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声母韵母全表

2025-02-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汉语拼音声母韵母全表(精选7篇)

汉语拼音声母韵母全表 篇1

汉语拼音表

一、字母表。

汉语拼音方案借用拉丁字母来拼读汉字,一共使用了26个字母,其中字母“v”只用来拼写外来语、少数民族语言和方言。字母的手写体依照拉丁字母的一般书写习惯。 AaBbCcDdEeFfGɡ

HhIiJjKkLlMmNn

OoPpQqRrSsTt

UuVvWwXxYyZz

二、声母表。

b p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三、韵母表。

备 注:

①、“知 蚩 诗 日 资 雌 思”等字的`韵母用i 。

②、韵母ㄦ写成写成er,用做韵尾的时候写成r。

③、韵母ㄝ单用的时候写成ê。

④、i 行的韵母,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写成yi(衣)、ya(呀)、ye(耶)、yao(腰)、you(忧)、yan(烟)、yin(因)、yang(央)、ying(英)、yong(雍)。

u 行的韵母,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写成wu(乌)、wa(蛙)、wo(窝)、wai(歪)、wei(威)、wan(弯)、wen(温)、wang(汪)、weng(翁)。

ü 行的韵母,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写成yu(迂)、yue(约)、yuan(冤)、yun(晕)、。

⑤、iou、uei、uen前面加声母的时候,写成iu、ui、un,例如:niu(牛)、gui(归)、lun(论)。

汉语拼音声母韵母全表 篇2

一、声母的比较

(一)中古知、庄、章三组声母的字,普通话除庄组的小部分读[ts]、[ts‘]、[s]以外,其余大部分读[t]、[t]、[];而普通话读[t]、[t‘]、[]声母的字,在无棣方言中有一部分也读为[ts]、[ts‘]、[s]。下面先分類列举这些字及其在中古的音韵地位,然后总结其规律。

1.在普通话中声母读[t]而在无棣方言中读[ts]的:

铡(山开二入黠庄)①闸(咸开二入洽崇)

渣(假开二平麻庄) 栅(梗开二入麦初)

斋(蟹来二平皆庄) 诈(假开二去祃庄)

站(咸开二去陷知) 摘(梗开二入麦知)

找(效开二上巧庄) 债(蟹开二去卦庄)

争(梗开二平耕庄) 挣(梗开二去诤庄)

睁(梗开二平耕庄) 窄(梗开二入陌庄)

宅(梗开二入陌澄)枝(止开三平支章)

芝(止开三平之章) 择菜(梗开二入陌澄)

蘸(咸开二去陷庄) 笊(效开二去效庄)

纸(止开三上纸章) 指(止开三上旨章)

趾(止开三上止章) 侧歪(曾开三入职庄)

寨(蟹开二去夬崇) 翟(梗开二入陌澄)

乍(假开二去祃崇)

通过比较、分析以上在普通话中声母读[t]而在无棣方言中读[ts]的字,我们可以发现下面几条规律:

(1)普通话中读[tai]的字(如“摘、债、窄、宅、择”)在无棣方言中一律读为[tsai]。

(2)普通话中读[tan]的字只有“站”和“蘸”在无棣方言中读为[tan],它们分别属于中古的“知母陷韵开口二等去声”和“庄母陷韵开口二等去声”;其他和普通话中一样,也读[tan]的字的音韵地位与此二者皆不同。

(3)普通话中读[tA]的字(如“炸、铡、闸、栅、渣”)在无棣方言中一律读为[tsA]。

(4)普通话中读[tɑu]的字,只有“找”和“笊”在无棣方言中读为[tsɑu],它们在中古都属于庄母字;其他在普通话与无棣方言中通读[tɑu]的字皆不属于庄母,如:赵,澄母;照,章母;着,知母。

(5)普通话中读[t]的字,只有“争”“挣”“睁”三个字在无棣方言中读为[ts],它们在中古皆属庄母字,其他在普通话与无棣方言中通读[t]的字都不是庄母字,如:蒸,章母;正,章母;郑,澄母;政,章母。

(6)普通话中读[t]音的字,在无棣方言中读[ts]的有“支、枝、只、芝、之、纸、指、趾、址、止”。它们在中古的音韵地位分别为:支、枝、只(章母支韵开口三等平声),芝、之(章母之部三等平声),纸(章母纸部开口三等上声),趾、址、止(章母止部开口三等上声),指(章母旨部开口三等上声)。中古与“支、枝、只”“ 纸”“ 指”“ 趾、址、止”读音分别相同的字还有“肢、卮、栀、祉”“咫、轵、枳”“旨、恉”“芷、阯”,因为这些字在无棣方言中没有或极少见,不易判断其在无棣方言中的读音,故暂不讨论。

经过分析、归纳我们可以发现,普通话中读[t]而无棣方言中读为[ts]的字在中古都属于章母字,韵母分属于之部、止部、支部、纸部、旨部,即都是止摄。但是否中古属于章母止摄并且在普通话中读[t]的字在无棣方言中都读为[ts]呢?不是的。如“志、置、痔、帜、至”等去声字在中古也是章母止摄,但它们在无棣方言中和普通话一样,也读为[t]。因此我们上面的规律可以修正为:普通话中读[t]的阴平字、阳平字和上声字如果在无棣方言中读为[ts],那么这些字肯定是中古的章母止摄字。

(7)普通话中声母读[t]而在无棣方言中读为[ts]的字一定都属于中古的开口韵,即现在的开口呼和齐齿呼。

2.在普通话中声母读[t‘]而在无棣方言中读[ts‘]的:

叉(假开二平麻初) 出差(蟹开二平佳初)

炒(效开二上巧初) 差错(假开二平麻初)

钗(蟹开二平佳初) 吵(效开二上巧初)

插(咸开二入洽初) 拆(梗开二入陌澄)

衬(臻开二去震初) 茶(假开二平麻澄)

豺(蟹开二平皆崇) 翅(止开三去置书)

搽(假开二平麻澄) 柴(蟹开二平佳崇)

愁(流开三去尤崇) 茬(假开二平麻澄)

谗(咸开二平咸崇) 瞅(流开三平尤崇)

察(山开二入黠初) 铲(山开二上产初)

孱(山开二平山崇) 杈(假开二去祃初)

产(山开二上产生) 诧(假开二去祃初)

查(假开二去麻崇)

通过比较、分析以上在普通话中声母读[t‘]而在无棣方言中读[ts‘]的字,我们可以总结出如下规律:

(1)普通话中声母读[t‘ɑu]的字,只有“吵”和“炒”在无棣方言中读[ts‘ɑu],它们两个都是上声字;其它声调的[t‘ɑu]音字在无棣方言中也读[t‘ɑu],如“超、抄、朝、嘲”。

(2)普通话中读[t‘A]的字在无棣方言中皆读为[ts‘A]。

(3)普通话中读[t‘ai]的字(如“出差、钗、拆、柴、豺”)在无棣方言中一律读为[ts‘ai]。

(4)普通话中读[t‘an]而在无棣方言中读[ts‘an]的字有“产”“谗”“孱”,它们在中古都属于开口二等字。属于中古开口三等字在普通话中读[t‘an]的字(如“缠、婵、阐、颤”)在无棣方言中也读[t‘an]。其它一些属于中古开口二等在普通话中读[t‘an]的字(如“忏、潺、羼、巉”)在无棣方言中没有或极少见,不易判断其读音,故暂不讨论。

(5)普通话中声母读[t‘]而在无棣方言中读[ts‘]的字都是中古的开口韵,即现在的开口呼和齐齿呼。

3.在普通话中声母读[]而在无棣方言中读[s]的:

沙(假开二平麻生) 生(梗开二平庚生)

视(止开三去至禅) 纱(假开二平麻生)

牲(梗开二平庚生) 是(止开三上纸禅)

砂(假开二平麻生) 甥(梗开二平庚生)

柿(止开三上止崇) 杀(山开二入黠生)

省(梗开二上梗生) 士(止开三上止崇)

厦(假开二去祃生) 师(止开三上止崇)

事(止开三去志崇) 狮(止开三上止崇)

虱(臻开三入栉生) 试(止开三去志书)

驶(止开三上止生) 史(止开三上止生)

市(止开三上止禅) 始(止开三上止书)

通过对普通话中声母读[]而在无棣方言中读为[s]的字读音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如下规律:

(1)普通话中读[A]的字,除上声的“傻”外,见于无棣方言的一律读为[sA]。

(2)普通话中读[]而在无棣方言中读为[s]的字(如“生、牲、甥”)在中古都属于生母,其它不属于生母、在普通话中读[]的字(如“升——书母、声——书母、绳——船母、剩——船母、胜——书母”)在无棣方言中也读为[]。

(3)普通话中读[]而在无棣方言中读[s]的字,在中古分别属于生母、禅母、书母、崇母、船母,与无棣方言中也读[]的字没有什么区别;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无棣方言中读[s]的字在中古都属于止摄,而读[]的字则有不同的来源,如:湿,深摄书母;失,臻摄书母;十,深摄禅母;实,臻摄船母;食,曾摄船母;石,梗摄禅母;世,蟹摄書母;誓,蟹摄禅母;室,臻摄书母;式,曾摄书母。

