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的教学工作心得体会

2024-10-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初中数学的教学工作心得体会(共10篇)

初中数学的教学工作心得体会 篇1

数学知识都是以概念为基础的。要使学生获得系统而又全面的数学知识,必须让学生获得清晰明确的数学概念。教师可以设置正确、合理的教学“目标方向”,让学生理解概念的逻辑性、明确概念的层次性、掌握概念的抽象性、抓住概念的扩展性,经过反复运用,让学生熟能生巧,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的内涵与实质。

心理学认为:正确、合理的“目标方向”是激发人们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教师上课时始终围绕例题讲述,采取“零售”数学知识的办法,把数学概念当作“尾巴”来处理,不重视概念的教学,课后布置各种题型,采取题海战术,老师整天忙忙碌碌钻在题库里,学生昏昏欲睡埋到解题中。结果,中高考试卷中有练习过的题目拿得住,而稍有变化的习题就呆住了。其实数学试题是千变万化的,哪能遇上一成不变的题目?事实证明:只要求学生解习题,而不给学生讲透数学概念、实质问题,等于只是给了学生一把对号开锁的钥匙,而不是教给学生解剖锁的结构原理。不交给学生一把万能钥匙,学生是很难找到窍门的。因此有必要进行系统而又严肃的概念教学,事实上数学知识都是以概念为基础的。要使学生获得系统的数学知识,首先必须获得清晰明确的数学概念。

一、理解概念的逻辑性

数学概念可分为两个重要方面:一是概念的“质”,也就是概念的内涵(概念的本质属性);二是概念的“量”,也就是概念的外延(概念的所有对象的和)。抓住概念的本质特征,把握定义中的关键字句,弄清概念间的区别和它们的内在联系,把握概念的内涵,加深对概念外延的理解。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应特别注意把不同的概念联系在一起,进行比较,并从不同侧面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使它系统化、网络化,这样就不会造成学生对概念理解的模糊,从而导致错误地运用。相反,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贮藏,有利于“牵一发而动全身”。

二、明确概念的顺序性

苏科版教材中一般的数学概念,都是通过对实验现象或某些具体的事例的分析,经过抽象概括而导出的,它有一个形成的过程。它们一般是从几个原始的概念或者公理出发,通过一番推理而扩展成为一系列的定义或者定理.而每一个新出现的概念都依赖着已有的概念来表达,或是由已有的概念推导出来的。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注意概念教学的顺序性。正是这些概念的出现的顺序性才将我们的教材有机地串联在一起,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图。

针对概念形成的阶段性、发展性和连贯性,我们教师教学中应当注意:在学生对某些预备概念模糊不清的情况下,千万不要急于引入新概念,最好先复习涉及新概念的相关预备概念,尤其是对特别重要的、关键性的预备概念,教师要反复强调,以求得学生较为彻底的理解,方可为新概念的导入作出良好的铺垫。如上述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中,“一元一次方程” 的概念就是关键性的预备知识,学生真正理解了“方程”“整式方程”等概念,方可正确地领会“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才不至于出现一些低级的错误。

三、掌握概念的抽象性

中学数学教材中的许多原始概念,如点、线、面、体、数、常数、变数等等,都是由具体的事物观察然后再抽象出来的。由此可知,概念是人们对感性材料进行抽象的产物;感性认识是形成概念的基础。如果学生没有感性认识或感性认识不完备时,我们就应该借助于实物、模型、教具、图形或形象的语言进行较为直观的教学,从而使学生从中获得感性认识。对于一些概念(属概念),教师可以直接从已知的概念(种概念)中引入,不必再经过取得感性认识的阶段。如有理数的概念,就可以直接从整数、分数的概念中引入。

四、抓住概念的扩展性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还存在着“反变”的相依关系,内涵越多,外延就越小;内涵越少,外延就越大。四边形是个大概念,平行四边形是个小概念,正方形是个更小的概念,但正方形的四边相等、四角相等、对角形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的共同属性,就比四边形的共同属性四条边、四个角来得多。

因此,在指导学生解题的过程中,教师要要求学生不断运用相关的概念组成正确而又恰当的判断,进行逻辑推理;不断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这样,我们的学生解题能力才能逐渐得以提高。

初中数学的教学工作心得体会 篇2

1.揭示数学价值, 渗透数学情感

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将那些枯燥、抽象的教学内容设计成若干有趣、 诱人且易于接受的问题, 恰当地运用故事、图片、动画和实际生活事例等方式, 创设与渲染情境和氛围, 从而让学生产生思想情感共鸣, 使学习过程始终处于自觉的激发状态, 使教学系统优化发展。 比如在“变量之间的关系”这章内容的引入教学中, 有一个“青春期男女孩身高曲线统计图”, 如果直接提出常量、变量、统计图等概念, 八年级学生就会感到非常抽象。 可以让学生观察统计图:在什么年龄段, 男孩的平均身高大于女孩的平均身高? 在什么年龄段, 女孩的平均身高大于男孩的平均身高? 然后问:“你的身高是大于、等于、还是小于平均身高? ”学生感受到数学课堂上还有这么多与自身息息相关的信息, 于是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课堂学习效果很好。

2.在定理学习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初中数学中有大量定理需要学生掌握, 很多教师并不注重定理的获得过程, 只是单方向地强调定理的使用, 这显然让学生失去了很多学习数学思想的机会, 应该加强学生对定理的由来与定理的论证学习。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学习数学最好到数学家的纸篓里找材料, 不要只看书上的结论。 ”可以说定理是压缩了的知识链, 教学中应该遵循“过程教学原则”, 我们应该启发学生去感受、体验, 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 弄清每个结论的因果关系。 也应该利用这个机会采用适当的方式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例如, 在讲解勾股定理时, 可以用边长为3、4、5的直角三角形引入新课内容, 引导学生猜想勾股定理的内容, 再通过多种方式证明定理, 其中涉及公理化思想、转化思想、割补转换思想方法等。 然后, 适时利用多媒体展示勾股定理的文化价值, 如:中国古代的陈子定理、赵爽的代数方法证明、华罗庚等建议采用勾股定理的名称、古希腊《 几何原本 》 中的证明、2002 年国际数学大会的会标、 和外星人通讯使用的图案等。 这些数学文化的欣赏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加深学生对数学史的理解。 数学文化的欣赏, 是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数学文化的欣赏能揭示数学思想的本源及数学知识生长的社会背景, 提高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

3.课堂提问应把握好 “度”

要做到这一点, 教师首先应该深钻教材、研究学情, 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 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点, 找准诱发他们思维的兴趣点来精心设问、 发问。 提问要避免过于简单, 避免头脑中闪现出一个问题时, 不加斟酌, 就脱口而出, 这往往会造成无效提问。 赞可夫认为“教师提出问题, 课堂内一两秒内就有多数学生举手回答是不值得称道的”。 提问要有思考的价值, 如问学生“是不是”、“好不好”、“能不能”、“对不对”等, 学生齐答了事, 根本没有动脑筋, 就失去了提问的价值。 而提问太难, 学生回答不上来不说, 且易造成“问而不答, 启而不发”的尴尬局面, 同时增大学生的压力, 抑制他们的思维, 打击他们的兴趣, 致使课堂氛围陷入尴尬的境地。 过易过难都不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都会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和信心。 有位教育家说得好, “要把知识的果子放在让学生跳一跳才能够着的位置”。 教师要把握好课堂提问的难易度, 应该让学生跳一跳———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后获得正确的答案。 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思维劳动取得成果才会感到由衷的喜悦。

4.对学困生进行学法指导

4.1 用眼。 课堂上要注意看老师讲课中的示范和板书内容, 注意看老师的面部表情和手势表达的意思, 把老师讲授的内容和教材中的内容挂钩。

4.2用耳。 在课上一定要专心听讲, 注意听老师讲课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注意听同学的发言, 尤其注意倾听自己在预习过程中不明白的问题。

4.3用手。 在课上要勤于动手。 注意跟上老师的教学进程, 动手完成老师布置的练习题, 并写出详细的解题过程, 注意把老师讲课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做笔记。 如果在听课过程中不能解决某些问题, 就应该及时记下, 留给自己课下解决或请教老师。 记下后, 要继续认真听老师讲课, 不能因为一个问题没听明白, 影响后续听课。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 笔者发现数学学困生在解题时, 不爱动手, 解题步骤大多不规范。 培养学生的解题习惯, 通过日常观察和测验, 可以发现大部分数困生在解决问题时, 不敢动手写解题过程, 写出的过程大多不规范, 字迹潦草。 通过历年来的中考数学阅卷分析可以看出, 数学书写的规范性直接影响学生得分的高低。 教师要在平时鼓励数困生写出解题过程, 分析题目中所列出的已知条件, 由已知条件能够得出什么结果, 由已知你能想到什么, 都写出来, 逐渐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使学生敢于动手解题。 同时, 加强学生书写的规范性训练。

5.教师要有精练的教学语言

试论初中数学的教学心得 篇3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教学心得 课堂时间 自主学习 课堂环境 学习信心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12.091

每一名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都会积累各种各样的教学心得体会。这些心得涵盖教学的方方面面,包括教学方法上的心得、教学理念上的心得、课堂模式上的体会以及师生相处艺术的经验。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些经验财富如果不及时记录和总结下来的话,就非常可惜。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教师总结借鉴有效的教学心得不仅可以直接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也可以通过与其他同事的积极交流获得宝贵的间接经验。

一、合理分配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

现实的教学实践中,课堂教学时间少,似乎是很多初中数学老师都在抱怨的问题,有的教师甚至认为教学有效性的难以实现是因为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性。一样的课堂时间,不一样的教师的教学成绩是各有差别的,其实关键还是教师要充分使用有限的时间,实现课堂的高效率。1.要对课堂时间安排有明确的计划。在多年的教学中,我们逐渐摸索出了教师合理计划课堂时间的重要意义。课堂的教学时间是非常有限的,我们要尽可能充分利用每一分钟。教师在授课之前就把具体的教学安排进行精确计划,这样可以节省课堂时间。必要的时候,教师还可以多设置几套可行的课堂方案,以应对比较特殊的客观变化。2.注意把握住学生的学习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段。充分利用课堂时间,除了教师要努力之外,同样也离不开学生的配合。我们在合理利用课堂时间的时候,要从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心理特征入手,进行思考。心理学的实验研究成果显示,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课堂开始的前二十五分钟。因此,教师一定要注意在前半节课的时候把最重要的数学知识点传授给学生,以保证基本教学任务的完成。如果,教师在切入正题之前讲了太多与数学知识无关紧要的内容,这样往往会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相对于学生注意力不是特别集中的后半段时间,我们就可以安排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互动。3.除了以上的注意事项,我们还有很多的原则需要注意,其中一点要注意藏息相辅原则的应用。藏息相辅原则始记载于中国古代著名的教育论著《学记》,它所阐述的就是学习和休息相结合的原则,是劳逸结合的科学教学模式,这个教学原则的优势就在于往往能够保证学生在最佳的精神状态下学好数学各个知识点。总之,合理分配课堂时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是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和随机应变的教学技巧,数学教师需要谨记提升课堂时间的重要意义。

