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学总结与分析(精选8篇)
一、神灵观念的主要类型
1、自然神:人类最早的宗教。——在人的想象力的作用下,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自然力或自然物,变成了超自然、超人间的神物,成为了宗教信仰和崇拜的对象。
2、氏族神:原始形式是图腾崇拜,后来发展为近祖崇拜和民族国家神。
3、职能神:具有某种特别属性和功能。(社会分工在宗教上的反映)如希腊罗马宗教中的战神雅典娜。
4、高位神或至上神: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各种力量走向统一,出现了至上神,出现了神之间的等级制关系。如宙斯。
5、绝对惟一神:这是一个绝对范畴,是一个绝对存在,被认为是独一真神。一般认为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属于此一类型。
二、宗教的构成要素
内在因素:宗教的观念或者思想 宗教的情感或者体验
外在因素:宗教的行为和活动 宗教的组织和制度
三、宗教的神迹及其创建主体
1.神迹,与神意或天命一样,乃是宗教乃是对于神可创造神迹事件的信仰,是一切宗教的特性。宗教赋予神的意志、智慧和能力是超人的、超自然的。宗教所谓的神迹,就是神按照自己的意志和能力创造的某些特殊事件。
2.神迹事件有两大特性: 一是“特殊”;
二是“反常”,即反乎自然常规,不能用自然法则作出解释。
两大特性不可或缺。所以,神迹的主要特性和本质内容,乃是对自然法则的违反和破坏,它是与自然法则直接矛盾的对立物。
3.总结各种宗教神迹的创造主体,大致有如下几种:(1)神和神圣力量
神迹总是发生或起源于某种神圣的、超自然的、精神性的神秘力量。这种神圣而又神秘的力量可能以个体化形式表现为上帝、诸神、精灵之类,也可能表现为非个体的泛灵论式的超自然力(法术力)。
(2)宗教创建人
宗教的创建人或教主,如果不是自封,也总是被其信徒群众奉为神圣人物。他们常常是神迹事件的主体和神奇传说的中心。他们的出生伴随着超自然奇象,生活行为笼罩着神秘主义的迷雾,生活的遗物、遗骨和坟墓都成了继续发生奇迹的源泉。
(3)圣人(萨满、高僧、高道、圣徒)宗教体系中有些“圣人”也常被认为是创造奇迹事件的主体。他们是人,比之于宗教创建者的超人地位他们更接近于普通人。但因他们往往自称(或被人相信)神灵附体,或者苦修得道,或者德行高超,从而超凡人圣,获得常人所没有的异能,能行常人所不能为的奇迹。
(4)圣物
宗教的圣人,尽管有时在其生前即被神化,但毕竟是人他们的寿命总是有限的(道教的仙人例外,他们肉体不朽、长生不老)。所以,各种宗教体系归之于圣人、圣徒的神迹大多是通过他们遗留在世上和坟墓中的非生命的遗骸或遗物而发生的。
(5)圣地
某些特别神圣的地方,也可成为神迹的发源地
总之,神迹信仰普遍存在于各种宗教体系之中,这说明神迹作为神的基本神性之一,与宗教本身有着不可分割的本质联系。
四、宗教经验及其表现
1.定义:宗教经验——就是宗教信仰者对于神圣物(神、神圣力量、神性物)的某种内心感受和精神体验。
2.宗教经验的种种表现:(1)在神圣物面前的敬畏感(2)对神圣物的依赖感
(3)对神圣力量之神奇和无限的惊异感(4)罪恶感和羞耻感、安宁感和获救感(5)自觉与神际遇或与神合一的神秘感
五、宗教经验的特征(1)突发性
宗教的神秘经验虽与宗教信仰者长期修炼有关,但却不是修炼的自然的和渐进的结果,而是在长期修炼的基础上出现的某个过程的突然爆发。
(2)短暂性
神秘的人神相契的宗教经验持续时间很短,往往是一瞬间,一般不会超过1-2个小时。一旦宗教信仰者转入清醒状态,他的神秘状态也就消失了。
(3)神秘性
绝大多数的神秘经验都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如詹姆士所说:这种神秘的主体内容一开始就表明,它不可表达,以至于无法用语言将它的内容作出非常恰当的报告。
(4)被动性
神秘的宗教经验者一旦进入这种状态,主体意志便完全丧失,处于一种不能自已的状态。
六、获得宗教经验的方式 1.理论的论证(或引导)
即用逻辑推理的方法,证明神的存在,或用理论上的分析,把信仰者引导到教义规定的修行目标上去,从而从理智上坚定对神和宗教的信仰,使虔诚的信仰转化为感情上的反应,产生神秘的宗教体验。
2.道德的净化
旨在使心灵洁净,行为纯正,从而邀取神、佛的恩宠和悦纳。宗教道德的核心,集中到一点就是对所信神明的敬畏和爱,要求信徒一言一行符合于神的旨意。由于宗教长期宣传神对人在道德行为上的监临与审判,自然会引起信仰者感情上的反应。
3.药物的作用
许多宗教神秘主义者都使用兴奋性和麻醉性药物,激发神秘的宗教体验。酒的兴奋性刺激,龙舌兰、大麻叶之类药物麻醉,往往使用药者的身体发生生理化学变化,从而引起心理上、情绪上的反应,产生神秘体验。
4.宗教的修习
各种宗教的神秘主义者为获得神秘的宗教体验,都有一套修习方法。中国道教的坐忘、止念、定观、存神、入静,印度宗教的瑜伽术,佛教的禅定、止观以及念佛诵经,伊斯兰教苏菲主义的静坐沉思„„都属于这个范畴。
上述这些修习方法虽然属于不同宗教体系,各有自己的特点,但却在基本点上有共同之处:它们都是通过控制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排除外物的刺激和肉欲的干扰,把思想集中到宗教目标上来。从宗教神秘主义角度看,这就可以使修习者的心灵脱离肉体的羁绊,超脱时空条件的限制,从而直接与超经验的宗教世界和神明交通际遇,产生神人合一的宗教体验。
七、巫术(magic)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区和各历史阶段的宗教现象。它的通常形式是通过一定的仪式表演,利用和操纵某种超人的神秘力量来影响人类生活或自然界的事件,以满足一定的目的。巫术的仪式表演常常采取象征性的歌舞形式,并使用某种据认为赋有巫术魔力的实物和咒语。
八、禁忌与巫术有原则性区别
1对待神圣物的态度上:巫术对神圣物的态度不是纯粹的谦卑与屈服,而是旨在通过某种方式力图控制它和支配它,使之为己所用;禁忌对神圣物的态度则是敬拜与畏怖,它力图控制和限制自己的行为,以免于干犯神圣物和神秘力量,使之不为己害。
2在表现形式上:巫术是积极的、进取的;禁忌则是消极的、防范性的。
