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

2025-02-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精选9篇)

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 篇1

第一条 为了加强执业管理,提高医师素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中化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和卫生部《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医师定期考核是指医院按照医师执业标准对医师的业务水平、工作成绩和职业道德进行的考核。

第三条 依法取得医师资格,经注册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的医师,其定期考核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 定期考核应当坚持客观、科学、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第五条 医师定期考核分为执业医师考核和执业助理医师考核。考核类别分为临床、中医(包括中医、民族医、中西医结合)、口腔和公共卫生。医师定期考核每两年为一个周期。

第六条 医务科负责全院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工作。第七条 医院成立医师定期考核委员会:

主任:苗海军

副主任:郭光、卡德尔江、马尚龙、黄云海、童超

成员:南建胜、易光杰、莫志强、努尔古、吕其、曾伟华、何晓燕、周旭东、潘新民、杨昕霞、若敏、祁长生、张红云

第八条 考核机构负责医师定期考核的组织、实施和考核结果评定。

第九条 医师定期考核包括业务水平测评、工作成绩和职业道德评定。业务水平测评由科室负责;工作成绩、职业道德评定由医院考核委员会负责。

第十条 医院各科应当按要求对医师进行工作成绩、职业道德评定与医师考核情况相衔接。

第十一条 业务水平测评可以采用以下一种或几种形式:

(一)个人述职;

(二)有关法律、法规、专业知识的考核或考试以及技术操作的考核或考试;

(三)对其本人书写的医学文书的检查;

(四)患者评价和同行评议;

(五)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形式。

第十二条 医师认为考核委员会的考核人员与其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考核客观公正的,可以在考核前向考核机构申请回避。理由正当的,医院给予以同意。

第十三条 医院实行医师行为记录制度。医师行为记录分为良好行为记录和不良行为记录。

良好行为记录应当包括医师在执业过程中受到的奖励、表彰、完成医院指令性任务、取得的技术成果等;不良行为记录应当包括因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规和诊疗常规受到的行政处罚、处分,以及发生的医疗事故等。

医师行为记录作为医师考核的依据之一。

第十四条 医师定期考核程序分为一般程序与简宜程序。一般程序为按照本办法规定进行的考核。简宜程序为本人书写述职报告,科室签署意见,报医院考核委员会审核。

第十五条 符合下列条件的医师定期考核执行简宜程序:

(一)具有5年以上执业经历,考核周期内有良好行为记录的;

(二)具有12年以上执业经历,在考核周期内无不良行为记录的;

(三)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其他医师定期考核按照一般程序进行。

第十六条 考核结果分为合格和不合格。工作成绩、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中任何一项不能通过评定或测评的,即为不合格。第十七条 医师在考核周期内按规定通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或通过晋升上一级专业技术职务考试,可视为业务水平测评合格,考核时仅考核工作成绩和职业道德。

第十八条 被考核医师对考核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在收到考核结果之日起30日内,向医院考核委员会提出复核申请。医院考核委员会应当在接到复核申请之日起30日内对医师考核结果进行复核,并将复核意见局面通知医师本人。

第十九条 对考核不合格的医师,医院可以暂停其执业活动3个月至6个月,并接受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暂停执业活动期满,由考核委员会再次进行考核。对考核合格者,允许其继续执业,但该医师在本考核周期内不得评优和晋升;对考核不合格的,报卫生行政部门注销注册,收回执业证书。

第二十条 医师在考核周期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考核机构应当认定为考核不合格:

(一)在发生的医闻事故中负有完全或主要责任的;

(二)未经医院或者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擅自在注册地点以外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进行执业活动的;

(三)跨执业类别进行执业活动的;

(四)代他人参加医师次格考试的;

(五)在医疗卫生服务活动中索要患者及其亲友财物或者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的;

(六)索要或者收受医疗器械、药品、试剂等生产、销售企业或其工作人员给予的回扣、提成或者谋取其他不正当利益的;

(七)通过介绍病人到其他单位检查、治疗或者购买药品、医疗器械等收取回扣或者提成的;

(八)出具虚假医学证明文件,参与虚假医疗广告宣传和药品医疗器械促销的;

(九)未按照规定执行医院感染控制任务,未有效实施消毒或者无害化处置,造成疾病传播、流行的;

(十)故意汇漏传染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的;

(十一)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医师未依法履行传染病监测、报告、调查、处理职责,造成严重后果的;

(十二)考核周期内,有一次以上医德考主结果为医德较差的;

(十三)无正当理由不参加考核,或者扰乱考核秩序的;

(十四)违反《执业医师法》有关规定,被行政处罚的。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所称业务水平包括医师掌握医疗卫生管理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应用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学习和掌握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的能力。

本办法所称工作成绩包括医师执业过程中,遵守有关规定和要求,一定阶段完成工作的数量、质量和政府指令性工作的情况。

本办法所称职业道德包括医师执业中坚持救死扶伤,以病人为中心,以及医德医风、医患关系、团结协作、依法执业状况等。

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 篇2

1 《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实施的意义

1.1 执业医师的管理逐渐法制化、规范化

实施卫生部《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 是贯彻《执业医师法》的重要体现, 继《医师执业注册暂行办法》、《医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条例》后又一部具有操作性的行业规章, 说明了我国卫生行业管理正逐步加快法制化、制度化的进程。

1.2 体现了卫生行业医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卫生行业可持续发展, 医疗技术的提高, 医疗机构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都建立在医师队伍的健康发展基础上。随着医疗行业市场化的运作, 严谨的医学风气正有逐渐淡化的趋势, 卫生行政主管部门适时地推出了这套考核管理办法, 对今后医师队伍长期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1.3 促进了医疗质量, 保障了医疗安全

医疗安全与医疗质量是相辅相成的, 好的质量是实现医疗安全的前提, 而医疗安全又是医疗质量不断提高的保障。而且两方面的主体就是实施医疗过程的医师, 因此加强医师的执业管理, 提高医师素质, 是实现医疗质量与安全的保证。

1.4 强化了医德医风建设

《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改变了传统的考核模式, 规定了考核结果将录入医师执业注册信息库, 医师的不良记录可实现全国联网。这一举措将对规范部分违规医师的行为起到积极作用。

2 我院的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实践

2.1 将医师定期考核纳入医院管理体系

以往, 每年医院也都进行规模不等的医师考核工作, 但不系统, 随机性强, 且只是部门内部的一般意义的考核或培训后的考试验收。《办法》实施以来, 将人事部门的年度考核, 医务部门的定期考核和医德医风考核结合起来, 纳入医师的整套管理考评体系。

2.2 加强执业医师定期考核的意义及其重要性的宣传

加强这方面的宣传将提高全院执业医师的重视程度, 明确医院加强执业医师管理的方向, 加强医务人员自律。

2.2.1 强化医德医风在考核中的重要位置, 对开大处方、收受回扣、提成等谋取不正当利益者, 故意泄露病人资料及医院科研信息者, 除认定其考核不合格外, 还将按医院的《奖惩条例》进行处罚, 并上报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2.2.2 考核实行院、科二级考核模式, 科室将主治医师以下职称的执业医师的考核作为科室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也作为科室内部考评的主要依据。科室考核成绩作为院级考核的部分比例进行上报。院、科二级考核模式可最大程度加大考核内容的覆盖面, 力争体现公平、公正、全面。体现了医院对执业医师进行全方位考核宗旨。

2.3 依据不同资质的医师, 考核的内容有所侧重

目的是既能取得好的考核效果, 又能让广大医师乐于接受。考核方式灵活多变。反骋的老专家、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以工作述职为主, 辅以科研、教学等量化指标进行综合评定。学科带头人则突出强调其在专业领域上的新技术开发, 学科建设的成绩。住院医师以“三基三严”考核为主线, 以各自专业特色进行多点、多层面的全方位考核。

