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质量管理与质量认证课程论文

2024-12-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重庆大学质量管理与质量认证课程论文(推荐8篇)

重庆大学质量管理与质量认证课程论文 篇1

5质量管理乃企业生存之关键

——学习质量管理与质量认证课程心得

对于人文素质选修课,我认为应该选择一些自己感兴趣又没有接触过的领域,增长见识,丰富知识的全面性。现在学完一学期的质量管理与质量认证课程,我对质量管理有了一定的了解,纠正了以前一些先入为主的错误概念,实现了我的当时选这门课的初衷,受益匪浅。我所获得的对于质量管理与质量认证的认识大概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品认证与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质量认证也叫合格评定,是国际上通行的管理产品质量的有效方法。质量认证按认证的对象分为产品质量认证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两类;按产品认证可分为安全认证和合格认证。

产品质量认证是指依据产品标准和相应技术要求,经认证机构确认并通过颁发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来证明某一产品符合相应标准和相应技术要求的活动。就是说,产品质量认证的对象是特定产品包括服务。认证的依据或者说获准认证的条件是产品(服务)质量要符合指定的标准的要求,产品认证的标志可以用在产品上。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是指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满足指定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要求(即ISO9001标准的要求),通过认证机构的审核,由审核组提出审核报告,若批准通过认证,则认证机构予以注册并颁发认证证书。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标志只有在注明获证组织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情况下方可在产品的包装上标注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标志。产品认证又有两种:一种是安全性产品认证,它通过法律、行政法规或规章规定强制执行认证;另一种是合格认证属自愿性认证,是否申请认证,由企业自行决定。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对象是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体系,所依据的标准是GB/T19001一IS09001标准,认证的目的之一是证实组织具有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目的之二是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应用,包括体系持续改进过程的有效应用,以及保证符合顾客要求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旨在增强顾客满意。GB/T19001一IS09001标准是推荐性标准,也就是说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是组织自愿性的行为。这种自愿性体现在:企业自愿决策是否申请质量认证;企业自愿选择由国家认可的认证机构,不应有部门和地方的限制等。不论是产品质量认证,还是质量体系认证都是第三方从事的活动,以确保认证的公正性。

关于安全认证的电工产品强制性监督管理已在执行中。1992年9月5日国家技术监督局、商业部、物资部、机械电子工业部、轻工业部等10个单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认证管理条例》的规定,联合发出《关于实施安全认证的电工产品进行强制性监督管理的通知》,《通知》中指出:电工产品开展安全认证是以等效转化国际电工委员会(1EC)安全标准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为依据。按此类标准开展的认证必须进行强制性监督管理,未经安全认证的此类产品,不准出厂、销售、进口和使用。

二、质量认证的重要性

贯彻实施GB/T19000-ISO9000族标准,开展质量认证,成了经济界、企业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实际上质量认证由来已久,它是市场经济的产物。1903年,英国首创世界上第一个用于符合标准的认证标志,就是有名的“BS”标志或称“风筝标志”,并一直使用至今。由于质量认证是由独立于第一方(供应商)和第二方(采购商)之外的第三方中介机构,通过严格的检验和检查,为产品的符合要求出具权威证书的一种公正、科学的质量制度,符合市场经济的法则,能给贸易双方带来直接经济效益,所以很快被社会所接受,到五十年代,基本上普及到所有工业发达国家,从七十年代起,在发展中国家也得到推广。但是也出现另一种倾向,即一些国家利用质量认证作为技术壁垒,阻碍别的国家的商品流入本国,实行贸易保护。为了消除这种贸易技术壁垒,国际间不断协调,使质量认证跨越国界,推动质量认证的国际互认。有人称质量认证是商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按照一定规范有序开展质量认证活动,可减少重复检验和评审,降低成本,成为促进贸易的有效手段。但如不加规范,又会成为阻碍贸易的技术壁垒。

认证是创名牌,弘扬企业文化、质量文化的基础。名牌是靠长期生产持续稳定的高质量产品基础上逐步形成的。要达到这点,必须既有“硬件”的基础,又有“软件”的保证。企业按照GB/T19000族标准建立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并开展认证工作,就是完善“硬件”和“软件”的最好途径。反过来创名牌又成了完善质量体系,生产高质量产品最重要、最可靠的途径,而且是相辅相成的。企业经国家有关认证机构检查合格,被授认证证书和产品认证标志,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从而换来了声誉,创名牌也就有了希望。

总之,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是企业市场竞争的需要,也是企业内部规范化管理的需要,通过认证使得企业在遵照质量管理“八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确保具有稳定地向顾客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法律法规要求的能力。

三、ISO9000族标准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为适应国际贸易和质量管理的发展需要,在总结世界上各个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质量管理体系经验的基础上,发布了质量管理体系的一系列国际标准。国际标准通常由国际标准化组织下设的技术委员会(TC)制定,ISO批准发布。凡是由TC176发布的标准统称ISO9000族标准。

“族”的概念指的是不仅仅只包含一个标准,而是由一系列标准组成,这些标准使得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更加系统化。ISO9000族标准虽然很多,但其核心标准只有四个,即为:

ISO9000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ISO9004 《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

ISO19011 《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

在这四个核心标准中只有IS09001标准是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依据性标准。ISO9000族标准也经历了持续改进的过程,从1987版—1994版—2000版—2008版,最新版本为2008版,升版的目的是为了适应不同组织不同产品的需要。

四、如何做好质量管理

中国企业刚刚崛起,对外国成熟企业还有一种崇拜的心理,特别是别人都是这个认证那个认证的,而在认证咨询公司的宣传渲染下,各种管理体系就被贡上神坛,套上复杂的文字和图表,让人觉得是即神秘又高深的大学问。

其实在国外规范企业看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是一种通用的傻瓜管理模式,就像麦当劳的汉堡包,哪间店的都一样。而很多公司的体系文件写得高深莫测,操作人看不懂,管理者不明白,非得要体系工程师来讲解,然后大家稀里糊涂的跟着做,这样体系工程师的“重要”作用就得到全面地体现。而一个优秀的质量管理体系是简单而有效的,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控制体现在程序文件和作业文件中,把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做反应在文件中,文件是通俗易懂的,只要到了岗位就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五.心得体会

随着经济的增长与物质文化的满足,人们越来越重视质量的安全与卫生,质量管理与质量认证便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尤其是食品质量安全,它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又意味着在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会有很多的质量监督不力的问题。譬如:食品中添加苏丹红;各大牛奶厂商在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导致很多小孩子发育不正常;另外,在工程安全上,各

种安全问题也屡见不鲜。这些问题也充分的说明的质量监管质量认证的重要性。建立严格的质量监管体系,才能够从一定程度上遏制住这种行为。古人说过:吾将三省吾身。我们必须时时刻刻的提醒自己,监督自己,才能帮助自己不断进步。而一时的懒惰和松懈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重庆大学质量管理与质量认证课程论文 篇2

一、提升教师素质,增强修养品位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良好的素质,才能让学生发自内心地佩服。大学语文教师如果自身没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其人格魅力就不足以感染学生。良好的文学素养从知识中而来,有道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当教师有较为深厚的文学功底时,其灵气与魅力就会自然而然地散发出来。当今时代,文化的多元化让文学精华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提升大学语文教师的素质,重点是大学语文教师要能与时俱进,只有教师坚守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教学走在时尚前沿,才能将语文的魅力展现出来。如何提升大学语文教师素质: 第一,高校教师交流。每个大学都有自己的教学特色,高校之间的教师进行交流,可以促进高校之间的教学交流,为高校教师的语文教学提供新思路,在交流中互谈自己在教学思想和实践体会,思想的碰撞能产生激烈的火花,实践的交流则可推动教学的创新。第二, 推荐优秀书籍。当今社会人心浮躁,教师应避开世俗,潜下心来, 认真地读一些好书籍,对于教师自身素养的提升大有裨益。教师们可以将自己认为比较好的书籍相互推荐,在大学中举办“书林大会”, 介绍一些好书籍的摘要,推荐给学生,活跃学校学习气氛,创设读好书籍氛围。

二、合理教考分离,营造轻松气氛

所谓合理教考分离,是指把教学和考试合理地分开,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要有考试负担。大学语文课程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完善学生的人格、改善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而不是让学生仅仅学习书本上的简单文学知识。教师只有认识到教授大学语文的真正内涵,才能更好地做到教考分离,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气氛。合理地进行教考分离,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实现:第一,考试融入教学。很多学校对于期末考试十分重视,学生为考试往往是在短时间内突击,考得一个好分数。这种方式不利于学生的日常学习,如果能够将考试融入日常教学,就能够避免学生考试临时突击,使学生平时按部就班地学习。例如教师可以每星期让学生写一篇文章的读后感,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或者经常举办演讲,练习学生的即时表达能力。日常的这些都可以算作考试部分成绩,让学生重视日常语文教学。第二,丰富教学手段。大学语文课堂本就应该是一个自由开放的天堂,不应拘泥于教学的形式,丰富语文课堂教学手段,可以极大提高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质量。例如教师将辩论融入教学中,让学生自由开放地辩论交流,培养学生的辩论观点和辩证思想。

三、开阔学生眼界,拓展知识应用

大学语文给学生贯彻的是一种思想,一种大的人生价值观,学习大学语文除了学习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更重要的是让作品里的精神感染学生,使他们在人生道路上看得清,走得远,做得好。下面具体介绍将语文知识拓展运用的方法:第一,户外实践教学。户外实践教学是近年来较为流行的一种教学方式,户外实践教学可以让学生在户外中体验到课堂教学中不能给予的感觉。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一起去爬山,在爬山的过程中欣赏自然的美景,感受古人面对美景有感而发的情怀,克服爬山过程中的困难,体验到达山顶的快乐,领悟“一览众山小”的哲理。这种在实际环境中得到的切身感受,本身就是对知识应用的一种拓展。第二,传承创新并举。大学语文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通过学习这门课,传承了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学。但是传承并不仅仅是为了传承,在传承中还需要创新, 在传统文学中找到创新灵感,是一种较好的知识应用拓展。例如学生参加一些设计大赛,设计一些代表性的logo,logo需要简洁而富有意义,这种设计的深厚底蕴能充分体现学生对传统文学的理解与创新。第三,缓解精神压力。物质生活越丰富,人们的精神压力就越大,精神压力使得当今一些大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处于一种低迷状态。大学语文具有人文关怀的精神,理应对学生的精神生活给予关注,通过语文教学开阔学生眼界,缓解学生压力,给予学生动力。

以上介绍的方法还存在一些不足与局限性,希望学校、老师和学生充分认识到大学语文的重要性,共同努力,探索出更多提升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质量的新方法,开创出更多大学语文知识拓展运用的新途径。

摘要:文学是人类思想的营养剂,艺术是人类灵魂的净化剂,大学语文就是一门具有营养和艺术性的可以怡情养性的高雅学科,提升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质量,拓展大学语文知识应用,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完善学生人格、改善思维品质、培养审美情趣、提高人文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提升教师素质、合理教考分离、拓展知识应用三方面具体分析,如何对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质量进行提升和对知识进行拓展运用,并提出具体可行的方法。

