的语句。这些语句南于内涵丰富,意在言外,常常会造成理解上的困难,所以要对其进行评点。可以于语义警策处评点。课文中有些语句文字十分简练精粹,含义非常丰富深刻,是思想感情的结晶,能起到感人肺腑、发人深思的作用。课文学习中,当然要对这些语句进行评点,以揭示其含义,警策世人。可以于手法特殊处评点。手法特殊处是指课文中那些运用了特殊的修辞手法、表现方法之处,对这些地方的评点主要是揭示技巧方法,领悟为文之道。可以于文笔精彩处评点。精彩词句在绘景写人、抒情说理时有独到的功力,浸透着作者对事物的认识,饱含着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用意,常常会令读者看后拍案叫绝,当然也是评点的重点之一。点评的语言首先要准确流畅,然后再追求雅致精警。对不同的学生也要有不同的要求。在交流过程中还要让学生能够倾听、记录,这个过程也是相互学习提高的过程。这一点恰恰被很多人忽略。点评法教好学好了,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大有裨益。教

好学好的关键是要得法,要坚持,“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行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不会有成效。

2.“问题探讨”着眼于培养发现问题、探讨问题的意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问题驱动下进入专题学习,在探讨中发展理性思维和批判意识。“问题探讨”侧重于“探讨”,主要指向文本阅读中的探究意识,借助预设的核心问题引发思考,掌握探究的方法,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和批判意识。“问题探讨”教学方式,是指师生在阅读、表达、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寻找问题的答案,从而发展理性思维,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组织活动。

“问题探讨”必须自然渗透融合在文本学习的过程中,从文本中生发出来。既要通过问题学文章,在问题意识的推动下,找到思想与表达融为一体的切人口,安排教学步骤,向预设的核心问题逼近;还要通过文章解答问题,把握作者的观点思想,作为思考的素材、回答的理南,让文本学习通过问题探讨生成丰富的意义,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

“问题探讨”要注意以下几点:

(1)问题要从学生对文本的学习中来。让学生先行自读文本,提出问题,教师从中筛选出有探讨价值的普遍性的问题,然后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也可以是在文本研习或问题探讨中生发出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具有探讨的价值,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或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思想境界。

(2)问题的分析是实施问题探讨教学的关键。分析问题学生要深入研读文本图丽勾连、思前想后,也可以在交流时读读议议、听听想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假设推理的方法换个角度思考,必要时也可以引入其他学习材料,用比较的方法帮助学生分析解决问题。

(3)问题探讨课的教学内容容量不可大。问题探讨需要学生参与其中,积极思维、交流、讨论、质疑,这必然要有时间,如果只是蜻蜒点水走过场,那就失去了问题探讨的意义。容量小一些,问题有价值一些、精一些,思维就会活跃一些,就有了把思维引向纵深处的可能。

(4)问题探讨不能脱离文本的学习。要知道问题探讨课是语文课,不是政治课、历史课。语文教师在问题设计时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在学生探讨过程中也必须及时调整讨论方向,使探讨回到文本中来,回到学习的主题上来,回到语文中来。

3.“活动体验”引导学生围绕专题人文内涵和学习要求,结合学习材料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思考,在活动中探究,在活动中提高综合的语文素养。“活动体验”侧重于“体验”,主要强调阅读活动中的参与和亲历,让学生在丰富多样的、充满生活气息的活动中倾听、开口、动手等,以体验来提高语文素养。“活动体验”教学方式,是指师生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带着自己已有的经验,走进学习材料,走进生活,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思考,在活动中探究,从而完成教学目标的教学组织活动。

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把活动体验单纯地理解为到生活、社会中去体验。读、写、听、说、看都是学习语文的活动,在读写听说看的过程中每个人都能获得独特的个人的情感体验。“活动体验”的主阵地在语文课堂。我们可以把报刊引进课堂,把生活引进课堂,把影视引进课堂;我们可以让学生投人地朗读,可以让学生动情地演说,也可以让学生认真地仿写,可以让学生在倾听中热泪盈眶、心潮澎湃。当然,走出去也可以“活动体验”,但由于条件限制,主阵地仍然是课堂。

二、在教学实践中恰当地使用三种方式

1.根据三种呈现方式的个性和文本特点选择使用恰当的教学方式。高中学习的材料大致可分为实用的、论辩的、审美的3种文本,以培养实用的、探究的、审美的三个方面的能力。三种呈现方式与之有大致的对应关系。我们可以采用一种为主其他为辅的做法,充分发挥每一种教学方式的效能。