3在行为目的上:巫术是为了达到某种有利于己的目的;禁忌则是为了避免某种有害于己的结果发生。综上:宗教禁忌作为宗教处理和对待人一神(神秘力量和神圣物)关系的方法和一种手段,是介于巫术与祈祷之间的一种类型。
九、宗教组织的社会作用
宗教组织作用具有双重性——既是宗教观念巩固和发展的手段和条件,又是宗教观念进一步发展必须突破的桎梏,宗教组织的类型不同,其作用和影响也不同
1、救世型的宗教组织直接干预社会生活,其社会作用明显。但对社会发展起正作用还是负作用,视其所维护的宗教观念的社会政治内容的性质而定。
2、出世型的宗教组织,对社会政治生活发挥作用的方式多为间接的,而更多地表现出宗教的消极作用——即转移苦难人民对社会现实的注意力。所以其总体作用是把积极的反抗力量转化为消极的旁观或遁世,往往利于统治者维护现实秩序。
3、政教合一型的宗教组织,对社会的作用类似于救世型的宗教组织。
4、政教分离型宗教组织的社会作用类似与出世型的宗教组织。
十、教义(Doctrine):指的是对其信仰、信条和教诲的一种理性的了解和概念的阐明,是关于信条和教诲的一种系统性的知识。宗教教义中最重要的核心部分,有些人称为“教理”(Dogma),是专门阐述宗教教义的原理和原则。“教理” 的理性和思辨性强于教义,是关于宗教教义的神学思考。教义和教理比之于简明扼要的宗教信条,是更为理性化、体系化的宗教知识。但在本质上,宗教的教义和教理仍不过是对宗教信条的解释与阐明,是宗教信条的概念化和理性化,二者之间不过是宗教发展阶段上的差异。
十一、宗教信仰:是指宗教信仰者对宗教的人格神或宗教教义、科仪、符咒等宗教价值目标的极度信服、尊崇,是宗教信仰者对其所信奉、趋赴的宗教价值目标的选择或承诺。
十二、宗教信仰的特点
1.追求的目标具有超现实性或彼岸性
宗教信仰的对象是人格化的神及对现实做了虚幻反映的教义,其信仰的对象具有超人间、超自然力量的属性,它们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不过是头脑中对彼岸世界的虚幻认识和追求。
2.非理性因素占有更加重要的地位
宗教信仰中的非理性因素占有更加重要的地位,在宗教信仰中,情感等非理性因素是使信仰得以产生和维系的首要前提。没有宗教情感等非理性因素的作用,仅理性因素是难以使宗教信仰得以确认的。
3.追求神圣性
宗教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颠倒了的异化反映,其所信仰的对象是永远不能被人感知的,更无法被人们的实践所证实,因此,宗教信仰的对象具有神秘不可测的特点,信则灵,不信则不灵。
4.严格的排他性 宗教信仰具有严格的排他性,宗教信仰者除了自己所信奉的神和教义外,一般拒绝接受其他宗教的崇奉对象。
宗教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是对于人格化的神和代表他们的偶像的信仰。
十三、宗教与邪教的主要区别
第一,在崇拜对象上,宗教崇拜客观的神——超自然的东西或已经死亡的教主;邪教崇拜主观的神——活着的教主。
第二,在教化结果上,宗教的教化结果最终是使人向善;邪教的教化结果最终是使人向恶。第三,在追求目的上,宗教不贪图财、权、色,追求的是彼岸世界的精神利益;邪教特别是其教主贪图财、权、色,追求世俗的即此岸世界的物质利益。
第四,在教义性质和结构上,宗教本质上不搞迷信,它有完备的信仰理论体系;邪教主要是搞迷信,没有完备的信仰体系。
第五,在信仰方式上,正常宗教的宗教活动奉公守法、尊社爱教;而邪教却宣扬“神迹神力”,鼓吹迷信与盲从,妖言惑众。
第六,在组织方式上,正常的宗教组织公开、合法,与社会秩序和民众健康保持一种良好的和谐关系;而邪教的组织形式则多具非法性和诡秘性,利用“教主崇拜”和精神控制等手段危害群众身心健康,扰乱社会正常秩序。
第七,在信徒权益上,宗教一般都不限制和侵害信徒的人身自由和财产权利;而邪教非法限制和侵害信徒的人身自由和财产权利。
第八,在社会作用上,正常的宗教对社会发展有较强的适应性,与社会进步保持一种良好的和谐关系;而邪教则具有明显的反社会、反人类的性质,是一股社会进步的逆流。
十四、“圣训”(哈迪斯)
即穆罕默德在传教过程中发表的那些非安拉“启示”的言论和举动。穆罕默德弟子谈论宗教、经训和实践教理的重要言行,凡经他认可和赞许的也被列为圣训的范围。是对《古兰经》基本思想的阐释,它对整个伊斯兰教的教义、教律、教制、礼仪和道德作出了全面回答和论述。圣训的编纂工作直到9世纪初才完成,它们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古兰经》的注释和补充说明的作用。
十五、梵我同一
众多神灵中,有一个最高的神,这个最高的神就是“梵”。“梵”是宇宙的最高存在,它永恒无限,至高无上,无形式无属性,超越一切。印度教认为,毗湿奴、湿婆和梵天诸神是“梵”的具体形态的显现,而且显现了“梵”的三个不同的方面,代表着最高存在在创造宇宙过程中所起的三种不同的力量。这都反映了印度教的“梵我同一”学说。所谓“梵我同一”,意思是说人的灵魂或本质“我”只是宇宙灵魂或本质“梵”在人间的一种显现,“我”是“梵”的一部分,“我”是“梵”在人体中的代表,两者同根同源同体,是同一不二的。印度教假设人的自我有四个层次:首先是人的身体,其次是人心灵的意识层,第三是个人下意识的领域,第四个层次则更少被有意识的心灵所觉察。“梵我同一”的教义为印度教的精神解脱奠定了理论基础。印度教一方面认为梵是宇宙的原因和根本,另一方面又把它描给为极乐世界,是一个人应当追求的理想境界。“梵我同一”虽然说明了“我”是“梵”的体现,但是“我”在人世间受到肉体各种欲望的束缚,它的无限欢乐和智慧的本性一时还表现不出来,它有恢复其自己本来面目还原于梵的要求。因此,人只要进行瑜伽等修炼,克服私欲,就能使“我”从肉体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还原于梵,恢复其本来面目。这样,人的灵魂就可以实现解脱,达到永生极乐的境界。
十六、宗教学与神学区别
1.从目的上看:宗教学从理性出发,以认识宗教(多种宗教或整体宗教)为目的,神学从信仰出发,以阐释教义(只是一种宗教的教义)为目的
3.从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上看:宗教学跨宗教、跨学科的研究,不只研究某一种宗教,强调不同宗教间的对话,对它们进行比较,能够摆脱各具体宗教的局限性。神学只研究自己的宗教,阐明自己的教理、教义,试图消融对方,使其他的宗教成为自己的一部分。
