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共同体集体备课

2024-09-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研共同体集体备课(精选8篇)

教研共同体集体备课 篇1

——泉州市奕聪中学初三化学备课组集体备课的实践与反思

泉州市奕聪中学初三化学备课组

杨新东

执笔

一、我们对集体备课的认识

备课是讲课的起始环节,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教师力求取得最佳讲课效果的先决条件。而集体备课就是一种合作,能改变原有备课模式,使组内教师资源共享,能取得较好成效的一种备课方式。一件事情备课组的几个人一起来分担,多个智慧突破一个难题,“一个好汉三个帮”,“三个臭皮匠,等于一个诸葛亮”。新课程的改革,对教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新教材、新的知识体系,教师对教研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之间的教研协作与成果共享也越来越迫切。仔细想想,现代的教育教学,靠一个人死打硬拼能行吗?眼界决定境界,境界决定思路,思路决定未来。自以为是,孤军奋战的时代已成为历史,现代的教育教学走的就是一条合作与创新之路,“一枝独秀不算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合作的魅力源于集体的智慧,在交流与沟通中,新的创新点被激发,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被付诸于实践,新的成绩就这样诞生。

二、我们的集体备课历程

1997年,我和师专的同学廖鹏生两人毕业后就来泉州市奕聪中学任教,都是新教师,没有老教师的帮、扶、带,但一起任教奕聪中学第一届初三化学学科教学的使命使我们联系起来。两人一起准备实验,一起研讨课堂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的突破,一起摸索辅导学生的方法,没有任何掩饰的集体备课就这样在我们之间进行着。这样的集体备课没有固定的地点,没有记录,也不存在中心发言人,但伴了我们一起不断成长。

2008年秋三校整合后,班级增多了、学生人数增加了、备课组的成员也由两人扩大到四人。为了克服学校整合初期的一些矛盾和困难,使教学成绩不因人数的增加而后退,我们选择了加强集体备课,在教学中发挥团体的力量。备课组成员通过学习同组教师先进的教学理念、驾御教材的能力、课堂的掌控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同组教师共同进步提高。

三、集体备课的一些做法

1、制定集体备课的制度和考勤制度 古人云“没有规距,不成方圆”,在学校教务处和教研室的大力支持下,2008年秋我们备课组就制定了切实可行的集体备课制度和考勤制度,为集体备课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制度保证。我们的备课制度实行的是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相结合的方式,既提倡资源共享,又注重突出个人特色.以达到互相交流,互相进步,互相提高的目的。考勤制度结合学校的考勤制度执行。

2、每学期结束前制定下学期的集体备课计划 为了减少工作盲目性,使工作计划有个提前量,从2008年秋季开始,每学期结束前,备课组长都会组织一次专题集体备课,主要讨论下学期的教学方向、重点研讨内容、教学时间的调配等宏观性的问题,再根据教材编排体系,制定好集体备课计划,让每个教师都心中有数。这样,每次集体备课都有目的性、针对性、实效性。

3、具体实施情况

(1)、搞好集体业务学习。组织本备课组教师学习新课标和考试说明,加强对教材、相

关教学理论及知识的学习力度,促进集体备课更有实效。

(2)、抓好集体工作,做到每章有主备教师,其他教师补充,协同合作,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交流教学方法。从2008年秋季开始,我备课组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将教材的九章内容分为四块,每个教师负责一块,集体备课时,该老师就是这一块的主讲教师。进行集体备课时,主讲教师先对该课题的教材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介绍自己的教学构思,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时数,教学设计等,并且提供练习及单元检测卷初样,其他教师进行补充、删减、初步形成教学设计预案。由于各个班的情况不尽相同,不同的教师也有自己的教学风格,经集体讨论后的教案只是一个柜架,真正的教学设计还需要执教者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根据本班具体情况来一次归纳、提升和再创造,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自己的教学个性,更好地适应自己学生的学情,达到一种共性和个性完美的结合。既吸收了集体智慧的结晶,又不在课堂上失去自己的风度或教学性格。在新课结束后,总复习时负责教师进行轮换,经过两学年的轮换,我们四位教师都把教材全部分析了,练习也编写了,极大的促进了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

当有重要活动时,更是全组共同参与。比如去年5月我校举行的科学文化艺术节,全组教师献计献策,共同组织,我们备课组的化学魔术表演极在地调动了学生的学生热情。又比如去年9月,在我校第一次举行泉州市初中化学教研活动,我的那堂课更是全组教师共同努力的结果。

(3)、鼓励督促同备课组老师之间互相听课、评课。在评价中,尽量多做纵向比较,即找出执教者本次教学较之以往教学更合理、更科学的地方;指出执教者在哪些方面有所创新,对其创造性的劳动予以积极的肯定;鼓励执教者尝试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并帮助其逐渐完善富有个性的教学方法。不管是评课者还是执教者,通过课堂体验,反思在教学中,哪些方法是更有效的,哪些地方处理不够妥当,通过反思,进一步提高对知识点的把握,和对课堂的掌控。人人都要以平等交流的方式,做到评中带学,达到“评一课、促多人、同提高”的目的。

(4)、结合我组承担的区级课题《信息技术背景下中学化学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研究》(已通过中期检查验收,被确定为区重点课题),以及我校练习校本化和初高中衔接教材校本化工程,本学期,在教研室的统一组织下,我校启动了练习校本化和初高中教学衔接教材校本化编撰工程,开发完善适应我校实际的练习和校本教材。所以本学期我们的集体备课又增加了新的内容,已经着手编写既适应泉州市中考,又能让学生到高中有继续学习化学能力的复习学案,5月份开始启动新课的校本化教学设计、学案及相关测试题。6月份开始与刚教完高三毕业班的教师一起编写初高中教学衔接的校本化教材,争取在8月份高一新生入学时投入使用,并不断完善。

四、对集体备课的一些思考

1、集体备课如何突破形式和时间上的束缚。我校对集体备课的管理相对规范,但在规范的同时又有很多形式上的东西。集体备课一定要采取“一说、二议、三定、四行、五修” 2 的方式吗?是否一定要“做到五备(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备教学程序)、体现好五点(每节课研究好知识点、能力点、重难点、教育点、及“自主、综合、拓展、创新”的渗透点)、做到五统一(统一目标、统一进度、统一训练、统一单元测试)”。我认为集体备课主要看效果,形式是次要的。

2、集体备课不只是主讲人的事情,每一个老师都要精心准备。要保证集体备课的效果,参与集体备课的每位老师都应认真备课,在主讲人提出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后,其他老师应积极提出自己的看法,如何突出重点,如何突破难点,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更利于学生的理解,更能提高课堂效率。通过集体备课可以使自己对学生传授的知识点理解更深刻,对教材把握的更到位,这就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参与某个知识点的讨论时,能开阔自己的思路,从而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3、初中化学的集体备课能否请高中教师也来参与?自从新课程改革以来,初高中的教学衔接问题就显得特别突出。我校是一所农村完中校,初中毕业的学生大多数都会到本校高中部继续学习,如果在初三上新课时就注意初高中的衔接问题,而不是过多地关心中考考什么,那么学生到高中学习衔接就更顺利了。

