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税收诚实守信

2025-01-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和谐税收诚实守信(精选8篇)

和谐税收诚实守信 篇1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做人之本、立德之源。讲究诚信、回归诚信,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时代呼唤诚信,社会需要诚信,我们更应该倡导“知信用、守信用、用信用”的理念;培养“崇信可受益,失信遭惩罚,无信难立足”的意识;营造自我规范,诚实守信的文化氛围。

为进一步加强我省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培养、评价、宣传、推广和管理工作,使信誉良好的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便利和市场机会;进一步促进我省经济快速发展,树立我省企业家良好的社会形象和地位,引导和发挥省内外经济实体为我省经济发展做出新贡献,发展生产力,激活创造力,造就和选拔一批对我省经济建设做出贡献的诚信企业家,加快企业家队伍诚信建设,积极推进“以见利忘义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由安徽省科学家企业家协会联合安徽省**和**发起、开展“2008年安徽省百名诚信企业家”评选表彰活动。

一、活动范围

在安徽省内依法登记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并连续三年工商年检合格的各类企业。各市企企业家(企业)联合会及各类企业主管部门可以分别推荐三家企业,省内国资委直属企业可以自行推荐,省属企业的下属企业可由省属企业推荐,每个省属企业可推荐两家所属企业。

二、活动目的通过评选、表彰和宣传企业精神、展示企业实力、倡导企业诚信,打造企业品牌、塑造企业形象,扩大企业影响,推动企业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进一步促进我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全社会形成人人树立诚信意识,诚信经营,文明经营,一切从我做起,共同推动诚信实践的良好氛围。同时进一步加强我省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培育、评价、宣传、推广和管理工作,使信誉良好的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便利和市场机会。

三、活动主题

①知信用、守信用、用信用②诚实守信,和谐共赢

③崇信可受益、失信遭惩罚、无信难立足④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四、活动时间

2008年**月**日

五、活动内容

1、活动前期筹备

合作洽谈:略

评选委员会:由安徽省科学家企业家协会联合合作发起单位共同拟定推选出评审委员会组成人员。

评选规则:由评审委员会共同拟定出评选标准。

① 企业经营状况良好,企业实力较强,在国内或省内同行中处于或接近领先水平,有较高的资

质,较好的经营业绩和社会信誉。

② 企业诚信理念较强,企业以诚实守信为核心的价值观,严格遵守国家,地方有关法律法规和

政策。经营者,管理层和员工有较强的诚信理念和信用风险意识。企业持续,全面开展诚信理念宣传教育和培训活动。

③ 企业诚信管理制度健全有效,设立专、兼职的诚信管理机构和人员;建立并执行各项信用管

理制度;如客户资信管理制度,内部授信制度,债权保障制度,应收帐款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等,企业员工认真遵守职业道德行为准则、规章。

④ 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企业社会责任活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

劳动关系和谐,保护环境资源,热心公益事业,在社会和行业中有较高的影响力。

⑤ 企业诚信取得较高的认知度和良好的公共记录,企业诚信经营坚持向顾客提供优质的产品和

服务,有 较高的顾客认知度,坚持公平和正当的商业竞争行为,在行业内,业务伙伴及社会上获得较高的认知度,坚持与股东、投资人和债权人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充分保护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在企业内部坚持推进反岗业贿赂制度建设并取得成效。

企业在金融机构,工商税务、财政、质检、环保、公安、海关、消费者协会等各有关方面均有良好的信用记录并获得有关机构的表扬和奖励,第三方信用评级和评估成绩良好。宣传动员:

① 由安徽省科学家企业家协会联合发起合作单位共同发出组织申报“2008年的各诚信企业家”的通知书,以自愿参与原则为主,倡导“诚实守信、和谐共赢” 随文附申报所需有关材料。② 网络宣传,以协会网站和合作单位网络宣传为主。附电子表格可下载。

③平面媒体宣传。

④ 协会期刊、会刊宣传。

⑤ 手机短信、E—mail形式的宣传引起关注。

组织申报:

本着自愿原则,企业可根据文件要求填写申报材料,并规定时间内送报评审委员会办公室。

材料筛选;

根据报名情况,按照评选规则和要达到的效果,由评审委员会办公室汇总申报材料,进行资格审查,组织对企业的抽查,拟定相关信息,召开评审会议,按照评审会议,按照评选标准进行评分,确定“2008年安徽省百名企业家”初审名单。

2、活动执行期:

评选:初审名单确定后,通过相关媒体向社会公示,广泛征求受以意见。

受众支持:通过网络,短信平台,及邮寄投递的方式投票支持。

评选结果;召开表彰会,表彰“2008年安徽省百名诚信企业家”,颁发证书及奖状。现场并请有关公证处给予公证有效。

宣传和推广:

① 通过全省性新闻媒体开辟专栏并大力宣传推广安徽省百名诚信企业家风采及其经验。树立典

范,示范引导,取得更大的社会认可。

② 网络可以以视频的形式循环播出。

③ 接受社会各界监督。(督促企业诚信自律,并保留暂停或撤消其称号的权力)

六、活动执行

略(需商谈确定,并逐步修改)

七、媒体整合略(前、后期宣传推广)

八、费用预算

九、活动效果预测

通过此次活动的举办,进一步提升安徽企业的品牌形象以及企业家思想素质,带动了安徽企业精神素养的提高,力争将安徽企业家的诚实守信的品格升华到一个更高的层次,进一步认清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家对企业乃至社会的信用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决定性作用的同时增强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对我省企业信用体质建设的培养、评价、宣传推广和管理工作是一次很好的锻炼,使信誉良好的企业获得更多的便利和市场机会。

十、附件

1、合作单位一览(略)

2、组织机构及主要联系方式(略)包括评选管理

3、物品清单(略)

4、申报所需材料(含通知和表格)

5、新闻稿及领导讲话稿(略)