最后说的话:
此中包含60分,老师说有五道填空,两道论述,那么剩下25分应该是1道名词解释和2道简答。(因为老师说犹太教会出1道名词解释,所以只有1种排列组合就是1*5+2*10=25)
除此之外还剩10道填空,其中道教出一道题。(道教他说只出一道填空,我准备放弃)
还剩2个名词解释其中有一道应该在犹太教(目测是弥赛亚理想,当然也可能是应许之地和立约说)还剩2个简单题有一道在基督教,老师说基督教是重点,但是前面没有涉及基督教,但我真的不知道什么能考简答。(另外一道个人认为应该是第六或第七章的,这两章以上题目没有涉及)
第九章除了以上宗教信仰及其特征和宗教与邪教的本质区别外,其余的不考。
题型:填空题15个,每空1分,共15分
名词解释3个,每个5分,共15分
简答题4个,每个10分,共40分
论述题2个,每个15分,共30分
由于XML技术的方便性和高效性,一些用于处理XML文档的解析技术应运而生。作为XML应用的基础,XML解析技术一直是XML领域的研究热点。所谓XML文档的解析就是把代表XML文档的一个无结构的字符序列转换为满足XML语法的结构化组件的过程[1]。在提高解析性能、降低资源占用、改善XML解析器的可用性上,人们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工作。但是,验证过程降低了解析器的性能。如何兼顾错误检测能力和性能,已成为XML解析的挑战。目前主要有四种对XML数据进行解析的技术:(1)DOM(Document Ob-ject Model,文档对象模型);(2)SAX(Simple API for XML,用于XML的简单API);(3)JDOM(开源项目,直接为java编程服务);(4)JAXP(Java API for XML Processing)。本文将对这四种常用的XML解析技术进行简要介绍。同时本文也总结归纳了在应用系统中选择合适的XML解析技术的方法。
1 XML的解析技术
1.1 DOM解析技术
DOM(Document Object Model)是W3C发展的浏览XML文档的一种标准API,用与平台和语言无关的方式表示XML文档的标准,是一种基于树型的解析技术,将XML文档一次性解析,生成一个位于内存中的对象树用以描述该文档。也是以层次结构组织的节点或信息片断的集合,允许开发人员在XML树中寻找特定信息,通过加载整个文档和构造层次结构分析该结构,从而做任何工作。
DOM定义了以下一系列的对象和方法对DOM树的节点进行各种随机操作:
(1)Document对象:作为树的最高节点,Document对象是对整个文档进行操作的入口。
(2)Element和Attr对象:这些节点对象都是文档某一部分的映射,节点的定级层次恰好反映了文档的结构。
(3)Text对象:作为Element和Attr对象的子节点,Text对象表达了元素或属性的文本内容。Text节点不再包含任何子节点。
(4)集合索引:DOM提供了几种集合索引方式,可以对节点按指定方式进行遍历。索引参数都是从0开始记数的。
1.2 SAX解析技术
SAX(Simple API For XML)是一个基于事件的XML文档解析标准,是采用“推”模式的解析模型,作为工业界的事实规范应用相当广泛。解析XML文档内容,就不得不对XSL(Extensible Stylesheet Language)进行分析处理,因为XSL是XML的样式表语言,定义了XML的语法规范。另外,SAX以序列的形式处理文档,不需要在内存中建立整个文档的树结构,因此SAX对内存的要求通常会比较低,因为它让开发人员自己来决定所要处理的tag。特别是当开发人员只需要处理文档中所包含的部分数据时,SAX这种扩展能力得到了更好的体现,与DOM相比,其可认为其是一个轻量级的接口集合。但是其不是持久的,事件过后,若没保存数据,那么数据就丢了。
1.3 JDOM解析技术
JDOM的目的是成为Java特定文档模型,它简化了与XML的交互,从而减少DOM、SAX的编码量,极大减少了代码量。DOM适合于当今流行的各种语言,包括Java,Java Scripte,VB,VBScript,Perl,C,C++等,它也为HTML和XML文档提供了一个可应用于不同平台的编程接口。JDOM的另一个特点是它被设计成一个可以在小内存上快速执行的轻量级API,它不要求把整个x ML文件放人内存,而只是在需要时把信息装人内存,从而减少了系统资源开销。但是使用JDOM的时候,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即须要有SAX、DOM解析器的类文件。
JDOM类库
在使用JDOM时要下载JDOM类库,将其加载到JDK中。JDOM类库是由以下几个包组成:
(1)org.jdom包含了所有的xml文档要素的java类。
(2)org.jdom.adapters包含了与dom适配的java类。
(3)org.jdom.filter包含了xml文档的过滤器类。
(4)org.jdom.input包中提供的构造类从任何数据源中构造文档。
(5)org.jdom.output包含了读取xml文档的类。
(6)org.jdom.transform包含了将jdom xml文档接口转换为其他xml文档接口。
(7)org.jdom.xpath包含了对xml文档xpath操作的类。
1.4 JAXP解析技术
JAXP是Java API for XML Processing的缩写,是一种专门提供XML文档解析的Java接口。JAXP API主要的部分在javax.xml.parsers这个包中。在这个包中,向用户提供了两个最重要的工厂类,SAXParser Factory和DocumentBuilder Factory,相应地,提供了SAXParser和DocumentBuilder两个类。
2 结束语
通过对以上四种XML解析结束的分析和比较,可以总结出在选择XML解析技术的选择依据。
当应用程序解析了文档还需多次访问这些数据,可以优先考虑DOM解析;当应用程序需要简单的只读数据流并且希望一个体现成熟标准的强健的实施技术时,可以优先考虑SAX解析;当要应用程序实现的功能简单,如解析、创建等,JDOM是一种最佳选择;当代码与各种解析器的实现细节隔离,一般建议使用JAPX。
摘要:随着XML的广泛应用,大量的信息都将通过XML文档来进行存储、交换,因此XML解析技术成为XML应用的关键。本文通过对4种解析技术进行分析和总结,同时本文也介绍了XML解析技术的实现细节,总结归纳了在应用系统中选择合适的XML解析技术的方法,加深理解实现选择解析技术的原则。