这是我们学校在集体备课中的一点经验,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在洪老师和大家的帮助下,能够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日常化,实用化。

教研共同体集体备课 篇2

一、加强集体备课管理, 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

1.强化校本培训, 增强教师集体备课的自觉意识

为提高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素养, 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 在极短的时间内尽快实现教师之间的有效整合, 学校最近几年都利用暑期, 对全体教师进行校本培训, 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 就是集体备课。通过开展关于集体备课活动的专题知识讲座, 进行学校《集体备课活动方案》实施的专项讨论, 使全体教师都能充分认识到在学校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之时, 在实施新的课程标准之际, 开展集体备课的作用和意义:集体备课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智慧, 弥补个体教学的不足, 取长补短, 提高教学的整体水平;可以将集体的智慧与个人的特长有机地结合起来, 共同提高。通过校本培训, 所有教师不仅掌握了集体备课的操作流程, 而且把集体备课提升为一种自觉的教学行为, 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集体备课中来, 务实求新, 使集体备课活动落到实处, 不断创新, 取得成效。

2.制定教研制度, 促进集体备课活动有效开展

没有组织制度保障的集体备课只能是流于形式, 为此, 我校专门成立和制定了“集体备课”的相关组织、制度。

(1) 分层领导, 各司其职。

课改之初, 我校就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 教学副校长为副组长, 教导主任和教研组长、年级组长为组员的“集体备课领导小组”。下设语文、数学、综合、艺术和信息技术5个教研组、12个备课组, 各教研组、备课组共同参与集体备课的管理和实施工作, 深入课堂调查、研究、指导, 为推进集体备课工作的开展保驾护航。另外, 每一名校级领导联系一个教研组, 包一个年级。学期初, 包级领导负责指导各组制订备课方案, 安排好组内整个学期的备课工作;日常坚持深入课堂听课, 指导科任教师开展集体备课、研讨等工作, 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期末做好各组集体备课等教研教学总结评价工作。

(2) 制度保障, 卓有成效。

我校的集体备课管理概括起讲主要为:“四定”、“两结合”。

四定, 一是确定了每周星期三为集体备课的集中交流研讨日, 上周二至下周一为一个备课周期。二是确定了集体备课四步流程和每备一课必须进行讨论交流的制度;三是确定了主备、辅备人的职责, 确定了包级领导检查制度和主持人制度;四是确定了集体备课的考核评价制度。我们对教师集体备课状况的考核主要从四方面入手:出勤及集体交流情况, 由各组备课组长考核;优秀教案评比, 主要考核备课组集体备课的质量;限时备课竞赛, 考核教师的业务能力;课堂听课, 考核教师对集体备课教案的使用及个性处理的情况。

“两结合”, 一是制度管理和人本管理相结合。 学校探索制度管理和人本管理相结合, 并逐步由钢性的制度管理向弹性化的人本管理转变的管理方式。我们集体备课的目的首要的是形成一份高质量的教案, 其次是减轻教师笔头抄教案的负担。我们还提出只要有益于这个目的的任何形式我们都不反对。包括集体备课的过程资料, 我们不做硬性要求。在主备人的备课量上, 我们放手让备课组自行决定, 一周的教学内容可以是组内教师自行申报决定, 也可以由备课组长协调安排。每学期学校还进行备课竞赛和评选最佳备课组等激励活动。二是集体备课和师资培训相结合。 集体备课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相互吸取的过程, 这本身也是一种师培的过程。我们主要抓以下两点:

第一, 备课理论研讨。

各备课组除周三的集中备课研讨外, 形成了随时交流、随时研讨的习惯, 在每次集体交流中, 教师们不仅讨论备课的教案, 还就教师的困惑反思或备课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式的研讨, 将集体备课真正纳入我校的校本师资培训工作之中。

第二, 课堂教学案例研讨。

每学期各教研组集中两周时间分段开展互相听课、研课主题活动。活动本着“人人参与, 个个受益”的原则, 组中教师人人坚持参与备、上、听、研系列活动。具体操作中, 首先由教研组以年级段为单位确定了交流研讨的主要问题。 其次, 在集体备课、个人加减后分头上课, 听课教师在认真听讲的基础上做出书面记录, 课后再由授课者谈设计理念、课堂实施得失及有关反思等, 然后集体研讨。在研讨会上, 教师们从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过程、效果等各个方面各抒己见, 共谈得失, 从而使活动突出了全面、扎实、有效等特点。

二、改进集体备课方式, 凸显校本教研实效

概括起来, 我校的集体备课流程共分如下四步:

1.钻研教材, 个体初备

学期初, 各备课组根据教学计划, 确定每周集体备课中心发言人, 每次集体备课的内容就是下周的教学内容, 主备人要围绕思考提纲将主备的教学内容深入吃透, 梳理出教学内容的知识点和教学目标, 确定好教学的重难点。并就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做深入的思考和设计, 然后形成交流意见。辅备人在集体交流前必须将教材研读通晓, 理清教材的知识体系, 梳理出教学的知识点, 并初步考虑相应的教学设计。无论是主备人还是辅备人都要在初步设计的基础上, 列出你的困惑和疑问, 以便交流时供大家重点讨论。

2.中心发言, 集思广益

集体备课研讨时交流的内容主要有两项:一是先由主备人围绕自身钻研教材、调研学生、资源利用等备课的各环节逐一抛出自己的理解、观点、设计及有关理论依据。然后由组内教师共同研讨、集体交流, 各抒己见, 补充完善。最后由主备人根据备课组的意见, 精心设计教学预案, 力求规范、科学。二是由主持人组织大家就备课时的困惑或上周教学实践的反思等选择一到两个话题, 组织大家讨论交流。备课交流时, 针对不同的主备人备的课及重点非重点的教学内容我们做到区别对待。集体交流在形成共同教案的同时, 还就教师个体备课的困惑或教学实践的反思共同讨论。力争每次集体备课既形成备课教案, 又能解决或探讨教学中的一些热点难点的问题。

3.形成预案, 二次备课

集体交流之后, 主备人综合集体的意见和智慧, 在个人初备的基础上形成教案。为了保证教案及时印发到辅备人的手中, 学校规定, 集体备课的教案至少要提前两课时复印到辅备教师手中。为了使集体备课做到共性与个性的完美融合, 我们认真抓好个性设计与反思这个关键环节, 学校规定每位教师特别是辅备人拿到教案后都要根据自己的个性情况, 对集体备课的教案作深入的推敲、斟酌。 二次备课的方式可以是旁注、圈点, 可以是知识点的解说、教学方法的更换, 也可以是一个小教学环节的调整, 一个大教学板块的变动, 或者是一个教学步骤的细化。总之, 要使教案成为教师教学智慧、教学个性的充分体现。