3 《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顺利执行, 需解决几个问题

3.1 医德医风问题

目前多数医院对这一问题有足够的重视, 医生职业操守的保持, 除了医师本身的自律外, 还应有一个好的环境, 仅靠医院内部的监管及行业主管部门的考核只能治标, 而解决不了本质问题。

3.2 以药养医的现行体制

这是一些不正常现象滋生的温床。即将实施的医疗改革, 有望实现真正的医药分开, 提高医师的价值认可度, 改变不合理的诊疗价格结构, 对医师队伍未来建设与健康发展将起决定作用。

3.3 对医师外出会诊制度的执行情况的监督和审批

对此应有一套执行性强的制度措施, 坚决避免“民不举、官不究”的现象发生。

3.4 对医疗事故应负的责任处理

《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中第二十七条第一款中提到“在发生的医疗事故中负完全或主要责任的”认定为考核不合格, 是否应再进行细致分类, 并出台实施细则。

医学科学要发展就需不断创新, 行业规章应在保障医疗安全的前提下, 最大限度发挥医学创新与发展, 因技术原因引起的医疗事故与责任原因引起的医疗事故应区别对待, 而不应简单地“一票否决”。

总的来说, 《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的实施为医疗机构加强执业医师队伍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也为卫生行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必然的推动作用。

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 篇3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卫生部《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和卫生部《执业医师注册管理办法》及相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所称医师定期考核是指受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机构或组织,按照医师执业标准对医师的业务水平、工作业绩、职业道德等情况进行考核。

第三条 本细则适用于依法取得医师资格(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经注册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的医师。

第四条 定期考核应当坚持客观、科学、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第五条 医师定期考核分为执业医师考核和执业助理医师考核。考核类别分为临床、中医(包括中医、民族医、中西医结合)、口腔和公共卫生。

医师定期考核每两年为一个周期。每个周期的医师考核应在本周期第二年度的2月底以前完成。

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新进医师进入该机构满两年开始考核。

第六条 省卫生厅主管全省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工作,全省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主管其负责注册的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工作。

第七条 考核机构应当在考核工作结束后15个工作日内将考核结果书面报被考核医师的执业注册主管卫生行政部门,由被考核医师的执业注册主管卫生行政部门根据考核结果依法对被考核医师作出相应处理。第二章 考核机构的申报、认定和职责

第八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可以委托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或者医疗卫生行业、学术组织(以下统称考核机构)承担医师定期考核工作:

(一)设有100张以上床位的医疗机构;

(二)医师人数在50人以上的预防、保健机构;

(三)具有健全组织机构的医疗卫生行业、学术组织。

第九条 100张床位以下的医疗机构、医师人数在50人以下的预防、保健机构,医师的定期考核工作由其医师执业注册主管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符合条件的考核机构组织实施。

第十条 申报承担医师定期考核工作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应当首先向其主管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以下材料:

(一)医师定期考核机构申请表;

(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事业单位法人登记证书副本复印件;

(三)已设立医师考核委员会的证明文件;

(四)已设立医师考核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名单(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学历、学位、毕业学校、从事专业、职称等内容);

(五)已制定的医师定期考核具体方案;

(六)已制定的医师定期考核工作制度;

(七)卫生行政部门要求提供的其它相关材料。

经审核同意后,申请机构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将审核同意的批复文件连同上述材料一并报医师执业注册主管卫生行政部门。第十一条 申报承担医师定期考核工作的医疗卫生行业、学术组织,直接向医师执业注册主管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以下材料:

(一)医师定期考核机构申请表;

(二)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副本复印件;

(三)已设立医师考核委员会的证明文件;

(四)已设立医师考核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名单(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学历、学位、毕业学校、从事专业、职称等内容);

(五)已制定的医师定期考核具体方案;

(六)已制定的医师定期考核工作制度;

(七)卫生行政部门要求提供的其它相关材料。

第十二条 执业注册主管卫生行政部门收到上述材料后应当于15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同意其承担医师定期考核工作的答复,并书面通知申报机构。

虽符合申报条件但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向其上级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申请未被批准或申请虽经批准但未向医师执业注册主管卫生行政部门提交上述材料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其医师的定期考核工作由其医师执业注册主管部门委托其它考核机构组织实施。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当地主流媒体公布受委托的考核机构名单,并逐级上报,由省卫生厅汇总后报卫生部备案。

第十三条 考核机构负责医师定期考核的组织、实施和考核结果评定,并在规定时间内向批准或委托其承担考核任务的卫生行政部门报告考核工作情况及医师考核结果。第十四条 考核机构应当成立专门的考核委员会,负责拟定医师考核工作制度,对医师定期考核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和考核结果的评定,保证考核工作规范进行。考核委员会应当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医学专业技术人员和有关医疗卫生管理人员组成。应包括考核机构医务、人事、科教、护理、行风等管理部门负责人。考核委员会由考核机构主要负责人担任主任委员,分管负责人担任副主任委员。考核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负责医师定期考核的组织和实施。

第十五条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对委托考核机构的医师定期考核工作进行监督,并可以对考核机构的考核结果进行抽查核实。

第三章 考核内容及方式

第十六条 医师定期考核包括业务水平测评、工作成绩和职业道德评定。业务水平测评由考核机构负责;工作成绩、职业道德评定由医师所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负责,考核机构复核。

第十七条 考核机构应当于定期考核前60日书面通知需要接受定期考核的医师。考核机构可以委托医疗、预防、保健机构通知本机构的医师。

第十八条 各级各类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应当按要求对执业注册地点在本机构的医师进行工作成绩、职业道德评定,在《医师定期考核表》上签署评定意见,并于业务水平测评前30日将评定意见报考核机构。

第十九条 医师工作成绩考核的基本内容应当包括:能认真履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职责;能坚持日常工作,完成相应的工作量,并确保工作质量;能服从卫生行政部门的调遣和本机构的安排,及时完成相关任务。

医师职业道德考核的基本内容应当包括:医师恪守职业道德、遵守医德规范情况,以及工作作风、医患关系、团结协作情况等。

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应当按规定建立健全医德考评制度,作为对本机构医师进行职业道德评定的依据。

医师业务水平考核的基本内容应当包括:熟悉医疗卫生管理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熟练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技术操作能力;执业医师能独立处理本专业常见病、多发病、一般急症和常用专业技术问题;执业助理医师在执业医师的指导下能处理上述问题;相应的外语水平等。医师业务水平考核方式分为理论考试和实践技能操作考核。

第二十条 考核机构应当先对有关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报送的被考核医师工作业绩、职业道德评定意见进行复核,然后根据本细则的规定对参加定期考核的医师进行业务水平测评,并在《医师定期考核表》上签署意见。业务水平测评可采用以下形式:

(一)个人述职;

(二)有关法律、法规考核或考试;

(三)相关专业知识考核;

(四)相关专业技能操作考试;

(五)检查其本人书写的医学文书;

(六)患者评价和同行评议。

第二十一条 考核机构综合医疗、预防、保健机构的评定意见及业务水平测评结果,对医师做出考核结论,在《医师定期考核表》上签署意见,并将医师考核结果按单位汇总,填写汇总表,在定期考核工作结束后30日内报医师执业注册主管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同时书面通知被考核医师及其所在机构。

第二十二条 医师认为考核机构的考核人员与其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考核客观公正的,可以在考核前向考核机构申请回避。理由正当的,考核机构应当予以同意并调换考核人员。

考核机构的考核人员与接受考核的医师有利害关系的,应当主动回避。

第二十三条 医师执业注册主管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向考核机构提供参加考核医师考核周期内的行政处罚情况。