关键词:XML文档,解析
参考文献
关键词:试验分析;生育性状;产量
中图分类号:S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02-21-1
1 试验目的
通过大豆“3414”田间试验,掌握各个施肥单元优化施肥量;产投比等基本参数;为和龙地区大豆施肥模型、施肥分区和施肥专家系统提供依据。
2 试验材料
肥料品种:尿素(N46%)、过磷酸钙(P2O512%)、硫酸钾(K2O50%)。
作物品种:长农18号。
前茬作物、品种、产量:玉米、先玉335、7500公斤/公顷。
3 试验设计和方法
大豆在理论上公顷最佳施肥量:N-P2O5-K2O=65-480-50公斤。
试验设计:试验采用三因素:氮、磷、钾,四水平:0水平指不施肥、2水平指当地最佳施肥量、1水平为2水平×0.5,3水平为1水平×1.5 。
试验方法:小区面积为20平方米,每小区6条垄,试验所用肥料试验前按小区平均分配到各垄,全部的氮、磷、钾肥作底肥,保证小区肥力的均匀一致,小区间设1.3米为隔离过道,共14个小区,小区随机排列,设保护行,不设重复。
备注:当地最佳施肥量,大豆专用肥(N∶P∶K=12∶23∶10)400公斤/公顷,算出纯N、纯P2O5和纯K施用量,然后折合算出尿素和过石硫酸钾的施用量。
4 生育性状结果与分析
4.1大豆株高与N、P、K、施用量之间的关系
在大豆栽培中,过多的氮肥在促进生物量增加上起反作用。
4.2大豆叶龄与N、P、K关系
叶龄随着施N、P、K水平的提高没有规律性变化。
4.3大豆茎粗与N、P、K关系
通过调查,大豆茎粗与N、P、K关系不明显。通过经济效益分析表计算,确定经济效益、产投比等指标。
产投比:
产投比(D)=「Yp-Yk(或Yc)」*Py-∑Fi*Pi
∑Fi*Pi
D:产投比,Yp:测土配方施肥的产量,公斤/亩;Yk:空白对照的产量,公斤/亩;Yc:常规施肥的产量,公斤/亩;Py:产品价格,元/公斤;Fi:肥料用量,公斤/亩;Pi:肥料价格,元/公斤。
5 不同处理对大豆产量和产投比的影响
通过产量调查,可以得出平均实产最高的是处理14,2845.0公斤/公顷,其次是处理13为2754.0公斤/公顷。其余处理是2187.0~2675.0公斤/公顷之间。
经济效益分析后可以看出产值最高的是处理14,为12802.5元/公顷,其次是处理13,为12393元/公顷。经济效益最好的是处理14,为11946元/公顷,其次是处理13,为11289.5元/公顷。
与常规施肥对照产投比排序是,处理14、处理13、处理9、处理6,处理4、处理8、处理5、处理10、处理3、处理2、处理11、处理7、处理12。
6 结论
通过本试验,大豆在生长、生育中,氮、磷、钾肥是必备的,但氮、磷、钾肥对大豆的生长发育作用是不同。P肥是对大豆的生长发育影响最大,依次是N和K肥。
本实验地块土壤供P量较充足,通过试验没有显示出P肥对大豆生长发育影响。
产值最高的是处理14,经济效益最好的是处理14,与常规施肥对照产投比最好的是处理14。
处理14,在株高、叶龄、茎粗生长势和产值、效益、产投比方面,比其他处理优势明显,其配方在试验地周围土壤中,可以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简介:张鑫,和龙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助理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及土肥化验研究。
摘要:大豆在不同的阶段对氮、磷、钾的需求是不同的,而且对产量有直接的影响,本文通过实验对比得出了第一手的数据,分析了各种肥料的不同投入和产量的关系,为实际生产提供指导参考,在实践中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试验分析;生育性状;产量
中图分类号:S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02-21-1
1 试验目的
通过大豆“3414”田间试验,掌握各个施肥单元优化施肥量;产投比等基本参数;为和龙地区大豆施肥模型、施肥分区和施肥专家系统提供依据。
2 试验材料
肥料品种:尿素(N46%)、过磷酸钙(P2O512%)、硫酸钾(K2O50%)。
作物品种:长农18号。
前茬作物、品种、产量:玉米、先玉335、7500公斤/公顷。
3 试验设计和方法
大豆在理论上公顷最佳施肥量:N-P2O5-K2O=65-480-50公斤。
试验设计:试验采用三因素:氮、磷、钾,四水平:0水平指不施肥、2水平指当地最佳施肥量、1水平为2水平×0.5,3水平为1水平×1.5 。
试验方法:小区面积为20平方米,每小区6条垄,试验所用肥料试验前按小区平均分配到各垄,全部的氮、磷、钾肥作底肥,保证小区肥力的均匀一致,小区间设1.3米为隔离过道,共14个小区,小区随机排列,设保护行,不设重复。
备注:当地最佳施肥量,大豆专用肥(N∶P∶K=12∶23∶10)400公斤/公顷,算出纯N、纯P2O5和纯K施用量,然后折合算出尿素和过石硫酸钾的施用量。
4 生育性状结果与分析
4.1大豆株高与N、P、K、施用量之间的关系
在大豆栽培中,过多的氮肥在促进生物量增加上起反作用。
4.2大豆叶龄与N、P、K关系
叶龄随着施N、P、K水平的提高没有规律性变化。
4.3大豆茎粗与N、P、K关系
通过调查,大豆茎粗与N、P、K关系不明显。通过经济效益分析表计算,确定经济效益、产投比等指标。
产投比:
产投比(D)=「Yp-Yk(或Yc)」*Py-∑Fi*Pi
∑Fi*Pi
D:产投比,Yp:测土配方施肥的产量,公斤/亩;Yk:空白对照的产量,公斤/亩;Yc:常规施肥的产量,公斤/亩;Py:产品价格,元/公斤;Fi:肥料用量,公斤/亩;Pi:肥料价格,元/公斤。
5 不同处理对大豆产量和产投比的影响
通过产量调查,可以得出平均实产最高的是处理14,2845.0公斤/公顷,其次是处理13为2754.0公斤/公顷。其余处理是2187.0~2675.0公斤/公顷之间。
经济效益分析后可以看出产值最高的是处理14,为12802.5元/公顷,其次是处理13,为12393元/公顷。经济效益最好的是处理14,为11946元/公顷,其次是处理13,为11289.5元/公顷。
