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夏感”教学反思

2024-08-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初中语文“夏感”教学反思(精选15篇)

初中语文“夏感”教学反思 篇1

十月份,按照教务处和教研室的安排部署,语文组教师进行了“同课异构”教学活动,我们初一教师承担的课文是梁衡的一篇写景抒情散文《夏感》。作者笔下的夏天不但集中描写的是乡村之夏,而且具有浓郁的地域特点。麦浪、高粱、玉米„„这一切告诉学生这不是杏花春雨江南,也不是铁马秋风塞北。教学中,结合相关写景的句子,我以大屏幕显示与之相关图片,图文结合,学生感悟效果较好。

写景抒情散文的授课重点一般在于语言的品味积累。吕淑湘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而朗读是培养语感,感受语言美的重要方法之一。

朗读在阅读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高,而写景抒情散文正是训练朗读能力的非常适合的文本材料。我是这样做的:教师范读,提出朗读注意点(停顿、重读、语速、情感),学生自由读,学生齐读或个别演示,品味完语言再读。在学生预习充分,理解全文内容情感的情况下,这样的朗读训练对一部分朗读基础较好的学生(刘丽丽,陈雨晴等)效果较好,但是对于大部分还不会掌握朗读规律及对朗读不感兴趣的学生,往往得不到有效的训练。因此,在上《夏感》这课时,我尝试从文本出发,寻找这节课的朗读训练点,进行有梯度的朗读指导训练,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教学效果。

这篇课文,朗读训练的重点应放在重读及节奏上,要读出夏天那种火热、急促的、美好的氛围,并注意文中感情递进的句子及修饰语。

刚上课,我提出朗读的最终目标——情感,而要读出情感,需要注意重读和节奏等。

第一解决重读,给出了三个含修饰语的句子:

A、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

B、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

C、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

让学生自由读,找出句子中的重读词语,学生基本能体会到修饰语需要重读,总结出规律——突出景物特点的修饰语一般需要重读。

第二是节奏,学生平时齐读经常拖拉,节奏拖得较慢,不适合读这样“火热”的课文。

所以要练习朗读情感递进的句子,同样给出三个句子:

A、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

B、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

C、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

自由读,找出需要连读的地方,学生在反复练习之后,能找出每句最后的部分连读可以读出句子应有的力量和“火热”的情感。

接着让学生在文中找出相似的词语和句子进行重读及节奏的朗读训练。,学生很感兴趣,我采用了全班演读的形式,选了几段精彩段落,效果较好。

在朗读的基础上理解“夏之景”,“夏之色”“夏之人”,体会从写景到抒情以及对夏天的喜爱和赞美,对辛勤劳动的农民的赞美之情。

存在问题:(问题主要出现在教学的难点突破上)关于语言:

1.关于叠字的好处;

2.比喻,拟人修辞的好处; 3.根据描写“春之色”,”秋之色”的句子,进行仿写训练:

“夏之色”如-------。

“冬之色”如------------------。

初中语文“夏感”教学反思 篇2

关键词:初中语文,德育教学,学生独立性,正确利用

一、德育教学缺位

语文作为母语, 是综合性最强的一门人文学科, 生活的方方面面的都离不开它, 它包含了我们的整个人生发展, 在我们发展的历程中, 不同的人生阶段他对我们教育的方向是有所差异的。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说, 教学不仅要求学生获得语文知识, 而且更要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目的。然而在我们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往往偏重于对语文知识的传授, 对句子的理解分析, 修辞方式的运用等等, 而忽视了语文的教育功能;文章所传达的思想, 精神、人生观、心理状态等。新时代教学方式要求多样化, 但是教学根本上不能丢下德育教学。新课程则提出了“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 为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出新的要求, 更加强调“育人为本”的教育观念。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获得知识,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在成长中如何以健康的心态面对人生的种种挑战。而事实上呢, 德育教学是严重缺位的, 那个对教育没有正确的认识, 例如:很多对语文不敢兴趣的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抱无所谓态度, 常常是上课想听就听, 不想听就不听;课后作业有时间就做, 没时间就不做甚或想做就做, 不想做就不做。他们就是把语文当作是一种任务在学习, 没有认识到语文对于他们整个成长的重要性, 这是语文教学最为失误的地方。

二、教学主体缺位

在现代的教学中, 社会的发展和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对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作出了严格的求, 教师正努力的将教学的主体地位归还给学生, 教师只是授课者, 只是为学生的学习指引一个方向或者是传授写具体可行的方法。他们正在努力的要求自己把课堂归还学生, 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充分表现自己的才能, 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 真正意义上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教师清楚的认识当今时代自己所处的地位和角色, 而学生是否也相应的发展着呢?事实上却不是如此。很多学生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教学主体地位, 很多学生对学习抱有应付性心态。还有些学生迫于考试和老师的压力, 对语文的态度比冷漠型要积极些, 但也只是应付, 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 只是满足于上课听讲, 课后完成老师布置的书面作业。他们从不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作积极的思考, 从不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 反正学习始终处于被动状态。试想一下, 与传统的教学角色相比, 教学主体的易位带来的是学生对教学认识的错误认识, 这值得深思, 到底在教学的实践中出了什么问题。

三、学生缺乏独立性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 被老师们广泛采用。那种人人参与、组组互动、竞争合作、时有思维碰撞火花闪现的课堂确实能给人以享受与启迪。实施合作学习是有一定条件的, 要以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为前提。而时下不少教师和学生都片面地理解合作学习, 追求所谓小组学习的形式, 做无用功的甚多。在学生没有充分阅读、思考的情况下进行合作学习, 由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不深入, 认识也不很深刻, 小组合作加工整理的结果与所得也是肤浅的、片面的, 这样的合作只是为个别优生提供展示的机会。有的把合作讨论当作学生活动的唯一形式, 一堂课下来, 表面上热热闹闹, 实际上收效甚微。未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表面上看热热闹闹, 实质上是流于形式, 收效甚微。另外一方面, 教师没有认识到初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时期, 对于问题都没有形成特定的, 独有的看法, 他们都没有看问题的视角。最终说来, 是教师和学生没能真正理解合作学习的含义, 未处理好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

四、没有正确利用多媒体

如今的“示范课”、“优质课”似乎都添了一道亮丽的标签——“多媒体”。似乎只有使用了多媒体, 才能更好地体现新课改。在语文教学中多媒体使用得当, 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提高教学效率, 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于是, 不管有无实用价值, 不管花费多少人力物力, 都要保证多媒体的成功亮相, 却不去关注它的使用是否能促进学生的学习, 投入与收效是否成正比。也就是说, 教学方式的盲目追求没有和现实的教学环境相结合。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由于我们中学的教师大多对多媒体都不太熟悉, 因而课件制作耗时很长, 别人很快就完成的教学课件他们比之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为了一节公开课, 需要花一、两个月去准备课件, 多媒体的喧宾夺主可见一斑。而且有时运用多媒体只是增强了语文课的可视性, 课例反映的也不是平时的教学情况, 缺少推广的价值。因而, 多媒体教学方式在不适合它的教学环境下成本高, 利用效率低等弊端已是不争的事实。

初中语文教学反思 篇3

工作很长时间了,发现自己和第一次上讲台时相比之下,“成熟”了许多,再也不是当初那个拿着备课本念字的小老师了,在这里我再次谈谈自己对语文这门学科的一些反思。

课余时间,我常常和学生聊学习语文的感受,我发现,语文水平稍高的同学的观点非常相似。谈及初中语文学习的感受,一些学生往往会说只学会了做题。学科教学走到这步境地,我分析有两种原因:其一,对语文学科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语文是基础性的科目,是工具性学科,学好语文会促进其他学科的学习,但语文学科的重要性远非如此。其二,囿于语文高考的试卷模式。学习语文,就是在学习表达能力,其中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长时间地在字、词、句中转悠,我们学生的表达能力会有怎样的提高呢?我们把语文学科分成几大板块,弄得七零八散,与真正的文学早已相去甚远。在这样的教学中,语文素养真是无从谈起。