(二)普通话中声母是[]的几个字在无棣方言中是零声母字,如:褥([u]——[y])、软([uan]——[yan])、揉([ou]——[iou])。

褥(通合三入烛日),中古与“褥”读音相同的“缛、蓐”在无棣方言中不读[y]。

软(山合三上狝日),中古与“软”同音的“蝡”在无棣方言中不见。

揉(流开三平尤日),中古与“揉”同音的“柔”在无棣方言中不读[iou],“輮”则不见于无棣方言。

“褥”“软”“揉”在中古都是日母字,在无棣方言中变成了零声母,由于字数太少,尚无法发现其中的规律。

(三)普通话中的合口零声母字在无棣方言中都有唇齿音声母[v]。如:文([un]——[vn])、无([u]——[vu])、物([u]——[vu])、晚([uan]——[van])、万([uan]——[van])、未([uei]——[vei]),这些字都是中古的微母字。

(四)有些普通话中开口呼的零声母字在无棣方言中有舌根鼻音声母[]。如:挨打([ai]——[ai])、袄([au]——[au])、安([an]——[an])、藕([ou]——[ou])、鹅([]——[])等。

(五)少数普通话中的开口零声母字在无棣方言中有[i]介音,是齐齿零声母。如:紧挨着([ai]——[iai])、矮([ai]——[iai])、昂([ɑ]——[iɑ])。

(六)无棣方言中声母与普通话不同的还有几个字,它们字数比较少且不成系统,难以总结出其规律,兹列举如下:

嫩([nn]——[lun])堆([tuei]——[tsuei])

俊([tyn]——[tsun])捆([k‘un]——[t‘yn])

殊([‘u]——[t‘u]) 淆([iɑu]——[iɑu])

帚([tou]——[t’u]) 箕([ti]——[ti])

俗([su]——[])胳膊([pei]——[p‘ei])

尾巴([uei]——[i])

二、韵母的比较

(一)北京话中有些读[ti]和[i]的字在无棣方言中读[tiai]和[iai]。现将这些字及其在中古的音韵地位列举如下:

解开(蟹开二上蟹见)鞋(蟹开二平佳匣)

蟹(蟹开二上蟹佳) 街(蟹开二平佳见)

械(蟹开二去怪匣) 懈(蟹开二去卦见)

介(蟹开二去怪见) 界(蟹开二去怪见)

芥(蟹开二去怪见) 疥(蟹开二去怪见)

届(蟹开二去怪见) 戒(蟹开二去怪见)

诫(蟹开二去怪见) 押解(蟹开二去卦见)

邂(蟹开二去卦匣) 皆(蟹开二平皆见)

这些字在中古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属于蟹摄开口二等字。其他的在北京话中读[ti]和[i]而不属于中古蟹摄开口二等字,如:接(咸摄开口三等)、揭(山摄开口三等)、截(山摄开口四等)、 姐(假摄开口三等)、卸(山摄开口三等)。在无棣方言中也读为[ti]或[i]。

(二)北京话中有些读[k]和[x]的字在无棣方言中读[kuo]和[xuo]。现将这几个字及其在中古的音韵地位列举如下:

胳(宕开一入铎见) 凑合(咸开一入曷匣)

割(山开一入曷见) 盒(咸开一入曷匣)

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都是入声字,但其他很多现在北京话中读[k]和[x]的原入声字在无棣方言中也读为[k]或[x],因此这不能算是一条规律。由于它们的字数较少,尚不能发现其中的规律所在。

另外,还有一个与此相关的无棣方言和普通话的不同之处就是“过”在无棣方言中读为[k],其韵母变化方向正好与以上几个字相反。

(三)北京话中有些读[t]、[k]和[k‘]的字在无棣方言中分别读作[tei]、[kei]和[k‘ei]。现将其列举如下:

得([t]- [tei]) (曾开一入德端)

德([t]- [tei]) (曾开一入德端)

隔([k]-[kei])(梗开二入麦见)

刻字 ([k‘]- [k‘ei]) (曾开一入德溪)

客([k‘]- [k‘ei]) (梗开二入陌溪)

这几个字在中古都是入声字,但同上面第(二)点一样,尚不能发现较为严格的更具概括力的规律。

(四)北京话中有些读[ts‘]和[ts]的字在无棣方言中分别读作[ts‘ai]和[tsai],现将其列举如下:

策([ts‘]- [ts‘ai]) (梗开二入麦初)

册([ts‘]- [ts‘ai]) (梗开二入麦初)

泽([ts]- [tsai]) (梗开二入陌澄)

择([ts]- [tsai]) (梗开二入陌澄)

它们在中古也都是入声字。通过总结第(二)(三)(四)点的语音变化,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条规律:在北京话中韵母是[]且在无棣方言中存在异读的字都是古入声字。

(五)北京话中读[lei]的字在无棣方言中一律读[luei]。如:

累([lei]- [luei])雷([lei]- [luei])

泪([lei]- [luei])类([lei]- [luei])

勒([lei]- [luei])垒([lei]- [luei])

肋([lei]- [luei])

三、小结

上述描写和分析说明无棣方言在个别声母和韵母上与普通话还存在着一些区别,其中有些是成系统的,可以从历时角度找出其发展规律;而另外一些与普通话的对应则比较零散,难以发现其规律,这可能与语言接触等多种历时因素及社会因素有关,还有待于人们继续研究。

注释:

①本文标出的汉字中古音韵地位皆取自丁声树编著、李荣参订的《古今字音对照手册》,括号中的六个字分别代表摄、呼、等、调、韵、母。

参考文献:

[1]沈兴华.黄河三角洲方言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5.

[2]山东省无棣县史志编纂委员会.无棣县志[M].济南:齐鲁书社,1994.

[3]丁声树编著、李荣参订.古今字音对照手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1.

(张金圈,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

汉语拼音声母韵母全表 篇3

b p m f d t n l ɡ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韵母表 单韵母

ɑ o

e

i

u

ü

复韵母

ɑi

ei

ui

ɑo

ou

iu

ie 前鼻音韵母

ɑn

en

in

un

ün 后鼻音韵母

ɑnɡ

enɡ

inɡ

onɡ

整体认读音节

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uan yin yun yinɡ

音序

Bb Cc Dd Ee Ff Gɡ

Hh Ii Jj Kk Ll Mm Nn Oo Pp Qq

Rr Ss Tt

Uu Vv Ww Xx Yy Zz

üe er

普通话声母韵母发音 篇4

人类发音的过程是,从肺部呼出气流,气流经过喉头时使声带颤动,再经过胸腔、喉腔、咽腔、口腔、鼻腔或头腔的共鸣,使微弱的声音在这里得到扩大和美化,然后,声音经过唇、齿、舌、牙、腭等发音器官不同方式的协调动作的调节,如口腔开合大小、舌位的高低前后,气流受阻部位、方法的不同等,就发出了不同的声音。

发声器官共有四个:动力器官、振动器官、共鸣器官、咬字器官,缺一不可。气流是发音的动力,肺部是动力器官;声带是发音体,它是振动器官;胸腔、喉腔、咽腔、口腔、鼻腔和头腔等是共鸣器官;唇、舌、软腭、齿等部位的活动,使得口腔开合,鼻腔通塞,从而控制、调节了气流,叫做咬字器官。

1、肺和气管

气息从肺部呼出经过气管到喉头,当经过喉头时才算进入发音阶段。肺是发音的动力站,气管是输送气流的通道,气流则是发音的原动力。

2、喉头和声带

喉头由四声软骨组成:上面的一块是甲状软骨,它最大,突出在喉头的前面,从脖颈外部可以摸得着。甲状软骨下面是一块环状软骨,前低后高,环状软骨后部的上面连着两块三角形的杓状软骨,这四块软骨构成一个圆筒形的小室,声带就藏在这小室的中央。此外,甲状软骨上面,还有一块会厌软骨,可以上下开合,以避免食物或水进入喉头。

声带是两片带状的富有弹性的薄膜。它的前端固定在甲状软骨上面,后端分别附在杓状软骨上面。两片声带中间是一条通路叫作声门。四块软骨由各种喉肌相联系和控制,由于喉肌的牵引,杓状软骨可以开合回转,造成声带或紧或松,控制声门的大小。平时呼吸时,声门大开,呈三角状,气流可以自由出入;发音时,声带靠拢,声门闭合或留有窄缝,从肺部呼出的气流,通过声门时,就引起声带颤动,发出声来。声带靠拢的程度是可以调节的,人能控制声带的松紧变化,从而发出不同的声音。

3、口腔和鼻腔 口腔是主要共鸣器。口腔分为上部、下部和舌三个部分。口腔上部包括上唇、上腭(上齿、硬腭、软腭、小舌);口腔下部包括下唇和下腭;舌头是口腔主要的发声器官,可分为舌尖、舌面、舌根。舌头在口腔中可以平伸、可以翘起,可以后缩;能抬高也能降低。硬腭不能动,软腭可以下垂,双唇能开能合,能收敛,能展放。由于这些部位的自由活动,使口腔这个共鸣器的形状发生种种变化,从而造成不同音色的语音。

口腔共鸣训练是使音质纯正、音色优美、声音响亮。进行共鸣训练时,口腔要自然打开,笑肌微微提起,下腭自然放下,上腭有上提的感觉,这样发出的声波是随着气流的推送,离开咽喉部流畅向前,在口腔的前上部引起振动,形成共鸣效果。