二、及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们最擅长“手把手地教学”。教师们把课本上的数学题目仔细解剖和分析,一步一步地教授给学生。这样的教学模式的优势就在于能够节省教学时间、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弊端。其中之一就是让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没有得到提升和改善。学生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数学学习上非常依赖教师,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不强。数学作为一门科学,本身就非常讲究知识的融会贯通,因此学生本身思维能力的提升很关键。近年来,素质教育的精神指引下,我们初中数学教师也一直在强调积极培养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因为能力是一种长久的学习技巧,学生具备了更多的能力就可以在将来的生活中具备更强的综合竞争实力。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运用启发式教学的教学艺术,让学生学会自主思考数学相关问题。总之,学生在学习初中数学这门学科的道路上最主要还是需要依靠自己,所以,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习独立学习的能力。总之,新的时期,倡导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不懈地努力才有可能实现。

三、营造和谐的课堂环境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与环境相互影响作用的过程,和谐美好的课堂环境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作用。教师和学生是课堂的两个活动主体,二者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到课堂环境的建立和维持。教师如果想要改善师生关系,就应该走出办公室,利用课上课下时间多创造机会和条件,接近学生,与学生共同交流,成为学生们的知心朋友。个别的年轻数学教师,在讲解数学知识时,一贯按照自己制定好的教学计划,与学生基本上是零互动,从根本上并不清楚学生们的强项、薄弱环节和心理感受,结果导致在很多简单的数学版块中浪费了很多宝贵的教学时间,而对于学生切实需要多讲解的知识点却并未分配足够的时间。毋庸置疑,在和谐的学习环境中,学生的学习状态是最佳的、身心也是最愉悦的。因此,教师们应该主动接近学生、真诚关怀学生以打造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

四、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最后一点,也是最宝贵的一个心得,就是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一定要努力帮助学生排除畏难情绪、树立学好这门课程的信心。从学生的身心特点来说,初中时期的学生年龄还比较小,身心都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各个方面的素质都不够成熟,因此在很多方面缺乏安全感和足够的理智。教师要在教授数学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在学生学习数学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当学生在学习上出现错误的操作时,教师要耐心的纠正和细心的安慰;在学生取得进步时,教师一定要大力表扬学生,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突破;即使学生在学习上出现了重大的失误,也一定要采取鼓励和支持的态度。心理学理论发现,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和技巧对于学生的信心树立影响是十分明显的,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学生在感受到教师对自己有信心的时候,就会加倍对学好数学充满信心;如果发现教师放弃了自己,那么学生也就会逐渐质疑自己的能力并进而失去学好数学的信心。总之,初中数学教师一定要注意自身的一言一行,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给予每位学生关怀和肯定,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名学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学生树立学习好数学知识的信心。

初中数学概念教学设计的体会 篇4

一、注重联系现实原型,对概念作解释。

数学概念都是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来的,都是由于科学与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讲清它们的来源与实物作比较,这样学生既不会感到抽象,而且容易形成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

二、注重对概念进行分析。

例如:“同类项就是含有相同的字母,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这个概念中,抓住“相同”这一关键字作分析,相同的是什么?是字母和它的指数两部分;在“最简分式”的概念中,抓住“不含公因式”这一关键字眼。只有学生真正理解了概念,那么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才能得心应手,不会出现错误。

三、注重实际应用概念,对概念进行升华。

学习数学概念的目的,就是用于实践。因此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去掌握概念。概念的获得是由个别到一般,概念的应用则是从一般到个别。学生掌握概念不是静止的,而是主动在头脑中进行积极思维的过程,它不仅能使已有知识再一次形象化具体化,而且能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更深刻

四、对于容易混淆的概念,做比较训练。

例如如题目:用四舍五入法,按括号内的要求对

50360000取近似值(保留3位有效数字)常出现的错误有:

错解1 ≈50

4错解2 ≈50.4×106

错解3 ≈5.03×107

错解4 ≈5.04×108

教师把学生能预见到的可能可能产生的错误,在课内有意识的指出并加以强调和有针对性的讲解,从而控制概念的混淆。

初中数学概念教学设计的体会

以前我在概念课的教学中把大多数时间花在概念的应用上,忽视了概念的理解、精神实质,只注重追求形式上的东西,过过场,并且觉得概念对考试影响不大,由于自己的不重视,再加上学生认为数学概念难理解难记忆等,于是直接影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比如在学习了平方根的知识之后,总有一部分学生对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是多少这类题搞不清楚,点拨一下就恍然大悟,下次再考再出错。为什么呢?原因都出在我身上。下面是我以前平方根的教学片段。引入:一张正方形桌面的边长为1.2m,面积是多少?正方形桌面的面积

2为1.44m2,边长是多少m?概念引入:由具体问题开始讲解:∵(±1.2)=1.44∴

平方得1.44的数有两个是+1.2,又边长不为负,因此为1.2m于是说:∵(±1.2)22=1.44∴ ±1.2叫做1.44的平方根 ∵(±2)=4∴±2叫做4的平方根∵ x² = a∴ x叫做a的平方根 由学生在总结讨论中下定义,教师板书定义(略)表面上看,我似乎让学生经历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抽象概括的过程,但实质上,我的设计只是形式化的,并没有使学生真正的参与到平方根的发生与形成过程中,没有使学生真正弄清楚为什么叫做的平方根,所以学生只是机械地接受概念,在此基础上照样画葫芦进行解题练习,于是造成学生后期将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混淆。

通过本次的培训使我了解了概念是数学知识中最普通的形式,是数学内容的基本点;是导出定理、公式、性质、法则的出发点;是建立学生认知结构的着眼点。并且概念教学的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因此初中数学概念教学设计,要准确地揭示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使学生思考问题、推理证明有所依据。初中数学概念教学设计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是学生是否已经参与到概念的发生与形成过程中来,学生是否已经了解概念的来龙去脉,学生是否已经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学生是否已经弄清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在今后数学概念课的教学我要精心设计,并且要努力做到:要抓住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及其内部联系,结合学生的能力状况及知识水平,采用多种方式,组织学生参与概念的分析、概括、形成过程,变“成果教学”为“过程教学”。

从教育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概念教学的核心就是“概括”:将凝结在数学概念中的数学家的思维活动打开,以若干典型事例为载体,引导学生分析各事例的属性、抽象概括其共同的本质属性,归纳得出数学概念等思维活动而获得概念。数学概念要讲背景、讲思想、讲应用,概念教学则强调让学生经历概念的概括过程,由于数学能力是以数学概括为基础的能力,因此重视数学概括过程对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具有基本的重要性。

概念的课堂教学大致经历以下几个环节:概念的引入、概念的生成、概念的剖析及辨析、相关概念的联系与区别、概念应用举例、概念的巩固练习。下面结合实例就其中关键环节谈谈在设计时的注意事项。

(一)概念的引入

概念的引入是概念课教学的起始步骤,是形成概念的基础。传统教学中在教学方式上是以教师传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学习,这显然不利于新课程背景下创造型人才的培养。课程标准中提出“ 抽象数学概念的教学,要关注概念的实际背景与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克服机械记忆概念的学习方式”。通过概念引入过程的教学,应该使学生明确:“概念在生活中的实际背景是什么?”“为什么引入这一概念”以及“将如何建立这一概念”,从而使学生明确活动目的,激发学习兴趣,提取有关知识,为建立概念的复杂智力活动做好心理准备。在引入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地为学生创设有利于他们理解数学概念的各种情境,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让他们逐渐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从而实现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通过主动探究来获取知识,使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再单纯地依赖于教师的讲授,教师努力成为学习的参与者、协作者、促进者和组织者。

我认为在概念课的引入上,要树立起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的观念,如果能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对学习新概念的必要性产生需求,并主动发现新概念是最佳途径。这样学生们在运用概念时不但“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同时还能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激发学生的潜能。所以对于情境的设计,要结合概念的特点恰当地选取,特点不同,引入形式也就会存在差异:我们提倡借助生动、丰富的实际问题引入概念,能够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结合,这样往往比较具体、形象,学生容易理解,也比较容易从中提炼出概念的本质属性,比如数与代数中的同类项、分式等,空间与图形中的角、平行线、三角形等;但并非所有的数学概念都适宜用这种方法,比如前面提到的平方根,我认为从数学内部的运算关系角度入手,更容易理解(后面会具体分析)。下面介绍概念引入的三种想法:

1.联系概念的现实原理引入新概念。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有关实物、模型、图示等,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建立概念,理解概念的实际内容,搞清楚这些概念是从什么问题上提出来的。例如:在平面几何平行线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观察单线练习本中的一组平行线,分析这组线的位置特点,再利用相交线作对比,然后概括出平行线的定义;在圆的概念的教学时,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取一条定长的细绳,把它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栓一支铅笔,拉紧绳子,移动笔尖,画出的图形是什么?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观察所画出来的图形,归纳总结出圆的定义。

2.从具体到抽象引入新概念。数学概念有具体性和抽象性双重特性。在教学中就可以从它具体性的一面入手,使学生形成抽象的数学概念。例如:在讲线线垂直的概念时,先让学生观察教室或生活中的各种实例,再模拟出线线垂直的模型,抽象出其本质特征,概括出线线垂直的定义,并画出直观图,即沿着实例、模型、图形直至想像的顺序抽象成正确的概念,再比如对于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可以借助一些简单的实例,让学生列方程,然后观察这些具体方程的共同点,从具体到抽象归纳概括出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3.用类比的方法引入概念。类比不仅是一种重要形式,而且是引入新概念的重要方法。例如:可以通过同类项的定义类比地归纳出同类二次根式的定义,通过类比分数得到分式的概念,类比一元一次方程得到一元一次不等式、二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一次函数等概念。作这样的类比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区别概念,在对比之下,既掌握了概念,又可以减少概念的混淆。

初中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5

一、要注重教会学生学习

1、利用好数学阅读课,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很多学生认为,数学课只要带着耳朵来听足矣。其实不然,数学学习离不开书本,进行数学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数学阅读课就是课堂内,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各自独立地进行学习。当然,教师首先告诉学生阅读的范围,指导学生阅读的思想和方法,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难等;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分析、训练,弄清知识原理,学会例题,也可以对例题进行改造。既完成练习,又复习旧知识;课堂后段教师用适量的时间进行点评、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因此,数学阅读课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学习能力,为他们主动地去学习、以及获取课外知识提供可能。

2、注重知识生成过程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数学中概念的建立、结论、公式、定理的总结过程,蕴藏着深刻的数学思维过程。传统教学相对比较注重结果教学。教学中如果只注意结果,学生在应用知识时总显得比较吃力。进行这些知识生成过程的教学,就显得至关重要,它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数学的新教材也注重了知识的引入和生成过程的编写,这也正是为了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因此我们应当改变那种害怕浪费课堂时间,片面追求提高学生方法运用能力的做法,应当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利于学生参与认知的教学环节,把概念的形成过程、方法的探索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公式定理的归纳过程等充分暴露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自己探索和发现的过程,真正成为认知的主体,增强求知欲,从而提高学习能力。例如,在学习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时,教师不直接告诉学生等边对等角,而是可以先让学生将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对折,让学生发现它们相等这个特性,从而进一步提出结论的数学理论推导过程。并且学生可通过折痕得到添加辅助线的方法————作底边上的高或顶角平分线或底边上的中线去构造两个全等的三角形,通过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导出结论;同时,通过学生亲手操作,学生还会发现等腰三角形轴对称等特性。这样,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这种探索精神也势必激励学生去习,从而提高学习能力。

