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差错缺陷分析与改进(精选7篇)
1、我院护理差错发生率中医嘱处理错误、漏记账排在了首位,这与办公班的工作环境有关,办公班在护士站处理医嘱的同时,常承担接待新病人、办理出院、接特病人、家属以及其它各类到科室咨询人员等工作,环境干扰大,易打乱正常下作程序导致出错。随着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引进,电子医嘱执行单不能直接打印,必须经过转抄,未能减少了中间环节,不能有效减少出错机率。
2、专业技术水平方面的差错缺陷占12%,发生缺陷人员的护龄和职称密切 相关,护龄和职称越低,差错发生率越高。这与护士的业务知识水平、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临床经验有很大关系。
3、注射、皮试、输液漏执行或执行错误占了总数的8.4%,由于某些护士责任心不强、凭印象做事、交接班不清楚、不认真执行查对制度是发生此类差错的主要原因。
4、各项规章制度执行不严。如查对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护理查对制定护理 安全管理制度等;对制度的理解和学习不够,致使在实际工作中出现偏差;缺乏自我约束能力和慎独精神,单独值班时不能严格遵循工作制度和操作规程办事,导致护理缺陷发生。
5、与缺乏有效的护患沟通有关,个别护士不能主动与患者交流,不会使用沟 通技巧,临床经验不足,专业知识掌握不全面,沟通不当等。
6、与管理因素有关。一是管理者思想麻痹,安全意识淡漠。管理缺乏力度, 责任不清,奖罚不明,质量控制措施形同虚设流于形式。二是管理重心偏移,管理职能受到影响。由于多方面原因,护士长要花大量精力进行琐碎的行政事务管理,严重影响了护士长的管理职能。
改进措施
1、强化责任心,加强安全教育和风险防范意识教育。对容易发生护理缺陷的 工作环节进行分析讨论,通过质量分析会,及时总结护理工作的薄弱环节,提出改正措施,通报护理缺陷信息,对重复出现的护理缺陷认真分析发生的原因,检查改进的措施是否符合实际,有效地防范护理缺陷的发生。
2、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是防范护理缺陷的关键。认真组织学习护理核心制度, 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制定标准护理操作规程,规范护理文件书写和完善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同时,成立护理质量安全管理组织,定期进行安全查房及护理隐患的分析讨论,并及时反馈,定期评价。
3、实行全面的质量控制,充分发挥质控组织作用,遵循护理质量标准,防 检结合、以防为主全面控制护理质量。
4、提高高危人群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加强“三基”训练和“急救技术
训练”,培养护士主动学习的兴趣,不断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护士业务素质的高低决定其观察患者和处理患者的能力。低年资护士、新招聘护士是护理缺陷的高发人群,应将规范化培训的各项要求做到实处。
5、加强服务艺术的学习,提高沟通能力,真正以患者为中心,满足患者的护理 需要。
手术室的工作质量和安全管理特别重要,它不仅体现在手术过程中,而且贯穿于手术室的一系列工作环节中,护理工作中稍有不慎,将可能给患者造成不应有的痛苦和损失,直接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医院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因此,加强手术室管理,提高工作质量,防止工作中的失误,才能杜绝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本文将手术中易出现的护理差错原因及其对策介绍如下:
1原因分析
1.1 核对患者有误手术患者在术前紧张或应用镇静剂后,不能正确回答问题,加之工作中未认真执行接送病人查对制度,易发生接错患者或放错手术间。
1.2 体位安置不当巡回护士特别是低年资护士由于没有掌握正确的体位安置方法,手术中易导致压疮、神经牵拉受压麻痹等。
1.3 消毒灭菌不严护理人员无菌观念不强、无菌操作不严等都是引起患者术中、术后感染的重要因素。
1.4 清点物品有误由于没有严格执行清点查对制度,导致手术器械、敷料清点不清,浪费手术时间甚至造成物品遗留创口、体腔内。
1.5 用药输血有误手术中用药通常都是口头医嘱,如果没有严格执行用药、输血查对制度,就会造成无可挽回的后果,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1.6 器械准备不全器械护士对手术器械尤其是一些特殊手术器械不够熟悉;手术器械陈旧,性能不佳等都会影响手术的正常进行。
