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园区消防管理

2024-08-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工业园区消防管理(共7篇)

工业园区消防管理 篇1

为了加强工业园区的消防管理,保障公共设施及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消防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一、本规定由消防管理处和工业园区所有人员共同遵照执行。

二、工业园区的防火工作,依据“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原则,实行综合治理,并接受市公安消防部门的领导和监督。

三、工业园区的防火管理实行分工负责制,由产权单位组织管理,物业管理处具体负责,由消防部门监督实施。

四、物业管理处的防火工作职责:

1、宣传消防法律、法规和防火安全知识,对客户进行经常性的防火安全教育;

2、制订防火管理制度,并监督保障实施;

3、定期组织开展防火自查,及时掌握辖区物业的防火情况,协调有关方面采取相应保障措施;

4、保证公共区域疏散通道的畅通;

5、定期对辖区公共消防设施、器材进行检查和维修、保养,使其处理良好备用状态;

6、正常情况下消防设施的停水停电不得过夜,特殊原因需要过夜的,必须经有关人员同意,并及时通知所有人员加强防范;

7、领导义务消防组织,进行扑救初期火灾和安全疏散演练;

8、严禁载有危险品的车辆进入本区域或停放;

9、组织人员补救初期火灾,对情况严重难以扑灭的,应及时打“119”电话求救,并协助维持火场秩序,配合事故处理。

五、工业园区经营人员的消防职责和义务:

1、遵守电器安全使用规定,严禁乱拉临时电气线路,严禁超负荷使用电器;

2、不得随意堆放、晾晒易燃物,严禁乱扔烟头,严禁将带有火种的杂物或其它易燃物倒入垃圾桶,严禁在垃圾桶内烧垃圾;

3、室内不得存放超过0.5公斤的汽油、酒精、香蕉水等易燃品;

4、严禁占用、堵塞任何消防通道、楼梯走道、天台出品或其他疏散口,严禁在楼道、天台进行喷油漆的危险作业;

5、严禁损坏、盗用消防设施、器材,挪用消防设施及消防水源;

6、严禁封闭或损坏安全疏散标识、事故照明设施及消防标志;

7、遇强雷天气,尽量关闭所有电器,拔掉电源插座,以免烧坏电器或发生火灾;

8、发生火灾时,应及时告知物业管理处或拨打119,并关闭电闸,迅速离开现场。使用楼梯走廊逃生遇烟雾浓密时,应尽量贴近地面爬行,并以湿毛巾遮盖在面部,免受烟雾熏晕;

9、学习消防常识,掌握简易的灭火方法,发生火警及时报警,积极扑救;

10、发现他人违章用火、用电、用电焊、气焊或有损坏消防设施、器材的行为,应及时劝阻、制止或向物业管理处报告;

11、所有人员必须服从消防机关和物业管理处有关消防方面的管理、监督,不得刁难、辱骂或以暴力、威胁手段妨碍消防工作人员执行公务。纵火者,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六、物业管理处或房屋产权单位需要改变的用途时,其防火安全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要求,并经市消防主管部门审核同意,方可使用。

七、在执行灭火救灾任务中受伤、致残或牺牲的人员其医疗、抚恤待遇及其养伤期间的生活费用,由发生火警的肇事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补偿。

八、凡违反本规定的,物业管理处可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报请消防主管部门进行处理。

华阴市工业园区消防安全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华阴市工业园区消防安全管理,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为华阴市工业强市、带动战略的实施营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结合工业园区消防安全管理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工业园区与《陕西省产业园区管理暂行办法》范畴一致,包含有若干个不同性质的工业企业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这些相对独立的企业在园区内资源共享,共同使用园区的基础设施、公共行政服务和管理。

第三条 工业园区内所属企业应当严格遵守消防法规、消防监督管理规定、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法规和国家消防技术标准,对本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负责。

第四条 各级各部门实施工业园区消防监督管理应当遵循公正、严格、文明、高效的原则,确保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提供优质服务。

第二章 职 责

第五条 华阴市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辖区工业园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具体负责实施,各级发改、工信、住建、商务、规划、房产、公安、消防等部门依据各自职能对工业园区的消防安全工作进行指导、协调、服务、监督、管理。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职责

(一)将工业园区消防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保障消防工作与园区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二)将工业园区消防工作列入本级政府工作重要议事日程,依托年度消防工作会议、季度联席会议和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协调解决工业园区消防安全重大问题,督促检查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各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履行消防工作职责。

(三)结合本地经济发展水平、工业产业资源和基础、地理环境条件以及消防水源状况,按照“统一规划、适度超前、分期推进、滚动发展”的原则,将消防基础设施发展规划纳入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使用。

(四)设立园区消防工作办公室,明确一名负责人,全面负责组织、协调解决工业园区消防工作中重大、复杂、疑难问题。

(五)决定公安消防机构提出对经济生活影响较大的工业园区责令停产停业行政处罚,及时核实由公安机关提出的公共消防设施、城乡消防安全布局不符合消防安全及影响公共安全的重大火灾隐患,组织或者责成有关部门、单位采取措施,予以整改。

(六)统一领导公安消防队、专职消防队参与工业园区火灾以及其他重大灾害或者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督促指导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认真做好火灾预防工作,根据扑救火灾的紧急需要,组织有关人员、调集所需物资参与灭火救援。

第七条 园区管委会职责

(一)各园区管委会实行“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的消防安全责任制,根据入驻园区企业生产工艺、产品以及原料的火灾危险性,组织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组成消防安全管理专家组和灭火救援专家组,指导、支持和帮助园区各单位开展消防工作。

(二)根据工业园区的分类,建立专职消防队或志愿消防组织,配备消防车、消防泵等必要的消防设备,并制定园区灭火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开展应急救援演练。

(三)把工业园区消防工作纳入总体工作目标考核体系,年初召开消防工作会议部署全年消防工作,并与园区内企业消防安全责任人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每季度至少对工业园区内消防安全情况开展一次专项检查。

(四)贯彻执行消防法律法规,督促各企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公安部第119号令)等国家法律法规办理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验收和备案抽查工作,牵头对各单位逐一进行排查,组织整改火灾隐患;在火灾多发季节以及重大节日、重大活动期间开展有针对性的消防宣传,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五)每季度召开一次园区消防工作联席会议,听取园区各企业消防工作汇报,通报专项检查情况,分析消防安全状况,研究部署下步消防工作;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普及消防法律法规、消防救护、紧急逃生等消防安全知识;做好消防经费物资保障,科学组织火灾扑救,确保园区内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六)组织编制工业园区规划时,将包括消防安全布局、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通信、消防车通道、消防装备等内容的消防规划纳入,并按规定报审实施。

第八条 职能部门职责

(一)工商、质监部门。加强对消防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对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函告生产、销售不合格的消防产品或者国家明令淘汰的消防产品的情况依法查处,从重处罚。工商部门在工业园区申办工商注册登记后,应当告知申请人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申办《建设工程消防验收合格意见书》,或消防竣工验收备案,或申办《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前消防安全检查合格证》;对于被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撤销行政许可、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停止使用、实施临时查封的,工商部门在接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通知后,责令场所办理经营范围变更登记,或注销登记。

(二)规划部门。会同公安消防机构组织规划的编制与管理工作,并综合协调消防规划与城乡总体规划及其他专业规划的关系。在进行规划审批时,严格执行城乡消防规划,对缺少消防规划内容或布局不合理的工业园区规划不予审批;对涉及工业园区消防安全问题的城乡规划或对重大建设工程项目进行论证时,应当邀请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专业人员参加。

(三)安监部门。负责工业园区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对新建、改建、扩建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建设项目进行安全条件审查,核发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许可证和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并负责危险化学品登记工作。

(四)住建部门。在核发工业园区《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时,属于《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公安部119号令)第十三条、第十四条范围内的工程,应当要求申请人依法出具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的《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合格意见书》。严格审查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资质,对于违规的设计、施工、监理单位,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严肃处理。在颁发工业园区《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表》之前,应当要求申请人依法出具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建设工程消防验收合格意见书》,或出具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抽查的法律文书复印件。

(五)房管部门。在核发工业园区《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时,应当要求申请人依法出具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的《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合格意见书》,或出具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抽查合格的相关法律文书复印件。在颁发《房屋权属证书》时,应当要求申请人依法出具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的《建设工程消防验收合格意见书》,或出具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竣工验收的相关法律文书复印件。

(六)发改、财政、水利、工信部门。积极推进工业园区消防站、消防水源、消防车通道、消防通信等园区公共消防设施的建设、管理和维护,落实各项消防经费,抓紧解决历史“欠账”问题,确保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健全、完好。

(七)司法、劳动保障、科技部门。要依法将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安全知识列入工业园区普法和科普工作内容。

(八)行政监察机关。对各级人民政府、政府部门、园区管委会及工作人员履行消防安全职责的情况实施监察。

(九)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依法实施工业园区消防行政许可、备案抽查,依法对工业园区各单位遵守消防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查处消防违法行为,定期公布园区重大火灾隐患情况;对工业园区经济和社会生活影响较大的责令停产停业,提出意见并由公安机关报请当地人民政府依法决定;每月至少开展1次“驻园”服务活动,深入园区企业开展消防宣传,组织消防培训,开展消防演练,提供消防技术咨询和服务;承担火灾扑救工作,依照国家规定承担重大灾害事故和其他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应急救援工作;对园区新建立的专职消防队予以验收,对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等消防组织进行业务指导;调查火灾原因,核定火灾损失,认定火灾事故责任并提出处理意见。