二、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情境教学以优化的情境为空间,以创设情境为主线,根据教材的特点、教学的方法和学生的具体学情,在课堂上营造一种富有情境的氛围,让学生的活动有机地投入到学科知识的学习之中,情境教学讲究强调学生的积极性,强调兴趣的培养,以形成主动发展的动因,提倡让学生通过观察,不断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在实践感受中逐步认知,发展,乃至创造,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例如,教师设计这样的一个情境来学习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小刚的奶奶家里的三角形镜弄碎了,想重新配一个,该拿哪一块?请你给她拿个主意。问题提出后,学生们十分感兴趣,纷纷议论,连平时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也跃跃欲试,学生们学习的主体性很好地被调动了起来,在不知不觉中投入了数学课堂的思维活动之中。

1、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数学教学是思维活动的教学,是思维过程的教学,没有学生的思维活动的数学课是不成功的,数学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课堂的情境,以及教师的循循善诱和精心的点拨。因此,课堂情境的创设要以激发学生思维活动为出发点。心理学研究表明:不好的思维情境会抑制学生的思维热情,所以,课堂上提问的设计、题目的选择、情境的创设等课件都要充分考虑对学生思维活动的启发性,这正是课堂情境创设所要达到的目的。

2、数学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问题是数学的灵魂。课堂上,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以激励学生解决问题的动机,通过探索,解决问题,获得积极的心理满足,只有感受真切,才能入境。要做到这一点,可以用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求知欲。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讲授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间制造一种“不和谐”,将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相关的情境之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要小而具体、新颖而有趣、具有启发性,同时又有适当的难度,与课本内容保持相对一致,不要运用不恰当的比喻,这样不利于学生正确理解概念和准确使用数学语言能力的形成。教师要善于将所要解决的课题寓于学生实际掌握的知识基础之中,造成心理上的悬念,把问题作为教学过程的出发点,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迫切要求下学习。

例如,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可以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创设出如下诱人的问题情境:而这正是要学的课题。于是教师便抓住引出课题,再引导学生分析画法的实质,并用几何语言概括出这个实质,即这样,就由学生自己从问题出发获得了判定定理。接着,再引导学生根据上述实际问题的启示思方法。除创设问题情境外,还可以创设新颖、惊愕、幽默、议论等各种教学情境,良好的情境可以使教学内容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让学生深切感受学习活动的全过程并升化到自己精神的需要,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这正象赞可夫所说的:“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3、教师要传授知识,更要育人。

如何在数学教育中,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在情境教学中也得到了较好的体现,法国著名数学家包罗朗之万曾说:“在数学教学中,加入历史具有百利而无一弊的。”我国是数学的故乡之一,中华

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数学史,如果将数学科学史渗透到数学教学中,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对于增强民族自信心,提高学生素质,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形成爱科学,学科学的良好风气有着重要作用。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适应地选择数学科学史资料,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比如圆周率∏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常数,是圆的周长与其直径之比。为了回答这个比值等于多少,一代代中外数学家锲而不舍,不断探索,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其中我国的数学家祖冲之取得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成就”。为了让同学们了解这一成就的意义,从中得到启迪,我选配了有关的史料,作了一次读后小结。先简单介绍发展过程:根据这一段教材的特点,适当选配数学史料,采用读后小结的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且人类对圆周率认识不断加深的过程也是学生深受感染,兴趣盎然,这对培养学生献身科学的探索精神有着积极的意义。

有效的教学离不开好的教学情境,创造和谐的教学情境,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才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三、要以新课标为指导进行数学课堂教学

传统的课程只有教师与教材,新课标的数学课程是教师、学生教、学材料教学情境与教学环境构成的,就是说,课程是变化的,是教师和学生一起探究新知识的过程。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一部分,也是课程的建设者,教学过程教师与学生共同创新课程和开发课程的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应该以新课标为标准。

初中数学教学心得体会2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如何实施,应尊重学生,还学生学习的自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教学环境,加强交流与合作;给每位学生以期望和激励,让学生有成功感;适当进行数学开放题教学。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新教材的使用,让我们感受到数学教学改革正迈着坚实的步伐前进着。

一、尊重学生,还学生学习的自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要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必须使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兴趣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是永不枯竭的动力源泉。正是因为这样,很多教育家都很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两千多年后,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又从自己丰富的教学实际经验出发,认为“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部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赫尔巴特学派甚至将兴趣视为教育过程必须借助的“保险丝”。他们都认为“好学”对教育非常重要。可见,将兴趣作为学生学习过程发生的运行机制,是有识之士的共识。

2、要使学生有兴趣,必须留给学生学习的自由。自由活动是人发展的内在依据,学生的学习也应如此。学生并不只受教于老师,而且自己也独立学习。学生应当是主动的学习者。许多教育事实也反映出,真正的学习并不是由教师传授给学生,而是出自学生本身,我们应该让学生自发地主动地学习,留给学生充分的自由,让学生自己找到问题并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纠正自己的错误。如果我们把每种事情都教给学生或者规定他们按固定的程序完成,就会妨碍他们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发现,妨碍他们的发展。

3、要留给学生学习的自由,必须充分尊重学生。教师往往只根据教材内容设计教学过程,最容易忽视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实际情况。教师凭想象充分准备一堂课,并依此设计如何去讲授,虽然可以完成教学任务,但其结果往往也只是学生被动地接受。如果我们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学生的最近发展情况,课堂上交给学生恰当的主动权,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

由于数学教学的本质是数学思维活动的展开,因此数学课堂上学生的主要活动是通过动脑、动手、动口参与数学思维活动。我们不仅要鼓励学生参与,而且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才能使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数学活动的开放度。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主动参与条件,提供充分的参与机会,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1、巧创激趣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教学实践证明,情趣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意识倾向,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

2、运用探究式教学,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中,在以教师为主导的前提下,坚持学生是探究的主体,根据教材提供的学习材料,伴随知识的发生、形成、发展的全过程进行探究活动,教师着力引导学生多思考、多探索,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体会到自己发现的乐趣,才能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只有达到这样的境地,才会真正实现学生的主动参与。

3、运用变式教学,确保其参与教学活动的持续热情。变式教学是对数学中的定理和命题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情形、不同背景的变式,以暴露问题的本质特征,揭示不同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的一种教学设计方法。通过变式教学,使一题多用,多题重组,常给人以新鲜感,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其产生主动参与的动力,保持其参与教学过程的兴趣和热情。

三、强化交流和合作,倡导开放的教学活动方式

相对而言,传统课堂教学较为重视师生之间的联系、沟通,而忽略学生之间的相互联系,忽视发挥学生群体在教学中的作用。现代教学论认为,数学教学过程应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它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而且也是一个交流合作的过程,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了开放的活动方式,提供了宽松和民主的环境,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智力、情感和社会技能的发展及创造能力的发展。为此,我们以强化小组交流与合作学习为核心,彻底改变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促进各个层次学生的共同发展。具体应做好以下几点:

1、改革课堂教学的空间形式;

2、小组学习任务的布置;

3、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训练学生的合作技能。

教育学生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和互帮互助的合作意识,使每个人都能为集体目标的实现尽心尽力。不断向学生传授合作的基本枝能,使他们学会既善于积极主动地表现自己的意见,敢于说出不问的看法,又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相互启迪,并能够综合吸收各种不同的观点,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地有针对性地予以指导,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四、适当进行数学开放题教学

数学开放题是指条件不完备,结论不确定,解题策略多样化的题目。由于它具有与传统封闭型题不同的特点,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有其特定功能。数学开放题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了条件;数学开放题的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构建,积极参与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意识;数学开放题的教学过程也是学生探索和创造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开拓精神和创造能力。当然,由于数学开放题的教学费时太多,而课堂教学受课时的限制,因此,需要适当控制问题的开放程度,必要时可先作一些铺垫。

初中数学教学心得体会3

本学期,本人担任七(3)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下面就数学教学的情况小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及主要成绩

1、面对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决心立志在新学期教学工作中争取教学方面有所突破。因此,我认真仔细阅读、挖掘、活用教材,研究教材的重点、难点,熟悉教材各章节重要环节,用心研读新课程标准。弄懂每一节课的新要求,思考如何将新课程理念融入到教学中,认真备好和写好每一节课的教案,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的教学计划。每一节课都要做好充分准备。为了使学生学得易懂易掌握,我还努力发掘学生的兴趣特点,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吸引学生上课的注意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课后及时对所上的课可作出小结,同时还认真做好反思,并对每一个单元进行阶段性评价。

2、把好上课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新课标的数学通常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所有新知识的学习都以相关问题情境的研究作为开始,它们使学生了解与学习这些知识的有效切入点。所以在课堂上我想方设法创设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情景。尽可能让学生一上课就感兴趣,每节课都有新想法。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在课堂上积极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机会,让他们讨论、思考、表达。由于学生兴趣,学生很容易接受所授知识。

3、老师之间互相促进提高

注意与其他老师的互相沟通,总结出每一单元好的教法和要注意的问题,结合他们的意见和自己的思考结果,归纳每一单元教学的经验和巧妙方法。然后进行反思

二、存在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1、新课标学习和钻研还要加强。

2、课堂教学设计、研究、效果方面还要加以改进。

3、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还有待提高。

总之,教学是一个教育学的不断结合,不断促进,不断完善的过程,在实践中去检验自己的教学方法,在学生反馈中发现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这才会使教学的教法更有实用性,教育效果才会更明显。

初中数学教学心得体会4

“数学是一切科学之母”、“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它是一门研究数与形的科学,它不处不在。要掌握技术,先要学好数学,想攀登科学的高峰,更要学好数学。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搞好研究与教学是增强学生数学观念,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的重要措施之一。然而,让人痛心的是,长期以来,一些本来生动活泼的数学知识,由于被淹没在大量的“加、减、乘、除和乘方、开方运算”、“分式、繁分式的化简”、“解方程的技能训练”以及“大量的人为编造的以致脱离实际的所谓应用题”和“各种各样的解题技巧、解题模式的训练”中,而失去了其应有的魅力,学生也许学到了不少具体的数学知识,但却很少甚至根本没有领悟到其内在的本质,只有知识的“躯体”,缺乏知识的“灵魂”……

要搞好初中数学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认真研究初中教学的各种规律,并加以有机综合,形成适应自身教学的有效方法。如何让数学课上得更理性,更科学有效?我认为要真正做到“功夫花在备课上、精力放在研究上、本领显在课堂上。”我们要在行动的“实”上下功夫,在研究的“深”上想方法,开创行动扎实、研究深入的课程教学改革下局面。

首先,一切数学知识都来源于现实生活中,同时,现实生活中许多问题都需要用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去思考解决。比如,洗衣机按什么程序运行有利节约用水;渔场主怎样经营既能获得产量,又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一件好的产品设计怎样营销方案才能快速得到市场认可,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为此数学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经营和开拓市场的能力。

其次,现实告诉我们,大胆改进学习方法,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学习方法的改进身处应试教育的怪圈,每个教师和学生都不由自主地陷入“题海”之中,教师拍心某种题型没讲,中考时做不出,学生怕少做一道题,万一考了损失太惨重,在这样一种氛围中,往往忽视了学习方法的培养,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方法,但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才是正确的方法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听讲的过程中一定要有积极的思考和参预,这样才能达到的学习效率。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应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而之前的备课则不应当受教材思路的影响,重新组织教材,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在学习过程学生有知识的掌握,个性的解读、情感的碰撞,且创新火花不断闪现。