和谐税收诚实守信 篇2

税收具有筹集国家财政收入, 调节经济和调节分配的职能。现实的税收环境中, 存在的不和谐音符侵蚀着税收工作的主旋律。其表现:一是税收政策的制定有失完备;二是政策执行缺乏公正;三是偷税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四是税务执法队伍素质亟待提高。税怎么收、怎么用,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是全新的考验和重大课题。构建和谐的税收体系, 从税制设计到税收管理, 都要与时俱进, 增强“和谐”理念, 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税收事业长期追求的价值目标, 作为各项工作的核心价值, 作为一种治税理念、治税方略和治税机制, 从和谐出发, 以和谐为目的, 为和谐服务。

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以人为本理念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理论前提。党的十六大提出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展现在全国人民面前新的执政风貌和施政特色。以人为本, 意味着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形成人人都可以成才和人才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的观念。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全新理念, 才能做到群众利益无小事, 并且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也只有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顺理成章。把以人为本具体到税收事业上, 一是要尽可能地发挥全体税务干部的主观能动性, 把干部队伍作为“第二税源”;二是要以优化服务为宗旨, 把纳税人感到方便、快捷作为构建和谐税收体系的另一个目标。

二、要实现税收与经济和谐发展

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经济发展是实现社会和谐的物质基础。要实现税收与经济的和谐发展, 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 坚持从经济到税收的原则, 从经济长远发展和鼓励企业创新、民众创业的角度, 调整治税理念和思路。积极探索适应市场机制要求, 宏观与微观、公平与效率兼顾的税改思路。抓住当前全国税收增势良好这一机遇, 积极推行有增有减的税制改革, 加快实施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两税合并, 积极推行出口退税改革、增值税转型试点, 科学制定税收优惠政策。改进税收优惠方式, 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改造、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税收支持力度, 使税收增长与可实现税收的GDP增长保持同步, 提高经济税源质量。要建立持续稳定的收入增长机制, 优化收入分析预测方法, 充分运用税收综合征管系统、金税工程系统等信息化手段, 全面实施税源精细化管理, 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 实现宏观税负和税收弹性系数合理适度, 税收收入数量与质量并重。要在收税聚财过程中, 既防止“乱作为”, 又防止“不作为”。通过依法增强国家财政实力, 提高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能力, 强化社会再分配功能,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财力保障。

三、要实现税制与法制的和谐统一

依法治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证, 依法治税是现在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税收工作的灵魂和主线。税收法律法规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调整经济利益分配, 促进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上, 作用极为突出。构建和谐的税收体系必须深入贯彻依法治税方略, 在逐步完善税收法律体系的基础上, 把依法治税理念贯穿于税收工作的全过程, 做到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1. 构建完善的税收法律体系。

加快以税收基本法为核心的税法立法进程, 建立以流转税法和所得税法为主体的税收实体法与税收程序法并行的税法体系。逐步改变目前以部门立法为主的现状, 大力加强国家权力机关立法, 保证税收立法的稳定性与权威性。增强税收立法的透明度, 建立税法制定公示制度, 真正体现纳税人参与税收立法的民主权利。

2. 规范税务行政执法。

依法设立具有执法主体资格的税务机关, 严格按照税收法律法规开展税收执法活动。完善税收业务流程, 明确各类税收执法程序的工作步骤和标准。全面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 进一步健全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 强化对税收执法权的监督制约。加强税务行政复议、应诉工作, 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 保障和监督税务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建立纳税人广泛参与、公开透明的沟通协调机制, 增加纳税人对税收的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决策权, 使税收改革发展能够更好地体现纳税人的意志和要求。严厉打击涉税违法行为, 进一步完善稽查工作机制, 查处一批大案要案, 震慑违法犯罪分子。

3. 建立健全税收司法保障体系。

加强税务部门与公安、检察院和法院的工作配合, 形成良好的协作互动机制, 共同做好打击偷骗税犯罪行为。

4. 大力开展税收宣传工作。

扩大税收宣传广度, 挖掘税收宣传深度, 坚持集中宣传与日常宣传相结合, 继续面向广大社会公众开展税收实体法与程序法的宣传, 面向纳税人做好税收优惠政策的日常宣传与辅导。加大对涉税违法案件的曝光和欠税大户的公告力度, 督促广大纳税人依法纳税, 营造诚信纳税的良好氛围。

四、要实现涉税管理与社会文明的和谐推进

从某种意义上讲, 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代表了一个社会的和谐水平。和谐社会是我们追求的最终目标, 创建“三个文明”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载体。税务机关创建“三个文明”, 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要不断提高执法和服务质量, 提高纳税人的满意率。各级税务机关, 特别是基层税务部门, 必须以“人性化”的服务理念来引导税收工作, 树立现代税收服务观, 始终高度重视纳税人满意度, 加强与纳税人的沟通, 建立以为纳税人服务为中心的工作模式。拓展对纳税人服务的范围和空间, 提高完善对纳税人的服务工作, 实现由满足征管需求为主向以服务纳税人为主的转变。

五、要实现税收信息和现代科技的和谐应用

要适应信息技术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形势, 将信息技术运用到税收工作中, 强化对征管信息的利用和分析, 及时发现并解决征管中存在的问题;完善金税工程各项管理制度, 充分发挥其打击利用专用发票实施税收违法行为的作用;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更好地体现税收工作服务于国家、社会和纳税人的宗旨。

六、要实现工作效率与队伍素质的和谐提高

和谐税收诚实守信 篇3

关键词: 优化 税收 和谐

中图分类号:F810.4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7)11-222-01

一、税收服务工作不足的原因

近年来,税务部门在税收服务方面,采取了不少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收到了明显的效果,这 是有目共睹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目前的税收服务工作仍然不能满足纳税人日益增长的个 性化服务需求,影响了征纳关系的和谐。笔者认为,要构建和谐征纳关系,要使税收服务有 质的飞跃,就必须清楚影响税收服务工作的原因所在。

