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

2025-01-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精选8篇)

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 篇1

知识与技能:

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含义、内容。增强学生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理解,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及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在明确讲述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涵义、内容和作用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提供几个典型的相关案例,由学生进行个案分析,加深对以上内容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珍惜和运用自己的合法权益,增强学生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

教学建议

重点、难点与疑点分析

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要求是本框的教学重点。因为本框集中介绍的是社会、学校对未成年人保护的责任,使学生明确相关的法律内容,以达到依法保护自己合法权益和依法约束自己行为的目的,因此将“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要求”确定为本框的教学重点。

教法建议

本框着重阐述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涵义及其基本内容。

社会保护:

在讲“社会保护的重要意义”时,教师可以针对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以列举法进行讲授。

关于“未成年人保护法对社会保护的基本要求”,教师可以采取让学生列举一些他们的所见所闻或亲身感受,并要求学生加以讨论、评价,老师再概括归纳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同时也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

司法保护:

教材对未成年人保护法关于司法保护的基本要求进行了阐述。对前三方面的基本要求,教师利用教材或者自己收集的资料稍作讲解即可,因为它主要是对有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而言,其他的广大未成年学生只要一般了解就行了。对于第四方面的基本要求,教师要结合具体案例来分析、讲解,因为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将教材内容具体化和形象化,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与记忆。

教学设计示例

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 篇2

公正和效率是21世纪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主题, 现代的审判工作无论在审判体制的安排上还是在审判程序的设计上, 都以公正和效率原则为指导, 努力实现对案件的有效处理和公正判决。

公正包含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 审判程序公正是指审判程序的法律正当性, 包括合法性与合理性。实体公正是指结果的正当性, 使权利享有者的权利得到法律的维护。效率原则是指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 在诉讼法上指的是案件得以迅捷的解决。法谚有云“迟来的正义是非正义”, 如果不遵循效率原则, 一个案子一拖再拖, 虽然最后得到了公正的判决, 当事人却失去了更多利益或者结果不再有意义, 那么权利最后还是没有得到法律的保障, 这与司法的目的相悖。

2 现行的知识产权案件的司法管辖制度不符合司法公正原则的要求

我国现行的法律制度对知识产权案件的管辖是民事、刑事和行政案件的分庭管辖, 三大诉讼法对知识产权案件在管辖制度的设计不同, 缺乏协调性, 从而在理论和实践中产生了一些不公正的现象。

现行的知识产权案件管辖制度。知识产权民事案件管辖制度。最高院的《民诉意见》第2条规定专利纠纷的第一审案件, 由最高院确定的中级人民法院管辖。最高院《关于审理专利纠纷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规定》中规定, 专利纠纷的第一审案件由省级人民政府所在地的中院和最高院指定的中院管辖。对于著作权纠纷, 最高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 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一审由中院管辖。对于商标权, 最高院《关于审理商标案件有关管辖和法律适用问题的解释》中规定, 商标权民事纠纷案件一审由中院管辖, 各高院根据本辖区的实际情况, 可以在较大的城市确定1-2个基层人民法院受理第一审商标权民事纠纷案件。根据以上司法解释的规定, 对于知识产权民事纠纷的第一审案件, 是以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为原则的。

知识产权刑事管辖制度。按照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 刑事案件以基层法院管辖为原则, 在《刑事诉讼法》第20条规定只有犯罪主体为外国人时, 中级人民法院才管辖知识产权案件一审, 这样以来涉及知识产权的刑事案件的一审几乎全由基层人民法院来审理。

知识产权行政案件管辖制度。按照我国现行《行政诉讼法》的规定, 知识产权行政案件也是以基层人民法院管辖为原则的。《行政诉讼法》第14条规定, 确定发明专利权的案件, 海关处理的案件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一审案件。依照该规定, 基层法院对涉及知识产权的行政案件具有广泛的管辖权。

3 我国现行知识产权案件管辖制度不合理, 不符合公正原则的要求

3.1 三种案件审级规定的不同带来的不合理

按照相关法律的规定, 涉及知识产权的民事案件主要由中级人民法院审理, 而知识产权刑事案件以基层法院审理为原则, 涉及知识产权的行政案件也主要是基层法院来管辖。这种没有合理理由而差别对待的审级安排是缺乏合理性的, “已经造成了没有知识产权民事案件管辖权的基层人民法院, 可以受理知识产权刑事案件的不正常现象。”

刑事案件往往涉及到对他人人身权利的剥夺, 是对人的较为严格的处罚, 本应比民事案件受到更高的至少不低于民事案件的法律对待, 而现实中知识产权刑事案件的审判级别低于民事案件的制度安排, 对知识产权刑事案件的当事人来说是极不公正的。

3.2 基层法院对复杂的知识产权案件进行管辖本身就不合公正原则

知识产权案件多具有专业性和复杂性, 知识产权案件中无论对案件事实的认定还是对法律的适用, 都对法官有着很高的要求, 因此基层人民法院对知识产权案件的审判能力值得怀疑。

4 知识产权无效的处理制度不合效率原则

4.1 知识产权与其他权利相比, 更加注重效率原则

知识产权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私权, 知识产权制度在赋予创造者排他性的专有权的同时, 也规定了这种排他性的专有权的权利享有期限。因此在知识产权的保护上, 效率显得格外重要, 只有及时的给予保护, 打击侵权者, 权利人之权利才能在有效期内得到充分保护。

4.2 知识产权无效的处理体制严重有悖效率原则的要求

在知识产权侵权案件中, 侵权人多会提出知识产权无效作为抗辩。人民法院无认定知识产权是否有效的权力, 此种认定权力是由行政机关来行使的, 包括商标评审委员会和专利复审委员会等。在侵权人提出知识产权无效抗辩的情形下, 人民法院只能中止审理, 等待行政机关的认定结果。行政机关做出认定后, 当事人还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经过一审二审, 反过来再有原人民法院回复审理, 这样一件知识产权案件有可能一拖就是4-5年或更长的时间, 严重违背了效率原则的要求, 增加了当事人的诉累, 权利得不到保障。