口腔的后面是咽头,咽头处于下通喉头、前通口腔、上通鼻腔的“三岔口”,发音时,也起共鸣作用。

口腔上面是鼻腔,鼻腔也是共鸣器,它是固定的声腔,鼻腔和口腔靠软腭和小舌隔开。软腭和小舌可以上下活动,说话的时候,如果软腭和小舌上升,阻塞鼻腔的通路,气流只能从口腔出来,这时发出的声音是“口音”,便如b,p,d;如果软腭和小舌下垂,鼻腔通路打开,气流经鼻腔引起共鸣,此时就发出鼻音了,便发:m,n;如果软腭悬在当中,三条路都通,从下面来的气流可以同时从口腔和鼻腔出去,这就造成一种半鼻音或鼻化音了。

在上述器官中,唇、舌、软腭和声带在发音时最为积极主动,是发音器官中的“主动器官”,声音的好坏与发音器官的形状、质量和运用的方式有密切关系,舌的活动、嘴唇的形状和口腔的开合对音色作用最大。所以,要加大唇舌的练习量,增强这些发音器官的灵活性、弹性和力度,提高音色质量。

二、元音和辅音

元音和辅音是构成语言的基本元素,学习普通话首先要把元音和辅音发正确、发好,掌握其正确的发音要领,只有把元音和辅音读得准确响亮鲜明生动,才能清楚而准确地表现出语意和感情。

元音和辅音的不同特征:

1、气流受阻状况

元音发音时,气流通过发音器官的各部分都不受到任何阻碍,只需利用口腔、舌头、鼻腔等造成各种不同的共鸣器,就可以发出各种不同的元音。

辅音发音时,气流在发音器官的某一部分必然要受到一定的阻碍,必须克服这种阻碍才能发出音来。

2、克服阻碍的方式

发元音时,发音器官各部分肌肉保持均衡的紧张状态,发辅音时,发音器官构成阻碍那部分肌肉显得特别紧张。

3、气流量强弱

发元音时呼出的气流量较弱;发辅音时呼出的气流量较强,特别是发清辅音(发音时声带不震动的辅音)时更为显著。

4、声带是否颤动 发元音时,声带都要颤动,是乐音,声音比较清晰、响亮;发辅音时,除少数浊辅音(发音时声带颤动的辅音)外,一般声带不颤动,躁音成分较重,声音不怎么响亮。

元音的发音,主要由于声带振颤。声带颤动造成的音波,经过口腔时,受到口腔的形状、大小变化的影响,依口腔形状、大小的不同,发出各个不同的元音。例如普通话语音中的a、o、e、ê、i、u、ü。

辅音,在普通话语音音素里,有21个,是b、p、m、f、d、t、n、l、g、k、h、j、q、x、zh、ch、sh、r、z、c、s。辅音的发音条件比较复杂,一般从“发音部分”和“发音方法”两方面来讲。所谓“发音部分”就是前面所说的气流受到阻碍的地方,也就是发音器官为了让气流变成声音而做出的各种活动的部分。所谓“发音方法”,就是说这个辅音是怎样发出来的,也就是气流透出过程中所受阻碍的不同情况。

三、声母

(一)理论

声母就是一个音节开头的辅音。普通话的声母,除零声母外,其余的21个都是由辅音音素充当的:b、p、m、f、d、t、n、l、g、k、h、j、q、x、zh、ch、sh、r、z、c、s。

(1)按发音部位来划分,普通话声母有七类:

双唇音:b、p、m 唇齿音:f 舌尖前音:z、c、s 舌尖中音:d、t、n、l 舌尖后音:zh、ch、sh、r 舌面音:j、q、x 舌根音:g、k、h。

(2)按发音方法来划分,可从三个方面来看: ① 根据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和消除阻碍的不同方式,可以分为: 塞音:b、p、d、t、g、k 擦音:f、s、sh、r、x、h 塞擦音:z、c、zh、ch、j、q 鼻音:m、n 边音:l ② 根据发音时气流呼出的强弱,声母中的塞音、塞擦音又可以分为: 送气音:p、t、k、q、ch、c 不送气音:b、d、g、j、z、zh ③ 根据发声时声带是否颤动,又有:

清音:b、p、f、d、t、g、k、h、j、q、x、zh、ch、sh、z、c、s 浊音:m、n、l、r

(二)发音

声母是音节开头的辅音,是气流在口腔和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发音时,一要找准发音部位,即阻碍气流的部位;二要正确使用发音方法,包括阻碍方式,声带是否颤动,气流的强弱。

练习时,发音方法要对,接触的部位要准确,接触时要迅速,要注意学会口中蓄有足够的气流,使发出的声音富有弹性,干净利落,清楚、有力、传得远。

1、双唇音:b、p、m,都是由双唇接触构成阻碍后发出的辅音。

b、p和m的差别是:b、p是口音,是清音,发音时声带不颤动。M是鼻音,浊音,发音时声带颤动。

b和p的差别是:b是不送气音,透出的气流微弱;p是送气音,透出的气流很强。

二者的共同点是:发音时双唇紧闭,阻塞气流,然后突然放开,使受阻的气流从口腔迸裂出来,产生一种爆发的声音。主要是双唇中部着力,集中蓄气,用力喷弹。

2、唇齿音:f 是由下唇和上齿相接触,气流在这一部位受阻碍后发出的一种辅音。具体发音方法:上齿接触下唇,让气流完全从唇齿间的缝隙中摩擦而出,发出摩擦的声音,声音带不振动。清辅音。

3、舌尖中音d、t、n、l 舌尖中音是舌尖与上齿龈接触,气流在这一部位阻碍后发出的一种辅音。d、t是清音;n、l是浊音。

d和t:两者都是清音,声带不振动。差别是,d是不送气声母,t是送气声母。

发d时,舌尖抵住上齿龈,然后突然放开,气流爆发而出,但冲出的气流较弱; 发t音时,阻碍打开后,会冲出一股较强的气流。

n::发音是,舌尖顶住上齿龈,软腭下垂,打开鼻腔的通路,声带颤动,气流完全从鼻腔出。浊音。

l:发音时,气流只能从舌的两边流出。浊音。

4、舌尖前音z、c、s 舌尖前音是由舌尖和齿背接触,气流在这一部位受阻后发出的一种辅音。都是清音,声带不颤动。

z和c的差别:z是不送气声母,c是送气声母,发音时,在舌尖略为放松时,有一股较强气流从舌尖和上齿背之音的缝隙中挤出来。

z、c和s的区别在于:z和c是塞擦音,发音时舌尖前部先顶住上齿背,然后慢慢离开,气流从窄缝中挤出;s是擦音,发音时舌尖前部靠近上齿背,气流从窄缝中挤出,摩擦成声。

5、舌尖后音zh、ch、sh、r 发音时舌尖卷起来,舌尖后部顶住或靠近硬腭最前部。

zh、ch是塞擦音,发音时,舌尖翘起,顶住上牙床后面硬腭的前端,堵住气流通路,然后把舌尖放松一点,让气流从舌尖与硬腭间的窄缝中透出,摩擦成声,这时,上下齿之间稍稍离开,如果对镜观察,可能看得见翘起的舌尖的底面。zh和ch相比较,zh从窄缝中挤出的气流较弱,ch从窄缝中挤出的气流较强。

sh是擦音,发音时,舌尖向上举,舌尖后部靠近硬腭最前部,气流从窄缝中挤出。r的发音状况与sh差不多,只是发音时要避免摩擦成分过重。

r和l不分:先发s—sh,连续发几遍,再发托长的l音,然后把舌尖稍稍往后一撤,撤到大致相当于sh的部位,再发出来的就是很好的r音。

6、舌面音j、q、x 舌面音声母,都是清音,声带不颤动。发音时,舌面前部贴住或接近前硬腭,q的舌面活动与口形和j相同,在发音时,舌尖下垂,上下齿对紧形成阻碍的部位开始闭塞,随后放松,让气流从舌面与硬腭的窄缝里摩擦而出,是一种先塞后擦的音,所以叫塞擦音。

J和q的差别:j是不送气音,q是送气音。发q时,舌面略为放松,有一股较强气流从舌面与硬腭间的窄缝挤出来。

发x音时,舌面向前向上,和硬腭前部接近,中间留一道窄缝,让气流挤出来,j、q跟x的差别在于:j和q是塞擦音,发音时舌面前部贴住前硬腭,然后慢慢离开;x是擦音,发音时舌面前部接近前硬腭。

7、舌根音g、k、h 舌根音的发音位置在舌根和软腭间,是气流在这一部位受到阻碍后发出的一种辅音。g、k是舌根塞音,发音时软腭上升,鼻腔通路闭塞,气流从口腔里出来。二者的口形和舌根活动相同,只是在舌根顶住软腭,然后突然放开,气流激动阻碍点,口腔发生共鸣而成声时,发g音透出的气流很微弱,而发k时透出的气流较强,g是不送气声母,k是送气声母。h是舌根擦音,发音时舌根抬起来,靠近硬腭和软腭的交界处,气流从窄缝中挤出,摩擦成声,声带不颤动。

四、韵母

(一)理论

1、单韵母发音时——口腔和舌头的肌肉要保持均衡紧张状态,找好它们的舌高点,注意它们的响度和开度,舌位、唇形、开口度始终不变,不能有动程。

2、复韵母发音时——舌位、唇形、开口度有一个由甲元音向乙地音滑动的过程,注意要使一个复韵母的声音成为一个浑然整体,韵头要发得轻而短,韵腹声音清晰响亮,韵尾的音质稍含混。