1.传统的税收理论是弱化税收服务的根本原因。税收工作的指导思想从理论到实践全部贯穿 于“以组织收入为中心”,重点突出“管理”。每次机构变动、征管改革,无论是口头上如 何宣传,无不以防偷堵漏、强化管理为根本目的,这也是我国税收的天职使然,这就必然使 “纳税人是税务部门服务对象”的思想弱化,“为纳税人服务”的理念不能真正树立。从上 到下的总体思想体现在和纳税人面对面的直接交往的一线税务人员身上,不是职业的优越意 识,就是对纳税人的居高临下,甚至是粗暴恶劣,这是税收服务无法落实、征纳关系不够和 谐的根本原因。

2.对税收服务深层次的理解不够是税收服务弱化的重要原因。我们一直在强调服务,强调文 明用语,强调态度和谐,但对纳税人的管理体制僵化,管理环节繁琐,服务机制不畅,服务 效果流于形式,服务手段陈旧落后,只停留于表面,服务领域范围狭窄,表现在“笑脸相迎 、态度热情、椅子茶水”等面上,没有真正理解其内涵实质,没有将税收服务真正渗透到税 收工作的全过程、各领域。

3.税务干部整体素质不高是弱化税收服务的关键。思想上,一些干部思想素质低劣,以“管 理者”自居,深刻领会“不管不理”的含义,品尝了“一管就理”的甜头,偏离了“公务员 ”的基本身份定位。业务上,或年龄断层或以年龄限制为由不求上进,不注重知识更新,或 以生力军面孔出现,自认为是信息时代的宠儿,自以为是,目空一切。知识结构合理、但适 应工作需求的税务干部较少,这样的干部队伍状况严重影响了税收服务和服务形象。

二、重新理解税收服务内涵,构建优化服务体系

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发展的辩证过程,税收服务也同样是渐进式的,随着时代的进步必定要注 入新的内容,必须在理念上要对税收服务重新定位。基于这一理解,税收服务可以定位为: 税务机关为纳 税人有依法履行纳税义务和行使权利过程中提供全面、规范、高效、快捷的税前、税中、税 后服务的总称。把税收服务提升到服务纳税人、服务社会、服务经济的高度,纳入建设服务 型政府的总体规划中。

1.推进税收服务理念创新。理论创新是税收事业不断前进的不竭动力。要敢于突破陈旧落后 的税收服务理论的障碍和误区,用先进的科学的现代税收服务理论指导推进税收服务实践。 首先实现税收工作由“管理型”到“服务型”的观念转变,充分认识到税收服务不仅仅是精 神文明建设和改变税务形象的需要,而且是法律确定的税务机关的职责,是行政执法的重要 内容。改变以往在“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三大特征理念下的重监督、轻服务的思想定 式,改变以“组织收入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为“收入与服务并重”,使税收服务工作实现从 传统的征收方式到依托信息化的税收征管体系转变,从传统的监督管理观念到现代的引导纳 税的观念转变,从传统的只解决工作态度问题到税收服务成为具体行政行为的转变。

2.完善税收服务机制。建立一套组织到位、制度严密、职责明确、反馈及时、责任追究、奖 罚同步的税收服务新机制。这套机制内部要以成熟的税收文化为引导,外部从为纳税人的职 能性服务、权益性服务、程序性服务为出发点,岗位明确,标准量化、流程合理、反馈畅通 、评价科学,从而达到能充分推动税收服务质量和水平提高的目的。

3.创新税收服务内涵。不能将税收服务简单理解为服务态度、文明用语、限时承诺等形式上 的表面东西,而要延伸到税收的各个角落各个领域,在集中办税、纲税咨询、税法宣传,甚 至行政处罚等方面提供行为服务,让纳税人充分体现到优质服务的真谛。突破“一窗式”管 理、“一站式”服务的形式,积极推行纳税评估下的多元化申报,突破推定纳税人为偷税人 的思维局限,在网络和信息化管理的前提下给纳税人以充分的理解和信任,在内容和形式上 使税收服务不断创新。

三、点面结合,突出重点,促进税收服务个性化、效率化

现有征管模式是专业化管理下而设置的征、管、查各职能局。这种模式往往是把人们的思维 引向误区,认为征收服务大厅功能齐全、面向大众集中办理涉税事宜,是天定的税收服务场 所 。其实这只是一种表面化、公众化的服务,是典型的“点对面”的服务形式,这种形式有极 大的局限性。由于岗位细化管理分权,产生了多个人员为一件事负责的现象,特定岗位一般 要接受超出岗位职责的咨询与服务,而精细化的特定岗位人员往往不能作出令人满意的解答 ,一个问题要不同的人答复也破坏了事件的延续性。在纳税人看来,都是“税务”问题答复 应该准确无误,所以很容易发生冲突,而且这种“点对面”的服务过于浮浅、匆忙和表面化 ,远不能解决税收服务的深层次问题,所以,税务机关在注重大众化的“点对面”服务的同 时,必须推行“个性化”、“点对点”的深层次税收服务,税收管理员制度的推行就为“点 对点”服务提供了充分的可能和空间。这样,办税服务大厅公众化、“点对面”服务和税收 管理员个性化、“点对点”的服务就成为税务部门税收服务工作的主体。

税收管理员工作职责涉及到纳税人 涉税事宜的方方面面,而且掌握纳税人信息的优势突出,从这个意义上讲,税收管理员的服 务更具有针对性、具体性和时效性,个性化、“点对点”的服务更具体实用。税收管理员的 税收服务应该具有如下的功能和作用。

1.税收管理员是税务机关与纳税人沟通的桥梁与纽带。税收管理员应定期通过深入企业走访 调查、发放纳税人问卷调查表等方式征求和收集纳税人在办税效率、优质服务、税收优惠政 策执行和落实、涉税收费、税务行政处罚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倾听纳税人的呼声,将纳税 人所需的服务内容及涉税问题及时解决和向上级反映,及时给企业满意的答复。通过形成一 种方式,将征询纳税人意见等多种形式经常化、制度化,使税收管理员成为税企信息传递 的“直通车”。