再次,教与学必须有一个和谐步骤,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步骤来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其中,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要击中思维的燃点,这样不但能对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迅速唤醒,从而提高单位时间里的学习效率。学生因情境的巧妙刺激,学习热情激发起来,萌芽学习兴趣,认知系统开始运转。

初中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6

一、彻底吃透教材是上好课的前提。

教师、学生、教材构成课堂教学的三个基本要素。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课本为教学依据。处理好这三者之间关系的最基本前提便是吃透教材。

吃透教材是提高课堂效果的关键。课堂教学要想有较大的收获,必须深钻教材。只有在认真分析教材后,才能确定章、节、单元教学的目标和要求,才能找出重难点和关键,以便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课时教案和学案,准备好精选试题。

如果教材上说得明明白白的内容,教师可略讲、不讲或让学生自己阅读,做好引导,渗透洋思经验,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对那些重点、难点的教学内容,要抓住关键,充分展示数学的思维过程,该拓展的绝不可一带而过。

二、认真进行数学教材分析上好数学课的关键

数学学科主要由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问题、基本方法和基本应用组成的。如:对九年级(上)的“一元二次方程”这一章的知识结构分析如下:

A、基本概念:一元二次方程(从三方面表述概念的内涵)。

B、基本问题:

(1)解方程――已知方程的系数求根;

(2)作方程――已知根,确定方程的系数。

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改革体会 篇7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改革,创新教育

一、数学教学改革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然要求

培养创新思维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前提。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实质上为人才的竞争, 而人才的竞争则表现在创新型人才的竞争上面。创新型人才具有创新思维、创新品质、创新意志、创新观察、创新知识和创新实践能力六种特征, 其中, 创新思维是前提。

数学教育的本质是思维教育。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在数学知识学习、思维训练、能力提高过程中培养学生形成运算能力, 通过数学教育形成的数学观念发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 最后通过长期的数学教育教育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这三方面思维能力是现代人类思维的基本特征, 是培养学生推理意识、整体意识、抽象意识、化归意识、审美意识等思维能力的基础。

二、现阶段初中数学教学改革实践中存在的不足

在实施新新课改教材的过程中, 广大初中数学教学同仁进行了积极探索, 数学教学改革也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由于受长期以来的传统教学氛围和新教改尚处探索阶段因素的影响, 现阶段初中数学教学改革尚存一些不足之处。

教师教学观需进一步转变。新课标下, 教师已由传授知识的主导者转变为知识学习的指导者。但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启发引导能力表现不够。例如, 在分组讨论教学中。学生只有两三个在思考, 多数只是倾听, 个别学生还开小差, 导致教师以讲解收场, 教师引导启发不够。

数学教育任务多停留在数学知识培养层面。目前的初中数学教学在数学知识培养上下力气较大, 对数学创造能力、数学思维品质和数学语言层应用能力培养上则明显不够, 只强调掌握知识, 对学生思维的启迪不够。需要教师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 依据认识论的一般规律和数学方法论重组教学内容。

教学评价与课改结合不够。新课标下的教学实践, 但学校和上级部门对学生、老师的评价方法和制度与教学实际结合不够, 教师教学为提高成绩而教, 学生的学为考好成绩而学等与教改相悖的问题仍然不同程度的存在, 教学评价标准需进一步细化。

新型教学模式亟待探索。新课标主张学生合作学习, 自主探究, 分组讨论。但在实际教学中, 学生分组放开讨论后课堂混乱, 存在讨论时间不够用和无章法的情况, 需要探索出相应的教学模式。

多媒体教学应大力推进。多媒体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 恰当使用,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参与意识, 具有传统教学无法替代的作用。在45分钟的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的效益, 要进行高密度、高容量的教学, 多媒教学应加大推进。

三、创新教学模式是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关键

创新教学模式, 使数学教学更加贴近教学和应用实际, 实现数学教改的目标, 是当前数学教学工作的一个核心课题。

着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师要抓住教材本质, 着眼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合理选择并设计有益于培养创新能力的教学内容, 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并进行解释与应用, 使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 最终让学生在丰富灵活的数学活动中得到创新能力的培养。

转变教学方式。转变原有的教学方式, 探索构建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循循善诱, 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让学生自已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优化课堂教学环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 把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营造良好的学习数学课堂氛围。例如, 学三视图时做立体模型和实物模型, 通过掷骰子游戏算概率等。同时, 巧妙设问, 引导学生思考, 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活学活用“寓教于乐”。

创设教学情境。从学生日常生活或已有知识中入手, 用看得见、摸得着的事例作为教学载体, 创设教学情境, 促使学生参与数学活动, 在操作实践中萌发创新欲望, 激发探究热情, 自主获取知识。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针对各种年龄的学生都喜欢看电影、看幻灯、听歌曲的兴趣取向, 加大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运用。一方面可以演示几何等图形, 另一方面采用人机对话辅助练习,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

结论

数学教育工作者是中学数学教学改革实施的主导。如何不断提高自身科研能力, 成为数学教学改革的积极参与者, 是摆在一线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和任务。只要全体数学教学工作者屏弃僵化、陈旧的教育教学理念, 开动脑筋, 奋力创新, 积极探索课改之路, 就一定能实现数学教改目标, 保障素质教育的真正实施。

参考文献

对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体会 篇8

作为农村初中数学教师,我们既要做到减轻学生负担,又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在十多年的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生涯中,我一直努力寻求提高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办法。现结合教学实践及亲身体会,提出一些有效的措施。

一、分析农村初中学生数学素质的现状

现在全体小学生都能够顺利升入初中。农村初中学生数学成绩参差不齐,后进生面大,尖子生少,学生普遍缺乏自觉性和刻苦学习的精神,对学习信心不足,从而产生消极畏难的不良情绪。数学学习不投入,上课不专心,课外不积极预习、复习,作业应付或抄袭,被动学习的学生不在少数,使很多学生逐步形成“学数学即痛苦”的厌学心态。

二、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效果

1.联系实际,合理确定教学目标

每一课的目标确定,除了必须尊重本课教学内容以外,还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使之尽可能地切合本班学生的学习实际。目标过高,农村学生难以达到,因此目标确定的过程应尊重学情。

2.端正学习态度,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在农村,由于经济条件较差,大多数家长外出务工挣钱,孩子们都由祖辈监护。祖辈文化层次低,除受此影响外,农村中学的学生从小生活在农村,见识少,所学知识都是书本知识,因此,他们认为所学知识对自己的将来是没有什么用处的。初中数学又是较为枯燥的一门学科,使得数学成为学生学习困难的课程之一,多数农村初中的学生都不喜欢学习数学,觉得难,没有兴趣。要使学生提起学习兴趣,可以给他们讲解与他们生活有关的应用题或是有关农村知识的应用题,让学生发现知识存在于社会中,存在于生活中,从而使学生产生求知欲。

例如:教学“有理数乘方”一课时,我首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一张0.1毫米厚的纸对折20次后,它的厚度会超过楼房的高度吗?问题一提出,就立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有些学生拿出纸开始对折起来,有些学生陷入了沉思。大多数学生在我的启发下,得出了叠合的纸共有2×2×…×2(20个2连乘)张。又如测量旗杆的高度、何时获得利润最大、药物的疗效时间等,如果学生能够解决了,那么就达到了目的。这也是符合农村生活的需要,也能更好地体现数学教育的真正作用。

3.作业分层,各尽所能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要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特别注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让更多的学生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不冷落中下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提出恰如其分的问题,面向全体,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同时,教师既要关注中差生,又要保护优等生的学习热情。对于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要降低作业难度,保护他们学习的热情,提高他们学习的信心;对于优等生,要善于发掘他们的能力,放手让他们解决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加大思维的训练力度。

4.合理利用教学手段

展示出图文并茂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好地参与教学过程。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对数学知识进行演示,使数学知识变抽象为具体,从而引导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奥秘。

5.正确运用奖励和惩罚

奖励能够给学生带来尊重、成就、自豪等的心理体验,从而有利于学生学习。但要注意奖励的公正性,不能带上过浓的主观色彩,如过分奖励一部分学生,而忽视另一部分学生;对优秀的学生要求可严格一些,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可适当放宽一些,分情况采用教师直接奖励或来自集体的间接奖励。

帮助分析学生的成败时,应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努力程度以及基础情况等解释说明,实事求是地寻找原因。这样有利于增强学习的信心,促进差生的转化,帮组学生调整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

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全新体会的论文 篇9

【摘 要】:“教无定法,教需有法”,所以数学教学方法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在我们认识到教学方法多样性和综合性之后,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总结和选用最适合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最大限度地追求高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培养兴趣、快乐、学习方法、教学方法、创新、思维转化

转眼间我走上工作岗位也就有五个年头了,在执教初中数学这几个年头的时间当中我对于初中数学良好教学方法的追求与探索是从未间断过的。今年这个暑假里我就拜读了不少专家的著作,其中任勇的《数学学习指导》令我受益匪浅。从中我归纳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该要注意的几点体会:

一、培养好兴趣,是教学的第一关键。

前段时间,我们初三所有数学老师刚刚参加了东莞市的培训,其中,专家说到一个事例让在场的我们倍感诧异,就是现在北京大学的学生,很多都是不喜欢数学的。他们学习数学的目的纯粹就是为了考试,当他们离开老师的引导时根本就不知道该如何去学习数学,甚至根本就不学。这是一个非常反常的现象,它反映出我们现在的数学教育存在的极其严重的弊端。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甚至厌恶的话,要提高数学成绩只能永远成为一句空话。而我们要提高学生的兴趣光靠跟学生讲大道理是没有用的,我们必须要在日常的教学中结合生活实际讲解需要解决的问题,如:在《二次函数》的教学时,我们经常探讨如何在商品经营承包中获取最大的利润,在学习《统计》时候,利用统计的知识来调查小区家庭垃圾袋使用情况等等,让学生真实地体会到数学就在他们身边,他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需要数学,让他们带着某种需求来学数学,这就更加容易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创造条件让学生快乐中学习数学。

当学生建立了学习的兴趣之后,还要注意保护他们的兴趣,这就离不开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很多人都认为数学的学习多是枯燥无味的演算与证明。其实,如果能在教学中能充分地相信学生,在引导好的前提下放手让学生去探究,讨论等等,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知识的形成的过程,让学生在其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这就将让学生不再感到数学是枯燥,而是充满成就感,自然就深感充满乐趣。在初三新组成的一个班级里面,学生的数学基础可以说是参差不齐的,如果我们是只按一个标准去进行教学,去要求学生的话,这样下去会让基础较差的学生慢慢地对数学失去兴趣,最终导致班级成绩两极严重分化。所以,教师对这一部分同学首先要降低要求,多利用他们的发光点来表扬和激励他们,让他们重拾失去的信心,让他们在学习中体会到乐趣,然后才能讲到逐步提高的数学能力。才能变“要他学”为“他要学”。

三、教数学知识,更要教学习方法。

很多学生很勤奋地学习数学,但成绩就是不见好。究其原因就是方法不对头导致事倍功半。可见学习方法是学好数学的重要条件之一。课堂讲授的数学知识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运用的毕竟不多,而多数是由学习数学而产生的数学思维方式,因此在教学中着力于培养学生多动手的习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去分析与综合,在动手的过程中培养类比与联想、抽象与概括的思维方式、同时还要使他们具备一定的发散思维能力,会建构一定的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对学生不要吝啬你的赞扬。