4.教后反思, 理论提升

教案实施后, 教师还要就实施过程中的启发、瞬间的灵感、困惑等反思记录下来。这些困惑、心得正是我们教师业务能力前进的每一个阶梯。此外, 我们还鼓励教师之间, 尤其是同一备课小组的教师之间 (对教学内容更熟悉) 互相听课、评课。在评价中, 尽量多做纵向比较, 即找出执教者本次教学较之以往教学更合理、更科学的地方;指出执教者在哪些方面有所创新, 对其创造性的劳动予以积极的肯定;鼓励执教者尝试使用多种教学方法, 并帮助其逐渐完善富有个性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对年轻教师, 更应讲清原因, 让其真正理解“为什么这样做”, 同时感悟出“怎么做”。总之, 不管是评课者还是执教者, 人人都要以平等交流的方式, 做到评中带学, 达到“评一课、促多人、带一方”的目的。

三、整合集体备课资源, 开创教研工作的新局面

集体备课的开展, 增强了教师间的合作意识, 凝聚了教师的工作合力, 营造出了良好的教学研究氛围。使教师有时间和能力接受新的信息, 掌握教改动态, 引进先进教育理念;使教师之间改变过去“闭门造车”、“单打独斗”的备课方式, 将个人的智慧和特点展现出来, 大家群策群力, 在交流讨论中弥补个人的不足;在倾听、吸纳他人意见的基础上, 学会协作和分享;在互动中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 提高了工作效率, 全面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

1.提升了学校办学品位

集体备课活动的有效进行, 极大地调动了教师教研、教学的积极性, 使所有教师在竞争中加强合作, 在合作中体现竞争, 整体提高了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提升了我校的办学声誉。学校连续几年被评为县“双常规管理先进单位”;学生成绩在全县素质测评中位居城区小学前列;在已结题推广的省级课题《构建生活作文体系, 体现学生个性的实践与研究》的带动下, 学校教科研蔚然成风。现还有16个市、县、校级课题正在研究之中, 这无疑与我校集体备课的积极开展密切相关。

2.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

集体备课的开展, 真正把教师从繁琐、应付性的劳动中解放出来, 实现了由过去的“劳苦型”到“创新型”的转变。真正做到了“备”而不是以前的“写”, 更注重了“研”与“探”, 使教师的教研教学等综合素质得以迅速提高。近年来, 我校先后涌现出了国家级、省级骨干教师, 省级教改先进个人, 省、市、县级教学能手, 教改先进个人共29名;教师在省、市、县各级各类教研教改等活动中承担公开示范课60余节;教师论文在各级各类刊物或征文活动中, 发表或获奖260多人次……这一切都得益于集体备课的有效开展。

体育教研组集体备课有效性探究 篇3

【关键词】体育;集体备课;实效

一、前言

教研组进行集体备课的主要目的是让教研组内的全体教师就体育教学中的某一教材或者是某些具体内容进行讨论与研究,让每个教师的业务水平及经验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发挥与交流,以刺激教师的固有思维在与其他人的各种不同思维的碰撞中获得新鲜的元素和更多的灵感,最终提升教师对于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能力,继而使个人和整个教研组的体育教学水平能够更加的高效。

二、集体备课的误区

1.集体备课代替个人备课

第一个是教师将集体备课单纯的看成是多个人一起现场备课,集体备课应该是建立在教师事先独立备课的基础之上的,只注重集体的讨论而忽视个人的独立思考,这样的集体备课是“取巧”的集体备课。

另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集体备课形式是由教研组长指定一个教师为主备人,然后大家根据这位教师的教案来展开讨论,这是一种只针对某一个人的集体备课,其他人由于缺少了独立备课这一基础部分,所以从集体讨论中所获得的体会是远不及主备人的,这是一种低效的集体备课。

2.集体备课形式大于内容

一些教研组在进行集体备课的时候,出谋划策与参与程度最深的总是特定的、个别的教师,其他的教师仅仅是出席一下走个过场,处于一种“参与”的状态,这样的集体备课可谓是“形式大于内容”。

3.集体备课缺乏反思

在上一次的集体备课完成之后,下一次的集体备课的内容又是另外一项教学内容,在两次集体备课之间缺少有机的联系,这样的缺乏连续性的集体备课使部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产生的疑问以及获得的体会不能够得到及时的解决与交流,因此也就很难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相应的教师的教学能力也就很难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三、创设平台,提升备课实效

1.解说与讨论

其实施步骤如下:教研组长在进行集体备课之前,先指定一个具体的教学内容,让每个教师事先进行独立备课,在进行集体备课的时候再让每个教师对自己的备课内容进行概述式的解说,教研组长将每个教师所备的重点内容进行归纳分类(教师的备课不可能完全相同也不可能完全不同)后随即组织全体教师就每一类型的教学设计展开讨论。

例如 :在进行“接力跑”教学内容备课的时候,甲教师的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是先讲解接力棒的传接方式,然后将学生分成四组在直道上进行尝试练习,待初步熟练之后进行完整的4*100米接力赛跑。

乙教师的教学设计主要内容是首先通过奥运会男子4*100米接力赛的图片进行教学内容的导入,然后对学生进行“如何传递接力棒”的提问,从学生的回答中筛选出“上挑式”与“下压式”两个最正确的答案,就学生的答案进行进一步的讲解与示范,最后将学生分成四组,让学生在直道上进行“传接棒”的练习。

丙教师的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是开始就让学生拿起接力棒进行4*100米接力赛跑,然后根据学生在接力赛跑过程之中所出现的得与失与学生一起进行接力跑内容的总结和归纳,在形成统一意见之后再一次进行4*100米接力赛跑。

在全体教师对这三种教学设计进行了讨论之后,这三位教师在保留各自设计内容的主要框架的基础之上又各自对自己的教学设计的细节部分做了一些修改与完善,整装齐备之后静待下一环节的进行。

2.实践与观摩

根据上次集体备课中形成的教案,教研组长在下一次的集体备课活动中设置了“擂台”,即让这三位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分别开设一堂研讨课,并组织组内其他教师进行听课。

三位教师分别根据各自的教案上了一堂研讨课,在研讨课中出现了许多备课中未曾考虑到的情况。例如在甲教师开设的研讨课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够,最为明显的就是学生的练习密度过低;乙教师开设的研讨课效果较好,课堂组织有序,对于教学重难点的达成与突破也比较理想,唯一不足的是没有设计完整的4*100米接力,学生普遍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丙教师开设的研讨课气氛非常活跃,学生的学练积极性也非常高涨,但是在课堂组织上比较凌乱,场面有点失控,无效教学时间过多,以至于在解决教学重难点的时间上略微有些不足。

3.反思与总结

观摩完三位教师所开设的研讨课之后,教研组长组织全体教师就研讨课中所出现的种种情况来展开思考与总结。

首先是由三位上课的教师对各自的授课进行简要的自我评价,自我评价的重点部分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指出这一节课中自己认为最为满意的部分;第二是指出自己最不满意的部分;第三是说出自己在授课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超越教案本身的想法。

其次有其他观摩的教师进行评价,评价的重点部分由以下几点:第一点是这节课中最值得我借鉴与学习的部分;第二点是这节课中最值得我吸取教训的部分;第三点是就某一具体教学部分说出自己的教学方法。