2.为纳税人建立绿色税务信息传递通道,解决征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目前,税收征纳信息 不对称是影响我国税收征管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各级税务机关虽然已经建立起规范的税收 政策法规和税收征管事项的定期公告制度,并及时在相关的网站和一些税务平台公布新的税 收法规以及相关税收信息。基层税务机关也针对性地编写纳税须知和办税指南,分类介绍税 款计算、解缴、退库、申报等基本知识,解答纳税人提出的有关问题,建立了税收信息 库。但由于一些企业对获取信息的方式和获取的时间不及时,导致纳税人与税务机关在处理 税务问题时出现时间差异。因此,税收管理员应该运用现代科技手段,通过各种信息传递方 式,使企业及时获取最新的税收政策法规,减少企业办税差错率。

3.发挥税收管理员知识面广、信息畅通、与社会各界联系广泛的优势,通过开展广泛的税收 宣传和落实税企联系点制度等方式,从内部管理、市场调研、会计核算、经营决策等方面为 企业提供帮助和服务。一是发挥税务部门的职能,认真搞好税收与经济发展的相关分析,有 针对性地提出合理化建议。二是大力开展调查研究,在政策制定、政策执行、组织收入、加 强征管、改进服务等各个方面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为改进工作提供参考,为制定措施提供 信息。

浅谈构建和谐税收的思考 篇4

所谓和谐,是指配合的适应和匀称。和谐的税收环境体现在对征税主体的要求是:国家税收法律法规基本健全,税务机关依法提供的纳税服务能够满足纳税人缴纳税款的需要,能依法诚信征税,不侵犯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体现在对纳税主体的要求是:纳税人在符合纳税条件时,能够依法诚信缴纳税款,而不是人为的以虚假手段进行纳税申报,骗取税务机关或其他纳税人。从中可以看出,和谐税收环境的核心是“依法、诚信”征税和纳税,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和谐的征纳关系,以实现征税成本和纳税成本的降低。税收的整个征纳过程都要依据法定程序实施,依法征税,依率计征,应收尽收,不可违法操作。如果税务机关服务不到位,导致纳税人不能依法足额纳税,势必加大稽查费用,造成人力、财力、物力的更多浪费,与税收目的相悖之;反之,纳税人要是从事不诚实的偷逃骗税等违法行为,而且,严重者被追究法律责任还会造成社会形象不佳,影响未来发展。由此,将会增加社会成本,税收环境亦就不和谐了。我们知道,税收是国家政权参与社会产品分配与再分配的方式,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规范性。税收是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对经济的发展起着杠杆作用。所以,构建和谐的税收环境,是经济良性发展的需要。又因为税收是依法进行的,如果税收秩序混乱,税收环境恶劣,就会严重影响依法治国的进程,影响建设和谐社会。由此可见,构建和谐的税收环境,不仅是法制建设的需要,更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我们面临的新任务。

二、构建和谐税收环境的重要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时期,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构建和谐税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新时期税收工作的总体要求,坚持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宗旨,充分发挥税收筹集财政收入和调节经济、调节分配的作用,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构建和谐的税收环境,是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法制建设的需要,是共建小康社会的需要,而且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税收是国家的财力基础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通过税收征管筹集财政收入,参与社会收入分配,可以缓解分配不公,促进社会公平;通过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扶持社会弱势群体,可以推进社会进步,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因此,和谐税收建设直接关系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成效。建设和谐税收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正确处理税收与经济协调发展、税收与社会和谐发展、依法治税与优质服务共同发展、税收事业与税务人员全面发展等问题。建设和谐税收是税收事业发展的必 1

由之路。要树立科学的税收发展观,深化以重组税收业务、调整征管机构、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应用综合征管软件为主要内容的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加强和改进以基层建设;推行以能定级、以岗定责、岗能匹配、绩酬挂钩、动态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基层单位税务人员能级管理;借鉴质量管理理念和方法,构建起科学的税收质量管理体系。

三、构建和谐税收环境的理论依据

所谓和谐,是指配合的适应和匀称。和谐的税收环境体现在对征税主体的要求是:国家税收法律法规基本健全,税务机关依法提供的纳税服务能够满足纳税人缴纳税款的需要,能依法诚信征税,不侵犯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体现在对纳税主体的要求是:纳税人在符合纳税条件时,能够依法诚信缴纳税款,而不是人为的以虚假手段进行纳税申报,骗取税务机关或其他纳税人。从中可以看出,和谐税收环境的核心是“依法、诚信”征税和纳税,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和谐的征纳关系,以实现征税成本和纳税成本的降低。税收的整个征纳过程都要依据法定程序实施,依法征税,依率计征,应收尽收,不可违法操作。如果税务机关服务不到位,导致纳税人不能依法足额纳税,势必加大稽查费用,造成人力、财力、物力的更多浪费,与税收目的相悖之;反之,纳税人要是从事不诚实的偷逃骗税等违法行为,就会出现“偷鸡不成蚀把米”的结果而受处罚,不仅会增加纳税成本,而且,严重者被追究法律责任还会造成社会形象不佳,影响未来发展。由此,将会增加社会成本,税收环境亦就不和谐了。

和谐的税收社会环境应该是一个以“法治、公平、诚信、有序、文明、效率”为特征,征纳双方和谐配合,税收事业和整体社会经济发展和谐协调、良性互动的环境氛围。其社会表现形式为:税收立法为社会大众所拥护和支持,税收法律为广大民众普遍熟知和遵从,广大纳税人依法诚信自觉纳税、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都能依法行政、文明征税,办税过程体现方便、文明、快捷,合法纳税人受到全社会的理解和尊重,偷、逃、抗税者受到全社会的反对和遣责,构建这样的税收和谐环境不仅是一种社会理想,更是我们面临的现实社会实践,不仅是一种税收事业发展目标,而且也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我们各级税务部门党组织的责任就是团结带领广大税务干部平稳有序地解决好不断凸显的税收工作矛盾,使我们税收事业的发展不断进入新的更高的境界