第二十四条 在考核周期内,拟变更执业地点的或者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三十七条所列情形之一,但未被吊销执业证书的医师,应当提前进行考核。需要提前进行考核的医师,由其执业注册所在机构向考核机构申报。

第四章

执业记录与考核程序

第二十五条 医师所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要实行医师行为记录制度,分为良好行为记录和不良行为记录。

良好行为记录应当包括医师在执业过程中受到的奖励、表彰、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务、取得的技术成果等;不良行为记录应当包括因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规和诊疗规范常规受到的行政处罚、处分以及发生的医疗事故等。

医师所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要按照有关规定建立医师行为记录档案,及时记录医师的行为。医师行为记录作为医师所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对医师工作成绩、职业道德进行评定的重要依据。

第二十六条 医师定期考核程序分为一般程序与简易程序。一般程序为按照本细则第三章规定进行的考核。简易程序为本人书写述职报告,执业注册所在机构签署意见,报考核机构审核。

第二十七条 符合下列条件的医师定期考核执行简易程序:

(一)具有5年以上执业经历,考核周期内有良好行为记录的;

(二)具有12年以上执业经历,考核周期内无不良行为记录的; 其他医师定期考核按照一般程序进行。

第二十八条 医师考核执行简易程序应由医师执业注册所在医疗机构提出申请,考核机构审核批准。

医师执业注册所在医疗机构内有医师考核执行简易程序的,该机构要在定期考核前45日内向考核机构提出申请。考核机构在接到申请后15日内书面通知申请机构。

第五章 考核结果

第二十九条 考核结果分为合格和不合格。工作成绩、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中任何一项不能通过评定或测评的,即为不合格。

第三十条 医师在考核周期内按规定通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或通过晋升上一级专业技术职务考试,可视为业务水平测评合格,考核时仅考核工作成绩和职业道德。

第三十一条 被考核医师对考核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在收到考核结果之日起30日内,向考核机构提出复核申请。考核机构应当在接到复核申请之日起30日内对医师考核结果进行复核,并将复核意见书面通知医师本人。

第三十二条 医师执业注册主管部门应当将考核机构的考核结果记入《医师执业证书》的“执业记录”栏,并录入医师执业注册信息库。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应在定期考核工作结束后30日内将本单位被考核医师的医师执业证书统一交医师执业注册主管卫生行政部门。

第三十三条 对考核不合格的医师,卫生行政部门可以责令其暂停执业活动3个月至6个月,并接受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暂停执业活动期满,由考核机构进行再次考核。对考核合格者,允许其继续执业,但该医师在本考核周期内不得评优和晋升;对再次考核不合格的,由卫生行政部门注销注册,收回医师执业证书。

第三十四条 医师在考核周期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考核机构应当认定为考核不合格:

(一)在发生的医疗事故中负有完全或主要责任的;

(二)未经所在机构或者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擅自在注册地点以外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进行执业活动的;

(三)跨执业类别进行执业活动的;

(四)代他人参加医师资格考试的;

(五)在医疗卫生服务活动中索要患者及其亲友财物或者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的;

(六)索要或者收受医疗器械、药品、试剂等生产、销售企业或其工作人员给予的回扣、提成或者谋取其他不正当利益的;

(七)通过介绍病人到其他单位检查、治疗或者购买药品、医疗器械等收取回扣或者提成的;

(八)出具虚假医学证明文件,参与虚假医疗广告宣传和药品医疗器械促销的;

(九)未按照规定执行医院感染控制任务,未有效实施消毒或者无害化处置,造成疾病传播、流行的;

(十)故意泄漏传染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的;

(十一)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医师未依法履行传染病监测、报告、调查、处理职责,造成严重后果的;

(十二)考核周期内,有一次以上医德考评结果为医德较差的;

(十三)无正当理由不参加考核,或者扰乱考核秩序的;

(十四)违反《执业医师法》有关规定,被行政处罚的。

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三十五条 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不按照本细则对执业注册地点在本机构的医师进行工作成绩、职业道德评定或者弄虚作假,以及不配合医师定期考核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责令改正,经责令仍不改正的,对该机构及其主要责任人和有关责任人予以通报批评。

第三十六条 考核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取消其两个考核周期以上的考核机构资格。

(一)不履行考核职责或者未按规定履行职责的;

(二)在考核工作中有弄虚作假、徇私舞弊行为的;

(三)在考核过程中显失公平的;

(四)考核人员索要或者收受被考核医师及其所在机构财物的;

(五)拒绝接受卫生行政部门监督或者抽查核实的;

(六)经卫生行政部门监督抽查,考核程序和考核结果评定等存在问题,责令整改后检查仍不合格的。

第三十七条 考核机构工作人员或者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工作人员违反《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或本细则有关规定,弄虚作假、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八条 医师以贿赂或欺骗手段取得考核结果的,应当取消其考核结果,并确定为该考核周期考核不合格。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九条 对从事母婴保健工作医师的考核还应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及其实施办法规定的考核内容。

第四十条 中医、民族医、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中医师的考核工作由核准医疗机构执业的卫生或中医药行政部门委托符合条件的考核机构按照本办法组织实施。

医师定期考核方案 篇4

为做好医师定期考核工作,保证考核的客观性、科学性、公平性、公证性和公开性,使此项工作能够长期有序的开展,特制订本工作制度如下:

第一条由医师定期考核委员会负责考核工作,医务科于医师定期考核日前60日通知需要接受定期考核的医师。

第二条考核规则

(一)、医师定期考核每两年为一个周期。

(二)、考核对象:依法取得医师资格,经注册在本院执业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含临床医师、退休返聘医师)。

(三)、考核坚持客观、科学、公平、公正、公开原则。

(四)、考核工作接受市卫生局的委托和监督,并向市卫生局报告考核工作情况及医师考核结果。

第三条考核内容及方式

一、医师定期考核包括业务水平测评、工作成绩和职业道德评定。

二、考核委员会应当于定期考核前60日书面通知需要接受定期考核的医师。

三、医师工作成绩考核的基本内容应当包括:能认真履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职责;能坚持日常工作,完成相应的工作量,并确保工作质量;能服从卫生行政部门的调遣和本机构的安排,及时完成相关任务。

四、考核委员会应当先对被考核医师工作业绩、职业道德评定意 见进行复核,然后根据规定对参加定期考核的医师进行业务水平测评,并在《医师定期考核表》上签署意见。业务水平测评采用以下形式:

1、个人述职;

2、有关法律、法规考核或考试;

3、相关专业知识考核;

4、相关专业技能操作考试;

5、检查其本人书写的医学文书;

6、患者评价和同行评议。

五、考核委员会综合评定意见及业务水平测评结果,对医师做出考核结论,在《医师定期考核表》上签署意见,填写汇总表,在定期考核工作结束后30日内报市卫生局备案,同时书面通知被考核医师。

六、被考核医师认为考核委员会的考核人员与其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考核客观公正的,可以在考核前向考核委员会申请回避。理由正当的,考核委员会调换考核人员。

考核委员会的考核人员与接受考核的医师有利害关系的主动回避。

七、在考核周期内,拟变更执业地点的或者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三十七条所列情形之一,但未被吊销执业证书的医师,应当提前进行考核。需要提前进行考核的医师,由其执业注册所在机构向考核委员会申报。

第四条执业记录与考核程序

(一)、医院实行医师行为记录制度。医师行为记录分为良好行为记录和不良行为记录。

良好行为记录:医师在执业过程中受到的市级以上政府和卫生主管部门奖励、表彰、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务的个人,取得市厅级以上技术成果的第1-3名作者等;

不良行为记录:因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规和诊疗规范常规受到的行政处罚、处分,以及发生的医疗事故等。