重庆大学质量管理与质量认证课程论文 篇3

关键词:共享课程;混合式教学;教学改革;教学质量

近几年,国内外高校在开放性精品课程建设与共享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建设过程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因课程建设目的不明确,后续管理和利用不足;网络平台静态呈现多而交互性不够等。究其深层原因,可得出这一结论:课程共享若没有以学生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改革来配套,仅仅注重课程内容共享,教学往往难以取得预期效果。对此,我们需要更多的深层思考:为什么要做课程共享,如何来做好课程共享,以及课程共享过程如何搞好教学改革。本文对上述问题先做基本分析,再以“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改革为例,围绕上述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研讨。

一、大学教学改革的迫切性

不论是大学教育还是中学教育,其教学系统都是由教师、学生、教材以及教学媒介四个要素构成。相比基础教育的多次改革尝试,现在的大学教学依然沿袭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现状,课堂教学多以讲授式为主,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因此,无论从学生学习的层面,还是从教师教学的层面,大学教学都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提高。

从学生角度来讲,教师主导的讲授式课堂,教师根据个人经验设定若干教学阶段,难以考虑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学生的学习状态与教师授课进程不匹配。如,课堂上学生的思路跟不上教师授课节奏,却不能及时反馈;课后学生自学的疑惑没有得到及时解答,上述情况直接导致了学生学习兴趣的缺失和学习动力的不足。“上课基本睡觉,作业基本靠抄,考试基本靠蒙”的情况在大学并不鲜见。此外,现在的传统教学也缺少对学生表达能力的锻炼和思辨能力的培养。

从教师层面来讲,由于教学任务重,课时量有限、班级人数多等多种原因,教师往往试图在尽量短的时间里将知识尽可能多地传授给学生,缺少与学生的深层互动和情感交流。教师变为单纯的知识传授者,教学活动几乎沦为重复性的体力劳动。以复旦大学“大学物理课程”为例,每年有十多位教师给若干班级讲授几乎相同的内容,加之科研任务繁重,教师们难以从教学中获得价值感和成就感,缺少提高教学质量的激情。

研究表明:教学方式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成效。David A. Sousa曾做过一个“学习24小时后的知识保持率”的统计,数据如下表:

学习方式保持率

讲 授5%

阅 读10%

视听结合20%

示 范30%

讨论组50%

实践练习75%

向他人讲授/即时应用90%

从上表可知,单纯的讲授对学生知识的掌握效果并不理想。而在讨论、实践、知识即时运用这种学习方式下,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学习效果非常显著。

目前,大学教学除了面临内部教学模式改革以提升教学质量的压力外,近年大规模开放性在线课程对传统大学也形成了一定冲击。例如国外“慕课”(MOOCs)三大平台把许多优质课程放在网上供人免费学习,丰富的课程资源和灵活的学习方式,深受当前大学生的喜欢。可以预期,若在线上“慕课”和线下传统教学之间选择,学生完全可用“脚、眼睛、耳朵”来投票。大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已刻不容缓,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因此,课程共享建设和教学模式改革是大学教学质量提升的必由之路。

二、混合式教学与课程共享

小组讨论、师生研讨对学生学习很重要,但在常规课堂上推行却受到诸多限制,而混合式教学和课程共享模式是促进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

1. 混合式教学:MOOCs+翻转课堂

“混合式教学”是当前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的新动向。它把传统面对面教学和网络E-learning两者优势结合,借助互动性强的网络学习平台,构建大量在线学习视频,供学生自主学习;同时通过面对面的课堂互动讨论,为学生答疑解惑,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混合式教学让学生自主学习构建知识架构,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沟通互动。这一教学模式实现了三大转变:学生从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教师的授课模式从传授式改为探究式,学生从个别学习变为小组学习。

混合式教学有诸多优势:(1)在线教程可反复学习,有助于解决学不懂的问题;(2)学生自主安排学习进度,高效利用时间;(3)学生自主决定学习难度和内容;(4)避免教师重复机械劳动;(5)授课透明化,质量可监控,可追溯;(6)学习效果透明化,学生及时反馈可追溯;(7)课堂授课以研讨为主,培养能力;(8)学生表达和思辨能力得到锻炼和培养。

混合式教学的主流形式为“翻转课堂”。具体做法为:教师先创建视频并提出问题,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视频内容,查找资料并进行自学,通过小组讨论深化理解;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学生汇报学习成果,教师引导、点评和答疑解惑。“翻转课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

2. 课程共享案例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上海共享中心已运行了两个学期。第一学期有7门课程面向上海所有高校的在校大学生免费共享。共享课不仅仅是把视频放在网上,更多的是通过线下的教学点、教学班,由教师和多名助教来组织教学。第一学期共有3000多名学生选修共享课,分成81个班级,有80名助教和33名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共计开展了214次讨论课。第二学期有14门课程参与共享,不仅有上海高校的大学生选修,而且还面向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高校如重庆大学、南昌大学等的学生选修,总选修人数达5000多名。基于混合式教学理念的中国式MOOCs,已成为课程共享的典范案例之一。

混合式教学的共享课程分为在线教程和见面课程。在线教程采用进阶式,按照明确的知识架构,如章、节、点进行学习,学习时间可自由掌握。在线学习教程包括参考资料、练习题。学生只有在学习所学章节并完成习题检测后,才能进入下一步学习。这便于教师及时掌握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进度,也防止学生投机取巧地跨越某些章节的学习。除了在线学习,还有线下见面课。见面课以互动研讨为主,包括若干次直播互动课和小组讨论课。直播大课堂由课程主创教师团队组织,让学生在课堂上讲解自己在小组讨论活动中的思考和问题,并可通过直播让不同学校学生间进行交流,之后教师进行点评;针对学生学习遇到的普遍疑问,教师一一解答。小组讨论课可由教师、助教、乃至学生组织。课程结束后有多元学习考评。

三、共享课程建设与大学物理教学改革实践

2013年10月下旬,教育部在浙江大学召开了关于研讨课程的会议。教育部拟考虑建设“两个200门”共享课程。第一个200门课程是把各个“985工程”高校最有特色的课程集中建设,并能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使用。另一个200门就是由各个相关的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以具体学科组建大型跨校的集成创新课程。

1. 共享课程创新建设

共享课程的创新建设是涉及共享课程目标与架构设计、教学团队组建、课程内容建设、技术平台搭建等多方面内容的系统工程。

(1)课程目标与架构设计。课程的目标是什么,这门课程要让学生收获什么,这是最重要的工作。目标决定路径,既然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就一定要转变仅仅教授知识体系的课程目标。课程一般以学科知识为基础、根据学科逻辑而编排,而针对学习对象不同需求,可对具体学科内容进行组合。课程框架设计首先要考虑到学科结构的具体内容。以“大学物理”为例,它包括力、热、声、光、电磁、原子、电子、近代物理等多个专题。其次要考虑到学习对象的差别,理科、工科、文科的学生对知识侧重点的要求会有所不同,难易程度也会不同。总而言之,课程设计并非只是建立单一的一门课程,而是建立学科课程体系,有的是交叉的,有的是根据不同要求整合而成的。

(2)教学团队组建。要进行科学的框架设计,需要相关教学指导委员会组建一个强有力的核心教学团队,对课程进行顶层设计和板块划分然后各大板块的教学团队进行分层设计,最后再落实到每个教师承担相应的教学任务。以复旦大学“半导体物理”课程为例,这是微电子和物理学专业都会开设的一门课程,但两个专业的教学侧重点会有不同。例如:物理学专业注重半导体基础方面知识,特别是量子力学方面的特性,较少涉及其在晶体管等器件方面的应用;而微电子专业中更侧重实用性,但缺少基础物理方面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基于此,微电子专业和物理系两个“半导体物理”课程教学团队从2010年冬季开始经反复讨论后,一致同意组建跨院系校级课程教学团队,由笔者任总负责人,蒋玉龙教授负责微电子方向课程的相关事务。

(3)课程内容建设。课程内容是共享课程建设的关键。内容设计上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知识体系,更要注重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的传授,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共享课程的在线视频内容需基于原有视频拍摄技术进行再创新。视频课不是简单地将原来上课的45分钟搬至网上,而是要基于教学问题将原有知识体系分解为若干段视频,每段时长10~20分钟为宜,以确保学生能够始终保持注意力的集中;每段视频基于学习问题录制,讲解推演要清晰。尤其要注意的是,视频是面向网络学习群体的,要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觉到教师正面对着自己上课,而不是让学生觉得自己正在观看教师如何给别人上课。

除了精心制作上课的视频外,还要注重课程资源的建设,要以视频、动画、文献、计算机模拟等多样化手段精心配备参考资料,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程的理解。这门课程的知识点比较多,还可以帮助学生做好在线的知识卡,和视频章节相联系起来,促进学生自学效果。

学习评测也必不可少。为及时检查学生对各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推动学生进阶式学习,视频中需有测试题库。在一个片段、一个章节、多个章节完结时,相应测试题库能及时弹出来供学生回答。只有答案正确后,方可继续下面的学习。测试题库应包括片段测试、章节测试、系统测试,题目类型以选择题为主,学生可自主评判解答。

教师还需给学生布置线下作业。形式以开放主观试题为主,考查学生应用知识能力。题型以计算题、思考题、讨论题为主。通过此类题目,让学生思考、深化、拓展视频所学内容,也便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状况。

(4)技术平台搭建。共享课程网络平台是基于互联网,师生都希望有好的应用体验,需有强有力的技术平台的支持,具体来说:

教学设计上,要能提供在线教程设计,视频拍摄标准,具体拍摄、剪辑、加工、制作等技术。

技术支撑上,要能保障网上学习畅通,平台互动功能强大,要能开展课堂直播互动。

教学互动上,要便于网上学习、交流和讨论,记录和掌握学生学习动态。

教学管理上,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往往是比较紧张的,因为学生学习主动性上越来越呈现两极分化的现象,所以平台一定要帮助教师发现学生学习的进度问题,并提供一些督促的支持。

2. 大学物理的个性化学习进程

混合式教学模式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学习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必须包括多个步骤。

(1)明确目标。学习的关键是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追求并不相同,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在网上构建不同的序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目标,有针对性地选择、组合自己的学习内容。

(2)网上自学。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自主学习,掌控学习进度,保证学有所获。

(3)自我测试。通过网上测试,学生可以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调整学习进程。

(4)互动讨论。网上单独的个性化学习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更多的问题要通过师生间的交流、学生之间的交流来解决,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5)答疑解惑。对小组讨论未解决的问题要提交课堂讨论,课堂讨论中,教师要发挥引导、答疑解惑的作用。

(6)考试总结。学习的过程是否达到规定的教学要求,要通过考试来检验。整个的考试、考核、总结应该是对学习掌握情况的全面、全方位的衡量,而非简单以一个分数作为考试评价结果。

3. “大学物理”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

笔者在教授“半导体物理”内容时,在其中一个章节“PN结”专题践行了混合式教学模式。这门课共有60个学生选修,课前我将学生分成两个班,每班30人,再将每班分成6个小组,每组5名学生。该章节分两个单元学习,在两周内完成。具体过程是这样的:我将章节视频按照内容罗列起来,每个部分提出6个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学习对应章节的视频内容,并寻求答案;对于碰到的问题,先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再在课堂上和大家集体交流。两周之内,笔者亲自组织了两次课堂大讨论。