5 以公正和效率原则为指导, 重构我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体制

5.1 以公正原则为指导, 重构知识产权案件管辖体制

有以上的分析可知, 现行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体制有违公正原则, 主要表现在审判管辖体制, 级别管辖的不合理以及民、刑和行政案件级别管辖的不统一。因此重新构造知识产权案件的级别管辖体制, 统一三类案件的管辖级别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收回基层法院对知识产权一审案件的管辖权, 统一由中级人民法院受理。知识产权案件无论是事实认定还是法律适用都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复杂性, 非任何法官都能胜任, 因此有必要统一由中级人民法院受理。

在保持体制稳定上做到民刑与行政案件管辖的协调统一, 不必设立专门法院、法庭统一管辖知识产权一审案件, 否则会浪费我国的司法资源, 而且做到民刑与行政案件管辖的协调统一也不是难事。

5.2 以效率原则为指导, 重构知识产权无效案件的处理体制

知识产权中的不效率主要发生在知识产权无效案件中, 行政机关和人民法院的相互处理机制, 使得一个案件久拖不决, 增加了当事人的诉累, 解决此种难题有两种可行的途径。一为由人民法院来认定知识产权的效力, 一为赋予行政机关主要是商标评审委员会和专利复审委员会准司法地位。

由人民法院来认定知识产权的效力。“要克服知识产权无效程序体制的弊端, 必须从根本上废除知识产权无效先经行政复审或撤销程序, 重新设计出能实现公平和效益价值目标的知识产权无效程序, 其基本思路是由法院直接审理知识产权无效案件。”然而此种解决途径对法官的要求过高, 法官毕竟不是其他学科的专业人士, 因此在此种制度上应当引进专家陪审团或将认定工作交给专门的认定机构。

赋予行政机关准司法地位。这是借鉴美国的做法, 赋予商标评审委员会和专利复审委员会以准司法地位。当事人不服其决定可直接提起上诉而非现行制度下提起行政诉讼。在上诉审中, 应当由高级人民法院来审理, 若建立了与高院级别相同的中国统一的知识产权上诉法院, 则由上诉法院来受理此种上诉, 以保障当事人的诉权。这种途径不仅充分利用了行政机关的专业强项, 而且赋予了法院对知识产权无效的最终认定权, 能有效解决知识产权无效诉讼中存在的违背效率原则问题。

摘要:公正和效率是现代司法的基本原则, 我国现行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体制存在着有违这两项基本原则的现象, 主要表现在审判管辖体制和知识产权无效处理制度中。针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 以公正和效率原则为指导, 重构现行司法保护体制, 是我国积极履行TRIPS义务的体现, 也有利于我国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 达到鼓励创造的目的。

关键词:公正,效率,知识产权,司法保护

参考文献

[1]赵静.知识产权审判组织及审判运行模式的建制[J].知识产权.2003, (3) .

人权保护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篇3

关键词:和谐社会;构建;人权;人权保护

一、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价值追求决定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

所谓人权是指人享有和应该享有的尊严、价值和权利、自由。由于这种权利来源于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所以它既具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人权的普遍性是指人权是一种应当被普遍尊重和遵循的价值,这种价值的存在和实现对于任何国家、种族和民族的任何人在任何时候是没有区别的;人权的特殊性是指不同的国家和同一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公民所享有的权利是不同的。

在我国,对人权属性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转变的过程。在过去相当长的一个时期,由于我国意识形态方面长期片面强调人权的阶级性和民族性,忽视了人权的普遍性,认为人权是资产阶级的产物,宣扬的是资产阶级的利己主义思想。受这种片面性的误导,长期以来我国只讲人的斗争性,忽视政治人权的重要价值地位,其结果是人权问题变成了敏感的政治问题,一直未能进入我国法律的范畴。

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起,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我国参与的国际人权事务日益增多,与国际社会在人权保护方面的合作也日渐加深,我国在人权法制和人权思想启蒙方面有了较大的进步。首先是我国以《中国人权状况白皮书》的形式正式向国际社会表明:“中国愿意同国际社会一道,为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国际关系新秩序,实践联合国维护和促进人权与基本自由的宗旨,继续作出不懈的努力。”这一宣言表明了我国推动国际人权事业的决心和诚意。其次,我国在国际上还陆续签订和参加了一系列旨在尊重和保护人权的国际公约,如《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公约》、《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公约》等等。再次,在国内法方面,十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于2004年3月正式以宪法修正案的形式,专门增加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新条款。为了配合宪法这一条款的实施,我国在相应的法律和法规中也增加了人权保护条款,诸如,取消刑事类推制度,实行罪行法定原则;刑事诉讼中吸收无罪推定原则;司法上纠正长期羁押现象;行政立法和执法中重视“以人为本”,采取一些便民、利民措施;改革行政许可制度;废除收容审查制度,改革救助制度;等等。上述事实充分表明,保护人权的价值理念不仅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法律原则,也成为我国政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根本价值追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目标的提出正是适应了国家追求人权保护价值理念的需要。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既不同于以斗争性为主题的阶级社会,也有别于以效益性为主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率而忽视人的个性发展的原始资本积累社会,而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是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放在应有的地位加以保护的社会。和谐内含着人身与人心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三重要素。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方针,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质的集中体现。所谓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需要、人的合理和谐生活、人的幸福平等自由等等为中心考虑、安排、设计一切规章、制度、规划和发展等等问题,它强调人是发展的本质,人是发展的动力,人是发展的目的,人是发展的标志。“一切为了人,为了一切人”是其核心价值,终极目标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民的权益和自由得到切实的尊重和保障。

二、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

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原则。社会和谐是以社会公正为前提的,而社会公正是以社会全体成员利益分配的公平和权利保障的平等为前提的。权利和权利保障的平等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本质内涵,也是确保社会公正、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当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但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最突出的表现是社会贫富差距严重,少数人过多地占用了社会资源和财富,出现了“特殊利益集团”,而广大的工人、农民没有共享到改革发展的成果。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政治、经济、文化和伦理等多方面入手,通过宣传公平、正义的观念,帮助公众正确地认识这一现象。更重要的是理顺分配关系,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依法逐步建立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保障体系。[1]

2.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民主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人权既是民主又是法治,是民主和法治的统一,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我国是一个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政治文明的首要标志和核心内容,是人民民主国家性质的体现。当前,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建立高效、廉洁、依法行政的服务型政府,依法行政就是要使政府的公权止于人民的私权所及,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