(二)、医师行为记录作为医师考核的依据之一。

(三)、医师定期考核程序。医师定期考核程序分为一般程序与简易程序。

一般程序:按第三条规定进行的考核。

简宜程序:本人书写述职报告,所在科室签署意见,报 考核委员会审核。

(四)、符合下列条件的医师定期考核执行简易程序

医师考核执行简易程序应由医师在定期考核前45日内申请,考核委员会在接到申请审核批准后15日内书面通知申请医师。

1、具有5年以上执业经历,考核周期内有良好行为记录的;

2、具有12年以上执业经历,在考核周期内无不良行为记录的;其他医师定期考核按照一般程序进行。

第五条考核结果

1、考核结果分为合格和不合格。工作成绩、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中有一项不能通过评定或测评的,即为不合格。

2、医师在考核周期内按规定通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或通过晋升上一级专业技术职务考试,可视为业务水平测评合格,考核时仅考核工作成绩和职业道德。

3、被考核医师对考核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在收到考核结果之日起30日内,向考核委员会提出复核申请。考核委员会在接到复核申请之日起30日内对医师考核结果进行复核,并将复核意见书面通知医师本人。

4、对考核不合格的医师,医院将参照市卫生局的处理意见执行。(处理规定:暂停执业活动3个月至6个月,并接受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暂停执业活动期满,由医院再次进行考核。对考核合格者,允许其继续执业,但该医师在本考核周期内不得评优和晋升;对考核不合格的,由卫生行政部门注销注册,收回医

师执业证书)。

5、根据规定,医师在考核周期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考核委员会认定为考核不合格:

(1)、在发生的医疗事故中负有完全或主要责任的;

(2)、未经所在机构或者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擅自在注册地点以外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进行执业活动的;

(3)、跨执业类别进行执业活动的;

(4)、代他人参加医师资格考试的;

(5)、在医疗卫生服务活动中索要患者及其亲友财物或者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的;

(6)、索要或者收受医疗器械、药品、试剂等生产、销售企业或其工作人员给予的回扣、提成或者谋取其他不正当利益的;

(7)、通过介绍病人到其他单位检查、治疗或者购买药品、医疗器械等收取回扣或者提成的;

(8)、出具虚假医学证明文件,参与虚假医疗广告宣传和药品医疗器械促销的;

(9)、未按照规定执行医院感染控制任务,未有效实施消毒或者无害化处置,造成疾病传播、流行的;

(10)、故意泄漏传染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的;

(11)、疾病预防控制部门的医师未依法履行传染病监测、报告、调查、处理职责,造成严重后果的;

(12)、考核周期内,有一次以上医德考评结果为医德较差的;

(13)、无正当理由不参加考核,或者扰乱考核秩序的;

(14)、违反《执业医师法》有关规定,被行政处罚的。

医师定期考核方案 篇5

一、考核对象

依法取得医师资格,经注册在县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含临床、中医(包括中医、民族医、中西医结合)、口腔和公共卫生四大类别。

二、考核内容及考核办法

考核内容包括工作成绩、职业道德评定、业务水平测试三项。

(一)工作成绩、职业道德评定由医师所在医疗机构负责考核,考核机构复核。

(二)专业技能测试由县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委员会统一命题,考核机构组织测试,考官必须为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测试办法:技能测试共考2题,其中必考题1题,从3题中随机抽取一题,备考1题,从20题中随机抽取1题,总分100分,60分及以上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

(三)专业知识考试由县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委员会统一命题,考核机构组织考试,考试办法如下:专业知识考试共100题,总分100分,60分及以上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

三、考核程序

(一)简易程序

符合下列条件的采取简易程序,对具有5年以上执业经历并在考核周期内有良好行为记录的医师,或具有以上执业经历并在考核周期内无不良行为记录的医师,采取简易程序考核。良好行为记录包括医师在执业过程中受到县级及以上的奖励、表彰,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务和取得技术成果等;不良行为记录包括因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诊疗规范受到行政处罚、处分,以及发生医疗事故等。对符合简易程序考核的医师,经所在医疗机构考核工作成绩、职业道德测评后,执业注册所在机构在《医师定期考核表》上签署意见报考核机构审核,不在进行业务水平考核。

(二)一般程序

符合一般程序的医师,由执业注册所在机构对其进行工作成绩、职业道德评定,并在《医师定期考核表》上签署评定意见,经考核机构复核通过后,参加业务水平测试。

四、考核结果判定

医师定期考核结果分为合格和不合格。工作成绩、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中任何一项不能通过评定或考试的`,或有《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第二十七条所列情形之一的,即为不合格。不合格人员由县执业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公室统一进行补考,补考不合格人员,责令其暂停执业活动3个月至6个月,并接受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暂停执业活动期满,由考核机构再次考核,如不合格注销注册,收回医师执业证书。

五、时间安排

(一)组织阶段

xx月xx日-xx月xx日:县卫计局调整医师定期考核委员会人员,设定县医师定期考核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定考办”)具体负责辖区内考核工作,设定考核机构及考核片区的划分。

xx月xx日-xx月xx日:定考办负责组织辖区内考核机构的审核工作,考核机构向定考办提交信息登记表;受考核机构及医师执业信息发生变动应及时向所在医疗机构备案并及时在《国家计生委医师定期考核信息登记管理系统》中更新修改,机构信息代码,不熟悉操作的机构或人员请在医政群下载视频学习。

(二)学习测试阶段

xx月xx日-xx月xx日:全县被考核医师在医政群按医师类别下载资料自主学习。

xx月xx日-xx月xx日:医疗机构组织注册在本单位的医师的工作成绩、职业道德评定工作,并在xx月15日前报考核机构复核。

xx月xx日前考核机构将复核结果汇总通知被考核机构,并将复核结果报定考办备案;被考核机构在接到复核结果后7日内录入考核信息系统,同期开展业务水平测试的报名工作;

xx月xx日-xx月xx日:定考办统一命题、组织安排理论水平测试工作,组织巡考小组全程监督各考点业务水平测试工作。考试结束后,试卷及答题卡由考核机构现场收回,以确保测试的公正性。

xx月xx日-xx月xx日:定考办组织人员统一阅理论水平测试试卷,并将结果反馈到各考核机构。

(三)总结阶段

xx月11日-xx月30日:考核机构汇总录入被考核机构人员考核结果,并将考核总结报定考办。

六、工作要求

(一)本次医师定期考核实行业务分管院长负责制,各考核机构与被考核机构要精心组织,按照客观、科学、公平、公正、公开原则,不走过场,认真做好医师考核工作的组织实施,保证考核工作规范进行,并取得实效。

(二)试卷领取。各考核机构考试时间前一天到定考办领取专业知识考试试卷,严密保管。

(三)考试组织。每考室30-40人,一人一桌,监考人员2人,前后左右间距不少于60公分。专业知识考试结束后,答题卡当场密封保存,试卷统一销毁。

(四)严格奖惩。

1、考核机构不按考核程序和内容考核,走过场的视其影响程度给予通报批评。

医师定期考核工作小结 篇6

一、工作方法

医师定期考核工作分两部分展开:

第一部分:根据医师执业情况,分别发放“简易程序”及“一般程序”纸质版表格,要求各位医师填写后交至医务科;

第二部分:

1、医院医务科作为卫生机构为医师创建用户名、密码。

2、各位医师根据自己的用户名、密码登陆“医师定期考核信息管理系统”,填写个人信息,并提交。

3、医务科审核医师填报信息,确认无误的将名单上报至考核机构。

4、考核机构对医务科上报的名单进行复核,确认无误的予以通过,名单即“有效”。

5、申请简易程序的医师个人再次登陆,个人信息显示“有效”时,即可申请简易程序。

6、医院考核委员会对申请简易程序的医师申请理由及个人述职进行考核,再将考核结果上报至考核机构,对未申请“简易程序”或不符合简易程序的医师进行“一般程序”的考核,并上报至考核机构。考核内容分为工作业绩、职业道德、业务水平三大方面。