最后,由教研组长进行归纳与总结,以三位授课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实际以及教学反思总结等三部分内容为参考,与全体教师共同挑选出其中的最为优质的教学设计,经过合理整合之后形成一个集全体教师教学智慧在内的最优教学设计,保存在集体备课文件夹内,以供全体教师学习和研究。

四、结论

这种方式的集体备课,有效避免了在集体备课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一些弊端,通过这些实践,无论是教师的教学设计水平还是授课水平或是评课水平,都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王晓辉. 提高体育课有效性的策略. 考试周刊 ,2012, (13)

[2] 刘海涛. 在推行新课改过程中如何做中学体育教研组长. 新课程(上) , 2012, (01)

[3] 陈德校, 佘开云, 王文广, 曾菊林. 集体备课有效性研究结题报告.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 2012, (03)

[4] 赵永勤. 集体备课三结合. 中小学电教(下) , 2012,(01)

[5] 郑玉国, 李春才. 集体备课应该注意的问题和常见误区. 新课程(下) , 2012, (01)

集体备课教研活动总结 篇4

一、统一思想认识,研究教材

我们达成以下共识:

1、不是纯粹地去教这本书,而是用好这本书去教好学生。

2、认识语言学习的规律:大量输入,少量输出。

3、大胆实践“三段八环节”新课堂教学模式。

二、落实已定计划

开学初我们制定了包括教学活动,课外活动,学生技能活动等多项活动和教学计划。从开学的新课到期末的总复习,我们都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各位老师分工明确,各负其职。一学期下来,我们备课组成员间团结、学习与互研,狠抓计划落实工作。

三、备课组的具体工作

1、集体备课,共同探讨教学重点,难点,课时分配,教学目标和任务。

我们备课组严格按照学校要求,做好常规工作和集体备课工作,每次集备都实实在在,有主备人,有具体内容,尽量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给优等生、进步生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共同探讨教学重点,难点,课时分配,教学目标和任务。既集合了大家的力量、才智和经验又加强备课组教师的团结,充分体现了合作的团队精神。总之,集体备课不流于形式,更注重内容与实效。

2、固定时间,固定地点。每周一上午第二节是我们集体备课时间,集体分析讨论相关的教学内容,在汇集大家共同思想智慧的基础上,发挥群体优势,弥补个体不足。中心发言人必须说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流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其他的教师给予补充或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3、集体备课的统一。由于教师之间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差异,因此我们在集体备课时强调四统一:统一进度、统一教案、统一作业、统一教法,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每一位教师的长处,把个人教学中可能出现的不足降低到最小。

4、集体备课的拓展。在集体备课过程中,我们一方面深入认真研究教材,使每位教师了解教学内容、教学任务、教学要求,另一方面,认真分析我校学生实际情况,确定适合我校学生学习的教法。

5、积极参加听评课。备课组一直以来都深入课堂,听评课。在评课过程中提高彼此的教学水平和能力。对本组教师教学有新意的方面进行肯定且推出本组观摩、研究课,以供大家共同研究探讨。

6、备课组强调抓好教学常规。对学生作业要求,强调老师们都应给给批语、多鼓励学生;加强对学生进行辅导,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及时辅导,对其作业进行面批,应力争在40分钟内产生最大效应。

四、教研教改方面

一学期来,备课组积极开展教研教改活动。对“三段八环节”的教学模式不断探索,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本组老师都轮流展示了“三段八环节”的探讨课。在英语课堂内外落实小组合作学习。我们备课组的老师们积极学习各项课改资料,透彻了解课改信息,争做课改先锋并彻底、认真地贯彻下去。

五、其它方面

1、共同探讨制订月考、期中测试、期末测试的内容和计划。严格做好平时测试及质量检查,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考试力求正式,公开、公平,让学生通过测试发现问题,提高自己。

2、搞好英语组特色教学活动,开设英语选修课和卓越学院,极大地提高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3、积极参加学校教研组教研活动及校外教研活动。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我们备课组成员将认真学习教学新方法,提高业务水平。同时加深教学研究,实现课后反思。

4、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我们培优的主要思路是:课堂上拓展学生知识面,加强基础知识与交际运用能力的训练;对个别突出的学生进行单独辅导;注重对优生情况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多沟通、多鼓励、多关心、多辅导。我们补差的基本思路是对书本基础知识点进行过关;抓住差生的注意力,注意培养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努力培养他们的英语学习方法;多沟通、多鼓励、多关心、多辅导。

集体备课教研组活动制度 篇5

集体备课是各位教师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有效举措,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为确保我校教师集体备课得到切实有效的实施,依据我校实际情况,特制订集体备课制度如下:

一、集体备课以教研组为单位,教研组长为主要负责人,组织本组教师,开展活动。

二、对于集体备课活动,每位教师必须及时参加,对于没有参加活动者,教研组长做出说明。

三、体备课活动中每位教师都要对确立的备课课题中的目标实施认真分析、讨论,运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设计出具体的措施。

四、集体备课要体现对学生全面目标的培养,要有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情感与价值关的目标体现。

五、每期教研组的集体备课都要做详细记录,上报教导处。

教师集体备课活动与期末量化挂钩。

平顶山市第三十一中学

体备课制度

平顶山市第三十一中学

教研组活动制度

平顶山市第三十一中学

教研组活动制度

教研组是学校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教研组活动是教师相互学习的主要途径,为了我校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为确保教研组活动的顺利开展,特制订具体制度如下:

一、教研组长是教研活动的主要负责人,教研组长要对每次活动的时间、地点、参加者及活动内容作详细记录。

二、教研组活动之前,教研组长要确定活动主题及活动方案,使活动顺利开展。

三、教研组活动内容要充实,要涉及到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在活动时要充分发扬民主,各抒己见,教研组长要做好记录。

四、教研组长要做好每期本组的活动安排并负责检查教师对学习内容记录情况。

五、教研组活动每两周一次,每期不少于10次。

六、教研组活动与量化考核挂钩。

小学数学教研组集体备课计划 篇6

一、指导思想

集体备课的目的是让教师就某一教学内容进行讨论与研究,发挥集体的智慧,预期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更多的火花,帮助教师加深对教材的分析理解,拓展教学思路。“集体备课”必须立足个人备课的基础上,以学科备课组为单位进行,要在充分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前提下,集体商讨教学方法,共同研究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同时要兼顾学生的基础和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集体备课”的具体要求及步骤

1、要求:“集体备课”离不开教师的全员参与和共同研讨,他要求同科或相关学科的教师为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和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通过相互讨论、集体研究等形式制定出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方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执教者还要再次进行归纳、提升和再创造,更好地体现自己的教学个性,适应自己学生的学情。使教学过程真正达到最优化,既发展了学生,又成长了教师。

2、实施步骤:

(1)“集体备课”的基本程序是:个人粗备——集体备课——个人细备。备课组要实行双周集体备课。每单元确定一个中心发言人。(2)中心发言人在“集体备课”前要深入钻研教材和大纲,反复阅读教学参考书及有关资料。“集体备课”时详细介绍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及前后联系,单元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材重点难点,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方法,每课课时分配,作业与练习配备,教学方