无数事实证明,学生是在阅读课外读物的基础上增强了学习语文兴趣,进而不知不觉地提高语文成绩的。看来,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首先要增加阅读时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曾经每周拿出一节课的时间阅读,用这点儿时间阅读别说万卷,就是一卷都是难上加难。没有办法,阅读课上我只好要求学生看一些《作文报》、《语文报》之类的报纸和《读者》之类的杂志,至于一些名著根本无暇顾及。“取法乎中,仅得其下”,让学生们读这样的通俗的文章,试想他们能写出什么样的大作?增加阅读时间,扩大阅读视野,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思想。但因为时间的关系加之外界诱惑很多学生很难养成自觉阅读的习惯。因此,我的尝试常常无疾而终。

学习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其实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而我校学生学习的最大特点就是被动的接受,因而老师对他们自主学习的引导就显得特别困难,一段时间的努力不很见成效,放弃尝试,回到老路上去,驾轻就熟,我往往就在这样的心理驱使下,放松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的指导和监督。然后,还是“吃力不讨好”地灌输,课堂教学改革的尝试浅尝辄止,课后的全程指导和检测的原有的规定形同虚设。

我想今后还要坚持预习和复习的整理本的检查和检测,让学生在预习、复习以及课堂学习这几个环节上能环环相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责任感,真正充当起学习的主人。当然,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仅仅做到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我愿意在实践中继续探索。

反思我的语文课堂,很多情况下存在着喧宾夺主的现象,我总是自觉和不自觉地体现着主角身份,要了解学生的状况,总是满足于课堂上几个活跃分子的反应,依赖于课后跟学生的单独交流,其实,我早就发现,课堂上的那种交流是任课后怎么弥补都无法达到的效果。要能让每一个学生的心在我的语文课堂上都动起来,这该是多么令人振奋的事情啊!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的心真正地动起来,而不至于使学生陷入“热闹是他们的,而我什么也没有”的窘境呢?

语文教学影响着其他学科的学习,也影响着学生今后的发展。初中语文教学旨在使学生养成爱读书的习惯,使其具备最起码的表达能力,进而为学生整个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最坚实的基础,为学生人文素养的养成开启一扇成功的大门。而我们面对的教育对象还是普通中学的学生,能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让他们积极主动地了解并接受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使他们的人生境界和文化素养得到提高,不也正是我们努力的最终目标吗?如果我们在初中阶段做到了这些,那么我们的教学就是成功的。我相信,通过以上反思,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做得更好。

《夏感》教学反思 篇4

一、用了一个新颖的导入方式。

我仔细研究了一下课文的思路,发现课文的最后一自然段可以借助前面的几个自然段来得到更深的理解。所以我觉得从课文的最后一自然段导入,按照从后往前的方式来探讨文章的主旨会非常的新颖。

二、在教学中注重了对学生的引导。

当在探究一个问题时学生回到不出来的时候,我就让学生读哪一自然段,读了之后再思考,实在还不行的话,就提示提示,尽量的引导学生说出答案。吸取了‘以前公开课上学生答不出来我给的问题时,因为着急就把答案说出来 ’的教训,注重了新课标中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人的要求。

当然也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

一、对课文分析不够详细。

在感知课文内容这一块。例如:

1、在作者眼中夏天有何特点?只是让学生找出了这一特点,而没有进一步分析这些特点体现在哪些方面。

对“2、文中写了哪些自然景象表明夏天已经来临了?”这一问题也没有仔细分析夏天到来时景物的变化。

二、品味文章的优美句子这一过程与方法目标没有完成。

因为时间的原因语言赏析这一部分,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来品味语言的优美,只是提出了两个让学生分析了一下,而没有给学生一些时间把自己认为美的句子找出来,并说说这个句子好好在哪里。在这里还有一个不足的地方就是机械重复学生的话。仅仅是重复而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三、不能以四人为一小组的方式来讨论,这样有局限性,应全班同学一起讨论交流,这样效果会更好一些。

四、课件上的字有点小,以至于坐在后面的同学看不见了,这个以后会注意点。

初中语文教学反思 篇5

黄土岭二中—田雨桐

我参加语文教学工作已经十五年了,依然清晰地记得曾经的老师向我提出的忠告:“做教师的只有上好课,才能受到学生的欢迎。”于是我认真阅读众多的语文专业报刊杂志,吮吸知识的营养;努力回忆从小学到大学期间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师长们的教学方法,寻求可资借鉴的教法;不厌其烦地翻阅大学中学过的《教材教法》课本,获得指导实践的理论基础。经过努力,渐渐地形成了自己教学方法:教学目标要明确,讲授内容要准确,教学组织要严密,教学方法应灵活。在日常的语文教学工作中,我努力以此来衡量、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吸收了语文教学领域中不少新的理论、观念。主要有:

1、教学过程不只是教师教的过程,也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

2、教学中不但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还要重视学生主体地位,不能把学生视为灌输知识的容器。

3、教学不仅要求学生理解掌握知识,还要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发展智力,并要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4、教学不但要研究教法,还要重视学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等等。

随着教学理论认识水平的提高和素质教育思想的确立,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就愈来愈感到自己所谓的好课标准还有好多不足,明显地感到自己的观念总是难跟上时代社会发展的步伐。我不得不努力地去反思自己的语文教学,归纳起来,我的语文教学存在着以下弊端:

一、不敢超越课堂。如果学生在课堂上受到启发后对某一内容形成了兴趣,课后能够继续进行主动地有目的地学习,那么,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才能从“学会”上升到“会学”、“善学”。我心里明白,超越课堂对学生是多么重要,但我没有这样做,也不敢这样做。我只知道利用好课堂40分钟,让学生学好课本上的知识。希望学生对中国古代、现代文学名著充满了好奇和渴望,但如果能趁热打铁,鼓励学生的文学修养,那该多好。可是我不敢这样做,在很多人的眼中,这些名著是“难书”,他们会不答应,学生哪有功夫看这种“难书”!所以,学了课文之后,我几乎就停滞不前了。我现在的语文课,除了带领学生在课本中“游泳”之外,课外最多布置一点读读、背背、抄抄的作业,不能也不敢让学生去广阔的课外海洋中遨游、驰骋。所以,学生们刚升入初一的时候,看看他们写的记叙文,眼睛一亮,小学生的作文水平相当不错嘛!可是,一年过去了,他们记人叙事的水平和刚入初一时的水平相比,似乎高不出多少。

二、不敢超越课本。教师在教好课文诉基础上,超越课本,收集课本以外的材料,补充、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语文教师来说也是多么重要。但是,我也不敢只是活脱脱的运用“嫁接术”移花接木的手法,可还得挖空心思说好话,违心地说它中心突出,构思独特,因为我不敢超越课本。

初中语文教学反思 篇6

——小说《我的叔叔于勒》教学反思

丹凤县武关初级中学

管书军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拓展思维空间,从而提高阅读质量。新的课程,新的理念,为了培养学生阅读的感悟能力、探究能力、欣赏能力、评价能力,我们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小说,作为一种主要的文学体裁,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小说阅读教学,更因为它的内容的丰富性、情节的曲折性、形象的多异性、主题的蕴涵性等特点而呈现出了教学的多样性。这里我以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第三单元《我的叔叔于勒》为例,谈一下我的“四步阅读,探究教学”的构想与反思:

一、速读,辨析主要人物。

探究一:从标题上看,这篇小说写的是谁?(于勒)从小说的内容看,于勒是小说的主人公吗?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