3.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社会诚信友爱的思想基础。人权在法律上表现为自由平等的权利,在道德上表现为自由平等的价值观和诚信友爱的行为方式。社会主义的人权观以集体主义的人道主义为思想基础,它要求充分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在为集体、社会服务中充分实现自我价值,最终实现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集体、国家之间的和谐发展。 这是一种比资本主义人权观具有更高价值的人权观,它完美地将个人权利和集体权利结合起来。在社会主义人权观下,团结互助、诚信友爱变成公民自觉的行为方式,为实现“合作生诚信,诚信生友爱”的和谐社会奠定了思想基础。

4.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有效途径。环境权是近年来国际社会公认的一项人权内容,它是一种与人类生存权利密切相关的基本权利。环境权解决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属于更高层次的人权保护,有学者称其为“第三代人权”(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称为“第一代”人权,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称为“第二代”人权)并指出:“一个在广泛程度上充分实施第一代和第二代人权可以构架起一个尊重环保要求的社会和政治秩序。”[2]不可否认,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工业文明的进步,在为人类社会充分实现第一、二代人权的同时,对于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球生态环境,造成了空前沉重和惨痛的破坏,影响到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为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从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高度,从维护子孙后代的生存权、发展权的高度,来充分认识和有效实施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三、构建和谐社会是实现人权保护的力量源泉

1.构建和谐社会是尽享“实然人权”的根本保证。法律所保障的人权是对一般人而言的,然而,一定社会中的个人能否享有法律规定的人权,依赖于社会环境。和谐的社会环境为个人享有法律规定的人权提供了保障。首先,和谐社会是和平的社会,生命权得到了极大的尊重和保障,而生命权是人类的最高权利,是一切人权的起点和终点;其次,和谐社会是宽容的社会,人的自主性和多样性得到最大程度地体现;再次,和谐社会是平等的社会,所有社会成员的人权受到尊重和保障。只有社会和谐,人人才能真正享有法律赋予的各项权利。

2.构建和谐社会是实现“应然人权”的重要条件 人权的相对性属性告诉我们,现实中的人享有人权保护和实现的程度受其生活条件的限制,尤其是经济、社会、文化权利,与其所属国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但是,社会的进步又能不断突破这种限制,使“应然人权”不断变为“实然人权”。和谐社会为这种转变提供了充分的社会环境。在和谐社会里,由于每一个人的权利受到了平等地尊重和保护,思想得到了极大的解放,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权和创造性得到了充分地发挥,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被创造出来。同时,和谐社会能最佳调配社会资源,避免人力、物力和财力在动荡中耗损,节约了社会运行的成本,为社会的进步提供了良性的环境。

3. 构建和谐社会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人权保护的有效方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权义务

的普遍性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特殊性的有机结合。人权问题既有普遍性,又存在特殊性,中西方在追求人权的基本理想目标、价值和内容上存在着广泛的共同性,但是,受历史、自然、文化、社会制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中西方在对人权的理解和实现方式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我国的人权保护制度应有自己的特色,不可能也决不应该照搬西方国家的模式。实践证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适合我国國情的人权保护的方式,体现了人权观念的完整性和人权保护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三峡大学政法学院

(编辑 雨露)

参考文献:

[1]朱静,熊元斌.服务型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3).45-48.

加强耕地保护构建和谐社会 篇4

国以农为本,民以食为天,“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作为农业县,近年来,南乐县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的基本理念,坚持既保“吃饭”、又保“建设”的方针,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基本农田保护红线不动摇,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加强土地用途管理制度,依法把好用地审批关。南乐县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用地计划,在坚持保护耕地的同时,把基本农田保护作为重点。对各类建设用地,实行“源头”控制,坚持预审制度,严把总体规划关、所占地类关、用地规模关、投资强度关和产业政策关,努力做到能少占的不多占,能占劣地的不占好地,凡是不符合用地条件的项目,一律不予供地。同时,按照“三集中”的原则,积极引导工业项目向产业集聚区集中,个体工企业向小城镇规划区集中,农民住宅向小城镇和中心村集中,确保各类建设项目用地既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又符合用地政策;既保障经济发展,又实现节约集约用地。

二、坚持科学发展观,集约节约用地。

推进集约节约用地,重点是严格管理、加强规划、总结经验、完善政策。一定要重视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计划的作用,合理调整用地结构、布局和开发时序,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量,能少用地的不多用地,能用劣地的不用好地,节约每一寸土地尤其是耕地。要切实贯彻保护耕地和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认真抓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要建立和完善盘活存量土地、促进节约集约合理高效用地的相关政策,进一步完善和严格执行节约集约用地的标准。积极探索土地集约高效利用的新途径,积极组织旧城、旧村、旧厂改造,为上项目、搞建设提供土地保障,努力节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三、强化土地开发复垦整理,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南乐县按照国家制定的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法定目标和建设用地占用耕地必须实行“占补平衡”的政策要求,每年都将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纳入“经济发展工作要点”,强化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管理,建立耕地储备制度。2010年我县共储备耕地291.61公顷,不但满足我县耕地占补平衡外,还可以在全市范围内有偿使用,为今后土地综合整治与耕地占补平衡项目积累资金,也为全县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持续的耕地资源保障。

四、强化项目后期管理,使建设工程发挥更大作用。南乐县土地开发整理工作进展顺利,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显著,为巩固我县土地开发整理成果,有效管护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区,有效地巩固土地开发整理成果,将成为今后工作的重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后期管理工作既是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需要,也是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需要。在冬季特大旱灾中,我县实施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新打的机井及配套设施发挥了重大的作用,确保了大旱之年,农民不减收,粮食产量不降低。

五、加强耕地保护,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以土地开发整理为龙头,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支撑保障作用,多措并举,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大力开展基本农田整治工程建设。二是强化基本农田保护区后续管理。设立了基本农田保护公示牌,将基本农田保护片块全部落实到责任人,并聘请了322名土地协管员,确保了全县基本农田面积不减、质量有提高。三是强化新农村建设用地管理。教育和动员广大干部职工全力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设,主动参与社会主义农村建设,切实加强土地执法监察,对侵占基本农田和耕地等违法行为,坚决查处、曝光。