7、考核机构复核医疗机构考核结果,确认无误的予以

通过,考核结束。另外,对于一般程序考核的医师,需等待自治区进一步理论水平测试具体方案。

二、工作现状

第一部分:收到纸质版表格一般程序161份,简易程序239份。

第二部分:

1、共创建用户名401人。

2、医师共填写个人信息399人。

3、审核医师信息,确认无误的400人

4、网上申请简易程序的154人

5、考核委员会考核,未开展

三、存在问题

至今仍有85名符合申请简易程序的医师为在网上申请简易程序。1人未交纸质版表格,1人网络信息填写不全。

2012年医师定期考核方案 篇7

为贯彻落实卫生部《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做好我院医师定期考核工作,加强对医师执业的管理,规范医师的执业行为,提高医师的执业能力,提高医师的素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自治区卫生厅《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实施方案的通知》及《县卫生局贯彻<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实施方案》的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工作实施方案。

一、成立领导组织

成立我院医师定期考核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全院医师进行定期考核工作。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医务科,办公室主任由医务科主任兼任。

二、考核对象和时限

1、考核对象为依法取得医师资格,并在本院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医师类别为:临床、中医(中医、民族医、中西医结合)、口腔和公共卫生。

2、医师定期考核以每两年为一周期。在考核周期内,拟变更执业地点或有《执业医师法》第三十七条所列情形之一但未被吊销执业证书的医师,可以向本院考核领导小组提出提前考核书面申请,经考核领导小组审批符合条件后再报送我县考核机构进行提前考核申请。医师在考核周期内无正当理由不参加考核工作的认定为考核不合格。今年起,我院医师定期考核各项工作由本院全权负责,2011年12月1日开始启动本院第1期医师定期考核工作,对2009年12 月31日以前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近两年内的执业情况进行考核。以后每年对执业注册满两年的医师进行考核的时间,一般在本的12月开始,至月底前在本院完成所有的考核内容,并及时将考核材料报送县考核机构,经过县考核机构全面考核得出结论后,本院考核 1 领导小组办公室需及时将考核结果书面通知其本人。

三、考核内容和标准

1、考核内容包括工作成绩、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三项。

2、业务水平考核应根据执业医师的级别、类别和专业区别对待,包括:个人述职;有关法律、法规、“三基”(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考核考试;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的能力;医学文书的书写;患者评价和同行评议;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形式等。

3、工作成绩包括医师执业过程中,遵守有关规定和要求,一定阶段完成工作的数量、质量和政府指令性工作的情况。

4、职业道德包括医师执业中坚持救死扶伤,以病人为中心,以及医德医风、医患关系、团结协作、依法执业状况等。

5、对从事母婴保健工作医师的考核还应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及其实施办法规定的考核内容。

四、执业记录

医师执业行为记录分为良好行为记录和不良行为记录。良好行为记录应当包括医师在执业过程中受到的奖励、表彰、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务、取得的技术成果等;不良行为记录应当包括因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规和诊疗规范常规受到的行政处罚、处分,以及发生的医疗事故等。医师行为记录作为医师考核的依据之一。

五、考核程序和方式

(一)本院考核领导小组于考核前10天通知需接受定期考核的医师。

(二)考核程序分为一般程序与简易程序

1、一般程序:

(1)条件:除符合简易考核程序条件之外的其他医师,均执行一般考核程序。

(2)流程:由医师本人在医师定期考核表(一般程序)填写医师基本信息和个人述职报告,中医类别医师还应填写《中医医院(含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中医类别医师定期考核表(中医药特色部分)》表格。所在科室考核小组对医师工作成绩和职业道德签署初步评定意见,报我院医师定期 考核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考核委员会”)进行复核。所在科室和考核委员会对医师进行业务水平测评,测评项目包括医师个人述职报告、有关法律、法规、专业知识及技术操作的考核或考试;对其本人书写的医疗文书的检查。

2、简易程序:

(1)条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即可。

①有5年以上执业经历,考核周期内有良好行为记录并无不良行为记录的;

②具有12年以上执业经历,考核周期内无不良行为记录的。(2)流程:医师本人在医师定期考核表(简易程序)填写医师基本信息和个人述职报告,中医类别医师还应填写《中医医院(含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中医类别医师定期考核表(中医药特色部分)》表格。所在科室考核小组在医师考核表中签署考核意见,报我院医师考核委员会审核。

六、考核结果

医师定期考核结果分为合格和不合格。本院建立医师定期考核档案,将医师执业行为(包括良好行为和不良行为)及《医师定期考核表》及时存入其档案中。

1、工作成绩、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中任何一项不能通过评定或测评的,考核结果不合格。

2、在考核周期内按规定通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或通过晋升上一级专业技术职务考试,可视为业务水平测评合格,考核时仅考核工作成绩和职业道德。

3、在考核周期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考核不合格:(1)在发生的医疗事故中负有完全或主要责任的;

(2)未经所在机构或者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擅自在注册地点以外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进行执业活动的;(3)跨执业类别进行执业活动的;(4)代他人参加医师资格考试的;

3(5)在医疗卫生服务活动中索要患者及其亲友财物或者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的;

(6)索要或者收受医疗器械、药品、试剂等生产、销售企业或其工作人员给予的回扣、提成或者谋取其他不正当利益的;

(7)通过介绍病人到其他单位检查、治疗或者购买药品、医疗器械等收取回扣或者提成的;

(8)出具虚假医学证明文件,参与虚假医疗广告宣传和药品医疗器械促销的;

(9)未按照规定执行医院感染控制任务,未有效实施消毒或者无害化处置,造成疾病传播、流行的;

(10)故意泄漏传染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的;

(11)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医师未依法履行传染病监测、报告、调查、处理职责,造成严重后果的;

(12)考核周期内,有一次以上医德考评结果为医德较差的;(13)无正当理由不参加考核,或者扰乱考核秩序的;(14)违反《执业医师法》有关规定,被行政处罚的。

4、每次考核结束后10日内,医务科及时将被考核医师的《医师执业证书》报送到县卫生局,由县卫生局将考核结果录入医师执业注册信息库。

5、被考核医师对考核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在收到考核结果之日起30日内,向考核机构提出复核申请。

6、对考核不合格的医师,需接受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3个月至6个月后再次进行考核。对考核合格者,允许其继续执业,但该医师在本考核周期内不得评优和晋升;对考核不合格的,由卫生行政部门注销注册,收回医师执业证书。

本方案自通知之日起实施。

2018医师定期考核试卷2 篇8

(共32题100分)

一、A1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60分)

()

1、葡萄球菌感染灶内浸润的主要炎症细胞是

A.单核细胞

B.中性粒细胞

C.嗜酸性粒细胞

D.淋巴细胞

E.嗜碱性粒细胞

()

2、脂肪变性最常发生的器官是

A.肺

B.脑

C.肝

D.肾

E.脾

()

3、磷酸吡哆醛作为辅酶参与的反应是

A.转氨基反应

B.酰基化反应

C.转甲基反应

D.过氧化反应

E.磷酸化反应

()

4、可承载生物遗传信息的分子结构是

A.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双键位置

B.氨基酸的侧链基团

C.脂蛋白的脂质组成D.核酸的核苷酸序列

E.胆固醇的侧链碳原子

()

5、高血压患者遵从医嘱服药的强化因素是

A.经济条件足以支付较高的医药费

B.对治疗高血压采取积极态度

C.能方便地就医、取药

D.在按医嘱服药后血压得到有效控制

E.知晓服药能有效控制血压

()