四、构建和谐税收的主要措施

(一)在营造环境上,体现税收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发展税务文化,形成团结奋进工作氛围。一是创建学习型税务机关,引导全体干部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二是加强税务文化建设。三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干部头脑,改造主观世界,坚定理想信念。构建规范的税收秩序,营造和谐的税收环境,既是现代税收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现实需求。一个美好的环境,一个和谐的社会,一个形象好的部门,要靠每个人的修养,每个人的努力才能实现。要处理好本职

工作与个人利益的关系,不以权谋私,不以税谋私;要处理好个人与群体的关系,所作所为要以群众认可为标准,以社会认可为标准,以公众认可为标准。一是宣传引导,营造诚信法治的税收环境。广泛宣传诚信纳税典型,加强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倡导诚实互信的良好风尚;深入开展税收法制教育,发挥办税服务厅和税收管理员职能,不断提高纳税人的知情度和遵从度,使法制观念深入人心、税收政策家喻户晓,增强全社会税收法制观念和诚信纳税意识。二是执法从严,营造规范有序的竞争环境。对外,要以“一级稽查”为手段,加大对偷骗税及恶性欠税行为的查处力度,鼓励合法经营,震慑涉税犯罪,改善税收法治环境,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对内,针对行政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着力整改,完善制度,健全机制,严肃执纪,防范风险。三是服务创优,营造持续协调的发展环境。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税收全局,以“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税收执法中体现人性化服务,在涉税服务中创造全优性环境,积极培植税源,落实税收政策,调整经济结构,确保经济增长。四是职能显现,营造广泛关注的社会环境。依托部门优势,发挥职能作用,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树立国税部门良好形象,争取各级领导、社会各界和系统内外的广泛关注,推动国税事业和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二)在组织收入上,体现税源与税收的协调发展。管好税源是抓好收入的关键,也是基础管理的重点。要树立从经济到税收的指导思想,建立科学、稳定的收入保障机制,使收入规模、速度、结构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当前,要围绕“分析、管理、评估、考核”做文章,不断提高控管水平。一是重分析。就是要准确预测经济形势。要严格按照收入原则,深入开展税源调查,分析经济形势,分析税源现状,分析增减成因,采取得力措施,保证应收尽收。二是强管理。就是要全程监控税源变动。实施分类管理,强化重点管理,创新管理手段,严格管理制度,尤其是要认真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将管事与管户的有机结合,从监控、管理、调查、服务四个方面着力,发挥其“信息采集、政策辅导、纳税评估、税源监控”职能。三是抓评估。就是要有效规范纳税行为。重点抓好纳税评估制度建设,健全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通过目标化管理、专业化运行、差异化处理,发挥评估效能,提高准确率,增强针对性。四是严考核。就是要科学评价收入质量。构建质量考评体系,坚持CTAIS和征管质量考核并行,细化指标,讲究方法,进一步严格工作标准,加强环节监控,强化目标、责任、岗位考核,保证收入质量,完成收入任务。

(三)在执行政策上,体现执法与服务的有机融合。要牢固树立为纳税人服务的意识,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相互促进,坚持依法治税与以德治税的有机统一,实现执法与服务的最佳融合,实现税收与经济的良性互动。一是行政执法要文明高效。坚持依法行政、规范执法、提升水平、效率优先,在优化服务中规范税收执法,在规范执法中落实税收服务,进一步简化程序,归并环节,减少项目,用优质便捷的税收服务、公正严明的执法行为,切实体现“文明、法治、公平、效率”的治税精神;二是政策执行要规范有效。要立足区域经济优势,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情施策,用准、用足、用活税收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税收优惠政策,照制度执行,依法规减免,按政策筹划,为纳税人提供及时到位的政策服务,发挥税收职能;三是监督管理要提质增效。提高政策落实的质量和效益,一方面,靠制度管理,严肃纪律,严格执行,严防漏洞;

和谐税收诚实守信 篇5

一、改善税收环境,服务好纳税人

(一)营造高效便捷的服务环境。牢固树立服务意识,职责定位由管理执法型向服务管理型转变,并把办税服务“零距离”、办税质量“零差错”、办税对象“零投诉”、办税程序“零障碍”列为办税服务标准,着力构建规范的税收服务机制。

逐步建立起规范统一、协调一致、多元有序、优质高效的税收服务体系。改善服务手段,逐步将信息技术手段运用到税收服务中,大力推行邮寄申报、电话申报、电子申报等多元化纳税申报方式和“一窗式”办理涉税服务事项。改善服务方式,把优质服务渗透到税收管理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项工作、每一个岗位,不断拓展税收服务的新领域。

(二)营造公开公平的办税环境。把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税收政策法规、工作规程、税务违章处罚标准、税务廉洁自律规定、责任追究办法、发票领购办法、服务承诺等全部予以公开,在办税服务厅设立政策公示牌,公开个体工商业户税负,设置滚动式政策咨询触摸屏,方便纳税人查询各类税收政策,使税务机关的执法依据和执法行为都置于广大群众和纳税人的监督之下。对税收征管中反映和发现的涉及有关工作作风和服务质量的问题,做到“四个不放过”,即对纳税人反映的问题不查实不放过,对查出的问题不分清是非不放过,对违纪人员不处理不放过,对存在的突出问题整改不到位不放过,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

(三)营造诚实守信的纳税环境。开展纳税人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工作,评定A、B、C级纳税人。把纳税服务与纳税信用等级相结合,试行纳税人分类管理。根据纳税人的不同信用等级给予有针对性的激励(或限制)措施:鼓励和引导诚实守信行为。在执法上做到公开透明、平等对待。在服务上做到言出必行、信守承诺,积极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建立起征纳双方诚信互信机制,营造依法诚信纳税的良好社会环境。

二、优化发展环境,服务好企业发展

(一)重点企业挂点服务。选定重点企业为挂点服务对象,实行挂点服务,定期到企业了解生产经营情况,帮助企业加强管理、牵线搭桥、提供信息、提合理化建议。定期举办“企业发展与税收服务”座谈会,广泛征询在优化税收环境、服务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给企业排忧解难,促进企业发展,为税收稳定增长提供可靠的源泉。