六、几点建议

1、建议上级国土资源部门,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县、耕地后备资源比较丰富的县的资金倾斜力度。

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 篇5

于保护劳动者权益,构建和谐社会的探讨

某某市是一座新兴城市,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以来,该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狠抓发展第一要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近年来,经济发展迅猛,综合水平不断提高。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吸引了数百万外来员工到

务工创业。外来员工也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从一定意义上说,劳动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能否稳定和协调劳动关系,是关系到我市能否稳定和谐的重大问题。

劳动关系的现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劳动者逐步形成各自的利益主体和权利主体,双方利益既有一致的一面,也有相违背的一面,其相违背的一面在于,企业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劳动者追求收入的最大化,利润与成本是相互对立的两个因素,双方是互成反比的关系,而劳动者收入是与成本有关的,因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总是以降低成本来追求投资回报的最大化。在这样的目的驱使下,往往导致企业在劳动保障方面投入不足,牺牲员工工资利益。

我市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劳动关系总体上是稳定的,但仍然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一)劳动者处于弱势地位,自身保障意识差,相关劳动权益容易受到侵犯。部分企业用工不规范,存在工资低,拖欠、克扣工资,加班时间长、缺乏劳动保障、福利待遇差等问题。据了解,目前我市加班现象比较严重,相当部门企业员工每天工作在12小时左右,甚至在17—18小时。另外,某些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设备成就,无安全防护措施,工伤事故频繁,职业病有增无减,使劳动力身心也受到严重伤害。一些企业在制订关系员工切身利益时,不以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而是自主制订。一味追求低成本,使劳动力市场上出现恶性竞争,并且由劳动者来承担恶性竞争导致的后果,即表现为越来越低的工资、越来越长的劳动时间、劳动保护和社会保障缺乏等现象。

(二)地方政府角色的错位。作为政府,既要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发展地方的经济,增加税收和就业岗位;又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社会的公平,以获得最广大劳动者的支持。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的处理,将主要由劳动关系双方运用市场机制来自行调整,政府则通过劳动标准的制定和劳动争议的处理来对在这种运行加以宏观调控,实行“主体自行协商、政府适时调整”。但是,我市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采取粗放型的发展形式,投入大量的土地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以土地和劳动力成本作为其在国际市场上招商引资的优势,吸引了广大外资企业的入驻。因此,某些县为了处于有利的竞争地位,较多地考虑地方投资环境对资本的吸引力,而对外来员工的权益较为忽视。“低劳动力成本”成为招商引资的“法宝”,甚至为了所谓的投资环境,对企业违反劳动法的行为往往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某些县将“执政能力”简化为GDP的增长能力,但在各种经济数据背后却有着不和谐的一面。

(三)现有工会组织体制面临挑战。相当部分的企业没有设立工会组织,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对设立工会组织和开展工会活动采取不合作的态度。与此同时,庞大的外来员工也因流动性大,不易被吸收到工会组织中来。目前,多数企业的工会工作也往往受制于经营者,工会主席往往由经营者兼任,使工会活动缺乏独立性。在一些严重侵犯劳动者权益的事件中,如任意辞退员工、拖欠克扣工资、超时加班等,很少看到工会在维权方面的作为。只以分散状态存在的工人无力抗拒掌握较多资源的管理者,工人缺少诉求渠道,劳资关系无人协调,往往会激化劳资矛盾。工会在协调劳动关系和维权中,难免与企业发生矛盾,因此造成工会干部自身权益受侵犯的现象日益增多。

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重要性

近年来,我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但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社会却存在不和谐现象,特别是劳资矛盾比较普遍,处理不好会引起社会冲突。近年来,我市劳动争议案件逐年上升,劳资冲突已成为影响和谐的一个个重要方面。

劳资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在一线劳动的工人是我们人民中的大多数。他们都是通过工资福利、社会保障等方面来感受社会福利的优劣。如果他们在资源分享中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感受不到社会的福利,必然会产生不满情绪,积累越长,反社会的倾向就越强烈。特别是在GDP高速增长的情况下,如果富裕阶层的财富急剧膨胀,而普通劳动者收入低、增长缓慢的话,很容易引发社会不满情绪。

其实,劳动者的收入低、增长慢,并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如果相当大的一个劳工群体长期处于较低的工资水平,就意味着消费品市场的萎缩。而且从国际上来说,低收入群体不能分享经济增长带来的繁荣,迫使中国依靠外贸出口拉动经济增长,这样为贸易方实施反倾销、征收惩罚性关税提供了借口。

近年来,我市出现的缺工现象,就与工资水平低、加班时间长、劳动条件恶劣有密切的关系,这也是对以往存在对人力资源实行掠夺性开发的“报复”。员工的倒流,出现了某些企业因招工不足,只得取消订单,甚至停产歇业,这说明要保持经济的发展,必须要善待员工。

转变方式,达到经济发展与维权的“双赢”目的(一)统一认识,加强执法。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充分认识稳定劳动关系对稳定整个社会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没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地方局部经济也不可能发展。具体到地方,就是使政府认识到以牺牲劳动者代价来换取本地经济发展不是长远的办法,应引导政府平衡招商引资与维权的关系。加强各级镇政府部门的执法能力,加强劳动、工商、税务、工会、法院等部门之间的通力合作。

(二)保护和善待外来劳动者

1、地方政府在努力发展经济、集中力量创造就业机会,扩大劳动力需求的同时,应关注市场与劳动力生产率共同驱动的工资水平增长,达到社会发展良性循环。切实执行劳动标准,从源头上约束只重视经济发展的“一边倒”行为。

2、提高工资待遇。我们要看到,一味的追求低劳动力成本,不利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目前,我国按劳动生产率计算的人工成本只是发达国家的几分之一,我国在国际产业链分工中长期处于低端层面上。如果提高工资待遇,一方面,不仅切实维护了劳动者的权益,另一方面,随着工资的提高,企业成本相应增加,那些依赖加工费来赚取利润的企业的生存、赢利的空间将被逐渐压缩,迫使他们不得不寻找新的竞争优势,考虑投资、经营战略的调整或再次转移,将企业竞争、营利的重点放在产品创新、技术创新上,从而促进整个产业的升级,加快企业转型。