2.学会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教学中三种呈现方式各有与其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比如,“文本研习”较多采用加圈点,写批注,做摘录,品效果,谈心得,说体会等从语言人手进行解读的方法;“问题探讨”较多采用讨论交流,质疑辩论,比较辨析,假设推理等具有较强思维力度的方法;而“活动体验”则较多采用各种模拟生活情景的、易于操作的活动形式。同时,许多方法义是语文学习共有的,可以灵活运用到各种呈现方式之中。比如诵读,“研习”自然少不了诵读,“研讨”也以诵读理解材料为基础,而“活动”也经常借助诵读的形式;又如“积累”是语文学习的常规,无论采用哪种呈现方式都必须在“积累”上花力气。当然,实际操作中,这些“公用”的方法,在不同呈现方式中指向应有所区别,同样是“诵读”,在“研习”时主要指向文本解读,而在“探讨”“活动”时侧重于问题的探究和学生的体验感受。教学方法既有侧重又有交叉,要求我们针对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创造性地用好三种呈现方式。

3.正确认识使用学习材料。由于采用了多种呈现方式,尤其是在“问题探讨’’和“活动体验”中,入选的文章已不再是范文,而成了进行“探讨”或“活动”的材料,教学也不再是传统的范文教学,而是凭借学习材料进行语文的“探讨”或“活动”。怎样用好这些学习材料?一方面要求放弃范文教学的思维定式,真正在“探讨”和“活动”上下功夫,把“探讨”和“活动”落到实处,提高“探讨”和“活动”的质量;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入选的材料绝大多数是文质兼美的语文学习材料,除了发挥其“探讨”“活动”的凭借作用外,还应该选择核心材料加强诵读,加强积累,放大语文学习材料的学习功能。

三、教学现场

品质

(教师先请同学结合自己的预习,复述小说的故事情节。)

师:好,两位同学说的都很好,鞋匠格斯拉的一生是悲·渗的、令人同情的。记得我们在学习《鸿门宴》一课时,提到人物的言行举止、性格特征预示着、决定着一个人的最终命运,那么请快速浏览文本,看一看文中的哪些语句预示主人公格斯拉的最终命运?

师:首先让老师抛砖引玉。在46页倒数第二小节中,作者写道,“人们不可能时常到他那里去,因为他所做的靴子非常经穿,一时穿不坏的”这句话我是这样解读的,因为格斯拉做的靴子经穿,所以人们很长时间才能光顾一次。生意少,生活窘迫,这里可以预示主人公的遭遇。那么,接下来哪位同学寻到“玉”了,拿出来和我们共同分享,好不好?

生:他做的靴子除了经穿之外,在第52页,那个长着英国人面貌的年轻人说道,他不让任何人碰他的靴子,他接了一份定货后,要费好长的时间亲自去做它,所以顾客嫌他做得慢,而且他把所有的钱都用在房租和皮革上了。在51页作者又交代到,所开的价格和过去一样,可见这样的生意不会也不可能维持太久,他注定会饿死的。

师:好,方才你提到,格斯拉不准别人碰他

的靴子,只顾一个人去做,他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吗?

生:这样做可以保证靴子的质量。

师:总结同学所讲的,可以讲格斯拉因为要做出最好的靴子,一要选用最好的皮革,二要自己亲自去做,以保证靴子的品质,三是靴子的价格又多年不变。所有这些预示他必将走向末路。那么小说常常从多角度去表现人物命运的,我们其他同学还有什么发现哪?

生:在课本46页上数第三段中,有关于格斯拉肖像的描写,说他像皮革制成的人,而皮革是一种死板板的物品,本来就有点僵硬和迟钝。(板书:死板板僵硬迟钝),可见他是一个死板板的人,不懂得变通。所以这样的人不能适应时代的潮流。他注定死亡。

师:你说的非常棒,格斯拉是个死板的人,,唉,那么文中还有哪些地方可看出他是个死板的人哪?

(学生寻找)

生:在课文第二段中,作者详细地介绍了他店里橱窗内陈列的几双漂亮的靴子,在课本49页,当他失去了半个店铺后,那几双常见的旧靴子已经失去了孤高的气派,挤缩在单独的橱窗里了。“常见的旧靴子”说明橱窗内的陈设样品多年来一直没更换过。这说明他做事死板一

师:说得好,他真的不像现在的生意人,时时展示自己的新品,来扩大自己的营业额,他总用那几双固定的靴子来招揽顾客,死板,死板呀!好,请坐。

生:老师,我还没说完。,

师:对不起,请继续你的精彩发言

生:作者在这里写道,那些靴子“挤缩在单独的橱窗里了。”由橱窗空间的变小,我们可以理解到鞋店在大公司和同行的竞争中,它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如果再不进行变革。必将走向灭亡。

师:(对学生的这样回答,我非常惊讶)唉,我们大家想一想,他说的有没有道理?好,还有什么地方能看出主人公的死板?

