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山行的诗意(通用10篇)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注释:
1、山行:在山中行走。
2、寒山:指深秋时候的山。
3、径:小路。
4、白云生处: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
5、斜:此字读xiá,为伸向的意思。
6、坐:因为。
译文:
山石小路远上山巅弯弯又斜斜,
白云生发之处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只因爱那枫林晚景我把马车停下,
霜染的枫叶胜过鲜艳二月的花。
诗意赏析:
这是一首记录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绝句。
首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由下而上,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寒”字点明深秋季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应句首的“远”字,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车游山。
次句“白云深处有人家”,记录人山行时所看到的远处风光。一个“生”字,形象地表现了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有人家”三字会使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从而感到深山充满生气,没有一点儿死寂的恐怖。“有人家”三字还照应了上句中的“石径”,因为这“石径”便是山里居民的通道。
第三句“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字解释为“因为”。因为夕照枫林的晚景实在太迷人了,所以诗人特地停车观赏。这句中的“晚”字用得无比精妙,它蕴含多层意思:(1)点明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则是傍晚之景。(2)因为傍晚才有夕照,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枫林才格外美丽。(3)诗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足见他对红叶喜爱之极。(4)因为停车甚久,观察入微,才能悟出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样富有理趣的警句。
“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全诗的中心句。前三句的记录都是在为这句铺垫和烘托。诗人为什么用“红于”而不用“红如”?因为“红如”不过和春花一样,无非是装点自然美景而已;而“红于”则是春花所不能比拟的,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
这首小诗不只是即兴咏景,而且进而咏物言志,是诗人内在精神世界的表露,志趣的寄托,因而能给读者启迪和鼓舞。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这些景物不是并列的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主有从,有的处于画面的中心,有的则处于陪衬地位。简单来说,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起铺垫和烘托作用的。
“远上寒山石径斜”,写山,写山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蜓伸向山头。“远”字写出了山路的绵长,“斜”字与“上”字呼应,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
“白云生处有人家”,写云,写人家。诗人的目光顺着这条山路一直向上望去,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处山石砌成的石屋石墙。这里的“人家”照应了上句的“石径”,—这一条山间小路,就是那几户人家上上下下的通道吧?这就把两种景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了。有白云缭绕,说明山很高。诗人用横云断岭的手法,让这片片白云遮住读者的视线,却给人留下了想象的余地:在那白云之上,云外有山,定会有另一种景色吧?
对这些景物,诗人只是在作客观的描述。虽然用了一个“寒”字,也只是为了逗出下文的“晚”字和“霜”字,并不表现诗人的感情倾向。它毕竟还只是在为后面的.记录蓄势—勾勒枫林所在的环境。
“停车坐爱枫林晚”便不同了,倾向性已经很鲜明,很强烈了。那山路、白云、人家都没有使诗人动心,这枫林晚景却使得他惊喜之情难以抑制。为了要停下来领略这山林风光,竟然顾不得驱车赶路。前两句所写的景物已经很美,但诗人爱的却是枫林。通过前后映衬,已经为记录枫林铺平垫稳,蓄势已足,于是水到渠成,引出了第四句,点明喜爱枫林的原因。