(三)引导企业营造良好的用工环境。提高社会人文环境的亲和力,促进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建设,以“宜工”、“宜居”的社会环境帮助外来员工融入东莞社会。将和谐的劳资关系也是生产力的思想灌输给企业,让企业明白,劳动关系不和谐、不协调,不仅不能保证企业正常生产的用人需求,而且不能提高工人参与生产的积极性,甚至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企业要从岗位发展前景、企业文化等方面努力,着力做到事业留用、感情留人。

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 篇6

第一条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有关要求,建立健全司法人员依法履行法定职责保护机制,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中央有关规定,结合司法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法官、检察官依法办理案件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有权拒绝任何单位或者个人违反法定职责或者法定程序、有碍司法公正的要求。对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情况,司法人员应当全面、如实记录。有关机关应当根据相关规定对干预司法活动和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相关责任人予以通报直至追究责任。

第三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要求法官、检察官从事超出法定职责范围的事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有权拒绝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安排法官、检察官从事超出法定职责范围事务的要求。

第四条 法官、检察官依法履行法定职责受法律保护。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将法官、检察官调离、免职、辞退或者作出降级、撤职等处分。

第五条 只有具备下列情形之一的,方可将法官、检察官调离:

(一)按规定需要任职回避的;

(二)因干部培养需要,按规定实行干部交流的;

(三)因机构调整或者缩减编制员额需要调整工作的;

(四)受到免职、降级等处分,不适合在司法办案岗位工作的;

(五)违反法律、党纪处分条例和审判、检察纪律规定,不适合在司法办案岗位工作的其他情形。

第六条 只有具备下列情形之一的,方可将法官、检察官免职:

(一)丧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

(二)调出本法院、检察院的;

(三)职务变动不需要保留原职务的;

(四)经考核确定为不称职的;

(五)因健康原因超过一年不能正常履行工作职责的;

(六)按规定应当退休的;

(七)辞职或者被辞退的;

(八)因违纪违法犯罪不能继续任职的;

(九)违反法律、党纪处分条例和审判、检察纪律规定,不适合继续担任法官、检察官职务的其他情形。

第七条 只有具备下列情形之一的,方可将法官、检察官辞退:

(一)在考核中,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不称职的;

(二)不胜任现职工作,又不接受另行安排的;

(三)因机构调整或者缩减编制员额需要调整工作,本人拒绝合理安排的;

(四)旷工或者无正当理由逾假不归连续超过十五天,或者一年内累计超过三十天的;

(五)不履行法官、检察官法定义务,经教育仍不改正的;

(六)违反法律、党纪处分条例和审判、检察纪律规定,不适合继续担任公职的其他情形。

第八条 只有具备下列情形之一的,方可对法官、检察官作出降级、撤职处分:

(一)违犯党纪,受到撤销党内职务及以上处分的;

(二)违反审判、检察纪律,情节较重的;

(三)存在失职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

(四)违反法律、党纪处分条例和审判、检察纪律规定,应当予以降级、撤职的其他情形。

第九条 将法官、检察官调离、免职、辞退或者作出降级、撤职等处分的,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管理权限进行。决定应当以书面形式通知法官、检察官,并列明作出决定的理由和依据。

法官、检察官不服调离、免职、辞退或者降级、撤职等决定的,可以依法申请复议、复核,提出申诉、再申诉。法官、检察官不因申请复议、复核或者提出申诉、再申诉而被加重处罚。

第十条 考核法官、检察官办案质量,评价工作业绩,应当客观公正、符合司法规律。对法官、检察官的德、能、勤、绩、廉进行考核,不得超出其法定职责与职业伦理的要求。考核的办法和标准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统一制定,地方可以结合实际进行适当调整。不得以办案数量排名、末位淘汰、接待信访不力等方法和理由调整法官、检察官工作岗位。

第十一条 法官、检察官非因故意违反法律、法规或者有重大过失导致错案并造成严重后果的,不承担错案责任。

第十二条 案件办理及相关审批、管理、指导、监督工作实行全程留痕。法官、检察官依照司法责任制,对履行审判、检察职责中认定的事实证据、发表的意见、作出的决定负责。上级机关、单位负责人、审判委员会或者检察委员会等依职权改变法官、检察官决定的,法官、检察官对后果不承担责任,但法官、检察官故意隐瞒或者因有重大过失而致遗漏重要证据、重要情节,或者提供其他虚假情况导致该决定错误的除外。

第十三条 调查核实对法官、检察官履职的举报、控告和申诉过程中,当事法官、检察官享有知情、申辩和举证的权利。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纪检监察机构应当将当事法官、检察官的陈述、申辩和举证如实记录,并对是否采纳作出说明。

第十四条 法官、检察官履行法定职责的行为,非经法官、检察官惩戒委员会审议不受错案责任追究。法官、检察官因违反党纪,审判、检察纪律,治安及刑事法律,应当追究错案责任之外的其他责任的,依照相关规定办理。

法官、检察官惩戒委员会审议法官、检察官错案责任案件,应当进行听证。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相关机构应当派员向法官、检察官惩戒委员会通报当事法官、检察官违纪违法事实以及拟处理意见、依据。当事法官、检察官有权陈述、申辩。法官、检察官惩戒委员会根据查明的事实和法律规定,作出无责、免责或者给予惩戒处分的建议。

第十五条 法官、检察官因依法履职遭受不实举报、诬告陷害、利用信息网络等方式侮辱诽谤,致使名誉受到损害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及时澄清事实,消除不良影响,维护法官、检察官良好声誉,并依法追究相关单位或者个人的责任。

第十六条 有关机关对法官、检察官作出错误处理的,应当恢复被处理人的职务和名誉、消除不良影响,对造成的经济损失给予赔偿,并依法追究诬告陷害者的责任。法官、检察官因接受调查暂缓晋级,经有关部门认定不应追究法律或者纪律责任的,晋级时间从暂缓之日起计算。

第十七条 对干扰阻碍司法活动,威胁、报复陷害、侮辱诽谤、暴力伤害司法人员及其近亲属的行为,应当依法从严惩处。

对以恐吓威胁、滋事骚扰、跟踪尾随、攻击辱骂、损毁财物及其他方式妨害司法人员及其近亲属人身自由和正常生活的,公安机关接警后应当快速出警、有效制止;对正在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应当依法果断处置、从严惩处。对实施暴力行为危害司法人员及其近亲属人身安全的精神病人,在人民法院决定强制医疗之前,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公安机关可以采取临时保护性约束措施,必要时可以将其送精神病医院接受治疗。