生:在课本46、47页上,当顾客来光顾他的鞋店时,他或他哥哥要过一会儿才能从店堂里二楼楼梯口往下张望,在和顾客接触时“他会一声不响地离开我,退回到原来的地方去,或者到店堂的另一边去”让顾客继续等,待到顾客要走的时候,“他一边说‘再见’。一边继续注视手里的皮革。”他常把顾客冷在一边,不善于与别人交际,只顾做他的靴子。“上帝”你都没有维护好,做再好的靴子有什么用?所以这里可以看出他死板。

师:好,你说得很精彩,我们共同看一下,这段文字当中,我们还能思考出什么?(一学生已迫不及待地举起手)好,请你说一下。

生:在这段文字中,作者利用了一个非常贴切的比喻,当顾客来的时候,说他“像刚从靴子梦中惊醒过来,或者说,像一只在日光中受了惊动因而感到不安的猫头鹰”。按常理,做生意的人,顾客上门是一件好事,应当高兴,可格斯拉像是受了惊动而不安,似乎在他的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是做靴子,而不是做生意,他太痴迷于他的靴子了。

生:方才他讲的格斯拉迷恋靴子其实在前文已有暗示。

师:哦!

生:在写格斯拉形象时,作者写道:“只有他的蓝灰眼睛含蓄着朴实严肃的风度,好像在迷恋着理想。”他“迷恋理想”其实在后文有多处能体现。他不愿别人碰他的靴子,为保证质量他亲自去做。在作者提到有一双靴子咯吱咯吱响的时候,他再做的靴子就更加结实耐穿。可以说,他的理想就是做出最结实最舒适的靴子。甚至他不容忍别人怀疑他的作品,并要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靴子的品质。可以看出他痴迷于自己的靴子梦,而且是一种死板的痴迷。他忘了再好的靴子也有被穿坏的一天。

(同学们对他的发言报以掌声)

生:我们以前学过,人物的命运如何既与自身的性格特征有关,也与客观外界的情况有关,其实格斯拉的命运与他生活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工业革命时期,大公司的垄断经营,人们喜欢时髦的靴子,广告业的兴起都给像格斯拉这样的小手工业者带来巨大的竞争压力,迷恋靴子理想的格斯拉必将被工业革命的潮流所淘汰。

师:好!有深度,人们喜欢时髦的靴子,甚至是不舒服的时髦的靴子。这说明什么?是不是人们的价值观和审美取向发生了变化?

也就是说不能适合人们价值取向的靴子将被淘汰。综合同学们所讲的可以说作者的语言着眼于两个角度在叙述主人公的命运历程。一个是客观外在的环境变革,一个是自身的死板和迷恋理想。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塑造了格斯拉的悲惨人生。那么在格斯拉饿死之前,如果你能和主人公格斯拉对话,你想说点什么?

生:格斯拉请先更换橱窗里的样品吧,这样你的生意才能有转机。

生:做广告宣传和保证靴子的品质并不矛盾,做点广告吧!

(其他略)

师:同学们的建议都很好。那么,老师前几天在一个旅游节目中看到,欧美一些西方国家,专门为人定做靴子的小手工作坊又在兴起,而且那里的靴子除了舒适、美观之外,价格还非常昂贵,但生意红火得很。大家结合文章内容思考思考,我们应该怎样解读这一现象?

生:有些人追求独特和价格昂贵,所以去顶级店做靴子。

生:我不同意他的观点,为何追求昂贵?到大商场买一双贴有大商标的靴子,不是既美观又有面子?

生:因为定做的货一种款式往往只做一双,人们喜欢猎奇。

生:我觉得,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

师:对。讲得好。就要讲生产力。

生: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在不断的改变,靴子的本质应是舒适、耐穿,美观只是它的附带品。正像格斯拉在为顾客做靴子的时候,要用铅笔在外沿上搔上两三次,跟着用手指来回地摸我的脚趾一样,他追求的是让靴子适合人的脚,而不是让人的脚去适应他的靴子。不过这篇小说中所写的是特定环境中人们的价值观的变革,这种变革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是不可逾越的、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

师:说得很有深度。看来,单就靴子而言,人们最终追求的还是靴子的本质——舒适、耐穿。那么,在这个追求过程中,盲目的崇尚和盲目的舍弃也是我们必须经历的过程。那么我们回过头来再读这篇小说,小说写了一个鞋匠的悲惨遭遇,为何作者以“品质”为题哪?