与常规施肥对照产投比排序是,处理14、处理13、处理9、处理6,处理4、处理8、处理5、处理10、处理3、处理2、处理11、处理7、处理12。
6 结论
通过本试验,大豆在生长、生育中,氮、磷、钾肥是必备的,但氮、磷、钾肥对大豆的生长发育作用是不同。P肥是对大豆的生长发育影响最大,依次是N和K肥。
本实验地块土壤供P量较充足,通过试验没有显示出P肥对大豆生长发育影响。
产值最高的是处理14,经济效益最好的是处理14,与常规施肥对照产投比最好的是处理14。
处理14,在株高、叶龄、茎粗生长势和产值、效益、产投比方面,比其他处理优势明显,其配方在试验地周围土壤中,可以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简介:张鑫,和龙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助理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及土肥化验研究。
摘要:大豆在不同的阶段对氮、磷、钾的需求是不同的,而且对产量有直接的影响,本文通过实验对比得出了第一手的数据,分析了各种肥料的不同投入和产量的关系,为实际生产提供指导参考,在实践中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试验分析;生育性状;产量
中图分类号:S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02-21-1
1 试验目的
通过大豆“3414”田间试验,掌握各个施肥单元优化施肥量;产投比等基本参数;为和龙地区大豆施肥模型、施肥分区和施肥专家系统提供依据。
2 试验材料
肥料品种:尿素(N46%)、过磷酸钙(P2O512%)、硫酸钾(K2O50%)。
作物品种:长农18号。
前茬作物、品种、产量:玉米、先玉335、7500公斤/公顷。
3 试验设计和方法
大豆在理论上公顷最佳施肥量:N-P2O5-K2O=65-480-50公斤。
试验设计:试验采用三因素:氮、磷、钾,四水平:0水平指不施肥、2水平指当地最佳施肥量、1水平为2水平×0.5,3水平为1水平×1.5 。
试验方法:小区面积为20平方米,每小区6条垄,试验所用肥料试验前按小区平均分配到各垄,全部的氮、磷、钾肥作底肥,保证小区肥力的均匀一致,小区间设1.3米为隔离过道,共14个小区,小区随机排列,设保护行,不设重复。
备注:当地最佳施肥量,大豆专用肥(N∶P∶K=12∶23∶10)400公斤/公顷,算出纯N、纯P2O5和纯K施用量,然后折合算出尿素和过石硫酸钾的施用量。
4 生育性状结果与分析
4.1大豆株高与N、P、K、施用量之间的关系
在大豆栽培中,过多的氮肥在促进生物量增加上起反作用。
4.2大豆叶龄与N、P、K关系
叶龄随着施N、P、K水平的提高没有规律性变化。
4.3大豆茎粗与N、P、K关系
通过调查,大豆茎粗与N、P、K关系不明显。通过经济效益分析表计算,确定经济效益、产投比等指标。
产投比:
产投比(D)=「Yp-Yk(或Yc)」*Py-∑Fi*Pi
∑Fi*Pi
D:产投比,Yp:测土配方施肥的产量,公斤/亩;Yk:空白对照的产量,公斤/亩;Yc:常规施肥的产量,公斤/亩;Py:产品价格,元/公斤;Fi:肥料用量,公斤/亩;Pi:肥料价格,元/公斤。
5 不同处理对大豆产量和产投比的影响
通过产量调查,可以得出平均实产最高的是处理14,2845.0公斤/公顷,其次是处理13为2754.0公斤/公顷。其余处理是2187.0~2675.0公斤/公顷之间。
经济效益分析后可以看出产值最高的是处理14,为12802.5元/公顷,其次是处理13,为12393元/公顷。经济效益最好的是处理14,为11946元/公顷,其次是处理13,为11289.5元/公顷。
与常规施肥对照产投比排序是,处理14、处理13、处理9、处理6,处理4、处理8、处理5、处理10、处理3、处理2、处理11、处理7、处理12。
6 结论
通过本试验,大豆在生长、生育中,氮、磷、钾肥是必备的,但氮、磷、钾肥对大豆的生长发育作用是不同。P肥是对大豆的生长发育影响最大,依次是N和K肥。
本实验地块土壤供P量较充足,通过试验没有显示出P肥对大豆生长发育影响。
产值最高的是处理14,经济效益最好的是处理14,与常规施肥对照产投比最好的是处理14。
处理14,在株高、叶龄、茎粗生长势和产值、效益、产投比方面,比其他处理优势明显,其配方在试验地周围土壤中,可以广泛推广使用。
组别:历史组
姓名:贺强
时间:2012.11.29
期末考试分析与总结
历史组 贺强
根据学校工作安排,本学期我负责高二B6,B7,B8班教育教学工作,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在本次期中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教育教学成果斐然。现就期中考试情况做一简要分析总结。
1.试卷分析。
本次考试文科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分值共计100。其中选择题25小题共计50分,非选择题部分3小题,共计50分。本次考试试题难度偏难,按照高考要求考查了必修三部分的内容,包含中西方文化史,思想史等方面的内容,基本涵盖了高考所要求的本部分基本考点,对本学期前半段的教学进行了行之有效地的检测。
2考试情况分析。
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认证作答,认真应对考试,杜绝了敷衍塞责的风气,学习态度逐步端正。学生反映考试时间充足,作答较为从容。少数学生因为对非选择题部分不认真审题,生搬硬套,甚至答非所问,堆砌辞藻,造成了部分题目未能作答的情况。对于选择题部分,学生均能掌握答题技巧,灵活作答。非选择题部分,文科27题多数考生没能审清题意以致造成失误,这说明学生对于材料题的材料阅读和审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3考试成绩分析。
由于本次考试试题偏难,绝大多数学生在新课尚未结束的情况下由于缺乏系统复习,考试成绩较差。文重B6班平均分数54.11名列文科重点班第一,文普B7班42.87分名列文科普通班第一,通过系统复习两班均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B6张星B7张婉等2名同学在历史单科中跻身全年级前三。