1.7 仪器使用不当巡回护士对仪器的正确操作不够熟练,术前没有对所需的仪器设备开机检查,致使术中故障影响手术的正常进行。
1.8 标本存放不当没有严格执行标本的管理制度,造成标本混淆、丢失,延误诊断甚至引起医疗纠纷。
1.9 全麻恢复期护理不当全麻恢复期患者烦躁不安;手术结束后医护人员疲乏、精神放松,此时易发生坠床、引流管拔出、输液管脱出等意外情况。
2 对策
2.1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巡回护士接患者时,要按照手术通知单认真核对患者的科室、姓名、性别、病室、床号、住院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等,将患者送到指定的手术间。手术开始前巡回护士、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应按照病历再次核对以上各项,并填写核对表。
2.2 掌握正确的体位安置方法安置体位时应遵循安全、舒适、保持呼吸循环功能、充分暴露手术野等原则:肢体不可过度外展、屈曲,约束带不宜过紧,身体的着床支点避开神经走行部位,在骨隆突处垫以泡沫垫或棉垫,枕部加垫头圈。
2.3 加强无菌观念,严格无菌操作
2.3.1 加强空气消毒监控 每日清晨由夜班护士术前半小时开启层流空气净化系统;凡进入层流手术间的人员必须经过风淋通道,吹去身上的灰尘;严格控制进入手术室的人数,尽量减少人员流动,以减少空气中的浮游细菌数。[1]
2.3.2 加强手术物品的消毒灭菌 手术器械包、敷料、等一律采用高压灭菌;对一些特殊器械如胸腔镜、腹腔镜、膀胱镜、阴道镜等,采用戊二醛熏蒸消毒24小時;对一些小器械包可在手术室内的小型蒸汽炉高压灭菌。
2.3.3 加强对医生、进修生、实习生无菌操作的监督 从洗手、皮肤消毒到整个手术过程,层层把关,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4 严格执行清点查对制度手术开始前,器械护士与巡回护士共同核对器械、纱布、缝针等,并准确记录于手术器械敷料清点单上。器械护士要保持手术区周围整齐有序,手术过程中所增减的器械、敷料,交接要清楚,必须要两人核对,并及时准确记录。凡手术台上掉下的纱布、纱垫、器械、缝针等,巡回护士及时捡起,放在固定地点。因手术时间过长或其它原因需要更换人员时,要当面清点、核对无误后方可离开。其他人员不得随意拿取添加物品,手术未结束时,任何物品不得拿离手术间。关闭体腔及深部组织前后,均应再次清点,并与术前记录认真核对。
2.5 严格执行用药、输血查对制度术中使用任何药物都应该认真核对药名、剂量、用法以及有效期。尤其是执行口头医嘱用药时,应复诵一遍,并告知麻醉医师及时记录。用过的空药瓶应保留到手术结束方可丢弃。输血时必须由两人共同核对患者的床号、姓名、住院号、血袋号、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液种类和保存期并签名。输血后的血袋保存24h后方可处理。
2.6 树立高度的责任心 科室新进的手术器械,手术室护士必须专门培训以尽快掌握其性能及使用方法;器械护士应提前上台,检查器械是否齐全、性能是否完好;对一些多轴节器械如胸腔牵开器、框架式拉钩、吻合器、缝合器等,应特别注意检查螺丝是否松动或脱落,以防手术过程中遗留体腔。
2.7 加强仪器的使用和管理目前高频电刀已普遍应用于手术中,使用前必须检查性能是否完好,负极板应平整置于肌肉丰富、毛发稀少处,应完全接触皮肤。皮肤不应接触金属部位,以防发生旁路电灼伤。酒精消毒后应待其挥发或擦干后方能使用电刀,否则酒精燃烧易灼伤皮肤。[2]
2.8 严格执行标本管理制度病理标本的妥善管理、正确的病理结果决定患者进一步治疗与否及预后。一般病理检查标本术后由器械护士亲手交给手术医生,贴好标签并核对患者姓名、住院号等,和已填好的病理检查申请单交专人送病理科。若标本须作冰冻切片病理检查,巡回护士将标本放入标本袋内,贴上标签,注明科室、姓名、住院号、标本名称、部位,填好病检单,让家属过目后由专人送病理科。
2.9 加强全麻恢复期护理全麻患者清醒前,巡回护士应适当约束四肢;护送回病室途中,应上好防护栏,以防发生坠床、引流管拔出、输液管脱出等意外情况。
总之,通过对手术室工作中易出现的护理差错进行分析,我们认为只有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加强专业技术培训、增强责任心、提高法律意识,才能减少乃至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切实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1]魏革,刘苏君.手术室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48.