法的设想等。

(3)组内每位教师要积极参与“集体备课”活动,各抒已见,充分讨论,统一认识,实行教学上的“五统一”。活动结束后,备课组员要认真做好活动记录。

(4)“集体备课”的具体要求是:“三定”、“五统一”,同时注意搞好“五备”,钻透“五点”、优化“两法”、精选“两题。

三定:定单元集体备课课题,定中心发言人,定单元教学进度。五统一:统一单元教学目的,统一教学重点、难点,统一课时分配和进度,统一作业布置和三维训练,统一单元评价测试。

五备:备课标、备教材、备教学手段、备教法、备学法。五点:重点、难点、知识点、能力点、教育点。两法: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两题:课堂练习题和课后作业题。

3、“集体备课”时,除中心发言人作主题发言外,其他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教学设想并阐述理论依据,经过“争鸣”,形成比较一致的意见和实施教案。各位科任教师在这一教案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教学风格,进行实施、总结和反思,最终形成对某一教学内容的最优秀的教学设计。

2016-2017学第一学期

小学数学教研组集体备课计划

教研共同体集体备课 篇7

[教材研读与备课讨论]

(一) 教材研读

《最后一头战象》是人教版课程标准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七组的一篇精读课文。第七组课文的单元主题是“人与动物”。课文记叙了曾经在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最后一头大象嘎羧, 自知生命大限已至, 便再次佩上象鞍, 来到打洛江畔缅怀往事, 凭吊战场, 最后在埋葬着战友们的“百象冢”旁刨开一个坑, 庄严地把自己掩埋的故事。这个故事可读性强, 谁都会为那头英雄大象的善良忠诚、重情重义所感动。

课文篇幅较长, 但是条理清楚, 线索清晰, 适合让学生浏览, 可以借此对学生进行“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的训练。同时, 本文语言优美, 描写生动细腻, 笔触中满怀深情, 这也是本文的表达特点, 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习和借鉴。

(二) 备课讨论

我们钻研了教材, 研究了学情, 但是下列几个问题是本篇备课时必须回答的。

【备课思考一】本课篇幅长, 如何做到长文短教?

俞帼英:对于长文, 可以采取“直奔中心”法。本文虽然有多个感人的细节, 但在教学时我们可以从整体入手, 让学生通过读文整体感悟, 直接触及中心正题, 抓住重点段落进行研读, 放弃逐字逐句的讲解。这样可以节省教学时间, 做到长文短教。

彭宇:对于长文, 通常可以采取“抓主舍次”法。像《最后一头战象》这篇长文, 在设计的时候, 我们应该找出文章的线索, 理清文章的结构, 通过仔细研读后抓住主要的教学目标组织教学, 做到突出重点而不面面俱到。就这节课来说,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方面, 从整体上理清文章的脉络, 概括出四个场景, 以此为线索, 抓重点场景讲析;第二方面, 抓住文章表现出的几种情感, 以朗读为主, 在读中体会战象的品质, 从而感受语言文字的生动优美。

肖颖:你们都从课文本身来说如何长文短教, 我琢磨着可不可以反其道而行之, 我们不管课文的长短, 而从学生在一节课中能获得多少去思考教材的教学点。因为无论课文有多长, 无论有多少教学的“点”可以去选择和利用, 但是一节课只有40分钟, 我们不能每个点都去挖掘使用, 只能选择有效的少数的“点”来教学。这些点就应该是学生在40分钟内能发展的、适合发展的、必须发展的“点”。

潘娜:过去, 听别的老师说过“一课一得”, 当时以为这样的要求过低了, 其实这是一种务实的教学态度。我们先让学生扎扎实实地有了“一得”, 再追求“第二得”“第三得”……一节课教学目标的选定, 教学点的挖掘选择, 可以借肖老师刚才说的话, 选择学生“能得的”“适合得的”“必须得的”去确定, 这样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还会好一些。

【备课思考二】教学本课, 学生应该有“几得”?

肖颖:教学本课, 学生应该有“几得”?这正是我十分困惑的。那我们看一看, 哪些目标是本课教学“能得的”“适合得的”“必须得的”目标呢?

俞帼英:我认为“第一得”应该是学生通过浏览获得的速读能力。因为这是长课文, 最适合训练学生浏览和复述训练, 而且文章理解并不难, 条理也清楚, 相信也是学生“能得的”“适合得的”的目标。本单元的导读 (教材113页) 明确提出了“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的要求, 可见速读训练很有必要。

潘娜:我觉得浏览课文复述课文的目标对于六年级太简单了一些, 作为“第一得”的目标未免太低了。对于六年级来说, “第一得”的目标至少应该提升到“能通过朗读深入体会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的目标上。

肖颖:我看还要注意教材后面的练习提示。比如作者对嘎羧动作、神态的描写细致入微, 将嘎羧的灵性刻画得淋漓尽致, 课后练习就要求我们要引导学生体会, 并且通过“小练笔”去学习这种通过动作、神态描写反映内心活动的写法。

彭宇:我本来要说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训练目标也要注意, 但是现在说出来似乎感觉目标又显得比较多了。是不是可以不管基础目标呢?我看也不行。

【备课思考三】本课是精读课文, 精读课文需要“详教”, 而本课又是“长文”, 长文又要求“短教”, 这对矛盾如何处理呢?

彭宇:哦, 对了, 我也发现这样一个难题:这篇文章是精读课文, 并不是略读课文, 按我们刚才讨论的抓主舍次法是不是不符合精读课文的教学要求呢?

俞帼英:这是特殊情况, 因为教学时间所限, 我们只能选择主要的部分来教学, 不可能处处都精细地教学。

潘娜:精读是一种教学思想和方法, 并不是每个环节都要精细地咀嚼, 我们完全可以选择主要的部分来进行“精读”教学, 这不就解决这个问题了吗?

[形成教案并首轮试教]

23.最后一头战象

(首轮备课教案, 肖颖老师试教)

教学目标

1.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埋葬、阵亡、久别重逢、横遭不幸”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

3.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 能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与同学一起探究解决。

4.学习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 感受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

教学重点

训练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 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练习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并通过入情入境的品读, 感受课文饱含深情的语言, 体会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感悟, 感受作者通过对嘎羧行为、神态的具体描写, 突出嘎羧的高尚情怀的表达方法, 并进行小练笔。

教学准备

1.了解作者的相关资料、写作背景。

2.了解大象的相关资料, 可以搜集其他关于大象及人与动物的故事。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交流对大象的了解

1.同学们谁来说说大象都可以为人们做些什么呢? (生自由发言)

2.是啊, 大象可真是人们的好朋友, 可以为人们做这么多事情, 但是, 你听说过大象还能帮助人们战斗吗?这样的大象叫战象 (板书:战象) , 今天咱们一起认识一头经历过战斗洗礼的最后一头战象。 (补充完整课题:最后一头战象)

3.齐读课题, 简要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学生围绕课题质疑。

二、速读课文, 了解大意

1.快速阅读全文, 思考刚才的质疑, 可在书上进行勾画。

2.学生阅读后解决简单的问题。

3.指名说一说课文写了战象的哪些事情。

根据学生的回答, 归纳为:英雄垂暮———重披战甲──凭吊战场──庄严归去。

三、再读课文, 理解字词, 扫除障碍

1.默读课文, 边读边勾画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或者你喜欢的语句, 也可以在旁边写出自己的体会。

2.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字词或句子。 (如:浴血搏杀、泣不成声……嘎羧为什么不搬东西, 整天优哉游哉的?)