1、讨论前,教师提示:如何判定一个人物是否为主要人物呢?有三个角度,首先看人物着墨的多少;其次看人物在小说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三看作家的创作意图。请大家开始快速阅读,做好记录,小组合作,共同探究。

2、学生速读课文,开始思考批注;小组合作,共同探究;中心发言人汇报探究成果。

3、教师归纳。于勒不是主人公,于勒在文中是这样出现的,一是出现在全家人的谈话中,二是插叙介绍,三是出现在游船上,小说真正的主人公是菲利普夫妇。

探究二:于勒虽然不是小说的主要人物,可老师感觉于勒这个人物在文中无处不在。大家的意见是怎样的?从文中寻找信息谈谈你的理解。

学生再一次速读课文,整理相关信息。小组交流,明确:于勒显然着墨不多,但很重要,它的命运决定着菲利普夫妇的变化,并在他们一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掀起了很大的波澜。他是小说的线索人物。

二、研读,体会精妙构思

我们一起明确了小说的主人公,理清了小说的线索,下面请同学们对课文进行研读,疏通小说情节,提练一个字概括情节内容:

从课文顺序上看:[盼]于勒——[赶]于勒——[赞]于勒——[骂]于勒——[躲]于勒

从小说情节上看:[赶]于勒——[盼]于勒——[赞]于勒——[骂]于勒——[躲]于勒

探究三:作家为什么这样安排情节:①为什么将“赶于勒”以插叙方式安排?②为什么要安排船上相遇呢?我可以这样设计:于勒来过几次信,再以写信告知其不幸落魄不可以吗?改后效果有什么不同? 分组活动,确定小组发言人;相互交流,一人发言,其它同学可作补充。

讨论明确:

①巧设悬念,开头反复渲染盼归的气氛与心情,埋下伏笔; ②一波三折,高潮迭起,构成情节的曲折美,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就是这个道理。

③安排船上相遇给人物亮相提供了一个特有的展台,更能体现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具有一种较强的讽刺意味。

教师小结:小说构思精妙,扣人心弦。

三、赏读,评析人物形象

《我的叔叔于勒》除了以精妙的构思吸引人,更重要的是以其丰满的人物形象而经久不衰。理解人物最好的方法是品读细节。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去品析。这篇小说写得最精彩的地方在哪里?(骂于勒,高潮部分)

师生互动,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提示下朗读课文相关片段:

1、在游船上,父亲被太太高贵的吃法打动了,于是请家人吃牡蛎,他故作高雅,摆架子爱慕虚荣的高峰,同时也是不幸的开始。母亲的一番话别有情趣:(读23段)

2、当父亲朝那年老的水手走去时,突然发现那人很像于勒,神色不安,骤而紧张,以至失魂落魄:(读25段)

3、在母亲的要求下,父亲再一次向船长走去,在极度的担忧与恐慌中终于证实那就是于勒。这一消息对于母亲如同晴天霹 雳,怒火如同火山爆发,他们虚幻的幸福峰巅一下子跌入了现实的悲苦深渊:(读38段)

4、也许是对叔叔不幸的一丝同情与怜悯,我给了于勒叔叔10个铜子的小费,但母亲仍不忘作了最后一次精彩的表演,让其卑劣自私的灵魂再次曝光:(读46段)

探究四:在对人物的描写中,哪些词句最有表现力?抓住这些具有表现力的词句评析人物形象。

1、赏读示范:第25段,品析“不安”,“瞪着眼”,“赶紧”,“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低声”等词语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2、小组合作,学生读句品析,评说人物形象。

3、教师小结:通过品析,我们看到了一个唯利是图,虚伪,自私冷酷的形象,他们以贫富为兄弟相认的原则,在他们眼中,情不如钱!

四、说读,对人物说话。

赏读完这篇小说,大家有没有什么话想对小说中的人物说呢?或者对作者有什么话说吗?例如:老师读完后,我想对作家说:莫泊桑,谢谢你的一支妙笔,向我们勾画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至上,人性泯灭的现实,在这样的现实中生活,是人类的悲哀!大家结合自己的阅读体会说几句好吗?学生练习用“读完这篇小说,我想对()说……”句式自由说出一组句子,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切忌空洞,要有感而发。

附 课堂教学板书设计:

我的叔叔于勒:盼于勒——赞于勒——见于勒——躲于勒

“四步阅读,探究教学”,在师生合作交流中结束了《我的叔叔于勒》阅读教学,回想一下,体会颇多:

1.教师在课前准备时,应当深钻文本,在教学设计切入点的独到之处和核心问题的设计上下足大功夫。作为文学作品的精典名篇,《我的叔叔于勒》既有内容的广度,又有思想的深度。面对这样一篇传统篇目,怎样教学才能实现耗时少、效果好,怎样设计教学环节和核心问题才能实现创造性地教学,实现不落俗套的教学,实现高效教学。为达到这一目标,课前,我阅读了大量有关本课教学方面的资料,并查找阅读了许多有关鉴赏《我的叔叔于勒》的文章,获得了很多启发,对文本做了非常熟悉的把握和深入的思考,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我“四步阅读,探究教学”的基本实施方案,为较好的完成本课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设计好核心探究问题这是课堂教学中师生对话互动的的关键。为此,我设计了四步阅读,探究教学法:速读,解决小说人物和故事情节的问题,这是打开文本的钥匙;研读,体会情节安排的曲折美,让学生获得感性的认识;赏读,品析人物性格,学习人物塑造的方法;说读,呈现心灵的独白,表达自己对文章主题、美点、人物的认识和理解,这是阅读的更高层次。从而把握人物形象,领悟小说的主题,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实现对学生的再教育。这样,由浅入深、层层推进,让学生逐步感受 到语文阅读教学中探究文本的意义和乐趣。

3.强化学生在探究与对话中语文能力。探究式阅读让合作学习的思想得到具体的实践。小组探究活动中,谁发言,谁记录,谁补充都有明确的分工。而在表达中,要求学生努力达到表达自己的阅读体验、提练整合小组的观点,说句意连贯、层次清晰、语言精美的话的目标。从一句到几句,再到一段,有理有据,切近题旨。

《语文课程标准》中有这样的一段话:“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根据小说这种文学体裁的特点,实行“四步阅读,探究教学”,为学生搭建一个真正开放的交流平台,变对文本解剖式零零碎碎的解读为对文本总体把握,探究后有感而发的赏读,既走进文本,又跳出文本,让语文课阅读教学呈现生机,让课堂变得灵动,让学生在愉快的合作探究中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浅谈初中语文反思性教学 篇7

一、教师反思教

1.反思教学定位

新课程改革以来, 研究课往往侧重教学定位。我认为教师在实施教学前, 应该对自己的教学活动目标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如在教学《喂———出来》时, 我根据编者的意图、教材的结构体系, 针对八年级学生的实际, 分析有关主题的问题, 即应该从环保还是从人性真善美的角度去立意, 从而明确教学的立足点。

2.反思动态生成

师生的交流, 往往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在教学《童趣》时, 一个学生把“夏蚊成雷”解释为“夏天的蚊子发出雷鸣般的叫声”。另一个学生说:“不能说是叫声, 应该是蚊子飞时翅膀的摩擦声。”这是教学中我没有想到的。对于这类动态生成的问题, 教师如果不做反思总结, 没有应变教学的预期行为, 就无法完善教学过程。

3.反思教学设计

实际的教学进程和效果与教学设计往往会出现不相统一的现象。在教学《理想》时, 分析了“理想”的意义, 补充了丰富的材料, 学生仍是云里雾里。我反思后, 发现教学内容的设计只着眼于“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于是, 我及时作了调整, 降低难度, 突出“基础性”, 从而顺利地落实了教学目标。