“霜叶红于二月花”,把第三句补足,一片深秋枫林美景具体展现在我们面前了。诗人惊喜地发现在夕晖晚照下,枫叶流丹,层林如染,真是满山云锦,如烁彩霞,它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还要艳丽呢!难能可贵的是,诗人通过这一片红色,看到了秋天像春天一样的生命力使秋天的山林呈现一种热烈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诗人没有象一般封建文人那样,在秋季到来的时候,哀伤叹息,他歌颂的是大自然的秋色美,体现出了豪爽向上的精神,有一种英爽俊拔之气拂拂笔端,表现了诗人的才气,也表现了诗人的见地。这是一首秋色的赞歌。
一、入乎其内, 读进文本
学生只有充分地感知、理解诗中的语言, 才会形成自己的认识。读, 入乎其内的读, 使学生沉浸于文本, 去体味、感悟诗情。
1. 读通诗文——晓情。
朱熹有言:“凡读书, 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 不可少一字, 不可倒一字, 不可牵强暗记, 只要多诵遍数, 自然上口, 久远不忘。”学生愿意读诗, 但多数学生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因此, 首先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诵读, 分清诗歌章节之轻重缓急, 行文之抑扬顿挫, 把诗文读通、读顺。其次学生要熟读古诗, 熟读是学习古诗的有效方法之一。学生只有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 才能真正领会诗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如教学《赠汪伦》时, 教师先讲授《十里桃花, 万家酒店》的故事, 学生兴趣盎然, 于是教师说:“我发现你们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读诗了, 那就大声朗读吧。”接着教师指名读, 让学生读准“乘舟”“潭”等的读音, 然后教师指导朗读, 让学生读得正确、流利, 读出诗的意境、感情。
2. 读懂诗句———悟情。
刘勰曰:“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感悟诗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可在解字词、明诗意的基础上插入情境。如果学生理解全诗后, 或听着教师诗化的语言闭目想象, 或走进画面, 创构诗境, 就一定会深刻感悟藏在跳动的字里行间的深邃隽永的思想和委婉复杂的感情了。
3. 读深诗意———释情。
语言是一种传递信息的媒介, 它的功能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可明确显示内容, 即符号层;二是含蓄地表达信息内容, 即隐蔽层。学生要想真正理解诗文, 就要透彻理解隐蔽内容。读诗, 只有读出了诗人的切身感悟, 把握了诗人的思维方式, 才能进入诗人的“个性”领域。教师要让学生在读中挖掘语言的隐蔽层, 潜入诗句的“深海”, 体会诗人隐藏在诗中的意思。
如在教学《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 教师紧紧围绕“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组织教学。教师疏通诗意后问学生:“这里的‘胡尘’, 写的仅仅是金兵战马扬起的尘土吗?”接着让学生听录音展开想象:“在金兵战马啾啾的嘶鸣中, 在金兵战马嗒嗒的践踏声中, 你们仿佛看到了一幕幕怎样的场景?”这样, 学生对课文就有了深刻的理解。
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逐渐加深的, 教师要启发学生精思, 使学生在读中逐渐领悟, 读出作者的言外之意。
二、出乎其外, 读出诗情
朱自清说:“以己意己志去推作者之志。”真正的阅读是做书的主人而不是沦为书的奴隶, 是与作者平等地对话而不是做作者思想的俘虏。读诗也一样, 学生既要读进诗人的作品中, 品味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更要对诗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1. 读出疑点———析情。
疑是探求知识的起点, 也是激发学生的支点。陆力渊先生说:“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读诗须有疑, 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读诗的过程中提出问题, 进行分析思考, 进而深刻理解诗句。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读中发现问题, 并不失时机地帮助学生解决疑惑, 把学生肤浅的认识引向深入。
如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 教师抓住“倍”字, 巧设疑问:“‘倍’是什么意思?能不能换成‘更’‘越’‘又’等字?”学生入情入境, 与诗人产生了共鸣, 深刻理解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 实际上是一个开动脑筋、主动吸取知识的过程。在读诗的过程中, 学生应不迷信, 不盲从, 不满足于表面理解, 应融进自己的知识体验, 进行自己的思考, 这样才能深刻感悟到诗的含义, “品尝”到诗的别样风味。
2. 读出美感———传情。
语文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仅仅是语文知识及其技能, 还应当使学生受到审美教育。对于真正进入作品的人来说, 读书是美的体验, 每一本书都能成为他们精神原野上一道美丽的风景。