3.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

4.自己阅读感悟后, 小组再合作研读:交流感受特别深的地方, 提出不懂的问题讨论解决, 准备汇报。

四、抓住重点, 深入体会

(一) 走进象心, 感悟象情

师:我们知道了嘎羧的生命走到了尽头, 它又披上战甲走上了归途, 来到了昔日的战场凭吊亡友。 (板书:凭吊战场) 我们来重点学习“凭吊战场”这部分。

1.请大家默读课文14~16自然段, 提出疑问, 然后联系上下文思考。

2.同桌交流问题, 互相帮助学习。

3.全班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 重点帮助学生解决以下几个疑问, 并适时引导。

(1) 它凝望着江面, 它到底看到了什么?为什么要久久凝望? (因为它仿佛看到了自己的亲人, 所以它要久久凝望。因为它很思念亲人。)

师:请你读出思念之情。

(2) 它为什么要对石头亲了又亲? (因为这儿是它昔日的战场, 这儿发生过太多的故事, 让它想起了往事。它可能把这块石头当作亲人了。)

师:是啊!在它的心中这不是一块冷冰冰的石头, 而是有情感的亲人呀, 分别了二十六年, 再见面时怎能不亲了又亲!请带着你的体会去读。

(3) 它为什么吼叫? (它在呼唤自己的亲人:“亲人啊, 我来了, 你们在哪儿啊?”它在倾诉自己的思念:“亲人啊, 二十六个春秋我无时无刻不在想念你们呀!”)

师:把你的思念带入文中去读。

(4) 为什么嘎羧的身体发生了变化? (因为它回到战场心情很激动)

师:能不激动吗?同学们, 嘎羧整整二十六年呀, 这是一个漫长的岁月呀, 当它遇到委屈时, 可以像你们一样找妈妈诉诉苦吗?伤心时可以像你们一样找朋友谈心吗?

生:不能!

师:因为它是——— (师手指课题)

生:最后一头战象。

师:它只能把二十六年的思念、伤心、孤独深深地压在心底。可是此时此刻再回战场, 水还是那水, 石还是那石!可亲人何在?它的情感还压抑得住吗?你的情感还压抑得住吗?来, 让我们用心去读。女同学读第一句, 男同学读第二句, 全班一起读第三句。

师:留在你心中的嘎羧是什么样的? (诚实善良、重情重义)

(师板书“诚实善良、重情重义”, 生齐读板书。)

师:嘎羧离开了战场, 来到百象冢, 这是埋葬他战友的地方, 这一段文字非常感人, 请大家默读课文, 画出让你深有感触的句子, 多读读, 写出体会。

(二) 学习写法, 尝试练笔

1.师:嘎羧伫立江滩回想往事的情景, 十分感人。想一想这些部分为什么能感动人, 作者的写法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

2.学生再次分组讨论。

3.全班交流,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善于刻画嘎羧行为、神态细节的表达特点。

4.学生充分想象:此时此刻, 嘎羧内心的感受是什么?想好后, 互相交流, 然后再写下来。

5.全班交流习作片断。

(三) 学生自由选择其他场景进行朗读体会, 然后交流

五、拓展学习, 布置作业

1.作家沈石溪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自己说的话。

做至情至性的人, 发感人肺腑的文字, 在强者面前不示弱, 在弱者面前不逞强。淡泊名利, 多做实事, 这就是我作文和做人追求的境界。

小说写的是动物, 折射的却是人类的情感, 因此想引发人类更多的思考。

2.沈石溪还有更多这样的作品, 当你去阅读他的作品时, 你会发现动物像我们人类一样有着爱情、亲情、友情, 像我们一样竭尽全力地生活着, 奋斗着, 直到走完自己的一生。希望你们去读更多他的作品, 去学习、去思考。

3.课外作业。

(1) 朗读课文, 用简洁的话复述课文。

(2) 抄写文中的生字和词语。

(3) 动物小说写的是动物, 折射的却是人类的情感, 它能引发人类更多的思考。让我们课外去阅读《斑羚飞渡》, 然后互相交流感受。

[教者感悟与同伴互动]

肖颖:试教结束了, 我觉得整堂课基本上做到了教什么心中有数, 原来那种遇到长课文就像蚂蚁啃大象———不知道从哪里下口的问题算是基本解决了。但是, 我觉得上得并不轻松, 学生在长文中到底有几得, 我还是很怀疑。有些问题是课前根本没有想到的, 比如概述课文居然会“卡壳”。当然, 旁观者清, 还是请大家多多批评。

讨论一:学生浏览课文后概述课文主要内容的环节为什么会“卡壳”?

肖颖:在备课时, 我以为六年级学生对浏览课文, 然后快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进行复述并不难, 但是实际教学中, 学生都比较吃力, 看来对学生估计过高了。

潘娜:我也高估学生了。现在看来, 这篇课文篇幅很长, 学生若要齐读完, 需要6分钟左右, 要学生快速地概括主要内容确实有难度。

彭宇:我觉得教师方法引导也有问题。对于长文, 如果我们先理清文章脉络, 梳理出四个片断, 再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学生还会“卡壳”吗?

俞帼英:应该不会了。有了这样的过渡性训练, 学生在阅读长文的基础上复述, 在复述的基础上概述, 在概述的基础上, 再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就不会那么难了。

讨论二:长文短教后, 总感觉缺乏教学的完整感, 总感觉学生的体会不深, 该怎样看待?

彭宇:本课引导学生体会了四个场景片段, 这是从整体上感受战象的高尚情怀。看来整体感是不应该存在问题的, 从深度讲, 抓住重点部分去深入分析体会, 深度也是有的。但是我们仍然感觉学生的体会缺乏深度, 这主要缘于“战象”的年代离学生太遥远, 学生的心理感受不丰富。如果课前搜集资料做得更好一些, 铺垫工作先做好, 课上学生的体会也许就不一样。当然, 如果时间允许, 可以再引导学生体会体会其他场景, 这样整体感会更强一些。

肖颖:对, 你说到我的问题了。学生到了高年级, 语文的学习习惯更显得重要了, 预习习惯没养成, 预习不到位, 遇到这样的长文, 学生到课上才去初读, 才去了解字词的意思, 等把字词意思弄清楚, 教学就要结束了, 你再好的教学设计都成了瞎子点灯———白费蜡。下次上课时, 我们要落实课前预习的工作, 用心设计预习作业, 不但要注意查阅必要的资料, 还要解决基本的字词障碍。这样, 教学设计就可以改一改, 把课上的字词教学部分主要改为预习检查, 节省出来的时间可以作其他工作。

讨论三:“小练笔”效果不理想, 不能通过对大象动作、神态的描写反映其内心活动, 这是什么原因?