4.反思教学效果

即反思教学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 学生的情感行为是否产生预期的变化。教学《背影》我安排了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分析父亲对“我”关爱的集中体现———买橘, 第二课时主要分析父亲的几句话, “我”的几次落泪。我按照这些教学目标来实施教学, 但学生并没有被文中的父子深情所感动。课后, 我对教学环节重新做了处理, 在另一个教学班实现了预期效果。

5.反思教学资源

教学《化石吟》时, 我利用一些教学资源, 花费了两天的功夫制作了八张幻灯片, 让学生在饶有兴趣的情景下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判断、理解。教学后的某一天, 我在中央电视台看到一个有关化石的专题节目, 认为能够更好地说明教学的意图, 于是产生了将其加以运用的想法。这一课的反思, 促使我拓展了教学资源的领域。

二、学生反思学

1.反思学习目标

学生首先要明白学习语文对自己的生活和发展的意义, 从而树立远大的目标, 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其次, 在学习每一课时应明确要达到的目标, 在知识与技能、方法与情感方面发生怎样的变化。最后, 还要弄清学习本节课自己还存在哪些困难, 以做好学习这节课的思想准备。

2.反思学习习惯

一位哲人说:“开始是我们创造习惯, 后来是习惯制造我们。”可见, 习惯对于人成长的重要性。反思要落到实处, 要在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方面下工夫。

如让学生反思每天的预习、复习做得怎么样。一开始, 只有部分女生能比较细致地做好这些工作。对于此, 不可操之过急。因为习惯不是一两天就能养成的, 必然经过一个较长的时期, 而一旦养成了, 好的学习习惯将终身受益。

3.反思学习态度

“勤能补拙”“只要功夫深, 铁杵磨成针”等谚语无不说明了正确的学习态度对学习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不断反思自己的学习态度, 通过学习行为的反思而发现有耕耘才会有收获。不认真学习不仅没有收获, 而且学习的过程反而非常累, 与其这样, 不如一开始就认真学习。端正态度, 体会学习的乐趣, 这样才能学好语文。

4.反思学习方法

学习成果的优劣, 除了智商、学习态度等因素外, 学习方法也是影响效果的重要因素。学生为通过考试而采取的学习方式有两类:一种通过记忆或寻找可能在考试中出现的知识点来学习, 另一种通过理解学习内容的含义或探求其现实意义来学习。在语文学习中, 要引导学生结合考试结果反思、对比两种方式, 以获得最好的学习方法。

5.反思学习结果

每一次测验或考试结束后, 学生不能仅看看分数就置之不理。不论考得好与坏, 都应仔细寻找考试中出现的问题, 彻底弄懂。最好从考试的准备、考试时的心理状态、考试结果入手, 分析考试的得与失, 不断总结经验教训。长期坚持, 不仅学得扎实, 也锻炼了心理素质。

初中语文教学反思 篇8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反思

语文在各门学科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在生活、工作中的作用更为重要。但是,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读书的时间越久,语文学习的热情越低,尤其是到了初中,更是轻视语文学习,表现出种种消极心理。现在我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总结以下几点体会: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就是使全体学生都能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一个要点是面向全体,落实到人人;一个要点是全面提高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有意识地把“语文素养”凸现出来。语文素养内涵十分丰富,其特点是综合性和实践性。它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语文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作文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而且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一句话,语文素养是整合的、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语文素质。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将成为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和不懈追求。

二、突出人文性,但不能淡化工具性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新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还语文以本来的面目。

但要注意的是教学中我们在突出体现语文人文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工具性,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辅相成的,是高度统一的。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本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

时下语文课堂中的有些做法值得反思。有不少老师认为,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是在削弱基础,淡化知识。课堂上特别重视对语文人文精神的挖掘,但对字词句等基础知识教学,几乎没有提及,有的教师甚至认为搞这些教学就显得落后、过时,平时教学不重视了,上公开课更是不教这些不能“出彩”的“添头”。课堂教学热热闹闹,教学形式变化多样,可就是听不到朗朗读书声,看不到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品味,欣赏不到对优美精彩文段的必要的独到分析见解,没有了必要的训练,缺少了必要的积累,短短的课文学生读起来结结巴巴。试想,如果一个学生连一些极常用的字词也不会读,不会写,一写作文就是错别字、病句连篇,那么即使他文学感悟力很强,也是难以表达出来的。

因此,教学中要扎扎实实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把提升人文素养渗透于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之中,真正做到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才有可能实现。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综合性学习既符合语文教育的传统,又具有现代社会的学习特征,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应该积极提倡。

四、营造和创设“探究、创新”的校园和课堂氛围

我们要努力营造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校园和课堂氛围。在教学组织活动中,教师应创设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情境,给学生以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五、建构多元、开放、灵活的评价方式

由于研究性学习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模式,因而学习成果也是开放的、多元化的、多层次的。在对研究性学习的成果进行评价时,无论是评价目的、还是评价方式都要进行系统地改革。我们应重视对研究过程进行跟踪评价,尤其要重视研究活动的参与度的评价。因为任何一项研究都有失败的可能。因此,我们不应把评价的重点放在研究的成果上,而应放在研究的过程与方法上。学生作文或撰写、制作各种稿件作品时,可允许多人合作完成;语文试卷上可设计只要求写出问题,而不需要学生回答的质疑型答题;学生自行或合作编制复习提纲,建立单元检测试题库,自行测评学习水平和知识能力情况等方式,均是语文教学评价方式开放性、多元化的体现。

六、建设开放的富有活动的课程体系,是这次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建设上,倡导要有大视野,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所谓大视野,即语文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语文教育要有时代气息,世界胸怀,超前意识,无论从观念、内容到方法,都要符合时代的需要,成为名副其实的21世纪的语文课程。所谓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就是要克服语文课程孤立、封闭、凝固、僵化等种种弊端,在大语文教育观的指导下,实行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的根本变革,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体系。在课程实施上,既要不断改进课堂教学,使其更富有活力;又要使教学走进自然、走向社会,探索形式多样的、与自然社会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教学形式。可以说,建构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课程体系,已成为深化语文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

初中语文教学反思 篇9

《小蝌蚪找妈妈》一文中有这样一段写大青蛙形态的句子:“他们游荷花旁边,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这句是写青蛙在荷叶上蹲着的形态。教学时,我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体会品位”鼓着“与”瞪着“”长着“”披着“和”穿着“的区别。让学生理解用“瞪着”会把青蛙描写的太可怕,用“长着”不能说明青蛙眼睛是凸出来的。如果把“披着”改成“穿着”,那么青蛙雪白的肚皮就露不出来了。

这样学生自然懂得了用词准确、生动、形象,对于刻画人物,表达思想内容起重要作用,对于培养学生语感和运用语言能力是很有好处的。

初中语文教学反思 篇10

一、放飞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任何一堂课的导入都很重要,这直接影响着一节课的效率。在《春》这堂课上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的思想松绑,放飞学生的心灵,我采用了生活感悟导入法。让学生说说当春天来临时,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我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的?我心中的春天又是什么样的?学生的发言很精彩,也很有感染力。同时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激活,更多的体现了新课标的“主动、自觉”学习,并尊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

《春》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但七年级学生对写景抒情散文阅读力比较薄弱,缺乏深刻的体会。为此,在整体感知中我配合了视频朗读,让优美的音乐、流动的文字、清晰的画面(“春风杨柳、春花灿烂、春雨润物、春草绿茵、春暖人勤”等)来提升对课文的感知,活跃了课堂气氛,使每一位学生从中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感受到了作品的语言美,表现出极大的求知欲。