在古诗教学中, 学生用词准确地表达自己领略到的诗人的情感, 是有难度的。教师何不另辟蹊径呢?语气、语调同样能表情达意, 教师只要搭建想象朗读的平台, 学生就能演绎得至善至美。在教学中, 教师要尽力将学生放在一个能自由翱翔的空间, 点燃他们创造性的生命火花。这样, 学生才能从诗句中听到昆虫的低吟、落叶的叹息, 看到鸟儿的飞翔、溪水的流淌, 闻到青草的气息、野花的芳香……通过欣赏古诗, 学生领略到了诗的内涵, 获得了愉悦的情感体验。
3. 读出新意———拓情。
任何文学作品都具有召唤性和“空白”意义, 是一个意义框架。这就决定了阅读的多元性、多解性、模糊性。鲁迅先生在谈《红楼梦》时曾形象地说:“经学家看见易, 道学家看见淫, 才子看见缠绵, 革命家看见排满, 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这也就是古人所说的“作者以一致之思, 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 今人所说的“一百个读者, 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在古诗教学中, 教师要让学生充分研读, 用自身的体验和感情去解读诗作, 对作品的不确定性和“空白”处进行创造性的拓展思考。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适当启发, 适时点拨, 激发学生对诗文的感悟, 让学生大胆想象诗的意境。如学生可以大胆想象“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中梅花的多与少,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中天上是否真的有人在思索,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所表现的是登高望远的舒展心情还是其他的思想感情。这样, 课堂上就会出现观点的交锋, 智慧的碰撞。
几个淘气的孩子高高的挽着裤腿,在清澈的溪水里嬉戏玩耍,在水底的石缝里捉螃蟹,捞小鱼、小虾,他们的欢笑声在静静的山谷里久久的回荡。
傍晚时分,童子赶着车缓缓地驶过了一座石拱桥,举目望去,一条用青石铺成的羊肠小道,蜿蜒曲折的伸向山顶,几户人家在云雾缭绕的山腰上时隐时现,如果仔细听,还能听到公鸡和小狗们欢快的叫声。附近的山坡上有一片美丽的枫林,在夕阳的映照下像一团团燃烧的火焰,耀眼夺目。二月里的鲜花虽然美丽,但是,它们是那么娇嫩,经不得半点风雨,怎么敢来和这些在秋风,秋雨,秋霜的侵袭下越变越美的枫叶比美呢?
这么诱人的风景怎么舍得错过呢?顾不得山高路远,急忙叫童子停下车,走上前去仔仔细细的欣赏,情不自禁地吟诵道: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 行
杜 牧
yuǎn shàng hán shān shí jìng xié
远 上 寒 山 石 径 斜 ,
bái yún shēng chù yǒu rén jiā
白 云 生 处 有 人 家 。
tíng chē zuò ài fēng lín wǎn
停 车 坐 爱 枫 林 晚 ,
shuāng yè hóng yú èr yuè huā
霜 叶 红 于 二 月 花 。
作者背景
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诗文都写得很好,诗以七绝最为出色,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注词释义
寒山:深秋天凉,山带寒意。
石径:石头砌成的小路。
斜:为了押韵,这里可以按古音读作xiá。
白云生处:山向远处伸展。
坐:因为。
红于:比还要红。
石路蜿蜒远远地伸向山崖,白云升腾处依稀有些人家。停车只因喜爱傍晚的枫林,经霜枫叶竟红过二月的鲜花。
名句赏析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远上寒山石径斜,写山,写山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头。远字写出了山路的绵长,斜字与上字呼应,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
白云生处有人家,写云,写人家。诗人的.目光顺着这条山路一直向上望去,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处石彻成的石屋石墙。让这片片白云遮住读者的视线,却给留下了想象的余地:在那白云之上,云外有山,定会有另一种景色吧。
那山路、白云、人家都没有使诗人动心,这枫林晚景却使得他惊喜之情难以抑制。为了要停下来领略这山林风光,竟然顾不得驱车赶路。前两句所写的景物质已经很美,但诗人爱的却是枫林。通过前后映衬,已经为描写枫林铺平垫稳,蓄势已足,于是水到渠成,引出了第四句,说明喜爱枫林的原因。
刚来到山脚下,那峻峭巍峨的大山立在了我面前,一条石径小路蜿蜒曲折,慢悠悠地伸向了远方山的深处。我目不转睛地盯着这座山,有点儿好奇,便走近了些。一丝丝云雾飘在半山腰,如薄雾,如轻纱,又如银白色的丝绸系在山的脖子上,使我看得入了神。忽然,在“丝绸”后面,隐隐约约的闪耀着几团“火焰”?这几团“火焰”勾起了我的好奇心,不知不觉,我的脚步移动着……
沿着小路往山的更深处走去,我累得气喘吁吁。一抬头,一大片火红的枫树林映入我眼帘,好似火焰。我恍然大悟:原来我刚才看见的,不是火红的火焰,而是鲜艳的枫树林!走进枫树林,我漫步在铺满枫叶的林荫小道上,倾听着枫叶碎裂时“沙沙”声,多么惬意啊!一阵秋风轻轻拂过枫树林,把树上枫叶吹落,把地上枫叶卷起,霎时间,枫树叶漫天飞舞,像一只只翩翩起舞的红蝴蝶,又仿佛喝醉了酒似的,一晃一晃地在空中飘落,真像仙境!