整个混合式学习过程,除了线上学习,学生们在课下参与更多。如对问题进行学习讨论,课堂上学生报告所学内容,并相互的提问、讨论,我在适当地方做一些指引,答疑解惑。很多学生体验了这样的教学模式后,感觉收获很大。现选取一个学生的感想:

半导体讨论课主要围绕PN结这个相对独立的主题展开,共进行了两次小组讨论和两次大范围讨论。

陆教授课前给出的12个问题,对我们学习PN结知识有着很强的指导性,通过对这12个问题的解答和阐释,我们非常系统和清楚地了解了PN结章节的主要知识点。

我觉得讨论课有以下的优点:

① 帮助我们多次巩固课程内容。小组讨论前的自学、小组讨论时的交流、大组讨论时的讲解,我们至少将同一个内容学习了三遍。当然,每一次都是对知识的新的巩固和加深了解。

② 同学互相帮助,提出问题。听课和讲课给我们的感觉非常不同。小组讨论时,许多平时会被忽略的问题被提出,得到讨论。当我们没得到一个一致结论时,会将问题记下,留待询问老师。讨论课使我们学到的知识深度比单单听讲要深很多。

③ 锻炼了表达(presentation)的能力。小组讨论时,有些同学对问题明明很了解和清楚,但无法用生动的语言加以明确的说明和表述。通过小组以及大组讨论,我们小组每位同学至少讲了5个问题,表达能力得到了训练。

④ 讨论课还锻炼了团队合作、召集人的领导能力,等等。

这门课程的改革实践,采用混合式教学和基于问题解决式学习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在线视频,再到小组讨论、课堂互动,教师答疑解惑。结果表明:师生切实感受到混合式教学确实比单纯式讲授效果好。师生们都确认一点,这种模式下教与学效果好,自身的投入并不少,参与的兴趣大大提升了。

四、大学共享课程建设与展望

以混合式教学和共享课程建设,实现学生个性化需求,提升大学教学质量,需要学校、教师、学生等各方转变观念、协同努力。

(1)学校层面:要以提升教学质量为核心,激励教师重视教书育人。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教师花费的精力远大于传统的授课,不仅要精心构建视频制作的内容,还要积极引导、组织学生的讨论。同时,混合式教学模式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激励教师们在创新教学上的投入,学校应从绩效津贴、岗位考核等政策层面上加以保障,以营造重视教书育人的良好氛围。

(2)教师层面:要从以“教”为主,转变为引导学生以“学”为主。

教师的观念要从以往的单纯教学,转向教书育人。要从以往的重复性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与学生互动交流,启发、关心、引导学生思考上。

(3)学生层面:要从被动式学习,转变为积极、主动的探究式学习。

混合式教学模式也对学生的自觉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学习不只是获得知识和考取好成绩,更是学习能力的提升和对未来发展的储备。学生只有自觉自愿地学习,才能积极主动地去探究。

总之,只有通过学校、教师、学生等各方的携手努力,大学才可能真正实现教学改革的深化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最终实现大学为国家培养优质人才的目标和使命!

员工质量意识与责任课程总结 篇4

员工质量意识与责任课程总结

2013年5月19日在西安森舍科技讲授《员工质量意识与责任课程总结》课题,参加学习的学员有:设计技术部、采购部、生产部和品管部48名学员。

课程切入点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事情讲起:

1、管理小孩。

2、管理家庭。

3、家庭理财。

4、外出旅游。

上面的事件都要从每个步骤里考虑细致,而且都要关注到,这就是与细节和意识有关了。

接着从与质量有关的概念进行阐述,质量、质量意识、纠正、纠正措施、预防措施;质量管理“人”是最关键的因素;产品设计开发、原材料采购及检验、产品生产、成品检验、仓储物流等每个环节控制不好都会应小事易使质量成坏事;

质量管理三步曲:

1、质量策划;

2、质量控制;

3、自恋改进;

质量管理八大原则:

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组织依存于顾客;

2、领导作用:组织制定统一的宗旨和方向。确定组织的发展方

向;

3、全员参与:组织以人为本,全体员工是组织的基石;

4、过程方法:将活动和相关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

5、管理的系统方法: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体系来看待、理解和管理,有助于组织提高实现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

6、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总体业绩应当是组织的永恒目标;

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有效决策建立在数据和信息分析的基础之上;

8、与供方互利的关系:组织与供方相互依存,互利的关系可增强双方创造价值的能力。

再次根据产品生产先后顺序将学员分成8个小组,到现场去找问题,总时间为20分钟,组员选出本组的组长和副组长。由组长带领组员并记录问题点。学员从现场回来后各组结合今天的课程内容进行问题点的分享,并由老师总结改善的方向。

这个课程这样进行培训,使学员对质量意识有更深层的认识,效果会更好。

再次根据产品生产先后顺序将学员分成8个小组,到现场去找问题,总时间为20分钟,组员选出本组的组长和副组长。由组长带领组员并记录问题点。学员从现场回来后各组结合今天的课程内容进行问题点的分享,并由老师总结改善的方向。

这个课程这样进行培训,使学员对质量意识有更深层的认识,效

重庆大学质量管理与质量认证课程论文 篇5

既选择远方,必风雨兼程

物理八年级上册复习讲义 专题五 质量与密度

【考纲要求】

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及单位; 2.理解密度概念及其物理意义;

3.会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用量筒测体积;

4.会用天平和量筒测物质的密度,会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5.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知识网络】

【考点梳理】 考点

一、质量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要点诠释:

(1)单位:国际单位:kg,常用单位:t、g、mg

对质量的感性认识:一枚大头针约80mg

一个苹果约150g。

一头大象约6t

一只鸡约2kg。

(2)质量的理解: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温度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3)测量:

教育成就梦想

知识引领未来 我在学习的路上

既选择远方,必风雨兼程

考点

二、密度及测量

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要点诠释:

(1)公式:

变形:

(2)单位:国际单位:kg/m3,常用单位g/cm3。

单位换算关系:1g/cm3=103kg/m

31kg/m3=10-3g/cm3。

水的密度为1.0×103kg/m3,其物理意义为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

(3)理解密度公式:

①同种材料,同种物质,ρ不变,m与 V成正比; 物体的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密度随温度、压强、状态等改变而改变,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②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体积与密度ρ成反比;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与密度ρ成正比。

(4)图象:如图所示:ρ甲>ρ乙

(5)测体积——量筒(量杯)

①用途:测量液体体积(间接地可测固体体积)。②使用方法:

“看”:单位:毫升(ml)、量程、分度值。

“放”:放在水平台上。

“读”:量筒里的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和凹面的底部相平。

教育成就梦想

知识引领未来 我在学习的路上

既选择远方,必风雨兼程

(6)测固体的密度:

说明:在测不规则固体体积时,采用排液法测量,这里采用了一种科学方法--等效代替法。

(7)测液体密度:

①原理:ρ=m/V

②方法:a用天平测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1;

b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

c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质量m2 ;

d得出液体的密度ρ=(m1-m2)/V。

考点

三、密度的应用

1.鉴别物质: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可用密度鉴别物质。

2.求质量: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体积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质量,用公式m=ρV可以算出它的质量。

3.求体积: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质量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体积,用公式V=m/ρ可以算出它的体积。4.判断空心实心。

教育成就梦想

朱苏力:大学教育研究数量与质量 篇6

2011-01-19 09:32:41

作者:朱苏力

来源:人文与社会

点击:896

评论:0条 【字号:大 中 小】 评分等级:0引论

尽 管“文革”前——当时还没有建立学位制度——中国的少数著名高校就开始了研究生教育,但无疑,中国的研究生教育是在过去30年里,伴随着改革开放发展起来 的,取得了巨大成就。仅就每年获得学位的硕士和博士毕业生数量而言,目前已是世界第一。做事就肯定会出问题;而且问题还不老少。

其 中一种比较普遍,而且很致命的批评是,目前的中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下降,原因是招生规模太大,学位授权单位和“点”太多。而对应措施,除了加大国家的教育投 入、提高研究生导师自身素质外,最主要是压缩研究生教育。前武汉大学校长刘道玉先生建议:按照大学的功能定位,重新审查和规范学位授予点的资格;纯教学型 的普通大学,不允许招收研究生;教学与研究型大学,只招收硕士研究生;少部分研究型大学,才能招收一定数量的博士研究生;全国至少应砍掉二分之一大学的博 士授予资格。他的看法在学界有一定代表性。

刘 道玉先生的某些判断和建议有道理,多年来我服务的北大和北大法学院也一直在坚持,尽管有时很难。但我不完全同意刘道玉先生有关中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基本判 断,特别是其解决问题的思路——一种加强行政监管的思路。我认为,无论是分析、判断中国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还是提出必要和可行的调整,都应当基于中国 社会的语境以及中国研究生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而不是基于抽象的教育理念或局促于某个学科;尽管我不排除政府的作用,但我认为,调整和改革必须更多交给事 实已存在的(广义的)教育市场、受教育者和教育机构,而不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彻底整顿”。

为了分析的简单,本文主要展开理论分析;但我会不时诉诸经验,特别是,但不仅仅是,我个人高校多年教学科研的经验。此外,尽管本文集中关注中国的研究生教育,但这一分析思路和一些判断对中国的大学本科教育也大致适用。

一、质量有问题?

中 国的研究生数量急剧增长了,特别是在1990年代以后;毕业生的平均质量也确实下降了。但这是否真的意味着中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下降了?更重要的是,是否对 中国社会很不利?质量下降和数量增加之间肯定有因果关系,但是什么样的?回答似乎一目了然;但我的分析会展示,答案并不那么确定;许多答案甚至取决于定 义。

对研究生教育现状的分析必须更为细致。细致不仅是为了展示思想的精细,更为了批评判断的准确和犀利,以及对策的切实可行和效果良好。

从 宏观上看,一个社会的无论哪个层面的教育,一旦开始从精英选拔向更多人扩展,无论社会和个人(教师和学生双方)做出何等努力,学生的平均教育质量都一定趋 于下降。这个铁律,与社会的教育投资、教学软硬件和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刻苦程度无关。关键是,教育质量不仅仅取决于教育者,还取决于受教育者的潜质,甚 至后者更为重要。虽然理论上说人人都可以通过教育提高自己,但人的天赋不同,通过教育提高和改善自己的可能就总是有限度;即使天赋相近,由于求学者的偏好 不同,对未来职业和收益的期待不同,也会影响他学习意愿和学习的自觉投入。教师和其他外部条件不决定一切。同样面对孔子的循循善诱,弟子三千中,也只有七 十贤人;颜渊“欲罢不能”,而宰予却大白天睡觉,乃至令孔子感叹“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因此,虽自诩“诲人不倦”,孔子对那些思维不灵活的 学生并不坚持这一原则;强调“因材施教”的前提就是不认为人的自然禀赋或学习能力是相同的。

