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适用房案例分析

2025-01-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经济适用房案例分析(精选8篇)

经济适用房案例分析 篇1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偏热,通货膨胀,房价飙升,远远超过人们的收入,以至绝大多数人无法购买自己的房子,甚至连租房都已经困难,经济适用房制度也越来越重要。经济适用房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一项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经济适用房制度的相关实施存在着种种问题,也未能发挥它理想中的作用,各种不可控因素及灰色地带的影响严重制约了它的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去分析社会的种种不利因素及解决经济适用房问题,找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让经济适用房更好的发挥它的作用。关键词:经济适用房

现状问题 解决方案 政府政策

完善制度

引语:

经济适用住房是指已经列入国家计划,由城市政府组织房地产开发企业或者集资建房单位建造,以微利价向城镇中低收入家庭出售的住房。它是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商品住宅。具有经济性和适用性的特点。经济性,是指住房的价格相对同期市场价格来说是适中的,适合中等及低收入家庭的负担能力。适用性,是指在房屋的建筑标准上不能削减和降低,要达到一定的使用效果。和其他许多国家一样,经济适用房是国家为低收入人群解决住房问题所做出的政策性安排,另一种出租为主的住宅政策称为廉租房。

我国经济适用房政策是伴随着我国住房制度改革过程应运而生的。住房制度改革总体上经历了由政府直接调控和非商品化为基础的住房福利分配政策模式向政府间接调控和以商 品化为基础的政策模式转变过程。传统的城镇住房制度是一种以国家和企事业单位通包、低租金为特点的实物福利分房制度,是在20 世纪50 年代建国初期建立起来的、与计划经济制相适应的住房制度。福利分房制度排斥市场机制对住房投资、分配、流通、消费的调节作用,存在很大弊端,随着社会及经济的发展其弊病日益明显。因此,我国政府从20 世纪80 年代开始尝试进行住房制度改革,开始构建新的住房保障制度。从80 年代的探索试点、全面实施到90 年代的综合配套改革,再到最近几年对经济适用房管理体制的完善,基本上建立起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匹配的经济适用房保障制度,推动了我国住房机制改革和转轨,弥补了市场上低价位住房供应的空缺,调整了国家的住房结构,为广大中低收入家庭购买住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社会的稳定。我国的经济适用房政策,可以看作政府对中低收入阶层进行的收入再分配,是为了保障中低收入家庭居民的住房公平而实施的,只是这种再分配不是直接的,而是附加在住房上的。同时我国经济适用房政策兼有调节住房资源分配、调节住房供需结构、达到资源配置最优化的作用。

一. 我国经济适用房制度实施的现状

第一, 入住者并不是低收入者。经济适用住房是面向特殊的消费群体,即低收入家庭的福利性住房。因此, 如何确保经济适用房的购买或租赁对象是低收入的家庭,是保证该制度本意实现的重要环节。但是如何界定低收入家庭,从理论到实践上都尚未明确。所以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销售对象失控的问题,很多经济适用房的购买者,并不是实际意义上的低收入人群。

第二,房价太高, 低收入者买不起。有些开发商,得到了政府的政策优惠却没有提供低价位的住房。有资料显示,在目前城镇商品房成本构成中, 通常土地费用占15%~20%,建筑成本占40%, 税费占30% ~ 35% , 开发商利润在15% ~ 20% 左右。据此测算,一般地段经

济适用住房的售价应比同地段商品房的销售价格低30% ~ 40%。然而现实却是,相当数量经济适用房仅比同地段的商品房价格低10% ~ 20%,一些经济适用房项目变成了不法开发商不正当竞争的庇护伞。最后, 小户型住房少。不少开发商为降低成本、获得高额利润,不愿开发小户型住房,因而从经济适用房的开发之初便将住房的销售对象定位在了高收入及中上等收入水平的人群。因此也就出现了100~ 130平方米及150~ 80平方米的房子成为经济适用房主流户型的怪事情。经济适用房的无序开发,客观上形成了新的社会分配不公, 导致社会福利流向的错位。

第三,相关经济适用房常常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购房人群复杂,难以做到有效地分配。看一看新浪网就经济适用房的网上调查,80%以上的网民对经济适用房“情有独钟”,七成以上的网民认为供应量不足,近70%的人认为现场排号难。尽管相关部门出台了很多有力的举措,但是对于房价的调控效果目前依然不显著,这也就间接导致了人们在高房价的商品房和优惠的经济适用房之间直接取舍,最终仍排起了购房长龙。

第四,相关部门监管不力,甚至暗箱操作;购房资格审批制度有漏洞,相关法律存在不足。在住房保障制度实施过程中,许多城市存在着寻租、政府监管职能缺失、官僚主义盛行的问题。要知道寻租是人们凭借政府保护进行的寻求财富转移而造成的资源浪费的活动。寻租也是政府失灵的一种表现,在实际操作中,有些地方经济适用房存在暗箱操作的现象,寻租也是惯用的手段。政府监管不到位导致了不公平事例在保障性住房申请、资格审查中频发。

目前,我国经济适用房申请人存在收入证明失真问题,居民的隐形收入难以调查,甚至存在一些单位帮助申请人虚报收入的现象,经济适用房申请的逐级审核难以在实际操作中有效执行。我国缺乏对此类情况的惩罚措施,违规成本较低导致经济适用房申请人宁愿罚款违规也不愿失去申购机会。如果有像新加坡那样严格的惩罚措施,这类现象就会减少。

至今我国还没有一部专门针对住房保障的法律,致使政府监管缺乏强有力的法律后盾,不能做到有法可依。瑞典、美国、新加坡等发达国家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住房保障法律体系,将“保障居民的居住权”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而我国至今仍多为根据国务院、建设部及各省市颁布的各种关于经济适用房、住房公积金、廉租房的行政法规来执行,缺乏法律的强制性和约束性。造成各地方政府忽视公共住房保障制度的建设,将大量资金和土地资源用于商品房的开发,追求形象工程,忽视民生,进而导致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更加严峻,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因此,要想解决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资金监管、适用等问题只有通过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才能做到。