6、《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中“以人为本,践行宗旨”的具体要求不包括

A.积极维护社会公益,促进人类健康

B.坚持救死扶伤,防病治病的宗旨

C.发扬大医精诚理念

D.以患者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

E.发扬人道主义精神

()

7、仅含一种类型核酸的病原体是

A.单纯疱疹病毒

B.结核分枝杆菌

C.衣氏放线菌

D.沙眼衣原体

E.白假丝酵母菌

()

8、以下各项中不适合采取第一级预防的是

A.职业病

B.糖尿病

C.心血管疾病

D.脑卒中

E.病因不明的疾病

()

9、最常引起血道转移的癌是

A.甲状腺乳头状癌

B.肺鳞状细胞癌

C.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D.直肠未分化癌

E.子宫绒毛膜癌

()

10、与获得性免疫缺陷发生无关的因素是

A.病毒感染

B.胸腺发育不全

C.肿瘤放疗和化疗

D.重度营养不良

E.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

()

11、将骨骼肌中生成的氨转运至肝的主要氨基酸是

A.亮氨酸

B.缬氨酸

C.甘氨酸

D.脯氨酸

E.丙氨酸

()

12、目前临床常用的戒烟药物包括

A.去甲替林

B.尼古丁贴片

C.阿司匹林

D.肾上腺素

E.可乐定

()

13、不符合我国人类精子库管理伦理原则要求的是

A.捐精者有权随时停止捐精

B.捐精行为应完全自愿

C.捐精者有权知道捐精的用途

D.禁止同一捐精者的精子使5名以上妇女受孕

E.捐精者应与精子库的医务人员保持互盲

()

14、在医务人员之间人际关系的特点中,“比、学、赶、超”体现的是

A.协作性

B.平等性

C.互助性

D.竞争性

E.同一性()

15、医师在执业活动中违反卫生行政规章制度造成严重后果的,卫生行政部门可以责令其暂停一定期限的执业活动,该期限是

A.6个月以上1年以下

B.1年以上1年半以下

C.1年以上2年以下

D.1个月以上3个月以下

E.3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

()

16、农业生产中主要职业危害不包括

A.农药中毒

B.谷物粉尘引起的肺部疾患

C.矽尘引起的肺部疾忠

D.化肥中毒

E.窑内气体中毒

()

17、医学道德评价的首要标准是

A.患者疾病的缓解和康复

B.医疗机构的发展

C.人类生存和环境保护及改善

D.医学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

E.医务人员社会地位的提升

()

18、行胃大部切除的患者不会发生的功能变化是

A.胃蛋白酶原的分泌减少

B.铁的吸收减少

C.胰液中HCO的分泌减少

D.维生素B的吸收减少

E.食物蛋白的消化减弱

()

19、医患沟通中的非语言沟通形式不包括

A.面部表情

B.人际距离

C.引导话题

D.身段姿态

E.目光接触

()20、饥饿时分解代谢可产生酮体的物质是

A.维生素

B.核苷酸

C.葡萄糖

D.氨基酸

E.脂肪酸

二、A2型题:每一道考题是以一个小案例出现的,其下面都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24分)

()

21、男,22岁。饥饿性上腹痛伴泛酸1月余。2小时前呕吐咖啡色液体1次,量约200ml。近期体重无明显变化。否认慢性肝病史。查体:贫血貌,腹软,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最合适的药物是

A.止血环酸

B.法莫替丁

C.奥美拉唑

D.凝血酶

E.垂体后叶素

()

22、女,19岁。因急性白血病接受骨髓移植治疗,术后被安置于无菌病房中,根据病情,需限制亲属探视,在次期间患者常常出现心情烦躁、不安,针对此情况,心理治疗师指导其采用冥想结合深呼吸的方法来改善自己的情绪,这种应对方式属于

A.取得社会支持

B.消除应激来源

C.调整认知评价

D.心理防御机制

E.自我调节放松

()

23、男,65岁。急性前壁心肌梗死3小时。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史。平时血压140-150/70-80mmHg。查体:BP90/70mmHg,双肺呼吸音清,心率85次/分,律齐。该患者血压降低的最可能原因是

A.主动脉壁硬化

B.大动脉弹性降低

C.心脏每搏输出量降低

D.心率降低

E.外周阻力降低

()

24、张某是某医院的主管护师,在平常工作中,十分重视对患者的心理护理,能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心理问题制定相应的计划进行于预,其心理护理所遵循的原则是

A.启迪性原则

B.针对性原则

C.保密性原则

D.稳定性原则

E.自我管理原则

()

25、李某,因妊娠异常需行剖宫产术,经治医师在告知孕妇丈夫手术相关信息并取得签字后实施手术。胎儿被取出后发现产妇患有双侧卵巢畸胎瘤,遂告知其丈夫并建议切除双侧卵巢。李某丈夫立即打电话与其他家属商议,医师在尚未得到家属商议结果的情况下,继续手术并切除双侧卵巢,于是发生医患纠纷。此案例中,医师侵犯的患方权利是

A.疾病认知权

B.知情同意权

C.隐私保护权

D.生命权

E.健康权

()

26、某电视台编辑求助于一家心理治疗中心,希望在该电视台上播放韦氏智力测验的具体内容,以引起公众对心理学的兴趣,但被心理中心的工作人员婉言拒绝,该工作人员遵循的原则是

A.保密原则

B.稳定性原则

C.标准化原则

D.回避原则

E.客观原则

()

27、男,70岁。上腹痛1年,进食后加重,大便10次/天,可见脂肪滴。查体:上腹中部压痛(+)。腹部B超:胰腺多发钙化灶。应给予

A.胰酶制剂

B.质子泵抑制剂

C.钙通道阻滞剂

D.H受体拮抗剂

E.抗胆碱药物

()

28、根据一项包括50例病例和50例对照的调查结果,两组关于可能病因因素分布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可以据此得出结论

A.这个差异可能是抽样误差所致

B.病例和对照组的可比性已被证实

C.观察者或调查者的偏性已被消除

D.该因素与疾病可能有联系

E.这个差异临床上可能是显著的

三、A3/A4型题:以下提供若干个案例,每个案例下设若干道考题。请根据答案所提供的信息,在每一道考题下面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6分)

男,40岁。体检发现空腹血糖升高2个月。2次查空腹血糖分别为7.8mmol/L,7.4mmol/L无口干、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查体:身高170cm,体重90kg,BMI31.1,余无异常。实验室检查:HbA1c7.8%。

()

29、该患者首选的治疗药物是

A.罗格列酮

B.胰岛索

C.阿卡波糖

D.二甲双胍

E.格列苯脲

()30、药物治疗2个月后,空腹血糖降至6.2mmol/L,餐后2小时血糖9mmol/L~10mmol/L,拟采用药物联合治疗,酋选的治疗药物是

A.罗格列酮

B.格列苯脲

C.胰岛素

D.二甲双胍

E.阿卡波糖

男,18岁。双下肢及颜面水肿1周。尿沉渣镜检:RBC 0-2/HP,尿蛋白定量12.2g/d。血Alb18g/L,Scr79μmol/L,ANA(-),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均(-)。

()

31、该患者最可能的肾脏病理类型是

A.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B.微小病变型肾病

C.膜性肾病

D.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E.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

32、如果经足量糖皮质激素治疗12周无效,其病理类型最可能是

A.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B.微小病变型肾病

C.膜性肾病

D.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E.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试题答案

一、1、B

2、C

3、A

4、D

5、D

6、A

7、A

8、E

9、E

10、B

11、E

12、B

13、E

14、D

15、A

16、C

17、A

18、C

19、C 20、E

二、21、C

22、E

23、C

24、B

25、B

26、A

27、A

28、A

三、29、“D” 30、“E”

31、“B”