第十八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办理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重大毒品犯罪、邪教组织犯罪等危险性高的案件,应当对法官、检察官及其近亲属采取出庭保护、禁止特定人员接触以及其他必要的保护措施。对法官、检察官近亲属还可以采取隐匿身份的保护措施。

办理危险性较高的其他案件,经司法人员本人申请,可以对司法人员及其近亲属采取上述保护措施。

第十九条 司法人员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侵犯司法人员人格尊严,泄露依法不应公开的司法人员及其近亲属信息的,依照法律和相关规定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第二十条 依法保障法官、检察官的休息权和休假权。法官、检察官在法定工作日之外加班的,应当补休;不能补休的,应当在绩效考核奖金分配时予以平衡。

第二十一条 国家落实医疗保障办法,完善抚恤优待办法,为法官、检察官的人身、财产、医疗等权益提供与其职业风险相匹配的保障。

第二十二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领导干部或者直接责任者因玩忽职守、敷衍推诿、故意拖延或者滥用职权,导致依法履职的司法人员或者其近亲属的人身、财产权益受到重大损害的,应当给予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三条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司法人员有权提出控告,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应当给予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干预司法活动妨碍司法公正的;

(二)要求法官、检察官从事超出法定职责范围事务的;

(三)违反本规定,将法官、检察官调离、免职、辞退或者作出降级、撤职等处分的;

(四)对司法人员的依法履职保障诉求不作为的;

(五)侵犯司法人员控告或者申诉权利的;

(六)其他严重侵犯法官、检察官法定权利的行为。

第二十四条 本规定所称司法人员,是指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承担办案职责的法官、检察官和司法辅助人员。

第二十五条 军事司法人员依法履行法定职责的保护,军事法规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六条 本规定由中央政法委会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解释。

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 篇7

关键词:保护,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和谐社会

1 前言

文化是由人类创造的有形和无形的东西, 其中包括了人类所创造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等方式, 归之于某个个别的民族单位, 其民族的文化也就是形成于该民族在长期历史活动中, 民族文化有着一定的民族特性, 同时有着传承性和不间断的发展性。“民族创造了文化, 文化同样成就了民族。文化与民族如影随形, 相互拯救, 彼此一损俱损, 一荣俱荣。文化保护需要理解文化的精髓及其宽广范围的保护限度, 而保护文化其实也就是保护人类自身, 人类需要依托千百年来积淀的文化智慧, 才能从面临的危机中获得新生。”新的时代呼唤新的文化, 新的文化推动新的发展。今天我们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新机遇, 文化与和谐是相互联系的, 是互相补充、互为益友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没有精神和文化上的和谐, 社会的和谐就没有思想根基。同样对于各民族来说, 文化也同样是维系该民族的精神纽带, 允许多种文化的存在, 是对特色民族的保护和传承, 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点。

2 和谐社会建设中红河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措施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应该继承本国或本民族具有深厚底蕴的优秀传统文化, 使它在新的历史时期成为振奋民族精神的巨大文化力量, 也成为各个民族自身发展的精神力量。在现代化逐步加深而经济又相对落后的红河, 乃至整个西部, 一方面各民族均希望保留传统文化, 同时另一方面也担心民族传统文化在与现代文明的冲突中消失。同时, 随着受全球一体化强势文化的冲击, “文化多样性”被渐渐搬上前台, 也进一步强化了政府和各族群众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当然, 对于落后地区的民族而言, 传统文化具有对内强化认同的作用, 对外则有展示民族精神的功能, 所以, 保护民族文化不仅仅是对文化的传承, 更是发展经济社会的需要, 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2.1 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必须强化政策保障机制, 改革文化体制

文化体制改革的首要价值, 是实践、丰富、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体系。通过改革开放以来的文化建设实践, 我们逐渐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 这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繁荣和发展文化的根本出路在于改革。少数民族文化体制改革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文化发展活力, 营造一个知识快速发展和人健康成长的良好文化环境, 推动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 必须加大少数民族体制的改革力度, 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科技系统和社会系统开放扩大化等科学合理的文化体制, 保障少数民族文化建设顺利开展。”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广泛参与文化建设,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目前红河在体制方面或多或少还存在一些问题, 政府管理部门之间职责不清, 特别是一些文化管理部门, 严重影响红河文化资源的整合与文化产业品牌的创立。应该寻求多类型多途径发展, 不拘于某一种公司组织形式, 同时加强文化体制改革, 加强制度建设规范管理, 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 为文化事业发展奠定基础。

2.2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为进一步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奠定基础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是保障国内各民族平等权利, 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基本政治制度, 也是实现民族关系和谐、民族地区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是从根本上维护民族关系健康发展的重要制度。历史实践证明, 这一制度适合中国国情, 得到各民族衷心拥护, 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实行这一制度绝不是权宜之计, 不论在什么情况下, 都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下去。既不能因为现在民族关系总体比较和谐, 就否定这项制度存在的必要性。也不能因为贯彻落实这项制度过程中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就怀疑这项制度的科学性。任何怀疑甚至否定这项制度的行为都是危险和错误的,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是进一步发展少数民族事业的基础。1984年, 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进一步在法律上赋予民族自治地方各级政府在发展少数民族教育、民族语言、科学技术和保护民族文化资源等领域的自主权, 保证少数民族群众在本民族文化发展中的主体地位。

2.3 建立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区, 从根本上保护少数民族文化

由于经济社会变化和其他因素的作用, 少数民族文化变异、同化、消失的进程在加快, 建立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区的意义和任务显得尤为重要, 是红河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发展的必然选择。社会进步的潮流是无法阻挡的, 经济发展的脚步是不会停止的, 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 遏制少数民族文化在新经济形势下不被同化, 甚至消失, 建立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区是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在一些少数民族文化较集中的地区建立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区, 以保护促进发展, 如处于哀牢山区的哈尼族集居区、处于石屏县宝秀镇的彝族集居区、河口瑶族文化生态区、红河彝族毕摩祭司文化生态区、哈尼族莫批文化生态区、瑶族道公文化生态区等。同时, 制定专门的保护管理条例, 并由专门的部门负责, 做到依法保护和建设、可持续发展。