二、反复阅读文本,让学生与作品对话。

一篇优美的散文,总是很讲究词藻的,细细咀嚼才能真正领会其美。《春》这堂课上,我注重了阅读教学,培养学生具有感悟、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有视频朗读,有学生齐读,整体把握课文;有细读,深入作者情感;有精读,品尝作品的语言之美味。只有在阅读中注入全部的生命情感,融入全部的人格和心灵,主动地参与并进入文章的情感领域和艺术世界,才会发现作家正向我们走来,和我们倾心交谈。

阅读的重点是鉴赏,是阅读审美的最高境界,真正的阅读是善于在文章中跨越文字界线的,发现作者的心理奥秘,领略作品的艺术境界。在《春》这篇课文教学中我创造了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边阅读边思考讨论以下四个问题:(1)、我最喜欢的是哪一幅画,描写的对象是什么?(2)、在这幅画中从哪些方面表现了春天的气息?(3)、文中哪些语句描写了这一春天气息?(4)、给这幅画取一个名字,并说明理由。鼓励学生大胆地、有创意地去和作者对话,发挥他们的创造潜力,鼓励他们标新立异,打破墨守成规的框架式教学,让学生思想之花在课堂上绽放。

三、向课外拓展,引领学生温故。

一篇课文读完常常不是阅读的结果,而是新一轮阅读的开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因此在这堂课上,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品读,对课文内容进行积极的探究。之后,又让学生说出关于描写春的古诗句,小结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收获。将新知与旧知进行了紧密的相连。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反思 篇11

摘 要:学习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不能断章取义,更不能歪曲曲解。对于新课标,新理念,我们要理性的对待,不能急于冒进,要结合旧教材,结合传统教学法,构建“在实践中尝试,在反思中研究”的教学新模式。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反思;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鼓励合作学习;注重学生自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1-076-01

课堂教学改革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语文课堂充满了生机。但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也有不少老师的课堂“创新”与《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还有很大的差距。我认为表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以下五个方面值得引起我们反思。

一、在语文教学中真正做到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新的语文课标中明确了“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过去语文课上,语文教师把课文分的很细,从字词句到篇,语文课上没有师生互动,教师占主体地位。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在教学中我们在突出体现语文人文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工具性,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得到完美的统一。例如我在教《皇帝的新装》一文时,在学生熟读教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故事整体上把握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在此基础上来挖掘本文的人文内涵,学生很自然的就得出了一个启示:人们要敢于说真话,做一个正直无私的人。这就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得到完美的统一。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语文课程标准》中的重要内容,也是语文人文性的最好体现。针对社会上的不良现象进行孝敬父母的教育不但重要,而且必要。如我在教《散步》一文时,重点就是感受母爱并回报母爱。每当我看到父母们为了子女的升学、就业、婚姻嫁娶等名目繁多的事情操心费力、奔波劳碌的时候,心中不免叹息。可怜天下父母心呀!可是,子女们对父母的付出会心存感激并回报同样的爱吗?这是值得大家深思的问题。如徐力杀母这样极端的例子也有不少,我想,这种状况的造成,家庭、学校和社会都有责任。我们过多地关注了孩子身体与智力的开发,却忽视了对孩子心灵的塑造和情感的培育。

我在教《散步》一文时,引导学生把对父母的爱落实到行动上。据课后反馈,学生们有给母亲洗脚的,有给爷爷提水的,有给外婆劈柴的,做法不一,效果相同。浇花须浇根,育人先育心。知恩图报的前提是学会感恩。只有让孩子们心存爱心,整个社会才能和谐发展。

二、《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

教材只是书面的东西,它所承载的信息是有限的。因此,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要融入自己的经验和智慧。语文课程资源非常广泛,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演讲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各种标牌广告等等。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语文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要从“教教材”变为“用教材”。教师通过自己独立的思考,凭借教材中的语言,激发学生超越于知识之上的智慧、灵感、激情和创造性的生命活力,根据教材的语言特色、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自身的教学特点和风格,对教材进行重新整合、裁剪,真正把教材当作例子,把学生的问题、困惑、兴趣、经验、感受等作为教学新的生长点,让课堂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师生在教学中进行思维的碰撞,言语的交流,问题的探究,生命的提升,在共同的生命活动中实现了双赢。

在《散步》的教学中,我揉合了学生的主观感受和体验,如用心感受母爱、用实际行动回报母爱。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美德,可谓一举两得。

三、语文课堂上学生的“自主”一定要与教师的“引领”有机结合

新的《语文课标》加大了学生的阅读量,淡化了语言文字训练,注重了读中理解、读中体会、读中感悟。例如在教《故宫博物馆》一文时,可以让学生边读课文,边画故宫建筑布局图,读完画完,再引导学生以书为证来评议所绘之图是否符合原意,画图与议图的过程也就是理解感悟课文的过程,同时也自然地理解了课文的结构。在这个感悟过程中教师不断地给学生一定的鼓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课堂教学,一定把主要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使课堂教学高效,学生的“自主”与教师的“引领”有机结合。

四、鼓励合作学习,教师要精心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被老师们广泛采用。实施合作学习是有一定条件的,要以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为前提。例如在教《智取生辰纲》一文时, 教师先告诉学生:北京大名府梁中书收买了十万贯庆贺蔡京师生日的礼物,派扬志押送到北京去,这是不义之才,你有什么办法把他弄到手呢?学生开始认真思考问题。想出各种办法来。然后教师让学生这再认真读课文,看书中主人公智取的“智”表现在哪里呢?这就是语文教师精心组织学生的合作学习。

五、在教学生理解文中不懂得词语时,注重学生自悟

在以往的教学中,语文词语的讲解是先解释再死记方法,这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记做了,可是不久又忘了。新课标不要求死记硬背,注重学生自悟,这就要求学生掌握多种解词方法。如分析语素法,有些合成词的词义,就是这个词中各个语素的意思的总和。例如:不毛之地:“毛”指草木,不长草木的地方;同义词注释法,尽量用一个已经掌握了的、与之意思相近的同义词来注释。例如:憧憬——向往;描绘说明法,联系上下文的意思,对词的意义加以生动形象的描绘,使人明白。例如:水泄不通——十分拥挤或围得非常严密。泄,排出。掌握了多种解词方法,不仅能提高记忆新词的效率,还能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

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反思 篇12

我校是个农村中学, 距离城区较远, 任课的语文老师普遍都有这样的感受:这样的农村初中, 由于地处比较偏僻, 信息也比较闭塞, 学生对外的沟通、交流较少, 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就限制了学生对外的交流和生活领域, 自然也就跟不上城区的学生, 不像一些示范课堂上的学生一样开朗、活泼, 语言表达能力那么强, 课堂的积极性高了。比如说, 学生在课堂上举手发言, 乡镇学生真可谓是“鸦雀无声”。从七年级至九年级, 学生越来越不主动地回答问题, 只有被老师点到了才迫不得已地回答, 种种因素加在一起, 这样的课堂也就沉闷了。那如何打破这种局面呢?我们又将从何入手呢?在这里, 我谈谈我的几点认识:

一.教学设计多元化

有句名言说得好,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教师要通过精心备课, 让学生在尽可能少的时间里去获得尽可能多的知识和能力。因此教师就要在课外备课上多下功夫, 多动脑筋。设法提高课堂效率, 提升学生的素质, 从而促进素质教育。那么, 教师应选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呢?关键的一点就是:能够让学生接受, 能把精力放在课堂上就行, 也就是成功的。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而大胆地采用“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模式。在这当中, 实际上就是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思考、合作、交流等手段, 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教学中去, 感受学习的乐趣——快乐学习, 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新的知识, 让学生叹息时间的短促, 兴尤未尽。

二.巧布疑云, 激发兴趣

古人云“学贵有疑”。教师创设疑云情境, 形成兴趣的氛围。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自然会加以活动并参与其中, 寻求解答, 而在这寻求的过程中, 获取心灵的愉悦, 有了成功的快感, 从而产生了新的兴趣, 以至不断地推动学习上的成功。