二.相关原因 第一,土地供给不足。我国自1998年实施土地储备和2004年实施招拍挂制度以来,土地储备已成为地方政府储备“资源、资产、资本”,以地生财的重要手段。各城市土地储备热情之高、规模之大,却没有为保障性住房提留充足的土地,一边是违法批地、囤地和闲置土地,另一边为保障性住房建设提供多是破产企业用地和城市拆迁用地,土地用途、产权不清延迟了保障性住房开发建设。

第二,城市拆迁补偿制度不健全,公益性拆迁与商业性拆迁不分,城市土地名义上是国家所有,但“事实上的所有权”是使用者、占有者,使用者漫天要价,无形中加大了城市棚户区改造和旧城改造的难度。

第三,融资渠道不畅,长期低成本资金供给不足。目前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中央地方政府财政资金、地方城投公司、土地出让收入、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和商业银行贷款。住房保障是政府的责任,但许多欠发达地区是吃饭财政,政府财力十分有限,且去年8万亿的地方投融资贷款最终都是地方政府债务。用住房公积金的增值收益建保障性住房面临障碍:一是与现行法规“只能用于个人贷款”相违;二是公积金是私人住房储蓄资金,其产生的增值收益是私人储蓄的孽息,其资金性质在法理上没有界定清晰;且公积金管理中心一个事业单位人浮于事能否掌控开发贷款的风险也令人质疑。而商业银行为保障性住房提供的银团贷款多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城市,且资金借短贷长的特点也制约了银行大规模介入的可能。

第四,出售型保障性住房分配机制混乱。收入不透明使一些城市的公务员住房,而一次性买卖和五年后上市交易导致“寻租、创租”行为泛滥,加剧了收入分配不公,也浪费了公共资源,更弱化了政府住房保障能力。

第五,保障性住房主要面向城市中低收入,排斥进城市的农民工,阻碍了中国城市化的进程。

第六,各城市住房市场差异大,保障性住房需求千差万别。在住房市场的基础数据(存量房的套数、结构、使用年限等)不清的情况下,盲目地大建大拆会带来社会资源的错配。保障性住房建设实施中的上述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保障性住房建设不确定性,也表明住房保障任重而道远,更需要长远发展的大思路和有效的制度安排。三.解决问题的方案

第一,政府应在经济适用房的建设中起主导作用及在相关分配中起监管作用,同时也要做到与市场相结合,不能盲目的干预市场,更不能暗箱操作。政府作为经济适用房建设的主体,同时也是经济适用房建设相关法律的制定和实施主体,为保证我国经济适用房建设的顺利发展,应成立专门机构负责住房的开发与建设,制定符合国情特点的住房政策和分阶段建房计划,采取一系列行政、法律、金融和财政手段,大规模兴建公共住房,同时对该机构的权利义务范围进行明文规定。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经济适用房的供给量,保护中低收入者的住房权益,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此外,为了调动政府部门建设经济适用房的积极性,可以考虑逐渐将其纳入各级政府部门的政绩考核体系中。充分发挥政府调控作用,大力推广在普通商品房小区中按一定比例配建经济适用房的建房模式作为企业主体,开发商具有逐利性,更倾向于高利润项目,如果按照市场规则运行,政府不加任何干涉,则将没有房地产商愿意从事经济适用房的开发。因此,通过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一定比例的配建,并以开发商建设经济适用房数量、质量,销售情况,作为其竞拍项目的重要参考指标。这样做的好处有以下

两个方面:首先是将房地产商的切身利益与经济适用房的开发紧密结合,为了能够争取更多、更好的项目,开发商将增大其经济适用房的开发力度和开发质量,大大提高其建设经济适用房的积极性,在增多经济适用房总供给的同时,解决经济适用房“不经济”的困境。其二是避免了将经济适用房规划在城郊或边远地区而带来的种种问题。

第二,建立个人信用制度与收入申报机制逐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个人信用制度,就可减轻对民政部门、居委会的依赖,并使政府部门审查成本逐步降低,提高工作效率,从根源上解决保障对象的界定问题。建立个人收入申报制度,是正确划分不同收入阶层的关键,是确定居民是否符合政府提供住房保障条件的重要依据,也是税收、社会保障、社会监督工作的基础,可以考虑结合户籍制度的改革,逐步从临时申报制度向正式申报制度过渡。以确保真实把握保障对象,避免经济适用房资源重新流回到权贵阶层,让真正需要的那部分人享受到政府的住房保障。

第三,从产权、交易、管理多个环节入手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土地资源、资产和资本三位一体的特殊性,使其成为房价上涨过快和保障性住房的土地供给不足的重要因素。以城市化、城乡统筹的大思路,构建城乡土地市场,允许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土地以有偿出让、作价出资(入股)、租赁、联营、抵押等方式出让,改变现行“一口进一口出”行政垄断造成人为的土地短缺、腐败和价格扭曲。在市场不健全的情况下,严格土地出让收益的管理,让国有土地为民谋福利,投向与民生相关的领域。以促进政府职能从“投资型”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化。

第四,完善经济适用房的准入、退出机制。通过建立动态数据库,统计家庭收入情况、家庭结构、居住状况和信用状况。严格审核申请人的家庭情况,将审核结果通过媒体、政务公开形式进行公布,接受民众的监督。完善法律法规,明确违规处罚标准,对以虚报收入获取经济适用房的申请人给予严厉处罚。完善个人收入申报制度,比如,可以采取严格的实名制存款方式,现今,我国允许经济适用房五年后可上市交易,这种行为严重浪费了资源,令买不上经济适用房的人依旧买不上房,应当参照国外做法由政府进行收购。对于改变经济适用房用途的人,比如,对外出租、空置等,应取消经济适用房保障资格。