我随手抓了一片枫叶,把它铺在手掌上细细端详。呵!它在我眼中变成了五角星,又好似小巧玲珑的扇子,又仿佛张开的,可爱的小手掌!拿着枫叶放在阴凉处,大红色的;拿着枫叶举向天空,淡橙色;拿着枫叶对准太阳,深橙色的!噢!枫叶啊,原来你还是深藏不露的“变色龙”!我是多么激动啊,便忘掉一切,静静地躺在枫叶堆中,闭上眼,享受着一切……
1. 反复诵读, 品味“诗韵”
“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古诗讲究韵脚的合辙押韵、平仄搭配, 合乎乐曲的韵律、节奏, 诵读起来朗朗上口, 铿锵有力, 自然而然地产生乐感, 特别适合大声诵读。这样的古诗词对于正处在审美能力初步形成阶段的小学生来说, 正是积累审美经验的绝佳材料。因此, 古诗教学中应该把诵读作为主线贯穿始终, 要让学生把古诗读得字正腔圆, 要读出诗的节奏, 读出诗的韵味。
例如教学杜甫的《绝句》时, 在大致了解诗意后, 就可以让学生大声地诵读。“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悦耳动听的童声和优美的韵律相映成趣, 古诗描绘的美妙意境也就在这一遍又一遍的诵读中深深地烙印在脑海中。诵读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可以范读、个别读、齐读、自由读, 也可以边理解边诵读, 还可以一唱三叹地吟诵。如果能想象着古人吟诵时的样子, 配上恰当的动作, 这样的诵读不仅可以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而且更能感受到古诗独特的语言美、节奏美。
2. 激发想象, 欣赏“诗画”
人们常说“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一首好的古诗就是一幅绝妙的山水画, 一幅迷人的田园风光图。教学古诗时, 教师就要善于捕捉诗中描绘的意象, 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再现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 从“诗画”的直观体验中理解意象的灵动之美, 享受美的熏陶。
例如教学《小池》时, 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理解诗意的同时, 用简笔画在黑板上勾勒出涓涓的溪流和清澈见底的小池, 还有池中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和展翅欲飞的蜻蜓……学生在欣赏画的同时, 更深刻地领略到了古诗所展现的意境之美。教学《宿新市徐公店》时, 教师在学生理解诗意后,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自己动手把古诗变成一幅生动优美的风景画, 再引导学生去演一演那“急走追黄蝶”的儿童。这样学生不仅读到了儿童追蝶的画面, 而且还让这些画面立体起来, 活动起来。学生在扮演诗中角色时, 充分调动了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 把诗句中无法描绘出来的声音、动作想象了出来, 极大地丰富了画面, 也成功地体验了诗的意境。
3. 赏析语言, 体验“诗情”
大多数古诗是诗人的睿智及人生感悟的结晶, 是诗人抒情达意的一种文学形式, 给人以鼓舞和启迪, 具有深刻的内涵。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抓住诗中的关键字词或点睛之笔, 指导赏析, 调动起学生的个人生活经验, 尝试触摸、体验诗人的内心情感, 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例如《早发白帝城》是诗人李白被流放途中突遇大赦, 极度喜悦, 离开白帝城乘舟东下时所作。全诗没有一个字是直抒自己愉快心情的, 但是诗中“千里江陵一日还”“轻舟已过万重山”, 字字都流露出诗人的兴奋之情。教学时, 我们可以抓住关键词句的赏析入情入境, 体会作者的感情。