(二)招商引资企业跟踪服务。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对招商引资企业和重点引资项目实行全程服务,企业需要哪些服务,就服务到哪里,重点帮助企业解决好交通、质检、电力等诸多困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树立人人都是投资环境的意识,加强对破坏投资发展环境的责任追究,努力实现服务执法“零投诉”。

(三)彭励发展企业政策服务。充分发挥税收优惠政策促进经济发展的积极效用,认真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严格执行法定减免税审批制度,简化纳税人减免税审批手续,缩短法定减免审批时间,实行减免税事项集体审批制度,杜绝各种自行减、免税行为。加强政策落实情况督导检查,确保优惠政策落实到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用足用活税收政策,扶持民营企业做强做大。

三、营造和谐环境,服务好弱势群体

(一)开展致富帮扶。要积极参予开展农民致富奔小康帮扶活动,帮助调整农业结构、修路架桥、整修泵站、救济贫困户和失学儿童、兴建温馨家园、开通有限电视,实行扶贫和扶智相结合,提高驻点村人均纯收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达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标。

(二)参加公益捐助。将扶贫帮困进行延伸和辐射,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组织为希望工程、为残疾人、为下岗职工、为灾区人民“献爱心”活动,积极捐款捐物,踊跃参加义务献血、“青年志愿者”和“扶贫助学”等活动,充分展示高尚的人格形象和良好的精神风貌。

(三)落实税收优惠。运用税收职能,扶助弱势群体。对下岗、残疾人员免费办理税务登记,减免税手续,免收工本费,减免税收。对不够起征点的个体户减免税收。

和谐税收诚实守信 篇6

构建和谐的税收征纳关系,是税务部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客观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税务部门进行税收征管,保障国家的财政收入,又能方便纳税人纳税、降低纳税成本、提高税法遵从度,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一、税务部门构建和谐

征纳关系应坚持的原则

(一)坚持依法治税原则。依法治税是税收工作的灵魂,也是构建和谐征纳关系的根本。税务部门要履行好自身的职责,就必须转变对征纳关系的传统认识,从依法治税、规范行政的高度抓好构建和谐征纳关系的各项工作。积极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全面提高税收执法水平。规范机构设置、统一服务标准、优化服务流程,加大对税法宣传力度,为征纳双方营造良好的税收法治环境。

(二)坚持服务经济原则。和谐的征纳关系有助于企业降低交易成本,加快资金周转速度,缩短国民收入在分配环节停留的时间,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和谐征纳关系也是构成一个地区投资软环境的重要内容。因此,要着眼于促进经济发展的大局,努力构建和谐征纳关系。

(三)坚持科学管理原则。征纳关系建立在税收管理的过程之中。税收征管水平高,就有助于建立良好、和谐的征纳关系,税收征管水平低,也容易对征纳关系产生消极和不利的影响。因此,税务部门必须积极转变管理理念,大力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不断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努力赢得社会和广大纳税人的满意,为构建和谐征纳关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坚持优化纳税服务原则。为纳税人提供优质、高效的纳税服务是税务部门的重要职责,也是构建和谐征纳关系的重要内容。加强咨询辅导,全面落实文明办税八公开,进一步规范文明用语、首问责任、限时服务、一站式服务、宣传送达、培训辅导等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以纳税人的特点和需求为主导,为纳税人提供个性化的、交互式、有效的、及时的纳税服务,不断提高纳税人的满意度和纳税遵从度。

二、构建和谐税收征纳关系的探索

近年来,河南省地税系统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服务纳税人为出发点,加强管理,规范执法,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努力构建和谐的征纳关系。

(一)推行公开办税,作出“八项承诺”。通过政务公开栏、地税网站等多种途径,向社会公布文明办税相关内容,保障纳税人对税收管理活动的知情权、监督权。并向社会各界郑重做出“八项承诺”,即认真落实各项税收政策,积极支持经济发展;实行文明办税“八公开”,增加工作透明度;优化纳税服务,提高办税效率和质量;实行税务稽查计划管理,杜绝重复检查;严格执行“五个不准”,规范税收执法行为;建立社会评议税收执法制度,切实加强外部监督;坚持依法治税,做到依法行政;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强化执法约束。积极推行公开办税,建立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长效机制。并做到有诺必践,违诺必究,取信于纳税人。

(二)规范税收执法。以办税服务大厅为载体,开设“绿色通道”,实施“阳光工程”,搭建高效的纳税服务平台,创建服务品牌。根据纳税人的需要,提供预约服务和纳税提醒服务,对行走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提供上门服务,设置全功能的综合服务窗口,推行“一窗式”服务。对所有个体业户的定税情况进行公示,大大减少了“人情税”、“关系税”。开通“12366”纳税服务热线,实行纳税信誉等级评定和ISO9001质量认证体系,提升纳税服务层次。开展严格的执法质量评议考核,实施执法过错责任追究。

(三)强化教育培训,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开展党纪政纪教育,提高干部职工的法纪观念;开展权力观教育,促使广大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开展以思想作风纪律整顿,增强干部职工的服务观念;开展全员《税收征管法》和《行政许可法》培训和竞赛,树立干部职工“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税务工作宗旨意识;通过开展评选“最佳办税人员”、“争当青年岗位能手”和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树立“人人是环境,人人是形象”的大局意识。

(四)坚持依法行政,强化执法监督。认真落实“两权”监督制约的各项措施,严格各项行政审批制度,完善税法公告制度,推行多元化申报方式。在税务稽查环节,建立了“选案不稽查,稽查不审理,审理不执行”的制约机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权力运行监控机制。

河南省地税系统认真落实构建和谐征纳关系的各项工作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增强了服务意识,促进了新型征纳关系的建立。依法诚信纳税关系的建立,文明办税服务制度的实施,满足了纳税人对税务机关的新要求。依法治税和优化服务促进了新型征纳关系的建立,税务部门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得到了提高,干部职工的自我约束力得到了强化,税收工作得到了广大纳税人的理解和尊重,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