第九条 工业园区单位职责

(一)园区内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履行以下职责:依法申请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依法办理消防设计和竣工验收消防备案手续并接受抽查;建设工程内设置的公众聚集场所未经消防安全检查或者经检查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不得投入使用、营业;实行工程监理的建设工程,应当将消防施工质量一并委托监理;选用具有国家规定资质等级的消防设计、施工单位;选用合格的消防产品和满足防火性能要求的建筑构件、建筑材料及装修材料;依法应当经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的建设工程,未经审核或者审核不合格的,不得组织施工;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二)园区内工程施工单位应当承担下列消防施工的质量和安全责任:按照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和经消防设计审核合格或者备案的消防设计文件组织施工,不得擅自改变消防设计进行施工,降低消防施工质量;查验消防产品和具有防火性能要求的建筑构件、建筑材料及装修材料的质量,使用合格产品,保证消防施工质量;建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责任制度,明确消防安全负责人。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消防教育培训,落实动火、用电、易燃可燃材料等消防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保证在建工程竣工验收前消防通道、消防水源、消防设施和器材、消防安全标志等完好有效。

实施施工总承包的,总承包单位负责。分包单位向总承包单位负责,服从总承包单位对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对建筑物进行局部改建、扩建和装修的工程,建设单位应当与施工单位在订立的合同中明确各方对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责任。

(三)园区内工程监理单位应当承担下列消防施工的质量监理责任:按照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和经消防设计审核合格或者备案的消防设计文件实施工程监理;在消防产品和具有防火性能要求的建筑构件、建筑材料、装修材料施工、安装前,核查产品质量证明文件,不得同意使用或者安装不合格的消防产品和防火性能不符合要求的建筑构件、建筑材料、装修材料;参加建设单位组织的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对建设工程消防施工质量签字确认。

(四)园区内法人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非法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对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负责,并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贯彻执行消防法规,保障单位消防安全符合规定,掌握本单位的消防安全情况;将消防工作与本单位的生产、科研、经营管理等活动统筹安排,批准实施年度消防工作计划;为本单位的消防安全提供必要的经费和组织保障;组织防火检查,督促落实火灾隐患整改,及时处理涉及消防安全的重大问题;组织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实施演练。

单位应当落实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逐级和岗位消防安全职责,确定各级、各岗位的消防安全管理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实施和组织落实下列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拟定年度消防工作计划,组织实施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组织制定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并检查督促其落实;拟定消防安全工作的资金投入和组织保障方案;组织实施防火检查和火灾隐患整改工作;组织实施对本单位消防设施、灭火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的维护保养,确保其完好有效,确保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畅通;在员工中组织开展消防知识、技能的宣传教育和培训,组织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实施和演练;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委托的其他消防管理工作。消防安全管理人应当定期向消防安全责任人报告消防安全情况,及时报告涉及消防安全的重大问题。未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的单位,由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负责实施。

(五)实行承包、租赁或者委托经营、管理时,产权单位应该提供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建筑物,当事人在订立的合同中依照有关规定明确各方的消防安全责任;消防车通道、涉及公共消防安全的疏散设施和其他建筑消防设施应当由产权单位或者委托管理的单位统一管理。承包、租赁或者委托经营、管理的单位应当遵循本规定,在其使用、管理范围内履行消防安全职责。

园区内两个以上产权单位和使用单位的建筑物,各产权、使用单位对消防车通道、涉及公共消防安全的疏散设施和其他建筑消防设施应当明确管理责任,可以统一管理。

第三章 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

第十条 园区管委会根据工业园区的规模、经济效益和火灾危险性,依法督促园区内工程、企业按照国家规定建立多种形式消防队伍,自觉履行社会救援的责任。消防队伍采取“政府领导、企业出资、园区管理、消防指导”的原则进行管理。

第十一条 园区管委会应当依照《消防法》的规定,建立政府专职消防队,并按照园区的火灾危险性配备消防车辆和器材装备,配备专职消防队员。

第十二条 工业园区专职消防队建设标准:

(一)办公场所建筑面积不应小于400平方米。

(二)营区应由营房和训练场地组成。营房应设置车库、器材库、通信室、食堂、办公室、洗漱室、会议室、集体宿舍、学习室以及辅助用房;训练场地应设置必要的体能、技能训练设施,周围视情进行绿化。建设用地面积不应小于1000平方米。

(三)办公室应配备办公桌椅2套、电脑1台、档案柜1组、电话机1部等常用办公设施;通信室必须配备基地台1台、接警电话(电脑)1部、办公桌椅1套。

(四)专职消防队消防员人数不应少于10人。专职队员必须身体健康,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第一次担任专职消防员的,年龄应在18岁以上,30岁以下。专职消防员年龄不超过50岁。

(五)至少配备1辆3.5吨以上的消防车、2台机动消防泵、破拆救援器材、个人防护装备、灭火器材等装备,具体数量参照《乡镇消防队标准》(GA/T998-2012)配备。

专职消防队的建立单位负责承担建队经费、日常耗材的补给和队员福利,建队情况和人员编制报省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验收。

第十三条 园区消防队伍应履行以下职责:

(一)园区单位改变生产、储存物资的性质,变更原材料、产品以及需要进行新建、扩建、改建工程施工时,应当向单位领导和有关部门提出改进消防安全措施的意见和建议。

(二)开展灭火战术、技术的训练,制定工业园区重点部位的灭火作战方案,进行实地演练。火灾扑救、消防宣传、员工培训任务。

(三)实行昼夜执勤制度,并加强特殊时期的执勤。执勤人员必须坚守岗位,不得擅离职守。

(四)发生火灾时,应当立即组织扑救,并向当地公安消防机构报告。

借鉴消防部门“网格化”管理经验,专职队将企业车间划分为大中小 个“网格”,由12名专职队员担任大网格长,车间主任、小组长担任中网格长和小网格长,对企业内部进行消防安全“网格”式巡查,建立台账和档案,确定各个网格区职责,形成“横到边、纵到底”的安全监管网络。同时,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移交分管领导,督促整改火灾隐患。制定并落实《企业专职消防队体能训练计划方案》、《体能技能考核方案》《劳动密集型企业灭火救援实战演练方案》等规章制度,定期派员深入企业指导队员开展训练。

第四章 监督执法

第十四条 建立建设工程消防设计、施工质量和消防审核验收终身负责制,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及执业人员和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严格遵守消防法律法规,严禁擅自降低消防安全标准。

第十五条 对涉及消防安全的事项要严格依法审批,凡不符合法定审批条件的,规划、住建、房管部门不得核发建设工程相关许可证照,安监部门不得核发相关安全生产许可证照。规划、住建、房管部门凡发现建设单位未经消防设计审核擅自施工、未经消防竣工验收擅自使用,应在两日内函告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并依法予以处罚。

第十六条 对生产、经营假冒伪劣消防产品的,质检部门要依法取消其相关产品市场准入资格,工商部门要依照消防法和产品质量法吊销其营业执照,并在两日内函告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规定从重处罚;对使用不合格消防产品的,公安消防部门依法查处。

第十七条 各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对辖区园区管委会消防安全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指导,对于工业园区内建设工程的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备案抽查以及公众聚集场所营业前检查实行受理一次告知制和集体告知制度;对市政府确定的重大工程、民生工程等重点项目的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开辟“快速通道”,明确专人负责跟踪服务,主动上门提供技术咨询。第十八条 园区内工程施工前、施工中、竣工前、竣工后每阶段,各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都要组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相关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对存在的火灾隐患整改情况进行跟踪问效,坚决杜绝工程、企业“带病上车”的现象发生。

第五章 考核和责任追究

第十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建立工业园区消防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将园区消防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责任考核和领导干部绩效考评范畴,纳入“双考双评双挂钩”、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检查考评内容。

第二十条 园区主要负责人是消防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人是消防工作主要负责人,其他负责人要认真落实消防安全“一岗双责”制度。各级政府实行检查督办和责任追究机制,对未履行法定职责或工作措施不落实、不到位的,给予通报批评,并依法依纪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一条 工业园区消防工作实行行政责任问责和火灾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对因工作不力、失职、渎职导致发生火灾事故的,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追究单位负责人的责任。凡发生亡人或较大以上(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重伤10人以上50人以下,或者直接财产损失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火灾事故的,实行行政责任倒查;对失职、渎职导致重特大火灾事故发生或者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依法追究有关部门、单位和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凡因责任落实不到位,发生亡人火灾的园区主要领导向县(区)政府作出检查;发生较大以上火灾的县(区)政府主要领导向州政府作出检查。

第二十二条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未按规定督促相关单位整改火灾隐患或执法程序不符合规定的,追究执法过错责任;对以权谋私、玩忽职守、徇私枉法的,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予以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所指的“日”为“工作日”。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由华阴市公安消防大队负责解释。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实施。

一、健全“两个机制”,强化专职队伍体制建设

一是健全地方领导责任制。华阴市罗夫工业园内的;;园区专职消防站的队长由具体负责专职消防队伍的日常管理工作,进一步明确了地方政府的建设和管理职能,并将专职消防队伍建设纳入园区建设考评当中去,彻底解决专职消防队伍“有人建,无人管”的问题。此外,大队专门向支队申请,调派一名综合素质强、灭火救援和队伍管理经验丰富的四期士官担任特勤消防站指导员,进一步增强干部队伍的素质。