第五,健全经济适用住房的供给制度。我国经济适用住房需求巨大, 而单靠政府自身的财力提供经济适用住房, 则难以为继。因此, 应当改变经济适用房单一的供应渠道, 扩大房源, 以解决经济适用房的供给不足问题。首先,合作建房。政府应加强对住宅合作社的组织和指导, 不仅要在政策上给予扶持, 还应制定法律规范其运作, 保障城镇住宅合作事业的健康发展。其次,空置商品房转化为经济适用房。政府有关部门可通过各种途径将部分空置的商品住房转化为经济适用住房。此种转换方式有利于消化市场积压的商品住房, 减少住房资源浪费。还有,利用存量旧房作为新建经济适用住房的补充。由于在购买对象和销售方面有相似性, 经济适用住房与存量旧房具有相互替代的关系。在新建经济适用住房的同时, 政府应注重充分利用大量的存量旧房来满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

四.目前政府相关的举措

今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要再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共1000万套。

2月28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消息:未来五年,中国计划新建保障性住房3600万套。到“十二五”末,全国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率将从目前的7%~8%提高到20%以上,基本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

相比去年580万套保障房建设任务,今年1000万套保障房建设计划,数量增加了72%,并与去年全年商品住房销售总量相当,共需投资约1.4万亿元,相当于去年中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20。这是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之后,中国政府推出的最大规模保障房建设

计划。

“我想中央已经下了这个决心,”2月27日,温家宝在中国政府网、新华网与网民交谈时说,“保障性住房应当以公租房和廉租房为主,再加上棚户区改造,不要走偏方向。

五.专家观点

城市规划学者赵燕菁2005年起不断在《瞭望》新闻周刊发表文章,呼吁将保障性住房建设作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实行保障房与商品房区隔并立的双轨制,以先租后售等方式,把保障房发展为良性金融产品,使之成为暴涨的流动性的“分洪区”,大规模拉动内需。

2010年3月,赵燕菁撰文指出,住宅具有二次分配社会财富的特殊功能,房地产政策攸关执政基础,只要在城市化过程中,建立起“无产者”转化为“有产者”的稳定机制,大规模的经济转型,就不再是社会不稳定的危险期,而是走向更高层次稳定社会的有序过程。

011年3月9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在全国人大新闻中心召开的记者会上说,“为了确保今年1000万套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的落实,我们还提出和建议了一系列的财政、金融等支持政策,比如说去年开始,全国清理各个地方的融资平台,保留了为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融资平台,这个融资平台可以继续运作而且要发展。另外,我们还开展了利用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试点工作,去年计划了400多亿元,今年还要有这样一个指标。”

“我们在城市化率未达到50%的时候,出现了一批大城市,它们进入了世界大城市的序列。”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李兵弟对本刊记者说,“下一步我们怎么办?我认为最重要的问题是,要把城镇化拉动内需的关键点,放到中小城市。中小城市起来了,大城市的产业转移就是必然的。”

六.结语

经济适用房案例分析 篇2

住房问题的解决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对缩小贫富差距、维护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房地产价格的持续高升, 中低收入阶层的住房问题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提高中低收入家庭的生活条件和住房水平, 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经济适用房的政策, 但是近年来经济适用房建设逐年减少, 日渐失去原本的作用。本文从博弈论的视角理性分析政府和房地产开发商之间的利益关系和行为策略, 以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经济适用房的实施现状

经济适用房, 是指政府提供政策优惠, 限定套型面积和销售价格, 按照合理标准建设, 面向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供应, 具有保障性质的政策性住房。

1991年, 国务院颁发《关于全面推进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意见》, 首次提出建设经济适用房新思路。经济适用房政策的提出是为了缓解中国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难的问题, 虽然初衷是好的, 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不尽人意。

凸显的问题是经济适用房的供给不足。全国商品房大量的闲置, 而经济适用房的投资额和建设面积这两个指标在住房投资中的比重呈下降趋势 (见表1和表2) 。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9年。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9年。

以上的数据只是表面上经济适用房的建设面积, 至于建设之后是不是真正的用于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还有待调查。一些开发商存在着机会主义倾向, 把经济适用房改为其他的用途, 使原本就很少的住房变得更少。

政府给予房地产开发商一定的现金补贴和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 使之开发经济适用房。于是, 政府和房地产开发商形成了一种类似于委托代理的关系。在这里政府作为委托方, 开发商作为代理方。

二、博弈模型建立

信息的不对称使政府和开发商不知道彼此的信息, 这就导致了开发商在经济适用房的使用上存在了两种方式:作为他用和作为此用;政府作为委托人要对代理人进行监督, 那么由于信息不完全也产生了两种监督方式:放任监督和努力监督。

假定:开发商如果将房作为此用获得正常利润B0, 如果作为他用获得额外利润B。政府对开发商的现金补贴W, 监督成本C, 从开发商那里取得的财政收入I, 如果开发商将房作为他用, 那么政府将遭受损失S, 如果开发商将房作为此用, 那么政府将获得额外的社会效益B1。

政府和开发商有四种战略组合, 即为{放任监督, 作为他用}、{放任监督, 作为此用}、{努力监督, 作为他用}、{努力监督, 作为此用}。下面分别计算其利益函数。

1. 政府选择“放任监督”, 开发商选择“作为他用”的情况下, 参与人的利益函数。

由于政府采取放任监督, 不发生监督成本, 但是此时因开发商将房作为他用损害了政府的其他利益, 政府无论采取何种监督方式, 都会从开发商那里得到财政收入。此时政府利益R1=I-S, 开发商把经济适用房作为他用, 除了获得正常利润外还使自己获得了更多的利润, 并且不被放任的监督所察觉, 开发商将房用作何种用途都是一种事后行为, 因此都会从政府拿到现金补贴。此时开发商利益R10=B0+W+B。

2. 政府选择“放任监督”, 开发商选择“作为此用”的情况下, 参与人的利益函数。

由于开发商按规定提供经济适用房, 给政府带来了额外的收益, 同时并没有付出监督成本。此时政府收益R2=I+B1开发商按规定提供经济适用房只获得正常利润。此时开发商利益R20=B0+W。