4总结。
一、试卷评价
本次考试采用新密市教体局教研室统一试卷,从考试反馈情况来看,各科试卷结构合理,难易程度适中,没有出现较为明显的错误,能较好的体现通过考试测评学生学习状况,对学生下段时间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特别是试卷的内容能体现现代评价思想,不完全注重学生的知识的记忆,而更强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二、检测的结果
本次教学质量检测,全校有594名学生参加,13个教学班,30个学科。其中语文学科从平均分来看,一一班、二一班、二二班、六一班、六二班人均均超过80分;从优秀率来看较高的班级有六一班、六二班分别超过了百分之八十,其次是五二班和五一班也在百分之五十以上;数学学科从平均分来看人均在80分以上的班级有一一班、一二班、一三班、二一班、二二班、三一班、六一班、六二班;较上学期多了三个班级。优秀率较高的班级有五一班为百分之八十六点六,一二班为百分之七十点六,一三班为百分之七十二点七,六一班为百分之七十,也较上学期有较大的提高;英语学科人均在及格以上的班级有三一班7505,三二班67.5,四一班68.7,四二班70.6,五一班60,优秀率较高的班级有三一班百分之三十二点七,四一班百分之三十五点七。
就班级而言,人均(只包括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均超过了170分,优秀率较高的是一二年级,都达到了百分之四十多。
说明;一、二年级语文、数学按90分为优秀计算;三、四年级语文、数学英语按85分为优秀计算;五、六年级语文、数学英语按80分为优秀计算。
具体统计数字见《来集镇矿区小学20xx-下期期中考试成绩统计表》
三、取得的.成绩
通过本次期中检测,可以看到我校前一段的教学工作是扎实有效的,整体成绩无论是平均分或者是优秀率等都较上学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这首先是因为学校在本学期中继续强化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定时对教师教案撰写、作业批改进行检查通报,有力的强化了教师对常规教学过程的责任心。学校领导也能坚持深入教学第一线,经常深入教师课堂听课,与教师们一起研究教学工作,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井然有序,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其次,学校根据教体局关于加强对《课程标准》的学习解读,积极推进双模教学工作的要求,我校在教学教研上能抓住课标解读这个工作重点,继续深化快乐五合一教学模式,在三月底我校成功的举办“双模推进暨优质课比赛”活动,从而有力的推进了我校教学工作的进程。
其三,学校继续推行周清制度,加强“学风”建设、强化学生习惯的养成也为我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存在的不足
1、从整体来看,我校因为种种原因与其它较好的兄弟学校相比,成绩上还有一定的距离,与我们的整体教学目标还有一定差距,距争创新密一流学校还有很长的一段路程要走。
2、教学管理上的粗放式还有待进一步细化,科学的精细化管理有待进一步落实。
3、教师对课标解读工作认识的不到位,导致学习流于形式。一部分教师对课程标准把握不准确或不明,课堂教学效益不高。部分教师为了应对考试,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落实,但对学生知识能力的运用内容却没引起足够重视,造成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高。
4、学生思维训练不到位,课外阅读量没有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
语文方面,我们学生的阅读和作文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中的课外阅读积累环节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我们远远未达到,作为学校,作为教师,这都是我们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今天,我们在南关小学召开“全市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分析会”。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分析上学期小学四年级教学质量抽测和小学教育教学现状,总结成绩,查找问题,明确任务,动员全市小学教育干部和教师进一步坚定信心,开拓创新,努力实现全市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在新的起点上取得新的突破!
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全市乡镇(划归)教育办、较大规模小学校长,乡镇中心小学校长,市教育局科室负责人、教研员,共计200多人。
刚才,会议进行了第一项,分别观摩了南关小学郝东平执教6年级语文《和田的维吾尔》、李丽执教6年级数学《圆柱的体积》,两位老师分别进行了说课,各单位一把手进行了评课议课。会议之所以安排这么一项议程,主要目的是进一步树立以教学为中心的思想,动员全市教育干部深入课堂教学,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观课、说课、议课活动,切实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扎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向课堂教学要质量。
下面会议进行第二项
作《小学四年级教学质量抽测和小学教学情况分析报告》
下面会议进行第三项
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市领导作重要讲话
??????..