3、鼻韵母发音时——有一个由元音向鼻辅音的过渡,元音要发得响亮,鼻辅音发音时一定要完全关闭口腔通路,发前鼻尾韵时,最后舌尖要抵住上齿龈;发后鼻尾韵时,最后舌根要抵住软腭。注意鼻辅音比单念时要轻松些,阻碍要弱些,韵腹要长些,不要把鼻辅音拖得过长,过长了会造成鼻音过重;也不要收音过硬,收音过硬会影响声音的圆润。人们常常以韵母开头的元音音素的不同情况为标准,将韵母分为四类:

①开口呼韵母:不是由 i u ü领头的韵母。如:a、ei、ou、eng。

②齐齿呼韵母:由i领头的韵母,如i、ia、iang。③合口呼韵母:由u领头的韵母,如u、uo、uan。④撮口呼韵母:由ü领头的韵母,如ü、üan、ün.。

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合称“四呼”,“四呼”是汉语音韵学上常用的术语。

(二)发音特点 口形始终不变(er除外)。所以,发音时可以先摆好口形,然后把气流送出来,自始至终唇形和舌位都不变动。另外,单韵母发音需抬起软腭堵塞鼻腔通路,不得夹带鼻音色彩。单元音发音的不同,主要取决于由舌头位置的高低前后和口唇形状的平展圆敛。每一个单元音可以根据舌尖的高低、舌位的前后和唇形的圆不圆这三方面来分析。发准每个元音,就必须注意口的开闭,舌位的前、后、高、低,嘴唇的形状。舌的前后指舌头隆起部分在前或在后,也就是舌头的前伸或后缩。由此,分为发音时舌的前部稍稍隆起的前母音(i ü ê)、舌的前后都不隆起的央母音(a)和舌的后部隆起的后母音(u o e)。

口腔的开闭指上腭跟下腭的距离的大小。口腔的开闭跟舌位高低(舌头隆起部分跟上腭的距离)是密切相关的,如单韵母i、u、ü的发音,口腔开度小,舌位高;a的发音,口腔开度大,舌位低。

嘴唇的形状指嘴唇的圆、扁或自然等状态,这里分为不圆唇音(发音时,嘴唇成扁形或自然状态,比如i、e、a)和圆唇音(发音时,嘴唇拢成不同程度的圆形,比如u、o、ü)

总之,这七个由舌面元音构成的单韵母,其发音的差异受三个条件的制约:①舌头位置在前或在后;②舌面隆起位置高或低;③唇形圆或不圆。其中,舌面隆起位置的高低,也可以从口的开和闭(指开口度小,不是关闭)看出来,口闭,舌位就高;口开,舌位就低。如果试从这些方面仔细观察和比较每个单韵母的发音特点,就不难概括出它们的发音要领来。

(三)具体发音

1、单韵母:a、o、e、ê、i、u、ü、-i(前)、-i(后)、er(1)a的发音要领

发a时,打开后声腔,呈半打哈欠状态,舌头居中,舌面中部略微隆起,舌的前后都不隆起,属于央母音,嘴唇形状自然,软腭上升,关闭鼻腔通道,声带振动。

(2)o的发音要领

发o音,口腔半闭,舌头后缩,舌尖下垂,舌面后部隆起,属于后母音,两唇收敛,上下唇间距离约如一食指宽,上齿可见,下齿看不见,略呈圆形,软腭上升,声带振动。发o音要注意的是唇形,要防止开口过大,也要防止口形、舌位变化而读成“ou”,也不要收拢得太小,太小就近似u了。因此要把唇形掌握好再发音,发音中间,保持唇形不动。

(3)e发音要领

发e音,口半闭,上下门齿稍微离开,唇不圆,嘴角向左右微展,上下齿都看得见。上下唇间距离约一食指宽,上下齿间距离约一小指宽,舌位大致同o(比o稍高),也可以用o引导发e音,就是说,先发o音,拖长,逐渐把收敛的双唇放开,嘴角向左右微展,就是e音了。如果这时面带微笑,可以帮助咧开嘴,容易发准,e和o的差别主要在唇的圆与不圆,所以在掌握o的准确发音后,把双唇向两边展开,就可以发出e。

(4)i发音要领

发i时,舌头前伸,舌的前部隆起,口腔开度很小,嘴唇成扁形,嘴角尽量向左右展开,上下门齿接近,舌尖下垂在下门齿背后,气流通路狭窄。实际应用中,尽可能达到窄音宽发,即把舌位后移一点儿,使口腔开一点儿。

(5)u发音要领

u,口腔开度很小,上下唇尽力收缩成圆形,双唇向前突出(动作如噘嘴),中间只留一个小圆孔,舌头压缩,舌的后部隆起,如果和ü的唇形相比,u最圆,ü略扁;u双唇向前突出,ü不太突出。

(6)ü发音要领

ü的舌位和i相同,只是唇形不同。Ü是圆唇,双唇聚拢,唇中间留一个扁平的小孔。如果只会发i音,不会发ü,可以先发i音,然后把舌头固定起来,声音拖长,逐渐收拢双唇和嘴角,即成ü。

2、复韵母

复韵母发声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念时不能念了一个元音接着再念另一个元音,只能是从一个元音向另一个元音的方向滑动,使之成为一个结合体。在这一滑动中,口腔、舌头、嘴唇等发音器官的运动要连贯自然,不得机械分解,而且运动幅度不宜过大。

(2)念时,不能把几个元音念得同样清晰、响亮。复元音韵母的各构成要素,发音时肌肉的紧张程度和声音的响亮程度是不一样的,作为中心成分的元音,发音较响亮、清晰,肌肉较紧张;其余的元音音素发音短暂,响亮度和肌肉的紧张程序也差些。

(3)复韵母的发音特点是口形变动,由前一个元音到后一个元音的发音变动是“滑动”,气流绝对不能中断,必须读成一个整体。

普通话有复元音韵母13个。ai、ei、ao、ou、ia、ie、iao、iou、ua、uo、uai、uei、üe。按响度大的音素在复元音韵母中的位置来划分,可划分为前响复元音韵母、后响复元音韵母、中响复元音韵母三类。

(一)前响复元音韵母的发音特点

ai、ei、ao、ou这四个二合前响的复韵母,都由两个元音构成。发音时,前一个元音开口度大,声音响亮清晰;后一个元音开口度小,声音短促模糊,两个元音间过渡,趋向要清楚、准确,不得拐弯。

这四个复韵母,发音的共同特点是:发音时口腔由开到闭,舌位由低到高,声音由较响亮到较含混。

1、ai发音要领

ai由“前a”开始,舌尖顶下门齿背,一直不动,舌位逐渐上升(舌尖顶住下门齿背不动,舌面前部逐渐上升,口形渐闭),到接近i时止,动程宽,a响而长,i弱而短。a比通常单念时舌位偏前,发音较长、较响亮;末尾的i,舌位实际上不及单念时那样高,发音短而模糊。

ai、ei发音时要注意口形的开合,舌位的移动。

2、ei发音要领

由“前e”开始,舌位渐升,到接近i而止,动程很窄。e比通常单念时舌位要靠前得多,舌中央稍前的部位升至半高,发音响而长;末尾的i,舌位不及单念时那样高,发音弱而短。

3、ao发音要领

由“后a”开始,舌头一直后缩,舌位逐渐上升,唇形逐渐收敛,拢圆,到接近o时止,动程宽。a比通常单念时舌位偏后,发音响而长;末尾的o,舌位比单念时稍高,嘴唇要收敛得更拢一些,接近于u,发音短而模糊。

4、ou发音要领

由o音滑向u音。O的发音,嘴唇的收敛不及单念时那么拢,那么圆,发音较长,较响亮;末尾的u,比单念时舌位稍低,嘴唇收敛得不太紧,不太圆,发音短而模糊。

(二)后响复元音韵母的发音特点

ia、ie、ua、uo、üe这五个二合后响的复韵母,前一个元音开口度小,声音短促模糊;后一个元音开口度大,声音响亮、清晰,两个元音间过渡,趋向要清楚、明确。这一组发音的共同特点:口腔都由闭到开,舌位由高到低,声音由较含混到较响亮。

1、ia、ie发音要领

ia:由i音滑向a音。i和a的发音与单念时没有多大差别,只是i发音较为短暂,a发音较为响亮、清晰。

ie:由i音滑向ê, i和ê的发音与单念时无多大区别,只是i发音较为短暂,ê发音较为响亮、清晰。

2、ua的发音要领

由u开始,舌位渐降,趋向中央,到“中a”而止,动程宽。u紧而短,a响而长。

3、uo发音要领

由u开始,舌位渐降到o而止,动程很窄,u紧而短,o响而长。注意:发这个音一定要有动程,口由合而稍开,不要读的与o没有分别。

4、üe发音要领

由ü开始,舌位渐降,到ê而止,动程较窄。ü和ê的发音与单念时基本相同,ü紧而短,ê响而长。

(三)中响复元音韵母的发音特点

iao、iou、uai、uei。要掌握这几个复元音韵母的发音并不难,可以利用已学过的ai、ei、ao、ou这四个前响复元音韵母去掌握。先发一个较短暂的i,由i音滑向ao音,就成了iao;由i音滑向ou音,便成了iou;同样,先发一个较短暂的u,由u音滑向ai音,就成了uai;由u音滑向ei音,便成了uei。

iao、iou、uai、uei这四个三合中响复韵母,由三个元音构成,结构是:“韵头+韵腹+韵尾”,发音时,口由闭到开然后再闭,都有两个动程;中间元音最为响亮,前后两个元音则比较模糊。