生:一语双关,既指鞋子的品质又指人的品质。小说借处于激烈竞争中的鞋匠格斯拉为了保证靴子质量而献出了生命的故事,赞颂了他的高贵品质。

师:说得很好,我们再看文章的标题和板块主题,其实作者在赞颂什么人的可贵品质?

生:低层劳动者的高贵品质。

师:不错。作者对格斯拉的赞颂,也就是赞颂低层劳动人民身上的光芒。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经历了时代的变迁,人们又开始关注靴子的本质一一舒适、经穿。而格斯拉用生命诠释了靴子的品质,固守人类文明中宝贵的品质。那么在今天看来,总算是“豪华落尽见真淳”呀。所以格斯拉身上的可贵品质还是值得我们去思考和学习的。

(给出时间,让学生去回味所学)

师:同学们,我们关注英雄,对普通人关注的少之又少,其实,只要你细心观察,普通人身上凝聚着许多高贵的品质,这些品质往往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必不可少的,请大家课后也来

写一个底层人物,写出他的品质和光辉。

四、案例讨论

《品质》是英国作家约翰·高尔斯华绥写于1911年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赞扬了鞋匠格斯拉恪守职业道德,宁可饿死也不肯偷下减料的高尚品质,表现出对底层劳动者的尊重,同时揭露了市场竞争带来的商业诚信危机,客观上也揭示了人物性格和命运的深刻关系。小说被安排在必修三中的第二专题,与杨绛的《老王》配合组成了“底层的光辉”板块。

本案例中以下几点值得思考:

一、核心教学方式的选择和具体实施符合文本特点

这篇小说是一部经典作品,需要深入文本加以研读,以揣摩人物性格、理解作品的主题。教材建议教学呈现方式为文本研习。授课教师采用以文本研习为主的教学方式。他要求学生在自读文本的基础上复述小说情节,这是小说研习的基础。如果学生对小说的基本情节都不熟悉,谈何欣赏、品味?因此熟悉文本内容是文本研习的第一步。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一个核心问题“文中的哪些语句预示主人公格斯拉的最终命运”去回读文本,组织课堂交流。交流之前教师先做了一个示范,找出一句话,谈了自己的解读。解读就是谈理解和感受,这就是与文本的对话。这是文本研习的基本方法,再进一步就是评点了。从课例来看,文本研习在师生、生生问基于文本的对话交流中逐步深入。学生能够从情节、人物肖像神态、细节等多种小说因素出发深入研习文本,解读人物性格、小说主题。这是小说欣赏的基本方法。本课例教学方式的选择和文本研习的具体实施符合文本特点。

二、问题探讨和活动体验的融入是一个亮点

本课例探讨的问题是文本研习生成的问题,是紧扣文本的问题。学生在对小说中人物肖像描写中一个比喻“皮革一样死板板”的解读中谈到了格斯拉死板而不知变通的性格,教师抓住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研读和探讨,得出在变革的时代“如果守旧不知变革,那么必将走向灭亡的认识”的结论,最后又把这种性格因素引向格斯拉的悲剧命运。这样小说所塑造的人物的悲剧就不仅是社会悲剧了,还是性格悲剧。这探讨又把研习引向深入。还有一处问题探讨。教师介绍了一个现在一些西方国家小手工作坊兴起的电视节日,要求学生探讨这一现象。表面看这个问题和文本无关,但是在前面的研读和探讨的基础上,学生已经理解了随着时代的变革人们的价值观和审美观也在变化,因此有必要提醒价值观正在形成中的高中生要有正确的价值认识,不管时代社会如何变化,人们对品质的追求是不会变的。这个问题探讨并没有游离于文本之外,最终又回到了“品质”上。案例在文本研习中巧妙运用了“问题探讨”。

“活动体验”加深了对人物悲剧命运的理解。课例安排了一处小小的活动体验。创设了一个情境:在主人饿死前,和他对话:在深入理解了人物性格和作品主题后,安排这样的活动是教师的匠心独运之处。从学生的对话来看,是对鞋匠格斯托摆脱悲剧命运的劝告,也是对他不幸的深切同情。这是关乎文本的体验,是关乎学生人文精神成长的体验,

上一篇:迎新年国旗下的讲话稿下一篇:又是一只鸭子的英文单词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