医师定期考核实施方案 篇9

各县(市)区卫生计生局、各开发(度假)园区社会事业局,委直属各单位,市级管理的民营医疗机构:

为加强医师执业管理,规范医师执业行为,提高昆明市执业医师技术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依据《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卫医发〔〕66号)和《云南省第三周期医师定期考核工作实施细则》等相关要求,为圆满完成昆明市20第三周期医师定期考核工作,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组织管理

成立昆明市卫生计生委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委员会,负责全市医师定期考核规范化指导、管理和组织实施等工作。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昆明医学会。

主 任:刘 红 市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处副处长

副主任:何 俊 昆明医学会办公室主任

成 员:杨冬梅、苗九龄、王政、夏珊、刘镔萱

定考办公室工作人员由昆明市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处和昆明医学会组成。负责全市医师定期考核工作的信息收集、资料上报、业务协调、培训、业务水平测试等相关工作;负责委直属各单位和市级管理的民营医疗机构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和具体组织实施等工作。

(三)各县(市)区卫生计生局要进一步充实完善专门的医师定期考核管理机构,负责拟定本辖区的医师定期考核工作制度,对医师定期考核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和考核相关信息的审定,保证医师定期考核工作规范进行。

二、考核内容

医师定期考核内容包括业务水平测评、工作成绩和职业道德评定。

业务水平测评的主要内容包括:医师掌握医疗卫生管理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人文医学知识和应用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学习和掌握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的能力。

工作成绩评定的基本内容包括:医师执业过程中,遵守有关规定和要求,一定阶段完成工作的数量、质量和政府指令性工作的情况。医师工作成绩由所在卫生机构进行评定,考核机构进行复核。

职业道德评定的基本内容包括:医师执业中坚持救死扶伤,以病人为中心,以及医德医风、医患关系、团结协作、依法执业状况等。职业道德评定以医务人员医德考评结果为依据,由所在卫生机构进行考核,考核机构进行复核。

本周期考核内容将使用全省统一命题。一般程序分临床、中医、口腔、公卫四个执业类别,专业基础题占80%,人文题占20%,共100道题。简易程序考人文医学知识,共50道题。考试时间均为60分钟。

三、考核对象

医师定期考核对象分为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考核类别分为临床、中医(包括中医、民族医、中西医结合)、口腔和公共卫生。凡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含助理医师),经注册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满两年的医师(指年12月31日以前执业注册满两年),其定期考核适用本方案。

四、组织管理和考试形式

(一)依据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发证谁管理的原则。由各县(市)区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公室,按照《云南省医师定期考核第三周期实施细则》规定,负责对辖区内符合考核条件的医师进行一般程序和简易程序的考核。

(二)本周期医师业务水平测试采用云南医师定期考核管理系统(网址:ynysdk.yiboshi.com)进行互联网计算机考试。以各县(市)区考核机构为单位组织定时、定点集中机考,市定考办公室将安排工程师到现场协助测试并负责做好管理人员的集中培训(机考考场需具备的条件见附表1)。

五、工作安排

按照《云南省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公室关于开展云南省2017年第三周期医师定期考核的通知》(云医协发〔2017〕170号)要求,我市本周期医师定期考核工作安排如下:

(一)各县(市)区卫生计生局和各开发(度假)园区社会事业局要成立专门的考核管理办公室,并于2017年10月10日前完成辖区内考核机构的审核及考核单位的指定工作,原指定的单位原则上可延续用上一周期的考核机构。

(二)全市医疗、预防、保健等机构符合参加考核条件的医师,用个人信息(身份证号或手机号码在网址:ynysdk.yiboshi.com完成考核报名)于2017年10月25日前完成医师信息的报名录入工作。

(三)各医疗、预防、保健等机构按照医师定期考核的有关规定,对本单位医师进行工作成绩、职业道德评定,并将评定结果于2017年11月10日前提交至考核机构。

(四)各县(市)区卫生计生局和各开发(度假)园区社会事业局要成立专门的考核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按规定于当年11月30日前组织安排需接受业务水平测试的医师进行业务水平考试,并由考核机构在当年12月初将考核结果上报辖区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六、工作要求

(一)各县(市)区卫生计生局和各开发(度假)园区社会事业局要高度重视,加强本辖区内医师定期考核工作的组织领导,并于2017年10月15日前将辖区考核管理办公室人员及联系方式报市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电子邮箱:kmyxh@163.Com);同时拟定工作计划,确保我市第三周期的医师定期考核工作顺利开展。

(二)参加本周期医师定期考核工作的各有关医疗机构要积极组织相关人员参加学习培训,不断完善、充实医师定期考核队伍;按时完成《定期考核信息管理系统》要求填报的医师基本信息和上报工作,确保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第三周期医师定期考核工作顺利完成。

(三)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对委托的考核机构的相关工作进行监督,市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将对考核机构的考核结果进行抽查核实。

七、其它

有关医师业务水平测试的具体事宜,各考核机构、医师定期考核办公室可与市定考办联系。

联 系 人:王政 刘镔萱

联系电话:0871-63535955

报名及考核系统客服电话:0871-63563958 13759559255 4000042055

附件:1.云南省医师定期考核第三周期实施细则

2.机考考场需具备的条件

昆明市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公室

2017年9月4日

附件1

云南省2017年第三周期医师定期考核

工作实施细则

第一章 考核机构的规定

第一条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可以委托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或者医疗卫生行业、学术组织(以下统称考核机构)承担医师定期考核工作:

(一)设有100张以上床位的医疗机构;

(二)医师人数在50人以上的预防、保健机构;

(三)具有健全组织机构的医疗卫生行业、学术组织。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收到材料后,应当在30日内确定是否委托其为考核机构并公布受委托的考核机构名单,并逐级报送至云南省医师定期考核办公室备案。

第二条 考核机构负责医师定期考核的组织、实施和考核结果评定,并向委托其承担考核任务的卫生行政部门报告考核工作情况及医师考核结果。

第三条 考核机构应当成立专门的考核委员会,负责拟定医师考核工作制度,对医师定期考核工作进行检查、指导,保证考核工作规范进行。考核委员会应当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医学专业技术人员和有关医疗卫生管理人员组成。

第四条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对委托的考核机构的医师定期考核工作进行监督,并可以对考核机构的考核结果进行抽查核实。

第二章 考核对象的规定

第五条 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经注册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满两年的医师(指2017年12月31日以前执业注册满两年),其定期考核适用本细则。

第六条 医师定期考核对象分为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考核类别分为临床、中医(包括中医、民族医、中西医结合)、口腔和公共卫生。

第三章 考核方式及管理

第七条 医师定期考核包括业务水平测评、工作成绩和职业道德评定。

业务水平测评按由考核机构负责;工作成绩、职业道德评定由医师所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负责,考核机构复核。业务水平测评具体流程按照《云南省医师定期考核2017年第三周期业务水平测评方案》实施。

第八条 考核机构应当于定期考核日前30日通知需要接受定期考核的医师。

考核机构可以委托医疗、预防、保健机构通知本机构的医师。

第九条 各级各类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应当按要求对执业注册地点在本机构的医师进行工作成绩、职业道德评定,在《医师定期考核表》上签署评定意见,并于业务水平测评日前30日将评定意见报考核机构。

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对本机构医师进行工作成绩、职业道德评定应当与医师年度考核情况相衔接。

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应当按规定建立健全医德考评制度,作为对本机构医师进行职业道德评定的.依据。

第十条 考核机构应当先对报送的评定意见进行复核,然后根据本办法的规定对参加定期考核的医师进行业务水平测评,并在《医师定期考核表》上签署意见。我省业务水平测试通过考试形式进行,以国家级题库作为命题的依据。