假 定任何社会全部人口中,颜渊类、宰予类以及介乎其间者比例大致稳定,那么随着教育的从精英向大众扩展,学生平均质量就一定下降。如果一个学校或一位老师只 招收一位学生,碰巧招到了爱因斯坦或颜回,那它或他/她的教学平均质量就是任何其他学校或老师不可企及的;而既然并非所有求学者都是潜在的爱因斯坦或颜 回,教育扩大导致学生平均水平下降则是必然。事实上,所有国家的无论所有层次的教育一旦从精英开始走向大众,是渐进地还是急剧地,其毕业生的平均质量都下 降了。中国当代高等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正经历这个宿命,快速地;但原因之一是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比西方国家的高等教育历史发展更为迅速。年前,我听到中国教育界许多人包括我自己都在说,中国大学生平均水平比许多发达国家一点不差(隐含地是,还可能超过):而今天,在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超过 23%的中国,教育界人士就很少这么说了。这表明研究生平均质量与教育条件和导师有关,但并没有我们想象的关系那么大;内因是变化的根据,最重要的是受教 育者本身的素质,即所谓“人才”。

数 量增加,平均质量就下降。这似乎是教育的悲哀。但真是吗?也许用平均质量作为判断标准本身有问题,这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是因为教育界视野局促,对自身能力缺 乏自知之明、夸大了教育功能。判断标准应是社会效用的;据此,更有意义的标准,无论对教师、学校还是国家,应当是也从来都是其“培养”的少数顶尖人才的水平。我们不是根据宰予,而是根据颜回、曾参来评判孔子的。

若 是关注顶尖人才,尽管缺乏经验调查数据,我还是推断,30年来中国培养的研究生的质量很可能在不断提高,尽管若做得更好些,可以提高更快些。若是人才最重 要,那么问题就是,现有的尽管问题多多的研究生招生体制是否把有潜力的人才排斥出去了?只要不存在或出现这个现象,那么问题就不是太大,因为这些人对于研 究生教育质量和社会科技学术创新具有决定意义。而教育规模扩大有再多问题,也不至于排挤了这些有潜力并有意愿的求学者,相反,一些在先前教育规模过小的条 件下无法获得研究生教育的仍然有天分者很可能因此获得了这种教育,从而很可能是整个社会选拔培养的优秀人才绝对数量增加了;这就是教育规模扩大的收益之 一。这不是说没有人才遗漏;有,一定有,任何时代的任何筛选机制都不可能将天下人才尽收囊中。而教育条件总体而言更是大大改善了。年前中国的研究生尽管个体潜质很好,但实际所受教育培养比较有限;当时有一些优秀导师,但数量很少,整体而言高校科研院所经费严重不足,图书资料陈旧,实 验条件缺乏,学术前沿的信息渠道不畅通,有些学科的学术自由宽松度也显然不如今天。当时的研究生毕业后是大多比较出色,但这在多大程度上是教育培养的成 果,令人怀疑。我更倾向归功于这些学生自身的学术潜质和意愿,加上改革开放之初社会各方面急需人才,学科急剧地恢复性扩展,他们得以早早进入了教学科研一 线,迅速成为生力军、开拓者甚至是领军者。今天尽管由于学生多了,不爱学习、学不进去乃至混文凭的人在数量上甚至比例上都可能比之前多了,老师关心学生不 够,甚至有些老师不负责任,但由于改革开放,中国经济社会科技文化通讯都有了迅猛发展,研究生教育的硬件和软件条件都大大改善了,学生的外语能力更强了,互联网使关注国内外学术前沿的人有了更宽更快的了解渠道,对于好学且能学的特别是有天分的人来说,我认为,研究生的培养环境还是改善了。因为,如果学术潜 质和偏好是天分,那么这些变量就不大可能因为有其他某些同学不爱学习而改变。而导师也并非决定性因素,孔子、老子和柏拉图都是谁指导的?我个人认为,完全 可以期待规模扩大后的顶尖研究生的最高水平超过20年前顶尖研究生的最高水平。目前这批人还没有获得充分的机会展示其实力,部分因为中国科研学术人口的年 龄结构——文革后最早进入高校科研机构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如今大都在壮年时期,占据着绝大多数最重要的学术科研位置。

上面说的主要还是一些有学术传统的学科。

但 一定不要忘记,在过去30年里,已经出现了许多新兴学科(尤其是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和社会科学)。当年的无线电系哪儿去了?电机系又哪儿去了?一系列新的 院系专业出现了。即使一些系或专业名字没变,但知识体系也发生了重大的甚至根本性的变化。例如,计算机系;例如经济系的基础理论就不再是劳动价值论而是价 格理论。

至 于一些原来有但因为种种原因底子很薄甚至消失的学科(例如法学、管理学、社会学),哪怕“同志仍需努力”,但从无到有,或不那么“幼稚”了,总体看已为今 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尽管也不无可能因路径依赖,成为进一步发展的障碍)。评价中国研究生教育,我们必须把学科发展和分工因素考虑进去。

说 这个因素,是因为这会对顶尖人才在不同学科中的配置产生重要影响,导致某些学科中顶尖研究生数量和平均质量下降。20多年前,中国的顶尖文科学生大多进入 了文史哲,理科则大多进入了数理化,这些学科产生了“一时间多少豪杰”的现象。而如今,文科高考高分学生更多选择了经济、法学、管理和金融,理科学生更多 选择信息、生物、材料和各种工程。很自然,有些学科中培养的顶尖研究生数量会少一些,甚至有些学科“门庭冷落车马稀”,勉强保持招生数量导致平均质量下降 了。但从社会角度来看,这表明学科不可避免的消长更替,实际上是顶尖人才在不同学科的重新配置,可能更有利于各学科的全面和协调发展,有利于新学科的创造 和拓展,并因此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协调和全面发展。评价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变动,应当从社会总体收益上看,从各学科的边际收益比较上看,而决不能固守本学科。

上 面的分析已表明考察研究生培养质量不能局促于本学科甚至教育圈。而坚持这一眼光更进一步,我们还会发现,由于近年来中国的社会发展,高等教育,甚至研究生 教育,如今对许多人来说,几乎是一种社会福利或准福利了。我个人并不赞同把高等教育视为社会福利,人人都有一份。但问题不是你我是否同意,而是社会上有许 多人已把或正在把高等教育视为一种类似福利、要求国家和社会向所有公民普遍提供的东西,因此,过去10年来社会对研究生教育有一种逐渐增长的消费需求,而 不论消费者是否真的打算并适合从事科研和教学。在此我不讨论这种消费需求对不对,是否理性;甚至我愿意承认其中有不理性的、机会主义的成分。但问题是面对 这种需求,教育能怎么办?若有人感觉自己因“文革”失去了高等教育以及随之而来的其他机会,因此希望并强烈敦促自己并不打算从事研究教学的孩子考研和考 博;有人恪守传统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理念,不管自己有无能力从事科研和教学,还是希望读研,拿个文凭留在手中;还有人为了便利自己在官场或学界 晋升,想有个研究生文凭。怎么办?这种需求并非少数。教育是否有某种义务满足这种需求?我说没有;按照传统教育定义和我们根深蒂固的教育信念,不应当,甚 至感到讨厌。但由于信息不对称,目前的研究生筛选机制根本无法有效甄别各类考生。怎么办?换用其他机制又很容易引发社会对公正的猜疑。这种社会需求和种种 相关的社会心态事实上都在塑造着中国的研究生教育。而且,这些需求真的一点合理性、一点点社会效用都没有吗?教育真的不应有而且真没有满足诸多个体这种小 小的个人幸福(包括虚荣心)的社会功能吗?

我 完全同意,教育界应当以培养更多高质量学生为追求,甚至是信仰,并以此判断一个教育体制、一个学校或一位老师的优劣。但对于社会来说,这个标准是不够的或 如今不够了,更非惟一的;甚或社会主要不应采取这个标准,标准应当是教育对于整个社会的福利。对社会来说,教育的意义总体上是功能性的,工具性的。

二、数量的问题

研究生教育扩张,从社会角度来看,有收益,但也要坚持从这个角度,考察这个收益的成本或代价。不能“一好遮百丑”。

最 明显的问题是,由于相当数量不打算也没能力从事科研教学工作的人进入了研究生群体,这使资源本来就紧缺的高校和教师无法集中资源培养真正有能力、有潜力而 且有意愿从事教学科研的研究生,并因此不利于对于中国研究生教育和科教兴国具有决定性和指标意义的顶尖人才培养。这是我最担心的。还有一些高校或其中某些 学科(特别是一些广义的文科)放松甚至可能是没有标准,招收了一些缺乏基本学术资质的官员、商人或其他人士读研、读博士,成了变相的买卖文凭,败坏了学 风,败坏了教育。目前有关研究生教育的批评意见,大多集中在这两方面。我都同意。

但 从社会角度来看,问题更大,更多。问题之一是社会资源浪费。研究生数量剧增,不打算或没能力从事科研教学工作的人进入了研究生群体,他们耗费数年时间学习自己不感兴趣或强迫自己感兴趣或是伪装感兴趣的知识或技能,加上他们为考研支付的时间和精力(有的连考多年),这是相当大的社会成本;不仅他们本人或家庭 为此支付了时间、精力和金钱,还有社会失去的他们若就业可能创造的财富。目前还有相当数量研究生是公费的,这意味着纳税人(部分)支付着他们的学习费用; 即使是全自费,从社会角度看,也同样耗费社会资源。在中国这样一个还不能算很富裕的社会,这种耗费值得痛心。

但 人们更经常忽略的是研究生教育扩张对教育功能的另一种伤害,并因此是另一种社会资源浪费。这需要我们理解研究生特别是学位制度的一个重要社会功能——信息 功能。如果仅仅是为学习知识,哪怕是考虑规模效益,也未必需要办大学、办研究生院,设立各种学位。大学和研究生教育制度以及相伴的学位制度有其他重要的社 会功用。功用之一是节省劳动力市场的交易费用;特别是随着社会人际关系的陌生化,更需要劳动力产品标准化,而大学、研究生教育以及学位制度本可以向劳动力 市场提供一些基本信息,大大节省市场上选择人才的成本。

用 人单位可以借助学历和学位大致或初步了解求职者的基本资质,缩小自己的筛选范围;求职者同样可以根据用人单位的要求而节省费用。研究生教育数量剧增,平均 水平降低,特别是研究生知识和能力严重参差不齐,研究生和相应的学位制度的信息功能就弱化甚至丧失了。这种状况如今在中国和国际上都已出现。至少在某些行 当,如今用人单位不再简单看学位,还看重甚至更看重本科是哪个学校,看重研究生毕业于哪个学校、哪个学院、哪个专业甚至哪位导师;许多人曾经迷信“海 龟”,如今对“海龟”也不再那么盲目迷信了,道理都一样。当丧失或部分丧失了这种功能后,研究生教育的学位和学历对社会就意义不大了,而只是或更多是对自 己有心理暗示和满足的符号。

这 其中受伤最大的是那些有真才实学并愿意从事科研学术研究的毕业生,因为社会很难根据其学历和学位判断他或她的实力。生活中伯乐总是少的。有实力的研究生必 须同实力明显不如他或她的研究生一起重新竞争本来对他/她更为合适的工作职位,他/她的就业变得更难了,而且可能失去,例如科研教学职位。

当 众多求职者都有硕士或博士学位之际,这些学位对社会就没有什么意义了,用人单位就不得不对每个求职者的资质重新严加审查,或借助其他更有意义的但不那么正 式的标识来获得相关信息,就业市场会出现一些新的标准,表现为一些隐性的但有效率的歧视。还有一个损失是,某些著名高校或专业多少年积累起来的学术无形资 产因此被零打碎敲地出卖了。