[2]冯宝琴,谭惠霞.加强手术安全护理,防范手术病人潜在性损伤【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4,lo(12):28.
一、为保证患者安全、有效、合理用药,杜绝发药差错事故再次发生,科室负责人在差错处理结束后,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就本次发药差错的发生,进行细致地分析,查找原因。
二、原因查明后,第一时间通报科室全体人员,并以文字形式张贴在醒目位置,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批评教育,从而引起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差错分析原因及处理结果详细记录在差错事故登记本中。
三、调剂差错原因有多种,针对不同原因,立即进行整改。
(一)属于医生处方书写潦草、不规范的,与医师沟通解决。
(二)属于外包装、注射剂颜色等易混淆的药品,摆放时要分开位置存放,调剂时要仔细检查,避免发药差错。
(三)属于相关责任人注意力不集中造成的错误,对当事人进行思想教育,让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四)严格执行药品存贮制度,随时保持工作环境有序和整洁,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内服药与外用药彻底分开;易混淆药品、易挥发污染品、易燃品妥善处理,杜绝差错隐患。
四、严格遵照药品有效期管理制度,定期检查、登记、上报、处理,避免过期药品流入患者手中。
五、严格执行处方调配、复核发药双签字制度。加强药师自身素质和业务技能及规章制度的教育,增强其责任感,提高其业务水平和 1 能力。
预防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服务成为护理工作的重点。因此护理人员应了解导致护理差错事故的原因,掌握预防对策和措施,以减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事情经过:3月20日,给病人注射示踪剂时,药物注射完后,病人血管注射部位有轻微渗漏,然后护士怕渗漏部位增大,就没有把剩余的生理盐水注射完,以为不会影响检查。
原因分析:缺乏临床经验,基础理论部扎实,对示踪剂的药理作用不熟悉。专业技术专科学习培训滞后。工作不求甚解,盲目执行医嘱。护理带教不严,在交接工作方面管理不严,导致当班护士出现医疗差错。
对策:
1、加强业务技术学习,提高整体素质。广博扎实的专业知识能指导护理实践,使差错消灭在萌芽之中。须重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训练和继续教育,同时加强护士防范护理差错意识和能力培养及可能发生护理问题的能力,把规章制度自觉而全面的融合于实际工作的能力中。
423000 郴州市
湘南学院附属医院病案管理科
尹振举
摘要目的 分析病案首页必填项填写缺陷,提出改进措施.方法 根据《住院病案首页数据填写质量规范(暂行)》和《住院病案首页数据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2016版》的要求,分析我院2017年病案首页录入日常登记检查结果,对病案首页70个必填项填写缺陷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住院病案首页必填项填写有缺陷的共2429份,填写缺陷率35.9%,常见的缺陷主要有主要诊断选择错误、主要编码选择错误、主要手术选择错误、漏填操作名称、漏填麻醉方式和麻醉医生、入院病情选择错误、离院方式选择错误、漏填损伤中毒外部原因、漏填病理号、漏填身份证号、电话和邮编、漏填出院31天内再住院计划目的等。结论 病案首页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医院应加强对新版病案首页规范化填写的培训,严格执行《住院病案首页数据填写质量规范(暂行)》规定,强化质量意识,提高住院病案首页整体质量,确保医疗信息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关键词病案首页;必填项;缺陷分析;改进措施