二是坚持了依法治税,促进了税

收任务的完成。以诚信服务带动诚信纳税,以税法宣传引导诚信纳税,以诚信教育推动诚信纳税,以诚信制度激励诚信纳税,促进了收入连年增长。

三是落实了税收政策,服务经济发展大局。通过认真执行减免税政策,落实涉农税收优惠政策,建立纳税“绿色通道”等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支持了企业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下岗职工再就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和谐税收诚实守信 篇7

一、落实科学发展观, 要坚持“发展”第一要义, 促进税收的持续增长

税收作为国家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主要形式, 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税收要更好地发挥调节经济和分配的作用, 就要有强大的收入作保障。税收来源于经济, 发展经济是增加税收收入的唯一源泉, 必须着力促进经济发展, 增加税收。经济与税收的“源”与“流”的关系, 决定了税收必须把经济作为研究的目标和对象, 确定和执行有利于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税收政策。各级地税部门必须强化税收经济观, 要善于从经济发展的大局研究税收工作, 既要依法征收、应收尽收, 又不能杀鸡取卵、竭泽而渔, 要保持税收与经济协调和同步增长。加强税源分析预测, 建立税源分析机制, 提高税收分析的能力和有效性。注重税收与经济的关系分析, 善于从经济发展大局中寻找和发现收入增长点, 发现和挖掘税收潜力。要强化组织收入的中心意识, 认真落实收入目标责任制, 建立收入分析调度制度, 狠抓均衡入库, 调动广大干部组织收入的积极性, 确保税费收入的稳定增长。要紧紧围绕“坚持依法治税, 促进经济发展”这个主旋律, 全面发挥税收的职能作用, 努力实现税收工作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

二、落实科学发展观, 要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 全心全意为纳税人服务

纳税人的满意度是检验税收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全心全意为纳税人服务, 尽力满足纳税人的个性化需求, 不断降低征纳成本, 和谐征纳关系。公正执法就是最好的服务。要坚持依法治税, 不断规范执法行为, 使税收权力的运行得到有效监督制约, 为纳税人提供公平、公正、公开的执法服务。大力减轻纳税人不必要的办税负担和基层税务机关额外的工作负担, 优化服务手段, 提高服务质量。提倡“准确服务”, 对纳税人需要提交的材料必须准确告知。对资料齐全的涉税事项, 予以“一次”办结。巩固和完善“一站式”服务方式, 坚持办税服务厅集中受理纳税人到税务机关办理的各种涉税事项。合理简化办税程序, 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个科室办理、一个领导审批、一个公章办结”的工作制度。强化税务行政审批管理, 对税务行政审批事项进行梳理, 细化分类, 减少工作环节, 压缩办事时限, 实行简政放权。对失效文件进行清理, 规范执法依据。理顺机关内部工作机制, 减少“内耗”。精简会议, 能够合并开的会议就不分别布置。减少发文, 对联合行文能够解决问题的就不再多头签发, 避免政出多门。规范评比, 压缩和取消不必要的评比和检查。实行联合办公, 建立办税服务厅与管理部门协调机制, 确保办税流程畅通, 方便纳税人。

三、落实科学发展观, 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 实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按照精确、细致、深入的要求, 加强“两基”建设, 夯实征管基础, 全面提高税收征管水平。要由粗放式管理向集约型转变, 抓住税收征管的薄弱环节, 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抓紧、抓细、抓实, 不断提高管理效能。以“金税三期”搭建的信息化平台为载体, 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注重征管质量和效率上来, 把深化征管摆在首要位置。要进一步完善税收征管体制, 细化分税种管理, 不断寻找和弥补征管盲点。要严格执行金税三期新征管系统的操作规程, 理顺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 按规定程序操作机器、录入数据, 确保征管基础数据的全面采集和真实有效。要积极挖掘现有税源潜力, 通过加强纳税申报管理和评估管理, 强化申报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加大税源监控力度, 以换发税务登记证采集的数据为基础, 加强户籍管理、健全档案资料, 彻底摸清纳税人底数, 减少漏征漏管现象。要通过对重点行业开展纳税评估和税务约谈等方式, 减少税源流失。要围绕全市开展的“项目年”活动, 对重点税源企业、重大投资项目、欠税大户, 实行专人服务和跟踪管理, 确保应收尽收。突出抓好临港产业园区建设的税收服务和辅导工作, 开展跟踪式纳税辅导, 及时落实税收政策, 为丹东市各种招商引资项目提供全方位服务, 为地方税收培育新的增长点。要积极整合征管资源, 进一步明确征管与稽查部门职责, 密切征、管、查各部门协作, 增强工作合力。

四、落实科学发展观, 要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和谐税收诚实守信 篇8

构建和谐税收环境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努力实现XX经济区国税局国税工作新跨越

2005—2010年是XX经济技术开发区现代产业体系初步构建,循环经济良性发展,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成为全省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活力最强、发展质量最好、外向型经济最高的新型工业集聚区的六年,也是XX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税务局艰苦创业、夯实基础、急起直追、发展跨越,实现XX国税事业发展规划、实现XX国税率先发展的六年。从2005年6月成立至今,我局始终以服务纳税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中心,坚持在整体上谋发展,难点上求突破,业绩上创一流,实现了税收收入快速增长,征管质效明显提高,纳税服务持续优化,队伍建设成效显著,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打造精品初见成效,各项国税工作呈现出齐头并进、协调发展的良好势头,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国税事业和经济区经济实现了互动互利、双赢发展。

一、高速增长的税收收入是经济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不竭源泉

六年来,随着全省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XX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逐渐发展成为全省经济转型发展的引擎。经济

152.89%;所得税由467万元增长到3294.22%,年均增长658.84%;消费税由43万元增长到218万元,增长了406.98%,各项税收收入指标增幅均高于经济区经济增长幅度,对促进经济区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财力保障。