这种状况也伤害了研究生教育的消费者。物以稀为贵。当标准降低,很多人都能达标,只要有意愿或有钱或当了官就可以上,当然还会有人考研,但人们从考上和毕业中获得满足会大大降低。

我 说的是研究生本人作为亲历者从中获得的固有满足感,而不是从社会对研究生的赞美评价中获得那种满足感。同样考试满分,在没有伴随其他收益的前提下,一个人 凭真才实学,一个人请他人代考,只有前者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才有骄傲和自豪,而后者也许会庆幸,却没有骄傲和自豪。人可以骗社会和他人,却骗不了自己。近年中国研究生消费意愿一定程度的降低也许部分反映了这个问题。

还 可能有一种潜在的长远伤害,对中国的伤害。这就是中国民众可能产生了一种普遍的错觉:即所谓“土鳖”不如“海龟”。这对中国的高等教育和整个教育界都是不 公平的。更进一步,这会造成某些富裕起来的中国人转向西方教育,求取满足自己或孩子的研究生教育的消费需求,国内大量财富会向国外流,进而造成中国高校教 育资源进一步紧缺,需要国家,实际是纳税人,加大教育投资。

这种情况其实目前已经有了,还不少;在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中都有。不少人花费了数十万人民币到某个西方国家的二三流甚至不入流的大学读一年研究生学位,其知识含量并不比中国的主要高校甚至一般高校的某些专业研究生教育的知识含量更高。

再 进一步,过度扩张的研究生教育有可能导致中国教育在国际上缺乏足够的品牌效应,甚至摧毁中国高等教育已有的无形资产。这会非常不利于中国在国际上增强其科 教文化的软实力。如果中国主要高校的研究生不能成为某种品牌产品和放心产品,即一听说毕业于北大或清华,各国科教机构都争着要——还不限于从事与中国有关 的教学研究,如果世界各国还没有如今中国人对哈佛、普林斯顿、剑桥、牛津等西方高校研究生的那种迷信甚至迷恋(这都是有的),那么中国在这一方面的软实力 就不够。中国的软实力不可能仅仅靠多办一些孔子学院来有效增加。

当然,我的上述分析都有可质疑之处,因为其中往往隐含了一些未明言但可质疑的假定。例如,我说,一些没有意愿和缺乏足够能力的人进入了研究生教育,耗费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社会则失去了他们用这些时间和精力可能创造的财富。

这个命题理论上成立;但在现实中,只有当社会各行业真实需求他们的劳动之际才真正成立。但在当代中国,尽管社会转型已经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却未必为这些看来本不该进入研究生教育的人提供了他们愿意接受的足够的工作机会。

他 们选择上研究生并非不理性,他们的选择对自己也许就是最好的。若这一点成立,那么,可以说,中国研究生教育的快速扩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本科毕业生的隐性 失业;当然,鉴于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可以说,研究生教育扩张是一种必要的提前的人才储备。这一推论有一定根据。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就引发了中 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而作为对策之一,教育部就以多种方式扩招了一些研究生,还通过对某些职业导向的研究生限制收费来降低研究生教育的个人成本,就是一些 典型例证。

我 还说了,一些没有从事科研学术的潜力和意愿的人进入了研究生教育;这个命题至少隐含了两个可质疑的未明言假定。一是有关受教育者,似乎所有人在进入研究生 教育之前就可以也应当明白自己愿意干什么和能够干什么。这个假定不现实。除少数天才为自己的强烈偏好驱动外,大多数人并不确切知道自己的甚或就没有稳定的 职业偏好。职业偏好在很大程度上是逐渐自我发现的,部分也是社会塑造的产物。我个人就有这样的经历。现代社会应当创造更大的空间,让更多人在社会生活(包 括在学校)中不断自我发现和自我调整,允许他们在职业选择犯一些“错误”。这不就是我们渴望创造的个人自由要素之一吗?并因此也是一种社会福利?

其 中的另一错误假定则是有关教育者,似乎教育者可以预先精确知道研究生教育的社会成本和收益,据此确定最佳的研究生教育规模,并只选择或更多选择那些将从事 科教工作的人进入研究生教育;否则就是研究生教育资源的浪费。这个假定同样错误。从教育的实际状况来看,有时浪费是必须的,是效率的保证,并在这个意义上 是有效率的。针对西方国家一些从无人引证、被人斥为“学术垃圾”的新学科文献,就有学者做了这样一段辨析,相信会有助于我们重新审视研究生教育的“参差不 齐”问题:

对 这种[??]文献,应当以其最好的而不是其最差的范例来评价。[有人]也许会回应说,重要的是这两类文献的比率;如果大多数文献都是垃圾的话,那么即使偶 尔有一颗珍珠,这代价也太高了。但世界上很少有比“废物”这个概念更难捉摸或更成问题的了。一只雌性大马哈鱼会产下并为雄鱼受精6000只卵,一般说来,其中只有两只会出生,长大成熟。难道这就意味着那5998只卵是“浪费”了?只有在存在更为有效的物种延续方式时,你才能这样说。学术著作,就如同野生繁 殖的大马哈鱼,是一种高风险低回报的活动。美国的大学是世界上最好的大学,但它的绝大多数学术产出都无关紧要,即生即死,无人问津,可以忘却而且也确实很 快就被人忘却。即使在物理学中,所有学术杂志论文在出版后头四年里大约有40%无人引证,这大致意味着,将永远不会有人引证,因为物理学领域变化迅速。在 工程学中,这一比例上升到72%,在社会科学中,上升到75%,而在艺术和人文学科中,则上升到令人震惊的98%.我们不应惊讶或感到不快,有这么多新型 法律学术文献对任何人都没什么价值。这就是这一创造性文献整体的价格??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中国研究生教育存在的所有问题,在一定意义上,也是研究生教育社会收益的整体价格的一部分。

三、砍点?不可行的建议

对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因此,真正的问题并非其平均质量下降了还是提高了,因此应予以简单肯定还是否定,不是应批评多一点还是应赞扬多一点。对这些问题,人们 可以任意评说。有意义的问题是我们当初能否以更低的价格获得同样的收益,或以同样的价格获得更大的收益——我认为从理论上看本来是可能的。但现在问题已经 在这里了,还为撒了的牛奶哭泣没有必要,也没收益,再严厉的批评都是无的放矢。眼下的最重要的问题则是如何改善。对于行动者来说,最有意义的问题是如何从 这里前行。

正 是在这一点上,我根本反对刘道玉先生的改善特别是博士研究生教育的思路:砍去一半高校的博士点、压缩研究生数量。我就从他的建议开刀。因为他的这一思路为 学界不少人分享,甚至在研究这个问题之前,我也大致倾向这一主张;也因为这个建议大刀阔斧,痛快淋漓,不仅大快人心,而且似乎可以立竿见影,就看领导有没 有决心。但我的分析结论是,刘先生的建议看似可欲,实不可欲,也行不通。

不 可欲,因为后果很糟,甚至会出人命。这绝非夸张。不说对北大清华这样的著名高校的博士点——其实也并非都强——谁能下手;即使那些近年来刚刚获得甚至勉强 获得博士点的地方院校,也很难砍掉。这里有一个棘轮效应,或行为经济学上的禀赋效应(Endowment Effect),你给了人家的东西,很难拿回来了。某校可能是经过了十多年甚至更长久的努力,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时间金钱,好不容易才获得一个博士点,或 是增设了一个点,现在你要砍它,砸人家的饭碗,人家会束手待毙吗?这涉及太多的既得利益(不带贬义)了。为申报博士点引进的教师;已经或期待获得博导头衔 的老师;在读的和备考的博士生;若这个点是在任领导努力获得的,就涉及在任领导的政绩;若是前任领导努力获得的,则还要加上对前任领导的评价;甚至有关一 个学校的生死存亡。结果会师资流失,当地民众和舆论的议论,当地党政领导的干预,甚至不能排除校方明里反对暗地默许和支持学生上街游行抗议。而请注意,刘 道玉先生建议至少砍去一半高校的博士点,而不是砍掉一半的博士点。这意味着全国至少要砍掉183所高校,假定一个城市大致有两三所高校失去全部博士点,这 意味着要准备有60—90个甚至更多城市出现突发事件。谁敢动这个奶酪?教育部敢吗?

但 我的这些设想都多余了,是我太天真和较真了,因为事情根本走不到这一步。即使要做这事,教育部也一定要借专家评审。但专家下得了手吗?即使学术标准最严格 的专家,哪怕是主张大刀阔斧的刘道玉先生,一旦真到了某校,就可能就下不了手了,至少下不了那么多,那么快。所有的人在这类问题上都是,甚至应当是,“言 语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想想“批评从严,处理从宽”的政策。我这不是批评专家学者言行不一,而这是孔夫子留给中国知识分子的“君子远庖厨”的原则。而 且,评审是集体行动,人们大都希望自己做好人,别人当恶人;就算有个别铁面无私学术至上的专家,也不顶事。更何况我怀疑有没有这样行动而不是言辞的铁肩担 道义的专家。

并 不全是推论,我也有这种经验。我参加过法学学科的评审,见过评审专家,我也是其中之一。大约在10多年前起,当时全国只有200个法学本科专业之际,在所 有相关会议上,我都听见主要高校法学院校长建议教育部组织评审砍掉一批不合格的法学本科专业。但评审的结果是——全国如今有630多个法学本科专业了。评 审意见中,最严厉的要求也就是整改。博士点会有例外吗?

因此,这个“砍点”的事,就算教育部在社会、学界或上级压力下启动了,也行之不远。“出师未捷身先死”,就死在这些主张“出师”的专家学者手中。

最多砍两三个点,做做样子。而大多数点会因此继续,而且经过评审后,这些点的正当性更强了。

这 其实不是全部的麻烦。别说真砍点,即使对博士点来一次全面的督促整改和检查,也可以预料,对许多学校也近乎灾难。相关学校和博士点会有大量动作,规定的和 自选的,合法的、非法的和灰色的,耗费资金人力无数,而这些人力物力本可以也应当用在教学科研上的,高校的资金会进一步紧张。最后结果很可能是上下合谋,你好我好大家好。会是这样吗?我相信必定是这样。

想想前几年的全国高校教学评估中的一些情况。

这是整顿吗?有可能提高研究生教学质量吗?这是折腾。“彻底整顿”则是大折腾。而建国以来,我们总结的一个最严肃的教训就是“别折腾”。

“砍 点”的建议出局了,但值得思考的问题才刚刚开始。我们应当想一想,为什么这个不可思议的建议会在一些著名高校的教师心中获得更多共鸣,会被《南方周末》当 做有魄力的教育改革建议。这反映了在中国高校和媒体中,包括在许多一直强调解放思想、反对教育管理过度行政化的学者和教育家心中,包括一些标榜自己有改革 意识的媒体,其实骨子里有强烈的计划经济和教育行政管理的情节。一遇到问题,他们不是从市场找出路,不是仔细分析内里的复杂因果关系,而是一拍脑袋,然后 全力劝说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甚至政府来大动作。这其实是中国教育,不仅是研究生教育,中的一个大问题。研究生教育中至少有一部分问题就与教育行政管理有关。这不全是批评,我知道这是历史,也尊重历史。问题是当中国社会各方面的条件都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却还试图走老路,走回头路,这就不太对头了。而且,注意,对于任何改革者来说,所谓现状也是历史,因此如果不是值得尊重那也是值得慎重对待的;总想着“只不过是从头再来”的是革命者,而不是改革者。说实话,该建 议出自一位曾经担任教育部党组成员高教司司长、在文革后教育界的拨乱反正中起过重要作用、因此赢得我个人高度尊敬的老教育家口中,其实我不感到奇怪。奇怪 的是,为什么许多人,包括许多有强烈改革欲望的人,居然没有察觉这种经历和这一建议之间的关系?这其实更令人担忧。