人都是喜欢听好话的,说句实话:好学生就是夸出来的。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要时常及时表扬学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最好是身边准备一本笔记本,发现学生的优点随时记下来,但对于学生的缺点是只能记在心里而不能记在笔记中。当发现学生的优点和进步的时候应该及时给以他们鼓励,让他们感受到老师是很重视和在乎他们的。他们的这种自豪和满足感是一种很好的约束力,也是督促他们努力寻求上进的一种力量。

五、创新是教学方法的灵魂。

长期以来,教学过程中的一个传统模式是“教师教,学生学”这样“牵牛式”的教学方法早就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教学需要,教师的教应该从“教”提高到“导”,引导学生,充分地使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发现、归纳、总结知识,充分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觉性和创造性。在这几年中,我一贯实践的是“三步骤”教学方法,

第一步骤为做足课前准备工作。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备教材、全面认真钻研教材,把教材中的知识从学术形态转为教育形态,因此,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同时还要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同时还要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第二步骤就是组织好课堂教学,注意信息反馈,教学形式灵活多变。

1、注意课堂语言反馈。在课堂教学中追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激活课堂语言反馈;在我的课堂上,师生平等,学生能畅所欲言,可以提出各种想法,提出各种建议,在此情况下我可以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课堂教学,以求最佳效果。

2、注意课堂练习反馈。做课堂练习时,我手里始终拿着红笔,谁先做好就先给谁批改;第一能激发学生的热情,他们象比赛一样争抢着快点做完好让老师批改,第二我能及时全面地掌握学生理解情况,在讲解练习时能更有针对性的讲解。

3、在教学形式方面,打破了过去“满堂灌”、“填鸭式”的刻板僵硬的教学模式,我认真地探索,逐步形成了老师引导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为主的教学模式,主要形式有课前设问、课堂讨论、课堂探索模式。如鼓励在课内展开争论,从而强化学习气氛,激起学生高昂的情绪,形成最佳的.学习心态。每个人得到鼓舞,智力活动处于最佳状态,真正做到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自己的乐趣学到自己的数学知识。

第三步骤是抓好课后作业质量关。

布置好课后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注意学生的作业反馈,在下一节上课之前,我是尽快把上次的作业批改好,若确实来不及,我也要找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作业翻看,找出存在问题,为的是能在第二天的课前复习中解决存在的问题。让学生确实在作业中掌握到知识。

通过以上三步骤,基本上能做到学生的疑惑及时解决,而且教学的针对性强,便于因材施教,教学效果显著。

六、教师要善于将自己的思维转化为学生的思维。

有学生曾经问过我:“老师你在做题目的时候怎么就会想到这一步,为什么就会想到用这种方法呢?老师你讲的时候我能听懂,也会做,可是当你没讲的题目时我就不会了。”这也许是很多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把自己的思维过程展示给学生,给学生一个模仿的样。让学生在听课的时候了解老师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式,但很所老师在评讲题目的时候,自己滔滔不绝地讲,讲完后很快就进入下一题,没有留给学生思维形成的时间与机会。一节课下来感觉讲了很多,但学生却什么都没掌握。这就是为什么讲过了还不会的真正原因。我平时讲完一道题目后,通常让学生一定先理清自己的思路之后才可以动手做笔记,不能照抄答案。让学生在整理笔记的过程中去形成自己的思维。有了思维的模仿之后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丰富学生的思维方式,才能讲到学生的创新能力。

常言道:教无定法,教需有法。所以教学方法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在我们认识到教学方法多样性和综合性之后,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总结和选用最适合的教学方法,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最大限度地追求高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怎样解题》 作者:乔治波利亚

2、《数学是什么》 作者:柯朗

3、《挑战数学新题型》 作者:杨象富、陈振宣

初中数学教学心得 篇10

初中数学教学心得1

7月8日至7月11日去宁波大学参加了“以深度学习为指导的初中数学习题教学与设计”培训活动,感受颇多。

本次培训在3月份已经报名,在负责人解老师第一次发短信确定是否参加培训时,我是打了退堂鼓的,担心疫情,不敢参加,但是我老公告诉我疫情形势还可以,你去去没问题的,然后我才再次确定参加的,再加上从嘉善去宁波路程遥远,我们中午才到,以致于解老师一口叫出我和蒋老师的姓名,我是很惊喜的。通过后面的听课,心里暗自庆幸幸亏过来了,真是不虚此行!

第一堂课是宁波市名师、鄞州区曙光中学教研组长章剑雄老师的课,看着名字以为是一位高大的男老师,结果居然是一位瘦弱的女老师,小小地惊讶了一下,通过听章老师的讲座发现章老师瘦弱的身材却聚集着庞大的能量,她的几何直观教学策略完美地诠释了几何直观的内涵以及“数形结合百般好”。听了章老师的课我才发现原来有些几何图形的题目不用复杂的计算单凭图形的剪拼就可以快捷得出答案,这对于计算困难的同学来说是一场及时雨。很多时候,学生会列式,但很难算对,图形的计算往往都很复杂若是单凭图形变换就能得出结果将大大减少学生的计算量,从而提高正确率。还有很多代数题从代数的角度很难解决或者比较麻烦,若是能够画出与之相对应的图形,则可以事半功倍!虽然我们平时也在用数形结合,但是章老师用的是炉火纯青,我们自愧不如!哎,得抓紧修炼呀!

第二堂课是浙江省特级教师、宁波市鄞州区初中数学教研员潘小梅老师的《解题教学的思考与实践》。潘老师的第一句话就指明数学教学以及学习的核心:掌握数学就意味着善于解题。然后灵魂拷问:这三句话每个数学老师都应该牢记,你们会背吗?(会用数学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思想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眼光表达现实世界)我暗暗汗颜┅┅潘老师以具体的题目来一点点给我们展示思维如何变无限为有限,如何找到问题的突破口等等。然后潘老师还给我们展示了她这一年来关于解题教学的尝试:从中考复习解题教学到基本图形的教学,再到中考数学压轴题,最后是学生说题。每一块内容都讲得非常详细,对于培训的我们来说是满满的收获!

后面的课我就不一一赘述了,总之每个老师的课都很接地气,很实用,干货满满,期间解老师还安排李小红老师给我们来了一场《向易经借智慧》的讲座,李老师用诙谐幽默的话语给我们带来了一场艺术的盛宴,最后以黄伟健老师的《不仅仅只是解题》的讲座完美收官。黄老师是最接地气的一位老师,他一直致力于如何让不会做题的人也能得分的研究,也给予我很多启示。

在本次培训中,不仅上课的老师让我们感到不虚此行,本次培训负责接待和安排的解老师也让我们非常感动,一切事宜都考虑的非常周到,我们的吃、住、学都很舒适,感谢本次上课的所有老师以及解老师,谢谢你们!

初中数学教学心得2

10月21-23日我非常有幸参加了玉溪市教育局、易门县教科所牵头主办,由龙泉小学承办的“20xx年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竞赛活动”。

在这短短的一天半时间里,我观摩了来自八县一区的小学数学教师的课,此次听课收获很大,受益匪浅。不仅让我领略到了各位出类拔萃的数学教师的教学风采,也让我感受到了参赛选手们背后强大的教研团队,更让我从中感觉到自己在课堂教学方面的缺点与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要继续向身边的优秀教师们学习,努力上好每一节课。下面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一、轻松的课前交流,让孩子们更容易进入状态

这10位教师几乎都精心设计了自己的课前交流,有的介绍自己家乡的人文特色,有的用学生感兴趣的游戏、猜谜、唱歌、舞蹈来缓解学生课前的紧张气氛,有的以笑话的形式、自我介绍的形式??02号老师用他风趣的语言和抑扬顿挫的语调帮三年级的孩子们克服了紧张的心理,从而使整节课师生互动默契。06老师用不同的掌声(× ×× ×× ××)既缓解了气氛,也为下面的教学埋下了伏笔??他们都给学生营造了轻松地学习氛围,使学生迅速进入到自己组织的教学活动中,拉近了师生距离,使学生的向师性更强,积极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来,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率。

二、巧妙的情境创设,让孩子们学习兴趣更浓厚

在这10节课里,上课的老师都能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学习兴趣。老师是教学的引路人,引导孩子揭示新知识,让学生用数学思想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他们在质疑中思考,在思考中学到知识。

三、积极的师生互动,让课堂氛围更融洽

教师们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把枯燥、呆板的课堂教学改变了,从而也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了孩子们的求知欲。看到每个老师精心的设计每一堂课,从语言、板书、图片、内容,那种工作态度与热情都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在他们的课堂上很少见到不学习的孩子,因为他们都深深地被老师的课所吸引着。我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学习他们的优秀经验,让自己的课堂也活跃起来,真正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充分让学生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从而切实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也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四、及时精当的课堂评价,让孩子们学习更踊跃

在教学过程中,几乎每位教师都注意了及时评价及激励评价,对学生的鼓励和赞扬不断,如“把你的成果和大家一起分享,好吗”,“谢谢你给课堂带来了不同的声音”, “同意的同学把你们的掌声送给他”,“你知道的可真多”等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评价语言,在学生的心里却可以激起不小的情感波澜,对于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的提高也起到了相当程度的积极影响。

五、精良的多媒体课件,让教学更引人入胜

老师们都知道,数学课堂上运用课件的目的一是为了节省时间,二是为了将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地展示给学生。这次的课件制作水平相当高,而且使用效果好,无论从课题材料的搜集上还是从视听效果上,都非常富有创意,如花似锦,引人入胜,而且大多数都引用了视频型的文件,既形象又生动,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每一节课都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使抽象的知识更直观,更让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也更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牢固掌握。

一天半的学习,共听了10节课,细细地品味下来,感觉每位授课教师都对每一节课作了周密而细致的准备,所以每堂课都有很闪光的亮点供我们参考、学习、借鉴。我将努力把其中的精华加以吸取,尝试运用到以后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来逐步的提高和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路漫漫长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初中数学教学心得3

20xx年12月7日在关塘中学举行了初中数学教学研讨会,我有幸参加了这次研讨会。听了两位老师精心准备的课,我亲身领略着他们对教材的深刻解读,感受着他们对课堂的准确把握,体会着他们对学生的密切关注。他们在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同时,也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引发了我对课堂最优化的思考:

1.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初中数学源于生活,体现于生活。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为学生提供活动的舞台,调整学习的方向,是关键时刻予以适当的点拨的学习过程的支持者。在课堂学习中,学习的材料来源不再是单一的教材,更多的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来编材。与生活贴近的知识,学生听起来亲近,求知欲就强,要突破的愿望就强,做起题来积极性高,也体现出教学面向学生,面向生活,反映现实生活,而这些正是这群听课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使学生感到数学问题新颖亲近变得摸得着,看得见,易于接受,从而激发了学生内在的认知要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更好的启迪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了较高的培养,也实现了“生活经验数学化”。

2.在这些研讨会中,体现生本教育,教师能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课上,每一位教师都很有耐心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参加这次研讨会评选的授课教师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为学生创设现实的生活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也给了学生一种集体荣誉感。