3. 政府选择“努力监督”, 开发商选择“作为他用”的情况下, 参与人的利益函数。

政府努力监督要发生一定的成本, 但是有效的防止了开发商给政府造成的损失, 并且获得了对开发商违规的惩罚收益。此时政府利益R3=I+F-C。

开发商的违规被政府察觉受到了相应的惩罚, 但是违规行为也使之获得了正常利润和额外的利润。此时开发商利益R30=B0+W+B-F。

4. 政府选择“努力监督”, 开发商选择“作为此用”的情况下, 参与人的利益函数。

此时由于开发商按规定办事, 政府获得了额外的收益, 努力监督也防止了损失的发生, 但是以成本为代价的。此时政府利益R4=I+B1-C。

开发商的规矩只获得了正常的利润, 既没有得到惩罚, 也没有得到额外的收益。此时开发商利益R40=B0+W。

综上所求, 政府和开发商的利益矩阵 (如下表3) :

设政府放任监督的概率为q, 则努力监督的概率为1-q;开发商选择将房作为他用的概率为p, 则选择作为此用的概率为1-p。下面分别计算其行为函数。

1.开发商的行为函数。在开发商的战略选择服从以上概率的情况下, 政府选择放任监督的期望收益为:p* (I-S) + (1-p) * (I+B1) =I+B1-p*B1-p*S;政府选择努力监督的期望收益为:p* (I+F-C) + (1-p) * (I+B1-C) =I+B1-p*B1-C+p*F。

开发商为了不让政府知道自己的战略, 就必须使得政府无论采取何种监督方式所得到的期望收益都相等, 即:I+B1-p*B1-p*S=I+B1-p*B1-C+p*F。

解得p=C/ (S+F) 。这里的C/ (S+F) 为开发商选择将房作为他用的战略最佳概率, 令其为P, 则P=C/ (S+F) 。

a) P对F求偏导数为:P'F=-C/ (S+F) 2

因为P’F<0, 所以P是F的减函数, 随着F的增加, P就会减小。也就是说加大对开发商的惩罚力度, 开发商就会减少违规现象, 更多的合乎规范提供经济适用房。

b) P对S求偏导数为:P’S=-C/ (S+F) 2

因为P’S<0, 所以P也是S的减函数, S增大P随着减小。也就是说当政府遭受到的损失越大时, 开发商的违规现象越少。看似矛盾, 实则不然, 当政府的损失越大时, 就会注意到开发商的违规操作, 那么就会增强对开发商的监督, 迫使开发商按规定办事, 提供相应的经济适用房。

c) P对C求偏导数为:P’C=1/ (S+F)

由于1/ (S+F) 与C无关, 可以得出C的变化对P没有任何的影响。

2.政府的行为函数。在政府的战略选择服从以上概率的情况下, 开发商选择将房作为他用的期望收益为:q* (B0+W+B) + (1-q) * (B0+W+B-F) =B0+W+B+q*F-F;开发商选择作为此用的期望收益为:q* (B0+W) + (1-q) * (B0+W) =B0+W。

政府为了使开发商不知晓自己的战略就必须使得开发商无论选择何种方式得到的期望收益是相等的, 即:B0+W+B+q*F-F=B0+W。

解得q= (B+F) /F。这里的 (B+F) /F为政府选择放任监督战略的最佳概率, 令其为Q, 则Q= (B+F) /F。

a) Q对F求偏导数为:Q’F=-B/F2

由于Q是F的减函数, 可知当F增大时, Q减小。也就是说当政府对开发商惩罚力度加大时, 政府减少放任监督的行为。这是因为政府得到的收益增加, 就会努力的监督开发商, 使其获得更多的收益。

b) Q对B求偏导数为:Q’B=1/F

由于1/F与B无关, B的变化对Q无任何影响。

三、结论和对策建议

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 无论是委托人还是代理人, 采取不负责任的行为都是合乎情理的。基于以上的博弈分析, 对于经济适用房建设逐年减少的现状, 给予一下几点建议:

1. 加大对开发商的惩罚力度。

通过对政府和开发商的行为函数的分析, 得出对开发商的惩罚力度越大, 不但提高开发商按规定提供经济适用房的概率, 还能使政府努力监督开发商, 从而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

2. 增强开发商违规对政府的损失。

政府遭受的损失相当于对政府的惩罚, 变相的加大对政府的惩罚, 政府就能够有足够的动力去监督开发商, 从而使开发商违规机率降低。

3. 缩小开发商将房作为他用所获得的额外利润的空间。

当额外利润减少的时候, 开发商铤而走险违规就变得利润微薄, 有的时候甚至是得不偿失, 这也能够使开发商提供经济适用房。

4. 从人性的角度来说, 政府可以理性说服, 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这种方式虽然不能对那些极度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开发商起作用, 但是对那些富有仁爱之心的开发商来说是不妨一试的。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6.

[2]苏明华.经济适用房建设过程中的博弈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08, (5) .

[3]段超杰.经济适用房政策的博弈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 2009, (5) .

[4]肖泽群, 肖万春, 文建龙.中国现阶段城镇化中住房开发结构的博弈分析[J].城市规划, 2008, (3) .

经济适用房案例分析 篇3

摘要:经济适用住房作为现阶段解决城市中低收入阶层的住房问题的重要渠道之一,其制度的建立与实施是我国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重要措施,对保持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武汉市是全国最早开展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的城市之一,十几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政策效果和明显的社会综合效益。然而也必须看到,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

关键词:武汉市;经济适用房;运行现状

中图分类号:F29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09)20-0022-02

1经济适用房概述

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住房制度也逐步走向市场化。然而不管社会发展到哪个阶层,总是存在一部分低收入群体,他们需要借助政府的支持才能买房,经济适用住房政策正是政府对中低收入者实施的住房保障制度,也是中低收入者解决住房问题的主要途径。

经济适用房与完全市场化的商品房和非市场化的廉租房共同构成了我国的住房供应体系,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不完全市场化的保障性住房。经济适用住房价格受政府限制,具有特殊性,即总是与商品房价保持合理价差。经济适用住房的投放量就会影响住房市场的供求关系,从而具有平抑房价,调整供给结构,稳定房市的功能。近年来许多大中城市的实践也表明,经济适用住房是稳定市场的重要手段。