肖颖:在试教中, 我发现学生的练笔, 对大象的关注不够, 观察欠细致, 学生普遍写不下去。探究课后“小练笔”的用意, 是想让学生能掌握作者通过描写动作、神态反映内心感受的写法, 但题目要求却将学生拘泥于远离其生活实际的较死范围内。实际操作时, 可改改题目。

俞帼英:改题目没有必要, 教师的指导才重要。学生写不下去, 主要原因是体会不深刻, 没有体会到这是最后一头战象, 没有进入最后一头战象的内心世界。如果前面的教学改进了, 学生的体会加强了, 再加上教师给予必要的审题引导, 调动学生自己的情感体验, 学会设身处地地去理解想象, 学生的课内练笔效果应该会更好一些。

[二次备课并全组上课]

《最后一头战象》 (二次备课教案, 全体老师执教。)

教学目标

(同前)

教学重点

(同前)

教学难点

(同前)

教学准备

课前落实预习任务, 包括了解作者及大象的相关资料, 搜集其他关于大象等动物与人和谐相处的动人故事。通过查词典等方式, 认识和了解本课的生字和词语。读熟课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交流对大象的了解

1.同学们, 谁来说说大象都可以为人们做些什么呢? (生自由发言)

2.是啊, 大象可真是人们的好朋友, 可以为人们做这么多事情。但是, 你们听说过大象还能帮助人们战斗吗?这样的大象叫战象 (板书:战象) 。今天咱们一起认识一头经历过战斗洗礼的最后一头战象 (补充完整课题:最后一头战象) 。

3.齐读课题, 交流对作者及写作背景的了解。

二、检测预习情况, 落实字词基础知识

1.同学互相检测生字生词的认读情况, 然后教师抽测。

2.自由读课文, 同桌互听, 检测读音正确情况。

3.提出预习中没有理解的词句, 对典型的疑问由师生共同解决。

三、速读课文, 了解大意、理清脉络

1.快速阅读全文, 想想课文主要写了战象的哪几件事情?指名说一说。

根据学生的回答, 归纳为:英雄垂暮———重披战甲 (再见象鞍) ———凭吊战场———庄严归去 (葬在百象冢) 。

2.根据上面的提纲, 概述课文主要写了些什么?

3.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试着用简洁的话说一说。

四、学生自读, 质疑问难

1.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

2.自己阅读感悟后, 小组再合作研读:交流感受特别深的地方, 提出不懂的问题讨论解决。

五、重点研读, 深入感悟

(一) 走进象心, 感悟象情

师:我们知道了嘎羧的生命走到了尽头, 它披上战甲走上了归途, 它来到了昔日的战场凭吊亡友。 (板书:凭吊战场) 我们来重点学习“凭吊战场”这部分。

1.请大家默读课文14~16自然段, 提出疑问, 然后联系上下文思考。

2.同桌交流问题, 互相帮助学习。

3.全班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 重点帮助学生解决以下几个疑问, 并适时引导。

(1) 它凝望着江面, 它到底看到了什么?为什么要久久凝望? (因为它仿佛看到了自己的亲人, 所以它要久久凝望。因为它很思念亲人。)

师:请你读出思念之情。

(2) 它为什么要对石头亲了又亲? (因为这儿是它昔日的战场, 这儿发生过太多的故事, 让它想起了往事。它可能把这块石头当作亲人了。)

师:是啊!在它的心中这不是一块冷冰冰的石头, 而是有情感的亲人呀, 分别了二十六年, 再见面时怎能不亲了又亲!请带着你的体会去读。

(3) 它为什么吼叫? (它在呼唤自己的亲人:“亲人啊, 我来了, 你们在哪儿啊?”它在倾诉自己的思念:亲人啊, 二十六个春秋我无时无刻不在想念你们呀!)

师:把你的思念带入文中去读。

(4) 为什么嘎羧的身体发生变化? (因为它回到战场心情很激动)

师:能不激动吗?同学们, 嘎羧离开战场整整二十六年了, 这是一个漫长的岁月呀。当它遇到委屈时, 可以像你们一样找妈妈诉诉苦吗?伤心时可以像你们一样找朋友谈谈心吗?

生:不能!

师:因为它是——— (师手指课题)

生:最后一头战象

师:它只能把二十六年的思念、伤心、孤独深深地压在心底。可是此时此刻再回战场, 水还是那水, 石还是那石!可亲人何在?它的情感还压抑得住吗?此时你的情感还压抑得住吗?来, 让我们用心去读。女同学读第一句, 男同学读第二句, 全班一起读第三句。

师:留在你心中的嘎羧是什么样的? (诚实善良、重情重义。)

(师板书, 齐读板书。)

师:嘎羧离开了战场, 来到百象冢, 这是埋葬它的战友的地方, 这一段文字非常感人, 请大家默读课文, 画出让你深有感触的句子, 多读读, 写出体会。

(二) 放手阅读, 师生交流

师:像上面这样的真实细致描写还有哪些?找一找最感人的部分, 体会体会, 说说你从中还体会到些什么。

预设:

“象鞍上留着弹孔, 似乎还有斑斑血迹……平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二十六个春秋过去, 象鞍已经破旧了, 仍显出凝重华贵;嘎羧披挂上象鞍, 平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

“第二天清晨, 嘎羧突然十分亢奋, 两只眼睛烧得通红, 见到波农丁, 呕呕地轻吼着, 象蹄急促地踏着地面, 鼻尖指向堆放杂物的阁楼。”

“嘎羧卧在坑底, 侧着脸, 鼻子盘在腿弯, 一只眼睛睁得老大, 凝望着天空。”

师:从中你有怎样的体会? (嘎羧当年在战场上的英勇) 请你读出这种感受。

(三) 学习写法, 尝试练笔

1.说说这篇文章的突出表达特点是什么。 (细腻生动或描写细致)

2.学生再分组讨论, 然后全班交流。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善于刻画嘎羧行为、神态细节的特点。

3.师:嘎羧伫立江滩回想往事的情景, 十分感人。读一读, 想一想, 此时的嘎羧会想些什么?嘎羧内心的感受是什么, 想好后, 互相交流, 然后再写下来。

4.全班交流习作片断。

六、拓展学习, 布置作业

1.作家沈石溪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自己说的话。

做至情至性的人, 发感人肺腑的文字, 在强者面前不示弱, 在弱者面前不逞强。淡泊名利, 多做实事, 这就是我作文和做人追求的境界。

动物小说写的是动物, 折射的却是人类的情感, 因此想引发人类更多的思考。

2.沈石溪还有更多这样的作品, 当你去阅读他的作品时, 你会发现动物像我们人类一样有着爱情、亲情、友情;像我们一样竭尽全力地生活着, 奋斗着, 直到走完自己的一生。希望你们去读更多他的作品, 去学习, 去思考。

3.课外作业。

(1) 朗读课文, 用简洁的话复述课文。

(2) 抄写文中的生字和词语。

(3) 动物小说写的是动物, 折射的却是人类的情感, 因此能引发人类更多的思考。让我们课外去阅读《斑羚飞渡》, 然后互相交流感受。

[教研反思与备课启示]