1、iao发音要领

ao前面增加一段由i开始的发音动程。舌位活动先降后升,由前到后,呈大曲折形状,幅度大,曲折角度不大,i是紧而短的。

2、iou的发音要领

ou前增加一段由i开始的发音动程。舌位活动先降后升,由前到后呈小曲折形状,幅度不大,曲折角度大,i是紧而短的。

3、uai发音要领

ai前再增加一段由u舌位开始的发音动程,舌位活动先降后升,由后到前,呈大曲折形状,幅度大,曲折角度不大,u是紧而短的。

4、ei前增加一段由u舌位开始的发音动程,舌位活动先降后升,由后到前,呈小曲折形状,幅度不大,曲折角度大,u是紧而短的。

3、鼻韵母发音

鼻韵母是由母音加上一个鼻尾音构成的韵母。在普通话里,充当韵母尾时的鼻音只有两个,这就是n和ng。n是舌尖音,由舌尖抵住齿龈发出,用它构成鼻韵母有an、en、uan、uen、üan、ün、ian、in八个;ng是舌根音,由舌根抵软腭发出,用它构成的鼻韵母有ang、eng、uang、ueng、iang、ing、ong、iong八个。舌尖音n的发音部位在前,所以叫前鼻音;舌根鼻音ng的发音部位在后,所以叫后鼻音。

前鼻韵母口开得小,音色细窄;后鼻韵母口张得大,出气流畅,音色宽宏。

总的看,鼻韵母是一个整体,发音时由元音向鼻辅音滑动,鼻音色彩逐渐加浓,最后变成纯鼻音。发音特点是口腔造成阻碍,气流没有冲破口腔阻碍,全部通过鼻腔出来。

(一)前鼻韵母发音特点

an、en、ian、in、uan、uen、üan、ün发音特点是:都要从元音过渡到鼻辅音n,它们发音的特点是:韵腹元音的舌位偏前,发音时舌尖先下垂,再向上紧抵上齿龈,让气流全部从鼻腔送出。注意:发这组音收尾时,要将舌前缘收到上齿龈,不能收到两齿间,更不能突出于齿外。

1、an的发音要领

先发a,但舌位比单念时偏前,舌尖顶住下齿背,发完a后,舌面稍升,舌尖离下齿背直奔上门齿后的上牙床。同时软腭下垂,让气流从鼻腔流出,这样发出的音就是an。an的口形应是先开后合。

2、en的发音要领 先发e,但舌位比单念时偏前、偏低,舌面中央稍隆起,舌位在半高、半低之间,接着舌头前伸,抵向齿龈,同时软腭下垂,让气流从鼻腔流出,这时上下牙齿是闭拢的,由e到n,舌头位置移动不大。

3、in发音要领

先发i,舌尖下垂抵下门齿背,发完i,把舌尖猛然上翘,顶住上牙床,同时软腭下垂,让气流从鼻腔流出去,发鼻音n,上下齿始终合拢,口形不动,舌头的活动只是舌尖从下向上的一个翻转动作。特别注意舌头不可向后移动。

4、ün发音要领 先发ü,舌尖动作如in,只是唇形变化不同,ün是由ü收敛到n时再放,in是一直无变化。

5、ian发音要领

先发i,音很短暂;然后过渡到发an,但a音素的发音比单念an时舌位略高,开口度略小。

6、uan发音要领

在an前增加一段由u舌位开始的发音动程,动程幅度大,曲折角度不大。

7、uen发音要领

在en前再增加一段由u舌位开始的发音动程。发音时,舌抬高接近软腭,u发得较短,紧接着舌头前伸,抵上齿龈,软腭下降,气流从鼻腔流出,发出uen。

8、üan发音要领 先发ü,音很短暂;然后过渡到发an,但a的发音比单念an时舌位略高,开口度略小。

(二)后鼻韵母的发音特点

ang、eng、ong、iang、ing、iong、uang、ueng,韵母发音从元音过渡到鼻辅音ng。它们发音的特点是:韵腹元音的舌位一般偏后;发音时舌尖始终下垂,最后舌根紧触软腭,让气流完全从鼻腔送出。

1、ang、iang、uang发音要领

如果先发一个舌位靠后一点的a,紧跟着舌头往后缩,舌根抵向软腭,同时软腭下垂,让气流从鼻腔流出,这样发出来的音就是ang,口形由大开到微合。

如果ang前再增加一段由i舌位开始的发音动程,就变成iang了。ang前再增加一段由u舌位开始的发音动程,就变成uang了。

2、eng、ueng发音要领

发eng时,先发e,但舌位比单念时偏前、偏低,居于半高、半低之间,然后舌根上升,软腭下降,封闭口腔通路,发出鼻音ng。由始至终,口形微开。如果eng前再增加一段由u舌位开始的发音动程,就发成eng了。

3、ong、iong发音要领

发ong音时,先发o,但舌位比单念时稍高,嘴唇也收敛得较拢些,接受于u;然后舌根上升,软腭下垂,构成阻碍,过渡到发鼻音ng。口形外面先后的变化不明显,口形拢圆,先大些,后小些,主要是舌根、软腭的动作。

4、ing发音要领

要发好ing,先发i,然后舌头后退,不要降低。舌根上升,顶住软腭,口腔通路封闭,过渡到发鼻音ng。

后鼻音韵母.1、ang 发音时,ang中的a受到后鼻韵尾ng的影响,a处于比较后的位置,a为后低不圆唇元音。a的口腔开度大于单发的a。帮忙bānɡmánɡ 苍茫cānɡmánɡ 常常chánɡchánɡ 商场shānɡchǎnɡ

2、iang 是ang韵前加了一个轻短的i韵头结合而成。发音时,iang韵母的发音动程较宽。ang受到i的影响,a的唇形稍扁。两样liǎnɡyànɡ亮相liànɡxiànɡ 相像xiānɡxiànɡ 响亮xiǎnɡliànɡ

3、uang 是ang韵前加了一个轻短的u韵头结合而成。Uang韵母的发音动程较宽,受到u的影响,a的唇形较圆。狂妄kuánɡwànɡ 往往wánɡwǎnɡ 装潢zhuānɡhuánɡ 窗框chuānɡkuànɡ

声母与复韵母组成的音节 篇5

ɑi bɑi pɑi mɑi dɑi tɑi nɑi lɑi ɡɑi kɑi hɑi zhɑi chɑi shɑi zɑi cɑi sɑi wɑi ei bei pei mei fei dei nei lei ɡei kei hei zhei shei zei wei ui dui tui ɡui kui hui zhui chui shui rui zui cui sui ɑo bɑo pɑo mɑo dɑo tɑo nɑo lɑo ɡɑo kɑo hɑo rɑo zɑo cɑo sɑo yɑo zhɑo chɑo shɑo ou pou mou fou dou tou nou lou ɡou kou hou zhou chou shou rou zou cou sou you iu miu diu niu liu jiu qiu xiu ie bie pie mie die tie nie lie jie qie xie üe nüe lüe jue que xue yue

声母与前鼻韵母组成的音节

ɑn bɑn pɑn mɑn fɑn dɑn tɑn nɑn lɑn ɡɑn kɑn hɑn zhɑn chɑn shɑn rɑn zɑn cɑn sɑn yɑn wɑn en ben pen men fen den nen ɡen ken hen zhen chen shen ren zen cen sen wen in bin pin min nin lin jin qin xin yin un dun tun lun ɡun kun hun zhun chun shun zun cun sun run ün jun qun xun yun 声母与后鼻韵母组成音节

ɑnɡ

bɑnɡ pɡɑnɡ kzɑnɡ cenɡ

benɡ penɡenɡ kenzenɡ ceninɡ

binɡ pinqinɡ xinonɡ

donɡ tonzhonɡyonɡ

ɑnɡ mɑnɡ fɑnɡ dɑnɡ tɑnɡ nɑnɡ lɑnɡ ɑnɡ hɑnɡ zhɑnɡ chɑnɡ shɑnɡ rɑnɡ ɑnɡ sɑnɡ yɑnɡ wɑnɡ

ɡ menɡ fenɡ denɡ tenɡ nenɡ lenɡ ɡ henɡ zhenɡ chenɡ shenɡ renɡ ɡ senɡ wenɡ

ɡ minɡ dinɡ tinɡ ninɡ linɡ jinɡ ɡ yinɡ

汉语拼音声母韵母全表 篇6

a o e i u ü 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er an en in un ün ang eng ing ong

①单韵母: a o e i u ü

②复韵母:ai ei ui ao ou iu ie ③前鼻韵母:an en in un ün ④后鼻韵母:ang eng ing ong

二、声母表

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平舌音: z c s(以他们开头的都是平舌音)翘舌音:zhi chi shi ri

三、整体认读音节

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uan yin yun ying

汉语拼音声母部分教案 篇7

3、b p m f 教学目标

1、学会b、p、m、f 4个声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能正确书写。

2、学习声母与单韵母拼成音节的拼音方法。

3、认识三个生字,正确读词。教学重难点

1、区别两个声母的认读和书写。

2、练习带调认读音节。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复习

1、“开火车”认读6个单韵母。

2、指名抽读带调的单韵母。

3、听音抽取自制的小卡片。

二、导入新课

三、学习声母b、p、m、f

(一)学习声母b

1、出示挂图第一幅问:图上画着谁?她在干什么?