这 里还有另一个容易被忽视的更大的身份和地位问题。许多学者和教育家忧国忧民,有学术责任感,这很好。但还要问的是,什么环境塑造了他们以这种方式忧国忧 民?会不会其地位和位置令他们有一种偏见?注意,忧国忧民和学术责任感并不自动消除偏见和盲点,有时甚至会强化某种偏见。我认为有。最重要的是,这种“砍 点”一般不会落在自己学校,自己学院,自己头上,甚至不用自己去执行——波斯纳法官说过,若是让法官亲自执行,他判死刑就会更慎重。这个建议的背后或多或 少有一种“饱汉不知饿汉饥”、“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态度,尽管看起来超然。

我 访问过一些边远省份的大学,那里的条件确实很弱,师资极为困难,不但难以引进,甚至留不住人;许多高校因此希望有一个博士点,在一定程度上就为了培养和吸 引师资,也希望从当地或中央政府多获得一些教育资源。这些校长院长想获得博士点也许有个人的政绩追求,但这不是全部;他们也想尽可能为本校师生和当地人民 谋求些利益,做些实事。一位只关心个人政绩的领导当然很坏,但一位连个人政绩完全无动于衷的校长院长有可能关心学校的发展和师生的利益吗?

我们这些位于北京、上海、武汉的著名高校的学者也许会认为,这些学校的水平太低了,他们根本不应把精力放在争取博士点上,应当放在教学科研上。我同意。但如果当地教学科研在重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没有博士点,我们该怎么办?

想想30年前,中国设立硕士、博士点之际,哈佛、牛津是不是也可以居高临下指责:“你们中国居然还想设博士点?”应当有一种社会的角度,而不仅仅是从教育的角度,来理解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太坚持原则的人常常因为他没有或不愿换位思考。

四、来点实在且可行的反对诉诸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以“彻底整顿”的方式来压缩研究生教育的规模,不意味我主张维护现状,或拒绝教育行政部门的一切行政措施。

我只是说,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已经过了宏图大志,大刀阔斧的创业时期,需要更为精细审慎的雕刻和打磨。

我在这里提出三项具体措施。具体并不意味着就事论事,缺乏一般性思路和方向。恰恰相反,我力求从具体中展示一种思路,反映我对中国研究生教育更重大问题的思考和我的追求方向。

首 先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明令禁止各高校从非科研学术机构招收在职博士生。有关的弊端已经有很多分析讨论,我只简单再说几句。这样做不大可能因此造成人才 的遗漏。因为只要不在科研教学结构,在职博士生,无论在官场还是在商场,都不大可能有足够时间和精力研究真正的学术问题,招收这类在职博士生从一开始就注 定没有什么从事学术科研的前景。我不否认其中某些人对学术科研有一定兴趣,但这种偏好不必须在博士学习中满足,他完全可以自我提高或通过继续教育来提高。博士教育既非业余爱好也非继续教育。此外,他既然不愿意放弃现有工作来攻读博士,也足以表明他/她的学术偏好还不够强,上或不上博士对他的满足都增减不 大,也就不大可能过多损害他的幸福。

值 得注意的是,目前的在职博士生往往是官员,通常高校对他们都降低了招生标准。但天下没有免费午餐,学校并非慈善家,它也是要回报的,被招博的官员也可能给 予回报,无论是对学校还是对导师。这既会导致招收官员读博的学校或导师获得额外的利益,更多高校会就此展开竞争,对全国高校的教学科研造成重大损害;也会 导致这些官员运用手中权力不公平地分配资源,其实是以权谋私。

此外,博士招生名额目前是稀缺资源,在职官员占有了,在学术上可能排挤一些更有实力和能力的学术竞争者;到官场上或某些职场上,则可能排挤一些实际工作能力更强但没有博士学位的竞争者。这同时不利于中国的学术和中国的政治。

解 决这个问题也不很难。招官员读博在理工科以及某些文科院系很少,倒贴钱让官员或商人读数学或物理学博士,他也不会读。这类院系事实上常常是博士名额招不 满。只是许多学校为完成招博任务,便于向社会和主管部门交代,也防止下一年招生名额减少,便把这些空额转到一些所谓“好招生的”专业,那些学科知识不系 统、不严谨、考试标准很容易放松的专业。据我所知,有的大学一个不大的学院每年博士招生名额超过150人,超过或接近该学院每年本科招生人数。

可以想见(或不能想见),如此招收的博士生水平会如何,而在职博士生往往进入的就是这类学院和学科。这种情况在一些高校已持续多年,也是这些学科研究生水平难以提高甚至学术声誉逐年下降的主要症结。就此采取行政措施,不会有什么不利的重大社会后果。

第二,除非是专门从事相关的学术研究和教学,在那些主要靠个人天赋、无法有效积累和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行当,不设研究生学位,或让市场逐渐将之淘汰。

说 得更明白一点,我反对在影视表演、戏剧表演、相声小品表演、绘画书法以及诸多体育运动项目设立研究生学位,无论是硕士还是博士;尽管可以在这些行当设立真 正的“研究”生。多年来,已有不少学校设立了这些学位,甚至开设研究生班,我认为就学位制度而言,这是完全错误的。我并非轻视这些行当,恰恰相反,我非常 尊重,甚至正因为尊重。因为在这些行当要想杰出需要的天分更多,而不是知识传授或学术研究;研究生教育对这类人才成长基本没什么实际助益。这也并非否认这 些行当有知识和技能,我只是说,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非常不同,这些行当所需要的往往是“无言的”或“默会的”知识,既很难通过训练来提高,也无法有效积 累和传递。这些特点在艺术圈内非常典型:杰出艺术家的发生几乎是横空出世或旱地拔葱;即使从时间上看,似乎有前人,其实前人与后人之间基本没有什么关系。说句刻薄但真实的话,在这些行当中,往往是最没有希望成为顶尖的人才会努力争取学位。

肯定有人痛恨我的这一分析,坚持认为广义的“艺术”可以拓展研究生教育。

反 对理由可以是,第一,之前有师徒制,并且曾出现过代代相传的辉煌。看似代代相传的现象确实存在,但问题是,这是否真的是代代相传呢?艺术中师徒制的核心并 非知识和技能的有效传授和累积,而是师傅借此发现有天分的人才,以及师傅的行界声誉为后辈天才提供崛起的便利,且交相辉映,师傅也会因此获益。

赵 本山有什么师傅?拜赵本山为师的人又有谁——至少就目前而言——达到了赵本山的水平甚至当年赵本山的水平。这也不是师傅不用心或学生不用功。常香玉不可能 对孙女不用心;梅兰芳也不大可能对梅葆玖不用心,但小常香玉的艺术成能同常香玉相比吗?梅葆玖先生可以同梅兰芳相比吗?广义的艺术界,子女承父母业不算 少,极少有人达到父母的水平,更不说超过了。如果看透了这一点,在广义的艺术(不是艺术史或艺术学理论之类的,这些其实并不是艺术)行当中开展即使是师徒 制的研究生教育也就没什么意义了。

另一种反对意见是,即使不能培养艺术大师,不会大大改善学生的职业表现,但些许提高也好呀——社会不仅仅需要大师,也需要一些“中师”或“小师”。这种观点仍然不理解艺术的特点,不理解艺术的社会需求特点。

艺术大致是“武无第二”,是“一招鲜吃遍天”。极小的差别,有时甚至完全是个人特点,就决定了巨大的社会需求差异。

你 很难说葛优比另一位优秀演员强在何处,但到了市场上葛优的电影票房上亿,而另一位从各方面看都似乎不逊色的演员可能就几百万甚至没有票房。艺术需求的规律 是很难接受替代。差一点就是差,只有最好,没有次好,就是“一将功成万骨枯”。马太效应在艺术圈内非常显著,而现代媒体的发展使这种情况更严重了——迈克 尔。杰克逊一个人就几乎占据了全世界的同类演出的市场。在当代,以培养“中师”或“小师”为目的的研究生教育没什么实在的意义。

第 三,应逐步放开对职业导向的研究生教育以及某些实际并非学术导向的所谓学术研究生、主要是硕士生的收费。中国近年来研究生数量激增和始终旺盛的社会需求,除了其他因素外,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教育市场缺乏有效的价格调节机制,无法协调供求。虽然一些学校的EMBA教育收费管制已经放松,但对其他一些职业导 向的专业硕士学位收费还管的比较紧。2009年,为防止就业难,教育部推出了针对法学本科毕业生的法律硕士项目(有学生称其为“法骡”项目,因其混合了法 学硕士和法律硕士的特点),并且全国一刀切,把价格限定很低。这其实不利于这个市场的发展,也不利于产生这类研究生的品牌,不利于优秀的毕业生。中国各高 校的教育水平显然有差别,不仅在品牌上,而且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也有差别,可调动的资源也不同;并且,至少有些学校对这类项目有比较长远的打算,希望创设 品牌。

但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出于所谓的“民生”考量的措施打乱了各高校的规划;事实上是迫使各个高校放弃自我创新发展,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规划和追求。

此 外,至少有些职业导向或名为学术导向的研究生毕业后会有较高的收入,而当限制价格之际,他们为教育支付的货币费用不足以购买他们实际获得的教育,在这种情 况下,可以说他们至少花费了部分纳税人的钱来追求自己获利颇丰的职业。这种状况对于那些职业回报不高的但社会又不可缺少的专业的研究生是不公平的,不利于 中国各个学科的全面协调发展。在理科中,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数量多,职业导向明确,市场需求较大,绝大多数学生毕业后其实都不从事教学科研,收入颇丰; 而学数学的人较少,但国家需要,预期回报偏低;对这两类学生若不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作出学费调整,对整个社会不利,对这两类学生也不公平。

但这不可能靠教育部来管,因为即使同一专业,各大学的研究生去向也不同。

研究生教育因此一定要放权给高校,放权给高校就是放权给市场。不要总是担心市场会出问题,市场不理性。

其实市场一定会迫使想生存下去的高校理性起来,只追逐货币收益的学校很快就会被市场淘汰。

五、研究生教育需求的前瞻

因 此,我的建议并非是头痛医头的对症下药,这些建议在一定程度上都基于我不大相信行政主导,而更信任中国研究生教育长期发展和实际存在的市场。许多学者都批 评教育的产业化和市场化,我理解他们批评的实际是变相的买卖文凭,大肆办班挣钱这类对于大学来说近乎饮鸩止渴或杀鸡取卵的行为。这不是市场化,而是市场化 不够的表现。而且不要以为不讲市场化就没有教育市场了。教育市场一直都隐性存在的,也一直影响着人们的教育需求——即使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