2.4 以文化旅游为龙头带动开发, 以开发促进保护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 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2009年文化部发文指出:“加强文化和旅游的深度结合, 有助于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加快文化产业发展, 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满足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有助于推动中华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 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 提升国家软实力,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各地要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 以‘树形象、提品质、增效益’为目标, 采取积极措施加强文化与旅游结合, 切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现代旅游发展实践表明, 人们出游的目的大多是出于审美、求知、休闲等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 其追求的不仅是对自然风光的游览观光, 而更注重的是文化享受和民族风情的体验。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 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交融, 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 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文化是旅游的灵魂, 旅游是文化外在价值的具体体现。没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旅游不可能实现持续的发展, 没有旅游的发展, 文化建设也就失去了它必要的前提和条件。当然发展文化旅游, 必须坚持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的原则, 既要保留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原生态性和真实性, 又要通过旅游开发向外界宣传推广。依托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生态保护区独具特色的文化生态资源, 积极发展文化观光游、文化体验游、文化休闲游等多种形式的旅游活动, 既是对少数民族文化最好的保护更是最大的发展。

2.5 创特色文化品牌, 多途径多类型求发展

文化产业是当今世界的朝阳产业, 其产业化经营规模不断扩大, 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如何使红河文化产业做到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目前, 还要做好以下工作:首先, 是创品牌, 从当前市场来看, “名牌”战略是文化产业发展可选之路, 如迪斯尼, 好莱坞, 云南的世博园, “印象刘三姐”等。红河要把文化旅游发展为龙头产业, 必须开阔视野拓展发展思路培育创造自己的文化旅游品牌。从目前来看“元阳哈尼梯田文化区”、“建水古城”在国内甚至国外已成为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文化商业品牌。但是从大范围看, 与成熟品牌相比差距较远, 创品牌的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 如何培育整合出一个突出红河文化资源主要特色的发展思路, 从而使红河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品牌的创造与推广, 均能做到重点突出与特色鲜明。其次, 需要拓展资金来源。在国家方针政策允许的范围, 因地制宜, 加快、加大、加强外资引进工作。第三, 加强重大项目与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工作。在项目和人才的引进方面, 也考虑以新的思路来运作, 重点借鉴成功地区的经验。第四, 大力培育和发展民间手工艺品。

2.6 在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中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 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是少数民族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保证。在发展少数民族教育的过程中,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应当作为民族常识和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内容, 在基础教育课程中应占有一定的比重。在基础教育过程中, 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特别是在少数民族自治乡和自治县适当增加一些介绍当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的特色课程, 使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以课程的方式真正进入学校, 而且这种课程进入课堂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首先, 民族文化课程教育可以从课外活动开始, 特别是从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游戏活动开始, 将本民族的寓言故事、风俗习惯及神话传说等知识作为重点列入到教育课程中, 而开展民族歌舞的表演、手工艺品的制作等艺术活动可以作为课外的辅导内容, 培养学生民族感情, 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 用本民族灿烂悠久的传统民族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并起到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作用, 让学校教育这块阵地成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圣地, 特别是在青少年中延续不断地传承, 从而真正实现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同时也增强了青年一代的民族责任感和自豪感。

3 和谐社会建设中红河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创新思路

创新是少数民族文化繁荣的不竭动力和源泉, 唯有不断地发展和创新, 少数民族文化才不会落后于时代的步伐, 才不会被时代的发展所淘汰。党的十六大报告鲜明地提出了文化创新的问题, 并把文化创新纳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中。同时,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推进文化创新, 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 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由此可见, 创新是先进文化的特质, 更是少数民族文化的生命之源。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与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 实现少数民族文化与时俱进, 增强少数民族文化吸引力和感召力的根本要求。“我们要科学地进行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与创新, 就必须解放思想, 与时俱进, 按照先进文化的要求不断拓展民族文化发展创新的途径。在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 充分利用时代发展的成果, 突破原有的形式和形态, 将民族文化的基本内核、民族精神和基本特征发扬光大。”目前, 我们发展文化产业, 建设和谐社会, 需要发展创新少数民族文化来支撑。

3.1 内涵发展是核心

“文化是民族之根, 维系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撑, 体现着民族的文化色彩、审美情感和价值观, 甚至包括民族的思想、情感。当一个民族的文化消失了, 这个民族的情感、价值观也会消失。”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文化根基是最容易被改变的,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撑, 更是一个民族生存的根基, 它关系到民族的稳定和国家的安全。制定措施保护并发展好少数民族文化, 对于增强少数民族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 弘扬地区文化, 维护地区稳定都是至关重要的。不论社会如何变迁, 也不论经济如何发达, 作为一个民族核心价值的本民族文化, 都不能因经济社会的发展而被同化, 而应该准确定位和把握本民族文化的核心内涵, 保护好发展好本民族的核心文化, 建立起一个民族文化的精神家园。保护好少数民族文化是要让少数民族的子孙后代在充分享受到现代化物质生活的同时, 还有自己的精神家园, 还记得自己民族之根。

3.2 观念发展是重点

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 也就是少数民族地区走向现代化的过程, 这是边疆众多少数民族地区所期盼的, 特别是在祖国西南边陲落后的红河地区。在今天的经济建设过程中, 生态环境的改善及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和文化传统来说, 保护就是最好的发展。保护少数民族文化, 在短期内很难实现其经济效益, 很多少数民族地方的群众甚至是地方领导可能都很难一时接受, 但它潜在的经济效益是不可低估的, 它有着十分巨大的社会效益, 所以对于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来讲, 观念的改变与发展才是最重要的。

观念发展并非就是要一味改变过去陈旧保守的观念, 改变观念首先就是要在少数民族地区地方干部及广大人民群众中树立起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意识, 争做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者。从文化体系的角度来讲, 少数民族文化也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表现。对于全人类而言, 多元文化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是极为重要的, 它为人类的文化发展创造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多元的文化发展, 为民族地区的发展, 为中华民族文化进步繁荣, 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源泉。多元文化是民族的瑰宝, 需要我们珍惜、关爱和保护。保护好少数民族文化, 也就是保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 也同时也就是保护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更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最核心的基础。