在课堂教学中, “巧布疑云”有时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当中犹如是“平静如水”的课堂中投入了一枚小石子, 激起了阵阵的涟漪, 从而奇峰突起, 让学生在沉睡的意识中得以苏醒, 始终处于兴奋之中。

三.提高提问艺术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 教师应在备课中根据不同的教材和学生学习的实际能力, 精心设计提问的方式方法, 切忌多而滥, 关键在于引发学生的注意力, 这些因素都是我们在教学中应考虑的。同时, 提问的指向要明确, 要富有启发性和层次性, 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程度, 让学生回答不同难易度的问题。让学生有着一份自信, 能充分地肯定自己, 再者, 提问的要面向全体, 声音要响亮, 留给学生适当的时间加以思考。

四.驾驭优美语言

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 尽可能地改变我们传统的教学语言——古板、僵硬, 应尽量创设轻松的氛围, 打消学生的顾虑心理, 用生动有趣、幽默的语言来弥补教学内容本身的呆板、枯燥, 使学生能从课堂教学中获得享受, 感受兴趣。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听课时的情绪状态, 适当地穿插一些生动有趣的语言:成语故事、历史典故、名家名言、奇闻轶事、新近要闻等, 引起学生的注意, 辅助教学的内容, 从而提升课堂气氛。比如, 有时发现有个别同学在上课时打瞌睡, 我会说, 有的同学在学习中有了新的发现, “放长线钓大鱼”, 其他同学听了不由地笑了起来, 当事人醒了, 课堂的氛围更活了, 这又何乐而不为呢?

五.学会表扬鼓励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还要细心, 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要注意聆听, 发现学生的优点要及时的表扬, 肯定学生的进步。发现学生的错误时, 要注意用语委婉、柔和地加以指出并帮助学生找出原因, 及时地加以纠正。这样, 既有教师的热情关怀, 又不失对学生的严格要求, 自然, 学生的热情得到了激发, 更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中, 教学效果也有了改观, 学生的成绩也有了进步。

总之, 要让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活路”, 教师就应客观地冷静地分析, 对症下药, 端正学生的主体地位,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语文教学反思 篇13

经过几周的教学工作体验,感到有一条原则较重要,即让赏识走进语文教学,能够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爱学语文。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

在赏识教育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教师在学生面前不是一位不可冒犯的权威,学生也不是唯命是从的卑微者。师生仅有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学生才有了安全感,才能充满信心,思维才有可能被激活,才可能敢于提出问题,敢于质疑。这样,就为学生的进取主动参与,创设了一个简便愉悦、民主和谐的环境气氛,促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愿望,即亲其师,学其道。成功的教学依靠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这种气氛的建立需借助一些手段,如温柔的目光,亲切的抚摸,殷切地期望,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使学生更加依靠教师,从而激起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这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关键所在。

二、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功

罗森塔尔效应实验,说教师给学生自信,学生就会有高成就。教师对学生的相信是一种巨大鼓舞力量。陶行知先生也这样忠告我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饥笑中有爱迪生。”作为教师,应当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期望,每一个学生都具备成功的潜能,而教师的作用,就要唤醒学生的自信。

三、阅读教学,让学生多一点自我感觉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更新观念,还学生以学习和发展的地位,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对于学生五花八门的答案,教师要充分肯定。即使学生回答的幼稚,肤浅,甚至片面、错误,教师也切忌“一棒子”打下去,而应当热情鼓励、引导、用心呵护熠熠生辉的思想火苗,这对学生的影响将是巨大的。让学生发展自我的思维,获得审美的体验,从而提高语文阅读的质量。

四、作文教学中,让学生学会体现自我

在应试教育的制约下,学生在作文中的个性和创造性已消失殆尽。作文中总是干干巴巴的几段空话,套话、假话连篇,文章脱离了自我真实内心的感受,使作文失去了鲜活的生命和色彩。在这种情景下,教师鼓励学生写随笔,观察日记,读后感,观后感、周记。此类作文往往有学生真实情感的流露,鲜明个性的跳跃、独特词语的运用,许多优秀之作常常涌现,时间久了,学生就能发现自我的写作个性。

教师能够允许学生有不一样层次的发展,并抓住学生作文中的优点,加以鼓励:如好的句子,使用准确的词语,好的开头或结尾等,唤起学生写作的热情和自信。作文评语以鼓励为主,当然作文中存在的主要毛病还需用委婉的、学生能够理解的方式指出,那么以后作文,学生会更主动热情,并能更好的展现或表现自我了。以赏识的方式改变学生作文中的一些缺点,效果明显,并能很快提高写作水平。

这是我最近教学过程中的一点点思考,现作以上总结,供大家参考、指点。

初中语文教学反思热门 篇14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课堂经验,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语文教学反思热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语文教学反思热门1

语文学科既应该是培养语言能力的学科,又应该是培养情感的学科。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相信学生的潜能,要努力挖掘学生的情感因素为他们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创造广阔的学习体验空间,从中积极挖掘、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发展思维,启发想象,发表个性化看法。

一、点拨教学,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新课程语文教学标准要求老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而学生则处于教学的主体地位。于是,教师在课堂中恰到好处的运用点拨教学,优化教学效果显得尤为重要。

点拨是一把火,促使学生的思维放出火花。课堂上紧扣教学目标筛选有价值的,又容易被忽视的词句、重点语段进行点拨。因为这些词句“不仅有显隐题旨之功,更有聚光、凝神之能,而且能起到制约全文各部分的作用”。学生搞懂了这些词句,对理解文章有重要作用。如教小说《孔乙己》,我就从课文中找出可以把学生引到深处的东西,选择“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个句子进行点拨,立片言以居要,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孔乙己是一个可怜可笑可悲,迂腐寒酸而又正直善良的旧时代的小知识分子。另外,我会在每一课选择一个重点段进行点拨教学,引导学生反复阅读、多方训练综合分析。这样做意义很多,抓住了重点段落,就抓住了主题,就突出了重点,就突破了难点,也就能带来牵一发动全身,以少胜多的效果。

课堂点拨关键是教师能明察学生思维的火花,及时加一把火。适时点拨一方面是在学生遇到疑难时,采用艺术化的点拨,及时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另一方面是学生在遇到疑难、把握不准时,教师及时指点思考分析的途径,拨通知识理解上的关卡,拨繁为简,化难为易,使学生的研讨活动得以继续进行。适时点拨还包括在学生思维误入歧途时,教师迅速捕捉,作为新的教学内容,凭机智的点拨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艺术化点拨,能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去发现、去创造,将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生动而多元的学习环境中,充分调动学生装的主体情感受,让他们的好奇心、探索精神、创造性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都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出来,并达到发展。从而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二、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主体情感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当人的心理处于兴奋状态时,工作效率特别高。而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只有有兴趣,课堂上学生才会兴奋起来,才会乐学,学习才会有成效。创设情境地便是创设氛围,调动兴奋点。在教学中,我常有联想、比较法来创设问题情境。当学生在刚一接触课文时,他们面对的信息是陌生的,我们只有将那些陌生的信息与一些学生熟悉的形象可感的东西加以联想、比较,他们的心理才会相容而欣然接受。