第十一条 考核机构综合医疗、预防、保健机构的评定意见及业务水平测评结果对医师做出考核结论,在《医师定期考核表》上签署意见,并于定期考核工作结束后30日内将医师考核结果报委托其考核的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同时通知被考核医师及其所在机构。

第十二条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向考核机构提供参加考核医师考核周期内的行政处罚情况。

第十三条 在考核周期内,拟变更执业地点的或者有执业医师法第三十七条所列情形之一但未被吊销执业证书的医师,应当提前进行考核。

需提前进行考核的医师,由其执业注册所在机构向考核机构报告。

第十四条 考核周期内,执业满5年的执业医师,受到医院内部及其以上的表彰、奖励可视为良好行为记录。

第十五条 医师执业年限的确定:

(一) 执业医师年满50周岁及以上以实际工作年限为执业年限,50岁以下以执业资格证第一次注册时间为准。

(二) 执业助理医师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后,若年满50周岁,执业助理医师工作年限和执业医师工作年限可以累加作为执业年限,50周岁以下不可累加,以执业医师资格证第一次注册时间为准。

第十六条 本周期一般程序与上周期考核内容相同,简易程序将参加人文医学考试。

第四章 执业记录与考核程序

第十七条 国家实行医师行为记录制度。医师行为记录分为良好行为记录和不良行为记录。

良好行为记录应当包括医师在执业过程中受到的奖励、表彰、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务、取得的技术成果等;不良行为记录应当包括因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规和诊疗规范常规受到的行政处罚、处分,以及发生的医疗事故等。

医师行为记录作为医师考核的依据之一。

第十八条 医师定期考核程序分为一般程序与简易程序。一般程序为按照本办法第三章规定进行的考核。简易程序为本人书写述职报告,执业注册所在机构签署意见,报考核机构审核。

第十九条 符合下列条件的医师定期考核执行简易程序:

(一)具有5年以上执业经历,考核周期内有良好行为记录的;

(二)具有以上执业经历,在考核周期内无不良行为记录的(本周期要将医生抗生素、激素等合理用药情况和受到患者投诉的处理情况纳入不良行为记录)。

(三)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其他医师定期考核按照一般程序进行。

第二十条 本周期关于医师定期考核的其他规定:

(一)截止2017年12月31日前,年满45周岁的女性执业医师和年满50周岁的男性执业医师考核时,可在系统中完成习题课目后再进行开卷考核。

(二)截止2017年12月31日前,年满55周岁的女性和年满60周岁的男性仍从事医师执业工作的在册医师,在无不良行为记录的条件下免除人文医学考试,经过单位完成工作成绩和职业道德审定,考核机构复核通过后视为考核合格,考核结果直接录入合格。

(三)符合以下条件的医师执行简易程序免除人文医学考试,仅考核工作成绩和职业道德评定:

1、享受国务院、省政府特殊津贴的医师;

2、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3、获云岭名医称号者,获中国医师奖、云南医师奖者;

4、国医大师。

(四)有民族执业医师的部分州市,业务水平测评和人文医学考试由各州市自行组织出题、考试,考核结果报省定考办,同时将试卷上报备案。

第五章 考核结果

第二十一条 考核结果分为合格和不合格。工作成绩、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中任何一项不能通过评定或测评的,即为不合格。

第二十二条 医师在考核周期内按规定通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或通过晋升上一级专业技术职务考试,可视为业务水平测评合格,考核时仅考核工作成绩和职业道德。

第二十三条 被考核医师对考核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在收到考核结果之日起30日内,向考核机构提出复核申请。考核机构应当在接到复核申请之日起30日内对医师考核结果进行复核,并将复核意见书面通知医师本人。

第二十四条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将考核结果记入《医师执业证书》的“执业记录”栏,并录入医师执业注册信息库。

第二十五条 对考核不合格的医师,卫生行政部门可以责令其暂停执业活动3个月至6个月,并接受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暂停执业活动期满,由考核机构再次进行考核。对考核合格者,允许其继续执业,但该医师在本考核周期内不得评优和晋升;对考核不合格的,由卫生行政部门注销注册,收回医师执业证书。

第二十六条 医师在考核周期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考核机构应当认定为考核不合格:

(一)在发生的医疗事故中负有完全或主要责任的;

(二)未经所在机构或者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擅自在注册地点以外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进行执业活动的;

(三)跨执业类别进行执业活动的;

(四)代他人参加医师资格考试的;

(五)在医疗卫生服务活动中索要患者及其亲友财物或者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的;

(六)索要或者收受医疗器械、药品、试剂等生产、销售企业或其工作人员给予的回扣、提成或者谋取其他不正当利益的;

(七)通过介绍病人到其他单位检查、治疗或者购买药品、医疗器械等收取回扣或者提成的;

(八)出具虚假医学证明文件,参与虚假医疗广告宣传和药品医疗器械促销的;

(九)未按照规定执行医院感染控制任务,未有效实施消毒或者无害化处置,造成疾病传播、流行的;

(十)故意泄漏传染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的;

(十一)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医师未依法履行传染病监测、报告、调查、处理职责,造成严重后果的;

(十二)考核周期内,有一次以上医德考评结果为医德较差的;

(十三)无正当理由不参加考核,或者扰乱考核秩序的;

(十四)违反《执业医师法》有关规定,被行政处罚的。

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七条 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不按照本办法对执业注册地点在本机构的医师进行工作成绩、职业道德评定或者弄虚作假,以及不配合医师定期考核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责令改正,经责令仍不改正的,对该机构及其主要责任人和有关责任人予以通报批评。

第二十八条 考核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取消其两个考核周期以上的考核机构资格。

(一)不履行考核职责或者未按规定履行职责的;

(二)在考核工作中有弄虚作假、徇私舞弊行为的;

(三)在考核过程中显失公平的;

(四)考核人员索要或者收受被考核医师及其所在机构财物的;

(五)拒绝接受卫生行政部门监督或者抽查核实的;

(六)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九条 考核机构工作人员违反有关规定,弄虚作假、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按《执业医师法》第四十二条处理。

第三十条 医师以贿赂或欺骗手段取得考核结果的,应当取消其考核结果,并判定为该考核周期考核不合格。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一条 中医、民族医、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中医师的考核工作由核准该医疗机构执业的卫生或中医药行政部门委托符合条件的考核机构按照本办法组织实施。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所称业务水平包括医师掌握医疗卫生管理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应用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学习和掌握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的能力。

本办法所称工作成绩包括医师执业过程中,遵守有关规定和要求,一定阶段完成工作的数量、质量和政府指令性工作的情况。

本办法所称职业道德包括医师执业中坚持救死扶伤,以病人为中心,以及医德医风、医患关系、团结协作、依法执业状况等。

第三十三条 对从事母婴保健工作医师的考核还应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及其实施办法规定的考核内容。

附件2

机考考场需具备的条件

一、网络:100M以上规格以太网交换机,100M/bps及以上出口网络带宽,可稳定连接互联网,确保所有电脑可以正确访问网站,且显示正常,考试过程中不断网。

二、考试机:

(一)CPU:最低主频1.3GHz,双核;

(二)内存:容量达到4G及以上;

(三)硬盘:10G以上空闲空间;

(四)操作系统:Window7及以上,32位、64位均可;

(五)浏览器:推荐较新版本的360极速浏览器、谷歌chrome浏览器、IE11及以上浏览器;确保开启javascript及cookie支持;

(六)鼠标:移动没有明显的滞后迟缓,左右键击或单击相应时间在人为可承受范围内;

(七)键盘:为普通美式键盘,键盘整体应干净整洁,字母数字应清晰,键帽无脱落,可正常使用。

三、备用机:考场配备10%的机器为临时备用机。

上一篇:铣床实训报告心得体会下一篇:平衡的自我更新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