二是健全从优待警机制。大队和华阴市罗夫工业园管委会想方设法改善队员的工资、福利、休假、工作环境等,不断提高队员的工作积极性。目前,专职消防队伍队员工资已经超过园区企业工人的平均水平,每月享受6天休假,每年享受1次免费体检,在上级单位组织的各项活动和年终考评中取得好成绩的还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经济奖励。大队每年都要拿出5万元的经费用于专职消防队伍业务竞赛和年终评比表彰的奖励。由于政策、待遇的倾斜,吸引了一批退伍战士,尤其是退伍消防战士充实到了队伍中来,为专职消防队伍建设发展打下了基础,创造了条件。

二、加强“三化”建设,队伍管理体制逐步完善

一是加强正规化管理。各专职消防队伍建设参照现役消防部队实行军事化管理,实行统一作息时间、统一内务标准、统一训练科目,达到营区管理正规、内务整齐划

一、训练规范有序。坚持每日组织卫生检查,每周开展业务学习,每月进行业务考核,每年进行评比表彰。

二是加强规范化管理。各专职消防队都建立了道路水源、消防设施、企业管理、应急预案等各类规范性台账资料12份,制定了接处警制度、处警程序、灭火救援流程、学习培训和汇报请示等规章制度。大队定期开展业务指导、组织业务培训,不断提高队员业务能力。2013年以来,大队共组织专职消防队员培训10期,培训队员52人次。

三是加强人性化管理。坚持严格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相结合,定期组织开展座谈会,分析队伍情况,及时了解掌握队员思想状况,帮助队员解决家庭实际困难,努力营造拴心留人的环境,激发了队员工作热情。近年来,大队积极协调相关单位接受队员家属工作5人次,走访慰问困难队员家庭8家。

三、采取“四项措施”,执勤训练水平稳步增强

一是扎实开展执勤岗位练兵工作。大队将专职消防队伍执勤岗位练兵工作与公安消防大队执勤岗位练兵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园区专职消防队伍立足保护对象的特点,着重在危化品处置、人员疏散、战术操法等方面开展针对性训练。大队每年至少组织1次专职消防队伍业务技能竞赛,有效促进了训练工作的深入开展,历次竞赛中化工园区专职消防队伍的竞赛成绩明显强于其他乡镇专职消防队伍。

二是深入开展“六熟悉”工作。化工园区专职消防队伍将对保护对象基本情况的熟悉作为一项重要的训练科目,队员要熟悉园区所有企业的生产性质、危险特性、工艺流程,熟悉单位分布、水源道路、消防设施等情况,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通过熟悉,建立了单位管理档案,制作了灭火救援预案,并逐家开展人员疏散和灭火救援演练。据统计,2013年以来,全市各化工园区专职消防队共制作各类预案56份,开展灭火演练62次。大队提请市政府在化工园区组织公安、安监、卫生、供电等多部门实施灭火救援联合演习3次。

三是切实加强装备建设。2013年,市政府多方筹措资金,共投资3000多万元用于港区特勤消防站营房、车辆和装备建设;今年,大丰港经济区管委会又投入100万元购置两辆大功率水罐消防车;博汇集团企业消防队投入60万元购置一辆干粉泡沫联用消防车。目前,化工园区3支消防队伍都配齐了常规灭火器材和防护装备,特勤消防站配备5辆消防车,并拥有大功率消防车和高喷消防车;临港专职消防队消防车达4辆;博汇集团企业消防队消防车达3辆。

专职消防队工作职责

专职消防队工作职责

一、组织理论学习和体能、业务训练;

二、严格队伍管理,不断提高队伍正规化建设水平;定期维护保养消防装备、器材,确保完整好用。

三、专职消防队应当制定业务训练计划并组织实施。专职消防队应当严格执行执勤制度,落实执勤人员,完成执勤任务。建立执勤备战制度,做好本辖区的灭火救援工作;

四、掌握责任区域的道路、消防水源、消防安全重点单位、重点部位等情况,建立相应的消防业务资料档案;开展防火巡查和消防宣传、培训工作;

五、专职消防队定期进行防火检查,督促有关单位和个人落实防火责任制,及时消除火灾隐患,在防火检查中发现火灾隐患,有权要求有关单位或者个人予以整改;对不整改或整改不及时的,应当报告所在单位主要领导和公安消防机构或当地公安派出所;公安消防机构或当地公安派出所接到报告后,应当及时核查处理。

六、受公安消防机构的调度,参与其它地区的灭火救援工作;接到火灾报警或者公安消防机构的调派命令后,必须立即赶赴现场。

队长职责

一、教育全队人员树立常备不懈思想,领导全队人员时刻做好灭火救援准备,坚决执行本单位领导和公安消防部门的指示和决定,组织指挥完成灭火救援任务,搞好战评和总结;

二、组织业务、体能训练,不断提高全体队员的身体素质和业务能力;

三、带领全队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建立正规的执勤备战、工作和生活秩序,严格行政管理;

四、掌握责任区的消防水源、交通道路等情况,制定灭火救援预案并组织实地演练;

五、掌握全队的车辆器材装备,并督促部署做好维修保养工作;

六、组织开展防火巡查、消防宣传和培训工作;

七、合理安排经费开支,提高队伍的物质生活水平;

八、教育和监督全队人员严守国家机密,检查、督促、落实安全措施,预防各种事故;

九、熟悉全队人员情况,关心爱护队员,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十、领导全队积极完成上级赋予的其它任务。副队长负责协助队长工作,在队长离开工作岗位时,代行队长职责。

班长职责

一、带领全班人员时刻做好灭火救援准备,熟悉责任区的水源、道路、建筑等情况和重点单位灭火救援预案,指挥全班人员完成灭火救援任务;

二、带领全班人员进行

理论学习和业务训练,提高全班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灭火救援能力;

三、带领全班人员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搞好团结,调动全班人员的积极性;

四、带领全班人员熟悉掌握车辆器材装备,加强维护保养、保证完整好用;

五、做好本班在训练和灭火救援中的安全防事故工作;

六、带领全班人员积极完成上级交给的其它任务。副班长协助班长工作,在班长离开工作岗位时,代行班长职责.队员职责

一、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勇敢顽强,坚决完成训练、灭火救援和其它任务;

二、坚守岗位,保养好个人分管的器材装备,时刻做好灭火救援准备;

三、积极参加理论学习和业务训练,提高思想觉悟和业务素质;

四、服从管理,遵守纪律,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团结互助,共同进步。内勤人员职责

一、做好文件收发、呈阅、上传下达和保密工作;

二、做好有关资料、表格和统计上报工作;

三、收集信息,掌握工作动态,拟写文件资料;

四、做好各种会议记录;

五、做好各种资料的归类、建档和管理工作;

六、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4 值班员职责

一、严格遵守值班室值班制度,坚守工作岗位,认真填写值班记录;

二、迅速、准确受理警情或传达上级指示(命令),及时发出出动信号;

三、熟练使用通信装备,做好维护保养工作,发现故障及时报告和修复,保证通信联络畅通;

四、掌握辖区交通道路和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等有关情况,熟悉通信用语和有关单位、部门的联系方法。

驾驶员职责

一、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保证行车安全;

二、熟练掌握车辆驾驶和技术操作,搞好维修保养,保证随时出动;

三、熟悉辖区的交通道路、消防水源等情况;

四、接到出车命令后,安全驾驶车辆迅速赶赴现场,坚守岗位,完成指挥员交给的灭火救援任务;

工业园区消防管理 篇2

关键词:消防,科技园区,孵化器,监督管理

1科技园区企业孵化器概况

企业孵化器 (Business Incubator) 是一种新型的社会经济组织, 通过提供研究、开发、生产、经营所需的场地, 提供通信、网络与办公等方面的共享设施, 提供系统的培训和咨询、政策、融资、法律以及市场推广等方面的支持, 降低创业企业的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 以提高企业的成活率。

1.1 企业孵化器的含义及其功能

科技企业是国家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部分。而科技企业的成长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科技企业尤其是在其成长的最初阶段, 由于受到资金、技术、管理和市场诸多方面风险的制约, 很难实现由知识向产业化的跨越, 大多数企业面临着资金短缺、管理经验不足、市场风险大等瓶颈约束而难以迅速发展。企业孵化器对于促进中小企业成长和发展, 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 以及区域和集群竞争优势的形成具有积极的意义。孵化器本义指人工孵化禽蛋的专门设备, 后被引入经济领域, 指能够为创业期的种子企业提供一个集中空间和合适条件的组织。企业孵化器通过提供一系列创新企业发展所需要的物质条件、管理支持和资源网络, 帮助和促进新型的创业企业成长和发展。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认为, 企业孵化器 (也称“企业创业中心”) 是一种新型的社会经济组织, 它为新生企业专门提供了一个受控制的工业环境, 以训练和支持具有未来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 对科技企业来说其意义尤为重要。

一是企业孵化器通过提供研发、生产、经营场地、通信、网络与办公等共享设施, 系统的培训和咨询、政策、融资、法律以及市场推广等支持, 降低新创企业的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 提高企业的成活率和成功率。二是企业孵化器为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和条件, 帮助创业者将发明和成果尽快形成产品进入市场, 提供综合服务, 帮助新兴小企业迅速壮大形成规模, 为社会培养成功的企业。三是企业孵化器的主要任务是为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科技企业创业提供不断优化的孵化氛围, 为科技企业发展提供必需的市场化和国际化服务。孵化器内部企业的聚集会产生积极的集聚效应, 有助于企业之间的知识交流, 促进创新成果的产生。