4. 拓展延伸, 感悟“诗蕴”
古诗往往是诗人胸臆的直抒, 对社会现象的褒贬, 具有深刻的内涵, 而且它的写作年代距离学生的现实生活极为遥远, 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障碍。因此在教学古诗时, 我们可以依托相关的背景资料, 以及同一位诗人的不同诗作或不同诗人的同一类作品, 通过拓展延伸的方法, 就能让学生较为准确地把握古诗深厚的意蕴, 感受古诗独特的魅力所在。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译文】
恰恰和我爱好山野风光的情趣相合,千万条山路崎岖时高时低。一路攀登的山峰,(山峰)随着观看角度的变化而变化,幽深的小路,令我孤独迷路。傍晚,霜叶落下,熊爬上树,树林清静下来,鹿悠闲地在溪边饮水。人家都在哪里?云外传来一声鸡叫,暗示着有人家,仿佛在回答。
【鉴赏】
本诗是作者梅尧臣登山的一个过程,首先表达的是登山抒怀的一种喜悦,看到奇美的景色作者感到无比的惊喜与心旷神怡,但是到了最后作者才发现有人家的地方还很远很远。在山中走着走着,幽静的秋山,看不到房舍,望不见炊烟,自己也怀疑这山里是不是有人家居住,不禁自问一声“人家在何许(何处)”;正在沉思的时候,忽听得从山间白云上头传来“喔喔”一声鸡叫。噢,原来住家还在那高山顶哩。这最后一句“云外一声鸡”,非常自然,确实给人以“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感觉。
首联:看见了山野非常喜爱,心中很满足,群山连绵起伏的,时高时低,一个惬字,足以体会出当时作者心满意足的心情。鲁山层峦叠嶂,千峰竞秀,一高一低,蔚为壮观,正好投合“我”爱好大自然景色的情趣。这就是开头两句诗的意思,说明所以要登鲁山游览,是因为内合情趣,外有好景,也就成行了。
颔联:优美的山峰波浪起伏,走在幽静的小路上,仿佛走进了迷宫似的,一个迷字,说明诗人当时被小路迷糊了的优雅心情。走到一处可以看到一种好峰,再走向另一处,又可以看到另一种奇岭,所以说“随处改”。“随处改”这个“改”字下得妙,如果在山中坐立不动,总是一个角度看山,好峰就不“改”了,因为“行”,所以好峰才处处改,由一个画面换成另一画面。以“改”字体现“行”,正切合诗题“山行”的意思。
颈联:霜落了下来,隐隐约约好像看见熊在上树,鹿在喝水,独特的视觉感受,让读者如临其境。因为秋天才有霜,霜冻使得树叶都落光了,使得山中的树木一棵棵都光秃秃的,好象空荡荡的。这种“林空”的感觉,是秋天才有的。山林空荡,所以能看到熊瞎子爬到光秃秃的树上;透过稀疏的树缝,还看到野鹿在山溪旁饮水。这一联勾画出了一幅很动人的秋日山林熊鹿图。这画面是动的,熊在爬树,鹿在饮水,可是诗意却是静的,表现了山中人迹罕至、非常幽静的境界,这也是所谓动中有静的写法。
尾联:巧妙的运用了设问手法,写出了“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语境,移步换景,一幅原生态的画面映入眼帘,表达出诗人超脱,淡泊的闲适恬静心态。在山中走着走着,幽静的秋山,看不到房舍,望不见炊烟,自己也怀疑这山里是不是有人家居住,不禁自问一声“人家在何许(何处)”;正在沉思的时候,忽听得从山间白云上头传来“喔喔”一声鸡叫。噢,原来住家还在那高山顶哩。这最后一句“云外一声鸡”,非常自然,确实给人以“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感觉。
江南春的写作背景