3.精彩的导课非常重要。两位教师计划都精心设计了课堂导入,有的以小游戏等活动导入新课。好的导课可以拉近师生距离,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4.教师评价要及时到位并且多方位。教学过程中,几乎两位老师都注意了及时评价及激励评价,对学生的赞扬和鼓励不断,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评价语言,在学生的心里却可以激起不小的情感波澜,对于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的提高也起到了相当程度的积极影响。

5.注重板书的设计与书写。多年来,由于多媒体课件的闪亮登场,教师的板书也好像置于被人遗忘的角落,悄然隐退了。殊不知,课件是不能完全代替板书的,课件的呈现具有瞬间性,况且课件的作用是辅助教学,怎么能替代一目了然、提纲挈领的板书呢?板书也是教师基本功的一个侧面反映。这次研讨会,两位老师都在板书的设计上下了功夫。

总之在这次研讨会中,上课的老师都能根据初中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初中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启迪他们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起他们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促使学生的认知情感由潜伏状态转入积极状态,由自发的好奇心变为强烈的求知欲,产生跃跃欲试的主体探索意识,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心理的同步发展。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一定要努力探究,找出教育教学方面的差距,向这些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学习,教坛无边,学海无涯,在以后的教学中,以更加昂扬的斗志,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初中数学教学心得4

数学教学应当有意识、有计划地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社会的联系,加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有关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如何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判断、推理、逐步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同时注意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能撇开事物的具体形象,抽取事物的本质属性,从而获取新的知识。

在小学数学中进行探究性学习是改变这一现状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以下就是我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出的一些教学情境,我觉得非常适合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

1、设计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积极探究。

这种教学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新的知识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的作用,从而挖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习惯和探索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既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又要联系学生实际,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注重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把数学与生活实际联在1起,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教学设计具有形象性,给学生极大的吸引,抓住了学生认识的特点,形成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达到预先教学的效果。

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做到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推动学生活动意识。

在教学中提出质疑,让学生通过检验,发展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寻找问题,主动获取新的知识。

利用合理地提问与讨论发挥课堂的群体作用,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达成独立、主动地学习、积极配合教师共同达成目标。

整个课堂教师应始终保持着师生平等关系,不断鼓励与赞赏学生,形成互动。

2、设计质疑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促使学生主动参加实践获取新知识。

充分挖掘教材,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铺垫。

重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充分发挥和利用学生的智慧能力,积极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究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注意了思维方法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教学中应创设符合学生逻辑思维方式的问题情境,遵循创造学习的规律使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分析、比较、综合。

3、创设开放的、富有探索性的问题情境

教学中提供的问题情境应注意一定的开放性,提供一些富有挑战性和探索性的问题。这样不仅会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还能使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之后增强自信心,并且大大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我认为开放的、有探索性的问题情境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学习兴趣的激发有很大的作用。基于以上的认识,我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造各种适合教学需要的情境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可以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初中数学教学心得5

在近一段的学习中,使我对高效课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我觉得它主要是指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是每一位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是师生的共同进步,是知识和素养的共同提高。所谓的高效课堂,就是指高效率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才是时下最需要的,才是顺应局势发展的。

我理解的高效课堂,就是要改变“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一讲到底”的旧貌,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配合老师的点拨指导,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益发展。教学高效益就其内涵而言,是指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就其外延而言涵盖高效的课前精心预习、课堂教学中实践展示和课后反馈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前提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会不会学,乐不乐学,核心是教学三维目标的达成。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就是课堂教学。学生的激情是无限的,只是隐藏在内心深处。这就要求要我们用热情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老师讲的轻松自如,学生学得轻轻松松,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完成课题内容,这样学生才不会有厌学情绪,学习兴趣就会更加浓厚。

从我们教师的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应做好以下三个条件:

一是教师能够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的三维教学目标,编制科学合理的导学案。

二是教学的过程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这种主动参与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否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策略和评价方式调动和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是教学中适时指导、监控、反馈、激励,以多种方式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使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更高。打造高效课堂,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在备课方面要准备更加充分,每节课上课前,要自己问自己几个问题:我打算让学生获得什么?我打算让学生用多长时间获得,我打算让学生怎样获得?我怎样知道学生达到了要求?这课前四问能够让老师对于课堂有了大概地了解,准备就要更加充分,做到不上无准备之课。在上课时,应该合理分配课堂时间,什么时间学生自己学,什么时间老师开始讲,什么时间开始练,这些都应该做到心中有数。更应该准确把握课堂节奏,重难点精讲细讲。 课堂是我们教学的主阵地,更是现今我们课改的主阵地,必须切实的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影响课堂效率的因素很多,我们只有理性地认识我们的课堂教学,客观地面对我们的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才能不断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有很多,除了课前的预习准备、不断改进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营造和谐教学氛围外,还有很多很多需要我们去不断思考与实践。

学习过后,感慨良多,留下了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思考自己的语言,如何让他妙趣横生;思考自己的眼睛,如何让他传神丰富;思考自己的行为,让他规范专业;思考自己的学识,让他犹如涌泉;思考自己的脾气,让他逗人喜爱;思考自己的心灵,让他平和美丽;思考自己的灵魂,让他崇高圣洁。总之,留下的思考太多太多。

初中数学教学心得6

今年是我学毕业参加工作的第一年,有很多激情也有点冲动,工作了才发现当老师真的很累,事情真的很多,尤其是班主任,太累了。通过自己的努力,以及在学校的各位领导和学校里的很多老教师的关心和助下,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自己也有了进步,发现当老师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当好一名老师是要付出很的努力的,当一名好老师那需要更加的努力,做一名有艺术的老师,那才是我的追求。

学校对我们新老师很是重视,给我们这批新教师开了培训班,还给我们聘用了老师来指导我们的成长,学校还不定期的举行班主任培训,这对我的成长有很的助。还记得刘校长对我秘怀;还记得华校长给我们进行的电影素材教育《小孩不笨》和教我们如何做一名有艺术的老师,给我们介绍《班主任兵法》;还记得钟校长给我们请来胡少影老师给我们介绍如何和学生打交道,怎样去和学生家长交流;还记得杨老师给我们介绍如何管理班级的经验,这对我来说真是如获珍宝;还记得在我平时工作中,曾主任,黄主任,雷级长,卢级长以及我办公室里的金红,桂霞,阿珊,林玉等老师对我的指导,这些都让我能够快速的成长起来!

虽然我学时学习的是教育专业,学了很多教学和管理班级的理论,但工作起来还是发现有很多的事情不是很清楚,有很多工作的业务还不是很熟练,通过新教师的培训,给我的工作(这里有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和数学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的助,让我从一个“小毛孩”逐渐变为一位能够基本上进行班级教学和学生管理的合格教师。这里我想通过三个方面来谈谈新教师的培训的感受。

一、从班级管理方面

要上好一节课,就一定先要管好学生。学生管理方面对我来说真是一件很头痛的事,我是内地的学生,不太了解这边学生,没想到这边的学生是那么的不“听话”,很是喜欢调皮捣蛋,也确实感受到想要上好一节课,就必须先要管理好学生,学会控制学生。

对学生一定要严。我平时喜欢笑,喜欢开玩笑,这里千万不要太多的给学生笑,现在笑,可能以后就有的哭。

管理学生一定要勤,要勤下班,勤找学生谈话,勤提醒学生要注意的事项,勤去了解学生的情况,勤和学生的家长联系,勤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勤点评学生的行为。比如我的班,每次中午放学和下午放学,我要求学生必须等我到班上总结这半天后一天的情况后在能放学;比如每次我们班出操,回来后,我一定会点评学生这次出操的情况,做的好的表扬,做的不好的地方要批评,下次要改正,让他们自己养成好的习惯。

当班主任一定要做到心细。把每一个班级管理的过程都想到,把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要想到,把平时的工作做到位,这样学生会慢慢好起来,班级才会好管起来。

一定要有计划行事。刚刚开学参加工作那会,天天像打乱杖,没有一个计划,事情都最后虽然还是完成了,但脑子里乱乱的。现在通过老师的指点和自己的努力,我每天晚上想想今天一天的工作都做了什么,哪些地方还做的不够好,下次一定要改,还要想想第二天要做什么事,列一个表,虽然这样开始很烦,但后来发现这样很是有效。

这些只是我这一学期新教师培训学到的一部分,其实还有很多地方我做的还不是很好。还需要多学习,多请教,多思考,多读书。

二、从数学教学方面

在教学方面,我得到了谢老师的力的指导和助,还有我们科组的杨老师,许老师,吴老师的助,让我在教学方面的能力有很进步。同时在刚刚开学时,刘校长,华校长,黄贤主任和雷级长经常来听我的课,并给我提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尤其是华校长,给了我很多重要的指导,让我在以后的教学中有了正确的目标和奋斗的方向,这里我要谢谢他们。

上学时,自己努力的方向主要是高中,因为觉得初中的知识太简单,没什么意识,参加工作了,才发现初中的数学不是很好教。高中重视的是数学的逻辑思维,推理的东西比较多,而初中的知识重点很多都是认知,就是说让学生去了解认识,给学生在他的脑子中构建数学思维。这样上课时要特别注意给学生创设情景,让学生动脑去想。而且初中生的还没有形成很好的学习习惯,可能今天讲的东西明天提问时就忘了,所以要重复重复在重复。

上好一节课,就要先认认真真备好一节课,那怎么备咧,在这里谢老师,我的指导老师给了我很的助。他告诉我先要认认真真分析教材,参考中考的考点去把握这节课的重难点,自己多做一些中考题,多揣摩出题的意图,多研究题目,多读一些专业的杂志,提高自己的专业的水平,这样才能备好课。同时在我们科组的每次的集体备课中,我也学习了很多怎么去备课,怎么处理教材,怎么出试题,这些都给我很的助。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慢慢在教学方面有了成长,可以担任一般的数学教学任务,但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教学的特色,以后我还要继续努力,提升课堂上的教学质量。

三、总结

在这半年中,我学到了很多,在班级管理和数学教学方面有很的进步,但还有很多的不足,在为人方面,在和家长交流方面,在课题的研究方面,在数学创新方面等等还有很多,希望在下一年中自己有更的进步。

初中数学教学心得7

我担任初中数学教师已经有x年了,也带过很多个班级的学生。数学一向是很多同学觉得难的地方,一些同学说起数学就头痛。在我教学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这么多年的教学下来,我也有了自己的教学心得,对待学生对数学不一样的感情,我也有不一样的解决方法。

怎样才能让学生主动的学数学呢?首先要做的事就是让他们喜欢上数学这门课程。我采取的方法是改变上课的方式,让数学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学生对于有趣的事情总是会更加的感兴趣,这样能够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在上课的时候,增加与学生的互动,多提问,但是不要问他们回答不出来的问题。也不要只问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可以提问那些在数学的学习上比较弱的同学,在他们回答出问题之后夸奖他们,让他们对自己产生信心。也不再像之前那样的把知识告诉给学生,而是让学生主动的发现知识,探索知识。现在教师不再像之前那样是课堂的主角,而是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只起到一个引导学习的作用。这样做能够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发现学习的乐趣,主动的学习,在上课的时候集中注意力。学生不再是为了取得一个好的成绩而听课,是因为喜欢而听课。