2武汉市经济适用房运行现状及问题分析

2.1供求情况

随着武汉市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在住房制度改革的推动下,武汉市房地产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房屋的建设规模逐年递增,与此同时,住宅作为房地产的主要成分,其建设规模也在逐年递增,极大的提高了武汉市人民群众的居住水平,如图1所示,然而,武汉市经济适用房的开发建设却存在严重的问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历年来,经济适用房的供应占整个住房供应市场的比例很小,平均只占13%,与其需求相比,供应远远不足。

另外,还可以从经济适用房的房源数与登记数的情况来看其供需情况,表1是选取武汉市近两年最新的几个经济适用房小区的房源与登记比例,可以看出,其平均供需比例为1∶10,可见,武汉市经济适用房供给远远小于需求。

2.2价格分析

对于居民的住房消费水平的衡量,目前国际上比较通用的评价尺度是“房价收入比”,即居民户均年收入和在当地购买一套住宅所需支出的费用之比。按照联合国制定的国际惯例,住宅价格与当地家庭年平均收入的比例应在3∶1~6∶1左右为合理。

从表2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对于商品房,只有最高收入户的房价收入比在合理范围内,也就是说剩下的90%的群体买不起商品房,这说明,除了存在商品房价格过高的问题外,还有大部分群体需要经济适用房的供应。而对于经济适用房的房价收入比,有最低收入和低收入这20%的群体买不起经济适用房,然而经济适用房正是针对中低收入人群所提出的,相对应的群体却买不起相应的房,可见,武汉市经济适用房价格过高,使经济适用房变得不再“经济”。

2.3选址分析

武汉市经济适用房建设项目大多数都建在离城市中心区比较偏远的郊区,生活配套设施不完善,交通、教育等生活成本高,因此很多人选择放弃购买经济适用房,从而影响了实际需求量。此外,地点的同一性和类似性能够消除区位因素对房地产效用及价格的影响,由于选址偏远,无法与中心区位的商品房项目形成相互竞争的作用,就起不到抑制商品房价格的作用。

2.4户型面积分析

国家规定济适用住房应当严格控制在中小套型,中套住房面积控制在80 m2左右,小套住房面积控制在60 m2左右。经济适用房合理的户型面积应与其对应的供应人群的收入水平相符合,如果户型面积偏大,就会造成总价过高,从而与中低收入群体的承担能力不相符。根据此原理,可以算出武汉市经济适用房合理的户型面积为60~70 m2,与国家规定的标准相符。然而,实际中武汉市经济适用房户型面积偏大,从随机抽取的几个武汉市经济适用房小区的户型面积情况可以看出:80~90 m2的户型面积比重最大为60.8%,90 m2以上的占了25.1%。60~70 m2和70~80 m2只占了相当小的一部分,60 m2以下的几乎为零。

可见,武汉市经济适用房户型面积过大、总价过高,超过了中低收入家庭的承受能力。尽管有明文规定的标准,但实施管理不是很到位。

3结论及建议

通过对武汉市经济适用房实施运行中的分析,可以看出,武汉市经济适用房存在的问题有:供给远远小于需求、单价过高、选址太偏远、户型面积过大的问题。此外,对于经济适用房的实施政策也存在许多问题,而这些政策性问题也是导致经济适用房实施运行中问题产生的一大关键因素。针对以上武汉实施经济适用房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对经济适用房政策的思考,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①盘活现有存量房,将其转变为经济适用房。这不仅可以增加经济适用房的房源,间接做到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还可以促进房地产二级市场、三级市场的发展。

②建立经济适用房租售并举的供应制度。这对解决不同层次的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特别是社会住房“夹心层”,即不符合廉租房的申请条件,又没达到购买经济适用住房能力的居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③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从立法上明确住房保障对象、保障标准、保障水平、保障资金来源、专门管理机构,以及对违法违规行为惩处措施等。

④在房地产市场过热时,增加经济适用房投入的量,可以起到抑制房价的作用。

⑤建立经济适用房政策的长期实施与动态调整相结合的机制。随着经济的发展,保障对象的收入水平会不断变化。因此,经济适用房政策应该“因时而宜”,对政策的内容诸如供应规模、价格水平、保障对象进入和退出的条件等做出动态调整,使政策能够更加有效地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剑阁.中国房改现状与前景[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 社,2007.

[2] 姚伟.经济适用住房问题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3] 左煜.中国经济适用住宅的分析与研究[D].长沙:长沙理工大学,2007.

经济适用房流程 篇4

根据最新实施的《陕西省保障性住房管理办法(试行)》相关规定,经济适用住房保障对象为当地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并与廉租住房保障对象衔接。如果您的家庭户籍、收入及住房符合相关条件(单身未婚购房年龄须在30周岁以上),可以申请购买西安市经济适用住房。

经济适用住房是以家庭为单位申请购买的。申购家庭所包含的家庭成员仅限于申请人、申请人配偶及未婚子女,如果申请人或申请人配偶的父母户籍、收入和住房符合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相关要求,可携带一方父母。

申请购买西安市经济适用住房办理流程:

1、开具无房产证明

申请人持身份证、户口本、结婚证等证件原件办理参与申请经济适用住房购买资格的申请人、申请人配偶及家庭成员名下有无房产证明(西安市城六区户口由西安市产权产籍管理中心出具;长安区户口由长安区产权产籍管理部门出具)。

2、领取无房证明,领取《西安市城镇居民经济适用住房购买资格申请审核表》,办理预约登记手续

申请人持身份证原件在西大街116号市房产交易大厦一楼交易大厅东北角领取产权产籍管理部门出具的名下有无房产证明,同时预约登记交表时间。申请人持无房产证明及身份证、户口本、结婚证等证件原件《领取《西安市城镇居民经济适用住房购买资格申请审核表》(一式二份)。

3、按要求如实填写《西安市城镇居民经济适用住房购买资格申请审核表》,并准备相关资料(相关证明在交表前二个月出具并填表为宜)。

4、申请人在预约登记交表时间携相关资料原件(核验后退还)、复印件和审核表进行初审(地址:市房产交易大厦一楼交易大厅东北角)。

5、西安市住房保障中心将申请人及家庭成员的相关情况通过西安房地产信息网(http://.cn)、西安市房产资讯网(http://)向社会公示,公示期10天。公示期满后对无投诉或经调查投诉举报不实的进入复审阶段;、复核、终审,终审通过后在审核表加盖“西安市城镇居民经济适用住房购买资格审核专用章”(自批准之日起有效期两年)。