(二)结合经济区产业结构特点,构建以五大龙头行业为主体的税源格局。六年来,我局结合经济区产业结构特点,逐步构建了以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业、通讯设备制造业、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以及生物制药业为五大行业为主体的税源格局。税源分布涉及49个行业,XX工业园区、XX公司等27户重点税源企业增值税、所得税“两税”收入占到全局入库数的80%,外资企业税收举足轻重,外向性特点明显。六年来外资企业税收收入累计实现270036万元。

二、依法治税强化管理是经济区税收环境持续优化的必要前提

依法治税是国税工作的灵魂和生命线,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良好税收环境,是推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和重要途径。我局始终以促进经济发展为己任,自觉服务于服从于经济发展大局,紧紧围绕税收中心工作,以依法治税为前提,以管理强税为思路,大力强化科学管理,税收征管各项工作成效显著,良好的税收法治环境初步形成。

(一)坚持依法治税,规范税收执法,以良好的税收环境促进经济发展。一是内外并举规范税收执法。全面落实税

准确的依据。2006年至2010年,我局税种管理各项指标全面完成,纳税申报率由98.45%提高到99.75%,增值税零负申报率由50.77%下降至31.98%,所得税亏损面由58%下降至10%,各项管理指标始终保持着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三是着力强化“五位一体”机制的执行落实,初步建立了税负分析长效机制,完善重点行业重点税源监控企业税负预警系统,总结提炼出“两结合、三比对、四审查”的评估法,先后制定了《XX行业管理指南》、《XX行业管理指南》等行业管理办法,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实施“三化”管理。四是以“堵漏增收”为工作重点,加大稽查力度,大力开展对煤焦、商贸流通、农产品经营等行业开展了税收专项检查工作,实现以查促管,以查促收。五是深入开展执法检查、执法监察,加强对征收、管理、稽查岗位的执法监督,累计下发征管建议和执法监督提示256条。二是共对103人(次)责任追究,经济惩戒6523元;对4个税源管理部门和35名税收管理员通报表扬,奖励金额2169元。六年来,我局累计开展日常检查273户次,查补入库税款1828万元;纳税评估1364户次,查补税款1666万元;稽查查补入库6528.78万元,稽查入库率、滞纳金加收率均达到100%。

三、全面落实税收政策是促进经济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我局充分发挥税收政策在服务产业结构调整、

100%,推动产业集群向资源节约和生态环保方向发展,有效推动了经济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

(三)加大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力度,政策扶持推动企业转型发展。

六年来,我局不断加大税收政策宣传力度,及时将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宣传到位,不折不扣地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搞好税收政策的落实与帮扶,大力推动企业的转型发展。2008-2010年,我局对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执行到期企业所得税等10年类别实施了税收减免,其中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减免9235.87万元、执行到期企业所得税4359.29万元、企业所得税过渡优惠政策减免2251.19万元,外商投资企业国产设备投资抵免所得税减免116.18万元,累计给予企业各类税收政策支持30.41亿元,为促进经济区企业转型发展、减轻负担和经济区产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四、优质高效的税收服务是推动经济区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

六年来,我局按照市局提出的“三个围绕三个转”要求,牢固树立服务经济、服务社会、服务纳税人意识,在理念上求创新,在环境上抓优化,在内容上求突破,在方式上求便捷,积极构建“大服务”格局,优化纳税服务,密切征纳关系,实现了税收工作由“监督打击型”向“管理服务型”的转变,以优质高效的税收服务推动地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建立纳税人投诉快速处理机制,开展纳税人满意度测评工作,及时制止和纠正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依法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和正当利益。

(四)大力实施信息管税,推动税收服务多元化发展。一是积极做好与工商、地税等部门的信息交换登记工作,努力缩小信息不对称差距。加强获取的信息的开发、利用,进一步实现对信息的多部门共享。二是先后开发了“XX”桌面管理软件和“XX”软件,有效提升工作效能。三是全面推行远程抄报税、财税库银横向联网和“缴税一卡通”等多元化申报缴税系统,为纳税人提供高效便捷的税收服务。截至2010年底,我局共推行远程抄报税系统245户,占一般纳税人的95%;推行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系统 417户,占全局总管户的85%。四是完善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管理系统,为推进信息管税、优化纳税服务提供基础资料和基本依据;五是通过办税指南短信平台进行税收政策、法规宣传,积极开展“手机短信送税法”活动,累计向纳税人发送各类税收政策信息13175条。

五、构建和谐税收环境是促进经济区经济民生发展的根本要求。

(一)投资环境优化推动经济区经济快速发展。六年来,我局抓好三化管理,实施信息管税,大力优化服务,全面创先争优,为经济区构建了和谐公平的税收环境,投资环境进

七、回顾六年国税历程,认真总结基本经验推动工作新发展

六年来,在省、市局的统一部署和正确领导下,我局在税收工作实践中主要取得了以下几点基本经验:

(一)围绕税收中心,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是国税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国税工作必须将地方经济的发展融入到税收工作全局中去思考、谋划,推动国税事业和地方经济共同发展,国税工作才更具有生命力。

(二)突出优化服务,科学管理强化征管是做好国税工作的有效方法和手段。服务与管理是开展国税各项工作的重要基础,也是协调税企关系,促进征纳和谐的必要手段,我们必须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采取统筹兼顾,协调配合的工作方法,才能推动国税事业实现科学、全面、均衡发展。

(三)求真务实、勇于开拓的拼搏和创新精神是推动国税事业进步的不竭动力。当前,我们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和机遇,必须在税收法律法规的框架之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国税工作才能有深度、有特色,才能走出富有经济区国税局特点的新路子。

(四)加强队伍建设,是国税工作取得新成效的重要保证。必须要以更新理念为先导,以先进的管理机制为约束,以勤政为民、执法为民为目标,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国税工作才能焕发出更强的生机与活力。

上一篇:难忘的军训生活日记450字下一篇:读书心得的写作方法