如我在讲授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我为了让学生领会诗中豪迈壮阔的意境和苏轼对英雄人物的仰慕之情。我先引入了学生们熟悉的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片头画面:滚滚长江向东流去,激起千万朵浪花。这一雄浑形象可感的画面,一下子就抓住了他们的魂魄。然后再引入《三国演义》中片头的歌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将它与课文中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相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和相同之处?因了《三国演义》片头画面的感染,学生们感受到了长江的壮阔博大,心中自然也腾起了一股豪迈之情,而思绪也翩飞起来。凭着自己对人生、社会知识积淀和理解,他们也能体味到这些语句都塑造了长江东流的开阔境界,从中也能体味到自然的永恒、人生的短暂,无论是怎样叱咤风云、建功立业的英雄代码物都有同常人一样无法抗拒生命的自然法则,必然被历史的浪涛卷走。但仔细品味,他们也发现了那些语句所蕴含的感情色彩略有不同。在这教学过程中,我抓住了豪迈的场景,豪迈的感情这些要素,然后通过联想比较,让他们积极参与,并让他们有自由表达的机会而这跳一跳才能抓到的苹果则激起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和鼓舞。而创设情境则便是为了激励,为了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教育为学生提供了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但仅仅让学生掌握知识远不是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理想在于将一个孩子的知识转化为智慧,推动他们去体验人生去关注了解社会,充分培养学生的主体情感。老师只有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把握他们的主体情绪和心进脉搏,通过点拨和引导,创设情境,才能让他们的心动起来,让他们的好奇心、探索精神、创造性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都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出来,并达到发展。在对真善美的领悟中化解思维疙瘩,解除心理障碍,从而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初中语文教学反思热门2

这一学期在紧张匆忙中结束了,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37班的语文教学。本着对学生负责的原则,我在教学工作中丝毫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制定了相关的备考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的教学,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学生基本能进行有意的自主阅读和有一定创意的写作,已能有意学习和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且不断的培养自己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

下面,我主要对自己本学期的工作进行反思:

一、抓好基础知识的归纳整理,训练学生自己习得知识的能力

字音、字形,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积累,在课后的辅导课注重强化训练,教师针对学生出错的字音、字形进行订正,以引起其他学生的注意。时间长了,学生在这方面自然不敢懈怠,习惯也就养成了。其他如词语的理解及运用、病句的修改、仿写、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名著引读等基础知识在平时的教学及训练中也都稳扎稳打,强化记忆,强化训练,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提高。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事实证明这样训练是很有效果的,收益很大。

二、紧咬经典美文佳句欣赏,抛砖引玉,强化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

“能阅读浅易文言文”是中考命题对考生的基本要求。试题由课内已经延伸到课外,在复习文言文时让学生认真掌握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学习文言实词,注意区别词的古今意义,积累实词的一词多义,学会识别通假字,会概括文章的中心意思,而且能够深入理解文言文的内容、思想,学会对比分析,且动手翻译。为加强文言文的学习,我实行每课一考、人人过关、不断复习、不定期检测的方法。对文言诗词的背诵默写实行每天课前一考,逐个击破,最后集中汇总的原则,达到熟记于心。中考文言文试题近几年难度不算太难,但在词语解释和句子翻译上问题还是存在的,甚至有时候会出现课内的比课外的得分低的现象。因此,我要求学生课文下面的注释基本要理解记住。课内文章的落实后,然后再让学生见识课外文言文,引导学生把课内字词意思和形成的理解技巧迁移到课外。从而使课内与课外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文言阅读能力。

三、加强阅读方法引导,增强学生有规律有技巧地进行答题的能力

新教材淡化了文体的编排,但并未降低对文体的要求,学生一时感到摸不着头脑,所以我在教学中交给学生基本的答题方法,比如告诉学生议论文、说明文答案基本上可以在原文中找出来;写景或写物的散文大胆的往人身上靠,写人或叙事的散文尽量地往情上靠;写景的文章不看景只看议论和抒情答题就简单化了,写人的文章不往事上看只揣摹作者的情感就深刻了;所有问题不笼统回答而用条理分割的办法慢慢回答等方式,让学生最大限度的赢取得分机会。

很多时候,学生在碰到类似的阅读问题的时候,信手写来,凭着感觉走也是最常见的答题方法。其实,阅读文章的答题也是有技巧有规律的。文章中关键句子的把握,答题时关键词句的出现,常常就可以让阅读问题的回答变得又快又准确。如果学生在答题前就有这样的答题技巧:某段文字的作用常常表现在内容和结构两方面上,从内容看,不外乎为塑造人物服务,从结构看,或作铺垫,或埋伏笔……那么他们在答这道题时,答题的大方向是不会出错的,同时,这样的答题技巧也会自然地对他们的答题语言进行约束,出现更多的得分点。所以我在向学生讲清文体特点的同时,选择典型的篇章,并配以典型的阅读练习,通过反复演练,使学生掌握阅读题的基本答题技巧,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四、强化写作训练,增进学生审题、立意、构思、组材的能力

作文是拿分的大题。为了使学生形成写作知识系统,在学期初给学生讲授写作知识要点,并对话题作文,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进行专项讲解,争取使学生学作文的命题、立意、构思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提高,在下半学期坚持每星期写一篇周记,两星期一篇大作文,最后集中训练。写作时还要争取做到深、新、美,深即立意要有深度,新即构思要巧妙,形式和选材都能进行创新,美即语言、行文都要给人以美感。同时让学生训练在华丽语言掩盖下尽量撩拨评卷老师的情,让他在枯燥而雍长的评卷过程中怦然心动,或喜或悲或同情,最忌讳的是他不动情。所以我在让学生作文时一定要充满感情的写,要求学生先打动自己,然后才有可能打动别人。二是尽量在作文里出现带感情色彩的词,让评卷老师不知不觉地受你蛊惑;三是尽量用短句子,避免病句和不流畅;四是感情强烈时可独立成段,突出你的情感;五是下苦工夫在结尾处议论和抒情,让抬笔打分的老师所看的最后一眼是你文章中最靓丽的地方。同时我坚持让学生阅读优秀书籍,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大的语文学习环境,重视课外阅读,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通过以上方法,全方位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语文能力的熏陶和强化,使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为中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语文教学是一项艰苦而长期的工作,因此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我将注意从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进行点滴渗透,不断探索,以期将语文教学质量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初中语文教学反思热门3

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两个班的语文教学。本着对学生负责的原则,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制定了相关的备考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的教学,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已能有意学习和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且不断的培养自己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

下面,我主要对自己本学期的工作进行反思:

1、夯实基础,训练学生自己习得知识的能力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积累,在课后的辅导课注重强化训练,教师针对学生出错的字音、字形进行订正,以引起其他学生的注意。时间长了,学生在这方面自然不敢懈怠,习惯也就养成了。其他如词语的理解及运用、病句的修改、仿写、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名著引读等基础知识在平时的教学及训练中也都稳扎稳打,强化记忆,强化训练,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提高。

2、强化文言文阅读理解

在复习文言文时让学生认真掌握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学习文言实词,注意区别词的古今意义,积累实词的一词多义,学会识别通假字,会概括文章的中心意思,而且能够深入理解文言文的内容、思想,学会对比分析,且动手翻译。我要求学生课文下面的注释基本要理解记住。课内文章的落实后,然后再让学生见识课外文言文,引导学生把课内字词意思和形成的理解技巧迁移到课外。从而使课内与课外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文言阅读能力。

3、加强阅读指导,让学生有规律有技巧地进行答题

新教材淡化了文体的编排,但并未降低对文体的要求,学生一时感到摸不着头脑,所以我在教学中交给学生基本的答题方法,写人或叙事的散文尽量地往情上靠;写景的文章不看景只看议论和抒情答题就简单化了,写人的文章不往事上看只揣摹作者的情感就深刻了;所有问题不笼统回答而用条理分割的办法慢慢回答等方式,让学生最大限度的赢取得分机会。

我在向学生讲清文体特点的同时,选择典型的篇章,并配以典型的阅读练习,通过反复演练,使学生掌握阅读题的基本答题技巧,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4、加强写作指导