2、出示声母卡片b,告诉学生读音。

4、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5、启发记忆字形。

6、指导书写。

(1)出示字母卡片,让学生观察它在四线格中的位置。(2)指导书写。(二)学习声母p

1、出示挂图问 :图上画着谁?他在干什么?

2、出示声母卡片,告诉学生读音。

3、老师领读,学生跟读。

4、区别b和p的发音

(1)老师示范,启发学生注意:老师发b的音时纸会怎样?发p的音时纸会怎样?

(2)学生自己练习发音。

5、启发学生记忆字形。

6、指导书写。(三)学习声母m、f。方法同上

四、巩固练习

1、抽读四个声母卡片。

2、猜字母游戏。

3、读顺口溜。

五、指导书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抽读四个声母卡片和六个单韵母卡片。

2、听音抽取卡片。

3、抽读带调的单韵母卡片。

二、导入新课

1、出示课文中拼音方法图。问:小朋友在干什么? 老师示范发音

2、出示b-a-ba。老师领读,学生跟读。

3、教ba的四个声调。

(1)出示带调的四个音节和四幅插图,学生试读,老师正音。(2)拼读看图说词。

4、出示音节,训练拼读。

b-a

p-a

m-a

f-a b-o

p-o

m-o

f-o b-i

p-i

m-i b-u

p-u

m-u

f-u

四、指导读书

1、学生自读一遍课文,老师巡回检查指导。

2、老师领读,学生跟读。

3、全班齐读。

二、识字教学

1、看图拼读音节,同桌互相检查。

2、看图说话:图上画着哪些人?他们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同桌互相说

3、指名个别说,老师随机出示生字卡片。

4、认读生字。

5、指导读词。(重点指导叠词的第二个字音---读轻声)

三、布置作业

4、d t n l 教学目标

1、学会d、t、n、l4个声母,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正确书写。

2、学会d、t、n、l与单韵母拼成音节的拼音方法及带调拼读音节。

3、认识5个生字,会读儿歌。教学重难点

1、学会d、t、n、l4个声母的读音,记住字形,会正确书写。

2、分辨b和d、n和m的音和形。

3、区分n和l的发音要领。

4、能拼读带调音节。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一、复习

1、抽读b、p、m、f四个声母。

2、听音抽取卡片b和p,说说记忆方法。

3、抽读全部单韵母,重点复习“e”的发音。

二、学习声母d、t、n、l

(一)学习声母d

1、出示第一幅图片问:图上画的是什么?鼓的声音听过吗?它的声音是什么样的?谁来试试?

2、出示声母卡片,生试读,师正音。

3、启发记忆字形。

4、知道书写。

(二)学习声母t、n、l 方法同上。

(三)比较n和l发音的不同。

n带有鼻音,发音时气流从鼻腔出来。

l没有鼻音,发音时气流从舌头两边出来。练习:

1、听音抽取卡片n和l。

2、体验n和l的发音。

三、巩固练习。

1、看图认读字母。

2、抽读卡片认读字母。

3、听音找字母,找到鼻音的字母读一读。

4、猜字游戏。

5、读记顺口溜。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复习字母:b p d t m f a

2、拼读音节:dì di、mü ma、bà ba

(二)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又要认识两位新朋友,出示课题。看谁学得又好又正确。

(三)教学声母n。

1、猜谜引入:两个门洞是什么字母?齐复习,两个门洞m m m。今天我们要学一个门洞的n,板书n。

2、教学n的发音,认清形。

(1)谁能看图,自己编一个顺口溜?(一个门洞n n n,一扇小门n n n,像只小凳n n n,倒放茶杯n n n。)

(2)教师范读、领读、齐读、轻读、正音。

3、教学n和á的拼音。

板书:n---á---ná,请同学自己试着拼读。(指名读)声母n,韵母á,直呼ná。进行na的四声练习。

4、指导书写。

(四)做课中操。

(五)教学声母l。

1、看图,说话引出l:图上画着谁,他在干什么?(一个小朋友拿着小棒在赶猪,乐得哈哈笑。)“乐”的声母就是“l”。板书:l

2、读准音,认清形。

(1)范读,讲解读n时,鼻翼两侧微微振动,而发l时,没有这种感觉。(开火车练习)

(2)记忆字形:一根小棒l l l。

(3)教学l和í的拼音。

板书:l---lí---lí(指名拼读,集体拼读,开火车练习四声。)

(4)指导书写:在四线格的三楼的四分之三处起笔,往下写到第三条线为止。

(六)复习巩固。

1、猜字母游戏:小马蹄印是什么声母?伞柄朝下是什么声母?一个门洞是什么声母?一根小棒是什么声母?

2、找朋友游戏。

教师:我请x x找朋友。(全体学生有节奏地拍手)

学生:我来找个好朋友。(边说边上台)

教师:声母d,d d d。

一学生:d是我的好朋友。(取出d的卡片)

众学生:对对对!d是我们的好朋友。(如错)错错错!请你仔细找朋友。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猜字母游戏。

2、卡片认读声母。

(二)巩固d t n l的字形。

1、比较区分:b—d、f—t、m—n、b—p(1)请同学看看b和d有什么不同?

(2)编故事猜谜语区别。(伞柄朝下t t t,伞柄朝上f f f)

(3)区别m—n,想想这两个声母的儿歌,n和m有什么不同?(两个门洞m m m,一个门洞n n n)

2、做找朋友的游戏。

(三)拼音练习。

1、开火车拼读音节。

2、出示卡片:dà mǐ、tǔ dì、mǎ、tù 注意这就是词语,词语单独一个意思。读词语要连读。(范读、领读、开火车。)

(四)看图拼音节,认生字。

1、看图说话,图上画了什么?你能看图说几句话吗?

2、出示带拼音的词语:大米、土地、马、兔,根据拼音读一读。

3、这些生字你认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不认识的,你有什么好办法能把它们记住?

4、扩词练习,谁能给这些生字找找朋友?

5、谁能用上这些词语来说一句话?

(五)拼读儿歌。

1、出示儿歌《轻轻地》,请学生自己拼读,你读懂了什么?

2、你会拼读哪些音节,做做小老师带着大家读一读。

3、教师带读红色的音节。(范读、指名读、开小火车、齐读)

4、在老师的指导下试读儿歌,说说儿歌讲了什么?

(六)巩固练习。

1、拼读音节。

2、跟录音读课文。

(七)总结课文。

复习1 教学目标

1、掌握所学的6个单韵母和10个声母。

2、比较并抄写形近的声韵母。

3、能够看图说话,拼读音节。

4、认识事物,把音节和图正确地连接起来。

5、能认读本单元所学的生字和词语。教学重难点

1、辨析字形容易混淆的声韵母。

2、巩固拼音方法。教学准备

带调的6个单韵母和学过的10个声母的字母卡片;事物图片;生字、词语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第一题:我会读。

1、打乱顺序认读6个单韵母和10个声母卡片,看谁读得又快又准。(集体读)

2、按顺序连读6个单韵母和10个声母,区分字母不同的发音方法

(二)第二题:我会写。

1、出示:b---d f---t n---m u---û

先集体认读,再说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可用顺口区别。

2、对比抄写,边抄写边小声念字母。

3、游戏:给声母找朋友

第二课时

(一)第三题:看看读读。

1、看看图上画着哪些东西,你认识吗?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音节:lǎ ba、mù tī、yī fu、pù bù、2、你能用上这些词语来说一句话吗?

3、读音节。(指名读、开小火车、齐读)

(二)第四题:我会连。

1、看看图上画着哪几种动物?

2、拼读音节,指一指音节所说的动物在哪里?