在课下,我也会经常和同学聊聊天,拉进我们师生之间的距离。这样会让我更加的了解学生的心理,知道他们不爱学数学的原因,也了解他们对数学的看法和想法。我认为是没有笨学生的,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学生学不会,肯定是老师的教学方法不对,不适合学生。在课下,我经常进行教学反思,通过学生作业给我的反馈,我就能够知道我哪些地方讲的学生没有听懂。所以我要求我的学生不会做的可以不做,但绝对不能抄作业。抄作业的话我收到的反馈就没有那么准确。当然,如果有同学因为不想做作业而假借不会的名义不写作业,我也会分辨的出来。我也会根据同学知识掌握情况的不同,布置不同难度的作业,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学到知识。

我虽然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但我认为我还有进步的空间,之后我会继续学习,向优秀的教师学习,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找到最合适的那个教学方法。

初中数学教学心得8

很荣幸能够在4月23日参加海南省20xx年初中青年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评比活动,作为一名刚参加工作六年的教师,能得到这样的机会,我既紧张又兴奋。这次评比活动使我使我对于教学的认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让我感觉从中受益颇丰,在此仅简要总结一下我的个人感受,希望能以这次评比为契机使我今后的教学水平能够迈上一个新台阶。

这次评比活动我最重要的目地是锻炼自已和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参加这次评比活动的每一位老师都是各市县的优秀教师,通过笔试后的短暂交流我就发现,他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教学精益求精的态度都是我今后工作中要着力加强的方面。

这次评比活动最大的特点,就是把所有教师的课堂实录通过网络平台展现出来,这无疑给每一位教师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因为每一个小疏忽和漏洞都将毫无保留地呈现在全省教师的面前,压力之大可想而知,但我想,一位青年教师想要迅速成长,能够得到这么专家和老师的点评,必将是受益终生的宝贵经历。同时也正是能过网络平台,我才有机会反复观摩各位老师精心准备的课题,从中吸取宝贵的经验,下面我把这次评比活动中教师们展现出来的教学特色同时也是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总结如下:

1、教态:端庄、大方、从容,衣着得体,情绪积极是这次大赛所有教师都能表现出的良好外在形象。从这点可以看出教师对大赛的重视及良好的自身素质。

2、口头语言表达:表达准确,语言简洁流畅,逻辑严密,更为可贵的是大部分教师的语言表达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和感染性,抑扬顿挫、激情洋溢,体现出教师扎实的语言功底。

3、体态语言:即肢体语言和表情。参赛教师的教学热情通过他们的肢体语言和丰富的表情语言表达的淋漓尽致,眼神、表情、动作在他们身上很自然的流露,同时表达着他们的思想感情和教学内容,使听课者忘记了时间、不厌其烦地听了一节又一节课。

如果说以上几点都是教师外在素质的表现,那么,通过教学技术和对教材的理解把握以及对新课改精神的贯彻落实等则进一步体现出参赛教师的内在素质和风采。

4、教学技术:在这次大赛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对教学资源的关注和利用,参赛教师能熟练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恰当运用网络资源,尤其是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技术教学的运用尤为精彩。教师对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运用体现了“选择性”、“针对性”和“实效性”,避免了形式主义,促进了教学活动的进行,增加了课堂容量,使教学内容具体形象、生动有趣,提高了教学效率。

5、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基于对本次大赛的高度重视,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各位参赛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做到了“准确与深刻”,对各项技能的具体要求体现的尤为明显,从“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做到了“重点突出”、“深入浅出”,同时也体现了“理论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与学生实际相结合、与社会实际相结合”,体现了“学以致用”、“教书育人”的教学原则。

6、对新课改精神的贯彻落实:对新课改精神的贯彻落实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师生平等、崇尚民主自由的观念;注重师生互动、双向沟通的教学活动;课堂教学形式灵活多样、不拘一格;注重学生体验、实验、活动,鼓励学生质疑、求索、创新;适时使用激励性评价,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能使用绿色语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建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总之,通过这次大赛,自己长了见识,加深了对新课改的理解,进一步增进了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的责任和感情;而收获最大的还是从中得到了锻炼,增强了信心,也发现了不足,激发了探索创新的热情。希望各位教师亦能从中受到启发,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教育教学方面打造出一片自己的天空,形成自己的特色,做一名成功的人民教师。

初中数学教学心得9

数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也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它诠释了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帮助人们更好的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对大量的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和判断,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它基本理念来源于实践,又不断的服务于现实生活。要使生活更加和谐,让学生学好数学是必不可少的;要实现这样的目标,不外乎有两条路径:学生有较高的积极性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和任课教师有良好的引导水平。

一、彻底吃透教材是上好课的前提 。

教师、学生、教材构成课堂教学的三个基本要素。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课本为教学依据。处理好这三者之间关系的最基本前提便是吃透教材。

吃透教材是提高课堂效果的关键。课堂教学要想有较大的收获,必须深钻教材。只有在认真分析教材后,才能确定章、节、单元教学的目标和要求,才能找出重难点和关键,以便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课时教案和学案,准备好精选试题。

如果教材上说得明明白白的内容,教师可略讲、不讲或让学生自己阅读,做好引导,渗透洋思经验,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对那些重点、难点的教学内容,要抓住关键,充分展示数学的思维过程,该拓展的绝不可一带而过。

二、认真进行数学教材分析上好数学课的关键

1.要分析数学学科的结构。

数学学科主要由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问题、基本方法和基本应用组成的。

如:对九年级(上)的“一元二次方程”这一章的知识结构分析如下:

A、基本概念:一元二次方程(从三方面表述概念的内涵)。

B、基本问题:

(1)、解方程——已知方程的系数求根;

(2)、作方程——已知根,确定方程的系数。

C、基本原理: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

初中数学教学心得10

感谢学校各级领导对我们老师继续学习的重视,为我们创造良好的学习机会。在这次培训中,感觉收获挺大的。

10月9号上午是二中于大平老师关于课题学习的思考和建议的一个讲座。他主要说的是课题学习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坦率的说,在我教学的这几年里,我对课题学习这一版很忽视,对于初中教材每学期都有一个课题学习,当时我的做法是,让学生看看,外加一句,如果让你来完成你行吗?但是通过听这次讲座我知道了课题学习在教学的作用,因为如果你认真的开展一节课题学习,可以很好的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比如分类讨论,辩证统一,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等思想。除此之外,从进几年的中考试题来看,有关课题学习的知识也涉及到了,而且分值也不少,

10号上午是新蔡姬亚老师讲的从学习方式的转变谈新课标的实施,他在讲之前问我们谁看过新课程标准,有6个,我实际上也不算认真看过,我只是大致浏览过,新课标我们大家都知道,对于初中来讲,是中考的依据,全国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最好看看。我对姬亚老师的印象很深刻,他讲的都是生活中活生生的例子,比如他给我们讲了教育家陶行知的一个小故事,强按鸡头不吃米一次,陶行知应邀到某大学演讲。他走教室,就把一只大公鸡往讲台上一放,抓起一把米让它啄食。可是,公鸡惊惶不肯啄食。陶先生见它不吃,就强按鸡头“请”它公鸡拼命往后退,仍然不肯吃。陶先生干脆掰开公鸡的嘴使劲往里塞米,公鸡拼命挣扎,死也不肯吃。之后,陶先生松开手,后退数步。公鸡稍稍平静,徘徊一阵后,慢慢靠近米粒,继而悠悠地啄起米来。主要就是启发我们做老师的要想法设法是学生的让我学变成我要学,21世纪什么时候教师会下岗

当一个教师还没有打上课铃,就匆匆忙忙的走进教室,下了课还依依不舍不愿意离去的时候;

当一个教师恨不得把课堂的45分钟用足,从第一分钟就开始讲到第45分钟的时候; 当一个教师在课堂上忙的满头大汗,感到非常辛苦的时候;

当一个教师在课堂上讲个不停,并且自我感觉良好21世纪,

什么时候教师最受欢迎?

当一个教师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讨论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方法,可你的思路不断地被学生打断的时候

当一个教师不断地被学生提出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难住的时候;

当一个教师感觉课堂上总是学生在津津乐道地讲,而自己的说话在减少,感到自己的作用在下降的时候

11号上午七中张东旭老师讲的新课改背景下老师的课堂教学更需要什么,他提出教师的课堂教学需要多问课,问课内容要做到三前三后,

课前问是

1,为什么这样上课?

2,课堂上可能会有哪些突发事件3,为什么知识点这样安排?该如何创新?

课后问

1,成功之处有哪些?为什么会成功?

2,失败之处有哪些,怎样改进?

3,问学生,他们有什么困惑,有什么收获?并记录在案。

下午听的是上蔡一中吴明勋的初中生数学学习方法指导,在这次讲座中,他一直强调两句话,一是学生好玩了,学生才有兴趣,二是要研读数学课程标准。除此之外,他还讲了如何指导学生学习?主要是通过导学案实施的,又分四个过程导学导思导练导讲。

12号是听的十一中袁景立老师的思考有效数学模型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讲座,他主要强调的是什么是有效课堂,做到哪些才算是有效课堂,多内容多快(速度快)、好(效果好)、省(省时间);铁律是“先学后教、先教导学、温故知新。我总结的是课前预习,课堂认真听讲,课后复习。

13号上午到实验中学听课,第一节是九年级吴老师的课,他用的教学模式完全符合新课改的形式,他的这节课给我很大的震撼,感觉他太了不起了,能培养那么好的学生,他的学生甚至比一般的老师讲的都好,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以及推理能力是我们不敢想象的。第二节课是张宝华老师讲的,教学模式也是按照新课改形式的,课堂气氛活跃, 在感悟的同时我还深深地体会到以下几点:

一、与外面的差距太大了。通过这次培训,以及和其他老师的交流,我发现我于他们有很大的差距。他们去外面学习的机会较多,提升的比较快。尤其是在教学理念上、教学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上,差距是相当的大! 所以希望学校以后能给大家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二、重视课程标准,更新教学观念。

对于我们初中部的学生在培训期间我一直思考两个问题,1是他们的教学方法

在我们学校行的通吗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我认为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独到的教学思想、全新的管理体制有些还不太适合我们学校状况。2是老师在课堂上挥洒自如 那么在课下做了哪些工作?