病案首页是病案信息的核心部分,包括患者基本信息、住院过程信息、诊疗信息、费用信息,从病案首页提取的信息是卫生统计数据的重要来源,因此,病案首页填写质量直接影响着医疗信息的真实可靠性,漏填、错填就会导致病案内容失真,从而引起各项统计数据的偏差,正确填写病案首页,才能保证原始数据的真实有效。2016年6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了《住院病案首页数据填写质量规范(暂行)》和《住院病案首页数据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2016版)》两个文件,对加强医疗机构病案首页数据质量的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提高住院病案首页数据质量不仅是为医院、专科评价和付费方式改革提供客观、准确、高质量数据,更是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的重要举措。1 方法
根据《住院病案首页数据填写质量规范(暂行)》和《住院病案首页数据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2016版)》两个文件的要求,对照湖南省版病案首页项目,必填项目共计70项,对我院2017年的病案首页必填项填写情况进行分析,针对发现的主要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推动病案首页数据质量持续改进。
结果
在6749份病案首页中,有2429份病案首页必填项存在缺陷,病案首页必填项缺陷发生率为35.9%。主要存在下面八个方面的问题: 2.1 基本情况
患者基本情况信息漏填较多是有关于患者地址、邮编、身份证号、电话号码、出生日期等方面的信息。在填写的地址中有部分只到乡镇缺乏街道地址门牌号等。
工作单位及地址常写“无”,出生日期与身份证号记录的不相符,且有部分身份证没有填写或填写“不详”“未带”的情况,除无身份证号或因其他特殊原因无法采集者外,住院患者入院时要如实填写身份证号。通过患者的基本信息可以了解患者的来源地区,进而有助于了解医院的服务半径。以上信息是出院病人随访、统计的重要依据,不准确填写会给以后的随访工作造成困难。患者的职业是必填的项目,可以了解患者的职业分类,但首页中填写 “其他”的比例较高,使职业分类失去意义。2.2 主要诊断选择
主要诊断一般是患者住院的理由,原则上应选择本次住院对患者健康危害最大、消耗医疗资源最多、住院时间最长的疾病诊断。我院常见错误有六种:一是选择疾病的临终状态如呼吸循环衰竭作为主要诊断;二是选择冠心病等“帽子”诊断作为主要诊断,如冠心病,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功能二级,应选择急性下壁心肌梗塞为主要诊断;三是产科的主要诊断应当选择产科的主要并发症或合并症。没有并发症或合并症的,主要诊断应当由妊娠、分娩情况构成,包括宫内妊娠周数、胎数(G)、产次(P)、胎方位、胎儿和分娩情况等;四是多部位损伤,以对健康危害最大的损伤或主要治疗的损伤作为主要诊断,而不是选择“脑外伤”“重型颅脑损伤”作为主要诊断;五是转科的病人不考虑疾病的严重程度,一律选择本专科的疾病作为主要诊断;六是肿瘤类疾病主要诊断经常选择错误,本次住院仅对恶性肿瘤进行放疗或化疗时,选择恶性肿瘤放疗或化疗为主要诊断,很多临床医生依然还是选择恶性肿瘤作为主要诊断。本次住院针对肿瘤并发症或肿瘤以外的疾病进行治疗的,应选择并发症或该疾病为主要诊断。主要诊断选择错误将造成疾病分类报表、十八种住院重点疾病监测指标报表及部分病种次均医疗费用等数据失真。2.3 入院病情
新病案首页取消了以往存在的“出院转归”项目,取而代之的是“出院诊断”栏后的4种“入院病情”选择,这完善了对单病种评价的管理,但也增加了填写难度。入院病情1.有:对应本出院诊断在入院时就已明确2.临床未确定:对应本出院诊断在入院时临床未确定,或入院时该诊断为可疑诊断3.情况不明:对应本出院诊断在入院时情况不明4.无:在住院期间新发生的,入院时明确无对应本出院诊断的诊断条目,例如:患者出现围术期心肌梗死。数字“4”的含义是这种疾病在入院时不存在,也就是这个病在入院后才产生的,这是医疗纠纷的隐患,必须给予高度重视。2.4 离院方式
离院方式可以用于统计“双向转诊”开展情况,也可以用来判断出院转归情况。填写错误率最高是“非医嘱离院”,它指患者未按照医嘱要求而自动离院,例如当患者的病情未治愈或未经治疗,但患者或家属却要求出院或逃跑,离院方式应选择“非医嘱离院”。2.5 手术及操作信息栏
存在漏填操作名称、主要手术选择错误、漏填麻醉方式和麻醉医生、漏填切口愈合等级以及手术级别填写不规范等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主要手术选择错误,主要是有些医生直接按照时间顺序填写手术和操作,没有主要手术的概念。二是新版首页虽然增加了操作名称,但很多临床医生经常忽略不填有些治疗性操作,如胸穿腰穿中心静脉穿刺等。三是新版首页增加了麻醉方式和麻醉医师,医生经常漏填或填写的麻醉方式及术者姓名与手术记录及麻醉记录单不一致。四是