陈昌发:这次活动有三方面的收获。

首先, 我们看到了“集体备课”这种形式的价值, 通过集体研讨, 大家彼此补充, 互相启发, 获得共同的经验, 还通过彼此的争鸣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其次, 通过集体研讨, 基本解决了长文短教的问题。

教研共同体集体备课 篇8

一、合作加创新,发挥集体备课优势

集体备课是校本教研的重要组成部分,倡导集体备课的初衷是为了浓郁教研氛围,发挥骨干引领作用,实现同伴互助。特别是在一些青年教师较多的备课组,年轻教师缺乏教学经验,对教材把握不到位,教学技能不熟练,集体备课能实现以老带新,团队合作,资源共享,节约备课时间,减少组内差异,提升备课组整体水平等作用。集体备课中一个重要的抓手是“讲学稿”的使用,师生共用讲学稿一般都源于对东庐中学的学习借鉴,东庐中学讲学稿的备课模式是“提前备课,轮流主备,集体研讨,优化学案,师生共用”。各学校实施的集体备课模式也基本如此。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我们感到集体备课在教学活动中体现了一定的优势:

1.可以集思广益,发挥集体合力。特别是在个人知识储备不足的情况下,可以取长补短,实现互补,学习他人的先进教学方法和经验。

2.可以更好地落实新课程改革“合作、探究、创新”的理念,促进教学相长,有助于教师准确把握教学重点难点,设计好课堂教学和阶段教学的基本流程,实现备课组教学同步性,也有利于学校教学工作的整体推进,同时体现了对全体学生的公平负责。

3.集体备课可以实现备课组教学同步。集体备课包括几个重要环节:统一教学目标和要求、统一使用教学案、统一作业练习、统一教学进度、统一质量检测。五个统一环节紧密衔接,环环相扣,能较好地实现组内教学的同步性,保证组内全体教学质量的同步提高。

4.强调集体备课可以强化备课组成员内集体责任意识,促进组内成员主动积极参与教学研究。从学校的情况看,同一备课组老师一般会安排在同一办公室就近位置,因而除学校规定的定点定时的备课活动外,教师即时即需的教学交流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这种即时即需的教研活动建立在备课组长认真负责,组员积极主动、齐心协力、坦荡无私的基础上,这样的备课活动发挥着良好的教学效应,去年学校初三语文组在中考中取得非常好的成绩就得益于这种集体备课形式。

二、研究加实践,减少集体备课弊端

我个人认为成功的集体备课至少要具备三个基本要素。

1.组内骨干教师心胸开阔,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愿意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经验与组员分享,有较强的组织号召能力。学校的化学备课组一直是优秀备课组,教研组长金新宇老师是无锡市教学能手,多年来她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经验传给全体成员,即便是年轻教师在教学上超过了她,她还是热情为大家服务,有的年轻教师有懒惰情绪,她也是反复督促,帮助他们学习提高,在她的带动下,化学组在历年的中考中都有出色的表现。

2.组内青年教师要有积极向上的专业发展要求,肯虚心学习,且在学习中注重钻研,发挥个性特长和创新精神。光有骨干教师的带领,青年教师不注重学习思考,只会拿来主义,甚至拿来都不像的肯定达不到实际的效果。

3.学校管理要对集体备课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定时间、定地点、重检查考核,从外部机制上督促集体备课落实到位。

这三个要素任何一个环节弱化,则都会大大减弱集体备课的优势效应,使集体备课流于形式,既达不到教学合作共同进步的目的,也无法实现备课组成绩的均衡提升。

笔者从对所在学校集体备课的现状观察中发现,有些备课组的集体备课存在一些问题和弊病:

1.集体备课成为备课组长的备课,组员们拿来主义。忙了个别人,减少了大家的备课时间,但缺乏了自主备课、自主钻研的环节,滋长了懒惰思想,不利于教师专业知识的积累和专业技能的提高。尽管学校一再强调集体备课要发挥集体智慧,但在老师作业批改辅导时间满负荷的情况下,组员们往往以没有时间、工作累、水平低等种种借口,把集体备课任务推给备课组长去承担。

2.教学技能薄弱且进取心不强的教师拖备课组后腿。特别是在学校制定的考核奖励机制中重视了备课组的集体质量,把全组人员绑在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教学能力强的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而在现有岗位聘任制度下,就学校能力来说对于那些落后的教师暂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强有力的惩处办法,往往是教不好就少教或不教本学科,经济利益没有太大影响,有的少教了反而更自在无压力,这样的情况必然挫伤另一部分教师的工作热情,致使一些组内的骨干教师对集体备课缺乏热情甚至产生抵触情绪。

三、引导加管理,优化集体备课效应

鉴于集体备课中出现的以上一些问题,应采取措施强化集体备课的优势效应,弱化集体备课的消极成分,学校可以从精神层面和制度层面加以引领和管理。

1.加强对教师职业操守、职业精神的教育,要求在集体备课中发挥每一个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做到人人有任务,任务主动做。备课成果既体现集体智慧的统一性,又融入个性风格的差异性。

2.学校在实现科学管理的同时注重人文精神的教育,营造健康向上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以集体备课机制为平台,注重引导教师向学习型、反思型教师发展,建立优秀教师推介制度,把一些品质好、有自身专业发展要求的教师向外向上推荐,以专业荣誉激励人,鼓励教师在集体备课中扩大影响力,提升学习力和教学能力。

3.要慎重挑选备课组长人选,备课组长首先要专业知识过硬,其次要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还要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以保证集体备课规范有序到位。

4.作业练习要适量,避免题海战术,减少重复练习。让教师从作业和试卷中解脱出来,保证教师的备课时间,多研究教材重难点;多研究不同学生的学习力,寻找因材施教的对策;多研究45分钟教学的合理布局,充分提高课堂效率。

5.加强对教师基本功考核,每学期可以要求每一位教师提供一份原创的优质备课教学案,出好一份回家作业、一份课堂练习、一份阶段性检测卷,甚至是期中期末试卷。要求教师针对不同的教学形式、不同学生、不同教学要求出好相应的作业练习和试卷,逐渐养成自觉的教学研究习惯。学校把对教师集体备课要求纳入教师教学过程考核中。

6.注重集体备课中统一性和个性相结合。在理解把握课程标准、研究分析教材、确定教学整体目标、遵循普遍的教学规律方面要相对的统一,强调统一进度、统一目标、统一学案、统一作业、统一质检,等等。而在具体的教学方法方式上,则倡导统一中有自主、统一中有灵活、统一中有创新,鼓励教师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集体备课仍要以个体的独立备课作基础,把集体备课和独立备课有机结合起来,集体备课活动前的准备、集体备课时的研讨、集体备课后个体内化吸收和外化操作的过程都要强调个体备课的质量。

总之,集体备课作为时下大家比较推崇的校本教研方式,其存在的意义也是不可一概而论的。不同的学校、不同的老师、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都会使集体备课的实施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我们大可不必理会专家们站在不同立场观点上对集体备课的褒与贬,我们要做的始终是扬其长、避其短,探索出一条结合学校校情、师情、学情的集体备课之路。

上一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下一篇:《第猎狗》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