想 一想1977年恢复高考时,为什么考分最高文科学生更多选择了中文、哲学和历史,其次是经济,却很少有人选择法律。并不是那代人对文学历史哲学特别爱好,而是因为即使在文革期间这三个学科的某些知识也似乎比其他学科的知识更有用,文革造成的收益想象实际上塑造了那一代大学生的专业选择。而到80年代中期,尽管还没有提市场经济,文学就失去轰动效应,经济、法律、管理、金融等专业就开始大行其道了,尽管这时大学生就业仍然是国家包分配。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教 育的市场,需求和供给问题也没消失。

据此,中国的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升,数量的增减,就必须放在社会需求的大背景下综合考察。

上 面三个建议在一定程度上就考虑了当下和未来中国研究生教育的需求,哪怕分析判断有偏颇,也并非出自我个人的好恶。在这三个方面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即使不采取 积极措施,但只要不采取其他激烈措施,不按常理出牌,我估计,在这三个方面都会向我建议的方向变化。就总体和长远而言,中国人的研究生教育需求会稳定下 来,甚至可能下降。

在 目前一浪高过一浪的考研浪潮中,我的这个预言看起来很不现实。但我坚持这个预测。必须看到过去30年里,特别是过去15年来的研究生教育需求激增,是中国 社会文化、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环境和政策引发的。由于“文革”后必要的强调“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在政府官员的选拔上,在各个行业的职称晋升制度 中,都强调了学历,由此引发了不仅是一大批政府官员考研和在职读研,事实上更大量的是高校领导和教师考研和在职读研。作为一个普遍社会现象,追求高学位,其中难买有官员以权谋私的现象和因素,但更有传统中国社会关于教育和职业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在其影响下,几乎每个家庭只要可能都会敦促孩子追求高学 历。一系列特定的时代因素也夹杂进来了,一些因文革或自认为因文革失去高等教育机会的父母对孩子有特别高的学位期待;市场经济社会引发的激烈就业竞争;不 少女大学生试图用更高的学历克服就业市场上的性别歧视;高校对师资的需求;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的中国的经济和教育调整;以及其他我在此不可能也不 打算一一提到的具体因素,共同创造了日益增长的研究生教育的市场需求,持续了将近30年。

是,将近30年;因为近年来这个需求势头实际上已经弱化。首先是市场,然后是社会和舆论都开始改变那种一味追逐高学历的社会氛围。转折点或许已经出现。最重要 的标识是,尽管近年来考研的考录比列下降——这标志着考研更容易了,成本降低了,教育供给增加了,但这个本应刺激研究生消费的价格信息并没有导致随后几年 考研人数的增加。事实上自2006年以来考研人数就稳定了并有所下降。如果不是因为2008年下半年的世界金融危机,以及教育部为保大学毕业生就业采取了 某些应对政策,这个态势完全有可能持续下去。

事实上,经过十多年的的扩张,原先没有学位但希望获得学位的人,无论是在政界还是科教学术界,大都已经获得了学位。更年轻的一代的官员,特别是是年轻一代高校教师,许多在进入职业前都已获得了硕士、博士或正在攻读博士学位。在职学习这块需求已经大大减弱了。

社 会风气也已开始了某些变化。2004年7月,中组部、人事部、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向党中央上报并联合印发了《关于干部学历、学位检查清理工作的报 告》,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干部学历、学位管理工作的具体意见。在干部晋升上,学历的意义比之前降低了。国务院发改委主任张平的中专学历,苏州市委书记 蒋宏坤的大专学历,已经受到媒体的关注,并且受到了甚至是过度的赞扬。受关注和赞扬表明还很罕见,但这有可能是一个风向标,意味着在各行各业,学历都不再 是决定性的,人们更关注实力了。

其 他因素也在重新塑造着研究生教育的市场需求。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职业的发展,就业和成就自己的渠道更多了,人们对自己的利益和偏好趋向有更多的 自觉,对研究生教育的机会成本和实际意义有了新的理解。考上大学、研究生甚至博士的社会评价仍然很高,但至少已不再具有“光宗耀祖”的传统意味了。新一代 父母也许仍希望但不再像前一代父母那么强求子女获得高学历了;富裕家庭的孩子也不大轻易接受父辈这类期待和要求了。简而言之,社会对研究生学位的需求日益 务实了。

这一点在艺术研究生教育市场上最为明显。

尽 管不少高校先后设立了艺术类研究生,但真正杰出的有市场号召力的艺术人才很少进入研究生教育(甚至根本就没进过高校,例如葛优、冯小刚),进入的对学位也 大多是“有它不多,没它不少”——学历和学位并不有助于其事业或实质性收益,相反可能耗费他/她的一些成本,至少是时间和精力。也有跻身艺术界的人士试图 通过研究生学历或学位来改善自己的事业,但消费者对此是不买账的。谁关心迈克尔。杰克逊或麦当娜的学历?没有学历的冯小刚在电影市场上一直压着有学历、立 志深刻的陈凯歌。10年前不少人议论甚至谴责巩俐想读北大社会学系的在职硕士,巩俐放弃了,事业和成就毫无影响。未成明星的演员,即使获得了较高学历,大 多是在艺术院校任教或“两栖”。研究生学位和学历对他们其实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一个例子是90年代初设立的书法博士。

据报道,就读者大部分为专业从事书法教学的大学教师,此外还有些日韩留学生。

最重要的是,这篇报道的题目是“书法博士孤独守望传统艺术”。我非常尊重这些孤独的艺术人士;但我们所有人都摆脱不了市场,而市场正减少这类研究生的需求。

可 预期的中国劳动力数量的减少会进一步弱化就业竞争,进而弱化对研究生教育的需求。一个最大的变量是中国的人口构成,30年来一个家庭一个孩子的人口政策,已经造成全国的特别是城市地区的小学、中学生数量锐减;这个人口现象必定会影响中国的高等教育需求,然后是研究生教育的需求。

从供给的一面来看,全国主要高校的教师也发生了变化,他们更专业化了,不再期望有许多人对自己的专业知识有很高的兴趣。真正的哲学家或数学家什么时候关心过社会是否关注自己呢?

关 注自己有多少学生呢?学术职业化和高校教师收入增加也促成了年轻一代教师更重视学术的传统和尊严,对研究生的潜质更为关注,在一定程度上从关注招收研究生 的数量转向了关注质量。如果这一代学人形成并确立了这一传统,可以预见,这会比刀切斧砍式的行政措施更能有效压缩或稳定研究生数量,并逐步提升研究生的质 量。

因 此,我判断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已经进入或即将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也可能是一个转型期,至少为转型准备了一些条件。教育市场的供求关系将主导中国的研究 生教育的数量和质量。在当前这种情势下,政府主管部门采取某些稳妥的措施,不仅适时,更是可能。只要不出“昏招”,市场也会自我调整。

但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还会有另一个重要发展机会。这就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科技的发展和社会发展,文化影响力的增加,外国来中国留学的研究生数量可能会急 剧增加。这种状况在许多发达国家就出现过,至今仍在延续。美国至今吸纳着大批中国、印度等其他经济相对落后国家的留学生;在欧洲,在澳洲,加拿大,也都有 这种情况。事实上,德国之所以能够在世界上保持其博士产出第二大国的地位,很大因素就在于其对外国留学生敞开了研究生教育的大门,尽管这个门太大了点。如 果这一点为真,中国未来的研究生教育也许会在这方面有新的发展。

但所有这都只是预测。成事在天,我们只能谋事,也应当谋事。

重庆大学质量管理与质量认证课程论文 篇7

一 “FUMA”教学模式的提出

“FUMA”教学模式是以“感受-理解-掌握-应用”为主线进行教学的教学模式。其中, F是英文单词Felling的首字母, 即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知识;U是Understanding的首字母, 即让学生在概念分析与归纳中理解知识;M是Mastery的首字母, 即让学生在实际问题解决中掌握知识;A是Application的首字母, 即让学生在问题拓展中应用知识。通过该教学模式的实施, 提高教学质量,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让学生明白学有所用。

二 实施“FUMA”教学模式的条件

1. 收集实际案例

“FUMA”教学模式要求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知识, 这就需要收集大量的实际问题, 并将其转化成数学问题。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和图书资源等收集与数学有关的实际问题, 并把收集好的音频和视频素材, 转化为计算机可识别的文件。利用课件开发工具 (Front Page、Flash、Media tools等) 集成课程内容, 形成网络课件, 以方便教学。

2. 网络化教学资源建设

鉴于网络课程信息量巨大, 内部信息之间的关系可能异常复杂, 因此除了要求在信息结构上要合理设计外, 对信息的导航策略要求十分重要, 我们可以按照学生的认知心理设计清晰、简单、明了的导航。然后将加工后的课件等资源上传到网络教学资源中。学员可以数学网络教学资源为平台, 通过查阅数学家传记、历年学员获奖情况、数学课程设计、数学实际问题及论坛等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拓展。

为了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课堂讲授的知识, 还可以开发网络课程系统供学生使用。该系统应分为学生版和教师版, 主要功能应包含有:数学课程课件、电子教案、知识结构、作业与测试、成绩分析、在线答疑、课程资源、班级信息等。特别要重点建设网上作业与测试系统, 让学生可以边做题边学知识, 做错了并给予修改的机会, 还可以通过“相关例题”、“知识点的学习”、“解题步骤”、“举一反三”等功能帮助完成作业, 同时每题做完后都提供正确的解法, 对学员正确掌握大学数学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有用。

三 “FUMA”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法

按照“FUMA”教学模式, 教学实施的方法是:首先, 教师预先在网络教学资源中上传与上课有关的实际问题, 学生登录系统后下载问题, 通过各种渠道 (如查阅资料、讨论、网络答疑等) 对该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 这便是“FUMA”教学模式中的第一步让学生感受实际问题;其次, 教师在上课时通过启发式、归纳式、讨论式等教学法从给出的实际问题出发引出要讲授的内容, 引导学生在概念中理解要学习的知识, 这便是“FUMA”教学模式中的第二步;再者, 通过开发的网络课程举一反三, 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掌握知识, 这便是“FUMA”教学模式中的第三步;最后, 学生通过网络课程系统完成作业并提交, 或在数学网络教学资源中下载知识的拓展应用问题, 让学生在问题拓展中应用知识。

四 “FUMA”教学模式的实践

下面以概率与数理统计课程中事件的独立性一节为例, 介绍“FUMA”教学模式的实践。具体过程如下:

首先, 通过网络教学资源提出课前思考问题——俗话说“三个臭皮匠, 顶个诸葛亮”, 这是对人多办法多、人多智慧高的一种赞誉, 可曾想过, 它可以从计算概率的角度得到证实?

其次, 通过网络中的论坛这一平台和学生互动, 将该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转化的思想可与学生共同讨论, 具体的转化过程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再者, 课堂上将转化成的数学问题及求解过程用多媒体展现出来。

数学问题:三人独立地去解决某一问题, 已知每人能解决的概率分别为0.45、0.55、0.60, 问该问题被解决的概率是多少?