为了使学生形成写作知识系统,在学期初给学生讲授写作知识要点,并对话题作文,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进行专项讲解,争取使学生学作文的命题、立意、构思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提高,写作时还要争取做到深、新、美,深即立意要有深度,新即构思要巧妙,形式和选材都能进行创新,美即语言、行文都要给人以美感。同时让学生训练在华丽语言掩盖下尽量撩拨评卷老师的情,让他在枯燥而雍长的评卷过程中怦然心动,或喜或悲或同情,最忌讳的是他不动情。所以我在让学生作文时一定要充满感情的写,要求学生先打动自己,然后才有可能打动别人。

初中语文“夏感”教学反思 篇15

在课堂教学中,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 自主探究, 确保学生学习中主体地位的落实, 实现课堂学习的最大效益, 最大限度地为师生“互动—探究”提供课堂时空, 学校语文组于2008年将“学案教学模式”引入课堂, 以期以学案为载体, 教师指导学生以积极的自主、合作、探究方式进行学习, 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实践

引入之初, 首先对学案的课堂运用模式、学案设计运用指导思想、学案形成的基本步骤、课堂学习小组的构建、阶段性检测等诸多问题进行了规定和要求。

具体内容为:

1. 课堂运用基本模式

自主学习—合作研讨—教师点拨—目标检测—拓展延伸。

2. 学案设计运用指导思想

(1) 站在学生的思维角度, 降低难度, 重组教材。

(2) 呈现一个由浅入深, 循序而入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沿着“字词梳理—背景了解—内容概括—思路把握—语言品味—技巧学习—拓展延伸”这条路, 去理解作品, 完成学习。

(3) 落实检测, 努力实现堂堂清, 周周清。

(4)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自己动脑思考, 动情体验, 动手操作。

(5) 限制教师对课堂时间占用的同时强调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在关键处予以点拨。

(6) 合理构建学习小组, 发挥小组功能, 实现合作学习, 以优带差。

3. 学案设计基本步骤

(1) 教研组研讨明确本学期、本单元、本篇文 (下转第16页) (上接第15页) 章的学习目标。

(2) 主备教师依据目标形成初稿。

(3) 教研组就初稿进行讨论、修改、完善。

(4) 形成通案, 印发学生。

4. 学案运用的基本步骤

(1) 当堂下发。

(2) 学生结合学案要求自己研读教材。

(3) 就学习中的问题小组交流, 力争解决。

(4) 小组展示学习结果。

(5) 教师作精要点拔。

(6) 当堂检测。

(7) 拓展延伸。

二、成效

经过两年的实践运用, 课堂教学状况得到了明显改观。课堂上教师占用的时间显著缩短, 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空间明显加大;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逐渐养成, 学习方法明显改善;由于强化了检测, 学生的基础知识积累掌握情况更加扎实;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 担任小组长的部分学生组织能力也得到了明显提高。

三、问题反思

在运用过程中, 也出现了许多始料未及的问题, 促使我们对语文课堂中的学案运用作更深的思考:

1. 太多的预设, 使语文课堂少了灵动, 使学生懒于作新的发现, 也少了“意外的惊喜”

动态生成的课堂才是充满活力的课堂。由于文本所具有的丰富内涵, 使多样解读成为语文课堂一道特别的风景线, 一堂课往往因为一个独特的发现而促成一个意外的惊喜, 而这也给学生更多的吸引, 激起学生对作品更深的兴趣。

而学案为学生呈现出的学习过程中包括大量为解读文本而设的具体问题, 久而久之, 学生便会形成思维定式, 认为只要按部就班完成这些问题也就完成了学习任务, 因而课堂逐渐呈现出一种学生懒于作新的思考, 而只限于完成问题解答的看似积极的思维, 其实缺少活力的气氛。师生的一切活动都为解答“问题”而进行, 太多的循规蹈矩使语文课堂少了灵动, 变得沉闷。

这就要求问题的设计一要有层次性, 既有帮助学生把握文章基本内容的问题, 也有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的问题;二要有启发性, 关键在于给学生架一座由此及彼深入思考的桥;三要有开放性, 能有效激发学生对作品做有创见、有个性的解读。

2. 太多强调学生的自主发现, 使课堂对文本的解读流于浮浅

在学案设计过程中, 为便于学生理解, 要降低问题难度, 而在课堂教学中, 为了鼓励学生的发现与表达, 很多时候只在一些很浅显的问题上兜圈子, 学生的思维深度毕竟有限, 而教师又囿于规定不敢作更多更深入的挖掘讲析, 使文本的解读很多时候流于浮浅。古人说:“法乎其上, 得乎其中”。可以想见长久的“浅读”会给学生带来什么。

尤为严重的问题在于学案的运用使语文课堂“言语化”倾向加剧, 课堂上更多时候只把文本的内容作为学习对象, 忽略甚至无视言语的形式教学价值的取向, 使语文课堂渐渐失去语文味。

因此, 在课堂上, 教师必须正确认识自己的角色, 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 该讲则讲, 并要讲清讲透。特别是对作品中一些神妙而学生又一时理解不到之处, 完全应当不拘形式, 引导学生去做深入体会。尤其在涉及言语形式的学习时, 需要“咬文嚼字”的时候, 教师一定要发挥自己的语言感受能力优势, 引导并感染带动学生去诵读、品味, 咀嚼出文字的味道。

3. 太多依赖检测, 使语文课堂训练化倾向加剧, 功利化的阅读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检测”是学案基本模式中的重要环节, 其目的在于查看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效果, 并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及时进行补偿教学。但是从学生的角度来看, 似乎一节课的学习只是为了最后的检测题, 而教师也往往受“检测”驱使, 整节课都以“训练”为主要方式进行。““训练”固然重要, 但一旦课堂全部异化为“训练”, 那么作为语文课特有的美感也就荡然无存了, 况且语文课完全不同于其他学科, 除了字词、文学常识等知识性内容, 哪是一节课就可以完成一个能力点的突破呢?一篇好作品应当让学生注意到的又岂是一、两个点?很多时候, 学生的语文感受能力是在大量的、反复的熏陶感染下完成的。

所以在检测环节, 除一些知识性内容外, 更应引入“写”的训练, 让学生或模仿文中佳句, 或学习文中技法, 或谈感受写评价, 强化“写”的能力训练。

4. 小组合作细节要求稍不到位, 就会导致“一枝独秀”尴尬局面的出现

小组合作的初衷是要让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 实现面向全体, 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但在实际教学中, 很多时候成了小组长的一枝独秀。许多问题的解答, 看似是小组合作的收获, 其实是部分优秀学生的思考结果, 一部分“后进”组员慢慢养成观望等待的习惯。久而久之, 会形成新的课堂不公平现象。

所以在实际操作中, 必须让小组长树立全组意识, 教师更要随时关注全组成员的活动, 成果展示也要采用适当轮流的形式, 保证每个成员都有展示机会, 让每个成员都有随时被轮到的紧迫感, 激发其积极思考。

5. 学案运用使课堂教学“千人一面”, 影响了教师个人教学风格的形成

诚然, 学案教学也需要发挥每个教师的个体能动性, 也并不排除教师独特教学风格的展现。但对于大部分青年教师而言, 当他每天沿着几乎相同思路的学案去完成一篇篇文章的解读时, 他的课堂教学思路也就“固化”了。笔者曾听过本校多个青年教师, 甚至工作十多年教师的语文课, 其课堂教学过程, 教学安排几乎完全一样, 完全找不到每节课上教师自己独特的风格。这对于教师的成长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隐患。

6. 学案与多媒体在课堂上的整合运用成为新的问题

当多媒体设备走进每间教室后, 许多原先要在学案上呈现的东西完全可以由多媒体来代替, 但让学生在一节课上同时关注教材、学案、多媒体课件这三个载体, 使得学生多少有点忙乱。而且多媒体课件如何与学案运用实现契合, 也成为一个需专门研究的问题。

上一篇:母爱的片段作文下一篇: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