杜牧这年来到江南,不禁想起当年南朝、尤其是梁朝事佛的虔诚,到头来是一场空,不仅没有求得长生,反而误国害民。既是咏史怀古,也是对唐王朝统治者委婉的`劝诫。后来武宗发动会昌灭佛,从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矛盾。这是一首素负盛誉的写景诗。小小的篇幅,描绘了广阔的画面。它不是以一个具体的地方为对象,而是着眼于整个江南特有的景色,故题为《江南春》。
江南春的原文及翻译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翻译:
辽阔的江南到处莺歌燕舞绿树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
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如今有多少笼罩在这蒙蒙的烟雨之中。
江南春表达的思想感情
古诗词
幼女词
唐 施肩吾
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 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
【注释】 巧:灵巧。 拙:笨拙。
向夜:傍晚。
拜新月:古代风俗,妇女在农历七月七日夜晚,要在院中陈设瓜果,向织女星祈祷,请求提高她们的刺绣缝纫技巧,称为乞巧。这时,月亮正是上弦月,故也称拜新月。
【诗意】
幼小的女儿才刚刚六岁,还不知道什么是灵巧和笨拙。傍晚时分在院子里,她也学着大人的样子拜月乞巧。
诮山中叟
唐 施肩吾
老人今年八十几,口中零落残牙齿。 天阴伛偻带嗽行,犹向岩前种松子。
【注释】
诮:讥讽,责备。 伛偻:指弯腰曲背。
【诗意】
老人今年八十多岁了,口中的牙齿稀稀落落只剩下了几颗。天阴了,弯腰曲背咳嗽着向前走,还要到山中岩前种松子。
古诗词
赤日炎炎似火烧
宋 白胜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注释】
赤日:红日;烈日。”
枯焦:干枯。多用以形容旱天中的植物。
【诗意】
太阳火辣辣的烤得地面像着了火一样野外田地里的.禾稻因为缺水都枯焦了。农民着急的就像身子内有烧开的汤水,而那些王公贵族却悠闲的摇扇乘凉。 琴诗
琴诗
宋 苏轼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注释】 若:如果。 何:为何。
【诗意】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如果说琴声发自琴,那把它放进盒子里为什么不响呢?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如果说琴声发自手,为何你的手上听不到声音?
古诗词
陶 者
宋 梅尧臣
陶尽门前土, 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 鳞鳞居大厦。
【注释】:
陶者:烧制陶器的人。这里指烧瓦工人。 陶:同“掏”,指挖土烧瓦。 无片瓦:没有一片瓦。 沾:同“沾”。
鳞鳞:形容屋瓦如鱼鳞般整齐排列。大厦:高大的屋子。
【诗意】:
烧瓦工人成天挖呀挖,门前的土都挖光了,可自家的屋上却没有一片瓦。那些富贵人家,十指连泥也不碰一下,却住在铺满瓦片的高楼大厦。
开先寺
明 李梦阳
瀑 布 半 天 上, 飞 响 落 人 间。 莫 言 此 潭 小, 摇 动 匡 庐 山。
【注释】
开先寺:在庐山南侧,寺旁有东西两条瀑布。两条瀑布汇合后向
下奔流,形成一个深潭。匡庐山:庐山。
【诗意】
瀑布从高高的半空中倾泻而下,发出巨大的响声落到人间。不要说瀑布形成的水潭很小,瀑布奔腾发出的声音却有撼动庐山的气势。
古诗词
海子池打鱼歌
清 符旌
渔家都在海池边, 打起池鱼分外鲜。 荷叶摊开先一笑, 几斤鱼是几斤钱。
【注释】
海子池:兴化城内的一条河。 分外:十分、特别。