3、画线把动物和相应的音节连起来。

(三)第五题:我会认。

1、打乱顺序,卡片认读生字、词语:大、土、米、我、马、地、爸爸、妈妈。(指名读、开火车、齐读)

2、给生字扩词,看谁找的朋友多。造句,用上词语说一句话。

3、游戏:找朋友。

把生字卡片发给学生,教师或请学生来组词,说出一个词语时,拿着词语中所带的生字卡片的小朋友上台来,并拿着卡片领着同学读,如:“大,大家的大”。

5、g k h 教学目标

1、学会g、k、h3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读准g、k、h与单韵母相拼的音节。

3、初步掌握三拼连读的拼音方法。

4、认识5个生字,会读儿歌。教学重难点

g、k、h的发音及三拼音的拼音方法。教学准备

1配合学习g、k、h发音的录音带;g、k、h的字母卡片;画有四线格的小黑板。

2本课的生字、生词卡片。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复习单韵母和学过的声母

(二)学习声母g

1、看图,.教学声母g。

(1)指导看图。提问:图上画的什么?谁能给小朋友讲一讲鸽子。(2)出示声母g。谁认识?请读对的同学当老师示范发音,让学生模仿、感悟,体会发音要领。(3)指名试读

2、学生练习发音,体会发音要领。

3、利用图上的橄榄枝学习g的形。还可以用“9字带钩就是g”来记忆g的形。

4、教顺口溜:9字弯钩g、g、g。

比较读g—e、g,让学生进行感知比较,进一步掌握g的发音要领。(三)练习拼音

1、复习拼音方法。

2、让学生试着拼读:g—a、g—e、g—u。

3、指名拼读音节。

4、范写g,学生书空练写。(四)学习声母k。

1、出示图画。老师领唱:小小蝌蚪水里游,黑身子,长尾巴,变成青蛙叫呱呱。

边说边板书k,你们看一群小蝌蚪碰在水草上。告诉学生:“k”读“蝌”音要轻、短。

2、指名试读。

3、领读、齐读、指名读。

4、告诉学生:k的发音部位与g同,但要吐气。用薄纸放嘴边比较读g、k。

5、“开火车”读k。

6、比较k—e,k的读音。

7、提问:你怎样记住k的形。

教顺口溜:蝌蚪叮草k、k、k。或一挺机枪k、k、k。

8、范写k,学生书空练写。

9、让学生试着拼读:k—a、k—e、k—u。(五)教学声母h。观察图画,说明图意。

1、试读h音。

2、示范发音、领读、齐读。

3、比较读k—he、说一说它们的不同。(k是声母,读音轻、短,he是音节,声音响亮。)

4、比较读k、h,让学生体会气流的强弱。

用手掌对着嘴试验气流强弱:发g时感觉不到气流冲出;发k时有气流冲出;发h时虽有气流冲出,但气流比发k时的气流弱。

5、教顺口溜:一张椅子h、h、h。

6、范写h,学生书空练写。

7、让学生试着拼读:h—a、h—e、h—u。(六)指导学生在四线格中书写g、k、h

讲清g、k、h的笔画笔顺及其在四线格中所占的位置。笔画名称:“”叫竖左弯;“”叫左斜右斜。(七)总结本课学习情况,表扬学习好的同学。

第二课时

一、复习g、k、h的音、形

二、教学三拼连读法。

1、看图,右边画着西瓜,“瓜”的音节是guü,guü是怎样拼出来的?它和我们前面学的声母和韵母相拼的音节有什么不同?

2、再看图示,g是声母,u叫介母,a是韵母,小女孩猛推g、u、ü三个卡片,提示把三个字母快速连读,拼成音节guü。

3、教师示范拼读。(声母g读得轻短些,介母u要快读,韵母ü读得响亮些)

4、教儿歌:声轻介快韵母响,三音连读很顺当。

5、练习拼读三拼音节。

带调音节练习,还可以和两拼音节对比练习,帮助学生学会三拼连读的方法。

三、读儿歌,读词认字

1、带调拼读红色的音节,重点巩固三拼连读的拼音方法;

2、读谜语,猜一猜,能说出为什么是“手”;

3、联系“能写会算还会画”看图读词,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和轻声;

4、认读五个生字,注意区别画—花、个—哥每组字的声调。

四、扩展活动

1、拼读三拼音节,说说它们是什么。

huü(花)guō(锅)huǒ(火)

2、读一读,比一比每组的音节有什么不同。

gü—guükü—kuühü—huü

gū—guōhú—huïkù—kuî

3、读一读,连一连。

huü huà gý gâ

哥 个

6、j q x 教学目标

1、学会j q x三个声母,读准音,记清形,正确书写。

2、初步掌握j q x和û相拼时,û上两点省写的规则。

3、学会j q x与单韵母拼读音节及带调拼读音节,准确拼读j q x开头的三拼音节。

4、能够自己拼读儿歌,做到词语连读。

5、认识“下、洗、衣、服、鸡”5个生字,并能在一定的语境中使用。

6、会读、会认、会用词语:下棋、洗衣服、搭积木 教学重点

能够使学生掌握j q x和û相拼的省略规则,并且明确j q x与u不能相拼。教学难点

能够使学生掌握j q x和û相拼的省略规则,使学生能够区分p—q的字形。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复习引入。

1、认读6个韵母。比较u和û的区别。声母b-----d p------g 顺口溜念。

2、我们已经学了几个声母了?认读声母,哪几个声母读的时候要送气?(p t k)

(二)引出新课,提出要求。

(三)教学声母j q x。

1、教学声母j。

(1)说:图上画着谁在干什么?(一只鸡伸长脖子去啄头顶上的蝴蝶。)我们把“母鸡”的“鸡”读得轻一点,短一点就是声母j。板书:j(2)听:教师示范,学生边听边看。(3)读:学生试读,齐读,开火车读。

(4)记:看看j像什么?(像一只伸长脖子的母鸡,上面的就像母鸡头上的蝴蝶。)

教顺口溜:鸡吃小虫j j j,竖弯加点j j j。(边念顺口溜,边书空j的笔顺。)

2、教学声母q。

(1)看图说话:图上画了什么?气球的“气”改成第一声,读得轻短一些,就是声母q。

(2)听老师读j和q,有什么不同?(q要用力,是送气的。)教师领读、指名读、j—q对比读。

(3)q像什么?教顺口溜:气球拖线q q q,左上半圆q q q,像个9字q q q。

3、教学声母x。

(1)看图说话:图上画着什么?(2)教师领读,学生模仿。(3)你能用什么方法来记住它?

(四)教学声母j q x与i的拼音。

1、出示j q x与i的拼音,学生自由拼读。

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对比读:j—ji q—qi x—xi,说说有什么不同?(j q x是声母,读得轻又短,ji qi xi是音节,读得响而长些。)

(五)教学j q x和û的拼音。

1、自由拼读:n—û→nû j—û→ju l—û→lû q—û→qu x—û→xu

读一读,想一想,这些音节有什么不同?

2、指名拼读,谁能说说û有什么不同?(n、l和û相拼时û不变,j、q、x与û相拼时,û上两点不见了。)

用儿歌来记住û上两点省略的规则:小û小û有礼貌,见了j、q、x就脱帽。

3、ju、qu、xu带调认读。

(六)巩固练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做找朋友的游戏:拼读音节,复习两点省略的规则。

2、读音节,口头组词。

(二)学习j q x与介母的i三拼音。

1、出示:guü kuü huü 拼一拼,这些是什么音节?(三拼音)中间的u叫什么?(介母)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三拼练读,一是快,二是连。)

读音节:guo kuo huo

2、j q x只和单韵母i û做朋友,但它们也很想和a交朋友,可不认识,怎么办呢?i弟弟说:我来做个介绍人吧。

出示:j q x—i—a→,这个i在这里就做介母,这样就成了三拼音,谁会拼读?(指名读、齐读)

3、拼读三拼音。

(三)拼读儿歌。

1、出示儿歌《在一起》,请学生自己试着拼读,你读懂了什么?

2、你会拼读哪些音节,做做小老师带着大家读一读。

3、教师带读红色的音节。(范读、指名读、开小火车、齐读)

4、在老师的指导下试读儿歌。(以词语为单位,做到词语连读)

(四)看图拼读音节,认生字。

1、练读学过的带调音节。

2、看插图,图上画着什么?你能看图说几句话吗?

3、拼拼读读图上的音节。(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4、出示带拼音的词语:下棋、洗衣服、搭积木,根据拼音读一读。

5、出示生字:下、洗、衣、服、鸡。这些生字你认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不认识的,你有什么好办法能把它们记住?

6、扩词练习,谁能给这些生字找找朋友?

7、谁能用上这些词语来说一句话?

(五)巩固练习。

1、拼读音节。

2、跟录音读课文。

(六)小结。

学了这一课,我们又学会了3个声母,会拼读j、q、x和单韵母i、û的拼音,还知道小û见了j、q、x,两点去掉还念û。

7、z c s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书写声母z、c、s。

2、能正确认读整体认读音节zi、ci、si及其四声。

3、能正确拼读z、c、s与其他韵母组成的音节。

4、能熟练地拼读儿歌,并正确认读”做、过、了、不、乐”5个生字。教学重难点

1、学会z、c、s的音形,会正确书写。

2、记住整体认读音节。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复习旧知

认读韵母a o e i u及其四声。

(二)学习新课教学“zi”

(1)出示图片,小姑娘在干什么?(小姑娘在黑板上写字。)

(2)用粉笔写的字叫(生:粉笔字)。用钢笔写的字叫(生:钢笔字)。用铅笔写的字叫(生:铅笔字)。用毛笔写的字叫(生:毛笔字)。你会写哪种字?(3)字的拼音就是”zì”(出示)试读,引导观察形:像小姑娘写的字,加上ì。去掉小帽子,谁会读?(正音)

(4)练读四声。

(5)儿歌巩固:老鼠出洞,zī zī zī。我爱紫色,zǐ zǐ zǐ。我会写字,zì zì zì。教学“ci”

(1)出示图片,图上画的是什么动物?(小刺猬)

(2)为什么叫它刺猬?(身上有刺)

(3)还有哪些动物身上也有刺?(豪猪„„)植物呢?(茄子、黄瓜、月季、玫瑰„„)

(4)刺的拼音就是”cì”,引导记形。去声调认读”ci”,正音。

(5)练读四声。教学“si”

(1)出示图,蚕宝宝在干什么?(吐丝)

(2)谁还能给丝组个词?(头发丝、钢丝、铁丝、萝卜丝„„)