切口愈合等级填写随意,没有0类切口及愈合等级“其他”的概念,0类切口指有手术但体表无切口,即经人体自然腔道进行的手术;愈合等级“其他”指出院时切口未达到拆线时间,切口未拆线,出院时切口愈合情况不确定。五是手术级别的填写不规范,存在同一手术出现不同手术级别的情况,手术级别的准确填写可以为医院加强手术分级管理提供数据来源。2.6 损伤与中毒的外部原因
损伤与中毒的外部原因未填写或填写较笼统,均为“摔伤”或“车祸”,造成编码人员无法按实际情况进行编码。2.7 是否有出院31 天内再住院计划
是否有出院31 天内再住院计划的填写,是统计非计划重返率时需要参考的一项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医院医疗水平的体现。如果填写了“2”有31 天内再住院的计划,应同时填写好入院目的。2.8 病理诊断
病理号有空缺,不方便以后查找病理诊断相关原始资料。3讨论
3.1 缺陷原因分析 3.1.1 责任心不强
医务人员重视程度不足,责任心不强是导致首页基本信息错漏的主要原因。病案首页患者的基本信息是由接诊医生询问录入,由医院的HIS系统传输形成,如果遇到患者没带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填写较为随意,住院医生后期没有及时补录身份信息,造成病案首页基本情况不详细、不准确,甚至失真。损伤与中毒的外部原因缺陷主要是由于临床医师在问诊过程中没有仔细询问外部致伤因素并在病历记录上不详细。病理号缺失主要是由于医生漏填导致,也有一部分是由于病理报告单的回报比较晚,医生无法及时填写所致。
3.1.2 培训不足,概念模糊不清
有些新进医生、轮科医生和实习医生没有系统接受过病案首页规范化填写的培训,对新病案首页内涵指标含义理解不准确,填写标准掌握不好,尤其是对“入院病情”、“离院方式”、“损伤、中毒的外部原因”等项目的填写意义认识不清,临床科室三级质控体系把关不严,导致不合格病案首页出科。3.2改进措施
3.2.1 加强病案首页规范化填写的培训
对住院医生进行《新病案首页填写说明》和《住院病案首页数据填写质量规范》的培训,让他们掌握首页填写规范,理解首页信息项目的真正含义,并知晓如何规范化书写。对新入职的医师、规培医师、实习生和进修医师将病案首页信息的填写标准和要求纳入到岗前培训中去,从源头上提高病案首页书写质量。3.2.2 提高认识,明确病案首页项目责任人
《住院病案首页数据填写质量规范》明确规定:临床医师应当按照本规范要求填写诊断及手术操作等诊疗信息,并对填写内容负责。编码员应当按照本规范要求准确编写疾病分类与手术操作代码。临床医师已作出明确诊断,但书写格式不符合疾病分类规则的,编码员可按分类规则实施编码。医疗机构应当做好住院病案首页费用归类,确保每笔费用类别清晰、准确。信息管理人员应当按照数据传输接口标准及时上传数据,确保住院病案首页数据完整、准确。病案首页涉及的科室和人员众多,从住院登记处、临床科室、财务科、到信息科、质控科、病案科等多个部门,所以应加强各科室间沟通与合作,提高认识,共同提高病案
首页数据质量。
3.2.3 建立完善的质控体系和信息反馈制度
科室三级质控组织要切实发挥质控作用,每份病历做到住院医师自查,质控医师把关,科主任再次审核,确保不合格病历不出科,通过科室层层把关,可有效降低病案首页填写缺陷率。同时院级质控医生每月随机抽查,要针对病案首页填写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做到质控得力、有效。其次,编码员在录入病案首页信息时,发现问题要及时向临床医生反馈,要求临床医师整改,并对问题进行总结归纳,及时向质控科人员反映,充分发挥病案管理科作为管理科室所担负的职责。同时将病案首页信息的填写质量纳入到科室综合目标管理方案当中,将考核情况按月定期上报医务部,由医务部给予相应的处罚。3.2.4 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首页质量
通过信息系统对电子病历系统病案首页70个必填项设置完整性检验和逻辑性验证,增加信息系统校验规则,有效提升病案首页信息完整性,消灭病案首页项目之间逻辑错误,提高病案首页的数据质量。利用二代身份证读卡器采集患者姓名、性别、民族、身份证号、出生日期和户口地址等信息,各系统间使用统一的国家标准地址邮编代码库,地址和邮编相关联,方便各系统间信息交换,规范有值域范围项目内容,设计成下拉菜单式录入方式来规范填写等。3.2.5多途径开展业务学习提高编码员业务水平