1.2 企业孵化器的发展

企业孵化器在20世纪50年代发源于美国, 是伴随着新技术产业革命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世界上第一家企业孵化器于1956年诞生于美国纽约的贝特维亚 (Batavia) , 约瑟夫·曼库索 (Joseph Mancuso) 创建的Batavia Industrial Center, BIC, 成为美国也是全球孵化器事业的开端。作为新企业发展的一种形式,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 企业孵化器相继在世界各国出现并受到普遍重视。 我国的企业孵化器事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 是以科

技和经济相结合为宗旨的科技体制组织。1987年, 我国诞生了第一家企业孵化器——武汉东湖创业者服务中心。在国家科技部的支持和推动下, 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建立和发展作为国家火炬计划的一部分在全国各地纷纷兴起。

1.3 沧州靖烨科技园简介

靖烨科技园是沧州市第一家由民营资本投资建设, 针对科技型、初创型中小企业创新研发的需求, 具有现代理念的综合性科技园区。此项目坐落于沧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总投资1.2亿元, 占地约3.4万m2, 总建筑面积7.2万m2。拥有高科技孵化大厦1.2万m2、高层个性化厂房3.28万m2、科技综合服务设施2.8万m2, 可容纳150家高科技企业入驻孵化, 并纳入沧州市科技创业中心运行体系, 是沧州开发区国家级高新技术服务中心的延伸和补充。作为国家级孵化器——沧州开发区科技创业中心的组成部分, 靖烨科技园可为入园企业提供国家科技引导基金和创新基金申报服务, 协助企业进行项目组织、高新技术认定、企业投融资等。符合条件的入孵企业可以享受国家级孵化器和开发区管委会的各项优惠扶持政策。

沧州靖烨科技园区创业孵化器建筑类型主要有:单元式厂房、连通式厂房、庭院式厂房、综合产业研发孵化大厦等, 涵盖了科研孵化、综合办公、生产制造、金融商务、生活居住、餐饮娱乐等科技园区的6大基本功能。

(1) 单元式厂房。园区内的1、2、3号楼为单元式厂房, 均为地上十层, 建筑高度31.5 m, 建筑面积约24 861 m2, 占总建筑面积的34.15%。其内部布局与单元式住宅相同, 三幢单元式厂房的每个单元建筑面积从50 m2至150 m2不等, 房型适合小型企业作为科研、办公、生产和居住使用。

(2) 连通式厂房。园区内的9、10号楼为连通式厂房, 均为地上八层, 建筑高度为29.4 m, 其建筑面积约为26 834 m2, 占总建筑面积的36.86%。内部各房间通过建筑中部的内走道相连通, 连通式厂房房型面积从300 m2至600 m2不等, 通过对房型的拆分与组合其最小单元面积可达到150 m2, 最大单元面积可达到2 000 m2以上, 可以满足中等规模企业的生产、研发和办公需求。

(3) 庭院式厂房。园区内的4、5、6、7号楼为庭院式厂房, 均为地上三层, 建筑高度为11.4 m, 其建筑面积约6 382.7 m2, 占总建筑面积的8.77%。内部布局类似于连排式别墅, 四幢庭院式厂房的单元和单幢面积, 从275 m2至523 m2和825 m2至1 556 m2不等, 适合中等规模企业科研、办公、生产和居住使用。

(4) 综合产业孵化大厦。园区内的8号楼为综合产业孵化大厦, 为地上十四层, 建筑高度52.2 m, 建筑面积14 722 m2, 占总建筑面积的20.22%。大厦房型面积从30 m2至150 m2, 可以满足园区休闲娱乐、商务活动、研发、办公的需求。

以上建筑均为砖混或框架结构, 能够满足二级以上耐火等级的要求。从设计依据看, 孵化器开发建设的主要依据是预先建设好的建筑待租或待售, 没有生产使用的针对性, 属于用途待定建筑。由于其先建设后承租, 往往在标高和跨度等方面与使用要求不配套, 对于中小生产企业显得量大质不优, 对于大型生产企业又感觉削足适履。另外, 一些承租者将建筑改建成写字楼、专家楼、商住楼, 甚至对外营业的客房, 改变了设计用途。从产权归属看, 主要以租赁为主, 以购买为次, 也有一些厂房的产权与使用权混合。

2 科技园区企业孵化器的消防安全问题

根据笔者对沧州靖烨科技园区企业孵化器建筑的调查, 由于孵化器建筑在建设初期使用性质的不确定性, 在消防设计和使用中会存在以下问题。

2.1 火灾危险性的确定

目前的孵化器建筑均按照丙类生产火灾危险性等级进行设计, 这对绝大多数孵化器企业应该是科学合理的。但作为科技企业在进行新产品研发、试制过程中要不同程度地使用一些易燃易爆化学物品, 导致其局部的火灾危险性达到甲、乙类。虽然这些部位在整个厂房中所占比例很小, 但设计中未采取有效的防火分隔措施, 在建筑结构上也未考虑防爆和泄压, 未采用防爆型电气设备, 很有可能导致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 甚至威胁到整幢建筑的安全。

2.2 建筑耐火等级确定

目前的孵化器建筑均按二级耐火等级进行设计, 但在具体使用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局部火灾荷载超大的情况。一旦发生火灾, 会使局部的建筑构件很快失去支撑能力而导致建筑倒塌。

2.3 安全疏散

如上所述的单元式厂房, GB 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以下简称“建规”) 只规定了居住建筑可以采用这种形式, 对工业建筑未作出明确规定。笔者认为, 对于火灾危险性不大 (丙类及以下, 且不使用明火作业) , 生产操作人数不多, 其综合火灾危险性与居住建筑相比要小的小型企业, 在符合“建规”第3.7.2条关于厂房每个防火分区可设置1个安全出口的条件下, 采用这种形式也未尝不可。但在使用中, 只要有一个条件超出了“建规”的规定, 即形成火灾隐患。而其他类型的建筑由于使用性质的不确定性, 在疏散人数的确定方面都无据可循。若在使用中, 位于同一楼层的多家企业均为劳动密集型产业, 则该楼层的疏散宽度就达不到规范的要求。

2.4 电气设计

由于建筑的使用性质不确定, 对于用电负荷也难以掌握, 负荷设计过大, 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设计过小, 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且易造成超负荷而引发火灾事故。

2.5 消防设施设计

同样是由于其使用性质不确定的原因, 没有针对性, 只有高层建筑设计了自动报警和自动灭火系统, 多层建筑仅考虑了室内、外消火栓。

2.6 使用和管理

在此类建筑的使用中, 租用者都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对原有建筑进行改造和装修, 这将会造成建筑结构的改变。一是原有的防火分隔被破坏, 导致防火分区超出规范的面积要求;二是对原有建筑的平面布局进行改造, 导致安全疏散出口数量、疏散宽度和距离等安全疏散指标不符合“建规”的有关规定, 影响到人员安全疏散;三是在改扩建和装修中使用可燃易燃材料, 采用钢结构未进行防火保护, 造成建筑物的火灾荷载增加和部分承重结构的耐火极限降低;四是对电气线路改造不规范, 增大了建筑电气火灾危险性;五是改造后对原有消防设施的使用造成影响。

另外, 由于租用者的消防安全意识淡薄, 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正处于起步阶段, 资金比较紧张, 会出现住宿与生产、储存合一的情况, 而上述提到的单元式和庭院式厂房在设计上也具备住宿的功能, 即使通过管理能够避免“三合一”企业的情况, 但仍然不能避免在同一建筑内的“三合一”情况。

3 加强企业孵化器建筑消防管理的对策

3.1 火灾危险性的确定

提高整个建筑的火灾危险性类别是不现实的, 也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在于租赁过程中合理布局和使用过程中的监督管理。对于有类危险性需求的企业, 应当布置在建筑物顶层, 将其危险部位布置在靠外窗的位置, 如条件许可则可以适当增大外窗面积以利于泄压, 并将该部位与其他部位进行有效的防火分隔, 设置防爆电器和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装置。

3.2 建筑耐火等级的设计

由于建筑使用性质的不确定性, 为确保建筑物在火灾情况下的结构安全, 笔者建议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基础上提高一个等级, 如沧州靖烨科技园区创业孵化器建筑均应达到一级耐火等级。在改扩建和装修中严禁使用易燃可燃材料, 所用的金属构件必须进行防火保护处理, 使其达到相应的一级耐火等级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

3.3 安全疏散设计

在安全疏散方面, 对于单元式厂房, 由于孵化器建筑界定为丙类生产, 按照“建规”第3.7.2条关于厂房每个防火分区可设置1个安全出口的条件, 每个单元每层的建筑面积应小于等于250 m2, 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20人。然而, 单元式厂房和庭院式厂房不可能完全杜绝人员住宿的情况, 为确保住宿人员的安全, 根据GA 703-2007《住宿与生产储存经营合用场所消防安全技术要求》 (以下简称“合用场所技术要求”) 并参照“建规”和GB 50045-95 (2005年版)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以下简称“高规”) 的有关规定, 这两种类型的厂房对于多层的建筑无论层数多少均应设置封闭楼梯间, 楼梯间应靠外墙设置, 能够自然通风和采光, 楼梯间的门应为向疏散方向开启的乙级防火门, 若不能满足自然通风和采光应按防烟楼梯间的要求设计, 且楼梯均应通至屋顶;对于高层建筑, 应在“高规”的基础上提高一个等级要求, 即均应设防烟楼梯间, 且楼梯均应通至屋顶。