同志们:会议圆满地完成了各项议程。下面,就如何贯彻落实好今天的会议精神,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要坚持教育质量是第一要务思想不动摇。会上,局长对我市小学阶段教学工作面临的形势进行了分析,对进一步深化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必将有力促进小学教育均衡、内涵、科学发展。主任全面、系统分析了上学期小学四年级教学质量抽测和小学教学现状,总结了成绩,揭示了问题,明确了措施。希望各单位要认真组织教师学习。万丈高楼平地起。小学教育是整个基础教育的根基,是人生成长的奠基阶段。提高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不仅事关学生一生发展的大事,也事关我市整体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因此,校长必须站在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全面提高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性,一切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政治大局,建立健全教育质量的督导、考核、分析、奖惩机制,形成有效的教学质量动态监控体系和工作运行机制,促进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二要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的地位不动摇。以教学为中心,不仅体现在观念上,更要体现在抓教学工作的力度上,体现在教学的实际成果上。校长要把主要精力和时间用于抓教学,力排各种干扰,克服形式主义,真正深入教学实际,深入课堂教学,要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制定管理措施,落实管理责任,强化管理督查,完善督查机制,将备课、课堂教学、作业布置和批改、学生辅导等常规管理制度落实到管理的各个环节,不断提高管理效益。
同志们,提高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任重而道远,让我们进一步统一思想,增强信心,开拓创新,脚踏实地抓管理,一心一意抓质量,为办好人民满意的小学教育而努力奋斗!
关键词:线路保护,跳闸,高频闭锁,重合闸
0 引言
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电网输电线路保护装置一般都双重化配置,即当故障元件的一套保护装置拒动时,由相互独立的另一套保护装置动作切除故障。这两套保护装置应为不同厂家的不同原理的产品,以弥补相互保护动作的局限性和不足,保证在任何复杂的故障下都能快速、正确、有选择地切除故障,使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1 事故简述
1.1 故障前运行方式
事故前,甲500kV变电站220kV系统一次接线如图1所示。该变电站220kV系统、#2主变,乙220kV变电站均为正常运行方式。
1.2 保护配置
220kV甲乙线保护配置情况:第一套线路保护为南自方向高频PSL-601G+南自收发信机PSF-631;第二套线路保护为四方高频闭锁CSC-101B+南自收发信机PSF-631。
1.3 事故跳闸
某日,甲500kV变电站220kV甲乙线发生B相故障,线路两侧CSC-101B高频闭锁保护装置动作,213开关单相跳闸切除故障,CSC-101B线路保护重合闸动作并重合成功,线路恢复正常。然而,线路另一套PSL-601G方向高频保护装置未出口,其位置不对应启动重合闸,重合闸未出口。220kV甲乙线两套保护及断路器动作时序如图2所示。
事故发生后,现场检查220kV甲乙线一次设备、两套线路保护装置及二次回路均未发现异常。根据现场保护装置、录波器报告及录波图等信息分析,本次跳闸事件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甲、乙两侧PSL-601G保护装置纵联保护未动作;二是甲、乙两侧PSL-601G保护重合闸未出口。
2 保护动作行为分析
2.1 PSL-601G保护装置纵联保护未动作
闭锁式高频方向保护跳闸应同时满足三个条件:(1)启动元件启动发信;(2)反方向元件不动作,正方向元件动作停信;(3)先短时(5~10ms)收到对侧闭锁信号,然后收不到对侧闭锁信号。保护跳闸原理如图3所示。
(1)甲500kV变电站侧。当线路发生故障时,PSL-601G、CSC-101B两套线路保护均判别为正方向故障。由保护跳闸录波图可知,四方CSC-101B高频闭锁保护高频通道波形、收发信机收信接点波形存在由收信到停信的过程,满足保护动作条件,纵联保护出口,单相跳闸并启动重合闸,重合成功,保护正确动作,故障切除。由南自PSL-601G高频保护装置波形可知,开关量收信值为“1”,甲侧一直收到乙侧闭锁信号,故保护未出口。
(2)乙220kV变电站侧。乙站四方CSC-101B高频闭锁保护动作情况与甲站一致。由乙站南自PSL-601G高频保护装置波形可知,开关量发信值为“1”,乙侧一直向甲侧发送闭锁信号,保护装置未停信,导致甲侧一直收到闭锁信号而使保护未动作;乙侧开关量收信值为“1”,乙侧一直收到甲侧闭锁信号,故保护未出口。
220kV乙侧零序电流有效值Im0k如图4所示。随着故障的发展,零序电流逐渐增大,其值在k=34点左右大于零序启动值(0.13A);经过30ms延时后,在k=64点左右保护启动;接着在k=72点时,零序电流大于纵联零序电流定值(0.15A);最后在k=136点左右,故障被切除。
当故障发展到k=72点时,零序电流大于纵联零序电流定值且为正方向,但乙侧纵联保护仍未停信,原因在于零序电压未达到纵联零序电压门槛。PSL-601G零序方向元件的电压门坎为固定门坎(0.5V)+浮动门坎,浮动门坎根据正常运行时的零序电压计算得到,零序电压门坎公式为:
式中,U0FDMK为启动前一周波时的零序电压。此次取k=44点时的零序电压,约为1.8V,则零序正方向的电压门坎U0FXMK为2.75V。图5为故障时的零序电压有效值Um0k,在整个故障过程中,乙侧的零序电压未达到零序正方向的电压门坎,故纵联零序正方向元件未动作,从而造成乙侧PSL-601G纵联保护未停信。
2.2 PSL-601G保护重合闸未出口
事故中,南自PSL-601G保护综合重合闸启动,但重合闸无出口,PSL-601G保护未动作,重合闸位置不对应启动。调取两侧PSL-601G内部详细录波图,发现PSL-601G保护有B相跳闸位置开入,可排除保护装置因无跳位开入而导致重合闸不出口的可能性。进一步分析得知,南自PSL-601G保护收到跳位后需经50ms无流确认后才开始重合闸计时,而四方保护在跳令收回后即开始重合闸计时,经重合闸整定时间0.7s后出口,比南自保护快;在未到重合闸整定时间0.7s时,南自保护跳位开入量已返回,故重合闸返回而不出口,保护动作逻辑正确。