(3)丝的拼音就是”sī”,引导记形。去声调认读”si”,正音。

(4)练读四声。

(三)巩固练习

快速认读整体认读音节:zi、ci、si。

(四)比较认读

出示zi—z ci—c si—s

师带读。说说每对拼音有什么相同、不同的地方?打乱顺序认读。

(五)书写练习师范写,生书空。(强调z、c、s都是小个子,都住在二楼,都是一笔写成的。)生在书上临摹,速度快的在范字旁可多写几个。教师提醒学生写字要注意保持正确姿势。

3、交流展览。

第二课时

(一)猜谜巩固

猜谜:像个2字、半个8字、半个圆圈(打3个声母)。组内(举拼音卡片)比赛

(二)复习认读

卡片认读zi、ci、si、z、c、s。

(三)拼读练习

出示:za ze zu

(1)学生试读。

(2)指名拼读。

(3)小老师领读。

(4)各种方式练读。同样方法学习ca ce cu sa se su。比较认读:za—ca—sa ze—ce—se zu—cu—su

三拼音练习出示”zuo cuo suo”。

(1)回忆三拼音的拼法:可先把后面两个音拼起来,再和声母相拼。或快速连读三个音进行拼读。

(2)学生试读。

(3)小老师领读。

(4)各种形式巩固读。

(四)巩固练习

出示图:

(1)请学生仔细观察图,小组合作并将带有拼音的卡片贴到适当的位置。bà bà:(tuō dì)mü mü:(cü bō li)xiǎo míng:(zuî hâ kǎ)

(2)集体拼读。

出示儿歌

(1)自己试着拼读,将有困难的拼音用铅笔在书上做上记号。

(2)小组互相请教不会读的拼音。如仍有困难可写到黑板上。

(3)共同解决黑板上的拼音,并各种形式进行拼读训练。

(4)小组成员再次合作,用喜欢的方式练读儿歌,也可背出来。

(5)汇报表演。

(6)齐读儿歌。

(7)出示生字:做过了不乐

(8)回想它们读什么,想不起来的的可以去找找它们的拼音。

(生可能会提出:”了”和”一”有不同的发音,教师随机渗透多音字教育,但不强求人人掌握。)(9)认读生字。

8、zh ch sh r 教学目标

1、学会zh ch sh r四个声母,读准音,记清形,正确书写。

2、能准确拼读zh ch sh r和带调韵母拼成的音节。

3、学会zhi chi shi ri四个整体认读音节。

4、能够自己拼读儿歌,做到词语连读。

5、认识“出、读、书、骑、车、的、话”7个生字,并能在一定的语境中使用。

6、会读、会认、会用词语:竹子、日出、骑车、读书 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够掌握zh ch sh r四个声母,以及四个整体认读音节。使学生能够初步连起来说一句话。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够初步连起来说一句话。r的发音比较难掌握。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卡片认读:z c s这三个字母叫什么?zi ci si呢?发音时要注意什么?(发音时,舌头是伸直的,舌尖抵住上齿背后。)

2、拼读音节:板画苹果树,在苹果上分别填上zá cì sǎ sī sū zã cù zǔ cü等音节,做摘果子游戏。

(二)明确教学目标。

今天继续学习四个声母和四个整体认读音节。发音时要把舌头轻轻翘起来,看谁最先学会。(教师手心向上,指尖稍稍翘起。)

(三)教学zh ch sh r四个声母,及其相对应的整体认读音节。

1、教学zh和zhi。

(1)看插图说话引出zh:谁坐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听话说话)

织毛衣的“织”读得轻又短就是声母zh。板书zh(2)教师范读,讲解要领:舌尖平伸,抵在上齿背后,我们叫它“平舌音”。今天学的声母发音方法与它们不同,要把舌尖翘起来,我们叫它“翘舌音”。

(3)z—zh对比读,zh比平舌音的z多了什么?“h”在这儿不念h,也不能和前面的z分开,z和h在一起表示读时要把舌头轻轻翘起来。

(4)声母zh读得轻短些,整体认读音节zhi要读得响亮些、长些。zh—zhi对比读。

2、从扶到放,学习声母ch sh和整体认读音节chi shi。

(1)出示插图:图上画着谁?他在干什么?

(2)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h这把椅子在翘舌音中表示发音时要把舌尖轻轻翘起来,顶住硬腭前部,请大家准备好,把舌尖轻轻翘起来,读ch。(示范发音,发ch时是要送气的。)

(3)怎么记住ch的字形呢?(c加椅子ch ch ch)

(4)谁会念s后面有翘舌音标志h的声母(指sh)?

(5)出示插图:小狮子站在什么地方?“狮”的声母就是sh。开火车读准sh音。

(6)出示整体认读音节zhi,指名读。出示:zhi chi shi,想一想后面两个应该怎么读?(读得又响又长。)

(7)对比读:zh—zhi ch—chi sh—shi

3、教学r和ri。

(1)出示插图:图上画着什么?小苗为什么会发芽?(小苗在太阳的照耀下,发出了嫩叶。)太阳照耀大地,太阳用一个字说是→日,日读成第一声,再轻短一些,就是声母r,板书r。

(2)教师示范读、领读、齐读、开火车读。

(3)怎样记住r,教顺口溜:一轮红日r r r,小苗发芽r r r。

(4)r—ri对比读。

(四)指导书写,并书空。

声母zh ch sh是两个字母组成的,书写时要靠拢。

(五)练习zhi chi shi ri的四声,并带着词语读。

(六)巩固练习。

(七)小结。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认读卡片。

(1)z c s zh ch sh r,挑出翘舌音读一读。

(2)zhi chi shi ri读一读,这些都叫什么?

2、用活动卡片直呼音节。

(二)教学zh ch sh r和带调韵母拼成的音节。

1、出示书上的音节,加上声调请学生自由拼读。(指名读,开火车,齐读)谁能给这些音节加上声调,并且组组词。

2、板画太阳和小苗苗,在其上填写音节。(自己读读,指名读)

(三)看图拼读音节。

1、看插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的情景?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你能看图说几句话吗?

2、拼拼读读图上的音节。(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3、出示带拼音的词语:竹子、日出、骑车、读书,根据拼音读一读。

4、谁能用上这些词语来说一句话?

(四)拼读儿歌。

1、出示儿歌《欢迎台湾小朋友》,请学生自己试着拼读,你读懂了什么?

2、你会拼读哪些音节,做做小老师带着大家读一读。

3、教师带读红色的音节。(范读、指名读、开小火车、齐读)

4、在老师的指导下试读儿歌。(以词语为单位,做到词语连读)

5、有感情地朗读儿歌,问:如果让你来欢迎台湾小朋友,你会怎么做?

6、课后能够背诵儿歌。

(五)认生字。

1、卡片抽读认过的生字。

2、出示生字:出、读、书、骑、车、的、话。这些生字你认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不认识的,你有什么好办法能把它们记住?

3、扩词练习,谁能给这些生字找找朋友?

(六)巩固练习。

跟录音读课文,试着背诵儿歌。

(七)小结。

复习2 教学目标

1、按声母的顺序连线组成动物图形,通过有趣的练习形式复习声母。

2、运用事物摆字母的字形。

3、了解同学的姓,能够拼读姓,明确声母是什么。

4、拼读音节,区分平、翘舌音和音、形相近的声母,进一步练习拼音。

5、拼读音节,并将同一类的事物连起来。

6、能够认读所学的生字,并能给生字组词。教学重难点

1、复习学过的声韵母。

2、复习学过的字。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第一题:我会连。

1、卡片认读23个声母。

2、讲清方法:从声母b开始,按顺序连线,学生用铅笔试连。

3、问:你是怎么连的?(什么字母和什么字母相连)

4、连成了什么动物图形。(同桌互相检查,教师巡查。)

(二)第二题:我会摆。

1、看图,猜猜图上摆出的是什么字母?

2、你能学着他的样子,摆摆我们已经学过的字母吗?(鼓励发挥想象)

3、读一读摆出的字母,可背顺口溜。

(三)第三题:我会想。

1、你叫什么名字?你知道同学们的名字吗?

2、师:每个人的名字都由姓和名两部分组成,在名字前面的是姓,一般都是一个字,如:„„,但也有两个字的姓,如:„„。跟在姓后面的就是你的名,如:„„。

3、你能说说自己的姓和名吗?同学的呢?

4、认读声母:g k h j q x zh ch sh,看看哪些同学的姓里有这些字母。

5、游戏,老师报同学的名字,大家立即说出姓的声母。

第二课时

(一)第四题:我会读。

1、以组为单位出示音节,指名读。

2、说说每组音节有什么区别?读和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领读、带读、开火车读、齐读音节。

(二)第五题:读读连连。

1、自由拼读音、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教师正音,强调没有标声调的,读轻声,要读得又轻又短。

2、看看书上连线的一组词语,为什么把它们连在一起?

3、学生试着自己连接剩下的词语,并说说理由,教师校对。

4、说话练习:我把bō luï和yü lí连在一起,因为它们都属于水果。

(三)第六题:我会认。

1、做摘苹果游戏:一张贴有生字的苹果树插图,请学生认认这些生字,会念的大声念出来,并把这个带生字的苹果送给学生。

2、领读、带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生字。

上一篇:学术研讨会心得体会下一篇:祖国在我心中主题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