3.4 电气设计

由于建筑的使用性质不确定, 用电负荷难以掌握。建议采用分步设计安装的方法, 即在未确定使用性质时仅设计安装基本的照明用电, 并预埋穿线管;在承租者使用性质和用电负荷确定后, 再按其需要设计安装专用供电线路。这样既能保障经济适用, 又能保障消防安全。在此基础上为确保孵化器建筑的用电安全, 参照“建规”第11.2.7条和“高规”第9.5条的规定, 建议在孵化器建筑的配电系统中安装漏电火灾报警系统。

3.5 消防设施设计

由于孵化器建筑使用性质的不确定性、复杂性和综合性, 按照“合用场所技术要求”的有关规定, 建议在“建规”和“高规”的基础上提高一个等级, 即孵化器建筑均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不能用水扑救的部位除外) , 并应按照“建规”和“高规”对人员密集场所的要求, 设置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和事故广播。

3.6 消防安全管理

按照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以下简称《消防法》) 确定的“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 作为孵化器的统一管理者, 科技园区应在当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的指导下切实履行消防安全管理的主体责任。在与承租者签订的租赁协议和合同中, 应将消防安全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把消防的权利、义务和责任进行细化分解和明确。园区应成立一支由精通消防业务的人员组成的消防安全管理机构, 在消防安全责任人授权和消防安全管理人的领导下, 对各承租企业履行消防安全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对发现的隐患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新《消防法》对建设工程的消防行政许可内容进行了改革, 园区内的大多数建设项目 (特别是一些改扩建和内装修工程) 均改为备案抽查。为确保孵化器建筑的消防安全, 特别是杜绝因改扩建和内装修造成新的火灾隐患, 应在园区的消防安全管理机构或建筑物业管理机构中配备熟悉消防设计规范的专业人员, 履行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加强对各承租企业改扩建和内装修的监督管理

3.7消防宣传教育和培训

作为科技企业孵化器, 由于其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多为丙类及以下, 类似的火灾实例也不多见, 许多经营者和管理者对消防工作易掉以轻心, 产生麻痹思想, 这是最大的火灾隐患。因此,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督促科技园区将消防安全的内容纳入园区教育培训内容, 加强对孵化器管理经营者和所有从业者的消防宣传教育和培训, 提高整体消防安全意识和基本技能, 从源头上提高此类新型社会经济组织的消防安全水平。

消防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 一方面需要媒体通过各种渠道的宣传报道, 另一方面需要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在消防监督工作中做长期不懈的努力, 使社会各阶层对消防工作给予充分的认识与理解, 不断增强人们的消防安全意识, 从而使消防工作真正形成社会化的网络工程。要以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大宣传、大培训、大练兵活动为契机, 通过集中开展大宣传、大培训, 实施“全民消防宣传教育计划”。要因地制宜, 周密策划, 精心组织, 广泛利用安全生产月、119宣传日等各种活动, 组织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实现“人人会查改火灾隐患、人人会扑救初起火灾、人人会疏散逃生”。通过实施全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全面提升全民的消防安全素质, 保障科技企业孵化器新型社会经济组织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GB 50016-2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

[2]GA 703-2007, 住宿与生产储存经营合用场所消防安全技术要求[S].

工业园区消防管理 篇3

地板加工的原料都是可燃物质(燃点在250—300℃,自燃点一般在350℃左右),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锯未、刨花、木屑、木块易燃烧。其中,木屑遇火后,阴燃时间较长,不易及时发现;地板干燥常采用人工干燥法(烤房)进行干燥,使用明火多,用电量大;地板形成的工序还需使用油漆、胶料等易燃易爆液体从而增加了火灾危险性。地板厂由于大部分是砖木结构的,发生火灾后就燃烧猛烈、蔓延速度快,极易形成“火烧连营”。

由于一些地板加工业主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消防安全,造成许多火灾隐患。我结合多年防火监督实际工作把地板加工业存在的消防问题及对策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存在的消防问题

1.1政府审批的各职能部门缺乏相互制约机制

长期以来,在地板加工企业审批过程中,各主管部门之间没有完全建立起相互制约的机制。造成分布在乡村的地板加工企业在建厂之期漏审,未经消防部门审核验收就投入生产,造成先天性隐患,后期无法治理火灾隐患的被动局面。龚家沟地板村多数厂家有工商、税务等登记证,少数有消防审核、验收意见书。这说明主管审批的各职能部门“单打独斗”没有形成合力,造成地板厂消防安全落后的局面。

1.2消防水源和灭火器材匮乏

由于地板厂建在城乡结合部,没有连接市政消防给水管网,所以厂房没有墙壁、地下消火栓,更没有自动喷水系统。有的厂家忽视消防安全连起码的灭火器都没有配备。虽然有些业户打了几眼水井,但主要是生产、生活用水,根本不能保证扑救火灾所需的消防水量、水压的要求,如遇火灾,只是杯水车薪,起不了什么作用。该地区天然水源又不具备消防车取水条件,这样以来消防部队只能运水灭火,扑灭火灾的难度可想而知。

1.3消防车道不畅通

由于受到土地的限制,地板厂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利益乱扩乱建,占用消防车通道有的甚至根本不設置消防车道,加上随意堆放成品、半成品、木材原料等造成厂区内杂乱无章,消防车无法进入。发生火灾后从几百米甚至几千米外铺设水带进行灭火,给扑灭火灾带来了很大困难。

1.4违章用电、用火现象普遍

地板厂内电线老化、私拉乱接电线、堆垛、棚顶上拉线情况严重。用铜丝、铁丝代替保险丝,严重违反了《电气安全》规定形成了电气火灾隐患。甚至随意使用明火作业,造成严重的火灾隐患。

2解决问题的对策

2.1建立各相关部门的联动管理机制

加强对地板厂的各项审核工作,从源头上堵住火灾隐患。在建厂之初严格各项审核制度,特别是建筑防火审核和验收,是避免火灾隐患的重要手段。当地的工商、税务、林业、消防等各相关部门应相互联系、联动管理、严把建审关。对那些没有消防部门审核意见书的单位,建设部门不发给施工许可证;对消防验收不合格和未经消防审核的地板企业,林业、工商、税务等部门等不给办理登记、注册、营业执照等相关手续。无消防审核、验收的地板厂如果擅自生产、经营按《消防法》第六章第五十八条之规定处罚。从而达到地板加工业健康快速、发展的要求。

2.2建立建全消防设施

业户在生产厂区内设置一处消防自救水井,配备潜水泵和胶管,保证对初期火灾的有效扑救。修建保证消防车辆能够吸水的天然水源码头,接通市政给水管网建好墙壁、地下消火栓、消防水鹤,从根本上解决消防灭火用水的难题

2.3设置回形消防车通道

设置专用清防车道,保证消防车道的畅通,一旦发生火灾后消防车可以随意进出。这样可以迅速扑灭火灾减少火灾损失。

2.4严格执行有关的法律法规

根据《消防法》划定使用明火操作区域,保证安全距离,并配备充足的消防设施器材,保证消防安全。不得在地板加工车间内使用电焊、火焊、气焊、气割或其他明火,必须使用时,办理动火审批手续,采取防火措施专人保护,将动火部位及周围的可燃物彻底清除,准备好灭火器材,发生火灾后可以迅速扑灭。对那些无视规定仍然使用明火作业的人,严格按着《消防法》第六章第六十三条规定处理。电气线路在规定时间内重新排查,更换老化线路,严禁电气线路私拉乱接,严格执行《电气安全》规定。

工业园区消防管理 篇4

文化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2016年夏季消防检查工作总结

为认真贯彻省、市、县关于夏季消防检查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加强园区夏季火灾防控工作,进一步提升防火和灭火救援能力,有效预防和遏制重特大火灾,按照x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县夏季消防检查工作方案>的通知》(x消委〔2016〕x号)精神,园区夏季消防检查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本次检查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全面动员部署

园区领导高度重视夏季消防检查工作,6月份召集各相关负责人召开夏季消防检查工作会议,全面动员部署夏季消防检查工作,园区领导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根据《通知》的要求,成立了园区夏季消防检查领导小组,明确了本次检查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进一步强化了责任意识,推动了工作的开展。

园区夏季消防检查领导小组根据办公会议的统一布置,分别召开专题会议,制定了夏季消防检查工作方案,层层分解,部署落实夏季消防检查工作的各项工作任务,督促各入园企业开展夏季消防自查工作。要求各企业认真制定本单位夏季消防检查工作方案,召开动员大会,督促所属项目部、工程监理部认真开展夏季消防检查各项工作,并围绕夏季生产的特点,认真落实夏季防火、防爆、防雷击、防触电等措施,努力实现无火灾、无重大事故等目标。