3 结束语
综上,故障开始时,220kV甲乙线两侧CSC-101B保护启动跳开开关,并重合成功,切除故障;而甲、乙两侧PSL-601G保护装置一直未启动是由于本次甲乙线发生的是高阻发展故障,零序电流和零序电压变化缓慢,保护由零序电流启动,但零序电压达不到纵联零序正方向元件的零序电压门坎,导致乙侧保护装置没有动作,保护未停信并一直发闭锁信号,甲500kV变电站侧南自保护一直收到乙侧装置发出的闭锁信号,从而导致保护未动作,符合保护动作逻辑。此次保护动作行为较好地体现了保护双重化配置的优越性。
参考文献
[1]费圣英.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与实用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一、转变自己的态度
刚开始教艺体班的时候,可以说有些恐慌。艺体班的学生比较好动,上课的时候有人说话有人睡觉,还有人化妆,然后你在招呼纪律的时候还有人起哄。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与总结后,我发现了一个可喜的现象,就是学生在一些方面其实很厉害,比如说画画,或者打篮球,而且他们很希望老师和同学们能够认可。其实换个角度想,他们除了文化学习以外的时间也挺可爱,像个孩子。于是我开始努力找他们的优点,然后开始表扬他们。
二、认清艺体班的学习现状,方能对症下药
因为基础比较差,有的学生可以说零基础,提问的时候发现一部分学生什么都不知道,有时候讲了一个星期的题,你下去检查还会发现,除了ABCD以外,他们的练习册上什么都没有,过于干净。针对艺体班学生底子差,学习习惯不好,我做了以下尝试。
1.默写知识点,无难度,仅针对艺体班,增强他们的成就感。
2.现场做题,先默写完知识点,马上在课堂上练习题。
3.经常练习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涉及知识点马上让学生自己找资料查图。
4.调整艺体班的练习题难度。如果过于简单他们会很不屑于做这种题,如果太难,他们又容易打瞌睡。于是根据心理学上的最近发展区原理(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我在教学中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给他们选些稍微有点难度的题,难度层层递进。
5.在试题评讲过程中我也对艺体班的解析做了调整。选择题不再按顺序讲解,而是按照知识点分类讲。这样的目的是把学生的思维聚合起来解决同一类题。比如说设计太阳高度角的一起捆绑讲解,目的就是得出太阳高度角从直射点开始递减,离直射点越近太阳高度角越大。设计太阳高度角用纬度计算,设计算时间的用经度计算。把时间计算的题集中起来讲,刺激学生算时间找经度。大题先让学生直接背答案和题目,等学生背完以后,我才点评,这个题考的是某某地方,a.答案中××词从题上已知条件可得,b.答案中××是图片上的隐含条件(学生粗心易忽略);c.答案中××是必须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原理或概念来解答(提醒学生要记点东西)。目的是让学生明白,就文科地理大题来讲,直接可以从资料和图片中找到解题的一部分答案(送分的节奏)。另外,大部分答案必须依赖平时的知识储备(纠正艺体学生想一步登天的懒惰思想,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学习)。
6.坚持板书与多媒体结合。艺体班学生比较好动,如果不写板书的话,他们的注意力容易分散。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形象、便捷、容量大,得到很多老师的青睐,但是由于幻灯片的内容过多后,学生反而抓不住重点。一节课老师频繁翻幻灯片,学生思维很散很乱。特別是学体育的学生,每天他们都要进行很强的体育训练,过后就特别犯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尝试了很多方法。比如,讲些课外知识,或者让学生集体唱歌。虽然有点效果,但这样分散了注意力,很难把他们的思维拽回到教学内
容上。
如何让学生动起来,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我认为传统的板书是最好的道具,能够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眼、耳、手、脑并用。通过板书引导学生写笔记,记重点难点。这样有多媒体展示地理现象发生发展过程,形象直观;又有传统板书归纳小结,思路清晰明了。传统与现代的结合,让课堂在轻松愉快中进行、艺体学生给我的回复是,老师坚持写板书,他们感觉逐渐跟得上老师的节奏了,好像学习越来越轻松了。
7.发现并利用他们的特长进行辅助教学,提高兴趣。2016级30班是美术特长生,一次上区域地理的时候,我让学生先画心目中的青藏高原,几天后我上青藏高原,学生的作品让我感动了,也让办公室老师震撼了。学生的作品有雪域高原写景的,还有穿着藏服的(画中人脸上还有高原红,正好结合知识点印证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方),瞬间觉得学生很可爱,也很有才,说多了也是矫情,我发现开始喜欢他们了,然后一发不可收拾。
当然,教学是探索的过程,每一堂课都是一个不完整的“维纳斯”,总有值得提升和修改的地方。我也在不断反思和改进。可能这样教学适应了艺体班的胃口,但是对于那些学习好的真正勤奋的人来说可能节奏有点慢。以后我的教学将做以下调整。
1.减少或取消默写,偶尔不定时不定量抽查基础知识的掌握即可。
2.加大选题的难度,毕竟我们面对的是高考,高考试卷不可能因为你的学生差,单独给你出一套题。
3.加强思想教育引导,让他们正面向上充满正能量,对于不良行为予以批评指正,不能助长坏习惯。
4.各科平衡,适当减少题量,尽量不挤占时间,让学生哪科差补哪科。
5.认真钻研电子白板教学,自从学校安装电子白板后,解决了传统板书与现代教学的冲突,我们不仅可以在幻灯片上自由批注,勾画重点,还能从里面调取地球模型(用手触摸可转动)及大量地图。这让我的教学更加形象生动,对于艺术学生来说无疑是锦上添花。
【宗教学总结与分析】推荐阅读:
民族与宗教11-08
宗教禁忌与礼仪12-21
宗教与民族论文01-07
论科学与宗教03-03
关于宗教与政治的关系07-26
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作业03-01
新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村宗教关系论09-28
关于对民族宗教工作的调研与思考02-04
社区民族宗教总结10-05
校园防宗教渗透总结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