7、通知申请家庭领表。

以下是申请购买经济适用住房需提供证明材料的说明,请你根据家庭具体情况提供。

申请购买经济适用住房需提供证明材料的说明

一、下列资料,审核表中申请人、申请人配偶及家庭成员,都必须如实提供;

二、提供身份证、居民户口簿、结婚证(离异证、法院民事调解书或离婚协议书)、房产

证、未成年人的出生证明(或独生子女证)等相关证件及复印件(核对原件留存复印件);

三、审核表中盖章及住房和收入证明:

1、有工作单位(含退休)人员审核表中盖单位行政公章,并由单位出具住房和收入证明(企业及民营私企单位必须具有法人资格,并附单位营业执照副本)。住房证明应写清在单位是否享受单位福利性分房,是否属于无房户;享受过单位福利性分房, 住房证明应写清详细住址、建筑面积,除此之外还有无其他形式住房(已办理房产证的需提供房产证);收入证明应写清上年月收入、年收入,除此之外还有无其他收入;

2、无工作人员审核表中盖户口所在地街道办事处公章,同时出具住房和收入证明,证明材料应写清有无工作、有无住房、有无收入(无固定收入人员需在证明中说明收入来源及月收入、年收入);

四、现住房性质为租赁私房、暂住亲属住所的,需由当地社区(或村委会)出具现住房证明,写清住房性质、详细住址、建筑面积、房屋归属人、与本人关系;

五、申请人、配偶及家庭成员身份证住址、本市户口住址房屋证明:

1、申请人、配偶及家庭成员不是居民户口簿户主的,由房屋归属地社区出具房屋归属证明,证明应写清详细住址、建筑面积、房屋归属人、与本人关系;

2、申请人、配偶及家庭成员为居民户口簿户主的,由户口所在地街道办事处出具户口住址房屋归属证明,应写清详细住址、建筑面积、房屋归属人、与本人关系;

3、身份证、户口簿住址不一致的,分别提供住址证明材料;

六、未婚单身人员(年满30周岁)需由户口所在地街道办事处(或户口所在地婚姻登记部门)出具未婚(从无婚史)证明;离异(丧偶)人员需由户口所在地街道办事处出具未再婚证明;丧偶需同时提供死亡证明;

七、单位倒闭需由单位上级主管单位(无上级主管单位的由单位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开具证明,写清工作期间是否享受单位福利性分房,是否属于无房户;原单位合并,需提供合并文件;单位名称更名需提供更名文件;

八、工作单位如有变动,原单位应出具证明,写清在原单位工作期间是否享受单位福利性分房,是否属于无房户;同时现单位需提供第三条第一款证明材料;

九、户籍为集体户口人员,派出所开具户籍证明;

十、配偶户口为城六区、长安区以外的,不提供居民户口簿、身份证住址证明;

十一、根据有关规定,从2010年3月29日起,凡参与申请经济适用住房购买资格的申请人、申请人配偶及家庭成员需提供产权产籍管理部门出具的名下有无房产证明(西安市城六区户口由西安市产权产籍管理中心出具;长安区户口由长安区产权产籍管理部门出具)。其它证明资料以提供证明材料说明为准。

西安市产权产籍管理中心地址:莲湖区香米园西巷93号4楼档案科

西安市产权产籍管理中心咨询电话:873***60

长安区房管局地址:长安区韦曲新华街371号

个人购买经济适用房 篇5

主 题:单人购买经济适用房

时 间:2009-07-15 22:27:00

我老婆的户口在外地,现在只申请我一个人的面积,请问她需要出哪些证明,还要户口证明、没有单位还要他户口所在地开无单位证明吗?申请表中的配内 容:偶的个人情况也要填写清楚吗,特别是上年收入情况和单位盖章,没单位要

怎么做啊

购房指南今日在线主持人『无忧』回复

您好!您的问题是:经济适用房申请,配偶收入证明

申请经济适用房需要有相关部门提供的住房和收入情况证明。有工作单位的人员,申请经济适用房需要提供由单位出具的住房和收入情况注明,说明是否享受福利分房的情况,以及在其他地址的住房性质,父母是否与其一起生活居住,包括月收入、年收入,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如果没有固定的工作单位,可由街道办事处出具住房和收入情况证明。以及说明私有房产,或是租住房产的大致情况等。具体您可以咨询单位和街道办。

经济适用房的申请需要提供家庭成员的收入证明,西安市居民申请经济适用房时首先要到西安市西大街234号的西安房产交易大厦或经济适用房销售部领取西安市经济适用房资格申请审核表,申请人及其他家庭成员所在单位行政或纪检部门分别审核签字并盖章,没有工作单位的由档案所在单位或户口所在街道办事处行政部门及党组织审核签字并盖章。

以下为您提供经济适用房住房和收入情况的四种证明格式:

证明一:有工作单位的人员提供以下证明

现住房和收入情况证明

为我单位职工,与同志属夫妻关系,在我单位享受过(或 没有享受过)福利分房。享受过福利分房,建筑面积平方米,有(或无)房产证,该同志在其它地址有(或无)其它性质住房,其父母、是(否)和其在一起生活居住,该同志月收入元,年收入元。

需说明其它原因

特此证明

盖章(公章):地址:经办人签字:联系电话:年月日

证明二:无工作单位的人员提供以下证明

现住房和收入情况证明

为我街道办事处居民,与同志属夫妻关系,有个子女,姓名。在本市有私房,建筑面积平方米,租住(或借住)同志或单位的房屋建筑面积平方米,该同志在本市其它地址有(或无)其它性质的住房,其父母是、(否)和其在一起生活居住。

需说明其它原因的特此证明

盖章(公章):地址:经办人签字:联系电话:

年月日

证明三:申请从携带父母,父母无工作的提供以下证明

现住房和收入情况证明

为我街道办事处居民,与同志属夫妻关系,是(否)长期和子女在一起生活居住,在本市有私房,建筑面积平方米,租住(或借住)同志或单位的住房建筑面积平方米,该同志在本市其它地址有(或无)其它性质的住房。

需说明其它原因的特此证明

盖章(公章):地址:经办人签字:联系电话:

年月日

证明四:申请从携带父母,父母有工作的提供以下证明

现住房和收入情况证明

单位职工(或离退休人员),与同志属夫妻关系,是(否)长期和子女在一起生活居住,本人在我单位享受过(或没有享受过)福利分房,享受过福利分房,建筑面积平方米,有(或无)房产证,在本市有(或无)其它性质住房。该同志月收入元,年收入元。

需说明其它原因的特此证明

盖章(公章):地址:经办人签字:联系电话:

年月日

以上证明格式供您参考,如有疑问,您也可致电经济适用房办公室咨询:87452146。

经济适用房购房资格 篇6

一、家庭成员的核定:家庭成员由夫妻双方及其单身子女构成,其中,申购经济适用住房的申请人本人必须具有市内四区常住户口五年以上。

二、住房建筑面积的核定:住房建筑面积以申请人及其家庭成员在本市拥有的私有住房和承租的公有住房的建筑面积核定,已转让的住房应合并计算。无房户由家庭成员所在单位出具证明,无单位的由户口所在地街道办事处出具证明。

三、年收入的核定:年收入是指申请人及其家庭成员的上收入总和,包括:工资年薪所得(含住房公积金、住房补贴);奖金及临时性补贴所得;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所得;劳务报酬所得;其他所得。收入证明由所在单位出具,无单位的由户口所在地街道办事处出具。上我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政府统计公报公布数据为准,收入审查的标准调整日期以政府统计公报公布之日为准。

政策链接: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申请人可以申请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具有市内四区常住户口5年以上;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20平方米;人均年收入低于上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申请人可以申请购买普通商品住房:具有市内四区常住户口;没有住房或住房面积未达到政府规定标准;人均年收入低于上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5倍。

销售和购买程序

一、申购登记:经济适用住房、普通商品住房项目销售公告发布后,申请人应在规定的申请期限内按照《洛阳市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的规定办理申购手续,申请期限原则上不少于15个工作日。有关职能部门将对申请人的申购条件严格进行审查,并公示其基本情况,公示期为15个工作日。经审查符合条件的申请人,由市住宅发展中心核发符合经济适用住房或普通商品住房申购条件通知书;不符合条件的,将发放不符合经济适用住房或普通商品住房申购条件通知书。

二、按困难程度排序:市住宅发展中心依据申请人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按照住房困难程序进行排序,并将排序名单予以公示。公示期为15个工作日。

三、确定入围名单:当申请人数量大于房源数量时,将按照排序顺序分别确定正式入围名单和候补入围名单,正式入围申请人数量按照房源实际数量确定,候补入围申请人数量原则上按照不低于房源数量的20%确定。按照困难程度排序确定入围申请名单,当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相同的申请人数量多于排序后剩余房源数量时,将通过摇号等公开方式确定,当申请人数量少于房源数量时,全部申请人均可入围。

四、确定选房顺序:以公开摇号等方式分别确定正式入围家庭的选房顺序号。公开摇号将依法公证,并在市监察部门及入围市民代表的监督下进行。

五、核发购房证明:市住宅发展中心将全部入围名单和选房顺序进行公告,公告无异议的。申请人必须于5日内持身份证明、《符合经济适用住房申购条件通知书》或《符合普通商品住房申购条件通知书》到市住宅发展中心办理购房证明。

经济适用房案例分析 篇7

1工程概况

某经济适用房1号楼为六层砖混结构,呈南北方向布置,房屋全长27.84 m,宽13.74 m,由两个单元组成,建筑面积2 390 m2,底部为架空层,架空层层高2.1 m,标准层层高2.7 m,檐口标高为18.3 m,坡屋顶屋面。所有砌体均用MU10的水泥砖砌筑,砂浆在±0.000以下为M7.5水泥砂浆,架空层为M7.5混合砂浆,一层~五层为M5混合砂浆,六层为M7.5混合砂浆。部分预制部分现浇混凝土楼盖,采用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所有现浇构件混凝土均为C20。该房屋于2004年9月动工修建,2005年6月初完工。2005年6月底竣工验收时,发现部分墙体出现了裂缝。裂缝分布情况为:1)裂缝主要出现在房屋的四层~六层,且从六层~四层墙面开裂程度逐层减轻,三层以下墙面未见明显裂缝;2)裂缝部位主要集中在房屋西面的卧室横墙上;3)绝大部分裂缝均为西低东高的斜裂缝,长0.3 m~3 m,宽0.1 mm~0.2 mm。

2裂缝成因分析

1)该房屋的主卧室朝向西面,夏季日照时间长,虽然屋面设置了坡屋顶,但西面的外天沟、混凝土屋盖、楼盖及圈梁、构造柱等部位仍易受到温度的影响。在夏季阳光长时间的强烈照射下,上述部位的表面温度会迅速升高。当温度高于上述部位施工期间温度时,上述部位就会受热膨胀。据施工资料记载,四层~六层梁板的施工时间是从2004年12月~2005年1月,施工时的环境温度均较低。

2)砌体结构中砖砌体和钢筋混凝土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材料,其线膨胀系数不一样,钢筋混凝土的温度线膨胀系数约为10×10-6/℃,砖砌体的温度线膨胀系数仅为5×10-6/℃。当温度升高时,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膨胀量远大于砖砌体的膨胀量,在砖砌体中产生附加的拉、剪应力。当拉、剪应力超过了砖砌体的主拉应力强度时,就会在砌体中产生斜向的温度裂缝。

3)由于房屋主要是西面温差较大,因此裂缝主要分布在房屋西侧卧室内的横墙上。另外,由于受周围建筑物的遮挡,房屋顶层受日照的时间最长,底层最短,加之房屋上部施工时的环境温度低于下部施工时的环境温度,因此裂缝主要集中在房屋的四层~六层,且从六层~四层墙面开裂程度逐层减轻。