初中数学教学心得11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有人说:“一本教育杂志,也应当是一所学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有切实、具体的可以给读者以启迪的教育案例,有高水平的服务??”而《初中数学教师》恰恰如此,它的文章精短实用,可读性强,内容实在,在推动教学改革、传递教学信息方面都有独到之处。

如今,做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我更加希望能在教学方面得到一些切实具体的帮助,《初中数学教师》将怎样处理教材难点,怎样设计创造性教学方案等都为我们想到了。她的教学点评中肯,教案设计新颖,教学随笔精致。她贴近教改前沿,是初中数学教改的冲锋号。

在轰轰烈烈的教改之风中,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尽的时候。愚以为,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来水”、“长流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因此,在教学中,书本是无言的老师,读书是我教学中最大的乐趣。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方法,有方法才有成功的路径。教师今天的学习主要不是记忆大量的知识,而是掌握学习的方法——知道为何学习?从哪里学习?怎样学习?如果一个老师没有掌握学习方法,即使他教的门门功课都很优异,他仍然是一个失败的学习者。因为这对于处在终身学习时代的人来说,不啻是一个致命的缺陷。学习型社会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了充裕的学习资源。

比方法更重要的是方向。在知识经济大潮中,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该认准自己的人生坐标,找准自己的价值空间。教书的生活虽然清贫,但一本好书会使我爱不释手,一首好诗会使我如痴如醉,一篇美文会使我百读不厌。我深深地知道,只有乐学的教师,才能成为乐教的教师;只有教者乐学,才能变成为教者乐教。

初中数学教学心得12

初步尝试新课程教学,有许多感慨和体会,现从数学课堂有效教学上谈一谈我的一点体会。

新课程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促进者,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学生实际,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真正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以下是我就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的一些心得。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的信心兴趣是求知的起点,是发展思维能力的内在动力。

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教师必需坚持从诱发学生的兴趣入手,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使之能长久下去。那么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一)创设良好的活动情境

必须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创设良好的活动情境,把数学知识融于生活实践中,使学生在情绪上引起共鸣,发现数学奥秘。

(二)利用好奇心,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采用各种手段诱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让他们产生欲罢不能的激情。

(三)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自信心

当学生取得成功时,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满足,快乐、自豪等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新课伊始,教师能否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有意义的心向,对整节课的教学十分重要。因此我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按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围绕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以及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课前巧妙设计好自学思考题,并力求做到所设计的问题明确具体,“浅”中见“深”具有启发性。

例如:在引入“过三点”的圆的新课教学中我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先在黑板上画出图形,然后提问:

问题:

①有一个圆镜被打碎,现欲重新配制一个同样大小的圆镜,要不要反把所有的碎片和这块残片都带去?

②这个实际问题若从数学角度去观察分析,同学们认为可转化为什么问题?(让学生探索、讨论)学生甲:重新画一个与原来相等的圆形镜。学生乙:把玻璃残片补成一个圆。

③要重新画一个与原来相等的圆,必须知道什么?这样图文并茂的数学情境能使学生探索的欲望油然而生,促使他们集中精力,开动脑筋,尝试探寻各种积极的解决方法,创造的灵感和顿悟很可能由此产生。

自学讨论是学生课堂学习的重要环节,是他们初步的认知过程。

初中数学教学心得13

如何切实有效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一直是数学教学所关注的。数学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可以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教 学的主体,即教师的一切活动就是要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让学生得到充分发展。这就是我们所需求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全面提高初中学生的数学素质,就要求老师切实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下面结合本人近来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1、联系实际,合理确定教学目标

合理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师生教学行为指向有效的基础。对于每一课的目标确定,除了必须尊重本课教学内容以外,还要考虑学生学习能力,使之尽可能地切合本班学 生学习的实际。目标过高,学生难于达到,目标过低,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在目标确定的过程中,应尊重学情的确定。 如《有理数的减法》这一课的主要目标是:体验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形成过程,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减法运算,能用有理数的减法来解决实际问题。我在上这一课 时,考虑到班级学困生较多的现实,把核心目标放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形成和有理数减法的运算上。通过教学,大多数学困生能够较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2、尊重学情,实施教学过程

一个个知识点的突破与实现,是教学目标达成关健。课堂教学过程中,由点到面、有浅入深、承上启下、环环紧扣、条理清晰,让学生听得清楚,学得明白,想的深入,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根本保证。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数学情境是一种以激发学生问题意识为价值取向的数据材料和背景信息,是从事数学活动的环境,产生数学行为的条件。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情境的创设,架设起数学 与生活这座桥,让学生往返于数学与生活之间,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自然地学习“现实的数学”。从而使学生有兴趣地去进行思考和探索,引起强烈的探索欲,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教学《有理数乘方》一课时,首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一张0.1毫米厚的纸对折15次后,它的厚度会超过姚明的身高吗?问题一提出,就立刻吸引了学 生的注意力。有些学生拿出纸开始对折起来,有些学生陷入了沉思。大多数学生在我的启发下,得出了叠合的纸共有2×2×…×2(15个2连乘)张。从而为新 课程的学习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2)引领学生,体验过程

初中学生数学底子薄、基础差,教师在组织教学时,特别要注重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即理解一个数学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一个数学概念是怎样形成 的、一个数学结论是怎样获得和应用的。充分揭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暴露知识的背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感知、发现、归纳,从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 心、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过程教学中,我特别注意让学生有充分的思考时间,打消学生畏难情绪,保护学生参与的热情。

3、分层训练,个有所长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要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尤其对于初中来说,教师的主导既要作用于中差生,又要充分发挥优等生。对于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 要保护他们学习的热情,提高他们学习的信心;对于优等生要善于发掘他们的能力,放手让他们解决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加大思维的训练力度。 在课堂抽问、板演、合作交流活动中,我特别注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

有的基础上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让更多的学生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不冷落中下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恰如其分的问题,面向全体,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4、激励评价,促进发展

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合理有效的评价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 的有力手段。教师应从学生知识的掌握、方法创新、习惯形成等多方面进行全面的激励评价。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体会到对进步的肯定,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 信心,也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自我评价的习惯,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和纠错能力。

一句鼓励性的话语、一个赞美的眼神、一次充满赞许的点头肯定。让学生在激励评价中充满自信,在激励评价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感受!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通过教学反思,积极地更新传统的教育观念,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同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创设有利于有效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教学环境,着力探究开展有效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途径和办法,把课堂教学改革引向深入。

初中数学教学心得14

我有幸参加了这次数学培训,在学习过程中,我认真听取了三位专家的精彩讲演,自己无论在思想认识及教育观念、教育理论和方法、教师业务素质及业务修养、新课程改革等各方面都学到了很多东西,这对于改进我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总结如下: (1)认识到教师的任务不仅只是教学,教育科研更不仅是专家们的“专利”。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都离不开教师的教学实践,我们不能总是把别人的或原有的理论和经验用于自己的教学。

(2)重视问题解决与研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能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努力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使教育教学过程得到及时的调整,从而有效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3)在推进新课改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些前所未有的新问题、新情况,要能在变迁与复杂的教育教学情景中进行独立思考和判断,并通过自己的研究寻找出最佳的教育教学行动策略和方案。

(4)善于与同行交流,学习借鉴他人经验。不断学习新知识,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并把成果应用到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不断吸收、筛选符合学生需要的观念和方法。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灵活的数学应用能力

(5)知道一般概念和推理方法对使用数学工具的重要意义,利用对数学中各种概念之间相互关系的深刻理解和广知识,帮助学生在掌握基本概念和推理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一套他们自己的数学方法。

总之,通过本次骨干教师的培训,自己收获颇多,感受颇深,但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如何把本次培训所学到的理论始终如一的贯彻下去,使自己的教学工作不断完善、不断提高。

初中数学教学心得15

【摘要】新课标的观念下所编写的新教材将数学知识形成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贯穿始终,教师要善于发掘出新教材优点,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材。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初中数学教学心得。

【关键词】新教材,初中,数学教学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无疑是基础教育的一场革命。新课标下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主动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的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过程,而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要以教材为中介,教材把他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教材的编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法。

新课程标准的观念强调我们教师要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在传统教育观念下所编写的旧教材,过于注重知识编写,其逻辑严密、高度抽象概括、知识环环相扣,使学生感到惧怕。在教材的“指引”下教师把知识源源不断地硬塞给学生,然后通过强化训练而达到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而过去历来学生数学期末考试平均分均不合格,大大打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而在新课标的观念下所编写的新教材将数学知识形成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贯穿始终,教师要善于发掘出新教材优点,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材。

我本人的教学,主要从新教材具有的几个突出的优点着手,进行教学。

一、新教材从学生的身边出发,确实把知识体现在现实生活中,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让学生产生对知识的浓厚兴趣

“教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教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在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材每一章开始,都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引入,体现整章的核心,而每节课开始,也安排生活中的例子。在学习习近平面直角坐标系时,教材创设电影院的情境。在电影院内如何找到电影票上所指的位置?此时学生七嘴八舌地说出自己的意见,有的说先看第几排再看第几号,而有的同学说还要看是几楼(因为有的电影院是两层甚至是多层的)这是每一位同学都很熟悉的,即使平时考试成绩很差的同学也不陌生,能充分引起学生学习的愿望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此时教师作适当的鼓励,学生的热情就更高了。并顺势引出,在电影票上”6排3号“与”3排6号“中的”6“和含义有什么不同呢?从而导出新知识,如果将”8排3号“简记作(8,3),那么”3排8号“如何表示呢?(5,6)表示什么含义呢?这样的引入学生学起来不容易混淆,应用不着教师费心的讲解了,只需作适当引导,归纳就可,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

又如,学习旋转知识中,举出生活中钟、车的方向盘等,观察它们在转动过程中其形状、大小、位置是否发生改变,从而导出旋转的概念,化抽象为直观,教师点出有的知识虽然抽象但有可直观理解,消除学生对几何知识的恐惧心理。

二、每一章节基本上都安排了“想一想”、“议一议”、“做一做”的内容。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的安排,把学生引进探索、创新的空间,彻底改变在教学中教师包办代替,一讲到底的教学方式

教师按照教材编排上述的内容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充分体现教师组织学生主动获取、掌握数学知识,发展学生的数学家思维能力。如学习习近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相等时,教材设计了“想一想”在笔直的铁轨上,夹在两根铁轨之间的枕木是否一样长?教师不要急着下结论,给出定理,而是组织学生展开思考。有的学生认为不一样长,因为当铁轨的宽度不一样,那么夹它们之间的枕木就不一样长了;有的同学则反搏说,铁轨是让火车行走的,而火车的两边的铁轮位置是固定不变的,也即它们的距离是不变的,要是铁轨宽度不一样,火车就会出轨造成事故。此时课堂成了学生的辨论台,然而教师作适当引导,题目的前提是在笔直的铁轨上,不用考虑转弯时的变化,学生一点即明。同学们开心的笑了“哦!”,“我早说了吗!”等声一遍,再转入下面的学习就从容多了,也体现了教师组织、引导学生主动获取和掌握知识。

又如“议一议”:举出生活中的几个实例,反映“平行线之间的垂线段处处相等”的几何事实。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合作交流,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并且学生举出多种多样的例子,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

三、教材的实例多、实物图多。化深奥为浅白,化抽象为直观,降低了教师“教”的难度

传统的数学教材即使是学习成绩很好的同学也产生这样的疑问“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这么深奥的数学呢,它们有用吗?”而现在教材举也很多实际的例子,不用教师费心说,学生看题或在学的过程中已感知到数学在我们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九年级下册“船有触礁的危险吗”这一节内容,它是利用三角函数知识求路线或物高的内容,本是难度大而又枯燥无味的内容,但因其实例,学生生活中会应用到的知识,学生很感兴趣,并且再加上美丽的实物图,把学生感官也动员起来了,那学的劲就不用说了。而教师也不用把知识“形象化”了才去让学生理解,相对来说教师讲授的时间少了,学生学的时间多了。

四、教材课后编排了大量的“读一读”环节,教师充分利用这一点延伸课堂教学,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读一读”的内容有的是以问题的形式出现,有的只是介绍知识的由来,不仅扩阔学生的知识面,还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等。如有“矩形、正方形”这一节的课后,“读一读”的内容是“侦察兵密码通信游戏”,它是正方形性质应用的游戏,非常有趣,能充分调动学生自学、阅读的情感和兴趣。要是学生弄不明又想知道其因由,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探究,和学生一起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并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

上一篇:当代理班主任的一天下一篇:大班体育教案:我和报纸玩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