【诗意】
渔家都在孩子池的旁边,打起的池中鱼都特别的新鲜。把打来的鲜鱼摊在荷叶上笑着卖出去,换来应得的价钱。
阻雨谣
清 孔宪彝
不雨悯农夫,既雨愁客子。 不惜行路难,为汝老农喜。
【注释】
阻雨:受雨困阻。谣,歌谣、民谣。 悯:怜惜,同情。 既:已经。 汝:你,你们。
【诗意】
不下雨时为农夫担忧,下雨时又为旅客发愁。我宁愿自己因天雨而行路困难,也要为农夫们欣喜。老天很久不下雨了,我怜惜那些盼雨浇灌禾苗的农夫。天已经下雨了,又使我这个作客他乡的游子因不能赶路而发愁。下还是不下,让人感到非常矛盾。不过,比较起来,我不再顾惜在雨中走路困难,而为你们这些老农感到高兴。这首小诗充分表现了作者对农民的同情。
古诗词
《弟子规》
信
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
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奸巧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
【解释】
开口说话,诚信为先,答应他人的事情,一定要遵守承诺,没有能力做到的事不能随便答应,至于欺骗或花言巧语,更不能使用!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说话要恰到好处,该说的就说,不该说的绝对不说,立身处世应该谨言慎行,谈话内容要实事求是,所谓: 词,达而已矣! ;不要花言巧语,好听却靠不住。奸诈取巧的语言,下流肮脏的话,以及街头无赖粗俗的口气,都要避免不去沾染。
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 事非宜 勿轻诺 苟轻诺 进退错 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
彼说长 此说短 不关己 莫闲管
【解释】
鸟
唐代:白居易
谁道群生性命微?
一般骨肉一般皮。
劝君莫打枝头鸟,
子在巢中望母归。
【诗文解释】
谁说这群小鸟的生命微小,与所有的生命一样都有血有肉。劝你不要打枝头的鸟,幼鸟正在巢中等候着母鸟回来。
【诗文赏析】
诗人在诗中发出劝戒之声,劝导人们爱惜鸟类,表现出诗人的善良、仁爱之心。
附:少年天才白居易
唐朝有个写诗很多的少年天才——白居易。
白居易五六岁便开始作诗,九岁时对诗的声韵就非常熟悉。母亲是个慈爱、严格又有文化的妇女,充当白居易的启蒙教师。
不论白天还是黑夜,她总是拿着诗书教导儿子,不过,孩子毕竟是孩子也有偷懒的时候。这时,母亲不去打骂他,而是讲道理,督促他把漏下的`学习任务一点一点补上。
就这样,白居易渐渐养成勤奋学习的好习惯。
有一次,他拿着自己的几首新作,来到在当时很有名望的诗人顾况俯前,顾况漫不经心地瞟一下名帖,等他一翻开,眼神就像被磁石吸住,禁不住韵味十足的吟诵起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好哇,好!能写出这样诗句的人,想在任何地方住下去,都不是难事!快请进!快请进!”
看到写诗的人竟然是一位少年,就高兴的与他谈起作诗来,不知不觉的就谈到天黑!这一年白居易才16岁。
从此这个会写诗的少年天才的名字,一下子在长安城传开。
白居易写的诗,生动流畅,连没有什么文化的老婆婆都能明白。可是谁能想到,他那里是什“天才”,他学写诗花多大的心血啊。
【古诗山行的诗意】推荐阅读:
山行古诗的意思05-27
古诗《山行》说课稿10-12
山行的意思是什么06-11
杜牧山行拼音10-20
部教版山行06-12
杜牧《山行》说课稿10-27
山行原文翻译及赏析10-06
小学一年级语文《山行》精选备课教案07-22
《山行》教学反思(西师版三年级上册)10-12
古诗的题目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