3裂缝处理

1)对不影响结构安全且数年后不再发展的裂缝,用砂浆嵌缝法处理。

2)对不影响承载力的表面裂缝及深进裂缝,可在其表面涂抹水泥砂浆或环氧胶泥,或用环氧粘贴玻璃布。

3)对墙体两面对应的裂缝,在墙体两面每隔5匹砖剃凿一道长1 m,深50 mm的砖缝,埋入ϕ6的钢筋一根,端部弯折并嵌入砖墙竖缝,然后用强度等级为M10的水泥砂浆嵌填密实。

4)对数量较多且贯穿墙厚的裂缝,可用局部钢筋网外抹水泥砂浆予以加固处理,钢筋网用ϕ4@100~200,并配置穿墙拉筋加以固定,拉筋呈梅花形布置,再分层抹20 mm厚水泥砂浆。

该工程采用方法2)和方法4)对裂缝进行了处理,经过2006年和2007年两个夏季的观测,没有出现新的裂缝,原有裂缝也没有发展,说明这次裂缝成因分析和裂缝处理是成功的。

4结语

裂缝是砌体结构住宅墙体的一种常见病害,对已存在裂缝的墙体,必须认真作好调查工作、认真分析,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参考文献

[1]GB 50003-200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S].

[2]闻庆龙.多层砖混结构墙体裂缝的处理与思考[J].山西建筑,2006,32(24):128-129.

[3]李敏,刘敦朝.砌体结构开裂成因及加固处理方法[J].建筑技术开发,2004(8):18-19.

[4]魏松.砌体裂缝及加固措施[J].工程质量,2005(11):40-41.

经济适用房调控在于持久 篇8

目前福州市原则通过了《福州市城区经济适用住房上市交易办法》,8月1日起,凡福州市五城区内,于2007年6月7日前购买,且取得“房屋所有权证”满5年的经济适用房,在房屋所有权人补缴土地收益价款后,可上市交易。

经适房入市将拉低房价?

据了解,目前,福州市的经济适用房大多数位于三、四级地段,大约分散在福州五城区内数十个小区中,2007年6月前榕经适房大概有2万套左右。

朝阳房产销售总监周良告诉记者,“这些小区比如金山碧水一期,或者文华小区,从住宅品质上看都还算不错。如果依据当前市场价,其挂牌出售价格每平方米至少在7000~8000元。”

“但这些房源大都被关了好几年,而且不排除业主早有升级换代的愿望。加之该批次经适房购买时,房价每平方米也就2000元~3000元,因此解禁后,不排除业主以不计成本的方式把房子卖掉。它们很可能拉低房价,打破目前二手房市场价格一直无法大幅下降的困局。”国广一叶点房网董事长叶斌说,“最难估计的是2万多套房子,究竟会有多少进入市场,数量越多对市场产生的冲击也就越大。”

福州房产专家刘福泉表示,其“解禁”会刺激一部分改善型需求经适房业主换房,保守估计至少有3000套~5000套房源会尽快交易,但冲击总体不会很大,因为绝大部分房源不可能马上就交易,而是逐渐放量。因此,对目前低迷的市场是一个利好。但由于其数量有限,对楼市影响不大。

曾禁售3年

在过去的三年里,出现在福州12345便民呼叫中心网站最多的投诉之一,是关于经济适用房不能上市交易的言语。其中,福州金城小区一位业主不满地表示,房管局2008年就已经将交易办法提交市政府。

原来,按照现行的《福州市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出售经济适用房需“按照届时同地段普通商品住房与经济适用住房差价的一定比例,向政府交纳土地收益等相关价款”。但由于“相关价款”迟迟未定,福州经济适用房3年间一直陷入交易停滞状态。

刘福泉曾对此表示, “福州经济适用房资源利用陷入了死胡同。”他分析认为,如今有关部门也很矛盾,因为一旦允许经济适用房上市交易,由于经适房诱人的议价空间,当初一平方米2000元左右的经适房,如今可卖到8000/平方米,其中的利润是多么诱人。

7月16日,经济适用房将允许交易的消息一出,专家纷纷表示,经济适用房上市交易对于调控房价的确是好事,但是“如何交易”是经济适用房持有者最关心的问题。依据《办法》规定,符合,条件的经适房如要上市交易,房屋所有权人在交易前,应补缴土地收益价款。土地收益价款按申请时所在土地级别相对应的基准楼面地价的10%缴交。

据了解,按照福州市现行的城区住宅用地土地级别,三级基准楼面地价为1 800元/平方米,四级基准楼面地价为1275元/平方米。若以基准楼面地价的10%收取土地收益价款,则于三级地段需补交180元/平方米,如位于四级地段,则缴交金额为127.5元/平方米。以一套面积90平方米的经济适用房计算,位于三级地段,需要补交1.62万元,而位于四级地段则需要补交1.15万元。

而即使是位于二级地段的经济适用房,二级基准楼面地价为2475元/平方米,需要补交土地收益价款247.5元,平方米。

让适用房真正经济起来

6月,福州市作了关于住房保障工作情况的报告,报告指出,2010年福州将新建保障性住房2.6万套。其中3000多套经济适用住房已安排集中建设3个项目,包括东山新苑续建约1000套、福湾新城春风苑续建863套、联建新苑新建约2000套。

据某研究机构预测,在未来两年,保障陛住房(经适房、廉租房)将占楼市住房总供应量的20%。据其“房地产业中长期发展动态模型”测算,如保障房占市场总体供应的比例超过20%,将对商品住房市场产生比较明显的影响。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秘书长朱中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 “保障性住房建设对上下游产业起到拉动作用是肯定的,也可以弥补由于房地产市场销售低迷引起的下半年投资下滑。政府这次调控的首要目标,是抑制热点区块过快上涨的房价,保障房建设对房价也肯定能起到一定抑制作用。通过保障房建设,各地处理好市场化和保障性的关系,最终达到居者有其屋的目的。”

上一篇:北京中考作文题目及:少年风采下一篇: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用途与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