二、加强安全监管,消除安全隐患

园区夏季消防检查领导小组在活动期间,进一步强化职能意识,加强安全监管工作,加大检查力度,有力地保障和促进园区安全生产的发展。

一是检查工程建设各方主体是否建立并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度,是否制定防火技术方案、灭火及应急疏散预案、消防安全技术交底等,是否组织消防安全检查和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重点工种人员是否持证上岗。二是加大对施工现场作业区、生活区、仓库、活动板房等重点部位消防安全措施落实情况,消防器材、消防设施的配备和消防通道设置情况,建筑施工材料现场堆放情况以及安全网、外脚手架、脚手板的防火性能的检查力度,及时消除火灾隐患。三是加强施工现场用电管理,特别是对电气线路的安全检查和电气设备的维护、检修,防止因电气线路和设备老化短路引发火灾事故;落实电焊等明火作业的防火措施,严肃查处电工、焊工等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和违章操作行为。四是加大对既有建筑外墙改造工程的监管力度,禁止使用聚氨酯泡沫等易燃填缝剂和燃烧性能等级不符合要求的建筑外墙改造材料。

三、及时整改检查发现的问题。

园区要求业主单位、施工以及监理单位加强安全隐患的排查和监管,对这次检查发现的问题,园区已督促施工单位立即整改,并要求监理单位及时跟踪,整改完毕后报园区复查。

四、下一阶段园区消防安全工作意见

工业园区消防管理 篇5

摘 要:随着**市**工业园区的快速发展,经济发展与安全环境之间的关系难以协调,在经济效益和消防安全之间找一个平衡点是关键。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同时,消防工作方面却存在着诸多问题,现行的体制、机制以及企业内部消防管理弱化等问题使得消防安全与经济效益存在着一定的矛盾。笔者对**工业园区消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思考和分析,以求对工业园区经济高速发展下消防工作的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工业园区;消防安全;问题;对策

工业园区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园区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兴起、迅猛发展,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工业园区在建设过程中,多数未进行消防安全规划或消防规划不合理,普遍存在消防安全隐患,火灾事故屡有发生。抓好工业区消防工作是摆在面前亟待解决的课题。现结合实际,分析**工业园区消防安全工作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具体的对策。

一、**工业园区现状及特点

**工业园区消防工作现状,园区消防工作的特点可归纳体现为以下四个方面,即“新、险、散、缺”。

新,即地域新,设施新,人员新。园区往往规划在交通相对便利的开阔地带,集中圈地几百亩,甚至上千亩,一次规划,分片建设。按照大多数园区开发的工作思路,“边开发,边建设”,以“筑巢引凤”的方式,先由本地的若干企业落户,再吸引本地以外的“外资”参与建设;地域新导致道路交通网线不完善。设施新,新厂房,新机器;人员新,扩大再生产后的园区企业往往是除骨干外,大量招聘使用新员工,防火意识欠缺。

险,园区生产过程、产品火灾隐患大。特色园区化工企业较多,大量使用钢结构厂房,大跨度,大面积,产品及生产过程易燃易爆。

散,新企业导致管理制度匮乏,消防工作存在散、乱状况。企业上马过程中事情千头万绪,倘若缺乏消防意识,往往生产经营是头等大事,消防管理放置一边,制度缺乏或形同虚设。

缺,缺少消防配套设施。乡镇工业园区规划过程中,对消防站、消防栓、供水管线、建筑耐火等级虽然有规划,但缺乏通盘考虑,临时意识浓。

二、**工业园区消防安全特点

(一)工业园区中多数企业是按照其自身的生产工艺特点新建厂房,在设计与施工前却没有将新建厂房的施工图纸向消防部门申报建筑设计防火审核,导致这些新建的厂房存在诸多先天性火灾隐患,严重影响企业的安全生产。

1、大型的厂房没有设置防火分区。由于生产工艺的需要,生产设备为流水线式摆放在厂房中,生产的原材料也堆放在设备附近,一旦发生火灾,可燃材料在燃烧过程中没有被有效地隔开,很快就会向四周蔓延,造成火势迅速扩大,难以控制,同时增大抢救物质和扑救火灾的难度。

2、厂区内没有设置室内外消防给水。如果厂区内没有足够的消防水源,仅依靠消防车载的几吨水是远远满足不了火灾扑救的需要的,而让消防车往返运水则会延误战机,让小火酿成大灾。

3、部分企业的厂房与仓库合用。有的企业为了节约时间和空间,将生产出来的产品大量地堆放在厂房中,在生产过程中又免不了用火用电,如果因此发生火灾,堆积的产品不但影响人员的疏散,更重要的是大量的可燃物会加大厂房内的火灾荷载,造成火势蔓延,会给火灾的扑救带来困难。

4、建筑耐火等级低。由于多数企业的厂房没有经过严格的防火设计与审核,采用简易搭建的厂房和仓库作为生产和储存场所,其可燃材料搭建的建筑不仅降低了厂房与仓库的耐火等级,同时也增加了火灾荷载。在发生火灾事故时,很容易因为大量可燃材料的燃烧引起的高温使整厂房整体垮塌。

(二)工业园区内还有部分企业是租用已建好的建筑物进行改建后再投入生产的,由于改变了原有建筑的使用性质,同样会带来大量的火灾隐患。

1、“三合一”现象严重。有的企业是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方式,而大量员工的住宿问题又一时难以解决,只得在厂房中安置员工集体宿舍,为了方便员工管理,通常只有一个出口。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在厂房中的员工极易被困火场,造成群死群伤的惨剧。

2、安全出口不足。由于租用的民用建筑安全出口本来就少,企业由于生产的需要往往将其分隔成几个车间,造成安全出口严重不足的情况,给火灾发生时人员疏散逃生带来困难。

3、灭火器材不足。在生产中,由于偶尔的错误操作,可能会出现火情,如果配置了必要的灭火器材,就可以迅速扑灭初起火灾,将损失降到最低,而大多数企业配置的灭火器数量远远不足,甚至根本就是已经失效了不能用的,加上员工普遍没有经过消防安全培训,连基本的灭火器使用方法都不会,遇到火情容易酿成大灾。

4、电气线路老化。业主在改建厂房时利用原有的电气线路,或简单加以改造,在生产过程中用电负荷会远远超过原来的设计用量,由于租用的建筑建设时间已久,电气线路也是同期敷设的,老化现象和随意搭建现象严重,极易造成电气线路方面的火灾事故。

5、缺少消防水源。租用的民用建筑有的原来是不需要设计消防给水的,但业主改变其原有用途进行生产加工后,按照国家有关规范的要求,是要增设消防给水的,因为生产用的厂房火灾危险性比民用建筑要大得多,而且发生火灾后因为各类可燃物比较多会使火灾发展加快。一旦发生火灾,如果没有大量的水用于扑救,厂房很快就会陷入火海,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工业园区消防安全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

近年来,**市积极推动经济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建有规模不等的工业园区,园区内企业少则数十家,多则上百家。以**区为例,凭借着地广人稀的优势,吸引了不少内地企业来此投资建厂, 在经营模式上形成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优势,工业园区得到快速发展。通过调查发现,应与园区建设相适应的消防安全工作却没有得到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园区消防工作的发展及现状还不容乐观,工业园区消防安全管理也存在许多薄弱环节。

由于缺乏统一的总体规划和消防规划,造成工业园区消防安全先天不足,火灾隐患十分严重。主要表现在:

1、消防安全规划不合理。建筑周边没有设置必要的消防车道,一旦发生火灾,消防车无法快速地到达火场,为扑救火灾、疏散人员物资增加了难度。与此同时,厂与厂之间、车间与车间缺少必要的防火间距,建筑毗连严重,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蔓延趋势,甚至出现火烧连营的状况。而且,园区内的民营企业在厂房建设中,为了省时和减少施工工期,大量采用钢材、钢屋架,而钢材没有经过防火处理,钢结构耐火等级达不到要求,极易造成人员群死群伤。多数工业园区未编制消防规划,或对工业园区产业项目定位不准确,导致消防规划不合理。园区内公共消防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市政消火栓大多未能与工业园区建设同步配套施工。有的工业园区虽建有市政消防设施,但市政消火栓总数不足,消防给水管网管径、水压、流量等不符合要求,无法满足消防用水的需要。多数企业消防基础设施薄弱,消防设施严重不足,在火灾情况下,无法及时组织火灾扑救和人员物资疏散。

2、火灾隐患比较突出。由于园区企业的设计、施工多数未经消防审核验收,存在未按要求设置室内、外消火栓、室外消防水源不足、室内消防设施配备不到位、灭火器配置选型不合理、建筑耐火等级达不到要求、未按要求设立防火、防烟分区、疏散楼梯不符合要求等火灾隐患,导致初起火灾得不到有效控制,极易造成人员群死群伤。由于工业园区内的投资项目是党委政府的招商项目或重点项目,为加快项目落地进程,党委政府默许了项目工程先开工建设后补办手续的做法,导致消防部门在行政执法上产生较大的阻力。有些工业园区未经正式审批,建筑工程无法正常取得土地、规划等许可,即便图纸及有关资料设计齐全,消防部门仍无法为其办理消防审核或验收手续。一些企业虽已经消防审核和验收合格,但在投入使用后为了提高场地的利用率,擅自将原有建筑物间的防火间距或消防通道搭建成仓库或车间,改变整体消防安全布局,造成了建筑物无消防车道、防火间距不足、防火分区不符合要求等问题,带来新的消防安全隐患。