问题求解:将三人编号为1、2、3, 记Ai={第i个人解决了问题}, 所求为P (A1∪A2∪A3) , 已知P (A1) =0.45, P (A2) =0.55, P (A3) =0.60, 则P (A1∪A2∪A3) =P (A1) +P (A2) +P (A3) -P (A1A2) -P (A1A3) -P (A2A3) +P (A1A2A3) , 而这里的P (A1A2) 、P (A1A3) 、P (A2A3) 、P (A1A2A3) 都是一些事件乘积的概率, 若用乘法公式将其展开后计算, 过程会比较复杂, 此时有没有简单的方法呢?仔细读题我们发现题目中有一个已知条件“独立”在解题过程中没有用到。这个条件对我们计算事件乘积的概率有什么帮助呢?要回答这个问题, 让我们来学习事件的独立性 (引入主题) 。

最后, 运用启发式、归纳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进行课堂讲授, 并通过网络课程系统对所涉及的问题举一反三, 加深学生的理解。在设计具体问题时应结合授课专业并紧跟时代热点问题。例如, 在讲授事件独立性的应用时可设计带有视频的“东风-21D弹道导弹”命中率问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强化学习内容, 有效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五 “FUMA”教学模式的优点

“FUMA”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的优点: (1) 在教学理念上, 与时俱进, 紧跟时代的发展。既注重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锻炼, 又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2) 在教学内容上, 选用贴近生活的实际问题和工程技术问题, 并通过网络教学资源系统充实到教学内容中, 增强应用性, 以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3) 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 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4) 在动手能力方面, 通过开设数学实验课程, 锻炼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教学中以计算机为手段、以软件为工具、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 要求学生从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开始, 借助于多媒体课件以及Matlab、Lingo等数学软件, 使学生边学边用, 通过学员自己动手操作, 以锻炼他们的应用能力。

总之, “FUMA”教学模式有很多优点, 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熟悉知识, 精通专业, 而且需要教师花大量的时间去寻找实际案例;不仅要求教师讲好课, 而且需要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动口能力及数学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郑淑芬.案例教学法的作用、实施环节及需要注意的问题[J].教学探索, 2008 (4)

[2]刘晓晶、吴海燕.案例教学法与创新人才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8 (3)

[3]熊程.案例教学探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9 (11)

[4]陈玉骥.启发式教学法的应用与基本要求[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9)

[5]魏兰阁、岳喜玲.启发式教学法在大学数学课中的应用[J].商场现代化, 2005 (21)

[6]马健.启发式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电子教育, 2008 (3)

[7]蹇继贵.归纳教学法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工科数学, 2000 (4)

[8]李红娥.关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 2009 (3)

重庆大学质量管理与质量认证课程论文 篇8

关键词:音乐技能 课程群 质量控制 数字化 管理

我国音乐教育领域体量庞大,有两千余所学校设置了与音乐相关的专业,一般分为独立音乐院校音乐教育、师范类音乐教育、综合类音乐教育、高职高专类音乐教育以及中专类音乐教育。所有的音乐专业教育均涉及音乐表演技能的课程,音乐表演技能课程教学有其特殊性,一般采用一对一、小组课,集体课等几种形式.音乐技能又分为几十种小方向,各种形式与方向组合,管理的工作复杂,需要一种简便实用的管理方法对这类课程群进行全面管理和质量控制。

一、音乐技能课程群管理的现状与数字化管理研究的意义

(一)音乐技能课程群管理的现状

音乐技能课程群是音乐类培养中一个规模较大的教学模块,其主要分模块及课程包括:视唱练耳、键盘类、演唱类、民族管弦类、西洋管弦类等,通过调研,这些课程采用教师对学生一对一的授课或小组授课形式最为常见,课表上的N课时,一个班的人数或小组数为M,实际的上课量为N×M,课时量与M值一同增长。对一个课程量大的课程群进行管理与改革是非常必要的。课程群的数字化管理与质量控制直接关系到音乐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

国内音乐技能课程的管理情况是,各大音乐学院、艺术学院等几个专业院校纳入学校课程统一管理,实现单独选课与排课,点对点的课程和集体课一同显示在管理系统中,由于音乐学院特别强调技能课程,所以管理到位,这些国内管理比较好的学校,目前没有针对课程群进行数字化管理。师范院校和综合类大学音乐专业由于学校的专业种类多,不会对这类课程纳入学校管理平台,音乐学专业的技能课管理基本上采用人工方式。结合几所师范院校和综合大学的课程管理,音乐专业的技能类课程,在学校大的管理系统中安排课程,课表上只能显现课程名称,不能显现学生与教师的准确信息,排课采用在集体课外插空补缺的模式,因此管理难度大,教学效果与水平有待提高,学生旷课,教师调课不规范等情况,所有音乐类专业均需要对技能课程群进行教学与管理进行改革。

(二)音乐技能课程群数字化管理研究的意义

1.促进教学资源的优化与合理配置

音乐技能课程是小组课或者一对一课程,技能课程群管理是音乐专业教学管理的首要任务,目前的管理状态是无序的,具体的管理工作落不到实处,教学资源得不到优化和合理配置。随着音乐专业招生人数变化,传统的信息管理在实际的工作中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采用数字化技术进行教学管理,改变了传统的模式,促进优化教学资源配置。

2.促进教学管理工作的规范化

技能课程群在传统的教学管理工作模式下,主要的方法是人工收集各种资料,排班巡查,突击检查等,这些收集的数据成为学校了解教学概况的依据,在传统模式下,资料很难保证全面准确。利用数字化的教学管理模式,教学管理采用实时数据采集,形成报表,全面的教学情况一目了然,根据实际情况实时调整管理工作思路,针对问题专项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同时,通过数字化的管理系统采集的学生课程学习实况,有利于管理部门及时抽查。课程群教学的数据对外开放,有利于促进教学管理工作的规范化。

3.促进教学主体参与教学管理工作的积极性

在传统的音乐技能课程教学管理工作中,教学工作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但他们往往被动参与到教学管理,在管理工作中积极性不高。在数字化教学管理平台下,教师和学生通过数字化管理系统参与到教育管理,主动发挥教师和学生在教学管理中的作用。激发教师和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积极性,推动音乐技能课程数字化管理教学改革,有利于教学质量控制。

二、音乐技能课程群质量控制的基本内容

教学工作中的永恒主题是提高教学质量,音乐技能课程群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形成一个科学简便的长效机制。数字化管理可以作为质量监控有效的手段,补充和完善教学保障体系,逐渐形成长效机制。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课程群管理与质量控制

音乐技能课程群的数字化教学管理工作,其目的在于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教与学的两个方面。教与学双方均指向人,因此,对人的管理工作必须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核心是尊重人,调动人的积极性。從传统的管理模式来看,教师处于被动状态,使得教学管理在某种程度上流于形式。人工管理模式难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管理的效果。为此,管理工作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基础上,着重提高教师对教学管理工作的态度和认识水平,调动师生参与的热情。 其次,管理者也应从被管理者的角度出发换位思考,通过数据化对管理所涉及的各个方面作尽可能详细的客观描述,提出科学全面、人性化的意见,使管理教学工作富有建设性,从而提高管理的有效性,促进课程群的教学质量。

(二)构建音乐技能课程群质量控制的指标体系

开展音乐技能课程群数字化管理与质量控制的相关工作,首先要全面分析“音乐技能教学质量控制”的具体内涵,根据学科特点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不依据这项前提,管理工作就可能陷入盲目和低效。标准的内涵应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衔接。判断教学管理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标准,是看是否落实管理活动有效地服务于教学活动,并实现预期目标。在传统的管理模式基础上提高创新意识,改变落后的管理理念,采取激励教师的创新意识管理措施和方法,探索数字化教学管理方法,构建科学的质量监控指标体系。

加强教学管理,构建并实施课程群评价制度,需要协调新的质量控制体系下的教学改革思路与常规管理之间的关系,广泛吸收传统管理下的有效做法和教学改革中的成功经验,在改革过程中不断完善常规的管理办法,逐步构建规范化、数字化教学档案体系。教学质量的评价是基于教与学双方绩效评估的过程,通过数字化管理收集数据,形成一个教学质量效果分布图,明确各教学的优点与存在问题。不断提高科学管理水平,研究科学的音乐技能测量方法,对技能水品和教学成果进行科学的评价,建立教学系列评价制度。

nlc202309082330

三、音乐技能课程群数字化管理的实现途径

(一)琴房管理与教学档案管理数字化

音乐技能课程群教学档案管理是音乐教学管理的薄弱环节,音乐技能考试是以录音和录像为介质的,所以,教学档案管理进行数据化管理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檔案是教学和评估的重要依据,是数字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琴房管理是各音乐类专业管理的难点,根据音乐专业院校的教学特点,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安排大量的琴房、专业教室,这些教学空间都有特定的要求,因此,为保证技能课程群正常的教学活动,合理的安排琴房和教室等专业教学空间是实现质量控制的关键因素。课程群管理必须和琴房管理联系起来,通过数字化管理平台,让师生能够及时查看琴房使用状态,合理使用教学资源。

(二)构建音乐技能课程群数字化管理平台

一个专业的竞争力是建立在良好的教学秩序、良好的教风和学风基础上的,好的教学秩序必须有好的管理。音乐技能课程群是一个分类复杂的体系,声乐类包含各种唱法。民族管弦包括吹奏、拉弦、弹拨、打击乐等,吹奏类又包括竹笛、唢呐等。西洋管弦包括弦乐类、木管、铜管、打击乐、拨弦等,弦乐又分为小提琴、中提琴等,常见乐器细分为几百种,每一种乐器对应数位教师以及数位学生,排课需要一一对应,这样复杂的课程群管理,长期处于一种松散管理状态,上课时间自由,出勤率不可控,教学计划不完善等系列问题,数字化管理平台是科学且经济的选项。

数字化教学管理系统的开发是为了针对音乐技能课分散式教学管理模式的需要,适应音乐技能课程教学的基本特征进行的,构建课程群数字化管理平台。应具备以下几种功能:

1.管理分类复杂的教学任务:教学计划是一种长远的教学规划,是保证教学正常运行的基础,但是,每年招生计划中技能方向的分布差别很大,教学任务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并将任务对应到每个教师,教学计划与详细的教学任务管理是数字化管理平台的基本功能。

2.教学过程的管理:下达教学任务后,数字化管理平台对课程的教学过程实施监控。包括流程控制,布置作业、上课评价、请假申请、请假审批、满意度调查、课表查询、学习计划、学习进度、学习效果、作业查询、作业递交、调课模块、个人成绩查询、课程表、教学资源库、微教室等。

3.教师与学生信息管理:针对各年级各专业方向,各专业每位教师和学生信息进行维护和查询。

4.考勤管理:音乐技能课程特点决定了上课模式,这种点对点的辅导形式导致出勤管理难度大,利用数字化管理系统的优势实现考勤管理无真空,调控学风和教风,提升专业课程教学质量。

5.数字化管理平台的结构:根据上文教学管理需求的分析,明确系统应具备的基本功能,对系统基本目标详细分解,确定管理系统的组织结构,课程群数字化管理平台的结构与流程如。

综上所述,本文对音乐技能课程群质量控制与数字化管理进行了简要的论述,对课程群的现状及构建质量控制体系的必要性进行了研究,提出质量控制的基本内容,并就数字化管理系统的构建进行了基础性阐述。数字化管理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后续的研究将在其他文章中详细论述。

参考文献:

[1]张丽萍,刘东升.课程群教学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实践[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3,(03): 61-64.

[2]姚启和.高等教育管理[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3]任煜,李辉.高等院校教学管理数字化改造方案与实现[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6,(06):87-90.

上一篇:关于社区工作的演讲稿下一篇:安静近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