3.3 和谐发展是目标

“和谐”是一个科学的理念, 是先民们在长期实践和认识过程中所产生的理性飞跃, 是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客观规律的揭示, 是历史文化的结晶。“和谐”是科学的理论体系, 它涵盖于社会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等方方面面, 具体体现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各个方面。它来源于实践, 又能动地指导着实践, 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之精髓, 是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和谐”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民族文化之河的主流, 一直从远古流淌到现在, 它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进步, 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其内容。

“‘和谐’是我们民族的最根本的文化基因, 它代代传承, 贯穿于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历史, 渗透于中华民族肌体的每一个细胞, 永远是滋养民族肌体的精神血脉。”生态和谐与平衡是保持自然界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条件, 是人与自然相处的必然要求;社会和谐, 是人类生活幸福美好的主要指数, 是人与人及人与社会相处的必然要求。今天的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阶段。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决定的作出, 是党中央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审时度势提出的重要决策。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属性的体现, 和谐文化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题根本内容之一, 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 和谐文化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支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和谐社会建设重大决定以及其中的若干重要论断, 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又一次历史性飞跃, 是党的几代领导人艰辛探索的可喜成果, 是全国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和共同期盼。和谐社会的构建促进和谐文化的发展, 发展和谐文化除了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之外,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少数民族文化必不可少, 和谐发展是人类社会、社会经济、少数民族文化共同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覃德清.文化保护与民族发展[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9.

[2]赵鹏程.保护、创新与发展——试论少数民族文化建设[J].社会科学研究, 2005 (6) .

[3]吴瑶.试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黑龙江民族丛刊, 2009 (3) .

[4]李书群.西部大开发中的民族文化保护[J].理论导刊, 2007 (6) .

我国专利司法保护问题的研究 篇8

关键词:专利;司法保护;政策

一、专利司法保护的内涵

专利司法保护就是在发生专利纠纷、专利侵权的时候通过诉讼的途径,凭借国家的司法力量进行制裁,保障专利法有效落实,使专利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使破坏侵害专利的各种恶劣行为得到制止和惩罚,一般是通过司法程序,通过人民法院对专利侵权纠纷案件进行审判的方式进行保护,达到公平正义的目的。

二、专利司法保护呈现的缺失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专利侵权体现为一种集体性、反复性、复杂性和频繁性,这就在客观上需要使侵犯专利权的行为得到快速有效处理,使受到侵害的专利权人得到迅速合理救济。专利案件在审判过程中强专业性造成审理难度较大;随着信息网络时代的发展,新类型、跨领域案件数量开始增多等特点。虽然我国在专利司法保护方面已经随着时代的进步做了进一步的完善,但是专利司法保护在实际运行方面还有不足之处。

1.专利法的单一性,且专利具有多样性复杂性

要适用所有领域的各种专利,除非有特殊需求,立法者在立法时很难也不宜区分。专利司法保护的标准很难统一,这就使专利司法保护的公信力大大降低。更需要司法人员做出科学合理的判断。

2.法院在专利司法中缺失灵活性、自觉性

由于专利的复杂性,需要应对的产业需求是多样性的,法院在对待专利案件的时候就要区别对待、宽严适度。否则会使创新主体的利益受到损害,挫伤其创作的积极性,甚至造成市场的混乱。不同的行业创新的方式及投入的资金不同,利润大的产业可能创新的积极性就高。专利制度实际上是将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事物总是较为机械地统一适用侵权判断规则,缺失灵活性、自觉性,如此就有违司法的公平正义。

3.专利权利范围难以明确

根据专利法的规定,专利权利保护范围的依据是权利要求来确定,说明书和附图是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已经对专利权利范围做出了相关的解释,坚持保护范围内的严格与高度保护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在受到损害的时候得到应有的救济。但是实践过程中情况复杂会遇到很多困难。专利权利要求解释问题是专利权保护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专利权保护的起点,也是其核心问题。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专利权利要求文件的撰写情况复杂,对于确属明显的撰写缺陷等原因导致的专利权利要求文件存在的问题。

4.专利司法保护中间接侵权制度的缺失

我国专利法对于间接侵权没有规定,但我国在特别法没有规定的可以使用民事基本法的一般规定。专利的间接侵权仍可以根据侵权责任法有关帮助、教唆性为的规定进行认定。是否将间接侵权责任纳入到战力侵权保护范围中在实践中还存在争议。

三、我国专利司法保护的政策的完善

1.实适当加强专利司法保护,施灵活的专利制度

司法裁判基于个案,可以行使裁量权如制定司法解释、司法政策时可以主动与有关方面进行沟通和了解事实情况,这是得司法解和进行必要的“造法”,具有灵活性,更需要法官司依法进行司法裁量。因此,要加强司法队伍建设;提高队伍能力水平。确保能够与时俱进地回应社会发展和产业创新的新需求。

2.适度的专利司法政策

近年来,我国分别在北京、上海、广州设立了知识产权法院,这从根本上是源于实践的要求,法院在专利法实施过程中应自觉的运用“杠杆政策”。由最高人民法院、专门的知识产权法院做出司法解释和司法政策,进行限制和引导。在专利保护中应“区别对待”、“宽严适度”,首先要考虑专利授权的需求,实际以及适度本身的衔接性,在保护中加强对于专利权状况的审查,确保给予的保护与专利权的状况相适应。其次要考虑不侵权抗辩的适用。现有技术抗辩都是平衡专利保护的重要制度,要立足于专利保护的适度性和平衡性,正确适用这些制度,充分发挥这些制度的效应。确保“加强保护”与“区别对待”、“宽严适度”在侵权判定中应当协调统一。

3.确定专利权利范围

最高人民法院对专利权利范围要通过司法解释或者司法政策加以确定,在保障依法保护专利的情况下,避免不适当的扩张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对权力要求的解释规则要加以明晰;权利要求撰写难免会出现错误,但是为了保护公共利益,设立公告制度,使公众对专利权利要求文件产生信赖,对于明显的错误对专利权人要进行处罚。

4.将间接侵权纳入专利侵权保护范围之中

上一篇:企业的销售渠道下一篇:韩国中央大学学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