3、园区内消防设施短缺。这一方面体现在园区内公共消防设施建设跟不上园区建设步代,厂区消防基础设施薄弱,尤其是公共消火栓的建设严重不足,消防用水严重缺少,火灾发生后难以扑救。有的工业园区消防给水管网管径过细,水压过低,无法满足消防用水的需要;而有的工业园区甚至尚未建市政消防供水设施。另一方面,由于进园区企业厂房的设计、施工未经消防审核,厂区内未按要求设置室内、外消防栓,灭火器等消防器材配备严重不足,灭火器配置不合理、选型不符合要求,本应配备扑救固体物质火灾ABC类磷酸氨盐干粉灭火器,却配置了扑救液体、气体的BC类碳酸氯钠灭火器,以致初起火灾得不到有效的控制。

4、消防安全管理不到位。多数企业消防安全责任制不落实,安全工作措施不到位,存在消防安全工作无人抓、无人管。未建立消防安全管理组织,未制定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违章操作、违章用火、用电的现象普遍存在。企业生产管理混乱,厂房内电气线路及电器设备的选用、安装不符规范要求,电线乱拉乱接、闸刀裸露,防爆场所未采用防爆电器的现象随处可见,且应急措施未及时跟上,极易因小火而酿成大灾。乱搭乱建现象严重。一些已经消防审核和验收合格的企业,在投入使用后为了提高场地的利用率,擅自将原有建筑物间的防火间距或消防通道搭建成仓库或车间,从而改变整体消防安全布局,造成了建筑物没有消防车道,没有防火间距,没有防火分区等问题,给消防安全带来严重的隐患。

5、消防安全意识淡薄。多数企业业主自身消防安全意识淡薄,对消防安全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摆不正企业发展与消防安全的关系,只片面追求经济利益,不顾消防安全,贪图眼前小利,忽视安全成本投入。企业业主自身未接受消防安全培训,缺乏必要的消防安全知识,不重视火灾预防和消防安全管理,不懂消防器材的使用、初起火灾的扑救等消防常识。同时对员工的培训教育不重视,培训制度形同虚设,对员工缺少必要的消防安全培训教育,导致相当部分员工消防法律意识淡薄,对消防知识一无所知,违章生产、违规操作现象屡禁不止。

四、加强工业园区消防工作的对策

针对工业园区存在的消防安全不良状况,消防部门要树立“人人创建软环境,消防安全是最大软环境”的思想,切实发挥职能作用,当好政府参谋,努力改进工业园区消防安全环境,确保工业园区健康、快速地发展。

1、抓好消防规划和公共消防设施建设。以贯彻国务院15号文件为契机,加强对党委政府领导的请示汇报,引起各级领导的关注和重视,把工业园区消防规划纳入总体规划,确保公共消防设施建设与工业园区建设同规划、同建设、同实施。依据《消防法》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编制既符合实际又适度超前、既关注重点而又照顾全面的消防规划,使工业园区内功能布局合理,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到位,公安消防站装备建设能符合扑救重特大火灾灾害事故的要求。对已经建成的园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要求,本着“适度整改、全面完善、重点防范”的基本原则,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实施消防站、消防通信、消防道路、消防水源、消防装备建设等的落实工作。对新建的园区,坚持从源头把关,严格依照消防规划要求,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抓好建设,确保消防站、消防车通道、消防水源、消防通信等基础设施与其他市政设施同步建设。对公共消防设施不能满足灭火救援需要的,增建、改建、扩建消火栓、消防水池、天然水源取水设施等消防设施,满足实战需要。

2、依法行政,明确将消防审核、验收作为前置条件,现场服务,开通 “消防审批绿色通道”。消防部门要为企业把好审核、验收关并积极参与园区消防规划和建设工作。要从加强建筑防火工程审核入手,从源头上堵住火灾隐患。在政府提出统一规划建立园区之时,应加强规划管理,严格审批。消防监督管理人员要主动出谋划策,把好建筑物的耐火等级、防火间距、消防水源和消防通道等审核关,杜绝先天性火灾隐患的产生。对工业园区内存在隐患而有条件整改的单位,消防部门应提供一切便利措施,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采取因“患”制宜的方式进行整改;对确实没有条件整改的单位,消防部门要与业主一道采取补救措施,确保企业安全。结合实际,开通 “消防审批绿色通道”。对于大型建筑工程,尤其是工期紧、问题多、协调量大的大型工程,打破常规,现场办公;对重点建设项目和招商引资项目,简化消防审批手续,缩短审批时间,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和投资环境。

3、加强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坚持从源头抓起,深入开展摸底排查,对园区内的未报审、报验的企业做到情况明、底数清。同时加强与工业园区管理单位的联系协调,加大执法力度,督促企业补办消防审核和验收手续。开辟绿色服务通道,主动提前介入工业园区和大型招商引资项目的前期工作,把消防法规、规范的宣传工作做在前面,简化办事程序,缩短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核验收期限,快速办结建筑审核、检查验收等手续,把好建筑物的耐火等级、防火间距、消防水源和消防通道等审核验收关,杜绝先天性火灾隐患的产生。在热情服务的前提下,坚持严格执法,加强消防监督检查,督促企业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消防方面的法律、法规规范的要求,努力消除各类火灾隐患。对工业园区内存在隐患而有条件整改的单位,提供一切便利措施,按规范要求督促企业抓好整改;对确实没有条件整改的单位,要主动出谋划策,与业主一道采取补救措施,确保企业消防安全。对手续不全、火灾隐患较为突出的,提请政府牵头消防、规划、建设、安监等部门根据消防有关法律法规,坚决依法督促企业整改,对逾期不整改的火灾隐患企业报请政府予以停产停业并处罚款。针对工业园区存在的消防安全现状,党委政府应高度重视,将工业园区消防安全整治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协调相关部门开展专项整治,加大整治力度,全力消除火灾隐患;同时督促乡镇政府、街道办改善园区公共消防安全环境,解决消防规划、消防通道、消防供水等带来的隐患,避免发生重特大和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

4、规范消防安全管理。各级党委政府、乡镇政府、街道办应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强对工业园区消防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层层签定消防安全责任书,把对企业的消防安全工作纳入到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工作考评中。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对工业园区消防安全管理,督促企业制定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明晰消防安全职责,建立健全自上而下的消防安全监督管理[:http://]网络。企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要求开展消防安全工作,规范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单位防火安全领导机构,明确消防安全责任人,制定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并将责任落实到人到位。消防部门加强检查指导,落实参谋挂点园区制度,指定参谋指导园区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帮助解决存在的实际困难。并针对工业园区消防工作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和采取有针对性的配套措施。

5、发展多种形式消防队伍。由于园区消防工作涉及面广、线长、量大,全靠公安消防队伍承担消防保卫任务既不现实,也不可能。发展多种形式的消防队伍,符合形势发展的要求。因此,要充分发挥园区、企业的积极性,因地制宜地发展各种形式的消防队伍。在园区不但要组建义务消防队,还要督促各企业尽快建立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配备必要的灭火器材。并对各种形式的消防队伍定期进行培训和实战演习,提高灭火能力。随着工业园区的不断发展,原有的消防体制、消防力量、车辆装备等已远不能适应经济建设的要求,按照《消防站建设标准》、《消防特勤队(站)装备配备标准》和《消防员防护装备配备标准》,进一步加强消防队伍建设,改善器材装备建设,努力提高消防队伍整体素质。大力发展多种形式专职消防队,组建群众性的义务消防组织,努力解决公安消防队员人数不足的矛盾。配齐配强器材装备,制定灭火救援预案,适时组织开展演练,不断增强工业园区初期火灾的扑救能力。积极发展派出所联防消防队,逐步配备必要的扑救化工、火灾的特种车辆器材和个人防护装备,提高处置各种恶性化学灾害事故和扑救火灾事故的能力。

6、加大消防宣传培训力度。积极做好各级政府和部门的宣传发动工作,努力协调与各部门的关系,督促规划、建设、工商等职能部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将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火灾隐患排查整治等工作纳入工作计划,严格落实到位。要充分利用报社、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向社会宣传消防安全的重要性,政府应把消防宣传列入公益宣传中。针对工业园区及园区内企业的特点,抓好企业业主和从业人员的消防安全常识培训和自防自救能力的宣传教育,使其做到“三懂”“三会”。“三懂”即懂火灾的危险性、懂火灾的扑救方法、懂预防火灾的措施;“三会”即会报警、会扑救初期火灾、会使用灭火器材。由此提高企业业主和从业人员的消防安全素质,增强应变及自我防范能力,从而筑实城镇工业园区抗御火灾的堤坝,防火患于未然。在园区内设立固定消防安全宣传栏,通过宣传标语、宣传资料等形式扎实开展消防安全宣传,广泛普及消防安全常识和消防法律法规。针对工业园区及园区内企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企业业主和员工的消防安全常识教育,提高消防安全素质,增强自防自救能力。在抓好企业经营者的消防安全培训的同时,督促企业业主制定严格规范的培训制度,经常对员工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和灭火技能的教育培训,使其掌握必备的自防自救知识。

物流园区消防、安全责任状 篇6

消防、安全生产责任状

为了落实《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及公司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针,提高全体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特签订消防安全生产责任状如下:

一、部门职责:

1、认真传达有关安全生产工作的具体指导方针及活动方案,负责具体管理本单位安全工作。

2、组织本部门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具体事项,并有详细的记录。

3、组织各类事故的抢救工作,协助配合相关部门做好事故调查和善后处理工作。

4、负责本部门安全生产责任状的签订及安全生产工作方案的制定,并进行认真执行落实。

5、依据分工,协助配合园区相关部门做好各类安全防护工作。

二、部门负责人、基层负责人职责与考核管理:

1、作为第一责任人,负责做好所管范围的安全工作,对由于工作中出现重大疏漏和由此造成的严重后果承担责任。

2、全面负责本部门安全工作中的过程控制。例如:查隐患、查漏洞、纠正职工违章操作等,把事故预防工作做好,若在安全检查中被查出有隐患、漏洞或职工违章操作,但未造成事故的,按照《环宇国际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执行考核。

4、对本部门范围内所发生的事故承担全部主要领导责任,若发生事故,则按安全制度所规定细则予以执行考核。

三、个人为保证园区的安全生产必须做到:

1、熟悉园区工作流程,通晓事故防范事项,力争做到本人人身、本班设备安全事故双为“0”的目标。

2、严格遵守XX公司制定的各项安全生产管理规定,严格遵守劳动纪律,接受本级主要负责人的生产指挥和领导。

3、不擅自进入危险地带,坚持做到上岗前4小时内不得饮酒,不在工作时间及工作区域内吸烟;自有车辆禁止在库内行驶,且要停放在指定停车区域内;库内作业、巡视、通勤车辆驾驶不超过时速20公里的限速。

4、上岗期间劳保齐全,佩戴标识,精神饱满,坚决不带情绪上岗,不带病上岗、特殊要求岗位不带手机上岗。

5、每次在各种操作之前,务必坚持“一看、二准、三操作”的原则。

6、结束操作或离开工作区域时,最后离开的人应详细检查有无安全隐患,关水闭电、关闭门窗。

7、以身作则,不违章指挥,不违章操作。遇到违章作业或违反园区管理规定的要主动制止。

8、认真参加班前会,主动提出消防、安全及园区发展方面的建议意见。

9、服从上级安排,积极配合园区和部门的各种安全检查和指导,按照“分层管理,层层落实”原则承担隐患整改责任。需要交接班的工作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10、认真按安全操作规程进行生产操作,履行班组安全制度,做到“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及时反映和处理安全隐患,积极参加事故抢救。

11、与单位负责人签定安全责任状,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在安全的前提下组织当班生产,当“安全和效益”发生冲突时,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

12、发生安全事故,应第一时间通知上一级领导,并组织抢救,坚持“四不放过”(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处理不放过;相关人员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对事故进行分析,配合提出整改措施和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意见,严禁对事故瞒报、隐报和漏报。

四、本责任状一式三份,三方各执一份。

五、本责任状自签字之日起执行。

负责人:

部门负责人:

责任人:

签名:

签名:

签名: 年

****年**月**日

工业园区消防管理 篇7

物流仓储管理是一个复杂的、互相作用的过程, 涉及到设计、建设、运行、管理等多个方面, 本文分析了物流仓储园区消防安全工作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 提出利用物联网技术建立物流园区消防监控管理平台, 实现对客观风险源和人为风险源的监控, 改进消防安全管理技术手段, 从而提升大型物流仓储区域火灾防范能力。

火灾风险源分析

物流园区通常占地较广, 内部存储物品复杂, 日常运营时普遍存在人员流动大等情况。笔者认为物流园区火灾风险源主要分为以下3类:

规范标准缺失导致风险

目前, 国内物流仓储管理的系统研究不够深入, 国家层面的消防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没有专门的章节和条款。2006年, 《上海市大型物流仓库消防安全设计若干规定》 (沪消〔2006〕303号) 出台, 但其仅为内部规范性指导意见, 难以满足现代物流仓储业发展需要。具体表现为3方面:一是动态储物存储货物类别、数量不清, 消防设施缺乏, 火灾设防等级低, “先天性”隐患突出;二是物流行业特有的计量、分拣、打码等操作区直接设置在仓库内, 用电线路和设备较多, 铲车充电间毗邻库区设置, 且未进行防火分隔, 类似冷链物流、智能选货等新型储运方式缺乏相应消防技术规范。在调研中发现, 上海市物流仓库计量、分拣、打码等操作区未与仓储区分隔的达到92%以上;三是, 部分物流仓库由老式厂房或闲置仓库改建, 防火标准低, 存在消防设施缺损、电气线路敷设不规范且严重老化等隐患问题。

硬件监控缺失导致风险

消防设施老化速度快, 电气线路监测难是又一因素。大型物流仓储建筑结构高、空间大, 消防设施需达到一定要求, 特别是一些低温、危险品专业仓储, 还需要安装特殊消防设施、电线设备等。部分90年代建造的库区电气线路、设备较多, 线路敷设复杂, 年久老化, 日常只能对明显故障排除和外观进行检查, 没有专业检测机构和实时监控设备, 加之库内鼠虫常见, 存在较多不可控风险。另外, 轻质钢结构仓储建筑单体跨度大、耐火等级低, 一旦发生火灾, 容易形成大面积燃烧。例如, 上海市采用钢结构作屋顶的物流仓储建筑中, 43%未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47%未设置火灾报警系统。

人为管理疏忽导致风险

物流仓库消防通道或建筑防火间距等部位动态堆放货物, 易形成火灾隐患。物流仓储易受全球经济、市场波动等因素影响。以上海市为例, 其季节性积货较为突出, 自贸区内开展对外贸易的物流企业, 受国内节日促销、国外节日放假、港口罢工等因素影响, 大量被集中运达港口的货物超出物流建筑存储能力, 被迫堆放在仓库内消防通道或建筑物防火间距等部位, 形成火灾隐患。现代物流仓库多采用托盘式、贯通式、阁楼式等立体货架或钢结构阁楼平台, 不利于灭火初期人员处置, 往往容易形成立体燃烧。

对策建议

运用物流仓储风险源监控平台, 以实现对物流仓储建筑的电气线路、气象因素、消防通道占用情况和吸烟不安全行为等主要致灾因素实时监控, 实现大型物流仓储建筑消防安全智能化监管。

监控平台组成

物流仓储风险源监控平台由监控主机、监控模块、I/O接口模块、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显示模块、GSM短信模块、报警模块和供电模块组成。其中, 监控模块由气象信息采集模块 (包括气象传感器和公共预警信号采集单元) 、电气火灾监控模块 (过剩电流检测器、剩余电流检测器、温度传感器、感温感烟探测器和电弧火灾探测器) 、视频图像比对模块和红外图像分析模块组成。

监控平台功能

物流仓储风险源监控平台气象信息采集模块, 可实现对物流仓储区的实时气象信息和社会公共平台发布的气象预警信号 (主要雷电预警) 的接入和采集;电气火灾监控模块通过各个采集单元, 实现对仓储区的电气线路、设备、灯具状态的实时监控;视频图像比对模块通过仓储区内的摄像头和图像对比模块, 实现对消防通道是否被占用进行辨别;红外图像分析模块通过仓储区内的红外摄像头和图像分析模块, 对厂区内违规吸烟进行监控。

监控平台实现目标

1. 利用高清视频技术实现园区人员科学管理

在日常运行管理中, 物流园区工作人员可利用图像处理技术、视频结构化描述技术、云计算技术, 实现以机器自动比对、计算、处理为主的视频信息处理和分析, 实现对物流仓储园区通道、隐蔽点、关键区域、监控区域录像文件的特征进行分析 (如颜色、大小、火焰、时间等) , 并不间断记录及快速做出风险判断, 保证人为因素对园区安全造成的风险最小。

2. 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消防设施在线管理

通过传感器、信号采集终端、用户信息传输装置、无线信号传输模块、服务器和Internet网络组成物联网消防设施状态监控平台, 一是可将原先离散在消防灭火系统管网上的各种信息, 如水压、水位、阀门等整合到一个信息平台上, 使管理人员可直观查看消防灭火系统上每个单元和节点状态, 对园区火灾报警系统、水喷淋系统等固定消防设施进行在线式监控, 确保消防设施的稳定可靠, 并大大减轻了物流园区物业消防管理人员日常巡检的工作量;二是物流园区消防设施监控平台可以将每天、每小时、甚至每分钟的消防系统状态 (如水压、水位、环境温湿度波动, 阀门开关次数、各类泵的起泵次数等) 量化记录在服务器上, 为日常保养和故障维修提供数据支持。

3. 利用传感器技术实现风险源的自动监控

传感器技术的快速发展, 在精度、传输方式、处理模式、功能复合等多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因此利用新型传感器技术, 一方面在火灾探测报警、烟雾传感等传统方面实现突破, 加强了对火灾探测报警的精确度;另一方面, 利用微型、智能、互联的传感器技术, 在园区关键部位对温度、湿度、风速风向、危险气体浓度等关键参数进行自动获取与控制, 保证了园区此类信息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减少了人员主观判断, 进一步提升园区火灾隐患发现与处理的能力。

4. 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园区风险源统筹管理

利用大数据技术, 通过数字化手段采集物流园区运行过程的不同数据, 详细保存每一个时间点、每一个消防设施的状态数据和每一个区域的运行数据。物流园区管理人员可通过对消防设施状态、年限、探测气体、温度、人员聚集区域等数据挖掘、数据分析、数据处理, 并通过特定的算法, 为物流仓储园区划分不同等级的消防危险区域, 并依此由高到低进行日常的消防安全性排查, 从而逐渐完善相应的园区消防管理手段, 进而有效提高物流园区消防管理水平。同时, 消防管理部门在进行监督检查时, 可根据大数据平台提供的危险区域列表, 提醒其应优先注意的区域, 有效提高了消防监督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上一篇:提高藏族大学生数学素养的策略论文下一篇:市行政服务中心“五五”普法教育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