每年组织病案编码人员参加国家及省市组织的国际疾病分类学习班,定期学习《中国病案》上有关疾病分类知识的文章,同时加入专业的QQ群和微信群,向同行取经,多途径开展业务学习,及时掌握疾病分类和手术分类相关知识的最新进展,在实践中认真学习,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
新病案首页从2002年实施以来,由于对病案首页信息内涵和意义理解不到位,在实际工作中,病案首页存在误填、漏填、填写不正确的情况时有发生。《住院病案首页数据填写质量规范(暂行)》,对临床医生、编码员及信息管理人员等涉及的病案首页数据质量管理职责进行了明确规定,各类人员应充分认识病案首页的重要性,各司其责,进一步提高病案首页数据质量,统计数据才会更有价值,同时也为下一步开展疾病诊断相类分组(DRGs)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 考 文 献
作者简介:田慧芳(1964.3-)女,大专,护理部主任,主管护师。
【摘要】回顾性总结两年抽取的1680份出院病历,针对记录单的主要缺陷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医院护士在书写护理记录单中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对策。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护理记录;缺陷分析;管理对策
护理记录单是护士对患者病情变化、治疗情况及采取的护理措施的全程记录,是临床工作中的原始文字资料,也是处理医疗纠纷在法律上的证明文件, 为适应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理》,迎接病历公开对护理学科带来的挑战,减少因护理记录缺陷引发的纠纷[1]。就如何提高护理记录书写质量,现结合我院少数民族护士在书写护理记录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干预措施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从2006年1月-2007年12月病案室入库的病历中,由护理部组织每月抽查全院70份出院病历,共计1680份,按照新疆《护理文书书写规范》逐一检查,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抽查的1680份护理记录单中,214份存在记录缺陷,占 12.27%,记录缺陷总计454处,(见表1)。
3 缺陷分析
3.1 字迹不清晰﹑错字涂改:记录中涂改痕迹现象比较普遍,个别记录有多处涂改,抽查发现有162处字迹不清晰错字涂改,影响护理记录的真实性。
3.2 语句不通,用词不当:由于护理人员大多是民考民中专护士,语句应用有一定的困难,例如 :发热患儿,“面色潮红”,书写为 “面色红润”等,用词不当,没有真实地反映出患者的病情。特殊情况下,直接引用患者的原话,记录患者的主诉和对治疗护理效果的反馈及评价。
3.3 未使用医学术语:未使用规范的医学术语。例如:“患者左下肢水肿”,写成“左腿粗大”,“发热”写成“发烧”等。
3.4 病情记录未突出重点:护理记录是记载对病人治疗护理及抢救的全过程,是重要的法律依据。检查中有27处未记录病人的重要病情内容,而是摘抄医疗病历,原因是护理人员受汉语专业水平的局限性,不能如实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
3.5 记录不完整缺乏连续性:记录可以向其他护理人员反映患者健康状况、已经解决及需要进一步护理的问题,以及采取了哪些护理措施,它是提供连续性护理的依据。检查中发现51处记录缺乏连续性,例如 :发热的患者,遵医嘱给予退热药物,但记录中始终未显示用药后的病情转归情况。
3.6 记录内容简单不准确:护理记录是真实反映医疗护理的全过程,准确反映病人的现状。如患者出现了呕吐,只记录呕吐3次,但未记录呕吐物的性状及颜色。又如患者处于嗜睡状态,而护理记录为呈浅昏迷状态。主要表现在个别护士不仔细观察病情,从而影响了护理记录的真实性。
3.7 护理措施及效果评价不客观:记录中应不断对病人进行护理评估,使记录能够准确反映病人的现状,如某患者胸闷呼吸困难,遵医嘱给予吸氧后,患者症状有所缓解,但记录单未评估患者吸氧后症状有无缓解等。
3.8 记录无护理观察内容:抽查中缺乏专科护理观察记录有28处,主要是护士对专科疾病知识掌握较少,缺乏专科护理观察内容理论知识。表现在记录中只记录患者精神、食欲好,按医嘱治疗等。如分娩后的产妇,不记录阴道出血情况,不记录血压数值,只记录患者突然发生病情变化。法律意识淡漠,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如需取证时将无法证明已经实施了正常的护理行为,而处于举证责任的不利地位[2]。
4 管理对策
影响护理记录质量的因素关键是护士本身,为提高护理记录质量,重点采取以下措施;
4.1 强化汉语言及文字学习,提高护理书写能力:
多数民族护士汉语水平较差,语言交流及汉语文字书写能力受限,要求科护士长强化她们的汉语言交流,充分发挥汉族护士和高年资的民族护士优势,激励汉语学习,强化文字训练,采取强弱搭配一帮一方式,相互帮助、学习、交流,逐步提高民族护士汉语书写能力,减少记录缺陷。
4.2 加强在职教育,提高护士法律意识:
利用院内业务讲课、专题讲座等形式提高业务知识水平;有计划有组织分批次对护士进行“三基”培训及考核;举办法律知识讲座,对护理文书中潜在的法律问题进行学习和讨论。
4.3 加强护理病历书写规范的学习:要熟悉掌握病历书写规范及细则,同时结合实际存在的缺陷进行分析,使护士通晓病历书写一定要真实、准确、及时,要将对病人所做的、交代的、所观察到的及时规范的记录下来,不断提高护理记录质量。
4.4 充分发挥护理管理人员的领导和指导作用:
发挥护士长督查作用,护士长强抓护理病历环节质控,特别是出院病历护士长履行终末质控,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利用早交接班及查房指正护理病历书写中存在的问题;建立护理记录检查制度,逐级进行质量考核,科护士长每天自查,护理部每天下科抽查危重记录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并组织科护士长每月大抽查全院护理记录一次,并提出整改措施,不断提高书写质量。
参考文献
[1] 梁慧萍. 我院护理记录书写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对策[J].中国护理管理,2006.11
[2] 韩秀丽. 护理记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 05.22
护理人员素质的因素:个别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安全意识淡漠、惰性严重、缺乏自我约束能力和慎独精神,不能严格遵守工作制度和操作规程办事,导致护理缺陷的发生。表现为对患者护理不周,服务态度差,言语冲撞;有章不循,违反制度或技术操作常规;缺乏同情心,不重视患者的主诉;依赖陪人、护工及实习学生;发生错误不报告,不采取或不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情感受挫、疲劳、疾病时,工作的注意力分散等。
护理人员业务的因素:护理人员业务知识缺乏、经验不足,技术水平低或不熟练,操作中失误给患者造成不良后果。表现为专业理论知识缺乏,对病情观察不细致、不周到、不及时,记录不详细;新药品种多,更新快,护士对药物的用途、副作用不明;对一些新的医疗产品的认识不够,使用时考虑不周;对急救设备不会熟练使用,使抢救不得力等。
护理管理方面的因素:管理者思想麻痹、安全意识淡漠,管理缺乏力度,质量控制措施形同虚设流于形式;管理重心偏移,管理职能受到影响。表现为护士长花大量精力进行琐碎的行政事务管理;对患者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缺乏预见性,未采取措施或措施不及时;护理人员严重不足、配置不合理,超负荷工作或分工协调不当;不重视护理人员业务技术培训等。
医院物资设备的因素:护理物品、设备与药品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护理技术的正常发挥,影响护理效果,这些是构成护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为设备性能不好、不配套;药品数量不足等。
医院环境方面的因素:指患者住院期间的生活环境安全。表现为医院的基础设施、病区物品配备和放置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危险品管理及使用不当也是潜在的不安全因素;病区的治安问题等。
对 策
【护理差错缺陷分析与改进】推荐阅读:
护理管理差错事故07-20
护理差错事故报告制度11-14
护理差错事故管理制度06-07
护理差错 事故登记报告制度11-13
护理差错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05-24
差错分析报告09-09
航空维修差错分析09-14
柜员业务差错原因分析07-22
护理缺陷的管理07-23
差错事故防范措施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